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产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11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1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强化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中有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因果关系,运用计量模型量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寻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实证分析;知识溢出;市场规模

产业集聚就是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现象。要素的流动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域经济由于在空间上的集中产生了额外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被称为集聚经济。产业集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产业集聚,强化产业集聚。

1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在世界上是一个广泛的经济现象。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由于规模的扩大逐渐集中到了某些特定的地区。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逊达大道,日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意大利的毛织品集中于伯拉多。由于产业集聚,我国的浙江省形成了眼镜、灯具、打火机、生产纽扣等专业村和专业镇。

2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也为经济史者承认。企业在发生集聚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和中间投入品的共享作用以及知识外部性,会在产业上形成规模报酬递增。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产业集聚可以使得相关企业集中于某一区域,与某些辅助企业共同发展,降低生产成本。这些辅的企业包括三类:一是为厂商提供零部件或某些中间产品的辅助企业,如为汽车制造提供方向盘、轴承、离合器、轮胎等零部件的企业;二是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料的辅助企业;三是诸如模具、电镀厂、机修厂等生产性的服务企业。(2)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一方面,产业集聚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作用,从而产生一种区域人力资源快速积累作用。在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伴随专业化的深化和专门化程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区会像磁场一样吸引国内外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将促进员工的流动,因为企业集聚使员工有相对较低的搜寻成本,职位空缺的信息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寻找工作相对容易,而且,员工流动成本相对较低,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流动到同一城市的其他公司。(3)产业集聚促进了知识的快速交流以及技术的扩散,增强了行为主体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知识不同于商品,具有“溢出效应”。先进的企业通过知识流动将生产链条上各个企业联系起来,形成了知识网络,而溢出效应通过技术咨询、生产标准、产品定制、样板制作和供应链协调等渠道发生。另外,先进的技术无法固化在某一设备中,可以伴随人力资源的流动而溢出,员工与员工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受到先进知识与信息的熏陶,从而增强了各自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3区域经济发展强化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通过空间集聚、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强化产业集聚。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创新和增长的源泉部门利用不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作为投入,那么由于规模递增,这些行业将被吸引到增长源泉的部门所处的区域,强化产业集聚。当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了创新部门的扩张,更多的企业将重新选择到创新活动发生的区域,这就带来了“前向关联”,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产业集聚依次降低了该区位中的创新成本,增强了创新的动力,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后向关联”。一旦区域经济发展停滞,集聚机制就不会发生。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束缚被消除时,例如由于市场规模的增长或交易成本的减少,那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都将增加,而且趋于相互增强。区域经济如果在基础设施、资本与人力资源集聚、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发展,那么产业集聚区内的交通、卫生、教育、安全、社会服务会有所提升,生产所需的社会服务水平会有所提高,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与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

4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大量研究,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实证研究比较少。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中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两者关系做出实证分析,探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4.1产业集聚水平的衡量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区位熵系数、区位基尼系数、熵指数、地理联系率等。其中区位熵系数是一种简单地衡量区域产业集聚的指标。本文着重计算第二产业的区位熵,分析第二产业的集聚程度。通过对2011年河南省各地市的有关数据计算,我们发现,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部分地级市第二产业发生了产业集聚趋势。具体而言,郑州、洛阳、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商丘、许昌、漯河、济源的区位熵大于1,说明这些地市的第二产业有集聚现象,这些地区的第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2007~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发生产业集聚趋势的地级市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2014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地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排在全省前列。

4.2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4.2.1数据说明与计量模型为量化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基础是生产函数,为了准确反映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引入产业集聚度(agglomeration)、各区域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Research)。本文的地域划分是按照河南省的行政区域划分的,选取区位熵大于1的8个地市的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下面对变量做简要说明。(1)经济增长(Y),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产出。(2)劳动投入(L),用各地区的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3)资本投入(K),用各地市固定资产投资原值作为其变量。(4)科研投入(Res),用技术市场成交额代表区域内的创新能力。(5)产业集聚指数(agglo),用区位熵衡量产业集聚程度。

4.2.2实证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为了避免序列相关、异方差和伪回归等问题,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通过eviews6.0软件计算出回归方程如(1)所示。方程拟合度为0.921,非常接近于1,表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比较高;模型回归效果的检验值F统计量为3834.455,显著,D.w值为1.89,在检验上下界范围之内,所以模型回归显著成立。观察方程各解释变量的估计值可知,就产业集聚的各地区来说,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产业集聚程度、研发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通过加大投资、增加劳动投入、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提高产业集聚度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检验结果看,资本投入增加1%,区域经济增长0.39%,劳动投入增加1%,区域经济增长0.78%,研发投入增加1%,区域经济增长0.02%,而产业集聚程度增加1%,区域经济增长1.49%,显而易见,第二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为深入分析各个城市产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构造F2和F1统计量,计算的结果是F2的值为21.22,F1的值为9.08,都大于其相应的F临界值,所以采用变系数模型。用广义的G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回归后,=0.99,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很好的解释作用,Dw值为2.18。由于使用变系数模型,各个地区有各自的产业集聚度系数,如表2所示。

通过观察模型整体回归的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从系数的显著性看,对于第二产业产业集聚度这个解释变量,除了几个市县的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市县都显著。说明第二产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确实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郑州、许昌、濮阳、商丘的产业集聚度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检验,一方面和样本的数量有关;另一方面和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如郑州随着城市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集聚度对其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有所减弱。从系数的大小来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产业集聚度系数都很高,如洛阳、鹤壁、漯河、济源、新乡、焦作,说明这些地区的第二产业产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这些地区的发展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2014年鹤壁、济源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0%,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实证分析结果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人口向该地区的转移,人口的转移和资本等要素的集聚会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对城市的推进与扩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5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于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启示,运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因果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创造产业集聚的条件,承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每个区域拥有自己的特点,发展区域经济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投放产业时应予以综合考虑。首先,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规划供水、供气、供电、热力、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时,考虑与周边产业集聚区的对接,增强区域的载体功能。其次,建设产业园区时,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鼓励新的投资项目与新建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吸引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集聚区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流动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

5.2开发人力资源人才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开发人力资源。一方面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氛围,发挥当地人力资本的优势,行业协会要为行业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促进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本流动,加大知识扩散的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5.3加大资金投入资本的投入可以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所以提高产业集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是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用于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企业的发展。二是为有利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如免去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政策等。三是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发展。四是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内的投融资平台,引进民营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4提高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强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二是整合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塑造产业集聚区的科研服务体系。三是企业要以不断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渠道为导向,从而形成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包锦阔.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市场论坛,2011(5).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

一、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定义以及形成原因

(一)定义

全世界最早研究中小企业的学者是马歇尔,他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这个概念,认为中小企业是一个因为成规模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效益的企业团体。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一些学者给出了明确的界定:相对独立又有特定联系;互相之间由专业分工以及专业协作相互关联;小企业之间存在交换关系以及适应关系,即为了促使资源(如资金、人力、人脉、销售渠道等)的迅速积累以及为了维持企业之间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产生的资源流动以及企业关系磨合;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的因素,又有竞争的因素;企业之间并不使用法律上的文书等契约来维持彼此之间的交易以及合作活动,而是用一些人文因素,比如信任或者承诺等因素为凭证,并在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企业进入时,也以“信任、口头承诺”等人文因素进行有力的回击。

(二)集群成因分析

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区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集群的形成原因。如果这些小企业“孤军奋战”,那么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不占优势;而如果若干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在其内部进行资源共享,则会在资源寻求、降低生产销售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同时,多个企业在一起“组团”可以促进集团内部的分工细致化,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使自己企业的利益得到强化。还有一些专家分析了一些沿海城市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环境,提出了如下看法:沿海城市重视工商的思想氛围以及当地“当老板比打工强”的思想观念,配合上以亲情、友情以及同乡情所交织成的复杂关系网,使小企业集群得到了能够扎根于此的肥沃土壤。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对于这种经济的发展采取了默许或者鼓励的政策,使得小企业集群得以迅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几种区域经济模式及其特点

我国地域十分辽阔,无论是在自然条件还是在经济条件上相差都很大;再加上全国各地发展并不平均,无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在政策引导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全国各地几个主要的中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专业分工、精诚合作——温州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在中国的中小企业集群中,温州模式是最强调合作和专业的。有人曾经把温州的经济模式比喻成蚂蚁:一大块肉掉到了地上,蚂蚁想要把它抬回巢穴中,可是任何一只蚂蚁都抬不动,于是一群蚂蚁分工合作,你抬左边,我抬右边,他抬中间,就这样,一群蚂蚁肉给抬走了。下一次又碰到了一块肉,于是一群蚂蚁如法炮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第一只蚂蚁变得非常擅长抬左边,第二只蚂蚁变得非常擅长抬起右边,第三只蚂蚁……从此,不管多大的肉掉到了地上,蚂蚁们总是能把它抬起来,不管什么条件都不在话下,因为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这种专业分工的模式。

温州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小。至于企业小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首先是温州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白手起家,没有办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就决定了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大不了。然后,温州人对于外来人抱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态度,没有办法把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企业交给外来人打理,害怕公司被这些人给坑走了。所以,温州企业一般都采用的是家族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就决定他不可能做大。第三,温州对于打工挣钱抱有一种鄙视的态度,没有人想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别人挣钱,这也导致了温州人的创业想法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强。

企业的规模不大,这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了;要想在有限的规模内进行更大的发展,大家便只能选择专业化的道路,以避免雷同以及随之而来的恶性竞争。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由多样化变为了单一化甚至是唯一化,甚至一些厂家只生产某样产品的个别部件,以求达到专业化的极致。比如一把门锁,有人专业生产锁身,有人专业生产锁孔的黄铜部件,有人专业负责钥匙,还有人专业负责包装纸盒……一把锁头需要几十家企业生产,还要有专业的企业进行装配包装,这就使温州的企业密不可分地组成了一个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也就是说,对于温州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来说,“三小三大”,即小作坊在小地方做小货品;大产业通过大市场进行大配套。

温州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其他地方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不同是,区域经济是由很多中小型的公司顶起来的,而不是一两家大型企业支撑起来的。别的地方的经济发展只需要几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来挠头,但是在温州,整个区域的经济是需要十几万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一起挠头的。如此巨大的数量,大家同心协力,温州的经济才得以飞速发展。

但是,这种模式也诞生了一些问题。温州的小企业很多,但是能够称之为“龙头”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同时,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高新企业在温州也是极其稀少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来吸引高新企业入驻。同时,温州的区域经济模式正在由“温州区域模式”发展成为“温州人经济模式”。全国很多著名企业家是温州人,这是因为温州地域狭小,在温州根本施展不开这些人的拳脚,于是这些富裕的温州人就带着几百亿甚至是上千亿的家产,在全国各地进行创业,把温州人的经营理念、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思路带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用物流带动生产——义乌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义乌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小商品集市,它已经变成了世界性的小商品商贸采购中心。在义乌每日销售的商品中,有六成左右是出口到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的。

最开始的时候,义乌小商品市场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一个中转流通的停靠站——厂家把货物由广东、深圳等大型生产加工地区运送到义乌,在从义乌经由采购商流通到相对来说小商品生产业不发达的北方地区。但是,由于义乌作为商品流通集散基地的功能慢慢成熟,配套附属设施逐渐完善,小商品生产企业逐渐把自己的厂房从其他地方转移到了这里。到目前为止,义乌所出售的的商品中,有四成左右是在义乌以及义乌周边的城镇里面生产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提高中。所以,这就构成了义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特点之一:市场需求直接和小商品工业挂钩。浙江向来是出产轻工业制品的重要基地,所以剩余的六成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也是在浙江生产并运送到义乌的,这就使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逐步变为生产和中介为一体的加工生产市场,而聚集在义乌的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则是由“物流”和“中介”两条线串起来的。

义乌模式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因素就是义乌通过自己的拼搏,打开了交通运输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在他们的努力下,义乌一共开辟了三百多条交通运输路线,并且这些路线还在增加中。这些路线通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城市,其中很大一部分城市可以办到“当日出发当日到达”在这些方面,义乌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的物流中转城市,比如武汉、郑州等。正是基于以上因素,义乌模式才在全国众多经济模式中异军突起,大放异彩。

(三)一招鲜,吃遍天——嵊州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嵊州跟其他所有地方的中小企业发展区域的特点都不一样。嵊州的经济发展完全只靠唯一的产业——领带制造。在行政区域规划上,嵊州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就在这么一个县级市里,共有领带企业一千多家,每年有3亿条领带被制造出来,总共能够创造产值超过100多个亿。在中国,每十个人就有八个人带着嵊州的领带,而全世界,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带着嵊州的领带。

由于嵊州在领带制作上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以及随着设备改良而逐步提高的质量优势,欧美以及亚洲各国的领带企业基本上已经无力对抗嵊州企业,嵊州企业在世界上的仅剩对手就是领带传统制造强国意大利。而意大利由于制造领带的时间比较久远,机器设备老化,在与中国嵊州的对抗中处于下风。

但是,嵊州中小企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成本和质量上占据着相当明显的优势,但是因为缺乏自己的主导品牌,只是大量地给国外的品牌公司进行oem,因此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不高,仅处在领带产业链的最底部,丰厚的利润全都被代加工的各大品牌拿走。不过最近这些年,嵊州市政府积极打造嵊州自有品牌形象,并积极与世界进行对话,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领带品牌博览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嵊州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别的领带都市。

三、优秀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的共同点

(一)当地特色产业所对应的企业相对密集,对于形成集群优势有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嵊州,仅仅靠着领带产业便能跻身世界前列。这说明现代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性的产业集群密集时代。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要是有合适的方向和恰当的指引,哪怕是只做一种产业也能够做大做强。因为和一城一市的微薄销量不同,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下,每一种产品都有可能被全世界所消化,所承认。可见,商品单一化、密集化对于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二)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产业链中,避免闭门造车

根据自身实力积极参与到产业链细致化分工当中,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在世界的格局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同时积极壮大自身,使自己在全球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根据自身的定位打造产品链中完整的上游和下游,并使其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只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产品本身的优势,同时节约成本,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整合,使整个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其历史和人文原因,而其区域经济模式也因为各自地理、经济、文化因素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温州的专业分工合作模式、义乌的物流带动市场模式以及嵊州的专一产业化模式都是中小企业产业可以借鉴的方向。只有把自己的目光放长远,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中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脱颖而出、增强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何雄浪,李国平.关系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进展及其评析[J].经济地理,2006;5

[2][美]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3

[关键词]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经济环境

1引言

区域物流产业主要由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区域物流产业之所以呈现出产业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在于为众多的社会和物流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即物流产业主体的存在。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离不开一定的战略导向,如以资源为导向、以区位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不论哪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物流运作能力都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都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物流服务能力来加快物品流通,促进市场规模化、效率化。一些区域把区域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然而对于不同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来说,其要求的经济环境是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区域在确立将物流产业作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时,必须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进行认真地分析,以正确确立将要选择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准确地把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对经济环境的要求,将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2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

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区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各产业组织供应链物流活动提供终端物流配送服务和区域性物流服务。其主要特征综合起来为:覆盖整个区域的完善物流网络,以定制化、灵活性、柔性满足顾客个性物流服务。在产业组织关联度强的产业聚集区中,基本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而在产业组织产联度弱的产业聚集区中,对物流服务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物流业的活动则表现为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些特定区域。

3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

产业链是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地理上集中并存在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等形成的集群。该种物流模式在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具有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物流关系。该物流模式对物流活动的准时化要求很高,物流信息质量是该模式运作的关键。

4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以区域特殊地理位置为基础,承担区域内外货物中转枢纽功能的物流活动聚集区,如港口、区域物流中转中心等。

该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以完善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前提,以转运工具为基础。大批量货物集散,存储设施的分类、专业化及空间的安排,有大规模、高效率的装卸、搬运设备,强调专业化与通用化的结合。如公、铁、港之间的道路衔接和转运工具衔接。

5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是在已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这里的区域交易市场主要指专业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具有较大规模。区域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大、物流活动集中且频繁,对物流的需求较大。

在该模式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是:批量小,批次多,品种多样化,较大的需求不确定性,主要强调仓储和配送功能,建立虚拟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注重物流系统的柔性。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区域物流模式经济环境通常有如下特点:

(1)商贸经济环境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区域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成为促进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增长极。一种物流模式的形成源自于对其需求的产生,在一定区域内,由于不同的区位、资源等的导向,使某一类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形成较大规模。受此影响,在该区域范围内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也相应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环境。

(2)有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相应的、较完善的要素市场支撑。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物流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它会影响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善的区域物流发展体系可能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义务小商品市场有运输、产权、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支撑,国内外市场相呼应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义务小商品市场现在已不仅是贸易中心,出口中心,展示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同时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块状经济,竞争力很强;

(3)当地政府积极维持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提供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市场经营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持续稳定的政策,否则区域商品经济难以维持。义务当地政府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准确把握政府的职能定位,把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缩小到最必要、最合理的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及时打假治劣、整顿治安、维护市场信誉,确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税费征收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强化区域经营优势,吸引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商家。

6结论

(1)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一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这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与其经济发展特征、发展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政府的宏观导向,政策支持,物流需求特点,产业特点等都是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模式所需考虑的因素;(2)在发展区域物流过程中,通过先行分析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特征,有利于选择适合该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理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03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06-02

一、河北省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一样,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核心聚集建设之一。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河北省起到了承载、辅助的特殊作用,沿海靠山、中部平原、环绕京津地区的地理特征也构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特殊区位优势。2004年6月,环渤海合作机制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成立,2010年8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上报国务院,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差,加强京津两地的经济扩散效应,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些年随着改革力度的推进,河北省经济发展迅速。

河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同时河北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出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例有所下降,畜牧渔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对经济贡献比重在下降,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第二产业接近占全省经济产出总量的1/2,比重明显高于另两大产业,由于河北省产业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形态,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河北省二次产业历史悠久,缺少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品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结构优化。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在改革推动下,正在由封闭式内向型向开放式外向型转变,所占生产总值比例不断增大,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运输、商业、旅游,饮食、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

二、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分析

(一)整体缺乏总体规划

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主要表现在:缺乏整体合作的概念,京津冀政府没有形成有共同利益的规模化合作,由于北京、天津、河北属于三个不同的行政管辖区域,而北京作为首都、天津作为直辖市在制定各自发展计划时,经常只顾及到自身的利益,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不够重视,而对各自管辖区域利益的一味追求,造成了北京与天津凭借其在区域竞争中的地理和政策优势,从周围省市获取资源,虽然京津冀的高层领导近些年来进行了多次协商会议,但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正式有效的协调机制,也未能找到合适有效的合作切入点,而且由于目前京津冀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鼓励的政策力度不大,在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不规范竞争现象比较普遍,本身京津两市的产业扩散效应就集中在各自行政区域内,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也被京津两市吸引,因而京津两市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带动作用,同时河北省内的各区域为了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造成经济内部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因此急切需要合理有效的总体规划来协助京津冀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产业结构问题

三大产业整体结构呈现“二三一”比重分布,长期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仍然没能改变,第一产业比重偏大,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第一产业经济产出比例偏高,第一产业的绿色、高效、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改革,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低效、劳动力剩余等的问题显现出来,同时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以及创新力度不够严重阻碍着河北省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基本处在自给自足的状态。河北省第二产业多年来依靠基础工业和传统工业,整体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极为落后,粗放经济问题突出,创新型技术产业发展落后,以原材料及产品初加工产业居多,作为河北省产业结构中比重最大的两个行业,热电生产供应业和金属冶炼制造业都属于资源型行业,这也反映了河北的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下,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的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落后位置。河北省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比较常见,企业资产组织形式以单一的所有制为主,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第三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集中体现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河北省不仅以31%低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更落后于45%的国际现代化标准。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结构层次低,且规模很分散,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与国际发达国家相差很大。

(三)经济梯度不合理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通过多层次的城市区域扩展,逐渐从经济结构完善的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它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梯度推进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这样做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虽然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能使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可以用较低的代价吸收相对先进的技术,但在实际过程中常会有问题出现。具体说来,京津两市在全国经济发展能力超强,各自为政而且力争龙头,造成梯度过大且层次不合理,从京津与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京津冀区域内部的扩散效应远小于回流效应,像京津地区对人才、物资的吸引就是很好的例子,使得京津冀一体化内部的经济结构梯度还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较大的经济梯度使京津地区的产业链无法向河北省延伸,而且京津地区周边经济圈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反作用支撑。

(四)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

产业同构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或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短期内能使地区快速发展,但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区域内竞争激烈,各自追求自身利益从而影响合作,严重阻碍着经济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国以来,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基础就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产生了很多不利于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产业,近年来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倡导下,产业结构虽然进行着改变,但京津冀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以港口行业为例,京津冀区域有我国北部三大重要进出口港口,天津港、秦皇岛港和近几年兴起的曹妃甸港,产业同构和密集程度极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资源浪费和盲目投资。在经济总产值中排名靠前的行业里,京津冀共同分布在金属冶炼、化工制造、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电子、化学制品等产业。区域内各产业在同构现象和产业发展边缘化趋势加强的影响下,很难出现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使得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受到巨大阻碍。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芷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现状作用

一、芷江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芷江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芷江县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齐全,物产丰富,发展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2年,芷江县提出了把“加速推进旅游国际化”列入了芷江“四化”(即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旅游国际化)的进程之一,将旅游产业推向了市场。经过多年的开发,芷江县旅游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旅游业已成为芷江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根据芷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外事侨务局提供的资料,除2003年因“非典”缘故,芷江县历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1年来,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的游客近1128.52万人次,平均年增长22.59%;旅游收入共计230740万元,平均年增长17.06%;2011年旅游产业年收入达8.3亿元,创历史新高。芷江旅游业已成为芷江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并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具体来看,芷江县旅游经济总量增长可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旅游产业产值的绝对增长量,二是当年旅游业产值较上年的增长率。从绝对增长量来看,2001年仅接待旅游人数40.4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2300万元,而2011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51.2万人次,旅游收入83000万美元,分别是1999年的6.2倍和30.1倍;从芷江县旅游业产值较上年增长率的变化来看,11年间的旅游业产值,除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旅游收入增长率呈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处于10%以上的增长水平。尤其2004—2005年间,芷江县旅游业年平均增速均为70%左右,其在芷江县的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所以旅游业已经成为芷江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芷江经济发展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十五”期间,芷江创新机制,吸引多方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15家星级商务宾馆,接待能力有3180个床位,另建有各类度假宾馆、休闲山庄、农家乐100余家,旅游定点餐馆10余家,歌舞厅、健身中心、休闲酒吧等娱乐场所10余家,形成“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齐全,结构合理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近年来,芷江县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除了公路交通得到完善之外,航空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航、铁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均有效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在芷江停留时间由过去的1.5天延长到2.5天。

3、旅游市场结构日趋合理

近年来芷江县旅游业发展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等的蓬勃发展。芷江正从原来的城市旅游向旅游城市转型,由门票经济转为产业经济。从芷江旅游市场客源地来看,在国内市场方面,周边省市主要以长株潭、邵阳、衡阳、郴州等地为主要客源,其旅游高峰一般为每年的6—9月份,而对于省内的游客市场已由过去的周边几个城市和景区接待为主,转向全省范围内的各个城市。总体看来,双休、暑假、黄金周等假日旅游的客源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09年芷江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46%,创历史最高纪录。

4、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它具有时间上的时序性和空间上的定点性等特点。目前,芷江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然生态旅游产品。芷江目前己形成三道坑自然旅游区、花山寨、杨溪云树、明山森林公园、茅从河漂流等体现旅游者需求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2)历史类旅游产品。如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飞虎队纪念馆、天后宫、龙津风雨桥、奎文阁、熊公馆、沈从文旧居、天后宫、景星寺、明山观等集结芷江历史文化气息的历史类旅游产品。目前芷江县“国际和平文化节”已成为芷江向外推出的旅游王牌之一。

(3)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如民族文化广场、芷江和平广场、万和鼓楼、龙津风雨桥、泰和塔、侗族大歌、芦笙舞等。同时久负盛名的侗家合拢宴为“天下第一合拢宴”,也是芷江很好的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对芷江县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被誉为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繁荣城乡经济;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发展旅游产业对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发展旅游产业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旅游行业;产业优化;经济增长

前言:通过系统分析能够得知,旅游业的整体产业结构不仅影响着旅游行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变化,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将会对经济效果产生制约作用,不仅会制约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还会影响经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针对产业结构中的各项环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以及整体变化的规律,做出详细明确的了解。

一、旅游业总体发展概况

通过研究调查相关数据能够明确了解到,我国在2013年的整体国内旅游状况以及国外的整体旅游状况呈现出了持续增长势头,由旅游所拉动的经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形成了1.45亿元的经济增长,相较于往年的平均增长增加了10%。在这种盛况下,旅游行业已经开始受到各个行业的关注,并且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内容,但是受到地域性差异的影响,旅游行业会从整体上呈现出改革措施以及旅游资源方面的不同程度差异,除此之外,总体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机遇也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区域在旅游行业中所产生的整体经济增长就会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旅游行业所产生的整体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很多时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使得旅游行业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反差,具体来讲,我国的东部地区在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方面并不十分丰富,可是却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增长效果,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旅游资源,但是在整体经济增长方面,却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呈现出了疲软乏力的状态。从现有的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这一行业能够产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市场化改革,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旅游行业从整体上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增加了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

二、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以及具体处理措施

在继往开来的改革开放措施带动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进行市场化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旅游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并且逐渐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时政府也不失时机的针对旅游行业进行了大力的政策扶植,推动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旅游行业的具体状况出台了很多鼓励性政策,并且强化了针对旅游行业的投资,这一系列的举措在稳定住了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了解,时至今日,在我国境内进行旅游的游客,已经在数量上累计达到1.56亿人次,由此产生的国际性经济收益已经累计达到529.59亿美元,相较于往年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在我国境内所产生的旅游人数流动量以及远远超出了32亿人次,由此产生的总经济收益累计达到2.63亿元,同比例情况下所产生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5.7%。我国国内进行国际旅游的总人数已经累计达到9800万人次,同比例的增长概率已经增长了18.9%。与此同时,旅游行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也呈现出了全面增长的趋势,并且在生产要素方面在持续性扩大着总体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旅游行业的整体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了全面优化的效果。

2.2测度模型

产业结构的改变能够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测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以生产函数为基本角度进行测算、以产业结构的相关具体统计数据作为依据进行测算、以投入和产出作为基本角度进行具体测算。生产函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将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状况大概反映出来,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具体的测算很难找到拥有较强可比性的样本数据。除此之外,尽管利用收入产出的方式进行具体测算,能够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测算之前,需要做好详细的产出分析工作,否则将不能够进行具体测算,这样看来这两种测算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产业结构中的相关统计数据来进行具体的测算,能够将以上两种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有效弥补,不仅能够得到客观准确的计算结果,还能够很容易得到相关统计数据。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研究

3.1计算结果

通过具体的测算公式能够针对2005~2013年之间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旅游区域经济的具体增长状况,如图1示。从图中的内容能够明确了解到,旅游业已经对我国的区域旅游经济的具体增长形成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有着明显的贡献。但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所产生的推动效果以及贡献程度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以经济周期为基本角度进行问题分析,能够将图中的曲线以2009年为节点,分成两个阶段。

3.2旅游产业地位处于提升阶段的具体贡献

通过上一节内容能够明确了解,在前一个阶段中,旅游产业的整体经济地位正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被逐渐认可。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正式举办的期间,外国人口入境旅游的人数总流量出现激增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整个旅游业,使得整个行业得到了阶段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整个旅游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鼓励,使得整个行业得到扶植,同时也强化了整个旅游系统的各地管理机构的具体建设,使得整个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完备和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已经成为各地区进行具体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而且还在针对旅游的相关资源进行持续性的深度开发,在旅游产品的类型上推陈出新,具体来讲,如工业园区,还有农家乐,甚至是邮轮游等,这些新型的旅游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3.3发展阶段的具体贡献

在后一个阶段,整个产业已经基本上趋于成熟和稳定,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流通,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国民消费,使得区域经济在旅游带动下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

结语:针对旅游行业的整体产业结构优化所能够形成的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总体增长进行具体研究,需要通过科学的测算方式,并能够依照测算的结果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汪侠,甄峰,吴小根.旅游消费券效用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08)

[2]龚金红杨珍珍谢礼珊.国内旅游集团环境政策、实践及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8)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路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十二五”规划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实现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这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指导性的文件。目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中部六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举措之一,如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意见》指导下做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一、在产业承接过程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近年来,随着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一些工艺落后和污染较重的企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并出现了由内地城市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转移的动向,这种转移的结果是污染的“梯度转移”,这就必然造成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是产业承接首先要考虑的原则。如湖北省就指出在产业转移方面,不论规模大小,不论轻与重,不论一二三产业,只要符合环保就可以引进。只有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把握住原则。

二、抓住国家批复的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做好产业转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010年1月,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这为安徽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契机,通过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高层次产业,形成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皖江城市带已成为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2008年,皖江九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占55%。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不仅为安徽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对于中部地区的其他省来说,尽管没有“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契机,但是可以借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功的做法。

三、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以自主科技创新为支点,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转移相结合

不仅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强调引进产业层次高的重大项目,而且要以自主科技创新为支点,最终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比如:山西省把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以汽车项目、矿山机械、重型装备、不锈钢和铝镁合金加工为重点,实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更大突破。湖南省则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优先发展七大新兴重点产业。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安徽是首批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坚持在承接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抓紧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可见,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要将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四、以中部六省各自特色为基础,坚持以产业转移与各省的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相一致

中部六省应根据自身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发展产业,真正把产业特色做出来,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进入,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中部各省除了具备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等共同的特点外,还在在区位、技术、具有的工业体系等方面也各有特长,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优势进行分工与合作,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可以各有侧重。比如:山西省具有丰富的资源、领先的煤化工高新技术、较多的熟练工人以及发达的重工业决定了山西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湖南省的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已围绕钢铁有色、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等16类产业形成50个产业集群和76个各具特色的开发区,还有华菱集团、有色控股、长丰汽车、、三一重工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

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拥有奇瑞汽车、科大讯飞等一批闻名全国的自主创新品牌,还有合肥部级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省级综合试验区这两大创新平台,可以在自主创新上有优势。江西围绕鄱阳湖绿色资源优势明显,湖北也具有很强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河南的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各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做到产业转移与资源优势结合,与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相一致。

五、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各种有效的支撑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在政策、设施、服务等各种配套要素的支撑。因此,需要中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建立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推动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与合理配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服务至上,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在政府行政方面努力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与国际惯例接轨。还需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综合快速交通体系。

六、坚持分工合作,在区域联动发展中促进产业转移

中部六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存在竞争问题,因此加强合作交流,加强引导,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9月,商务部提出继续加强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规划引导,制定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导向目录。这种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各省对产业转移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中部各省可以依托各自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条件成熟的省级开发区,来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关键之处就是不要盲目承接,要立足特色来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在坚持各自特色和分工前提下,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产业园区可以跨区合作共建,加强产业互补、分工合作的新格局。

七、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提升招商引资水平。针对产业大规模、组团式、集群化转移的新特点,结合本地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产业承接重点,更新招商观念,创新承接方式,认真谋划重大招商项目,促进由引资向选资、引智转变。利用好自身优势和特色等,主动出击,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接,不断扩大产业园区品牌效应。尤其要围绕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产业链承接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统筹产业承接与生态建设,严格产业准入条件,促进节约集约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云南省边境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拓展模型;经济发展类型

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4.006

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发展状况,25个边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内部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发育层次低、模式多样、演进混乱,从而导致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云南省区域差异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如:骆华松[1]、王源昌[2]等研究某一产业对云南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周嘉兴[3]、李继云[4]、史红亮[5]、张宝东[6]、王丽红[7]等对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内部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建议。但是极少有学者将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桥头堡”战略及“中缅石油管道”建设下,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为建设前沿,边境县域经济发展迎来巨大机遇,因此本文选取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从时间、空间维度上对边境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为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从云南省西北边到东南边25个县域依次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腾冲县、盈江县、龙陵县、陇川县、瑞丽市、潞西市、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海县、景洪市、勐腊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马关县、麻栗坡县和富宁县(图1)。

该区域拥有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社会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维护边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云南桥头堡战略建设的前沿地带,其拥有4个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边境县域森林、水力、矿产、人力等资源丰富。

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传统偏离—份额模型

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和Creamer[8]提出,之后经DUn、perloff、Lampard、muth[9]等人相继总结并逐步完善而成。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科学、地理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10],该方法注重实效,是研究区域增长的有效方法之一[11]。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12],并将其区域所在的大区或者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进行研究,将区域自身的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段内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13-14],即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进而对研究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15-16],评价研究区经济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选取的经济变量可以是人均GDp、三产产值、就业人数等各种变量。

设bij,0区域i第j产业部门初始期的经济变量值(j=1,2,3…,n),bij,t为区域i第j产业部门末期的经济变量值,假定经济变量选定的时间段为[0,t],则经济变量在假定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可以表示为:

bij,t-bij,0=bij

=bij,0r-bij,0(ri+r)+bij,0(rij-ri)

其中r=■;r=■;rij=■

Bj,0指所选背景区域第j产业部门初期的经济变量值;Bj,t指所选背景区域第j产业部门末期的经济变量值;B0指背景区域初期的经济总规模量。从(1)式中看,增长分量为bij,0r,指某产业部门按照所选背景区域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bij,0(ri-r)为产业结构分量,指某产业部门的实际增长与背景区域增长的差异所导致研究区该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背景区域标准所产生的偏差,该值越大,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较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大;bij,0(rij-ri)为竞争力分量,指某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背景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偏差,其值越大,说明该研究区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具有较强竞争能力。

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利用的数据量小、分析速度快捷,能较好的反应产业随时间的变化,但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各区域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实际上,区域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2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

空间拓展模型认为每一个区域不是独立存在于系统中,各区域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各区域经济空间单位与其邻近区域经济空间单位高度相关。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义一个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各区域之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度。

2.2.1空间权重矩阵

区域系统中各单位空间上相互作用可以表示为权重矩阵w,元素代表空间单位i和k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度。权重矩阵w中每一个元素均表示两个空间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第i行则表示该行与整个区域系统中其它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权重矩阵w表示如下:

w=0w■…w■w■0…w■w■w■…0

将权重矩阵w进行标准化,以满足0≤wik≤1及对任一行i,有■wik=1;其中权重矩阵w标准化后,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0,即i=k时,wik=0,说明相同空间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为0。权重矩阵w中各空间单位相互依赖度在地理学中主要考虑两大类变量,一类是自然地理变量,另一类是经济空间变量。

2.2.2自然地理变量

自然地理变量,依据著名的tobler地理学第一定律[17],该定律认为:“任何事物之间均相互联系,在距离上离的较近的事物总比离的较远的事物相互作用度要高”,考虑地理距离相互作用度时,地理距离采用两个区域之间主要城市的距离或质心间的距离。moran[18]定义的布尔矩阵可以用来确定地理距离,他认为在矩阵元素中,当i=k时,wik=0,也就是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0,两空间单位地理距离进行如下定义:

wik=1dik≥?啄0dik<?啄;wik=0,?坌1

dik指两个空间单位之间的距离,?啄为两个空间单位之间允许的最大距离。

2.2.3经济空间变量

经济空间变量较为活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区域之间经济空间变量相互作用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当两个区域之间商业贸易、人口流动等经济活动较为频繁,则认为这两个区域之间经济空间距离较近,Boarnet[19]定义了两区域间经济空间的权重随着区域之间相似度的提高而提高,在选择经济变量时候可以是人均GDp、产业从业人数、人口密度等经济变量,定义如下:

wik=■(k∈a)(2)

k∈a指在矩阵中a×a,k包括系统中各区域。

2.2.4空间拓展模型

空间拓展模型是nazara和Hewings[20]提出,他们首次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中加入了空间变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更加科学、准确。根据前面所定义的的空间权重矩阵,模型引入一个空间修正增长速度:

r■■=■

其中,r■■指区域i第j产业部门在其邻近区域中的速度,也称为空间增长速度。则有以下公式:

bij,0rij=bij,0r+bij,0(r■■-r)+bij,0(rij-r■■)

则bij,0(r■■-r)为区域i第j产业部门在邻近区域中的空间增长速度与上级背景区域相应产业部门的平均增长速度产生的差异,称为空间产业结构分量;该值大于0时,说明j产业部门的空间增长速度大于背景区域平均水平,邻近区域对该区域产生积极、促进作用。bij,0(rij-r■■)为区域i第j产业部门实际增长速度与其空间增长速度引起的差异,称为空间竞争力分量;该值大于0时,说明j产业部门增长速度超过其邻近区域,邻近区域对区域i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值小于0时,邻近区域对区域i的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比较式(1)、式(3)可以看出,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中的产业结构分量bij,0(r■■-r)仅测度了区域i第j产业部门实际增长速度与背景区域增长所引起的偏差,竞争力分量bij,0(r■■-r)测度了区域i第j产业部门与背景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偏差;空间拓展模型中的空间产业结构分量bij,0(r■■-r),对区域i第j产业部门实际增长速度与背景区域增长所引起的偏差进行了测度,同时对其邻近区域的空间产业结构也进行了测度。空间竞争力分量bij,0(rij-r■■)测度了区域i第j产业部门实际增长速度与其相邻区域相对应部门空间增长速度引起的差异。上述说明传统模型仅考虑了研究区与背景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空间拓展模型则考虑了研究区、背景区、邻近区之间的综合作用,空间拓展模型测度更加科学准确,能正确描述研究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差异。

2.3数据处理与数据来源

笔者以2005年为基期年,2009年为终期年,利用《云南省统计年鉴》中25个边境县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为基础数据,以25个边境县域人均GDp作为a×a矩阵模型中测算其空间相互依赖度的数据,并依据空间相互依赖度测算25个边境县域的经济空间变量wik,以边境县域为研究区,云南省为上级背景区域,通过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云南省边境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3空间拓展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利用空间拓展模型对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2005—2009年间各县域GDp、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进行增长分量、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测算;确定空间权重时,主要从经济距离来考虑,经济距离为所选研究区域之间空间上相互影响的作用度,空间作用度的测算依据25个边境县域人均GDp作为数据,通过式(2)及空间权重矩阵模型确定矩阵中各空间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度。

3.1边境县域GDp空间拓展模型分析

将数据代入空间拓展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25个边境县域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量(图2)。

从图2中看,各县域空间产业结构分量均为负值,说明区域内三产产业发展速度低于云南省平均增长速度,各邻近区域没有对该区域形成较强的积极、正面影响。从空间竞争力分量看,25个县域均为正值,说明三次产业的实际增长速度均高于空间增长速度,邻近区域对该区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效应;其中腾冲县、景洪市三次产业空间竞争力在21.5亿元以上,总偏离量景洪市为20.812亿元,在25个边境县域中增长量最大,经济发展最好。

3.2边境县域三次产业明细空间拓展模型分析

根据三次产业产值及人均GDp数据和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我们得到边境县域三次产业明细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表(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25个边境县域第一产业空间产业结构分量为正值的有: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龙陵县、盈江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孟连县、潞西市、澜沧县、江城县、景洪市、勐腊县,说明邻近区域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快于云南省平均水平,邻近区域对该县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二产业空间产业结构分量大于0的仅有澜沧县,为0.52亿元,其余均小于0。第三产业空间产业结构分量25个边境县域均小于0,说明邻近区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小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从空间竞争力分量看,25个边境县域三产空间竞争力分量均大于0,其中第三产业空间竞争力分量最大,即邻近区域三产实际增长速度高于空间增长速度,说明各县域充分利用邻近区域经济发展对其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图3)。

第一产业结构对边境县域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大;第二产业结构从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看,阻碍了边境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因为边境县域第二产业较为落后,处于工业化初期;第三产业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且值较大,说明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边境县域各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结构性失衡及产业结构演变不合理,影响了边境县域国民经济发展。

4经济发展类型划分及政策建议

依据云南省25个边境县域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作为指标进行分析,并依据以上指标划分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值处于边境县域领先地位,且值远大于其余县域,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优势区;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县域,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均衡区;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中有一指标相对较好,其余指标均处于边境县域最差水平的县域,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劣势区(图4)。

4.1发展优势区

发展优势区包括腾冲县、景洪市,占边境县域8%。发展优势区指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等经济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县域。该区域旅游业在全省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腾冲县随着机场投入使用,通达性增强,目前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热点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成为腾冲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基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势头好;所以第三产业对发展优势区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发展优势区在积累了经济基础之后应该加大第二产业发展力度,依托强劲的第三产业培育关联度较高的第二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在“桥头堡”战略及“中缅石油管道”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经济基础较强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2发展平衡区

发展平衡区包括10个县域,占边境县域40%。发展平衡区指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县域。该区域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滞后;第二产业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发挥效用;发展平衡区将来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及农副产品加工、深加工业,在第二产业发展中,增加投资力度,扶持现有产业使其做大、做强,强化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稳步推进工业化。

4.3发展劣势区

发展劣势区包括13个县域,占边境县域52%。发展劣势区指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中有一指标相对较好,从整体看发展劣势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人才缺乏,如:泸水县、贡山县、福贡县等。因此,发展劣势区应加大基础设施、教育投入;在“桥头堡”战略及“中缅石油管道”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商人投资、人才集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及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5结论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云南省边境县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依据空间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竞争力分量、空间总偏离量为指标将25个边境县域经济类型划分为三类,结果显示:边境县域经济空间内部存在差异,引起内部差异主要来自于以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发展优势区县域旅游业及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强劲,成为发展优势区县域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第二产业发展滞后,阻碍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整体上对边境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作用大小不一,其中对腾冲县、陇川县、瑞丽市、勐海县、绿春县、金平县、河口县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较小。现今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阻碍因素较多,今后应抓住“桥头堡”战略及“中缅石油管道”建设机遇,对第一、二产业加大倾斜力度,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依据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具有边境县域特色的经济增长路线。

参考文献:

[1]骆华松,谢洪忠.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3):51-56.

[2]王源昌,张华.对云南支柱产业的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69-72.

[3]周嘉兴.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管见[J].经济视点,2002,3:42-43

[4]李继云,孙良涛.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90-91.

[5]史红亮,蒋永宁.云南省地州(市)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11-13.

[6]张宝东.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6,11(5):42-43.

[7]王丽红,骆华松,杨琳,李兆隆.云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209):15-23.

[8]DunneS.astatisticalandanalyticaltechniqueforregionalanalysis[J].papersofRegionalScienceassociation,1960(6):97-112.

[9]DUnnJeS.astatisticalandanalyticaltechniqueforregionalanalysis[J].papersoftheRegionalScienceassociation,6:97-112.

[10]史春云,张捷,高薇,等.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33-136.

[11]艾合买提.新疆各地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16-19.

[12]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03.

[13]李煜爽,陈依元.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34-38.

[14]王绮,王利,高志远.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98-1099.

[15]郑纯辉.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46-6047.

[16]杨艳俊,骆华松,刘韬,李雯.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以昆明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2,3(221):82-83.

[17]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26(4):73-75.

[18]moranp.theinterpretationofstatisticalmaps[J].JRStatSocB,1948(10):243-251.

[19]marlonG.Boarnet.SpilloversandtheLocationaleffectsofpublicinfrastructure[J].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998,38(3):381-400.

[20]nazaraS,HewingsGJD.Spatialstructureandtaxonomyofdecompositioninshiftshareanalysis[J].GrowthandChange,

2004(35):476-490.

analyzingtheeconomicSpaceDifferencesofFrontierCountyRigionBasedonSpatialShift-sharemodelinYunanprovince

YanGYan-jun1,LUoHua-song2,LiUDe-jiang1,HUanGLi2

(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YuxinormalUniversity,Yuxi653100,China;

2.SchooloftourismandGeographyScience,Yu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092,China)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9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县域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是地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平衡现象。本文以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差异作以研究,为区域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method,缩写成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lampard,muth等人于上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80年代初Dunn集各家所长,形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的更大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nationalgrowth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industrialmix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shiftshare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经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依照一定的规则,将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nij称为份额分量(大区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指j部门的全国(或所在大区)总量按比例分配,区域i的j部门规模发生的变化,也就是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

pi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指区域部门比重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或所在大区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它是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区域的平均速度差异,假定两者等同,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此值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

Dij称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果),指区域i第j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三、齐齐哈尔市县域经济增长分析

齐齐哈尔市辖讷河市、龙江县、依安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山县、克东县、拜泉县9个县(市),总人口5419621人,城市人口1540089人。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0亿元,增长22.5%;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81.4亿元,增长9.8%。

根据齐齐哈尔市的管辖的市区和1市8县共10个行政区域(即i=1,2,…,10)的GDp和三次产业(j=1,2,3)产值数据,以齐齐哈尔市作为对比大区,以1998年为初始期(基年0),以2008年为末期(截止年t),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各县(市)域的产业结构和竞争能力优劣进行分析。各县(市)域Shift-share分析的基础数据见表1;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见表2、表3。

通过计算结果比较,得出如下结论:

1.各县(市)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类因素均占比较优越,即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都为正值,总偏离比较大的有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等4个县(市)。这6个县(市)在1998―2008年的经济增长中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起了巨大作用。其中甘南县在这两个方面的优势明显高于其他3个县市,增长率196.86%;总偏离为174541万元;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90933万元;竞争力优势带来的增长量为83608万元。

2.各县(市)域经济增长中没有出现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类因素均不具有优势,即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都为负值的现象。

3.各县(市)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因素推动明显(结构份额分量为正值),但竞争力因素低于全省水平(竞争力份额分量为负值)的有市区、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克东县、拜泉县等6个县(市)。其县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整体较合理,产业结构效应推动明显,但竞争力因素均不具备优势。这6个县(市)总偏离均为正值,但经济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克东县总偏离最低,为47433万元,增长率仅为46.97%。

区域经济产业分析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法;梯度分析法

一、引言

省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立足于省情具体情况,做好省区经济战略规划,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将从定量和动性两个角度来分析云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定性分析我们用梯度分析法从人均GDp、产业结构、相关指标来比较不同的区域经济差异,定量分析则是借助竞争要素分析法从影响地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来考量地区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二、对云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分析

本部分借助统计软件spss15.0,采用主成分的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各地州区域经济竞争力作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云南省统计年鉴2009”(2008数据)。指标的选择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行性。马力、史锦风(2006)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第一产业人员的比重。张欣莉(2006)、蔡国梁、廖为鲲、涂文涛(2005)等人也从不同的衡量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差异作出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从人均GDp(元)、人均第一产业总(元)、人均第二产业值(元)、人均第三产业值(元)、人均财政收入(元)、人均年末储蓄余额(元)、人均消费品零售总(元)、人均固定资产投(元)8个指标来衡量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因人均批标更加准确和客观,所以本文对所用指标均采取了人均处理。(篇幅受限,略去原始数据)。首先,我们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后由SpSS用主成分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特征与方差比表和因素得分表,如表1、表2所示。

所以根据公式可得到云南省各地州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指数,如表3所示。

根据竞争力指数的含义,判断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为:C>1表示具有强的竞争力,0<C≤1表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弱竞争力),而C<0则表示较弱的竞争力,由上结果可知除昆明、玉溪外其他地区均竞争不强或很弱,这说明云南不仅经济欠发展,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区域性差异。

三、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分析

我们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运用有关竞争力指标将云南省区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高梯度)由昆明、玉溪组成,第二梯度(中梯度)由曲靖、西双版纳、迪庆组成,其他为第三梯度(低梯度)。再分别从人均GDp、产业结构2003年和2008年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对比,数据分别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04”和“云南统计年鉴2009”。各梯度人均值是由各梯度相关指标求和后再比上各梯度总人口得到。

(一)人均GDp梯度分析

云南省16(州)市人均GDp比较,如表4所示。

由表4知2003年高中低三梯度人均GDp之比为3.96:1.37:1,而2008年其相应比值为3.09:1.58:1,可以看出虽然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间的人均GDp差距有所缩小,但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间的人均GDp却有所扩大。同时从整体看,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区域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经计算我们得到云南省16(州)市三梯度2003年及2008年产业结构,如表5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高梯度地区的产业结构2003年和2008的比值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且结构相对较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低,只有8%。而中低梯度的三次产业结构较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也比另一方面说明了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梯度差异。

四、结束语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云南省经济发展提出几下同点意见:一是根据云南省“1145”的有关空间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滇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优化提升云南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云南产业升级;三是依托面向东南亚的有利区位优势,有选择地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四是抓住国家正在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为云南经济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2、周国富,张佳伟.天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J].天津经济,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