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2:46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

物资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加强与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物资管理工作面广,量大,环节多,性质复杂多变,极易发生问题,通过日常管理工作,我总结了以下管理经验:

优选管理人员,健全管理制度。企业领导要自始至终重视关心物资管理工作,对施工全过程加强管理,做到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检查落实,事后评估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和避免损失。

要选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较高政治觉悟、较好业务素质,较强事业心的人员参加物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物资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外打好交道,对内当好家。为此,2011年5月份我京沪十二工区物资管理人员在全局被评比为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而且在10月份京沪五标技能大比武的比赛中赢得了物资部门个人和集体双第一的优秀成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资管理制度,包括物资的目标管理制度、物资的供应和使用制度及奖罚制度。使得物资的采购、加工、运输、储备、供应、回收和处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监督和考核,顺利实现当期施工任务和物资效益的合理化。此外,我京沪十二工区组织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实行奖罚并重的原侧,进一步提升了物资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最难能可贵的是我十二工区物资部门还担任着京沪十一工区、镇江梁厂、十四工区等多个工区及梁厂钢筋的合理调配。

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施工项目物资计划是对施工项目所需材料的预测、部署和安排,是指导与组织施工项目材料的订货、采购、加工、储备和供应的依据,是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因素。物资计划可根据其内容和作用分为:物资需要计划即供应计划、采购计划。工程项目开工前或开工后15天内必须拿出整个项目的材料用量计划,并根据施工生产计划编制季度、月度材料计划。季度材料计划使项目材料计划具体化,是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的,可对项目材料计划进行调整,它是用来核算项目季度各类材料的申请量,落实各种材料的订货、采购和组织运输。月度材料计划是以单项工程为对象,结合施工作业计划的要求而进行的施工前供料备料计划。它是直接供料、控制用料的依据,是项目材料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求全面、及时、准确。我京沪十二工区在这一环节执行情况相当到位,因此才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顺利完成的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赢得了业主的信任,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把好物资采购关。要建立以领导分工负责,由财务、仓库及采购人员组织的审查小组,严格审查材料采购合同,对采购物资实行三对比的办法,即比材料质量、比运距,坚持质量择优而选、价格择廉而买、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举例说明,我们京沪十二工区率先使用工业尾砂(即矿场排放的矿渣)代替中粗砂用于cfg桩的施工,既满足了工程施工要求,又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我国的环保建设,而且路途较近,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此外,采购人员还必须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熟悉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在采购具体材料前首先要向供料单位索取产品合格证或出厂质量证明单,并对证明单上所列各种材料、质量、数量、规格认真审查,将证明单、合格证或试验单送交验收人员和资料员。采购、调拨人员在采购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情况要作详细记录以便备查,对各种材质证明要有登记和签收手续。

严格物资进场验收制度。大宗材料和三材一律由现场收料员、领工员和班组长共同验收,做好试验并建立台帐,其它材料由保管员验收入库。物资到场后,由现场材料员就其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手续。现场材料员、管理员对进场入库材料要严格执行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的四验制度,明确了在以下情况下的物资不予验收:(1)呆滞积压、质量低劣的材料;(2)无使用对象的特殊材料;(3)超储备定额悬殊的一般材料;(4)打短线物资应视生产施工的需要,不能超过3-12个月的用量,超出者不予验收;(5)成件包装物资要进行抽查,凡质量、数量等与收料单不相符的不予验收。

做好进场入库物资的保管工作,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流失。根据各类材料的特点,采取有效的保管措施,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标识牌完好无缺。对砂、石等大宗材料的堆放场地要平整,松土要压实,尽可能要搞硬化地面,钢材按钢号、品种、进场顺序分别验收堆放,做到先进先用,对于各种工料应采取随班组转移的办法,按定额配备,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减少丢失和避免混用,情节严重的要给予重罚款。仓储材料按不同规格科学合理摆放,标志鲜明,便于存取、查点。为了保证仓库安全和材料不致变形,按材料性能分门别类,按类分库,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渗、防潮、防腐、防火、防老化等工作。

现场严格限额领料,坚持节约预扣、余料还库,收发手续齐全,并记好单位工程台帐,促进材料的节约和合理使用,以便于进行工号可追溯性台帐的建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工具随时进行清理,做到工完场清,现场无剩料。施工班组完成施工任务办理任务书验收时,应同时办理边角余料、残、旧废料的退料手续,若发现场地不清、余料不退,现场材料员及班组长不予签证验收。旧料按使用价值划分等级,回收利用。已无使用价值的残旧模板、脚手架料、金属配件等都进行回收处理,材料的包装品也应及时回收处理。

加强周转材料管理,提高利用率。周转材料价值高、用量大、使用期长。对周转材料管理的要求是在保证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占用,加速周转,延长寿命,防止损坏。周转材料应由队或项目部统一管理,及时做到随拆、随收、随清理、随修理、随保养,责任到人,堆放整齐,对于手持小型周转材料专人管理,以损换新。

加强原始记录统计和分析,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健全库房帐卡管理,及时做好材料的入库,盘存、发放、退库、回收等记录和凭证的保存、统计、分析。坚持进行材料的中间核算,工地材料员要按月汇总,报工地材料消耗情况。一般按分部工程来分阶段,进行材料实用的分析和核算,这样可随时发现问题,防止材料超用,掌握材料的盈亏,通过核算总结材料管理的经验和弊病,通过改善加强材料管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每月月末进行本月各工程工号的节超效益分析,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在达到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更好的节约物资,使得效益最大化。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主要问题;解决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7.10.152

在现代的企业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采用了多种适合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而在这其中,企业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把绩效和部门、员工的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整体的实力和经营效益。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要不断研究和创新绩效管理的方法,从而促使其可以适应本企业的发展状况,真正地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不足

从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人员和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还都不够系统、全面。一方面,绩效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考核的内容关联起来,最终的结果变成是为了考评而考评的情况。最终会沦为大家为了目标而目标,为了量化考核而量化考核,员工绩效都好,最终企业的运营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考虑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各项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方能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由于企业宣传不足,企业文化不配套,久而久之让员工把它看成一种企业故意刁难或者克扣自己工资和奖金的方法。同时由于绩效考核结果多数与员工的收入直接挂钩,运用硬着陆的方式实现绩效结果的运用与反馈,无法营造出良好的绩效文化,从而导致严重地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了解与认识,并系统性地进行设计与实施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1.2高层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不足

绩效管理工作应该是一项“一把手工程”,高层领导的参与程度和对绩效管理工作认知程度,决定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成败。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高层领导认为绩效管理工作是某一部门的职责所在,自己则成了“甩手掌柜”,在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久而久之会让绩效管理工作走入僵局,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都不满意,绩效管理部门反而演变成全体员工的“出气筒”。

1.3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及指标能积极正确地引导员工为之而努力奋斗。而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绩效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把握不足,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缺乏对各项业务的深入了解,结果为了制定指标而拍脑袋,科学性不足时有发生,要么是“”,要么是毫无力度。合理、恰当的指标的建立,能很好地聚焦企业的当前工作方向,聚公司之力办大事,并给予骨干员工合适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激发广大员工的活力。绩效考核指标的确立,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的总体战略,分解出各业务职能战略,并按照职能战略抓住当前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落实分解制定真正有价值的目标。

1.4企业对绩效管理文化营造、塑造不足

绩效管理工作要实现很好地落地,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塑造出积极的企业文化非常关键,这才能够保障,给相关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合适的土壤。要求企业高层及广大绩效管理人员,掌握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并有引导性地在工作中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完成相关理念的宣传、传播,为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2绩效管理问题中有效的解决办法

2.1建立起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

按照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运作体系、绩效结果反馈体系的总体框架思路,建立健全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其中,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围绕企业内部职能的分工及战略发展目标,分解落实相关关键目标。要求目标合理,紧扣企业发展主线。绩效运作体系,重点就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考评程序、考评方法进行建立,明确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职责和工作要求,落实相关绩效考核程序,为绩效考核工作保驾护航。对于考评结果的反馈与运用,要高度重视,因其事关员工的切身利益,需将相关反馈工作进行程序化、标准化,并加强培训和操练,避免因人而异,给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2.2企业高层重点参与

企业高层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对企业的经营绩效非常重视,同时由于绩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企业高层领导要主动积极参与。积极参与绩效指标的设立,确保总体指标符合企业的当前重点方向,并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同时,按照绩效考核相关要求,按时组织、参加相关经营分析会,围绕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提高广大员工的绩效意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2.3合理制定绩效目标

企业绩效管理中,难度较大的为绩效指标的建立。总体指标的建立,要求相关绩效管理人员在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熟悉企业业务运作模式及要求,并对相关业务现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当前业务中的薄弱和问题点,能围绕企业的战略地图,实现目标的层层分解。同时,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中,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中行业的状况、企业的自身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范围,并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和模拟,确保在企业和员工的可努力、承受范围内。总之,绩效指标的建立要围绕如何真正推动企业当前目标的实现而具体设定,切勿滥竽充数。

2.4加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和组织发现生产和经营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扣罚。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需以合适的方式反馈给相关部门、责任人,并就相关考核结果展开分析和探讨,帮助部门及员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解决方法,以实现滚动式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方面,做到刚柔并济,公平合理,避免粗暴式的硬着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要在树立和营造积极向上的绩效考核文化,为企业绩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方面多做努力。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企业发展,我国的许多企业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绩效管理方法,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这其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国的企业在发展中,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加深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而且操作性强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让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能焕发生机。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薪酬定额定员母子公司工资总额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制定一个有效、合适的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r.i.henderson,1994)。从社会宏观的角度说,薪酬分配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在企业微观的角度来说,它又是决定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因素。

工资总额管理则是薪酬管理的一个方面。它和个体员工薪酬设计关系是团体和个体的关系,可以这么说,工资总额管理相对个体薪酬设计来说是中观层面的薪酬管理。由于工资的利益敏感性和刚性,它是企业管理的难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人力资本和最低工资水平,胡学勤(2001)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含量高的劳动者应该得到较高的薪酬,也只有使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都得到体现,社会总体劳动力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solow(1979)认为在人工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工人工资的努力弹性为1,工资变化一个百分点,则员工的劳动努力程度同方向变动一个百分点。魏章进(2006)认为恰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会降低就业甚至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并确实能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

2.关于工资和绩效的关联性,李实(1996)和拉萨、辛格(1996)分别分析和证实了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特别是奖金水平与企业的利润率和留利率之间存在相关性。杜海燕和郭晋刚(1995)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了工资总额中奖金比重这一解释变量,发现较高比例的奖金与企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相联系。rayton(2003)对美国制造业198家企业的研究表明,业绩好的96家企业相对于102家业绩较差的企业,员工薪金与业绩相关性显著,弹性系数为0.1193。李汝萍(2009)认为企业的工资总额应综合考虑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指标。

3.关于工资总额的核算方法,谭浩(2006)提出了四种企业核定工资总额办法:a、全额挂钩办法:工资总额=指标a×系数1+指标b×系数2+……+指标z×系数n;b、固定加浮动的办法:工资总额=固定部分a+浮动部分b=固定部分a+(指标1×系数1+……+指标n×系数n);c、核定增长率的办法:工资总额=上年工资总额×(1+增长率);d、层次划分的办法:即企业在人员定编的基础上,将企业所有岗位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中层和人数最多的岗位,参照市场化水平和企业历史数据分别确定这三个层次的工资水平,乘以各层次人数,得到工资总额。贾理奇(2008)认为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比率由市场竞争力、财政贡献、社会贡献和管理水平四方面决定。李伟(2008)认为工资总额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工资总额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工资总额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二、母子公司工资总额管理的内容

1.制订工资总额管理政策

工资总额管理政策通常由人事部门按照最高管理机构的方针拟定,它强调的是支付标准与规模相当的竞争性企业的相对高低的差异。一般而言,企业的工资总额政策目标包括提高生产率、控制成本、实现分配公平。一个有效的工资总额管理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①吸引和保持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②激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③公开并容易理解;④反映有依据的单位和公司的相对贡献;⑤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和公平感。

2.确定工资总额体系

确定工资总额体系就是确定工资总额的构成和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从国内外实践看,工资总额体系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①高弹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工资总额“死少活多”,即固定工资总额比例小,浮动工资总额即根据绩效确定的工资总额的比例大。②高稳定模式。与前一种模式相反,在这种模式下,工资总额“死多活少”,浮动工资总额即根据绩效确定的工资总额的比例小,固定工资总额比例大。③折衷模式。折衷模式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它既有弹性,又能够不断激励企业提高绩效,而且还具有稳定性,是一种较理想的模式,它需要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工作特点以及收益状况,合理地进行搭配。

3.工资总额的控制和调整

工资总额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自然不允许人工费用无限制地增长,企业的工资总额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工资总额调整就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实际的情况和员工的反馈意见,不断加以修正和改进。工资总额方案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和问题,或者当初符合企业实际的工资总额方案也会在某些方面变的不尽合理,这时设计者或实施者就应该不断修正方案中的偏差。

三、母子公司工资总额管理体系设计

1.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管理策略

制定总体工资总额管理策略就是明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工资总额管理体系的设计首先要清楚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实现企业的战略服务;要确定工资总额来源的总量要求;要明确企业的确定工资总额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资总额水平。工资总额管理策略包括工资总额水平策略和工资总额结构策略(刘军胜,2002)。

2.了解企业现状和趋势

在工资总额设计之前要首先了解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战略与文化、现有组织结构和现有人力资源概况及现行的薪酬制度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发现现行工资总额制度存在的问题,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背景和条件,明确企业和员工的切实需求,确定工资总额管理体系设计的方向。

3.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工作进行系统的和理性的评价,帮助我们确定工作结构,然后通过工作结构来决定薪酬结构,从而使企业薪酬制度符合内部一致性的要求。通过工作评价来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评估各项工作对企业的相对价值,这是实现内在公平的关键一步。根据岗位评价所确定的各岗位的工作相对价值大小,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可用一定的顺序、等级或分数来表示,某一岗位工作难度大、对任职者的素质要求高和对企业的重要性高,其相对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也就越大。以每一岗位对企业的贡献和相对价值的大小为依据确定其工资水平,以保证薪酬制度的内在公平性。同时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岗位评估标准,使薪酬调查结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4.薪资调查

所谓薪资调查,就是了解本地区、本行业的薪资状况。薪资调查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国家和地区统计部门、劳动部门公开的统计资料;(2)管理咨询机构的薪资调查资料;(3)从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中了解;(4)从企业的统计资料中了解。其中,国家和地区统计部门、劳动部门公开的统计资料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信服力较强。因此,在确定各企业间关系时,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作为确定企业层次的依据。

5.确定各企业之间的工资关系

根据工作评价结果确定的工资关系,反映的是各企业内在价值的差异,这和市场工资率往往不一致,因此企业在确定工资关系时,既要考虑企业的内在价值,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6.工资总额水平和结构设计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薪酬体系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利润共享、保险福利以及期权期股的长期激励组成,工资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各职位的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工资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于工资总额管理来说,设计工资水平和结构,就是要确定工资总额的大致标准和各组成部分的比重。

7.工资总额方案的实施和修正

工资总额设计完成正式实施之前,还必须与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并举办必要的培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传和培训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部应充分介绍公司的工资总额方案制订的依据。工资总额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反映出一些缺陷和问题,设计者或实施者必须不断修正方案中的偏差。因此,为保证工资总额制度的适用性,应对工资总额的定期调整做出规定,使工资总额方案更加合理和完善。

综上所述,母子公司在设计工资总额管理体系时,在充分考虑影响工资总额管理体系设计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应按照战略导向、公平性、激励性、利益兼顾、适用性、合法性等原则,运用适当的方法实行工作评价,进行薪资调查,并对各企业进行分类,确定各企业间的工资关系,与绩效挂钩,从而合理确定工资总额的水平和结构。设计得当的工资总额管理体系,可以发挥很好的控制和激励作用,对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谭浩,集团公司内部的薪酬总额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06(2)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承包;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发包范围包括:土建、装饰、安装等单位工程和门窗、防水、保温等专业工程以及资金、劳动力组织、物资供应、设备采购或租赁等生产要素。探讨内部承包模式就是要研究相互联系的内部组织或个人管理,重点研究各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关系到如何有效调动各成员的合作极积性,关系到企业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和谐满意。

施工企业目前采用较多的内部承包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责任承包

责任承包的特点:项目所需资金、物资、劳务及专业分包等生产要素由企业组织并控制,项目部按照企业意图组织项目实施,企业对项目部进行绩效考核。

责任承包的优点:企业对项目部的管控力度大,可较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在企业规模较小或企业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完善的情况下能有较好效果。

责任承包的缺点:企业投入的管理成本高,项目部自主经营权较小,容易错失获利良机,出现管理失误责任不易划分。容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很多国有企业都有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而出现较大管理漏洞的失败教训。

第二种是全额承包

全额承包的特点:项目所需资金、物资、劳务及专业分包等生产要素由项目部按照市场化原理组织和控制,项目部承担项目全部风险和获取完成上缴后的全部收益。

全额承包的优点:企业投入的管理成本较低,收取固定回报,项目承担所有风险,能充分调动项目部的极积性。

全额承包的缺点:

1、由于项目部承担的风险大,所以向企业上缴的回报低;

2、不利于发挥企业优势组织各生产要素的供应链管理;

3、不能真正做到风险转移,项目风险一旦超过项目责任人的承受能力,还得由企业承担项目风险,项目所获得的回报与承担的风险实际上是不对等的。

成立经营管理公司组织内部发包的模式

可以通过成立经营管理公司来负责实施,经营管理公司应成为建筑企业总包效益的考核中心,企业效益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内部承包合同中得以体现。

1经营管理公司实行内部发包的几种模式:

(1)分解承包

承接总承包项目后,可按单位工程、专业工程以及劳务、材料等生产要素将总包合同风险进行分类分解,依据风险承担能力为条件选择内部分包或供应单位。

分解承包的重点: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分包组织工作,一般先确定土建承包人,其次确定安装承包人,再确定装饰、专业分包等承包人;

2)选择确定分包人时应做好资金、资源等组织、供应策划。

3)土建承包人应承担起总包管理职责,承包合同中应明确土建项目部承担的配合内容和收取的配合费用。

分解承包的特点:

按专业化分工组织实施,合理向分包人转移合同风险,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比如由土建项目部专心做好土建工程的实施策划和总包协调与管理。

专业工程由企业单独发包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同时有利于同各专业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提高企业总包投标竞争力。各专业公司清楚各自专业工程的成本和风险,可以合理向分包商转移合同风险。专业工程如纳入土建项目部的承包范围,土建项目部在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时很难掌握各专业分包工程的真实成本和风险,不利于利润分配和风险控制。

(2)整体承包

具有一定社会资源的组织或个人以企业名义承接的总承包项目,可采用项目整体全额承包模式。

整体承包的重点:

承包人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并能提供相应的履约担保。

整体承包的特点:

整体全额承包企业投入资源较少、承担风险较低,获取回报较低、是一种适用于整合社会资源的项目承包模式。

(3)组合承包

是一种将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的承包模式。

不管是企业自主承接的总承包项目或是以企业名义承接的总承包项目,均可按照资金、资源及其它生产要素将总包合同风险进行分解,按照资金或资源的投入、承担的风险、绩效水平等因素寻求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2经营管理公司的组建及职能

现有建筑企业造价管理一般分三部分:市场部负责成本测算作投标决策,签订总包合同;工程部负责按照总包合同条件进行内部发包,按照施工预算控制成本;预结算部负责编制施工预算、办理结算。造价管理分成三部分后有以下缺陷:

(1)各部门工作不能实现无缝连接,很难实现造价动态管理;

(2)造价工作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很难实现有效管理;

(3)造价人员得不到全面煅炼,不利于人才培养,市场部造价人员长期作投标报价却不能深入了解工程实际成本,只会闭门造车;工程部和结算部接触不到真正的总包竞争,不会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企业总承包竞争力。

经营管理公司则围绕全过程造价管理开展工作,以合同管理为核心,通过总承包合同管理、内部承包合同管理,风险合理分担,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经营管理公司以市场开拓为龙头,成本管理为基础开展工作。

(1)市场开拓:由营销人员组成,负责市场开拓,包括信息管理、客户管理、项目背景调查、项目风险评估、组织投标、商务标制作、完善合同、合同管理等职责。

(2)造价管理:由造价人员组成,造价人员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工作,每个项目确定责任人从投标阶段开始至工程结算完毕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投标阶段造价部负责合同条件分析、向分包商和供应商询价、成本测算、资金测算,为投标决策和合同商谈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施阶段,工程中标签订总承包合同后,由造价部提出内部招标策划意见,由招标领导小组确定招标模式。制定招标文件,明确招标范围,明确材料供应方式,明确付款办法,制定评标办法。根据成本测算,确定控制价,评标,提交评标报告由招标小组确定承包人。根据不同的总包合同条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企业对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办法,如采用总价合同或清单单价合同时,在内部招标时根据成本测算对人工、材料、机械、费用进行统计并制定成本计划作为合同附件。成本计划作为工程实施期间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控制依据,明确各种成本超支和总成本超支的警戒线和履约担保方式。

工程实施期间,负责指导项目二次经营,协助项目部进行索赔,指导、要求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并及时做出风险预警。项目成本管理可从几方面进行要求:一是按月进行成本结转,将月结成本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完善各类施工台账,建立施工成本核算系统;三是认真做好月度工程进度,完成工作量,实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油耗、用电用水、其它直接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开支和物资、周材、设备盘点等各项基础工作数据的准确统计,计算出实际成本;四是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核算出阶段盈亏,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核算分析,找出问题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转入次月循环,以此循环往复,直至工程竣工结算完毕。

成本管理的措施:一是根据发包内容进行风险评估,对承包方进行履约评估并建立诚信档案,实行履约担保和成本超支担保;二是根据成本计划,监控资源合同,对资源合同进行评审,防范资源合同风险;三是监控资金使用,确保承包人按资源合同履约。

结算管理:作好内部成本控制、防范风险的同时,组织土建、装饰、安装及分包方同业主办理阶段结算和总包工程结算。按照内部承包合约定,及时办理内部承包、分包、物资供应结算。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对内部承包项目部或分包方做出信用等级评价。

(3)技术方案:经营管理公司还应配置一定技术人员,制作技术标,并为造价部做成本测算提供优化措施方案。

3经营管理公司内部发包原则

经营管理公司代表企业进行内部招标,成立以企业法人为组长的招标领导小组作为内部招标的决策机构。内部招标模式的确定须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考虑总包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总包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2)按资质进行专业分包合理向分包方转移合同风险原则,若承包人能够准确地预见和控制风险,则该风险最好由该承包人分担,并且获取相应风险所带来的利益;

(3)承包人的履约能力与承担的风险相对应原则,实行履约担保等措施降低总包企业风险,按照谁承担的风险越大,所获得的收益也应越多,做到谁承担、谁收益,回报与风险对等原则分配利益;

(4)体现绩效考核原则,对总包管理好,配合协调好,讲诚信的承包人给予物质奖励和优先发包奖励。

4经营管理公司的绩效考核

经营管理公司通过对总包合同的分解招标,合理确定内部承包人并签订内部合同,实行风险抵押承包,内部承包人全面履约实现企业利润目标。

企业可从三方面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考核:一是总承包合同签约造价;二是内部承包合同上缴利润金额;三是内部承包人履约效果即企业最终实现利润,每个项目的成败还取决于企业其它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5经营管理公司与企业其它管理系统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5

第13号

《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4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总会计师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分工负责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总会计师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总会计师工作职责是指总会计师在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以及企业投融资、担保、大额资金使用、兼并重组等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工作中的职责。

第五条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应当按规定建立和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明确总会计师的工作权限与责任,加强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资委依法对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职位设置

第七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配备符合条件的总会计师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符合条件的各级子企业,也应当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

(一)现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副院长、副所长、副局长),符合总会计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可以兼任或者转任总会计师,人选也可以通过交流或公开招聘等方式及时配备。

(二)设置属于企业高管层的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等类似职位的企业或其各级子企业,可不再另行设置总会计师职位,但应当明确指定其履行总会计师工作职责。

第八条企业总会计师的任免按照国资委有关规定办理:

(一)已设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应当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并按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与程序任命。

(二)未设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的总会计师,按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与程序任命。

第九条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各级子企业实施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委派等方式,积极探索完善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十条担任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相应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诚信至上、遵纪守法;

(二)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一般应当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或者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类似职称;

(三)从事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管理工作8年以上,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业绩;

(四)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或者在企业(单位)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任正职3年以上,或者主管子企业或单位财务、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工作3年以上;

(五)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所属行业基本业务,具备较强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十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总会计师:

(一)不具备第十条规定的;

(二)曾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有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重大违法行为,被判处刑罚或者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

(三)曾因渎职或者决策失误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

(四)对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成果严重不实负主管或直接责任的;

(五)个人所负企业较大数额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六)党纪、政纪、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总会计师任职或者工作应当回避:

(一)按照国家关于干部任职回避工作有关规定应当进行任职回避的;

(二)除国资委或公司董事会批准外,在所在企业或其各级子企业、关联企业拥有股权,以及可能影响总会计师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重要利益的;

(三)在重大项目投资、招投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工作中,涉及与本人及本人亲属利益的。

第三章职责权限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结合董事会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逐步规范企业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促进建立分工协作、相互监督、有效制衡的经营决策、执行和监督管理机制。

第十四条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和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

第十五条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组织和规范本企业会计工作;

(二)组织制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政策,确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

(三)组织实施企业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开展财务收支的分析、预测、计划、控制和监督等工作,组织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四)组织制定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提出财会机构人员配备和考核方案;

(五)组织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依法组织编制和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六)推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控财务收支状况。

第十六条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制定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组织拟订和下达财务预算,评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与发展战略实施相连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三)组织编制和审核企业财务决算,拟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四)组织制定和实施长短期融资方案,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开展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和财务安全性、流动性管理。

(五)制定企业增收节支、节能降耗计划,组织成本费用控制,落实成本费用控制责任;

(六)制定资金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大额资金筹集、使用、催收和监控工作,推行资金集中管理;

(七)及时评估监测集团及其各级子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财务绩效评价,组织实施企业财务收支定期稽核检查工作;

(八)定期向股东会或者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和相关部门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第十七条企业财会内控机制建设职责主要包括:

(一)研究制定本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建立健全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体系;

(二)组织评估、测试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三)组织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制,落实财会内部控制责任,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

(四)组织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

第十八条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审核企业投融资、重大经济合同、大额资金使用、担保等事项的计划或方案;

(二)对企业业务整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改革改制等事项组织开展财务可行性论证分析,并提供资金保障和实施财务监督;

(三)对企业重大投资、兼并收购、资产划转、债务重组等事项组织实施必要的尽职调查,并独立发表专业意见;

(四)及时报告重大财务事件,组织实施财务危机或者资产损失的处理工作。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赋予总会计师有效履行职责的相应工作权限,具体包括: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建议权,以及企业大额资金支出联签权。

第二十条总会计师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权是指总会计师应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或者企业其他重大决策会议,参与表决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具体包括:

(一)拟定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发展战略;

(二)制定企业资金使用和调度计划、费用开支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筹融资计划以及利润分配(派)、亏损弥补方案;

(三)贷款、担保、对外投资、企业改制、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决策和企业资产管理工作;

(四)企业重大经济合同的评审。

第二十一条总会计师对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具体包括:

(一)按照职责对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的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企业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向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提出内部审计或委托外部审计建议;

(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二条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权是指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参与组织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下一级企业总会计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二十三条总会计师大额资金支出联签权是指企业按规定对大额资金使用,应当建立由总会计师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联签制度;对于应当实施联签的资金,未经总会计师签字或者授权,财会人员不得支出。

第二十四条企业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总会计师有权拒绝签字:

(一)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

(二)违反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三)违反企业经营决策程序;

(四)对企业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五条总会计师对企业作出的重大经营决策应当发表独立的专业意见,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关建议未被采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第四章履职评估

第二十六条为督促企业总会计师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应当建立规范的企业总会计师工作履职评估制度。

第二十七条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工作分为年度述职和任期履职评估。年度述职应当结合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和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工作,对总会计师年度履职情况予以评估;任期履职评估应当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十八条设立董事会的公司,总会计师应当在会计年度终了向董事会述职,董事会应当对总会计师工作进行履职评议,董事会评议结果及总会计师述职报告应当抄报股东会或者出资人备案;未建立董事会的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将述职报告报送出资人,出资人根据企业财会管理状况对总会计师工作进行履职评估。

第二十九条总会计师年度述职报告应当围绕企业当年重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风险、内控机制等全面报告本人的履职情况,对本人在其中发挥的监督制衡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做好对其各级子企业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工作。

第三十一条对总会计师履职情况评估,应当根据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职责权限,全面考核总会计师职责的履行情况,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财务预算、决算和财务动态编制工作质量情况;

(二)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情况;

(三)企业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情况;

(四)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监督制衡情况,有无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

(六)其他需考核的事项。

第三十二条为充分发挥企业总会计师财务监督管理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当保障总会计师相应的工作权限。

第五章工作责任

第三十三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领导责任;总会计师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管责任;企业财务机构负责人对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直接责任。对可能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总会计师有责任提请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纠正,有责任向董事会、股东会(出资人)报告。

第三十四条企业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主管责任:

(一)企业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合规性、有效性;

(三)企业财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四)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财务会计事项。

第三十五条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相应责任:

(一)企业管理不当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二)企业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三)企业财务联签事项形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第三十六条企业总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于企业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行为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应当依法追究企业总会计师的工作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行为,总会计师不抵制、不制止、不报告的,应当依法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企业总会计师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

(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

(二)企业财务基础管理混乱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力的;

(三)企业出现重大财务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

第三十九条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过程中,总会计师未能正确履行责任造成失误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撤职等处分,或给予职业禁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企业总会计师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由本企业或者由本企业建议国资委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条对于企业总会计师,造成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严重混乱的,或、、以及其他渎职行为致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在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时,发现企业负责人、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关责任的,一并进行工作责任追究。

第四十二条企业未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职位,或者未按规定明确分管财务负责人及类似职位人员兼任总会计师并履行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的,或者企业总会计师未被授予必要管理权限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的,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工作责任应当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各企业可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具体实施细则。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加强与改善连锁商业企业预算管理

连锁商业企业的预算管理,包括了营业、财务、资本、筹资的预算管理。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同时也可以更全面的调动整个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构建与完善目前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朝着自身净利润的增长为目标去发展的,构建与完善目前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净利润的增长。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将预算管理体系贯彻与落实到企业的整个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中,以整个企业活动中的流动资金作为参考点,去检验企业的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财务预算。通过科学有序的手段协调与落实好这三大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从零散到整体最后归根到整体,全面地作好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形成至少要包括组织体系、企业目标体系、工作完成度考核体系为主的三大体系的形成。

(一)构建与完善好组织体系

一个成功的发展企业,必须建立与完善好自身的组织体系,才能使它们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企业的发展发挥到重要作用。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必须参与这些组织体系建设中,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对企业资金的掌握与操控得心应手,才能在高效的发挥企业运行的效率,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在我国大部分连锁企业商业都并没有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没有建立好成熟的企业管理组织体制,去很好的管理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运行,使得他们的企业发展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进步与发展。他们对于预算管理的认知还处于比较肤浅的层次,也没有发太多的时间去解决这一缺漏。很多企业甚至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应该是由公司财务部门打理就行,这样的不重视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深切认识到,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行。我们创办连锁企业的目的,恰恰就是与盈利为目标的,这样的不重视问题所在,如何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发展与立足?笔者认为,建立科学化的组织体系,完善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构建与完善好企业目标体系

连锁企业的连锁性质,决定了这一企业的运行与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在这些杂乱的工作量中找到一个目标点,建立与完善好一套目标体系,使得企业的管理工作变得科学有序,才能使我们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更顺利。目标体系的具体构建,应该设计到连锁企业总部的资金预算目标,到各个分公司的分解目标,最后从各个分公司展开工作,更细化的展开从年到季度到月份的经营目标。这种从整体目标到细节目标去发展的体系,可以使得我们的预算管理工作实施变得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三)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需要注意的原则问题

1、首先考虑效益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预算目标的时候,时刻要以本企业的效益为核心去展开工作。从总体上规划好每项工作的开支与盈利,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的效益不仅仅只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我们同时还要注重企业的信誉效益,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信誉效益得到稳步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林。同时,围绕自身的经营战略原则,不断发展与壮大连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明确责任制原则

任何一家大型连锁企业,都实行的是责任制原则。在我们的预算管理中,同样也要坚持这一原则。责任制的明确,可以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展开工作科学有序,形成一种企业内部竞相发展的前景。在我们的预算管理中,我们要明确我们的企业从高层到底层,从部门到地方店面的领导人员作为首要责任人,从连锁企业的总部财务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到分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安排好会计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预算值与实际运行值差异太大时,要立马作出预算管理修改,严重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到总部预算管理部门交由他们去商议,然后再将问题作进一步改善与实施。

3、管理工作完成度考核体系

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一直是企业着重强调的环节,在加强我们的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建立与完善连锁企业的考核体系也是必不可缺的。完善的考核体系包括企业经营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与其相对应的经营成果的考核,并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我们要着重过程考核。在过程考核中,发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解决。企业总部制度好相对应的考核标准后,要求在每个季度实行从连锁企业总部到分公司财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考核,从高层到低层考核他们在这个季度的经营成果,并及时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提出策略改善他们的经营成果。在年度考核中,要将各个分店的考核结果汇总到总部,并由总部开展一次考核会议,对改年度的工作进展作出总结。过程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及时发现与解决那些不足之处并及时处理,成果考核则是用来衡量各个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在考核中,我们必须坚持严谨与公正、公平的态度,实现利、责、任的相统一,要精细考核到毛利率、费用率等方面。

二、重视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商业连锁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会计核算的支持,重视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改善,提高会计机构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财务信息处理质量,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会计核算机构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对于一些巨额开支、超预算开支要及时交由企业总部相关部门审批,降低企业运行的风险。我们要统一好连锁企业的会计核算,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发展。由于商业连锁企业的连锁企业单位多,很多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与信息需要及时在各个单位之间相互进行及时沟通,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财务信息互换中心。总部与各个企业单位之间,每到一定的工作日时间内,要将近期的会计核算结果通过这个互换中心展示出来,一方面方便了领导对企业近期财务的理解与掌控,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企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工作沟通,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精确完成。

三、建立好完善的资金结算中心,方便企业的预算管理

连锁商业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对企业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监督中心。建立好完善的资金结算中心,有利于在下一环节中的预算管理工作。利用网络的全球性、快捷性,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的网络收支结算系统。通过网络收支结算系统,快捷方便的完成连锁店面与总部的财务结算及开支问题。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规则,要求连锁门店不得向银行贷款,建立与优化采购量,对于采购不同的物品,采取不同的付款期和批量,充分发挥资金存量大的优势,统一一次性的支付企业采购贷款,节约采购成本。完善好资金结算中心,建立这样的结算方式,节约了企业预算资金,方便了企业的预算管理。

四、结束语

通过建立完善的连锁商业企业预算管理体制、优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并完善企业的结算中心,可以让我们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从杂乱到有序展开,科学快速地提升我们的预算管理进度,让我们的连锁商业企业在浩瀚的世界企业丛林中逐步壮大与扎根。

参考文献:

[1]查志强.我国连锁经营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企业管理,2000

[2]赵盛斌.商业连锁经营与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

1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概念

1.1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含义

所谓工程项目总承包,主要指的是从事工程总承包的相关企业受业主的委托,并根据相关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或者部分阶段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承包过程。它是一项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宗旨,并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思路、整体安排以及全面协调衔接工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依据相关合同的约定向业主负责项目质量、工期、成本等工作,同时工程总承包企业也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所承包工程中的一些工作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此外,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宗旨是在节省造价成本以及满足业主对产品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规定工期内,凭借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能力,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1.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特点

1.2.1尽管业主招标环节是发生在项目立项之后,但是总承包企业一般都会在工程项目的立项前,就开始给业主做详细的项目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总承包企业与业主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还便于总承包企业更好掌握业主的意图,进而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开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报价来中标。

1.2.2由于总承包的项目往往都是工程量非常庞大的,往往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独立完成,因此就必须考虑加强资源的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有效地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供应链,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投标和报价,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1.2.3在总承包项目中,业主更多的是关注工程需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只从总宏观的角度进行一定控制,进而使得承包企业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项目实施,尽管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在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等环节的创新能力。

1.2.4总承包企业拥有完整的责任体系。总承包企业对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协调责任是一体化的,这也就使得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各专业工程之间的责任都非常的明确,不存在责任的盲区。

1.2.5由于总承包企业不仅需要负责项目整个生命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各个专业工程在工作中的协调,进而全面分析、研究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工程项目总承包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总承包方式是现阶段国内外建设过程中使用广泛的发承包方式,这种承包方式对于处理工程建设中业主与承包商、设计企业与业主、总包与分包、执法机构与市场主体等各种复杂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总承包不仅降低建设过程中资源占用和管理成本,同时也使得业主避免了各项繁杂事务的困恼,使得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的合理化利用。此外,承包企业也减少了因变更、纠纷以及索赔的繁琐,使得成本、技术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

2.2利于提升履约的执行力,确保工期和质量

由于采取项目总承包,可以让承包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势。而且在总承包企业的指挥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综合协调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进而促进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2.3利于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垄断

不仅可以集中力量去处理激烈的建筑市场当中突出的各项难题,同时还可以加强风险保障制度的落实。

2.4便于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升招标的档次

在落实工程设计责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概念设计和成本的双重竞标,把“投资无底洞”的现象扼杀在工程发包当中。2.5利于组织结构的优化首先,实现了组织形式从单一的形式转变为综合的形式,进而有效地整合成资金、技术、管理的大型企业;其次,建立了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最后,不仅扩大行业市场的份额,同时还提升了参与Bot的实力。

2.6利于促进管理的现代化

采用项目总承包模式作为建设协调中枢进行项目建设,就需要建立计算机系统,进而确保建设施工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进而有效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建筑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现状

3.1相关法规不健全

首先,根据当前国家在工程总承包方面颁发的法规和资质体系来分析,现阶段我国在建设行业中的各项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完善健全,尽管在《建筑法》当中提倡加强建筑工程实施项目总承包模式,但却没有明文规定该怎么样进行总承包工作的开展,也没有颁发相应的法规文件;其次,在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管理法当中,都有详细地对项目的施工、设计以及监理等分别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但对于项目总承包的招标投标方面没有做出相关的条文规定,并且还没有相关的总承包招标文件、合同的范本;最后,在项目监理、咨询、设计以及施工单位资质的分割方面,依然存在着政策性的问题,进而导致项目总承包还处于提倡阶段,没有实际的应用,从而游走在项目承包市场的边缘。

3.2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当中,专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尤其是在当前先进的科技、管理技术等多重基础素质的要求下,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人才就十分的缺乏,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新技术、与国际交流的管理型复合人才也非常的少,进而导致管理人才在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工作的要求。

3.3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在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建筑行业传统机制的影响,导致建筑企业存在着部门分割和行业分割的各项问题,使得一个施工企业的内部无法有效地进行协作,更无法以专业化的方式来促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提升,因此这种组织结构的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3.4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有待提升在实践中,跟一些国际型的建筑公司合作后,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在项目管理技术方面与国际上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还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有效地采用信息管理进行工程建设的沟通交流,比如采用互联网利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程管理。

3.5技术创新与管理责任的落实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国内的大型工程企业虽然学习了总承包管理模式,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还没有有效地重视总承包的管理,不仅对wto的相关资讯不了解,同时还对国际承包企业的条例不了解,进而导致对总包和分包的责权管理混乱。此外,还有许多的建筑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的学习流于形式化,导致企业当中缺乏有效的竞争和创新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进而使得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当中处于不利地位。

4改进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措施

4.1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强总承包管理

在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项目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一些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本工程的软件及管理方案,进而起到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水平的作用,最终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4.2调整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组织结构

对于调整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组织结构,我们可以采取提升总承包施工资质的标准,进而降低符合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数量,并对一些大型施工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措施,进而有效地培养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国内外与国际承包商抗衡。

4.3明确承包责任和质量责任

对于承包责任,首先,在项目实施前期,要保障社会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协助业主完成规划、设计、报批等手续,做好拆迁工作;其次,要协调设计环节,主要是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要加强协调结构与建筑设计,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的专业系统的设计工作;最后,要加强采购设备的协调,其内容主要是一些设备的外贸、报关、开箱、索赔等。对于质量责任,主要是要明确各级质量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以《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为主要依据,加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质量目标设计,对技术、质量管理的权威和责任,并根据iSo9000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各分包单位的技术方案、质量设计方案、重点设备材料供应方案进行严格审批,进而保障总承包实施的整体质量。

4.4加强复合型人才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存在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各项人才综合技能和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在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同时从政府着重培养建筑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着重培养建筑工商管理人才,项目部着重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等方面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之既拥有坚实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拥有较强法律知识、外语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等复合型管理人才。

5结语

总之,在我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实施已经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在努力实施建筑行业的改革条件下,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其经营的质量,是当前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伴随着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不断把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组织结构、落实承包责任、质量责任、理赔管理等重要工作中,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特色的总承包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袁蓓蓓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改革,促使薪酬管理问题跟不上其改革的步伐,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甚协调,随着生产要素,人工劳动等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保险等福利费用的过大支出,企业的薪酬设计制度不够完善,最终引起了人才的流失。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二、当前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国企薪酬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因由政府参股控制,其自主性及灵活性较弱。人才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更何况国有企业备受瞩目,是社会的焦点,其高管薪酬更是热点,由于政府的参与,最终导致企业的官本位现象。用工性质繁多是国企的一大特色,这就导致编制内外员工从工资到福利均相去甚远,且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引起人才流失在所难免。

2.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薪酬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国企高管的薪酬与普通职工薪资水平差异过大,最终引起企业制度与其薪酬的战略管理无法相适应,脱离了企业的正常绩效。薪酬结构不科学的设置更是阻碍的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分红,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并没有实施得很到位,不足点更是引起了企业高管短视行为的存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强调“平均”,这就直接导致薪酬与职位的不对称性,在实践中,为了在招聘和日后薪酬设计中省去一定的麻烦,将不同职位的薪资统一化,这样的薪酬结构,很容易导致员工的不平衡心理出现。(2)薪酬日常管理中控制人工成本的误区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控制人工成本是薪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障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保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共计七项(见我国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2004)30号文),由此涵义可见,工资总额的有效控制决定了人工成本水平。工资总额控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应低于利润增长幅度;第二,人均工资增长幅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由于对人工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掌握不合理,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当中都存在孤立产品的营销而忽视了人工成本的份额,采用“保薪酬”的策略,当人工成本与利润无法相匹配时,导致企业出现危机。在企业的机构设置上,只管控人工成本总额,而忽略人工成本结构性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如何将钱花在点子上,企业的人工结构成本是否合理,人工支出能否创造更大的价值。大部分国企都忽略合理的分配而无端设置了多个重复的部门,导致这部分部门的人工成本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在部门制定岗位时,过分考虑“人情关系”,而不是从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运作上考虑,导致企业的定岗和编制杂乱无章,人工成本和薪酬结构无法统一。

三、国企薪酬管理的改进方法

1.薪酬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针对国企薪酬水平问题过高做出的应对决策:解决该问题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国企薪酬数额的管理,要利用劳动分配率,工资利润率等指标与同行企业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果工资率低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或者劳动力高于同行中的其他企业,则说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已超过适度水平,应该适当削减工资总额的水平,由于存在垄断性的因素,可以结合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与社会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合理程度来判断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是否在适度水平。其次,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确定具体岗位的员工劳动价值,合理的控制和明确工时定额。再次,在之前的基础上完善薪酬体系,将工资体系划分为基本(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在薪酬设计方面需要对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要避免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又要注意基本工资的降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因此一般只能通过适度改善浮动工资来控制人工成本。通常的做法是将浮动工资以奖励或者绩效的形式发放,直接和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挂钩,建立标准规范的绩效系数,公平公开的保障员工的浮动工资的知情权,员工会因此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2.薪酬日常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制定人工成本报表,将生产运营过程中与人工成本相关的资金来源、去向进行严格的监督,通过报表的形式反馈到人力资源管理层。以报表数据为依据,建立人工成本管控体系,控制和管理人工成本的输入渠道,并采用周期核查和再分析的策略,提高的企业效益。对涉及人工成本的财务报账进行仔细的核对,并且制定核对的标准和参考依据,对人工成本的管控人员加强合理配置和培训,调整劳动的分工和资源的利用,推动绩效考核的驱动作用,将人工成本的利用进行规范。对于不必要的人工成本,通过对人工成本的指标分析确定人工的使用情况。优化企业的管理层次,整体的结构采用横向精简的方式,减少工作执行过程的繁杂步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层级保持在一阶之内,对于技术含量低,辅,可替代性的岗位逐步实行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避免了人工成本使用的不合理,使企业在人员、岗位和工作上达到资源平行共享,减少了在企业在运营时的不必要浪费,人工成本得到控制。企业在招新的费用上可以通过网络的免费途径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也可以采取“老带新”以的方式,内部员工组织工作交流培训,不必聘用外部专家而花去高额的培训成本。

四、总结

本文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国有企业结构性冗员,导致雇佣成本费用较大。其次是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的薪酬总额相差较大,薪酬增加幅度高于绩效增加幅度,其与企业的战略不相适应;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从政府的角度,则是要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控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监督功能;从企业的角度,则是优化管理层次,削弱隐形的福利支出,加大对激励机制的实施,并且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有力的控制,以促使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作者:陈瑾单位: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第一船队

参考文献

[1]王微,李林,赵文雨.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6(10):56-58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结算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休戚相关,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做到更实际,更科学,更加注重各个环节的细部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将有力地保障施工企业键康持续的发展。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1]不是如何盲目地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2],即从工程投标、工程施工到项目竣工结算,严格控制施工成本费用,在合同或共同约定的工程计价规则下,掌握确实的工程量基础,运用科学合理的计价办法,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分为以下三个具体阶段,具体管理办法有:

1.工程投标与合同管理阶段。

投标报价是工程投标竞争的核心,也是检验施工企业各部门、各专业管理水平的试金石。

1.1编制完整、准确的工程量。

对于招标文件中没有工程量清单的项目,首先应全面审图,各专业针对图纸编制工程量。

有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以工程量清单为主。需要先确认合同结算的方式,是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总价合同的工程需要投标企业复核工程量清单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清单的工程量、项大于图纸的话,对投标企业有利,可以不需要理会;但如果是图纸项、量大于清单工程量、项,投标企业就需要根据图纸提出澄清文件,让招标企业修改清单。如果是单价合同的话,是按实结算,少量漏项允许按实际发生调整。在投标报价时,投标企业还可以根据不平衡报价把实际发生项目的综合单价提高,把不能发生的项目单价降低。

1.2制定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投标中,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编制技术标文件,由工程量和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人工数量、材料用量、机械台班及施工措施。

先进的施工工艺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土方和基础工程中,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施工工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工程造价。机械开挖单位费用较人工开挖低,但可能因为工程量少,施工环境不便,造成机械费成本高,人工开挖可能因为土质、工程量大等,人工投入较多造成工程成本提高。当然,也可根据现场两者相结合。

1.3确定投标报价。

投标企业根据企业定额和掌握的市场信息,确定投标报价。完成投标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辅助项目须发生的措施费,构成投标企业投标工程的成本,投标企业认真理解招标文件,由掌握的市场信息决定投标报价。

1.4施工合同管理

1.4.1施工合同的签订。

订立合同包括的文件有: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施工合同分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通常适用前两种。

总价合同有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两者区别是:固定总价合同在图纸及工程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价不变。而当施工中图纸或工程质量或工期有变动,则总价也应相应变动。可调总价合同在执行合同中由于通货膨胀引起工程成本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合同总价根据事先约定的调价工式作相应调整。

单价合同分为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纯单价合同和单价与包干混合式合同。

总价包干的情况下,最好也要有单价,在工程变更时,可以参照原来的清单进行计价,也可以参照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计价,作为结算的依据。

施工企业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合同特点,注意合同的范围、发包方式、价款调整条件、付款和争议的解决方式等,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实施和合同的履行,主要应注意:

1.明确规定工程范围和调整方式。合同中工程范围应明确工程内容、地点和环境条件等,在工程范围发生变化时,明确采用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便于操作和管理,避免或减少纠纷。

2.具体化关于不可抗力的相关约定。明确发生不可抗力的内容,量化到几级以上的大风或地震、地下水位达到多少毫米、持续多少天达到多少毫米的降水量、降雪量等。

1.4.2施工合同的履行。

合同依法签订后,保证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有序地进行,使工程合同处于受控状态。一旦合同变更,对变更部分的内容及时审查和分析,作为工程变更调整费用、工程索赔的基本依据。工程造价的控制,除了合同规定的价款,重要的是调整和索赔。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工程造价调整的依据就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

2.施工阶段

2.1施工成本控制。

2.1.1人工成本控制。以工程量为基础进行人工总量承包,提高劳动效率。譬如,管道安装工程,按蓝图绘制施工单线图,以此统计焊口寸径总量,根据总量和企业劳动定额,对施工班组人工承包,并考核。

2.1.2材料成本控制。施工阶段主要是对材料的使用和保管进行控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进出场,合理节约材料,适当增加周转次数,杜绝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保管避免遗失,防潮防雨,严格入库和进场检验。

2.1.3机械成本控制。在建设企业要求下优化施工方案,对大型吊装机械,合理安排进出场时间、行走路线、吊装位置,减少和杜绝设备闲置。中小型设备可采用租赁制,降低费用。

2.2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

2.2.1建设企业和设计企业下发的变更。此类变更应随时登记,完成后及时办理工程进度款。

2.2.2超出定额或工程范围工程量。

超出定额和工程合同,对定额之外的工程,如超高空作业、脚手架搭设,因施工现场非施工企业原因造成的劳动降效,在施工过程中签证不漏项。对超工程范围之外的工程量,原则上不能施工,无法避免或建设企业要求的,以书面形式报建设企业批准,采用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

2.2.3工程进度款办理。

根据材料进场的程度或施工完成的工程量,按照合同约定和程序、价格和数额比例,及时办理工程进度款。

3.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不是一个分阶段的工作,实际从投标报价之日起,就开始了竣工结算,它是对以前工作的总结和补充。

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过程中,要着理性、和谐的态度,及时与建设企业和审核企业进行沟通,据理力争,有理有节。

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过程中,要竣工结算和对外结算同步,避免漏项,及时分析项目成本。

本文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3](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设企业是工程投资金额费用的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是项目目标成本费用控制的管理。项目目标成本费用控制是工程施工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和措施及管理费用的控制。竣工结算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价与量的收集整理。

3.1工程材料信息的收集。在石化行业检修工程中,依据《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2009版)及配套取费标准为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中直接工程费约占工程造价的80%,直接工程费中材料费约占工程造价的50%(40%至60%间)。以本地区石化检修工程的造价为例:

序号费用名称金额(元)备注

1工程直接费

1.1直接工程费725776.8981%

1.1.1人工费151044.62

1.1.2材料费452421.2751%

1.1.3施工机械使用费122311.00

1.2措施费34791.07

2企业管理费54707.62

3规费57418.24

4利润22206.06

5水电费扣除7216.93

工程造价894899.88税前

直接工程费比重=直接工程费/工程总造价×100%

=725776.89/894899.88×100%=81%

材料费比重=材料费/工程总造价×100%=452421.27/894899.88×100%=51%

以上可以得出在以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中材料信息的掌握和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具体有:

3.1.1掌握市场变化,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记录,将价格变动的差值考虑进工程造价的调整。

3.1.2材料价格报审制。在材料采购前,按设计或建设企业对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材质等的要求,综合市场分析和施工企业材料成本,将材料价格报建设企业批准,审核签字后,再按质按量采购。

3.2施工成本的管理

工程的施工成本是建立在工程量的基础上,施工成本的管理必须重点对工程量的收集、计算和整理分析。主要有:

3.2.1工程量的收集。

首先是图纸工作量的统计,经过严格审图,以工程造价计量办法对图纸工作量精确计量。

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量的变化难以避免,图纸与施工现场不同的变更,因非施工企业原因造成的工程内容或量的改变等,都需要施工企业与建设企业及时联络并签署《工程经济签证单》。

3.2.2工程量的整理分析。

已知了工程量接下来进行如下整理分析:

根据工程量,按本企业的劳动定额,确定本工程所需人工和机械的数量,合理安排进度并加以严格控制。

根据工程量,按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采购和进出场时间,对材料科学检验和妥善保管。

(1)工程量是除价格以外,工程造价的另一项主要依据,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只有完整、准确的工程量,才能有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

一个工程项目的同一个“工程量”,在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审查结算时,可能会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计算依据不同;对定额计算规则的理解不同或者设计发生变更;对各种形体复杂、造型各异的工程在计算中出现的技术性误差。

“按实计算”工程量的误区。在管沟开挖工程中,“按实计算”工程量,有人认为是现场开挖面开挖了多少就计算多少,有人认为是依据设计蓝图,按计量规则的规定进行计算,这里,后者是正确的。而当管沟长度现场发生变化时,应按设计蓝图和计量规则来计算截面尺寸,结合现场实际长度量,计算工程量。

(2)工程造价引导工程计量。

同一项工程在工程量计算时,对应不同的工序,应分别计量。

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钢结构的安装和防腐,以重量为单位计量,而在涂抹防火涂料的施工,以面积为单位计量。工程造价反过来引导工程计量。

(3)“非正常”条件下的工程计量。

工程造价编制以“正常”条件下的施工为前提,工程施工会因为施工环境、施工地点的不同而“非正常”。做好因施工环境造成的材料转运、地下水造成的抽水、高处作业造成的脚手架搭设、设计变更而减少或增加的工程量的计量,也是搞好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必不可少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4.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仅依靠管理和各种办法,还需要施工企业自始至终作用于生产过程中,自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需要得到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企业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企业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0

一、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建国初,我国在东北地区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即开始试行总会计师制度。1990年12月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总会计师条例》,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原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张佑才将之概括为:“不到位、没有位、搞错位、排末位”。因此说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没有正常有效的运行也并不为过,多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中国总会计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7%的国有企业未设置总会计师。而据统计,至2005年12月,中央企业169家,在经过连续三年三次公开招聘后已设置和配备总会计师的企业也只有102家,约占60%。

笔者认为,形成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运行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协调,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1985年通过的《会计法》,对于设置总会计师的规定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来执行。大、中型国有企业是不是要设置总会计师,原来的《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实际上非常的模棱两可,其表达的含义主要就是:①设置总会计师不违法;②如果要设置总会计师,要遵守《总会计师条例》。在这样的法律条文指引下,总会计师当然就成了国有企业可设可不设的、可要可不要的“领导”了。《总会计师条例》第六条规定总会计师负责“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护国家财产”,并且“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纠正。制止或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处理。”显然这个条例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很不适应了。1999年10月《会计法》经过修订,终于在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但是《总会计师条例》至今没有修改,一个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条例当然是不可能得到切实执行的。

《会计法》规定了要设置总会计师,但在《公司法》中不论是修订前还是修订后都未见到“总会计师”四个字的踪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在《公司法》里叫做“财务负责人”。即使在专门对“国有独资公司”和“公司财务、会计”进行规范时,也未提及总会计师问题。这说明《公司法》对总会计师的设置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2.没有一个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主体。

任何一项制度的运行既要有执行者,又要有监督者和管理者,如果说国有企业是总会计师制度的执行者,那么谁又是这个制度的监管者呢?我们仔细分析,在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这个制度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监管者,甚至执行者也不易确定。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财政部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但是,它并不负责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按照《总会计师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是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可以说,政府主管部门是一个管理主体。显然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不提名,则政府主管部门就可以不任命或不聘任。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都不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模棱两可的条文使它们没有压力和动力对总会计师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管。从执行主体来说,可以说国有企业是当然的执行主体,但是,从上文分析,到底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行政领导人是执行主体还是其政府主管部门呢?2000年以前的《会计法》本身就没有规定国有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行政领导人还是其政府主管部门,实际上都是执行也可不执行也可。2000年《会计法》修订后,由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总会计师制度仍然没有明确执行主体和监管主体,因而使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运行不理想。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可以说才有了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监管主体。

3.国有企业对总会计师的职能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人认为,总会计师只不过是企业的会计总管而已,把会计工作理解为简单的记账、报账的工作,忽视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因而自然不重视总会计师;有的认为,总会计师主要是代表国家来监督国有企业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设置总会计师不利于企业的灵活经营,从而,有意无意地回避总会计师的监督;也有的认为,财务会计工作固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不如销售工作或科研工作重要,也就是说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没有认识到总会计师在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不少国有企业对总会计师的职能作用的认识没有到位。

二、从法人治理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的定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运行不理想,对总会计师的定位不清是其理论上的根源。

我国的总会计师出现于建国之初,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系从搞计划经济的老大哥――前苏联那里引进的舶来品。在计划经济时代,该制度作为“一厂三总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总会计师以“双重身份”(国家身份和企业身份)进入企业行政领导班子是与当时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相适应的。1990年12月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总会计师条例》,从而以法规形式确立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明确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要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显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又应该如何定位呢?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对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公司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公司财务应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公司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完整、及时的会计信息,监督其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经营者财务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完成对出资者的受托责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经理财务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实现董事会的财务管理战略和各项财务决策。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体系中,出资者财务侧重于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经营者财务侧重于对公司财务的决策和对公司经理的财务监督,公司经理财务则主要是对公司经营者财务的执行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因此公司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和监督主要体现为董事会的财务决策和监督。

出资者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督主要依赖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和市场的力量,董事会的财务决策和监督以及公司经理的财务执行和内部财务监督则都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来实施。因此在美国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在董事会通常都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和精通财务会计的独立董事,并由董事会直接任命CFo(ChiefFinancialofficer)。公司的Ceo也由董事会任命,但CFo既对董事会财务决策负责,同时又对包括Ceo在内的公司经理人员进行财务监督和业绩评价。在公司经理以下,再设立财务总监(Controller);对于规模较大的集团性公司,一般分别设首席信息官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主计长(Controller)和司库(treasurer),但首席信息官Cio、主计长和司库又统一归CFo管辖和领导。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以后,美国的有关法规规定,CFo还应当分别向Ceo和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会计报表还必须由Ceo和CFo同时签字。可见,无论从现代法人治理理论还是从西方的财务管理实践来看,将CFo定位于既对董事会财务决策负责,同时又对Ceo进行财务监督,并对Ceo汇报工作,不仅是科学合理、意义重大而且是现实可行的。

我们再看我们国家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的定位。虽然国资委有关规章中已显示出正在改变总会计师只对总经理负责的迹象,但目前最主要的定位仍然还是对总经理负责。这种定位无疑不利于建立企业的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不利于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管,也是不符合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要求的。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会计委派制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而且至今经久不衰,就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定位的缺陷,同时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必须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进行重新定位,对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

三、完善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的若干建议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现代西方的财务管理实践以及我国各地自觉自发实行的会计委派制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给我们完善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以新的启示,那就是必须使总会计师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必须把总会计师制度放在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考虑,必须对总会计师重新进行定位,必须赋予总会计师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关于称谓。到底是仍沿用原来的“总会计师”名称还是使用“财务总监”名称,或西方流行的首席财务官(CFo)名称。我们建议使用“财务总监”名称为好。因为,第一,总会计师名不副实,词不达意;第二,“一厂三总师”制度因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符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很少完整实施。第三,近几年,深圳、广州、上海等很多地方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功,使用“财务总监”称谓已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接受;第四,“财务总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联系,而“总会计师”则往往与厂长负责制联系;第五,“财务总监”更符合或接近国际惯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英文上已表述为(ChinaassociationofChiefFinancialofficers),即中国首席财务官协会,而且已于2004年加入国际财务总裁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nancialexecutivesinstitutes)(也有人译成财务总监协会国际联合会),并于2004年10月11日首次组团参加了其第35届世界大会。考虑到首席财务官在我国企业界的认知度还很低,且与之共存的首席执行官制度还未建立,因此我们认为使用“财务总监”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它企业目前都是比较贴切的。

(二)明确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以前的国有企业总会计师是“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管”,因此在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国资委成立后,应明确国资委为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体现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监管主体,其主要职责应包括:1.制定有关财务总监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明确财务总监的定位;2.按照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委派、任命或免除财务总监;3.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和管理。4.规定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任职资格以及职责权限。

(三)尽快制订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原来的《总会计师条例》因已明显过时应予以废止。目前,很多地方都已下发了财务总监管理的暂行办法。但是国家在这方面实际上已落后于地方。国务院国资委目前正在制定《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责任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出台后,对地方国有企业应当有明确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四)准确认识和规范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责任。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制订的《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责任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财务总监的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建设职责、企业财务监督职责、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职责、企业价值管理职责。我们认为这种职责定位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原来《总会计师条例》所规定的职责范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同时,这也是我们认为应改变称谓的原因之一。关于工作责任,国务院国资委上述讨论稿文件中指出,财务总监应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承担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相应责任及法律责任,虽然前三个责任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理清,但从总体上说,财务总监承担责任的内容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与经营管理当局中的其他副职相比,财务总监无疑对国家承担了更大的工作责任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要准确定位。无论是国务院国资委正在讨论出台的管理办法,还是前面已提及的我国不少地方实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实际上都赋予了财务总监既对所有者负责,又对经营者负责的“双重身份”。如上海,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度以后,便不再设总会计师。前文我们从理论上已经对财务总监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准确定位后,才能科学地确定其工作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