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56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1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为此,要求必须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其本质就是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的生存与繁衍至关重要,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也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生态安全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我国在2000年国务院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出现了“生态安全”的概念。从“生态安全”一词的提出至今,不同学者因不同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尺度对生态安全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从国家或全球尺度提出的生态安全概念认为,生态安全是维护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能为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从生态系统尺度提出的生态安全概念认为,生态安全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其生态功能是否受到损害。目前,国内一般认为,生态安全其一是指防止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是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其二是指防止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起经济的衰退,影响人们的生存条件,特别是生态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生态安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是生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安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程度各不相同,生态安全的满足也不相同。

三是生态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一个区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四是生态安全反映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必须保持相互协调,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受自然资源环境的制约和限制,自然资源环境也不能因社会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和恶化。

1、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是每一个国家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日益突出的全球环境危机,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恶化、土地退化、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所构成的生态安全问题,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安全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直接威胁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因此,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关系十分密切。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国家生态安全则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基础。

2、生态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生态环境的变迁史,更是人类与环境关系不断演化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史上,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毁灭的原因,除了战争、统治阶级的没落外,重要原因是土地失去对生命的支撑能力。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再生产能力,经济的再生产就无法维持,子孙后代也就失去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果国家生态安全遭到破坏,整个国家和民族将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3、生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态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小康社会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最关键。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令人担忧,一些地方水、空气、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相当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一些地方群众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新鲜空气,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近十几年来,全国森林资源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18.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共减少了11万平方公里;沙化和荒漠化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出现净减少,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快速增长,截止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265处,89.4万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仍然没有改变,生态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近岸海域污染加剧,许多地方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给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后果。全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将受到损害。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伤害。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在中国,慢性及障碍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是死亡的首因,而大气污染是主要根源之一;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中,估计每年有17万多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而过早死亡。部分地区由于水体污染造成的肠道疾病甚至肿瘤多发也已出现。

2、生态赤字扩大,消弱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水土流失已经给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威胁,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高达50多亿吨,每年有上百万吨的养分随着土壤流失,使得土壤肥力下降。50年来,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造成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有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造成一些地区人民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恶化,甚至丧失。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由于沙尘暴影响,许多地区已失去生存条件,2.5万人成为生态灾民。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石漠化地区由于环境不断恶化,部分区域已完全失去生存条件,贵州省有30万人被迫搬迁,广西已有20多万人迁徙。

3、物种资源破坏,制约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前,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大量生物物种资源面临濒危或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单”表明,1/3的两栖类动物、1/2以上的龟类、1/8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正面临生存威胁,目前全球15000多个物种,包括脊椎、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和真菌正在消失。

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占世界总数的1/4。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一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生物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已有近500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左右。

任何一个物种或基因一旦从地球上消失,是不能用任何方法再创造出来的。这将大大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大大降低自然界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对生物物种资源若不及时保护和合理利用,必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由于生态恶化,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我国发生大范围较严重的旱灾多年平均为每两年一次,而1951-1990年,旱灾平均每年达7.5次。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00多亿元。*年4月16-18日的沙尘暴,影响范围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受害人口达2亿多。

三、加强生态保护,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因素,主要是长期沿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同时,一些地方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薄弱,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也是造成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生态安全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1、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从源头上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国家要对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这样的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对重点开发区域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对优化开发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层次。通过分区定位,分区开发,分区管理,有目的地约束人们的经济社会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完善生态保护政策法规,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要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方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政策,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解决生态保护资金短缺问题。要制定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同时,还要抓紧研究制订有关生态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自然保护区法》、《生物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等,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3、建立生态监测评价体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一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二要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对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定期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让全社会直观、形象地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三是各地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

4、强化资源开发环境监管,防止人为生态破坏

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破坏。要依法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海洋、旅游等自然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管理,切实加强中小型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要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重点控制农牧交错区的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要加大生态保护的执法力度,对一些涉及面广的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行动,联合查处。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2

近年来,国家相继将松花江流域划入全国十大重点流域进行污染治理,将大小兴安岭划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全面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一系列的措施给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保护区建设管理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从1958年黑龙江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丰林自然保护区起,截至2011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11个。其中,部级28个、省级84个。部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面积达652万公顷。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区被国际组织列为全球或区域性保护重点。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七星河、南瓮河、珍宝岛湿地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丰林、五大连池、兴凯湖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凉水、扎龙、五大连池、丰林、呼中、兴凯湖、乌伊岭、翠北湿地8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这些保护区有效构成了我国林业和农牧业战略基地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防线。

以科学规划为前导打造自然保护区群工程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环保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以《规划》为前提和先导,针对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先后组织编制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1998—2010年)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以重点流域为“一条线”规划,抢救性建设了一批自然保护区。2000年以后,按照源头、流域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在松花江、嫩江沿岸及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划建了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科学整合了部分零碎的、小型的自然保护区,优化了自然保护区布局,充分发挥了保护区的网络效应。目前,松花江、口江流域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5个,总面积277.8万公顷;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8个,总面积242.8万公顷。有效地减少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全面落实了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政策,界河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流域水质得到全面改善,水生物种群和数量增加,保护了流域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一个面”布局,加快了大小兴安岭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保障国家和东北亚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功能和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但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采伐,整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和脆弱性。1997年之后,加大了对大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停止主伐,新建自然保护区47个,总数达70个。伊春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了国土面积的20%,并撤并保护区内的林场,有效地保护了大小兴安岭的天然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了保护区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

以重要保护物种为“分布网”设点,有针对性地建设了一批珍稀濒危物种资源自然保护区。按照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要求,黑龙江省确定了15个重点保护物种的分布区域,抢建了东北虎、白头鹤、东方白鹳、梅花鹿以及东北红豆杉等21个省级以上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使全省大多数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得到了较好保护。伊春新青、建三江和富锦市分别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白头鹤之乡”、“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和“白枕鹤之乡”,2009年黑龙江省1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接受了国家七部委的评估,其中6个保护区达到了优秀,11个保护区为良好。

以政策机制为抓手提升环保综合执法监管能力

黑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黑龙江省政府成立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黑龙江省环保厅,负责综合监管全省自然保护区,林业、农业、国土、水利、农垦、森工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3

 

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总体而言,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生态系统退化依然严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逆转[4];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区域开发建设活动与生态用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保护区等各类已建保护区隶属不同部门管理,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布局不够合理,生态保护效率不高;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大,分布广,关键生态区域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生态服务与调节功能仍在恶化,自然灾害多发,威胁人居环境安全[3];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建设落后于污染控制,政府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采取按生态和资源要素分工的部门管理模式,缺乏强统一的、有力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机制,难以落实‘‘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的要求[5-6]。综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且严格性不足,尚未形成确保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杜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监管机制与体制。国家在此背景下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决策,旨在构建和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格局,遏制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力促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杜会和生态效益相统_,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构成

 

概念与功能定位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是以‘‘红线”为基础,在区域性生态规划、管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并得到多方面肯定,从而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根据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兼顾资源、环境、生态三大领域重大问题与保护需求,将生态保护红线定义为: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杜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控制与数量限值,具体可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质量管理要求,有效遏制环境污染趋势,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必须一体遵行,通过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制度实现如下保护目标:一是保护性质不改变,即红线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持相对稳定,区位不可随意调整;二是主体功能不降低,即红线区域的主导功能应通过强化保护与监管逐步得到改善;三是管理要求不放宽,包括保护面积不减少,管理限值与管理措施宜严不宜宽。

 

基本特征

 

构筑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系统性。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环境管理、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有序实施。

 

二是协调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应立足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现状,与国家和区域重大区划或规划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环境管理制度与能力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差异性。基于我国资源环境稟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应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在生态空间保护、环境质量控制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方面制定和执行与区域特点相适宜的政策制度,提出分类、分区及分级管理要求。

 

四是强制性。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必须实行严格管理。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的观念,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五是动态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并非一成不变,为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红线可进行适当调整,尤其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不断优化和增强,确保空间面积不减少、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退化。

 

六是操作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红线本身科学合理;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划定的红线目标要充分考虑各有关因素,具备可实现性。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是指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生态服务保障基线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以及相关生态保护规划或区划要求,逼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改善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的界定和执行是为了保护对人类持续繁衍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自然生态系统,减缓与控制生态灾害,进一步优化我国生态安全格局。

 

为确保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应选取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已建各类禁止开发区等区域作为划定生态功能基线的空间范围,明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保护的目标重点、保护现状及主要生态问题,开展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脆弱性评价,在空间上识别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3],通过空间叠加与制图综合分析形成生态功能保障基线。最后,通过实地调查核实生态红线的实际分布界线,只有将红线落地,并制定严格的配套管护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保护。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指为维护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必须严格执行的最低环境管理限值。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质量管理要求,有效遏制环境污染趋势,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界定并执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应以改善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在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并予以严守。一是明确和完善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根据不同地区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差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以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标准和区域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与合理确定区域环境功能,将区域环境功能要求与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结合,形成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红线,逐步建立环境质量安全评估体系及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区域总量控制红线。以环境质量达标为基本要求,结合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和各个区域的不同特性,根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确定分区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科学制定区域减排指标,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三是努力构筑环境风险防控红线。根据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目标和区域特征,加强区域环境风险预警,切实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有效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污染,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和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恢复机制,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要求。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应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需求,与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界定并执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强化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目前,国家已在能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专项的规划,提出严格和明确的要求,各相关主管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到“十二五”末,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四项制度”[7]。此夕卜,国家林业局、地方海洋渔业局等部门也对森林、湿地、海洋等资源领域提出了红线保护要求。

 

为切实加强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应尽快推动完善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争取建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调制度,在调整和实施相关资源利用上线具体要求时进一步与区域生态功能保护和环境质量要求相结合,制定严格的能源矿产、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管理与利用强度限制要求,努力形成三者有机统_的、更加科学有效的国家环境质量保障和生态安全格局联动体制,促进自然资源科学、环保、可持续利用。

 

结语

 

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实行严格保护,不越雷池一步。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根本,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创新。在我国生态环境不断破坏与恶化的严峻形势下,迫切需要划定生态红线,制定专门管理办法,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_。但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刚刚起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在国家层面亟需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的组织实施方式,统筹协调生态红线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尽快制定划分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技术方法与操作流程,出台适用于全国的技术指南与配套政策,为生态保护红线长效监管奠定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10-17.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高吉喜,邹长新,杨兆平,等.划定生态红线,保障生态安全[n].中国环境报,2012-10-18(002).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任慧瑶.我国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3,(01):12-13.

 

[6]何勇海.要给“生态红线”通上“高压电”[J].环境保护,2012,(11):63.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4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曾誉为“黄金水道”。“九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659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4市的29个县区、298万人口。汉江全长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多公里;总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4万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担负着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大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劣,泥沙下泄淤积河床、水库,使水利工程运行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质恶化,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留下了隐患。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安康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安康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康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5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曾誉为“黄金水道”。“九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659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4市的29个县区、298万人口。汉江全长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多公里;总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4万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担负着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大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劣,泥沙下泄淤积河床、水库,使水利工程运行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质恶化,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留下了隐患。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安康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安康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康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6

(1.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25)

摘要:海洋生态安全对于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制约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严峻,本文在分析影响海洋生态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从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国际协作等七个方面提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1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及特征

海洋生态安全对于一国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保局就在报告中指出,“不管从每年的开支情况来看,还是从海上力量,至少在70年代,美国的海洋规划基本上一直与本国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国家安全利益在制定国家海洋政策和规划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

1.1海洋生态安全的定义

关于海洋生态安全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海洋生态安全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表达与理解,但是多集中在狭义概念上。

丁德文从安全角度认为海洋生态安全是与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2]。

张素君认为,海洋生态安全是指海洋环境及其海洋生物所组成的海洋生命系统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一种状态,海洋生态系统内部及人类与海洋整个生态系统之间保持正常的功能与结构。海洋生态安全包括海洋生物安全、海洋环境安全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3]。

张珞平认为,海洋生态安全即“海洋环境安全”,它要求人类更多地关注海洋生态系统将来的健康和风险,在对海洋环境产生负效应之前就制定政策、采取行动,而不是海洋污染或被动的海洋环境保护,它是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海洋生态安全是由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组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功能正常的一种健康状态。

1.2海洋生态安全的特征

一个地区海域的整体安全要由海洋经济安全、海洋社会安全、海洋文化安全、海洋政治安全、海洋军事安全、海洋科技安全、海洋生态安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海洋政治安全、海洋军事安全、海洋科技安全和海洋经济安全、海洋社会安全等是致力于海洋生态安全的良好环境,海洋生态安全是其他方面安全的载体。海洋生态安全与其他方面的安全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第一,全球性。全球海洋总面积为3.6亿平方km2,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因此,海洋生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第二,长期性。海洋生态安全的维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必须给予长期的关注和重视。第三,代际性。海洋生态安全的“效益”和海洋生态危机或治理海洋生态危机成本会在“代际”间转移[5]。第四,滞后性。海洋灾害不可预测,带来损失巨大,影响了海洋生态安全的及时维护。第五,不可逆性。在生态方面,一个生态系统最大供应能力等于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超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可能导致不利的结果,打破生态平衡[6]。一旦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往往造成不可预料且不可逆的后果。

2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1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海洋科学开发技术及海洋资源利用技术不断进步,海洋活动迅速壮大,但海洋经济在展现蓬勃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7]。总之,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有:

2.1.1近海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有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等,其生态作用巨大,维系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多项资源。我国的滨海湿地和河口面积大约为500万hm2,是极其重要的两大海洋生态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滨海湿地每年正在以2万多hm2的速度锐减,潮间带湿地累计丧失57%。目前,黄海南部、东海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已下降30%~90%,主要的河口生态系统大多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状态。

2.1.2海洋沙漠化目前,世界石油消费量的60%是通过海上运输到达消费地的。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船失事及海上开采石油泄漏等原因,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重达100万吨。此外,还有大量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一些科学家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的废油达200万~1000万吨,这些石油和废油在海面上形成一种油膜,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2.1.3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海洋生物群落的结构趋于简单,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及海洋生物均一性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近20多年来,渤海潮间带生物、鱼类种类多样性、底栖贝类等明显降低。海洋鱼类种类减少、鱼类产量下降,渔民捕获物正在朝小型化、低值化、低龄化方向发展。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生物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2.1.4海平面上升科学家研究发现,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mm,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8]。据《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近30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率为2.9mm,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伴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海水入侵、风暴潮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10]。

2.2影响海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自然因素

2.2.1.1海洋灾害频繁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关联性的特点,目前人类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海洋生态环境复杂,给自然灾害的治理更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海啸、地震、台风等的发生频繁,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约10%,可以说海洋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据国家海洋局的《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报导,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3.48亿元,死亡(含失踪)121人。从历年的海洋灾害公报和海洋统计年鉴等资料来看,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主要特征,如下表1所示[11]。

2.2.1.2气候变化全球性海平面升降,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冷,冰盖扩展,液态水较多变为固态水,海水也因受冷而体积缩小,导致海平面下降;气候变暖,冰盖消融,固态水较多变为液态水,海水也因热而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12]。

2.2.2人为因素

2.2.2.1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祸患之一。海洋环境污染包括固体垃圾污染、有机物污染、石油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海洋环境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恶化,威胁海洋生物生存,造成海洋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其中,大面积的石油泄漏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13]。

2.2.2.2过度捕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类对海洋科学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得渔民捕鱼的速度大大超过海洋的天然补给能力,造成鱼类种群、鱼类数量大量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目前,我国每年鱼类总量减少1%。

2.2.2.3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外来水生生物入侵与土著生物争夺有限的生存繁育空间,不仅影响土著生物的生存,还威胁着海洋环境安全。外来入侵的水生生物往往孤立于新驻地生物链之外,没有竞争天敌,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新驻地的优势种群,造成新驻地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如福寿螺、凤眼莲等。同时,外来水生生物入侵还可能造成转基因生物风险,严重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14]。20世纪90年代年起,我国不慎从台湾等虾病流行海域引进了带病毒的苗种,导致对虾病害大规模流行,造成土著物种遗传污染[15]。

2.2.2.4人口趋海移动人口趋海移动造成海洋环境压力,威胁海洋生态安全。沿海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更适合人类居住生存及发展经济。调查表明:离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区域挤着全球60%的人口。在人口过千万的16个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每天大约有3600人在向沿海地区移动。由此可见,人口趋海移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大量人口趋海移动必然造成沿海地区生存空间不足、沿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加重及其他海洋生态环境问题[16]。

2.2.3制度因素

2.2.3.1法律制度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最主要的是《海洋环境保护法》,但是严峻的海洋生态状况表明:《海洋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法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在防治海洋渔业污染方面迟迟未出台具体规定;在法律主体规定方面欠缺科研机构的设置规定,对行政管理协调规定不力;在法律制度方面未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循环利用制度、生态恢复制度、许可证制度等共有制度;在法律责任方面未健全责任体系[17]。

2.2.3.2组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分散型海洋生态管理体制。各部门间职责分散,相互之间难以协调,这给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政策执行及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障碍[18]。

2.2.3.3财政支持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治理财政支持不足,缺乏相关资金投入,造成相关海洋生态科技治理技术滞后,严重影响我国海洋环境质量[19]。

2.2.4技术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投入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科技进步,这对我国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水域生态环境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命脉,但是由于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科学研究长期投入不足,使得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压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许多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海洋环境保护基础性研究薄弱;第二,许多严重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环境保护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3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针对近年来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导致的种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海洋资源进行管理,对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加以维护及治理,以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3.1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

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协调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的发展,不顾海洋天然补给力,将人类与海洋对立起来,严重阻碍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淡化人类主体意识,变征服海洋为人与海洋协调共存发展,自觉按照海洋生态规律调整人类开发行为,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让人们在尊重海洋、保护海洋的前提下发展海洋经济。

3.2加大海洋环保资金投入

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是一项公益事业,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因此,各个沿海地区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将海洋环境保护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以政府拨款为主,建立海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同时建立灵活筹集机制,开辟其他筹资渠道。此外,沿海地区政府还可以积极争取海洋油污染防备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的援助。

3.3完善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功能区划

3.3.1加强海洋生态区划为进一步增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的宏观管理,国家海洋局及各级地方性海洋管理部门应该在主体功能区划及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划定海洋功能区,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实施分区和分类的调控措施,确定不同海洋生态区域主导作用、海洋环境质量目标及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以生态功能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构建的海洋生态安全新格局。

3.3.2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海洋调查及海洋生态监测结果,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应该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择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河口等海洋生态系统,加快构筑管理完善、类型齐全、规模适度的海洋保护区新布局。同时建立总体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海洋保护区巡护及执法,规范海洋开发项目,推进海洋保护区的升级。

3.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各级沿海地区政府应该在提高海洋开发整体效益的前提下,加强海洋管理基础建设及海洋保护区基础建设,特别是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建立海洋生态监控区,开展高时空、高频率的海洋生态监测,及时掌控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整、控制海洋资源开发强度,保证海洋生态系统天然补给力及自然修复功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布设站位,适当加密,对入海排污口监测要增加频次,扩大覆盖面;对入海排污口开展普查,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入海排污口要有重点监测站,定时定点监测,及早发现海洋灾害,有效做好海洋防灾减灾,积极开展海洋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对主要河流入海口实施实时在线自动监测。

3.5建立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我国海洋灾害具有发生频繁、破坏性大、不可预测等特点,因此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对保护海洋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国家要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加大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在整个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体系中,观测是基础,预报是手段,减灾是目的,是整个工作的落脚点,健全海洋防灾减灾救灾业务体系尤其重要。构建海洋防灾减灾救灾业务体系,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实施灾前工程防御;第二,强化应灾预警响应;第三,推动灾中调查统计;第四,参与救灾体系建设;第五,开展灾后损失评估[20]。

3.6加强法治建设

3.6.1修订有关法律

3.6.1.1修订宪法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内容加入《宪法》修订中,充实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3.6.1.2修订《刑法》加强海洋生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补充海洋生态安全犯罪的具体内容、量刑标准。

3.6.1.3修订《环境保护基本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海洋生态保护的具体概念、目的、方法、原则、制度等相关内容,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提出统一化、规范性的要求[21]。

3.6.2完善各种单项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第一,通过法律实施细则、法规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和细分《渔业法》、《海洋法》、《矿产资源法》、《税法》中与海洋生态保护相关的规定;第二,加快海岸带管理立法。明确海岸带的定义、范围、海岸带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尽快出台海岸带管理相关的法律;第三,加快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立法。生物多样性安全必须被视为一个整体元素的生态安全[22]。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应该对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制定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保护规范、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海洋自然保留区等方面加以规范。

3.7加强国际协作

开发和保护海洋需要协调各沿海国家关系、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应当从全人类共同安全的高度出发,建立国际间有关海洋生态安全与冲突的预防机制;互相交换有益国家海洋生态安全的情报与信息。加强国际间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争取国际资金,防治、监控影响全球海洋生态安全的污染源。在不侵犯国家主权的原则下,协调好各个国家对重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海洋资源利用合理化、有序性及适度性,防止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新的重大破坏。

参考文献:

[1]officeofFederalRegister.“oceanDumpingFinalRevisionofRegulationsandCriteria"[J].FederalRegister,Jan.11,1977.section227

[2]丁德文,徐惠民,丁永生等.关于“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5(10):64

[3]张素君.海洋生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09:17-18

[4]张珞平,洪华生,陈伟琪,等.海洋环境安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255-256

[5]杨家栋,秦兴方.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4

[6]wanGH.m.etal.assessmentoftheecologicalSecurityin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eabyUsingtheecologicalFootprintmethod[J].Journalofmountainscience,2012,9:892

[7]韩鹏磊.海洋的环境保护[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3

[8]中国天气网.研究称受热膨胀是海平面上升的主因[eB/oL].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421/30030.shtml,2009-04-21

[9]国家海洋局.201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概述[eB/oL].soa.gov.cn/zwgk/hygb/zghpmgb/2013nzghpmgb_2304/201403/t20140314_30888.html.2014-03-14

[10]兰冬东,马明辉,梁斌,许妍,于春艳,鲍晨光.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2):61

[11]沈文周.中国近海空间地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375

[12]刘晨,伍丽萍.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1996,15(2):51

[13]LiUJ.Y..problemsofmarine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CompensationsofoilSpillinChina[J].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9,7:11

[14]LiX.F.,ZHanGY.H.,ZHanGH.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regionalecologicalsecurityforlanduse:acasestudyofYanchiCounty[J].ningxiaprovinceecologicaleconomy.2008,4:428

[15]武泽雷,裴永华,高荣,武胜来.保护土著水生物维护湖泊水生态环境安全[J].河北渔业,2013(8):61-62

[16]刘中民,张德民.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1

[17]田其云.海洋生态法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18]杨振姣,曾庆丽.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71

[19]atHanaSa,VoHieSF,GHeRSiF,etal.Guidelinesforfinancingprotectedareasineastasia[J].iUCn,Gland,SwitzerlandandCambridge,2001

[20]王峰.以需求为牵引推动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4年5月12日:a1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委发〔2006〕24号),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为加快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努力打造重庆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确保生态县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五”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加强监管,有效地遏制了生态恶化趋势,成功创建了部级生态示范区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取得积极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农村污染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度明显提高。

(二)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县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彻底扭转。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削弱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污染和水生态失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退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污染影响到了农产品安全;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导致一些地区生态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生态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生态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职能部门实施统一监管手段不足,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投入机制不健全。生态保护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生态修复扩大环境容量,以生态措施强化污染防治,确保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明确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农村污染防治,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五)保护目标。到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锐减趋势和物种遗传资源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得到控制;农村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基本摸清全县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生态保护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到2020年,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六)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监管措施,规范开发建设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原则。按照国土空间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

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近期与远期兼顾、局部与全局协调。优先抓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三、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

(七)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业污染源调查,科学实施秸秆燃烧还田;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划定畜禽禁养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禁养区内不得新建任何畜禽养殖场,已建的畜禽养殖场要限期搬迁或关闭。制定、完善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并制定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产业化的经济技术政策、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养殖小区,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实行种养结合、雨污分流、清洁生产、干湿分离,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技术改进与污染治理。

优先在重点区域和畜禽养殖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等具体情况,选择生产沼气、堆肥等方法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总结推广一批经济适用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加大推广力度,切实推动畜禽养殖环境问题的解决。

(八)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育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认真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开展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管护能力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保护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测与研究水平,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周边资源开发活动的监控引导,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促进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制定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的调查和信息公布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区和各级有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加大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推进环境友好的林业建设方式,禁止陡坡开荒,严厉打击各类盗伐、超量采伐活动。加强对单一树种人工林建设的生态监管,对大规模林纸一体化项目及其造林基地建设要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九)以遏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管。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大规划环评力度;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生态活动。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防治水土流失,对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破坏状况开展系统的调查与评估,制定全面的生态恢复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矿山、取土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区的工作面开展生态恢复。加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效的检查与监督,及时公布检查评估状况。

规范水资源开发行为,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要全面评估工程项目对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维持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强化旅游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检查力度,做好旅游规划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指导和督促。重点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监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标准和考核办法,规范旅游开发活动,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十)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监测为基础,全面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十一)以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为主线,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履约工作的组织协调,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做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工作,完善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做好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

(十二)以部级生态县创建为载体,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和深化生态县创建工作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求真务实,严格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制定鼓励性政策措施,以奖代补推动生态创建工作。

四、强化生态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强化队伍建设。在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建立部门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目标责任制,逐步形成由多部门的分散管理协调到统一监督管理的轨道。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

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各级各部门要把生态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动各街镇乡设立专(兼)职生态环境监管人员。切实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继续开展生态保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十四)研究探索生态补偿政策,拓宽生态保护资金渠道。按照投资多元化,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保护和建设资金,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尤其要解决生态保护的投入问题。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征收土地、水体、物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资源开发补偿费和生态补偿费,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进行合理补偿;对从事采集、采矿者实行许可证制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资源开发的无序活动。编制和实施自然生态保护专项规划,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将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十五)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农村等区域及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水利水电、交通等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执法力度,严查各种生态破坏案件和违法行为。深化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充实试点内容,力争在生态保护执法机制、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切实解决当地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要加大严重影响城市、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的开山取石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全县大中型水库的肥水养鱼,遏制水产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迅速扩展的趋势。

(十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生态保护统一监管。加强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加强环保系统内部的综合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形成生态保护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评审机制,对各类生态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激励和奖惩机制,表彰先进,督促后进。

(十七)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示范工程,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推动解决重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试点,推进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示范工作,建立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阿拉善盟委、行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把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全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事关阿拉善永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来抓。

(一)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我盟现有综合生态类、自然景观类和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级自然保护区1个。目前全盟保护区总面积3025258.8公顷,占全盟总面积的11.2%。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每年成立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小组掌握自然保护区现状及生态保护情况,并对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开展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清理活动,尤其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采活动加强执法检查;做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资料调查工作。稳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二)生态监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生物多样性监测情况与评估工作。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阿拉善示范项目2009年计划”中的产出“3.2”。开展了多项生态环境地面监测与研究工作。自2002年以来,已开展生态环境地面监测工作,有了大量地面监测原始数据。完成了额济纳绿洲和腰坝农田土壤监测工作、额济纳绿洲和贺兰山周边地区植被监测工作。开展了多项基于“3S”技术的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完成了“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3S’定量动态分析”科研项目、阿拉善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工作及近30年的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工作。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自国家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以来,阿拉善盟共申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个。截止2012年底,建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防护设施2套,经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对环境综合治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

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日常执法检查,与全盟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员单位相互配合,探索矿山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确保矿上生态治理取得实效。2013年对全盟煤矿开采、非煤矿山和煤田防灭火工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规范和整治。矿山开采项目普遍存在矿石、废石、废渣、表土、剥离物无序堆存,防尘抑尘措施没有实施或实施不到位,疏干水直接排放,道路扬尘严重等共性问题进行整治。

二、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顺

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相互重叠,形成条块分离、多头管理的格局,管理目标的冲突和利益上的矛盾导致规划多样、多变,建设管理混乱。由于涉及多个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使得环保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

(二)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环境保护、边坡稳定、植树造林、土地利用等多个领域,这项工作的开展牵涉到国土、环保、林业、水务、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各部门间联动机制尚不健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导致矿山企业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措施方面有所缺失。

(三)生态创建工作起步艰难

由于我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恶劣气候条件,导致我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与东部盟市差距较大,加之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短时间达到国家生态创建标准较难,使得各旗(区)对生态创建工作缺乏信心。

(四)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欠缺

工作上与其他科室、二级单位之间信息互通意识较为欠缺,各自手头掌握的资料没有通过良好的整合而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有些数据也没有及时更新,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关于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的建议

(一)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设是生态型和谐阿拉善基本保障。我国未来环保政策的主基调是“从严从紧、从硬从实”。十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规划制度、环评制度、环境标准、总量控制制度等,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和产业布局、强化环境污染的全过程防控、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二)进一步加大绿化财政支出,提高支出效率。

增加绿化财政支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障。由于我盟一些特殊的情况,短时间达到国家生态创建标准比较难,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提高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比重,特别是对大气、水及农村污染防治支持比重;研究设立环境保护基金;完善资金机制及相关政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三)加强各部门信息互通

各部门要保持紧密地联系,做好信息互通。环保局生态科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上,要注意与其他科室、二级单位之间信息互通,各部门掌握的资料相互整合而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有些数据及时更新,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9

关键词:生态安全、内涵、意义、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由于部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恶化,我国生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且有加速恶化的趋势[经济增长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关系?]。沙尘暴、海洋赤潮、土地沙化等问题不时发生。生态安全问题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存,阻碍国家的发展。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生态安全,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的涵义[1]

生态安全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以环境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环保产业为救济手段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环境资源安全可以认为是与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相关的生物环境及自然资源基础(特别是可更新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生态安全的涵义较为广泛,应包括环境资源安全、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和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生态安全的涵义较为广泛,应包括环境资源安全、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和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重复]

1.1环境生态安全[环境资源安全?]

(1)在环境资源安全中,首先是国土安全。其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土地利用安全也是关注的对象。(2)环境资源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水环境资源安全。其主要问题是地下水、江河、湖泊和海洋污染;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3)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资源、矿藏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安全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安全问题,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

1.2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

“生态安全”[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包含二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生物或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其二是指生物或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包括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生物或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总是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安全。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类则没有资源利用的安全;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的丧失,人类则没有生存环境的安全。

1.3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善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2)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能是目前对生态安全涵义的一个共识基础。

2研究生态安全的内容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生态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维护这个基础,[重新组织语言,不通顺]目前我们面临的基本事实是生态破坏使人类丧失大量适于生存的空间,丧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资源,进而引发由于资源短缺而产生的资源争夺战争,其消极影响全面而复杂,所以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深远。针对商店闸重建工程,具体分析环境保护在保障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2.1生产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

(1)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项目建设施工期中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若不及时恢复治理,在水力、风力等外因力的作用下,加剧区域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会使地表土资源被冲走,区域土壤强项贫瘠化[?

],土地生产力降低。(2)对工程本身的影响。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运行,工程施工区产生的土方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流失的水土将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进度和生产期的安全运行。(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期间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持续负面影响,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造成表土结构的扰动,导致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量增加,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

2.2对周围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不利影响:在施工期间,需排放一定量的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污废水排放可能对工区周围沟渠有一定的局部影响。土方开挖和土方回填泥土流失可能导致局部水域水体浑浊。工程竣工运行后,无水质污染排放源,对水质无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工程建成后,老漳河商店闸调蓄能力加强,改善周边人民的生存条件,给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可靠

2.3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施工车辆和施工附属工厂等排放的废气、以及施工机械运转、施工车辆行驶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扬尘,使工区及其周边、场外道路两侧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对工区居民点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工程竣工运行后无大气污染排放源,对环境空气质量无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在生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措施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平衡、协调。

3.1防治水土流失

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和后果进行监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水土保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全面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2对地表水和大气的防治

(1)设立环保机构,施工期的环保职责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承担,接受有关部门对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2)在施工临时生活区附近,设置垃圾池,及时清运垃圾。(3)为减少施工扬尘、粉尘,采取洒水除尘的方法控制道路和工区内扬尘和粉尘,配置洒水车一辆,控制施工废气达标排放。(4)加强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自我卫生防护意识。

3.3建立生态建设体系

建立生态监测评价体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对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定期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让全社会直观、形象地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生态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经济较为发达,因工业化造成生态恶化;另一类是经济较为落后,由于过度垦殖猎取资源而造成生态退化。要想从根本上治理生态安全问题,仅仅在国家层面上提出和倡导“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等政策观念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协调经济政策目标与环境政策目标的指导方针,并出台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经济、金融、法律、监管、补偿等制度,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的生态安全事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少麟.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J]中山大学学报,2004(6)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篇10

【关键词】黑河;保护区;管理对策

1.黑河市自然保护区建设沿革

我市自1982年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相继建立共计15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其中部级3处,省级12处;14处市县级保护区,其中市级3处,县级11处。省级以上保护区保护面积达到82.49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2.7%,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轴心,森林公园为支点,多种系统类型结合的生态保护体系。

2.自然保护区概况

我市15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属地质遗迹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处,属野生动物类型的2处,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1处,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11处。

2.1五大连池部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属地质遗迹类型,面积10.6万公顷。1996年由国土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地质地貌遗迹和湿地生态资源。

2.2胜山部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面积6万公顷。2003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2007年晋升为部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红松林和驼鹿。

2.3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类型,面积4.5万公顷,1982年由水产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逊别拉河流域冷水鱼资源,是黑龙江中游大马哈鱼上溯产卵的主要河流。

2.4中央站黑嘴松鸡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类型,面积4.67万公顷,2007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珍惜濒危野生动物黑嘴松鸡,目前已申报晋升部级自然保护区。

2.5大沾河部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1.1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62%,是我市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001年由森工申报建立,2009年晋升为部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资源。

2.6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9.4万公顷,2002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湖泊及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2.7公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5万多公顷,2005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公别拉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已申报晋升部级自然保护区。

2.8北安省级自然保护区

北安市境内,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3.7万公顷,2006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乌裕尔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是扎龙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补水保障。

2.9红旗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1万公顷,2007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2.10刺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3.8万公顷,2010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森林、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2.11门鲁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6万公顷,2010年由环保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2.12引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4万公顷,2011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2.13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1万公顷,2011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森林、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天然云杉,具有小兴安岭的典型生态特征。

2.14都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2万公顷,2011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是都尔滨河和库尔滨河下游的重要补水区域。

2.15干岔子省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面积2.1万公顷,2011年由林业部门申报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沼泽、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龙江沿岸唯一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3.存在的问题

3.1编制机构问题

目前,我市现有15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还有7处机构和人员编制尚未落实;森林公园无机构,依托当地林场管理。存在机构的保护区也存在人手紧张,人均管护面积过大、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

3.2经费来源单一

目前,除部级自然保护区有一定资金保障外,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稳定经费来源。市县级保护区更是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3.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多数自然保护区处于启动阶段,保护面积大,地处偏远,基础建设投资大,来源少。

3.4管理混乱

我市15处省级以上保护区分属地方林业、森工、环保、水产、地方、国土等多个部门主管,不利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开展。

4.下步工作打算

4.1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开展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湿、湿地补水、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和植被补植工程。对8公顷以下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小区,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4.2多渠道向上争取

通过申报科研、恢复、宣教、湿地监测等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等资金。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最大限度解决现有保护区机构编制问题。

4.3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能力建设

依托智慧森林“云计算”科学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推进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保护和数字化建设。申报组建黑河市湿地中心。在管理机制上,实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由所在林场场长担任,林场管护人员直接参与保护、管理。

4.4加大宣传力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建立森林、湿地宣教馆、观鸟台,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结合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以五大连池为龙头,着力发展漂流、冰雪、休闲度假和生态景观等旅游项目。[科]

【参考文献】

[1]倪艳芳,钱锐,何笃光.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6).

[2]梅凤乔,张爽.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探讨[J].环境保护,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