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01

区域环境质量篇1

关键词:减排政策工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30-02

1研究目标及意义

此论文主要以工业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受低架污染源影响的区域,运用aeRmoD模型,预测区域在减排政策实施前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工业区域的环境管理和政策导向提供基础,对现实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研究内容

(1)调查工业区域在2014―2015年期间的减排政策和减排对象,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前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

(2)调查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典型低架点源开展的环保治理工程方案措施及其治理效果进行调查,并对环保工程的效果进行调查。

(3)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减排政策带来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搜集当地2014年和2015年全年的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对比模拟计算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的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及不相关原因。

3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

(1)研究工具。

此研究用eiaproa2008软件运行aeRmoD模式,该软件由宁波环科院(SFS)六五软件工作室研究开发,主要依托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进一步预测模型中的aeRmoD模型。

(2)技术路线。

①利用aeRmet、aeRmep处理原始气象(包括地面气象数据以及探空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在运行aeRmet、aeRmep基础上运行aeRmoD。

②基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典型低架点源整改前后的污染源强运行计算,得出结果。

③运用eiaproaDrawer直观表征整改前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贡献值浓度情况,对比研究实施整治的效果。统计2014―2015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别分析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42014年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模拟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按照此次研究方向,对区域内在2014―2015年接受整改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调查,这些污染源均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完成了环保整改工作,接受整治的污染源类型主要分为锅炉燃料废气和有机废气。

根据2014年的常规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40%;日均浓度稳定达标,最大值占标率为53.3%;区域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50%,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超标,最大值占标率107.5%;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标,占标率为155.7%,日均浓度最大值超标,占标率为134.7%。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2014年,各典型污染源在区域内主要特征点的So2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83%~15.36%范围,S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86%~8.16%范围;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1.95%~29.7%范围,n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444%~12.19%;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964%~30.38%,pm10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1%~10.5%;VoCs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18938~0.018938mg/m3,VoCs年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974~0.158486mg/m3。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

5区域减排政策及典型固定低架点源治理实效

2014―2015年期间该区域实施了减排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方案包括:(1)积极推行工(产)业园区集中供热;(2)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臭氧污染。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污染源为燃料烟气和有机废气,在减排政策的实施下,针对区域内的典型污染源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典型污染源得到了有效削减。

区域内的锅炉废气主要采用集中供热替代和改用清洁能源的治理措施,该项措施的实施使得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下降幅度达99.0%、no2下降幅度达91.9%、pm10的下降幅度达99.7%,减排效果显著。

针对VoCs,区域内重点排放大户削减明显,使得典型低架点源的VoCs排污量下降了89.1%,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显著。

有机废气分别采用了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的治理工艺以及氧化分解的治理工艺,其中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效率最低,仅达61.4%,另外两种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分别达90%和89.4%。有机废气的治理工艺效果差异性较大。

6减排治理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

(1)减排措施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中So2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4.65%,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7.82%;n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22.3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9.29%;pm10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30.10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474%;VoCs的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112mg/m3,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0.13843mg/m3。

(2)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反映出了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模拟计算的结果偏小,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典型低架点源尚不全面所致。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浓度变化未反映出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氮受燃料使用总量的影响较大,而受燃料类型的影响较小所致。

7结语

该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区域减排政策及环保工程进行了调查,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际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整治前,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而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整治效果差异较大,其中集中供热方案以及能源替代方案效果显著,各项有机废气治理措施差异性较大。实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中So2和pm10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受减排政策的影响,而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监测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反,表明该研究区域内减排政策的实施未能使区域内的no2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伯鑫,傅银银,丁峰,等.新一代大气污染估算模式aeRSCReen对比分析研究[J].环境工程,2012,30(5):71-76.

[2]黄浩彬.国内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发展现状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5):82-83.

区域环境质量篇2

[关键词]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运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90

“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中有各个部分组成一个系统。系统发挥的是全局的作用,系统将其中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共同发挥作用。此外,系统与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进行协作。在我们了解了系统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环境系统。环境系统,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总称。这里的生物因素有人与动植物圈,非生物因素有大气、土壤、水等环境,还参与一些引力等自然现象。[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系统的庞大性和复杂性。因而,我们需要去找寻,更好的方法去进行环境质量全局的评价,不断推进新的形势与新的方法,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收获。

1指标体系

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拥有着目标性、层次性、多变性等。并且组成环境系统的每个变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第一,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工业的发展,发展形势很难得到转变,还是以粗放型的经济为主体,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第二,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和排放率也在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国家投入了大部分的资金,去进行环保工程,例如,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建设绿化带等。

11经济发展指标

反应国内的生产总值、工业总值等,这些重工业对于环境污染较农业更为严重,因而我们在进行建模时,一定需要把工业总值作为重点来建设。其次,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例如,垃圾的排放、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品的消费等。[2]在一些城市中,城市人口已经占据一半以上,城镇人口在不断地增长中,必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构建模型时,将城镇人口作为社会指标的代表,这样具有典型性。最后,煤炭、电力等资源也是主要空气的污染源,即使它相关联在工业和人口,但它具有影响环境的直接性,需要我们进行建模时,把它加入能源消耗指标当中。

12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包含的方面较广,综合性也较强,主要包含: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辐射环境、水环境等。水环境代表着水资源以及化学含氧量;大气环境主要有粉尘和二氧化碳;土壤环境包含固体废弃物,工业尘土;辐射环境主要是受到辐射影响的区域。

13生态指标

生态指标主要是,城市的绿化带以及绿色植物的覆盖,这些里面混合着土地的面积,与一些环保区域,很难进行预计与估算,我们可以将它们剔除出去,在进行模型的建设。

14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管理指标是一些环保投资,污染监控之类的指标、城市环境的检测等,其中环保投资,主要有污染整治投资、生态保护费用等一些费用。这些费用,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努力、企业的帮助、政府的扶持,这些能让建模更加有意义,体现建模的严格性,不断反应区域的发展情况。

2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

21Gm模型

未来的指标方法与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我们现如今的一些预测方式多种多样,可供我们选择的也较多。但是我们一般不会使用那么多,我们只使用一些较常用的。比如,逐渐回归方法、线性回归方法、概率预测方法等。目前,灰色系统理论也应用在多种领域当中。灰色系统要求我们从大方向看问题,要求看问题的系统性。[3]它主要用于研究一些结构信息不清晰的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系统就是典型的灰色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灰色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叫做微分方程。我们一般在进行建模的时候,会大量应用到原始数据。而灰色系统理论是应用到电脑生成的数据,很是方便。即使在电脑上的信息不够充分,不容易整理,但是系统本身有其的有序性,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灰色系统理论来说,一些无规律的数据以及排列混乱的物品,都是可以用灰色理论系统解决的。灰色系统从大方面来看,每一个系统都是有能量的,能量必将伴随着累积衰退,这其中就包含指数的量化。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将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规律性的数据,变得更加的清晰明了,并且从中深挖出其中的规律。其中Gm模型就是灰色系统模型中的一种,它的建模方式是这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的时间序列可以用Gm模型进行处理。它能够将数据处理的更规范、标准。还可以处理加权后的数据,应用度很广。因而,我们可以用它进行对综合指数的预测,进而得到原始数据。我们可以应用Gm模型进行工业总产值、区域环境系统、环境质量等进行分析,各污染物数据预测,可由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各污染物权分布求得。

22相对关联预测模型

相对关联预测模型,是通过关联矩阵得以实现的,矩阵的每一行都有相应的关联度,可以对一些单独数据,进行单独的预测,我们进行的预测通常公式如下:

设C为各项目标准化数据矩阵,Ri为行向量,规一化Ri得R―i,

R―j={rij/5i=1rij,i=1,2,…,5}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相对关联模型对于数据处理的方面,做得很好,能将数据之间联系到一起,不断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得出关联的结果。在实际的区域环境评价系统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数据的整合有着很大的帮助,更好地体现数据的联系性。

3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运用

这个模型使用中国的华东地区为例,其中表中体现了此地的人数、能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经济发展、环保建设等。见下表。

我们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与预测,更能体现出数据的准确性。

①综合评价。我们在进行建模之后,数据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可是对于数据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来分析。数据的综合评价较好,就说明环境质量不错,加入评价得不好,就说明环境较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②预测。我们可以将一组数据,用Gm模型分别去预测它的指标,之后利用关联预测模型,进行相关性的预测,最后在得出预测的结果,预测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③检验。在这些工作都做完了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检验,以免发生错误的数据。早检查出来,早改正,也能体现出建模的准确性,更好地使我们的区域环境全局评价更为准确。

4结论

通过,对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的运用,我们发现区域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看出环境的情况,而对于区域环境整合分析建模,可以让我们发现环境的问题。通过这些清晰的建模数据,我们更能清晰的了解环境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吉旺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及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区域环境质量篇3

   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and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and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andBhat-tacharya(2001)、mohrand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西藏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着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着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着。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着性贡献。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着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西藏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①,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式略)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式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着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着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着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区域环境质量篇4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硫;环境损失补偿;珠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3-0201-05

本文所指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内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2个副省级城市和7个地级市的全部辖区(即所谓小9+2区域),包括了珠江口的河网平原地带及其周边的丘陵低山地区,陆地总面积55875km2,2005年末常住人口5288万人,区内生产总值合计约3.37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119亿美元,与总面积约10万km2的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5年区内生产总值之和(3.39万亿元)基本相当。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和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压力大,超过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退化,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尤其是大气环境的恶化已经对整个区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区域由于独特的下垫面特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大气系统,“9+2”个行政区共享这个区域大气系统。但是,这个大气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气的消纳能力是有限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科学管理这个大气系统是保障珠江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计算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并探讨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对策。

1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通常为8~12km。对流层中空气的密度也是从地面到高空逐渐稀薄,海拔3000m以上的区域因空气稀薄,部分人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下降约6℃。按(1961-1990年)标准气候值,广州地面1月平均气温13.3℃,7月平均气温28.5℃,即使在夏季,离地面6000m以上的大气层气温也低于冰点,而冬季大气层气温的冰点高度可以下降到2000m以下。因此,积雨云的高度通常在3000~6000m之间。大气污染物主要积聚在3000m高度以下的对流层下部。高全州(2007)对广州酸雨降水过程的研究也表明雨水是在[Cm)]降落过程中获得酸性的高全州,陶贞.广州市和珠海市大气降水的化学性质――对常年(23个月)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两岸四地第四纪环境变化与古树研究学术研讨会,东莞樟木头,2007年5月26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致酸气体应该是滞留在积雨云以下的对流层中。

匡耀求等: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及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对策探讨2008年第3期很多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在进入大气层后,主要通过降水过程来清除,对于地处低纬度地带的珠三角区域来说,降水过程通常发生在3000m以下的低空,降水过程发生前,低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后会向高空扩散;而降水过程发生后,低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大降低,而高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相对较高,又会向低空扩散。3000m以上的高空二氧化硫浓度通过对流和扩散机制会基本保持相对饱和的准平稳状态,实际能容纳和清除二氧化硫的大气层也就是3000m高空以下的大气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0.06mg/m3,在垂直对流充分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系统瞬时最多可容纳二氧化硫1006×104t,如果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系统二氧化硫总量累积到这个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空气质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出二级标准限值。如果只容许10000km2区域执行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区域要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则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系统瞬时最多可容纳二氧化硫455×104t,而2000-2005年的6年间累积的排放量已超过了这个数量,2005年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仍高达76×104t。如果不是2005年降水较多,老天爷帮忙清除了大量二氧化硫的话,现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很多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会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广州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在2002年的日平均浓度就达到了0.057mg/m3,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值(0.06mg/m3)非常接近。在2003年和2004年,广东遭遇连续两年大旱,珠江三角洲区域降水明显偏少,2003年广州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上升到0.059mg/m3,2004年更上升到0.077mg/m3,大大超出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幸亏在2005年夏季珠江流域出现持续强降水,清除了大量二氧化硫,使得广州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在2005年回落到了0.053mg/m3水平。

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各地监测结果推算(表1),2001年珠江三角洲区域3000m以下低空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约381.79×104t,整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3mg/m3;2002年珠江三角洲区域3000m以下低空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增加到441.31×104t,整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上升到0.026mg/m3,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比2001年增加了59.52×104t,而当年整个区域向大气中排放了二氧化硫77.63×104t,据此推算,2002年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过程降解和清除了二氧化硫18.11×104t;2003年珠江三角洲区域3000m以下低空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增加到518.47×104t,整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上升到0.031mg/m3,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比2002年增加了77.16×104t,而当年整个区域向大气层排放了二氧化硫87.49×104t,据此推算,2003年的大气过程只降解和清除二氧化硫10.33×104t;2004年珠江三角洲区域3000m以下低空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增加到566.1×104t,整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上升到0.034mg/m3,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比2003年增加了47.63×104t,而当年整个区域向大气层排放了二氧化硫81.14×104t,据此推算,2004年的大气过程降解和清除了二氧化硫33.51×104t;2005年珠江三角洲区域3000m以下低空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增加到582.28×104t,整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上升到0.035mg/m3,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比2004年增加了16.18×104t,而当年全区域向大气层排放了二氧化硫76.36×104t,据此推算,2005年的大气过程降解和清除了二氧化硫60.18×104t。由此不难作出判断,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系统降解和清除二氧化硫的能力在10×104t/a至60×104t/a之间,变化范围较大,降水的强度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高低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系统降解和清除二氧化硫的能力有显著影响。2005年,由于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已相当高,广州市2004年底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已高达0.077mg/m3,加上当年出现了持续强降水,大气过程降解和清除的二氧化硫达到了60.18×104t,而在2003年,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水平还较低(2002年全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只有0.026mg/m3),加上当年出现大旱,降水比历年平均水平少了约30%,2003年大气过程降解和清除的二氧化硫只有10.33×104t。由此我们推断,在正常降水条件下,若保持大气环境质量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在20×104t左右,这相当于2002年的情况。如果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超过20×104t,而降水没有增多的话,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必然增加,大气环境质量必然下降。如果容许部分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则在降水较多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多可达60×104t。目前珠江三角洲区域已有不少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如果要保持现状不再恶化的话,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不能超过60×104t,而2005年该区域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还高达76×104t,减排任务仍然繁重。

2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污染负荷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污染负荷也迅速增加。以二氧化硫(见表2)为例,到2001年,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年排放总量已接近75×104t,差不多是正常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容量(20×104t)的4倍,比最佳气象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量(60×104t)还高25%,而且排放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整个区域二氧化硫的年排放总量峰值达到87.5×104t。从2002年开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逐步推进,到2004年,珠三角区域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开始有所减少,但是,2005年全区域的排放总量仍然高达76.36×104t。污染负荷大大高出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的降解与清除能力。

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的质量正在逐年下降。根据各行政区监测到的空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以面积加权得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正在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0.023mg/m3增加到了2005年的0.035mg/m3。如果排放总量按每年消减6×104t的速度递减,大气过程的清除量达到2002-2005年的平均水平,即每年30×104t,则到2010年,整个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到46×104t(实际上,国家下达广东省“十一五”期间So2总量削减目标是15%,如果珠江三角洲区域也是削减15%的话,2010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是64.9×104t),整个区域大气环境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将达到0.043mg/m3,大气中滞留的二氧化硫总量将达到722×104t。在这种情况下,珠三角的大部分区域在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会超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对策探讨

珠江三角洲区域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无疑难以支撑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巨大需求,面对大气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早在200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就印发了《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提出要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200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控制在55×104t以内,2005年控制在48×104t以内,2010年控制在45×104t以内”①。而实际上,到2005年全省火力发电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高达70.3×104t,已大大超出了原来计划的控制目标。2005年火力发电厂的排放量占全省二氧化硫总排放量(129.4×104t)的54.3%,火力发电厂脱硫设施去除二氧化硫11.8840×104t,只占全省二氧化硫去除总量(25.5258×104t)的46.56%。电力行业不但没有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而且脱硫进程也是拖后腿的。为什么《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重点整治的电力行业在脱硫进程上反而拖了后腿呢?由于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供应的强大需求使得政府部门在保障电力供应和控制污染排放的问题上左右为难,而对环境恶化形势和危害的认识不足,则使政府部门容易作出妥协而容忍火电厂的排污。有些地方的领导甚至还提出了“宁可呛死,也不要饿死”的口号。

前已论及,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若保持大气环境质量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在20×104t左右,排放总量超出20×104t,大气环境质量就会下降。事实上,整个珠三角区域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1986年就超出了20×104t(当时珠三角经济区排放约16×104t,香港排放约6×104t),也是从那时开始珠三角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开始下降,酸雨频率开始增加,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已从局部开始逐步体现[1]。但是,当时大气环境的恶化无论范围和强度都还不算严重,局部造成的环境损失也很少受到关注和重视,相比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加,大气污染导致的环境损失和环境质量下降似乎都可以接受。20多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诱惑下,人们对大气环境的恶化逐步适应并变得麻木,而现在珠江三角洲区域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高达80×104t,比Ⅱ级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下的最大环境容量(60×104t)还多20×104t,大气环境质量已整体下降到Ⅱ级水平②,而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区域下降到了Ⅲ级,在外地正常环境下生活的人一旦进入这样的环境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咽喉受到强烈刺激,但是我们很多人已经麻木了。

要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尽快扭转大气环境逐年恶化的趋势,我们必须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恶化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认识到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大工业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划必须科学决策。目前应该着手考虑大气环境容量的区际分配、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损失补偿问题,从经济利益上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追求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不惜超量排污的行为。

珠江三角洲的9+2个行政区共享一片天空,也就是说共享同一个只有有限环境容量的区域大气系统。比如,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若保持大气环境质量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只有20×104t左右。有限的环境容量在9+2个行政区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办法和协调机制,否则各行政区会不顾后果去抢占这些大气环境容量。香港在1993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就达18.1×104t,东莞市在2003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20.1×104t,广州市在2003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更达20.8×104t,其中一个行政区的排放总量就几乎耗尽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环境容量,所以珠三角的大气环境质量必然逐步恶化。为了拯救蓝天,必须努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公平而高效的机制,让排污企业产生自觉削减排污量的动力。就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而言,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各行政区的人口和面积将珠三角区域当年大气过程清除的二氧化硫量(即当年动态环境容量)在9+2个行政区之间作出分配,得到各行政区的基础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监测的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水平计算当地大气环境滞留的污染物总量的年度变化情况,与当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如果当地大气环境滞留的污染物总量在当年增加的量超过当年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当地基础环境容量之差,则说明其它区域排放的二氧化硫影响了该行政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这个行政区应该得到经济补偿;如果当地大气环境滞留的污染物总量在当年增加的量小于当年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当地基础环境容量与之差,则说明该区域排放的二氧化硫转移到了其他行政区,这个行政区应该从经济上补偿其他行政区。地方财政收入是政府不惜超总量排污[Cm)]

①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粤府办[2000]7号,2000-2-15。

②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监测结果报告。表4大气环境污染损失补偿计算结果

tab.4estimatedamountofcompensationtotheloss

duetoatmosphericpollution

行政区[]2002年-2005年合计

超量排放二氧化硫(104t)按每吨二氧化硫补偿2000元

计应得补偿金额(亿元)广州市55.69-11.14深圳市16.55-3.31珠海市18.51-3.70佛山市57.43-11.49江门市-57.9811.60肇庆市-164.7932.96惠州市-40.078.01东莞市67.68-13.54中山市9.85-1.97香港特区30.21-6.04澳门特区6.92-1.38

[Ht6SS]注:负值表示当地大气环境中滞留的这些二氧化硫系来自区外。

发展粗放型经济的根源,由于污染排放带来的收益直接体现在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上,所以补偿应该从污染排放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开支,补偿受污染地区政府的财政。这样地方政府才会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去严格控制管辖范围内的污染排放。珠江三角洲区域2002-2005年大气环境污染损失补偿初步计算结果如表4。大气环境受损失的地区只有肇庆市、江门市和惠州市,而其它行政区都是超总量排污区,超量多少依次为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香港特区、珠海市、深圳市、中山市和澳门特区。据估算,目前二氧化硫减排的成本相当于1260元/t(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而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造成的损失则要大得多,按每吨二氧化硫补偿2000元计,肇庆市、江门市、惠州市应该分别获得补偿金额32.96亿元、11.6亿元和8.01亿元。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香港特区、珠海市、深圳市、中山市和澳门特区应该分别支付补偿金额13.54亿元、11.49亿元、11.14亿元、6.04亿元、3.7亿元、3.31亿元、1.97亿元和1.38亿元。这样,可以从经济利益上抑制地方政府超量排污追求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冲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uangYaoqiu,SunDazhong.DegradationofnaturalResourcesbyenvironmentalpollutionaComparativeStudybetweenHuizhouCityandZhaoqingCity[J].ChineseGeographicScience,1999,9(4):358~367.

estimationoftheCarryingCapacityof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overthe

pearlRiverDeltaRegionandCountermeasuresforControlofSulfurDioxideemission

KUanGYaoqiuHUanGningshengXULianzhongLiUYumaYaYanGXiaofei

(Center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Research,GuangzhouinstituteofGeochemistry,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angzhouGuangdong510640,China)

区域环境质量篇5

摘要从区域与流域、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河道与源头、海洋河与内陆河等几个方面问题,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为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注意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地球为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水环境的作用下,又为人类及自然界提供生存繁衍的生物链,维持着人类及自然界的生存与发展[1]。在若干年前,水资源水环境是处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类及自然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若干年后,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由于工业用水量的大量增长,农业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多,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致使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了改变,乃至造成水质污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已报道的永定河的污染、太湖的绿藻、沿海的赤潮就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给人类的警示。水资源水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水资源、水环境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笔者针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1区域与流域问题

在一个流域内的水资源水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为流域内的社会发展提供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水资源水环境在同一个流域内的不同区域是独立的或半独立的,但总体是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在流域内修建水库,将统一的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从系统而言,已经造成水资源水环境的不连续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当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将调度其他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补给,如永定河水系的调水计划,不仅使区域水资源得到补给,而且又将水源的不连续性变成阶段性的连续性。另外,某一区域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将引起全流域的水环境恶化,往往由于上游的水污染事件给下游带来损失。因此,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中,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形成上下游、流域与区域之间协同保护与管理的战略框架,筛选有利于全流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案,科学规划,科学调度,全面发展。决不能以局部区域的利益、局部区域的发展为借口,以牺牲流域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的经济繁荣。

2水质与水量问题

从水文学角度而言,在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估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是指水质变化程度,也就是水体污染后水环境发生改变的状况;“量”是指水量多少,也就是水体总量的多少。对同一水质污染事件,在水量多少不同的情况下,水环境改变乃至发生恶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近十几年来因天然降水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达到严重超采的程度,各江河湖泊已频频告急,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枯,水环境到了严重破坏的“红色警戒”程度。在水体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当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污水排入后,常常造成受污水体的水质急剧变化和严重的损失;如果有充足的水量则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变化就会减轻,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持江、河、湖、泊一定的水量,待水污染突发事件爆发后,可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现代社会在关注水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在全流域内科学地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增加各江、河、湖、泊的有效水体,尽量保证各大江大河不断流,不干涸,对中小河流也应保持一定的水量。黄河保持多年不断流就是很好的证明[3]。同时,应增加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坚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并重、维护和治理水环境并重的基本理念,科学有效地保证有限水资源状况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走水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3地表水与地下水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根据来源可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2个单元,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联通的。通常我们往往注重地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因为这是可知、可见的水域,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估的。例如,每发生一次水污染事件,必将造成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恶化,或者说老百姓的庄稼受到破坏,引起的关注及反映是迅速的,会得到及时处理。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若受污程度不够严重,则水环境水资源受到的破环往往是不会被及时发现处理,最后常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怀来化肥厂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事件,至今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依然不能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中氨氮成分严重超标,大量使用农药也使土壤有害物质量增高,由于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交换作用,必将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当前情况下,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已经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部分区域已经造成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导致地下水漏斗区的延伸与扩大,造成地面沉降的发生。

因此,应重视地下水的变化过程,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不要盲目地抽取区域内的地下水,政府应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活动,进行适度的控制[4]。

4河流与源头问题

河流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5]。河流中下游一般是城镇比较聚集且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水环境破坏也是相对比较严重,如海河流域下游,因大量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水质恶化;黄河中下游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饮用水紧张。由此可见,河流的中下游水资源水环境的受害程度要大于上游地区。

河流源头一般为山脉的主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因人烟稀少,其水质极为良好。源头来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下游河道流量的变化,源头水质的变化同样会影响下游水质的变化。目前,大江大河的源头保护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如三江源保护区水源保护较好。但是一些小的河流源头保护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小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小,源头生态一旦遭到破坏,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对中下游河道的影响极大。所以,在关注河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状况下,多种利益矛盾相对突出,往往为了获取利益,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要严防个别企业或个人在“源头”附近进行影响水源健康的开发或作业。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中,除了关注河流的水环境现状,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应列入各级政府的监管之列[6]。笔者认为,源头的保护重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在一些小河流源头设立保护区,或者建设森林公园等,在保护区内严禁各种对保护水源不利的活动,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这样保护了“源头”,也就保护了一条河。

要正确处理好河流与源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全盘考虑和分析这个有机的整体。大河流的保护机构(河务机构)目前建立的比较完善,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乡(镇)为了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专门成立小的河流保护机构或建立河源保护区。

5海洋河与内陆河问题

河川尾间不与海洋沟通,在沙漠戈壁中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称为内陆河或内流河,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海洋河或外流河,在我国内陆区面积达344.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5%。张家口市区内陆区面积达到1.3815万km2,占市区总面积的41%。内陆河流域具有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干旱指数高等特点,内陆河多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发育在封闭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内,支流少而短小,绝大多数河流单独流入盆地,缺乏统一的大水系,水量少,多数为季节性的间歇河。在内流区内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长期居住的居民比较少,水资源的量不是很大,开发程度也较低,所以水环境受破坏程度较外流河轻。海洋河也称外流河,外流河往往形成庞大水系,河流水量大,大多数为常流河。水分主要作外循环,把陆地上大量的径流量输送到海洋。外流流域由分水岭将其与内陆流域分开,但又不是绝对的,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在外流区域内有小面积内流区,在一定条件下,外流河可转化为内流河,如青海湖水系原与黄河沟通,后因地质构造变动和湖面降低,遂变成内流水系。

在我们所关注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中,一般偏重于海洋河的水资源水环境的状况。如从相关部门的水资源公报和水质简报获取的信息看,可以了解和掌握海洋河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水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同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致增加水资源量的措施和改善水环境的建议,但是却很少涉及内陆河,这是水资源保持工作的一个盲区,从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来说,在内地环境保护相对严格的情况下,一些污染严重的小厂矿企业已经向边远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区域进军,从地域上看,这些区域多数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远地区的内陆河区域,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同时,对于内陆河流域中的河流及湖(淖),由于水资源的偏少,水体交换能力低,一旦受到污染,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在重视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更应特别关注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防止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再者,为了加强内流河的管理及提高内流河区域的生态环境,可以考虑从外流河调水至内流河来,从而改善内流河区域水资源量不足的缺陷。

6结论

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河流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7]。保护工作中既要统一考虑,又要跟各流域、各区域的特点相结合,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符合地域特征的措施。要特别关注中小河流的生命健康状况,从一条河流的整体情况进行保护和管理,要统筹考虑、统筹解决。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测,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要科学规划和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对重点区域和地段进行重点监管保护。做好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可急功近利。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共同努力,不断地深化具体的工作内容,才能实现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经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必将取得进展和突破。

7参考文献

[1]刘宁.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符点目标推定[J].水科学进展,2006,17(6):859-864.

[2]乔光建.邢台市平原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2(4):27-29.

[3]彭珂珊.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2-106.

[4]刘建刚.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补给机制[J].水资源保护,2010,26(2):18-23.

[5]邢学忠,管淑涛.浅谈水资源管理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山东水利,2010(3):48-49.

区域环境质量篇6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耕地面积锐减,农用化学物品用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气象灾害等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多不利影响。因此,开展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十分必要[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定时、定区域地研究,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等要素在内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国外侧重于对替代方法、策略、指标互作及模型应用的研究[2-4]。国内的指标体系较多引入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5-7],弱化了生态指标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忽略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异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层次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聚类法、投影寻踪模型等[8-12]。其中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简单客观,便于分析各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贡献,应用十分广泛[1]。

江苏省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并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0%的GDp总量。但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集中,各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本文拟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权重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分析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客观、具体地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决策参考。

1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的选择

江苏省位于北纬30°35′-35°07′,总面积10.26×104km2,年降水量783~1167mm,年平均气温13~16℃,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高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将江苏省划分为徐连、宁镇扬、沿江、两淮、太湖和沿海6大农村经济区[13]。为了便于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减少统计工作量,考虑到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同时,可以涵盖江苏省所有气候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邳州、新沂(徐连经济区),东台、大丰(沿海经济区),如皋、金坛(沿江经济区),兴化(宁镇扬经济区),张家港、江阴(太湖经济区)共9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域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对经济区内典型县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该经济区的评价值。

1.2资料获取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土壤普查、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1)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Landsat卫星的tm影像,用于计算植被覆盖度,选取1995年、2000年、2008年6-8月植被生长季遥感影像。(2)土壤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土壤普查数据。(3)地图数据:主要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划图、1∶100万Dem等专题数据。(4)气象数据:采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各个区域所在站点1995-2008年统计数据。

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验证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U)由自然环境子系统(U1)、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U2)和环境污染子系统(U3)3部分组成。其中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植被覆盖率、土地复种指数6个指标;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包括:水土流失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指标。环境污染子系统包括: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

2.2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应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分析。由表1可知,1995年、2000年、2008年第一主成分与≥10℃活动积温、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土地复种指数、土壤全氮含量、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10个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4个指标均表征农业气候生态状况;前3个指标表征特定区域热量资源,代表气候因素对农业生态发展的影响;土壤全氮含量表征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可以反映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4个指标反映了环境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第一主成分强调了区域自然环境、土壤因素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主导因素的良好组合。

第二主成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pH值指标显著相关。第三主成分与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可以反映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代表农业结构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强调了自然环境、土壤因素的重要性。第四主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状况。与1995年相比,2000年、2008年的水土流失量、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So2排放强度等指标小幅降低,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壤全氮含量小幅升高,反映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选指标均能够很好地反映评价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前4个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新的综合因子体系,来表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3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3.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模型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关键,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按照“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点,将多层次、多准则的复杂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在以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评价。首先要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作者的认识,构建判断矩阵,根据确定的判断矩阵,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再对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向量分量即为所求的相应因素关于上一层因素的相对权重。通过以上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因地制宜地计算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表2)。

3.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通常情况下,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类,以标志值为基准将各指标进行正向和逆向标准化后,进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U=∑ni=1ai×Ci式中:U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ai为所选取指标的标志值;Ci为各指标的总权重;n为指标个数。依据数据资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优(Ⅰ级)、良(Ⅱ级)、一般(Ⅲ级)、较差(Ⅳ级)和差(Ⅴ级)(表3)。

4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应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9个代表县市1995,2000,2008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公式U=∑kj=11kUj(式中:U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Uj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k为各经济区所包含的县(市)数),求得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图1)。从图1可以看出,徐连、沿江、沿海、宁镇扬和太湖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从北向南的明显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1995-2008年期间,各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徐连经济区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1995年的优秀状态(0.7550)下降到2008年的一般状态(0.4639);太湖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从1995年的高层次一般状态(0.5480)下降到2008年的低层次一般状态(0.4661)。1995年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2008年宁镇扬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徐连和太湖经济区最低。宁镇扬经济区由于受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渐变差,但是降低幅度较小。

为了更深入了解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异,选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最大的徐连经济区和太湖经济区及其中的代表区域(徐连经济区:邳州和新沂,太湖经济区:张家港和江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999-2008年连续10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图2表明,在1999-2003年期间,新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仍长期处于良好水平,分别从高层次的良好(0.6018)转变为低层次的良好状况(0.5572),2004年后总体发展趋势继续下降,进入到较低的一般状态(0.4576)。邳州是4个代表区域中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起点最高,但降低速度最快的,由1999年最高的0.6347降低到2008年的0.460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从良好状况逐渐降低到一般状况,并且一直处于恶化的发展态势。江阴和张家港两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低于邳州和新沂,自1999年以来持续保持逐年下降的态势,从1999年的高层次的一般降低到低层次的一般状态,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稳定。

5结论与讨论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随时间的推移,从北向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沿江、沿海和宁镇扬经济区次之,太湖经济区最低。在本研究中的江苏省5个经济区,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最快,太湖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最慢,但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太湖经济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太湖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水平较低,目前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趋于平稳,质量状况降低缓慢。该经济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省仍都处于前列,是全省乃至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农村工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乡村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达,外来劳动力纷纷涌入,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能源、原材料的严重短缺,耕地不断减少,工业“三废”污染强度过高,致使植被覆盖降低与水土流失增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该地区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优势,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徐连经济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发展起点较高,但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迅速下降趋势,逐渐恶化。徐连经济区内煤矿、非矿产等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长期开采煤矿造成植被覆盖降低、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等一系列根本性环境问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工程,但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加之本区是江苏省降雨最少的区域,因此短期内生态环境质量得不到明显改善。

区域环境质量篇7

 

(一)城镇化推进的速度与规模对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和工业生产活动向城镇集中,促进了城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镇化发展的规模。但是当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发展过快,规模过大,城镇化的发展就会超出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城镇化的进程,阻碍城镇化的发展。

 

1.人口聚集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 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镇,城镇人口远远超出了城镇化的人口承载力,造成城镇诸多的环境问题,导致城镇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失调,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水源不足、土地资源浪费、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等,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影响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当工业生产大规模发展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时,一些工业企业的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等)排放量会明显增加,同时也会出现自然资源浪费、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任意排放、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工业生产活动的高度集中不仅加重了环境污染,对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加剧了区域环境的恶化,制约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与规模的发展超过了城镇化本身的承载能力时会给这个区域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也会严重的影响城镇化的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成本支出也会随之增多。区域环境成本支出可以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环境问题,进而减少环境成本支出,促进城镇化进程健康、有序的发展。

 

1.区域环境成本及其分类

 

(1)区域环境成本的定义:区域环境成本是指为推动区域发展,预防、损害和恢复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而引起的资产的流出或价值的消耗,引起的与区域环境相关的费用支出,这也是确认区域环境的根本出发点。比如:区域建设的绿化支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费、环境破坏罚款或赔偿费,环境保护设备的投资等。

 

(2)区域环境成本分类:城镇化进程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区域环境成本,具体可分为环境预防成本、环境损害成本、环境恢复成本。环境预防成本是指城镇化进程中用于预防城镇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以及将来可能遇到的环境风险而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所发生的环境成本;环境损害成本指由于城镇化进程中自身发展的原因而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而被受害者或第三方要求予以赔偿、恢复等所支付的成本费用;环境恢复成本是一种事后成本,指城镇化进程中对环境损害和破坏的损失已经产生而需要进行弥补和支付的环境成本。

 

2.城镇化进程对不同类别的区域环境成本的影响

 

(1)城镇化进程对环境预防成本的影响:一个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追求着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但是,为了预防城镇化人口大量增加、工业生产活动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应当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进行预防成本管理,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小环境污染的影响,积极加强区域环境建设,避免破坏生态环境,防止这个区域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类成本属于长期成本范畴。只有在环境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必要的环境预防成本管理,才能在环境问题发生时减少环境的损害成本和恢复成本。因此伴随着城镇化进行的推进,环境预防成本会不可避免地增加。

 

(2)城镇化进程对环境损害成本的影响: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此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多为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这些产业给城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此时需要对区域环境进行损害成本管理。当一个区域的环境受到损害时将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修复来减少环境问题,使城镇化进程能够顺利进行。因此,环境损害成本只有通过加强对环境预防成本的控制,在发展城镇化的同时注意区域环境的保护,注意对工业产业活动的对环境不利影响监管与消除,才能使环境损害成本降到最低。

 

(3)城镇化进程对环境恢复成本的影响:环境恢复成本是在环境预防成本和损害成本的基础上对区域环境进行的成本管理。环境恢复成本是一个区域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环境破坏进行治理而发生的费用。当一个区域需要支付环境恢复成本时说明该区域的环境发生了严重的污染,要想使该区域的环境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由此可见,只有在城镇化过程中做好环境预防成本与环境损害成本控制,才能降低环境恢复成本,从而使环境总成本降到最低。而区域环境总成本的降低与区域环境质量的优化密切相关,促进城镇化进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从控制区域环境成本入手。

 

二、区域环境成本管理对城镇化进程健康推进的作用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于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了极大的挑战。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成本问题,不仅严重的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恶化的后果。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寻求使区域环境成本降到最低的区域环境成本管理途径,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环境成本管理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绝色环保产业发展及节约城镇化发展成本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科学规划

 

通过对环境预防成本、损害成本和恢复成本的计量,把区域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速度与工业企业的扩张规模,把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工业企业发展的规模控制在城镇化进程所能承载的范围内,防止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问题。从而,区域环境成本管理有助于科学规划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有利于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绿色环保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区域环境低污染的条件下实现新型绿色环保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环境和环境成本问题的分析,在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把该产业全力推向绿色环保产业,减少环境问题,降低环境成本。打造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绿色环保城镇化道路。

 

(三)有利于城镇化发展成本的节约

 

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部门负责进行环境成本预测、制定环境成本计划、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编制环境成本报表、进行环境成本分析和处理等全过程的工作来保证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环境成本管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环境成本,节约资源的过度消耗,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通过对环境预防成本的控制进而节约环境损害成本和恢复成本,从而节约了环境的总成本。

 

三、区域环境成本计量对区域环境成本管理的支持

 

区域环境成本管理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推进,而区域环境成本计量则是区域环境成本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环境成本计量的含义

 

区域环境成本是最复杂最难以计量的要素,是把区域环境成本确认的结果加以量化,只有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计量出环境成本以后,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环境成本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技术计量为辅。比如,计量三废处理成本可用吨、立方米等物理量单位和化学计量单位。将其综合起来,区域环境成本的计量是区域的环境成本按其特性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量和最终确定的过程。

 

(二)区域环境成本计量提供环境成本决策信息

 

通过区域环境成本计量,可以确定一个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各种环境成本,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提供量化指标,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哪些成本是可以规避的成本,哪些成本是不可以规避的成本,对于可以避免的环境成本,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不可避免的环境成本通过环境成本管理使其降到最低,达到节省区域环境总成本的目标。比如在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做好环境的预防成本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损害成本和恢复成本,使区域环境总成本降到最低促使城镇化进程整个过程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环境成本计量提供环境成本控制依据

 

环境成本控制是区域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成本管理成败的关键,因而选择正确的环境成本控制在区域环境成本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环境成本管理中,正确认识环境成本控制流程,在不同的环境成本控制阶段,对不同的区域环境成本计量。通过计量得到环境成本确切的数量和金额,对于计量的数据,按照环境成本指标的标准进行成本绩效分析。分析哪些环境成本超过既定的标准,进而采取措施对超标的环境成本控制,从而降低环境污染,达到降低环境成本的目标。

 

四、区域环境成本计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区域环境成本的计量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环境成本管理,降低该区域的环境成本,当一个区域的环境成本降到合理范围内时该区域的城镇化进程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该区域的经济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了使区域环境成本更准确的计量,本文选取了三个区域环境成本计量方法,通过这三个计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成本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具体方法如下:

 

(一)作业成本法(aBC 法)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计量相关的环境成本,对不同的环境成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保持或扩展那些能为区域经济产生增加值并且对区域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的作业;修正、减少或消除那些不能带来区域经济增加值并且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作业,以此来挖掘降低区域环境成本。

 

(二)预防支出法

 

预防支出法是人们为了避免和控制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而支付的预防和治理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这种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区域发生环境污染之前对环境质量进行保护,减少后期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而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所发生的费用,作为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估价。如一个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企业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维护等管理费用的计量。

 

(三)机会成本法

 

当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或损失无法准确地用货币计量时,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环境损害成本的计量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也就是说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导致区域环境污染而重新购买被损坏的物质资产,环境事故的赔偿金和罚金、各种排污费、环保案件的诉讼费和罚款所产生的成本来估算环境成本,进而达到消除这一环境损失带来的收益。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区域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促进城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城镇化进程中对区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区域环境成本计量有效控制城镇化进程的区域环境成本,改善环境质量。只有认识到区域环境成本问题,才能有效的进行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管理,当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区域环境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 考 文 献]

 

[1]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0)

 

[2]林万祥,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6)

 

[3]施颖霞.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视角,2011(10)

 

[4]李惠玲,许昕.对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1(3)

 

[5]韩敏,张岩,颜玉颖.环境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方法[J].经济论丛,2012(8)

区域环境质量篇8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区域环境质量篇9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注意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地球为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水环境的作用下,又为人类及自然界提供生存繁衍的生物链,维持着人类及自然界的生存与发展。在若干年前,水资源水环境是处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类及自然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若干年后,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由于工业用水量的大量增长,农业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多,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致使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了改变,乃至造成水质污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已报道的永定河的污染、太湖的绿藻、沿海的赤潮就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给人类的警示。水资源水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水资源、水环境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笔者针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1区域与流域问题

在一个流域内的水资源水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为流域内的社会发展提供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水资源水环境在同一个流域内的不同区域是独立的或半独立的,但总体是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在流域内修建水库,将统一的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从系统而言,已经造成水资源水环境的不连续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当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将调度其他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补给,如永定河水系的调水计划,不仅使区域水资源得到补给,而且又将水源的不连续性变成阶段性的连续性。另外,某一区域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将引起全流域的水环境恶化,往往由于上游的水污染事件给下游带来损失。因此,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中,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形成上下游、流域与区域之间协同保护与管理的战略框架,筛选有利于全流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案,科学规划,科学调度,全面发展。决不能以局部区域的利益、局部区域的发展为借口,以牺牲流域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的经济繁荣。

2水质与水量问题

从水文学角度而言,在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估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是指水质变化程度,也就是水体污染后水环境发生改变的状况;“量”是指水量多少,也就是水体总量的多少。对同一水质污染事件,在水量多少不同的情况下,水环境改变乃至发生恶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近十几年来因天然降水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达到严重超采的程度,各江河湖泊已频频告急,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枯,水环境到了严重破坏的“红色警戒”程度。在水体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当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污水排入后,常常造成受污水体的水质急剧变化和严重的损失;如果有充足的水量则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变化就会减轻,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持江、河、湖、泊一定的水量,待水污染突发事件爆发后,可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现代社会在关注水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在全流域内科学地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增加各江、河、湖、泊的有效水体,尽量保证各大江大河不断流,不干涸,对中小河流也应保持一定的水量。黄河保持多年不断流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应增加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坚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并重、维护和治理水环境并重的基本理念,科学有效地保证有限水资源状况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走水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3地表水与地下水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根据来源可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2个单元,在一定条件下又是联通的。通常我们往往注重地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因为这是可知、可见的水域,造成的损失也是可估的。例如,每发生一次水污染事件,必将造成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恶化,或者说老百姓的庄稼受到破坏,引起的关注及反映是迅速的,会得到及时处理。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若受污程度不够严重,则水环境水资源受到的破环往往是不会被及时发现处理,最后常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怀来化肥厂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事件,至今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依然不能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中氨氮成分严重超标,大量使用农药也使土壤有害物质量增高,由于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交换作用,必将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当前情况下,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已经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部分区域已经造成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导致地下水漏斗区的延伸与扩大,造成地面沉降的发生。

因此,应重视地下水的变化过程,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不要盲目地抽取区域内的地下水,政府应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活动,进行适度的控制。

4河流与源头问题

区域环境质量篇10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环境管理意义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先后实施了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控制手段,把环境管理工作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推进。为保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科学准确地掌握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并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测算出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也为政府制定大气污染控制决策、环境规划、区域产业布局等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提供重要依据,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大气环境容量的概念

大气环境容量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定义[1]:一种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环境容纳量,若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称为该地区大气环境的“极限容量”。第二种是在某一地区,为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所允许的最大污染物排放量,称为该地区大气环境的“允许容量”。在现实的大气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大气环境的“允许容量”。

大气环境是一个变量,包括两个组成部分[2]:基本环境容量(差值环境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同化环境容量)。前者可以通过拟定的环境容量减去环境的本底值求得,后者是指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大气环境容量。

2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

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取决于自然要素、污染物性质和浓度、气象参数、环境本底、环境质量目标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变量,通常而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净化量是较小的,因此污染物在大气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扩散稀释过程。国内对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下几种。

2.1a值法

a值法是国家标准《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提出的总量控制区排放总量限制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出的排放量限值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底情况,确定出该区域可容许的排放量[3]。

2.2a-p值法

a-p值法是基于箱模式的a值法计算出控制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某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4]。然后利用p值法,在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排污量之和不超过上述容量的约束条件条件下,确定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即由控制区及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大小给出控制区或总允许排放总量,再配合点源排放p值法对点源实行具体控制,求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

2.3多源模式法

多源模式是相对单个点源高斯模式而言的,也叫复合源模式[5]。多源模式法是通过多源模型模拟计算出各污染源按基础允许排放量排放时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分布,依据区域内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和不同的超标率,采用一定方法对相关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重新分配整合,确定各污染源新的排放量,最后得出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值。

2.4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将污染源及其扩散过程与控制点联系起来,以控制点的浓度达标作为约束条件,通过线性优化方法确定排放源最大允许排放量或削减量的方法[6]。它基于运筹学的线性优化理论而建立,适合于解决环境容量资源最大化问题。

3大气环境容量在环境管理中的意义

3.1大气环境容量是总量控制的前提

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内容是如何确定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和如何制订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总量控制管理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7]。在实施过程中,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在充分考虑环境自净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环境质量模型,计算环境允许的纳污量,并据此确定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在此条件下才能科学制订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因此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是实施总量控制的前提。

3.2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能有效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只能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容量总量控制正是一项宏观调控指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分配排污总量并发放许可证,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依法监督。因此科学计算出大气环境容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将使环保目标更加明确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排污申报、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将有效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

3.3实施大气环境容量管理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满足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由于环境容量与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和排放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可以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优化分配污染负荷、调整污染源的空间布局,达到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的目的。因此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和充分利用将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海晶.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及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四川环境,2007,26(1):67-72.

[2]喻林超.四川阿坝州工业开发区泣川桃关工业小区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曹磊.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实施原则.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6,9(3):15-18.

[4]范绍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a-p值法及其应用.中国环境科学,1994,6:407-409.

[5]郑滢.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