首页范文大全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十篇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9:42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2-JY3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mGH-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51-02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知识向素质能力转化和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及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抓手。但实践教学落实中存在众多问题,质量和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研究并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于实践教学的持续、规范开展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问题与意义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集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对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理论灌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

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生数量多,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覆盖面提出巨大挑战。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大班教学且全校公修,由于学生众多和经费缺乏,很多高校无法扎实开展实践教学。二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不完备,使实践教学难以常态化规范开展。多数高校没有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必要的、常态性的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没有组织教研室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以致实践教学的开展完全依赖教师的责任心和热情。三是包括领导组织机构、相关制度(关于实践学时学分、实践教学经费、教师工作量核算、考核和质量监控等)及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等在内的实践教学长期稳定开展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体系和保障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主要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要求等要素在内的若干不同形式的活动组成的统一体。它由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破解实践教学实效性和覆盖面的难题,需要构建课内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部分学生集中实践和其余学生自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由组织管理体制、教学运行机制、考核和质量监控机制、经费和基地保障机制等方面构成。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考核和质量监控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保障,经费和基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一)课内实践教学

1.主题讨论实践。主题讨论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在观点交流碰撞中思想得到启迪、升华。主题讨论除了强化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在教学中,针对易懂但又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开展主题讨论;确定讨论主题后,学生分组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安排专门时间讨论,每组汇报发言并由教师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讲授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时,布置学生访谈师兄师姐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课堂讨论,让学生讲述个人大学生活的规划。

2.观看红色视频实践。观看和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是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视频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发挥寓教于史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选择贴近教学内容、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发学生震撼和共鸣的影片,如《南京!南京!》《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播放《钱学森》,让学生理解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观看后可组织学生谈感受与体会,也可让学生撰写感想或评论。

3.研读原著实践。思政课某些内容的思想源头均在经典作家或伟人的著作中,研读品味经典作家或伟人简练通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论断,能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研读原著尤其适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性很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或相关的哲学、经济学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熟悉经典论断,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让学生阅读毛泽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研读原著实践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介绍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典型观点及学习体会。

4.情景剧表演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引导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辨是非、知荣辱,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编自演生活情景剧,将自己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片段的感受,用形象生动的动作或语言表现出来,达到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受到教育的目的。如讲到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可组织学生自编自演生活情景剧,表现恋爱中的某些不文明、不理智和功利主义现象并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意识到树立正确恋爱婚姻观的重要性。

5.拍摄DV或创作漫画实践。教师可结合自己所教专业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将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论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时,针对文明或不文明行为,让学生以DV或照片方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美术专业,可让学生创作漫画反映祖国建设新成就、褒扬好人好事、鞭挞不良风气。

(二)课外实践教学

1.人物访谈实践。通过对社会上某方面有突出贡献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采访,解读他们的成功历程与失败教训,尤其是坚韧不拔、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人生价值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确定访谈对象,制订访谈方案;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访谈对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访谈,做好访谈记录(最好留下音视频资料);访谈结束后撰写《人物访谈报告》,包括访问的主题、人物、时间、地点、内容、启示或感受,然后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分享个人感受。

2.参加公益活动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行动中进行德性内化,在实践中成长。开学初教师布置作业,要求每人在本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如献血、捐款、慰问留守老人和儿童、做义工等,在参加公益活动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期末学生提交《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登记表》,包括参加公益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感受,并提交参与公益活动的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

3.社会调研实践。就当年时政热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城镇化、就业、教育、物价、住房等热点问题确定实践主题和调研课题指南,在暑假前布置给学生,学生选题并制订调研计划,撰写调研提纲,假期中按教师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并在开学后撰写调研报告、制作ppt,专门安排时间分组汇报交流。学生主持交流会,各组长组成评委团,给参与交流的学生打分,平均分即为该组每位学生的社会调研成绩。若没有条件开展校外调研,可用校内调研代替,围绕就业观、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课余时间安排、兼职情况等方面调研访谈大学生,也可围绕工作、学习、健康等方面调研教职工。

4.社会考察实践。在经费允许前提下,组织1%~2%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由指导教师带队,利用周末或暑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厂矿农村参观考察、调研。活动前,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及相关要求,活动过程中注意保存文字图片等原始材料;活动结束后,撰写考察心得或调研报告。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参加校团委每年暑期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学生宣讲方针政策、提供法律服务、开展社会调研。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保障体系构建

(一)建立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制

实践教学需要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学时学分、需要大量经费、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等,涉及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管理部门。若没有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协调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主抓、相关职能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共同组成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及经费投入、教师工作量核算等政策,切实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

(二)建立由各类教学文件保障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思政课教学部门要在组织教研室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做出总体规划,各教研室制定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及考评标准、考核办法等。结合课程和不同实践活动,制作《思政课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调研成果汇报(主题讨论/演讲)评分标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所需的各种表格、规定。只有建立完备的教学文件,才能保障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开展。

(三)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和质量监控机制

首先,建立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制度,是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的重要途径。将学生参与校内课内实践教学的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部分计入期末综合成绩;将学生校外实践单列2学分计入总学分,没有该项学分则学生无法毕业。其次,对教师指导实践、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不定期抽查、检查相关材料、总结汇报等形式监督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最后,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实践成果、实践先进个人并进行展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撰写出较高质量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完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项目。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2

专业调研类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方式。对专业调研类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进行探索,提高调研实践管理的科学性,有利于提升实践成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在实践中成长成材。

关键词:

专业调研;社会实践;育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课。”[1]刘同国认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上是教学实践、服务实践、科研实践、调查实践和公益实践五种主要形式。[2]其中社会调查类实践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特别指出“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周彩姣等对湖南六所高校的500多位学生进行了调查,经分析有41.56%的学生选择社会调查作为社会实践的形式。[3]而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基于学生专业背景专业调研类实践比重逐年上升。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纲要提出调查实践不仅要满足走进社会、调查社会、了解社会,更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的结合。专业调研类社会实践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对它的管理和育人作用进行探讨,能有效提升专业调研实践的科学管理水平,强化其育人功能。

一、定义与内涵

根据目前的文献检索,专业调研实践尚没有明确的科学定义,主要还是经验主义的总结,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或“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描述。本研究把专业调研实践确定为“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社会现象为观察目标,团队为组织力量,利用科学的调查方式、统计知识对社会某一现象进行调研分析,并形成符合学术规范的调查报告”的一种实践方式。上述定义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基础,即该类实践必须以学科的专业背景为基础,最后形成的调查报告是基于统计调查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报告文学;二是社会调查,即调查对象面向社会现象,在调查方式上必须经过实地走访。当然由于专业的多样性,专业调研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元的,但学科为基础、社会为对象,成果有科学性必须是必备的要素。

二、专业调研实践的功能性

专业调研实践是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形式,不仅具有社会调查实践本身推动学生投入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自身的重要作用,更因其以专业学术背景为支撑而具有特殊的功能性。强化社会调查实践的育人效果。专业调研非常注重对社会的深入和分析,尤其对社会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有高度的问题意识。通过参与专业调研,根据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让学生用更科学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克服简单的经验主义认知,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社会调研能力是人文学科学生必需的专业素质。学生调研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将是其受益一生的能力培养,同时在培养其调研能力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社会调研实践可以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明确专业改进的方向。成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持续培养的平台。专业调研实践的完成并不是学生该项实践的终结,调研成果更应当视作学生继续学习、参加后续科学训练的起点和基础。在各高校都注重通过大学生学科竞赛培养人才的现状下,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通过持续进行调研的深入、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专业素养,并为学科竞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三、专业调研实践存在的主要困难

专业调研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实践教学,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开展实践调查。二是暑期社会实践,在暑期实践中专门组织专业调研类团队。这两种类型的专业调研实践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实际组织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第一,师资力量匮乏。专业调研实践的核心是专业素养,最主要的资源是教师的指导。但是由于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学生课外实践指导的主动性降低。即使部分教师出于奉献精神或教学需要指导学生,也难以照顾到众多学生的需求。因此,能持续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调研实践的教师资源相对较少。第二,学生主动性的缺失。专业调研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相比,难度大、时间长、能力要求高,导致学生主动性不够。许多学生即使因为课程需要参与了该项实践,也较多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开展,缺乏积极性。第三,缺乏持续性。专业调研实践要产生高质量的调研结果、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调研能力的目的,需要研究能有持续性。然而无论是课堂实践教学还是暑期实践调研,绝大多数都只能局限于短时期内。因为缺乏教师的持续跟进、学生的主动参与,随着作业的上交、实践评比的结束,专业调研实践也告一段落。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前期的实践才刚刚为学生培养铺下了基础而已,远未到收获的时候。第四,过程管理工作量大。专业调研实践以团队形式开展,人员众多,调研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再加上各种安全因素考虑,对调研实践的过程管理就存在滞后性。两头到位,中间缺失,造成对调研团队跟踪的脱节,在安全性和关键节点上难以实现有效管理。专业调研实践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阻碍育人效果的困难也始终没有有效解决。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克服这些弊病,提升专业调研实践的育人效果,是高校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建议和改进措施

上述专业调研实践存在的困难涉及到了教师资源、学生激励、实践引导和管理体制四个方面,任意一个因素的忽视都会影响实践的育人质量。因此对专业调研实践管理的改进应该是多维度的立体设计,实现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一,从专业调研实践管理改进的横向维度考虑,要充分加强专业调研实践的项目化管理。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调研竞赛的方法进行组织,明确奖励制度、经费支持、竞赛规则等,调研实践的成果最终进行公开评比展示。以此为平台吸引学生加入,并进而通过参赛学生引入指导教师。第二,从纵向维度考虑,要实现课程教学与专业调研实践的衔接以及多层次学科竞赛与专项调研竞赛的衔接。专业调研实践的基础是教学课程,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与专业调研实践互通,认可参加专业调研实践的学生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同时实践成果的评比也应该反馈到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学改进的线索。学科竞赛目前是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专项调研竞赛的成果应该被纳入不同等级的学科竞赛项目,即鼓励调研成果参加校级、省级竞赛或申报各类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通过逐级提高的平台来逐渐强化调研实践成果质量的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由此达到持续培养学生的效果。第三,要搭建第三维度平台。建立由课程教师、指导教师、管理教师联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统筹管理专业调研实践及以调研实践成果为平台的学科竞赛。课程教师团队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讲座等形式负责软件、问卷设计等统一指导;指导教师团队负责调研项目的立项指导和过程中期意见引导;管理教师负责团队安全保障、过程管理和社会实践与调研实践的互认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教师实际承担的工作量减少而学生个体获得的指导却可以增加,教师的积极性也被发动起来。指导委员会之下应设置专门的学生社团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联络。学生社团受众广、学生接受度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发动,正面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参加氛围。学生社团还能够充分发挥人力优势,建立对调研团队的直接点对点联系,有效加强调研过程中的意见交流和安全管理。通过横向的项目化管理、纵向的课堂衔接、竞赛衔接和第三维度的竞赛指导委员会、学生社团,可以有效解决专业调研实践存在的问题,为专业调研实践的“育人”效果提供了支持和力量。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近年来采用上述的管理方法开展暑期专业调研实践,每年均组织实践团队超过60支,社会影响明显,成果丰硕,有多项调研报告在后续的省级竞赛中获奖或立项省级学生科研项目支持,并与课堂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成为我校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结束语

专业调研实践是培养学生调研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实践育人”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专业调研实践的开展提供支持和激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好、更科学、更有促进作用的管理制度。

作者:吴旭东林韬琦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全国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07-05.

[2]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周彩姣,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4-79.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运行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全制度》,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指南》手册并发放到各组成员手中。手册需包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住宿安全、实践现场安全、卫生疾病安全、防范滋扰安全、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4

因教学实践的复杂性,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争端。例如,既存在“虚无论”和“绝对化”的交锋,也存在“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博弈;既存在“演绎法”和“归纳法”的争议,也存在“效仿跟风”与“实践智慧”的实践行动……这些争端,需要得到实践哲学本然的价值关切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为从教育价值的角度考虑,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1]

一、实践哲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循和价值关切

实践哲学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一种是作为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2]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强调实践的目的是具有终极意义的“善”和“承担起追求人类福祉的责任”[3]。而且,他对“行动”的强调让实践哲学根植于人的生活和具有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人是理性的存在者,人类唯一的理性是纯粹理性[4],纯粹理性可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并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5]。实践必须从普遍的价值和规范出发,同时强调了人的主体能动性。19世纪凸显工具理性,实践哲学受到重视。在西方哲学由认识论哲学转向实践论哲学的过程中,因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先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2],这对不同实践观的厘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到了20世纪,实践哲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呼吁哲学应该回归本真的生活世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分别对实践进行了现象学、解释学的分析,奠定了现代实践哲学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时期实践哲学的演进中,虽说实践哲学倡导者们的观点“各有千秋”,但在以下方面保持着基本的共识,也正是这些共识,揭示着实践哲学与教学模式构建的内在关联,并使实践哲学成为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循和价值关切。

首先,实践哲学倡导实践优位。实践哲学把实践作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实践哲学对“行动”的强调,伽达默尔则强调实践“处境”在理解和诠释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处境”形成了我们特定的视域,蕴含着我们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前见,我们只能在处境之中来思考,而不可能站在处境的对立面来旁观。[6]伽达默尔还认为,区别于剥离语境追求“纯粹”的科学知识,实践知识则针对实践的具体境况,“它们描述了具体的存在环境中的知识”[7]。劳斯则对传统的“理论优位”的科学观进行了批判,主张用实践解释学的观点来重新理解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与科学辩护。

其次,实践哲学强调实践理性。就康德纯粹理性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而言,“理论理性是从实践中来的认识(内化),实践理性是要回到实践中去的认识(外化)”[8]。他们都没有因为强调一种理性而绝对地贬抑另一种理性;都认为理性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实践的基础;都强调实践中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应该在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中完善自我;实践是认识善和行使善的活动。[9]

再次,定位实践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实践活动同时涉及主客体关系、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自我的关系,这些关系赋予实践过程以现实的品格,构成了实践活动展开的前提,实践活动过程需要确认并适当定位这些关系。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行动”中,“行动的人能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揭示自我,是与他人一起、为了他人而进行活动和交谈(行动)”[10]。胡塞尔呼吁应该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交互主体的世界,是交互主体和交往理性所建构的世界。[11]基于此,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交互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主体间通过对话与协商达成对事物的意义理解与共识。

最后,开启实践的解释维度以理解实践的丰富性与意义性并凸显实践智慧的作用。伽达默尔从解释学向度反对科学方法在实践领域的滥用,正如他在《真理与方法》导言中所言,“本书探究的出发点在于这样一种对抗,即在现代科学范围内抵制对科学方法的普遍要求”[12],主张“放逐”科学方法,在充满着无尽解释的意义世界的实践场域用解释学开启实践的解释维度。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意义性意味着实践活动的展开受到智慧的制约,哲学层面的实践智慧是实践主体的本体性存在,在实践智慧中,价值取向、知识经验、行动方式、存在规定彼此交融,形成统一的观念性形态并凝结于实践主体,它在展示智慧之实践性的同时,也为实践过程的具体展开以及实践过程的合理性提供了内在的担保。[13]

二、实践哲学视域中教学模式构建的路径

(一)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实践哲学不仅主张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而且在实践理性层面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而存在,工具理性是以工具、技术、手段、方法等中介系统为物质载体,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有关“如何做”的工具系统。价值理性“以如何使存在合乎人的理想及人的合理需要为关切之点”[14],它依循“向善”原则,对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实践主体的理想和需要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一个社会的健全必须建立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之上,或者说,工具理性应当从属于价值理性,在价值理性所提供的目标和前提下发挥作用,才是积极的。”[15]工具理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或工具对于模式的构建不可或缺,让教师借助于教学方法、手段、技术等中介系统搭起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桥梁,让价值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形成一定的教学规范,确保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以达到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但是,工具理性只能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工具理性的过度依赖容易导致教学的技术化倾向,难以关注教学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实质。价值理性就是要追问模式构建的目的以及价值和理想,要解决的是价值层面上前提性和方向性的根本问题。因此,模式构建内在的价值诉求包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或者价值理性都会导致对教学的异化。

实践理性遵循的“善”是客观的、具体的,正如黑格尔所言:“实践理性设定善这个普遍规定不仅是内在的东西,而且实践理性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实践的理性,是由于它首先要求真正地实践上的善必须在世界中有其实际存在,有其客观性。换言之,它要求思想必须不仅仅是主观的,而且须有普遍的客观性。”[16]要达到“至善”的理想,需要通过实践理性作出善的选择与决定,并将善的理想目标落实和实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理性对善的引领与规范通过伦理精神而发挥作用,因为,“在一切领域中,伦理精神总是作为体现人类活动的价值目的性和行为合理性的人文精神结构,但在教育领域中,伦理精神却有比其他领域更为重要的人文意义。可以说,伦理精神,是教育人文精神的核心”[17]。教育活动有其特有的伦理精神和基本伦理前提,它为模式构建规定了基本的价值方向。伦理精神是对各种伦理规范的概括、凝练与升华,因而,从教育领域伦理规范中统摄与归并出公平、效率、人道的伦理精神,以此作为模式构建普遍性和绝对性的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18]由于伦理精神既涉及行为的规范,又涉及行为的价值与目的,从而引领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向着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模式构建,一方面要求秉持公平、效率、人道的伦理精神,以引领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求遵循技术、手段、方法的有效原则,使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表现出行动和实践过程本身合乎社会规范、体现合理需要、依乎存在法则,既基于事(实然),也依乎理(必然)。[16]

(二)立足人的生活世界

模式构建强调让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因为生活世界是教学得以存在的依据、背景和来源。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包括人的经验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实践哲学对人的关注是基于人的经验世界而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意旨。立足生活世界的模式构建,就是除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还应让学生对生活世界的体验性存在的过程成为其精神发展的过程,从而使精神生命的成长成为其整体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教师而言,立足生活世界的教学不仅实现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关注,而且在置身无尽解释意义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关于教学的意义性理解,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享受职业的幸福与快乐。

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要求在模式的构建中应学会系统思考,力求达到整体实践的最优目标。首先,提倡模式构建的多元性。一方面,对所构建的具体教学模式,提倡基于生活的实施策略,在方法论上强调教学联系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生活情境的作用,注重知识产生的背景、生成与发展的过程脉络以及实际运用,让教学过程不再是以知识和技能的拥有为标志的效率追求的理智化过程,而是保持理智的教学之于生活世界的张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类型各异,而所构建的每一具体模式都基于特定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与之相匹配,这就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共同完成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其次,强调模式构建的系统性。教育事件总是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模式构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所以,应以模式构建为旗帜,整合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系统要素,统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内容,从而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教学模式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

(三)建立模式构建共同体

基于交互主体和交往理性所建构的生活世界是对话和开放的。在对话和开放的教学实践场域中,利益相关者以“交互主体”和“交往理性”为纽带联结而成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回应广泛的成员需要,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共同体”[19]。所以,以模式构建所联结的共同体是特征鲜明的实践共同体。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学校教师是模式构建共同体中最为主要和直接的成员。教育行政人员作为主体之一介入模式构建研究,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生动、直观、丰实的依据材料,从而以形成的政策为模式构建保驾护航。教育科研人员有理论积淀的优势,倡导理论的介入不仅因为复杂的教学实践需要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与指导,也是为了提升理论的学术品质的需要,而且,对于避免误入“二元论思维”的怪圈,在凸显实践理性的同时不去“非此即彼”而弱化理论理性具有重要意义。都有县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是我国教育机构的设置特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三方的合作研究作为模式构建的有效路径,是因为通过模式构建以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这一愿景的共享性是三方相对独立和相互制约以及交互对话的价值基础,各主体围绕共同愿景,实现独立功能、交互对话的价值统一体。在共同体中,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领、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扶持、学校教师的行动研究,各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共同为模式构建“提供稳定的价值排序和实践合理性”,在教学实践的改进中保持整体和持续的活力。

(四)青睐基于实践的研究方法

国内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外乎两种方法,即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以已有的理论为依据和基础,依照严密的逻辑规则而推演教学模式,在教学尚未进行时就对教学过程进行事先的预定与规约,是去情境的,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所作的推演更多的只是一种教学构想。演绎法构建模式对理论的依循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教育的存在方式,理论必然要“在实践中去把握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和对生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理论是个别化的,生成并适用于特定的场域”[20]。由于教学的实践特征十分鲜明,以提升实践合理性为旨趣的模式构建要求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基本立场。从实践经验中归纳教学模式的归纳法之所以应该得到青睐,是因为归纳法与教学问题和生活世界直接联系,关注教学实践的情境性和生活化特点,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以抽取出一般性、概括性的教学知识。

实践活动是产生经验的过程,也是运用实践经验的载体。经验的意义不仅在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积累、反思扣推广教育经验的过程”[21],而且实践经验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本源性意义。在杜威看来,经验“包含着行动或尝试和所经受的结果之间的联结……(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22]。在此意义上,教学模式构建就是基于一定教学经验的实践活动方式。

基于经验的模式构建,其途径一方面体现为对成功教学模式的借鉴,因为它是经过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借鉴性。另一方面是基于先前经验的“原创性”教学模式构建。“原创”意义上的模式构建必须以先前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否则所构建的模式就成了空中楼阁。已有的研究表明,“基于教育理念创新的原创性教育实践改进和基于教育典型实践示范的学习性教育实践改进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方式”。教育典型实验的经验体现为它的“典型”性,“典型”可理解为“因拥有鲜明的个体性而具有被广泛承认具有代表能力的基础,因具有普遍性而具有代表其他事物的合理基础”[23]。“个体性”是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及师生课堂行为等操作层面、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是模式借鉴的基础;“普遍性”则是模式中居于上位和本质的东西,如理论基础、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对经验的“个体性”和“普遍性”的形成与获得意味着对教学模式实践内涵的把握,这也正是对成功教学模式的借鉴已成为模式构建的基点和常态的缘由。“原创”意义上的模式构建也必须以先前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青浦实验”的方法论对此进行了很好的实证。“青浦实验”由“教学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四个阶段组成,“教学调查”主要是挖掘教师的原始教学经验,“经验筛选”是从原始教学经验(或称“原型经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教学经验(或称“纯粹经验”),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可见,“青浦实验”的价值在于对实践经验的重视。

在基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模式构建中,教师作为其最直接的研究主体,为实现教育理想,身体力行地开展教学实践探索活动。区别于“通过预设逻辑起点演绎推理”的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旨趣、研究风格和研究方法,它“按照生活的需要和教育活动的自然进程展开,是具有实践性、自觉性、境遇性和真切性人性色彩的教育实践和认识方式,也是行动者们身体力行的行动研究和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实践智慧的统一体”[24]。教师长期、持续的行动研究将生成适合自身实际的研究文化,从而让“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一理念成为自身的生存方式和教学生活样态。

(五)生成模式构建的实践智慧

对教师而言,真正对教学起作用的是有关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并且在与同伴的对话协商之中生成和积累起来的,是成熟教学实践经验的表现形态。教师的个体经验是实践性知识的生长元素,而经过抽象和概括的教学经验不但具有实践智慧的性质,而且是教学理论的源头,是“原初形态”的教学理论。实践智慧是智慧在实践中的体现,它“以实践主体的存在为本体论前提,内在于人并与人同在”。实践智慧的价值在于:“在实践智慧中,价值取向、知识经验、行动方式、存在规定彼此交融,形成统一的观念性形态并凝结于实践主体,它在展示智慧之实践性的同时,也为实践过程的具体展开以及实践过程的合理性提供了内在的担保。”[13]

由于实践经验总是与特定的实践环境与境遇相联系,是“即时”情境中的经验,所以对教学模式的运用应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情境,并对教学模式进行灵活多样的创新以“重构过去经验”。对此,在用归纳法构建模式时,需要提高模式的概括程度,使描述模式操作的环节与步骤的“关键词”的“意义域”得以丰富和拓宽,以增强模式对不同教学的适应性与解释力。而不提出机械、固定的模式操作环节与步骤,只提出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基本的教学原则的模式构建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以及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提高模式概括程度的一种“极端”做法,也是模式构建的一种基本范式。

在实践经验的语境下,教学模式研究具有经验研究的性质。“即时”情境中的经验要求模式构建的“本土化生成”。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回归”其特定的时空环境和实践境遇,理解模式对特定实践背景的意义,同时结合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合理的改造。例如,出于对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大额班上课进行频繁的讨论与交流活动不便的考虑,教师采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引导”“全班讨论”“相互纠错”“教师小结”等“师班互动”措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师班互动”交替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这一适合本土实情的师生合作交流形式,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极端观念与行为。[18]对域外教学的理性借鉴上,我们应“在与国外文化的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增强对外来文化及其教学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尊重”,而且,“针对当前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我们尤其应注意把形式学习与内容学习相区分,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从‘形质’模仿走向‘精神’引导,从表象的肤浅、平庸、浮躁、初步阶段走向内在的实质、深刻”[25]。

参考文献:

[1]樊改霞,田养邑.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教育价值的角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45-50.

[2]俞吾金.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1(3):20-24.

[3]王卫华.论教育的实践性――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视角[J].教育学报,2007(4):19-23.

[4]Kant.Groundingforthemetaphysicsofmorals[m].newBrunswick:HachettpublishingCompany,1993:4.

[5]张振鹏.“面向实践的当今哲学:西方应用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0(10):110-111.

[6]苏鸿.实践哲学视域中的行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5-20.

[7]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98.

[8]王炳书.实践理性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3):270-275.

[9]李红惠.实践哲学视域中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4):48-52.

[10]伊丽莎白・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60.

[11]汪怀君.人伦传统与交往伦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35.

[1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7.

[13]杨国荣.实践哲学:视域与进路[J].学术月刊,2013(5):39-51.

[14]杨国荣.实践理性:基于广义视域的考察[J].学术月刊,2012(3):45-57.

[15]苏光.中国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J].理论探讨,2014(3):24-26.

[1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3.

[17]樊浩,等.教育伦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1.

[18]李华君,龚彩云.教学模式构建的伦理之维[J].当代教育论坛,2014(2):120-126.

[19]张增田,赵庆来.教师教育共同体:内涵、意蕴与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136.

[20]刘旭东.行动: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点[J].教育研究,2014(5):4-10.

[21]吴刚平.教师教育经验及其意义[J].教师之友,2005(1):5-7.

[2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2.

[23]余清臣.教育典型实践的研究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3(2):45-48.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实践教学社会调研

国史是指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长期以来,国史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为主,同时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也逐渐在尝试进行,即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接触第一手资料,把握到真实的历史,并体现国史社会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1949年共和国成立迄今六十余年,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大致分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从新中国建立到结束近30年的历史,其中既有如、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农业合作化、工商业改造等能给予肯定评价的运动,也有从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反斗争扩大化、和、公共食堂、社会主教育等对错交织的运动,还有使全国深陷并长达十年之久的浩劫。如何真实地认识这段历史,真正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即社会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一段我们祖、父辈都曾亲历过的历史,那一段段艰难曲折、探索斗争的年月,既有当家作主的喜悦,建设新社会的热情,也有运动的无情和痛苦,错误与盲目,那些日字,仍然印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这是国史社会调研中重要的“亲情资料”,可信度极高。听长辈人讲那个时代的故事,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去解读大历史,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探索性、曲折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还能体会到历史是一面双刃剑,应该综合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判。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国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国史更是国家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富强复兴的历史。从宏观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国防、外交、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极大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国史实践调研的微观角度来考察,从每个中国家庭和每个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的经历,以普通家庭或个人的生活变迁折射出的社会变化为视角,应用社会调研法,以大学生独特和个性的语言,多角度展开考察,如“家乡30年的变化调查”“社区变迁调查”、“学校历史调查”“寻觅春天的故事”,“我身边的巨变”,“我家的生活变迁”,“我的老照片”等等,记录社会变迁的缩影,留下普通人真实的历史。调研的主题可扩展到一些社会问题,如城镇住房、城乡养老、城乡环保、打工族的社会生活、青少年教育、环保养生等等,同样属国史范畴,又是社会学问题,且很有现实意义。

另外,国史教学中还可穿插革命传统教育,如组织“探访红色老区”、革命圣地寻访,或走访地方上有影响的老革命,以物见史,以人见史,真实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才能对共和国建设中的挫折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认识,避免历史的错误,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途径。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

社会调研方法在本课程的应用,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调查,撰写调研报告和心得体会,总结经验,并将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基本环节如下:

第一,实践活动训练。按课程安排实践课时,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预演”训练,采用先讲后练、边讲边练的办法,引导学生开选题、列提纲、定方案、选对象、展开调查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调研中的实际问题,如经费预算、日程安排、汽车线路图、必备行李、考察地图等。强调调查注意事项,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达到掌握基本调研要领的目的。

第二,拟定调查计划。教师帮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调研选题,如前所述,可以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种运动、改革开放主题、现代社会问题,或革命传统教育,等。学生自选题目,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拟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目的、方法、时间、内容和对象及场所。教师审查把握,帮学生敲定方案。

第三,进行实践调查。学生通过学校、教师、家长、亲戚、朋友等,深入到城市、乡镇、农村中,对特定人物或相关人群分行业、分年龄进行有计划、有程序的走访调查,并利用现代电子产品如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等收集各种录音、录像、图片、摄影、、图书资料及实物资料,使调查资料丰富生动、真实可信。

第四,撰写调研报告。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主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多次参访。然后完善影像文件,录音图片和文字材料。最后,编材料、制影像、写报告。

第五,运用调研成果。积极将调研成果应用于课堂中,通过文字资料、投影显示、材料展示,组织报告会、心得交流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在各班级间、小组间、各组成员间进行有益交流,分析问题,查漏补缺,边学习,边应用,边总结,再实践,再完善,使调研成果真正能协助课堂教学。

为了确保以上调研环节的顺利实行,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如建立组员到组长再到教师的层层负责机制;加强对学生实践调查中参与情况的定期抽查;通过电子网络或通讯设备,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对于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集思广益,积极解决,确保调研工作完成的质量。

三、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

首先,引发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兴趣和参与程度,使历史立体化,提升了教学效果。其次、培养综合素质。通过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科学、信息、传媒技术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自由创新及各种实践技能,带动学生多素质的发展。再者,通过考察调研了解国情民情,使学生体会国家历史与地方发展乃至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领悟国家兴则地方兴个人平安,增强使命感,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知。

四、结语

国史社会调研,通过学生“亲闻、亲历、亲为”,突出“小事件、大历史”的主题,初步建立起学生实践调查,教师启发指导,教学内容科学化,方法革新化,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日后仍应投入相应时间和精力,积累更多经验。

作者简介:

徐蕴(1975-)女,陕西三原人.陕西咸阳师范学院讲师。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6

【关键词】群众路线唯物史观实践论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017【文献标识码】a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创立的。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我党的全部工作,创立了群众路线,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实践论》是其直接的哲学基础。根据“十”,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这个内涵来看,虽然不是给出的概念,但这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凝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以《实践论》为依据;“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结合起来的产物,它既强调了实践的作用,又强调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

群众路线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我们的群众路线集中和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共产党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完成的事业。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共产党宣言》中讲: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形态推进,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会越来越高,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最终会使人类不再听命于任何异化力量的控制,获得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报告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和信心。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从物质生活需求来说,人们由追求温饱而转变为追求健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从精神文化生活来说,他们要求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以,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把握群众需要的新变化,既要不断满足他们物质利益的需求,也要着眼于他们精神需求的满足,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腐朽阶级统治的社会革命中,虽然少数阶级、政党、个人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但人民群众始终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的决定力量。正如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更好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党的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形成发展,就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组织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获得成功。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我们党总是通过走群众路线来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一切依靠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没有人民的拥护和参与我们党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紧紧依靠群众进行改革,必须要把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与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一起来,确保人民群众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我们要通过走群众路线,给人民群众指明前进方向,使群众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党的正确主张”的实践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群众路线是以《实践论》为依据

《实践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书中全面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在《实践论》基础上形成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就是从群众中来。在实践论中强调认识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首先必须通过实践接触到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才能产生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我们强调认识从实践中来,就是从群众中来。既然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那么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就是我们形成认识,发现真理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那么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呢?

第一,从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说,要深入到从事实践活动的基层群众去。面向基层群众就是面向实际。要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就必须向身处实际第一线的基层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这样才能掌握实际情况。只有与基层群众直接面对面,才能得到真实的材料。第二,从调查研究的态度来说,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必须要有一个谦虚的态度。指出,做好调查研究需要的是与“自以为是”相反的态度,即真心诚意地向群众学习。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做不好的。第三,从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说,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对来自群众的调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以此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目的。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落实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就是一种形式主义。

认识运动两次飞跃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论》认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通过深入实践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思想理论;第二次飞跃是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即把思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过程,从工作方法上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过程。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形成党的思想理论,然后再把党的思想理论拿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贯彻执行并接受群众的检验。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坚持群众路线。《实践论》中讲:“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这个总规律说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不能一次完成,要经过实践-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要受到很多限制,世界观、价值观的限制;思维水平的限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本身的限制等等。所以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而每次反复都使我们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越来越正确,最终成为真理。遵循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就要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也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不能一蹴而就。把政策制定完了,拿到群众中去执行就完事大吉不行,必须要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政策,直至群众满意为止,这才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正确态度。

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完美结合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既是一个唯物史观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是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完美结合。

唯物史观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在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上,唯物史观认为,党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它的根本宗旨就是领导人民群众去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前进,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即“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发动和领导下,群众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如何实现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呢?

第一,要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党要根据时展的趋势和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及时提出长远发展目标和现实任务,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号召群众为之努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在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总是能够站在时展前沿,提出革命和建设的具体任务,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坚持打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如此等等,我们党时刻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第二,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为群众指明了前进方向之后,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觉悟,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上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去改造和教育群众,从而使群众紧跟时展的脚步,完成创造历史的使命。我们要对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自己决定历史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要让群众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党的正确主张”和“群众自觉行动”的统一。

第三,要把群众组织起来。要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足以依靠的力量,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要把群众组织起来。人心齐,泰山移,人民群众必须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没有组织的群众,就象一盘散沙,群龙无首,就不能形成合力。真正强大的力量是有组织的群众的力量。所以共产党在为群众指明了前进方向,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觉悟的基础上,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四,要把群众牢牢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把群众牢牢地团结在自己周围,让群众愿意接受党的教育、组织,愿意遵循党指出的方向前进。争取群众,团结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争取群众,团结群众的根本措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在群众面前花言巧语是没用的,谁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就会拥护谁。我们党讲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我们党团结群众,争取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惩治腐败分子,改善党的形像,改进党的作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的话、跟党走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因为认识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更好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同时,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和认识发展的过程,只有实践才能判定认识是否正确,推动认识的发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指导群众的实践而落到实处,通过群众的实践检验而使其更加正确和完善。目前,中国最伟大的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这一伟大的实践活动变为全国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我们才能完成“两个百年”目标,赢得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群众是实践的主力军,只有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我们才能完成历史使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最主要的就是要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为此,深化社会事业改革,保障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必须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伟大的实践需要高素质的群众。工人、农民、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在实践中有所作为。我们的工业是现代工业,高科技、自动化、信息化是现代工业的特点,它需要工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驾驭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生产出高科技的产品;我们要发展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机械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高,因此它需要现代农民。广大农民只有摆脱小农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总之,群众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7

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如何践行依法治国理念,搞好法律研究和检委会工作呢?

我认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也是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的司法力量,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使命,我们任重而道远,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检委会有许多重大疑难案件需要讨论研究。因此,有必要谈一下如何搞好法律调查研究工作和检委会工作。

一、践行依法治国理念,搞好调研工作

(一)检查调研的任务

检查调研首先要贴近检察实践。“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指的就是检查实践。离开检察实践,检察调研工作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调研工作要贴近实践,要深入实践。

二是检查调研工作要能为检察业务“出点子”、“出主意”。调研工作的宗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一项调研工作立意再好,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调研也就失去意义。

三是调研工作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

提高检察调研工作质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从调研群体上着手。搞好调研工作并非研究室一家之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在院内营造浓厚研究氛围。

2、从调研课题上着手。选择合适的调研课题是解决调研工作好坏的关键。如果调研课题抓不住重心,喜欢避难就易,忽视检察实践的薄弱点,这样的调研工作质量就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在检察调研工作中,应该科学选题找准研而有为的结合点。

一是围绕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我认为把《检察机关如何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结合检察职能就如何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职能》确定为研究热点。

二是围绕重点开展专题研究。我认为从依法治国理念角度,应将四个调研题目作为重点研究:《如何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创:《怎样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提高检察官素养,严格依法办事》及《模范守法,自觉接受监督》;从检察业务角度,应将《强化程序意识、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研究》、《关于犯罪嫌疑人翻供口供的审查与判断》、《关于犯罪嫌疑人串供的审查与判断》及《八类普通刑事犯罪证据审查标准》作为重点。

三是围绕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执法实践的难点问题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两法"实施中疑难问题》及《确保自侦案件质量和诉讼水平的有效机制》。

二、践行依法治国理念,确保在检委会工作中实现公平正义

检委会的任务和职责是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有关检察业务重大事项。检委会秘书职责是协助检察长准备和召集检委会,审查上会案件的实体、程序和办案时限,严格按照《检委会议事规则》开展检委会工作,及时撰写检委会纪要,如实记录、归档各种材料,认真抓好督办工作,定期进行反馈。

根据检委会和检委会秘书的职责和任务,应当做到:

一是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严把证据关,严把法律关;坚持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坚持实事求是,不纠缠细枝末节;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坚持严格把好法律适用关。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8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项目导向教学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0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a)-0132-02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由项目的创意、方案、计划、实施和结果五个方面组成。教师应用项目导向内科护理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掌握内科护理的知识和技巧。项目导向教学的整体过程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脱离纯理论式的课堂教学[1]。把学生的所学和所用联系在一起,更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本研究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索内科护理教学的新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校2011年入学的10个班中538名护理专业学生,男9名,女529名,年龄17~20岁,平均(18.6±0.3)岁,均为当年高考统招生。随机分为观察组283名,对照组255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校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班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教学[2]。观察组实施项目导向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护理教学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护理教学项目的创意、方案、计划、实施和结果均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自己负责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3]。通过对项目的全面参与,学生能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整体教学流程由教师监控(图1)。两班教学进程一致,均为132个学时。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护理程序了解程度、护理实践能力、危急事件处理能力,比较考试成绩。

1.3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生进行能力调查,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护理程序完全掌握、护理实践能力、危急事件处理能力。比较两组考试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研试卷

本组共发出调研试卷538份,均有效回收。两组学习效果满意度、护理程序完全掌握、护理实践能力、危急事件处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

2.2考试成绩

教学2个月后的考试成绩,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2.7%与76.5%及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4个月后的考试成绩,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9%与87.1%及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实践。传统教学法以理论培养为主,采取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学习,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而项目导向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设立教学目标,让此目标既能反映内科护理学对学生的要求,也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状态[4]。建立系统的教学方案,使内科护理学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护理问题的经验,增强学生直面教学实践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及对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的能力[5]。

3.2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特点

3.2.1突出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项目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不在于机械地将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指导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通过此过程最终获得这一结果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将知识与自身的特点结合,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精神,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项目实施中的信息收集、课件制定、讲课内容评估、临床实践效果评价等,均由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师负责把握全过程,保证内科护理学在正常轨道上运转,不偏离大纲,起到引导和协调作用[6-7]。

3.2.2注重以能力为本项目导向教学法实施中项目选择的首要条件为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能力培训为重点,将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结合起来,又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提升。其次教学目的要以实践为导向,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密切联系,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之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工作,减少出现强理论、弱实践的高分低能型人才。第三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自学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内科的疾病要有基础的认识,增加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8]。

4小结

本组研究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教学应用,通过创意、方案、计划、实施和结果五个方面的项目导向教学,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工作来,避免了传统的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导向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比较,在学习效果、满意度护理程序完全掌握、护理实践能力、危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均显著增加。教学2个月后及4个月后的考试成绩也显著提高,表明项目导向教学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4(9):55-56.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0-206.

[3]吴岸晶.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7):60-62.

[4]王芬.项目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结合运用[J].文学教育,2012,8(3):76-77.

[5]赵国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启发式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7,22(2):44-45.

[6]谭严,周密,冉波,等.项目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研究,20120,24(8):2238.

[7]王晓超,宋兆华,李晓莉.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创新理念[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50-51.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9

【关键词】课程课程目的实践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12XJa710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1-02

约翰·怀特指出:“教育者需要教育目的,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1]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验教育效果的根据。可以说,教育目的观对于教育理论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对教育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目的是确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方法、检验课程效果的根据,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合理的课程目的不仅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前提,更是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课程领域不再把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视为‘技术’问题,即‘如何’的问题。当代课程领域把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视为‘为什么’的问题。”[2]有研究者提出,“如果脱离教育目的、没有合理的课程实践目的,则所开设的那些课程就可能缺乏内在的整体性、连贯性,而显得零碎、杂乱,就可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3]所以,无论课程理论研究还是课程实践活动都必须重视课程“目的”问题。

一、课程“目的”的理论基础

从语义上看,‘目’是眼睛,‘的’是射击的‘靶心’,‘目的’就是眼睛所看到的射击目标。引伸开来,目的就是在行为之前就以理性的概念产生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具有目标性的理念,即意识追求的境界和结果,这是人与现实环境构成的对立统一体在不断斗争与运动过程中,人所产生的指导未来实践活动的主观意志,这是人的需求性与知识性的表现,是人类的特有属性。”[4]在汉语词典里,目的是指“所追求的目标;想达到的境地”。[5]它具有主观性、预测性、理想性的特点。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所以,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已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俗语,其严格的哲学内涵也渐行淡化。哲学上使用“目的”范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用的是希腊词‘telos’(‘终点’或‘极’),意指目的、目标,或从更广义上说,指产生行为的根本理由。”[6]目的一词在牛津哲学辞典中将其翻译为“end”或“purpose”,[7]意指终点或目标。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事物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动性或自我实现“内在目的”,同时认为目的具有多样性,但有一个“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每一事物所必至的终极者……这个终极因,个别而论就是一事物的‘本善’,一般而论就是全宇宙的‘至善’”。[8]亚里士多德把“目的”看成是一切生命物共有的特性,自然作为存在不仅是客观的也是有着生命意志和情感的。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事物不具有目的,只有人才是地球上唯一具有目的能力的存在者。

“目的”是马克思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有意识、有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9]马克思的目的论是实践目的论,即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笔者认为,马克思实践目的论为确定课程目的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根基,是课程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的基点:教育实践

实践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篇10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