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更改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5:48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1

关键词:pDm;标准化;文件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7-0050-02

1概述

随着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推进,不少企业开始使用pDm(productData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产品设计文件的生成、共享以及管理产品工程图纸和相关数据。产品设计文件作为工程师的交流语言,十分注重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pDm平台管理的产品文件、技术数据,除了原有的文件、工程图纸,还涉及到Bom等产品数据库文件。由于文件介质、内容、文件生成模式、管理手段和工具以及流程等与原有传统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贯彻标准化要求是一个新课题。

2总体要求

pDm其本质是将原有的产品设计文件电子化、集中化和数据化管理,电子化后的设计文件应继续符合关于产品设计文件的标准化要求。就电子行业而言,应满足“SJ/t207设计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文件编号、工程图纸图样格式应与原有的基本一致;文件的组织和齐备性符合要求;网络审签体现责任的追溯性,等等。同时,充分利用pDm平台的信息化和数据管理优势,发挥零件库、产品结构树、Bom数据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3产品文件组织

pDm上产品设计文件以产品结构树的方式组织,按产品的组成层次编排产品文件。根节点是产成品整机,枝节点是零、部、整件。其形式如下所示。

产成品整机

——a整件

——a部件

——1零件

——2零件

——b部件

——3零件

——4零件

……

——B整件

——c部件

——5零件

……

——d部件

——6零件

这种文件编排方式的优点是文件结构体现产品组成结构,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产品的组成和结构层次关系。

4零件库

产品标准化设计原则之一是在新产品设计时,尽量选用成熟的零、部件。零件库的建立,为最大程度地重新利用原有设计资源创建新产品设计提供便利。其目的,一方面是降低新产品设计工作量、加快新产品开发进程,另一方面能有效地规避技术风险。

创建零件库应注意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零件归类入库。电子行业标准“SJ/t207.4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编号”确定的文件编号原则是按产品的级、类、型、种编号,体现了分类的概念和功能。因此,创建零件库,首先需要注意创建零件图时,其文件编号必须严格按“SJ/t207.4”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号。其次,按零件的编号规则地存放零件图。满足这两条,是规范零件库的基础。

5文件编号与名称

pDm管理的文件都必须有规范的文件编号和名称。产品设计文件编号宜采用与原有一致的方法编号。以电子行业为例,应符合“SJ/t207.4”。

文件名称宜采用与该文件对应的图名相一致。

上传到pDm的电子档文件名可采用如下方法:

文件编号&文件名。

pDm应具有自动识别和拒绝重复编号文件的功能,以满足对设计文件一图一号的基本原则。

6图样格式

为了统一规范pDm产品图样格式,并便于设计人员操作。以电子行业为例,可在pDm中集成符合“SJ/t207.2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2部分):设计文件的格式”要求的工程图样模板,按图样、简图、文字内容设计文件、表格形式,设计文件模板分类存放在pDm平台,形成图样模板库,供设计人员使用时调取。某些图样模板还需要兼顾提取Bom数据的功能。如autoCaD装配图模板应具有块信息提取功能,为提取Bom数据提供条件。

为了便于设计师编制产品文件时正确、方便地选择规定的图样格式,可能将图样格式与文件种类绑定。设计师创建新文件时,首先定义文件种类,系统根据文件种类,自动调取对应的文件格式模板。

7文件网络传递和审核签字

pDm能提供网络审核功能,可以根据文档、任务的性质和需要,设置适当的传递流程。对归档产品设计文件的审核流程设定应注意符合标准化关于归档图纸审核、签字的管理规定。其审、签流程为:设计(拟制)设计审

核工艺审核标准化审核技术领导批准。

设计(拟制者)上传的文件一旦进入传递流程,就不可再行改动。审核发现设计文件有问题,应退回文件设计(拟制)人,由其修改。审核人可以在审签栏填写审核意见,但不可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审核人的审核意见将保存在该文件的审批过程记录中。完成审核流程的文件处于“归档”状态,任何人将无权修改、删除,系统管理员也不例外。特殊情况下,需要删除“归档”文件,可由系统管理员将文件还原给文件建立者,由其删除。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进行这样的操作。

完成审签归档的文件,在随后打印的文件上可能将审签人姓名、日期打印在该文件的规定签字栏。

8设计文件更改

pDm平台上管理的产品设计文件、产品数据更改,仍应遵循“SJ/t207.5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5部分):设计文件的更改”的规定要求。但更改方式不必拘泥于该标准的规定,有些也不再适应。一般均以更新版本的方法进行更改,而不会采用划改、刮改的更改方法。

如需要对某文件修改,须在该文件下添加更改申请单,更改申请按规定流程传递,经相关人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对指定的文档进行更改,以确保更改行为的控制性。经允许修改的文件被“激活”后重新处于设计状态,由设计师对设计文件修改。修改后的文件将作为新版本保存在系统中,而修改前的原版本将作为历史版本也保存在pDm中。经修改后的文件传递审核流程,走完全部流程后再次处于“归档”状态。系统提供保存历次版本的功能,并按修改的时间顺序编排版本号,系统查阅的默认版本为最新版,可调阅历史版本中的任一版本。此外,pDm系统提供不同版本的比对,显示修改之处。

通过系统邮箱,自动将更改通知单发送给相关的部门、人员,实现更改信息的及时传达。

9结语

以pDm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产品文件、设计数据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给设计文件的标准化管理带来了新课题。本文是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pDm系统如何贯彻标准化管理的归纳和总结,期望与对此课题有兴趣的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邓超.产品数据管理(pDm)规范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方明伦.pDm的原理及应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2

【关键词】铁路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改进

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是一项预见性强、专业面广、综合协调要求高、对经营管理整体影响较大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近年来,分级管理、分级决策的更新改造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铁路的外部、内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管理体制,突出了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使地方铁路局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铁路运输企业,因此,传统的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模式亟需改进和完善。

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突出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使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由过去的上级下拨变为自筹,铁路局更新改造的支配权和话语权变大,如运用不当、监管不力,极易发生只顾自己的小圈子,而对路网整体规划或总公司的要求不积极、不关心,只重工作效果、不重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个别投资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严重问题,存在投资的风险,需要计划管理在制度上的跟进。

1.2分级管理的沟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存在的漏洞:一是对上级制定的发展规划理解不深、不透,盲目遵从,过早投入,造成资金和能力的浪费,直接影响到本系统的投资回报;或者是过晚投入,影响全局的能力形成,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不能从整体上考虑投资完成的项目,不是主动了解有关信息,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安排,而是自作主张提前动手,不但影响项目的总体规划,而且可能造成能力不足或过剩,最终造成投资的浪费。三是属于自己管辖范围解决的项目,不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图省事而“等、靠、要”。

1.3更新改造与成本管理界限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目前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与成本预算分属计划和财务两个部门管理。由于两个部门沟通不够,有些项目双方推诿,谁都认为不该自己解决,有些项目不该列支的列支了,管理界限需进一步明确。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一是整修、整治类项目,应结合大修项目解决或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现多由更新改造资金列支。二是项目开办。此项费用是在新项目投产之前,下拨给站段的用于购置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目前在成本中列支。但对于新建、改扩建项目中初期的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所必需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费用;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新建车间,验交后为满足正常运营必须购置的第一套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卡模具、器具、工作台(框、架、柜)等费用,应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列支(其他费/生产准备费)。

管理界限不清晰造成的后果:一是容易导致重复投资,形成管理上的漏洞。二是成本列支更新改造项目,使固定资产原值部分虚假,挤列成本,影响到财务效益核算。

1.4项目管理不到位,投资控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按规定的程序运作,缺乏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投资控制。立项前,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不够,立项后投资缺口较大,“小项目”变成了“大项目”,继续实施将会增加大量投资,不实施解决不了现场实际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计划管理的工作量。二是设计阶段不执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投资和规模,超规模和超投资的做法经常发生。三是施工中组织不当,拖延工期,对工程缺乏有力的监督,对不执行技术规范、工作量不实、擅自扩大范围、以次存好、工程层层转包等现象不能及时发现,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加大了项目成本。

2改进铁路设施设备投资计划管理的对策探讨

2.1明确职责、捋顺流程,规范计划管理行为

《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办法》(铁计〔2011〕93号文件),详细地规定了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的原则、权限、方法和步骤,办法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根据目前总公司和铁路局的职能定位,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分级制定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认真落实,严格考核,使计划执行高效有序。

二是在确保投资效益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详细、明确的更新改造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确定严谨的实施步骤和责任单位,做到目标清晰,项目明确,切实起到规划的指导作用。

三是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定期通报、反馈项目的实施进度和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涉及重要干线、主要枢纽及跨运输企业点线能力配套和技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为保证项目执行的同步性,避免“卡脖子”工程,更需加强沟通和协调。四是对铁路局自行安排的较大投资项目的实施,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取得投资实效。

2.2严格界定投资、投入界限,保证资金使用合规

严格执行有关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使用方向的规定,对既有设备恢复其技术状态进行修理的项目一律全部列入大修或成本费用,处于大修周期范围之内或未完成折旧年限的设备,在不影响整体功能的前提下,原则上不进行更新类投资。在下达更新改造计划和成本预算之前,计划、财务和主管业务部门要加强沟通,避免重复投入或漏项。修订完善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和成本投资、投入界定办法,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尤其是对一些目前资金投入还比较模糊的项目,比如:设备整治、项目开办等项目,要重点区分。

2.3把握更新改造投资重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更新改造投资要以运输安全为中心,以经营效益为导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线,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点线扩能改造、信息化建设以及配套设施改造。应充分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科学规划,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对暴露出的严重影响运输生产的隐患和成本费用支出较大的问题,要重点立项解决。对成功的经验案例要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提高投资的准确率和回报率。比如大秦线几年来持续不断的设施、设备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和丰厚的经济效益,其采用的重载技术、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其它成功的做法,可以推广到其它货运线路。再比如太原铁路局湖东和谐型电力机车检修基地的建成,结束了主要配件修理需委外的历史,大幅压缩了机车检修占用台数和检修停时,减少了维修费用投入,经济效益可观。

2.4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

按照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对企业发展需要、现场实际需求等项目的现实必要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资金运作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特别要加强经济评价,项目和实施方案通过需要、可行、可能、最佳的步骤得到筛选,从而避免依据不足、方法不当和盲目决策所导致的失误,把有限的、可支配的资源用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最优的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回报。

建立项目储备库,可以在上一年下达次年的前期工作计划,因为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原则上需通过可行性研究的审核,这样可以避免计划下达后才进行可行性研究,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效。要保障前期工作资金的投入,如预可研、土地预审、环境评价等费用,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2.5严格各阶段造价控制,加强项目考核评价

造价控制是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要做好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计划安排时,首先要保证安全项目的投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二要做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设计要考虑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兼顾建设与使用(全寿命费用)、满足近期与远期需求,实施多设计方案比选。对设计概算超出批准的可研批准投资的10%时,则需认真查找原因,必要时坚决推倒重来,按新的标准、要求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三要强化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计划管理部门要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加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计划管理人员要经常了解在建项目的实施进度,对重点项目要深入现场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要建立重点项目外(内)部专业审查制度,杜绝项目实施中的违规行为,防止资产流失或损失。计价前,要认真核对预算、合同、工作量的一致性,对超出预算价格的部分不予计价、不予拨款。

项目考核评价是铁路计划管理的薄弱环节,一要建立项目完成考核制度。以计划下达的项目规模和完成日期作为考核指标,对项目负责单位按季度进行考核。特别是对重点工程的配套项目,要加大考核力度,以此督促项目按计划实施,提高项目执行的兑现率。二要切实执行好项目后评估制度。项目投产形成能力后,要对其设计性能、技术条件、投资回报、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对那些投资效益低下,甚至立项严重失误的项目,要严肃追究设计部门和管理决策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办法》(铁计〔2011〕93号).

[2]《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铁统计〔2009〕200号).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3

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具体实施办法,将现代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理论引入设计企业的内部设计质量控制,以提高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内部控制,全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有关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目标等无疑验证了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咨询设计业属十知识密集型的智力服务行业,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咨询设计业无论在设计质量和规模上都有了新的飞跃,并且逐步走向国际化,如何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管理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围绕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设计内部质量控制程序一一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内部控制

1设计质量控制的目的

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设计产品能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等,以便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2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引进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应用等。

3职责

3.1事业部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任务书下达,会同设计室确定项目负责人、设计人员;控制设计工期;组织设计评审;做好设计顾客回访和顾客满意度调查。

3.2总师室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核审定工作;按规定对相关的设计文件、图纸、计算书进行审核;定期对设计图纸和设计质量记录进行抽检和评审。

3.3设计室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生产的组织、协调,实施及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工作。

3.4项目负责人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开工报告》和计划进度的编制;开展设计项目中间检查、参加设计评审和设计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组织施工图会签。

3.5行政办公处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成品印制、出版工作。

3.6生产统计室负

负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登记、设计成品盖章和设计档案资料管理。

4程序

4.3.1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策划

⑴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的来源

根据事业部、业务(项目)经理与顾客签定的设计合同或技术协议,由事业部负责下达《设计任务书》,并将与设计有关的技术资料转交设计室组织实施;

⑵执行项目,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开工报告》、《工程计划表》,《开工报告》内容执行相关规定。

4.3.2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输入

⑴设计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①设计项目:设计任务书、计划按排。

②相关资料:

a)设计合同书;

b)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文件、规划红线、地形图、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c)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国家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项目相关的资料和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e)对确定设计工程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等致关重要的特性要求。

③)输入相关评审的意见。

⑵设计的接口管理

a)设计专业之间的信息沟通,由设计人员填写《设计条件单》,校审)人员校审后,提交相关专业人员。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的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

b)涉及到公司与顾客的联系及信息传递,设计人员以《设计联系单》形式,经审核人员审核确认后,与顾客沟通,必要时事业部或项目负责人出面。

4.3.3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输出

⑴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开展设计工作,编制相应的设计输出文件:文本和设计图纸。

⑵设计输出文件应是设计合同或标书、技术协议要求的成果。

⑶由室负责校核、审核出图的设计成品。经项目负责人、校核、审核并在输出的设计文件签字后,填写“设计图纸晒印清单”,加盖“设计专用印章”才能发出。

⑷由总师室审核、审定出图的设计成品。由项目相关人员校审完成,并经项目负责人对输出设计文件组织会签、由总师室最终审核审定签名后。填写“设计图纸晒印清单”,加盖“设计专用印章”才能发出。

⑸执行“设计成品质量管理规定”,所有设计项目均纳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按设计成品审核出图的不同要求,及时填写校核、审核及相关质量记录。

4.3.4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评审

对设计工程,项目负责人应负责组织进行设计中间检查。当设计文件初稿完成后,由主管院长确定评审方式,事业部负责组织,召开有主管副院长、总师室和相关设计人员参加的设计评审会,形成评审纪要,由主管副院长或部长负责签发。

4.3.5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验证

对设计文件、图纸、计算书的校核、审核以及校审人员用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复核、审核、计算验证及设计评审;均可以作为本次设计验证的依据。

4.3.6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确认

⑴设计确认

a)本院以设计、校核、审核和项目负责人签名完备,盖有设计专用章为合格设计成品的确认。

b).由甲方组织或者第三方主管部门,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召开的设计方案评审会、图纸审查会、施工图交底会。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即对设计的外部确认。

⑵设计文件归档

通过设计确认后,项目负责人将所有的设计成品,整理立卷,送交生产统计室归档。

4.3.7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更改控制

⑴施工图设计图纸的更改:

a一般性设计更改,由设计出图人填写《工程设计联系单》,经设计审核人员,

审核后方可进行更改。

b较大设计更改由项目负责人确认后,方可进行更改;业务(项目)经理负责与顾客沟通。

c)当更改涉及到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性能指标的改变;或人身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等重大设计更改,由项目负责人并附相关资料,报总师室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适当的验证和确认。同时业务(项目)经理负责与顾客沟通。

5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工程编号及通用图编号规定》

5.3《开工报告(专业大纲)编制规定》

6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记录

6.1《设计任务书》

6.2《开工报告》

6.3《甲方提供资料确认单》

6.4《设计条件单》

6.5《工程设计联系单》

6.6《设计评审会议纪要》

6.7《设计外审会议纪要》

6.8《图纸晒印任务单》

6..9《工程设计计划表》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内部质量控制是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设计企业具有战略性意义。现代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理论是系统的管理科学,将它引入设计企业的设计管理是一个质的飞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着诸多的课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随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不断实施及改进,必将推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不断的攀升,以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3月15日.

连显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控制方法及应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5

容欢约翰.卢米斯哈里.迪尔(HuanRong,JohnLoomis,HarryDill)施工指导=设计质量控制(Fieldwork=DesignControl)[J]}LanDSCapeaRCHiteCtURe2005initiaLiSSUe.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4

上海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条(目的)

为适应城市资源环境紧约束下内涵增长、创新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实现提升城市功能、激发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的目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本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重点包括:

(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活力,促进创新发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三)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彰显人文底蕴,提升城市魅力;

(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建筑和生态街区建设;

(五)完善慢行系统,方便市民生活和低碳出行;

(六)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市民交往;

(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

(八)市政府认定的其它城市更新情形。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建成区中按照市政府规定程序认定的城市更新地区。已经市政府认定的旧区改造、工业用地转型、城中村改造的地区,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工作原则)

城市更新工作,遵循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注重品质、公共优先,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更新要求)

城市更新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都市活力,注重区域统筹,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地区功能发展和公共服务完善,实现协调、可持续的有机更新。

第五条(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及市相关管理部门组成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更新协调推进工作。

第六条(市级管理部门职责)

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全市城市更新的日常管理工作,依法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编制相关技术和管理规范,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

市相关管理部门依法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和配套政策,履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

第七条(区县人民政府职责)

区县政府是推进本行政区城市更新工作的主体。

区县政府应当指定相应部门作为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管理城市更新工作。

第八条(管理制度)

城市更新工作实行区域评估、实施计划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区域评估要确定地区更新需求,适用更新政策的范围和要求;实施计划是各项建设内容的具体安排;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以土地合同的方式,通过约定权利义务,进行全过程管理。

第九条(区域评估的内容)

城市更新区域评估应当形成区域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进行地区评估。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城市发展和公众意愿,明确地区功能优化、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历史风貌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目标、要求、策略,细化公共要素配置要求和内容。

(二)划定城市更新单元。按照公共要素配置要求和相互关系,对建成区中由区县政府认定的现状情况较差、改善需求迫切、近期有条件实施建设的地区,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并予落实。

第十条(区域评估的公众参与)

区域评估时应当组织公众参与,征求市、区县相关管理部门、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民生诉求,结合城市发展和公共利益,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的需求。

第十一条(区域评估的确定)

组织实施机构组织区域评估并形成报告,经区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区县政府批准,并报送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涉及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等重要地区、跨行政区的区域评估,需预先经过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综合平衡。

第十二条(实施计划的编制)

以城市更新区域评估为依据,以现有物业权利人的改造意愿为基础,落实区域评估的要求,发挥街道办事处和镇乡政府的作用,统筹各方意见,合理应用政策,形成依法合规的城市更新实施计划,确定城市更新单元内的具体项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实施计划的内容)

城市更新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城市更新单元内的具体项目,制定城市更新单元的建设方案。一个城市更新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二)确定城市更新单元建设方案的实施要求,协商明晰单元的更新主体、权利义务、推进要求。

第十四条(实施计划的公众参与)

城市更新实施计划应当依法征求市、区县相关管理部门、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鼓励市民和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十五条(实施计划的确定)

城市更新实施计划形成后,经区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区县政府批准,并报送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其中,建设方案涉及调整已批准规划内容的,在实施计划编制过程中,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区县政府共同明确规划调整要求,市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按照规定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审批城市更新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全生命周期管理)

城市更新项目实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由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会同产业投资、社会服务、公共事业、建设管理等相关管理部门,综合产业功能、区域配套、公共服务等因素后,提出城市更新项目功能、改造方式、建设计划、运营管理、物业持有、持有年限和节能环保等要求,将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规划政策)

城市更新规划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符合区域发展导向和相关规划土地要求的前提下,允许用地性质的兼容与转换,鼓励公共性设施合理复合集约设置。

(二)在同一街坊内,对符合相关要求的地块可进行拆分合并等地块边界调整。

(三)在地块所处高度分区的范围内,建筑高度可进行适当调整,超过高度规定,应当进行规划论证。风貌保护、净空控制等地区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四)按照城市更新区域评估的要求,为地区提供公共性设施或公共开放空间的,在原有地块建筑总量的基础上,可获得奖励,适当增加经营性建筑面积,鼓励节约集约用地。增加风貌保护对象的,可予建筑面积奖励。

(五)因确有实施困难,在满足消防、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规定征询相关利益人意见后,经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同意,部分地块的建筑密度、建筑退界和间距等可以按照不低于现状水平控制。

(六)城市更新中应当采用绿色、低碳、智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高标准,加快低碳智慧城市建设。鼓励对建筑第五立面进行生态化、景观化以及其它有益于增加公共价值的改造利用。

第十八条(土地政策)

城市更新土地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一)现有物业权利人或者联合体为主进行更新增加建筑量和改变使用性质的,可以采取存量补地价的方式。城市更新项目周边不具备独立开发条件的零星土地,可以扩大用地方式结合城市更新项目整体开发。

(二)城市更新项目的土地使用条件应当根据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以拆除重建方式实施的,可以重新设定出让年期;以改建扩建方式实施的,其中不涉及用途改变的,其出让年期与原出让合同保持一致,涉及用途改变的,增加用途部分的出让年期不得超过相应用途国家规定的最高出让年期。现有物业权利人或者物业权利人组成的联合体,应当按照新土地使用条件下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与原土地使用条件下剩余年期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的差额,补缴土地出让价款。

(三)城市更新按照存量补地价方式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市、区县政府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在计提国家和本市有关专项资金后,剩余部分由各区县统筹安排,用于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纳入城市更新的地块,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收费,电力、通信、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适当降低经营性收费。

(四)城市更新的风貌保护项目,参照旧区改造的相关规定,享受房屋征收、财税扶持等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规划土地历史问题处理)

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应当结合城市更新项目依法予以处置。

第二十条(附则)

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城市更新管理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

对城市更新物业权利人违反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本办法自20xx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xx年5月31日。

城市更新的方式重建或再开发

重建或再开发,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重建是一种最为完全的更新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城市空间环境和景观方面、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动方面均可能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投资方面也更具有风险,因此只有在确定没有可行的其他方式时才可以采用。

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主要包括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但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整建的方式比重建需要的时间短,也可以减轻安置居民的压力,投入的资金也较少,这种方式使用于需要更新但仍可恢复并无需重建的地区或建筑物,整建的目的不只限于防止其继续衰败,更是为了进而改善地区的生活环境。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调度计划措施

1调度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信阳电网也在飞速发展,由5年前7座220KV变电站,30座110KV变电站,发展成为今天的1座500KV变电站,11座220KV变电站,44座110KV变电站,整个电网规模变化很大。44座110KV变电站中有电铁牵引站5座,6座用户站,20座县局站。电网的扩大,使电网调度运行管理部门所承担的检修计划安排任务日益繁重。近几年,信阳电网调度设备技改、大修、基建投产量一年比一年多,全年基建工程项目较多,2011年比较大的基建工程有220KV彭庄变扩建新上彭2号主变间隔设备及220KV北母,220KV弦城变新上弦2号主变间隔设备,220KV葵花变、映山红变投运及其110KV间隔设备配出等;随着城市的扩建,配网改造工程也在日益庞大;加上每年多达200多项的技改、大修、预试定检的工作,调度计划管理工作日益繁重。

对于大量繁重的检修工作,需要有先进合理的工作流程,大家均按规定的流程工作,就会减少很多麻烦,少走很多弯路,既减少调度计划人员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各个申报单位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信阳地调与各县局及大用户变电站的调度管理范围

信阳电网涵盖八县两区,京广、京九及新建石武高铁三条铁路大动脉贯穿信阳电网南北,信阳电网中的20座县局110KV变电站和5座电铁牵引站、6座用户110KV变电站中的110KV设备,包括母线及母线附属设备均属地调调度管理范围,这些设备的基建、技改及大修、预试定检的工作均需信阳地调计划管理来安排,批准。

3细化调度计划工作流程的必要性

各县局属变电站、用户变及铁路牵引站占信阳电网很大比例,各县局的技改、扩建项目也越来越多,因各县局大多数变电站为八、九十年代所建,站内接线方式简单,设备老化,供电线路线径及Ct变比较小,已不适应现在的供电要求,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各大用户变电站也在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在不断地扩建、发展、整改。

由于单位不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县局及各大用户申报检修流程又不规范,错报、漏报工作时有发生。县局及大用户申报设备检修计划随意性比较强,各自为政,对于两个县局之间有联络线路的检修,两个县局之间缺乏联系,检修工作没有一点计划性,线路与开关的检修工作不知道结合起来,开关有工作报开关检修计划,线路有工作报线路检修计划,从不优化检修计划,也不知道提前申报月度计划,马上需要检修了才想起来向地调报停电检修申请,使地调计划管理工作很被动,往往会造成同一个设备有多次停电的现象,即影响供电可靠率,又会对电网造成不必要的风险,也给地调调度计划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提升各县局及各大用户的检修计划管理水平,必须使调度计划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要规范、明晰计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县局及大用户计划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使我们调度计划管理者更合理地安排检修计划,更可靠的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对繁重的检修任务,鉴于上述情况,我中心针对调度计划管理工作,健全机制,细化工作流程,采取多项措施,通过提高各生产单位,特别是提高县局及各用户的计划管理水平,科学高效安排检修工作,减少设备重复停电,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4调度计划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所采取的措施

4.1举办调度计划培训班2009年8月,信阳地调针对县局及大用户计划管理不规范,申报检修工作无序性举办了为期6天的调度计划管理培训班,主要针对公司下发《信阳供电公司新设备试运行管理规定》《信阳供电公司生产安装、检修现场“三措”、“施工方案”管理办法》、《重要线路检修护线规定》、《规范临时停电计划申报流程规定》等规定进行学习、讨论,对公司月检修计划、周检修计划、日检修计划的申报流程规定进行培训。

4.2坚持执行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工作申报制度根据规定各大用户及县局每月20日之前向公司生产技术部申报下月检修计划,对于比较重大的检修,需申报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附图说明,对于重要线路的检修还必须报相关的其他线路的护线方案。每月信阳地调定期与生技部共同召集变检、变运、配电、安装公司、各县局及大用户单位,对本月汇总的检修项目,制定出月度计划初稿,然后组织调度、运方、计划、保护、自动化、通信等专业人员,从网架安全、潮流平衡和工作配合等方面对每项停电计划进行讨论、分析和调整,并根据讨论内容落实各项要求和任务,在安排检修计划时,大力推广输变电设备综合集中检修,严格按照二次设备跟随一次设备、大修项目跟随技改项目、定检、预试、清扫等内容跟随技改和大修的综合集中检修原则。对复杂的检修工作,还要求申报单位和施工负责人到调度进行说明、讲解,对计划的必要性和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充分沟通,最后由生技部主任、主管生产副经理签字,下发全公司。对于月度计划安排的工作,每周三各生产单位及各县调、大用户依据批准的月检修计划申报下周检修计划,并报送详细的按规定批准的“施工方案”及“三措”,对于不按时申报的,周计划不予安排。对于日计划的安排,调度一贯坚持执行日计划申报制度,要求前1天10时以前由设备管理单位申报次日的检修申请,对于重要线路的检修,造成变电站单电源供电的,必须报送单电源供电线路的护线措施,否则,不予安排。周六、周日及星期一的工作,周五必须提前申报。对于重要用户的重要检修工作,对电网构成一定影响的,需用户压限负荷或停产的工作,周计划确定后,调度所还组织施工单位和大用户及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与施工单位及用户充分沟通,让用户了解信阳电网结构及特点,了解用户变电站在电网所处的地位,更好地、更合理地完成检修或施工内容。

4.3坚持执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电气设备性能愈加完善、提高,旧有的电气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日显突出。在设备变更单管理规定实施前,新投、改建,扩建输变电设备往往不能按期投运,由于职责不清相关单位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或投运后的设备调度还没有一整套图纸和设备参数,会给调度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坚持执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后,调度计划对新投、改建、扩建工程直接通知施工单位一律使用设备变更单,由设备管理单位验收后签字并经部门领导批准,进行设备变更单统一管理登记并发施有关单位,使各单位清楚设备变更情况,保证了检修任务的完成和对用户的早日供电。

4.4坚持执行办理临时停电申请单工作流程近几年,随着同业对标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司各项工作已经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电网设备的检修,严格按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的精心编制和刚性执行。对于某些因素造成设备检修没有在计划中申报或需要推迟执行的情况,我们坚持执行临时停电申请管理制度。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临时停电申请单,注明临停范围、工作内容、停电时间等具体信息,并对此工作的必要性、安全性负责,然后送设备管辖单位、调度、公司生产调度有关单位把关会签后,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调度计划安排在日运行方式中。由此避免了随机增加检修任务、私自扩大检修范围,从而造成安全失控的现象。

4.5坚持下现场制度

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对正在运行的输变电设备进行改造性施工,施工内容繁琐、复杂,存在安全隐患多,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来说,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运行的局部电网和周围的相邻运行设备造成一定的安全负面影响。各县局及大用户的设备检修、改造,因资质或其他原因,往往将工程转包给别的单位施工,检修计划由设备管理单位申报,这种情况往往会在申报流程或内容上出现纰漏,不到现场往往不能了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电话往往又描述不够清楚,安排方式时就会考虑不够周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这种施工,调度计划坚持下现场制度,在安排检修计划前到要施工的地方亲自核对检修内容及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用户设备送电的圆满成功。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6

关键词:设计院;重组;探讨

引言

作为企业,设计院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实体,在经营活动中获取价值。设计院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在历史改革和发展中,也跟随社会的前进和市场规律的调节,以及国家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与组建机制上也发生着变化。

一、设计院向公司制转变

自建国以来,根据国家建设的需求,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国家先后成立组建多家设计院,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水电、建筑、电信等行业,许多设计院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主要由政府部门直接领导,这些设计院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和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探索,参与制定行业规范,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编制标准图,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建设发展中凝聚着许多设计者的心血和智慧,设计者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政企管理分开,逐步设计院向企业制转体。什么是企业?企业即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己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以盈利为目的。原政府管辖的许多设计院逐步转化成为国有企业,这些设计院技术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任务来源稳定,占有行业主导优势,同时肩负着科研和行业领头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调节发挥作用,设计院为了自身的生存,竞争意识逐步加强,国家对设计院的管理也逐步加强,在市场规律培育下设计院也越来越规范,同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设计也与国际开始接轨,开始相互渗透,通有招投标形式进行竞争项目,设计院管理水平,自身实力随着市场规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

尤其是中国公司法的实行,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以责任更加明确,组织管理更有效愈来愈为大家所认同,设计院亦开始向公司制转向。

二、设计院改制成公司的优点

21世纪以来,现许多设计院在处于已改制和正在改制或即将改制的过程中。但对于设计院总体来讲,对公司的认识还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尤其是具体实施改革的领导往往自身的认识决定着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是十分关键的。公司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占统治地位,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平等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公平竞争,从市场取得和从市场提供商品,促进整个市场合理流动,实现结构架置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了市场主体必须拥有明晰鉴定的财产权,而且必须是独立的、平等的。公司作为法人的一种形态,其实质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必然是公司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设计院改制成公司的主要优点有:㈠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决定了对公司投资的股东即可满足投资者探求利益的要求,又可使其承担的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㈡公司实行彻底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㈢公司特有的组织结构形式使公司的资本,经营运作趋于利益最大化,更好地实现投资者的目的。我国为保证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实行设计院资质管理。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对从事设计的技术人员做相应的资格要求,对设计院实行资质管理,要求设计院从事相应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注册资金,技术人员资格,专业配备等要求。因此,对设计院改制为公司而言,是双方面都必要具备的,一方面是依法设立公司,另一方面是必须满足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相应资质要求。相应的资质主要是设计人员的配备和设计人员的资格都必须满足国家规定。因此,设计院的改革往往也取决于人的因素和所有的市场。

三、实例说明

设计院在改制重组过程中,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具体实例,贵州省某建筑设计院于1958年成立,为国有企事业单位,该设计院于2003年开始改制,成为贵州省第一家改制为公司的设计院,改制方法主要是通过职工购买股份,置换国有资产,现有大部分在职职工获得相应的股权。公司章程中规定董事长三年改选一次,在改制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董事长三年改选一次,公司管理延续性较弱,存在许多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由于利益所致,在每一次改选换届中,造成了设计人员的大量流失,设计院整体实力以及设计管理质量均出现大幅下滑状态,在行业里声誉受到较大影响,总体而言,该设计院改制不是很成功,这对其他改制的设计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设计院由于行业的特点,设计人员是主要的生产力之一,其他成本相对人员成本支出较低,设计院的主要输出产品就是设计图,因此设计院如何才能产出优秀的设计应该才是设计院改制围绕的核心问题。我认为设计院的改制,应达到两个基本目的:一是责任明确,建立高效有效管理体制;二是能够产出好的设计作品,保质保量,获得相应报酬。这是不同于其他公司的特点。

在目前,设计院改制过程中,往往有的设计院对本身的行业特点意识不足,过多侧重于经济效益。改制后的设计院以公司制运营,政企完全分开,任务来源需自己在市场竞争,有的设计院为追求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以收取设计管理费为主,对质量管理及任务完成的过程和质量控制不严,造成质量低劣的设计产品输出给社会,违背了改制重组设计院的初衷,即无高效管理,也无优质产品。但从总体发展来讲,这种现象应该只是暂时现象,这种状况必定会被市场所淘汰,质量才是设计院真正的立足之本。因此,在下一阶段,设计院的重组态势,关键问题应是根据设计院的行业特点,围绕如何解决好设计优秀团队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国家规范法律法规,依照市场经济运营,合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培育出一批能出精品,能遵从市场规律的优秀设计院,以团队模式为主,以个人名义工作室也是值得探讨的模式之一,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除对设计院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外,同时也严格审查设计人员资质,对图纸的签署也建立约束机制,以确保设计质量。另外,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的招标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应充分发挥其调节市场的作用,也为设计院的重组及长远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7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田水利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途径。小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将彻底改变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的建设标准低,工程配套不完善、老化破损严重、效益衰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1建设标准

1.1总体要求

1.1.1着力提高工程完好率和配套率应主要针对现有灌溉面积,优先改造影响工程安全运行和灌排效益发挥的“卡脖子”工程、关键工程,保证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正常发挥效益。

1.1.2提高实际灌溉保证率,努力恢复原有灌溉面积以节水增效为中心,通过综合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提高实际灌溉保证率,恢复原有灌溉面积。

1.1.3合理选择工程(设备)类型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特点、种植结构、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等,选择适合地区实际条件和实际需要的灌排技术和设备。

1.1.4建设配套完整的田间工程应按渠、沟、田、林、路、桥、涵、闸、站等综合配套,建设配套完整、标准的田间工程。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按照上述配套要求进行建设,实现沟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好格局,进而发挥示范作用。

1.1.5工程设计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改造工程和新建工程的设计均应符合《灌溉排水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1.1.6便于农民自行管理维护各种灌溉工程形式应尽可能集中连片布置,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施工等均应充分考虑便于日后农民自行管理,且易于维修。

1.2建设指标

1.2.1工程建设任务量完成需要改造配套工程面积70%。

1.2.2工程完好率建设任务完成后,斗农渠及渠系建筑物、泵站、机井等工程完好率达80%。

1.2.3工程配套率建设任务完成后,工程配套率达到70%。

1.3工程改造主要措施

1.3.1泵站①泵站工程改造、更新符合《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的要求。②应进行泵站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泵站修复、改造、更新方案。泵站改造、更新应符合提高装置效率、降低能耗的要求,泵站流量、扬程应达到设计要求,且水泵工作于高效区;电动机拖动时机组效率一般不低于75%。

1.3.2机井①机井改造、更新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②应进行机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机井修复、改造、更新方案,出水量衰减的井应首先考虑通过洗井、更换滤水管等办法恢复出水量,不应盲目打新井。机井的改造、更新应符合提高装置效率、降低能耗的要求,水泵流量、扬程达到设计要求,且水泵工作于高效区;电动机拖动时机组效率一般不低于70%。③更换水泵时应采用节能型水泵。④井房、输变电装置、控制箱(盘)、电度表、真空表、压力表、水表、逆止阀或真空破坏阀、控制闸门等设备配套齐全。

1.3.3渠道工程①渠道工程设计应符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渠道防渗还应符合《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和《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的要求。②不需要防渗的渠道应通过清淤、整修边坡、局部加固等措施恢复原有功能;易坍塌、易受冲刷渠道(渠段)可采用石料、卵石、混凝土等使用寿命长的材料进行生态砌护。③防渗措施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条件客观分析,选择适宜断面形式,并尽可能选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渗漏严重渠道(渠段)宜采用预制U型渠槽、现浇混凝土等使用寿命长、防渗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防渗处理,经防渗处理的渠道渗漏损失一般不应大于渠道设计流量的5%。

1.3.4渠系建筑物①渠系建筑物设计,应符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斗门、农门、涵洞、渡槽、桥梁、陡坡、跌水等。③斗、农门的尺寸应按标准规格选用;流量大于0.2m3/s的闸门宜采用铸铁闸门,流量不大于0.2m3/s的闸门宜采用钢板闸门;闸门应具有较好的止水性能,斗门启闭易采用手动螺杆启闭机。④量水设施应符合《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以及《堰槽测流规范》、《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经济、实用、方便管理和易于维护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条件和实际应用情况合理选择。量水堰槽等宜选用工厂化定点加工的预制构件,流量计、水表等工业产品应是经法定计量检验机构检测的合格产品。采用便携式测流、量水仪器设备时,除设备本身应满足量测精度要求外,还应按仪器设备要求或测流规范要求设置标准测流断面。

2.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措施

2.1认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通过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维护使之良性运转是更为现实可行的选择。结合小型农田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引导扶持机制、落实农民自主管理机制以及水利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2.2要进一步探索小型水利设施筹资新途径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投入严重不足。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维持政府筹资主体,将原有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评估资产,明晰产权,将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定量化、股份化,并鼓励受益农户资本入股,参照股份制模式来管理和运作,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筹资。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水利规划,有计划分配和合理使用资金,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规范各部门职能定位和范围,在稳定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枳极引导和带动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各类水利项目遍布全国,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健全、过硬的基层水利管理队伍,才能把水利工程建好、管好、用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按照事企分开、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科学定编;开展定期轮流培训,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进行水利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人事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人才引进标准和相关条件,为基层水利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提供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建立专业技术干部知识更新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水利管理意识和技术素质水利干部队伍。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8

pDm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网络化的产品设计与管理环境,为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提供了一个并行的协作环境。pDm系统通过对数据以及数据流的管理和控制,将企业中的各个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实现了企业中信息的集成、过程的集成和人的集成,这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家电业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包括:pro/enGineeR、Creo、nX、Catia和Solidworks等,pDm与三维设计软件的集成就成为各个企业研究的重点。为加快企业产品三维模型的建立,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必须研究pDm与三维设计软件集成过程中的设计规范、注意事项、三维/二维参数添加,三维转二维时的参数添加、图框调用顺序以及零部件更改规范等问题。

在pDm与三维设计软件集成的过程中,前期需求分析尤为重要,许多要素要仔细考虑:集成三维设计软件的种类,是几种还是一种;pDm更新与三维产品模型更改的响应方式和响应速度;三维产品模型信息的提取;对产品三维模型提供浏览是否能够支持;三维软件的二维工程图信息的集成等。设计系统与pDm系统的有效集成,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一、pDm系统的数据组织管理

pDm系统实施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就是pDm系统与三维软件的集成应用,通过集成接口将三维模型和二维工程图导入pDm系统,可实现三维数据的集中管理。

为了切合基于pDm系统的三维软件集成应用模式,需要对使用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借用件的引用方法和过程进行规范,以实现集成模式下的三维设计软件应用,确保pDm系统中三维数据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各个企业都在应用CaD软件,但没有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与集成,大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或以底图、以纸质文档的形式保存于档案室中,大量电子文档仅存在个人计算机上,安全性差,易被泄密;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数据分散、凌乱,查询不方便,共享程度低;更改时只改生产依据的纸质图样,没有同时更改电子数据,使电子数据与纸质图不一致,影响数据的一致性。特别是再设计新产品时,借用原有模型,与更改后的图样不一致,不能快速设计,影响产品的准确性。

家电产品设计借用率非常高,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标准箱体模具的投入,大多都采用标准箱体设计,不同的外观、不同的配置、不同的性能、不同的能耗和不同的装饰,配置出不同的型号产品,特别是箱体部分、内部附件部分和总装部分设计借用率高达95%以上,对于此类产品,比较适合按零部件(模块)进行设计或变形设计,以快速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以BCD-208CH冷藏冷冻箱为例,相同的箱体及附件,不同的门外观、耗电量,就匹配出下列5个型号的产品(表1)。

为了便于图样设计拷贝、快速设计,可在pDm系统的基础物料库下建立产品库、标准件库和通用件库(图1),在各产品库内建立各个产品型号(图2)。同时为了便于Bom设计、文档管理、生产、采购和质管等其他部门使用,可在pDm系统项目树内建立产品项目,按年限设定项目,关联到产品文档后,每个产品分箱体、门体和总装等部分(图3)。产品集成时导入产品库,然后将产品库中的各个产品零部件图样链接到项目树下以对应产品各个部分(图4)。

在pDm系统实施中,将产品设计所涉及的标准件一次性整理完成,并导入系统的标准件库进行管理,以后若有新的标准件,按要求将其导入系统即可。同时,分类和整理产品设计中借用频率比较高的零部件,逐步将其图样导入系统通用件库内。

产品库按产品型号进行分类,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产品代号,如BCD-208CHKt冷藏冷冻箱。项目树按产品部分分类,便于设计拷贝、管理,如:BCD-208CHKt箱体部分、门体部分、总和包装部分等。

二、规范化操作策略

规范化操作至关重要,从使用软件版本、零部件图号命名、标准图框、字体,直到借用件、标准件调用替换和审批流程等方面都必须规范操作,否则就会出现导入错误、出现信息重复、出现明细表或图样签字不全等问题。

1.命名规则

对于电子文档中三维实体、二维工程图都要进行命名。电子文档命名:产品型号+零部件代号+后缀名,后缀名以规定的设计软件默认保存名为准,如:BCD-208CHKt100001为BCD-208CHKt冷藏冷冻箱中前梁。而对于三维、二维工程图命名:BCD-208CHKt1.00.001产品型号+空格+零部件代号。电子文档命名不能存在pDm系统不能识别的特殊符号,凡是特殊符号均用“-”替代,特别要注意图号命名中的空格,不能用任何符号、多余空格替代,只能是一个空格。

2.借用件、标准件的替换

通过与pDm系统集成应用,三维实体与二维工程图具有联动关系,三维实体修改直接驱动二维工程图的更改。因此,使用pDm系统进行产品设计时,对于借用件、标准件必须采用集中管理,即在pDm系统中建立借用件、标准件库。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于系统内已有的图样,必须从pDm系统内找出借用的部件图、零件图和标准件图,再打开本地三维的装配图进行替换,为了保证以后图样更改相互驱动,装配必须按三维规定的装配基准面进行装配,此时,装配图中借用的零部件、标准件已经替换为系统内已有的图样。注意:设计替换时必须下载与二维文件同名、同设计者的三维文件进行替换。

通过以上规范的借用件和标准件替换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pDm系统内出现数据重复问题,从保证数据源头的唯一性入手,确保pDm系统数据的唯一性。

对于借用件、标准件不允许采取复制、备份等方式进行替换,否则,就会出现图样重复、签字不全或签不上的问题。

对于借用件、标准件的替换,一定要注意隐藏的SmaRteam配置文件夹。在借用件的拷贝、转移(移到另外一台电脑上)和产品导入时,必须要带上此文件夹,以保证图样的唯一性。

3.三维实体造型转二维工程图时标准图框模板的调用顺序

首先添加二维绘图参数,再引用或者替换标准图框模板,以保证参数既能被pDm系统操作,也不影响模板的正确引用。三维实体和二维工程图添加参数不能颠倒顺序(表2),三维实体参数只能添加在三维实体图档中,二维工程图参数只能添加在二维工程图图档中,不得混淆。否则,就会导致pDm系统读取信息或者电子签名错误。

所有的参数取值均以实际零部件设计信息为准,除参数取值外,参数的名称、类型和说明等均以表2为准,不允许参数缺失、增加及重命名。二维工程图参数只输入图样检索cjs,其余在走审批流程时自动签入。

4.pDm系统中零部件更改规范要求

零部件更改在pDm中影响最大的是对三维装配图的更改。一个零部件的更改,就会引起所有借用该零部件的装配关系、装配位置变化,甚至装配图无法打开,因此必须将装配图,包括更改的零部件重新检出装配。家电业的产品型号数量每年都很多,积累的产品型号有成千上万个,因此,必须规范零部件更改流程。

(1)必须制定零部件设计规范,规定零部件的设计基准,该基准将作为以后的装配基准。在以后的零部件更改过程中,基准不允许变更,如果必须变更基准,将作为新的零部件进行处理。以BCD-208CHKt门体零部件为例(表3)。

(2)制定装配图中零部件的装配顺序。所有零部件装配必须严格按零部件的设计基准作为装配基准,按照规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装配,否则,在以后的零部件更改过程中就会造成装配图不完善,以BCD-208CHKt门体装配为例(图5),装配顺序为:门外壳上堵盖下堵盖门内壳门封条。

(3)设计人员必须转变设计观念,不能随意调用、替换借用件和标准件,不按设计基准、装配顺序绘制装配图。

(4)设计人员将所要更改的零部件在pDm系统中进行检索,查询借用该零部件的所有产品,并列出产品型号,对所涉及的产品三维实体进行替换与更新维护。

(5)pDm系统管理员每年要将长期不生产或淘汰的产品分类、打包,建立封存产品目录,封存的产品不再进行更改,减少图样更改工作量。

5.pDm实施过程中其他注意事项

(1)零部件图禁止用族表的格式做,相同形状、不同长度的零部件,也必须按长度进行出图,否则就会导致图纸下载后打不开,电子签名签不上。如:m4×6~8螺栓,要求按6、7、8三个长度设计三张图样,不允许设计在一个族表中。

(2)为了自动生成Bom,对于没有装配图的部分要求建立虚拟装配,如:多门产品,将几个门组件装配在一起,建立“门体部分虚拟装配”,自动生成门体部分Bom明细表。

(3)为了使pDm顺利上线,首先要制定标准规范,规范技术人员的设计行为,必须严格按pDm系统要求设计和制定软件使用规范、制图、标题栏、明细表规范、三维、二维设计规范、联系单使用规范、借用件、标准件调用规范、图样更改规范、pDm管理规定和系统权限规范等。

(4)网络的速度也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在二维图样上签字,要从服务器上拷贝图样到本地计算机上,然后一张一张地签,在签字过程中,每签一张,就要打开三维软件一次,如果网络速度出现断点的现象,断点时该张图样就会签不上。

(5)人员的权限控制。技术人员只能授予检入、检出、复制拷贝和前的删除,后的只允许管理员操作,否则会出现误删除、其他人已经借用而被删除的现象。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水利工程产生的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建设单位提出新的建设要求,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进行调整,或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产生了变化和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变化造成的设计变更。

一、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

工程设计变更主要强调的是在工程最初设计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核前提下,根据施工工程设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具体细节变化所作出的初步设计更改。这种工程设计变更的改变一般存在于工程招标时期、施工设计图设计时期以及具体施工阶段,既包含基础的工程规模和工程任务的更改,也强调工程施工等级、工程任务的布置实施、工程施工的结构尺寸和型式以及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施工设备、数量或是施工细节方案的更改。而从水利施工工程具体分析来讲,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基础水文、地质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条件的变化等等。

由于水利施工工程不同于其他施工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特点。从种类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分为引调水施工工程、堤防施工工程、灌溉施工工程、城市供水施工工程、水库施工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工程、河道治理施工工程等。每一类别的施工内容不仅从施工内容有所差别,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投入的成本也有所差距,这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从规模上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分为大型水利施工工程、中型水利施工工程、小型水利施工工程。每一规模的施工方式以及施工管理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大型和中型的水利施工工程更强调投入成本的巨大、施工工期的长度、施工设计的复杂和实际施工中的不确定因子过多等问题,更容易产生施工工程设计的变更。

二、水利施工设计变更分类

1、设计变更原则

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进行变更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要能够和施工管理体制相一致,在变更中充分发挥各管理层的作用,管理层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和权力,对设计变更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2)在进行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变更对于工程的整体效益和工程总投资以及工程的预定工期,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对于其中产生的影响较大的变更要进行严格的审查。(3)在对设计变更进行界定时主要按照新建和改建的水利工程施工特点以及复杂程度,在小型的工程施工中可以遵循大型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原则进行管理。

2、设计变更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的划分原则进行设计变更,为了保证分级管理的效果,可以将设计变更划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种不同的形式,其分别是指施工规模、施工布局、施工布置、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施工技术等,其他的都属于一般设计变更的范畴。

3、重大设计变更判断标准

在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判断过程中主要对施工规模是否和初步设计标准相符合,重要施工环节布置和建筑方案是否对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工期产生影响以及施工投入是否满足施工预算。在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主要是指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和施工任务、施工总体布局以及施工工程投资等。

三、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现状

水利施工工程作为我国一项经济工程、民生工程,对我国整体的建设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水利施工工程建设,国家各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在建设水利施工工程的自身特点上,各级水利建设的有关部门和具体项目负责人,从细节出发,不断重视和关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现状,严抓各个设计环节的工程设计变更,切实规范和制定有关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做到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得完成建设目标。

但是,基于我国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处于底子薄、发展弱、要求高、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发展不完善等特点,导致我国在实际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针对大中型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的分界标准以及设定机制,致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很难界定,混淆设计变更的权限。一些建设工程更是利用此漏洞,随意增加或减少建设工程内容,以小报大,缩减建设成本,逃避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经济审核和质量审核,为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项目管理不到位,设计变更的更改约束制度不严格,一些设计变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造成一些水利施工部门借因设计变更而不严格履行水利施工工程的常规审批制度,打着“先建设,后审批”的旗号,任意建设,造成已定事实,为后期水利施工的设计更改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难度。

3、我国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认识和重视。依据国家在2000年颁布的《建设施工工程勘察的设计管理条例》,我国对于水利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内容变更以及工程勘察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但是针对于在设计变更中的重大修改范围、权限、内容以及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相当的具体实施细则,这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带来了难度。

四、加强设计变更管理的措施

1、加强勘测设计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中的勘测设计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有力措施。勘测设计单位要加大质量控制意识,保证勘测设计周期和资金、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加大对于工程基础工作的控制,进一步完善方案的设计,避免在设计中产生漏洞。设计单位要和业主以及建设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严格执行工程施工标准,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设计变更的产生。

2、制定相应的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在工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就需要政府部门在进行变更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参考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措施。设计方要和施工方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杜绝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同时各个建设部门和施工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对工程的前期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实行严格的基建管理程序,从而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

3、加大对于中小型水利施工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大型的水利施工设计变更中由于其管理方法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参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中,小型的水利数量逐渐增多,而其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的特点,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对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忽略,因此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在中小型水库的设计变更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工序是定出设计变更策略,严格按照设计变更要求,保证设计变更报建的准确性。

结束语

总之,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体现。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变更性质、含义、审批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提高对工程变更的管理,最终实现工程顺利推进与投资控制相结合,真正体现项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艳丽,李忠杰.浅析水利施工中的变更管理[J].民营科技,2011.

设计更改管理规定篇10

一、施工准备

1、开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环境,参加或组织设计交底。

2、应提前做好施工场地内各类设施、障碍物的处理,以书面或会议形式通知各相关单位限期完成覆盖和保护工作。

3、落实施工单位工、料、机进场及采购计划。

二、工期进度

(一)进度考核

1、开工日期,以市园林绿化管理处通知为准。竣工日期,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完整、合格的竣工资料,并经竣工初验验收合格的,以实际施工竣工日期为准;竣工初验验收不合格的,以再次验收合格的日期为竣工日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完整、合格的竣工资料的,以实际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2、施工进度,以每周为一个考核期。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工程管理科每周对进度考核一次。

3、全面施工前,必要时先实施样板段,待批准后,再全面施工。

(二)排除阻工等矛盾

1、监督施工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自行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包括非法阻工在内的各种矛盾。

2、处理好标段内与市政工程等,在交叉施工中的工序衔接。

(三)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

1、监督施工企业建立施工日报制度。

2、审核苗木进场计划。

3、严格控制超计划进苗。

三、质量管理

(四)质量目标控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1、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施工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确保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制定并实施创优计划,争创优质工程,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严禁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或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或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的,责令整改,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责令返工。

2、建立健全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体系。督促施工企业开工前向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报送组织机构、各项制度、质量负责人、专职质检员、修剪技工相关资料,进行审查。质量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并有质量监督记录。没有健全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体系的,责令整改;不按规定报送质量控制相关资料,或资料未通过审查的,责令整改;

3、监理单位按照工程监理规范要求,对园林绿化工程实施监督。

4、审计单位按照工程审计规范要求,对园林绿化工程跟踪审计。

(五)工序质量管理

1、施工工序包括施工中的各个程序和各种技术措施。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场地清理、土壤改良、地形改造、定点放线、挖种植穴、苗木修剪(包括修枝、修根、剪口和伤口处理等)、栽植、浇水、扶正压实、绕干、支撑、栽后养护以及个别树种的特殊工序。

2、监督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工序质量验收规定。工序必须报验,上道工序不报验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否则,无论质量优劣,一律无条件返工。

3、定点放线、地形改造、样板段、主景树及设计指定苗木、景观石、装饰材料等对设计景观效果影响较大的项目,还须经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以及设计人员、监理单位参与验收、签字认可。

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六)安全生产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督查施工企业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采取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必须设立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

2、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标志),夜间如需要应设置红灯,有专人巡视、值班。

3、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检查每天不少于1次。

4、巡查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设施保护。

(七)文明施工

1、按合同规定对工地进行围挡,现场醒目处,设置工程概况和施工总平面图。

2、督查施工人员,需统一着装或佩戴标志。

3、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垃圾应随产随扫随清,做好防尘降尘、裸土覆盖,避免素土裸露。

五、中间验收、签证、变更管理。

(八)中间验收

中间验收实行工序报验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督促施工企业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相关报验单,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验。

(九)签证制度

工程单项变更实施分级分档管理,确保实事求是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量变更签证问题。

1、对单项工程变更签证工作量在2000元以下的,有工地代表、施工、监理等单位(部门)负责人会签,项目负责人审定;

2、对单项工程设计签证工作量为2000元-5000万元的,由工地代表、施工、监理等单位(部门)负责人会签,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后,报园林处分管领导批准;

3、对单项工程设计变更签证工作量为5000万元-1万元的,由处分管领导牵头,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财务、造价及审计等单位(部门)负责人会审,报园林处主要领导批准;

4、对单项工程设计变更签证工作量达1万元以上的项目或超过工程总投资10%的项目,必须按照规定报备纪检,重新办理招投标手续。

六、竣工验收、结算和考核评价

(十)竣工验收

1、核查施工企业所完成标段内全部工程量,包括批准变更的工程量

2、工程施工结束后,工程造价在100万元以内的,督促施工企业10天内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100万元以上的,20天内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施工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包括: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结算(决算)书;工程管理各类相关资料,含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中间验收记录、签证单、联系单;施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竣工图(须经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和设计管理人员审核);施工总结报告;养护工作方案。报验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规定的,限期整改,养护期相应顺延,同时执行合同规定的拖延工期处罚条款。逾期不报验的,限期整改,养护期相应顺延。仍未整改的,上报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3、督促施工企业准备好现场和资料,自检合格,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七、工程养护管理

(十一)工程移交前的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