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十篇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5:14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农村卫生发展要求的差距愈来越明显,改革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乡镇卫生院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成都市卫生局医疗改革研究项目《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为背景,以对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真实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乡镇公立卫生院人事改革提供参考。

一、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以编制内人员为对象(编内人员数据容易获得),不能全面反映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本文分析对象包括乡镇公立卫生院的编内人员、支医志愿者、聘用(返聘)、临时用工等所有在职卫生人员,分析数据真实全面,避免了以往研究主要对编制内卫生人员或者仅以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的局限。

调查数据显示,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现共有卫生人员556名(在编人数为2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5人,占总人数的80.04%;管理人员22人,占总人数的3.96%;工勤技能人员89人,占总人数的16.01%。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效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主体,因此,本文单独将新津县12所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数据与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一)年龄结构

通常35-44岁年龄段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医院的骨干力量。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以34岁以下年龄段为主(占比69.88%),35-44岁年龄段与45-54岁年龄段经验丰富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21.13%,国家平均水平为43.18%。

(二)工龄结构

由于卫生技术人员职业的特点,通常是工龄在10年以上,其业务水平才能达到一定高度。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工龄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10年以上工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比全国2005年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5年以下工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43.59%,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

(三)学历结构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距离《卫生部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的规定,到2015年医师(士)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整体水平已经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好一些,但高学历人员比例偏小(占比仅4.72%;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8.37%)、低学历人员比例偏大(占比9.45%;2005年全平均水平2.24%)的现象还比较显著。

(四)职称结构

对比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平均水平,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没有正高职卫生技术人员;副高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仅0.43%;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高达52.46%,比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有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显著低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严重偏高。

(五)专业结构

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45人,占总人数(556人)的80.03%,低于2009年《成都市一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85%的标准。

国家规定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是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综合管理服务,显然,公共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首当其冲的重要职能,而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比例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88%;乡镇公立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医疗中,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因此,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应是与日俱增,在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188名医生中,只有42名全科医师。

(六)执业资质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为31.68%,注册护士比例为11.46%,无资质人员比例为49.66%,无资质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已接近一半。

二、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新津县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4人,比新津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少2.32人;其中新津县每千农业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76人,拥有注册护士0.29人。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但能直接面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仍严重不足,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体缺乏,严重影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工龄偏低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保证一个组织人力资源具有持续创造能力的关键,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以年轻、低工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体,工龄长、经验丰富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过小,这势必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无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过多

职称等级是对卫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也是对卫技人员技能水平的肯定。合理的专业技术职称层次结构不仅能反映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潜力,体现其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能体现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师级、士级的人数比例为:1∶7.5∶44∶58.5,与卫生部宏观控制比例(1∶2∶4∶16)相比,高级卫生技术人员明显缺乏。wH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其卫生人员的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应呈橄榄型分布,但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分布状况并不符合这一要求,而是宝塔形,并以初级和无职称人员为主。

(四)公共卫生人员、全科医师短缺

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在专业方面最突出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新津县平均每万人口仅拥有2.4名公共卫生人员,项目组在访谈中还了解到,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由无执业资质、低业务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去完成;全科医师短缺,乡镇公立卫生院主要是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因此,乡镇卫生院只有不断增加全科医师的配置,才能在不影响其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减少专科医生的配置,进而减少医生总数。

(五)无资质卫生技术人员过多

卫生技术人员是否取得执业资质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执业资质是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新津县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无执业资质人员高达48.17%,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卫生技术人员属于非法行医。

三、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

在调研中了解到,除支医志愿者每人每月能得到800元的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工资外,其他人员的工资全靠卫生院自身业务收入来支付。新津县1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每年大部分支出都是来自业务收入,在药物制度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主要依靠药品差价和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工资的发放;但现在药品差价这一收入来源已经不存在,乡镇卫生院主要只能靠其他基本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卫生人员工资发放。

这样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也就直接导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乡镇卫生院职工基本工资待遇过低,对经验丰富、高职称、有执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以及本科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致使人才外流,优秀毕业生也引不进来。

(二)乡镇卫生院对公共卫生职能定位不清

乡镇卫生院普遍还没认识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乡镇卫生院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他们竭尽全力发展壮大自身的基本医疗服务,而对于国家要求的乡镇卫生院重要功能――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通常选择应付了事,让无执业资质、低业务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去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三)社会需求不断增大

随着城乡医保的大范围普及,就医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必然导致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工作负荷不断加大。项目组在访谈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乡镇公立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通常是一人多岗,工作量相当大,面对各级卫生机构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的各类培训,乡镇公立卫生院经常由于人手不足,抽调不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相应培训,造成卫生技术人员有培训机会不能参加的局面;同时,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直接导致了卫生技术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学,其业务水平很难提高,也直接导致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对考取执业资质有所懈怠。

四、优化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优化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对整个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工资待遇

首先,地方财政应将各乡镇卫生院编内人数的工资总额拨予卫生院,分配权归各卫生院;其次,乡镇卫生院内部实行竞聘上岗与绩效考核,在院内逐步淡化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的区别;最后,各卫生院根据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对地方财政的工资拨款、卫生院自身业务收入用于工资支出的部分进行分配。这样既能提高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水平,也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乡镇公立卫生院作为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乡镇卫生院普遍将基本医疗作为创收的重要来源,而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次要地位。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让乡镇卫生院能从公共卫生业务中得到适当报酬,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质量。

(三)多种方式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针对当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负荷高、培训机会少、休息时间短的现状,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建立以资深卫生技术人员为学科带头人的学习团队;对于各级卫生机构组织的培训,乡镇卫生院至少要派一名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参与学习,要求参加培训者回卫生院必须向其他人分享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人力报告[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2.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卫人发[2002]35号)[Z].

3.张晋,吴秀娟.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卫生软科学,2005(2).

4.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才出版社,2009.

5.吕龙驹.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7.

6.燕燕.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农民收入差异;聚类分析;德宏乡镇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31-03

新时期,较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所带来的负效应,逐渐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从农民收入角度出发,对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区域类型进行划分,既利于政府充分认识德宏州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因地制宜进行聚类施策,又助于全面把握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特征,是探索缩小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必要前提,因此,开展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聚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概况

德宏作为云南省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辖2市3县50个乡镇336个村委会3855个村民小组,世居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五大民族,具有“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现实。长期以来,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由于历史原因、个体差异、自然条件等因素,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不一,导致德宏州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战略西移,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兴边富民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德宏州整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逐步缩小,但不同区域间、群体间仍存在差距。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3元,比2006年的1687元增加了1.82倍,年均增长率达18.89%。①然而,德宏州、县(市)以及乡镇的农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从县市来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盈江县(6201元),是最低的梁河县(3543元)1.75倍,二者差距为2658元;从乡镇来看,最高的是盈江县太平镇(8030元),是最低的盈江县苏典乡(2372元)3.38倍,二者差距高达5658元。②由于受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民族习俗与差异、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差异等现实的影响,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已然成为阻碍德宏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

结合德宏州农民收入相关数据及农业发展地域特征,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1)、农民人均纯收入(X2)、人均耕地面积(X3)、农田有效灌溉率(X4)、非农从业人员(X5)、农民人均粮食产量(X6)等六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分类特征指标体系。首先,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Kmo检验结果为0.701>0.600,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为0.000

F=44.906F1+24.716F2+18.049F3+11.815F4+8.478F5

(二)聚类分析

选择欧氏距离作为该面板数据的相似性指标,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实施聚类分析,得到德宏州50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面板数据的聚类树形图。

依据因子得分与聚类树形图,可将德宏州50个乡镇农民收入状况分为五类(见下页表)。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对德宏州50个乡镇的收入水平进行五等分归类。第一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6059元,属于高收入的乡镇:6个,勐卯镇、平原镇、太平镇、弄璋镇、旧城镇、新城乡;第二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4542元,属于中高收入的乡镇:13个,轩岗乡、芒市镇、勐秀乡、户育乡、弄岛镇、畹町镇、盏西镇、景罕镇、风平镇、遮放镇、姐相乡、那邦镇、章凤镇;第三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3585元,属于中等收入的乡镇:10个,芒海镇、西山乡、五岔路乡、油松岭乡、陇把镇、勐戛镇、江东乡、遮岛镇、铜壁关乡、城子镇;第四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2971元,属于中低收入的乡镇:17个,三台山乡、芒东镇、芒章镇、支那乡、卡场镇、护国乡、中山乡、勐养镇、九保乡、曩宋乡、河西乡、勐弄乡、昔马镇、户撒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第五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2315元,属于低收入的乡镇:4个,苏典乡、平山乡、小厂乡和大厂乡。可以发现,德宏州50个乡镇农村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不高,但区域差距较大。从绝对差异来看,对高收入乡镇和低收入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2010—2012年它们之间的差距维持在2.6倍左右,且二者的差异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必然会加快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差异的扩大速度。

选取2012年作为典型年份,通过方差分析法对各类均值进行比较发现:五类乡镇的人均收入统计检验差异显著(显著水平0.05)。第一类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19元,是第五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794元)的2.72倍;是第四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的2.07倍;是第三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69元)的1.7倍;是第二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451元)的1.3倍。①这也说明了高收入、低收入的乡镇农民收入水平差异很大,接近3倍;而中等、中高等收入乡镇的农民收入差异相对较小,接近1倍。靠近州府芒市、瑞盈陇口岸的乡镇,具有水土、林木资源优势的乡镇,能够获得国家省长期扶持的乡镇,其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反之,地处高寒山区或峡谷陡坡地带的乡镇,农田、林地等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的乡镇,其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这也表明了受资源、区位、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乡镇间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且其差距有扩大趋势。

(三)结论

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德宏州50乡镇农民收入区域类型聚类的结果,证明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宏州区域间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区域间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验证结论与德宏州地域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基本吻合,这充分说明了,收入水平的高低不仅与地势和资源分布相关,也表现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密切关联。

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思考

(一)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专业乡镇

结合德宏州现实,分析乡镇生态、资本、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施策。努力挖掘乡镇资源潜力,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优农产品,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坚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打造和培育种养加工的专业乡镇。一类是对耕地多、有效灌溉率高,适宜耕种粮食作物的区域,打造种植粮食专业乡镇。二类是对旱地多、降水量偏低,利于甘蔗和茶叶生产的区域,打造种植蔗茶专业乡镇。三类是对土质较好、气候适宜,利于瓜果蔬菜种植的区域,打造种植瓜菜专业乡镇。四类是具有独特经作果品,适宜规模生产的区域,培育种植特色果品乡镇。五类是牧草地资源丰富,具有特色畜牧品种的区域,培育养殖专业乡镇。六类是加工制造专业乡镇。即处于交通要道、基础设施较完善,宜于吸引工贸企业入驻的区域。七类是劳务输出专业乡镇。即人口密度大,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的乡镇,要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向外输出劳动力。八类民族人文优势乡镇。即具有独有少数民族、风景人文资源的优势,打造民族人文生态风景名胜区。突出乡镇优势,挖掘后发潜力,促进乡镇发展、农民增收。

(二)整合资源,实施易地搬迁工程

针对处于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具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经济有开发潜力的;水资源覆盖率高,作为饮用水源、发挥水源涵养保护的乡镇,坚持禁止开发、优先保护、永续发展的原则,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工程,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和就业渠道畅通。通过空间整合、区域重塑、群体融合等手段,实现迁移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村落再造,为其重建创新生活圈。综合乡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联动发展、辐射周边的原则,将乡镇低收入群体脱贫、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均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内[1]。加大易地搬迁扶贫力度,对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或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自然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等方式就近搬迁安置。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民向具备经济实力与就业容量、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建立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移民开发运行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保障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的稳定[2]。

(三)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品牌效应

龙头企业是推进乡镇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牵动力,政府要重点扶持和培育通过制订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龙头企业持续支持[3]。依据地区现实,乡镇产业特色,政府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初、深加工制造,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加工制造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乡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的产业化,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通过农产品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农超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逐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和组织化的能力。推广节水节约土地的农业新科技,提高乡镇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含量。积极采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尝试农林间作、作物套种、农牧结合等模式,提高水土、林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技能,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最终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

(四)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引导服务作用

政府要实现角色转换,以农户及龙头企业获取潜在利益的内在愿望为动力基础,在尊重农户及龙头企业意愿基础上,为其提供必要引导、扶持和服务。对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4]。尤其要正视民族差异性,把握民族心理,遵循民族习惯,给予少数民族特别关注和重视,制订发展规划、实施步伐、推进措施,持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少数民族人口生存和发展。此外,政府要按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加快推进乡镇农村产权的登记、确权、颁证,规范农地承包和林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资源开发有效利用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应有权益。

参考文献:

[1]胡红斌.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芒市的调查[J].管理学家,2012,(10):318-320.

[2]廖元昌.德宏州深度贫困自然村特征及反贫困对策探析[J].科学时代,2012,(23):4.

[3]曹蔚.西部农村农业发展思考[J].经济地理,2012,(5):85-86.

[4]王杰娅.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3.

①2013年德宏统计年鉴提供数据汇总计算。

②2013年德宏各县市农经站提供资料数据汇总计算。

收稿日期:2013-06-19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3

1.1旧的思想和习惯制约了乡镇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

由于宁蒗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大部分林农仍保留旧的心态和悠闲松散的习惯,传统林业的生产规模小。受旧观念的束缚,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

1.2建设者整体素质低,科技水平落后

(1)林业生态产业建设者大都属“种田型”,艰苦守业,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科技、管理、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对林业生态产业建设比较熟悉,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大部分乡镇林产企业的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人才技术缺乏,管理粗放,劳动生产力水平低,据调查,全县1056名乡镇林产企业职工中,大专占2.05%,高中占11.34%,初中以下的占86.61%,具有初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5.8%。全县绝大部分林产企业是微型企业;全县林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133万元,每个企业仅有61.7万元,从比例看,企业数量不少,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后劲不足的,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全县乡镇林产企业大多粗加工,大路货多,高科技产品少,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管理不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弱。

1.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和银行贷款。由于“贷款难”和“怕贷款”的矛盾,使林产业建设资金短缺。另一方面由于林产业效益不佳,更使企业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宁蒗虽然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因缺资金而无力兴办林产业,只好靠卖森林资源过日子。3.4资源利用率低,环保形势不容忽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习惯于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重开发,轻保护;重使用,轻补偿,没有环保意识,只注重开发,不注意环境保护,不少林产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造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结果生态失衡,山体滑坡,洪水泛滥,人财物损失严重。

2对策与措施

根据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要实现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大发展,总的思路是: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依托林业资源优势,采取措施,大力建设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实现林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具体思路如下。

2.1解放思想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重发展

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最大的实际就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面对差距,面对机遇和挑战,用新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加快乡镇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能“走过场”,也不能搞“花架子”装饰门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和科学发展理念。能做到辩证地认识和解决林业生态产业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正视差距,用差距激发创业意识、发展意识。(3)进行市场经济教育。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竞争作为林产业内在的动力,不前进必然被淘汰,在发展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中,要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首先,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要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不动摇。宁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贫困面较大,至今还有14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以发展为主题;抓住发展不放松,不断扩大全县乡镇林产业的经济总量。尤其是要对贫困乡、少数民族乡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这些乡的林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宁蒗的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实现发展。

2.2走发展具有宁蒗特色的乡镇林业生态产业之路

宁蒗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近几年发展虽然很快,但总量不足,发展滞后;科技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低,竞争能力弱;资金短缺,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发展的条件尚未形成。但宁蒗有丰富的林业自然资源,这是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条件。只有立足本县资源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使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实现发展。因此,走发展具有宁蒗特点的乡镇林业生态产业之路,是宁蒗林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走好这条路,关键要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下功夫,即在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这“三特”上作文章,出成效。(1)树立只有依托宁蒗的特色森林资源,发展乡镇林产业,才能使乡镇林业生态产业有长足发展的思路。(2)结合全县15个乡镇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市场需求地“一哄而起”,盲目办厂,搞内耗,自起自落。(3)在培植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经济效益高、生态和社会效益好的群体优势产业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在发展特色林产品上下功夫,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叫得响、打得出”的优势产品结构。(4)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乡镇林业生态产业建设应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路子,扎扎实实地培植天然药物开发、林产品开发、无公害蔬菜开发、食用菌开发、林果产品开发、林下资源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实行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大力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是乡镇林业生态产业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要根据宁蒗县委、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建成全县支柱产业的要求,大力加强乡镇企业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和旅游队伍的建设,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乡镇林业生态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6)大力发展林业外向型经济。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致力于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4

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规划,因此也遵循上述所谈的原则。

范畴

一般意义上,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含县城)、乡域集镇以上的各种聚落。包括了地域范围内广大的集镇聚落、一般建制镇聚落、特殊建制镇聚落(大型工矿居民点、边境要防、农场居民点等)以及县城驻地。当然如果此概念的外涵进一步扩充的话,则还应包括部分县级市的市区聚落。这样的界定是为了使城镇的概念在内涵上遵从趋同这一事实。以便使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际的操作性。

据1996年底《黑龙江统计年鉴》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县城47个,镇445个,乡集镇697个,另有县级市20个。单就上述范围迭加,则有1209个城镇型地域。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管理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走向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居住的人群仍然在为国家做着高付出、低收入的贡献。

传统农业、传统工业无疑是历史上已形成的,同时也因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温饱而足的思想仍占据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我们在评价各种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的时候,历史因素仍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现实发展中重大的障碍,是急待以充分重视的突破口性因素。

二、城镇经济的内核──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38%。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而在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早已“半壁江山”,有的“三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逾1亿,超过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总和。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吸收了本地区的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大量地跨县、跨地区,跨省吸收富裕劳动力。1993年,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分别已1.2亿。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已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最根本的渠道,这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不仅未要国家投资源,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如1990年至1994年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货值339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已超过1/3。在服装、工艺品、五金工具等行业的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主导地位,轻工业品、纺织品、建材等产品的出口也占相当比重,这为我国对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乡镇企业还是农业的强大支柱,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援越来越多。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以乡镇企业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立起来了,这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极大。

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

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

我国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乃至到下个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国情看,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当然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上的现代化。

总之,上述的数字表明,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抉择,是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难巨的任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将引起我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使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在农村为主转向城镇为主这一世界性的一般发展趋势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根本上发送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解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家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3:7改变为7:3然而,由于原有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堡垒,本应与工业化同步变化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部始终保持建国初期工农业2:8的比例,虽然人口翻了一番,但仍是80%的人口比例务农。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发展。一方面,已从土地中转移出1亿多农村劳动力,造就了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使农民从单纯只是农产品的供给者,使自古以来那种农村只是农民干农业,而农业又只是种植粮食单一种植业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1%,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的结束,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后,“八五”期间,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最引人注目、增长最迅速的生长点。它必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按现有统计口径,乡镇企业产值由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其中工业企业的产值(工业产值)占3/4以上。

我国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由于城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科技也逐步向农村扩展。这就为乡镇工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然而,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乡镇工业只能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在有限的产业空间里发育成长。

第二阶段:1984-1990

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提出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和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党的二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在这个阶段内,乡镇工业在计划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了资源、资金和市场等条件,从而获得了很快发展。

第三阶段:1991-现在

随着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认,市场经济日益扩展动作领域,在全国经济它全面升转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分不开的,因为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来自市场,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且市场作用发挥得越是充分的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就越好。

乡镇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城乡工业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互为供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崭新关系,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关联:

一是产业关联;

二是产品关联;

三是市场关联;

四是企业关联;

五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关联。

这些关联在优胜劣汰的相互竞争中,推动它们积极改善经营机制,加速技术进步和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机制的转换,增强了竞争能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

据有关研究表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产业大都是技术简单,资本集约度较低、原料可以就地解决的轻、加工产业以及开采本地资源的采掘业,参与程度较低的都是资本集约度较高,或技术相对复杂的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能够用以说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的首先应该是技术的难易、资本集约度等供给条件。技术、资金的障碍越小,参与的可能性越大。

乡镇企业的创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效果”,或者说是城市工业的扩散结果。许多乡镇企业利用的是城市工业的二手设备,退休的技术人员以及原材料的“边角余科”等等。因此,本地域城市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成为乡镇企业的学习样板。

通过对乡镇企业结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从事、加工型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或劣势不显。著些产业资本集约度较低,劳动替代资本的弹性较大,技术差距相对小,而且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效益优势。相反,基础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原材料产业则具有相反的特点,这一切决定了目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状况。

按照技术水平、资本集约度、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四原则,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不宜进入的产业为:石油化工、电力(小水电除外)、石油开采、化纤、黑色金属冶炼、有以金属冶炼、医药、化工、烟草、饮料、电子等11个产业。

鼓励进入的产业为:工艺美术、家具、木材加工、缝纫、皮革、文体用品、饲料其他工业、金属制品、建材矿开采、其他矿开采、食品、纺织、塑料、建材等15个产业。

允许进入的产业为: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煤炭采选、造纸、机械、电气机械、炼焦煤气、印刷、橡胶、仪表、采盐、运输机械、木材采运、自来水等14个产业。

对不宜进入产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禁止进入,改造、停产数转产。交通过制定规模标准、资本集约度、标准、消耗等严格禁止新企业进入,阻止这类产业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继续提高。对部分规模较大,消耗较低的企业要进行合并、兼并及相应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资本集约度,对规模过水消耗高的企业要采取行政手段令其停产,并对其给予必要的积极,信贷支持促其转产。

对鼓励进入产业主要是鼓励竞争促使产品上水平,企业上规模,对新企业的进入也要严格掌握,引导资金投向现有企业的改造。

对允许进入产业中的矿业主要通过法律手段等防止乱采滥伐浪费资源,对其中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主要是强化与城市大工业的分工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加入企业集团,成为城市大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厂,分包厂。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成效如何有赖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创造的大环境。

城市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要主动让出鼓励乡镇企业进入产业的部分市场。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要制定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省域乡镇企业总体上还须依赖地方资源为主,在独特地域上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乡镇企业须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控制零散性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生产方式形成,这可以采取灵活的联营、楞作等机制的引入,向集团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此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赖税收、信贷、企业财产关系、地区布局等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改革。

三、城镇体系

1996年底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有2个地区,1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47个县城,445个建制镇,679个集镇,总计1290个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1290个聚落点构成了省域的城市体系、城镇体系、村镇体系。

按照省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居民点体系(或称聚落体系),形成了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并呈现着“金字塔”状分层次的形态而存在于省域4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当然也就以各自的地位、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结构,并通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各种有形的交通线和吸引与辐射的无形线建构着和各种聚落群各种聚地带。

除此以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农垦系统和林业系统,矿建系统也因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开成的诸多居民点(或称聚落)。

上述各种聚落的产生、兴起、发育以及有的在走向衷亡,绝大部分是因建国以来伴随着以省域自然资源为绝对优势因素的开发而出现的。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应地出现了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型城镇等。

本文针对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而对宏观层次和农垦、林业等系统不做研究对象,目的是针对某一确定的范围(或称对象)做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实际可指导性的发展战略框架,供领导决策层参考。

城镇体系现实状态

把城镇的范畴界定县城以下(含县级市)在黑龙江省域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城镇体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不同于宏观层次棗城市体系,又有别于微观层次棗村镇体系。

一般地说,这一层次体系的形成在市带县体制下更加明朗。省域内现有2个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绥化地区)、是1个地级市。这13个市(地区)因行政区划各自独立地辖制着若干个县(或县级市)因而使13个地块范围内聚着各有特色的县城群体和建制镇群体。

i、省会哈尔滨市管辖下的阿城市、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以及原松花江地区的8个县。座落在省域中南部地区,呈面状。

ii、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管辖下的讷河市及8个县座落在省域西南部边缘地区,呈面状。

iii、牡丹江市管辖下的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以及12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南部地区,呈面状。

iV、佳木斯市管辖下的同江市,富锦市以及5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北部地区,呈带状区域。

V、油都大庆管辖下的4个份座落在西南部地区,呈带状。

Vi、绥化地区管辖的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以及6县份,呈面状,座落在省域的中部地区。

其它即是省域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3个胰份,北部黑河市所辖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3个县份,东北部、东部还有伊春市所辖的铁力市及1个县份,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虎林市以及鹤岗市所辖的2个县份。另外还有七台河市所辖的1个县份。

如果按照经济区划、并结合自然及自然资源特点又可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见表2)。

城镇间就是这样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进行着一定量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庞大的有机的省域城镇体系大系统。

现实中,因这此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的差异以及宏观区域环境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分层次状态,既有发达,又有落后;既有完善,又有欠缺。这是省域各级各类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宏观上看,处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便已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高级群、高级带,因而也必然形成了优良的城镇空间网络。如处在松嫩平原区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事实上已经成为省域的空间最具活力,也具有强大实力的城镇群体,城镇带。同样是平原地区的三江平原区域则因位置、历史以及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与前者相比,则逊色很多。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构想

认清上述所揭示的省域城镇体系事实,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总体战略的建构便是首位的任务。

关于平原地区的城镇体系

平原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基础较好、城镇间相互联系密切、内在的动力机制较强等优势条件做以下几项原则性的战略构想:

加强省际间、区际间、国际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扩大其吸引与辐射的能量。进一步成为省域城镇体系的“增长极核”。

促使城镇向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不仅在于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要现代化与城市化、而且生活方式要真正的城市化。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必须使农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和机械化,并逐步达到现代化。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成为该区城镇体系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第二产业应主动将一些配套性的散件性工业布局在各类城镇内,增加城镇人经济实力。

关于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

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与平原地区城镇体系比较而言,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不象平原地区那样更加趋向集中,紧凑。因山区的资源向大都是山特产、林业、矿产且交通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较差,先天优势条件不如平原地区,但却可以形成自身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城镇体系。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山产资源和特产资源,城镇工业宜以当地资源为主导取向,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城镇经济力是当务之急。

城镇体系间的联系宜进一步增强,客观上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不高,整体功能也因之而较低。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突出建设信息网络是其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过渡,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艰巨但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上的工作。

加强科技力量和教育条件投入,促使为闭塞的聚落向开放式的聚落转化,这一方面特别需要发达地区给以物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城镇体系的向组织能力不断增加。

关于工矿区城镇体系

工矿区的城镇体系无疑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具有单一特性。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当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的开发问题,替代产业也因之是石油资源,都存在如何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严格意义上需要遵循“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把视野从纯资源的无续利用转向适宜本地特色的商品生产方面。替代产业的新视野的确立便是唯一的选择。

工矿区城镇体系内部诸“点”一部分需要让资源富含区,一部分则需要迁并到规模闪闪明显的地带区。

关于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

前文已经提及,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是伴随对地域内大生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域内的居民聚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不同之处:一是人口在劳动力部分趋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地域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三是城镇化水平在地域比较分析中较高。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矿产丰富的山区地带都具有此类型的城镇体系系统。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宜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针对非再生资源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考虑的,为了长远、永续地保持本地域发展,须首先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并预先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应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针对市场的配置需求进行劳力资源和科学合理地布局。

强化城镇体系向外界进行开放。多年的条块分割客观上造成了独立的小单元系统须与地方环境逐渐融合,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统一性的地域开发格局。

关于边境口岸地带城镇体系

省域的边境线较长,北部、东部边境沿线的城镇随着国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大批城镇因之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聚落是国际间往来的节点,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丰富,文化、思想、观念等也将输入和输出,在相互磨合的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具有各种特色(或称双向因子共存)的城镇类型。它是国家地域上内陆上边境、边境与国际的重要群体,为此,应设专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城镇产业布局宜侧重在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方面,特别是加强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布局。

城镇体系内部的职能结构总体上说应该侧重在交通、仓储、蔬菜、副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面上。它应该和内陆城镇是相互连接的,而非单独呈现一体化状态。

在城镇体系内部联系方面应该是松散型的而非紧凑的。它须要与对方城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接,这当然包含着极为丰富内容,如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等。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原则前提下,积极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思想意识,这是开放交流的必须。

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逐步向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合理流动。把贸易、饮食、服务、信息的产业空间充分敞开,确保这些劳动大军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基础设施的先行棗交通体系

在基础设施系统中硬件系统中的交通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系统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中仍是一个重点的首位性问题。

众所周之,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地域发展中产生着如下的作用:促进地域内外部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信息等不断地流动;促进区域范围内部的商品输入与输出;缩短空间距离等。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统一化、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必须使联结各聚落通道须畅。

目前的现实是:国道系统、省道系统网络清晰、作用突出,但微观中的城镇间联系更密切的地方线路和镇与镇、镇与乡、乡与乡间的交通网络,无论从其关联度、通达性路面质量、维护及管理力度都较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制约着省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水平。一般而言,评价城镇体系中的系统发育程度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城镇与区域节点联系的便利程度;

城镇与大区域即宏观层次中干道联系的方便程度。

交通网络中路面质量以及等级情况。

从以上几项指标分析来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是与城镇体系整体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战略性的部署:

切实地把有限资金放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来,分阶段、分重点地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加强交通网络中的系统研究,重点解决体系中各地域块间出入通问题,特别需要的是加强这一方面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较为精密的论证报告。

在资金筹集方式方面,可以多渠道地解决,真正实现谁建受益的目的。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5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

补充耕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鲤城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补充耕地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1年补充耕地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为切实落实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保在2021年12月10日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补充耕地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努力做好补充耕地工作,有效增加耕地数量,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建设目标

2021年我县应完成:一是实施县级土地开发项目,实现新增耕地500亩;二是通过旧村(废弃工矿)复垦验收400亩,立项350亩。

三、工作部署

(一)县级土地开发

1.项目选址、立项、设计(3月31日前完成)

项目选址:由各乡镇(街道)协同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根据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坡度≤25°的荒草地分布图实地踏勘,选择合适地块纳入开发范围。

项目立项:各乡镇(街道)持拟开发地块项目相关资料向县自然资源局和农业农村局申请立项,县自然资源局和农业农村局组织业务人员对项目实地踏勘,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批复。

项目设计:项目批准立项后,由各乡镇(街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测绘,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设计方案。

2.项目申报、批复、资金拨付(6月30日前完成)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后,由各乡镇(街道)报送给县自然资源局,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及专家进行评审,认定方案可行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复。项目批复后,县自然资源局根据《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仙游县规范县级土地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仙政文〔2019〕115号)规定,拨付首期资金。

3.项目实施(10月31日前完成)

由各乡镇(街道)全面组织项目实施和监管,及时解决实施中各种问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的施工。有条件的地方可由村委会组织村民自行实施开发工程,各乡镇(街道)、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和制作各类资料,以便项目管理和验收。

项目必须于7月10日前开工,10月31日前竣工。

4.耕地质量评价及项目验收(11月30日前完成)

对已完成施工的项目,由各乡镇(街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同时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自验,合格后由县自然资源局作为牵头单位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及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二)旧村(废弃工矿)项目实施步骤

1.项目选址(2月28日前完成)。由属地乡镇(街道)组织国土所、各村委会根据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最新成果图)进行实地踏勘,选择合适地块纳入2021年度旧村复垦范围。

2.协议签订(3月31日前完成)。属地乡镇(街道)牵头组织村(居)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拆迁补偿方案,与拆迁户签订协议。

3.项目设计(4月30日前完成)。由属地乡镇(街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测绘,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设计方案等资料报送县自然资源局。

4.项目批复(5月31日前完成)。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及专家进行评审,认定方案可行后由县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具审核意见并报县政府立项批复;再经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审核后,报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增减挂钩指标。

5.资金拨付(6月30日前完成)。县自然资源局根据省自然资源厅批复的增减挂钩指标,根据《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仙游县旧宅基地及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复垦为耕地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仙政文〔2019〕114号)规定,拨付首期补助资金(占补助总额的40%)。

6.项目实施(7月10日前动工,10月31日前竣工)。各乡镇(街道)要全面组织项目的实施和监管,可委托村委会组织本村村民自行实施,也可采取招投标形式选择施工单位。务必要及时解决工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严格管理好项目资金,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和编制各类资料和对比照片,以便项目管理和验收。

7.项目验收(12月10日前市级验收)。项目竣工后,由各乡镇(街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竣工测绘及验收资料收集编制和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并于11月10日前组织国土所、财政所、纪检监察、经管站等部门对项目进行自验;对自验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村委会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报县自然资源局申请县级预验收。

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及专家于11月30日前对项目进行县级预验收;对预验收发现的问题督促各乡镇(街道)组织村委会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报市自然资源局申请市级验收,确保12月10日前完成市级验收。

8.往年项目验收(7月30日前完成)。盖尾镇政府要加大力度实施东许村2017年旧村复垦项目,确保于7月30日前完成市级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县级土地开发、旧村(废弃工矿)复垦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必然要求,是当前保持我县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缓解用地矛盾、保障建设用地的重要措施,全县各级有关部门务必要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全力做好该项工作。

(二)突出领导,强化组织。为确保县级土地开发、旧村(废弃工矿)复垦工作顺利实施,各乡镇(街道)要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部门之间要紧密合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三)营造氛围,层层发动。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县级土地开发、旧村(废弃工矿)复垦的重大意义,让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支持配合做好该项工作。

(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县级土地开发、旧村(废弃工矿)复垦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做好每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经费使用关、项目质量关、项目验收关,切实做到工程实施到位、土地权属调整到位,项目实施无纠纷发生、无遗留问题、无群众上访。各乡镇(街道)要精心设计,加大对农田灌溉排水、生产路、田坎等设施的投入,充分剥离本乡镇非农业建设项目的耕作层(表土)并利用到县级开发、旧村(废弃工矿)复垦上,使开发、复垦的新增耕地为优质水田,提高耕地等别。

(五)加强督促,注重成效。由县效能办牵头,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审计局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各乡镇(街道)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情况进行按季度督查,通报各乡镇各项目进展情况,督促进度落后的乡镇限期整改,并把补充耕地工作列入年终绩效考评的内容。各乡镇(街道)作为项目业主应对项目负总责,要根据工作推动实施需要,实时召开项目加温推进会,形成常态工作机制。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6

为切实做好全县2020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以下简称“卫片执法”)以及省、市卫片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肃惩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严守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扎实做好2020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努力打赢自然资源保卫战。

二、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县政府决定成立XX县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XX

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XX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员:XX

市生态环境局XX县分局局长

XX

县住建局局长

XX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XX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XX

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XX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XX

县公安局副局长

XX

XX乡党委书记

XX

XX镇镇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XX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XX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XX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XX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XX

县自然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卫片办”),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县卫片办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县级督察、审核验收,挂牌督办重大典型违法案件、提请县政府开展警示约谈和责任追究等工作。

(二)责任分解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具体开展各项工作:

1.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拟定卫片执法工作方案,对卫片图斑进行核查、查处、汇总、上报等具体工作。

2.县检察院负责卫片中的公益诉讼。

3.县法院负责违法案件的强制执行。

4.县公安局负责犯罪行为的查处。

5.县生态环境局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6.县应急管理局负责查处非煤矿山未经批准擅自建设井口行为。

7.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部门查处结果,依法依规对非法违法用地用矿企业做出处理。

8.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以设施农业为名进行违法违规建设的行为,纠正违法违规土地流转行为。

9.各乡镇负责本辖区的具体卫片工作,要成立领导机构,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片执法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认真核查卫片执法图斑,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通过比对、现场核实、合法性判定等工作,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和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及城乡规划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涉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特殊矿种以及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群众权益的违法行为。对确定为新增违法行为的,要坚决“零容忍”,本着既要查事也要查人的原则,不能“以罚代管”和“以罚代刑”;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应拆除没收的坚决拆除没收、应移送纪委监委和司法机关的要坚决移送,确保对新增违法行为打击到位。对历史遗留的尚未依法查处到位的违法行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解决,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将此类情况全部纳入台账管理,逐一进行销号。

(二)认真抓好信息统计上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要通过卫片执法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填报查处情况、行政处罚(行政处理)落实情况以及整改落实结果,直至消除违法状态。已经通过拆除、复耕、毁闭等方式消除违法状态的,要有实地现场照片;已经完善审批手续的,要填报审批文件文号、批准时间等相关信息。

四、工作内容

(一)工作对象

2020年卫片执法工作对象为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018年度和2020年发现的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图斑。

(二)图斑核查与成果上报

各乡镇组织所辖区域开展图斑核查,严肃查处并督促整改违法行为。

2020年7月5日前,县卫片办通过卫片执法信息系统向市级部门报送2020年第二季度下发的卫片执法图斑核实结果。

2020年10月5日前,县卫片办通过卫片执法信息系统向市级部门报送2020年第三季度下发的卫片执法图斑核实结果。

2020年1月5日前,县卫片办向市级部门报送2020年卫片执法成果和报告。

(三)信息上报

1.工作方案。在县部署开展2020年卫片执法工作后,各乡镇要及时制定本辖区卫片执法工作方案并报县卫片办备案。

2.数据审核及验收方案。各乡镇要尽快将数据审核工作方案、验收方案报县卫片办备案。

3.挂牌督办、公开通报情况。各乡镇在挂牌督办、公开通报案件后3个工作日内,要将相关情况报县卫片办。

4.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各乡镇负责汇总本辖区每月的工作开展情况,于当月20日前将电子件报县卫片办,遇双休日、节假日,在放假前一天上报。遇到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即时向县卫片办作出专题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卫片执法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要把2020年卫片执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科学部署,扎实推进本辖区自查整改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责任,强力推动整改

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卫片执法自查整改的主体,对查、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直接责任。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推动违法图斑和违法用地的查处整改,确保最终实现消除违法状态,并配合部、省、市、县完成督导、抽查、挂牌督办、公开通报、验收、约谈、问责等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要积极协调和解决各乡镇及部门开展卫片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大图斑核查和重点执法检查,对重大典型案件立案查处或挂牌督办;组织开展县级督查、数据审核和验收工作;对违法问题突出、弄虚作假或查处整改不力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建议县政府进行警示约谈或责任追究;配合部、省、市完成卫片执法验收、挂牌督办和约谈、问责等工作。

(三)严肃查处整改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日常执法评价

县卫片办要对各乡镇及部门查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核查,把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查处整改落实结果作为衡量卫片执法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作为衡量自然资源综合业务工作的检验标准。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两型社会动力因素灵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是影响城镇发展的核心,它与特定的社会体制、社会环境有必然联系,归纳起来,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即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城镇本身所固有的,对城镇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动力要素,包括区域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力水平等。外在动力是源于区域以外,对城镇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影响城镇规模、功能等,包括外部资金投入,政策环境、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变等。

一、城镇发展外在动力

1.1对外交通变化对城镇发展影响

对外交通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城镇由于具备较好的交通地理条件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反之,也有许多城市由于交通地理的变迁而衰落下去。随着现代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方式的兴起,传统的交通地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打破了许多传统城镇的发展格局。部分位于新式交通干线上的城镇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交通区位的变化,许多传统交通重镇丧失了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发展逐渐陷入停顿甚至走向衰落。

发展初期,骑路建设推动城镇发展

如大冶市的乡镇快速发展除了其它影响因素之处,无不与交通格局变化密切相关,在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大冶市的经济强镇一直是以保安、金牛等镇为主,素有“金金牛、银保安”之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金省道修建,大金路上的金湖街办、陈贵镇、灵乡镇迅速崛起(在公布的湖北省2011年百强乡镇名单中,大冶市陈贵镇排名第2、灵乡镇排名第3、金湖街办排名第18位),原有的联系乡镇的县级公路成为老镇区内部道路,各乡镇新镇区就是依托大金路两侧发展,表明小城镇在城镇发展初级阶段,仍然走的是“骑路建设带动城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城镇建设初期也是我国许多小城镇发展方式。

1.1.2发展中期,对外交通逐步影响城镇发展

如灵乡镇依托大金省道两侧发展,先后建立了行政中心、工业园区和居住、商业等小区,小城镇初具规模,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过境交通开始对镇区发生影响,过境的大型货车、客车等产生噪声污染、快速通行与镇区行人安全等矛盾开始出现。城镇规模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过境道路与镇区生活性道路需要发生矛盾。这种骑路发展模式到了城镇发展中期阶段就不适应城镇发展需要,城镇也不可能沿道路无限拉长。目前,武汉城市圈城市外环黄石市至咸宁市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经过灵乡镇镇区旁边并有高速出入口,对灵乡镇新一轮城镇发展和规划布局带来重大影响,这也是本次规划修编影响因素之一。

1.2工业化对城镇布局影响

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红利效应表明,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不是单纯造城,没有产业聚集,一个城镇是做不大、也做不强,甚至“空壳化”。从世界经验看,工业化是带动城镇化的动力,使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很早就从分工深化和市场规模的良性互动解释了经济进步。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分工深化不同和生产链条延伸造成工农业部门之间发展速度的差异,历史上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工业部门产出规模成正比。工业布局在灵乡镇城镇发展演变中对镇域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定型较早,解放后武钢灵乡铁矿进行开釆,形成相对独立的工矿居住区,与北部灵乡镇宫台、大畈等村居民点组成小集镇,随着镇办的一批乡镇企业发展,镇区不断得到扩张,但镇区这种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1.2.1工业化是早期城镇化的动力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初期,矿产资源提供原始积累,这种发展现象在大冶市部分资源型小城镇镇十分明显,这些乡镇依托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镇外大中型企业直接提供原材料,产品附加值低,但可使镇级政府短期内有较稳定的可用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在这个阶段,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在镇区周边,建成的选矿场等设施和选矿用的污水对镇区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但对镇区建设用地影响不大,这个时期城镇发展较缓慢,镇区用地规模较小,如灵乡镇96版总体规划确定镇区规模在3平方公里左右。

1.2.2城镇发展中期,工业项目带动城镇规模扩张

在有限的矿产资源不断减少情况下,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灵乡镇在乡镇中率先在镇区外建立工业园,首先入驻的企业就是加工球团矿企业,由于设立工业园较早并有企业生产经营,2004年7月20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灵成工业园已被纳入省管工业园区行列,初期批准规划面积135公顷。2009年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扩编,规划面积达到437公顷,在工业园区大规模建设推动下,城镇发展方向向西与工业园对接,城镇道路骨架拉开,围绕工业园区周边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居住小区和农民新村,工业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巨大,城镇规模迅速得到扩张,2005版总体规划确定镇区规模扩大到6平方公里左右,并且工业园即将面临扩大园区用地规模,镇区其它建设用地需求也出现不足情况。

1.3政策环境变化对城镇发展影响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在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对其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作用。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采取了控制城镇化的政策,使农村城镇化服从于城市工业化。虽然这一政策有其历史必然和必要性,但客观上对中国农村城镇化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改革开放后,政府通过放松管制,如放宽建镇标准、就业限制和落户限制等,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时期大量农民“洗脚进城”。但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缺失和“政府失灵”使城镇化更多表现为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其后继发展能力和对农村的聚集和辐射功能也大打折扣。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时期,各级政府开始审视小城镇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目前,城镇化是拉动内需重要手段已得到各级政府共识,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小城镇发展,让农村城镇化扮演更重要的战略角色,使新时期的城镇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集约式发展之路。

二、城镇发展内在动力

2.1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发展影响

工业化在城镇化的推动下,要素不断集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在农业经济时代,第一产业比例较高,城镇化发展较缓,城镇发展规模较小;但在工业经济为主时期,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聚集,城镇要统筹安排各项生产、生活功能,布置各项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城镇规模得到快速扩张。

2.2城镇化政策推动

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1.27%并超过农村人口。中国是近30年来城镇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2.2.1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

在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让农村城镇化扮演更重要的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角色,使新时期的农村城镇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集约发展之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得最近若干年来,中国城镇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2.2土地和人口变化是城镇化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推动更突出地表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城镇化,城镇周边农村土地和村庄被城镇规模扩张所征用和拆迁,政府通过放松管制,如放宽就业限制和落户限制等,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手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这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举措,可以助推中国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当前影响灵乡镇城镇发展的几个因素

灵乡镇是鄂东南的矿业大镇和经济强镇,地处湖北省“冶金走廊”腹地,镇域人口近5万人,面积135.8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是全国重点镇,历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科普示范镇和小康建设明星镇标兵,同时也是湖北省的经济强镇和楚天明星镇。灵乡镇位于“武汉都市圈”的范围内,交通便利,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可为武汉、黄石、大冶市区居民提供良好的郊野型休闲度假场所。

3.1外在因素

3.1.1城镇对外交通面临新的发展变化

2010年12月,黄石-咸宁高速公路开始动工兴建,黄咸高速公路是湖北省7纵5横3环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汉城市圈建设有重要意义,建成通车后,从黄石城区到咸宁只需要40多分钟,比目前缩短了1个多小时。该高速公路从灵乡镇镇区旁边经过,并设出入口和建设联系镇区道路,对城镇未来发展方向带来重要变化。

3.1.2资源枯竭型城镇需要转型

大冶市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地区之一,当前面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艰巨任务。目前,灵乡镇其城镇发展主导产业还是依托资源利用型产业,正面临如何超越资源发展道路。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现有粗放型企业发展相矛盾,在新的城镇发展中,镇政府如何对现有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如何科学布局工业用地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3.1.3城镇化等政策因素对城镇影响作用有待显现

根据湖北省新“十二五”期间,全省范围内选择100个重点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2012年,灵乡镇列为湖北省31个强镇扩权试点,目前相关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一但相关政策出台,对城镇发展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3.2内在因素

3.2.1资源枯竭对城镇经济建设产生影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灵乡镇就以开采铁矿为生,五六十年过去后,可开采的矿石逐年剧减,由以前每年的200万吨开采量下降到60万吨,且可开采年限不长,在矿石开采完后,城镇经济发展方向如何选择。

3.2.2工业化的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

当前,灵乡镇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双重任务,上述任务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积聚丰厚的财源,同时也可以为城镇拓展创造空间条件和资源基础。也催生了对科研、教育、金融等生产行业的需求,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建设中商贸业的兴旺与繁荣。

3.2.3集约城镇用地困难

老镇区原骑路建设大量村民住宅,镇中还包含几个自然村庄,土地利用率低,要集约建设城镇用地,进行紧凑型城镇布局,对老镇区进行城镇更新难度较大。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灵乡镇城镇发展规划模式选择

资源节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环境友好是对自然环境加大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4.1城镇总体规划思路

4.1.1规划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做到宜居、生态;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将山林绿色渗入到城镇空间;充分挖掘灵乡的历史文脉并以此为载体,结合矿业文化,塑造出良好的城镇形象和环境品质。

4.1.2规划方法

注重城镇内、外动力因素分析,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布局尽可能与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相结合;以“整合资源、合理分区、完善配套、集约发展”为原则,做到远期规模控制,近期满足发展需要;合理确定镇区规模、用最适宜人口、空间形态与结构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

4.2城镇总体布局措施

4.2.1确定好两条控制红线

即划定镇区建设用地范围线和城镇规划发展控制线,像灵乡镇地处丘陵地区,城镇周边自然山体多,城镇发展用地局限较多,现状城镇土地利用率低和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导致城镇规划用地面积大,而城镇人口相对较少矛盾,同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更需对规划范围外自然山体进行规划控制,因此,为解决好用地平衡上矛盾,采用规划控制线办法对城镇目前不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地方进行控制。

4.2.2做到“紧凑型”城镇规划布局

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布局和规划管理手段的调控,做到较密集的城镇用地布局,灵乡镇现正由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变,城镇建设必须要建成为紧凑的城镇,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规划中按尽可能按每平方公里10000人左右的城市人口用地标准进行用地规模控制,尽量能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4.2.3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

灵乡镇工业园区规划中,以安排二、三类工业用地为主,尽量以大型加工型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牺牲就业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通过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道路,同时,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实行重点行业新项目、重点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4.2.4分散布局小集镇,集中建设紧凑型城镇

并不是放弃现有的与生产相结合的集镇,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些小集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灵乡镇镇区不可能承载太多的镇域人口转移,但这些小集镇的建设重点和方向应有所转变。要按一定的服务半径确定合理数量,按区域特色和承担职能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小集镇。

生态园林绿化观念规划城镇边缘区

镇区与小集镇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们的结合部包括自然山体和水系等也应统一规划,建立绿化生态系统,从而形成现代化田园式生态城镇,改善资源型城市景观乏味,环境质量差的状况,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风貌。

结语

两型社会建设与城镇发展在某些方面来说是相互矛盾和互相制约的,可以看出,只要充分认识到影响城镇发展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因素,充分理解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基本要求,找出城镇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矛盾所在,并以整体的、长远的观点进行统筹安排,在思想高度统一前提下,城镇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是完全可以协调的,从而使城镇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当前我国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俞滨洋.《寒地边境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2]杨建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p44-48

[3]胡叔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重庆出版社,2008.3

[4]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3~111.

[5]胡春明,尚丹宁.城镇化:提升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中建设报2010.6.1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环境优美乡镇 北山镇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2-164-02

1 研究背景

乡镇是城市聚落的雏形,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的基础。乡镇环境建设不当,会造成当地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最终将会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因此,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在区域环境保护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中共湖南省委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湖南’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建设不仅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战略举措,同时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 研究区概况

北山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县西北部,距长沙市三环线仅9.5公里。东连长沙县安沙镇,西接望城县扬桥乡,南界长沙市开福区,北与汨罗紧邻,处汨罗、星沙、开福区之间的金三角地带。全镇土地总面积14880公顷,地形波状起伏,地处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北山镇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拥有丰梅湖、白溪冲、北山、英婆冲四大小一型水库;盛产花岗岩、石英矿等;林地面积高达7762公顷,山地资源十分丰富。北山镇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2009年全镇总人口5.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60万人,农业人口4.71万人;2009年全镇企业总产值22.80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3.5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3:4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0元。

3 研究区创建优美乡镇的条件分析

3.1 有利条件

3.1.1 具有建设优美乡镇的先发优势

长沙县“生态立县”战略已深入人心,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共同行动。北山镇党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在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水土保持、村镇环境整治上得到了上级的指导和支持,在实践中也确立了行之有效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具有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的先发优势。

3.1.2 环境资源优势明显

北山镇自然景观秀丽,拥有丰富的森林、水和动植物基因资源,这是21世纪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另外,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赋予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在优势,有利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3.1.3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北山镇距长沙市三环线仅9.5公里,长青公路纵贯南北,与长沙市一、二、三环线联网,绕城高速联网:蒿洪公路横跨东西,连接107、319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位置便利,紧邻省会长沙,这些都为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提供十分有利的交通条件。

3.2 制约条件

3.2.1 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产业结构中传统支柱产业较多,高新技术项目较少,农副产品、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在技术结构中,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生产效率偏低、工艺设备陈旧等问题。

3.2.2 局部区域特别是公路沿线低山丘陵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由于长期以来偏重于用材林生产,导致森林系统林种比例失调,生态防护功能降低。加上公路建设住房建设等注意不够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局部地表植被破坏,治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任务仍较艰巨。

3.2.3 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度不高

北山镇现状除蒿塘社区、荣合桥社区和新桥社区居住相对较为集中外,其他各村均为零散居住,尤其对于山地相对较多的狮山、明月等几个村,由于道路交通设施的落后,居民居住更是分散,这种零散的居住方式不仅给现行的农电网改造以及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带来困难,也使得商业、医疗、教育等各类社会化服务设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 研究区环境指标基准数据与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分析是根据国家环境优美乡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的要求,对照本乡镇现状值,找出已经合格指标和不合格的指标,并针对全镇现实情况分析其达到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的障碍因素,找出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达到目标年限规划指标值。

通过分析,北山镇有15项指标达到国家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还有7项指标与国家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分析如下:

4.1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公共设施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城镇建成区主要街道设置路灯;排水管网服务人口比例不低于80%: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住宅电话普及率不低于50%;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不少于1处:体育场(馆)不少于1处:中心卫生院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不少于1处;适龄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8%;临江河的乡镇建成区需有完善的防洪构筑,无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无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

其中北山镇存在差距的内容有:镇区无排水管,居民依靠原有的几条老水渠排放污水: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直接倾倒和排放到河流。

4.2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指城镇建成区使用自来水的常住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

镇上居民采用各户打井、单独取水方式,无集中供水殴施。镇区居民饮用水基本依靠地下取水。其自来水普及率为零。

4.3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指乡镇辖区范围内农村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程度。

北山镇现在达标率为87%,与要求实现的90%还有一定的差距。

4.4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指乡镇辖区内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数量占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总数的比例。重点工业污染源是指占全乡镇污染负荷80%以上的工业污染源。其他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不得低于90%。

北山镇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率已经基本实现国家标准。

4.5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国家卫生镇考核标准(试行)》规定:公厕数量足够,镇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居民区每百户设1座,位置适宜。北纬35以北的城镇镇区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30%以上,北纬35以南的城镇镇区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70%以上。公厕有专人管理,保洁落实,地面及四周墙壁整洁,大便池有隔断,便池内无积粪、无尿碱,基本无臭、无蝇蛆,粪便池有盖,粪便不满溢。镇区住户均享有卫生厕所,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30%以上。

北山镇公厕普及率暂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己进入集镇规划正在实施。

4.6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乡镇建成区内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它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折算量占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污水处理厂包括一级、二级集中污水处理厂,其它处理设施包括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以及湿地废水处理工程等。

北山镇暂未建成污水处理厂,但长沙县集镇污水处理工程正在规划实施中。

4.7 清洁能源普及率

指乡镇辖区内指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污染物产生量很少的能源,包括电能、沼气、秸秆燃气、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秸秆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清洁油等化石能源。

北山镇能源使用主要为煤,清洁能源使用率为50%,与要求实现的60%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5 规划建设与政策启示

通过北山镇现状分析和指标基准数据与可达性分析,北山镇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建设究其原因要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完善。

5.1 水环境规划建设

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等进行调查分析,深化流域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废水治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确保流域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突出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畜禽养殖废水、农村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农村居住环境五大方面;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计划,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饮用水源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水质监控和应急体系建设。

5.2 大气环境规划建设

根据大气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控制新老污染,加快改变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广电、天然气、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镇区煤的用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污染和轻污染型经济,逐步改善重污染行业:治理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对现有超标排污或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企业进行处罚,限期整改:重视颗粒物污染,加强锅炉烟尘、工业粉尘、施工场所和道路扬尘的控制和治理:加强协调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严格执行行政监督。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9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元至11000元,东郊乡为6500元至8000元,南坪岗乡为7500元至8000元,河伏镇为4500元至5500元,东江乡为6000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元至6000元,芦山乡为3500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20至30元不等。

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至40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29.5%。截止去年年底,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个村中仅有7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个村拖欠。河伏镇自2000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万元,落实比例仅41%。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拖欠时间长的达26个月,数额大的村达12.4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原因分析

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86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万元,欠税61%,21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8.3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万元,缺口4万多元,由村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个村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多人,按照每人200元/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都在1500元以上。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

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439人,超职数配备145人。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

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2002年村集体纯收入46万元,支出38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2002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元,占核定指标的9.1%。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

对策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400、350元/月。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30元。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元/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版权所有

乡镇自然资源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总、分馆制;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2-0062-03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建设规划》文件的下发,各地在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同时,把乡镇图书馆和村落图书馆纳入建设规划,并先后新建或改建了馆舍等,图书馆(室)成了农民求知、求乐的好去处。然而,轰轰烈烈的图书馆(室)建设热潮仅仅过去几年,大部分图书馆(室)便出现了门可罗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图书经费后劲不足、藏书资源单一。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图书馆(室)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射阳县图书馆乡镇分馆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答案:实行总、分馆制,构建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打造“一刻钟图书阅览圈”。这是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实行总、分馆制后所取得的实效

1.1开设分馆的乡镇“一刻钟图书阅览圈”项目

射阳县共有常住人口96万人,下辖19个镇,辖119个行政村、30个社区。十年前,因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需要,通过政府行为,短时间内在全县所有乡镇建起了图书馆(室)。据统计,2002年全县共有乡镇级图书馆(室)19个,藏书200166册;村村建有藏书千册以上图书室;每个社区建有图书阅览室,藏书13168册(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图书馆藏书)。“镇镇建有图书馆,村村建有图书室”成为射阳大地上一道炫目的风景,一时间出现了读者白天借书排长队,晚上灯火通明读书到深夜的辉煌景象。随着经济的转型和乡镇文化活动多元化及乡镇财政对图书购置经费投入的递减,乡镇图书馆功能逐渐退化,读者数量大幅度减少,有的图书馆守着万余册旧书,门可罗雀;有的乡镇为了解决村级图书室藏书不足的问题,干脆将这些旧书赠送给了村里,图书馆(室)成了空壳或另作他用。不少乡镇馆也在一片喧嚣中渐行渐远,风光不再。

2009年,射阳县图书馆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重振文化大县、推进共享工程”为己任,试行建立行业和乡镇分馆,努力实施“一刻钟图书阅览圈”项目。通过县委宣传部的协调,射阳县文广局主持制订了《关于射阳县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对总、分馆制设置的工作目标、经费保障、人员安排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射阳县图书馆具体负责在原乡镇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县馆的分馆。经费由镇、县财政分担,由县馆统筹使用;馆员纳入镇级编制,县馆负责上岗培训和所有分馆业务。目前,已建立分馆7个,其中行业分馆3个,乡镇分馆4个,“一刻钟图书阅览圈”项目已基本建成。

1.2乡镇图书馆虚拟藏书量增加

分馆不仅是图书借阅与流通的窗口,还是乡镇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窗口。从射阳县已建立的4个分馆运行情况看:一是书源增加。过去只有一个单位购置新书,现在多个单位一起购置,书源便增加了几倍。这是因为,不仅总馆每年在新增图书,各分馆也在新增图书,总、分馆制下的图书是流通的,且总馆定期将图书流通车开到各镇,供读者挑选,读者根据爱好能阅览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无形中镇级分馆虚拟藏书量增加了。二是解决了乡镇图书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由于图书经费有限,经济不怎么富裕的乡镇一般没有图书专项经费或只有少量图书经费,买不起图书。久而久之,图书馆室便成了藏书室,根本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分馆建立后,书源大为丰富,可以说每个读者的阅览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1.3乡镇图书馆重新成了乡镇的文化阵地

“到镇图书馆借书还书,就像到自家书房一样便利”,这是读者的反映。由于镇级分馆藏书都统一编目进入全县公共图书网络,读者借书证实行全县“一卡通”,即县馆与各镇分馆之间的图书证是通用的,图书实行通借通还。这样读者就可以在分馆或图书流通点就近借书、还书,十分便利。不仅如此,通过县馆的网络向下延伸,在各镇设置多个图书流通点,每月就有1000余册图书按需求在总、分馆间流通,让更多人获得了公共图书资源。正因为有便利的借书、还书通道,办证、借阅人数猛增。据2011年9月份统计,4个实行总、分馆制的乡镇图书馆(室)新增读者2913人。

2乡镇分馆目前存在的问题

射阳县试行总、分馆制两年多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图书馆资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

由于射阳县总体经济实力还较落后,财政经费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成正比。未建立分馆的15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虽然多年前建了“万册图书馆”,但近年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和图书资源、资金不足等因素,许多乡镇图书馆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2乡镇图书馆服务品质有待提升

乡镇图书馆藏书中有质量的专业书太少了。笔者曾去过射阳县所有的乡镇图书馆(室),里面大都摆着陈旧的书籍,而且满是灰尘。有的乡镇自从建立“万册图书馆”后就没有买过书,有的乡镇年人均图书经费不到1分钱。图书借阅仍以手工为主,许多乡镇把用于图书借阅的电脑作为文化站的办公电脑;有的乡镇图书馆已将所有书籍堆放一边,馆舍另作他用。

2.3读者发展情况不理想

射阳县图书馆规定,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实行总、分馆制,只要读者愿意办理图书借阅证,都可以通借通还。县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借、还图书,还在乡镇布点,设立多个图书流通点,每月进行一次送书下乡活动。尽管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读者仍旧少得可怜。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实行总、分馆制和宣传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3总、分馆制下乡镇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射阳县实施的总、分馆制图书馆业务管理体系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总、分馆制,因为它没有全面实现对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先易后难,先从经济发达乡镇入手。问题是实行总、分馆制后,如何使乡镇图书馆服务得到有效推进,如何在现有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寻找突破口,创建一个“城乡一体化”模式?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3.1严格实行总、分馆模式

将乡镇图书馆纳入射阳县图书馆业务范围,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目前,射阳县各图书馆呈县、镇、村(社区)三级条块分割的现状,每级馆都各自为政,不能充分共享人才、技术、设备、文献、用户等资源,场馆移作他用现象时有发生。而乡镇馆图书管理员大多为“关系户”,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有的连最起码的电脑操作都不会,难以适应总、分馆制下图书馆工作的要求。纳入县馆统一管理后,应实施竞争上岗、培训上岗等措施,这样,不但能提高馆员素质,而且能解决馆员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实行县、镇“双轨制”的业务管理,使乡镇图书馆的工作走向正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总、分馆制。

3.2保证资金投入

在保障县级馆的运行和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对乡镇馆图书经费进行重点倾斜。乡镇馆的经费可以按现有乡镇经济类别实行补助。即:一类乡镇在年8万元图书经费内补助20%,二类乡镇在年6万元图书经费内补助50%,三类乡镇在年4万元图书经费内补助70%。县馆与乡镇馆在业务经费(主要是指购书经费)投入比例上的分配,以县馆占60%—70%、乡镇馆占30%—40%为宜。

3.3坚持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

要分别投入,坚持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县馆重点负责图书配置,这样便于丰富图书资源,各分馆不重复购置;乡镇馆负责报刊订阅,原则每年订阅报刊种类不少于30种。业务管理方面,实现业务上的一体化管理,要统一技术平台,实现通借通还,联合采编,达到资源共享,服务互动。

3.4坚持分步实施

在整合乡镇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整合一个的原则,优先整合最好的,以起到示范作用,然后视情况而定,切不可一哄而上,否则又要走只注重形式不讲究实效的老路。

从目前的状况看,射阳县有5家乡镇馆具备整合条件。为此,要以政府行为推动整合乡镇图书馆工作,形成县、镇两级合力。县宣传部、财政局、文广局等有关部门要保证县级图书馆整合乡镇图书馆的必备资金到位,乡镇政府要保证乡镇图书馆达到整合标准。只要县政府给予重视并在经费上大力支持,整合乡镇图书馆建立分馆工作一定能取得成效。

总之,整合乡镇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是乡镇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图书馆间实现协作、资源共享的理想模式。也就是说,乡镇图书馆(室)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打造出强大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及事业经费等优势,便能形成高效、紧密的乡镇图书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区域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作用。从零散的图书馆协作网络到最后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总、分馆制,这将是射阳乃至更大范围内县、镇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方面的一次跨越式发展。[1]

4结语

整合县、镇公共图书馆资源,实行总、分馆制这一模式的发展前景乐观。作为公益事业的乡镇图书馆为村民搭建便利、公平阅读的平台,深化图书馆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出力,这是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实施总、分馆制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主管部门在利益取舍时对乡镇馆的政策倾斜。只要各级领导重视,经费拨付到位,人员配置精良,馆舍面积达标,射阳县公共图书馆实施的总、分馆制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使得乡镇图书馆(室)的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