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习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5:34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1

一、目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高校研究生虽然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对事物有了较成熟的看法。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经过本科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对专业有了系统的认识,到研究生阶段对将来的就业有了初步的定位。相对与本科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相对明确。但多数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较为淡薄。多数研究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和找工作。研究生阶段没有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做过认真思考,总会出现一些在校科研学术有所建树,但却遇到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二)目前高校研究生在校学习倦怠现象较为普遍

部分部分研究生认为自己当初考研的目的也是因为本科阶段就业难,读研究生目的是取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认为学习多少知识对将来就业影响不大。所以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另外有些研究生不常与导师沟通,没有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去,也造成在校学习倦怠。

(三)择业观念较落后,就业期望值较高

多数研究生仍旧认为自己的学历较本科生高,在就业时应该具有优势。他们在择业时期望值相对较高,往往与实际想脱离,就业准备相对不足。仍有很多研究生希望将来毕业后能进事业单位、研究所或高校等单位,对一些民营企业他们并不看好。

(四)高校未开设专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指导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多数时间花在专业理论学习和论文研究上,时间花在实验室研究居多。高校也认为研究生应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并不注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多数高校认为在本科阶段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对调动和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并引导其为自己的目标付诸实际行动。

二、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教授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使研究生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研究生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对研究生在校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部分研究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对调动和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并引导其为自己的目标付诸实际行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做好学习、科研的规划,调动和激发研究生钻研的兴趣,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避免部分研究生出现学习倦怠。

(二)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个人竞争力

研究生的扩招以及部分研究生学习倦怠现行,影响了近些年研究生培养质量,很多用人单位也认为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降。造成研究生在就业环境中的竞争力下降。但很多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反而比较高,就业观念没有随着时代进步。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根据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每一个研究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地认识和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且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储备知识和能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故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完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积极针对研究生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引入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理论教育,使研究生系统化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应将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多部门合力指导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门课程或哪个老师就能完成或做好的,应调动研究生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心理咨询部门充分发挥各自部门的管理职责,发挥多个部门的合力,建立合理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体系。

3.个性化生涯辅导。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年龄较长,生源也不同。部分研究生是本科直接考入研究生学习,也有部分是工作后考入研究生学习。每个研究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建议引入研究生职业规划测评体系,使每个学生通过测评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个人性格倾向、能力以及探索自己的价值观等。通过职业规划测评系统不仅可以使研究生对自我有深刻认识,明确自身的目标,生涯辅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测评报告,了解每个独立个体的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育。

4.鼓励研究生利用好第二课堂。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模拟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在活动、竞赛中提高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二)导师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针对研究生在校学习的特殊性,除了课堂理论学习外,多数时间需要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学习,参与导师的科研和实践中去,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导师在研究生专业指导以及职业指导上所具有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此外,高校应配套做好导师制的激励、保障措施,提高导师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三)积极提倡、引导研究生加强自身管理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2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辨析思维;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andmcConnell,2001)。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习核心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四、结论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活动开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规划教育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在高校得以普遍实施。然而在普通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研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存在着“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的现象。因此,高中阶段开展对高中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职业规划能力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职业规划教育具体的实施策略和途径可以多样,利用以职业选择趋向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职业规划教育研究方向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选择

合理设计课题研究方向,收集各大学专业设置、行业特点等有关的最新资源信息。作为中学生了解的信息要尽可能广泛,如:各专业学习科目、培养目标、大学师资状况、行业特点、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从业要求等。

首先,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与特长,引导学生明确文理科倾向,初步设想自己将来打算干什么,希望选择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来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选定课题类型。

其次,让学生明确自己喜欢什么职业,哪些大学设置相关专业,其专业特点是什么,师资水平如何,开设什么课程,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如何等,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将来打算干什么,希望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需要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哪个范围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从事一种行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与职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二、职业规划教育课题研究内容

1.学校的选择

搜集全国各省市自己感兴趣的大学的详细信息,包括大学的学校概况、招生简章、师资力量、学术成就、专业介绍、学校排名、办学特色等,了解想要报考的大学及其设置的专业,比较各所大学的实力,从而根据本人的意向选出几所学校进行研究比较。

2.专业的选择

专业的选择对未来的职业定向有很大的作用,主要包括研究职业的特点、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要素。要让学生将选择学校和专业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作好进一步的升学计划,科学地设计人生、规划未来;教育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也要对专业的学科特点、职业定向、素质要求、培养目标等做到了然于胸,明确哪些专业是热门,哪些专业是冷门。这样才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3.研究填报志愿技巧

了解高考录取程序,知道什么是平行志愿。通过学习研究,明确掌握、了解信息的渠道,包括高招政策信息,报考院校的本科招生网以及拟报考院校的招生政策和招生简章。

三、开展有利于学生职业规划的活动

1.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展示活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按照分工,分类整理、分析信息资料,也可以走进相关单位进行职业体验,了解职业岗位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并总结获得的调查结果,自制ppt,进行汇报展示,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每位同学通过观看各组的汇报展示,了解职业特点、要求,给自己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2.组织参加校外的参观、实践、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向

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专题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外企业、研究院所、机构、工厂、矿山、农村、部队、高校参观、学习、走访,了解社会发展与职业、行业变迁,及其对人员要求的变化;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服务,在不同职业角色的体验中感受职业,认识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探索,开始职业定向尝试。

3.开展了解自我潜能的展示活动,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认识

通过一系列展示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和热情,让学生在各种展示活动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有效的职业决策,设定务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拟定职业计划,信心百倍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为将来进行职业选择趋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生涯教育项目组.职业生涯教育实验中期调研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刘雪冰.普通高中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构想.教学与管理,2012(8).

[3]李家华.赢在起点:思考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国教育先锋网,2007-10-08.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4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⒋点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常态课的改进与管理。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措施,有具体的成果和展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走进教材,各年级教师都要对教材内容系统学习,完整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科学处理教材;走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与无效行为,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走进课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走进练习,改革学生作业内容和完成作业方式,拒绝惩罚性作业和无设计作业,重视发展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每学期重点在1—2所学校组织现场会,同时其他各校也要进行一定规模和范围的成果展示活动,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对各校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⒈区级调研。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个重点,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专项调研。立足于梳理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指导改进,在中小幼等不同层面的学校打造1-2个典型,同时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校进行指导。本学期区级调研工作中学(含高中)开展5-6次,小学3次,幼儿园3次。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学科调研。学科调研工作要能有效地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科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整合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每个学期要开展1-2次学科调研工作,提炼学科工作的典型经验,梳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管理,优化学科活动,落实学科常规,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丹徒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10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丹徒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开展“丹徒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5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1997年全国招生数5.1万递增到2013年招生数60.8万,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过去10年翻了一番。因此,每年的毕业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地刷新历史记录。据统计,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个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甚至不如本科生,就业优势正在不断丧失,由就业问题导致的心理焦虑已在研究生群体中普遍蔓延。研究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期,《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由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在京推出。报告显示出2013年毕业生就业压力总体较大,并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还发现了一系列现象,譬如:期望月薪持续走低、二线城市最受欢迎、压力应对偏向消极、实践意识已成主流、创业热和幸福感总体下降。调查报告的撰写人熊汉忠博士认为,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毕业生应加强个人职业素质、积极应对压力,提前制订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充分挖掘与利用自身与外在的就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同时政府、高校及相关就业机构应加强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订与落实。(1)不少研究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笔者采取抽样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在研究生中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多研究生有职业规划但自我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在应对就业压力上态度消极,八成研究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不少研究生还不能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有的研究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学业规划,顺利完成学业便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有的研究生把职业生涯规划仅仅理解为就业,临到毕业才急急忙忙、毫无目标地赶场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匮乏,这就要求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地帮助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价值观,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研究生的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匹配,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稳定健康的发展。(2)高校研究生就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工作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优于本科生,所以很少在培养计划中渗透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观念缺失。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接受的职业规划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多数高校主管研究生培养的部门包含就业指导机构职能比较单一,往往工作还停留在求职信息,为研究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一些就业政策指导等方面,缺乏专业化、个性化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研究生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在本科阶段,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研究生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跨越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全程性等特征,是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提升、职业生涯意识培育、职业生涯定向引导和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职业生涯情感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等内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三方面的实施重点:第一是自我再认知。其目的是帮助个体学会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进一步做好“人职”的匹配,从而有利于个体的长期职业发展。第二是训练职业化。全日制研究生脱离社会实践的周期长,年龄也相对较大,所以帮助他们快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了解各类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各个行业的职业分布和招聘方式及各地的就业政策等。第三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研究生思考最佳职业锚,有利于形成更清晰的自我职业定位,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加快步伐迅速发展,各个培养单位纷纷扩大各种类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增加了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压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研究型人才需求的逐步饱和,研究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日益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竞争,在校研究生倍感茫然。有些对求职择业的准备意识不足,对就业去向不知所措;有些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违约频繁;就业地点的选择不够理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急需拓展相关职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研究生深刻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明确职业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应逐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不是仍然以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能够把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有机结合,使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研究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让研究生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树立职业目标避免盲目性,并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

四、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研究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考取研究生通常会成为大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避风港,也有些非常盲目地认为高学历会增加就业的筹码,但社会的现实是研究生同样不好就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提高研究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明确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增强人生奋斗的方向,有助于发掘自我潜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研究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和拟订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能够有能力经营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份贴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研究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可以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自我,并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合理定位。(2)开设有针对性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研究生年年扩招,就业压力攀升的新形势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创新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仍然有待改善。高校应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列入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师资建设请专人培训,并贯穿于三年的研究生教育过程。政府和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资源优势,研发适合研究生职业鉴定评测的系统,为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课程的建设及实施的方式应该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着重于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尊重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现实世界,了解现代科技变革中行业和职业的变化、需求与发展趋势,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和规划未来。职业规划的指导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根据就业行情随时更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3)导师作为研究生的责任培养人对研究生就业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与研究生的接触和交流最为频繁,他的人品道德、治学态度和处事方式都会对自己的研究生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导师在承担教学与科研指导之余,应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成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导师,以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范例引导研究生制定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定时帮助研究生对其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高校要对导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制订鼓励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引导研究生导师投身到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中来。(4)指导研究生进行确定职业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素养包括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等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升。为此,学校应建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在充分利用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同时,积极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一些社会机构,如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实践机构、相关公益团体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等。积极引导研究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加研究生的职业体验,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寻求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搭建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平台,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落实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保证。(5)指导研究生及时修正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分年级的根据研究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提出具体的要求。研一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研二、研三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职过程指导,譬如如何投简历、笔试面试求职的具体流程、就业政策解读、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等内容。在实际的毕业生就业演练中,为最终达到“人职匹配”还需要指导研究生对职业发展变化的认识,和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应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职业目标的确定,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规划,阶段性转型的需要等等。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理论功底和知识框架等来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激发潜能,以期在未来社会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未来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政府、高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高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研究生提高学习动力、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职业竞争力、明确职业目标,从而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破解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冯羽.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浅议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的实施与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

[2]方胜强.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3]霍礼强,方晓青,毛丽萍.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J].中国电力教育.2011

[4]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6)

[5]孙丽丽.浅议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13-0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一方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有必要培养自身就业实践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水平。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文将逐条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调查

为了解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情况,2016年5月至10月,笔者借助问卷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佳木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0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相关调查走访,并收回有效问卷291份。其中,研一问卷109份,研二问卷95份,研三问卷87份。调查涉及就业实践情况、就业规划情况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实践情况的调查

此调查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您是否参加过就业实践活动”,二是“如果参加过,请选择经常或偶尔”。结果显示,有19%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未参加过就业实践活动,42%的被调查者表示只是偶尔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本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持续有效的实践活动,社会就业经验略显不足。

(二)关于实践认识的调查

所设置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您认为在校期间是否有必要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二是“您对所参加过的就业实践活动是否满意”。结果显示,有5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期间有必要参加就业实践活动,有45%的被调查者对所参加过的就业实践活动表示满意。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对就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未能通过实践活动有效提升自身的就业水平。

(三)关于实践内容的调查

“请列举您所参加过的就业实践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被调查者选择兼职教师作为就业实践岗位,有31%的被调查选择行政助理作为就业实践岗位,有12%的被调查者做过图书杂志编辑,10%的被调查者在机关事业单位接受过岗位实习。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在就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也存在实践种类不够广泛的问题,实习渠道比较单一,无法有效保障未来就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关于就业规划的调查

一是“您认为在校期间,是否有必要制定就业规划”。二是“您是否已经制定了就业规划”。结果显示,6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制定就业规划,但只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已经制定了就业规划。从本专业研究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就业规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普及面不广。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的主要问题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问题

就业规划的制定,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就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安排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为择业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对于本专业研究生来讲,就业规划的制定工作意义重大。然而,据调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未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就业规划。例如,部分本专业研究生就i规划比较模糊,学习生活比较自由,仅会在大二下半学期或者大三上半学期开始着手一些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主流考试,希望通过大众化的择业方式,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另有部分本专业研究生在就业规划方面存在消极心理,认为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将主要精力用于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可以在就业以后慢慢培养。担心过早锻炼实践能力,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性格问题

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积极乐观的性格,可以使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反之,消极被动的性格,往往会让人面对机遇裹足不前。调查结果显示,性格问题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问题。例如,部分本专业研究生表示,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以后,接触的都是简单机械的劳动工作,工作性质比较枯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因此没有继续坚持就业实践活动。此外,据调查,还有部分本专业研究生表示,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人际问题。由于性格原因及能力有限,自己无法有效解决矛盾,因而选择了放弃实践。此类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态度问题

态度是人们对于某一现象的认识、评价及倾向性。态度可以影响人们知觉的判断性和选择性,并进一步影响其行为。据调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对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看法,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能拿到学分就好,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精力。此外,据调查,还有部分本专业研究生表示,在相关就业实践活动中,自己作为实习生,获得的报酬不理想,因而选择了放弃。此类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对策

为有效提高就业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应重视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具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实践能力类别

据调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分别是:事业单位教师、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文职工作人员、机关公务员和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人员主要应具有以下几种实践能力:

一是工作实践能力。具体可以划分为:综合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文件编辑能力。本专业研究生可以通过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培养此类实践能力。

二是教学实践能力。本专业研究生可通过在校期间组织课堂讨论,业余时间到各类学校实习授课的方式,培养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三是课题研究能力。包括资料收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优秀的课题研究能力可以保障论文的撰写质量,同时也能为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应得到本专业研究生的重视。

(二)提升就业实践水平

实践水平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本专业研究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就业实践。首先,实践有助于理论水平的提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就业实践活动中,本专业研究生可以运用与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并熟练对知识的运用。其次,实践可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是企业招聘活动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具有更丰富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往往就拥有更高的就业成功率。最后,实践能够拓展自身的人脉关系。在业余教学、企业实习等就业实践活动中,本专业研究生也能收获良师益友,开拓自己的眼界,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践活动,应得到本专业研究生的重视。

二是制定就业规划。就业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将自身条件同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具体包括: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社会环境、充分认识自我、掌握未来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次,将自身能力、喜好、擅长同未来职位相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再次,不轻易随波逐流,也不盲目追求虚荣。最后,当客观实际发生变化时,需要适时调整原有规划,以达到就业规划的与时俱进。

三是积极反思总结。温故可以知新,对于自身的实践成果,本专业研究生也应认真反思,具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要反思技术问题。对于参加就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讲,在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是不可避免的。灰心沮丧,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学会反思,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二要反思人际问题。在就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积极反思,是否是由于自己不够谦虚,忽视了同事的感受;最后要努力改正,通过诚恳的沟通,改善同事p系,并总结经验,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产生。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不仅要重视理论水平的提升,更要着重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要通过就业实践活动,检验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燕.研究生就业心理与职业规划、专业认同及性格的关系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2]周婷.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与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3]石妹举.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综合教育观点,2016(26)

[4]马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统计,2015(4)

[5]吕楠.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J].渤海大学学报,2015(3)

[6]耿红.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创业与就业,2015(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7

规划快题设计作为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备受各高校重视。文章由规划快题设计的重要性及就业实际需求分析入手,针对就业单位对招聘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结合多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方法,规划快题设计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方法,最终考核方案及评分细则的制定,以考核成果反馈平时教学四个方面展开对规划快题设计的教学研究,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快题设计;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830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各项要求,未来高等学校将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出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大规模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专业素养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通过多年人才培养经验得知,用人单位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尤为重视,在招聘过程中,往往设置一系列针对设计实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招收人才的重要指标。另外,历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创新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会获得更多的升职机会。

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培养适应和支撑城乡规划行业发展需求,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人才,黑龙江科技大学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偏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加强了与职业需求相关的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因此,笔者选择了最直观体现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规划快题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1-3]。

一、规划快题设计对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快题设计又称快速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4~8小时)内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快题设计最早起源于规划设计中徒手方案的表达,徒手方案的表达也被看作是对建筑及规划师灵感的最直接快速体现,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准确运用徒手的方式表达出可被人理解的设计理念。因此,国外高等院校建筑及规划类专业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培养学生徒手方案的表达能力。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设计的完成进度越来越快,因此,在紧迫的时间条件下,能够更快速地完成方案并表现出来,被认为是展示规划师能力的重要方式。为应对社会的需求,国外规划类高校纷纷开设了规划快题设计课程,并将其作为检验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最佳方式。为了与国际教学模式接轨,国内所有最早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著名院校,都将规划快题设计作为考核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并将其列为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新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也开始重视规划快题设计,纷纷开设这门课程。同时,国内各规划设计单位开始重视规划快题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在招聘人才过程中设置规划快题设计考试,作为对应聘人才的职业能力测评。

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并加强规划快题设计教学环节,是城乡规划专业创新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培养的大势所趋,也是缩短中国与国外同类院校差距的较好方式,为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达到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高尚的人文与自然伦理道德和严格的职业操守等特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划快题教学研究刻不容缓[4-6]。

二、规划快题设计的教学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是我校“4+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重在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本次教学研究是以城乡规划专业现有师资及教学资源为依托,以城乡规划专业大二至大五年级学生为载体,从教师教学能力、规划快题设计内容及教学方法、最终考核方案及评分细则的制定、考核成果四方面展开。

(一)教师

学能力提高方式

在收集国内相同、相近专业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国内高校现有做法,以及国内现有规划快题补习班市场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学生为应对考研及求职中的规划快题考试,通常会利用一年内的寒暑两个假期参加设计方案及图面表现两个规划快题方面的集中速成补习班。这类补习班通常价格高昂,且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在面对市场上花样繁多的补习班时,通常不知如何选择,只能通过上几届师兄师姐的口耳相传进行选择。调研发现,图面表现类补习班,补习教师多为美术专业出身,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对快题设计的图面表现形式进行分解、归纳,使图面表达形成一套固定的公式。例如,图纸上色的固定程序、图面元素(如建筑、绿化、阴影)色彩的固定搭配模式、鸟瞰图及分析图的固定表达方法等内容,在绘图过程中形成如计算机输出程序一般固定的模式进行套用,只要掌握了这套程序,规划快题设计将变为一种比拼速度的纯体力劳动。这类补习班往往受到学生的追捧,其优点在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基本素描、形体都掌握不好的情况下,达到在快题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一整套图纸,且图面效果良好。然而这种补习班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在这类补习班中学成的学生所绘制的图纸在配色、分析、表现方面“千图一面”,毫无个性,甚至在方案设计上由于大多数学生选用了同样几个经过大量练习的中心景观,导致整体方案设计大同小异,完全没有个性表达,失去了快题设计最原始的意义——展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思维的火花”。近年来,各应试单位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考试采分的重点开始由图面表达转向对设计思维的考核。而设计方案补习班多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历年考研试题,由该校专业教师进行分析,便于学生把握考试方向,更近似于考试“押题”的内容。虽然对学生考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类补习班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快速设计能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黑龙江科技学院专业教师快题设计教学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作为专业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设计方案教学能力,且可以通过五年学习生涯的整个理论及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设计思维。但由于并非美术专业出身,且多年不再亲手绘图,专业教师在快速图面表现方面教学能力较弱。针对这一问题,应提高教师快题设计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展开教师业务能力深造,以增强教师图面表现方面的教学能力。例如,通过参加市场上的快速图面表达补习班,在吸取补习班绘图程序精华的同时加以创新,并去除其扼杀学生设计思维灵感的糟粕,最终形成真正适合学生的快题设计教学内容。

(二)规划快题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目前所有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均对快题设计非常重视,并且在教学理论层面也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各高校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实施效果也参差不齐。通过借鉴国内城乡规划专业重点院校的相关教学安排、教学体系建设情况及先进教学理念,结合“4+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确立城乡规划快题设计在整个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快题设计从原有设计课附属考核内容的形式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完整课程,并将其作为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在课时设定上,将大二至大四学年原有每学期一个教学周的设定方式化整为零,设置为每学期期中、期末各1次,每次3天。在课程内容上,第1天进行理论讲解,第2天进行快题设计考核,第3天进行考核成果评析及学生问题反馈。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图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将快题设计的考核内容与当前学期课程设计内容挂钩,并将两次考核成果各按50%进行录入。另外,五年级的学生,由于理论学习已经较为完整,图面表达水平也已较为完善,且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应聘考试的实际考验,可将规划快题设计设置为开学第1周,集中针对考研和应聘的内容进行数次模拟考试和评析,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三)最终考核方案及评分细则的制定

由于规划快题设计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成果水平不如平时课题设计深入和系统,但该成果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性、知识面广阔性、反应能力、表现能力及对设计过程的整体掌控能力。在原有规划快题设计的成绩评定中,一般从三个方面确定分数:图面效果、方

案设计、创新性加分。虽然方案设计在评分细则中被规定占50%以上,但实际评判过程中,由于图面效果作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大多数图面效果不佳的设计方案并不会被关注,而导致方案设计所占分数比规定分值要低。另外,创新性加分是指超出常规成果较多的方案,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这部分分数极难取得。由此形成了实际评判中以图面效果主导分数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不再重视自主思维,而是仅仅追求漂亮的图面效果,考核成果严重缺乏创造性。

新的考核方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随实际需求而动态、灵活转变,科学地考核学生应用能力,并与考研和应聘考核相结合,提倡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考核内容及评分,应重点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方面,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图面效果。具体做法可在低年级考核的评分细则上增加创新性加分和方案评定部分分数,而减少图面效果分数,通过分数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以肯定和鼓励。高年级考核的评分细则可借鉴考研及应聘快题考核方案进行制定,以求更加贴近实践。

(四)以考核成果反馈平时教学

此次教学研究的意图在于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中,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需求差距较大的问题。因此,对考核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再次反馈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和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此次研究通过贯彻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和考核方式,将所得考核成果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讨论及总结。首先,与原有教学方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新的教学方案及考核成果的优缺点。其次,通过调研对比学生教学效果与国内同类专业院校教学成果的差异。第三,分年级与学生进行座谈,掌握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及需要改进的部分,尤其重点掌握考研及找工作的学生在快题设计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及需求。第四,将这些成果综合在一起,发扬优点,改进缺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试点,继续反馈教学实践。

三、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系统的编制和教学计划,以及每节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规划快题教学研究从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需求,对教学目标加以清晰定位和解析。通过城乡规划快题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并通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成果反馈加以解析,为形成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供基础。

其研究成果对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并能为社会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实践基础扎实的综合卓越工程型人才。同时,对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姜云,等.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与教学应对[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39-42.

[2]姜云.面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城市规划原理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50-53.

[3]张卓,等.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36-39.

[4]汤移平.城市规划《专业快题设计》教学及其应试探讨[j].科技向导,2011(35):76-77.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8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成才规划;辅导;基本要求

大学生成才规划是许多高校实施大学生成才工程的重要项目。充分发挥成才规划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需要高校制定工作机制,建设专业导师队伍,设计规划运行载体,落实辅导和考核工作。目前,不少高校还未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辅导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成才规划不重视,成才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撰写成才规划方法不当、执行规划目标不持久等问题。辅导员是高校成才规划工作中的具体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辅导员对成才规划的辅导效果不佳,对辅导工作的基本问题缺乏具体的了解和掌握。本文立足成才规划辅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围绕成才规划辅导的设计、范围和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出了成才规划辅导的“三个关系”“三个结合”和“三个要点”基本要求,为辅导员有效开展成才规划辅导提供方法参考。

一、在成才规划辅导的设计上要理顺“三个关系”

1.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辅导员要明确在成才规划辅导上共性和个性的内容、关系和要求。共性是基础和基本要求,个性既是重点和又是难点。成才规划辅导中的共性包含了成才规划的内涵、范围、方式、意义和辅导的方法和理论。成才规划辅导的个性是指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业方向、职业理想等规划内容上的差异。要求辅导员在共性辅导上要做实、做全和做好,在学生的个性辅导上要用心、用力。

2.全面发展和重点推进的关系

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重点推进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的具体运用。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自主成才的重要体现。在成才规划辅导课程上,辅导员要把全面发展的内容、范围和意义给学生讲透彻,引导学生自觉地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撰写成才规划。同时,重点推进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运用目标分解法把总目标细化在每一学年和每学期进行重点推进。

3.长远规划和具体计划的关系

辅导员要让学生明确对待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既需长远规划,也要做好阶段性的具体打算。长远规划是指在四年至六年的总目标,具体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目标、专业知识技能目标、身心健康目标、社交能力目标、职业目标、生活目标等。辅导员引导学生把长远规划按四个学年度划分为阶段性目标,经过两个学期来完成每一个学年度目标,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评估。同时,对下一个阶段目标进行适度调整。

二、在成才规划辅导的范围上要做到“三个结合”

1.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校培养人才要立足社会需求,要让学生能就业、好就业。辅导员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要引导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结合自身兴趣、专业、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一是引导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意向地的岗位需求确定职业方向;二是引导学生针对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需要撰写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三是根据职业目标和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职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测评,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与专业方向相结合

学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才规划的基础核心部分,而专业学习又是学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一是辅导员引导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要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把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作为学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二是以提高专业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努力培养专业兴趣和信心,结合专业课程上好每一堂课,围绕专业知识开展自主学习,根据专业技能要求做好每次实践活动,通过四年的学习要实现专业上的提升。

3.与兴趣优势相结合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兴趣能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提高工作效率,又是职业稳定和职场成功的重要保障。兴趣优势是学生在进行学业方向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学业某个方向或领域感兴趣,就会自主学习和培养优势;对某个职业目标感兴趣,就会以这个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来要求自己。辅导员让学生把要全面发展与培养兴趣优势进行协调推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培养兴趣、巩固优势具体打算融入到成才规划中。

三、在成才规划辅导的方法上要注重“三个要点”

1.以思想和行为上引导为切入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找准“思想和行为”这个切入点,通过对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了解、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成熟。一是以辅导撰写成才规划书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转变对成才规划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二是以检查成才规划为手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提高行为规范和学习效率;三是以日常管理为渠道,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就要进行干预,提醒学生认真执行规划目标。

2.以知识和技能上指导为突破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把握“知识和技能”这个突破点,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基础知识扎实全面、专业主攻方向有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较强的外语水平;指导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和扩大知识视野;鼓励学生通过各类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积极调动学生充分利用好四年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成各个阶段学业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3.以生活和心理上开导为着眼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明确“生活和心理”这个着眼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对学习的影响。通过调查学生的考勤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心和散漫;通过查阅学生的各科成绩,了解学生规划目标执行情况,引导学生做好自查整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走访学生寝室与学生交流谈心,认真倾听学生对学业和生活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生活上面临的难题,开导学生找到问题根源,鼓励学生做生活的勇者,永不言弃。

参考文献:

[1]门忠民.矛盾普遍性含义辨析[J].齐鲁学刊,1987(2):107-108.

[2]刘荣军.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62.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9

为更好地把前四年所学的规划及建筑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使自己能全面熟悉规划业务流程,特意有本学期的实习实践。

 

二、实习单位简介:

①xx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xx)成立于1953年,是全国领先、xx地区规模最大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测量与地理信息工程、建筑设计、市政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代建、工程总承包等领域,具有10项甲级资质。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为规划一所,主攻总体规划。

 

②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xx省建设厅直属事业单位,具有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五个甲级资质和市政工程设计乙级资质。作为建设部批准的拥有城市规划甲级、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消防设计甲级和市政(风景园林、道路)乙级资质的设计研究机构,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在xx成立了分院,并成为最早进入特区的规划设计院之一。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为xx分院一所,主攻旧改及控规。

 

③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研发、咨询单位之一,具有国家颁发的城乡规划编制、工程勘察、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监理(包括招标)、建筑(含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等甲级资质以及地下铁道建筑设计资质。规划设计研究所是一个业务和技术全面、综合型与研究型的规划设计部门,主要从事规划与设计工作,包括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镇规划、旅游景观规划、环卫专项规划等。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即为规划分院(原规划所),主攻西部及粤西总规及控规。

 

三、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①市院包午饭,晚上加班包晚饭,车费自理,实习工资至今未能获取。

②省院包吃包住,三十元一天工资,需要打卡,偶尔加班,并有组织活动参加。

③建院车费午餐自理,六百元一个月,一周上六天班,加班很少,并有组织活动参加。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①市院:xx村镇规划;xxxxxx城市设计;xxxx工业园控规

②省院:xxxx产业规划;xxxx新区公建布点规划

③建院:xxxxxx镇控规

 

五、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①市院xxxx工业园控规:

 

负责内容:在已给定的图框下完成地块编号,道路坐标点,道路横截面及剖面,转弯处禁止开口范围,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线,绿地控制线,水体保护线等等cad线形绘制,并把地块公建示意标注并统计分类。一共出三处地块若干张图。

 

体会:控规是城市规划里面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地位与总规一样获得法律的认可。近似法规的控规文本cad图制作,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有操之过急的心。

 

②xxxx区产业规划

 

负责内容:根据各街道资料,在xx区范围内,把区内出口百强,纳税百强,民营百强按三种颜色标出,并标上排名号,旁边附上列表显示。

 

体会:产业规划与人口经济密切挂钩,其空间性不如数据体现得十分明显,更需要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手段进行,并且对资料筛选的要求比空间类的规划更高。

 

③xxxxxx镇控规

 

负责内容:先在建筑现状图上勾出各地块用地性质,再在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算出各地块容积率,在图上标出并用颜色加以区分。

 

体会:对于西部等相对落后的镇区,资料匮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例如规划现状图的缺失便是一种考验,同时更需要规划师负责的态度,不要随便勾勒。

 

六、收获与不足及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

 

通过实习,可以看到真是项目与在学校做的设计作业的距离。在实际项目中,出错了是需要负责任的。实际项目不能容忍随意的犯错。实际项目的严谨性与复杂性也是一个实习生或者一个毕业生所最难掌控的。

 

通过这次在几个设计研究院的实习,使我对城市设计、基于城市规划概念的项目策划、发展策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的规划设计工程,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半年以来,我用到了几乎所有我在学生生涯中学习过的电脑软件作为开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还没有学过和接触过的电脑软件,都有机会让我碰上了。在这实习期间,从专业水平、方案设计能力到为人处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发现自己大学五年学的知识太少太少了,专业性的知识只接触个皮毛。在设计院这段时间,充分的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珠三角招工难的新闻已经在提醒我们,旧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了被商业社会淘汰的考验阶段,在城市规划上,应该对相应的人口,交通,产业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考虑;各地治水排污调水工程频频报道,城市的环境承载力也是到了需要再次评估的时候;“土地流转”的政策颁布,与城市相关的产业结构,“三农”问题,资源调配等问题的处理也迫在眉睫。由此也可以遇见,社会对城市规划工作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当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使自己在城市规划的领域里有所作为。

 

研究生实习规划篇1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文化现场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奇的聚合体,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学校文化如何得以形成?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制度是文化的契约。除此以外,文化更多的是通过课程来呈现的。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其规划更要基于学校文化现场来研制。第一层次是要执行课程计划,不能擅自减少、调整课时,制定严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第二层次是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展示学生和教师的气质,加强课程质量;第三层次是课程规划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并在后续的课程实施中加以贯彻。

常州市实验小学一直秉承分享文化,在这所百年老校里,“分享文化”已不单单是认知上的一个概念,而是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再现,它蕴含着那些有教育理想的追寻者们的智慧和精神。“在分享中成事,在分享中成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常州市实验小学始终将分享文化渗透于学校的教育文化之中,尤其注重将这一文化与课程规划、课堂教学、主题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展开行之有效的分享之旅。常州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研制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以及多年来各年级活动主题积累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分享文化的现场,将“分享和谐、分享文明、分享责任、分享智慧”的理念有侧重地逐年渗透于三、四、五、六年级的课程目标体系中,同时也充分兼顾了综合实践活动“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自我”这三条鲜明的课程线索。

值得说明的是,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三、四、五、六各个年级在课程目标实现有所侧重的前提下,并不排斥其他的、极具教育意义的“学校文化”和“课程目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学生现场

当课程规划服务于具体的学习对象时,它便会“遭遇”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是怎样的?学习者的课程需求到底有哪些?如何处理好学习者之间的学习兴趣差异?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好,那么课程规划就会在实现学习的持续性、课程的平衡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等方面做出突出表现,否则,就会背道而驰。

因此,在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尤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了成就学生、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中包括为保障规划实施而进行的评价活动等方面的全面规划。

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规划者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更要掌握人的认知发展理论,这样有助于在规划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增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此外,课程规划者还要掌握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知识来规划课程的能力。

例如,常州市外国语学校由于生源状况良好,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于是探索了具有该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路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以学校“人本・卓越”的整体办学理念为指南,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学生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活动进行了整体规划。

其中研究性学习领域主要侧重于主题探究活动和应用设计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主要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应用设计活动主要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性或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此外,学校还将劳动与技术领域与校本课程相融合,开设了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校本课程,还将班团队活动、春秋游活动等非指定领域渗透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资源现场

课程规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对课程历史的凭空捏造和对未来课程景象的臆测。课程规划者不要用非此即彼的观念来指导课程规划工作,也就是说,课程规划的研制不是为了和颠覆以往的课程经验,而是对原有课程经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因此,如何基于现有的学校资源现场制定出既有传承性又不失开放性的课程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规划好学校的资源现场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规划好教师资源。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出发,学校的科任教师均可以兼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但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教师对课程实施的专业投入不同,其所获得的经验积累就会有很大差异。规划好教师资源,就是要为经验积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找到适合的教学岗位。比如,有的学校在课程起始年级――三年级配置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因为专任教师更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研究规范的养成,而在六年级主要由班主任兼任指导教师,因为六年级的孩子基本的研究规范已经养成,研究素养也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