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贷款新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3:34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1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信贷业务

能更好地实现机构财务上的可持续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不追求盈利,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政策性目标,但是从事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的财务绩效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可能会越位或缺位,以政策性信贷资金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而背离政策性目标初衷。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银行的财务绩效。

从盈利性分析看。表1显示,从2005年至2011年农业发展银行资产收益率不断提高,2011年为0.366%。同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年末资产收益率1.28%)比较,整体水平偏低。从2005年至2011年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回报率不断提高,2011年为21.1%。同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年末资本回报率20.4%)比较,水平相当。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成本收入比50.42%,2011年降为44.70%。说明农发行经营效率得到提高。

从安全性分析看。一是不良贷款率。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明显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10.2%降到2011年的1.46%。不良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798.6亿元,降到2011年的274.46亿元。二是资本充足率。截至2010年农业发展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3.04%,资本充足率为6.06%。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如印度为39.05%,泰国为20.63%,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没有达到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8%和核心资本充足率4%的要求,因此应该补充其资本金。三是资本比率。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比率为2.33%,到2011年资本比率降为1.82%。说明农业发展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四是资产负债率。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负债率是97.67%,2011年资产负债率提高到98.18%。由此我们可以算出财务杠杆为55倍。说明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较大。

通过对农业发展银行财务绩效的分析,我们发现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银行的财务绩效,其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虽然,资产收益率偏低,由于财务杠杆较大,导致资本回报率较高。但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较大,资本充足率偏低。

商业性信贷对政策性信贷的排挤

农业发展银行为了追求财务绩效,会越来越倾向于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其行为模式变得越来越像商业银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相对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增长较快,而政策性支农贷款业务增长规模和幅度放缓。截至2011年末,农业发展银行共有30个省级分行、303个地(市)分行和1657个县级支行,服务网络遍布除自治区外的中国大陆地区。从机构来看,其在乡镇等基层没有分支机构,主要直接服务对象不是农户,政策性的支农信贷资金无法直接有效地惠及农户。

从政策性贷款业务看。表2显示,截至2011年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4326.8亿元,农业科技贷款62.94亿元,专项储备贷款458.68亿元。主要政策性贷款业务稳步增长,由2007年的3028.66亿元,逐年增长,到2011年达到4848.42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0.6倍。

从商业性贷款业务看。表2显示,截至2011年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1561.1亿元,农业小企业贷款75.87亿元,农业生产资料贷款79.93亿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102.21亿元,累计发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278.4亿元,支持2139个项目。主要商业性贷款业务快速增长,由2007年的1593.53亿元逐年增长,到2011年达到5097.51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2倍。

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与资金来源

市场定位

从国际经验看,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转型、城市化发展及产业化的特点,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但是应该尽量明确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农业商业性金融业务的边界和范围,不可任由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规模无节制地扩张,必须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定位,限制其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

随着农村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应该动态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与时俱进地调整业务范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成立至1998年3月,主要业务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和调销贷款,同时承担农业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以及粮棉企业加工贷款等;1998年3月至2004年7月,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业务;2004年7月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先后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商业性业务。

2004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得以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业务新格局。表3显示,2007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不断拓展新的业务,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银行提出“十二五”时期实施“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一是着力发展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二是着力发展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支持力度。

资金来源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市场化发债融资比重不断上升,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依赖性不断降低,从而农业发展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的影响不断降低。

从融资渠道看。一是发行金融债券。农业发展银行从2004年408亿元发债规模到2011年的4472.7亿元,增长了近11倍。二是吸收存款。农业发展银行的存款包括企业单位存款、财政存款和特种存款以及同业定期存款。截至2011年末总计3882.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存款占74%,财政存款和特种存款占21%,同业定期存款占5%。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农业发展银行再贷款规模从2004年的6099亿元逐年下降,到2011年降到2720亿元(见表4)。

从资金来源的变动趋势看。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余额占比由2004年的6%增长到2011年的64%,再贷款余额由2004年的84%降低到2011年的14%,存款余额由2004年的10%提高到2011年的22%。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自给率由2004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85.62%(见表5)。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也决定其应该坚持政策性支农的市场的地位。农业发展银行依靠政策性银行身份获得政策扶持,并利用国家信用可以低成本的筹资来开展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会导致与商业银行进行不公平竞争。

政策建议和对策

补充资本,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银行普遍享有政府注资、税收优惠、风险分担等显性或隐性支持,其发展依赖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一般具备财务可持续性。目前,政府没有建立对农业发展银行持续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给予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早日建立财政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补偿机制,国家应该对其注资,补充资本金,并对其政策性不良资产进行剥离。

重视政策性目标实现的考核,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缺乏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财务绩效,考察其财务是否可持续。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发挥。在财政部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政策性银行的考核是比照商业银行的标准来考核政策性银行的绩效,在政策性目标的实现方面考核和评价比较欠缺,比较重视财务绩效表现的考核。因此有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银行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在考核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绩效时应该强调其社会绩效,而不应仅仅是财务绩效。同时,有必要对政策性银行进行专门立法,并实行单独监管。

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提高其市场化运作资金的效率。由于农业发展银行与贷款需求小额、分散的农户直接发生交易的成本太高,且信贷风险的防控难度较大。可以考虑由农业发展银行向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既解决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功能,提高其市场化运作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效率。

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农业政策性银行可以借鉴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建立规范的董事会(或理事会)运作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强化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切实进行高水平的贷款评审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队伍,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适应新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内部改革,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呼伦贝尔银监分局)

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开展

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曲小刚刘宏义

农业发展银行现在可同时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体现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银行定位,应该服务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但是,当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时,资金总量有限,出于财务绩效考虑,其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会对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产生排挤,政策性的支农定位会变得模糊起来,农业发展银行为了追求财务绩效,往往会越来越倾向于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其行为模式变得越来越像商业银行。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利用国家信用可以低成本地筹资来开展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与商业银行进行不公平的市场竞争。鉴于此,有必要思考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和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的经营模式是否合理,农业政策性银行到底应该如何兼顾政策性支农目标的实现和机构自身财务的可持续问题。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信贷业务

能更好地实现机构财务上的可持续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不追求盈利,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政策性目标,但是从事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的财务绩效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可能会越位或缺位,以政策性信贷资金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而背离政策性目标初衷。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银行的财务绩效。

从盈利性分析看。表1显示,从2005年至2011年农业发展银行资产收益率不断提高,2011年为0.366%。同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年末资产收益率1.28%)比较,整体水平偏低。从2005年至2011年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回报率不断提高,2011年为21.1%。同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年末资本回报率20.4%)比较,水平相当。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成本收入比50.42%,2011年降为44.70%。说明农发行经营效率得到提高。

从安全性分析看。一是不良贷款率。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明显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10.2%降到2011年的1.46%。不良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798.6亿元,降到2011年的274.46亿元。二是资本充足率。截至2010年农业发展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3.04%,资本充足率为6.06%。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如印度为39.05%,泰国为20.63%,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没有达到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8%和核心资本充足率4%的要求,因此应该补充其资本金。三是资本比率。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比率为2.33%,到2011年资本比率降为1.82%。说明农业发展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四是资产负债率。2005年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负债率是97.67%,2011年资产负债率提高到98.18%。由此我们可以算出财务杠杆为55倍。说明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较大。

通过对农业发展银行财务绩效的分析,我们发现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银行的财务绩效,其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虽然,资产收益率偏低,由于财务杠杆较大,导致资本回报率较高。但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较大,资本充足率偏低。

商业性信贷对政策性信贷的排挤

农业发展银行为了追求财务绩效,会越来越倾向于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其行为模式变得越来越像商业银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相对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增长较快,而政策性支农贷款业务增长规模和幅度放缓。截至2011年末,农业发展银行共有30个省级分行、303个地(市)分行和1657个县级支行,服务网络遍布除自治区外的中国大陆地区。从机构来看,其在乡镇等基层没有分支机构,主要直接服务对象不是农户,政策性的支农信贷资金无法直接有效地惠及农户。

从政策性贷款业务看。表2显示,截至2011年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4326.8亿元,农业科技贷款62.94亿元,专项储备贷款458.68亿元。主要政策性贷款业务稳步增长,由2007年的3028.66亿元,逐年增长,到2011年达到4848.42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0.6倍。

从商业性贷款业务看。表2显示,截至2011年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1561.1亿元,农业小企业贷款75.87亿元,农业生产资料贷款79.93亿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102.21亿元,累计发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278.4亿元,支持2139个项目。主要商业性贷款业务快速增长,由2007年的1593.53亿元逐年增长,到2011年达到5097.51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2倍。

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与资金来源

市场定位

从国际经验看,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转型、城市化发展及产业化的特点,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但是应该尽量明确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农业商业性金融业务的边界和范围,不可任由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规模无节制地扩张,必须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定位,限制其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

随着农村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应该动态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与时俱进地调整业务范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成立至1998年3月,主要业务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和调销贷款,同时承担农业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以及粮棉企业加工贷款等;1998年3月至2004年7月,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业务;2004年7月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先后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商业性业务。

2004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得以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业务新格局。表3显示,2007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不断拓展新的业务,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银行提出“十二五”时期实施“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一是着力发展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二是着力发展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支持力度。

资金来源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市场化发债融资比重不断上升,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依赖性不断降低,从而农业发展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的影响不断降低。

从融资渠道看。一是发行金融债券。农业发展银行从2004年408亿元发债规模到2011年的4472.7亿元,增长了近11倍。二是吸收存款。农业发展银行的存款包括企业单位存款、财政存款和特种存款以及同业定期存款。截至2011年末总计3882.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存款占74%,财政存款和特种存款占21%,同业定期存款占5%。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农业发展银行再贷款规模从2004年的6099亿元逐年下降,到2011年降到2720亿元(见表4)。

从资金来源的变动趋势看。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余额占比由2004年的6%增长到2011年的64%,再贷款余额由2004年的84%降低到2011年的14%,存款余额由2004年的10%提高到2011年的22%。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自给率由2004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85.62%(见表5)。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也决定其应该坚持政策性支农的市场的地位。农业发展银行依靠政策性银行身份获得政策扶持,并利用国家信用可以低成本的筹资来开展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会导致与商业银行进行不公平竞争。

政策建议和对策

补充资本,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银行普遍享有政府注资、税收优惠、风险分担等显性或隐性支持,其发展依赖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一般具备财务可持续性。目前,政府没有建立对农业发展银行持续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给予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早日建立财政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补偿机制,国家应该对其注资,补充资本金,并对其政策性不良资产进行剥离。

重视政策性目标实现的考核,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缺乏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财务绩效,考察其财务是否可持续。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发挥。在财政部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政策性银行的考核是比照商业银行的标准来考核政策性银行的绩效,在政策性目标的实现方面考核和评价比较欠缺,比较重视财务绩效表现的考核。因此有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银行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在考核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绩效时应该强调其社会绩效,而不应仅仅是财务绩效。同时,有必要对政策性银行进行专门立法,并实行单独监管。

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提高其市场化运作资金的效率。由于农业发展银行与贷款需求小额、分散的农户直接发生交易的成本太高,且信贷风险的防控难度较大。可以考虑由农业发展银行向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既解决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功能,提高其市场化运作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效率。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2

关键词: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信贷;新农村建设

abstract:expanding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saneffectivewayfor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supportruraleconomy.inviewofthis,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arerequiredtoconduct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nawell-orderedwayandlendsupportto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whilepromotingpolicy-relatedbusiness.

Keywords:policy-relatedbusiness;commercialcredit;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

随着国家粮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由单纯支持粮棉流通向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贷款对象由单纯的国有粮棉企业向各种所有制粮棉经营企业拓展。农发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外,还要做好商业性贷款业务。

一、目前农发行开办的主要商业性信贷业务品种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主要是粮油业务和棉花业务两大类。一类是粮油类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粮油流转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贷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种用大豆贷款和粮食仓储设施贷款等。再就是棉花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商品棉贷款、棉花良种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及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四大类。

流转贷款的贷款对象是在农发行开户,自主从事粮食(含油脂)收购、调销、进口业务的各类粮食购销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后落实原有贷款债务、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购销企业,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粮食经营资格的各类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其具体用途分别是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从粮食市场收购粮食的合理资金需要;用于解决借款人从其他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以及粮食副产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经地、市级以上(含)人民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认可,以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分为收购贷款、调销贷款、其他流动资金贷款、基建技改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或从粮、棉、油经营企业调入粮棉油商品的流动资金需要。其他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与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过程相关且必需的其他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基建技改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从事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资金需要。

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对象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包括粮食系统的加工企业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用粮企业。具体用途分为: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粮食和从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的流动资金需要;解决借款人与加工转化粮食相关的其他原材料、费用支出等所必需的其他流动资金需要等等。

二、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存市场定位问题的认识

首先,是农发行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纵观农发行成立之后十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回过头对它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农发行建行之初,外部政策环境固定,职责任务清晰,原有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都是明确的。但随着1998年国家粮棉改革政策的出台及不断深化,其业务范围和阶段性职能不断作出应对式调整,原来的职能定位逐渐从模糊不清发展到现在的重新寻找,运行十年之后,好像又回到了原地,不得不对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再一次进行审视和探索。应当承认,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粮棉改革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发行建行之初的基本职能和业务范围已经有所改变,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越来越小,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已使农发行这一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不得不面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境地,这是改革的必然。

其次,是农发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农发行要实行“三分、两减、一深化”,即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分别经营,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色彩。其主旨是要求农发行在两类业务并存的前提下按现代银行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国务院对农发行提出的目标任务已非常明确,只有正确面对农发行既存在政策性业务,又存在商业性业务这个客观现实,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在发挥好农发行政策性业务这一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毫不含糊地追求商业性业务的自身效益最大化。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机制,在发展商业性业务,释放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功能的环境中立规矩,在完成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和谐发展的统一中营造环境。因此,要确保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去适应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共生共存的现状。反过来,两者只有共生共存才能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农发行延伸信贷支持环节,将粮食收购、存储和加工各环节的资金流转全部置于农发行信贷监管范围内,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成效,有利于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意义

在新的改革形式下,农发行在坚定不移地履行好政策性职能,办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适度、审慎地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粮棉宏观调控。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同政策性贷款一样,都是国家实施粮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方式和机制有所不同。随着粮棉油市场的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已逐步呈现出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粮棉油购销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从而实现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已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起地方粮、棉、油储备和平衡市场供求的任务,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此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调控粮棉油市场的载体,将在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现有棉花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逐步扩展到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其他粮食营销等企业。农发行通过发放商业性贷款对这些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为粮、棉、油的生产、流通、加工转化、技术改造以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将在稳定粮、棉、油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粮、棉、油市场,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国家“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商业性贷款支持的客户,除了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粮棉的购销企业外,还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一头牵着粮、棉、油消费市场,一头连着粮、棉、油生产,可以根据粮、棉、油市场需求,引导粮、棉、油作物的种植以及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内容等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但由于这些企业的低效、弱质,决定了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不会大量进入,只能由农发行对其提供商业性贷款支持,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和增加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分享生产和加工环节利润,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一是通过“扶优限劣”的信贷杠杆优化市场主体。成熟的市场是促进产业良性、健康、长效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市场主体是关键因素。在打破了对国有流通企业的垄断局面后,通过商业性贷款择优扶持,发挥对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促使经营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市场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对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信贷支持,促进各种所有制成分企业平等享有市场资金配置,有利于粮棉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二是通过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促进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实行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方式,尤其注重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控制,使客户更加尊重与关注市场,注重对市场行情与走势的分析,逐步扭转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顾市场价格风险、盲目经营的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作用。

三是通过商业性的市场设施贷款支持,加快市场硬件建设,促进市场体系完善。

四是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的产、购、销相互衔接。目前,越来越多的粮食购销企业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行了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其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农发行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可及时解决企业购进粮食资金紧缺的问题,有助于粮食加工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产销区结合,减少流通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主观认识上来讲。农发行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主体,政策性银行只有承担政策性业务才是它的初衷和本来面目。现在既让它承担政策性业务,又让它承担商业性业务,势必会走向两种可能,要么变得似是而非,要么同化为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商业性业务追求的是银行自身效益,两者既矛盾又对立,很难达到和谐统一。正是因为主观认识上的左右摇摆,造成了具体工作实践的举步艰难。

(二)从基层行目前的具体工作实践看。以夏粮收购为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收购、由地方落实利费补贴和价差亏损的地方调控粮收购,贷款政策已非常明确,按计划供应,足额提供贷款;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方式,由于是重新拓展业务,贷款政策也比较明确,按风险管理的规定运作,但除此之外的中间一大块商品流转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说它是政策性,但基层行首先必须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带来的贷款风险,对企业也提出明确的防范风险条件,要求办理资金抵押、规定自有资金比例和风险保证金比例及信用等级程度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商业性业务的经营要求。说它是商业性业务,又没有完全按经营性贷款的要求来操作,在具体执行中却有许多政策性痕迹,农发行要防止出现空白点,要防止农民卖粮难,担心粮食企业收不上粮,政府有压力、有怨言,害怕农民因卖粮难告状,新闻媒体曝光,农发行既想争取自主发展的空间,又怕触及政策风险挨板子,处于两难境地。在粮棉市场已经全面放开的情况下,让农发行去承担非市场因素的政策意愿,显然对农发行有失公允。

(三)在处理商业性业务的实际操作方面,农发行与被支持对象在观念上产生错位,难以对接。经调查得知:由于多年来受粮食敞开收购,农发行及时足额提供贷款,即“收多少粮棉、贷多少款”的影响,长期以来给地方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及购销企业产生一种错觉,农发行成了为粮棉企业无条件提供贷款的工具,以至于在粮棉市场、价格、收购全面放开的今天,个别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没有完全觉醒,对农民卖粮仍存有大包大揽思想,生怕粮农卖粮难,农民有意见。而对粮食购销企业,则长年处于国家粮食政策保护之中,缺乏自我完善能力及与个体粮食经营者的竞争能力,不能及时树立或难以树立起必要的市场风险意识,以至于农发行在对粮食企业进行商业性贷款支持时,提出的贷款条件和贷款方式,购销企业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总认为贷款门槛抬得太高,再加上外部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发行在支持收购时往往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被告的角色,成为“代人受过”的对象。

(四)受政策环境影响过大,在完成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中,没有自己驰骋的空间。从近十年的运行实践得出的感触是: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受外部政策环境影响之大,超出所有任何一个行业,既受“三农”政策大的影响,又受粮改政策的具体影响,还受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的牵制。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商业银行法》在营运中进行自我保护,农发行只能依据国家粮改文件和政府的意愿。从这一层面上讲,农发行的发展权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信贷管理模式。逐步改变原来的政策性银行信贷管理的老模式,真正参与到企业改制及经营当中去,实行既严格、统一,又灵活、全面的信贷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预警,建立和完善全程参与、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信贷管理机制,将风险关口前移,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和调控能力。

(二)探索和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商业性贷款业务,依据各基层行的经营管理、风险防范能力等择优配置,对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给予资金倾斜。同时,强化信贷资金与信贷计划的衔接,适度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区域和优良信贷业务品种流动,达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和完善信贷管理,努力防范新增贷款风险。对潜在风险较大的贷款客户,要果断制定和采取收贷退出措施,有效规避贷款风险。要建立贷后评价制度,定期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检查评价,重点对商业性贷款开展贷后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四)应明确农发行兼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任务,并且两者独立存在。这样可以在坚持政策性银行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在有必要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应当认识到政、商合一混业经营并不是混淆经营,不能把政策性业务按商业性贷款的运作模式来要求,更不能把商业性业务看成是政策性业务,追求政策保护,降低贷款管理标准和风险防范标准。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3

关键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影响因素

“十一五”期间广西有116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至2008年6月末,广西有南宁、柳州、桂林等6个城市开展了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以下简称民贸民品)贴息贷款业务,北海市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还处于落空状态。本文从影响北海市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够对我国的民贸民品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北海市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民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民委发[2007]228号)文件,北海市有6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民品企业),其中合浦县有1家。“十一五”期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十一五”期间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利率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15号)文件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优惠贷款利率不得上浮。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成立较早,但生产规模普遍不大,实力不强,6家企业有5家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金银珠宝饰品、缸罐、角雕等工艺品,产品生产成本低,收益高,目前都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但是经过调查,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都没有获得过优惠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影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原因分析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宣传的对象受限制。在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前,北海市民族宗教局按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政策的宣传。这种“点对点”有针对性的宣传虽然效率高,但是没有普遍性,政策宣传的广度不够,社会上很多生产有少数民族特色商品的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二是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北海市有关部门对民贸民品政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转发文件、电话解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渠道狭窄,从而影响政策的有效宣传。三是宣传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据北海市民族宗教局的反馈,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怕麻烦,不愿申请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际上,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是一项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可从中真正得到实惠的长远政策。[2]一般只有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透彻的企业才不愿申请。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确定之后,有些企业相关负责人并不知道其企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不了解其可以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有些企业不了解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据调查,有民品企业曾经咨询过民族宗教局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但民族宗教局具体负责人不知情,也未咨询过人民银行,从而导致优惠政策落空。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2.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无法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

一是企业不良贷款记录制约其新增贷款的注入。民品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首先必须符合银行一般贷款的准入条件。根据现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规定,如果贷款人已有贷款违约记录,形成不良贷款,那么贷款人很难再次获得银行的新增贷款。[3]作为民品企业之一,广西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亨通珠宝公司就遇到这种情况,其在1995年、1997年分别向建行北海分行贷款累计470万元,后来由于公司经营亏损,形成315万元不良贷款。建行已把该债务转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虽然目前该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而且这几年该公司一直积极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征求减免债务、协商还款之事,但是毕竟存在不良贷款未清的事实,对于该公司新增贷款的申请,银行都表示拒绝受理。二是企业未能提供贷款要求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银行不予发放贷款。目前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财产抵押贷款或者信用担保贷款,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大都是生产金银珠宝饰品或者工艺品,产品加工后即可卖出产品,技术水平含量低,资金实力较差,没有大型或者高精端的设备,有的甚至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因此,这些民品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由于未能提供财产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而且,北海市担保机制不健全,几家担保机构由于自身实力较差而难以在担保方面取得良好的公信力。因此,很多企业包括民品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由于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一般条件,民品优惠利率贷款也只停留在文件层次上。

3.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由于银行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程序复杂,准入门槛高,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审批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为此,有些实力较强、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并不十分愿意向银行贷款。

4.信息沟通机制缺失

一是牵头部门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民委没有发挥明显的主导作用,没有与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过有效沟通交流,也没有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活动。二是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形成。目前北海市尚未建立有关民贸民品方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没有组织召开过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和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等有关部门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造成银行等有关部门不了解企业、企业不完全了解相关政策等现象。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无法使优惠贷款利率政策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4]

三、完善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发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放开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目前参与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的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由于这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开发理念、贷款准入门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显现出一些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建议放开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允许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成员,发挥它们的优势,实现金融机构优势互补,为民贸民品企业创造更优良的融资环境,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民贸民品的繁荣。二是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按照现行规定,优惠利率贷款一律不准上浮,也就是说只有民品企业与贷款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基准利率时才符合优惠利率贴息政策,否则不予贴息。这种赢利锁定的规定对商业银行开发此类贷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所限制。为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建议修改相关政策规定,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给予企业贷款实实在在的比正常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补贴。这种政策修改不仅可以让民品企业在优惠期间切实得到政策支持的实惠,推动民品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也给予了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限,调动它们营销的积极性。三是赋予商业银行权限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政策规定“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政策的企业,其利息优惠部分的70%以上应用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也为了加强银行对企业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确保资金安全,建议新增政策,规定商业银行有权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民品企业生产资金的支付与回收均可由贷款行负责监控。

2.商业银行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品企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不仅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也传承与延续着中华文明。因此,商业银行应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为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提供优质、特殊的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和民品企业的特点,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信贷政策,适当降低优惠利率的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要主动与民品企业建立联系,优先考虑并保证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严格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协助做好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宣传工作,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民品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

3.多部门联动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民委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建议民委牵头,金融机构、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民品企业、商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委、人事劳动部门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民品企业可通过这个平台主动向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通报信息,让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民委、人民银行可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宣传解释各项政策;各与会单位通过交流信息,协助解决企业困难,推荐项目与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民委应突破“点对点”的政策宣传模式,积极拓宽政策宣传的渠道,变化宣传方式,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范围宣传。通过宣传,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成为政策优惠的企业,从而促进民品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让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建立责任考核制度。贯彻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是民委等多个部门的一项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把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民品企业发展的工作列入责任考核内容,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使有关部门执行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行为透明化,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

4.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银行,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工作。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每年年初对辖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的信贷资金及时投入跟进。二是利用季度金融分析联席会议,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政策宣传,交流相关信息,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三是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指导及其他事务工作。四是创建平台,邀请商业银行和民品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信息,做好民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参谋。五是加强调研,人民银行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商业银行、民品企业,了解各方实际存在的困难与需求,掌握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5.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抓住机遇,用足优惠政策,加强内部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与营销,大胆引进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研发特色产品,使自身能够在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用好优惠政策,诚信守法,不逃废债务,为自身塑造良好的信用记录。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Z].[2007](228).

[2]淡亚君.青海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6,(5).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战略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爆发,其波及范围逐渐由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扩散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自2009年起,全球已进入危机的第二阶段——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阶段。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稳定市场信心,为社会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2008年11月起,人民银行开始全面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截至2009年6月,金融机构货币信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自中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国家权威部门频频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的演化,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所降低,并在9月中旬次贷危机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后,连续三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又于2008年11月和12月两次宣布下调双率。加上此前数次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百日内我国已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频率和力度创我国央行货币调控历史之最。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暂停三年期央行票据发行之后,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于2008年11月起放慢央行票据发行频率,一年期、三月期央行票据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于2008年12月初起暂停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一是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性限制促使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急剧扩张。为灵活有效应地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截止到2009年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4.44%,增幅比上年末高了15.71个百分点。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做相应调整,这是央行2008年以来第五次降息。连续的降息使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减少,压缩了信贷业务的赢利空间,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

三是急速扩张的信贷规模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加。经历了今年上半年贷款规模的急剧膨胀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引起了各方关注。中国银行业虽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但银行的信贷风险敞口明显上升,对资产质量的中期展望令人担忧,一些中资银行的个体评级面临下调压力。虽然一方面短期内强劲的贷款增长将带来不良贷款率的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在处理具有抵押品或担保的贷款分类时有很大的自由度,不良贷款的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在数据中体现出来,尽管中资银行的主要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但关注类贷款至不良贷款的迁徙率仍然显著上升。

三、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的战略调整

1、如何把握宽松货币政策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带来的机遇

(1)准确把握人民银行相关政策信息,结合自身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如针对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性限制的预测,商业银行应敏锐的把握住政策的风向标,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做好增加贷款规模的准备。同时需要及时对信贷结构进行优化、强化信用评级体系、严格信贷审查机制、完善不良贷款监控机制、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比例,积极应对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张可能造成的信贷风险和损失。

(2)合理分配和选择贷款行业,增加优势行业的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重点扶持行业的转变进行积极及时的信贷结构调整,适度增加这些优势行业的信贷规模不仅可分享国家财政投资所带来的低风险和稳定的收益,还能够增加这些优势行业的资金来源,缓解其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

(3)“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均是拉动银行信贷的重要力量。在政府投资高峰渐去、私人投资尚未明显启动、股市及房地产市场交易持续性成疑、进出口贸易仍未明显回升之时,充分利用当前宽松的信贷政策、拓展新的贷款对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环节。央行数据显示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商业银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已超过11.56万亿元,表明随着实体经济复苏的开始企业贷款需求逐步旺盛。其中创造六成以上GDp增长的中小企业仅占新增贷款的四成不到,进一步表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量十分巨大。为实现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散大企业贷款过分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制定具体贷款数额和贷款对象时应适度偏向于融资需求旺盛的中小企业,抓住当前国家政策向中小企业转移的机遇,抢先打开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为信贷业务的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4)研究开发更为合理的信贷产品、简化贷款繁杂手续、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质量。引入创新的信贷理念,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不同类别的信贷服务,为客户长期贷款提供便利。例如目前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不够快捷,与银行信贷产品匮乏和产品操作性、便利性缺陷有很大关系。这些缺陷将严重阻碍银行资金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对接,因此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显得非常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从“担保”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内部资产“担保”和外部风险缓释“担保”两种创新模式,扩大银行所接受的企业“担保”资产种类,即原来不接受的抵(质)押物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变得能够接受,如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于原来能够接受的抵(质)押物,通过流程标准化、优化设计实现更快、融资比例更高的融资,如房地产抵押业务等。此外,该行还积极开展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创造性的与担保公司开展消除观念和技术性差异的合作及降低成本的分工协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2、如何应对贷款规模剧增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5

(一)拆分重组型。一是制造假离婚。夫妻暂时性办理离婚手续,在法律上形成两个家庭,并在离婚协议中将所有房产划归其中一方,再以无房的另一方名义购房,获取银行贷款后复婚。二是修改户口簿。通过公安部门等关系网络,修改户口薄等身份信息,制造单身无房假象。三是以子女名义购房。已拥有房产的父母以刚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的子女名义登记,此时房主没有收入来源,房贷实际还款来源仍为购买多套房的父母。四是以无房亲友名义购房。假借无房亲友名义登记,享受首套房信贷优惠,私下签订书面合同或公证,由已拥有多套房产的实际出资人支付首付款和按揭还贷资金,房产归实际出资人所有。

(二)制假造假型。一是交易双方及房产中介串通伪造购房合同,虚假抬高二手房交易价格,在相同贷款成数下,可以获得更多银行信贷资金,从而变相减少首付款。如,实价50万元住房,按5成首付,最多只能获得25万元贷款;而经过中介操作,扰乱评估价值,将价格标高至70万元,则可能获得35万元贷款。二是购房者将多套房产交易笼统归集至一份购房合同中,以期银行在审批时,仍以单套、首次购房情况办理优惠贷款。

(三)折扣首付型。一是开发商向购房者返回部分首付。对欲购第二套及以上房屋但首付款不足的购房者,少数开发商出具首付资金到位凭证后,再将部分资金返回购房者,允许购房者一定期限后(一般是交房时)补足返回资金。二是部分购房者欲将现有房产卖出后再购第二套,但感觉现有房产还有升值潜力,不想仓促出手,于是将已在银行办理按揭贷款的第一套住房抵押给开发商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支付第二套房的首付资金。

(四)绕道贷款型。一是假借消费贷款购房。在多套房、大面积房贷款全面收紧的情况下,拟购房人可能绕道个人消费贷款。目前商业银行开通的消费贷款品种繁多,包括旅游、婚嫁、教育、汽车及其他大额耐用消费品等。借款人以各种消费用途名义获取贷款后,再通过直接受款的消费品出售商家,将款项曲折转回房地产市场,作为购房时的自有资金。二是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目前商业银行基本均已执行房贷新政,但住房公积金贷款对第二套住房仍实行三成首付政策,部分购房者绕道商业银行,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享受低首付低利息优惠。目前全国部分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贷款政策方面仍执行原有政策,暂未根据房贷新政作出及时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论贷款申请人是否已有住房或是否已在银行贷款买房,只要未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即可定为“首贷”。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也低于银行。为此,部分投资、投机购房者在商业性贷款受阻后,出现转借住房公积金贷款规避二套及以上购房政策限制的现象。

二、房贷新政执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住房套数认定难。一是目前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对个人住房套数的认定是以个人征信系统的住房信贷记录为标准。只有当个人使用贷款购房时才会记录贷款人的贷款购房信息。如果个人未申请贷款购房或贷款全部偿还后,其购买住房的行为就不会记录在征信系统中,系统也就无法反映个人全部的房产交易信息。二是地方民政部门信息系统与央行征信系统尚未达成信息共享,家庭成员关系确认存在难度。目前家庭成员关系只有地方民政部门掌握,而且地方民政部门信息系统与央行征信系统是平行操作,未形成系统联网信息共享。在一个家庭以多个成员名义购买住房时,央行征信系统中根本无法征集相关信息。三是改善型住房标准界定尤为困难。在房贷新规中,明确了二套房、三套房的贷款政策,而对“改善型住房”政策标准没有做出规定。

(二)规避房贷新政限制难。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贷款人规避房贷新政的行为。一是贷款人的户口是集体户口,购买第二套或者第三套住房时无法被发现。二是贷款人采用假离婚等手段规避二套房贷的高额利息。三是商业银行执行三套房政策空间过大。新政策明确了部分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第三套房贷。这一政策给银行留出的空间过大,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是说银行可以对三套房停贷,但也可以不执行。在低利率的前提下,首套房贷优惠反而成为银行最不“赚钱”的业务,在首套、二套和三套房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中,后两者的地位远比首套房高。可以预见,“风头”过后,三套房贷仍然会进入银行的视野。

(三)降低存量贷款风险难。有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贷款继续增长,其中,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53.4%,比上年末上升10.3个百分点。管理层一连串的房贷“收紧令”在打击投资购房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可能面临地产商、炒房者无力还款的风险,存量房贷风险凸现。随着信贷门槛的提高,一旦住房销售回笼放慢,或者外部环境收紧,部分同价同地、高价拿地、过度依赖杠杆的风险型资金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而给商业银行原有的房地产开发存量贷款的安全性带来严峻考验。此外,人为降低首套房贷准入门槛。由于首套房贷政策规定的是底线,并非一刀切,政策出台后,银行的收益一定会受到影响,加之二套、三套房贷刹车,银行出于利润考虑不排除简化贷前核查,放宽首套住房贷款条件等做法,从而使房产新政流于形式,增加银行信贷资金风险。

(四)住房公积金贷款监控难。各地(市)住房公积金工作主要由省建设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办、当地人民政府以及所属财政、审计部门和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监督。从近年情况看,主要偏重于监督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和使用情况,而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发放、投向及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情况监督约束较少,削弱了房贷新政的执行力度。一是部分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银行直接将贷款资金转入借款人账户,而不是转入开发商账户,存在资金改变用途或被挪用风险。二是某些地区由公积金中心“直接”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现象,致使受托银行不能掌握借款人实际贷款用途,也难以履行受托人职责。三是可能使部分公积金中心发展成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吸收住房公积金存款、“直接”发放公积金贷款的准银行业机构,潜在较大风险。

三、落实房贷新政的对策

(一)落实房贷新政,强化对公业务。一是严格贯彻房地产开发贷款准入标准,把好新增投向关:进一步优选支持综合实力强、现金流较充裕、品牌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第一还款来源足额、贷款用途合规、可抵押的经营性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支持力度,优选具有较强实力、经营财务状况良好、贷款合规性手续齐备、具有政府背景的开发企业,优先支持以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政府财力回购的项目,对保障性住房贷款优先安排提用款。二是加强对存量授信客户的重新审核,加大减退力度。参照新政要求,对存量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重新审视,对国资委公布的78家不以房地产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和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企业一律不新增审批房地产开发贷款,对已发放的贷款立即予以减退。三是强化土地储备贷款管理。将土地储备贷款视同为地方融资平台类贷款严格管控,合理控制授信额度,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总量。对于前期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以及近期土地市场流拍较多的城市,审慎发放用于商业用地储备的土储贷款。四是审慎评估抵押物价值,实施更为严格的抵押率标准。对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落实抵押,且抵押物应为对应项目在建工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率不超过在建工程及土地抵押价值的50%。对存量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逐笔排查,对仅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贷款须追加在建工程抵押,已发放的信用、保证类贷款尽快追加有效抵押。五是加强动态风险排查,及时控制和化解潜在风险。进一步完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封闭运行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销售收入优先偿还交行贷款,在销售达80%时全额归还贷款本息,动态调整减退名单并逐户落实减退计划,确保如期实现减退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储备中心经营情况的动态监控,密切关注土地市场价格走势,跟踪贷款对应土地的出让情况,确保土地收益优先用于偿付交行贷款。

(二)落实房贷新政,强化个人业务。一是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标准: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原则上不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发放贷款,对于确属真实自住需求的,可予发放贷款,但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60%。对于投资、投机型购房行为,不得发放贷款。二是贷款利率执行标准。对于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按客户分层进行风险定价,贷款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的0.7倍;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5倍。三是严格落实面谈面签及实贷实付要求,确保贷款用途真实。高度重视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三查工作。要求营销人员必须与借款人及相关人员面签合同、借据等信贷文本,确保签字的真实性;要求贷款调查人员运用现场调查、电话查问、面谈面签、居访照相及其他信息咨询等手段,充分落实贷前调查要求,严把风险管控关口;贯彻落实银监会出台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贷实付”原则、受托支付要求及贷款全流程管理等相关规定,开发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系统,及时全面监控贷款资金流向。

(三)落实房贷新政,强化贷前调查。一是严格核查申请人婚姻状况,鉴别真假单身。对申请人离异情况审查,认真核实离婚证等凭证。若为刚离婚不久,则要向相关知情人进行核实,确保客户情况真实;对离婚购房客户、特别是新政出台后离婚的客户,在办理业务中区别夫妻协议离婚与法院判决离婚两种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确认,对协议离婚客户的离婚原因,以及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反复询问和仔细分析,判断离婚实情。此外,银行应从三方面调查,一看手续办理时间是否为三个月以内,二看个人征信报告中婚姻情况,三看客户经理上门调查结果,主要是家庭访问或工作单位走访调查。二是仔细辨别刚成年房主状态,追加还款来源。对客户用刚成年但还未参加工作的子女作为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情况,要求追加父母为共同借款人,并明确其所购房仍然适用二套房标准。三是严格审查首付资金来去向,避免虚假首付。一方面,加强对购房者首付资金来源的调查。如商业银行受理房贷前要求购房者必须对首付资金来源作出说明,对可疑来源进行重点核实。另一方面,对开发商首付资金去向实行严密监控,要求首付资金必须入交行专用账户,对该账户资金去向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开发商向购房者返回首付款。四是审慎评估拟购房合理价值,严防套取贷款。对新建住房合同价明显高于市场均价的贷款申请,商业银行基本予以否决。针对二手房价格不如新建住房公开透明、易受买卖双方及中介机构操纵的弊端,银行在受理二手房按揭贷款时要审慎操作。

(四)落实房贷新政,强化流程管理。政策颁布后,商业银行纷纷对房贷提高门槛甚至禁入。一是严格执行个贷制度规定。商业银行按照银监会《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范借款人资金挪用。二是重点监控个人消费贷款。对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房屋装修消费贷款、旅游消费贷款等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实行严格控制。三是密切关注经营贷款资金。如商业银行要求经营性贷款申请须出具承诺书,一旦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该行即收回贷款并予处罚,并要求按月度对经营性贷款借款人开展贷款检查。此外,建议制定统一的住房套数的认定标准和方法。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于住房套数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方法存在不同认识,这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有一定影响,且不利于房贷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统一制定住房套数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方法,并为银行提供获取居民住房套数数据的查询系统;建议制定统一的房地产开发相关抵押业务执行标准。如国内各城市房地产相关抵押登记机构及手续不一致,有的城市土地和房产抵押登记分属国土和房产部门管理,有的城市土地和房产登记在同一部门办理,有的城市规定取得预售证时须释放土地抵押,这不利于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控制。国内部分城市不支持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导致无法落实在建工程抵押,部分城市规定,办理在建工程抵押需释放土地使用权抵押。这些标准不统一,导致银行难以控制风险。

(五)落实房贷新政,加强公积金监管。一是强化住房公积金贷款监管。建议对贷款实行封闭管理,借鉴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管理办法,完善合同约定,由受托银行直接将资金划转至开发商账户,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购房,防止资金挪用;建议各省建设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办、地方政府组织房贷新政落实情况全面调查,尽快修订出台配套措施,明确二套房认定标准,实行差别化贷款政策。二是改革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可参考几种模式进行设计:参照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将住房公积金制度功能由住房保障延伸到养老、医疗和失业等保障领域,整合现有住房、养老、医疗和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综合公积金制度;探索住房公积金贷款金融监管体制,公积金的征管工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公积金中心接受政府委托,负责公积金的运营工作,并由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要求其建立风险资本和准备金制度、风险分类制度和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等,逐步规范其贷款审批、发放、投向等运营管理,使其通过政策性住房信贷机构的模式发挥住房金融保障职能。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6

关键词:公立高校开发性金融公法人公共产品

1999年以来,公立高校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贯彻落实,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由于约束缺失,出现了公立高校普遍贷款、盲目贷款,甚至部分高校不计承受能力巨额贷款、不计资金成本滥用贷款,致使公立高校出现大面积有问题贷款,其风险之严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图初步提出有问题贷款的化解办法。

一、引入政策性贷款部分置换商业银行贷款

政策性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理由:

(一)政策性银行属于公法人

既然我国法律体系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而我国现行民法对法人的分类又不能涵盖政策性银行这类新型法人,笔者认为,不妨从公法人与私法人划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性质。笔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应属于公法人,其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性银行的目的和宗旨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应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服务于公共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策性金融业务与逐利的经营性业务常常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政策性业务是非营利的或低盈利的。比如,一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对该国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安定与进步有很大意义。然而,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若以营利为指向,则相对缺乏的资金不仅不会流向落后地区,而且会出现从落后地区漏出,流向资金盈利率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此情况下,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追逐营利的理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相悖的。这样,只有由政府创设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才能向落后地区输送资金,对于由此而产生的亏损,由政府给予补贴,或担保其债务。但这并非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忽视经营活动的收益,就必然发生亏损。

第二,政策性银行由国家设立或控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政策性银行绝大多数是由政府直接出全资或部分出资创立,如日本“二行九库”、韩国的政策性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均是由国家出全资创立的;或是由国家作保证而设立。而不论政策性银行如何设立,它们都是以国家作为后盾,其组织与活动由国家控制和掌握,并与国家、政府保持极其密切的联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和意图服务。

第三,一些同属于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日本、法国,其政策性银行立法中均规定政策性银行为公法人。有学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属于公益(事业)法人;事实上,公益法人属于社团法人之一种,而社团法人又属于私法人之一种,因而,这些学者实际上是主张政策性银行属于私法人的一种。笔者认为,这是缺乏充分根据的,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只要承认公私法划分在中国的有效性,政策性银行是公法人这一命题便告成立。

政策性银行公法人的法律地位一经确立,就具备了财政性金融的职能,也就从理论上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

(二)政策性银行介入使公立高校贷款的担保具有合法性

在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对高等教育提供更多财政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对高等院校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1、政策性银行的“准财政信用”主体。政策性金融是典型的财政投融资,具有准财政属性,是财政政策的延伸。政策性金融是有助于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专门从事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为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社会进步服务,在经营上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1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和范围。政策性金融就是要把政府信用运用于市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优势;就是要用好用活政府信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将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政策性银行是准国债性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金融资产管理和稳健运营。政策性银行债券是基于政府信用而尚未被市场分化的融资形态,具有准财政、准信贷和准股权性质。

2、开发性金融理论。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为政府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性金融的活力来自于政府赋权的法定国家信用,通过把政府信用、政府协调与市场原理相结合,充分运用国家信用的高能量,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不断在体制建设和完善市场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防止和抑制寻租行为,弥补市场失灵和缺损。

开发性金融不是商业金融,一般情况下它不会直接进入已经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从不成熟的市场介入,用资金和体制建设来带动市场的发展。开发性金融的特征是,只要有市场缺损、法人等制度缺损,而又有光明市场前景的投融资领域,能够进行制度建设的、以整合体制资源取得盈利的,就都是开发性金融的领域。

3、国家开发银行支持高校的可行性。公立高校是政府投资为主导,其贷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开发银行的银行资金是最为理想的高等教育投资资金。在未来的几年中,应当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准财政性资金,加大对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品的提供力度。只要公立高校贷款是在政府科学控制之下,政策性银行对公立高校贷款是不存在风险的,即使出现风险,也不过是高校财政赤字而已。

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财政性金融要求,对公立高校提供贷款只需要政府财政担保,这就使公立高校贷款成为可能。国家开发银行最近提出“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金融推动”的二十字办行方针,而且在广东大学城建设中开行已经主动提出并置换了20多亿的商业银行贷款。2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与黑龙江10所省属高校签约,向这些高校提供9.25亿元软贷款,重点用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教育项目的建设。

二、靠政府和高校提前归还化解不良贷款

面对巨额高校贷款,如何保持高校信誉,降低财务成本,帮助商业银行盘活不良贷款,这是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并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补贴高校贷款利息,降低高校财务成本,保证高校正常运行;二是对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由政府牵头、银行参与、高校配合转让老校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压缩贷款。

(一)政府通过贴息减轻高校负担

从法律上讲,高校与企业都是独立法人,高校无疑也能像企业一样向银行进行贷款,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高等教育法》在第30条规定高校可以取得法人地位,但同时又在第38条规定高校只能依法自主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对于贷款偿还责任,教育部在教财字(1999)10号文件中虽已提出了“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并明确表示,教育部“不承担此项贷款的还款责任”,但高校并没有独立财产,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如果发生重大的财政危机,最后收拾局面的将还是政府,不可能是高校。这是高校贷款风险的最重要特征。因此,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帮助高校还贷,既是过去疏虞管理的代价,也是帮助高校摆脱困难。

(二)老校区转让收入偿还贷款

盘活存量减轻高校贷款债务。我国高校的贷款直接原因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资金和物力的不足,许多高校为扩大规模将原有的校园的物质资产和设施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建设新校园,以弥补教学和生活设施的不足。贷款较少的高校一般都是在原校区基础上建教学楼或购置设备,这样的高校即使贷款即使到期难以归还,也不会形成大问题。关键是要化解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帮助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盘活银行贷款。这类高校新校区建设竣工后或基本竣工后,位于市区或市区最佳地段的老校区如何转让,这是归还贷款的重要渠道。但老校区转化单靠高校和银行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牵头、高校参与、银行配合”。具体做法:

第一步,改变土地性质。因为公立高校老校区的土地一般属于“划拨“性质,不能用于其他用处。要想能够顺利转让,就必须将土地性质转化为工业用地,最好是可供开发用的“出让”土地。按照土地法规定,土地的性质转化是土地转让和变现的前提。

第二步,公开拍卖。由高校经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批准,委托拍卖单位公开拍卖。

第三步,鉴于高校土地面积相对较大,考虑到房地产公司的实际购买能力,为了确保拍卖成功,向高校贷款的银行应该提前介入,在房地产公司自有项目资金不少于30%的前提下,贷款支持受让高校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样可以确保压缩高校贷款,通过土地抵押措施,也是房地产公司贷款有了保障。

面对高等学校巨大的债务负担,很多地方政府是通过出让或转让位于城市繁华区的老校区获得经费,让高校偿还债务,帮助学校摆脱困境的。全国高校的土地置换始于浙江省,2000年当时浙江中医学院首先做了个试验,将原校舍不足5公顷的土地置换给一家房产开发公司,两年后,一个占地27公顷、投资2亿多的新校舍建成。

辽宁省在沈阳有17所高校纷纷出让原来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利用级差地租的原理,到城区边缘建设新校区。基本建设总投资113亿元,其中老校区土地和资产置换34.4亿元,大大压缩了贷款规模。1

2005年下半年,河南省政府“要求已经批准建设新校区而且规划占地面积达到学校事业核定规模需要的高校,或者建设新校区时已经将老校区进行置换的高校,原则上都进行老校区的土地置换”2。可见,出让老校区土地归还银行贷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部分省份和部分高校的实践已经证明。如果建设新校区的高校都能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老校区置换,公立高校贷款问题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三、商业银行对高校产业贷款转化一块

高校科技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有生力量。近年来,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和利润有了较大的增长。到2001年底,全国有400多所大学创办了近2000家科技企业,销售总收入达452亿元,实现利润近32亿元;到2003年5月,全国高校已有高校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40家。1高校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已形成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的股份制公司和企业集团,它们代表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校科技产业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严重短缺,支撑体系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管理运行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发展缺乏后劲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需要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改善,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需要整个生产经营系统的完善,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清除高校科技产业的融资障碍,促使其快速发展,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建议高校转让自身在高校产业中的股份,用转让收入归还贷款;商业银行也应该主动与贷款高校协商,通过规范性高校产业贷款和压缩高校股份来实现化解不良贷款的目的。部分高校的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四、商业银行继续支持公立高校经营性项目建设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7-0160-03

[作者简介]袁明男,农行江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南昌330008)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8

从紧货币政策的实行将会提高银行贷款的标准,增加企业贷款的难度。新余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大都需要银行的贷款业务作为支持,但是从紧政策的提出将会对企业的贷款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贷款标准有所提高。为了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自身利益,银行会提高企业贷款的标准,一些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条件,不能及时得到银行的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新余市的银行主要是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标准,减少流动资金贷款,控制各个行业的贷款。另一方面大部分银行实行了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适度从紧的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商业银行制订了相关的贷款标准,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贷款客户和贷款项目。

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贷款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前应该如何降低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更好地促进新余市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管理者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当前由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新余市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新余市政府需要做出合理的政策调整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需要增强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政府应该采取适当地措施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还可以采取有效地措施引进外地的资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担保。政府对于新余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做出相应的项目规划,选择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企业重点负责项目的建设。政府为了更好地保障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的贷款提供一定的担保,扩大企业的担保规模,可以适当地建立一些担保机构加强民间资金的支持力度。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9

商业银行保障房建设的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以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为主

目前,商业银行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提供的金融服务以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为主,包括廉租房开发贷款、公租房开发贷款、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两限房开发贷款和其他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出台了经济适用房贷款管理办法、棚户区改造贷款管理办法、公租房金融服务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指明了方向。

保障房开发贷款占比较低,但占比逐年提高

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属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品种之一,在大型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中,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占比普通较低。截至2011年中,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的保障房开发贷款余额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74%、1.93%、2.82%和14.57%。从2009年至2011年中期,商业银行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占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尤其是交行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中的占比最高,2009年末、2010年末和2011年中的占比分别为3.23%、12.13%和14.57%。

保障房开发贷款已成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新增长点

2011年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占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贷款的43.3%;且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比年初增长54.8%,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速48.3个百分点。在2011年上半年,工行、农行、建行和交行的保障房开发贷款增长率分别为1.47%、5.66%、4.36%和26.22%,高于同期各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长率。尤其是农行,在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出现负增长,但保障性住房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2010年,大型商业银行保障性住房贷款的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农行的保障性住房贷款增长率最高,达到了51%。从工行、农行、建行和交行的保障房开发贷款增长率与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的对比情况来看,工行、农行和建行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率均远高于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但交行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率低于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

保障房开发贷款以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为主

与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相比,由于经济适用房可以出让产权、资金回笼速度较快、贷款期限较短,商业银行主要贷款支持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例如,建设银行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中,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的占比高达80%。

保障房开发贷款在保障性住房总投资中占比不高

2011年,住建部公布建设计划,计划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年度投资约1.3万亿元,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拨款1030亿元,地方财政拨款4000亿元,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筹集8000多亿元。2011年上半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如下半年保持同样增量,预计全年累计新增1800亿元,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中约占14%左右。

商业银行开展保障房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银行欠缺激励政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的民生工程,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先后制定下发了多个指导办法,指导商业银行在遵循商业原则的前提下,向符合条件的项目公司发放贷款。但同其他商品房项目相比,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利润率低,不能支付过高的利息,在目前信贷资源偏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综合收益,倾向于对能获得较高综合回报的公司发放贷款。

项目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不清晰

保障性住房在各地开展的进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运作机制不清晰的问题。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已成立了专门的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质量过关、分配公平、管理规范。但在中西部地区,由于财政收入偏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较少,政府相关的政策制度不完善,保障性住房项目缺乏成熟的运作模式。

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普遍存在收入不能覆盖本息的问题。由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带有产权性质,并在5年后可以上市转手交易,本质上是商品房,不具有公共产品特征,政府已逐步加大了公租房和廉租房等出租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将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但这两类保障性住房均以租金收入作为项目的收入来源,普遍存在项目收入不能覆盖贷款本息、资金回流慢、成本回收时间长等问题,且缺乏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在贷款期内容易产生租赁纠纷,会影响贷款本息正常收回。

项目主体运作风险和合法性风险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收益很低,开发商逐利的本性使其在工程质量、开发品质、销售力度等方面的积极性都明显不如商品房开发项目,且国家尚未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对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差、销售进度慢、资金回笼慢等问题,形成贷款难以归还的局面。例如,近期海南发生了缩水钢、问题涂料进入保障性住房项目事件。此外,对于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性住房的项目,开发企业经常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来拉长项目总体开发周期,减缓整个项目的销售进度,以达到长期占用信贷资金和转移销售回款的目的。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贷款条件比一般商品房开发贷款的条件低,且受政府工程等因素影响,往往会使商业银行忽视对其项目合法性的认定。例如,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未取得政府部门关于项目的批件、批复以及建设项目所需的四证,建设项目资本金投入未达到项目总投资的法定比例,项目规划设计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甚至部分项目存在以保障房项目立项,实际建设商品房的问题。而对项目许可的真实、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等审查不严往往会产生风险。

抵押担保不足和贷款期限过长

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担保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土地抵押受限制,即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土地大部分为划拨土地,用途限于建设保障性住房,部分城市的国土部门无法办理抵押手续;二是转让对象受限制,保障性住房产权为有限产权,其转让对象和受让对象均受到一定限制,转让者需满一定年限才有权转让,若仍作为保障性住房性质的,受让人需符合购买保障性住房条件;三是转让价格受限制,有的地方政府要求,转让保障性住房获得的收益需向政府补齐,这使得银行在处置这些有限产权的保障性住房时,获得的偿债资金较少。

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期限从3年至15年不等,按照人民银行相关办法的规定,经济适用房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廉租房建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已达到了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的最长期限,因此,公租房开发贷款存在期限较长的问题。由于贷款期限较长,贷款期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将相应增大,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商业银行开展保障房金融服务的建议

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银行发放贷款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需要出台一些鼓励政策,从考核机制、贷款规模、监管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商业银行主动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例如,从考核机制上,降低保障性住房贷款的资本计量系数,减少商业银行关于保障性住房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从贷款规模上,单独对商业银行核定保障性住房贷款额度,不占用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从房地产监管政策上,单独统计保障性住房贷款,独立于房地产贷款统计口径之外,对于保障性住房贷款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适当予以奖励。

深入调查研究,实行差别化政策

区别于商品房住房项目,为贯彻国家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战略,商业银行应针对保障性住房的五大类品种,制订各品种的贷款管理办法,在已推出的经济适用住房贷款、廉租住房贷款等贷款业务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商业原则加快探索信贷支持公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新模式,在2011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的《关于认真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制订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管理办法,加强贷款管理,对负责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行名单制管理,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贷款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坚持商业原则,优选项目予以支持

商业银行需坚持商业原则,不论政府投资性质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性质的项目,都要认真考察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确保项目自身的收入可以覆盖银行贷款本息,选择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清晰的项目予以支持。面对政策市场机遇,商业银行应果断出手,积极营销,有效开拓保障性住房市场。重点支持经济发达区域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城市、交通便利、公共及配套设施建设较为齐全、开发企业实力较强、合法性手续齐备的优质保障性住房开发项目,避免介入房地产市场不规范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不符合保障性住房有关规定、未纳入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或合法性手续不齐备的项目。

商业银行获取优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主要途径有:从地方政府和住房保障与住建委获得重点保障性住房项目名单,通过项目调查评估,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项目的运作模式是否可行。此外,商业银行要从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充分总结经验,以便把控保障性住房贷款风险。从某些方面,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保障性住房贷款有相似之处,两类贷款都需要注重考察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确保项目自身收入不足以归还银行贷款时,地方财政有实力支付保障性住房的回购或建设资金,从而置换并归还银行贷款。

锁定重点客户,注重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选择有运作经验和资金实力的主体作为借款人,主要目标客户包括大型房地产企业、有资金实力的保障房投资平台。对直辖市和重点省会城市,可单独制订保障性住房支持政策,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从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平台及房地产企业等列入支持类客户名单,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向资本金充足、治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自身经营收入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应鼓励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分行通过与国土部、土地储备中心及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授信额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在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前,要重视合法性手续和资本金到位情况的调查,对于合法性手续不齐备的项目和资本金未全部到位的项目,坚决不能发放贷款。为加强贷后资金监管,建议采取“一个项目,两个专户”模式,对于存在配建保障性住房的项目,将贷款按投资比例进行分割,建立商品房开发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两个专户,分别进行资金封闭监管,专款专用,并分别按销售进度或期限等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有效防控风险。

创新信贷方案,提供综合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政府土地储备贷款和高校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运作经验,采用政府回购款质押方式和收入账户质押方式,解决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项目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的租金收入一般不能覆盖贷款本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和承贷企业协商,综合调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其他资金,用于按期归还银行贷款。

商业贷款新政策篇10

关键字:助学贷款;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4-0049-02

2004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共同研究,对这项制度的相关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招标工作也己顺利完成,中国银行成为中央部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独家经办银行。同期,中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还颁布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新政策的出台,放宽了助学贷款的条件,该项业务进展很快。截止2005年底,高校核定累计贷款金额为12.7亿元。

贷款无担保是这个新政策的主要特点。较之过去推出的助学贷款政策,新政策无需担保人,是一种完全的信用贷款;贷款人只需提供学生证,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及见证人的材料即可申请贷款,新的助学贷款已被贫困大学生誉为入学的“绿色通道”。但贷款终究是经济行为,银行必须要考虑经营风险,必须要考虑成本利润,新政策在这些方面并没有给银行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这就使得无担保信用贷款政策的实施将意味着银行风险的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风险。各家商业银行考察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主要依据是借款人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但对于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却难以考察。我国各大高校曾采取过对贫困生发放一定比例的贷学金来帮助这些同学完成学业,但学生毕业以后,其中一部分同学不知去向,使学校贷学金帐户成为呆帐和坏帐。当时申请贷学金的依据也是《家庭情况调查表》,如今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助学贷款依据同样是该调查表。可见,助学贷款不过是把学校放贷的风险转移到商业银行而己。

2.还贷风险。在北京新华商业风险管理公司社会调查中心的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中,40%的大学生毕业后将无力在4年内按时还贷。出于目前上学费用较高,一个大学生4年大学如果全部依靠贷款,最少也要2万元左右。而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既使学生一毕业就找到工作,收入也不会很高。除去生活费等必要费用,每月的还款能力最多只在几百元以内。如此速度,按时还贷几乎没有可能。

3.信用风险。助学贷款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后,商业银行就很难了解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助学贷款本息难以收回。新公布的政策规定:承诺贷款逾期一年不还,又未提出展期,可由贷款人在就学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码,予以查询。考虑到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及高校对本校声誉的保护,这条措施的效力不容乐观。另外,即使在全力追寻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找到了借款人,但是商业银行付出了较高的追索成本,最终结果仍然不利于银行。

4.政策风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第六条规定:“各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发生呆坏帐,分别由各商业银行总行核实后,按实际发生额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核销。”在这里的“按规定核销”几字是模糊的,可以做出以下三种解释:一种是由各商业银行总行核销;另一种是到国家财政部核销;再者到中央银行核销。若是按照第一种核销方式,则呆坏帐的最终结果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将影响其资产质量,竞争力和金融信誉。第二种解释是由财政部核销,这种核销方式则更是与商业银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作机制背道而驰,使商业银行又回到了国家银行的老路上,是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潮格格不入的。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商业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环境、形式、背景、政策上都是有风险的。然而,新政策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教育理念,是一项支持科教兴国,促进人才培养的金融政策。如此,我们便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既要保证每一个家境贫寒但学业优秀的青年可以获得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又要保证大学生毕业后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既要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又不能等到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之后再实施助学贷款政策。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在我们还未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的时候,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信用观念,熟悉信用贷款的规则,使他们成为一批有着现代信用观念的信用群体。

2.规范申请制度。由于《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真实性的难以考察,不能作为申请贷款的主要依据的,所以,学校应该对贫困生贷款条件的审核工作负起责任,保证助学贷款的“专款专用”。

3.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为防止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期归还贷款,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企业信用评估方法,在大学生中间建立起个人信用评估与登记制度,建立个人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的搜集、评估、登录、处理,率先在银行内部形成个人信用制度的初步框架。对少数逾期不归还又未提出延期者,银行可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码,并将其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中长期保存,使其今后的大部分社会经济活动都可能因此受影响。

4.加强对贷款人毕业后的监督力度。学校作为借款大学生与商业银行的中介,应切实充当好中介人的角色,协助银行做好将来的还贷工作。学生毕业后,学校应将该生的就业单位和去向汇总后交予银行,通过银行工资系统,充分利用借记卡,储蓄卡,信用卡等先进的结算工具,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予以大致掌握。随着个人收入转帐系统、税收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比较严密的个人收入监管机制。

5.大力发展教育基金。建议以高校为单位建立贫困生教育基金,资金来源为国家拨款、学校自筹、企业赞助、社会捐助和税收等形式。基金救助对象为贫困生,多数为有偿使用,定期借用,分期偿还,不计利息,只还本金。通过建立教育基金的方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救助手段,从而缓解对银行助学贷款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