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环境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9:19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1

1.1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跟不上

环境工程理论、技术更新很快,尤其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中获得应用,但由于缺乏资金,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远远跟不上环境工程技术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的知识结构仍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的状态。由于缺乏知识更新,对于环境工程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

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形成对环境管理足够强的意识,缺乏危机与挑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政府与社会的监督力度也不够,环境管理工作不规范,如环境管理中的“一票否决”制度形同虚设,许多制度的可操作性很差,更不要说实施效果了。同时,环境管理站网与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强。

2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2.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2.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2.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2],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3结语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2

1.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

(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

(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1.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1.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1.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1.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2结语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3

现阶段,在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地实现了制度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其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完善度也很高。而在社会文明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已经引入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环境监测工作中了,却忽视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因此,也就出现了质量监测与质量管理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大大地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1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没有实现同步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的往往都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几乎都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这就导致了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无法实现同步的发展。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或是工业行业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而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些废弃物处理干净,这些废弃物就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人类的生存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都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治理这些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我国各省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也都相继出台了政策和法规,但是在短时间内,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是无法得到彻底的根除的,虽然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也已经被引入了,但是这一体制的运行时间还太短,特别是在质量管理方面,人们还不具备较高的管理意识,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并且工作缺乏积极性

除了制度还处于试运行的阶段以外,我国负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偏低,并且他们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相关部门在任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时,通常都没有实行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所配备的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还不高,有一些人员甚至连相应的专业证书都不具备,所以他们根本无法胜任质量管理工作,大大地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2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2.1健全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想真正地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除去个别的细节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借助法律手段,通过健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约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具体的方法为:应先组织并且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构,此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并出台相应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和环境监测条例,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监测工作重新的定位,同时进一步的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规范管理行为,应从法律、人员和制度三方面充分的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2.2进一步地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其所起到的作用也只能是限制、约束和威慑的作用,其能够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更加的重视这项工作。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因此,应在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而这也是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在对我国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国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的模式: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各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

2.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上述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发现我国负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同时综合素质也偏低,而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环境监测工作又都是十分复杂的,因此,相关人员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总是会力不从心,感觉自己是无法胜任的,而这就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健全各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和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方法为:对这些质量管理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培训的课程中尽可能的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并对其进行指导和启发,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鼓励管理人员之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中充分的体现他们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治理我国的环境。

2.4创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的很多环境监测站都在进行环境质量管理活动,并且它们都是在计量认证或是国家实验室任何的要求下进行的,然而,要想真正的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但要对实验室进行控制,要保证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同时更要保证现场采样的完整性、监测方法的合理性以及监测点位的代表性,所以,应在充分地了解了环境监测工作自身规律和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并且贯穿其全过程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各级别的环境监测机构都应以此为程序和准则开展工作,切实地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3结束语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39号)、《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

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号)精神,加快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制度,现就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的工业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因此,采取综合手段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置工作,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

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

因此,加快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是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迫切要求,是环境管理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各级环保部门和各级保险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的重要性,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研究及试点示范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本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实施。

二、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下原则,逐步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地环保、保险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进本行政区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环保部门会同保险监管部门从防范环境风险出发,提出投保企业

或设施的范围以及损害赔偿标准等;保险监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推进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规范;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环境责任险产品,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保险人的责任;投保企业加强环

境风险管理,主动如实报告有关信息。

——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期重点选择环境危害大、最易发生污染事故和损失容易确定的行业、企业和地区,率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以突发、意外

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损失为主。逐步建立配套的标准和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系列制度。

——严格监管,稳健经营。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促进企业提高防范污染事故的水平;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保险机构的监管,督促保险机构认真履行保险合同,为投保企业提供

保障;保险公司要完善内部管理,完善费率、理赔等制度,力争取得良好的业绩。

——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环保部门、保监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履行监管职责,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和壮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有效化解污染事故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矛

盾;投保企业利用责任保险机制,抵御污染事故带来的经营风险,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企业利益;保险从业机构提供适合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力争取得良好经营业绩;广大群

众共享市场化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期间,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

害赔偿标准,探索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相结合的环境管理制度,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偿的功能。到2015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保险覆盖面逐

步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机制不断健全,使该制度在应对环境污染事故带来损失的事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在建立这项制度的起步阶段,建议各地在地市以上区域开展试点,由政府

统一组织进行,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国家立法和地方配套法规建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涉及到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投保企业等。为规范管理,环保和保险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确

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立法权的市可以在有关地方环保法中增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二)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要根据本地区环境状况和企业特点,以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等为对象开

展试点,尤其是对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行业,具体范围由环保部门商保险监管部门提出;在此基础上,国家和省环保部门制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投保目录,并适时调整。保险公

司要开发相应产品,合理确定责任范围,分类厘定费率,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试点地区保险企业应加强环境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勘查、定损与责任认定机制。环保部门与保险监管部门应建立环境事故勘查与责任认定机制。在发生环境事故后,企业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允许保险公司对环

境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在环境事故勘查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保守国家机密和信息。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相关保险公司、环保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公开污染事故的有关信息。环

保部门要通过监测、执法等手段,为保险的责任认定工作提供支持。在条件完善时,要探索第三方进行责任认定的机制。

环保部门制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算标准和相应核算指南。在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环境污染事故核算标准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定损,根据现

有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核定。

(四)建立规范的理赔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应指导保险公司建立规范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程序认定标准。保险公司要加强对理赔工作的管理,规范、高效、优质地开展理赔工作。赔付过程要保

证公开透明和信息的通畅,受害人可以通过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获取赔偿信息等,最大程度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五)提高环境污染事故预防能力。保险公司要指导投保企业开展环境事故预防管理,提高企业环境事故预防能力。承保前,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根据企业生产性质、规模、管理

水平及危险等级等要素合理厘定费率水平。承保后,要主动定期对投保企业环境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指出隐患与不足,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督促投保企业加强事故预防能力建设,并将有关情

况报送当地环保部门。具备条件的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国家的要求或地方的规定,把部分行业或企业是否投保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结合起来。

四、切实提高工作支持和保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机制的建设

各级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当地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相关地方法规,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为强化高环境风险企业环境

管理的手段,并纳入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当前要重点提高环保部门监管能力,特别是对环境风险源监控能力、对污染事故调查和损失评估能力、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等,为环境责任保

险制度实施提供基础支持。

(二)各司其责,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公平执法,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等职责。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要开展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企业和工艺设施的调查,充分评估其环境风险和影响

,制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行业与工艺指导目录,积极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开展事故勘查、定损、理赔等工作。

各级保险监管部门要高度关注各保险公司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有关情况,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对投保企业的污染事故预防能力审查。

保险公司要把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企业防范污染事故的指导,合理确定费率,事故发生后及时介入,认真执行环境污染事故承保和赔付程序,确保赔款

及时支付给事故受害者。

(三)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5

1.1组织结构

(1)环境管理工作须由企业管理层负总责,并成立专门环保科室或将环保管理职责分解落实到其他科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队伍由企业管理层、环保设施运维和环境监测等人员组成,需保证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成员,岗位流动率不大于每年20%。

(2)环境管理队伍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环保工作计划,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控产生污染的生产设施、治污设施及存在环境安全隐患设施的运转情况,监督各环保操作岗位工作,组织培训职工环保知识,接受政府环境监管部门指导和监督等。

1.2管理制度

1.2.1人员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设定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环境管理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与拟采取的措施。规定环保管理队伍的总体职责以及运行维护治污设施、环境监测等职责、权限和应承担的具体责任。设置具体工作岗位并确定相应责任人。明确环境管理岗位任职资格和标准。

(2)岗位培训制。制定岗位培训年度计划并实施。结合清洁生产审核、电镀行业整治等管理要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了解公司环保情况、岗位职责、环保设施设备操作规定,掌握环保事故应急、环境风险防范等知识,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业务技能。建立职工环保教育管理档案,规定环保考核不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

(3)岗位激励制。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标准,对违反环境管理制度造成环境污染的,视情节轻重扣减奖金,给予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刑责;对成绩突出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做到因岗选才,职权一致,责任清楚,奖罚分明。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岗位定级、提高待遇、树立典型等形式,提高环境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满足人员自身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环境管理队伍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

1.2.2污染物监测制度掌握主要污染物排放规律,根据生产情况和污染物特性,在关键环节、主要排放口和敏感地带,设计监测项目与频次,落实质量控制和响应反馈途径。可由企业自行监测一般性监测指标,频次不少于每周一次。自建治污设施的,应配备专职环保监测人员,并委托中介机构定期进行比对监测。按规范加强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好设施,及时分析数据。

1.2.3环保台账制度建立企业环保管理台账,规范环境监管档案。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维护,“三废”排放监测、处置和减排,各种安全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以及环境监管部门检查情况台账。如实记录设施运维、药剂消耗、监测数据,危险废物种类、贮存和处置数量、流向等信息,同时载明记录及核实人员,全程监管“三废”。

1.2.4应急预案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简洁明了、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到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做好记录,分析发现的问题,补充和完善预案,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和周边企业员工应急响应的能力。

1.2.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的内部机制,加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制定和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和再资源化,不断探索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环保及安全的清洁生产途径。

2监管部门环境管理制度

2.1监督检查制度

制定例行检查制度和方案,对项目合法性、环保制度执行、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污染物达标排放、在线监控及自行监测、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环保台账规范化管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等内容进行日常检查。

2.2监督监测制度

形成企业自测、在线检测、监督监测“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各类监测数据,开展季度性监督监测。开展电镀集中区周边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土壤质量状况季度或年度监测。

2.3行业整治制度

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角度加强电镀企业管理制度改革,设立电镀集中区准入门槛[4],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档次,集中生产,集中治理,推行废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实行危化品集中配送。行业整治应坚持服务和监管相结合,起点要高,措施切实可行,内容涵盖装备和治污设施提升改造、环境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升、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再完善等方面。

2.4人员培训制度

每年组织电镀企业环境管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集中培训与考核,考察其对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环境应急制度的掌握程度,检验其对污染治理设施操作及运行维护的熟练程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对企业的年度评估报告中。

2.5联合监管和公众参与制度

建立环保、经信、卫生、安监、公安等多部门联合监管制度,形成部门合力。利用互联网公开电镀企业日常监管与污染物排放监测等数据,充分发挥媒体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

2.6环境审计制度

借助行政手段,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企业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清洁生产审核等效果,敦促企业加强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2.7环境保险制度

根据电镀企业现有条件指导其购买相应的环境保险品种,以降低经营压力,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后果,并保护受害者权益。

2.8年度评估和奖惩制度

开展年度评估,分析环保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日常监管和考核结果,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对评估不合格的企业,一年内不得享受绿色信贷和财政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对优秀企业,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在绿色信贷、资金补助、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先;将通不过清洁生产审核或行业整治的企业列入淘汰范围。

3结语

随研究和应用不断进步,电镀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短板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

(1)对环境管理制度不够重视。许多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不到位,沦为摆设和形象工程。

(2)环境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低下。环保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设备运行管理方式粗放,污染防治效果差。

(3)污染治理技术不过关。环境管理人员对污染防治技术了解不够,引进治污设备时重廉价、轻质量,委托的污染治理单位技术能力差甚至完全不具备环保设计承包资质。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测能力建设不足,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三、四级环境监测站实际监测能力差别很大,实际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欠缺较大,区域间能力建设差异比较明显。多数四级站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装备条件较差,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监测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实际监测能力远远跟不上环境保护和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监测在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经费、办公费等正常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基层监测工作基础薄弱

监测工作基础薄弱这个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科研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监测手段落后、拔尖人才匮乏。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较低、基层环境监测站仪器配备数量不足、设备单一使用频率高和故障率高,特别是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水平低、数量严重不足,仪器不够成熟稳定。与市级三级站相比区县级四级环境监测站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技术领军人严重匮乏,即使有大型仪器配套,但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大型仪器分析人员配置要求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3、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水平不高,难以真正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基层区县级环境监测站业务人员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能力差、业务不精,人员兼职严重,往往只能提供数据报告和简单的监测报告。监测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报告内容单一偏重于现状多、对变化原因分析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规律性分析,缺乏高质量的综合性分析报告。由于急功近利及其它多种原因,目前在职环境监测人员中真正做到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学历高的实验检验人才、综合分析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形成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报告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等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4、监测质量保证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部分质量管理制度未能很好落实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环境下,区县级四级监测站的人、财、物等由地方实行横向管理,激励机制缺乏。部分同志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工作作风散漫,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由于监测站自身财力受限制,质量管理人员配备无法专职,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不严,有章不循,奖罚不分明。甚至更有部分同志对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的理念,工作没有危机感。

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创新思路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激励机制、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归制度,实际执行另行一套的状况以及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奖罚有度等质量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其次,应尽快完善全国统一规范的指导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特别要加强自动监测系统等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过程监测质量管理理念,将监测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扩大到包括布点、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的每个职能部分。

2、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要具有与其所承担的工作职责相适应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责任心。要牢固树立监测质量第一的思想,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和生命的理念。推行监测站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同时重视和控制质量成本,奖罚分明,减少质量损失,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

3、探索在市级以下区县级环境监测站实施垂直管理模式

在现行地方横向管理模式下,管理制约因素多。由于人、财、物由当地横向管理,上级市级监测站往往难以顾及基层区县级监测站的工作质量,在技术上给予基层站的支持很大程度也是流于表面。环境监测是“耳目”、是“尺子”。市级以下区县级环境监测站实施垂直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发挥基层区县级站的“耳目”作用,当好“前哨”,市级站发挥技术和管理上的“尺子”作用。在人才、装备、技术上两级站实现优势互补,区县级监测站人员上升通道由单一狭窄变得多元宽广,利于管理、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也做到有为有位。事实上,垂直管理模式既直接衔接于上级市站,也能真正意义符合“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系统分类规划和设计,法规制度配套完善,职责任务上下厘清,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运行稳定高效”的总体思路。

4、应用tQC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站工作管理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环境监测工作从制订监测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到编制报告等与企业生产有着相似的过程,环境监测的产品为监测数据或报告。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完全可以运用tQC的管理方法进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三、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涉及人、财、物、技术四方面,要用创新的思路去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设管好人,用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考核办法来考核环境监测站的各个质量管理环节。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探索在区县级四级监测站实施垂直管理模式。合理解决环境监测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实行真正的绩效考核。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12-02

一、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现状

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状态,使得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已日益成为各国政府有效地处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使得我国的环境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环境管理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机关进行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和行政权限划分等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其主要特征有约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各种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及权限划分。通过各种职责和权限的相互制约、相互配合、职权运行,以达到实现环境保护的体制设置目的。[1]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奠定了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其简单概括为中央统一管理、地方分级管理,与部门间分工合作相结合的分层体制。

第一,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各个涉及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环境资源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包括环境资源保护内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

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

第三,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另外,《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其他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授权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具体为:国务院环境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保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土、地矿、农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对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强化国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国家在1998年将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在2008年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改为环保部,成为以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地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国家环保部从其职责上看,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对国家环境进行管理。宏观管理事项主要包括拟订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对重大的经济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组织拟订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微观层面包括:指导、协调和解决各地方、各部门及跨流域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环境监督和行政稽查。[2]

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环境管理体制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和中枢,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展,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障碍,环境管理体制的构建是否科学,已经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第一,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从各部门分工管理转变为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管理。新的体制更多地注重新机构的授权,不注重原机构的撤销。《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与环境管理相关的15个部门,职能多有重叠致使不同部门的机构担负着相同或相近似的职责。同时,由于没有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环境管理机构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且各地方也很不统一,常常出现环境管理机构缺位的现象。部门立法、利益分割的问题依然存在,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关系不明确,管理比较混乱,呈现多头管理的局面。第二,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缺乏综合性、权威性的中央协调机构。2001年,国务院建立环境保护领域的议事协调机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的主要负责人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通报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工作,各方协调和综合决策有关的重大问题,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部际协调职能。但是,该制度并未在法律上明确定位环境保护制度。因而,其职能和作用有限。[3]

由于上述机构设置存在的缺陷,从而导致了部门间综合协调能力的下降。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行业部门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实力,行业部门内部设有比较有力的环保机构,对整个行业的环保工作确实有很强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后来,机构改革大大削弱了这些部门的力量,有的机构被撤消或合并了,原有的环保机构也大大缩减或完全取消了,这时候各行业主管部门( 特别是工业主管部门) 在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中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了。尽管200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但该机制目前还不完善,在部门分工和相关法律存在不明确甚至冲突的情况下,该机制能否实现设置的预想目的还有待检验。

(二)生态保护无法实施统一监督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建设落后于污染控制,政府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采取按生态和资源要素分工的部门管理模式,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机制。由于在国家一级缺乏生态保护的统一决策、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政府部门职能错位、冲突、重叠等体制,造成国家公共利益和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国务院提出的“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的要求难以落实;各部门都从部门利益出发,积极推动制定本部门所管理的资源法律,并通过法律加强自身的授权和权力,造成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政出多门”加大了基层部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难度; 在规划和政策制定上各自为政,相互衔接不够,使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标准各异,措施综而不合,极不利于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宏观调控;由于一些分工不够明确合理,造成多头管理,执行分工时职能越位、交叉和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管理与污染防治、物种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资源管理部门政企不分,资源管理部门既有资源保护、监督生态建设的职能,又有经营和开发资源的任务,这种局面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历次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1988年、1998年、2008年,中央政府多次升格环境保护机构,推动地方政府加强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设,目的也在于不断强化环境行政。滞后的环境立法、环境司法,弱化环境法律监督和环境社会化进程,反过来,又严重影响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从而形成不良循环式的制度演化路径。[4]

我国的行政和环境立法中虽然有专门针对环境管理体制的条款,但其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关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的行政规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各规定之间衔接、协调和配合不够,甚至相互矛盾。例如,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核安全和核辐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这与我国核工业发展极不相称,已经严重制约了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人员编制和资金严重不足

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减员增效,但人员编制不足已经严重影响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我国国家环境行政管理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行政管理人员忙于应付眼前问题,无暇顾及长远发展和宏观战略,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政府行政管理的短期行为,这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须考虑国家的长期和整体利益的原则相违背。环境保护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环境保护需要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但在我国的财政预算中,用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的资金份额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所负担的重大责任很不对称。特别是国家用于生态保护行政管理的资金严重不足,无法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5]

三、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环保部门的职能和定位

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在国家执政体系中的地位在环境保护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应按照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要求进行系统梳理,重新定位。面对环境保护工作将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新形势,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站在国家的高度,在环境保护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统领和综合协调职能,环境保护不能再就环保论环保,而是应当参与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应从根本上调整现有环境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在国家执政体系中的地位,赋予环境部门更高、更强的决策和综合协调权力。[6]

(二)强化生态保护统一监督,加强区域与流域环境管理

强化生态保护统一监督,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切实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要求; 在法律法规、规划、政策制定上应当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 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政企分开,将资源保护、监督生态建设的职能与经营和开发资源的职能分开。

我国应当建立健全区域河流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按照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对跨行政区和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为流域内部和区域间的环境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我国在行政和环境立法中还应当增加有关环境管理体制的条款。完善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的行政规定,使各种规定之间相互衔接、协调和配合。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成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在环境保护的立法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对新机构的授权,而且要注意对原有机构及其相关职能的撤消。为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应当增加核安全和核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的国家立法。

应通过《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等从法律上健全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应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国家环境保护意愿转化为环境保护行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等,特别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事权划分以及监督和问责机制等。[7]

(四)尽快扩大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

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我国在此方面尚缺乏经验。应对建立环境保护督查体系进行研究,重点探索这些机构对地方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情况的监督职能。国家环保总局应强化对已成立的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指导,应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机构、人员和能力建设“软”、“硬”两方面予以支持和配套,扩大区域督查机构的职能与职权范围,使其能够站在国家高度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政令畅通,最大限度地发挥“督查”的职责和作用。[8]

(五)加强人员和资金的投入

环境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加大人员的投入,而且也需要资金的扶持。在人员投入方面,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应付眼前问题,更要顾及长远发展和宏观战略。在资金扶持方面,加大财政预算,增加一级财政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郭 涛,等.谈新形式下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J].环境管理,2003(5).

[2]郑易生.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41.

[3]王灿发.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北京:政法论坛2003,9(4):52.

[4]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8.

[5]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龚亦慧.完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8:26.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8

1如何做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1.1提高对环境监测管理的认识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的规律,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地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所以在强化管理、构建机制、提升素质、促进行为公正的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对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一套环境监测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

1.2加强监测站建设需要构建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能,是及时、准确、科学、公正地为社会提供有关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客观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实质性效果,进而获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环境监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经历了几个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较全面的质量管理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最好体现就是进行的环境监测认可工作。环境监测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有无完善的质控体系,可直接反映该环境监测的检测能力和水平。环境监测在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1.3加强制度建设的必然结果是构建长效监测管理机制制度本身就是规范,就是一把明确的标尺。制度一经通过实施,对监测的工作人员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工作人员违反制度规定,就会受到批评和处罚,甚至,还会受到纪律和法律的制裁。制度是机制的前提,制度与机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推进监测制度建设,必须把机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2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

明确了一定要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后,我们应当开始关注如何来构建以及完善这一机制。可以预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严谨、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

2.1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质控体系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专业室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质控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制定质控操行手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确实保障监测质量。

2.2质控计划的制定要及时、全面质控工作涉及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方方面面,环境监测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质控样品的需求量及购置清单、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的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对于监测工作量来讲,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流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一份细致而全面的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应特别强调的事,从事质控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受控岗位工作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计划。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通常要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下达适宜的质控计划,并及时地进行科学监督,真正的发挥出质控对监测的监督作用。

3如何落实长效监测管理机制落实是长效监测管理机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落实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确保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3.1坚持真抓实干,确保管理体系贯彻执行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

近年来通过在环境监察工作中实施网格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网格区域内的环境质量,降低了环境违法的数量,环境案件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网格化管理确定了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责任,规范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了环境污染案件的发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在网格化管理中通过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能够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快速响应,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监察管理手段。

一、实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也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格化管理是根据管辖地的特征以及环境执法队伍等情况,有效地整合环境保护的执法力量,提高了环境执法的效率。

(一)有利于落实监管责任

在2012年的环境保护执法会议中,明确了网格化管理的环境执法机制,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求建立能够全面覆盖、层层履职、责任到人的环境监察管理模式。在这种要求下,实现了谁管理、谁负责的一般原则,能够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使环境监察人员的责任更加清晰,使监管区域更加具体,从而为环境执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环境监察的责任下能够促进环境监察人员主动地改变工作作风,转变思想意识,主动深入地落实环境保护的职责,这样也真正地实现了环境执法的全覆盖,实现了环境监察无盲点。

(二)提高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工作效率

通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手段,能够实现监察人员、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良好互动,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环境监察人员做好相应的服务和监管工作,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且依靠群众的监督也能够快速地发现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能够对环境违法事件快速地响应,降低环境事件的后续影响。同时通过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诉求,能够有效地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了环境监管的效能,也提高了环境监察工作的效率,使环境破坏现象无处可遁。

(三)有利于实现环境监察工作的规范性和精细性

网格化管理落实了环境保护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从而能够实现环境监察工作的规范性和精细性。在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下,能够将相对有限的执法资源应用到高危目标上,使环境监察工作变得更加细化。在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总结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监管办法,从而实现用制度来监察环境,使环境保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减少环境违法现象的影响,应当积极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网格作为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其管理方法早已应用到了其他领域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加强不同网格单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实现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科学布局网格,落实监管范围

在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中,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能够依靠网格和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落实环境监管的责任,指挥中心能够协调环境保护单位处理相关的环境违法问题。一般按照行政区域来作为网格规划的依据,目前常见的网格划分方式是按照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街道)设置环境监察机构;还可以根据需要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行划分,针对性地增加执法力量。通过进行科学的网络布局,能够实现环境监察工作的快速响应。在具体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网格,可以根据地域的空间情况分为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一级网格主要是从二级网络中获取吸收反馈信息,并且及时回应和处理。可以以社区作为二级网络,实现对单元网格环境保护情况的监管,及时查清污染源,并且将调查的信息返回到一级网格。在二级网格中环境监管人员应当对区域内的重点污染源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确定监管范围。

(二)网格化管理的模式

在网络布局确定之后,应当落实日常的监管模式。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每个网格中确定固定的环境监察人员――不少于2名,将日常巡查力量向基层网格倾斜,并且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将环境污染问题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实现定人定点,要定期对网格工作人员进行轮换,预防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对于省市环境保护部门来说,主要承担管理和监督责任,负责组织协调以及日常的培训考核工作,县级以及乡镇(街道)是环境监察的重要落实部门,需要细化其工作任务和工作。在网格化管理中要实行逐级负责制,确定各级网格的负责人、直接负责人以及责任领导等,网格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网络内的环境监察工作,网格直接负责人是具体的环境监管工作人员,网格责任领导主要负责监督网络环境监管工作的落实。

(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环境问题关系到网格内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要积极纳入社会力量参与。例如,可以设立非法排放、焚烧工业垃圾有奖举报制度,可以我积极地将网格中的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干部以及村干部等纳入到环境监察队伍中,将他们作为环境特别监察员;实现对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信息报告制度,同时还能够协调关于环境问题的投诉、纠纷以及等工作,实现对环境监察人员的监督。在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下,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联合环境巡查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理网格内的各种环境问题,特别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化解。通过设立环境保护志愿队伍,加强对敏感区域的环境巡查和督查工作,不断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切实保护网格内的生态环境。

三、结束语

通过实行网格化环境监察管理模式,能够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对于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效率,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帮助。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能够体现环境保护工作的针对性,能够对环境监管工作进行具体的细化和量化,能够快速地对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进行响应。在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要逐步地推动制度化建设,发挥制度的作用,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作者单位为大连金州新区环境保护监察大队)

[作者简介:于海(1984―),男,辽宁大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立希,郑秀亮.用“网格”管住污染――佛山市推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初见成效[J].环境,2014(2):24-27.

工地环境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乡镇环境管理环保单列考核制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是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自下而上分别出台和实施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从评优创先“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到“环保约谈”制度,再到“环境管理一岗双责”制度等等,从执政作为到制度建设都彰显刚性和严肃性。宁德市对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乡镇党委、政府实行环境保护单列考核管理已经开展了10年,乡镇环境保护单列考核管理制度作为宁德市加强环境管理的一项特色制度,是对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积极探索。对于推动全市农村地区的环保工作开展,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市提供了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的有益借鉴。

1产生背景

2000年初,针对宁德地区一些乡镇石材加工企业点多面广,污染治理设施落后,运转不正常,环保监管难的实际情况,全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要求石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乡镇党政正职要担负起领导责任。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维护人民安居乐业、保持经济发展的环境空间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石材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会后,宁德地区行政公署下发了文件,决定对古田鹤塘等12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环境保护单列考核。文件要求乡镇书记、乡镇长须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负总责。将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纳入环保单列考核乡镇党政正职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年度由地区环保局直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地委组织部备案。地区环保局会同地委组织部制定了乡镇环境保护单列考核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规定年度考核达不到80分的乡镇,其书记、镇长不得提拨、重用和评先,未经地委组织部研究不得调动。

2制度执行以来的效果

2.1落实责任,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宁德市乡,镇环境保护单列考核管理制度实施以来,累计滚动管理环保单列乡镇26个、“摘帽”解除单列12个乡镇,审查了19个单列乡镇24个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变动前环保任务完成情况,有效促进了基层政府环境监管责任的落实。单列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均成立了由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书记或副镇长具体分管环保工作,班子成员配合齐抓共管。积极向上级申请环保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同时依托现有的环保站、经管站等机构,组成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环保专业队伍,负责辖区内企业的环保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环保部门报告。乡镇党委政府切实把研究解决环保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各乡镇都配备了专(兼)职环保法律宣传员,同时邀请县(市、区)环保技术干部深入乡镇机关、企业、村居、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以“6•5”环境日、“4•22”地球日、植树节等环境类节日为契机,通过专刊、宣传栏、标语、传单等载体进行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乡镇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

2.2强化管理,环境监管工作到位

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抓住重点,强化管理,从源头上规范。乡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能够头脑清醒、绷紧环保这根弦。积极主动联系环保部门,预先征求意见,对引进的新、扩、改建项目要求业主先过环保审批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乡镇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进一步提高。健全责任考评机制,乡镇党委政府与辖区内企业和村民签订环保责任状,与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签订环保工作绩效考评责任状。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评比,兑现奖惩,层层抓落实,促进环境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点部位和重点行业整治取得进展,各乡镇针对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污染行业进行重点整治,主动和县(市、区)环保、国土、工商、建设、水利、电力等部门协调配合,对辖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联合办公,统一执法等形式,形成强大合力,促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3认真编制环保规划计划

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编制环保规划、计划。按照规划目标认真开展生态保护、污染治理,重点规划并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污染集中控制。单列乡镇年度环保工作计划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促进各项环保任务落到实处。各乡镇将环保工作融入整体工作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每年在乡镇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环保工作的完成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都做了充分论述。

2.4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

(1)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各单列乡镇大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大部分编制完成《建制镇饮用水保护区划定方案》,并付诸实施,有效保障了人畜饮水安全。(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结合生态示范乡镇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有机茶、果、蔬、畜、禽等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3)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各乡镇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以电代燃,农村沼气、村道硬化等工程。加强村居环境整治,优化村居布局,村容村貌进一步整治。(4)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加大植树造林,加强森林防火。治理水土流失、搬迁地质灾害点,疏竣河道,建设防洪堤,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3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认识不到位

有些乡镇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性主观上认识不足,“保护环境、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不强。有的认为,污染问题是历史、客观原因造成的,想改变也是无能为力,环保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表面性的检查上,老企业污染得不到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污染、水土流失、农药化肥、规模化畜禽养殖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3.2布局不合理

单列乡镇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路边、河边、村边,产品档次、工艺、规模、管理水平低。尤其是石材加工企业,除少数乡镇有建设工业园区外,大多都沿河沿路简易搭盖,矿山资源粗放开采,甚至滥采滥挖,造成资源浪费、青山挂白、生态破坏。

3.3监管不到位

乡镇对企业监督力度不够,个别乡镇企业污水偷排、漏排、直排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企业当检查组一来,污染治理设施开机;检查组一走,污染治理设施关机,群众和厂群纠纷情况时有发生。

4完善措施

4.1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2003年,宁德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对环保单列乡镇考核管理制度作了调整,考核由宁德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共同参加,同时规定环保单列乡镇中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环境监管成效突出,当地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乡镇将被“脱帽”,不再纳入环保单列考核管理。考核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乡镇党政正职调整、调动、提拔要经过市环保局研究同意。考核达不到80分的乡镇,其党政正职不得提拨、重用和评先,原则上不得调动。

2008年宁德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规定,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市委组织部和市环保局考核现有单列乡镇,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县(市、区)环保局考核本县(市、区)除现有单列乡镇以外的其它乡镇、街道。每年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县(市、区)环保局在对本辖区范围内的乡镇进行考核后,要向市委组织部和市环保局上报考核情况。市委组织部和市环保局将对各县(市、区)考核成绩落后的3个乡镇进行核查,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部分实行环保单列。

4.2考核指标进行调整

10年来,根据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和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实际问题,市委组织部和市环保局每年都对《单列乡镇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调整。2007年,将群众对当地环境质量满意率纳入考核指标。2008年,市委组织部和市环保局将《单列乡镇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变更为《全市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及成员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并细化了具体指标、评分标准和分值,作为衡量全市各乡镇环保工作的标准尺度。

4.3单列对象进行调整

单列乡镇也根据当地环保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程度不断调整。因为石材加工行业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先后有福鼎白琳、点头、秦屿,福安社口、穆阳、穆云、康厝,寿宁武曲,周宁狮城,屏南路下,古田卓阳等乡镇被解除环保单列。对于合成革行业,拆造船业以及“十五小”等污染问题,其他一些乡镇被纳入环保单列。

4.4培训教育

为了加强单列乡镇环境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宁德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先后多次组织石材加工企业集中的环保单列乡镇赴罗源、南安等地考察取经,组织合成革行业集中的环保单列乡镇赴温州学习合成革环境监管经验。近年来,每年全市环保工作会议,都要求单列乡镇党政正职列席参加。2007年,宁德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召开全市环保单列乡镇环保工作会议,分析单列乡镇存在的环保问题,研究部署单列乡镇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