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十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十篇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3:48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1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加深校际关系,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我校根据教体局关于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文件精神,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并把它作为向高质量学校学习的极好机会,在教体局孟勇局长的牵头带领下,两校领导召开了“结对帮扶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使得此项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开展。

二、开展各项活动,给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

在学校工作会议上,学校领导多次向老师们阐述结对帮扶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受帮扶过程中,老师们虚心学习,真诚面对,以心换心,以情促行。在工作中具体做到,主动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

机制,提高我校办学效益。

1、领导互访,更新办学理念。学期开学初,两校领导共同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确定工作重点,相互协调,制定帮扶实施方案,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2、教师互访,取长补短。自开展活动以来,我校曾先后三次派教师到对方参观学习,对方也经常派优秀教师到我校指导实际教学,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共同切磋教学技艺,提高了我校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展示,提高能力。2011年11月,建设街小学教导主任带领4位语文、数学骨干教师为我校师生上了4节示范课。2012年10月,建设街小学校长亲自带领语文、数学、音乐、英语教师又来为我校师生上了4节示范课。简明新奇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2012年11月建设街小学领导又带领老师和同学到我校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并给我们送来了一台电脑和100多册图书。通过师生交流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情。

4、网络交流,友谊永存。通过一年多的相互了解,使得我们两校之间、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教学信息、教学方法、解疑释难,使得我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心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三、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通过结对帮扶,对我们受助学校而言,收效颇丰,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更加明确了办学目标,不仅提高了办学品位,而且提升了我校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建设街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的付出令我校全体师生深受感动,并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收获的是爱心,是知识,是经验,是团结,是友谊,是理解。

四、感受与启发

虽然我们开展结对帮扶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较多。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开展城乡帮扶活动,必须真抓实干,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在交流上,易实不易虚,城乡帮扶活动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与合作,要真正地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解决教育教学遇到的问题,真正把好的经验做法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逐步改变我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五、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的设想

(一)、工作中的不足:

1、学校师资相对较少,教师有外出学习欲望,可是由于课程的压力,教学工作的延续性,想出去学习而又怕影响课程。

2、教学硬件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差距。教育教学理念的不同,硬件设施的落后,使教师在实施教学、教研方面进行如何有效落实还有

不足。

3、学校团队建设的困惑。指导学校都有着良好的互助团队,而作为农村学校,师资少,能给予出谋划策的人少,指导教师因为也有繁重的课务负担,有时也疲于应付。

4、学校之间交流互动活动开展的还较少。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

1、定期互派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加强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互相沟通,共同学习。

3、加强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以此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2

制定一个结对共建工作方案。结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在年初制定一份共建工作方案,使共建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经常深入结对村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帮民困,党组织和党员每季度至少到结对村开展活动一次,认真了解村情和党组织建设情况,做好调查研究,每年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召开一次互帮互助研究会议。结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部署结对共建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增强互帮互助活动的吸引力。

帮助建设一批党员活动场所。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每年帮助农村党组织订阅一份党报党刊、组织上一次党课、帮助解决一定经费、组织捐赠一批书籍等;帮助结对村党组织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活动阵地的作用,协助农村党组织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结对帮扶一批困难党员群众。结合落实党员承诺制的要求,组织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贫困学生户结成一帮一、一帮几或几帮一的帮扶对子,每年为他们办1-2件好事实事。帮扶工作中,积极转变帮扶方式,注重在帮扶中的“造血”功能,通过开展思想帮、技术帮、资金项目帮和生活帮,使帮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3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创新结对共建活动载体,组织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多为对口扶贫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二、主要内容

1、牵头组织召开对口帮扶单位工作座谈会。与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社科院、省工商联、安徽医科大学、省农行、中石化安徽省石油公司、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等单位加强联系,协调对口帮扶单位每年在岳西(或合肥)召开1—2次现场会或座谈会,总结经验,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增强贫困山区的“造血”功能。

2、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参与帮扶活动。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贫困村“结对子”,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机关结对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帮扶点调查研究,帮助结对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坚持每年到帮扶点对接1—2次,帮助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3、深入开展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对口帮扶点,开展走访座谈,访民情,听民意,记“民情日记”,填写《党员帮扶登记卡》。采取一名或多名党员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每年上门走访1—2次,为帮扶对象做1—2件实事。通过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4、集中送文化、教育、卫生下乡。充分发挥机关资源和优势,每年到扶贫联系点集中组织开展1—2次送文化、教育、卫生下乡活动。组织党员捐一本书或购买一批适合农村的图书,集中送至“农家书屋”;协调相关方面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劳务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安排机关幼儿园部分教师到乡村幼儿学校,进行帮扶支教,为乡村幼儿教师到机关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创造条件;组织机关医院部分医护人员,为农民群众进行义诊、送医送药,为敬老院五保户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尽可能为贫困山区群众提供服务。

5、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助推山区“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建设,在姚河乡建立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联系点,组织机关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生活和体育用品。在机关开展“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捐款帮扶姚河乡中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暑期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到共建点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座谈交流,邀请共建点品学兼优学生与机关青少年联欢,参观城市建设和科教文化场馆,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爱。

6、帮助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主动帮助姚河乡、姚河村争取省直有关方面支持,充分发挥挂职和选派干部的作用,指导推进实施姚河乡“土地整理”项目,积极配合县乡申报成片油茶、毛竹基地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村庄规划整治、乡村道路改造、茶叶加工厂等项目。协调省直有关方面资源,帮助姚河乡建设文化站,在姚河乡中心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姚河村“农家书屋”每年更新一次图书,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每年集中将机关闲置的桌椅橱架和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挑选和优化配置后,赠送姚河乡、姚河村,缓解乡村两级办公及活动所需。

7、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加强学习交流,及时总结宣传党建工作的好做法、新经验,谋划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措施。利用举办党建工作培训班,组织基层党员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安排党员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等形式,帮助党员干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8、切实做好“送温暖、献爱心”等走访慰问工作。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夕,组织机关党员走访慰问姚河乡、姚河村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和群众捐款捐物,从节约的机关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款项,切实帮助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尽快渡过难关。

三、基本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帮扶工作由办公厅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各党总支、党支部要指定专人负责,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制订好工作方案,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领导。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关党委牵头并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做到有计划、有措施,统一组织安排,抓好帮扶工作落实。在政策结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上多下功夫,协调各党总支、党支部履行职责、落实措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2、注重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各党总支、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关党委认真做好活动情况记录,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对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事例、特色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积极,作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单位、个人,通过内网或会议等形式予以宣传表彰。

3、坚持实事实办,确保帮扶实效。要把多为帮扶联系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与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年度帮扶目标,把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坚持量力而行,倡导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加强跟踪回访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措施。各党总支、党支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抓好帮扶工作的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果真正取信于民。

省委办公厅与岳西姚河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一览表

对口村结对党组织牵头单位

龙王村常委办、文明办支部,服务中心党总支机关服务中心

沈桥村综合调研室、机要交通处、保卫处支部机要交通处

马石村督查室、人事处、文印中心支部督查室

姚河村机要局党总支、总值班室支部总值班室

香炉村信息处、接待处、财务处支部信息处

梯岭村保密办、文书处、九狮苑宾馆支部保密办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4

一个省级贫困县,如何在短时期内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变成山青、水秀、天蓝、人富的旅游名县?其中有什么“秘诀”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为了探寻答案,本刊记者一行专访了黄龙县委书记任高飞。

《新西部》记者(下称《新西部》):我们了解到,您是第一个将黄龙县称为“黄土高原的香格里拉”的人。您是哪一年到黄龙县工作的?当时黄龙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任高飞:我是2013年到黄龙县工作的。黄龙县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辖5镇2乡,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属于省级贫困县,当时黄龙的经济结构以核桃、苹果、玉米等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为主,工业一片空白,旅游产业处于“零起步”状态。三年来,我们遵循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思路,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按照“生态旅游的田园县城、适宜人居的美丽乡村”和“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建设目标,通过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短贫富差距;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基础条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缩短城乡差距;通过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发展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将小区建成景区,将街道建成街区,将田园建成公园,将民房变成客房,将农民变成股民,将上山变成上班,将资产变成资金,将政务变成服务。以生态旅游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全县社会经济呈现出全面、迅速、良性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县GDp、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城乡两收入均较“十二五”初实现翻番目标,实现了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旅游,正在向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的终极目标大步迈进。同时也为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4月,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市委、市政府要求黄龙2015年底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实现小康,任务艰巨,但我们黄龙绝不能落后,经过一系列的措施,于2015年底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县全面脱贫目标。

《新西部》:我们都知道,精准扶贫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精准扶贫对象,我们了解到黄龙县去年确定的各类贫困人口总数是1759户3843人,那么请您介绍一下,在全县的贫困人口普查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的。

任高飞:在贫困人口摸底核实过程中,我们按照省市确定的家庭人均年收入2850元以下的贫困标准,严格程序,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居民申请、村组初选、村组核实、乡镇审核、扶贫办审查、公示等六道程序,最终确定全县贫困人口1576户3009人。同时,按照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将贫困人口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610户1727人;

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966户1282人:无劳动能力低保户146户239人(有一定的保障);五保户339户356人(有保障);鳏寡孤独68户76人,二级以上残疾人347户509人,三无户66户102人(尚无保障)。

2016年1月,在“回头看”过程中,退出402户776人,新纳入295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585户1610人,最终确定贫困人口1759户3843人作为精准扶贫巩固对象进行巩固扶贫。

《新西部》:据悉,黄龙县已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在延安市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请介绍一下黄龙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任高飞: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成效。一是确立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和“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扶贫方略,实行“人对人”、“点对点”、“面对面”的全覆盖帮扶;二是实施“4321”帮扶机制,即:处级领导帮扶4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后备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全县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723名帮扶“贫困少数”共计1759户3843人;三是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重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扶“志”、扶“技”、扶“业”、扶“主体地位”上下功夫。结合县域实际,着力推行庭院养殖、就业扶持、产业提升、生态旅游带动、土地扶贫、金融扶贫、企业带动、教育资助、搬迁扶贫、兜底保障十种扶贫模式;四是严格考核验收,按照“逐户问、整村查、全覆盖”的原则,通过看搬迁、看教育、看医疗、看收入、看档案、看政策落实、看居住环境、看发展后劲、看2016年增收措施、看群众是否认可满意等“十看”的方法进行了考核验收。验收结果为,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6946元。其中,人均纯收入最低的贫困户石堡镇安善村祝和贵一家,人均收入4350元;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贫困户石堡镇吉家河村乔家亭一家,人均收入46900元。

《新西部》:您作为黄龙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设计师”,提出的“4321”帮扶机制的确很有新意,但如何保证精准扶贫工作不因正常的人事调整而中断,使之具有政策上的延续性?

任高飞:为了确保“4321”帮扶机制的落实,我们规定“不脱贫,不脱钩”,夯实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的责任,无特殊情况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不再调整,用铁的纪律保证和促使帮扶干部、驻村队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确保了帮扶队形不变,帮扶队伍不散。

同时,成立了黄龙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实行扶贫攻坚督查问责制,对扶贫攻坚工作逐级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乡镇,严格追究责任,坚决执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

《新西部》:扶贫工作在本届县政府中心工作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意义?

任高飞:梁宏贤市长讲过,县域经济要做好城乡统筹工作。我认为,要做好城乡统筹工作,就得紧紧抓住扶贫脱贫工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揽全县工作。扶贫、脱贫工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标志。一切工作都是为脱贫服务的,包括开展旅游,也是为脱贫致富服务的。群众没有脱贫,一切发展都是空的。

《新西部》:黄龙县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尽量减少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发生?您如何评价自己这几年的工作?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5

一、目标任务:

围绕“帮扶明显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社区建设示范、城乡综合治理”的要求和社区共同搞好共建工作,帮助社区抓好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民主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和政策解释力度、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幸福作出贡献。

二、帮扶目标

同志挂职到镇五路口社区任社区主任助理,帮扶;同志挂职到镇社区任社区支部副书记,帮扶;同志挂职到镇社区任社区支部副书记,帮扶;同志挂职到镇滨河西路社区任社区支部副书记,帮扶。

三、组织领导

市规划局领导对“挂包帮”工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明确了帮扶责任,着力将该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陈彬礼为组长、党组成员、总工曾德君、副局长刘炯、副局长肖邦成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领导小组。

四、帮扶措施

1、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做好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

2、积极配合帮扶工作,和社区一道研究问题,在政策范围内尽全力解决被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促进社区和谐、幸福;

3、积极主动与社区沟通,定期走访,及时了解被帮扶对象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

4、建立与被帮扶对象的感情联系,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从思想上给予正确引导,消除不了情绪;

5、切实帮助被帮扶对象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联系有关单位,促进问题化解;

6、协助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7、宣传道德风尚,维护社会治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一把手”责任。局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不懈地抓好本部门帮扶工作,做到不松劲、不懈怠,认真研究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同时要认真总结过去帮扶的成效,好的办法和工作中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扎实完成帮扶任务。

(二)建立帮扶工作联系台帐。要建立“一帮一”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四个帮扶干部要建立被联系人员信息台帐,做到对象范围清楚、工作责任清楚、目标任务清楚、沟通渠道清楚;建立联系服务帮扶台帐,对服务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工作之前有调查摸底、工作之中有调查研究、工作之后有信息反馈。

(三)帮扶干部要建立“两册一卡”。“两侧”是指民情日记本和工作日志本;“一卡”是指服务联系卡。市委帮扶干部要记录好民情日记、工作日志,将帮扶工作台账化。同时要通过统一发放印有干部联系电话等信息的服务联系卡的方式,进一步密切干部关系和便于帮扶工作有的放矢。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2016年镇解困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解困工程新思路、新办法,着重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业、就学、就医、冬季取暖等方面的困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解困工程的长效机制。

二、实施城乡解困工程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城乡协调、扎实推进的原则。对城乡解困工程纳入全镇工作当中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提高帮扶资源利用率,确保城乡解困工作协调、有序、扎实开展。

二是坚持因户制宜、分类帮扶的原则。根据解困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帮扶,一户一策,因户制宜,突出就业帮扶,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坚持自力更生与扶贫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既重扶贫,更重扶志;既重治穷,更重治愚;既重“输血”更重“造血”,立足标本兼治。

四是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党委、政府制定解困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同时组织全镇力量开展统一的城乡解困工作,进一步扩大帮扶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三、实施解困工程的目标、范围、标准和确认程序

任务目标:2016年底实现全镇农村解困户23户63人。全部脱贫,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农村解困的范围:凡具有我镇户口并在镇域居住的因疾病、子女上学等原因致贫的特困家庭以及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按照村委会上报、镇民政办审查、市解困办审批的程序,确定解困户23户,其中:玉堂村4户、新戽村5户、龙河村3户、思源村3户、村4户、新渠村3户。

农村解困对象的确认标准:农村人均月收入低于780元的家庭可列入农村解困工程进行帮扶。

农村解困对象的确认程序:村(居)民个人申请、村“两委”(社区)班子研究评审、镇党委、政府审查核实、市民政局、解困办抽查核实,由村、镇两级公示,市城乡解困领导小组确认,协调工作组研究审定。

四、实施城乡解困工程的具体措施

建立帮扶单位与被帮扶解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制度,各帮扶单位要积极参加我镇组织的帮扶单位与帮扶对象见面会,并与帮扶对象签定《帮扶协议书》,帮扶单位要对自己所帮扶的解困户进行深入了解,力争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镇民政办要督促各帮扶单位进行帮扶。对帮扶对象可按以下措施进行帮扶。

(一)就业帮扶措施:结对帮扶的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对困难家庭的富余劳动力要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要帮助、鼓励困难家庭子女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自谋职业勤劳脱贫。镇劳动保障所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制定特困群众技能培训计划,加大对有就业能力的特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

(二)子女就学帮扶措施:凡当年考入疆外高校的解困户子女,镇民政办将向争取3000元资助,考入疆内院校的争取2000元资助,就读大二、大三的学生每年争取2000元资助。

(三)就医帮扶措施:按时向享受就医优惠政策的解困户发放1000元就医卡,并根据《市城乡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对解困户住院费用进行城乡医疗救助。

(四)冬季取暖帮扶措施:镇民政办为解困家庭解决2-3吨煤炭。

(五)生产经营帮扶措施:劳动力薄弱的特困家庭由帮扶单位帮助其做好春耕、夏忙、秋收时期的各项工作,确保其生产正常进行。无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由帮扶单位会同村“两委”将其土地以当地市场承包价发包给他人耕种,并按时收回土地承包费,确保将承包费交到解困户手中。各帮扶单位要因地制宜,特别要引导一些有能力的解困户发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家庭养殖,依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增强解困户的“造血”功能。

(六)法律援助帮扶:需司法救助的特困人员,按规定程序申请、减交和免交诉讼费,可持《城乡解困工程优惠证》到镇司法所申请法律援助。

(七)临时性救助人员的帮扶措施:对突发性的致贫事件,村“两委”班子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一次性救助,或向镇民政办、市民政局申请临时性救助。

(八)生产资料帮扶:为全镇十五户解困户每户每年资助1000元用于购买农资,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春耕生产。

五、工作要求

要动员社会力量对我镇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各帮扶单位要加强承担起光荣的社会责任,按照“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帮扶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定期入户走访、主动了解帮扶对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形成镇、村两级齐抓共管格局

扶贫帮困工作开展的同时,各村村“两委”班子要和“访汇聚”工作组根据各自实际制定针对本村贫困户定期脱贫。并且切实可行的定人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各村贫困户的脱贫时限落到实处。

(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城乡解困工作新机制

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多层次、多途径逐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各帮扶单位要将思想帮扶与物质帮扶相结合,通过物质帮扶、协调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在“春节”、“古尔邦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确保全年走访维稳不少于5次,帮扶物资或慰问金要达到3000元以上;加强对解困户的技术帮扶,充分发挥各帮扶单位的自身优势,通过无偿为困难群众提供劳务、农产品致富信息等服务,进一步拓宽其致富渠道。

(三)强化管理,严格督促检查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7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围绕“主攻城区,建设核心城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包村帮扶工作,继续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惠民促和谐”活动成果,使以村党组织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经济明显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村落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二、工作措施

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紧密依靠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结合所在村实际情况,多方面解决实际问题。

1、帮助建强班子,切实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围绕村级党组织“五个好”目标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三百”工程,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到制度齐全、活动健全、记录周全,完善村级党组织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直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的功能。指导、帮助帮扶村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不断完善理事会工作机制,规范财务管理,注重用党建工作引领村民事务理事会健康发展。

2、帮助带强队伍,切实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抓好村干部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和完善“”、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筹集项目资金,整合各类资金,进一步抓好村级活动场所等基本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乡土人才、技术人员、专家等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科技致富能力。做好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3、帮助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指导、帮助帮扶村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把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指导、帮助帮扶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努力培育1—2个持续稳步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帮扶村“造血”功能。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本单位机关党支部与帮扶村党支部、机关干部与帮扶村贫困户、机关党员与帮扶村党员结对帮扶,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贫困户予以帮助和扶持。

4、帮助创建文明,积极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送知识下乡、送温暖下乡等活动,每年定期组织走访慰问活动,对困难党员、贫困户、计生户、留守儿童等给予一定的救济和帮助。积极参与森林防火、防汛抗旱、计划生育等村级中心工作。积极排查矛盾隐患,调处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农家书屋、休闲活动场所等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提倡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帮扶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三、具体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把搞好帮扶村的村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将包村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选派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素质精良的干部组成帮扶工作组,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特色、出成效。

2、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局党支部到帮扶村集体办公1—2次,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帮扶工作汇报,研究1次帮扶工作。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到帮扶村检查指导1次。结合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棉花糖果”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精准医保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精准医保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为全面落实党的和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城区医疗保障局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南宁市有关医疗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行使医疗保障监督管理职能,坚持以关注民生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医保二次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各项政策,切实抓好医疗保障工作,深入查找推进精准医保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观摩视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实情、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督促落实,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良庆区2020年医保扶贫基本情况

全面落实“198”政策。截至11月30日,国扶系统共有建档立卡户10944人,城区政府已为符合条件的1094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费,建档立卡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代缴率达100%、参保率达100%。良庆区贫困人员住院及门慢共报销9990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7561人次,涉及门诊慢性病医疗费总金额215.29万元,享受报销总费用199.86万元,报销比例达92.83%;住院报销2429人次,涉及住院医疗费总金额2239.20万元,享受报销总费用2060.72万元,报销比例达92.03%;累计认定审批通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2148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贫困群众“跑腿”“垫费”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2020年11月,良庆区迎接自治区“四合一”脱贫攻坚验收,医保扶贫工作顺利通过,取得较好成绩。

(一)及时传达、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一是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南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宁市精准防贫基金专项保障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南扶领发〔2020〕17号)文件精神,共同做好防贫工作。并根据文件精神,分别于10月下旬,12月初,安排专人对我城区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和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在按政策规定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保险、医疗救助或政府财政兜底政策报销相应的费用补偿后,年度内自付和自费的医疗费用超过0.5万元的人员进行排查,并将排查人员名单提供给城区扶贫办。

(二)落实“198”政策。一是全额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参合费。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二是建立“兜底”保障机制。切实降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在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按照现行的甲类药品报销比例给予支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治疗全区统一确定的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取消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医保二次报销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参保年度内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报销后,余下的医疗费用(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按照30%给予再报销待遇;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政府兜底政策,住院实际医疗费用达90%以上,门诊特殊慢性病达80%以上。

(三)实行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良庆区医疗保障局对基层医疗机构上交的贫困人员门诊特殊慢性病申请给予优先审批,并及时将审批结果报给卫生院,由卫生院及时将门诊特殊慢性病卡发给贫困人员,落实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优化门诊特殊慢性病审批程序,采取多种方式,会同卫健部门做好建档立卡人员门诊特殊慢性病认定。联合城区卫健局组织城区内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广西水电医院、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等单位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对辖区贫困人口慢性病进行认定及办卡,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审批通过,发放慢性病卡给贫困人员。

(四)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2019年6月底前,各定点医疗机构积极进行院端系统功能升级改造工作。根据南宁市社保局、南宁市社保卡办的要求,城区所辖定点医疗机构于2019年7月6日已正式上线运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一站式结算,解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等政策环环相扣、却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带来的群众“多头跑”难题。同时,为了解决参保居民因为没有办理社保卡而不能持卡结算的问题,实现通过“人脸识别”实人认证方式在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跑腿”“垫费”难题。

(五)做好村卫生室(所)“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为贯彻落实医保扶贫领域有关工作要求,加强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正常就医结算,我局主动与城区卫健部门对接,开展对辖区内村卫生室(所)“就医直接结算”情况进行摸底,做好村卫生室(所)连接南宁“金保工程”网络登陆医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村卫生室(所)开通医保系统的结算权限,并举办了村卫生室医保系统报销操作知识培训班,落实好推进村卫生室“就医直接结算”相关工作。目前,我城区现有卫生室59家,已全部开通医保报销系统并通过系统直接结算。

(六)开展“医疗保障进万家”扶贫宣传活动

1.良庆区医保局制定了宣传活动工作方案,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基本医保及健康扶贫政策,使医保政策深入人心,增强全民参保意识。2020年截至11月22日,良庆区累计共发放健康扶贫宣传资料12万份,海报700余份。良庆区累计推荐在广西医保微信公众号平台查阅基本医疗及医保扶贫政策信息7000人次。

2.良庆区医保局加强对医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及各镇分管、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以及乡镇卫生院一线医务人员、村医的医保扶贫政策培训及医保结算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确保政策“说得清”,群众“听得懂”。一是5月9日医保局专门致函给各帮扶单位,要求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举行相关医保政策培训。二是5月15日组织医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及各镇分管、扶贫业务负责人、脱贫攻坚工作分队分队长、各帮扶责任单位联络员、各定点医疗机构分管领导、各定点村卫生室负责人举办脱贫攻坚基本医疗保障战役业务培训会,增强各帮扶干部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理解和宣传,提升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医保经办机构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我城区城乡居民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三是5月29日下午,城区医保局在2020年良庆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培训班上进行基本医疗保障业务培训,城区160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参加了培训。截至11月30日,良庆区医保部门累计对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及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以及乡镇卫生院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培训1800人次。

(七)出台脱贫监测户及边缘户享受医疗补助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减少贫困存量的基础上,防止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着力巩固脱贫成果。6月底,城区政府印发了《良庆区脱贫监测户享受医疗临时补助实施方案》、《良庆区边缘户享受医疗方面防贫资金补助方案》。城区医保局根据补助方案,及时将监测户及边缘户1-11月享受的补助资金50657元下发给脱贫监测户及边缘户,防止他们因病致贫返贫。

(八)简化“零星报销”大病保险业务办理赔付手续。即从2020年8月12日起,对良庆区参保居民在办理大病保险报销手续进行改革,即由原先参保人员在办理医疗保险报销后,再自己跑到保险公司办理大病保险报销的流程,转变为由城区医保局社保中心直接将符合大病保险患者的银行账号、联系方式等信息提供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通过医保系统导出的报销数据直接核算,并将赔付金额直接转账到患病居民的账户,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多头跑”难题,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广大参保居民。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因国扶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医保系统的数据更新也需要同步更新,如更新不及时,会导致自治区医保局的医保系统数据与国扶系统参保数据不一致。

(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审批及门慢卡办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门慢卡认定办理不够及时。

(三)医保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四、对策建议

精准聚焦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医保扶贫政治责任、工作担当,真抓实干,不断探索医保扶贫新模式、新做法,确保健康扶贫连战连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将医保扶贫作为医保局头等大事,坚定必胜信心,全力以赴推进建档立卡群众100%参保缴费;未脱贫人口及两年扶持期内建档立卡贫人口合规住院报销达90%,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达80%;全面落实一站式就医结算;落实门诊特殊慢性卡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等医保扶贫四大工程。

二是继续加强与扶贫部门对接,共同做好数据核实比对。同时积极与财政、税务、扶贫、卫健、民政、残联军人事务管理局及各镇、玉洞街道的沟通协调,做好建档立卡人员动态信息比对工作。

三是继续优化门诊特殊慢性病审批程序,落实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城区医保局、城区卫健局和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沟通,采取组织专家下乡、进村入户等多种有效形式,共同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慢性病卡办理认定工作。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9

一、充分认识建立结对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开展社会结对救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落实“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建立健全我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平安韩坊的具体举措。全面开展结对救助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扶贫济困的社会新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弥补国家财力的不足。对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结对求助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办法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提高我乡全乡困难群众综合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建立结对救助的工作机制,营造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人人关心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提高全乡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基本原则:党政倡导、自愿参与、量力而行、定向帮扶。

具体办法:参与救助结对的对象,一方为全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干部职工;另一方为城乡困难群众,主要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点是常补对象)、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

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救助能力的干部职工每人结对救助一户救助对象,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原则上乡领导干部、站所负责人、圩镇单位负责人必须帮助一户。

结对人既可根据乡民政所推荐的救助对象名单中任意选择救助对象,也可自己选择帮扶对象,填写《赣县结对救助登记卡》后报乡政府办公室。已结对的干部职工,根据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六个一”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开展结对救助活动,即为救助对象指一条路子、供一条信息、给一点资金、上一个项目、教一门技术、帮一人就业。对生活困难、无固定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较少、无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较低的被救助户,应以“保障”为目标,重点资助款物,缓解其生活压力,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同时,帮助其发展生产,安排就业或再就业。对具备一定脱贫条件,有自救能力但缺乏资金、技术、项目等的被救助户,应实行“开发式救助”,除提供一定的救助款物、信息外,重点应安排其就业、再就业,或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确保结对救助取得实际效果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篇10

新的县委、县政府班子组成以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扶贫与扶志、“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兼顾各方,凝心聚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坚持为民理念,加大领导力度

我们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领导力度。

1、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县委、县政府将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将其与发展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__年初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又把这项工作确定为需重点抓好的全县“三件大事”之一,切实突出出来。

2、组建机构,配强力量。为进一步强化力量,我们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明确由县委常务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抓。率先在全省单独成立了统管城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选配了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进一步理顺了工作体制,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运作。

3、出台意见,明确方向。为使扶贫攻坚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对策,强化了工作措施和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尤其是确定了950户为开发型扶贫的重点,投入资金滚动扶持,确保三年内全部脱贫。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做好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作为靠转移支付发工资、每年县级财政收入仅有**多万元的一个穷县、弱县,我们既保证了上级下拨款物及时全部下摆,不挤不占,对该匹配的资金坚决匹配到位,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每年再拿出**多万元资金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三年来城镇低保每年增加**人,达到***人,每人月补差标准达到*元。20__年以来,全县共免征农业税***万元,发放“两补”资金**万元。完成了**户企业**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共发放资金**亿元。

二、抓住第一要务,打牢工作基础

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也为救助弱势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快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国企改革,三年来共有27户国有企业实现了新企新制,转制搞活,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有利凯米业、兴凯纺纱、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开发,每年直接安置城乡20__多个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2、做强劳务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县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扶贫和富民产业来抓,尤其是把弱势群体作为输出重点,积极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外输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并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落实小额贷款、土地流转、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输出顺利成行。20__年,全县内转外输农村富余劳动力4.87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860元,其中400多个贫困家庭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脱贫目标。

3、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拉动了居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创造便利条件,落实优惠政策,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大部分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三、发展社会事业,分享发展成果

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可以使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使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贫穷根源问题。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差,是致贫的最根本原因。治贫先治愚,我们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帮弱的一项治本性、长远性的战略措施来抓。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教育不公问题。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等实际问题,我们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重点解决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以农村为主,三年来,改造教育危房160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锻炼,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明确提出教师定职晋级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从教经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三年多来,全县教育总投入达5231万元,仅城镇就纯增教育用房4万平方米以上,扩大了办学规模,吸纳了更多学生就学。其中县一中新建5500平方米教学楼和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降低门槛,增设农村班,使在校生数量和招生能力均比20__年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一中。三是建立健全救助机制,保障学生不因贫困失学。制定了《**县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征集与使用办法》,共筹集助学基金60万元,重点帮助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妇联开展“春蕾”计划,20__年以来共救助贫困女童238名。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允许其在城乡自主择校,并对家庭困难的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三年来,全县各方面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000多人,实现了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2、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扭转因病致贫状况。伤病是造成城乡弱势群体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医疗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乡镇卫生院“三权”上收,加强了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加大了行风整治力度,有效解决了医生看病收红包的问题。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20__年招标采购药品1082.8万元,让利患者291万元。二是设立扶贫门诊和病房。我们先后在县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使贫困家庭能够用上低价药,20__年让利近百万元。投资370万元建起了传染病门诊和疾病防治中心,提高了疾病防治能力。三是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卫生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到村屯、社区和企业开展巡回医疗献爱心活动,对无能力医治且有救治希望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或低收费救助治疗,20__年先后8次深入贫困村和老区村,为20__多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2万多元。

3、加强城乡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改造城乡道路,解决“行路难”问题。以群众常走的巷道为重点,三年来共铺装白色路面19条8288延长米、红砖巷道43条26100平方米,使城镇道路高级、次高级铺装率由20__年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二是推进综合楼开发,解决“住房难”问题。20__年,我们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将22项基本建设税费的征收标准平均调减了58.6,促进了综合楼开发。连续三年城镇综合楼建筑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开发降低了房价。三是加大改造力度,解决“吃水难”问题。在20__年投资170万元打补水井10眼的基础上,20__年又投资162万元对城镇老化的给水管线进行改造。

四、凝聚各方力量,壮大扶贫主体

我们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投身于扶贫攻坚工作。

1、明确任务,发挥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我们为副科级以上干部确定每人包扶1名城镇特困职工、1户农村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包扶干部积极为城镇贫困职工联系用工企业,解决小额贷款,或直接垫付资金帮助其创业;帮助农村贫困户研究致富项目,联系解决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物资,寻找外出务工门路;主动为贫困学生解决学杂费、书本费或生活费。仅20__年,全县各级干部就为城乡贫困群众确定致富项目1445个,协调落实贷款2392万元,为农村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109.6万元。

2、发挥优势,着力推进部门帮扶工作。对城乡开发型贫困户主要采取部门包扶的办法,包扶部门结合各自优势开展工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牵头拿总,组织帮扶,还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仅20__年就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三年来,计生局开展“幸福工程”活动,共投放资金90余万元,扶持贫困母亲425名;工会组织扎实推进“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共落实扶贫项目400多个,有650名帮扶对象脱贫;残联集中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次,受益患者300多人,减免手术费3万多元。

3、全面动员,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帮困活动。授予外来客商“荣誉公民”称号,推选民营企业家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调动了他们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的积极性。20__年以来,全县民营企业家参与的“光彩事业”活动,使35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五、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救助质量

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必须适时创新,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

1、集中力量,组织开展解决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20__年,我们筹资300多万元,开展了“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共对606户极贫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和翻建。今年,我们将集中开展解决城镇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

2、多方筹资,建立扶贫开发基金。针对大多数开发型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上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20__年,我们采取财政供养人员捐献,在外__人和私企大户赞助,县财政列支等办法,建立起扶贫开发基金,首批筹资就达100多万元,实现了分散资金捆绑滚动使用,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提档升级。

3、多措并举,大兴尊老敬老之风。我们为全县8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营养补贴,对10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县财政每年为全县10个敬老院增拨经费20万元,每位老人年均增加生活费500元以上。对集中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要求由原所在村按人均承包田面积及当年土地发包价格,给付敬老院经费。对农村得不到较好赡养的老人,组织乡村干部对老人的承包田进行竞价转包,所得费用用于赡养老人,并强制其子女每年每人至少提供100斤大米或大豆,用于赡养老人。今年,我县还要在城郊建1处200个床位以上的大型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