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7:14

文章写作方法篇1

一、陈望道生平

陈望道(1891--1977)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语文教育和文学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担任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语文课教员。从1922年开始,他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他注重用新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语言和文学,这段时间发表过《标点之革新》(《学艺》1卷3号),《新式标点用法》(1919年11月《教育潮》第5期),1922年发表的《作文法讲义》是他关于写作法方面的一部著作,这本书科学地说明了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在当时的作文法著作中独具特色,影响很大。1932年写成《修辞学发凡》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今语文的修辞学专著。1933年,他到安徽大学任教文艺学理论。1934年创办《太白》半月刊,1972年担任上海复旦大学领导工作,1977年因病逝世。陈望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语文教育事业,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作文法思想在我国写作教学中有重大的作用。

二、陈望道《作文法讲义》

《作文法讲义》由民智书局1922年出版,全书共12章,科学地说明了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在当时的作文法著作中独具特色,很有影响,堪称我国现作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文章的小序中,作者向我们简单地说明了作此书的缘由,并说明了“这一册书将告诉青年们作文上各个重要的问题,又将告诉青年们这些问题的地位和这些问题基本的解决方法”。

第一章导言部分包括了“文章的元素”、“作文的态度”和“今后的问题”三小节的内容。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文章性质的看法,认为“文章是一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对文章性质的认识,作者接着要求人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坚持“力求真实”态度,同时也要求人们在今后的问题中要更多地关注写作的方法,而不是写作的目的。

第二章主要讲了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作者将写作的主要研究点放在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等问题上。在文章的构造研究上,作者主要从词、句、段三个部分进行;在文章的体制研究上,作者将写作的文体分为记载文、纪叙文、解释文、论辩文、诱导文五种,并从这五种写作文体讲解写作的方法;在文章的美质研究上,作者认为文章要有美妙的特质就必须具有“明晰”、“遒劲”、“流畅”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四、五章,作者分别从选择、造句和分段三个方面对文章的构造进行阐释。第六至十章,作者分别从记载文、纪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五种写作文体进行说明文章的写作。作者在各章中详尽地介绍了每种文体,也提出了每种文体的写作要领,便于学生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第十一章主要讲述的是文章的美质,作者认为文章的美质主要体现在“明晰”、“遒劲”和“流畅”三个方面,并对文章如何达到这三方面的美质提出了要求。在最后一章余言中,作者对与写作有关的两个问题“标点”和“书法”进行了论述。

三、陈望道《作文法讲义》的当代价值

陈望道先生的《作文法讲义》从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三个方面来阐释文章的写作,突出了重视学生写作态度的培养、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一)重视对学生写作态度的培养

陈望道在文章中明确地提出“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他认为写作的本质在于“传达意思”,由此提出了写作要保持的基本态度是“力求真实”,要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思,杜绝“技巧主义”和“情绪主义”的写作态度。

陈望道对学生写作态度的培养,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写作要有真实情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在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这与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中要求对写作保持“力求真实”的态度相吻合。

(二)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中从文章的构造和文章的体制两方面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在文章的构造这部分中,陈望道将文章的构造分为词、句、段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在选词、造句和分段三个方面进行训练。首先,在选词方面,他重视对学生“词的辨别”、“词的蓄积”和“词的数量”等方面的训练。其次,在造句方面,他通过对“句的长短”、“句的骈散”、“句的张弛”和“句的主宾”等方面的讲解来训练学生在造句方面的能力。最后,在分段方面,他从“段的实质”和“段的形式”来讲解写作中段的要求,并且训练学生在分段方面的能力。

在文章的体制这部分中,陈望道主要从记载文、纪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五种写作文体进行讲解。作者先让学生对每种文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从每种文体的特征和写作中心点出发来训练学生对每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文章的本质在于传达意思,因此陈望道重视学生“力求真实”的写作态度法培养,在明确了基本的写作态度之后,他又从文章的构造词、句、段到文章的体制等两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他的作文法并没有结束,作者在文章的构造和体制的讲解之后,紧接着又论述了文章的美质,并且重视通过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来达到文章美质的目的。

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中说道,文章的美质就是“文章在传达意思的职务上要尽美”,重点在于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陈望道将文章的美质归结为三点:明晰,即文章能够使人看了就明白,就是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清清楚楚地传达给别人;遒劲,即文章在明晰的基础上要能够感人,使人看起来有力量;流畅,即文章能够使人不厌百回读,读起来通畅。为了使学生的写作能达到这三方面的美质要求,陈望道在每种美质的讲解中都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方法指导。例如,文章要明晰就必须达到“周到”和“显豁”两个方面的要求。在文章的“周到”中,作者提出了“酌量附加限制或解释的字眼”、“酌量用类似语来对照”和“酌量少用宽泛语”三种写作方法来指导;在“显豁”中,作者又提出“一样的事物用一样的名词”、“避去前名不明的词”、“意义接近的词句放在接近的地位上”、“避去有种种解释的词句和结构”四种方法来指导写作。

文章写作方法篇2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书法作品时,协调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和谐关系的布局方法,也称谋篇布局。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前后连贯、字字呼应、行行关照、全篇气韵贯通,组成一个完美的、统一的整体。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各自的创作需要,选择不同的章法形式。有些人单字写得还可以,但构成篇章,就让人看上去别扭,原因是没有掌握章法布局的基本方法或缺少章法布局的实际经验。因此,章法是衡量一幅书法作品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硬笔行书章法的基本形式

硬笔字从用途上可分为实用型和艺术型两个层次,它虽然不像毛笔书法那样讲究,但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艺术型硬笔书法的章法基本上承袭了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在日常书写硬笔字时,因各自的书写目的和书写水平不同,章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硬笔字的章法是通过书写格式来表现的,比较常见的书写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式,一种是竖式。横式是现法,就实际应用而言,硬笔行书主要采用横式书写;竖式是借鉴传统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有较强的艺术性,形式也多种多样。

横式书写起源于现代印刷文字的排版格式,其基本要求是由左向右横写,首行空两格,字距小,行距大,行间清晰舒朗,行序自上而下。这种形式运用十分广泛,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交际中书写的各种文体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二、横写和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守结字规范

虽然行书的点画和结构的安排处理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写法,但不能因此就随心所欲。要遵循行书结字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这个规范是建立在结字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大家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

(二)笔画书写要准确

笔画准确是结字的先决条件。行书笔画的连接、伸缩、长短、参差、走向等大体上都有一个尺度,不能随随便便,否则会导致内容书写的错误,甚至造成歧义和曲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下面的两组字,让人看了十分费解,不知写的是什么:

(三)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搭配的关系

安排好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章法布局的第一步,不同的字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通过前后牵连、呼应顾盼、大小穿插错落等手段来调整字形,使字与字之问自然和谐。

(四)处理好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关系

行与行之间要上下、前后气息相联,首尾照应,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在整个书写过程中气息的流动和情感的不断释放(图18)。

三、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是作者对一幅作品的全面筹划和安排。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能体现出作者艺术水平的高下。谋篇布局的形式很多,常见有横排式和竖排式两种。

(一)谋篇布局的形式

1.横排式

横有行,竖无列。这是日常比较实用的书写形式。一般情况下,横排式字距小于行距,由左向右横写,比较适宜于自由活泼的行书和草书。在书写时,可在有横线格的纸上直接书写,也可把有横线格的纸张衬在纸下书写。要注意字无论大小、收放,都要写在两条横线格的中间,以每字外轮廓的中心为标准取直,使其自然成行(图19)。

2.短句形式

这种形式书写的内容多为诗句、名言、赠言、寄语、短句等。比较适合在信封、贺卡、扉页上书写。因其字数少,布局的难度就更大一些。在书写时,字体尽量大一些,要合理布局,保持字与字之间气势贯通、笔意相连、首尾照应。不能把单个字相互割开,但也不能生硬牵连、影响美观。如:

3.竖排式

这种形式为传统的书写形式。其书写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右向左书写。一般来说,如果用行书书写,则字距小于行距,且在书写过程中,字的挥洒空间较大,笔画伸缩的自由度较强,能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这种形式多用于创作和欣赏(图20)。

(二)硬笔行书的书写内容和格式

当今,硬笔书法已成为书坛中的一朵奇葩,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除了日常实用的格式以外,硬笔书法的章法内容及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并充分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欣赏价值。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三部分,三者之间构成了完整统一的章法。选择什么样的书写内容,采用什么书体,如何将书写内容在规定的篇幅里合理布局、书写美观,达到和谐统一,给人以赏心悦目、富有创意的美感,是章法布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1.内容的选择

这是章法布局的第一步。首先要选择好创作书写的内容。由于汉字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功能,因此优美、精深、健康向上的诗文词句,往往能激起创作情绪,引发创作灵感,而且也会感染和打动读者。读者在鉴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又领略了高雅的文辞之美,可谓一举两得。反之,内容庸俗浅薄,非但不能激起自己的书写欲望和激情,也大大降低了书法作品的品位,同时也很难让读者得到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硬笔行书创作的内容,应在自己审美情趣的基础上,选择那些古今优秀的篇章、诗词、佳句,也可以是自己撰写的诗文,这样更能在书法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性灵和情怀。

2.幅式的选择

幅式也即篇幅的格式。书法的幅式是章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书法幅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随着硬笔书法艺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硬笔书法的幅式在借鉴传统毛笔书法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中包括纸张、书写工具、书写颜料、装裱形式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使硬笔书法艺术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局面。

与毛笔书法一样,硬笔书法的幅式不同,布局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不同的幅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由于硬笔书写工具的局限,不能写出过大的字,因此篇幅不宜过大,字数也不宜过多,幅式还是以小巧、精致为好。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实用硬笔字一般多为横写,直式写法很少。但作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我们见到更多的则是使用直式书写。这里主要是参照传统毛笔书法的幅式,其常见的形式有:条幅、中堂、对联、横披、扇面、斗方、条屏等。

(1)条幅:一般指自上而下的长形竖挂的作品。书写内容横短竖长,形式上可采用有格或无格,书写顺序为自右至左、由上而下,一般不加标点。行书一般采用无格形式(图21)。

(2)中堂:其书写形式和要求与条幅大致相同,只是相比条幅稍宽一些,上下长度稍短一些(图22)。

(3)对联:也叫楹联、对子。为左右对称的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其书写内容对仗工整,一般字数较少,多为五言、七言、八言对等。因其字少,硬笔书法可采用弯头美工笔或其他易写大字的硬笔书写工具(图23)。

(4)横披:又称横幅,为长形横挂形式。内容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字数可多可少,落款可写2~3行(图24)。

(5)扇面:分折扇和团扇两种。折扇上宽下窄成辐射状,这种形式在章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一般采取一行字多、一行字少的格式来写,这样一方面因地制宜,一方面也使作品显得生动活泼、形式优美;团扇分椭圆形、圆形,书写时大都随形布局,也可圆中取方,即在圆形中把书写内容安排成方形的(图25~图26)。

(6)斗方:斗方为方形或接近方形,它是条幅和中堂的一种变化形式。其篇幅和字数可根据需要来安排(图27)。

(7)条屏:条屏为条幅的组合。一般有四条屏,六条屏等,必须是偶数。条幅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以连写,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书写。但要注意每条的行数和字数大致相等,最后一条因落款,字数可有所变化(图28)。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三)题款和钤印

1.题款

题款是正文书写完了之后所附加的一段说明文字。一般包括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地点、作者姓名等内容。题款的长短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留空的大小来决定,其灵活性较强。款和印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书法作品既有书写优美的正文,又有妥帖的题款,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钤印,可以使书、款、印三者相映生辉,增加其艺术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款分上款和下款。上下款都题者,称为“双款”,只题下款的称为单款,题款字数非常少的称为“穷款”。赠予他人的书作一般题双款。

上款内容一般为所书正文的出处,或书赠对象等,可题在正文之前,但不能高于正文位置,也可写在下款的前面和下款并题。

下款主要说明书写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姓名、谦辞等。除了上述之外,有些书法作品还可根据需要题长款,字数多者可达百字甚至更多,其书写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题款的称呼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并非每一幅书法作品都需要。题款的称呼、时间也往往有一些雅称(图29)。

款的书体,一般来讲,篆、隶、楷书题款书体多为楷书、行楷或行书,而行书、草书题款书体一般多为行书或行草书,以求与正文风格相协调。

2.钤印

钤印也是整个章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硬笔书法作品的钤印一般也沿袭了毛笔书法作品的钤印方法,只是硬笔书法作品幅式较小,所以,其印章也相对小得多。有些硬笔书法作品也可以不用钤印。

印章运用得恰到好处,会起到活跃章法气氛、画龙点睛、增加亮点的装饰作用。大凡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素养和造诣的人,都十分重视钤印。

印章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又称“阳文”,印文凸出,钤盖出来的字呈红色;“白文”印文凹陷,钤盖出来的字体为白色。

印章又分名章和闲章两种。名章主要显示作者姓和名,形状多为方形。名章最好是大小一致,姓和名各一方,一朱一白,两印合并使用,并在两印章上下之间留出一个同大印章的距离为宜。名章一般钤在署名下方。闲章是指刻有名言、警句、成语、书斋号、年代等内容的印章。其形状多为长条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闲章盖在作品的起首处,称为“引首章”,有的则盖在正文的下方或其他空白处,起到补空、点缀和平衡视觉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一幅作品用印最多不超过三方。否则,会喧宾夺主,显得俗气。一幅书法作品在完成钤印后,创作过程即宣告完成。

总之,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需要花费作者一定的心血去构思、去推敲、去经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帖、揣摩、观赏,不断丰富自己,提高欣赏水平和文化艺术素养,才能增强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使自己不断有新作出现。

文章写作方法篇3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的活动。要完成好这种活动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具体介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了解文章大体内容,如新闻类。

2、知其梗概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必须了解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如外国名著类。

3、摘录要点法。对于那些分要点阐释而内容较长的文章就用这种方法。

4、品味鉴赏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匠心,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5、读书笔记法。这种方法是深化阅读,把读和写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辅以写读书笔记,可以让阅读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教学生读书在书中圈点批画,是常用的读书笔记法。

(二)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以阅读课上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演讲,形式不限。又如指导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开一个阅读信息会,向其他同学推介名篇佳作,交流各自的信息。此外,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流评比、阅读经验介绍。学生通过检查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后,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二、落实三个环节,培养写作习惯

(一)培养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的习惯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它有多方面的条件和要求,这就需要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要从生活中获取和积累材料。现在有些学生,平时对丰富多彩的身边生活不去留心,身在其中却满足浅尝辄止,甚至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临到写作时抱怨没东西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这就是没有养成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的习惯所导致的。

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它只钟爱于独具慧眼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练就学生一双“慧眼”。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周围发生的一切,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对学生的观察方法悉心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要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角度的事物细致观察,全面的了解,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真正认识。

三、处理二者关系,提高读写能力

(一)强化学生读写结合的观念

读好文章的“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质精品高的好文章,二是指读文章时应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掌握文章的精髓所在。这里讨论的是后者。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读进去,既肯于读又善于读,提高学生读书的“悟”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范文的精到之处,点睛之笔读出来,让学生品味到读进去的甜头,取“他山之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阅读有质也要有量。多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广读博览才能运笔自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都是以多读书来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经验。

(二)采用读写结合的多种方法

文章写作方法篇4

关键词: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强化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虽然外语教学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相对其它技能的培养来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英语作文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导向问题,即:人们对作文体裁意识的逐渐淡化,文章体裁的教学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二、写作文体的强化

1.文体意识的强化

(1)文章体裁图式的强化。由于其深层的原型理论的原理,图式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运用,用以指导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原型被认为是某一类或一组典型的人或物。人们心中的许多心理概念实际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实例来定义某一个概念。例如:鸟的原型更像体形较小并且能飞的一类鸟,而不是诸如鸵鸟之类的大鸟,更不是在天上的飞机。在如此原型的基础上,人们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图式,其学习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体裁来说,掌握了某一种体裁的“原型”,无疑能节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资源,专注于其文章的实际创作。一般来说,英语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从应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条、通知、报告、各种书信等种类繁多的英语应用文体。给学生讲授各种文章体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晓相关的话题创作,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让学生做到所谓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让其在某一体裁的原型图式的驱动下,迅速表征出其恰当的心理构思。所以,对各类体裁进行讲授,强化体裁意识,是获取体裁知识,建立体裁图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过阅读强化体裁意识。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体裁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强制性培养。通过如此强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从无到有,到进一步巩固,最后形成随意的、自愿的阅读。第二,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最终养成自愿的阅读习惯。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使阅读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即“多而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更钟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举”使其感到“舒服”或“轻松”,而对其它体裁类型的文章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对其文章体裁的心理构建和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各种文体的目的。第四,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体裁进行总结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类似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读而不思”和“思而不写”,都不能促成认识的深入,达不到使体裁思维内化的结果。

2.写作的文体强化训练

(1)运用过程写作法进行强化训练。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写作法而言的。过程写作法就是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过程: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依据不仅是学生最后作品的质量,还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步骤及其过程的完成质量。这些步骤是:写前阶段(头脑风暴等)草稿段落结构调整、选词、句子的增删等检查拼写、语法等整理、发表、上交。为什么要鼓励运用过程写作法对文章体裁进行强化训练呢?这是因为,程序性的知识或过程性的知识容易被人们记住。按照动机理论,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影响。学习目的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过程写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终的作品质量,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各个步骤。伴随着每个学习步骤的完成,是学生的喜悦和相当的成就感。成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和鼓励。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因此,过程写作法暂时回避了成果写作法中对语法、句型、标点、拼写、组织等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过程里体验各种体裁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的,因为在极为被动的课堂状态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当低下。当下正在提倡“teachme,iknow.Showmeiremember.involveme,ilearn.”,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参与和体验中得到involved,其学习热情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心理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的写作教学,代之以“参与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使英语文章体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运用写作测试进行强化。调研表明,无论授课质量多么精彩,讲授内容如何丰富,没有测试的强化,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词汇、语法、句型、拼写等比较具体的知识,文章体裁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对其掌握亦显得更加困难。通常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对各种文章体裁烂熟于心,但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在写作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析之缘由,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虑过重,因为平时写作测试训练不多,容易造成测试紧张。其次,是对写作题型的不适应,对作文命题理解有误,导致写作方向不准确。再就是,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周围突发的各种细微的事件或变化都可能使其写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各种原有的文体“图式”猛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多次写作测试,以获得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获得在紧急情况和陌生环境下的写作考试“免疫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文体写作教学时,只有对学生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进行强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续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语文章体裁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时、恰当的运用。

三、结束语

要写好英语文章,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属性,即其“体”,才能明了文章的“义”,才能运用恰当的手法对有关的命题或题材进行表征。不加强对学生的文体教学,其写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识其体,才能知其义,进而晓其用,最后得其法。“体、义、用、法”实为一体,在阅读时如此,在英语写作时更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郭奕勤:《介绍阅读的效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tompkins,Gaile.teachingwriting[m].newJersey:prentice-Hall,inc.,2000.

[4]秦晓晴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5]郝玫:《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文章写作方法篇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也有利于今后作文的自我创新。利用模仿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水平、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利用学生模仿可以真正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一、仿写的可行性分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模仿,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这是在初中语文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模仿教学与学习迁移理论相符,利用模仿可以有效完成自阅读到写作的转换,使一种学习形式影响另一种学习形式;二是模仿教学与初中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点相符,初中学生虽然写作文已经有了几年时间,但大多学生依然害怕写作,而大多学生都喜欢模仿,利用写作模仿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消除其畏惧心理;第三个依据在于,模仿教学与因材施教原理相符,现在很多初中生甚至很多高中生都害怕写作文,自教师角度进行分析是由于教师没有开展因材施教。依据当前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二、方法探讨

1.循序渐进进行仿写

仿写词语就是依据词汇中的某一个词,改变其中部分语素使其成为新词,仿词具有多种形式,如颜色仿造词、反义仿造词、近似仿造词和数字仿造词等,如可以自“黑榜”联想到“红榜”;由“硬指标”可以联想到“软指标”;由“国格”可以联想到“人格”等。

对句子进行仿写表面看起来容易,但此方面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与培养,经过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一定会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平时教学中模仿一些比喻句和感叹句。

由于初中学生刚刚学习写作,因此适合以段为单位对他们进行训练,文章中的每一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如果能够模仿写好一个段落,那么完成整篇文章自然没有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并与生活接近的模仿文本,特别要重视同龄人的优秀文章。在教学模仿整篇文章时,可以分为语言模仿和结构模仿,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平时传唱的流行歌曲,可以模仿一些耳熟能详的古曲诗词等。

2.选好范文

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美文,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启发学生写作,但通过认真研究这些文章可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自成人视角,在表现生活内容时都是依据成人眼光,要让初中生接受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组织教材时也应依据学生特点,选择那些通俗易懂、与日常生活较为接近、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文章,才能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产生写作欲望。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后,我着重讲解了文章中应用过渡句的妙处,接下来要求学生仿写《从教室到操场》。在学习了《春》一课后,我讲解了作者是通过细心观察来进行大自然描写的,要求学生仿写《夏》。在这些仿写过程中,学生们明确了“如何写”和“写什么”,然后再进行作文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例文,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则会有较大的进步,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进行实践训练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依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不同的范文。

3.构思模仿

文章的谋篇布局在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功力,并且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那么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就能够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感染力,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认真谋划。所以需要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以及通过课外阅读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认真了解文章的行文构成,研究文章的脉络所在。教师在此方面要对学生多进行帮助,可以有意识地加强此方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应用素材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已经学过不少的写作技巧,假如学生可以将这些写作技巧应用于写作当中,则一定会提高本身写作能力。如在学习小说时,学习过顺叙、倒叙和插叙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文章时应用倒叙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新奇感,应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让人感到充实。当然也可以应用铺垫的方法进行写作,可以使读者在心理上具有情感铺垫作用,有时为了渲染气氛可以加入一些环境描写的方法,使文章具备感染力。教师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要重点使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同时加强仿写练习,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就不会畏惧作文课,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文章写作方法篇6

一、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不当

在当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严重阻碍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注重对文章写作中涉及到的词汇、句式、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文章写作表达方式的培养,在初中生的眼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写作能力的传授,近似于对句子的简单叠加。虽然说英语作文是由一个个简单或复杂的句子组成的文章,不需要语文作文中过多的修辞,然而,英语作文也并不是多个英语句子的简单拼凑,前后两句话之间应该要有过渡,有联系,不能显得过于突兀。由于初中生多是十来岁的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储备有限,语文写作水平尚刚开始培养,更何谈英文写作水平的培养。因此,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需要英语教师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对初中生进行细心全方面的指导,不仅是基础语言知识的讲解,更需要对英语作文表达方法进行传授和训练。

(二)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功利性强

在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课堂中,英语教师关注的是初中生写作的文章能得多少分,功利性较强。虽然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在逐渐普及推广,但是,我国还是主要通过考试成绩对初中生进行选拔评价,应试教育仍将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中,英语教师的关注点在于初中生写出的英语作文在语法、句法方面是否存在明显错误,表达是否顺畅,按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能得多少分,而并不注重初中生作文的内容是否充实有意义。初中英语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态度自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生只会觉得英语写作是种负担,枯燥无趣,而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情况,以“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以说促写”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巧妙引导

初中生普遍年龄较小,刚刚步入青少年阶段,尚未形成完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以说促写”的方法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要注意发挥英语老师的引导作用。英语教师应注意在英语写作课堂对初中生加以巧妙引导,引导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初中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并展开讨论。教师在课堂开始后对本节课的写作设置一个主题,通过学生们对该主题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后,在课堂上由初中生们自由展开讨论,相互分享观点,相互进行补充,增加英语写作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的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初中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使初中生融入英语写作课堂,突出初中生英语写作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的课堂讨论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观点的聆听与引导,培养初中生发散式思维,在初中生发表的观点中,发现初中生写作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进行正确引导。

(二)“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设置情境

初中生尚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能力也受到年龄的限制,如果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时,仅仅进行语言描述讲解,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会使初中学生感觉到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枯燥无趣又死板,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活跃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提高初中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设置情境教学。在设置情境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初中生对英语作文写作主题的深刻认识,充实初中生写作文章的内容,改变初中生为了凑够文章字数达到写作要求而对文章进行生硬拼凑的状况。例如,教师在布置英文课堂写作作业时,可以让初中孩子们写alettertomyparents,writedowntheirlovetotheirparents.这样可以使初中生身临其境,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通过英文文字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深厚情感,充实英文文章的写作内容。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写完文章后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炫耀感,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这种内心情感,在每一位学生写完自己的文章后及时阅读修改,并对学生进行讲解,既是对初中生英文写作的鼓励,也是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从而培养初中生英文写作能力。

(三)“以说促写”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学会模仿

初中生虽然年龄较小,尚未形成自己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写出的文章较为简单空洞。在“以说促写”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加以培养时,要注意提高初中生的模仿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说,要想学习好初中英语写作,首先要对英语文章进行模仿,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内容。教师应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到英文原版内容,而不是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文章,在对原版英文文章进行阅读和模仿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的综合素养。

文章写作方法篇7

关键词:阅读;写作;结合;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70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从信息论的观点看,阅读是获取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会到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学习写作,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找准契机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反过来也能写作促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

那么,如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呢?

一、引导学生熟读文章的语言,从文章的语言中学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语言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各有各的妙处,有凝练美、有形态美、有音乐美、有建筑美、有直露美、有含蓄美、有哲理美、有空灵美、有质朴美、有华丽美等。有的文章用词准确精妙,有的文章工于修辞,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分析这些语言特色,学会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会用优美、高雅、精密的词汇写作文。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呢?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中的的优美语言,对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要求学生背下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以便自己作文时“据为己有”或“巧联妙引”。其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这才是最关键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背诵了很多的好词好句,但在作文中却用不上。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借鉴中提高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学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其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对父亲买橘子的描写,感情热烈诚挚。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日常生活中父亲感动自己的细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仿写这一考点,拓展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写人的好句,使其作文文采飞扬。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启发学生自觉运用写作方法更好地表情达意

教材中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成功的写作经验,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并结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如课文《的少年时代》,作者选取的材料是零碎的。这与很多学生写的记叙文很相似。但这样写的作文并不能得高分。于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看似零碎的材料串在一起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和本篇文章进行对比。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就会发现: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他的经历和他的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自己所选的材料虽然与主题有关,但却像散落的一粒粒珍珠一样,没有那条使各粒珍珠串联的线。而课文却用时间顺序这条线将零碎的材料串在了一起,所以课本中的文章是成功的,而我们学生的作文是失败的。

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好好借鉴的写作方法。如象征法:茅盾的《白杨礼赞》以白杨树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如对比法:茅盾的《白杨礼赞》中,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另外还有卒章显志法、缘事悟理法、映衬烘托法等。教师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习,并将这些方法付诸于写作实践中,达到读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在写作中适当运用,力求学生的作文在结构上有特色

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往往随心所欲,想到哪写到哪,对于自己文章的结构不善处理。对待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类型,并再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这样,学生作文的结构就会更清晰了。

在我们的教材中,常见的结构类型有这样几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等。如在教学周国平的《家》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由引子和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的标题均以判断句表述,直接阐述作者的认识和思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对“家”第一层面的哲学认识――家是一只船;第二节,作者承接第一节的比喻“家是一只船”,进而阐释“家是温暖的港湾”;第三节,作者在前两节思考的基础上,用“永远”一词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家是永远的岸”。让学生认识到这属于递进式。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结构除了以上几种外,还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情节过程、性质分类等安排文章的结构。总之,多想方法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结构上下功夫,让学生意识到谋篇布局如同盖房子,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搭得好不好,直接关乎文章的成败。

四、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学会积累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吸取、积累前人的深刻哲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知辨理,洗涤心灵,塑造人格。学生的思想丰富了,作文自然就会冲出狭隘的沟谷。

文章写作方法篇8

【关键词】英语写作;写作方法

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四大重要技能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技能是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考试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提示信息写出80-12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的语法错误等。然而,学生的英语写作目前仍然是英语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是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

1.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词汇实际运用能力差。

(2)句式结构单一,从句结构运用错误率高。

(3)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差。思维不连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把语言的学习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文章的语篇结构和思维的连贯性。所以,学生的文章往往是信息感不强。没有中心句,支持的细节与中心句关联不够紧密,文章整体缺乏一致性和适合的过度词,有时读完感觉全然不知所云。

(4)中英文表达差异意识不够。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对中西文化差异意识不够。所以,在英语写作中的中英文翻译时常常是字对字硬性翻译,按照汉语的习惯组织句子,没有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表达方面的差异,造成在英语表达上的很多错误,在英语书面表达上出现了负迁移。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写作技巧抓起,从课堂教学的45分钟抓起,把写作根植于课文阅读教学中,寻找多种途径进行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1从词汇入手,使用准确的词汇表达句意

利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学会词汇的正确用法,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第一,利用词汇中的构词法,扩充词量,学会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句意。通过利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进行词形填空的练习,掌握词性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通过对同义词和近义词及短语的辨析,找到准确且贴切的词汇。

2.2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句式结构的转换练习和句子结构的仿写练习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意句子含义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句式进行转换练习.加深对句子结构的认识,熟悉不同句子结构的构成形式。

2.3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加强英语阅读练习,掌握篇章结构的逻辑性英语阅读同样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部分。而且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可以提高英语的阅读速度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会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写作谋篇布局的思路。同时,在学生阅读时,如遇到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进行摘抄,背诵下来,可以大大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

2.4掌握各种英语写作体裁的写作技巧,加强写作力度让学生掌握各种英语写作体裁的格式

如日记、信件、通知、记叙文、正反对比的议论文等,有助于学生掌握准确的写作结构、常用的表达句型和各类体裁的文章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受课时的限制,写作的练习次数较少,所以,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后,加强写作的力度。如果可以,应该不放过任何形式的写作练习.例如要求学生坚持写美语日记,加强练笔,积累素材,避免提笔无话可说的现象。

总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直至作者满意的过程。写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通过写作教学,使学生由怕写到会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进一步促进听、说、读其它三项技能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凤.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有效方法[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2,(3):38~41.

文章写作方法篇9

在各项技能的掌握中,模仿是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模仿的作用,教会学生模仿好作文的结构,语言风格,选材特点,写作方法,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再分析文章达到的优美的境界,把这些意境的美能够真实地嫁接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来。

二、重视作文讲评课的针对性

作文讲评课有时候没有被教师充分重视,但是的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作文讲评的方式,针对作文教学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分明的讲评。例如,教师要重视描述为主的讲评,做好笔头的记录,选择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优秀的作文和需要修改的作文,在教师批改结束以后,针对这些零星的材料进行讲评,总结归纳学生的几点优点和不足之处,教育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哪几点,把握好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环节,写好作文。

三、积累写作知识和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会觉得写作文的时候词汇量不足,写不出来。这是因为平时缺少积累所造成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建立作文素材库,将平时看到的名言佳句、名人名言、好的片段和优秀的作文素材积累到作文素材库中。在平时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提醒学生注重写作知识的积累,不断累积写作的素材,古文名篇,优美的美文,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积累词汇和美文美句,注重积累,自然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了。

四、发展学生的写作的思维

好的文章,需要很好的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才能清楚透彻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这样的能力需要锻炼。教师可以在写作的考试中考查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流畅,写作逻辑是否科学正确。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思维的质量。教师应该训练学生形成好的写作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楚写作的思路。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可以首先提炼学生的写作的大纲,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写作的思路,再让学生写作,可以先布置题目,再拓展学生的写作的思路,看看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写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学生一起整理思路,理清楚文章的逻辑顺序,让学生认识到思维水平的缺点,并且将自己的写作的思路运用写作文的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写提纲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教育学生完成写作,帮助学生构思和提炼提纲,反复修改,保证学生思路更加顺畅,逻辑更加正确,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五、深化文章的结构意识,提炼文章的中心

文章写作方法篇10

【关键词】窄式阅读关联理论中职英语写作

中职英语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诸如英语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都是中职生着重加强训练的技能。其中的书面表达一直是中职生的短板,出现不会写、惧怕写、不愿写等的现象,严重影响写作能力的提升。窄式阅读的关联理论为中职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它是指阅读同一类型的文章,对出现的不断重复的词语、句法和行文结构等,能够系统地指导学生熟悉某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深入探讨了窄式阅读的关联理论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提高中职英语写作教学成效。

一、根据题目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写作的每一个步骤,从简到繁有条不紊的进行,按照写作的顺序将文章的写作分为三个阶段,以写《improveourenvironment》为例阐述写作的实践教学过程。

文章的写作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是写作的重点,以“improveourenvironment”为例,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对这个题目进行分析,抓住写作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讨论写作的内容,教师以内容类似的文章为例“Howtosaveourenvironment?”来展示行文的结构,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来掌握相关的词汇、句型和篇章组织结构。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准备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思考在写作中运用哪些词语、选择那种句型以及行为结构等。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化,写作方向有的放矢,而不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写什么,减少写作中的盲目感。如,有的学生准备了相关的词汇:“pollution、moreandmoreserious……”和句型:“whatshouldwedotoimproveourenvironment?……”等,预先在头脑中对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部分的篇章布局等做清晰的构思,为后面的写作训练构建良好的框架。

二、给与学生充足时间进行文章通篇写作训练

学生将文章的整体框架构思好就进入写作训练的阶段,教师将此类文章的句型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跟着句型进行词语的替换或者是句型的转换,如,“Goodenvironmentcanmakepeoplefeelhappy.”学生就可以进行仿写和词语的替换,从而掌握“make”的使用,又如:“toimprovetheenvironmentmeanstoqualifyourlife”句型的仿写等。这个阶段学生除了词汇和句型的仿写训练外,还要在关联词上下功夫,注重阅读中关联词的选用,并进行积累和总结,尤其是同义词的积累,能够提升整个文章的写作质量,避免了学生总是选用同一个词语反复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辅助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注重时态、人称、数、语法等方面的使用,规避低级错误的出现。或者采用发散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种意思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利用关联理论指导学生深化写作

当学生经过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句型时,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学习,进行语篇结构的构建,中职写作的内容多样化,多数是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文章,例如,书信、请假条、职位申请、日记等,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相应词汇和句法的总结。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语篇构建的练习,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安排3-4篇类似的作文进行训练,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安排1-2篇文章进行练习,让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升,增强写作自信。如,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英文天气预报的写作,要特别注意其格式、人称和数的选用。内容可以是:“Beijingarea:heavyrain,turningtolightrain,athird-forcenorthwindduringtheday,cloudyintheevening.”能力较薄弱的学生进行请假条的书写,并掌握这种写作类型的篇章结构以及句法。在内容上可以这样开始“iamawfullysorrythatiwasunabletoattendofficeyesterdayowingtoaseverestomachache.”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窄式阅读的关联理论可以帮助阅读者克服进入状态的问题,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写作的预备状态,通过同一类型文章的阅读进行模仿性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某一类文章的行文布局,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补充写作策略的新鲜元素,增强写作教学的吸引力,让窄式阅读的关联理论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实现促进写作和阅读双赢的局面,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