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十篇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6:18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新加坡诊疗所装修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资分析

1.引言

国内医院建设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主要就医集中在部分大医院,造成全国许多大医院进行扩张建设,大医院人满为患,使得很多医院项目仓促建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厦门在探索社区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就医环境,岛内社区服务中心由三家三甲医院管理(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和中医院),不仅能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也为社区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在此背景下,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项目由新加坡驻闽团体发起,厦门市政府与新加坡驻厦总领事馆组织建设资金,由厦门市第一医院管理,参照新加坡诊疗所并融入中国元素兴建,在2011年7月投入运行,每日门诊量在1200人以上,服务人群达周边16万人,作为中国社区医疗改革的示范点,远超投资预期日均800人,其包含妇产、骨伤、儿科、皮肤、中医、内科、全科、肠道、发热诊室、日间手术室、公共卫生、健康小屋(提供病人自测项目)、B超室、X光室、DR机房、中西医药房、排队叫号系统,大大提高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内容和医疗水平,刚运行5个月在前埔社区取得了很好的声誉。同时该服务中心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生及社区医疗培训,为厦门市后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技术支持,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供一个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

在设计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时,设计师及项目管理筹建组赴新加坡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对医院流程进行梳理,加大候诊区域及公共通道,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加大对人关怀和照顾,体现以人文本病人就是上帝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能够建成更加人性化的医院,让百姓心情愉快,高兴而来满意而归[1]。投入运行期间接待了卫生部、省内医院、省外医院30多个团体参观,得到了多方的赞誉,为后续装修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流程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此成功案例后,厦门市决定投资2亿元资金,对全市岛内其它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新加坡诊疗所2000-3000平方米的规模进行重新选择房源,并进行流程的梳理及装修改造,厦门市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1200平方米,诊室及科目少,设施设备简单,这次提升改造将大大的提高诊治水平及就医环境。

新加坡诊疗所较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范围广、就医水平高,在新加坡病人首先要去诊疗所救治,如遇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由诊疗所转诊至中央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等综合性大医院救治,普通病人不能直接就诊到综合性大医院,大大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能够集中精力救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提高高精尖技术水平。国内病人无论大病、小病大多直接去大医院,造成大医院病人人满为患,社区服务中心患者寥寥无几,造成大医院专家看小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无病人的局面,对于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浪费医疗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水平可以改善这种局面,厦门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医疗环境和救治水平目标引导病人小病进社区,一旦成功,将为中国医疗改革提供新的改革模式。同时来自资金紧张、天气原因、征地补偿和法律法规政策变化等均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医院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日益重视。本文针对现行医院在风险管理上尚存在的缺陷,提出拟在投资风险[2],厦门市决定在岛内装修改造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资面临着来自技术、经济、自然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应考虑细致周到,形成一套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应对,减少因为风险因素影响而被迫停工现象。医院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各阶段,以投资风险管理为关键点,并以社会化专业机构为辅助,具有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特点的全过程管理模式[3],本文针对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投资进行分析及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工作。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工程投资管理是以投资计划、投资监督和投资实现为三位一体的投资管理模式[4]。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迅速发展,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决策与管理已对投资管理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工程项目的投资变化状况已与国际工程类似[5]。

2.医院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

考虑到医院建设项目投资的资本压力大及要求早日投入使用的特殊性,笔者选择近2年来厦门岛内装修改造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些具体建设项目作为分析其投资成本的样本。这些项目分布地域广泛,分布在岛内各个社区;项目装修的类型丰富,同时,建设项目投资来源为财政投融资,具有代表性。我们项目投资总成本用pi表示,建设投资总成本分项因素用pii表示。经过建成后分析,医院建设工程投资成本分为如下项目:pi1为结构加固费用,pi2为设计、监理、勘察费用,pi3其它费用,pi4为装修工程费,pi5为配套工程费,pi6为利息。即pi=pii=pi1+pi2+pi3+pi4+pi5+pi6。

3.对投资的分析研究

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改造工程楼房由市政府划拨,工程建筑面积、楼房情况及工程投资情况存在差异,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值为中新合作的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及装修造价,因此,以投资各分项因素占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的份额作为研究对象,更能准确反映投资各分项因素pii与建设项目总投资pi间的关系。

取ppippi为投资各分项因素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平均比值百分(projectproportion),即:ppi=(pii/pi)*100%。

根据实际预算得出图1投资比例,从分布中的研究看出,在装修改造工程项目投资成本中,装修工程费、结构加固费用、其它费用是最重要的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是控制装修改造工程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对于这次财政投资社区中心投资影响最大。

通过计算和比较,在装修改造工程项目投资的最关键性影响因素,结构加固费用所占比例的变化和波动最大,说明各装修改造项目的加固成本由于所选楼房结构类型、建筑年份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结构安全性能好与危房加固成本所占投资比例最多相差33%,是一笔相差很大的投资比重。

4.投资控制方法

在装修改造项目建设期间,基建管理部门除主动配合政府相关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外,还要时刻抓紧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工程建设中所发生的整改及变更的论证和审批工作,避免随意性[5],确保建设项目按照预期的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实施。

在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装修改造项目管理的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建立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工期、成本、质量的综合均衡优化与控制[7]。在控制过程中,都要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环节。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动态控制过程就不健全,就会降低控制的有效性。

反馈是控制的基础工作。每个变化都会给预定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在计划与执行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捕捉工程进展信息并反馈给控制部门,为控制服务。对比是将实际目标成果与计划目标相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偏离。

当实际投资目标偏离计划目标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果是轻度偏离,通常可采用较简单的措施进行纠偏。如果目标有较大偏离时,则需要改变内部投资比例及构成得以实现。如果已经确定的计划目标不能实现,那就需要重新确定目标,然后根据新目标制定新计划,使工程在新的计划状态下运行[8]。

总之,每一次控制循环结束都有可能使工程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或者是重新修订计划,或者是重新调整目标,使其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开展。

5.控制建设工程投资成本的目标

控制造价,节约成本,在控制中按重要性进行分项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

5.1从计算结果得出,控制装修改造项目投资的最重要目标是严格限制结构加固费用的过高。医疗用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达到抗震等级要求,而本次社区改造多为多层砖混结构,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需要加固处理,但投资从个体差异900元/平方米到3000元/平方米不等,对投资影响很大,作为首要控制对象。

5.2其二,其次控制装修改造项目投资的目标是控制好装修改造工程造价。控制装修改造工程费主要依靠控制设计、材料选择、尽可能利用现状改造来实现,重点是规范化设计、控制价招投标、规范施工管理、减少签证及变更。

5.3控制装修改造工程投资的第三目标是尽量减少的其它费用。对成本的管理就会趋于严格投资分析及控制步骤:中国的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仍大都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管理的改进大有潜力,应从规范管理程序、丰富科技含量、创新管理手段、落实监督制度入手,提高管理的水平,努力降低不合理的其它费用。

6.小结

由以上分析、计算可以看出,装修改造项目投资总成本中包括结构加固费用、“设计、监理、勘察”费用、其它费用、装修改造工程费、配套工程费、利息等因素。各分项因素按照对装修改造项目投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加固费用、装修改造工程费、其它费用、“设计、监理、勘察”费用、利息、配套工程费。这表明了装修改造工程费、结构加固费用、其它费用是是装修改造工程投资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结构加固费用所占投资总成本比例的标准差系数最大,说明各装修改造项目的加固成本由于所选楼房结构类型、建筑年份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结构安全性能好与危房加固成本所占投资比例最多相差33%,是一笔相差很大的投资比重,在选择楼房加固过程中,2家加固费用超过新建费用建筑安装成本,决定取消投资。

参考文献:

[1]黄锡.为医院建筑设计明天.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3:34-37

[2]袁征.构建系统化的医院风险评估机制.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8:712-713

[3]胡建峰,陈景.医院基建工程的造价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40-941

[4]胡志根,肖焕雄.工程项目投资动态控制方法研究.基建优化.1997,18(2):23-26

[5]丁小英,彭志明.建设工程风险分析方法.黄山学院学报.2009,11(5):61-63

[6]崔勇.浅谈如何加强医院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4):104-105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2

一、医院现状;

现有职工总人数292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0张。中高级以上职称120人,科室人员结构基本合理。

定期考核,医院现有新院、肿瘤分院、分院三个分院。分院职能科室代行总院管理职能。各分院实行目标管理。单独核算。

一个党办下设八个党支部。医院共有党员128人。组织结构设有:一个党总支。

医院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医院,目前。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平安定点医院,爱婴医院,120急救定点医院,市人寿平安定点医院,市公安局法医指定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省级卫生单位”省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诚信窗口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卫生系统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我市“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确立“打造肿瘤专科和特色外科品牌,树立平民医院形象”办院思路,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集科研、教学、预防、治疗、化疗、微创为一体的具有肿瘤专科和特色外科的现代化医院。

二、2015年总体发展目标;

(一)基本建设;

增设过渡病床100张。2011年产权式病房楼完工。

黎阳社区、长风社区改扩建工程(5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开工。2013年投入使用。2011年3月。

医院11层综合病房楼(18000平方米开工。2014年底投入使用。2011年10月。

配套设施地下车库2011年开工。2013投入使用。

两个社区单独运行。届时实现三个分院整合新院一处办公。

将向建成豫北肿瘤名院目标而努力。2015年医院在内涵建设、达标上等方面有大的提升。

(二)设备投入:

增设床位各80张。综合病房楼完工后,1黎阳社区、长风社区改扩建工程完工。增设床位300张。

2总院申请增设急救站一个。配置相应人员和设备。

购置核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无创伤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腹腔镜、大型线机、等设备,3医疗设备投入。

(三)固定资产、净资产;

固定资产在2010年11月底1600万元的基础上翻一番,2015年底。达3200万元。净资产在2010年6月底227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5%以上。

(四)业务收入;

2015年达3600万元以上。重点科室、新增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60%以上。2010年的基础上每年增长20%以上。

(五)学科建设;

1加强肿瘤专科建设

把一些医学理论与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品质好的青年医务工作人员空虚到队伍中去,1加强流病学调查;原流调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流调队伍的管理,做到每2-3年对全市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调查,如;乳腺肿瘤普查、妇科肿瘤普查、食管癌普查、肝癌普查等,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做好肿瘤病人的入院康复教育宣传与出院康复教育宣传的基础上,2肿瘤预防宣传;积极做好肿瘤预防康复教育宣传。重点做好健康人群的肿瘤预防康复教育宣传,每年抓住肿瘤宣传月的契机,通过健康处方、宣传版面、发放肿瘤预防科普手册、走村串户、下街道进入居民区进行宣传。提高全市人民的肿瘤预防康复意识,降低我市肿瘤发病水平。

3肿瘤治疗;

治疗水平达到市一流。2015年底前健全肿瘤诊疗设备和治疗的科室。把我院的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化疗科、肿瘤介入治疗科做大做强。

治疗水平达到市一流2015年底前院肿瘤妇科微创中心建成。

建立健全相关病人健康档案。4建立健全肿瘤病人健康档案:通过流病学调查。

逐步健全完善社区中心功能,2加快社区中心改扩建工程。2015年将黎阳、长风两个社区中心打造成为,规模适中,功能完善,面向社区,便当实用,技术全面的基层医疗服务中心。

全市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要在创伤骨科基础上,3强化骨科建设:骨科塑造名医、增添设备、加强宣传。开展脊柱外科手术、骨病等项目,成立脑外科治疗组,逐步开展脑溢血脑外科手术,为分科打下基础。

现有普外科基础上,4成立微创外科。增加局部设备,选送人员外出进修,引进局部关键技术人才,开展微创外科手术,如腹腔镜外科手术、电气化切除治疗前列腺及胸腔镜等手术,通过市场部运作,形成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加病人量。要突出一至两个专病,5内科要利用承担社区服务优势。提升病才质量。

可入住“优质、廉价”特困病房。6建立特困病房:对于来院就医住院的特困家庭、五保户等特困人群。

(六)人才建设

培养和造就规模适中、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1总体目标:五年的时间内。确立医院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择优聘用的方法,2015年底前通过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人才流动和管理机制。

每年引进研究生和本科生1015名,22011年以后。2015年研究生和本科生引进达5070名,引进各类高级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才510名。

100万元教育经费投入,32015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完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聘任、晋升等有机结合,每年派出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去上级医院轮转学习,鼓励专业人员参与学历教育。2015年底前,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卫技人员学历比例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占40%,专科学历占50%,中专学历占10%。

实施“名医工程”建设。2015年前培养出市级水平各临床亚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5人。4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七)文化建设

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具有二院自身特色为核心价值观的医院文化体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强化医院内涵建设,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1有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懂经营,2院党政班子建设;建成一个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善管理,能率领全院职工干事守业、开拓进取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集体。

发挥干部队伍骨干生力军作用3院各党支部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主人翁精神。4建立健全院工会、青年团、妇女组织、职代会等组织。保证职工权利。

(二)制度保证;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1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

2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三)纪律保证;

加强院纪检监察室工作力度。1加强党纪和政纪教育和宣传。

2建立健全院违纪通报制度。

(四)资金保证;

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1加强医院招商工作领导。2010年1月院成立招商办公室,加强和统一了医院招商引资工作。

2利用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倾斜政策和棚户区医院建设辅助资金政策。

利用现有资源,3创新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方法。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认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修医德、筑医魂、强医能”努力使自身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以下试论医院如何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1.以核心价值观为支撑,提升医院知名度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冀中能源在“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理念引领下成为世界500强之一,体现了文化支撑作用。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在积极宣传冀中能源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提炼了9条核心文化理念,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核心价值观,秉承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仁爱、和谐、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雷厉风行执行到位”的作风理念,在目标、安全、服务、等方面建立起医院文化理念体系;在标识上,医院设计出独具魅力的院徽、院歌,来统一职工的思想,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得医院依托文化理念发展成为冀南豫北有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以正确的荣辱观教育职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医者德为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重医德教育,我院医德教育具体是:

2.1结合社会实际,多层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医院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一方面组织职工到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参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为道德楷模,利用幻灯、牌版等展示和学习双百人物事迹,书写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努力提高自己文化修养;一方面利用每季度的安全办公会对比社会医患纠纷等社会案例开展讨论,自我剖析分析查找不足,总结医疗服务中不和谐的地方。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教育内容职工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最终做到自觉主动参与学习。

2.2结合身边岗位,榜样示范激扬先进文化

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专家、模范先进人物是医院的无形资产、特色品牌,他们的精神与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我院每年召开表彰大会,对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榜样的无穷力量、先进人物的高尚人格塑造卓越的医院文化,形成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2.3结合媒体宣传,文化铺垫引导正确方向

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体现企业文化的良好的导向作用。我院利用院报《总院视窗》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开门办报,坚持正确的文化宣传方向,传播医院信息、医德医风、名医名科、普及医疗知识,成为职工和患者的良师益友。医院还密切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结合,宣传医院理念、确立医院形象,使医院以良好的形象走入千家万户。

3.以厚重的文化融合医疗资源,给予医院发展动力

3.1以文化凝聚职工,增强职工的自豪感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的前身起于清末明初(1903年)“六合沟碳矿医院”1945年八路军太行五分区接收改为“峰峰利民煤矿医院”;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称晋冀鲁豫工矿局医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峰峰矿务局的成立,1961年“峰峰矿务局医院”改名为“峰峰矿务局总医院”;如今冀中能源挺进世界500强,合并壮大后的成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医院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凝聚自身三个院区的强大力量。

3.2以资源整合,文化互补,提升医院发展实力

原有的两所独立的综合医院合并成的峰峰集团总医院,包含南院区、北院区和邯郸院区,现有1700张床位、专业技术人员1402人,具有副高职称189人的实力,文化理念的互补和统一、聚合的技术优势,彰显出总医院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医疗资源的融合又反过来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先后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峰峰分中心、全国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协作项目腹腔镜培训基地、国家863计划食管癌筛查冀中能源峰峰基地。医院骨科、儿科、神经科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3.3以学习文化带动科技创新,科、教、研一体促发展

我院党政把抓学习、提素质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以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全员文化素质。医院对标省内一流医院联系大学院校,请进来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讲课,让医护人员接受先进的文化熏陶、专业的技术指导,医院多次派员到北京友谊医院调研,特聘专家开展“医院西点执行力启蒙训练”,去年两次邀请德国专家讲学示范,本院专家也在德国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演讲5次。今年医院又与河北省北方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以职工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力促医院和谐稳定的发展。

4.提升和完善服务文化内涵,满足患者需求促发展

4.1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

通过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以现场问卷调查等形式,关注患者感受,收听患者意见;对患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整理,落实整改,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调查结果医院同时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参考,督促职工改进服务。

4.2重视廉洁文化环境建设,让社会满意

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投诉电话,充分利用群众举报、公休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监督,出现了多起医生拒收红包,主动汇报、把红包返还——为住院患者转交为住院费用的情况。民主评议行风是依靠社会群众监督员的作用,反馈群众反映的突出的问题和需求,并以实际改善效果示众,来提升服务内容的方法。通过社会监督力量了解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一方面加强了沟通,一方面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4.3努力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提升自身服务文化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4

 按照《云南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卫医发〔2011〕1098号)文件精神,***区卫生局结合我区实际,在我区内认真进行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的工作,确定了***区人民医院、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家单位为试点医疗机构,以中医康复为抓手,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对照评估工作方案内容,对我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两年来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区人民医院

2012年***区人民医院主要做好康复医学科的筹建工作,包括房屋、设备、人员、经费的逐步配套。医院将门诊三楼原中医门诊和针灸门诊的重新设计装修,并新建了近70平米的康复训练厅。先后选派3人次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配备了中药熏蒸床、理疗床、牵引床、远红外线按摩理疗床、中频治疗仪、红外线烤灯、电针仪、周林频谱仪、温热磁场振动治疗仪、tDp治疗机、激光疼痛治疗仪等设备。开展了针灸、电针、温灸、火罐、腰椎牵引、颈椎牵引、中频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热磁疗、推拿、按摩、中药熏蒸、药离子导入、中药涂敷治疗康复理疗项目等。在卫生局统一安排下购买了7张电动牵引床、3台蜡疗机、2台热敷治疗机等物理治疗设备。经过一年的准备,今年区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科,现有医师4人、护士3人、治疗师3人。在医院内建立疾病早期康复介入制度。指导3家社区开展康复治疗服务和康复咨询服务。两年来门诊康复服务7860人次,住院病人61人次。

2、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开展康复项目:牵引、手法复位、中药熏蒸、中频治疗、推拿、电针、火罐、放血疗法。

卫生技术人员32名,其中中医3名,没有康复专业人员。结合原有的中频,熏蒸等中药理疗康复,做好了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专科病种的诊疗规范,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继续打造好康复理疗在社区的影响力,让康复理疗成为真正的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特色专科。在两年里科室共接诊病人1250人次,收到广大患者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康复医疗设备:普通电脑牵引床、多功能电脑牵引床、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床、神灯、电针治疗仪。2012年区卫生局配备了①熏蒸治疗机一台②智能疼痛治疗仪③离子导入治疗仪④极超短波治疗仪⑤艾灸治疗机⑥电针治疗机⑦神经损伤治疗机⑧磁振热治疗仪等设备,填补医院的医疗空白,为颈腰椎等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经济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3、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康复科,工作人员3名,其中中医主治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1名。现有设备:红外线治疗仪2台,中频治疗仪2台,超声波治疗仪1台,电麻仪2台,牵引床1张。开展的项目为中医、针灸、推拿、耳穴、艾灸、拔罐、牵引、中药导入、电疗、超声波治疗。目前重点康复人群为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以针灸、中药、推拿、心理治疗和偏瘫康复器帮助病人进行恢复,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将经过医师系统规范治疗的康复者进行了记录,并建立了规范的档案进行管理。今年已有5位患者参与了康复管理,对康复建档者定时认真的进行随访,及时的与患者沟通,并且给与患者予有效的建议。另外,今年对脑肿瘤切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名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今年特派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了中心的康复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1、康复场地不足及康复设施不全,康复专业人员缺乏。

2、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康复知识学习还在起步阶段,可以说针对性有了,系统性、实用性还刚刚开始。

3、由于康复体系建设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卫生部门无法单独完成,因此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缺失,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财政、医保、人事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出台。

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不成熟,还需磨合,适合双方的分工协作方式有待探索。

5、对公众的康复知识有待普及,康复医疗服务病源不明确,服务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6、康复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还没有显现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突出打造技术品牌。将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纳入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工作规范,努力做好我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

 

 

                              ***区卫生局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ousetang”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卫健局民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区卫健局在牵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统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保障能力,按时间节点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

一、顺利启用新兖中心卫生院。集中力量对新兖中心卫生院进行迁址改建,投资700余万元改造原新兖镇第九中学,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打造高标准医疗卫生服务场所。新院区占地72亩,建筑面积5600㎡,住院病床扩充到80张,划分办公区、医疗服务区和健康自助区,新建高标准手术室、糖尿病病友之家和国医堂,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室,升级改造健康小屋,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医疗服务环境焕然一新。今年1月新院区全面启用,经过10个月运行,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新兖中心卫生院在各镇街卫生院中床位最多,4月底恢复正常医疗运营后,每天门诊量可达到80人次左右,已开展手术40多例)

二、规划新建酒仙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新建酒仙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卫生健康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铁路医院改革发展统一规划,在医院内选址新建服务中心。项目占地2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规划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家庭医生工作站、公共卫生科、慢病管理科、老年健康评估中心、口腔科、数字化查体中心。目前,中心主体钢结构框架建设已全部完成,内部装修工程已经过半,年底前正式启动。在原中心办公楼改造建设精神卫生中心,改造面积1350平方米,病房20间,设置床位100张,全面完成室内装修改造和设施配备,并投入使用,已收治病人30余人次,填补了我区精神疾病防治机构的空白。中心二期新建工程主体已完成,投入使用后可再开放100张床位。

三、深化推进城乡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院与漕河镇卫生院、颜店中心卫生院“六统一”医共体建设,推进医共体内部各项业务一体化管理,有效增强了诊疗服务能力。按照医疗发展区域规划,重点推进铁路医院与酒仙桥、兴隆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建设。中医院、铁路医院已完成医院信息系统融合,同步对接酒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联合建设了高标准国医堂,即将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突破多年没有诊疗服务的瓶颈。铁路医院与兴隆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化对口帮扶,前移专家门诊,选派主治医师以上技术骨干日常坐诊,联合开展内、外、妇、儿、口腔、中医、康复、急救等诊疗服务项目,进行联合查房、医疗指导。同时,在兴隆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急救点,开展急救诊疗服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的规范化疾病管理和同质化诊疗服务,有力提升了东南部医疗服务能力。

四、提升村级医疗标准化建设水平。深化村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全区村(居)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实施方案》,2020年计划建设区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100个,市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7个,省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2个。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五室分开”、“六通”,统一内外标识、装修样式、设备配置、日志档案、诊疗制度、人员着装等要求,全力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基础设施改造,目前100家标准化卫生室已经全部建设达标。

五、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今年为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人,充实镇街卫生院业务技术力量,逐步降低空编率,满足基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目前,事业单位卫生类招聘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工作均已顺利完成,66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于11月12日全部入职,进入工作岗位,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虽然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酒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约需资金700余万元,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特别是受疫情影响,铁路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承担医疗救治任务,医院正常运营受到很大影响,发展医共体存在一定困难。下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酒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尽快完成内部装修和设施配备,确保年底前正式运营。充分发挥区精神卫生中心作用,填补我区没有精神卫生机构的空白,打造多元化精神卫生救治体系。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6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把统筹发展卫生事业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等重点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年初,区政府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区重点卫生工作,并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实事项目,纳入对街道、镇重点工作考核范围。区人大、政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视察的工作重点,定期组织代表和委员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指导。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确保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对基层卫生机构进行配套改貌建设,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年初,区财政将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设立财政专户,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通过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有效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进一步提升全区卫生工作水平

(一)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自1月份起,在7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全区72个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所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完善一体化管理制度,完善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4月6日,全市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二)加大力度,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今年,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省庄镇卫生院门诊楼改扩建和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改貌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省庄卫生院新建的层流洁净手术室达到全市乡镇医院领先水平。街道投资5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家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小屋,让居民免费享受“自助式”健康体检。积极开展“星级站(所)”创建活动,中心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荣誉称号。财源、岱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顺利通过省卫生厅验收。

(三)创新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今年5月份,我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通过组建健康使者服务团队,实行“网格管理、团队协作、责任到人、个”的工作机制,以门诊签约、上门签约、集中签约、预约签约等方式,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初步探索出健康使者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组建“健康使者”服务团队108个,已签定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11210户。6月14日,全市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现场会议在我区召开。二是积极开展社区特色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小屋,融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为一体,开展居民免费自助体检、重点人群筛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丰富了健康管理的形式,提高了居民参与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高街道根据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将村卫生所与村老年公寓建在一起,由医务人员为老年人直接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便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管理。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将中医药服务引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三是实施重点人群服务券制度。在全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首先推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券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券。将每次免费服务的项目、金额标明在服务券上,由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发放到重点管理人群,居民凭服务券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免费服务,接受服务的居民在服务券上签名认可,健康档案的真实性、服务的规范性得到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62.03万人,建档率84%;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7.3万人,建档率78%;接受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3.9万人,高血压4.2万人,糖尿病1.2万人,慢病规范管理率达92%。四是破解妇幼保健工作难题。狠抓市级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工作,投入90余万元,对各街道、镇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整改建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创建成功。积极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与计生、民政、居(村)委会等单位的配合,建立《孕产妇保健档案手册》及iC卡,及时进行孕早期、孕中期和产后保健服务。截至目前,全区规范管理孕产妇2504人,0—6岁儿童3.77万人。五是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区组织8支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社区和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关怀在行动”活动,已开展大型健康教育咨询活动70余次。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装省卫生厅统一配备的“好医生”健康教育机顶盒,每天循环播放健康知识。

(四)积极稳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一是认真开展运行机制改革。出台《区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稳步实施。二是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落实临床诊疗规范,规范诊疗行为,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医疗机构巡查,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改善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等活动,改进服务态度,优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积极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开展灵活多样的预约挂号服务。今年,区人民医院外科、市中医二院老年病科被授予“第四批全市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市中医二院儿科病房被授予“第五批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四是积极开展“卫生强基”工程。今年,在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探索建立区直医院帮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长效机制,由中医二院派驻专家、财源中心提供场所联合开设中医专家门诊,使社区居民不用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升了基层卫生网络的服务能力。

(五)突出优势,中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目前,、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市卫生局评为“市级中医药特色机构”。今年,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创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庄卫生院申请创建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加强重点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中医二院儿科被评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并被省卫生厅列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老年病科被评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积极发挥中医二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全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对全区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

(六)强化措施,疾控与监督工作有序开展。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和“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加大霍乱、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处置演练,8月5日,举行了全区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同时,区疾控中心、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分别开展了急性中毒处置、医疗急救、核辐射救治等方面的应急演练。规范执法,狠抓卫生监督工作,杜绝各类职业危害事故、学校卫生安全、医疗安全等事故的发生。继续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82家单位通过了量化分级管理验收。严肃查处非法行医行为,查处违规违法案件6起。

(七)规范监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新农合参合率已连续四年保持行政村覆盖率和群众参合率100%,筹资标准大幅提高,达到了年人均300元,全区参合农民共计12.96万人。进一步优化调整补偿方案,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区实行门诊总额预付制方案》,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和种类,最大限度地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实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制定印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实施方案》,对全区125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诚信等级评定,其中a类32家、B类65、C类28家,同时规范新农合补偿费用公示制度,实现新农合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保证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

(八)注重结合,党建工作得到新提升。强化政治学习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每周五政治学习,创新学习形式,采取外出考察、召开现场会、参观项目建设、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开阔学习和工作思路。利用宣传栏、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三型机关”创建、“三好一满意”、“一把手话作风”电视访谈等主题活动,积极宣传卫生系统作风建设整改年活动的新进展。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治理,规范药品器械采购,杜绝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现象。11月12日,区卫生局在卫生部督导全省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典型发言。12月21日,区卫生局在省委考核区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推进城防体系建设座谈会,作了《纠正医药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典型发言。扎实开展“党员活力细胞”行动,在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业余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社区、进农村,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进行免费体检和治疗常见疾病,解答群众咨询,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指导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9月14日,局党委在东湖公园举办了“党员活力细胞健康行”活动。10月9日,在市委调研区党员“活力细胞”行动座谈会上,区卫生局作了《激发党员“细胞”活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典型发言。

三、认真总结,提前谋划,推进全区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卫生局和区委区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1、2、7”的总体思路,全面做好2013年各项卫生工作。即:抓住一个重点(紧紧抓住加强服务管理这个重点),提升两项能力(提升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七个体系建设(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加强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一)抓住一个重点。紧紧抓住加强服务管理这个重点,着力在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上求提升。通过推进制度建设、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二)提升两项能力。一是规范服务行为,健全服务团队,提升公共卫生保健能力。继续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完善“健康使者”服务团队建设,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管理制度,对各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进行分级管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培训,强化考核评估和监督指导,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和设备准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医疗安全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急诊急救知识、临床合理用药等进行培训,制定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计划,由区直医院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免费进修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拓展服务领域。继续实施预约诊疗、电话回访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将服务拓展到诊疗前后;积极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基层单位积极提供会诊、专题讲座、义诊咨询,区直医院开展活动不少于12次。加大卫生强基工作力度,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将服务拓展至群众身边;深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年内,镇卫生院至少有1个病区创建成全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三)加强七个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实施质量为重点,推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创建“温馨健康家园”,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健康教育促进示范社区,建成融健康广场、健身场所、健康宣传、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健康家园,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相结合的卫生服务。

二是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研究制定专科人才引进管理方案。积极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抓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聘用临床医师,都要经过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培养,在岗医师按照要求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强化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配齐配全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强化培训,达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有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

三是加强基层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0个基层站所改貌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将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纳入全区东部片区和新华广场项目规划。大力开展“星级”创建活动,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中心、卫生院创建全市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制度,集中采购供应达100%。

四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专业队伍素质,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中医二院继续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形成“院有专科、人有专长、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格局,年内,确保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打造区中医药特色品牌,大力实施“四个一批”活动,即:评选一批区级基层名中医、打造一批中医名科专病、创建一批中医药特色中心(卫生院)、提升一批中医特色站(所)。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力度,做好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的力度,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

五是加强卫生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监管,提升新农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新农合行政村和农业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行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做好测算、衔接、监管工作,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信息公开。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继续推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加大对信用等级低的单位管理力度,探索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约束措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和种类,逐步推进住院补偿总额预付制改革,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2、强化措施,提升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水平。继续加强流感、霍乱、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行动抓好疾控重点项目建设、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实验室设施升级改造。年内,完成省结核病预防控制规范达标区创建工作。突出抓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量化分级管理、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大餐具集中消毒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公共场所“示范店、示范街、示范行业”创建活动,集中抓好《职业卫生法》“六进”宣传、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职业危害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洗涤机构消毒卫生监测。继续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医疗机构“三证”持有情况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突出抓好学生健康查体、校舍卫生监测、学生饮用水管理、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等工作。

3、加大力度,提升妇幼保健水平。以提升6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抓手,整体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水平。抓好市级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创建,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4、积极探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合理调整分配项目资金。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考核评估,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机构的补助资金挂钩,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

5、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管理。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善投入机制,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乡村医生补助资金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等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年内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与决策的反应能力,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配备使用、业务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监测统计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整合现有信息系统,逐步解决数据不能交换、信息不能共享等现象,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7

一、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58所房屋建筑不达标政府办卫生院进行改造。各县、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乡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截至11月底,已竣工投入使用26所,主体完工11所,乡镇卫生院内外环境和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切实做好卢龙、抚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xx年两县参合农民61.74万人,参合率分别为68%和81%,筹资总额1853.21万元。截至11月底,28.8万参合农民得到医疗费用补偿,补偿金额1694.31万元,其中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

二、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今年,我们确定军工医院为惠民医院,并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了惠民病房,对城乡低保人群、农村“五保户”及特困人群实行“一减三免”(免挂号费、减收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同时,在县级以上医院实行了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等惠民政策,开展了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共为群众减免医药费1500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三个城市区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800名。一年来,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万份,开展义诊、健康咨询50余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三、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今年11月份,5个疾控中心、5个传染病院(区)和1个紧急救援中心国债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000多万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继续推进县(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关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所组建,三区也都制定了改革方案。加强市级医院建设,市第一医院外科楼已于10月动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大楼正在进行规划、立项,市中医院迁建也被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整合医疗急救资源,对医疗救治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组建了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将投入使用。

20xx年全市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强化政府职能,坚持公益性质,推进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和发展。

一、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在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乡镇卫生院装备全部达到基本配置标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试点,逐步改善村卫生室散、乱、差的状况。实施农村卫生人员素质提高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乡镇卫生院院长招聘制,有计划地清退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两县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认真总结××、××两县经验,扩大保险病种,调整报销比例,加强医疗监管,确保4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0%以上,使更多农民受益。同时,开展调研,摸清底数,积极探索三个城市区农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的新路子。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卫生服务。制定《全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设置规划和相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强化政府责任,切实落实城市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社区卫生补助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整合城市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要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相应责任,部分二级、一级公立医院要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规范服务行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提供卫生服务的质和量核定财政补助。20xx年,三个城市区要建成4-6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力争使30%的城市居民能够享有“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8

 

一、朝阳区主要做法

1.积极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积极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并于2014年出台《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主要亮点一是医师申请多点执业的地址不受数量限制;二是医师申请多点执业无须现执业医疗机构同意,可直接申请医师多点执业注册。

2.积极建设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区域化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机制,出台《关于建立朝阳区医疗机构区域化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机制的工作意见》,并按照“服务优先、片区布局、组团协作、分级医疗、信息共享”的工作原则,在朝阳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各建立以1-2家三级公立医院为核心单位,其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协作单位的区域医疗联合体。从而形成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合理布局、服务能力相对均衡的新型医疗服务网络。

3.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符合政府支持方向的医疗机构。一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在郊区新城、重点镇和新的大型人口聚居区举办医疗机构;三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护理、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院;四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拥有高新技术和专科优势的医疗机构;五是鼓励社会资本捐资举办医疗机构或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

二、今后工作建议

1.深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并总结评估我市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开展情况,逐步放宽医师申请多点执业的条件,取消医师多点执业地址数的限制,最终实现医师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9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始终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卫生系统实际,及时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方案;组织干部职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查找制约和影响卫生科学发展及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经济政策机遇,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将卫生事业发展融入小康社会建设之中;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中央新增投资社会事业这一良好机遇,主动对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千方百计想项目,争项目,跑项目,以项目带动,推进提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努力,半年来,向上争取资金1603.42万元,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7个,争取到福建省烟草公司捐赠宁化县卫生事业项目资金420万元;把4所卫生院设备更新提升急诊急救能力、3所卫生院改造提升、20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列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县政府为4所卫生院设备更新配套资金100万元,20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配套资金10万元,共计110万元;5月份会同县发改局编制完成了2009-2011年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上报进入国家项目库,列入中央资金年度投资计划,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经下达。在去年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目前,上年结转项目治平卫生院门诊楼、水茜卫生院病房楼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000万元的县医院门诊大楼已完成框架主体工程,预计2010年6月底可交付使用;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总投资520万元的曹坊、城郊、河龙、安远等卫生院门诊、病房楼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曹坊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基本完工、门诊楼改造7月份可开工建设;城郊卫生院病房楼改建完工并投入使用;河龙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基本完工;安远中心卫生院病房楼预计7月底可竣工验收,门诊楼改造7月份开工。完成4所卫生院设备更新采购计划和20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规划,11个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项目289万元的设备配置方案已上报列入省市盘子。目前正在策划包装、向上对接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20指挥中心,县中医院病房楼建设,城南迁建、水茜、石壁、治平卫生院的门诊、病房楼改扩建等7个项目。

三、强化行业监管,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我们把强化行业管理作为卫生工作的基础工程。一是带好队伍,强化职责。强化一个院长就是一所医院,完善了院(所、校)长负责制;二是建立“一把手”重点工作目标承诺制度。年初,实行22个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重点工作目标承诺,并签定承诺责任书,承诺目标突出各单位增后劲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将业务收入指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新农合、创建三优单位、平安医院建设、公共卫生等6个方面内容列入“一把手”重点工作目标,实行百分制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对全面完成承诺目标,按规定给予奖励;对未完成承诺目标任务的单位主要领导应就未完成目标向县卫生局作出书面说明,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优,单位年终不得评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履职意识;三是继续实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目标工作考评。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奖惩明确。通过强化行业管理,系统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1-6月全县完成门诊2049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4744人次,增幅7.77%;住院3303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507人次,增幅29.41%;业务总收入4753.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06.83万元,增幅达37.92%;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增幅较大,比上年同期增加354.62万元,增长61.65%,治平、泉上、湖村、安远、水茜、方田、石壁、淮土等8个卫生院业务收入翻番,其中治平卫生院增长155.2%、泉上卫生院增长99.7%、湖村卫生院增长79.65%。系统自给率(含拨款)102.36%。

四、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年初县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标志着我县的医疗卫生水平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5月份召开了全县医院管理年活动与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医院管理和发展及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各单位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按照“理念再深化,管理再加强,质量再提高,服务再创新”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医院内部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开展了第二届“三基三严”临床、技能知识竞赛,激发了医务人员学习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力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确保医疗基础质量和安全。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6月份,与县综治办再次召开了以质量、安全、服务、收费为重点的“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会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目标,强化措施,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平安医院创建水平,上半年全县医疗纠纷与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了2009年全市医政工作会议的承办任务。

二是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达274368人,参合率为91.4%,比2008年增加14049人,提高了4.3个百分点,协调解决了新出生儿童的参合问题,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1-6月份全县共有17019人次得到住院补偿,补偿金额1277.81万元,人均补偿750.8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12169人次,占71.5%;县级医院住院补偿3951人次,占23.2%,县外及县以上医院住院补偿899人次,占5.3%,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明显提高。以上情况表明,半年来,我县新农合总体运行平稳,发展态势良好,病人流向较为合理,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这一民心工程深入人心。

三是公共卫生工作持续推进。完成了16个乡镇210个行政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和完善了《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卫生事件报告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举办两次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综合演练,由于责任明确、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准备充分,1-6月份全县未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是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1-6月份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9种274例,报告发病率为79.02/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24.52%。有力有序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组织机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强化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单、媒体等方式宣传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疫情监测,组织对入境返乡人员进行跟踪医学观察,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6月28日,全县共跟踪随访境外入宁人员80人,未发现发热病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落实,1-6月,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9例,其中新涂阳结核病人50例,完成任务指标的106.2%,两个月痰检转阴率达100%,涂阳病人登记满一年治愈率达89.8%;认真实施福建省艾滋病防治大型宣传活动项目和娱乐场所艾滋病干预项目,加大高危人群监测力度,做好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工作,完成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87人;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全县基础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6.07%,1-6月全县接种流脑apC疫苗2673人、百白破疫苗5418人、卡介苗疫苗1651人、脊灰疫苗5273人、麻疹疫苗1293人、乙肝疫苗1247人、乙脑疫苗1350人;开展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三大监测系统管理工作,监测报告及时率100%;巩固了消灭和基本消灭疟疾、丝虫病、麻风病、碘缺乏病成果。

五是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管理,严格执行《婚前保健工作规范》,积极开展婚前卫生咨询指导和医学检查。1-6月,全县婚检2966对,婚检率96.7%。努力实施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的多项干预措施,规范孕产妇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强化“三网”监测,狠抓高危孕产妇和体弱儿专案管理,妇幼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上半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6.32%,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80.8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9.07%,产前检查率97.9%,产后访视率96.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11.01‰,新生儿死亡率从5.92‰降至4.19‰,与去年同期对比,住院分娩率从99.95%上升至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从9.59‰降至7.34‰;高危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和高危管理率达100%。

六是中医中药事业持续发展。在加强县中医院“不孕不育专科”、“针灸理疗康复专科”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建设标准,强化中医院建设,健全机构,规范管理,将中医工作列入县、乡医疗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和重点专科梯队人员的培养,全县中医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共78人,形成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为基础的中医医疗网络,逐步提高了我县中医药水平,推进了中医工作的发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终末评审。被省卫生厅正式确定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七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规范收费为主要抓手,在同级医院推行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继续实施降低减免挂号费,对特困病人实行医药费用减免优惠政策,县医院、中医院每门诊人次和出院者费用增长水平控制在市卫生局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上半年仅此两项措施共减轻群众医疗负担13.06万元;县医院使用特困病人救助基金为特困病人减免医药费用6万元;继续做好药品招标采购工作,上半年县医院、中医院招标采购药品1510.24万元,占购药总额的90%;同时依靠节流减支,降低医院运作成本,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八是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新的进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5月份按照《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标准》组建双虹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了B超、心电图、生化仪等设备;制定了“社区医师进家庭”工作方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责任书,确保“社区医师进家庭”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加快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共组织6批12人次参加社区医生培训,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

九是卫生监督工作依法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集食品、公共场所、化妆品、学校卫生、传染病、职业病、医政监督、母婴保健为一体的卫生监督执法。上半年,全县共核办城乡食品卫生许可证939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9户,及时办结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1597人,体检率100%,检出“五病”患者27人,均已调离工作岗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合格率89%,公共用品消毒效果合格率93%,餐具消毒合格率达91%,有4家餐饮业通过市级验收援牌,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735家次,并督促建立和完善了食品经营单位落实添加剂进货索证和台帐制度。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狠抓节日食品卫生、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与化妆品卫生的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和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行政许可专项检查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检查,查处牙科无证行医2家,取缔社会游医2家。

十是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继续开展除害防病专项活动,结合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和新农村建设,在城区开展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在农村开展了整治“五乱”为重点的创建卫生村(镇)活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在城区开展春季大规模的统一灭鼠活动,有效降低了城区鼠密度;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继续推行农村、社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5场次,咨询1900多人次,发放宣传单5900余份。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抓好农村集中供水建设管理,对全县30个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建成的农村集中式饮水工程进行卫生学调查,监测30个集中供水点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41份,确保全县无水源性疾病爆发流行。

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总结篇10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粤府〔*〕23号)精神,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注重服务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区域规划,全市统一布局,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辅以其他卫生资源转型和新建,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逐步规范;坚持与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同步。

(三)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市街道基本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居民可就近便捷享受费用比较低廉、质量比较优良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

二、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卫生服务网公益性基层卫生组织,实行区(市)管理,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综合服务,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街道设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根据需要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内已有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认定一个机构,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已有区综合医院或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和历史形成的城中村卫生站,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无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无区级综合医院或镇卫生院门诊的,由区(市)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从辖区内已有其他卫生资源中,在同等条件下首选公立卫生机构进行转型、改造或新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后,不再新设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层次相同的综合性医院、综合性医疗门诊(诊所)和服务中心。*区、*区政府不再办区级医院。

(五)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工作方式,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六)按法规和标准,规范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科室、床位设置和设施配置符合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定要求。社区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用房面积、设备、布局应达到提供专项服务规定要求。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原则上按照低于3万人口的街道(含3万),按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大于3万人口的街道,按每万居民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按1:1比例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5%。设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5张病床增配1名执业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设药房的应配备药剂士以上的相应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核定人员编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等要素按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实行准入制度。

(七)建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协作关系。调整市级预防保健机构职能,逐步将适于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区、*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所在区(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

*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区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所在区(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实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部分疾病社区首诊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院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相应医院诊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院转诊病人,应按医院建议和病人要求,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等服务。公立医院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提供便利,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命名和标志应符合规范要求,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不得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及以上名称。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中、西医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财务、药品、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其他有关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或个人“契约式”服务制度。

(九)深化改革,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力。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服务需要和精干、效能要求,实行定编定岗、绩效考核,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分别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切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绩效考核,对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对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直接挂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核算,与其下伸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没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指导。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

(十)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市卫生行政、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有关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本地社区卫生服务年度发展计划,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准入管理,完善工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由区(市)卫生行部门按市发展规划,征询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意见后,对符合要求的,依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机构唯一名称进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开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论证基础上,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卫生局审核,对符合规定的,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项目行政许可。

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平台,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接受服务的居民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进行年度考核;要协同有关卫生监督所加强机构日常监管,规范医疗行为;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十二)加强编制管理,确保新进人员素质。区(市)编制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财政部门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卫生资源和卫生机构职能调整情况,以精干、高效为原则,落实人员编制,加强编制使用管理;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和工作需要明确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应在机构编制人数控制范围内,符合岗位要求,医生类应具备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医技类应具备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护理类应具备国民教育中专以上学历。要完善各类人员管理、奖惩和分配措施,吸引优秀卫生技术人员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十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区(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根据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按要求报批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采购招标、投标工作实行公开。建设项目严格按批准规模、标准和内容建设。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加强稽查、审计、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十四)落实财政投入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区(市)财政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原则上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个人付费等方式补偿。

要积极开展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逐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药品加价率,弱化药品收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政策原因造成基本医疗服务亏损,由同级财政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差额,统筹考虑整体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经费由区(市)、市按省有关规定共同承担。

区(市)财政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发展和改革部门依法对政府补助资金的分配、核拨、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追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要在财政部门严格监督下,按卫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情况予以核拨,对服务绩效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对服务绩效差的相应扣减补助。

区(市)财政和卫生部门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办法,明确收入和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规范收支行为。

(十五)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价格。区(市)物价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收付费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定价药品实际零售价格,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十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措施。区(市)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按定点资格条件及规定程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医保定点机构,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要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参保人员的服务。

(*)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其他机制。区(市)民政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监督;要探索建立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救助体系。

区(市)城市建设规划部门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用房纳入城市新建小区或旧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在新建或改扩建居民小区时,按要求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与市政公用设施同步建设。

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落实社区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质量、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

(十八)做好宣传,加强领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区(市)政府要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要把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措施,解决广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争取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支持。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卫生、城乡规划、物价、劳动社保、人事、民政、人口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区、*区、曲江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解决实施社区卫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上级要求,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年度工作计划,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区(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在市领导下,统一步调,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

(十九)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步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步实施:

1、准备阶段。*年上半年,成立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文件,组织开展卫生机构现状调查,制定市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财政补助、人员编制、功能定位、医疗保障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