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47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1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帕累托改进;卡尔多改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城乡协调发展思路被认为是具体的有效路径。围绕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一直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忽略了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的问题,结果导致出现“主观臆断”左右“客观事实”,如各地一阵风式地掀起“城市化”浪潮,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农地被弃荒。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被提出来之际,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而且,以往的研究大都是“泛泛而全面地”讨论,本文在就城乡协调发展的现有理论与实质内涵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又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进而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颇多,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协调发展的定义

在现有文献中,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许多研究融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城市化的研究之中。这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1]。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种创新理念,从观念上打破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惯势,它表明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2]。而城乡协调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协调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城乡关系,即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3]。城市化则主要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以上概念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城乡一体化重点在最终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强调整体理念,城乡协调侧重城乡关系,而城市化则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征(结构转型)与任务(共同富裕)来看,处理好城乡关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目标的手段;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整体理念的具体内容;是指导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平衡原则。因此,我们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其主要内涵应该为: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2.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了曾长期困扰我们的温饱问题,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稳固而广阔的农村腹地,并一度缩小了城乡差别,城乡联系也显著增强;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以来,城乡差别又被拉大了,再次凸现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4]。目前,城乡关系不顺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这已经开始威胁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来看:自十六大以来,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必须由过去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与综合效益不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三农问题”为城乡协调发展又提出了挑战。因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3.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

陈加元认为城乡协调发展应该包括:(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协调规划布局;(2)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协调产业分工;(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各项服务功能;(4)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协调环境保护;(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协调社会保障发展;(6)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社会进步发展[5]。除此以外,城乡协调发展还应该包括:使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建立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等[6]。?

4.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

围绕政策在城乡间倾向的不同,我们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分为三大类:

(1)以城市发展为重点,优先发展城市,然后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强调城市的主导作用,把城乡经济联系看成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联系,通过资源要素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城市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对乡村推动效应越强[7]。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基础之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2)出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提出的“自下而上”的城乡关系发展政策建议。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差别,减轻城乡收入不平衡性等。其政策主张基础最早见于利普顿(Lipton)对于“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政策的批评。代表性的学者为托达罗,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对农业部门的忽视。

(3)城乡互动发展,建立城乡间统一的市场体系,依靠中心城市地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同时政府扶持农村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几方面齐头并进,逐步改变城乡隔离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实现城乡互动发展[2]。其核心是城乡经济利益平等,以此作为推动城乡互动发展的动力所在。该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麦吉(mcgee)教授于1989年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即在印度尼西亚语中的“desa"(村庄)+“kota”(城市)。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卡尔多改进”

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探讨“什么是城市”开始。

在《中国大社科全书》(2002)中城市(city)是指“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交通、绿化及公共设施用地的聚落,其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和繁荣,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农业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城市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特别是轻工业原料;城市工业的出现和集聚、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将大批剩余劳动力输往城市等等又进一步壮大了城市规模。”这样看来,城市的产生源于农业,城市起步发展依靠农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农业,城市的规模与“质性”却脱离于农业。也就是说,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尽管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农业功不可没,但是,城市却天生地异化于农业,异化于农业发展之地——乡村,城乡之间天然地在自然环境、人口“质性”、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词“协调”的意义就在于协调的是城乡的差别,而从城市的定义来看,这种差别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产业差别。

这里,学术界经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是需要澄清的。那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经常有某地的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致富,建设起新的生活环境,农民不再或者很少依靠种地维生,大多数农民进入企业从事工作,过上城市化的生活。于是,有的学者就宣称,城乡差别协调了。对此,我们认为:当农民脱离开农业生产之时,就恰如当初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城市一样,原先的“农业、农村、农民”就已经不存在或者改变了,成为“非农业、城镇、市民”。因此,何来城乡差别呢?原先的“乡”已经变为“城”了,有的只是“城城差别”(摆脱了城乡户籍制度、行政建制差别认识后,从产业发展角度讲,这里的农村已经是城市了),我们这里所讲的城乡协调发展应该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基于产业差别为主要特征的城乡差别的关系协调问题。正如中国“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是核心问题一样,农业问题同样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本意应该在于:协调城乡间的差别,而并非消灭城乡差别,因为城乡差别的主要特征——产业差别,在目前是不能够消灭的。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关于分析“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的理论前提如下:(1)存在城市、农村两个大的经济体;(2)两个大经济体之间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其中产业差异是主要的差异特征;(3)每一个大经济体都有着各自的产出(效用或者幸福)函数,城市为F1,乡村为F2;(4)两个经济体之间有着往来,其结果会产生作用于产出函数的影响Δp,如果影响是正的,则Δp>0,反之Δp<0;(5)经济生活中,存在放大效应,即如果城乡发展达到协调状态,将会有整体发展效果被放大现象的出现,即Δp>0。在这些理论前提基础之上,我们构建理论模型用以说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如下:

tF=(Σ|i=1,2)Fi+Δp(i=1为城市;i=2为农村)

其中,tF代表整个社会的产出函数(效用函数或者幸福函数);(Σ|i=1,2)Fi代表无数个城市与农村的产出函数被加总求和。

若要获得max(tF),则需要使得:第一,max(Fi);第二,max(Δp)。max(Fi)是城市与乡村的各自产出最大化问题;max(Δp)是城乡之间整体协调产出最大化问题。在Fi既定的情况下,实现max(Δp)则必定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Fi非既定情况下,实现max{(Σ|i=1,2)Fi+max(Δp)}则可能是一种卡尔多改进,也就是说此时的max(Δp)可能是建立在对max(Fi)的否定基础之上。

所谓“帕累托改进”即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中,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总体利益得到了提升,则可以认为是“卡尔多改进”。我们在对一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时候,明确其是“帕累托改进”还是“卡尔多改进”,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绩效,如果是“帕累托改进”则说明该项政策的实施成本为零;而如果是“卡尔多改进”则说明该项政策存在实施成本,进一步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则是探讨如何缩小实施成本,以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我们所探讨的“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卡尔多改进”。因为,如果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互补关系,不存在替代关系,则城乡协调发展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大多数情况下,城乡之间存在诸如“工农剪刀差”、“工业反哺农业”等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流,这种利益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整个社会的产出最大化,即max(tF)是以城市或者乡村的利益损失为代价的,因而实现的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从中国城乡间的发展关系来看,无论是生产要素市场还是产品市场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严重的城乡差距,农村长期以来承担着中国改革的成本,而这种改革的成就恰恰又主要体现在城市,所以农村所承担的主要是城市的改革成本。因此,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长,实现的恰恰就是一种卡尔多改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如下几点:(1)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卡尔多改进;(2)城乡协调发展时,推进落后的农村发展需要付出两部分的损失,即部分的Δp和部分的Fi,对Fi的损失就是对城镇利益的直接损失,而对Δp的损失则是对城乡整协利益的损失。一般来讲,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时,必须考虑到卡尔多改进的成本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分解、分担成本,实现改进成本最小化才有助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例如在前一段时间的“城镇化”浪潮中,大批的农民变市民,但是城乡的整协利益损失却处理得不好,即现代化的城镇设施+无业可就的农民式的市民,一个是现代化的城镇,一个是落后的农业劳动力,二者无法匹配,不但没有产生整协利益,反而付出了摩擦成本。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又恰恰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条新的举措,在这项方针策略中,关注卡尔多改进中的成本问题必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产业差别分析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产业差别是城乡差别的主要特征,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对城乡差别实现卡尔多改进,即主要对产业差别进行的卡尔多改进。所以,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就在于如何突破产业差别,以最小的改进成本实现卡尔多改进。因为城乡产业差别缩小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缩小劳动生产率差距以达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平衡发展,所以,我们以黑龙江省为例展开的分析,也将主要围绕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进行分析。

1.黑龙江省城乡产业二元结构强度的现状

我们以农业与非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差异即城乡二元结构强度作为指标来考察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别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二元结构强度=(非农产业GDp比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业GDp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城市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以农村为主体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倍数比(二元结构强度)在1978年-1997年期间,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变化态势,在3.6至2.3倍之间;而从1997年-2000年以来呈现出较大的增长趋势,直到2000年—2004年才稳定在8倍左右。这说明城乡间的产业差异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2.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构建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的二元结构强度、城市化率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率的线性相关函数。其中,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的状况,因为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8]。按照我们前面所进行的分析它又是社会福利的增进,所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的状况;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比值(二元结构强度)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代表城乡产业差异度;城市化率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代表城乡之间存在的整协利益关系,它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正表明城市化的推进增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关系为负则表明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缩小,即有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具体函数如下:

LnCB=aLneG+bLnCt+ε(1)

其中,CB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率;eG为城乡二元结构强度;Ct为城市化率;ε为干扰项。依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作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为: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强度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率对于解释代表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二元结构强度每增加1%可引起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扩大0.21%;城市化率每增进1%可引起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1.111%。这说明: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协调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城市化战略的推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就是说,城乡协调发展的整协利益Δp体现为负值。

3.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如何缩小黑龙江省城乡产业差异即改善二元结构强度?以及如何节约卡尔多改进成本(如城市化率变化所反映出的城乡整协利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两点政策建议:

(1)从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计算公式来看,理论上讲,有两条路径可以实现对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改善:第一,“非农产业GDp比重的缩小、农业GDp比重的扩大”有助于改善二元结构强度;第二,农业人口比重减少、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也有助于改善二元结构强度。从实践来看,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省份之一,一方面考虑到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的主体省份地位;另一方面在确立工业强省、二次创业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发展和壮大重化工业优势又是必须完成的。这样看来,一味强调“非农产业GDp比重的缩小、农业GDp比重的扩大”这条路径在实践上并非长期政策。那么,我们要考虑的路径则为:农业人口比重减少、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但是,城市化的推广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具有正效应即城市化率增长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这意味着通过推广城市化来减少农业人口比重、增加非农业人口比重,以期弱化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战略意图也存在问题。

农村中的产业化发展则是一条较为有效的路径,其具体思路是:提高农村的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使大量从传统农业中“涌流”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消化在现代农业内部和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这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农企合作,进行农业公司化经营,走大农业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传统农业的人口比重,另一方面在不盲目推进城市化的前提下,又增加了非传统农业人口的比重,这应该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2)针对诸如“城市化浪潮”带来的“荒地”现象,探讨如何节约卡尔多改进成本。这要求建立起有效的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来进行制约。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主体,通过市场的风险—收益机制,吸收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从事经济活动;政府作为“裁判”制定交易规则,执行奖惩判决,维护交易秩序,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进行协调与控制。具体来讲:当一个涉及到城乡协调发展的项目被确定下来之后,如小城镇开发项目,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总体开发宗旨,它应该是宏观的,考虑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标准作出的战略高度的规划,这个规划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是明显具有指导性的;同时,政府还需要为企业制定好“交易规则”与“奖惩条例”,规范企业的行为。这样,政府和企业同时有了各自的收益—成本评估机制,政府的评估结果要求实现社会福利的增进,即卡尔多改进;而企业的评估结果要求实现企业利润的增进,如果在政府的“裁判”规则下,能够实现“双赢”,则说明此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2]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

[3]孙立军.农村产权制度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界,2005,(4).

[4]焦伟侠,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5]陈加元.深化城乡一体化认识提升城市化水平[oL]./zjeco/2003-11-16。

[6]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2

关键词:城乡体育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52-04

abstract:theimpactofChina′surbanandruralareasthroughthedevelopmentofmasssportsanalysisofthefactorsthatthequalityoflife,sportsfacilities,health,sportspolicyandtheorganizationisadirectimpactonsportsdevelopmentinurbanandruralmasses,themainfactor;leisuretime,sportsandcognition,levelofeducationGovernmentandsociety-orientedandothersaretheindirecteffectsofurbanandruralmasses,amajorfactorinthedevelopmentofsports;studysuggeststhaturbanandruraldevelopmentofsportsinourcountrythereisabigdifference;co-ordinatesportsdevelopmentinurbanandruralmassestoachieve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thepathistheinevitabletrendofscientificdevelopment;theimplementationofintegratedurbanandruralareasofmasssportdevelopmentstrategies,thecoreobjectiveistonarrow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masssports;nothingtodowith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sportsdevelopmentinegalitarianism;co-ordinatesportsdevelopmentin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massesneedtofurtheremancipatetheirmindsboldcouragetopractice;urbanandruraldevelopmenttoachiev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masssportsDeliveryistopromoteeachother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

Keywords:urbanandruralsportsdevelopment;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strategy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广大农村也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这三十年来,基本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维持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行的。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滞后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难度”。[1]就体育而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体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在现阶段搞好城乡体育的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同时也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提升,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和实施,进而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同时,城乡群众体育事业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研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差异。走科学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发展之路是一种新的发展方略。

1科学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1.1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

我们把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列为影响的具体事件,构建了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模型。具体事件是连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中介,其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全民健身体系的贯彻实施。从具体事件的性质分析,可以分为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直接影响事件(生活质量、体育设施、健康水平、体育政策与组织)和间接影响事件(闲暇时间、体育认知、受教育程度、政府和社会导向),直接影响事件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关指标影响包括体育锻炼可行性、锻炼场所、锻炼意识、锻炼效果,间接影响事件对城乡群众体育相关指标影响包括体育参与次数、锻炼氛围与欲望、体育认知、体育参与度等,见(图1)。

由图1可见影响城乡居民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再加上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社会背景、资源条件等多元因素的相互影响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较大难题。

1.2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城乡体育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中国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也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站(点)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2][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农村群众体育建设,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体育参与度和体育认知。但是,就当前而言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不均衡是目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2008年田雨普等对江苏省1698名城乡居民就城乡群众体育的具体差异和相关特征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1)市民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明显高于农民;(2)尽管城乡群众体育设施都比较紧缺,但城市明显好于农村;(3)市民的体育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农民;(4)市民的总体健康率超过农民;(5)在市民体育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体育消费相对初级[4],见(表1)。

另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乡村居民高出24.1%,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是乡村的2.7倍[5]。另据江崇民博士2007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140城乡居民就“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更大[6]。上述资料表明,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失衡是影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缩短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从城乡二元体制走向城乡一体化是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群众体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想较好地实现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就要完成以城市促乡村、改革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解放思想插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根深蒂固。从宋朝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当时就有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当时并没有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自此形成了,城乡也被割裂开来,那时起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型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7]。

我国是一个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很小的大国。据统计:我国现有2.27亿农户承包了耕地,每户平均承包经营的耕地只有5.36亩。农民耕地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另据统计中国现有9.5亿农村户籍人口,除了中小学生和老人约有5.3亿劳动年龄人口。其中3.2亿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余下的2.1亿劳动力中统称为“广义农民工”。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离土不离乡的、在乡镇企业工作的职工,约8000万人,其余1.3亿认识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他们被称为“狭义的农民工”[8]。为了搞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从1995年起国家体育总局每年都要举办“全民健身周”活动,据统计每年参加这项活动的群众达3亿人次。2004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体育公益金在全国城市和农村新建全民健身工程5627个,匹配全民健身路径23319条,乒乓球台5920个,篮球架13790副,体质测试器材2820套,在“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的141个县建立起了小型的体育活动场馆,还建设了59个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建成189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休闲健身的需要。

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群众体育的投入是逐年递增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面积下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发展群众体育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达到,以城促乡、城乡互补来所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想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社会协调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到统筹发展,包括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统筹,所有这些都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有关”。

2.2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12月5日举行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农村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2007年2月15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主席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另外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4项工作。第一,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第二,要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三,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第四,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2008和2009年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仍然将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党的农村政策可以看出,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仍然是今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3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3.1实施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

城市与农村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居住的空间,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9]。在社会的发展中城市的离不开农村,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正如总理所言“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更好的发展”[10]。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误解,有人认为进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后农村就会逐渐不存在了,农民也逐渐会消失,这样不是用消灭农村和农民来缩小城乡差距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和农民不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而消失,农村群众体育也不会随着群众体育改革的一体化改革而不复存在。我们提倡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改革是要消除城乡两种户籍之下的不平等差距,使农民享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体育权利和待遇,从而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差异。

3.2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不是搞平均主义

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并不是时期同样发展,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在强调城乡机会均等。统筹城乡发展并非是“一平、二调”,平均主义的复归,强调“分配均等”统筹发展强调的是“机会均等”,统筹城乡发展也不是搞一刀切,而是强调城乡之间实施“统筹”以协调和相对公平为要旨,而在各自区域范围内仍然可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发展”和“效率增进”为原则[1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和谐发展,统筹只是手段。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继续保持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进而促进实施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城乡体育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在体育权益上相对平等,而城乡只是体育规划的布局,二者各自立足于不同的文化特点,农村应立足于乡村本土特点城市应立足城镇化发展道路。加以引导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乡村与城市的环境差别在体育社会设施、体育人口评价和锻炼方法上积极探索实现协调发展。

3.3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城乡统筹发展使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发展任务。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层面上,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对城乡统筹发展都十分重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采取了不同的途径和措施以实现城乡发展,而且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时期[9]。30年前的改革开放的路子正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的方式闯出来的,经济特区的榜样得作用是无穷的,目前我国的一些省市也在搞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这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我们正面临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刻。群众体育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解决群众体育发展才能实现“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理念。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在二元体制约束下我国的城乡发展积聚了许多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体育器材和资源匮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并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是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精神锐意进取来不断的努力实现。

3.4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是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城市救济农村,更不能理解为“杀富济贫”,也不是单纯的将城市的体育经费拨给农村,而是要城乡各自按照自身的目标发展起来,逐渐缩小差距达到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经费问题,我国的一些边远山区还存在经济落后的状况,农村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在抽出经费来发展体育事业,统筹城乡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将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经费划拨给农村,而是农村在一方面争取政府体育经费的前提下,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城市的发展经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改善经济条件进而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策主管部门要将城乡体育作为统一的一个系统,整体谋划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要素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就体育而言如今正值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正值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影响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生活质量、体育设施、健康水平、体育政策与组织是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闲暇时间、体育认知、受教育程度、政府和社会导向等是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不是搞平均主义;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是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津.城乡统筹是一种综合性要素统筹的创新[J].中国发展,2008(12):59-61.

[2]国家体育总局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eB]新华网直播省略/zhibo/20060329/zhibo.htm

[3]王智慧,等.我国核心经济区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效果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3):24-28.

[4]田雨普,等.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9,(6):90-96.

[5]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新闻会”数据[eB/oL].国家体育总局网站,sport.省略.

[6]江崇民,等.2007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3):9-11.

[7]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

[8]财经杂志:农民工失业[eB]省略/textread.phptextid=203052

[9]杨小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辨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10-12.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内涵途径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滞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城乡发展失衡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从而城乡二元体制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对立。另外,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快速建立完整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进步、公共福利、劳动就业等许多方面,即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地位和各方面权益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基础之后,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障碍的必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问题,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5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因为统筹城乡协调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在谋划城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紧紧把握城乡一元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统筹解决,具体做法是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建立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理念是要实现真正的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受益。当然,实现机会平等并不等于不顾现实的强制实现城乡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城市公民与农村公民政治权利、社会体位的平等。(2)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协同,统筹城乡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诱导作用,让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根据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着重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可以互补的产业,并且实行城乡统一的金融政策,保证村镇企业资金供给充足。(3)实现城乡空间整合,调整与优化我国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融合。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实质。“三农”问题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实现,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实现城乡平等。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统筹城乡的战略、对策。统筹城乡就是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如果政府能够从制度供给方面消除现行制度、体制对农村的歧视,为城乡一体化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那么这种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将是很有效率做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4

关键词:县域旅游;统筹发展;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088-02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速我国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以哈尔滨为例,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哈尔滨作为大冰雪、大森林、大农业、大湿地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型旅游城市,其众多的旅游资源都处于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各县域之间,相互交叉的资源成为哈尔滨旅游发展的主体资源,这对于县域旅游整合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我国新城镇化道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013年,中国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而获得巨大的支持。加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为实现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而提出的,国家要通过发展旅游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所以加强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旅游产业新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提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城市旅游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所属县域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产品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形成恶性的竞争,拿哈尔滨来说,前几年的亚布力滑雪场就属于这种情况。加强县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县域旅游统筹规划,实行打造特色龙头品牌,分片布局,协调发展,对于改变城市周边旅游项目多、品牌少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新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二、哈尔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

哈尔滨县域旅游协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要素进入各县域,加速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可以为哈尔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哈尔滨旅游业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方式应该在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建设、旅游产品消费方面实现目标统筹,通过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等方式统筹发展,最终走区县旅游文化多元化、项目特色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往往不协调。哈尔滨很多县请国家或省内专家做规划,有做总规的,有做详规的,有做单个项目规划的,但是县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同哈尔滨旅游总体规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重复性项目的上马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方面同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县)旅游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造成很多时候项目决策存在割裂现象。

2.哈尔滨县域旅游职能部门行政地位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虽然旅游业现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基层职能部门的县域旅游局的作用发挥范围仍旧比较小。前些年,在一些县,尤其是相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县域,旅游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职能部门,有的挂靠在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在招商局、有的在文体局等。现在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旅游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编制少,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专业性人才极其缺少,对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策划能力很弱,缺乏旅游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的论证能力,造成县域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简单决策。

3.哈尔滨县域旅游公共服务缺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曾经对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区县旅游进行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两个城市不仅仅在中心城区有非常完善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在下属的各区县都配有相对独立的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哈尔滨县域旅游这个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缺失,尤其在县域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游客的疏导影响很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县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哈尔滨市周边游路线产品丰富,但是却无重点,线路较为混乱,缺乏层次性、合理性,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旅游文化形象多而不具,形象多造成支持它的旅游品牌主次难定,品牌产品很难被重点突出,导致旅游线路和产品缺少层次性;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单位很难把旅游产品建设同《哈尔滨旅游规划》统一起来,在产品打造的时候疏于总规的考虑,都从各自区域的利益出发,造成同质雷同现象出现,旅游产品生产中都有的东西相当于都没有。此外,哈尔滨各县旅游资源同质性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中大项目建设与经营参与度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发展形式实现统筹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很多坐落于县域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在进行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时,县域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很难介入,本地社区老百姓的参与度很低,受益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在县域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的总体性计划。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坚持让关系全市旅游全局的大规划引领和指导各县旅游及个别项目建设的小规划相结合。大规划对全区旅游资源及发展项目有总体的把握。比如,哈尔滨周边县域的冰雪旅游发展,应该在明确县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而不是分散经营,遍地开花。要以亚布力这个品牌为龙头,对资源根据其特点进行细分定位,避免近距离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县域旅游小规划在大规划的整体布局下,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务必要杜绝近距离、同质化模仿。各县旅游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等多方因素考察上马项目。

2.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不断提高县域旅游部门的职能地位。根据国家和哈尔滨市的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很多县把旅游业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自身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发展县域旅游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战斗能力的管理服务团队做基础保障。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管理服务部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杭州的旅游局多年前就已经变为旅游管理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哈尔滨县域旅游局要设置完整的编制,招纳专业的人才,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要有话语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有建设性建议。

3.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联网建设。国家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县域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地,需要大量接待和疏散游客,加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同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联网协作,对县域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县域旅游基础设施联网建设,提高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整合能力。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旅游资源和客商资源信息、共建跨区县重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跨区域的旅游市场营销宣传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为城区旅游提供支撑点。建议各县以“据点”式与“点―面”式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县城或重要景区、景点为依托,培育县域旅游优先发展的“据点”,逐渐由“点”到“面”,推动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鼓励县域以自身为一个旅游中心点,通过调动县域自身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建设小城镇旅游活动集散中心,成为哈尔滨旅游集散中心的辅助点。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重视社区参与。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走新城镇化发展道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无论是大的旅游项目建设,还是小项目建设,政府都要牢牢把握住一根主线,就是以社区发展为主,我们现在已经走过农村辅助城市发展的时期,步入城市反哺乡村阶段。任何政府部门都没有为了招商引资而损害农村社区利益的权力。所以社区化参与是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富德.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实物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熊元斌,等.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5

初夏的北京,绿荫里满是城市跳跃的细胞。此时此刻,当创意城乡与美丽中国激情相遇,将会是怎样的生机勃勃?

5月12日,钓鱼台国宾馆,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求是《小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创意城乡中国行启动仪式暨美丽中国论坛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发展研究院院长付崇兰,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出席会议,并与学术界别、媒体机构等相关领域人士共话美丽中国的现实选择——创意城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主持了会议。

乡村:既要“创意”又要“美丽”

当下中国恰逢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推进实施的城乡规划、新型工业化和现代特色农业等普遍缺乏“文化”和“创意”,导致所谓“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工业化进程中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服务型农业的发展水平都亟待提高。这成为了此次创意城乡中国行活动的契机。

创意城乡中国行旨在发现并强化城乡建设和经济活动人文意蕴和品质内涵,是一项政府、科研机构、媒体、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实践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创意城乡中国行将为各地城乡建设提供系统化服务支持,活动将协助发展各地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农园,协助各地打造创意城市、乡村名片,升级乡村旅游运营品质并组织国际交流合作,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奠定创意城乡生态基础。

在厉无畏的阐释中,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实现文明、进步和发展,在城镇化领域还要实现城乡规划和创意的进步,这要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强化文化底蕴和内涵,打造创意之村和人文乡村,如果城乡建设缺乏创意,那么美丽中国亦不可完善。他认为,创意不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的诉求,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一种健康、持续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诗意化的生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有助于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

创意城乡中国行必然要涉及环保产业的话题。郑新立认为,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内容,而环境治理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国家通过立法,颁布行政法规并制定一系列鼓励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政策来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郑新立以雾霾现象为例说明一定要采用现代技术。郑新立强调,要全国协同,通过市场机制创造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市场。

保育钧在讲话中建议,创意城乡行不要流于形式主义,“在凝聚、汇聚各地的创新、创意方面提出几条建议就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创造都是来自于基层,顶层设计必须有群众创新做基础,通过创意城乡中国行活动总结城乡建设经验,鼓励各地发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实实在在解决诸如乡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要从“千城一面”到“创意乡村”

在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王长青的阐述中,创意产业和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而且对城乡规划设计、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美丽中国的前提必须是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更有创意和文化品位的城镇化。

付崇兰认为,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快速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但是从世界的经验教训来看,城镇化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城市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中国城镇化需要提高质量,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在他看来,中国农村有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自然遗产,青山绿水,土地洁净。第二大优势是传统文化,大到国家体制,小到字画,都深深扎根在农村,这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宝贵遗产,如果开发得当,就能实现厉无畏主席提出的创意城乡目标。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发言中认为,此次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及对建设美丽城乡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每个城市几乎是千城一面,农村的建设也是脱离了传统文化,中国有成千乡村正在失去原有特色,失去我们认为自豪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贵在创意、贵在文化、贵在个性,千万不能千城一面,千万不能毁掉我们的传统搞所谓的现代化建设。”

重庆有一个“乐和家园”的地方,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等人已在那里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五年前他们的团队走进地震灾区,协同当地县委、县政府等推动乐和家园建设,共同探索城乡合作。作为试点项目,乐和家园也是创意城乡的尝试和生态文明的基层实验。在实际工作中,廖晓义感慨道,创意城乡是非常中国式的传统智慧的思维。他们在那里复兴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保护乡村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沈立延伸了廖晓义的话题,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沈立关注到基于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有机农业,并将其命名为文教创意农业。在沈立的观察中,很多发达国家都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循环,发达国家的乡村都完好地保留着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保存着以村或者小镇为主的聚落结构。“他们没有抛弃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且保持了高贵的修养与学识,并维系了传统的社会群落组织与架构,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发达良好的交通网保障。”沈立认为,由此延伸出的一个问题便是:未来中国的乡村发展道路是走城市化的道路,还是走另外一种乡村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完全地保存青山绿水的环境,并且保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6

关键词: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56-04

abstract:UsesliteraturemethodsandSoonmaterialinvestigationandStudy,questionnaireSurveyandStatisticalanalysis,taketheZhujiangDeltaastheconcreteinvestigationcase,inthewholeconductstheresearchtoourcountrycityandcountrysideSportsdevelopment'spresentSituationandtheinfluencingfactor.theresultindicated:ourcountrycityandcountrysideSportsinfrastructure,theorganizationinstruct,aspectdifferencesandSoonSenseofparticipationtoberemarkable;CausesthedifferencethereasontoexistinaspectsandSoonhistory,economy,Societyandmanagement.proposedthattheestablishmentwithrealizesthecityandcountrysidepublicSportstoServereductiondisparitiesandSoonmultiplicationmanagementSystemwhichtheevenequalizationgoaladapts,coordinateddevelopmentSuggestion.

Keywords:cityandcountryside;Sports;coordinateddevelopment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改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忽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中国农民阶层在社会地位上始终处在不利的位置,这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均,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显著解决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阶层的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可以说,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改革任务,是“十一五”时期改革的攻坚战。作为公共服务内容之一的公共体育,城乡居民都应有均等的享受权利。然而,在我国公共财政积极推进的转型时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计划经济惯性等原因,政府并未能很好履行其应有的公共职责,公共体育服务呈现城乡、地区供给不均、发展不协调现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制无法实现均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当前,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城乡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应用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章从珠江三角洲具体调查入手,以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影响其发展的内外界因素及城乡体育发展的策略规划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惠州市图书馆和惠州学院图书馆等途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方面的相关资料,从而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温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惠州学院的体育学、社会学专家的咨询和访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探索目标。

1.2.3问卷调查法

1.问卷内容依据研究需要而设计,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进行“很有效”、“有效”、“一般”的检验。将问卷呈给13位体育学教授及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结果如表1。

2.问卷调查于2009年3月―4月开始,共发放问卷1225份,收回问卷1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175份,有效率为98%。从表2和表3所示,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分布科学合理。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城区665人、乡村510人。

3.根据调查规划和设计,于2009年4月份对各市、县、区、乡镇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117份,回收率90%,有效100%,并对访谈笔录进行了整理。

1.2.4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spss13.0、eXCeL等办公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对文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城市与乡村的地域界定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是两个相对的地域性概念。“城市”是指“人口集中,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工商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则是指“农业人口居住的地方[1]。”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对“城乡”作了以下界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城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民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河其他区域中,给本规定划定的区域。镇区包括: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技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村是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以外的其它地域[2]。”

2.2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2.2.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异对比分析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作为社会事业组成部分的体育事业,其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不仅仅反映在两区域间具有的GDp绝对量上,而且在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方面,呈现扩大趋势(表4)。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建国初期实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通过农业哺育工业,价格“剪刀差”来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但是这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及城乡二元化的战略造成了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具体到对体育事业的影响:竞技运动成绩、参与欲望、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的失衡,造成了城乡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协调。

2.2.2城乡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支出差异对比分析

体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体育健身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是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解放和发展了乡村社会生产力,为乡村体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方式转型、文化变迁及传统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给经济滞后的广大乡村农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抑制了个体体育的消费,使得城市与乡村居民的体育消费差距呈扩大趋势(表5),这种不平衡、不协调性,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制约着乡村体育消费的发展;其二,传统生活方式的羁绊,消费意识的淡薄,乡村居民还没有从健康的角度审视体育消费文化的真正内涵。其三,广大乡村居民体育认识的滞后是阻碍体育消费的绊脚石。其四,是政府对城乡直接或间接的经费投入的不均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对乡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2.2.3城乡居民对体育设施需求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是城乡体育的发展基础,也是影响居民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7]。表6的调查反映出居民的体育设施需求与社会供给程度的状况。从结果来看,城区居民的满意度与乡村居民的满意程度差异显著。

从体育场馆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近70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市,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2002年《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政府投入的城市偏好造成了乡村体育场馆设施的明显滞后,影响了城乡间体育的协调发展。

2.2.4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对比分析

体育健身意识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健身及其重要性的认可,以及由此产生的理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4]。社会研究表明:现今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人口同质性、职业、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组织、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等有差异。生产方式是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城乡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决定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人们所谓的“现代城市文化――传统乡村文化”是当今城乡文化差异的基本反映,这种文化差异首先反映在意识观念上。社会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城市社会,农村文化具有较为封闭性的特点,农村居民囿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意识和观念与城市有较大差别。表7的调查结果来自于居民就表7的4种提法,按“同意”的进行多项选择,最后统计得出结果,从结果中发现,城区与乡村在体育健身认识上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仍然模糊,观念认识滞后,这与乡村居民的教育程度、乡村经济状况、乡村体育文化氛围和宣传有关,也与政府和社会为城区和乡村提供的体育信息服务的水平有关。

2.2.5城乡居民获取体育健身指导的途径调查分析

体育健身指导是居民的基本体育需求之一,也是衡量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内容。从表8结果看:通过咨询朋友、同事来获取满足的差别不大;而通过网络图书、协会组织、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途径来获得指导的差异显著,两者差值达30%。说明城区和乡村体育服务水平、氛围、环境、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2.2.6城乡年均组织体育活动次数比较分析

体育活动是体育的本质所在,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6]。推动某一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核心载体。结果表明(表9),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权利和机会有差异,城乡居民享受的体育服务权利与机会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宏观上讲,城乡居民享受体育服务的平等性长期受到严格结构体制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农村居民受到户籍制度的严格控制,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隔离于城市之外,自然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体育服务待遇[9]。从微观上讲,城乡居委会虽然都是开展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操作单元,然而它们在管理职能和活动经费上有着较大差异,影响着城乡居民实现平等体育权利与机会。综合来看,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其环境、经济、文化氛围、财政来源等关系密切,政府应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上保持均衡的同时,还应注意乡村体育环境、氛围的培育与发展,以及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部各因子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必须保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其体育事业发展并不平衡,城乡资金投入及发展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区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的体育消费欲望和需求。二是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支出的相对偏好,“重城市、轻农村”的资源配置理念,造成了城区和乡村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信息等发展不协调,不均衡。三是城乡分割的自治管理体制,城乡体育一体化缺乏政策支持等。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时期,城乡体育差异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不相符的。

3.2建议

3.2.1调整城乡制度格局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元结构,从制度上逐步消除工农“剪刀差”,城乡体育的“二元化”,切实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城市反哺乡村的新格局。

3.2.2构建与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推动体育发展依靠的主要是其自身的行政力量,政府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向。一要真正重视城乡间的差异,加快乡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严重欠缺的现象。二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基层体育服务能力,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建立和完善乡村各类体育组织,切实提高基层体育组织的咨询,指导能力,及时调整乡村人们的生活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自觉的经常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三要健全和不断完善体育服务组织网络,加快体育服务科技进步,保障乡村居民咨询、诉求等信息路径的畅通,科学合理的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体育需求,推动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3.2.3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由于城区和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不平衡,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在管理体制方面应有所不同,农村体育依靠政府管理体制,进行经济倾斜扶持;城市体育需要社会管理体制,国家给予政策保障。一方面农村体育因为体育基础,体育文化传统,体育资源经济水平等劣势,体育组织松散甚至没有,必须建立一定的体育行政管理组织。政府管理应是主导力量,在政府管理中,经济方法应是主要管理方法,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城市体育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社会管理体制已经形成,社会组织成为市民体育的主要力量。政府应由“办”转向“管”,提供一定的政策服务,保证体育正常发展。

3.2.4弘扬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加强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先进性的农村体育的挖掘和引导,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既适合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又能丰富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Z].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gdstats.省略/63k.

[2]吴建逊,郭子坚.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70-73.

[3]于军等.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26.

[4]王才兴.构建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13.

[5]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475.

[6]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13.

[7]曹可强.完善上海市体育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36.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7

[关键词]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乡结合部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了长足、飞速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城乡矛盾也逐步激化。而在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中,重城轻乡,以城为主的思想比较突出,而忽略了农村地区,这样并不能缓解城乡矛盾。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亦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即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村庄,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力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称为“城乡工业的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做出统一安排,即对具体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统一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地、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从规划的角度,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纵观规划层次体系,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矛盾突出、问题较多的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区域。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城乡统筹就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某种程度上说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的、但矛盾又比较突出,应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在讨论城乡统筹规划的同时,主要针对城乡结合部而进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

城乡一体化有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由于城与乡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模糊地域。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基于以上的种种认识与看法,我们认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的安排称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纵观过去的规划工作,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认识:

首先,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其次,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再次,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最后,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的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更加突出。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意义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城乡一体化规划也不例外。

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同时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它还应遵循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在方法上,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此外,由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最后还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内容方面有: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图纸方面要求: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方法上应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和定时分析从而达到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参考书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8

一、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我国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进一步发展和改革面临一系列新矛盾、新任务的形势,我们党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标志着改革开放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七大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改革开放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新时期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新时期”,正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发展与改革关系的一系列新特征,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也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些体制机制障碍既有体制转轨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基础原因,但新的矛盾又并不完全由于“市场取向”不够这一原因,产生了复杂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突出,我国经济在迈上新台阶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对体制机制的要求,拓宽改革攻坚的层面,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是改革开放推动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水平,成就伟大,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出现拉大趋势,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在减少的同时仍有相当数量,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发展迅猛、农村相对发展滞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显然,深化改革要更加重视民生领域的制度创新,重视各种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和利益关系调整的制度建设。

三是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配套的诸多新课题,医疗、教育、文化、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体制存在大量的改革任务。

我国进入新时期所呈现出的新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基础上的新矛盾,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历史台阶后的新挑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体制改革所依据的客观情势在总体上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作为30年改革所集中针对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很多配套性、协调性制度,不可能在以“转轨”任务最集中的改革进程中得到同步解决。因此,转轨取得初步成功后,解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一系列配套性协调性问题,就必然成为改革中更加重要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方向。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建立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为重要内容,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的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本来就是改革开放实践所呼唤的。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把改革开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实际上明确了新时期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基本方向,为我们解决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这两个方面,统一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经历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转折。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标志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转折。完善体制是继续完成“市场取向”为基础的“完善”,也包括更广泛和深刻的新内涵。既要“更大程度地”、也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心所在。解决“更好”的问题,就是“完善”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必然包括更好地解决宏观调控与市场基础的互动问题,更好地解决城乡、区域之间改革发展协调性问题,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与重视民生的配套性问题;更好地在体制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我国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还带有很大的初兴特点,市场机制本身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通过“完善”体制,可以有效抑制其自发性和盲目性,更好解决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好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问题,更好地解决一系列制度建设问题。从根本上说,实现新时期又好又快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为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与连续进行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互动的关系,并不是也不能代替市场取向的系列改革。市场取向,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继往开来的连续性。坚持改革开放方向,决不能离开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贯通改革开放过程的体制性基础。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要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有利于实现协调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注重民生为重点的多方面制度创新。这些向纵深领域推进的改革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进行的,与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协调进行的。仅靠市场机制,固然不可能自发实现科学发展,还要解决一系列制度建设,但离开了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科学发展。经过30年不懈努力,我国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一基础性领域的改革并没有完成,一些重要环节仍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仍然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来推进。已经实现市场机制的部位,进一步完善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例如健全和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各类微观主体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打破市场封锁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的推进,必须与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相协调,而不能离开这一取向。这就体现了新时期改革向深度广度拓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是承继的、连续的,又是适应发展新时期向深度广度的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的推进,在市场取向改革基础上拓展和强调的新内容很丰富,其中,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更加重视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二是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四是形成以自律协调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以下对四个层面分别做一些简要分析。

二、更加重视市场基础上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新时期深化改革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现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体现发展观、市场观与价值观的统一。这一问题,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提出的,也要在市场取向改革基础上得到解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具有活力、动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是有缺陷的,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带有利益即期性,如果不能驾驭其“自发作用”,将会对社会效益与公平正义价值产生冲击,这在市场经济形成初期和工业化加速期相交汇的阶段,可能助推经济、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的产生积累。为此,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必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高度重视弥补市场缺陷的制度建设,重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保障效率,又要重视公平,当前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建设。最重要的是重视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建设,重视公共服务行业社会效益的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协调。

围绕“重民生”为重点深化改革,是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相交汇的改革,也是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民生领域的体制都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关联的,不可能离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发展,但在特定条件下,发展并不一定能自动解决民生问题。从根本说,解决民生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公平正义,要靠继续深化改革。在这方面的改革,不仅仅是以提高效率,加快发展作为改革的直接目的,而是要把公平公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深化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就业制度创新、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改革、教育文化体制创新、安居工程建设、直到加强各方面的公共服务等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要重视初次分配也要有公平观,综合处理好再次分配调节与初次分配制度的关系。再次分配是收入调节的主要领域,是以公平性调节为原则的,当然调节的深度以不损害效益机制为限,我国目前仍有进一步加大调节力度的余地。在我国现阶段,完全依赖再次分配调节是难以覆盖社会各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是伴随整个工业化进程的一个艰巨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全国城乡范围到位的保障调节。在这个历史阶段,分配体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初次分配领域的调节。实际上,群众对分配意见的直接感受也主要来自于初次分配领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劳动在社会收入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次分配领域还是要确保效率优先,这很重要,只有可以促进劳动效率的体制,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体制。但初次分配也必须注重公平,要以制度形式规范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社会收入中的比重,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协调,要考虑分类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包括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关注点,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与农业、农民补贴,同时,适时研究农产品价格调控体制,稳定农资产品价格,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

要高度重视就业制度创新。就业既是经济层面的事,也是社会层面、人文层面的事,体现社会的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从我国当前劳动力巨大压力的实际考虑,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仅靠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分配调节就难以支撑社会和谐与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既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也应当是有利于带动就业的发展。就业问题既是长期压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当前现实压力,决不能因其长期性而忽视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问题,不能仅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指标,而应当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真正解决不利于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这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促进就业还要研究新思路。对产业工人、包括进城务工者,要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加强劳动保护;对某些产业,包括内外资,可否根据产业特征给予劳动力数量的适当外在调控。该破产、该下岗、该裁员的当然还要进行,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但国家应当扶持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教育、转业培训。就内外需就业结构看,我国在就业压力下,农民工的超低工资支持了超常规的低价格出口的持续增长,维持了扩大农民工队伍就业状态,但这部分就业的过低收入水平不能形成为相当的国内需求,制约了与经济增长相应的国内需求增长,反过来也会制约内需性就业增长,这是需要与扩大内需一并深入研究的。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新时期改革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视不够,突出体现在政府性资金直接投资项目数额偏大,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缺口又很大。今后确实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另一种倾向是脱离现阶段实际,对社会保障寄予脱离现阶段可能的期望,提出一些不可能在现阶段实现的口号,这同样是有害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个核心问题是,一是尽可能扩大覆盖面。特别要更加重视城市低收入和低就业家庭,更加关注农村社保体系的启动建设。二是对养老医疗保障加大统筹体系建设。首先要提高统筹层次,养老统筹到省,医疗至少到市。其次要加快探索人口迁移所必需的社保转移,中央政府要在社保转移方面加强协调支持和监督力度。三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这里的投入并不能对应产出,而是政府的公共责

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三、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总体上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从推进生存型发展的需要为主转变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其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在体制上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关键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推动了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但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很多矛盾。不解决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我国在人口多、资源不足情况下,就不能顺利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于解决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问题。对此,我国已经启动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的系列政策,并正在加快解决涉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是在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下发展的,也是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的,大量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需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这是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特征决定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新时期是一体互动的。一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要着力实现二者的统一;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但关键问题还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如果仅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一些权宜管理措施,那很容易走上行政手段主导的老路,从长远看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重点是要重视市场的约束机制建设。市场本身具有两个方面的机制:激励导向机制、约束限制机制。两个机制都健全,才能构成完整的市场机制,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们不能把市场机制仅理解为激励机制,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市场约束机制的建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宏观调控要起作用,没有市场约束机制就起不了作用,除非只用行政手段,那还有什么宏观调控?过去我们花费了很多的行政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不理想,问题在于体制、机制的角度研究不够。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经济管理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例如资源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未形成、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健全等重要问题,要成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市场主体自身的各项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内在约束机制。市场本身就有约束机制,但还要通过市场主体的内在约束机制的健全才可以实现。还要规范市场主体的外部约束,加强市场秩序与市场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

政府“经济调节”也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力求形成具有制度属性的经济调节机制。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制约日趋突出等,这些问题确实不能够完全由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自动解决,这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做不到的,必须健全符合需要的经济调节制度。实际中,对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过热、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等方面的调控办法更多地采用了行政手段,这也是基于当前制度不健全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但我们应当努力建立基于市场调节,又不放任市场的经济调节机制。所谓带有制度属性的经济调节,即直接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对某些重要环节按产业导向意图设置制度性调节机制。一要探讨建立资源产权制度。解决资源浪费无节制问题,税费的办法、处罚的办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事倍功半。根本的基础还是要建立资源产权制度,使资源形成产权约束。我国的矿产资源、城市土地资源归国家所有,这是我们能够建立资源产权约束的制度基础。二是要尽可能在市场基础上设置经济调节的制度性节点。减排要探讨设立排污费用制度,排污必须列入企业成本,探讨建立排污权交易;节能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制度,例如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建立有效的价格分摊制度等等;促进节约利用土地,仅靠计划、项目、处罚也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规范土地市场,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要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使用和流转办法。

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

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工业化已经推动并形成强大的城镇化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二元经济经济结构体制没有相应转变,城镇化又大大落后于工业化。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6157万,占总人口的42.99%,其中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如果减去1.5亿经常性进城务工农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变为30%。这一数据距离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已达到88.3%的工业化参照数据相差甚远。可以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极大地开拓了城镇化空间,但城镇化的潜力并没有顺畅地释放出来,我们已经到了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是―个生产力发展阶段问题,也是―个体制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发展中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进入新时期以后,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改革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城乡关系已经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已形成巨大的规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发生巨大变革的前夜,很多问题亟待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放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位置。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必然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城乡二元结构也只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辩证关系。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延续,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不可能通过某项体制变革来即刻改变。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已经滞后,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与城市经济密切交融,但在土地、落户等重要体制上,已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从人口构成看,如果只看三次产业产值,我国第一产业早已在GDp的15%以下,似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就业人口大部分仍是农业人口,城市的工业产值在相当程度上是农民工创造的,但这部分工业对城镇化作用较小。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复杂局

面。在工业化进程中,城乡二元分治的体制会抵消我们提高农民收入的种种愿望和努力,阻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缩小。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现金收入之比逐年扩大,1985年为1.8倍,2007年扩大到3.32倍。近年我国一直着力于提高农民收入,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未能改变。这些说明,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进程必须逐步展开。既要反对不顾生产发展条件,把改变二元结构和城乡关系理想化,也要看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到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互动的阶段。有的体制已经具备了先行先试、局部展开的要求和条件。只有深化改革,适时出台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措施,城乡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才能步入良性轨道。

要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包括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发展要融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也必须得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通过改革建立农村集体经济适应城乡一体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探索适应市场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当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涉及面很广,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进行探索,把握好稳定和改革的关系。

农村生产方式也已经蕴含深刻变革。有条件的地方正在促进适度土地规模化经营。没有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就不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不可能解放已经离土的农民,也就不可能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很多矛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从“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目前看,“有条件的地方”最主要是大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农民的权利保障、农民离土的权利置换、并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这就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已经难以孤立运行于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了,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问题之一,已到了非重视制度创新不可的时候。包括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农户宅基地确权与农民进城后的流转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何流转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确实要保护耕地总量、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要在逐步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相衔接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要实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化身份的制度建设。基本内容是建立城乡能够对接的身份转化制度。只有让进城务工农民逐步转为真正意义的市民,与原有土地关系脱钩,才能实质性地缓解农村人地紧张关系、提高耕种效益,改善在乡农民生产条件,实现城乡共赢。转化身份的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农民工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将长期存在,但身份转化的工作也应当逐步推进。

要有一个统筹协调的城市化、城镇化管理机制。目前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多元目标之间缺少统筹。例如空间布局问题,应当统筹我国主导各类空间布局的规划和法律体系的研究,是否可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主体功能区设计为主导,加入城镇化布局的考虑,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也要在农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模式统筹考虑,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制度安排予以统筹协调。

五、形成以自律协调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要把社会自律、基层自治机制的形成放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位置。这一任务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触及,但并未提高到战略性、全局性改革任务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必要把自律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放到重要战略位置。

力求形成社会自律协调、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既是社会体制,也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经济体制看,如果不能有效形成社会自律协调、基层群众自治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就必然会过多地依靠行政力量。依靠行政手段,最终也就难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公民,在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运行中,也必然存在大量需要依靠一定机制及时解决化解的矛盾,各种利益群体产生后,也必然要求有序及时的利益协调机制,在法制的基础上由社会自身调节矛盾利益。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一定阶段后,发展社会自律协调机制、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就是必然的选择。

形成以自律协调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基础。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体制转轨,进一步完善这个体制,当然需要政府改革的配套,宏观调控的配套等等,但这并不够,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社会自律协调机制的形成。可以说,没有社会自律协调机制,就不能顺畅实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使很多本应在市场基础上由社会自律协调解决的问题维系于政府的干预,也必然不能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重要改革领域,可能是比政府行政体制更具有基础性的改革。不要以为社会自律协调机制只存在于社会领域,它的基础实际上在经济领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比如现在推出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要实现“四个分开”,“四个分开”显然是必要的,但实际操作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关系上缺少更为基础的前提,就是把社会自律协调机制摆上更前置的位置。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说,政府要把应该由社会中介组织协调解决的事项移交给中介组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还在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是否已经具备条件,需要实现政事分开的中介组织目前是什么性质。可以说,社会自律协调机制没有改革到位,行政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到位的。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9

党的十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出了路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一体化”促进“均等化”。在教育领域,义务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本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高度重视,是推进我国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根本之举。

一、深刻认识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迫切需要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已经步入了新阶段。一是在入学机会保障上,进入以精准、全纳促公平的新阶段。二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公平步入从机会公平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新阶段,亟待体制机制创新。这种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便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一体化。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但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提高质量面临挑战。一是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整体班额偏大。201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分别为37.5人和48.8人,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则分别为21人和24人。二是随着前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大班额问题更加突出,某些人口大省、某些发达地区、某些县城的平均班额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往哪里“定型”?就是要往具有根本意义的“一体化”方面定型。

二、《若干意见》文件的创新之处与特点

第一,文件注重制度设计,突出了重点难点。文件突出标准管理和制度创新。一是城乡义务教育标准“一体化”。《若干意见》系统、全面地提出,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二是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文件提出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要求。

第二,文件注重综合施策,凸显了统筹协调。其中,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标准与程序并举。在强调标准管理的同时,提出明确的程序要求。二是软件与硬件并举。10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中,既有学校标准化建设等硬件要求,又有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软件要求。三是发展与改革并举。10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中,前4个相对较多强调发展,后6个相对较多强调改革。同时,强调改革发展互动,以发展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第三,文件注重管理创新,强调了务实管用。本次的文件特别注重管理创新,强调务实管用。例如,在办好乡村教育工作中,提出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在统筹城乡师资配置中,要求创新管理,加快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建设,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等。

三、切实抓好《若干意见》的落实

《若干意见》是一个好文件,但要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要切实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制、部门协同落实机制。

第二,要鼓励地方探索。要尊重地方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教育制度创新,鼓励基层创新,鼓励先行先试,鼓励不同区域从自己实际出发进行差别化探索。以成都市为例,近年来着力推进市域教育统筹,创造了城乡义务教育六个一体化的重要经验。全国其他地区也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篇10

一、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刻不容缓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布局很不平衡。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各种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合理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元拉动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很多企业会将高端人力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战略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将土地、机器设备和一般加工工人等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常规资源密集的欠发达地区,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财力总量和多元化投入格局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当前,我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等重要问题。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经济的竞争,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资源和要素快速集聚,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加速转变。因此,要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面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逐渐改变优势在资源、制约在环境,差距在总量、瓶颈在交通等弊端,这都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使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我国75%以上的城市未能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代价高昂。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加快推进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协调。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和整体收入的问题,既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讲加快发展绝不是要认同盲目发展,而是要使国民经济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持续、协调、较快、健康发展。因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调结构、促和谐的工作。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使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2.实现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出发,着眼加快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所作出的一项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日益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实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跨越发展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如何抓住这历史性的契机在于战略协同,尤其是政府之间的跨区域战略合作有助推动经济战略的整体发展,促使中国有限的资源在战略作用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基础。因此,跨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3.要统筹兼顾,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难以实现长期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根据“短边”进行平衡,引导核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促转型与保增长的关系,形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的实现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整合,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结束语

总之,实现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有机统一;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区域差距过大的局面,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民生进步,增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艳,胡苏娜,王莹.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