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电子商务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0:41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1

【关键词】高职;旅游电子商务;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抽象难懂,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及各种商务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

如何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呢?文章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实施、课后评价与反思[2]三个环节,做了理论上的探讨,以真实的案例教学做了实践上的探索。

一、课前准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使教育事半功倍。”课前准备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这里主要探讨教师的准备。

1.了解学生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要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人数,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案例教学;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知道谁比较喜欢表现,谁比较沉默等,面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教师该怎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同时,还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该怎么启发引导、逐步深入。

2.选择案例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

所选案例应该遵循符合教师的能力、真实、典型、新颖等原则。案例符合教师的能力,教师才能有效的驾驭课堂,起到课堂主导者的作用;真实而新颖的案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典型的案例才能揭示隐藏在案例背后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为了使案例更具吸引力,还可以对案例加入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所选案例可以是原始案例,也可以是自己编写的案例。教材、网络、报刊杂志、同学同事真实的电子商务经历等都是很好的案例来源。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深入旅游企业,也可以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还可以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设计旅游电子商务调查问卷让学生带到实习单位,在以上基础上,教师可以编写出更真实的教学案例。[4]

选择好案例之后,还要认真推敲案例材料语言是否通顺,是否深入浅出;材料后面设置的问题是否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是否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等原则。

二、课堂组织实施

课堂组织实施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1.呈现案例,创设情境

呈现案例的方式有很多,有书面语言,可以是纸质也可以是电子版的形式;口头陈述;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根据教学条件具体选择。无论用什么语言表述,都应清晰简练、深入浅出,让学生一听就能领会和理解案例内容。用视频资料展示时,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2.组织学生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是载体,是介质,是桥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挖掘,能够使各种概念和现象从模糊到清晰,使认识水平达到更深的层次,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明晰,为将来在真实的情境中做决策提供很好的演练。

如何利用案例这个桥梁达到教学目的的彼岸?这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每位教师认真思考。这里有两点必须落实:(1)如何组织学生对案例材料和问题进行处理?(2)获得什么样的成果?

经过实践,在班级人数超过30个人的规模下开展案例教学比较困难,不会产生应有效果,所以实施案例教学最好实行小班授课制,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教师的主导下,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以头脑风暴法的形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让学生代表口头或书面归纳总结。为了防止某些同学偷懒“搭便车”,同时使重要的知识点家喻户晓,使所有人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教师在启发引导之后,也可以让每个人上交纸质的书面结果,教师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

在实际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

(1)善于把握教学节奏

案例教学始终处在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案例延伸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经历的环节也相对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引领全局的前提下,必须时刻准备根据教学具体进展情况不断的微调教学节奏。

(2)善于启发引导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娴熟的交流沟通技巧,通过富有感染力的“煽风点火”,鼓励学生放下思想顾虑,勇于展现自己的胆量、知识和能力,敢于与他人较量智慧和才能,从而刺激和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积极投身案例教学。[5]

3.课后评价与反思阶段

经过课前的准备和课中的实施之后,案例教学将进入课后评价与反思阶段。相对于任何一个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失去教学评价和反思的教学活动将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持续发展可能的。对案例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是改进并完善案例教学内容与方案的关键环节。

评价什么?主要是对教师自身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师是否很好的驾驭课堂、同学们对所选案例是否感兴趣、是否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表述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理念和知识、学生的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等。对教学评价进行深刻的反思之后就可以为下一次实施有效的案例教学提供经验总结。

三、教学实践

1.案例展示

我们在学习《电子商务产生的法律问题》时,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选取了如下案例:

2011年9月22日,某教师在某ctoc类型网站的众多商家中,挑中一家所示价格便宜的商家,经过洽谈,以网上汇款的方式买了一本书: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价格6元,运费5元,快递公司9月25日送货。但是,书到手之后发现别字很多,与商家的质量描述不符,很失望,于是要求退货。在网上与老板交涉时,两人言辞激烈,老板说该教师:这么便宜的价钱就能买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你还想要多好的书啊,真是脑子错乱了。这时有一段真实的对话截图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最后,老板退回给教师11元钱,书归教师所有。

案例材料以幻灯片文字和图片以及教师拿着书讲述的形式展示完之后,设计了4个问题:(1)整个交易过程涉及到了电子商务的哪些要素?(2)在这次电子商务交易中,商家违反了什么法律?如果老板死不退货你该怎么维权?(3)如何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4)如果这次交易购买的是一条旅游路线,试比较该旅游产品与书这种商品的不同特点。

2.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而且设置了戏剧性的冲突,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第1题很容易,是以前所学知识的再现,意在强调整个交易过程前幕后的参与者,学生很容易回答,以1、2个学生口头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的形式进行即可。第2个问题也很容易,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咱们班某个同学在秦皇岛商城或金三角买到残次品,他该怎么维权?网络环境下又该怎么维权?以此激发学生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比较热烈,最后教师总结,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积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第3个问题属于运用发散思维解决的问题,教师让每位学生在课后查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上交书面材料,然后从中挑选有建树的解决方案,下次上课向所有同学介绍和分析,从而达到让学生认识到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规范市场运行的目的。最后一题属于知识的迁移,也是为下一节课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做准备,教师要善于引导:书是有形具体的而旅游产品是抽象的,他们的储存和消费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这个知识点很重要,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求每个同学课后以书面的形式上交材料。

3.教学效果评价和反思

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只有26个人,教学效果较好,原因是学生少,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选案例材料与同学的生活关系密切,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诱导较好。但是,通过评阅同学们上交的书面材料以及对同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发现,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好,写作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同学的写作训练。

四、总结

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与辨别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相应的得到提高。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实际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对于每一位使用案例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适用于案例教学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开放性和交叉性,知识更新快,教师必须持续学习、快速学习和创新学习,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恰恰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才能编写出合适的案例,并且在课堂上有效的组织实施案例教学。[5]

其次,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学生一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案例分析时就会无从下手,出现冷场的现象。

总之,有效实施案例教学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理论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狄寒梅.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职业时空,2011(3):74-75.

[2]赵昕.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08:17-28.

[3]顾家伟,王灿.旅游管理案例库开发与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11(28):234.

[4]田敏娜.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08(4):31-32.

[5]刘博逸.案例教学艺术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60-61.

作者简介: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2

[论文摘要]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不是很多。本文从重视程度、教材、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讨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高职培养目标也被明确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2002年创建旅游系,为服务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的旅游类人才。我系将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专业考查课,安排在第三学期顶岗实习之前,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应用所学。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不是很多,它的理论和应用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都处于摸索阶段,缺少较为有效的可借鉴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对于该课程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旅游电子商务教学有所帮助。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并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将有三分之一的商务活动是依托互联网来完成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在促进企业内部整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行业竞争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将旅游电子商务定义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旅游电子商务不是旅游行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简单的结合,而是在充分利用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二者优势的基础上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丰富的信息服务于旅游业。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环节和配套技术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显著的还是缺乏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国内多数做旅游电子商务的为计算机专业人士,对旅游业务不甚了解,而经营旅游企业的行业人员又缺乏相关的网络技术,这使得旅游与电子商务相分离。简单来说,做电子商务的不懂旅游业务,做旅游的不知道如何充分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经过整合的新型交易模式,因此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既要熟悉电子商务,又要精通旅游业务,现代旅游业也最需要这种复合型人才。

二、旅游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重视程度不够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对待《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不够重视。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哪些内容必须讲,哪些必须进行上机实践等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讲授标准,造成了不同教师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并且从学院制定培养方案时将该门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可有可无。这样就造成了这门课程在教学规范上、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上大打折扣。

(二)教材建设不足

《旅游电子商务》教材和其他旅游类专业课程教材相比,出版的是少之又少,不仅版本少,而且体系不同。笔者讲授旅游电子商务已有四年,也更换过几本教材,现在市场使用比较多的教材是由巫宁,杨路明编著的《旅游电子商务》和杜文才编著的《旅游电子商务》。但笔者认为这些教材还是过于理论化,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实践操作内容还不够充分。现有教材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从电子商务的书籍中改编而来,多数从电子商务的技术角度讨论,而对旅游业的应用着墨不多,讲授时案例的代表性不明显。二是教材收录的资料数据过时,与当前最新的旅游发展状况实情不符。旅游业是个发展很快的行业,每年都会有新的发展趋势和数据增长,选用这样的教材不能够给学生介绍新的行业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三是有些教材是由欧美旅游电子商务翻译而来,选用的案例也都是欧美国家的第一手案例,这些案例收集了大量的欧美国家的旅游数据,但是由于国情和法规的不同,其中的很多数据和内容并不适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书,或是选用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形成教材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由于《旅游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形成尚早。目前专门研究的学者专家等如凤毛麟角,课程规范也尚未形成。第二,行业特点的原因。由于行业发展很快,数据在不断更新,而一本教材的出版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所以等教材出版上市时当时选用的数据也已过时,行业技术也早已更新换代。

(三)师资队伍短缺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旅游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很难满足这些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对电子商务的技术概念和操作要领难以把握,而从其他专业引进的教师虽有技术却无学科知识,或是只知道旅游行业一些常识性知识。符合旅游电子商务要求的实战经验、知识体系兼备的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中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种师资队伍匮乏的矛盾在课程教学中显得十分突出。

(四)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相当薄弱,教学手段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很多高职学校没有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已经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的,也多处于有硬件没软件的局面中,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往往只能通过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适宜教学使用的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不足造成了上机实践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旅游电子商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高领导层认识。作为一种高职教育,《旅游电子商务》要明确地把训练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增加课程的总课时,课程性质上应有所改变,让学生在思想上也重视起来。

(二)改进教材内容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急需符合高职特色,突出能力本位,能全面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优秀教材。教材应当由企业从业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共同开发,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在具体的教材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高职院校特色,重应用,轻理论,切忌偏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2.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收集行业动态,将最新数据充实到教材中去,并能稍加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3.符合行业需求,教材的编写应建立在对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分析上,切忌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并且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全面优化知识结构。创造条件推动教师队伍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积累旅游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充实到教学中,使教学更生动更实际。建议有条件的院校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岗位培训和交流,因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快,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突出实践教学

旅游电子商务是依托网络进行的旅游业务,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更加离不开上机操作。例如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选择适用软件,在一体化教室中边学边练,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亲身感受酒店业的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课堂,应该走出课堂,到企业中去参观学习,在企业的一线上实践锻炼。这不仅能起到知识和技能全面整合的作用,也会更大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结合高职高专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应有50%以上的课时在网络实训室中进行。

【参考文献】

[1]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3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旅游业已进入网络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单位性、地域性和国界性的局限。旅游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旅游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手段,网络经济和网络体验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旅游方式和思想观念。

1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商务活动方式,其增长势头、应用范围和产生的交易数量已不可忽视,这也要求现代旅游企业关注、认识、利用和研究这种为旅游业创造崭新发展趋势的机遇。一般来说,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连接到互联网旅游企业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实现全流程的网上交易;将旅游企业的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成为真正的网络型企业。在第一阶段中,旅游需要的大多是懂信息技术的技术类人才。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多数正处在第二、第三阶段,原来那些仅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才,不具备旅游学相关理论,或仅懂旅游业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旅游企业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需求。因此,旅游企业对旅游类人才比以往有了新的更高的需求,将从单纯的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人才向复合型的商务型人才转换。旅游企业急需一大批既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又对旅游企业各部门以及旅游市场的运作有一定了解的高技能旅游复合型人才,该类人才将随着旅游电子商务业的迅速发展而受重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旅游教育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旅游教育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无疑是最好的体现。而我国的旅游电子商务知识尚未普及,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在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上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中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因此,积极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及时开展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的研究及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2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现状

我国的旅游电子商务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系列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现阶段,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点缀型”,将原有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略加修改,点缀个别几门电子商务课程;另一种是“拼盘型”,旅游管理课程、计算机课程和电子商务课程的简单组合,这样的课程结构根本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

为了实现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国内旅游电子商务教育主要由旅游类院、系开办的旅游电子商务专业,或在旅游相关专业开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由于两者生源数量的差距,后者更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普及。而旅游相关专业学生虽然旅游理论基础较好,但计算机基础及网络应用能力较差,因此,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中,要根据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的特点,避开较深的技术问题,紧紧结合旅游类管理的工作实际,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及运用网络工具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能力,以及发现旅游商业机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为旅游类高职院校找到一条合理的人才培养途径,为旅游相关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3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与实践

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突出各自的特色。但是,在保持各校多样性的同时,应该强调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统一性。

3.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结合各自院、系的优势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细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从而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范围。旅游电子商务的本质是旅游商贸活动,电子技术只是手段,要有扎实的旅游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熟练操作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旅游商务活动的能力。

3.2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在制定旅游电子商务教学计划时,要依托市场,通过“修订—实践—再修订—再实践”的动态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趋合理,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化,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并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

3.3规范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在对旅游电子商务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多数高校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或偏重于技术,或明显偏向经济类,旅游类内容只是充当点缀,学生接受到的知识自然也就是片面的,脱离了旅游电子商务的本意。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内容要坚持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重视旅游和商务管理知识与相关的技术的复合性,如在教学中增加旅游信息编辑、网络市场调研等内容,可以很好地综合学生的旅游相关知识与网络信息编辑技术能力。强化课程内容改革,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等手段,增强学生知识结构的外向性,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

3.4注重实践教学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迫切地需要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我国的旅游电子商务到目前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旅游企业很少,所以旅游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因此,学院依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可以有选择性地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运用能力,通过internet对典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运作及设计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适应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需要。(2)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旅游网站,规划设计其电子商务模式及系统,在校园网上开展旅游商务活动,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本开发技能和实际运作。(3)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到旅游企业、饭店或政府的旅游信息管理部门,对在线旅游活动、旅游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操作过程在相关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对旅游产品在线营销的相关问题分析及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将成为学生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4)建立旅游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学生进行旅游电子商务模拟、旅游业务模拟、网络营销模拟,使学生了解旅游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的流程,是解决旅游电子商务实践环节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保障。

3.5加强专业教材开发

旅游电子商务教材的开发要立足于既有理论广度和深度,要详细介绍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细节和流程,又能提升学生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能满足旅游企业的一线人才需要。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旅游电子商务的老师多数从计算机及其它专业转而讲授旅游电子商务相关课程,懂技术的不懂旅游,懂旅游的又不能兼顾技术,根本无法胜任旅游电子商务的教学。因此,鼓励教师接受培训、进修,让教师参与到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增加教学案例来源,把握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以科研带动教学,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学术研究,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通过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将树立一个新的观念,即旅游电子商务作为公共课程走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堂,把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及培养学生现代商业意识放到重要位置,为实现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忠阳.旅游电子商务实务[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4

关键字:中职教学;旅游电子商务;教学研究

一、中职学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设现状

作为顺应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形势而开设的课程,旨在为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但有些学校由于该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开设课程的目的仅限于迎合新趋势,没有对该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定位有偏差。中职学校一贯提倡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很好地实训,如何让实训有成效,如何让实训出来的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对接,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想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首先要有好的师资。纵观目前中职学校的师资情况,有些是计算机专业出生,对旅游业认识的深度不够,有些是旅游专业出生的对相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又较为缺乏。这样,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影响,很难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也影响了学校的专业建设。

2.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旅游电子商务教材版本较少,更新较慢,大多定位不够准确,章节编排不够合理,而且偏理论较多,不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实践内容不够充分,知识点不够全面,案例的代表性不强,甚至出现和当前旅游状况不符合的情况,这就需要行业工作者们能够集结多方力量,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编写出丰富的,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的专业教材。

3.实训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实训教学

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还是比较薄弱的,课堂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场所,有的学校虽然有,但设备不全,软件设备缺乏,一些练习只能通过浏览网站的形式进行,造成实践操作很难完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受影响,也影响了实践环节的效果。

4.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

一些企业在用人的时候考虑问题太狭隘,只看到眼前利益,不注重对实习学生的培养和提升,希望将利益最大化,把实习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在学不到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很难让学生在实习企业维持长久,造成流动性较大,难以管理的后果,增加了学校和企业的负担,由于这些原因,校企之间找不到合作的共同目的和方向,难以维持取得成效。

三、中职学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

1.提高对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加大教材的开发力度

在学校,从领导层开始要重视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要达到的效果,集结行业人士制定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建设体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强重视,促进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

在开发教材时,要了解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将最新的理念、信息、相关材料纳入到其中来,充分发挥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编写出针对性、指导性强的教材。

2.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针对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师资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学习,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不仅要具备旅游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还要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充分利用行业的优秀资源,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立刻投入到工作,融入到工作中去。

考虑到旅游电子商务的跨学科特点,利用创新的双师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项目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单科教师在旅游电子商务上的跨专业能力缺憾,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双师的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举手提问题的教师回复率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将项目教学融入到旅游电子商务的课程教学中

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操作中学习,到企业顶岗实践中学习,亲身体验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性,这不仅能起到知识和技能全面整合的作用,也会更大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在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还要考虑到项目的难易程度,典型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运作规律及技术方法;以典型案例提升学生的认知,以教学实践来促进学生紧跟行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通过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不仅知道问题的结果,还要知道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中职旅游电子商务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中的体会

旅游电子商务还属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虽然笔者认识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电子商务为扬州旅游业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师资搭配、双师互动等。笔者和课题组同仁将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继续思考、实践、演究。笔者相信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电子商务的一些运营模式一定能够促进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受企业欢迎的中职毕业生。

课题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工作任务的《旅游电子商务》项目课程课例研究”(课题编号2013152)

参考文献:

[1]于锦化.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评述和展望[J].电子商务,2009,(4)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5

1“.够用”的原则。该系统主要的使用对象是我校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的学生。面对该用户群体,系统的设计不必大而全,只要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巩固理论体系教学就足矣。所以应根据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取舍,设计的实训项目应具有针对性。因此,系统设计应以“够用”为原则。

2“.适用”的原则。该系统应符合旅游商务活动的要求,针对特定的旅游商务活动进行计算机模拟,应适用于模拟导游、模拟旅行社、模拟酒店、旅游业务预订、旅游网络营销和旅游网站策划等实训项目,并能展示一个完整的旅游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如身临其境,把“无形”变“有形”,获得和现实旅游业非常相近的实训效果。因此,系统设计应以“适用”为原则。

3“.易用”的原则。该系统对于授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应方便高效,对于专业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应易学易用。不能像理论知识一样高高在上,尤如“空中楼阁”不接地气,而应该直接进入旅游情境从空中走向现实,既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系统设计应以“易用”为原则。

二、模拟实训系统的具体设计

笔者在多年《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我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模拟实训系统的建设依据、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进行了如下思考和设计。

1.系统设计依据。《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模拟实训系统的设计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根据我校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根据《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仔细了解当今旅游业中电子商务广泛和深入应用的层面,熟练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技能,大幅提升学生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根据《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保障,两者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部分就需要相应的模拟情境辅助完成,否则就成为“纸上谈兵”。

2.系统逻辑结构设计。作为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主要是以旅游行业管理者的姿态出现,所以必须掌握电子商务时代旅游商务的组织、运作和管理。因此,系统的逻辑结构应包括:基本能力模块、实务操作模块和网络支撑模块。基本能力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②电子商务概念;③旅游电子商务的内涵与优势、旅游电子商务的体系与结构、旅游电子商务的流程与模式、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与影响。实务操作模块主要包括五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与宣传;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网络营销;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网络支撑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网络银行与网络支付;网络安全与安全技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系统逻辑结构中三模块的关系是:基本能力模块是基础,实务操作模块是核心,网络支撑模块是保障。该系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模块中的技能,即如何进行旅游电子商务活动,所以实务操作模块是核心;而只有具备了基本能力模块要求的技能,才知道如何进行旅游电子商务活动,所以基本能力模块是基础;而网络支撑模块是完成旅游电子商务活动高效便捷和安全可靠的保障,所以网络支撑模块是保障。

3.系统物理结构设计。根据系统逻辑结构的设计,我校的《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模拟实训系统主要由三种不同形式的子系统组成: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开发的项目模块;二是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免费平台;三是旅游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商业软件。其相对应的系统物理结构是:①基本能力模块包括的子项目: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设置、ie的设置与操作、电子邮箱的注册与电子邮件的收发、博客的注册与使用、QQ的注册与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操作、Ftp文件传输的操作、网络论坛BBS的操作、注册电子商城会员并进行一次网络购物;②实务操作模块包括的子项目:访问典型旅游网站比较分析各自特点、携程网专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旅游网站的策划与推广、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使用、旅游网络营销工具运用、神州视景模拟导游实训、e游旅行社管理试用系统、旅游B2B模式体验:同程网、旅游B2C模式体验:同程网;③基本能力模块包括的子项目:个人网上银行账户的申请与网络支付、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支付宝账户的申请与使用、个人数字证书的申请及使用。

三、模拟实训系统投入使用后的效果评价

近两年,《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模拟实训系统在我校实践教学中投入使用后的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三个模块评价为“好”的加权平均人数是44.9人,占总参评人数的11.34%;评价为“较好”的加权平均人数是287.1人,占总参评人数的72.68%;评价为“一般”的加权平均人数是63.0人,占总参评人数的15.95%。总体而言,该系统能满足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

四、结语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财务分析;电子商务

1.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而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更好的制定管理与运营决策,是复合型电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财务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该课程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等与传统的非会计专业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在此,笔者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来开设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2.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财务分析课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修课。该课程是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反馈设置,大部分同学在几年内逐渐走上了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岗位,面对企业的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作为基层或中层的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思路,创造更好的业绩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弥补的知识。(2)课程目标。根据该课程的设置初衷以及针对非会计专业同学的会计基础几乎为零的特点,该课程在目标设置中侧重了分析报表,包括构成,比率分析,工具的使用等。而将记账、建账、算账作为了解内容加入。

3.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现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财会类课程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只有《财务分析》课程,该课程面对的学生都是财会基础知识为零,学生没有基础的会计概念、也无筹资、投资、时间价值等一些基础的财务观念、更谈不上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2)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课程设置初衷,目前出版的教材难于满足教学要求,如果仅仅选择《会计学原理》,对于仅仅使用会计信息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来说显然不合适,如果选择《财务分析》,则基本的会计记账、会计科目设置等了解内容又缺乏,如果选择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系列,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的关系不清楚,财会知识主线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求要考虑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强调操作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结合行业特色。师资问题:该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有相关的财务实践经验,又要有旅游行业的背景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与实训问题:包括案例的选取、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的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案例的分析总结等。

4.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探讨

(1)改革课程课时设置。目前,我校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相应的课时量,该课程由以前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48学时中24学时是实训课,24学时的理论课。(2)改革课程教材与内容。目前,该课程无指定单一教材,教材通过参考《财务分析》、《非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旅游企业财务基础知识》等相关书籍,通过“读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凭证---了解会计账簿---学会报表分析-了解相关税务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流程,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数据生产由来,然后分为财务报告的构成、阅读资产负债表、阅读利润表、阅读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规则、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旅游企业成本费用、十个项目单元教学,主要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学会快速计算相关比率,读懂比率背后隐藏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了解企业记账、算账流程,有一定的税务基础知识。(3)结合行业特色,整合实训内容。在实训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案例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大多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以旅游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数据透明、公开,方便学生从网络直接下载与获取。(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时文理兼收,学生计算基础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教学与实训中,增加了相关网络计算工具的利用和已知数据官方权威的下载与采集渠道,方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中。(5)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该课程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实训、自我学习与提问等频繁,所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通过小组对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提交相关的ppt报告,期末成绩占60%。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营销战略;品牌提升

1网络时代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网络化的潮流已经席卷全球,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对以中介为传统功能的旅游市场尤其是旅行社的冲击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一新兴竞争方式的呼唤下,旅游电子商务也随之兴起。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旅行社提供基本旅游信息和相关业务等传统职能。那么,在传统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旅游经济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的资源形势来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旅行社借助旅游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战略规划分析

2.1旅游电子商务的渗入对我国旅行社的影响

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企业应用电脑和现代通讯技术,通过互联网,调整企业同消费者、企业同企业、企业内部关系,从而扩大销售,拓展市场,并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全部商业经营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日益迅猛,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供应商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尝试网上促销和产品直销。饭店预定、航空服务、汽车租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大量出现在网上销售,其中机票业务占交易额的绝大部分(80%)以上。在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前景尤其被看好,不论是网上企业还是网下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携程旅游网、华夏旅游网、青旅在线等不胜枚举。在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中,旅游电子商务日益渗透到我国旅行社经营的方方面面,是推动旅行社发展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众所周知,与其他有形产品相比,旅游是一种典型的小额贸易,每次交易的内容和金额各不相同,但批次很多,交易过程比较复杂,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中间环节又多,需要大量手工劳动和频繁使用电话、传真等通讯工具,费时费力。利用电子商务则可以使旅游企业建立一个对全世界公众开放的网上营业场所,避免了时差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买卖双方的意愿通过网上交易表格统一、固定和规范的表达,或利用e-mail等网络通讯手段进行有效协商,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中高昂的长途电话费。

2.2我国旅行社如何运营和维护网站品牌建设

那么,针对我国旅行社发展现状,在因特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的提升我国旅行社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实现长远发展,更好的应对旅游电子商务渗透所造成的影响,这给各大旅行社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么,旅行社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运营和维护网站品牌建设呢?

(1)打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实现网上促销。传统的宣传仅仅只是靠张贴宣传海报,印发旅游宣传小册子,以及员工与游客面对面咨询等相关方式,不仅宣传的效果不是太明显,更造成了旅行社成本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然而,如果实行网络促销,则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旅行社可利用自己的网站集中大量的旅游信息,并进行分类编辑,方便上网者查找。

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旅游信息库。如中国旅游网、携程旅游网站等。尤其是携程旅游网站,建设得非常成功。它采用硅谷的运作模式,不仅有明确的电子商务概念和思路,提供旅游咨询、在线行程预定和支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好地整合了旅游服务资源和技术服务资源,为更广大的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利用网络分类提供大量旅游信息,推出更多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现在的旅游者消费逐渐走向成熟化,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景点+交通+饭店=旅游线路”这一简单做法,而在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寻求个性化和专门化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旅行社就必须要针对消费者这一心态,开发出更多有针对性、有主题、有重点的旅游线路,并可针对消费者的喜好,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

(3)利用网络建立客户档案,加强旅行社售后服务功能的延伸。各大旅行社应该利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客户档案数据库,记录客户的每笔消费帐目、喜好、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客户进行跟踪服务,热情耐心的帮客户解决好旅游过程当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4)强化网络服务内容、范围和品质的比拼。旅游网站和频道全国已有几百上千家,而无论是企业网站还是门户网站,要想活得好,就得在服务内容、范围、品质上有所突破和发展。旅游企业是服务行业,旅游网同样也是服务行业,“得服务者得天下”是网站的竞争关键。目前的许多企业旅游网站和许多旅游企业一样,除存在经营定位模糊的弱点外,还存在着“单兵作战”所带来的预订内容范围过于狭窄的通病。80%的旅游网站以地方信息和本社信息为主,服务范围也局限于区域性,这样互联的优势难以体现。(5)建立企业内联网。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无政府状态的资源共享网络,任何进入internet的访问者都可以看到网上信息。与国际互联网相对的是企业内联网,即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业务密切的单位之间,可以用因特网,再加上一定的保密措施后建立的只供内部使用的局域网”。企业内联网对信息要求很高的企业是必需的,同时,小范围的信息高速流通有利于避免信息资源流失和由于信息过于庞杂而无法获得有用信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加强旅行社内部机制改革,促使其向复合型经济形式转变。网络的应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旅行社的运作效率,减少其人力资本,特别是利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订单进行网上采购和预订,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联络费用,而且修正容易,减少了由于计划采购量和实际采购量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纠纷。

各大旅行社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自身体制的革新。比如,可以建立导游员和各类人员的数据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也可建立网上培训课程,供分散在各地工作的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如此,内部网络可使旅行社内部管理信息畅通,透明度加大,使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我国旅行社借助实物旅游产品提升自身品牌的途径

在网络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各旅行社除了借助电子商务这一契机加强自身网站品牌建设的运营和维护外,也不能忽视实物旅游产品的推广对提升旅行社整体品牌的影响。那么,旅行社究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推广实物旅游产品呢?

3.1树立品牌意识,凝练公司的文化内涵

通过公司文化的推广,来达到提升品牌战略的目的。各旅行社应加大对公司文化的凝练和定位,加深经营的文化内涵,从文化层面来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如此以来,就可以通过形成旅行社统一的标识、企业精神和理念,以及导游高超的讲解水平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

3.2加强与航空和铁路部门的融合

随着民航客源中旅游者比例的上升,各大航空公司所属旅行社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有了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市场分额、营业规模,还是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渠道方面,旅行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旅行社应加强与航空和铁路部门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为航空和铁路部门带来足够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旅行社又可以拿到很高的折扣价,而游客通过旅行社出游的费用相对有所降低,这对游客和旅行社本身来说,都是万利而无一失的。

3.3加强与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合作

旅行社应该加强与金融业和保险业的交流与合作。与金融业合作,保持密切关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旅行社资金流转的畅通;而与保险业的合作,则可相应降低旅行社出团所需一系列保险的费用,进而降低公司经营和运转成本。

3.4以联合经营为纽带,选择专营合作伙伴,组建超大型旅游零售集团

旅行社应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选择合适的专营合作伙伴,扩大规模,走集团化经营之路。通过汇集集团整体规模优势、销售经验和丰富的产品知识,在网上搭建涵盖“BtoB、BtoC、CtoC”模式的交易中介平台,对旅游产品实行集团采购,并进行信息深加工。如此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可强化咨询服务的增值功能,在网下实体连锁体系的支撑下实现旅游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化和品牌塑造,进而不断提升旅行社的利润增长点。

3.5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开发、组合新兴旅游产品

旅行社可强化与景区、交通业主、宾馆等旅游资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占据旅游资源的优先开发、使用权,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以差别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巩固作为地区级旅游产品经营商的地位。

3.6倚借旅游高校的优势,推出文化线路品牌

相关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开设旅游管理的高校资源,以高校文化渊源为依托,设计和组织推广有文化内涵或有思想深度的文化旅游线路,以此来吸引广大的游客,满足现代人求知求解脱的欲望需求。例如武大旅行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主要是借助武汉大学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再借助学校强有力的品牌效应,设计了一条又一条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旅游线路。

总之,在网络化席卷全球的今天,我国各大旅行社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一发展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在市场经济之风的沐浴下,在世人追求健康享受、体验旅游文化生活的浪潮中,我国的各大旅行社也一定会找到她发展中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戴斌.旅行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魏小安.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8

互联网各细分领域资本均有落点,但侧重点较为明显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202起,披露金额的案例投资总额为67.40亿美金。从投资分布情况来看,尽管在即时通信、网络教育、网上招聘等冷门领域有所落点,但投资事件与投资金额均较少,而资本关注焦点更多集中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营销与服务领域,尤以电子商务表现最为突出,延续2010年电商投资热度。2011年,电子商务行业(包括B2B、B2C、C2C、团购、支付及电商服务提供商)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93起,相比于2010年的65起投资事件,数量增幅达43.08%。其披露投资金额案例为77起,投资总额高达46.91亿美金,遥遥领先于其他细分领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网络及网络旅游两大领域,各自投资事件相比于2010年均有大幅增加。

针对上述互联网细分领域的投资情况,清科研究中心将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旅游等四个较具代表性的领域加以分析与预测。

2011年电子商务投资赚足资本眼球,2012年资本热情恐难续

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电子商务作为中国互联网商务时代的先锋应用引得资本广泛关注,投资事件频发。从网上零售细分品类划分来看,服装服饰、珠宝及奢侈品、食品领域电商投资案例分列前三名。从电商属性划分来看,网上零售、团购、电商服务提供商等均不同程度获得资本关注,相比而言,B2B及支付投资事件鲜有发生。

不过,尽管从全年投资事件案例数及投资金额来看,均创历年新高,但是从2011年上、下半年投资分布情况来看,下半年电商投资热情明显放缓,披露投资事件34起,占全年披露93起投资案例的三分之一强,远不及2011年上半年投资情况。在中国电商市场发展被看空之后,加之二级市场ipo遇冷,资本对于电商的投资更显慎重,逐渐从跑马圈地时代趋于理性。

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将进入盘整期,也可以称为电商市场自我修复期。不过,市场盘整期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认为,以电子商务外包服务提供商、“轻”仓储模式的电商企业(如票务类、婚庆类电子商务企业)、社交化电子商务企业(如美丽说模式企业)及移动电子商务企业等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将不同程度的获得资本的青睐。

2011年社交网络投资事件频发,2012年资本步伐将放缓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中国社交网络经历BBS时代、娱乐社交网络时代,逐渐进入微信息社交网络与垂直社交网络并行的广义社交网络时代,这一具有盈利模式可循的社交网络时代再次将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已经披露的社交网络投资事件为29起,超过网络游戏行业投资案例数。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SoLomo时代,社交功能逐渐成为产品标配,已经无法准确区分社交产品的范围。这也成为社交网络发展的沃土。但是,我们预计,2012年,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社交网络商业模式较为模糊,依靠“用户基数拉投资”的单一网络社交模式的公司获得投资的可能性不断减弱,而由于“实名制”等政策出台,无形提升企业的运维成本,造成社交网络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求度提升,这种不对称或将带来行业的洗牌。

2011年网络游戏行业投资遇冷,2012年或将变化不大

当然,几年前备受资本关注的网络游戏行业则显得较为冷淡,尽管2011年与2009、2010等年份披露投资的案例数量变化不大,但相比于颇得资本关注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细分领域而言,则显得孤寂落寞。我们认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一时期,网络游戏行业的破局需要借助“泛传媒娱乐”市场,探寻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再此期间,资本对其关注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2011年网络旅游投资渐热,2012年或将借助o2o概念持续升温

从2011年互联网细分领域投资事件笔数的变化情况来看,网络旅游行业投资升温。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已经披露的网络旅游行业投资案例数为11起,相比于2010年7起投资案例,增幅达57%。众所周知,网络旅游行业凭借轻仓储电商及o2o的概念兴起而回暖,市场参与者除原有携程、艺龙等大佬级企业外,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亦取得较快发展。我们分析认为,中国线上旅游市场是作为较具代表性的o2o产业,凭借消费者切实需求及庞大的线下产业拉动,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12年其相关领域投资将持续升温。

此外,网络营销及服务作为互联网的代表领域,2011年披露投资事件与2010年基本持平。作为互联网较为成熟的领域,我们预计,2012年,其领域投资变化不大。但是随着无线营销市场的迅速崛起,传统互联网营销及服务提供商凭借多年的运作经验,有可能加速无线营销业务布局,这种类型企业将引起资本关注与青睐。

《关于申报“特约研究员”认证的通知》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9

关键词:酒泉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旅游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基础与主要表现形式,逐渐成为当前信息产业化的主导力量,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主要动力。酒泉作为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应该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把旅游与电子商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下旅游发展的瓶颈,更好地推动酒泉旅游电子商务和酒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旅游业发展和电子商务

1.1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来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它集合了心理学、计算机网络、商务和管理等多门学科,展现和提升了“网络”和“旅游”的价值,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以及能同用户直接交流等特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www.133229.com旅游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定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系统的应用等。

1.2旅游业发展中电子商务的作用旅游业被誉为称“无烟产业”、“永远的朝阳产业”,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目前,传统旅游方式是旅行者亲自到旅游公司了解相关情况,或打电话询问旅游路线、旅游价格、旅游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然后买票外出旅游。旅行者为了对旅游价格、旅游服务等作比较,可能还要在多个旅游公司之间穿梭,费时费力。而通过旅游电子商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轻松简单地在网上进行,这就突破了传统旅游模式的局限。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突破了时空限制,旅游信息资源得到了更好地整合,降低了成本,价格更透明、更具竞争力。

其次,更加适应散客增多的市场变化趋势。目前,旅游市场自费游、自驾游日益增多,通过旅游电子商务,能够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最后,游客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进行酒店、机票预订和购买旅游产品并进行在线支付;旅行社可以更高效地安排导游、提高服务和改善管理。

2酒泉旅游电子商务现状

酒泉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设酒泉郡,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曾是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这里的名胜古迹众多,以敦煌莫高窟为龙头,拥有西汉酒泉胜迹、鸣沙山、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榆林窟、锁阳城、七一冰川、高山国际狩猎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以及大片的汉、晋墓群和汉、唐、元、明的古城等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唐代诗人王翰所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中提到的夜光杯就出自酒泉,是采用祁连山的祁连玉琢磨而成。酒泉绿洲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云山邈远,大漠苍苍,沙砾侵天涯,蜃楼映秀峰,酒泉犹如一颗美玉镶嵌其间,宛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堪称是一片亘古旷远而又蕴涵丰富的圣土。现在的酒泉以众多的旅游景点为依托,成线成网,全方位辐射,促成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酒泉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从技术上看,网络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上在线交易成为现实,网上交易资格认证、网上合同的签订、网上收付的完成等方面在技术上都已基本解决。因此,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具备了基础条件。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酒泉的电子商务也在迅猛的发展。调查显示,近年来互联网在酒泉得到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服务中除网络购物以外,网络营销和旅行预订也初具规模,使酒泉具备了较好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2.2酒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到网络旅游的浪潮中。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旅游信息化架构,将旅游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对于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不断提升酒泉旅游业自身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大力促进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3酒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3.1环境制约尽管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快,但就其外部环境而言,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网上交易和支付技术也未能全面解决,网上交易缺乏安全可靠的环境,导致网上营销信用度无法保障,对大众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大部分客户更愿意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而不是进行交易。这些现象明显地阻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抑制了对旅游电子商务深层功能应用的研发挖掘。

3.2认知制约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旅游产品供求双方对网上营销的认知程度各不相同,而且普遍不高。旅游网站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电子商务化程度还比较低,如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等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更缺乏对客户认知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引导。现在,网络经济已进入为信息技术所统治的时代,旅游电子商务正与“认知产业”打交道,尽管产品本身价值不高,但观念价值连城。如果提升了旅游电子商务的消费理念,就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3.3人才制约旅游业是一个非常依赖信息的行业,但目前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差,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在酒泉众多的旅游企业中,既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目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旅游学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这两种专业的在校学生数达209人。他们毕业以后充实到酒泉旅游业中,有望改变这种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3.4特色制约旅游电子商务其实就是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订单的方式进行网络和电子的服务产品交易,是一种没有物流配送的预约型电子商务。但是,目前酒泉在网上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普遍是名片式网站,网站建设缺乏应有的特色,几乎所有的网站千人一面。缺少对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没有突出酒泉人文旅游的特色。同时,酒泉的大多数旅游网站较少涉及旅游路线设计、自助旅游安排等项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4促进酒泉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分析

4.1政府主导,创建良好的旅游电子商务环境旅游电子商务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从企业、银行、信息产业、法律等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解决电子支付、网络安全、网上认证等旅游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当通过立法使旅游电子商务有法可依。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成文的旅游电子商务法律或政策,这严重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酒泉地方政府可在适当的时候,制定地方性的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使酒泉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网上安全保证措施,改善电子商务大环境,推动旅游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地发展。首先,目前酒泉市有诸多从事旅游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其中一部分公司从现有法律上来讲是不合法的,但是它们的存在又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政府对这些公司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对它们的业务经营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的行业监督,使所有的旅游网站在政府的监督下合法化,名正言顺地做自己的业务。只有这样,酒泉市的旅游电子商务才会越做越好,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其次,网上交易能否做到保密和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在网上“黑客”横行、病毒肆虐的情况下,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电子商务的关键。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各方的注意,并已经设计了一些保密的方案,但要完善它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为旅游电子商务建立必要的法制条件,如身份论证机构的设立及网上交易纠纷的处理办法等。同时,要求从事电子商务的旅游网站要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病毒的侵袭,切实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上网人员对网络安全有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旅游电子商务。

4.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理念要做好旅游电子商务宣传工作。在目前人们对旅游电子商务的认识及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旅游电子商务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帮助引导现有客户,开发挖掘潜在客户。让广大消费群体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等各种优点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主动了解和应用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酒泉的旅游电子商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提升旅客进行旅游电子商务的消费理念,这是一个完全双赢的举措。

4.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旅游电子商务需要同时具备电子商务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酒泉旅游行业还非常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应与大中专院校紧密合作,以需求为方向,培养旅游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建立强大的旅游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为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转型或更有效的管理服务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4.4突显特色,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服务为本”是电子商务的特色,而旅游电子商务同样继承了电子商务的特色,它可以满足旅游客户日趋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由于旅游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电子商务强大的生命力,以个性化享受、自订行程、自助价格为特色的虚拟旅游(virtualtravel)、网络旅游(networktravel)、自选旅游或自助旅游(travelondemand)等正在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①旅游科研服务:旅游经济论坛、旅游科研、旅游教育、旅游规划与开发、网上科研汇报、行业交流等;②网上预订服务:包括酒店客房预订、机票预订、旅行社预订、旅游线路预订、旅行车队预订等;③网上特定服务:旅游会员俱乐部、旅游通讯、旅游要求(线路行程、报价、日程安排、旅游形式等)、环球虚拟旅游、旅游顾问、会议接待、旅游保险、海关、边检、散客撮合、出入境管理、网络拍卖、网络购物、团体服务、招商指南、广告指南等服务.服务;④旅游交通:旅游论坛、疑难解答、旅游中介资料、旅游知识讲座等;⑤电子支付服务:智能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等的处理;⑥旅游商务服务:旅游招商、旅游项目洽谈、旅游贸易、行业商讯等;⑦旅游管理服务:旅游组织网络管理、旅游会议精神传达、旅游产业政策导向、旅游企业管理等的旅游组织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和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系统;⑧旅游监督服务:新闻攻关、服务监督、旅游纠纷、旅游投诉、网上奖惩等。

通过多种个性化服务,旅游企业能够进行形式多样的旅游调查活动及促销活动,而网上调查也非常轻松,只需旅游者轻轻按动鼠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旅行社可以大大缩小销售范围,可只针对潜在客源进行有目的的营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旅行社可以开展模拟导游服务,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让原来无形的商品展示出来,增强旅游者的感性认识,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通过网上虚拟社区,旅行社可以让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旅游者集中起来,以包价的形式向旅行社购买商品,实现双赢的目的。通过旅行社、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开展旅游产品的在线拍卖。

5结语

互联网是it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力量,电子商务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酒泉市旅游企业应牢牢把握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使自己在21世纪的竞争中得到更迅猛的发展。同时,酒泉旅游企业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是时展的趋势,它能够使旅游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从而使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同时拉动酒泉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路明,巫宁.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晶.西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2006.

[3](美)斯奈德,(美)佩里.电子商务(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巴佳慧,王少峰,周春林.南京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

[5]程艳红.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分析[j].江苏商论.2007.

[6]覃征,李环,卢江,常姗.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旅游电子商务教案篇10

一、旅游团购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旅游运营商对旅游团购的争夺战开始于2011年。2011年1月6日,去哪儿网在国内ota(在线旅游)市场中第一个推出旅游团购服务,在去哪儿旅游搜索平台上新增旅游团购频道。目前,团购服务业务在全国150多个城市开展,产品既包括酒店、门票等单项旅游产品,又包括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等组合旅游产品。4月12日,淘宝旅行平合淘宝聚划算平台共同推出旅游团购频道,淘宝旅行平台与在该平台上设立网店的旅行社合作,由后者提供旅游产品,主打热门的国内游和周边游线路。5月3日,携程团购特惠频道上线,主要针对酒店团购。携程酒店团购特惠频道提供“酒店团购2.0”服务,既有普通类型的团购产品“马上团”,也提供携程独创的团购服务“马上订”——1人成团,团购成功后就能立刻预订房间。团购退出后,每天都有100个家酒店参与团购,遍及国内几十个城市。

时至今日,各个团购网站纷纷推出旅游团购板块,抢占旅游市场。F团推出了周边短途游、国内长线游、邮轮旅游、出境游旅游、自由行等组合类旅游产品的团购,以及饭店、门票等单项旅游产品的团购,团购的种类最为丰富;大众点评网涉及酒店、门票、国内游、出境游等一系列旅游产品的团购;同程网推出国内旅游、周边旅游、出境旅游、自助游等团购项目;QQ团购、窝窝团涉及酒店、门票、国内游、出境游等产品;驴妈妈以国内自由行和景区门票为旅游团购的主打业务;拉手网以酒店、门票的团购为主打,也涉及出境游;嘀嗒团、高朋团以酒店、门票及1日游2日游的国内短途旅游线路为主;58同城的旅游团购以酒店及景区门票为主;美团网以酒店、周边游、国内游为主打。如家、7天、艺龙、聚齐、酷迅网推出酒店团购。旅游团购市场逐渐风生水起,成为与直销、ota分销并行的营销方式。

二、概念界定

网络团购指通过团购网站,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得到超低折扣的商品。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1]。

梁心见认为广义的旅游团购是指旅游企业通过整合旅游产品以较低的市场价格批量供应的行为。该团购可以是旅游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中介进行。狭义的旅游团购是指旅游供应商、电子商务媒介和消费者三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旅游产品的批量销售,即旅游网络团购[2]。

三、文献综述

由于旅游团购是新生事物,学者们对其研究还比较少。崔学彬对酒店网络团购营销的局限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酒店网络团购营销为酒店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打破了单一的营销渠道、降低了风险,提高了酒店的出租率和知名度。同时团购网在购买、支付、预定方面存在风险,在团购网客源方面存在局限。在此基础上,作者做出了关于酒店对选择团购网络营销方式的一些思考。作者认为酒店要努力找到直销、ota分销和团购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酒店应该选择与大型网站进行合作,获取一定的信誉度和人群资源,从而达到扩大知名度、提高出租率的收效[3]。

王乐鹏等对去哪儿、携程网、淘宝旅行平台三个典型的团购服务网站进行Swot分析,对三个旅游团购网站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4]。

王彤将网络旅游团购的电子商务模式分为三类:消费者自发组织的网络旅游团购管理模式、网络中介旅游团购模式、厂商组织团购模式。针对网络旅游团购的弊端,给出旅游企业如何利用团购平台的策略[5]。

程倩倩通过对旅游团购销售模式的探究,找出旅游团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旅游团购的发展定位、目标市场和发展策略给出了建议。她认为旅游团购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其定位应该更为精准:前期发展定位,看重的是极强的市场引爆效应和可观的销售数量;中期转变定位,将无形散乱的客户群体塑造成有型的目标客户群;后期成型定位,形成固定的旅游产品销售渠道[6]。

四、旅游团购兴起的动因分析

1、持续繁荣的旅游市场和强劲的国民旅游需求是网络团购兴起的根本动力

伴随着三大市场的持续繁荣及国内旅游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国民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表1)。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0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5.5%;国内旅游人数21.03亿人次,收入12579.7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3.5%;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5738.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7%[7]。可见,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

表12008年——2009年旅游业三大市场各项指标统计

入境游客

数量旅游外汇

收入国内旅游

人数国内旅游

收入出境人数旅游业总收入

2008年1.3

亿人次408.43

亿美元17.12

亿人次8749.3

亿元4584.44

万人次1.16

万亿元人民币

2009年1.26

亿人次396.75

亿美元19.02

亿人次10183.69

亿元4765.63

万人次1.29

万亿元人民币

2010年1.34

亿人次458.14

亿美元21.03

亿人次12579.77

亿元5738.65

万人次1.57

万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

2、电子商务的繁荣为旅游团购兴起提供了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和《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人,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37.8%,实现网络零售总额7825.6亿元,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的比重达到4.32%。预计到2013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8]。

2011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019亿元,同比增长56%;国内B2C、C2C与其它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9]。团购模式是继B2B,B2C,C2C后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即B2t(Businesstoteam),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也可以称为C2B(ConsumertoBusiness)。和传统的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有所不同,这种模式要求事先确定产品标的和顾客数量,再将消费者聚合才能形成交易,所以需要有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和社交网络(SnS)作支持10。团购的出现是电子商务市场高度繁荣的产物,他又助力于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这些为旅游进入团购视野及团购进入旅游视野做好了技术准备,为旅游团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网络营销模式的创新是旅游团购兴起的主导因素

团购是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也是网络营销模式的一种创新。对消费者而言,团购是一种网络购物方式,可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对商家而言,团购则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作为网络营销的创新模式,团购最早出现在美国。2008年11月,美国出现了第一家提供社会化团购的新型服务网站名为Groupon。团购模式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web2.0典型应用成功案例之一,2010年以来,团购在中国也如雨后竹笋般迅猛发展。

独立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的数据显示,团购市场在2010年下半年发展最快,2010年6月至12月累计销售额达17.85亿,其中2010年12月的单月销售额就达到4.01亿元。到2010年年底,国内团购网站已达1726家,平均每天诞生5.7家团购网站,全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11]。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去哪儿、携程网为代表的各个大型旅游在线服务商于2011年纷纷试水旅游团购,拉动了了旅游团购市场的发展。

4、能够促成三方共赢是旅游团购兴起的根本原因

旅游团购的主体有三方,旅游者、旅游企业及方。对于旅游者来说,节省开支和搜寻成本是旅游团购受到青睐的两大因素。团购类旅游产品的折扣以2折、3折居多,甚至有1折的产品。闲散旅游者通过线上联合,形成了较大的购买群体,从而加大了与商家的谈判能力,根据量大价优的原理求得了最优价格。除此之外,通过旅游团购网站提供的在线评论系统,潜在团购旅游者能够免费获取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搜寻成本。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由于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许多旅游企业出现销售的淡旺季。在旅游淡季适时推出旅游团购,能够平衡淡旺季的差额,实现资金平稳回流。除此之外,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旅游接待企业能够通过旅游团购加强自身宣传,带来口碑效应,经济型酒店如如家、7天等大多是通过团购网站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于无力支付较大营销费用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扩大知名度的有效方式。

第三方网站承担中间人的角色,由旅游企业提供一款旅游产品或服务,并给出足够低的折扣,团购网站则利用自身的平台,在网上集聚潜在旅游者,人数达到网站与商家预先设定的标准后参团者能享受团购带来的低价,同时网站向旅游企业收取10%-15%左右的费,从而实现盈利。

随着旅游团购的日渐繁荣,团购市场上也暴露出了许多质量问题。由于先付款再消费的支付模式,旅游产品异地消费的消费模式使得旅游团购的质量难以保证,责任确定模糊,维权困难。这要求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者、第三方网站及旅游商户共同努力,只有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促进旅游团购的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游超,姚振晔.网络团购模式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J].商品与质量,2011,(s4).

[2]梁心见.浅谈旅游团购的风险应对[J].江苏商论,2012,(02).

[3]崔学彬.酒店网络团购营销的局限及酒店的应对策略[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1).

[4]王乐鹏,王颖,李春丽.基于Swot分析的旅游团购网站案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0).

[5]王彤.基于电子商务的我国网络旅游团购研究[J].中国商贸2012(10).

[6]程倩倩.旅游团购发展探析[J].科技信息,2011,(34).

[7].

[8]http://.cn/gjdzsw/DocView.aspx?docid=2829949&leafid=18385&chnid=4766.

[9]http://.cn/gjdzsw/DocView.aspx?docid=2898625&leafid=18387&chnid=4766.

[10]蔡军,田剑.国内网络团购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2(01).

[11]http://.cn/gjdzsw/DocView.aspx?docid=2440762&leafid=14479&chnid=107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