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十篇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十篇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3:22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1

【关键词】复方浙贝颗粒;阿霉素;外周血象

【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04-02

复方浙贝颗粒由浙贝母、汉防己、川芎三味中药组成,前期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复方浙贝颗粒配方(颗粒饮片配方)能够明显提高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并可以舒缓抗白血病药物特有的不良反应[1,5]。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安全使用,我们进行了复方浙贝颗粒影响阿霉素导致BaLB/c-nu裸鼠外周血象下降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复方浙贝颗粒(CZBG,浙贝母、汉防己、川芎)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按照中药新药研发规范制备并提供;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阿霉素)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4359);清洁级BaLB/c-nu裸鼠60只,8-10周龄,雌雄各半,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许可证号:SCXK(京)2005-0013),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层流级动物室饲养。

1.2方法

1.2.1动物分组与给药:60只裸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阿霉素、CZBG高剂量联合阿霉素、CZBG中剂量联合阿霉素、CZBG低剂量联合阿霉素5组,每组各12只小鼠。其中,生理盐水灌胃,0.2ml/10g,每日一次,连续14天;阿霉素腹腔注射给药,1mg/kg(按成人40mg/m2•d换算),隔日一次,连续7次;CZBG高剂量(8g/kg,临床用药剂量的14倍)、CZBG中剂量(4g/kg,临床用药剂量的7倍)、CZBG低剂量(2g/kg,临床用药剂量的3.5倍)分别予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14d。

1.2.2外周血象检测:分别于给药前1d(给药当日记为实验第1天)、实验第7d和第14d取小鼠尾静脉血0.1ml,抗凝处理后用日本SwSmeX公司SF3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查外周血象。

1.2.3统计学方法:各分组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实验结果

2.1小鼠一般状况观察: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动物精神状态良好,饮水、觅食等活动均正常,皮毛有光泽;阿霉素组和CZBG高、中、低剂量联合阿霉素组实验动物精神状态均较差,饮水、觅食活动减少,其中,以阿霉素组最为明显。实验期间各组无动物死亡。

2.2外周血象检测结果

2.2.1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实验前各组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14d除CZBG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wBC均有升高趋势。各组治疗前后以及各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检测结果见表1。

2.2.2对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实验前各组红细胞(redbloodcell,RBC)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但与实验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d除阿霉素组、CZBG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有升高趋势。各组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检测结果见表2。

2.2.3对血红蛋白值的影响:实验前各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但与实验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dCZBG各剂量组与第7d比较均有所恢复。各组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GB检测结果见表3。

2.2.4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实验前各组血小板(platelet,pLt)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除阿霉素组外,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但与实验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d实验各组已恢复治疗前水平。各组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检测结果见表4。

3分析与讨论

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组织恶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血病发生率约为3/10万-4/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高发性肿瘤之一。在白血病综合治疗方案中,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也是骨髓移植前处理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抗癌新药与新化疗方案的不断出现,给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使白血病的治疗受益率明显提高。有资料显示,用蒽环类和阿糖胞苷可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CR)达60%~80%;用长春新碱和泼尼松辅以蒽环类或环磷酰胺可使80%以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达到CR;缓解后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以及维持治疗可使成人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达20%~60%。临床实践证明,化疗的确能使患者治疗受益,但也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骨髓抑制就是其中之一。严重的骨髓抑制可以导致外周血象降低,常引发致命的感染、出血以及其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抗或者舒缓白血病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医疗问题。

阿霉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软组织肉瘤、成骨肉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膀胱瘤、甲状腺瘤、绒毛膜上皮癌、前列腺癌、癌、胃癌、肝癌等常用的化疗药物,其作用的机理是: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联结,抑制Dna复制,并阻断R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Rna的合成;其细胞毒作用与自由基形成、与肿瘤细胞膜结合并破坏细胞膜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约有60%~80%的患者在用药后10~15d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至最低水平,约21d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①实验前各组wBC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14d除CZBG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wBC均有升高趋势。②实验前各组RBC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实验第14d除阿霉素组、CZBG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有升高趋势。③实验前各组HGB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实验第14dCZBG各剂量组与第7d比较均有所恢复。④实验前各组pLt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d除阿霉素组外,各实验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实验第14d实验各组已恢复治疗前水平。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CZBG虽没有明显舒缓阿霉素导致的实验小鼠外周血象下降效应,但至少不会引起化疗期间外周血象下降。然而,白血病化疗期间应用CZBG对外周血象是否具有保护效能以及对肝肾功能是否有影响,仍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伟,胡凯文,苏伟,孙颖立,陈信义,梁冰.浙贝母散剂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63-65

[2]孙颖立,李梅,胡凯文,李伟,陈信义.浙贝母散剂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515-516

[3]李冬云,叶霈智,田劭丹,等.浙贝及其配方颗粒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24(8):1449-1450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2

摘要:作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流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已日趋衰落,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根本看法以及关于科学和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划分等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的解读,以阐明理论的得失。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局限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从可观察的经验出发,通过中立的观察、实验,并经过逻辑推导,排除了任何人为的主观因素,因此获得的科学知识是与自然的本来面目相一致的,是客观真实的。因此,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客观性、逻辑操作性、经验可证实性。从这种科学观出发,实证主义主张,一切知识称应该像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受列经验的证实,包括科学术语在内的一切术语,只有严格地按照感官观察定义,才具有合法性。认为只有可经验证实或分析的命题才是真实有意义的。显然,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上,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此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必须表述为经验并且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按照石里克的话来说,“作为合理的、不可辩驳的实证论的哲学方向的内核,……就是每个命题的意义完全依存于给与的证实,是以此来决定的。”[1]他认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必须固守在给与的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个给与的范围,是不可能的,或者毫无意义。逻辑实证主义的精神实质也非常符合孔德提出的实证精神。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实证色彩比传统的实证色彩强得多。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非常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其重要性的;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用这种完全的观点来审视整个文化。因此,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

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他们认为,科学以认识世界为对象,试图通过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的方法,建立起各种世界秩序的体系;而一切诗歌、艺术等非科学文化则以体验世界为目的,采用的则是丰富的想象与兴奋的情绪,追求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2]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于是,逻辑实证主义发起的那场举世瞩目的“科学的哲学”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哲学科学化,就是要消除形而上学。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述,也就是说用知识来阐明。可以说,现代逻辑的发展,已经使我们有可能对形而上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问题提出新的、更明确的回答。

最后,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实证性和实证精神,强调从认识的角度对科学与非科学文化加以区别,如果不对他们加以绝对化的认识,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毕竟自然科学的确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它需要实证精神,也离不开实证精神。要知道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它的确比其他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但是,其他的文化也存在着客观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和含义上的不同罢了。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告诉我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世界上是无意义的世界。无疑,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那就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这对于后来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有些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局限,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按照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解释,“科学就被看成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3]因此,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偏差及其后果。

第一,只注重“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逻辑实证主义者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当作科学哲学的中心议题,而所谓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科学理论的诸概念和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将科学方法论简单地归结为归纳逻辑,将对理论或假说的确认及其确认程度简单地归结为一类观察陈述同被检验的理论或假说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这种见解是极为片面的,事实上,科学与其它文化活动一样,也是一项人类的历史活动;它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受时代的制约,受价值观念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因此,脱离人、社会、历史和文化来谈科学,并将科学简单地归结为“逻辑”是十分肤浅的。

第二,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新精神。逻辑实证主义者对科学作了实证主义的理解:在他们那里,科学似乎变成了“观察陈述”和“经验命题”的堆积,科学方法论则变成了“狭隘的逻辑,即形式主义的算法或半算法系统。”[4]于是科学似乎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层结构和理论框架的变化,因为既然科学是“真的经验命题”的集合,那么,科学变化只能涉及到这些集合的扩大与合并,而绝对不能改变这些“真的经验命题”本身。[5]这样看来,科学似乎是一项纯粹客观的事业,与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并没有多大关系。显然这种见解是很片面的。它忽略了科学也是人类的一项极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充满着人类的创造精神。况且,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第三,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严重忽视了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关联和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逻辑实证主义者强调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截然区分,强调只有自然科学在认识上才是有意义的,而一切人文文化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6];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科学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分离和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很显然,这种见解是极为片面的。科学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划界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至少,人文文化也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如果离开人类的思想、意志、情感和激情这些非理性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创造。这样将人类文化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直接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严重地忽视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7]

三、结语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严重忽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并直接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当然,这种科学观也包含着不少积极的因素,比如,强调科学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肯定科学理想和科学精神,并且很想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注入更多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以及它所蕴含的实证精神等等,也具有些许人文气息,有利于我们现在深刻地思考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探求自然奥秘、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把自身标榜为惟一具有知识合法性的科学主义。人类关注的不仅是头上的星空,还有内心的道德律,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携手共进,才能有完美的人类,才能塑造和谐的人类社会。[8](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石里克.实在论与实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洪谦.维也纳学派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美]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范岱年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5]江天翼.当代西方科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卡尔奥托.阿佩尔.哲学的改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艾耶尔.语言、逻辑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3

党人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一步一步地走过这极不平凡的辉煌十三年,进而科学认识这十三年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从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三年。十三年来,我们党面临着外有压力、内有困难、考验不断的复杂局面。十三年来,我们党经受了一系列重大考验,领导人民成功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确实来之不易。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每篇文献的实践背景及其蕴藏的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震荡甚至灾难,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创新局面。但是,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212页),其变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的确是一场革命。更要看到的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科学地结合起来既前无古人,毫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又遭到了国际社会出于这样那样目的的质疑、阻挠甚至破坏。《江泽民文选》忠实地记录了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在风雨中前进的。特别可贵的是,十三年来经历着社会大变革洗礼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而社会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稳定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得到稳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整体上迈向小康水平的关键十三年间所走过的步伐,其意义非同寻常,有着太多需要我们仔细珍惜和回味的东西。

二、深刻把握《江泽民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深刻认识十三年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进而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好这些历史经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快更好地进行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面对的课题都是全新的。在挫折中成长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中开辟前进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领导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领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对的赶快改,不足的要加点劲等谆谆教诲,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及其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江泽民同志领导我们党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破解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此,《江泽民文选》有着很多鲜活、充分的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讲,《江泽民文选》的每篇文献都是总结经验的结晶,有些篇目就是以总结经验为题目的。其中,既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总结的,像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等重要篇章,也有分别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际形势和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专题性的总结。纵观三卷《江泽民文选》,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基本轨迹的总结,有关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找准自己战略方位的历史经验的论述,有关于认真总结和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系列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有关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关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当然,这些经验的总结,主题是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所有这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进一步升华为科学理论,构成了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进一步科学回答,构成了我们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三、深刻把握《江泽民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认真领会十三年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及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成的重大意义,进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非常规”物理实验;评价体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和理论都是对大量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和综合后总结出来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实验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实验课将所学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新课改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初中物理课程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新形势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讨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和悬而未决的疑问,需要我们去切实面对和妥善解决。本文从学习观、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评价体系三方面来分析我国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一、学习观

在认识论上,我们一直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能动的反映论。该理论强调认识的反映特性及客观性,但对认识的能动性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建构主义强调意义建构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促进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发展,有其显著的积极意义。目前这一理论思想,正指导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学习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其倡导的探究、发现、体验、研究性学习、动手实验等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其独特价值。

物理学规律的发现则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的探索才能得出来,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探究式、发现式学习正符合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情景创设有利于学生对初中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建构知识的意义,促进所学内容的活学活用。当然在借鉴这种学习理论时,在强调个体性的同时应同时追求知识的普遍性,意义建构与意义接受相结合,发挥学生作用的同时不轻视教师的指导,强调情景创设同时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利用厂制常规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解释物理现象,易得出与课本给出结论相一致的实验数据,使学生易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常出现仪器损坏或仪器缺乏的情况,使得有的教师束手无策,以至于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学生通过黑板、多媒体“看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时间比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变成“理论型实验”。另外,厂制常规器材复杂,不亲切,和实际生活脱离较远。种种当前在实际教学过程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实验教学初衷和实质。针对此问题,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将常规物理实验与“非常规”物理实验有机结合,发挥各类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为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课程资源。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指主要利用生活中的易得物品、材料、器具、人体或人体局部以及儿童玩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非常规”物理实验是一种最直接的创新活动,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契机,而“非常规”物理实验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常规”物理实验主要包括人们熟悉的“低成本实验”、“自制教具实验”、“家庭实验”等。常规实验的实验仪器外观美观精致,测量较精确,教学上科学性强;“非常规”物理实验取材多源于生活,器具较简易,教学上生活化、趣味性强。物理实验教学应有机结合两类实验各自的特点及教学上的优势,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

三、评价体系

在全面推行物理新课标新教材的今天,评价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因此创建一种从根本上有利于强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推进新教育理念的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在考试内容上可以采取知识和能力并重为主旨的命题方式,加大实验性试题比重,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试题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出一些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试题。评价可在多元化、多样化上做文章,既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要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思想表现、进取精神,全面描述学生的成绩、优势和不足,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同时制订各环节操作细则,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评价过程严格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

总之,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实验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课的指导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2005(9):47-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孙喜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在现在我国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那些传统的基本概念,几乎每个章节都有,但化学概念才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理解概念教学对于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相对较差,所以,老师们要在教学的课堂中,要讲清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化学的基础,就是化学中的概念。加强初中化学基本的概念教学,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指导物质及变化的过程,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化学研究物质变化的规律。化学概念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的,其中包括了原理、定律、规律等。在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推敲的,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保证了它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呢?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从试验中引出概念,分析关键字词

在化学课中,最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也是让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就是化学实验。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老师对化学实验进行演示,从中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推理,这样便可以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

比如,在研究化学概念以及物理概念的时候,除了课本上镁燃烧和加热碳酸铜这两个小实验外,老师们可以添加一些类似的有趣小实验,比如把纸张撕碎和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老师在演示实验的同时,可以向同学们提问:在整个试验中,哪些化学反应有变化,哪些化学反应没变化?这些变化有何不同?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变化中的不同,然后指出其中的原因,这样就从两个实验中引出了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学结,明确化学变化的概念和意义,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找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

为了能让学生们领会到初中化学概念中的含义,老师不仅仅要在论述概念时注意严密性和准确性,还要发现在用词上不妥和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比如在讲到物质的分类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在讲到“单质”和“化合物”两个不同的概念时,老师们一定要强调出“纯净物”这三个关键字。因为原理上,“单质”以及各种化合物本身就是一种纯净物,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组成的,要根据它们的不同成分来判定到底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不然的话,学生很容在此产生误区,比如会把金刚石、石墨等混合物之误解成单质,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理解成是化合物。

在通过实验引导出化学概念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实验,要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比如,在实验室进行制氧气的试验中,一定要把老师的实验和学生的实验结合起来。在做实验之前,要让学生们首先进行一个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们将实验做一个对比,经过前后对比,相互之间展开积极讨论,最终得出实验结果。老师们在做完实验之后,要加入引入概念,让学生们通过这次实验,知道什么叫做催化剂。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催化剂的作用。

二、要在引导中找出概念,并对概念作出解析,加深对概念的影响

在初中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有些概念含义较深,内容又相对复杂,这必须要求老师们对概念要进行一个全面的解析,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对概念有种新的认识和掌握。例如在“溶解度”这章的教学中,不仅定义的句子特别长,而且还涉及到了很多知识点,学生们经常不容易被理解。所以,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好把溶解度的定义解析成四句话,这样的效果就将大不一样。首先,要强调溶解度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第二,指出溶解的质量为100毫克;第三,在溶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最后,要强调出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后,所溶解出来的溶解克数是多少。这四种限制构成了整个溶解度的定义,少一不可。

三、要让学生们从内涵以及外延方面了解到化学课的概念

化学课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化学课有自身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它拥有自己的内涵以及外延,因此,化学概念根据不同的定义,都有自己特定的使用范围和含义,这就要求老师更好的剖析化学概念。比如,在“元素”这章节中,定义中提到“凡是具有相同负电荷数的原子都统称为元素”。可是,钠原子以及钠离子所带的电荷就不相同,可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相同电荷数”以及“一类原子”作出分开解释,让学生们明白“质子数”才是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在之后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们明白元素是一种宏观概念,它只论种类,不看个数,而且,这些“一类原子”指的是相同的中心原子以及带电原子。因此,只有通过更加深层的分析,从基础上真正了解到化学的内涵和性质,才可以了解到化学概念,并且利用这些化学概念指引学生习题。与此同时,还要深化对化学概念的认识。

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见形相近,但意思却大不一样的化学概念,因此要找出区别加以练习,要形成化学概念的体系,这才是加强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最好途径。

四、要经常进行化学实验,用实验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概念,是反应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化学则是反应物质基本特征的思维方式。概念的形成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找出化学概念中最关键的部分,要让学生们了解这些知识,并不是把书上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这样学生们也不会用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老师们也要做好课堂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们不断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鼓励他们踊跃思考,形成化学概念,从根本上达到理解化学概念教学的目的。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老师在化学教学上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化学中的字、词都是极为严密和准确的,不可以将其分割开来。更不能添字,减字,不然的话解释出来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比如,“酸”这个字,在化学定义中是指“电离生成阳离子全属于氢离子化合物”,这句话中的“全部”必须加以强调,并且老师还要举例说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加强对“酸”的概念理解。

除此之外,随着现在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老师们可以制作化学概念教学的各种课件,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老师可以在荧幕上向学生展示原子、分子等各种模型,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学习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

当前,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发展趋势,它的理论对我国高校正在深入进行的教学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创新教育极具启发j融疋、m。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其主观能动性。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向学习者单向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认知内容的主动建构而获得的,突出学习的探究性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生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应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真正科学的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应该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及自主学习。总体而言,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医学生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奠定基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不易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只有掌握并运用认知规律来指导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药理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中融入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重构提供基础平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或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而是靠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即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习者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去回顾、寻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点。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格外重视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应用于药理学的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使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主动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例如,讲解“肾上腺素解救过敏性休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过敏性休克的病理变化,如微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脏抑制、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兴奋肾上腺素、13受体所引起的效应,学生自然就能轻松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再如讲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时,引导学生回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归纳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因素,进一步分析治疗时的着手点——增强防御因子的作用,降低攻击因子的作用,那么本类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环节就一目了然了。只要牢固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构筑新的知识体系,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建与教学内容要求符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性学习是以情境性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它与建构主义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理论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效果应在情境中评估。药理学不仅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在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后采取的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占全部治疗的70%一80%以上。而建构药理学的知识是正确使用药物的基础。教师要阐明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药理学内容繁杂、理论抽象,药物品种繁多、更新速度快,新产品上市周期和使用周期缩短、淘汰加快,这就对医、护、药从业人员对药物的熟知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多联系具体的临床病例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知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问题、情境或事件上,提倡以问题驱动学习,教师可依据教材上的结论引申出若干问题启发联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时,可先让学生观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录像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中毒机制、中毒症状与胆碱受体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针对症状和病因应采取哪些有效的解救措施,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临床具体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围绕目标或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锻炼和提高其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以适当的学习方法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要依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而不能简单地把零散的知识堆积在大脑中。应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探索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前人的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理学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散,学生普遍反映难记、易忘,要鼓励学生多归纳、总结,比较同类药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比较各类药物的区别。例如,比较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过量解救;比较吗啡和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等。通过这样的比对,学生认清了药物之间的异同点,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还需鼓励学生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的问题不是单凭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综合几方面的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如糖皮质激素作用复杂,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其对代谢的影响、抗炎、抗毒、免疫抑制、抗休克作用,以及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等,可通过一种药物使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便于理解与记忆。另外,鼓励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概括总结复杂、零散的知识点,如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可总结为“一进、一退、五诱发”,并由此进行理解和记忆。

4重视药理学实验.在实验中体现协作交流式的互动学习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极为重要,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协作交流式的互动学习。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实验小组,利用所掌握的药理学理论知识和生理学、病理学实验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教师对每一份实验设计认真评阅,从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结合科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如创新性、对照、随机、重复、数据处理、实验动物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实验方案确定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教学是当今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趋势。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时空局限,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它所具备的强大信息容量、交互功能、虚拟功能,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并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收集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收集典型临床病例、常用药物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等,使学生认识到药理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查找所需信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自我测评系统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测,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与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做出及时的分析、评价和指导。

6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药理学教学

在药理学教学中,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临床医学系学生,我们注重与临床紧密结合,将一些临床用药实例、不良反应监测、新药的应用及新的临床用药思路等知识充实到药理学教学中,这对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医学实用人才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们平时想方设法多与临床医生交流,还不定期地邀请有丰富临床用药经验的临床医生举办临床用药知识讲座,使师生更多地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这样可拉近药理学与临床工作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对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增加了处方知识及处方分析内容,定期举办药事法规讲座,进行药事管理知识培训,及时通报国内外新药发展动态、药物不良反应,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使广大学生的药学知-~y,zk平得到全面提升。

7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7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8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9

关键词:体验哲学;和谐翻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英语翻译

作者简介:付添爵(1985-),男,山西临汾人,华东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认知语言学、教学法。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研究”(编号:YY1436),主持人:付添爵;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外语课堂多模态话语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学生认知风格的调查”(编号:JXJG-14-5-33),主持人:尧文群。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63-04

高等职业教育的推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和技术源头。其中,应用英语翻译作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有益于拓展高职教育的职业视野与行业交流。然而,现今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疑难杂症,如学生对英语翻译的机械认识、对待翻译课堂的消极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迷失等[1]。这些问题使得应用英语翻译课程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层面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层面遇到了双重阻力,严重影响了高职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蒙蔽了行业的国际流。本文基于体验哲学语言观,以高职院校应用英语翻译为例,探索翻译教学中各主体的认知体验性,充分发挥教师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建“和谐翻译课堂”,而“和谐翻译”的实现则是翻译教学模式探讨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

一、高职应用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

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颁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年),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涉外交际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和最终目的。而应用英语翻译凭借其天然的语言交际性和语言实用性使得该课程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典范代表和最佳实验田。笔者在自身教学经验基础上试总结该课程的特点。

首先,该课程突出一定的英汉双语文化基础。尤其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因为存在双语文化缺省或思维异质而导致翻译失败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译者在进行两种语言的传译时没有充分了解其语言背后所潜藏的文化背景,因而有必要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习得与传译。

其次,该课程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隐喻思维能力。应用英语翻译门类清晰,针对性较强,需要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隐喻思维恰恰提供了学生这样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跨域投射中习得翻译要领。

二、体验哲学在高职应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对事物进行抽象的哲学解释总是先于自然科学的具体解释[2],这是中西方人类认识所达成的共识。哲学为人类研究世界事物提供了各种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研究范式。因而,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的教学探讨亦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本文结合上述课程特点,以体验哲学为楔子,思考翻译课堂教学,无疑是综合性研究之源,理论化构建之本。

(一)体验哲学的语言翻译观

Lakoff(1987)和Johnson(1987)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西方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两种不同形式)在语言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归结为“客观主义”,并反对性地提出了“非客观主义”,即“体验哲学”(embodiedphilosophy,philosophyintheFlesh)[3][4]。L&J(1999)将体验哲学的内涵细化为三条基本原则,即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5]。鉴于高职应用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及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论述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在语言翻译层面的体现。

1.语言翻译的体验观。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语言也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6]。可见,语言具有体验性。当人们置身于客观现实世界,个体心智不同,外界环境不同,故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意象图式亦不同,当人们试图用语言将自身的认知思维进行“凝固”时,语言也就会因人而异,对同一事物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比如对于“月亮”这一意象,中文表达有二三十种,英文表达也有许多,这说明具有不同思维的民族对同一客观现实的不同体验会导致其语言的差异。

因而,体验哲学认为,关于语言的认知、范畴、概念、意义、推理和理解等都是源于人类对享有的基本相同的现实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经验,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首先具备体验性。具体而言,作者基于自身对客观外界的体验,获得认知(或创作灵感),借助语言进行创作。译者和读者因为与作者享有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因此具备大致相通的思维,二者也通过体验客观外界,对文本做体验性的释读,才能真正了解作者,与作者“对话”。换言之,如果作者、译者兼读者不能共享一个客观外界,即二者有其一不能对事物有共同的体验,那么整个翻译过程的体验性就不完整,翻译活动势必要遭受损失。

2.语言翻译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注重“人”或“主体”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反对绝对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辩证地看待主客体间的互动性。隐喻提供了将主观经验领域用感知运动领域的约定性心理意象来描绘的途径[7],即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映射到目的域。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具有隐喻性,思维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隐喻色彩。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不同变体的桥梁,隐喻在其间更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因而,人作为日常生活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也通过隐喻手段构建翻译桥梁。翻译主体的思维具有隐喻性,主体间性则是不同隐喻思维的碰撞、融合与能动性转换。因此,主体间性的隐喻性决定了在翻译中,翻译主体(尤其是译者)要额外关注源语的隐喻文化,主观能动的将之处理为顺应于目的语文化的恰当表达。当然,这一处理过程就体现为主体间性的隐喻性。

简言之,语言主要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其中,体验是基础,是认知环节连接现实和语言的主要实现方式。当然,翻译活动是通过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进行的思想转渡和文化移植,着落于语言转换的翻译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体验的烙印。隐喻思维无处不在,同样体现在翻译主体上。因而,成功实现主体间性的隐喻性转换也是从思想层面践行翻译实践活动。

(二)体验翻译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应用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操作层面,其内容涵盖面广、多样化突出且应用性强,集中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侧重点。体验哲学的语言翻译观在应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课堂中“体验”思想输入。体验哲学主张“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并以它们为理据”[8]。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注重课堂中“体验”思想的输入尤为重要。首先,应用英语翻译活动的开展发生在语言层面,不同的语言观对翻译活动会产生能动性反作用。具体而言,体验哲学视域下的语言认知是一种“现实―认知―语言”的循环辨证图示。语言与人的身体经验和认知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参与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认识、对享有的基本相同的现实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经验使得翻译成为一种体验性认知活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翻译文本进行体验性释解,与文本及作者进行“对话”。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关于理解的对话过程[9]。由文字符号堆砌起来的文本反映了作者的心声,译者作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中间人,其本身也是先成为一名读者,通过文本客体与作者进行对话,取得相互理解,获得文本意义。因而,翻译课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纯语言翻译的“客观主义”囹圄。以客观文本为事实,鼓励学生主观能动的释解翻译,使其基于自身体验“间性”地与原作者“对话”,这种对话需要处理除时间因素外语际翻译中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所造成的理解隔阂,正确把握文本意义,不可恣意妄为,妄加揣测。这样给予了翻译主体(师生)充分的自由,促进了不同文明和文化能够相互交流,彰显“人”这一主体在翻译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突显出“人本主义”关怀。但正所谓“翻译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在合理限定的阐释空间内寻求课堂主体与翻译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这也是主体间性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其次,高职教育的应用型特点旨在加强学生对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应用英语翻译的课程设置更是在此基础上分学科、分模块,系统性地归列各专业领域翻译。因而,在翻译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百科知识,正所谓,翻译家首先是一名“杂家”。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体验式教学。如在传统语法中被认为意义相对精确固定,且具有任意色彩的法律词语,在其从一种语域进入另一语域时,翻译过程不应是封闭的、机械的文字转换镜像观,而应是各个翻译主体的间性互动、体验交流及人本关怀的文化交际论。正如Groot所说“将一种法律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法律语言”,而不是“将一种法律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从“语言”到“法律语言”,是从一般走向特殊,从普遍过渡到具体。这种过渡要求法律翻译主体为“适格法律人”,即具有法律背景知识且有相关行业体验。

2.加强翻译教学中的隐喻思维处理能力。体验哲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本体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事物,建立新的理论,并利用隐喻来创造新词或新的意义[10]。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具有隐喻性,思维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隐喻色彩。培养“隐喻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一项语言教学内容,应得到广大教学人员的重视[11]。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培养隐喻思维尤为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信息转换,更多的是其承载文化的传译,应用英语翻译也不例外。诸如“eye”,基于身体经验,其原始含义主要指人体的视觉器官,其直接的功能作用主要表现为观察并获取外界信息。换言之,“眼睛”或“视力”就是“eye”的原始域,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即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其原始域必然要拓展到其它目的域,因此就有了更多的引申义。

除此之外,“hand”“head”等诸多基于身体器官的词汇意义都经过隐喻获得了拓展,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由本义到喻义的过程中,语言的隐喻思维规律所起的核心串联作用,进而指导学生循此规律,逐步推理联想,最终得到多个义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寅先生也曾就隐喻能力的培养做出过详细论述,学生的“隐喻能力”已经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并列为三大能力[12]。

其次,隐喻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加强学科间的体验交互式学习。高职应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以不同学科、模块式分类呈现,如餐饮英语翻译与科技英语翻译,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两模块在隐喻思维下内在的联系在了一起,这在词汇的习得方面尤为凸显。如apple一词,从最初的食物“苹果”经隐喻思维后增加了手机“苹果”的意象,这有助于人们接受新事物。此类隐喻映射情况在这两类英语中普遍存在,如desk(桌子、桌面)、menu(菜单)等。因而,借助隐喻的映射机制理据性地讲解可事半功倍的提升课堂效率。

三、构建“和谐翻译”课堂及其意义

在语言体验观指引下,体验思想始终贯彻于翻译教学主体中。可以说,认知体验是主体开展翻译教学活动的主线,而构建“和谐翻译”课堂则成为其最终落脚点。

化学实验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悲剧;革命;经验;雷蒙德・威廉斯

引言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当代新左派文论学家之一,在英国工业革命至20世纪上半页,威廉斯致力于对英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文化与和会》、《漫长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以及《现代悲剧》等著作,试图通过其“文化革命”的核心思想打破和消解精英与大众、文化与文明等二元对立。雷蒙德并非简单的抵制资产阶文化,取而代之的是探讨文化概念的深层含义。其中,悲剧以及悲剧经验是威廉斯所推崇的一种体现时代内涵的文化形式。威廉斯的悲剧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当代境遇下悲剧以及悲剧经验的价值。悲剧这一传统戏剧形式的变迁体现了英国社会性的变化,对戏剧形式的研究与西方现代经验,尤其是“革命”经验相联系是威廉斯“文化革命”的主题之一。威廉斯试图通过将悲剧与革命紧密联系,解释了社会形态从无序向革命过渡的过程。

一、悲剧的经验与传统

威廉斯在其著作《现代悲剧》的开头写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路径接触到悲剧,一种直接的经验、一组文学作品、一次理论冲突和一个学术问题。这些路径在一个特殊的人生中相互交叉,构成本书的写作视角。[1]p1日常意义的悲剧脱胎于变革过程中的磨难,通过悲剧造成缺失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存状态得以重塑。在叙事文学中,悲剧指涉用以呈现“悲惨生活”的各类作品。悲剧的艺术以及悲剧经验都与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是基于生活经验的艺术形式。而在文艺理论批评视域下,悲剧产生是对丑恶的贬低,对善行的赞扬,彰显人类巨大的实践能力同时给予人类极大的审美体验,崇高感。在威廉斯看来,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悲剧还是基于日常体验的文艺悲剧都包含了人类对现实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悲剧性的体验和反应,这是悲剧概念经历长久发展的结果。

悲剧与经验交叉贯穿了整个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悲剧’与悲剧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1]p6悲剧所承载的传统与其理解为简单的,时间序列上的“过去”,毋宁说是对过去时刻的理解以及选择性的评判。[2]p16西方悲剧传统传递着人类在世经验,同时悲剧传统的嬗变也体现了西方文明的巨变,悲剧的主旨随着社会变革由以上帝为中心过渡到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最终焦点又由群体的人转移至个体的人。

古典悲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最早是古代城邦为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而作的舞剧中的一种。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他提到,“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是这种情感得以净化”,认为“悲剧是由悲剧人物遭受不应该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承认,悲剧人物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与我们十分相似,由于神祗预言,因此悲剧人物的厄运是不可能避免的。他提出,悲剧通过描绘一个伟大人物对命运的之神的逆转而展示其独具的严肃性和崇高性。无论是最初的古希腊悲剧还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继而发展的悲剧,古典悲剧的主角均是诸神以及英雄人物。古典悲剧的“神性题材”决定了其探寻受控于神祗的人类命运的主题。

十七世纪的悲剧视角开始由神祗转向普遍人类。本雅明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写道,“十七世纪莎士比亚、卡尔德隆等人的巴洛克悲剧与古典悲剧的区别在于它从神话转入了历史。”[3]p120相对于古典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对英国人民生活的展现来描绘英国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社会矛盾与冲突,从而提倡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情怀并反对封建束缚于神权的桎梏。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以人类、社会以及人性为主题力图探索其间联系和人类的两面性,相较于古典悲剧更为世俗化。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个人意识日益增强,现代悲剧由历史向社会这一转变进程体现出其特性。由于个人的完全发展,人类普遍信仰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造成的长期的动荡和无序而逐渐丧失,生活日益陌生化,希望逐渐破灭。因此现代悲剧开始审视人类个体矛盾并试图通过个人意识以及阶级意识的分析来揭露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通过对悲剧传统的考察,我们发现悲剧传统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悲剧主题由神到人再到个人的转变。古典悲剧是世俗化的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是在实践中开始彻底世俗化的过程,此后,现代悲剧观念将悲剧冲突与现代社会文化等具体语境相联系,发展形成悲剧革命观点。

二、现代悲剧与革命

威廉斯通过对传统悲剧的重构进一步发掘了蕴涵于悲剧世俗化过程中的情感结构,继而发现悲剧与革命之间是相关联的。悲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空间中具有不同的情感结构式不同时代意识形态和经验作用的结果。不同于以往悲剧论家的批评,威廉斯反对将悲剧从日常人类经验中分离出来,他所强调的正是“事件以及经验与观念之间”的现代悲剧中的联系。[4]p126威廉斯认为悲剧的意义是由文化历史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威廉斯的目的不是寻求某种新的悲剧的普遍意义而是在寻找自己文化中的悲剧结构。

革命是对人类的整体行动的认识,是现代普遍经验的总称。悲剧与革命的联系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革命的年代是暴利、变动以及苦难的年代,在日常意义上看待悲剧与革命间的关系式明显的。“以法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最现实的经验即是稳定的共同体和普遍信仰的丧失,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新的秩序的建立,而是长期动荡和无序的开始,现代社会处于长期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5]p180所以,原有的革命观念已经将我们的大多数的社会经验排除在外,尤其排斥的是悲剧性的社会经验,而悲剧观念在普通形式中同样将社会性的悲剧经验排除在外。这种矛盾呈现地不仅是形式上的对立同样呈现给我们最为清晰和重要的,存在于我们经验之中,但并未在思想上得以承认的革命与悲剧之间的联系。悲剧是革命的文化形式,它不是对无序的肯定而是对无序所带来的经验和认识以及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呈现出的现代性困境是悲剧性的,所以革命贯穿始终。革命的起源是悲剧性的,革命的行动同样是悲剧性的,但是革命带来的并非只有“无序和混乱”,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体认。如威廉斯所说,我们关注的是整体的行动,它不仅有危机同时也有危机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及我们从中学到的精神。在悲剧中,经验占据核心地位,而现代社会的各种经验的共同名称是革命,那么革命与悲剧由此得以紧密联系,而现代社会因以革命为经验核心使得悲剧经验化和世俗化。

威廉斯将悲剧理论、悲剧经验以及革命相联系,悲剧文学是对悲剧性的革命经验的具体表现。他认为对悲剧观念和经验的思考需要的正式对现代悲剧文学的讨论。

三、现代悲剧文学

文艺复兴以来,人渐渐脱离神的桎梏。然而,在经历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战争的创伤之后,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逐渐走向绝望,人生似乎变得毫无意义,这一切都体现了人类“从英雄到受害者”转变的过程。威廉斯通过对对具体悲剧文学的考察揭示了其中悲剧观念的延续性,悲剧远景下的革命势在必行。

现代悲剧发展基于“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张力”变化,是对悲剧崇高的再定义。威廉斯试图通过《现代悲剧》展现基于情感结构的悲剧的延续性。首先,威廉斯提出自由主义悲剧已然衰退。自由主义价值观代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也成为了悲剧经验的主要来源“人既处在自己能力的巅峰,也面临着自己力量的极限。他的理想远大,却遭到挫败。他释放很多能连,却被自己的能量所摧毁。”这一结构带有自由主义色彩,因为它强调不断超越的个人;这一结构也是悲剧性的,因为它最终认识到失败获胜利的局限。”[1]p79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奋斗得到的不再是英雄式的成功,而是必然性的失败,即是悲剧性的。《推销员之死》中的维利最终实现的不是自己的美国梦而是自我毁灭,然而我们发现维利一直生活在美国梦的虚幻光晕之中,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人物像,他是错误社会的牺牲者。“那个产生意志和欲望的自我毁灭了生存的自我,而拒绝意志和欲望也是悲剧。这一点越来越无关紧要,因为自我已经被毁灭。”[1]p105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悲剧性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崇高则因此彰显与个人经验之中。

随着个体与社会的分裂,孤独人的个体悲剧被突出。“现代人真正的痛苦往往在于,他在远没有看到‘绝对障碍’之类事务之前,早已丧失了个人的激情冲动。”[6]尤金・奥尼尔的《毛猿》正是体现了这一现代社会身份迷茫与自我丧失。杨克生活于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他不再面对冰冷的机器时,发现他似乎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他挣扎继而绝望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杨克转而投向动物园的毛猿希望得以慰藉但得到的却只是死亡。杨克的悲剧暗示现代社会人类悲剧,社会永远与其对立。

文学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现代悲剧文学则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经验的文化表征。现代悲剧文学与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特征紧密相关。现代悲剧呈现出的特征就是以革命形式呈现出的整体性的悲剧观念。同时革命与悲剧密切相关,威廉斯对现代悲剧延续性的考察即力图提出证明其革命悲剧的思想,现代社会的革命是其文化转型的未竟过程,实际上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

结语

雷蒙德・威廉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理论家通过重构悲剧理论,建立了独特的现代革命悲剧理论。他将其学术论点放置于后工业革命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悲剧与经验、悲剧与传统的详实考察建立了悲剧经验与革命之间的紧密联系,继而通过对现代悲剧文学作品延续性的考察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人类与社会危机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其革命悲剧理念。现代革命处于长期的社会反抗之中,现代悲剧文学在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文化中表征,威廉斯的研究无论是对文学还是文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威廉斯,雷蒙德.现代悲剧[m].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Benjamin,walter.theoriginofGermantragicDrama[m].trans.Johnosbourne.London:nLB,1977.

[4]eldridge,JohnandLizzieeldridge.Raymondwilliams:makingConnections[m].newYork:Routledge,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