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5:35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1

根据省、州、县《关于做好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县红十字会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重要性

县红十字会落实领导责任制,常务副会长亲自抓,切实把贯彻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贯彻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长期性、经常性、持久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紧。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增强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集中宣传。利用宪法宣传日、会议等有利契机,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活动。二是举办分类分块宣传。抓好本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学习。把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整合资源,加强左右协调和上下联动,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媒介,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报道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2

从11月起,围绕推动全省广大公务员践行服务宗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直机关工委、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在全省公务员系统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并制定活动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这次活动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推动全省广大公务员践行服务宗旨,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小我”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增强服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甘当“店小二”,主动为市场考虑,把方便让给企业和群众;带头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理念,不做“旁观者”,要做“局中人”,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切实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地,全面展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作为XX监狱X监区党支部,综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组织生活手段,开展“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专题讨论,组织监区党员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克服在“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理念中的“旁观者”心态、“空谈客”行为,争做局中人、实干家。监区党支部对标对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找差距、查不足,切实在落实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各项任务中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火热实践正在辽宁展开。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我们决不能满足现状,沾沾自喜,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扬鞭策马、勇往直前。行百里者半九十。随着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深入,流程再造、简政放权等“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已见格局,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依然存在。只有找出问题,彻底加以解决,才能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更加灿烂的阳光、滋润的雨露、适宜的土壤,才能真正为辽宁以项目建设为破题点,走好转型创新发展之路保驾护航。深究其里,辽宁营商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问题,是其重视程度的问题,是其决心大小的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的评估结果与企业和群众的切身感受不一致的问题置于显微镜下,我们不难发现,其病灶也正是领导干部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的过程中减了压、松了码,“毛细血管”不畅通,好的机制带来的养分就无法传遍周身,使市场真正焕发活力。

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的品牌和形象。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客商不会来,人才留不住。谁能抢先营造优质的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每名干部都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决定自身在企业和群众中的印象分,也直接影响着外界对于辽宁打出的评价分。因此,“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可以说,塑造辽宁形象首先看干部,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为东北振兴发展开出的“药方”,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辽宁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现实所需。各级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争做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表率,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中践行民本理念,不断锤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能力本领,真正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辽宁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有力突破口牢牢抓在手里,坚持在破解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上集中发力,进而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效应,为辽宁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3

通过参加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学习和深入学习专题党课讲话精神,对标文件相关要求,革除陈旧思想和顽疾劣习,深入查摆问题,着力落实整改,进一步促进作风转变、能力提升,切实把作风整顿与林业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努力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下面谈几点认识。

一、学习体会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提升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更是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营商环境优化到位,要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突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主动投入营商环境建设,带领党支部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表率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实效,立足森林公园营商环境建设,助力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再优化、再提升。

(三)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蓟州区域经济发展和森林公园旅游升级的重要举措。立足常态解决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到各类政策掌握上,落实到主动优质的服务上,落实到督查问效执纪问责上,步调一致,立足岗位,加大力气打造优质、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质的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营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化。

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比较单一,满足于严格按程序执行,缺乏换位思考灵活变通。分析原因主要是服务意识不强,怕担责怕出错,存在求稳求安思想。

(二)缺乏创新精神,存在保守思想。

主要表现在森林公园旅游在对接旅行社、旅游村涉游农户服务上缺乏主动进位,服务经营者的精神状态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是思想保守,缺乏求新求变的魄力,森林旅游营商环境的创新升级意识不强。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扎实转变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一是提高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单位职工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换位思考,努力创造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二是增强责任意识。落实监管责任,严格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规则和方法,深入一线调查,聚焦问题整改,推动有效落实。三是强化法纪意识。严守纪律底线,坚持廉洁从政,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定力抓好作风整顿;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设立举报电话和微信公众号等监督平台,带领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主动进位,深度参与、实际推动,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二)坚持创新竞进,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举措优化服务。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带头不折不扣落实好上级部署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探索符合单位特点的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线上咨询、在线服务、一网通办等服务形式,下功夫降低经营成本、便捷业务流程,促进旅游经营环境更加便捷、高效、文明、健康。二是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坚持首问负责、文明服务、便捷服务、延时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制度,经常深入一线主动服务,把联系服务企业和游客作为经常性工作。三是扎实推进窗口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服务卡,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等为民服务标准,树立文明服务窗口新形象。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4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既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下面小编整理了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讲话,欢迎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万人助万企”会议、省纪委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树标杆、转作风、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担当提站位,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个地区要不断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很重。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响鼓重锤、久久为功,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第一,是践行“两个维护”、答好“让中原更加出彩答卷”的政治担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仅仅是去年来,就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2次会晤等重大场合上,先后数10次讲到营商环境,提及频次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9年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我们在感到沉甸甸责任的同时,更应深思,总书记为什么把营商环境看的这么重。从这个层面看,我们不能把营商环境当成一般性、常规性工作来抓,而是要从发展全局上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以更大魄力、更大力度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使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中原更加出彩的新标识。

第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全省经济提质提速发展的关键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要优化政治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工程、战略性基础工程。王凯省长也指出,营商环境优化是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发展工程、作风工程,要对标高位、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6月23日,省委召开了高规格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服务企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可以看出省委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魄力。全省发改系统广大干部要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抓手,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着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以企业的活力、市场的潜力、创新的动力,平衡、抵消、吸收经济运行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汇聚起全省上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是立标杆做表率、彰显发改系统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发改系统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与企业打交道最多的部门之一、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重要保障者,从政策制定到资金分配,从项目审批到服务提供,几乎每个处(科、股)室业务都与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承担着统筹营商环境建设的职责,还承担近1/4指标牵头任务和1/3指标配合任务。我们要厘清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既要抓好统筹协调,又要聚焦突出短板,抓紧行动起来,不能等、不能拖、更不能观望,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放不下的责任感,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做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的领头雁。

二、转作风提效能,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转变作风是关键。要坚持系统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改革精神、法治思维、创新办法、服务意识,善于打好组合拳,以干部作风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

第一,增强改革精神。就是要敢于大胆闯、大胆试,敢于向改革要活力、靠改革强创新、用改革塑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有所作为、必须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体现特色、体现成效。近年来,我们在营商环境领域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很多突破。如,投资审批制度“三个一”改革被国家发改委通报。公共资源交易“两改三降四提”改革,代表国家接受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中国招标采购环境的评估。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理念、思路、举措都存在较大差距。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化改革,定期出台一批高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凡是符合政策导向的改革和创新,都应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需要强调的是,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创新不一定要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步伐,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即使省内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也可以先行先试,开展差异性探索。

第二,增强法治思维。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去年来,我们出台实施了信用条例、营商环境条例、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规章,开展了一系列法治讲座,干部法治思维明显提升。但应看到,“重项目审批、轻执法监管”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干部甚至不清楚项目审批也是行政执法,更不知道还承担着项目的监管职责。如,2017年以来,全省发改系统共办理核准、备案项目近20万件,行政处罚仅3件。要进一步树立“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的法治思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监管实施细则和标准,在节能监察、工程咨询单位备案信息一致性检查领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用法治服务发展改革大局。

第三,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把服务效率当做生命线,创新服务方式,让企业专注于市场,无后顾之忧谋发展。目前,企业对发改系统满意度还不错,但也存在个别干部服务意识不够强,与企业对不上话、解释政策不清晰等现象。要持续提升服务意识,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不仅要做项目的“审批者”,更要做项目的“推动者”“谋划者”。如,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不能只说不行,要告诉企业怎样才行,项目申报缺少什么要件,如何做才能让项目通过审批。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认真梳理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看看哪些审批还能再精简,哪些环节还能再压缩,哪些材料还能再减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企业“满意指数”。

第四,坚持市场机制。就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善于围绕市场需求推动发展,善于运用市场理念拓展发展路径。一些地方营商环境提升缓慢,根本上还在于干部市场经济观念还很淡,本来该市场配置的资源、偏要去大包大揽,本来该企业自主决定的事情、偏要去指手画脚。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要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尊重市场规律,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抓经济、谋发展、促改革,着力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事要放给市场去做,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解难题办实事,打造市场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既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要坚持把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解难题、办实事的成效扎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第一,让企业办事更便利。近年来,我们在“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但也有企业反映,平台建起来了、数据没有真正跑起来,窗口整合了、但内部环节还是很多。如,一些地方还存在审批事项清单不统一、审批要件尺度不统一、承诺时限达不到等问题。公共资源交易中,电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政策制度之间的衔接和配套联动不足。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不高,供电可靠性还不够等。要统筹抓好21项指标优化,力争全省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持续抓好招标投标、跨境贸易、包容普惠创新、信用环境、获得电力等牵头指标的优化,着力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一是持续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要从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入手,优化数据共享,率先打破“信息孤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开展集中攻坚,尽快打通发改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工作人员都要加快形成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的习惯,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不断提升“网上办事”能力,打通在线政务“最后一公里”。要聚焦投资审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免税确认、价格认定等方面,对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二是打造规范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要持续开展“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落实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部署,按照统一公布的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清查审批要件材料,杜绝任意增设要求。要督促有关审批部门加强在线平台和统一项目代码应用,及时完整归集审批信息,合理运用“容缺办理”等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三是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要精简公共资源交易进场手续,优化交易流程。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全公开,推行交易服务进度可视化管理。要持续压缩未中标候选人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限,2021年底实现公示期满1个工作日内退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产生费用的,要在平台显著位置公示收费标准及依据。四是优化招标投标服务。要对现行招标投标法规规章及其他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实行目录动态管理。县(市、区)已出台的涉及招标投标的规范性文件,要一律废止,不再新增。要严格规范招标投标制度规则,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不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五是优化口岸通关服务。要推动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相关信息系统等与“单一窗口”智享联通。要拓展“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实施范围,简化监管证照单证,推广口岸作业无纸化。要研究实施免除查验没有问题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等政策,推动与沿海沿边口岸建立通关合作机制。

第二,让企业难题解决更精准。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行业受到沉重冲击,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要持续在强化要素支撑、优化项目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精准施策,放水养鱼,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在指导企业争取政策性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市场化融资提供支持。要指导企业储备好项目,积极争取重点地区转型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等中央预算内资金,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省级预算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要持续完善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推广“信豫融”应用服务,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运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工具扩大直接融资。二是在协调保障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企业降本减负工作。要加强与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大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统筹协调力度,盘活低效存量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争取中央加大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要充分发挥降成本部门联席会议功能,统筹推进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工作,特别是要推动用电、物流等基础成本持续下降。要持续加快我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探索开展电力跨省区交易,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要扎实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三要在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需求保障。人才流动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人才招引困难,居我省营商环境十大问题之首,有32%的企业认为我省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大。要充分利用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载体平台,实施好各项人才工程,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让河南成为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要抓好人才公共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四要在抓好项目督导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模式创新。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建设。要强化项目督导服务,今年,省发改委开展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专项服务督导活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常态化服务督导机制,深入基层企业、深入项目现场,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堵点,加大协调力度,加快项目报建审批手续办理,加大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保障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创新服务模式,对发改委审批核准、安排资金的项目,主动跟踪掌握项目建设运营动态,及时提醒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针对性提出对策,做好项目的“观察者”“提醒者”“解题者”。

第三,让企业权益保护更有力。优化营商环境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当前,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歧视民营企业、不兑现招商承诺等问题,招商只重引、不重落,这损害的不仅是地方形象,还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切实加强各类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让投资者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一是抓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这个前提。当前,一些地方在选取供应商时,选用国企已成不成文规定,理由是没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坚决摒弃这种思维,依法保障各类企业平等进入市场,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领域,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更大平台。二是抓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这个重点。《条例》的出台,从法治层面为企业权益提供了“硬核”保障。要持续抓好《条例》的落实,对涉及营商环境的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进行全面清理,加快出台实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与奖惩、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等配套制度,适时组织《条例》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打牢诚信建设这个基石。当前,个别地方招商引资中,谋划论证不够,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结果由于规划调整、资金土地制约、审批手续不全等因素,失信违约导致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给客商造成损失。要把契约精神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带头重信践诺,加强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以政府诚信引领、带动社会诚信建设。四是磨砺执法队伍这把利器。发改系统执法领域主要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节约能源、油气管道保护、招标投标、社会信用和营商环境等6大领域。但目前看,各领域行政执法情况不均衡。如,我委和各市每年都对重点高耗能项目开展节能监察,但均未实施过行政处罚。这既有发改系统长期缺少行使职权依据的历史原因,也有执法人员力量弱、体制不健全等方面因素。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先行探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相关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

第四,让政商沟通更顺畅。我们要构建的政商关系,应当是像水一样纯净,党员干部要恪守法纪红线,秉持公正标尺,理直气壮地在阳光下与企业家交往。企业有困难、我们心底无私地为企业“排雷”,企业有需要、我们心清如水地为企业“站台”。一是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发改系统每年要牵头制定大量涉企政策,如何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定期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根据企业规模、类型等主动精准推送。要简化政策落地流程,根据情况实行“免申即享”。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要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二是推动企业帮扶常态化。6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万人助万企”活动,对服务企业工作进行了部署。要全面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尽快组织助企干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企业最盼望、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兜”上来。对重点企业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拿出完整解决方案,真正帮到点、扶到位。对重点问题采取“点办理、批处理”的方式,做到一个问题解决,带动一批问题解决。三是妥善处理好企业投诉举报。《条例》提出,县级以上营商环境主管部门要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和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制度,及时处理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这方面,驻马店已作出示范,率先建立了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制度。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加大研究谋划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及时解决好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

第五,让组织保障更扎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省纪委开展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发改系统必须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勇当示范。具体说,就是要坚定“四心”、当好“四员”。一是以铁杵成针的信心,当好优化环境的“示范员”。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抓好政策落实和改革创新。一些地方反映,为何在优化营商环境下了很大功夫,而成效甚微,关键就在于“不重落实”“不敢突破”。要做政策落实的标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明确责任,定期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杜绝“选择性落实”。要做引领创新的标杆,聚焦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环境、跨境贸易、包容普惠创新、项目审批、获得电力等领域,对标一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二是以诲人不倦的耐心,当好工作推进的“指导员”。目前看,各地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上,还存在对“干什么”心中迷茫、“怎么干”心中无数等问题,需要加强指导。要加强对“评”的指导,今年县域是首次参与评价,评价的指标、规则、方法都迫切需要指导。要加强对评价指标的培训,指导各地聚焦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高标准开展专项整改,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要加强对“建”的指导,一方面,要抓好软环境建设、推动政策升级,要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定期谋划出台一批惠企举措。另一方面,要抓好硬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抓好城市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创新创业等设施建设,构建环境优美、治理有序、服务优质的城市环境。三是以锲而不舍的恒心,当好沟通联动的“协调员”。营商环境涉及面广,作为主管部门,不仅要自己做好、还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既要统筹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放管服”改革等的关系,也要抓好各项指标的协调,强化信息互通、重大事项通报、重大问题协调,形成整体配合、优势互补效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四是以驰而不息的决心,当好监督检查的“督办员”。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怎样、有哪些问题、企业有何需求,这都需要监督,让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写在纸上,更落实在行动上。要按照《条例》要求,建立完善评价奖惩、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监督员等制度,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及指标优化动态监测,督促监督员行使好监督职责,配合各级纪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坚持以创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为契机,以开展宣传营商环境活动为有效载体,围绕推进落实“简政放权要彻底、政务服务要阳光、降本减负要实效、政商关系要亲情”四大任务,为着力打造软环境建设年提供基础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落实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召开全街营商环境建设部署大会,制定实施计划,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街道武装部部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主任、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提高认识,进行广泛宣传

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广泛宣传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全员参与意识,调动各部门、各村(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在全街上下形成领导重视、层层发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营商环境建设局面,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抓出实效,创建令投资者满意、企业满意的发展软环境。

(三)加强机关建设,解决突出问题

为不断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以强有力的机关建设推动街道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1.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治浮、治庸、治散、治奢”等不良风气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教育管理。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特别要抓好直接为投资者、为企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评议机制,落实责任,自增压力,全面营造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3.实行轮岗和竞争上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轮换,对重要岗位推行竞争上岗。

4.加强督察工作。设立督察办公室,不间断组织明察暗访。一是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上级的部署及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二是对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进行跟踪督察,严查拖拉、推诿、扯皮现象,严查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情况;三是对单位其它工作进行督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四)提高服务效能,提供优质服务

围绕以企业满意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牢牢跟踪项目,狠抓服务水平,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1.实行领导和机关干部包企包项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包扶若干企业或项目,随时帮助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实行周工作调度制。对街道的各项工作通过周调度,使大家在互相沟通、广集众智的同时,不断强化效率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3.优化办事流程。实行“一快三通”,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要做到反应迅速、决策及时,对工作运转时出现的不顺问题要及时“沟通”,对企业遇到的一些矛盾要积极“疏通”,对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要大胆“变通”。整合办事程序,减少环节,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4.增强工作透明度。要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时限、承诺事项、监督办法等予以公开,深化阳光工程建设。

5.实行保姆式服务。对投资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协助办理手续、做好协调,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

6.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对来办事的项目单位和企业人员,要做到“三声二立一引导”服务,即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起立迎送,主动引导。切实将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落实到实处。

7.推行“aB岗无缺位服务”。在重要部门实行岗位排序,推行aB岗制度,a岗不在时B岗递补,确保为企业为群众服务无缺位,做到为企业为群众办事马上就办。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6

敬爱的党支部:

按照XXX局党委部署安排,我认真学习XX省第一巡视组组长XXX同志下沉我市XX区的讲话,现将思想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学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深入不透彻的问题,缺乏对各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的研究,导致学用脱节;注重干好本职工作,缺少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研究热情,对当前我市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

二是宣传发动不广。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宣传工作上采取的办法简单,方法灵活,内容老套,不接地气,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造势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主动开展宣传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整体效果不理想。

三是落实力度不强。党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较少,导致工作配合不够密切,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对于运政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参与力度不大,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原因剖析

一是理想信念根基扎得还不够牢。上述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还缺乏不忘初心、时刻警醒和自我革新的决心定力。存在不学不用,急学急用的实用主义问题。

二是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还不足。作为一名党员,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党性的再锤炼、对革命意志的再磨砺和对品行的再提升,没有时刻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是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客观地说,由于本职岗位特点,不能深入学习研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文件和专业知识;主观上觉得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落实好具体工作事项,导致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学以致用做得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7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们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四个突破”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竭尽全力,尽心尽责。

一、认清形势,把握县情,切实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工商部门,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发展,环境非常重要;要优化发展环境,部门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部门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后,立即召开了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各部门、各单位、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首先,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两个观念”:即“人人都是生产力”、“每个公务员都代表政府形象,每个部门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强化“四个意识”: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从切实转变作风,强化行政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切实转变职能这三个层次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做到“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权力、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收费、简化一切可以简化的程序”,切实达到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投资与发展成本,加快发展的目的。其次,在行动上真正做到从部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把支持和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群众、企业和政府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部门第一责任。工作中坚持主动上前,服务靠前,全局上下坚持与全县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自觉、主动地投身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中去。再次,在优化责任落实上,我们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聘请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行风监督员随时监督,主动向县人大、县政协汇报工作,争取意见和建议等多种形式,增强优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工商分局还通过主动到地方党委、政府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辖区个私业主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不断推动部门优化工作的步步深入和地方党委、政府、群众满意率的提高。

二、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努力创造“三大环境”推动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要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就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好执法监管与优化发展环境的关系;就要求工商部门必须在立足自身职能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此,我们着力营造出三种环境推动优化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即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公平严明的法制环境。

----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规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去,并积极探索优化工作新举措,在全系统推出了“三大窗口”建设和“五项服务”,出台了强化部门招商、服务全县招商的新办法,在全系统充分营造“人人都是环境、个个都是窗口”的优化氛围。在登记注册窗口,我们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下放个体登记权限,实行分局直接办理,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使个体登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截止10月底,全县已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073户,完成年度目标的99%,而且80%的个体登记均实行了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日发照、当日办结。我们还在窗口推出了“引导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帮办服务、预约服务”等五项服务,为投资客商送去了更富人性化、人情味的服务,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截止目前,我局共为45个外资项目、216个民资项目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为客商解决了数十起项目建设中的难题。政务中心工商窗口连续多次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还被扬州市妇联授予“扬州市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落实优惠政策上,我们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降低和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使更多的对象能够参与市场经营;我们还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四全宣传周”活动,在全县掀起了一个再创业、大发展的高潮;同时,我们认真落实扶持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局因政策减免就达170余万元,从而使各类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的第一关就感受到了环境的优化和政府部门提供的全方位关怀。

----以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监管执法的重点,努力促进全县经济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一方面,以食品安全、农资质量为重点,我们在年初推出了“保安全、保健康”“双保”专项执法行动,今年来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经销食品案件20起,货值近20余万元,查获不合格食品2500公斤,封存假冒饮料近20000瓶,冒牌白酒2378瓶;检测各类蔬菜600多批次,数量5万多吨,销毁、清除不合格蔬菜32批次约6.5吨,检测猪肉60多批次,收缴未滚花白肉300公斤。查扣短斤少两农药119箱,不合格化、磷肥100多吨。为了抓好源头管理,我们还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积极推行长效规范化管理,在全县主要农资经营户推行农产品质量申报制度,省、市局对我局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选择在召开了“全市肉菜粮放心工程长效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另一方面,以整治市容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马路市场、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积极为全县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为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工商部门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尽心尽责,主动克服部门工作任务繁重、头绪多、困难大等实际情况,自觉做到以全县这个大局为重,坚持把政府交办的每一件事做好。

----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我们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法制意识,努力培养一支既有服务精神,又有执法水平的工商队伍,以有法必依求效率,以执法必严保公正,以违法必究顺民心,以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用干部,通过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了优化发展环境的质量。首先,做到“三不”,即“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第一是不错位,就是在监督检查中,明确监管的重点,该服务的提供服务,该管理的严格管理,决不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是不越位,就是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和权限去工作,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职责范围内正确的履行工商职能,同时也十分注重加强同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第三是不缺位,小到一个工作岗位,大到全局的工作职能,每个岗位、每个单位都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职责,绝不出现该管的事没有管的情况,绝不出现管理和服务的真空地带。其次,做到“四个有”,即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规范,有一套比较科学的办事程序,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和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监督制度。

三、抓住热点,攻克难点,努力为全县经济加快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近两年来,我局在整顿队伍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商队伍素质和工商形象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们也深感与人民群众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距离。为此,今年初,我们在全系统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五项清理、查纠六种问题”等为内容的“两个层面三满意工程”等多种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收费行为和服务行为,使我们工商部门和工商干部能够让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更加满意。一方面,我们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年初提出了创建“最佳服务部门、文明行业、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群众满意执法大队”等创建具体目标,要求各分局都能力争进入当地党委、政府表彰的优质服务单位。我们还通过狠抓效能监察、明查暗访,深入开展行风督查、严查违规违纪案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等措施,加强部门作风的整改,推动服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在前期队伍教育整顿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五项清理”,查纠“六种问题”活动。“五项清理”即:①清理执法案件。我们对去年以来所办执法案件进行了全面清理,重点清理有无处罚不当、违反办案程序等问题;同时对涉案当事人进行回访,当面征询意见。②清理行政收费情况。对去年以来各项行政性收费进行清理,重点清理是否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是否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标准,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坐支挪用、搭车收费等违纪违规行为。③清理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重点清理对去年以来的消费者投诉是否认真负责受理,处理结果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④清理对工商执法人员举报的办理情况。重点清理去年以来群众署名反映工商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举报,看是否逐件查清,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⑤清理执法队伍。我们对在岗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决不允许无执法资格人员参与执法,并对全系统协管人员进行了全面清退。查纠的“六种问题”是:①利用办理“案费证照”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执法腐败行为;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争利行为;③粗暴管理、野蛮执法、耍威风、搞特权、刁难群众等执法扰民行为;④越权执法、滥施处罚、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等随意执法行为;⑤在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中疏于管理、玩忽职守、推诿扯皮、违法不究等行政不作为行为;⑥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等失职渎职行为。针对清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真查找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注重防范。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对违法违纪行为,我们进行了动真碰硬的查处,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在全系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通过主动对全系统执法行为、收费行为、服务行为、廉洁行为的立体式、全方位式的自查自纠和严格整改,使全体工商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服务和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工程”建设,为全县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8

按照省局《意见》和市局通知精神的安排部署,工商局高度重视,紧急动员、周密部署,扎实开展了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优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传达精神,提高认识

工商局召开了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优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为专题的股所长会,传达了省局《意见》文件精神,系统学习了《意见》9个方面的内容,使广大工商人员对于市场准入制度这一重大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优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意识,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抓好落实,确保成效。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深入进行,加大力优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力度,工商局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1、深入到个私企业当中,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为企业义务提供业务咨询和信息咨询,并把省局《意见》编印成册,分发到各个私企业负责人手中,及时宣传工商工作动态及各项优惠政策规定,有力的促进了个私企业的发展。

2、与各企业负责人加强联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将这些情况提到重要工作日程,力求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不断调整方向,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意见”在推动个私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搞好多种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在抓好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项服务的同时,注重服务水平和质量,实行局主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个私企业中检查政策落实和解决困难等情况,督促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共为13家企业即时办理企业名称核准,为5家企业办理改革经营范围核定方式,为1家企业提供担保,为2家企业核发企业筹建营业执照,为16家企业当场核发营业执照,为12家企业限时办理营业执照,接待政策咨询28人次,材料不齐一次性告知13人次,放宽经营场所权属证明限制核发营业执照1家,委托登记的工商所5家,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8次,通过认真开展此项活动,使广大个私企业对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一致受到各企业的好评和认可。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对我县2020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推进。营商环境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县改革历史上的新举措,其目的是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抢占区域高地,为凤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源动力。基于此情况,我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打造区域开放高地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营商环境优化就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凤冈发展靠什么优势,自然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就会吸引人来投资,就能引入好的资源;营商环境还是吸引力。就算有再好的资源,营商环境不好,没有人来发展,凤冈就会落后,落后了就要挨打;营商环境更是凝聚力。营商环境优化,能够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让企业发展更加顺利,让全县上下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营商环境是提升发展力和开放力的主导因素。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志刚书记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和更具吸引力的能源资源优势。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切实增强做好营商环境建设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着力打造“支持政策最优、保障措施最强、行政审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我们建设“一城四基地”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

二、突岀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彻底推翻压在凤冈营商环境头上的三座大山

一是“不诚信”大山。各镇乡、各部门要注重诚信,招商引资首先要把优惠政策算清楚、讲清楚、谈清楚,不要信口开河。要做到“高效、精明、专业”,政策明确了再承诺,承诺了就要想办法兑现。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合同约定的事项以及政府的法定职能,我们必须履行。县人民政府、县各相关单位及各镇乡人民政府个别补助资金未能及时兑现,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某些承诺事项未按合同兑现。这些问题将极大影响政府公信力,也会对下步招商引资形成负面效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千方百计解决,竭力构筑可靠信用体系。

二是“不规范”大山。行政职能部门重管理、轻服务,主要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帮、执法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上门服务少、宣传政策少,但突击检查多、行政处罚多。在行政处罚中就高不就低,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抬高处罚额度,只要在检查中发现一点问题就狮子大开口,等着企业去“做工作”,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商户日常经营。我们要有“店小二”的心态,只要在权限范围内,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就要不遗余力,做到极致。《凤冈县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明确,行政执法要以“三为主”(教育为主、帮助为主、解决问题为主),首次执法应以宣传、教育、帮助企业改正为主,没有指导直接处罚就是执法不规范。处罚规上企业必须经过报批和报备,如果企业自身屡教不改,该处罚就处罚,如果不该处罚而处罚了,那么,以后营商环境谁来抓、谁来管、如何抓、如何管。

三是“不担当”大山。不担当就是推、拖、绕三个问题。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思想认识不够、职能职责不明,导致相互推诿扯皮,问题来了不想办法解决,先把皮球踢出去,导致群众“多次跑”“多头跑”。有的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没有明文规定的不敢办、没有先例的不会办、没有交代的不愿办,窗口推科室、科室推局里、局里推政府,大事小事都要政府出面协调,企业和群众意见很大。各相关部门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不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打破信息孤岛,破除中间梗阻,全力做优凤冈营商环境。尤其是复工复产期间,要主动履职,想方设法减轻企业负担,哪个单位乱罚企业的款、哪个人不为企业服务就是凤冈的罪人。

各级各部门必须持续开展“不诚信、不规范、不担当”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由发改局牵头整治“不诚信”问题,对应补未补的资金、应兑未兑的承诺再次清理兑现;司法局牵头整治“不规范”问题,对签订合同不规范、行政执法不规范的事项强化规范管理;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整治“不担当”问题,对干部履职不到位、服务群众态度差的行为要严查严惩,建立常态督查考评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导。同时,要加强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三、从小处着手,精准发力,打开我县营商环境三个关键切口

一是落实《凤冈县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提升“帮商”的力度。主要领导要做到“三亲自”: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亲自督促;帮扶企业要做到“三到位”:县级领导挂帮企业按季走访到位、责任部门包保企业按月走访到位、企业反映问题及时处理到位;政务服务要做到“四公开”:政策法规公开、权责清单公开、办事流程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企业发展要做到“强三手”: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松手;行政审批要做到“五减少”:减少事项、减少材料、减少时限、减少费用、减少跑路;行政执法要做到“三为主”:教育为主、帮助为主、解决问题为主;政策优惠要做到“重三不”:不打折扣、不找借口、不碰红线;受理12345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要做到“五限时”:限时接收、限时承办(转办)、限时核实、限时办结、限时回复。

二是提升营商环境十项指标,提升“便商”的速度。2019年在全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估中我县排名第29位,同比2018年前进22位次,在完成预期承诺目标的基础上还有前进,其中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纳税、市场监督、企业信心六项指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大家要持续巩固,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四项指标中的部分二级指标评估结果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快补齐短板。总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考核指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去年考核丢的分补回来,把能加的分加上去。这里要注意:我们获得信贷指标的牵头机构由县金融办调整为县人行,企业信心指标的牵头机构由县投促局调整为县市管局,两家单位要与前面的牵头单位做好衔接与沟通;县工商联、营商环境建设局、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要抓紧动起来,快速启动联合办公工作,在企业走访、问题研判、联合宣传、追责问责上形成合力,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服务企业最优化;各成员单位更要通力合作,破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我县2020年指标评估再创佳绩。

三是做到“亲商”五条,提升“亲商”的温度。一要把商人当朋友,不当敌人;二要把商人当亲人,不当外人;三要把商人当主人,不当仆人;四要把商人当好人,不当坏人;五要把商人当同仁,不当同犯。我们的干部要善于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但我们务必时刻守好底线、把握分寸,既要当服务者,也要当管理者,更要当监督者。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是“亲”的意义所在,也是“清”的目的所在,时时处处要“亲”,更要时时刻刻“清”,只有正确处理好“亲”和“清”的关系,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转变方式,形成“硬核”力量,加快建成区域一流营商环境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体责任,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带头督、负分管责任,具体业务人员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优化服务、负直接责任,在具体工作形式上要实现“七个转变”。一是从方便群众向打通堵点转变。打通堵点、消除堵点是营商环境成与败的关键。二是从点位服务向形成体系服务转变。在抓好“放管服”的同时,要与“帮”形成体系,用“帮”来解决问题,用“帮”来真抓实抓营商环境建设。三是从管企业依法经营向管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尽责转变。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管的是职能部门,不是管企业,管职能部门是否履职到位,这就是一个转变。四是从被动服务向主动出击转变。对企业和群众既要主动服务,更要主动出击,抓两头,两不误。五是从线下为主向线上为主转变。服务上一定要大气地抓,有针对性地加大线上服务的精准宣传,从线下服务转到线上服务,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六是从面上为主向点面结合转变。之前抓营商环境是抓面的问题,现在着重是要点面结合,尤其是点,点就是抓龙头、抓关键、抓主要矛盾。七是从条块服务向集成服务转变。12345热线就是典型的集成服务,我们要用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推进新的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篇10

9月27日,全市优化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后,88镇按照会议要求,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推动优化政务服务,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全市优化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后,党委副书记999同志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党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9月27日晚,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后,又召开了党委会议,友999同志将会议精神向党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党委会分析了当前我镇的软环境工作情况,就下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9月28日上午,我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了潍坊市软环境办的明查暗访情况通报,要求对号入座,抓好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改进和完善服务,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进一步深化服务大环境创建。

二、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量,除原有的党建办一套人员外,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便民服务中心力量,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二是改进机关作风,主动服务企业。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的建议意见,找出了机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人人都是投资软环境”的意识。二是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活动。落实班子成员和经贸办工作人员每人跟踪联系1个企业,至少每月到企业中去1次,一方面帮助企业及时协调与部门、村的关系,另一方面听取企业负责人对投资软环境的看法和建议,随时了解企业对改善经营环境的反馈意见,真正做到了“帮忙不违规、服务不添乱”。

三是建章立制,做好信访投诉。建立并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制度。凡是企业和群众来办事,镇党委政府都要求办事人员做到热情、礼貌,能够当场办理的就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要说明办理时限,不能办理的要说明原因、作好解释工作;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拖拉推诿、踢皮球的“二传手”干部和态度冷漠的“衙门”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三、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力度              

完善制度机制,定期督查通报。镇党委明确专门牵头负责人,将推动优化政务服务,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活动纳入全镇重点工作督查督办事项,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压力,让软环境硬起来,推动优化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