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的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6:06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1

关键词: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观赏性公园经历了由贵族私有到向公众开放的历程,从17世纪纽约修建公园开始,掀起了大量修建公园的热潮。公园最初只是单纯模仿自然风光,之后转变为美景与风光结合,设计内容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城市中自然理念的普及,有的景观设计师提出了适应性的观点,营造出自然、本土的观赏性公园。观赏性公园涵盖了生态性、城市性、文化性、公园性多方面的特点。它的创设目的是保护局部生态系统、创设生态景观、提供活动场所,具体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观赏性公园包括自然性景观与人文性景观两种不同类型,人文性景观包括古迹、文物艺术景观等,自然性景观包括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象景观等,其中植物景观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是指以多样性为指导,以植物为材料,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建立的人工植物群落。传统的植物景观是根据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体系,按照植物生长类型、气候特点、观赏特点可分为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3种类型。原生植物景观是公园内原有的自然景观,是原有的植物。人工植物景观以自然的观点进行人工设计,在城市空地上规划人工栽培的生态植物。自然恢复景观是以原生植物为基础,配置人工植物加以完善,以原生人物保持稳定性,有效结合人工栽培的植物,具有恢复场地生态和谐的作用。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具有环境效益,可以修复环境,改善群落的布局与大气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是天然的绿色消音器。植物景观还具有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的社会效益。植物景观是城市乡土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

2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可以设计为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3种。规则式的人工感极强,有明显的结构与装饰性效果,因为有人类中心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设计时应减少使用。自然式的特点是由人类所创造,但是避免有人工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注重层次色彩的结合运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轮廓。混合式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在融合中求变化。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型,以植物群落的整体形态展现,使植物群落可以反复出现、互为补充。可以充分结合密林、疏林、纯林、疏木草地、灌丛、草原以及湿地群落,丰富局部物种的多样性。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一定要具有可观赏性。首先要有优美的形态。树形要搭配好。树形指的是植物的轮廓,可以分为垂直向上、水平展开、无方向以及其他轮廓四种类型。垂直向上类要具有挺拔的耸直感,给人以紧张感可以形成视线焦点。水平展开类的特点是长度大于宽度,增加构图的宽阔感,但是也有空旷荒凉的感觉。无方向类是指类似于球形与半球形这种可以缓和周围景物的轮廓类型。特殊树形是指垂柳等可以起到点景作用的树形。要有适宜近观的叶形。叶形分为单叶与复叶,单叶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掌形、奇异型等,复叶有羽状与掌状等。其他的诸如花型、果形、干形、根形也不能忽视。其次,色彩也要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目的效果。色彩根据叶色、花色、果实色、枝色、干色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深绿色系、浅绿色系、白色系、黑色系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高景观的可欣赏性。再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质感。主要由叶片反映的特征所决定,叶片小而柔软会显得柔美,也偏大而粗糙会显得豪放。还要注意植物气味,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引人反感气味的植物。最后,要注重塑造意境。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2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现如今,城郊森林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不仅给城市添加了良好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探索价值,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节假日首选的目的地就是城郊森林公园。城郊型的森林公园与城市存在一定联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措施,不仅能够节约出行时间,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欣赏大自然的资源,因此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也逐渐成为重点项目。接下来,本文就以提高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效果为主要目的,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

1.1对空间布局的规划设计

城郊型森林公园由于与城市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在对森林公园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与城市相结合,与城市空间产生一定的互动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且能够节省一定的投入成本。所以在规划设计城郊型森林公园时,要对一些基础建设设施,比如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尽可能将这些安置在森林公园与城市的交界处,方便人们来回进入,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空间布局规划设计时,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自然化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与森林景观的互动效果。

1.2规划设计道路交通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相邻,在道路交通上相对来说较为便利,对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出入口建设基本上已经与城市交通进行有效地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道路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主干道交通逐渐演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的延伸部分,另外在一些地势比较显眼的地带,可以设置一些道路站点,让游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不仅能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也能给游客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和选择空间。现代人的出行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出行、游玩需求,在设计道路的过程中,可以将路面材质、形式进行区别设计,结合各个景区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景区内容的道路,不仅能够强调景区之间的差异性,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要。

1.3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

城郊型森林公园由于其自身的地域、文化、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在旅游规划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发展,城郊型的森林公园都离不开“生态”,因为城郊型的森林公园最初的发展目的就是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放松身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代人的旅游理念和想法,在空间、环境方面的设计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且有效地结合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资源,不仅能够方便人们修养身心,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自身发展。

1.4利用和保护城郊森林公园景观资源

城郊森林公园可以说是城市的生态背景,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在对城郊森林公园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森林公园自身的功能性,除了采取常规性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之外,还要注重公园的整体生态景观效果。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地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森林公园在城市生态大系统中的功能性以及定位,根据森林公园内部的实际情况,绿化和完善景观,保证森林公园景观的完整性。

城郊型森林公园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所以规划设计时,要将生态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根据森林公园的自身性质、特点、功能等合理划分区域,根据每一个景区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景观建造,不仅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而且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保证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环境,为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基础[2]。另外,为了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在森林公园的景区内,可以设计一些休闲的场所,不仅能够让人们体会到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而且能够让人们在森林公园内可以尽情地放松身心,达到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目的。

2结语

城郊型森林公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一种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与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对城市与其道路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生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以实现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3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传统造园艺术;城市公园

前言:

城市公园设计与应用的重点在于:它既是科学化的实践内容,又能够体现一种艺术的美感。城市公园作为现代社会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被人们所熟知。每当人们联想到城市公园的环境,就立刻在脑海中呈现绿色景观的画面,不仅有山水绿植,而且有鸟语花香。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成。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城市公园建筑群落都能在细微处窥见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及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造林文化艺术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途径

在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公园艺术的过程中,尊重现代社会环境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的造园理念重现。通过多空间格局的布设,将城市公园的整体设计内容规划出来,并发挥城市公园独特的功能,以便于人与人之间(尤其是邻里之间)形成亲密友好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共处,陶冶情操。

(一)将自然环境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相融合

借鉴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公园,这几乎是很多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师们的梦想之境。迫于现实环境中存在种种局限,以及资源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将传统设计理念完整的表达出来。但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中,仍有不少城市公园的设计中采用了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效果良好。以我国首都北京的城市公园建造设计为例,来看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途径。北京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的占地面积较为庞大,除却体育场馆的面积,仍有很大一部分是绿色植被。从国家奥体中心的环境来看,城市公园中蕴含着大量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元素,并通过现代设计师的巧妙结合,形成一个崭新的园林环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城市公园中的建筑群落与绿植排列有其独特的职能作用,因其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出现的。任何一个公园所涵盖的内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便是传统园艺也是如此,这就需要在公园建设之前对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进行界定[1]。我们在布设公园景观时,就要紧紧围绕本公园的一个或几个主题,来创造出有别于其他公园的、富有极强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和气氛[2]。

(二)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表达

当现代人着眼于目前的生活时,很多传统文化将会在人们的心中消失殆尽。尽管时代的变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人的历史使命。例如:在我国首都北京,有很多具有人文及艺术气息的现代城市公园,中山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在园中分布着传统造园艺术中的石刻艺术、牌匾艺术等内容,这是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佳宣传方式。通过进一步了解传统造园艺术,在游览现代城市公园时,就对我国各项传统文化格外留心观察。不同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理念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映射着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内涵。总之,传统园林中所表达出的艺术境界,值得现代公园建造及设计者们仔细体会,并且一定能够从中悟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为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现代城市公园所用。

二、传统造园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研究我国传统造林艺术的形态还是理念,都会给现代城市公园的构建带来一定的价值与影响。在传统造园理念的映衬下,现代城市公园的建造空间视觉景观设计采用城市、自然与直、曲相对的景观格局[3]。作为城市景观空间边界的景观设计延用了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以建筑与带形绿化布置于边界上,以形成统一连续的景观界面,并增设了涉外迎宾功能[4]。在现代城市公园的建造过程中,采取古典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及已经营造手法,将传统造园艺术通过现代城市公园的构建过程完美的呈现出来,带给现代人无尽的精神享受。

(一)巧妙借景,传承文化

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一般境况下,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园林空间的格局是固定的,占地面积受到各种环境的限制,设计者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构建城市公园。为了将有限的空间都利用起来,让空间中的资源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就需要采用借景手法,增强园林空间中景观的互动性。应用近借、远借、仰视、俯瞰等借景手法,表达出公园建造景观独特的美感,给人以丰富的层次感[5]。另外,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借景方式会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艺术效果,通常运用的元素有山水景观、绿色植被设计等等内容。

(二)和谐园林,体现价值

构建城市公园中的各种和谐因素,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从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及内涵中分析而知,绿色环境是人类追求生存的永恒精神家园。换成现代思维模式,和谐就是现阶段所追求的社群生活状态,而构建现代城市公园是维护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渠道。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轻松而美好的公园环境是极佳的休闲地点。公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场合,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社会交往的聚点,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仍在不断的丰富现代园林的构建价值。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园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从而将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更完美的呈现给世人。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的内涵不断被扩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纳阴乘凉,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所以,将传统造园艺术的精髓运用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是极为必要的,体现出我国现代园林建造的生态、人性化与艺术特点,突出了城市公园设计的艺术内涵。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城市公园设计将其体现出来,并且维护好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是现代园艺设计工程师及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东阳.浅析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以塘沽绿岛公园为例[J].城市规划,2011,6(06):112-113.

[2]梁明霞,王清兆.中国古典园林传统造园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林业科技,2010,11(11):210-212.

[3]冯晖,涂娟娟,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10,2(02):145-146.

[4]卜夏鸣.传统造园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农业科技,2011,12(24):133-134.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4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实践;价值维度

中图分类号:tU985.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27-02

1引言

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时,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取得了进步,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仍有困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践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其中有设计的手法单一、经验贫乏和形式化等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价值理性的缺乏和价值取向的混乱。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而言,设计实践方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于设计理念的思考更是迫在眉睫。

2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概念

2.1现代城市公园

现代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类型[1],是由政府、公共团体或者市民建设,由公园管理人负责管理,有一定的规模和设施,对公众开放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公园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和风景名胜公园等。

2.2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2]。

3多样价值维度设计实践

3.1一价倾向的设计

一价倾向的设计指从美学价值为主导的设计。对于具体特定的设计实践而言,一价的设计主要地体现了这一框架中的单一维度[3]。某个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可能主要地体现了某种美学原则,具体的美学设计原则有如下几种。

3.1.1形式美法则

第一、主从与重点。城市公园由若干要素组成,倘若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而不分主次,势必削弱整体的完整统一。因而在公园设计中分清主景与配景、主区与从区是最为必要的。第二、均衡与稳定。在公园设计及建筑设计中均衡可以分为静态均衡与动势均衡。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是静态均衡。动势均衡,指主轴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等都有可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第三、节奏与韵律。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正是源于建筑的韵律节奏感。音调的起伏节奏感是以韵律来表明的,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等。这些特色在公园围墙和条形空间中最易体现。

3.1.2空间设计法则

第一、围合与渗透。不同的活动对空间的开敞程度有不同的要求,设计者必须提供程度恰当的限定才能使公园为游人所喜爱。第二、序列。在公园设计中,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随着人的移动,空间不断变化,形成丰富有趣的空间序列。可以利用地面的高差,或是很好地配置树木,或是加设墙体。

3.2两价倾向的设计

两价的设计实践,兼具美学和社会要素,最佳的例证是功能主义两价设计。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3.2.1功能定位

在立意与构思的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内容就是为设计项目做功能定位。不同性质的园林,必然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园林形式。形式服从于园林的内容,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园林的主题[4]。

3.2.2按要素分项设计

按照公园的构成特点,一般认为有以下要素:地形、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建筑小品等。之所以按要素分项设计,主要因为每一要素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设计时事先应有针对性原则。

(1)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台地、河道、湖泊等类型。目前的公园设计还很注意所谓微地形的处理。缓坡草地、草坪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起伏的微地形,不仅创造出优美、细腻的景观,同时利用地形排水,节省土地,适宜开展各项活动。

(2)硬质景观。硬质景观部分平面形式对于园林总体形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自由曲线流线型的。其特点就是形态明确,边界清晰,易表现几何图案。硬质景观是值得着重花精力设计的园林要素。

(3)软质景观。主要指植物。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也有差别,因此容易体现公园的地方性。

(4)建筑小品。建筑与小品在公园中都属于点状景观,往往是游人的视觉中心,有时建筑与小品合而为一。公园中的建筑一般在定位和造型上都有较高要求,与城市建筑不同的是功能性较弱,它们常常被用作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和北海的白塔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3.2.3水体设计

水体在城市公园里是不可缺少的景观因素,既可能为公园增光添彩,也可能带来麻烦。在当代的城市公园中,水体设计变得与以往不尽相同了。大型水体不仅参与了地形塑造,更是空间构成的要素;它不仅仅是被观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两岸对望的距离,限制了游人与景点的接触方式,控制了人与景点间的视距[5]。而小型景点式水景则重在单体,应充分发挥水的特点,可喷,可涌,可射,可流,配合声、光、电,必能成为众人视线的焦点。因此小水景应以突出个性为着眼点,宜用动水。

3.2.4突出主景

(1)轴线终止。在几何型园林作法中,轴线是规定秩序的有效手段。我们经常看到纪念性园林围绕主线展开布局,层层推进,主题景点坐落于轴线端头。游人在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前奏后,最终心情得到集中释放,园林设计效果就此实现。

(2)塑造地形。有时水平方向的延伸或终止因空间关系不能完美实现,或可以实现但效果不明显,那便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变化。表达崇高主题的适合向高处发展,表达大众化主题的可以向低处发展。几何形的地形塑造可以形成独特的效果,如上海浦东中央公园中的蒙特利尔园就是把地形塑造成规则的卵形。

(3)视觉重心。所谓视觉重心对几何型园林来说就是几何中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求得;对于自然型园林,重心的选择有时不是那么简单,典型作法可以参照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景物的布置虽看似漫不经心,但却又恰到好处。

3.3三价倾向的设计

三价倾向的设计指兼顾美学的、社会的和生态价值的设计,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所有三个价值领域在一个项目中都可以获得最大化的满足[6]。例如位于德国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独特的设计思想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景观。在生态上,原有工业遗址的污水得到了净化,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利用原有“废料”塑造公园景观的手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资源和能源的索取。而在绿树成荫和原有钢铁厂设备的背景中,摇滚乐队在炉渣堆上的露天剧场中高歌,游客在高炉上远眺,登山爱好者在混凝土墙体上攀登,儿童在铁架与墙体间嬉戏,这一原本十分幽闭、令人恐惧的地方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场所,这一对比中体现出来的景观公园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在美学方面,设计提高了工业废弃地的视觉景观质量,创造和展现了一种保留历史脉络的工业遗存的独特景观美,启发了人们对公园和景观形式、含义和作用的重新思考。

4结语

总体说来,可以指出三价倾向的设计比两价倾向的设计更好一些,依次而言,两价倾向的设计是对单价倾向的设计要进一步,一个设计在每一个价值领域都赢得尊敬是可能的。而与之相对应,我们更应当给予这些近乎在美学、社会和生态领域都获得成功的设计最高的评价。这必定是未来最有生命力的综合而平衡的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朋.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4]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5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松雅湖湿地公园

【前言】:植物设计作为湿地公园整体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湿地原有的植物资源,然后合理选择适宜植物品种,进行协调、搭配,完善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系统,呈现给游客一个完美的状态。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现有的植被,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原则

1.1生态可持续原则

湿地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湿地的生态持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为湿地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要保持湿地的透水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完整共存[1]。

1.2合理利用原则

湿地原有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湿地原有植物适宜原本的生存环境,生命力强,在保证原有植物的生存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提高其原本的观赏价值,也易于管理。

1.3植被演替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丰富植物种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依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概况

松雅湖公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部,北至捞刀河,南至滨湖路,东至东六线北段和东八线南段,细致松雅河,占地面积489.62公顷。1973年围湖造田,2003年长沙县启动团结垸退田还湖工程,形成现在的松雅湖湿地公园。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该项目规划以松雅湖为核心,建设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2]。

2.2分区设计

2.2.1陆地分区。为满足公园的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分区设计的方式,不同功能区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创智企业区、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创智企业区的行道树,选取香樟树,香樟树适宜长沙的气候,生长速度快,且四季常青,有欣欣向荣之意;历史人文区的行道树是枫香,枫香秋叶变色,搭配长沙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十分协调;健康养生运动区选取布迪椰子作为行道树,搭配沙滩区域,热带风貌的活力特色十分适合这一功能区。

2.2.2水域设计,松雅湖公园全面蓄水后水域面积达6000亩,公园内湿地植被种类众多,生物多样、丰富,在水域设计中,严格保育水质保障水量是项目重点,为搭配大面积的水域景观,设计柳岸莺啼的景观设计[3]。这类景观设计应用垂柳、醉柳、香樟、朴树、枫杨、红枫等植物,配以大面积水域,营造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观特点。

2.3文化设计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对湘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进行搭配,使植物的文化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位于历史人文区的碧竹园,种植金镶玉竹、紫竹、刚竹、哺鸡竹、青皮竹等各种类的竹子,将潇湘名人园包裹其中。竹子坚韧,不屈不挠,寓意古代先贤,利用不同形态构件不同优美景观的同时,利用自身具备的文化特点,与名人园的幽、雅特色完美融合。

2.4特色设计

2.4.1茶园的设计。长沙县著名的产茶基地,茶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在历史人文区设计一片茶园,用以展示长沙县浓厚的茶文化。茶园在布置上顺应地势种植高桥银峰茶,形成梯田式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茶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有优美的视觉景观。

2.4.2梯田花阶。由于松雅湖的历史成因,规划时为纪念曾经的农耕记忆,设计了梯田景观,梯田花阶由种植水生植物的水梯田和种植各类花草的旱梯田共同组成,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4]。水梯田采用分层种植的方式,选用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基部沉于水中,扎入泥土中生长。水生植物本身就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

2.5空间特色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分。植物的搭配,既能美化建筑的优势,又能掩盖空间不足的劣势。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能够营造舒适的植物生态景观。位于运动养生区的烟雨林,将酒店、漫步跑道、健身馆等隐匿于林中,利用香樟、木荷、红花木莲、独本女贞等植物,按照不同生长特点,分层次规划,将烟雨林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将给在这里健身的游客营造一个幽静、隐秘的环境效果[5]。

3、湿地公园植物设计品种选择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常绿植物与落叶类植物协调搭配,使四季都有景可赏;开花植物适当选择,花期会影响整个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开花植物,合理规划景观效果;尽量节约成本,选择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对象,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目前项目还在继续中,生态雏形已现,吸引了黑天鹅等动物的到访。这一成功的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案例,值得我们在其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借鉴学习。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在保证湿地的可持续生存环境的大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张瑞吉,王菲.浅谈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19:115-116.

[2]孙桂玲.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18-121.

[3]赵胤,张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01:77-80.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6

关键词:雕塑艺术设计;城市公园;应用研究

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及审美意识正在不断提高,这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的往往不仅仅是舒适,更注重的是对于生活内涵的追求。在人们生活中,城市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进行休息、娱乐活动的进行,城市公园的所有设施均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雕塑艺术设计的应用,不仅仅能够进一步美化城市公园,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城市的特色以及内涵,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应用。

一、雕塑作品的类型

1、以人物、动物为主题

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雕塑设计的运用,往往都是以人物、动物的形象出现。在进行造型方面选择中,主要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形象。例如,在无锡太湖边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玲山地区,在这里有一座大佛,人们都称之为灵山大佛。这一雕塑选择的人物原型是青铜释迦牟尼佛。这一雕塑高大雄伟,生动形象,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地方特色,被当地人们所喜爱。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若是选择动物形象,则主要代表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就使用鸽子的形象,要想不断提高其设计水平,进一步表达当地的问题特色,就要根据当地历史、文化发展情况,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进行造型的选择。

2、以植物为主题

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塑设计在整个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更具有相应的实用性。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塑设计主要的造型为树桩、树干等,其主要作用是供人们进行休息时用,若是栏杆也会起到早名的作用。其中,还有部分设计师根据实用性原则,将垃圾桶设计成树桩的形象,同时,这一种雕塑设计具有高度模仿的特点。这一特点让人们很难辨清这些雕塑是真是假,在增加城市公园情趣的同时,但又不缺乏实用性。

3、以抽象几何为主题

在选择这一类型的雕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会从这些形象的内涵、深层次角度进行出发,主要体现的是现代艺术的魅力。人们对于这一类型的雕塑更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设计往往存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中。

4、以山石为主题

在我国古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假山石的应用技术高超,其造型独特令人惊叹,例如,苏州园林中狮子林叠石、留园冠云峰等。因此,在现阶段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雕塑设计师采用以山石为主题,与公园中相应的景色相协调,进而构成独立的景观,让整个城市公园设计充满一种古典的气息,让人们置身于山水之间,进而营造出古风古韵的气息。

二、在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设计的取材以及表现形式

在进行整体城市规划中,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对于丰富人们生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具有关键作用。在人们生活中,公园可以作为一个进行休闲活动、社交的场所。在考虑到实用性的同时,还要同时城市文化的体现。

1、取材

从以上分类介绍分析,雕塑艺术设计的取材较为广泛,这就意味着再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造型。同时,在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设计并不需要像纪念碑雕塑那样具有特殊的含义,只要能够体现出这一城市的特色以及文化,均可以选为雕塑造型。同时,若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公园中,设计人员要注意雕塑设计的实用性,进而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2、表现形式

首先,虽然说在进行雕塑艺术设计过程中要求要具备体现里,能够进行城市特色的表现,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禁止出现标语性的建筑造型。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整体公园的协调,标语性雕塑十分容易导致整个公园显示的十分呆板,无法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感觉。这将会导致公园设计的说白点,因此,雕塑设计应该从造型上打动人心。其次,协调性是我国园林设计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进行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所设计的雕塑造型应该与整个公园的氛围相一致。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才能够让雕塑与公园融为一体。最后,在进行雕塑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其雕塑的造型应该时尚新颖,应该具备创新的特点,最好是能够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互结合,进一步体现出当地的特点。

三、雕塑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解说系统不完善,虽然在公园中,雕塑艺术体现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有部分雕塑并没有很明确的进行解说,这导致人民并不了解这些雕塑的意义,更无法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含义;其次,就是公园的私密空间相对来说较少。在进行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建造大量的景观以及相应的雕塑,这导致工人们进行休息的空间较少。

2、建议

首先,要进行解说牌的增设。要对雕塑所要表现的意义进行全面的解释,让人们能够对雕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进行解说牌设计的过程中,其形象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符合,通过这样的方法,雕塑就可以很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人们的观赏。其次,要进行私密空间的增加。例如,可以增加人们休息的地点,让老人、小孩有各自的活动范围,让人们在公园中有更多的选择,在体会大自然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雕塑的文化气息。四、总结综上所述,进行雕塑艺术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公园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结合现阶段雕塑艺术设计的应用情况,对其分类、取材、表现形式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提出,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陶继锋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娃.城市设计中公共艺术的经验与延伸——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和山东烟台滨海景区为例[J].雕塑,2015,01:47-49.

[2]王宜军.基于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的城市雕塑总体布局规划——以湘潭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09:67-70.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园改造;设计;理念;主要内容

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反映着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记载着城市发展的信息。随着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历史街区更新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那么,处于历史街区中的公园,将如何进行改造,如何通过改造使得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既符合历史街区的尺度和风貌,又适应历史街区发展的需要,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寻求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道路。

1公园概况

雨湖公园位于湘潭市老城商贸中心城正街街区内,该街区从北宋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是湘潭市城市中心,街区内场地复杂,拥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和废弃工业用地,这些场所都是不同时期湘潭市历史风貌的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园建于1954年,是一座模仿前苏联文化公园设计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0hm2,其中水体面积12hm2,园内建筑及游乐服务设施占地面积1hm2,以风格迥异的七星桥、八仙桥分隔成上、中、下三湖。通过场地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雨湖公园改造可依托的优势所在,而如何处理复杂的场地,解决公园与街区“融合”的问题,则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2公园改造的理念

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空间实用性,在满足休闲娱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城市自

身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塑造特性多元、舒适宜人的环境风貌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1]。因此,在公园改造设计中应重点强调融合、传承、关怀的理念。

融合——围墙建园曾经是中国公园景观的一大特点。像雨湖公园这些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公园多以围墙、栏杆等形式加以封闭,既割裂了其与周边街区的联系,又不利于使用者的进入,使得公园这一为公众享有的城市开放型空间变得孤立而封闭。既影响了公园自身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整个街区的协调发展,因此融合是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核心理念之一。

传承——文化建园是历史街区中的公园设计的重点之一。公园处在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可以去挖掘,其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公园设计的优势,在设计中应注重对街区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业景观的改造、地域特色的体现,并把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加工和提炼融入公园的设计中,从而塑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新公园景观。

关怀——“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在公园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以及公园使用情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最大限度创造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共游憩设施和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市民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3公园改造的主要内容

3.1对公园边界的改造设计

为了达到与街区融合的要求,公园通过3条绿色生态走廊和4条人文景观走廊与周边街区相连,同时通过拆除公园围墙,修建特色入口广场、沿江休闲景观带、北入口广场等形式与周围街区紧密结合,形成开放式边界。公园主入口广场以大面积树阵形式为主,既能起到绿化城市干道的效果,又能分割人流,同时大面积的树荫也给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沿湖的下沉喷泉广场与负1层的餐厅通过地形的改造,形成高差错落的复合空间结构,丰富了景观空间。沿江休闲区则以沿江风光带为背景,结合小景墙和成片的竹林、廊架,形成休闲、娱乐、赏景的休闲空间,与城市的沿江风光带融为一体,构成城市的绿色长廊。

3.2对公园内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大文学家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艺术写在石头上。”即建筑是文化的表述,任何文化无不在建筑上打上自己的烙印[2]。雨湖公园内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在公园的改造中,如何将这些不同现状、不同特征的形形色色的历史建筑所代表的历史片段在城市空间中寻找到新的存在方式,是公园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公园改造过程中,遵循对历史建筑古物的保护和恢复重建原则,通过保存、保护、整饬、更新等方式将雨湖公园内遗留的双壁坊、万寿宫、陶公祠、凤竹庵、发源殿、斗姆阁等古建筑进行更新,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展现其地域特色。

3.3对公园内历史人文景点的恢复与重建

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场地及其环境中所蕴含的历史因素使场地具有自身的特征。一件普通的景物,如果不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为背景时,只是一般的器物,仅有功利方面的作用;但当它与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相联系时,它就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2]。在历史街区的公园改造中,将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发现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人文景点进行重现,会给园林增添历史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增强其对场地的认同。在公园改造中,引用了朱育帆先生在园林设计中关于文化传承的并置、转置和介置的“三置论”理论,恢复了原有“雨湖八景”中的六景:“雨湖春记”、“凤竹禅林”、“雨湖烟柳”、“鳌山夕照”、“平湖晚眺”,同时新增了部分景点如明珠塔、水云塔、历史文化浮雕景墙、八仙桥等,这些景点在公园历史景观的基础上,采用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符号和建筑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和材料进行全新的诠释,形成景观的相互响应。通过并置、转置和介置的手法,解决了场地中历史与现代之间并存的矛盾,使公园既做到了文化的传承,又饱含时代精神。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8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小品;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为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大量的城市公园在城市的不同方位建立起来。现代的城市公园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身,与此同时大量的有着时代性、艺术性、功能性的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建造起来。园林小品的应用不仅对公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加深意境、烘托气氛以及活跃景色作用。

1.园林小品概念

园林小品指的是在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中所使用的选址适当、富有情趣、造型别致、功能简洁、体量轻巧的园林构筑物。它在公园不同的区域与场所都有放置,以方便游客休憩以及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以使游客可以更好地在公园中游览。同时,园林小品可以丰富公园的景观,使游人感受到更具美感的城市公园环境。

2.园林小品的类型

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现,所使用的建造材料也不尽相同,在对园林小品进行设计时,已经全面地分析了城市景观、空间、文化传统、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根据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园林小品划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2.1饰景性园林小品

饰景性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题、分隔空间、引导空间、丰富景观以及画龙点睛等。这种类型的园林小品包括:雕塑小品、纪念小品、交通小品、水景小品、围合小品等。如丽水市的约爱斯广场上设计的景观浮雕墙,其在有着将空间进行分割功能的同时,还可通过浮雕的内容使广场主体得以彰显,突出健身的作用。

2.2休憩性园林小品

休憩性园林小品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水泥、不锈钢、木材以及自然石块等,其造型包括遮阳伞、遮阳罩、桌子、椅子、板凳等,放置的方式常常同公园内部的环境相结合。休憩性园林小品的质地、色彩、大小以及位置要和公园的整体设计风格与环境氛围相协调,进而才能形成独特性的景观。尤其是将园林小品运用在具有休息功能的广场上时,应该更加注重营造活泼浪漫、温馨、恬静、轻松的氛围。比如成都活水公园内府南河边的休息座椅被设置在河两岸沿岸的走道旁,不但可供市民乘坐休息,而且其材料的使用、色彩的选择以及匠心独运的独特造型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3灯光性园林小品

灯光性园林小品包括在公园内的投射灯、地灯、灯笼、庭院灯、路灯等。灯光性园林小品不但有着较为实用的照明功能,同时还有着一定的观赏性,其外观、质感、色彩与造型应和公园的环境相协调。灯光性园林小品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公园的夜景,突出公园较为核心重点的区域。比如成都市人民南路上的路灯,其在质感、色彩和外观上都有较好的设计处理,进而同沿路的景观有着较好的协调。

2.4服务性园林小品

服务性园林小品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同时它还有着一定的装饰性与观赏。服务性园林小品在质地、色彩以及造型方面要同公园的风格与环境氛围相协调。该类型的小品包括果品箱、售票厅、园内公共电话、洗手池、饮水泉等。例如上海的世纪公园在七号入口处售票厅的设计,结合安保功能与人口提示功能,并且造型新颖极具现代感。

2.5展示性园林小品

展示性园林小品包括图片画廊、古树名木说明牌、文物古建筑、路标指示牌、导游图版等。其有着对游人教育、引导、宣传等功能与作用,并且造型新颖各异。例如在上海的世纪公园入园处所设置的导游图版,其在起到引导游客作用的同时其独特的造型也点缀了较为单调的公园人口环境。

3.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所起的作用

园林小品虽然在城市公园中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小型艺术装饰品,在公园所使用的景观要素中占比也比较小,但其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同时有着较深的影响。园林小品可以很好地突出公园的主题,使公园的环境变得更具美感,成为城市公园中比较绚丽夺目的一部分。

3.1主景作用

作为城市公园一种具有装饰性与实用性的艺术品,园林小品有着比较高的观赏功能,通过对其外观造型、尺寸、肌理、质感以及色彩的精心处理,使其成为城市公园的景观核心。园林小品被设置在公园构图轴心与视线焦点上。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创作过程中,为了突出公园主景,一般是通过空间构图的重心、公园的轴线运用以及抬高主景等方式实现。如上文提到的浙江纳爱斯广场上所设置的浮雕墙,通过抬高广场轴线的端点,突出浮雕墙造型的轮廓,加强艺术感染力。

3.2组景作用

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不仅有着其自身所有的使用功能,而且还有着组织公园内的景色作用,在空间形成连接和过度的纽带,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比如城市公园内的景观墙上所设置的门窗除了具有装饰外,还起到了空间连接与引导游客的作用。以园林小品作为主要元素进行组景时要有立意,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文化性与科学性,体现时代感与地方性。在设计园林小品时,发掘其所处地域的地域特征与文化背景以体现其所独有的风格,以新艺术手法、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等反应时代的精神。

3.3分景作用

城市公园园林小品不但有着主景作用与组景的作用,还有着分景作用。分景指的是分割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增加城市公园景观的造园方法,其分成隔景与障景。其中隔景按照对空间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虚隔与实隔。虚隔包括花架、漏窗、空窗等分割处理手法;实隔包括假山、实墙等分割处理手法。设计出新颖的分隔景物,会给游客带来较好的艺术情趣,从而使城市公园的景观更具感染力。例如城市公园主园路两边的景墙的应用,该景墙不但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而且具有引导游人的功能。水景作为园林打造的主要元素之一,可把喷泉、流水、汀步等水景式园林要素进行结合,以形成公园动线。园林小品在用于分景时,布局要有创意,这样才能产生较高的意境。尤其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通过细致构思园林小品的设置布局,可以将园林中的景观巧妙的隐藏起来,形成较深的意境,进而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较大的空间视觉效果。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小品在用于分景时,只有使用了合理的尺度与比例,才能使空间环境更为和谐。同时要注意城市公园中园林小品色彩的应用,色彩搭配得当不仅能与公园的整体环境氛围更为协调,同时也能使园林小品自身更具美感而熠熠生辉;若颜色应用不当,不但会使自身在公园中变得突兀、不协调,同时还会降低公园的整体景观品质。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9

关键词:泉州西湖公园;城市园林景观;传统闽南建筑文化

abstract:thepaperisconcernedwithplanningparkentrancegateincitilizationregionenvironment,combinedwiththedesigningofwestgate&northgateofQuanzhouXihupark.theenvironmentandinhabitantdemandofthecityareemphasizedtoreachtheharmonyandunityofarchitectureandcity,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rchitectureandhuman.

Keywords:QuanzhouXihupark;citygardenslandscape;traditionalmingnanarchitectureculture

1环境特点与设计概况

泉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hm2,其中水域面积82.28hm2,广场道路面积1.72hm2,绿化面积16hm2,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的翠色相呼应,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西湖公园将滞洪排涝工程和园林景观合二为一,使泉州市民有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每天清晨,来这里休闲散步、晨练的市民如梭织,或把茗而谈,或竞舟而逐,得到社会的广泛称誉。

西湖公园不收门票,是一处完全开放的公共绿地,体现了泉州市委政府超前的意识。因此,大门的目的一方面方便公园的管理,另一方面给公园增加一些景观点,增加其休闲游憩功能,使公园环境与周围环境更加融洽。

2大门设计要点

一提起园林,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出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的景象。古代的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花园,其服务的对象是少数权贵阶层。对传统园林的评价标准也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情画意。但是现代的城市园林,其服务的对象是众多的普通市民大众。对现代城市园林的评价,除了“诗情画意”的审美功能外,还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需要。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不是单纯为了美而设计的,而是强调景观功能,强调为人的日常游憩需要服务,强调满足人们室外活动和交流对空间和室外家具的要求,并仔细推敲尺度,比例和材料。

公园为了便于管理,界址四周多设园墙和大门,城市公园大门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位置显著,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视觉中心。大门建筑功能很简单,主要由售票检票,出入口以及部分小卖、办公等用房组成,建筑面积要求不太,但由于公园大门是公园内外交通的咽侯,游人进园首先要经过大门。因此,大门建筑功能简单与环境作用显著之间的反差,使大门设计常常成为整个公园设计中的难点重点。西湖公园实质是一个城市景观的改造工程,除了对公园内部绿化进行疏理修饰,增加相应设施外,重点放在了公园边缘环境景观的改造上,包括公园周边道路拓宽改造、周边违章建筑的拆除、公园封闭式围墙的拆除,新建通透式围墙内纵深绿色的疏理改造,其中新增的两个大门工程结合城市广场的建设成为改造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使这两座园林建筑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一部分,与城市景观作一体化设计,它们不仅仅满足公园的使用要求,而且成为城市主干道沿街景观中的景点,并与城市空间相融合,创造合适的市民休憩场所。

西湖公园四周环境主要为博览建筑和居住建筑,她北面为泉州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南和西面是城市新兴的居住区。在这样的城市景观背景中,园林建筑从设计手法、建筑体量、建筑材料等方面都必须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相适应。因此,设计手法上以现代构图原理为基础,把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运用到园林建筑中,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如立体构成形式、建筑虚构架、灰空间等的运用。同时,公园园林也借鉴西方园林外向型的布局与设计手法,大量增加草坪、树木、喷泉、广场等。

3环境分析及设计构思

3.1大门规划设计中的环境意念

作为建筑小品的大门是位于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节点性建筑。它在不同区域之间起到联系、通行、标识等作用。它侧重的不是其室内的空间关系,也不是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过渡和穿插,而是重点处理室外空间的关系,或者称之为群体空间关系[1]。建筑处理的重点体现在开放型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园林空间的融合与连接上。

3.1.1公园北大门(图2)

西湖公园的北面是泉州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规划设计将公园的北门位于泉州博物馆的中轴线上,将它们之间的城市交通道路下沉立交,避免道路交通对博物馆广场的影响。北门设计配合泉州博物馆馆前广场的尺度和泉州博物馆的造型特点,利用一组10m~12m高的墙体组成的牌坊作为博物馆馆前广场的界限,平面上采用圆弧曲线构成,形态像广场上的飘带,柔和飘溢的曲线与西湖公园的景色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西湖公园开放式的初衷。

大门的左右两侧是对称布置的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它们通过3m高的片断式景墙与牌坊式的大门出入口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曲线形的通透式的牌坊式公园出入口与直线形的实体片墙围合组成的公园辅助用房形成对比张力的美感进一步丰富博物馆馆前广场的景观,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西湖公园,大门,广场和泉州博物馆的整体感,增加了西湖公园的文化品位。(图3)

总平面上公园北大门进门不远有湖面阻挡,空间进深不大,所以大门空间沿东西伸展形成面宽大,进深小的总体布局。

3.1.2公园西大门(图4)

西湖公园的西门位于泉州邮电小区的对面,这里有大片的新兴的具有泉州特色的住宅小区,一条城市交通干道将它们隔开;基于这种环境,公园西门平面上由大门外广场空间,大门建筑和大门内广场序幕空间组成。门外广场是游人首先接触的地方,与城市空间直接相连,门前交通流量较大,尤其节假日人流、车流更为集中,前广场负有缓冲交通的作用,大门建筑是公园前广场空间的构图中心,并且与公园外城市景观连成一体,它以公园园林为背景,面向现代城市空间,受到城市景观的制约,服从现代城市景观的要求,成为从城市空同到园林空同的过渡。由于西湖公园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公园,因此门内广场空间具有约束性空间和开放性空间的两重性:一方面,市民自由出入公园,门内广场成为市民茶余饭后集会聊天的场所,因此需要有一个约束性空间来营造这一场所;另一方面,门内广场需要把游人引向开阔的湖面空间,引导到公园的主干道上,所以门内广场设计为纵深较大的,以完全开敞的湖面大飘台作为门内广场的收尾。这是由于这样的空间系列,公园入口空间形成一条中轴线:门外广场——大门建筑——门内广场——湖面大飘台——西湖的中心岛景区;把市民和游人从城市空间引导到园林空间。 西大门平面与北大门平面异曲同工,大门前广场为圆弧形平面,三栋经过现代建筑处理手法精心设计的具有传统泉州民居特点的建筑对称布置在弧线上,它们分别是入口门房,公园管理办公室和小卖部;它们通过化整为零的布局方式,不仅有利于表达出建筑意境上的乡土气息,而且有利于塑造门前广场空间的围合感,避免市政交通等对门内广场的干扰。(图5)

3.2大门建筑造型服从于环境

大门建筑一方面属于园林建筑,它们除了满足和反映其特殊的功能外,还着重于园林造景的作用,如点景、框景、围合园林、空间对景、障景等等[2](图6,图7);另一方面大门建筑也从属于城市景观,造型服从于城市区域的整个规划要求,其造型设计意念、材料都应与城市建筑协调一致。首先,造型的设计手法上充分吸取传统闽南建筑文化特点,把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设计手法运用到大门设计中,借鉴了泉州传统民居的形式,以不同体量、材质的墙体组合构成丰富的入口空间(图8~图10);其次,建筑材料上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再现传统建筑工艺在建筑上的表达。在石雕的应用上,根据不同的材质而采用不同的手法,燕尾砖花饰与石雕花窗的细腻,装饰石柱的粗糙给人以厚重充满力量感的印象,精细的龙腾浮雕墙如画一样精雕细琢。(图11~图13)

北门和西门建筑设计上,优美有力的弧线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特色并具标志性,传统泉州民居元素配以简洁的构架景墙造型,显得端庄典雅,气派不凡。

4结语

通过西湖公园两个大门的设计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以公园大门为代表的一类完全向城市空间开放的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紧密联系,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许多市郊绿地变成城市中心绿地,被城市建筑包围、园林建筑也成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在园林建筑设计上首先应站在城市景观设计的高度上来考虑分析,解决了在传统城市肌理中,新旧建筑文化的融合问题。反映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古建筑文化的艺术价值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得到升华,反映了历史文化古城建筑发展的新趋势,创造出有现代感有时代特色的园林建筑。

参考文献:

公园设计的要点篇10

现代景观设计——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三个方面。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都包含着设计师对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本文对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公园设计的要点、公园景观设计与人的行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abstract:tomeetthegrowingculturaldevelopment,parkwithvariousfeatureswillbemoreandmore,andmoreandmoredetailedintheclassification.inthefieldofartificialspacedesign,therehasaclosecontactbetweenhumanandnature,sohumanshouldberegardedasonepartofspacesystems.whendesignstheurbanparkenvironment,thedesignersshouldtakefullaccountofthebehaviorcharacteristicsand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residents,andundertheguidanceoftheuser-centereddesignthinking,thedesignshouldmeettheresidents’desireanddemandforsafety,leisure,communication,andreturntonaturetocreateanattractivecitypark.

modernlandscapedesignincludeslandscapeenvironmentalimage,theenvironmentecologicalgreenandthemasspsychologyofbehavior.eachsuccessfulworkswithstyleoferaandmodernconsciousnesscontainsthepursuitandcarefulconsiderationofthedesigners.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trend,analysis,planningprinciples,points,thecontactwithhumanbehavioroftheparklandscapedesignarediscussed.Keywords:citypark;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公园是公众休息、游览的园林,公园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理念。城市公园中的空间,设施等不但要充分考虑公众休息、游览时的行为和心理需要,还要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怎样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的亲近休闲场所,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特色公园

文化艺术公园:文化公园、文化艺术公园、文化古迹公园、文化旅游公园、雕塑公园、民俗风情公园、音乐公园。

专类公园:交通公园、海洋公园、恐龙公园

(二)袖珍公园

规模小、游客固定、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小型公园将成为现代都市公园体的主体,它所强调色是公园景观的大众性、休闲性和趣味性,争取为居民营造一个优质舒适的休闲空间。

(三)森林公园

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和功能一般的功能定位:①保护珍贵森林风景资源等自然遗产;②发展森林旅游;③弘扬森林文化,依据本公园的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提炼本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如:重点保护风景资源、脆弱环境,突出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的功能,弘扬森林文化。

森林公园色共性特色要求:绿色;自然;生态;野趣,依据本公园的优势风

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及附近其它风景区已有的特色,提炼和创新本森林公园的差异性特色。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一)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

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二)健康设施:休憩功能区应占公园的70%以上;健康活动区需控制在公

园陆地的15%以下;儿童活动区需占公园陆地的10%以下。

(三)监控系统:公园内宜设置广播系统。设有管理处的公园应设置安全管

理视频监控系统。

(四)有毒植物:休憩、赏景、集散、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

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儿童游戏活动区范围内,不得选用枝叶有硬刺或刺状、枝叶呈硬剑的植物,不应选用发挥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

三、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公园应发挥应急避难功能

要求居住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应根据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

结合公园总体布局预留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相应设施。

(二)公园规划通常是将造景与功能分区结合,将植物、山石、水体、建筑

等按园林艺术的原理结合起来,并设置适当的活动内容,组成景区或景点,形成内容与形式协调,主次分明的艺术场景。

(三)生活污水和废水不得排入公园水体

为了满足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城市环境空气湿度的需要,公园应规划不少

于占公园面积10%的水体。为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不得排入公园水体。

(四)公园内乡土植物数量

应占选用植物总数的60%以上,乔木覆盖面积应大于绿地总面积50%。规

定乡土植物数量应占选用植物总数的60%以上,新建公园达70%以上。

四、公园环境构成因素与人们的行为

(一)人们的行为

人的行为模式很复杂,在公园中的活动也一样。但在公园环境活动中展开的都是以步行和坐下休息这两种基本的行动为基础的,因此,要研究适合市民活动的公园环境,应该从研究最简单的步行和坐下休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