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农村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53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1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

本着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自己家园的原则,武汉市从2005年5月20日起正式启动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该计划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计划从全市2087个村中挑选110个作为试点。该计划把试点村从建设类型上分为三种:一是拆村新建型;二是整治提高型;三是旧湾改造型。石榴红村在该计划中被列为整治提高型,即对原有的房屋、道路、绿化等进行改造整治,使其达到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的要求。

一、现状、措施与效果及成功经验

1.现状2.措施与效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成为“新农村建设湖北省示范村”。石榴红村已经整体改造成徽派建筑,并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将村民原来的住房统一改造成了旅馆,同时,请高校一些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关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还通过建立“厨嫂协会”提高了农民的厨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榴红村各个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2)基础设施。现在,该村村内主干道都是水泥路、小道都是与整体文化氛围相配的灰砖并建有足够的休闲娱乐设施、充足的自来水管道、完善的供电系统(供电线路全部转入地下)。政府对环保和绿化进行统一治理和规划,村民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部分路灯也采用太阳能技术)和天然气等绿色能源。村民主要利用网络技术获得及时准确的蔬菜市场信息。(4)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在统一改造的过程中,村内增添了医务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每户都享受了合作医疗,低收入者和五保户人员也全部享受了社会保障。

3.成功经验

石榴红村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建设这两大历史机遇,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利用、分析和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总结起来,石榴红村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积极引导。为了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结合成都红砂村、上海前卫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石榴红村自身的条件积极地向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方面的知识及现实和长远的利益。

(2)建设资金筹集模式。石榴红村在建设资金上按照街队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市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四结合”模式进行筹集。目前,整个石榴红村建设投入资金已达600多万元,其中,街、队、农户出资298万元,引进外来资金320万元。

(3)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石榴红村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本身无先天的可供旅游开发的旅游资源,同时,该村人均地较少(不足1亩)且建设资金缺乏,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该村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是,该村又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及绿色蔬菜的优势,而且该村村民居住集中,政府利用这些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政策支持和适中的资金投入,使石榴红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4)村委会始终坚持。在石榴红村改造之初,大多数村民是反对的,村委会在这时候一家一户地进行了耐心的疏导,通过让村里老党员先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式引导村民,其他农户在看到开展“农家乐”的农户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之后,纷纷加入到改造的行列。

二、目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发现该村的农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纯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既开展“农家乐”又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和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其中,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这充分证明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问题主要有:

1.根本性问题: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问题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审美、愉悦价值和旅游功能,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要素(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石榴红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缺乏可供旅游的自然资源,目前,只有统一改造后的徽派建筑,景点少而单一,而石榴红村一大优势和特色——绿色蔬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旅游服务项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等,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石榴红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休闲娱乐项目不足和场所的闲置浪费,例如发展之初投资兴建的休闲娱乐场所“亲江乐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关键性问题

(1)缺少“品牌”效益。石榴红村目前最大的特色是统一的徽派建筑,没有发挥该村绿色蔬菜的优势、没有突出“农”字,缺乏自己的“品牌”。据调查,很多游客反映该村许多“农家菜”没有“农家味”。

(2)对政府和旅游时间的依赖性过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石榴红村发展的保证,但是,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来石榴红村的游客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平时游客较少。

3.次要性问题

(1)交通问题。目前,石榴红村有一趟公交车与外界联系,单线一天4趟,没有到达武汉中心市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旅游资源和服务项目开发完善之后将逐渐凸显出来。

(1)农民利益的协调问题。在发展初期,为了实现公平,村委会存在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平均分配客源的问题,重视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但是,随着农民市场意识的提高,效率问题将逐渐凸显出来。

三、相关对策

围绕石榴和徽派建筑设计有代表性的旅游形象标志和相关旅游产品,同时,通过网络、广告等各种形式加大对石榴红村的宣传,突出石榴红村的重点与特色,做出品牌,提升品牌效应;围绕“农”字,将一些古老的生产生活工具如水车、织布机、蓑衣等制作出来,开设“农家俱乐部”,增加旅游服务项目;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公司化运作,引导农民开展自由竞争;开通省内及省外旅游专线,市内还可增加原有公交的班次和增开公交线路,灵活解决交通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

[4]张俊卫,党淑英.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7,(9).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2

1.立足实际,谋划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延边州遵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先行,扎实推进。

1.1科学谋划,加强组织领导州委、州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延边州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先后召开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提升’工程视频会议”等专题会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部署。各县(市)党委、政府也都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思想,精心组织,积极探索,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2明确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要求,延边州一方面抓好120个示范村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先后出台了《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延边州委州政府关于坚持城镇化方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举办了由县(市)主管领导和乡(镇)书记、镇长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召开了州政府涉农助业融资对接会议,组建了州县两级领导机构。目前,专业农场已发展到51个,其中推进村、示范村32个,带动全州土地流转面积42377公顷,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0.4%,比2009年增长16.4%,流转农户数41179户;30公顷以上规模经营户159户,面积8706公顷,占总流转面积的22%。

1.3创新载体,强化工作指导力度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活动载体,引领全州探索具有延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其中延吉市的“以奖代补办法”、安图县的“整合资金捆绑投入机制”、敦化市的“四级联动整体推进模式”等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州得到普及推广。同时,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开展表彰活动,先后表彰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41个、先进个人56人、先进村15个。

2.把握重点,开拓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在实践中,延边州坚持农村城镇化发展,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2.1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据独特资源,构建特色产业带,全州围绕延边特色的黄牛、人参、食用菌、绿色米业等七大产业,构筑了山区“参林药”型、半山区“林牧特”型、河谷平原区“种养加”型和城郊区“贸工农”型四个优势产业带。注重在示范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目前,在推进村和示范村中形成特色产业格局的村有222个,占71.2%。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8元,比全州平均水平高10.3%。

2.2整合资金和项目,强化示范村建设为全面提高示范村发展规模,加快建设速度,全州加强了对现有国家和省级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明确提出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17个方面的项目和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倾斜。目前,全州通过整合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20271.46万元。延吉市政府制定了支农资金整合办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00万元;珲春市将涉农项目资金1032万元,集中投向示范村建设;汪清县整合交通、水利、扶贫等部门下达的道路、河坝、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项目资金2977.48万元投入示范村建设。

2.3突出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邓凯多次深入基层考察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多次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州、县两级分别制定环境整治意见或方案,以公铁沿线、旅游沿线为重点,以“四清”、“四改”、“三化”为内容,集中开展了各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载体活动。同时着重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保洁队伍,配备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辆,集中建设村屯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点,实现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填埋处理。仅2010年全州改造围墙17.4万延长米,改厕1.5万个;新建垃圾站53个,垃圾填埋场676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16台,清运垃圾19万立方米,清柴草垛、粪堆13万立方米;栽树82万棵。

3.凝聚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按照中央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延边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3.1明确职能,健全工作机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建设,州和县(市)都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落实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到目前为止,全州8个县市都成立了经编委批准的常设机构,全州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在编专职人员共51人,州及8个县(市)落实办公经费100多万元,形成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体系,有力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3

这是因为――

一、特色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汗水的结晶,根植于民众之中

特色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劳动中创作出来的。她以口头形式,或以肢体动作形式广泛而深入的流传在群众中,并经一代又一代群众口咏嘴噬加工而成。劳动人民不仅是特色文化的缔造者,也是传承者、传播者,更是享受者、被感染者。特色文化不仅根檀于民众之中,也积淀在人民群众的血液里、骨髓里、遗传基因里。因此,特色文化深受群众的喜爱,她倾吐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了劳动人民的血汗,表达了劳动人民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爱憎,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理想与愿望。

农村是特色文化的产生地、繁衍地、集散地、传播地,是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的。一旦为特色文化搭建起发展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就会有很多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这就说明了,特色文化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是根植于民众之中的,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的。

特色文化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某个地区、某片地域、某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存在方式了,她已融合在各民族大家庭文化里了,形成共同拥有的大文化,成为各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文化情愫、情结,成为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联系、融合的契机、媒介、桥梁。这也充分体现出特色文化所具有的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时,务必要注重农村已有的特色文化,注重农民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元素、文化情景。尽最大可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发展特色文化,夯实特色文化的建设,来促进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二、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或一片地域的文化象征、标识、标志、名片、品牌

特色文化之所以为特色文化,她的形成,是由一个地方或一片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条件、情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人文情景等等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生产、生活习俗、习惯,产生出不同的文化渊源、文化情境、文化氛围等。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一片地域有一片地域的文化习俗、文化情景、文化风味。各个地方、地域的文化氛围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独特性、个性、风格、色彩。这正如古人所云的那样:“凡民涵五常之情,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凡居民财,必因天气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民间有句俗语:“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这种文化的独特性、个性、风格、色彩,一旦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气候,在群众中产生出一定量的影响力、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共谋其发展,并向其外面进行推出时,他就成了这个地方,或这片地域的文化象征、标志、标识、名片、品牌。

特色文化正是基于她具有代表本地区或本民族文化的象征、标识、标识、名片、品牌的效用、功能,她也是代表着本地区或本民族的人们在特色文化发展中,享受其所产生的实际利益、实惠。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中,务必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夯实特色文化的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大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应给特色文化营造出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广阔的创新空间

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就是要新农村建设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得均称、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力,凝聚向心力、亲和力,增强团结,拧成一股绳地全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特色文化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农村文化存在的表现形式,是反映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式,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主要载体,是农村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农村和谐文化进行联系、交流、沟通、融汇、凝聚的重要载体、媒介、桥梁。

新农村和谐文化与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包容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互为推动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农民群众,它们的出发点是农民群众,都以农民群众为对象、为载体、为源泉、为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等知识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来实现其建设的。其建设过程自始至终是离不开农民的,只有通过农民参与,实现农民的参与,才能实现其建设,才能使农民的各种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各要素之间相适应,形成合力、共力,凝聚向心力、亲和力、心往一处使的共同努力建设好新农村。特色文化的展现是通过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来实现的,农民群众是特色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活动是特色文化存在的表现形式。那就如《群众文化概论》中所表述的那样:“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化与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这种社会历史现象构成了特色文化的形成,也构成了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契机,提供出动力。

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之中,一定要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就是注重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提高),一定要给特色文化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展示平台、活动平台、建设平台、发展平台,给特色文化提供出一个广阔的创新空间。

因为,这个平台、空间,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可以充分吸引、凝聚各种、各类、各支、各流派、纷呈多样的特色文化共同来展现、交流、沟通、切磋、提高、融合、融汇。在农民群众充分参与特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知识素质的过程,更是活跃、丰富、提高、繁荣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激发出农民群众自觉地参与文化活动,产生出提高其自身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愿望。有了愿望,文化氛围就形成了,特色文化的开展就活跃起来了,也就掀起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农民群众越发地希望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得丰富多彩,有所更大的提高,向往更新颖、更先进、更高层次的高雅文化的出现。在丰富、提高、向往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原先所拥有的(也是特色文化内容中所含有的)不良文化习气、文化糟粕给与剔除,向健康、有趣、有益的新文化、先进文化上去整理、加工、去改进、去拔高、去创新、去发展。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4

一、项目基本情况

耿武村位于仲兴乡西北部,全村632户,2607人,有9个自然庄,总面积8800亩,其中村庄占地1900余亩,通过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将原有9个自然庄拆并为耿武、双丁、欧庄三个新区,需拆迁600户,拆迁面积11.3万平方米,新建农民新居600套,85000平方米,规划占地280亩,新增耕地1600多亩,耿武新农村建设采取以“村民为主,村级负责,乡级指导”和“科学规划,统一建设,配套齐全,节约耕地,突出特色”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耿武新农村由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上海瑞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计划该项目于2011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二、采取主要措施

土地整理是项目建设的龙头,为抓好该项目顺利实施,乡党委成立了以孟庆伟书记为总指挥、朱卫生乡长为常务副指挥的项目指挥部,下设建设组、摸底调查组、宣传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和工作办公室,加强对项目工作领导,分管领导和班子成员具体抓好项目实施。

(一)认真勘测、科学规划。县国土部门邀请省规划设计院和南京规划设计院分别对村庄土地进行现状测量、制图和制定复耕规划。遵照“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沟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项目要求,根据实际科学设计出田块、水系、路网,便于灌溉和机械化作业。

(二)加强引导,尊重民意。通过对项目区所有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和征求意见,组织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三次到肥东、肥西和长丰等地学习考察,98%以上群众均表示支持此项工作。

(三)做好基础性工作。在工作组指导下,组织村民对村庄整理前田块、宅基地等进行丈量登记,重新确认,对地面附着物,主要是房屋进行丈量和登记,排查矛盾,解决纠纷,为此后补偿和土地流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心施工、保证质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三个新区统一建设,均安排监理人员入驻,组织群众代表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五)公平分配,消除隐患。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整理出的土地和新建农民新居分配原则和方法。根据村民实际,除公共设施及户均宅基地占用外,整理出土地重新分配,界定土地权属,由村民签字确认,统一流转,即“帐分、地不分”。对农民新居分配按房型结构实行抓阄分配,消除人为因素。

三、关于新村建设

根据群众意愿和实际,确立了耿武、双丁、欧庄三个规划新区,以“农村特色、城镇标准、皖北新村”为主题,以“宜农、宜居、宜游、怡人”为目标,以“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为原则,在规划上,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水、电、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中心,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休闲娱乐、老年公寓等功能齐全。目前老年公寓建设完成。

在建设上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新建二层楼房600套,单套面积158平方米,并设有后院、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比较符合本地特点。600套农民新居正抓紧建设,100套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预计明年4月份将全部完工。

四、关于农业产业调整

该村原来是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加上这次土地整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基本条件。在项目上将着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划将整理出1900亩土地化为特色农业区、现代农业试验区等两个功能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关于土地复垦

根据县政府要求,保障县重点工程用地,在双丁、耿武、小薛家三个自然庄实施边建设、边拆迁、边复垦,目前已拆迁82户,砍伐树木1.8万棵,在拆迁方面:坚持走群众路线,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农民意愿办事情,采取农户申请,村委会同意,乡政府奖励,并签订自愿拆迁协议书,由农户自行拆迁。对于拆迁有困难的,村委会予以一定的帮助,形成“拆迁户舒心,干部顺心,政府放心”农村拆迁新模式,从而确保拆迁方面完全尊重民意,不仅完成了县政府下达300亩的土地复垦任务,而且还完成了740亩县政府重点工程用地指标。

虽然该项目任务重,资金缺,工作量大,风险高,难度大,政策性强,但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努力下,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建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征求农民意见,按农民意愿和要求修正和整改,确确实实让群众满意。

六、几点启示与思考

1、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政策与愿景宣传为前提:新农村相关政策宣传及规划愿景宣传,是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关键,让农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得到实惠,看到希望。

2、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加强领导与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求较高职位县级领导主抓新农村建设,及时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资金需求量较大,像耿武村600户,整村推进整个项目需要资金约1个亿,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进行项目整合、多元化投入、社会多方参与,方能解决资金投入问题。耿武村是以土地整理项目为龙头,依县政府文件规定,按净增耕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解决农民新居建设启动资金,同时选择较为实力建筑商垫付一部分,确保农民新居顺利建成。关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在道路方面采取一事一议争取财政补贴,供电问题采取申报农电整改项目争取供电部门支持,自来水问题采取申请国家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水利方面采取申请水利项目,现代农业建设申请国家标准化农田建设项目。所有这些都得上级部门支持和乡村两级积极争取才能实现理想目标。

4、旧村拆迁彻底、农户搬迁新居是新农村建设成功标志之一。拆迁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操作不好会引发各种矛盾发生,甚至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更甚导致新农村建设失败,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给政府背上沉重负担。因此,拆旧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反复讨论,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科学合理制定拆迁方案和补助方式,公平、公正、公开,营造良好拆迁氛围。农民配合拆迁,农民自愿拆迁,杜绝强行拆迁,确保好事做好,干成事、不出事。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5

一、成效

2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增长6%。优质粮油稳步发展,克服特大旱灾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1.97万吨,比2002年增长10%,茅贡米优质稻基地面积15万亩,核心基地3万亩,优质稻产量7.5万吨,产值1.8亿元,“茅贡”牌优质稻米连续四年获“中国十大金米”金奖;优质油菜面积24.3万亩,油菜总产量2.98万吨,增长4.1%;烤烟生产走出低谷,优质烤烟面积7.6万亩,收购烤烟达17万担,农民烤烟收入7412万元,烤烟税收1630万元;茶叶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茶园面积达10万亩,投产茶园6万亩,茶叶产量3795吨,产值1.3亿元,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名优茶连续三年荣获国内国际评比金奖;畜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格局初步形成,巩固发展养殖区108个,养殖大户7600户,出栏生猪43.36万头,牛1.44万头,羊1.88万只,家禽114.5万羽,肉类总产量达3.7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4.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97%,比2002年增4.73%。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近35家企业落户园区。培育扶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实现总产值2.85亿元,当地直接受益农户达4.6万户。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专业市场25个,湄潭西部茶城交易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年交易额近亿元,成为西部地区茶叶交易集散地;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协会47个,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4元,增长5.5%。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二、具体做法

1、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促进产业发展。

在强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茶叶产业、茅贡米业、畜牧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和意见,同时还建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机制,把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把工作措施落实到生产上,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面实行水稻旱育稀植、宽窄直行移栽或抛秧、玉米育苗单株定向密植或宽箱宽带种植。办县级示范基地4个,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还办脱毒红薯、优质蔬菜示范基地,面积各200亩;组织85台耕整机投入农业生产,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培训,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全县安排财政资金1100万元用发展农村经济,其中:“四在农家”建设48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300万元,茅贡米业发展50万元,畜牧产业发展100万元,科技三项费57万元,农业机械48万元,其它65万元。具体措施如:20*年县政府继续执行扶持政策,对退耕还林地套种茶园,每亩补助苗木费100元,新建茶园,每亩补助120元;有机茶园认证每亩补助100元;以“湄潭翠芽”产品参与部级评比获最高奖等级的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茅贡米优质稻基地建设中,农民交售50公斤“大粒香”稻谷给茅贡米业公司,县政府补助农民2.5元等措施。加大了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加快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湄潭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较为滞后,为充分利用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后,全县上下兴起了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兴县的大手笔,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批企业入驻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发展湄潭经济,同时在入驻园区的同时,把牢企业准入制,对入驻企业,坚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对农产品实施精深加工和规模较大的原则,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园,配套出台了免征入驻企业投产第一、二年企业所得税、免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免收前三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

为栽好梧桐树,全县有关部门在规划面积为3360亩的绿色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内精心规划,大力加强园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总投资为2556.7万元的工业园区已投入1879.2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区内食品加工、茶叶生产、药品加工等五个功能区规模初现。

目前已有湄潭兰馨茶业公司、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贵州仙龙药业公司、湄潭陆圣康源公司、湄潭县大众酒业公司、湄潭县天利达食品公司、湄潭县茯莹食品公司等35家企业申请入园,总投资2.85亿元,19家企业已入园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引资2980万元。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实施2005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510万元,建成一条年加工3万吨精米的加工生产线,已开工生产;湄潭兰馨茶业公司实施20*年度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投资420万元,茶叶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进入园区的湄潭陆圣康源公司,总投资3900万元,年生产300吨茶多酚生产线正在建设,预计5月底建成投产。整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成后,湄潭全县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将基本实现,届时园区内企业每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万元,农业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建设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等农村公路800余公里,投入资金1.28亿元,形成了“二横二纵二连线”的经济大环线,95%的行政村通公路,45%的行政村所在地通油(砼)路,城乡电网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投资1.03亿元,实施了湄凤余大型灌区湄潭片区节水灌溉工程和湄江、红旗、红星、仁合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烟(粮)水配套工程;完成90余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7.4万人、2.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实施了永兴、湄江、黄家坝、兴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1.16万口沼气池;建成湄潭西部茶叶交易市场、永兴禽蛋市场、湄江金花茶青市场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粮食生产稳定,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凸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4、加大宣传,提升产业知名度。

继2001年成功举办“4·28”茶文化艺术节和2004年西部茶城农业部定点交易揭牌仪式之后,湄潭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将中国西部春茶交易会和贵州省第二届茶文化节争取到湄潭举行。20*年5月18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中国茶叶流道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市委、*市人民政府、湄潭县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西部春茶交易会暨第二届贵州省茶文化节”在湄潭隆重举行,此次“一节一会”是贵州茶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茶业界的一次盛会,为我省茶叶产业界加强与全国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此次评茶会上,共30只茶入围20*年贵州名优茶,我县入围15只,占总入围的50%,其中,扁形类名茶:兰馨牌、栗香牌、云贵山牌等“湄潭翠芽”入围11只,占全省入围的12只扁形类名茶的91%,居全省扁形茶之首;毛峰类名茶1只(夷州牌湄潭毛峰);卷曲形名茶1只(银龙牌湄潭毛尖);大宗茶类优质茶2只(云峰牌、玉喜牌炒青茶);砖茶1只(云贵山牌砖茶)获拓展奖。“一节一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茶叶产业,推动了茶乡的发展。

9月26日,*市第二届农民科技活动周在*县举行,我县组织了湄潭兰馨茶业公司和湄潭县栗香茶业公司、湄潭县茅贡米业公司参加特色农产品展销,取得良好效果。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6

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很多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而来的民居,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甚至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特色民居成了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

特色民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居住的科学性。从吊脚竹楼到陕西窑洞,从草原帐篷到极地冰屋,这些地方民居都表现出对当地生态气候很好的适应性。其二,地方实用技艺的展现。特色民居在具有居住的实用性外,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所积淀下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不同的。受社会、文化、地理等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和民族形成各不相同的特色民居,特色民居应能反映人与自然、传统之间质朴的关系,应能体现当地居民的文化热点、民众习俗等。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处村镇住房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趋向,大搞村镇合并,拆除旧房,统一规划,发展社区。这样,各地真正带有当地特色的民居越来越少,附着在民居载体上的民居文化也面临着缺失甚至堙灭的威胁。

2湖南湘西民居的建筑特点分析

湖南湘西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深受巴蜀文化与楚文化影响,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格鲜明,文化特色浓郁,风情独特。特有的生活方式、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湘西民居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建筑艺术。湘西山地众多、平地较少,为扩大居住面积,而将民居建于山坡或河岸边,利用水面以上空间,以大木构架支撑,上下两层根据不同用途进行设计。在村镇布局上不追求方正规矩,而是灵活多变,将民居布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湘西民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有堂屋、门扇、火塘、柱头、窗棂、天花板等。其景观特征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1)天人感应,崇尚自然;(2)聚族而居,奉祖为吉;(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湖南湘西民居的建筑现状

3.1湘西民居正面临着传统色彩淡化,传统建造技艺失传的危机

湘西地区特色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适应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多采用当地现有材料进行建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式微,材料运输更加便捷,现代楼房建造技术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现代住宅的舒适性。湘西新建民居大都受现代建筑影响,建筑风格模仿现代建筑,趋同现象严重。传统建筑样式不再是新建民居的主流,人们也渐渐地不重视传统民居建造技艺的传承,一些传统建筑也正失于维护而逐渐老旧甚至消失。

目前,湘西虽然仍有相当一部分民居虽保留着传统建筑格局,但就整的氛围来说,湘西民居的传统风味正日见淡薄,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不畅,传统技艺日见式微,后继乏人。长此以往,带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湘西传统民居建筑有可能会失去实际的功用而远离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历史的见证”,名噪一时的湘西民居也会逐渐失去其独具的魅力而“泯然众人矣”。

3.2特色民居的功能性缺陷和与当前农村建设统一性的矛盾

建筑材料老旧、建筑结构也难以适应现代村镇生活,在功能性上存在着严重不足甚至缺失,无法有效利用水、电、气等现代化生活资源,这是湘西传统民居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传统民居虽整体风格类似,但是分布过于分散,类型多样,形制不一。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建设的规划性、统一性被提上日程。在乡镇规划逐步实施的大趋势下,有些地方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过分地强调规划性统一性,没有很好地兼顾保护具有独特价值传统特色民居。

4新农村建设中特色民居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4.1保留传统民居建筑的鲜明特点,传承地区特色文化

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极具民族特色,是土家族、苗族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但现在相当一部分特色民居被闲置、甚至存在消亡的风险。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者更多考虑的是居住的舒适度、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因此更多地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进行民居改造,往往忽略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与传统的因素。我认为很多时候功用性、舒适度和传统因素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和谐统一的,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两者的结合是不难实现的。新农村建设在民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与传统建筑特点的有效结合,要重视地区文化的传承。即既要考虑到房屋的功用性和舒适度,满足新农村现代生活的需要,又要保留传统建筑的特点,如天井、晒坝、院落、门窗雕刻等,保留传统民居的特色。

4.2居住形态与使用功能的完善与更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幅度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成了农民必然的要求,党中央的新农村建设其实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新农村建设下的湘西民居建设应该是新型特色民居建设,即在整体保留传统建筑特点和传统民居特色的前提下,湘西的民居建设应进行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加强建筑布局、室内风格的设计,实现居住形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完善与更新。主要包括:增加户型设计,增设起居室,将室内生活与社交活动分离;增加个人空间,满足个人私密性的需求;引入厨卫、节能等观念,实现厨卫空间与生活区分离;柴草屋、卫生间、圈舍、厨房等各类附属设施与附近沼气池进行联系,实现农村生活的节能环保;合理安排庭院空间,室内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农作物仓储,预留出一定空间充当晒场、仓库,停放农用机车等。湘西新型特色民居建设,各功能区规划要更加全面,要能够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适应。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7

一是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统筹推进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三区”联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不新占耕地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资金、土地、就业、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天津市政府共批准了49个镇6个村试点,概算总投资3200亿元,涉及115万农民。整合建设了31个示范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81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税收500亿元。建成了21个农业产业园区,总投资133亿元,确保了农产品市场供应,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是实施设施农业引领战略,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体系。从2007年开始实施设施农业“4412”工程。经过四年努力,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45万亩,到目前累计达到60万亩。设施农业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保障了市场供应,保证了价格稳定,全市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和自给率均位居全国特大城市首位。设施农业提高了要素生产率,设施农业亩效益比传统种植业增长了5到10倍;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天津市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90%;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2013年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4%。

三是实施区县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高区县经济发展质量。千方百计建设高新高端高质大项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县实力。目前,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共推出九批980个区县重大项目,竣工投产831个,累计完成投资5405亿元,吸纳就业10万人,对区县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这些大项目包括高新技术、新型服务业、节能环保、总部经济等方面,为区县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源,积蓄了发展后劲。

四是实施农村环境优化战略,提升美丽天津建设水平。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启动了文明生态村建设。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以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为突破口,以“六化”(村庄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村庄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和“六有”(每个村有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卫生所、村邮站)为主要内容,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目前,天津市已经创建文明生态村和美丽村庄1276个,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五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改善农村民计民生。2014年,天津市启动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主攻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这三个途径和扶持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五年翻一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3571元增长到2017年的27200元。2014年上半年,天津市农民收入增速达到12%以上,超过同期城市居民。

主食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天津市主食加工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3年,天津利金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月坛学生营养餐配送有限公司、宜垦(天津)农业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市富贵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2014年,天津狗不理食品有限公司、天津一品斋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巨能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市粒粒金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市兴达和平食品有限公司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截至2013年底,全市涉农区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73家,从业人员22万人,销售收入达到1663亿元。发展主食品加工业,对于实现产品转化增值、农民持续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发展主食加工业方面,天津市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申请纳入示范试点,促进主食加工业提升发展。天津市对发展主食加工业比较重视,主食加工业也有较好基础,涌现了狗不理包子、猫不闻饺子、利达馒头、和平挂面和月坛学生营养餐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新老主食品牌。2013年,黄兴国市长及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申请纳入农业部主食企业示范试点,做好像利达等主食加工企业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2013年,天津市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通过开展主食示范试点,为天津市树立主食工业化理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基地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基地是主食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天津市主食加工企业多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近几年来,天津市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产品基地建设。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规模达到268万亩,牲畜饲养量突破474万头,禽类饲养量达到15383万只,水域养殖面积也在33万亩以上。今年开始,又提出了“加快发展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的指导意见”,从2014~2016年,利用三年时间,围绕粮食以及菜、肉、蛋、奶、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建设146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355个设施农业示范区、改造提升40个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基地建设,既带动了农民增收,又为主食加工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原料来源。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战略举措

1.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做好示范村规划工作

示范村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样本,一个科学合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要以有大有小、类型多种的建设项目来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规划内容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谋划、分类指导;做到集体经济有发展、产业建设有典型、农民收入有增长、生活环境有改变;实现农业生产有发展、农民生活有改善、农民素质有提高、农村面貌有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的目标。因此新农村要建设,规划要先行。

2.学习政策、包装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党中央极为重视“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惠农政策,从各方面支持农业持续增效、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认真学习国家的惠农政策、了解国家各部门的惠农建设项目,知晓惠农科技发展趋势和方向。把政策充分用足,搞好项目包装和申报,千方百计地争取更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项目和资金,并要组织好规划项目建设,是目前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3.整合资源、典型引路,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3.1高位认识、打造典型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目的就是在建设示范村上实现突破、取得经验、树立榜样、带动全部村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之路,是一个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和方法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科学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统筹使用,重点投入样板村和示范村的建设,打造出有说服力、有典型性、有推广性的样板村和示范村。

3.2社会帮扶、通力合作是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县级领导包保、市县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示范村的帮扶工作是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要做好帮扶工作,完成帮扶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方和被帮扶方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要对帮扶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投入技术、项目和资金,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过问、亲自调研、亲自制定方案、亲自落实工作、亲自督察工作。帮扶工作的双方要认真、有效沟通协调,密切分工合作,积极协调配合,使帮扶工作整体推进,完成帮扶任务。加大投入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坚实基础。帮扶方在积极协调做好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在技术、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3.3突破瓶颈、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环节

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要采用县里拿出一块、市县帮扶企业解决一块、向中央及省市包装项目和争取政策支持一块、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拿出一块、农民自筹负责一块的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解决难题。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渠道。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作为解决投入不足问题的基本途径。

3.4形成特色、打造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定位

建设新农村必须具有独特性,要立足三大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立足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夯实镇村经济基础;立足民营经济建设,促进镇村繁荣;立足新区开发建设,拓宽镇村发展。

建设新农村必须紧扣村庄整治,突出新村镇建设特色。抓住带有地域特色的烙印标志,等于抓住了镇村建设永葆生机的着力点。结合村情,建设特色新村庄。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9

农村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效益后评。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应能够放眼全局,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和群众意愿等相关内容,做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方案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和民众满意化的最高价值取向。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收到如此效益呢?本文笔者就结合实际工作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新农村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新农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专业性和表达民意性的工作。要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倾向来看,实在不容乐观,新农村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规划图纸的移植或“亮壳”工程。它需要规划师通过对规划区域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该区域农村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景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尽量不加重农民负担,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中的种种困惑

在当今这样一个工业、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陷入了“城市色彩农村化,农村个性模糊化,政绩驱动功利化,亮点频出空壳化”的困惑中,农村特色的消失,各种弊端的凸现,制约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

1.1移植城市特色,乡村个性全然遗失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盲目学习城市建筑设计是不可取的。农村建筑及布局与城市布局也存在有相似之处,但是对于使用功能分区、自然环境的和谐、生产生活的习惯、民风民俗的特点等等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之处是众多农村个性和特点所决定的。如有的建筑物前后要有用于晾晒稻谷、茶叶之类的平整场地,是由使用分区和生产特点决定的;有的农村建筑物使用纸浆石灰墙面加民族特色的彩画(大理白族民居),它是继承发扬古朴建筑风格,体现和张扬个性的东西;猪厩、牛圈、鸡舍等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房屋周围的菜园也是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的重要角色;凡此种种都是农村生产特点和地方特色决定必要考虑的,绝不能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设计。那就使得新农村建筑规划断了胳膊少了腿——残缺不全,缺少了自己的乡土特色。

1.2政绩驱动功利,乡村空壳亮点村频现

当今的世界是激励竞争的世界,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一些地方政府却认为“发展政绩才是硬道理”,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后,很多地方挖空心思打造新农村亮点,来铸就政绩,造成了中央、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的浪费,却收不到良好效果。一是重投入,轻实效,创造空壳亮点。有的地方不注重对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预算,着力打造亮点,高标准、重投入,甚至不惜以增加农民负担,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目标只是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当然,上级领导满意,政绩也就树起来了。可是建成后的新村庄,因为不切实际,农民得不到实惠或得到的实惠不多,也就成为了供各级领导参观的空壳亮点村。二是重包装,少内涵,着力造就面子工程。有的地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做得不多,面子工程做得不少。他们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在农村打造“容貌”工程,给农村房屋穿新衣;给道路入口树招牌;让农村名字谱神话……到最后,得到上级肯定的也不少,就是得不到农民朋友的认可。三是规划缺失,配套不全,脱离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与承受能力。水、电、通信线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文明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村距相隔远,导致配套设施的建设一直成为建筑规划的鸡勒。很多乡村居民已习惯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生活,在原来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的情况下固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规划成型成规模的居住区,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当然这些方面也许广大官员是不一定考虑得到的,但作为新农村规划的专业人员是一定要考虑的。

综上所述,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规划是龙头,是先导”。一个项目规划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空间的控制与引导。因此,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抓好规划十分重要。

2未来新农村规划建设路子

新农村建筑规划,不是规划师在电脑桌旁就能设计完成的,而是需要规划设计师对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民族民风情况、生产生活状况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指标做调查研究,再对该区域农村未来发展战略做出总体部署评价的基础上,来安排近期建设和未来远景部署。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让农民兄弟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并对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也只有如此,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呈现更多的看点、亮点和特点。当然,在实际建筑规划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调查与调研,提出几点仅供参考的意见。

2.1重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农村规划情况看,存在规划缺失或规划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农村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作为新农村规划工作,除了要了解农村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实施规划“决策”过程和间接渗透“规划理念”。

2.1.1健全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1993年5月17日,国家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国务院第三次常务会议通过,以国务院第116号令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6年7月17日,建设部颁布了《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建设部第54号令)。但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好多地方也没有很好的落实政策法规,没有出台或虽然出台但没有很好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导致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的缺失。所以,目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十分重要。

2.1.2规划要参与“决策”和渗透“规划理念”新农村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应该把新农村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进行研究,使其进入法定框架,参与“决策”过程,让新农村规划最终体现到规划法律文本中,将会更有利于未来建设。新农村规划真正意义上是把对农村规划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规划理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农村特质在创新中延续发展,把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向前推进。

以笔者之见,尽快出台和完善新农村规划编制相关管理办法,从法规体系上保障整个农村规划编制,明确法定地位和主体,对未来农村发展必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保障。

2.2政府扮演好新农村建设各个时期角色

要切实抓好农村规划工作政府就首先要明确自己各个时期需要扮演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政府一定要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建设过程中控制和引导要着力承担推动建设的作用,后期则要达到农民主动,全民参与的局面。

在新农村建设初期,规划不切实际,中看不中用,是无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毒瘤。不少“规划师”、“策划师”游走各地,移植他人做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诊断把脉”实际就是一群仅仅会画图的骗子。他们蒙骗政府,坑害百姓,坐在电脑桌旁,为新农村建设亮点做规划。怎么可能切合实际,又怎么能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呢?笔者认为作为政府一定要有独到眼光,为农村扮演规划、控制、引导的角色。当然新农村建设只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只有广大农村全民参与发展大计,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因此,当政府从初期的规划编制到实施建设、控制和引导成型以后,最终还是要让新农村建设回归到农民主导上来。到这个时期,农民已经是自觉形成了共识,政府也随之转换角色,必须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减少干预,保持农村规划的合理性和延续性,绝对不能搞换届换规划,一个领导一个思路,这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3尊重农村的自然和文脉,传承农村乡土命脉

农村空间和固有的建筑艺术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历史艺术的载体,它们能够传承下来就有存在的价值。城市讲风貌,农村也有农村的风貌,它是历史、自然、民族、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传承下来的农村乡土命脉,我们必须在尊重、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在保护传承历史命脉,农村才有文化之根,也才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因此在处理关系到农村乡土命脉问题上,绝对不能持对立态度。例如丽江的发展,是对纳西东巴文化、乡土特色、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才成为云南具有代表的民族文化窗口,他们甚至成为一种独有的“元素”。另外,著名的中国石寨子——银都的大理鹤庆的新华村,它以本身固有的特点,民族文化、银器首饰加工业等等为发展基石,在不断创新发展旅游等产业成为云南独特的新农村。

2.4依据各自特点塑造自身文化

农村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传承农村社会文明,体现农村社会特质起到了一个综合媒介的作用。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性。正如城市社会特质一样,有人说在北京生活可以感触到北京人的大气与实在;到成都就可以了解四川三星堆文化和麻将、休闲文化;在丽江可以认识到丽江人的慢板与休闲。同样到有特点的农村如中国石寨子村,你就知道子在哪里透射着中国银器艺术和白族民间文化。而这种特有的个性必然是当地特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反应,并且是一种可为外界感受的个性。

因此,可以表现农村特质的个性文化,必将成为今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趋势。因为它与城市特色移居农村和生搬硬套亮点做法更有价值和生命力。

2.5保护与创新并举合理开发农村

不同的农村有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特质,人文脉络。但是任何一个年数已久的农村建筑模式,都有它自身的形成理由,其包含了先人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例如南方和一些山区的建筑,由于气候潮湿,很多房子窗户都开的比较小。因而进行新农村建筑规划。同样要考虑当地气候、风向、日照、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尽量利用原有河流、树林、绿色等地理特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筑成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如果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该规划必然成为败笔。在充分考虑自认因素的影响和心态环境的和谐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乡村建筑规划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在规划乡村建筑时,把原有传统乡风民俗、古典建筑、碑、坊、亭等体现乡村历史文化的元素纳入到规划保护中。如果失去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的沉积,建筑再漂亮也只能算一个个形状各异乃至如出一辙的火柴盒。建筑规划则成了简单的住房设计。这些导致新农村乡村建筑规划在内涵上成为简单的村镇建造,新村只是改造面貌的村庄。因此,我们对待农村建设规划问题上,一定要保护与创新并行,适度合理地开发。

2.6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群众广泛参与

要推动群众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有效参与,首先还得从依法依规运行,规范程序操作入手,然后在加以管理运作机构机构和人员的保障。做到有专门机构和必要人员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知识普及,行为规范,规划引导,建设监督等各个层面开展工作,最终达到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政府指导,专家把脉,农民自主的格局。

2.6.1依法推动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农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一样具有自身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但是,由于前几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小,许多地方对农村规划不重视,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的严重缺位。而近年来,随着资金的大量投入,为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浪费。农村规划编制与修编越来越必要,而在编制或修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村庄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程序,规范操作。规划一经批准,严格执行,不以个别领导意志而改变,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

2.6.2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有序推进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长期对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存在不足的现象,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中央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已迅速增长。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资金项目分散在各系统,具体到乡镇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使资金和项目运行管理难度加大,发挥效果不明显。

为此,笔者建议在县乡两级设立一个执行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职能的单位,并配置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各类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使资金有计划按要求使用,发挥更好的项目效应。

2.6.3加强对群众的科普、法制宣传,推动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目前,新农村规划建设除在法制上完善规划程序、规划公示、规划听证和规划监督等方面让群众参与外,还应该对群众进行科普、法制和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引导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特色新农村建设篇10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立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联动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县委农工办、县人行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工信局、县农牧局、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监督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行,主要负责日常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具体工作的组织开展。

二、工作职责

1县委农工办。制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和产品目录,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定期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讲信用、有资金需求的特色产业主体。并予以。

2县人行。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充分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适时加大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工作力度;扎实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按季召开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议,通报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情况及信贷风险预警;综合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状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形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与县委、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交流意见,沟通信息。

3县农牧局。推介新农村重点建设项目,分析农村经济运行现状。组织其参加项目推介会、专题洽谈会;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注册资金、自有资金确认核实;科学评价预测特色产业市场前景;帮助农村经济组织规范其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农户宣传诚信知识。

4各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担保抵押物,为新农村建设和涉农经济组织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明确金融支农重点;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按时向县人行提供与农村经济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及发放贷款的动态信息。

5特色产业化组织。恳谈经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加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报表资料。规范财务制度,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履行贷款合同,按时清息还贷;参加金融部门组织的信用知识培训,树立诚信意识。

三、工作措施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委农工办牵头,联动长效机制领导小组成员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县人行负责组织,并整理印发会议纪要。会议内容主要为:学习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发展、信贷支农政策,分析研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确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金融机构汇报本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进度、效果,遇到困难和问题;综合分析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状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2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金融机构每年初制定本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和措施。报县委农工办。县委农工办根据政府部门确定的支持重点和金融机构支持项目,会同县人行研究确定本年度金融支持重点,以文件形式印发本年度货币信贷指导意见,涉农部门据此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计划,金融机构按照货币信贷指导意见合理安排信贷支持项目实施进度。由县人行负责与县委农工办、县统计局、县工信局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互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动态。

3建立政策互动平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时筛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主体和项目,通过举办专题洽谈会,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和特色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由县人行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送信贷产品下乡进村入户活动,深入农村农户开展信贷政策、信用评级、授信程序等与“三农”经济发展相关的货币信贷政策宣传活动,让农村经济组织充分了解国家的信贷导向和产业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