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治理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29

烟气治理报告篇1

19世纪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工厂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雾日”成为伦敦的常见景象。

1952年12月5日清晨,伦敦像往常一样覆盖着浓雾,市民们并未很在意。但很快,伦敦变成了云中楼阁,到处可以闻到浓雾的恼人气味,喉咙难受,开始咳嗽。

浓烟不断侵袭,公共汽车无法运行,一名试着开车的司机后来回忆:“煤灰的油烟像油漆一样挂在挡风玻璃上,都没办法擦掉。”渐渐地,全城的戏院、剧场和电影院都逐渐被浓雾所占领。这座工业之城的交通彻底瘫痪了,只有救护车停在路上,应付突发的情况。

伦敦的报纸起初只是关注大雾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但医院开始传出这样不幸的消息,死亡人数越来越多。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从12月5日起,短短一周时间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这起事件总共造成12000人死亡。

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因为这次沉痛的灾难,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

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空气质量有了极大改善,烟雾事件时期的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下降了99%。

伦敦如何有效治理雾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共同《伦敦烟雾治理历程》报告(下称“伦敦治理报告”),分阶段详解伦敦的治理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国治理雾霾的启示。

祸从煤出

专家后来解释烟雾事件时指出,在集中供暖时代之前,寒冬的伦敦,数以万计的家庭只能烧煤取暖。由于战后经济困难,政府将优质煤出口国外,而伦敦人则烧劣质煤,污染更为严重。

烧煤的工厂排放的大量浓烟、汽车排放的机油废气和从欧洲大陆飘过来的污染云,都令伦敦的空气质量变得很差。

当年的伦敦,工业排污量非常大,每天都有1000吨的浓烟从烟囱中飘出来,排放2000吨二氧化碳(Co2)、140吨盐酸和14吨氟化物。更为严重的是,当大量的So2从烟囱中排出后被氧化,混合了水蒸气之后,就形成了800吨的硫酸。

当空气不流通的时候,这些污染严重的黄烟就被“困在伦敦上空”。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So2和黑烟,而高浓度的So2可以诱发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促发死亡,因而在两周之内导致了几千人的过早死。

事实上,在烟雾事件之前,伴随快速的经济发展,伦敦的空气污染形势已经渐趋严峻,在冬季发生过多起空气污染案例,最早的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1813年。此后100多年,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快速崛起,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使得伦敦大气污染愈演愈烈,并最终酿成惨剧。

烟雾事件成为一个楔子,以此为节点,拉开了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序幕。

制伏So2和黑烟

伦敦治理报告通过梳理史料和大量数据,将伦敦近50年(1950—2000)的烟雾治理过程,按照其空气质量的改善趋势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1953—1960)。伦敦治理报告显示,烟雾事件后,倍感压力的英国政府于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theBeaverCommittee),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英国于1956年出台了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该法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无烟区等措施,并且在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同一时期,清洁空气委员会(CleanairCouncil)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并从对空气污染治理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责任的人那里获取空气污染治理建议。

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划定烟尘控制区,改造家用壁炉,更换燃料,禁止黑烟排放;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

1960年,伦敦的So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20.9%、43.6%,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阶段是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赋予控制黑烟的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部长更多权限,包括出台新的锅炉颗粒物和烟尘排放限值的权力,和可以强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新的烟尘控制区的权力。

政府还在1974年颁布了《污染控制法》(Controlofpollutionact),规定了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了油品(用于机动车或壁炉)中硫的含量。

这一阶段最核心的措施,就是大幅扩大了烟尘控制区的范围,到1976年,烟尘控制区的覆盖率在大伦敦地区已达到90%。

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伦敦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第一阶段还略有波动,但到了第二阶段,伦敦的空气质量便有了显著变化,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短期内均大幅下降,10年降幅超过80%。

1980年,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终于进入平稳改善阶段,控制重点也从控制燃煤开始逐步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政府陆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修订)、《环境法》(1995年)、《国家空气质量战略》(1997年)、《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年)。

2000年之后,伦敦的空气质量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善,So2和黑烟浓度再下降84.2%和47.4%,都不再是伦敦的主要污染物。

2002年,伦敦市长经过广泛咨询后了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其中详细说明了伦敦要如何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目标。此后,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在2006、201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

“拥堵费”和“低污染排放区”

伦敦治理报告显示,无论是在人均GDp、三大产业比例还是能源结构方面,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现阶段的中国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在过去30年间也经历了空前快速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和大量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带来了空气质量的严重退化,并最终引发了2013年大范围持续的“雾霾污染”。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状况随着工业化发展恶化到极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将逐渐得到改善。

然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而是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教训和经验的总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环境、资源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不能坐等“拐点”的到来,而是要吸取教训,尽早行动。

根据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情况,伦敦治理报告指出,“拥堵费”和“低污染排放区”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措施很有借鉴意义。

从2003年开始,伦敦政府采取了收取“拥堵费”的政策以缓解伦敦市中心的拥堵状况,该政策减少了机动车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推行其他交通控制措施筹集了资金。

该政策的具体规定是:收费区域为伦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区域(现在已扩展到了22平方公里),从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点至下午6点在收费区域内行驶,需要缴纳10英镑/天的拥挤费用。研究表明,该措施减少了收费区域内26%的交通拥堵。区域内行驶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时;2003—2006年,该措施减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7%、24%和3%。

此外,伦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使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

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污染排放区以外的区域相比,该措施的执行使得pm10污染浓度下降了约2.46%到3.07%。而且,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也强调,未来会通过不断提升低排放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机动车排污的控制。

大气治污仍任重道远

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52年烟雾事件后的60年间,伦敦政府采取了许多空气治理措施来改善伦敦的空气质量,但伦敦烟雾治理的成功经验主要来自于完善的立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推行诸如烟尘控制区、地方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等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不断改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解洪兴认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管理机制得以成功运行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足够的接受过相应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英国部级的环保部门包括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环境局(environmentagency)等不同的机构。截至2011年3月31日,仅英国环境局就有员工11527人,2010—2011年该部门全年的预算就达到12亿英镑(约合119亿元人民币)。

伴随着英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英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从1948年的90%下降到了1998年的17%,而天然气的占比却从0上升到了36%。

有鉴于此,近年来,北京也在对煤炭的消费总量进行控制。2013年8月,北京市颁布《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实现核心区无煤化;到2017年,北京市的燃煤总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北京市还计划显著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到2017年,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力度与能源平衡进一步加强。

不过,伦敦治理报告最后指出,伦敦60年的空气治理经验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治理空气污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法规,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人员资金的投入。“尽管伦敦的空气质量和1952年相比已经有了巨大改善,但随着欧盟空气质量标准的提高,今天的伦敦仍然未达到欧盟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伦敦的经验似乎也在宣告,在应对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道路上没有捷径,需要长期的控制策略和持续的努力。”

烟气治理报告篇2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天价烟”背后的隐形“四风”问题问诊开刀,根据纪委的函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天价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截止9月份,未发现存在相关问题。现将前期工作情况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

在接到县纪委的函件之后,将此项工作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把整治“天价烟”问题纳入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重要内容。聚焦高档香烟违规经营、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这“三类问题”,要求充分认识“天价烟”是虚荣、铺张和奢靡的消费心理与生活风气,背后更是奢靡腐败的钩连,要坚决遏制苗头,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防止“天价烟”助长奢靡之风,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务必快查快处,及时上报,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二、严格落实制度,约束干部行为

我局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坚决禁止党员干部违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落实财务报销管理办法和公物采购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各类个人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各个击破堵塞“三类问题”的漏洞,避免相关情况出现。从关系全面从严治党全局的高度,严格要求约束党员干部,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严纪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动净化本系统和本地区的社会风气,促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三、自查抽查结合,全面排查整治

烟气治理报告篇3

为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至4月30日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统一部署、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发动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全面查处、严厉打击违法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坚决防止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

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

XX街道辖区区域。

三、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组织发动阶段(2月3日前)。

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各社区各部门工作任务。

(二)集中整治阶段(2月3日至3月9日)。

各社区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特别是在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等重点时段,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严控非法燃放行为。

(三)巩固管理阶段(3月9日至4月30日)。

定期通报烟花爆竹禁放工作情况,开展打击非法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活动,根据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存在的问题逐项制定完善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四、职责划分

(一)各社区居委会:结合实际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加强宣传。

(二)XX派出所:受理违法燃放举报,依法查处违规燃放、运输(携带)烟花爆竹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制止,依法处罚;

配合相关部门严打取缔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牵头落实烟花爆竹收缴销毁事宜,依法办理涉及烟花爆竹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三)安监办: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配合查处违法违规销售烟花爆竹行为;

组织查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XX工商所: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告知、督促沿街门店、市场、餐饮酒店等单位严格执行禁止燃放规定,在检查中发现有非法销售烟花爆竹的单位及门店依法告知烟花爆竹监管部门。

(五)环保站:根据烟花爆竹燃放特点,在相应区域设置噪声和大气污染监测点,收集监测数据,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非法燃放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社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烟花爆竹禁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纳入治理大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安全管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层层动员部署,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全力推进烟花爆竹禁止燃放专项整治行动。

(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

各社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同时,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适时组织联合行动,形成整体合力,推动禁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三)严格执法,依法查处。

各社区、各部门要加强重要节日期间社会面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燃放行为,对违反禁放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同时通报给具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部门。

(四)加强督查,严肃问责。

街道纪工委要加强对禁燃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对措施不力、查处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和环境污染的要严肃问责;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营造氛围,完善机制。

烟气治理报告篇4

1.撰写8月份大气通报,整合督察组对各级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通报给各个成员单位。

2.根据《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要求,对我区微站点8月份(8.1-8.31)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如下:白马街道(第8名)、火龙街道(第11名)、中南街道(第14名)、澛港街道(第18名)、马塘街道(第26名)、南瑞街道(第31名),其中南瑞街道倒数第二。南瑞街道申请移动备用站点至水文站,目前正在协调中。

3.为落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文件要求,根据市生态环境局统一部署,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市监测站在弋江区政府楼顶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加密监测,监测时间为75天;

4.接群众投诉“芜湖市弋江区伟业臻园旁边的新亚特电缆工厂隔三差五不是塑料加热的臭味就是烧焦的味道,都是在晚上搞,严重影响生活了”信访件后安排人员前往新亚特电缆厂开展现场检查,对企业营业执照、环评等相关许可证件进行检查,随后前往生产车间进行勘察,生产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气味。

5.根据芜湖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调度要求,陪同王局前往芜湖卷烟材料厂开展VoCs废气治理工程专题调研会,协助企业解决废气工程建设难点,推进重点企业VoCs达标排放升级改造。

6.8月8日对蔚蓝海岸商业街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噪声检测,根据检测报告结果对主要噪声源“弋江区五味坊漂鱼酒店”与8月24日下达环境问题的整改意见(市环弋发〔2020〕41号),要求商家对楼顶空调器及油烟净化等相关设备产生的噪声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并于8月31日整改完毕,确保达标排放;8月27日,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召开蔚蓝海岸餐饮油烟噪声绿桌恳谈会,会上对餐饮油烟和噪声明确了整改要求,采取“三查一罚”措施以及“溯改测”的方式全力解决群众餐饮油烟问题和噪声困扰。市环境监察支队、区城管局、澛港街道、儒林西苑社区、伟星蔚蓝海岸物业、餐饮企业代表3人、居民代表12人参会。

7.对5家油烟连续3日超标的餐饮企业上门下达告知函,督促企业及时清洗油烟设备,做好清洗记录,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8.撰写大气组相关亮点工作材料,报送新闻稿件,每周总结等相关文字材料。

二、存在问题

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三、下月工作

(一)持续关注我区国控站点指数,每日通报给各单位,跟进国控站点地面维修情况;

(二)及时处理回复大气相关信访投诉,现场复查;

烟气治理报告篇5

2009年5月18日20时15分,天津市临港工业区渤化永利热电有限公司在进行烟囱内筒安装作业时,发生烟囱内筒坠落,造成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2人死亡、11人受伤。

目击:一声巨响火光熊熊

5月19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工地已经全部停工,进行停业整顿。只有几人正在进行清理。在距事故地2。米处都拉上了警戒线。在烟囱入口处,散落着内筒铁皮拼装件及黄色泡沫护套,但渤化永利热电有限公司200米高的烟囱依然完好。

据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前日20时15分左右,他在距离烟囱40米的地方听到一声巨响,好像钢板砸落一般,几分钟后,烟囱里冒出了黑烟,等到黑烟退去后,烟囱里冒出了熊熊的火光。“我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要出事了。”另一位工友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亲历:汽缸爆炸灼伤工友

19日,在天津索达医院接受治疗的一名施工人员梁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工友们正在烟囱最下边施工,突然,施工现场的压力压缩装置的一个汽缸因为压力过大发生爆炸,一名工友被热气灼伤,另一名工友被爆炸的烟囱内网砸伤。“工友们都正在烟囱附近几米远处作业,听到一声巨响后,很多人都失去了知觉”。

据国家安监总局通报,该事故共造成烟囱附近的施工人员当场死亡11人,另1人在救治过程中死亡,还有11人受伤。

救援:供电砸坏摸黑救人

“当我们知道出事以后,就立即动员没有受伤的工友们一起救人!”昨日,现场的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因为掉落的烟囱内网砸坏了内部供电系统,大家是在摸黑的情况下进入烟囱内部救人的。

“最后被救出来的是在烟囱170多米处施工的几名工人,他们基本没有受什么伤。”事故发生半小时后,许多救护车陆续赶到现场救援。

据天津泰达医院行政组织办的王大夫介绍,目前。在该院治疗的6名伤者中,病情均较为平稳,没有生命危险。其中,1人伤势较重,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据医生介绍,从被灼伤的伤者面部来看,大多是受到了气体的冲击灼伤。有很多很小的伤口。

善后:安监总局介入调查

事故发生后,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工委书记何立峰等领导连夜赶到事故现场,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19日上午,天津有关部门在天津礼堂召开安全生产会,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介绍,19日早晨,国家安监局的工作人员已前往天津事故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通报:安装内筒时汽缸爆炸

据国家安监总局19日通报,5月18日,天津塘沽区渤化永利热电有限公司工地在进行烟囱内筒安装作业时,由于汽缸爆炸,导致烟囱内筒坠落,造成12人死亡,1人重伤,10人受伤。

声音:赶工期,管理混乱,

据悉,发生事故的天津渤化永利热电有限公司系天津碱厂与外商合资兴建的企业。去年刚刚完成注册。由中冶集团华北冶金建设公司承建的烟囱建设工程,是用气体顶升方式构筑内部钢结构。烟囱建设工程是一期工程,早在前年的9、10月份就已开工。

19日,在事故发生现场,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分白班和夜班两个班次,24小时不停工作业。目前,烟囱已经建了200米,预计建成210米高,还有10米的距离。按领导要求,本月底烟囱就要“点火”,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烟气治理报告篇6

第二条凡在本市市区从事服务行业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服务项目经营者),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服务行业,是指向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染物的下列行业:

(一)宾馆、旅馆服务业;

(二)餐饮服务业;

(三)娱乐服务业;

(四)洗染、美容保健、体育健身、沐浴、摄影扩印等服务业;

(五)机动车辆维修、保养、清洗和五金修配加工等服务业。

以上服务行业的具体经营项目(以下简称服务项目)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布。

对单位食堂的环境保护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市环境保护部门对服务行业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工商、房管、城管、公安、文化、卫生、贸易、质量技术监督、城管执法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的服务项目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对实行环保审批告知承诺制的服务项目,环境保护部门应将环境污染防治要求书面告知服务项目经营者,经营者应当书面承诺履行相应的义务。作出承诺的,视为经营者已经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告知承诺制实施的具体范围及方式由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服务项目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许可手续或者未执行告知承诺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

第六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和场所新设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的服务项目:

(一)居民住宅楼;

(二)未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楼;

(三)与居住楼相邻接的楼层。

物业所有人或管理人不得将前款规定的物业出租、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兴办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的服务项目。

第七条严格控制在距离居民住宅楼、医院、学校、疗养院、党政机关等建筑物集中区域15米范围内新设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的服务项目。

在前款规定的区域内,确需设立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的服务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征求项目所在地周边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时,应同时附上对周边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征求意见可以采取公告、召开听证会等形式。

第八条服务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变更前依照新开办项目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无油烟污染的服务项目变更为有油烟污染的服务项目;

(二)污染物排放数量、类型、去向和排放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

第九条新开办服务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的新开办服务项目需要进行试营业的,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当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自试营业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十条服务项目经营者应使用管道燃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煤炭、油类等高污染燃料。

本办法施行前已建成的服务项目,以煤炭、油类等为燃料的,应当在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管道燃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

第十一条产生油烟、恶臭的服务项目,其经营者必须配套设置油烟、恶臭的污染防治设施,油烟、恶臭经处理后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油烟排气设施的设置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油烟排气筒或专用烟道上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永久采样监测孔及相关设施;

(二)所在建筑物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下的,油烟排气筒应高于建筑物最高点并不得直接朝向居民住宅等敏感点;所在建筑物高度在24米以上的,油烟排气筒排放口设计应当符合环境污染防治要求,其具体设计规范由市环境保护部门另行制定并公布。

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的产生油烟的服务项目,尚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所安装的设施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由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限期加装或者改装。

第十二条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油烟排气设施的正常使用,加强维护和保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不正常使用:

(一)擅自闲置或者拆除油烟净化设施的;

(二)未按有关规定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的;

(三)不能提供油烟净化设施维护保养记录或维护保养记录不全的。

第十三条服务项目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方式排放油烟:

(一)不经过油烟排气筒或专用烟道无组织排放;

(二)经城市公共雨水或者污水管道排放。

第十四条服务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应当设置规范化的隔油和残渣过滤装置,达到城市污水管网纳管标准。

在无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区域内兴办产生污水的服务项目,应当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第十五条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妥善收集废油及其他含油废物(以下简称废弃食用油脂),并交由取得营业执照的专业处置单位集中处理,不得擅自排放、倾倒。

禁止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收集、处理废弃食用油脂的活动。

第十六条服务项目产生的餐厨垃圾应按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收集、运输和处置。

第十七条摄影扩印等服务业产生的废显影、定影液等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不得随意排放和倾倒。

第十八条服务项目产生的边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服务项目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其经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不得在室外设置并使用产生高噪声污染的音响设备。

第十九条禁止在服务项目经营活动中使用下列产品:

(一)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餐饮具和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的不可自然降解塑料包装袋;

(二)含磷洗涤剂。

第二十条严格控制在商业区人行道、市区主要街道和居民门窗附近设置商业性空调装置。

确需在街道两旁直接朝向人行道设置商业性空调装置的,其安装架底距地面的距离应当大于2米,确因客观条件限制的,不得少于1.9米;在居民门窗附近设置商业性空调装置的,须相距3米以上,且不得直接朝向居民门窗等敏感点。

第二十一条实行年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当如实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方式,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的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二条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向环境保护部门缴纳排污费。

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对服务项目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

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对本市餐饮服务项目安装的油烟净化设施使用效果进行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

第二十四条环境保护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服务项目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人员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被检查者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检查和弄虚作假。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兴办服务项目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已经投入营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进行查处。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物业所有人或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租赁人、借用人将其物业用于兴办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污染、振动污染的服务项目而仍然出租、出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新开办服务项目未建成需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擅自投入营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停止营业,并可处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需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竣工验收或未经验收合格擅自投入营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停止营业,并可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使用清洁能源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由环境保护部门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权限责令其停业或者关闭。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要求设置、加装、改装污染防治设施的;

(二)不经过油烟排气筒或专用烟道无组织排放油烟的;

(三)经城市公共雨水或者污水管道排放油烟的。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不正常使用油烟排气设施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将未经隔油、过滤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将废弃食用油脂擅自排放、倾倒或交由非专业处置单位和个人收集、处理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按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垃圾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按要求设置空调装置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非法从事收集、处理废弃食用油脂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可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在室外设置并使用产生高噪声污染音响设备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有关行政处罚涉及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的,按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的服务项目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等不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及本办法规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委托责令限期治理;期满后仍未能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烟气治理报告篇7

[关键词]纸烟;纸烟广告;崇洋消费观念;清末禁烟运动

纸烟或纸卷烟是烟草制品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它是用纸条将切细的烟丝卷成圆柱形而制成。其在形制、原料来源及加工、生产方式等方面,均不同于旱烟、水烟、鼻烟和鸦片烟。纸烟在中国的正式售卖始于美商老晋隆洋行,“约在1890年,老晋隆洋行运‘品海’烟入口,沪上市面之有香烟,自‘品海’始。”[1]随后,英、美、俄、日等国纷纷将其制造的纸卷烟输入中国,并在中国设厂制造纸卷烟。当时人们习惯上将这种纸卷烟称为“洋烟”、“烟卷儿”、“纸烟”。为行文统一起见,本文在述及时皆称之为“纸烟”。

纸烟最初输入中国时,吸食之人不多,且“吸香烟之人下等多”[2],社会普及面不大。根据《上海卷烟行业韩章同访问记录》中的回忆资料,可以窥见纸烟初入中国时的窘境:“舶来香烟最先是在1899年美国人菲理斯克从美国带来‘品海’牌1箱、‘老车’牌1箱到上海来贩卖……两种香烟售价每支3文。当年中国人不识,由于两头都可吸,只当用,都觉得很希奇,但购买者很少。后来找着7家洋杂货店作为同行……当年大家看不起香烟生意,同时也看不起这个外国人。”[3]但到1911年,纸烟已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吸食的一种消费品:“上海数年前,香烟之流行,于女界尚未发达;近则虽上等社会,亦必口含金筒,吞云吐雾,一若非此不足以显其时髦,代表富豪也。”[4]“近数年来,京外都会、郡邑、城乡、村镇,所有未成年子弟、小学校生徒,每当休憩息之顷,辄手持纸卷烟,肆意狂吸,一若视之为寻常日用之需要品。”[5]“近年来,吸者日甚一日,无论官绅、士农,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含纸烟,呼吸吞吐,以为维新之美观。呜呼,吾国几成纸烟世界矣。”[6]中国民众对纸烟的态度由刚开始的轻视到后来的普遍接受,其转变速度是很惊人的。1911年5月6日《捷报》载文曰:“英美一般人士凡是对远东烟草市场作过研究的,在过去五年中,不能不对很多地方普遍接受外国纸烟的迅速感到惊异。在中国,这种情形更加特别显著。”[7]在清末短短几年时间内,吸食纸烟风气为何便迅速弥漫全国?是纸烟本身特点使然,还是清末中国独特社会环境使然?此为笔者心中疑惑所在。

目前,学界对清末吸食纸烟风气盛行原因多顺带提及,少见专文。因此,笔者悉心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其中包括报刊资料、回忆录以及公开出版的史料[8]等。经过认真解读,笔者认为,清末吸食纸烟风气盛行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嗣有纸卷烟出,气味平和且有香气,其价甚廉,以故嗜之者众”[9]

与雪茄、鸦片烟等其它烟种相比,纸烟本身便具有许多制胜之处。从其吸食方式来说,“吸鸦片者,必须油灯、枪斗,一塌横陈。”[10]而纸烟吸食方式比较简单,“行动坐卧,皆可口含一卷,吐雾喷云。”[11]纸烟简便的吸食方式使人们不拘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可以消费纸烟,“坐无事,吸着可以消愁解闷,对客谈心;吸着可以举动自如,提笔作文;吸着可以开辟心思;打着麻匠[将],要吸更觉灵便。坐可吸,站可吸,走也可吸,睡也可吸。”[12]从其花费银钱来说,吸食鸦片者,每天的消费量“瘾之小者日需二三百文,若其大者则竟需费至一洋以外”。[13]如此计算,“一位每天辛辛苦苦赚个三百文工资的黄包车苦力,经常为满足烟瘾而花去三分之二的所得。”[14]而吸食纸烟花费较省,“置烟一盒,不过费几个铜圆,价钱便宜,就穷到拉东洋车的人,也无有一个不吸”[15],“于是,不论贫富贵贱、妇人孺子,莫不习以为常。”[16]从其味道及散发气味来说,雪茄烟“其气味过烈,食者尚少”[17],而纸烟“气味平和且有香气”[18],“吸在喉里,闻在鼻里,是最香的。就是偶尔走到不洁净的地方,可以借纸烟的香气,避各种的恶味。”[19]并且纸烟能够“祛四时的障气,去五脏的邪风,又能化痰,又能生津,又能润肺,又能驱寒,并无一点邪燥。真是气清味美,芬馥馨香”[20]。

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以及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化现象日益加剧,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分野愈加明显。上层社会不事劳动,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与社会资源;而下层贫民终日劳碌,却只占有极少的社会财富与社会资源。以天津人力车夫为例,“拉车者,促促如辕下驹,汗流侠背,东来西往,弛走如风。是虽食力为生,颇不容易。”[21]工作时间也比较长,每天两班,第一班从上午凌晨5点至下午3点,第二班从下午3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各工作10小时和11小时。[22]但“一天的收入,不够购买食料,或者连人家剩下来渣滓,恐怕还嚼不到呢!”[23]长时间的劳作和极少的报酬使得一部分社会下层对于吸食鸦片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纸烟简便的吸食方式使得他们即使在拉车时也可口衔一支过瘾,廉价的花费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纸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社会下层贫民的需要,从而使吸食纸烟的风气在社会下层迅速流行开来。

二、“招徕生意,全靠广告”[24]

纸烟之所以能在清末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为中国民众所接收,并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吸食,除了纸烟本身的优势之外,与这一时期无所不在的纸烟广告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纸烟的广告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赠品广告、月份牌广告、报刊广告、招贴广告[25]等。在此以赠品广告为例说明。赠品广告是纸烟制造商最先使用的广告方式之一。1904年,英美烟公司开始在重庆销售纸烟。为了打开销路,徐子泉等人就使用了赠品广告形式,他们把5支装的“称人牌”、“鳖鱼牌”香烟送给沿街每家店铺和戏院里的观众,每一座位或每张戏票赠送一包或数包香烟不等;还经常在茶馆、酒肆当众吸食卷烟给别人看,以证明香烟无毒。因此,这些香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曾一度出现过供不应求的现象。[26]在东南地区,据1909年在福州的一位英国领事称,英美烟公司的人招揽生意靠的就是“竭力宣扬对香烟的执迷,无偿地分送大量香烟,以便在不为人们所知的地区以这种特别的形式培育人们对香烟的爱好。”[27]纸烟制造商抓住国人贪图小利的这种心态,利用赠品广告这种形式,成功的将纸烟纳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纸烟广告几乎渗入中国的每一个区域。例如,在华北,开封的一名报社记者于1907年报道说:“整个城市布满了成千上万张耀眼的(纸烟)广告牌。”在西安的另一名记者于1911年叙述道:“城门上、城墙上、大街小巷的每一堵空墙或空牌上、衙门前的柱子砖头底座上,处处都贴满了巨幅(纸烟)广告宣传画。”[28]在华南,一位观察家在1908年评论道:“广州市的城墙和广州三角洲的城镇都布满了(英美烟公司)五颜六色的广告宣传画。”[29]在西南(云贵)地区,昆明的英国总领事于1910年观察到:“这里几乎无一堵空墙没有贴上新的(纸烟)广告宣传画。”在长江下中上游,英美烟公司的将广告推行到上海至重庆的每一个城市,甚至还曾在长江三峡的显著位置竖立了一个大型广告宣传牌(1914年被拆除)。[30]在东南地区,据1909年在福州的一位英国领事称,“福州的街道因为布满独特新奇的图画式(纸烟)广告标语而耀眼夺目。这些广告宣传画这样设计,为的是通过华丽的色彩和引人注意的书法(中文和英文)来很容易地吸引人们的视线。”[31]无处不在的纸烟广告充斥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他们是否吸食纸烟,无论他们身处多么偏僻的地方,无论他们把目光投向何处,都无法躲避纸烟广告的狂轰乱炸。无孔不入的纸烟广告使纸烟形象深入人心。

纸烟广告不仅是一种促销手段,能给烟草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这种舆论宣传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廉价普销甚至无偿赠送以及无处不在的纸烟广告使纸烟形象深入人心,诱使国人逐渐放弃他们习惯的旱烟、水烟、鸦片烟等,改吸这种铺天盖地而来的纸烟。纸烟逐渐为中国民众所接收,从而使吸食纸烟的社会风气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三、“烟卷在口,洋镜庶[遮]目,宛然一派维新气息”[32]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数次被外国打败,虚骄之气一扫而光,由盲目自尊自大逐渐演变为自卑。有识之士看到外国政教风俗的先进性,鼓吹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而一般民众直接感触到的却是洋货优于土货,纷纷弃土择洋。《青浦县续志》记载:该县服用向时皆尚朴素,素裁之款博,妇女之衣长至蔽膝。光宣之间一变而为高领窄袖,女子则曳长裙而衣则才及腰腹,且重视绮纨鄙弃卫布,一切器物皆好洋制,如洋伞、洋灯、洋油、洋漆之类,不胜枚举。[33]盲目崇洋消费观念逐渐兴起。“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日常用语里带“洋”字的物品越来越多,诸如洋布、洋火、洋铁壶、洋烟卷儿、洋取灯儿。《申报》对这种崇洋现象做了这样的概括:“一衣服也,绸缎绫罗非不华美,而偏欲以重价购洋绸。一饮馔也,山珍海错[味]非不鲜肥,而必欲以番菜为适口。围棋、象戏亦足消闲,而独以打弹为娱乐。水烟、旱烟素所呼吸,而独以昔加为新奇。甚且衣袜、眼镜、手巾、胰脂,大凡来自外洋者,无不以为珍贵。”[34]

清末吸食纸烟风气能够盛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国人这种盲目崇洋的消费观念,尤其是庚子事变之后。如北京:“庚子巨创以后,都人心理由轻洋、仇洋一变而为学洋、媚洋。妇女出门,必衔一香烟以为时髦美观。尝见数乞丐卧便溺狼藉中,亦检[捡]一残余之纸烟,足而高眠。”[35]“昔日抽烟用木杆白铜锅,抽关东大叶,今则换用纸烟,且非三炮台、政府牌不御矣。”[36]天津:“庚子先,天津吸纸烟者,稀于威凤祥麟,而抽旱烟者则触目皆是。妇女所吸之烟,不外锭子、杂拌二种;男子瘾大者,则吸关东烟叶;斯文人物,则吸兰花。”[37]上海:“数年前,香烟之流行,于女界尚未发达;近则虽上等社会,亦必口含金筒,吞云吐雾,一若非此不足以显其时髦,代表富豪也。”[38]

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其受社会盲目崇洋消费观念的影响更为明显。“他们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39]青少年学抽纸烟,更多的是当作一种时髦刻意追求,“其衣袖窄三寸许,腰窄数寸许,屈伸不能自由……烟卷在口,洋镜庶[遮]目,宛然一派维新气象。当局自鸣得意,识者哂其徒学皮毛也。”[40]与此相关的全套配备是:身穿高领窄袖衫,鼻架金丝眼镜,富贵者脚踏自行车。对时髦、新奇的追求使吸食纸烟风气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报界名人安蹇,曾详尽描绘了亲眼所见的京师青少年吸烟情景,“行路者十数人,人衔一烟,蠕蠕代步也,不觉失笑。更可怪者,时遇年才五六岁之童男童女,亦翘首衔烟,喷云吐雾。”[41]

如果说无处不在的纸烟广告诱使国人逐渐放弃他们习惯的旱烟、水烟、鸦片烟等,改吸纸烟,那盲目崇洋的消费观念使这种改吸行为更加普遍化,更加迅速化。国人追求时髦、洋化的心理催生了吸食纸烟风气的盛行,而带有文明、开化色彩的纸烟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国人崇洋心理。正如陈旭麓所说:“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42]

四、“自从鸦片烟严禁之后,这纸烟卷的势力,可就一天比一天的兴旺起来了”[43]

“自鸦片烟弛禁以来,流毒几遍中国,吸食之人废时失业,病身败家,数十年来,日形贫弱实由于此。言之可为痛恨。”[44]鉴于此种情形,清政府于1906年颁发禁烟章程,严厉禁止鸦片。这一章程共有十款,大致内容是:限种罂粟以净根株也;分给牌照以杜新吸也;勒限减瘾以苏痼疾也;禁止烟馆以清渊薮也;清查烟店以资稽查也;官制方药以便医治也;准设戒烟会以宏善举也;责成地方官督率绅董以期实行也;严禁官员吸食以端表率也;商禁洋药进口以遏来源也。[45]

清末禁烟运动的严厉实施使得许多瘾君子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吸食鸦片,但烟瘾的清除并不是一时的,在这种情形下,许多人习上了纸烟,因为其可以代替鸦片过瘾。从一位西方记者1910年的记载可以看出这种转变的轨迹,“在云南,特别自禁鸦片以来,各类人士,无论贫富贵贱,都吸食这种普通的香烟。在小型宴会上,人们用这种烟香招待我;当我去省城拜访高官时,款待我的是一包香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的一筒鸦片。”[46]有人以白话文叙述纸烟和鸦片的关系云:这个纸烟卷,在十几年前,亦不过有两三个新学的年轻人,略微吃上几支。自从鸦片烟严禁之后,这纸烟卷的势力,可就一天比一天的兴旺起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大约国中人因为禁止鸦片烟,可就拿着纸烟卷来补数了。拿我们全国人民算起来,只怕竟有多一半吃烟卷的了。在上头从王公妃主数起,在下头到婢女走卒为止,人人都手拿一支纸烟卷,算是文明时派的招牌。[47]

纸烟成为各地瘾君子的理想替代品,从而大大刺激了纸烟的消费。1906年以后纸烟在全国各地销量大增,如湖北沙市,1909年纸烟消费计银3400万两,1910年便激增至4600万两。[48]再如苏州,1908年销售纸烟136580盒,而1909年纸烟销售量便增至163218盒。[49]纸烟消费拉动了国内纸烟市场的需求,所以纸烟的进口量大增。以苏州关为例,1906年前,纸烟进口量尚未突破10万箱。1907年起,由于开始禁食鸦片,纸烟进口逐年增加:“1910年238084箱,1914年315080箱,1920年408620箱。1923年进口纸烟650458箱,创苏州设关以来最高纪录,货值821604关平两,占当年苏州洋货进口总值17%。”[50]

清末禁烟运动的开展和严厉推行使得中国众多瘾君子失去了他们颇为依赖的吸食品,从而使中国烟草市场正好出现一个空白区,而纸烟作为鸦片的合法替代品顺势填补了这个空白区。中国数量庞大的瘾君子摇身一变基本上成为纸烟的俘虏。因此,可以说,中国成为纸烟消费大国,吸食纸烟风气弥漫全国,正是从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中纸烟作为鸦片的替代物开始的。

总之,清末吸食纸烟风气盛行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从纸烟本身特点来说,纸烟体形短小便于携带;无需特殊吸食工具及姿势,比较简便;价钱不贵,可根据条件,按支或匣购买;气味平和且有香气。这些制胜之处使得纸烟在与其它烟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纸烟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为吸食纸烟风气的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宣传策略上来说,纸烟广告与传统广告和同一时期的其它商业广告不同,它已经摆脱了传统商业广告主要通过叫卖和特殊的声响来招徕顾客,或将所买产品的样品或模型陈列于柜台上,悬挂在门前吸引顾客的简单形式,而采用了各种新颖的广告形式,再加上遍布各地的宣传网络,为吸食纸烟风气的盛行提供了一种舆论环境。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清末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千古变局的动荡时代。伴随着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量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消费观念方面,表现为奢华、崇洋、趋新的新观念冲击传统、守旧、俭朴的旧观念。盲目崇洋的消费观念为吸食纸烟风气的盛行提供了一种社会环境。从时机上来说,清政府于1906年颁发禁烟章程,严厉禁止鸦片。禁烟运动的开展和严厉推行使得中国原本已经趋向饱和的烟草市场出现了空白区。纸烟作为鸦片的合法替代品顺势填补了这个空白区并基本上接收了中国数量庞大的瘾君子。清末禁烟运动的开展为吸食纸烟风气的盛行提供了绝佳契机。

参考文献:

[1]杨国安.中国烟草文化集林[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36.

[2]人中之多[n].时报.1911-10-8.

[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423.

[4]上海应有而未有之事[n].时报.1911-9-12.

[5]论纸烟为种族上之消杀品教育上之障碍物[J].协和报.1911(14):14-15.

[6]演说纸烟之害[n].大公报.1911-5-17.

[7]捷报.1911-5-6.

[8]《大公报》、《申报》、《时报》、《通学报》等报刊记载了大量关于纸烟的报道;一些社会人士的回忆录中也涉及纸烟,如《上海卷烟行业韩章同访问记录》、夏仁虎《旧京琐记》、张焘《津门杂记》等;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英美烟公司在华资料汇编》以及丁进军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农工商部全宗档案选编的《创办北洋烟草公司史料》等汇集了大量关于纸烟的史料。

[9]记纸菸[J].商务报.1900(33):1.

[10]中国四害急宜除论[n].大公报.1908-10-3.

[11]中国四害急宜除论[n].大公报.1908-10-3.

[12]海内外时事社言[J].华商联合报.1909(17):28-31.

[13]二毒说[n].申报.1896-10-10.

[14]吴圳义.清末上海租界社会[m]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138.

[15]海内外时事社言[J].华商联合报.1909(17):28-31.

[16]中国四害急宜除论[n].大公报.1908-10-3.

[17]记纸菸[J].商务报.1900年,第33期,第1页。

[18]记纸菸[J].商务报.1900(33):1.

[19]海内外时事社言[J].华商联合报.1909(17):28-31.

[20]天津游民习艺所广育公司纸烟科广告[J].敝帚千金.1906(12):9-10.

[21]张焘.津门杂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120.

[22]房福安.中国的人力车业[J].社会月刊.1931.2(7):4一5.人力车夫工作时间各个城市不一,如上海为14小时和10小时,杭州为12小时,北平为9小时。

[23]吴平.农工衰败与人力车夫[J].劳工月刊.1936.5(2、3):127-128.

[24]秦辉祖.[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9.

[25]关于香烟广告的多种形式可参见王海虹.中国近代外商广告营销手段及特色――以英美烟公司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03(2).

[26]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428.

[27]字林周报.1911-6-10.

[28]字林周报.1907-6-14.

[29][美]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竞争(1890―193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

[30]字林周报.1911-6-10.

[31]字林周报.1911-6-10.

[32]力求维新[n].大公报.1903-1-23.

[33]张仁静、钱崇威.《青浦县续志[o].1934:122.

[34]论西货今日销流甚广[n].申报.1888-1-1.

[35]夏仁虎.旧京琐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85-86.

[36]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2.

[37]戴愚庵.沽水旧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38]上海应有而未有之事[n].大公报.1911-9-12.

[39]大公报.1903-4-17.

[40]力求维新[n].大公报.1903-1-23.

[41]北京视察识小录[n].大公报.1907-11-27.

[42]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1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1.引文中的它指代的是洋货,但纸烟作为洋货的一种,这句话应同样适用。

[43]女子戒吸纸烟社的原起[n]大公报.1910-6-19-21.

[44]光绪朝东华录(五)[Z].光绪三十二年八月.5570.

[45]光绪朝东华录(五)[Z].光绪三十二年十月.5596.

[46][美]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竞争(1890-193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3-44.

[47]女子戒吸纸烟社的原起[n].大公报.1910-6-19-21.

[48]苏智良.中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0.

烟气治理报告篇8

一、为了安全和环保,尽可能少燃放或者不燃放烟花爆竹,燃放时应做到依法燃放、文明燃放、安全燃放。

二、严禁在**县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时间和地点燃放烟花爆竹。

**县城区内,除在规定的时间段可以燃放鞭炮外,礼花礼炮均禁止燃放。因当地风俗燃放的情形除外,但要从源头上适当减少燃放。因婚丧嫁娶、乔迁、开业庆典等活动需要燃放鞭炮的一律安排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下午6时至8时内进行,且只能在专用的燃放铁桶内燃放,以减少环境和噪声污染,燃放鞭炮的时长不得超过2分钟。除上述准许燃放的时段外,其它时间一律禁止燃放。

**县城区下列场所和区域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等交通枢纽及铁路线安全保护区内;加油(气)站、液化气供应站(点)、油库、仓库、输油(气)管道等禁火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安全保护区内;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图书馆、档案馆、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公园、林地、绿地、苗圃、城区面山等重点防火区;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

三、举办焰火晚会、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县公安局批准,不得举办焰火晚会及其他烟花爆竹燃放活动。

四、在限制燃放区内,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礼花礼炮。烟花爆竹批发及零售点严禁销售非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礼花礼炮制品,若违反本规定,一经发现将吊销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五、严禁走街串巷、沿街摆放、流动销售烟花爆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县安监部门核发的《烟花爆竹经营(批发或零售)许可证》,不得从事烟花爆竹经营销售活动,擅自经营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六、未经许可从事烟火燃放活动的,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禁止燃放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部门可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建议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烟气治理报告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为目标,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市的总体要求,坚持从源头入手、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治理市区烟尘及油烟污染为重点,为居民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治理范围及内容

(一)治理区域范围

东从通江路大岛桥头起至火车站前;南从铁路街火车站起经环城路至农科研路口;西从农科研经王肃街至大岛桥头。

(二)治理内容

1.餐饮业油烟及烟尘;

2.洗浴业锅炉烟尘;

3.小区供热锅炉烟尘;

4.市区内其它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点源;

5.市区内运输灰、渣、土等工程运输车辆,城市建筑物拆迁扬尘污染;

6.废弃烟囱拆除。

三、治理目标和完成时限

(一)餐饮油烟及烟尘:完成餐饮服务行业全部使用油、气、电或生物质燃料工作。完成餐饮服务行业油烟及烟尘排放治理工作。

(二)洗浴锅炉烟尘:对现有的洗浴锅炉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度限值二类区烟尘排放浓度200mg/m3、烟气度(林格曼度/级)1级的,能安装更换型煤、油、电、气锅炉和能安装水膜除尘设施的,全部完成更换锅炉和安装水膜除尘设施工作。

(三)小区供热锅炉:10月1日前,完成市区内小区供热接入大区工作。

(四)市区内其它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点源:开始,市区内禁止室外烧烤、室外食品加工及焚烧垃圾、沥青、油毡、橡胶、皮革等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五)工程运输车辆:开始,市区内运输灰、渣、土等工程运输车辆、城市建筑物拆迁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六)拆除废弃烟囱:8月底前,完成已废弃大烟囱的拆除。

四、组织分工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市区大气烟尘及油烟治理领导小组。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治理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负责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研究解决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区政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污染治理工作按照时限、任务要求进行督办。

3.区政府:负责管辖区内的污染治理,按照治理目标、治理对象,按要求时限完成。区环保部门要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环境监察人员分组划片,每个区域确定责任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4.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负责管辖区内污染治理,按照治理目标、治理对象,按要求时限完成。边境经济合作区环保部门要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环境监察人员分组划片,每个区域确定责任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5.市环保局:负责市直污染行业、企业的治理工作;负责宣传工作;负责对新开办的洗浴、饭店、宾馆、小区供热、拆迁及其他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的环保联合审批工作;负责对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治理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抽查;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

6.市工商局:在对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进行审批时,应与环保部门形成联席工作机制,尊重环保部门提出的环保工作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审批年检。

7.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对市区主要街路两侧露天烧烤及焚烧垃圾等行为的查处;负责对遗撒污染路面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查处;负责建筑物迁除现场的围挡设置及扬尘污染的查处。

8.市城乡建设局:负责市区内小区供热全部接入大区供热管网工作,协调热电厂减免管网接入配套费事宜。

9.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市区内新建建筑门市房设置独立通风烟道的审批工作,要把设置独立通风烟道的审批、验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程,严格审核。

10.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业户使用的型煤锅炉质量和性能进行审查和认定;负责型煤质量的认定;负责对餐饮业商户所使用油烟机质量的审查和认定;负责打击上述伪劣商品。

11.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鼓励政策资金的审查和拨付;负责税收优惠政策的兑现。

12.市监察局:负责对治理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失职、渎职及未按时限完成治理任务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追究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由市政府下发《市区烟尘及油烟污染治理公告》,并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印刷宣传单,发放到企业,调动企业自我改造积极性。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污染环境行为。新闻媒体对治理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限期内拒不改造的业户进行曝光,加大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公开曝光力度。

(二)完善考核体系。将烟尘治理工作纳入到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中,市政府对区政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党政目标考核增加烟尘治理内容。对未按规定时限完成治理任务的分管领导实施一票否决,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员问责。

(三)实施强制措施。对未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治理和拒不改造的企业,由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的市政府、区政府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即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烟气治理报告篇10

[关键词]烟草植物保护科研报告

1前言

福建是我国优质烤烟的主要产区之一,烟叶生产分布在闽西北地区,温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优质烟叶生产。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烟叶生产得到平稳发展,年总产量达到14万吨左右,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享有盛誉,是国内重点卷烟企业的名优牌号卷烟的优质原料。烟叶生产也是我省闽西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我省烟农户均销售烟叶收入突破2万元。但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同样有利于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烟草病虫害发生流行不仅造成烟叶产量的损失,也影响烟叶的质量。全省常年病害发生面积12950公顷次,产量损失0.12万吨,产值损失1000万元以上。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已对我省烟叶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烟草植保工作对我省优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烟草植保是研究危害烟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国家烟草局、省烟草局十分重视烟草植保工作,加大投入,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我省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规律、预测预报、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攻关;建立了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构建了全省烟草植保专家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远程在线诊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烟草植保研究、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技术服务等体系,有效地控制了烟草有害生物的发生,为我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现状

闽西北山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全年光温条件好,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发展烤烟生产,但是对烟草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十分有利。具体表现在病虫草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最常见且常年发生的病害有烟草病毒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蚜、稗草、莎草等,其中病毒病和烟草青枯病是威胁我省烟叶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局部产烟县还零星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走“绿色无公害”的生产防治模式是福建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

2.1烟草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2.1.1烟草植保应用基础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福建省烟草开展了烟草侵染性病害和昆虫普查的研究,基本明确了当时危害我省烟草的主要病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动态与烟草害虫捕食性天敌、烟仓害虫及其天敌;1998年“东南烟区烟田杂草种类调查和控制技术”研究,明确了我省烟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马唐、蓼、莎草等44种,涉及17科,同时鉴定有57种食草昆虫及其分布与寄主。

但由于气候、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种植年限等变化,病害种类增加、危害严重,同时一些次要病害上升危害的情形,如烟草镰刀菌根腐病。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又开展了“烟草青枯病流行动态监测与防治研究”、“烟草青枯病菌系分化研究”、“福建省烟草病虫多样性及其演替和灾变规律研究”和“闽西烟区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分别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青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明确了病害的种类及其田间动态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病虫草

*第一执笔人:陈顺辉,农学博士,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烟草农业科研及科技管理工作。

害发生规律、构建了基于GiS的福建烟草害虫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烟草有害生物治理、天敌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理念,并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提升福建烟草病虫草害治理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烟草植保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2.1.2.1农业防治技术措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省先后研发并推广了漂浮育苗技术和湿润育苗技术,不仅使育苗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十分有效地从源头上解决了烟苗苗床感染病毒、大田蔓延的缺陷,苗期感染率从30%~40%降为零感染;大田阶段化学抑芽剂的引进与推广,不但把劳动力从繁杂的人工除芽活动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降低了人为传播病毒病的机率,使病毒病在烟田中蔓延传播的势态得到控制,病毒病的发病率从过去的10%~30%,降为5%左右;推广烟―稻轮作的耕作制度,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频振式杀虫灯与黄色捕虫板等物理措施的推广应用,十分有效地控制了烟田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以覆盖配色膜或除草膜结合沟间施用除草剂的杂草防控栽培技术。这些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也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1.2.2主要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

在主要病虫害监测技术方面,我省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首次采用自成一体的鉴别寄主划分了烟草青枯病不同致病力的菌系划分,测定了品种、温湿度、土壤类型与病害流行的相关性,并确定了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青枯病的预测指示品种;对危害我省的病毒病种类进行了普查,并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流行规律和损失率做了详尽的研究。

在预测模型方面,我省在长期定点观察和大面积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烟草花叶病的测报模型。

2.1.2.3新型生物药剂的研制

省烟科所与农大联合研制的青枯病拮抗菌剂“9605”,省农科院研究开发的青枯病生物杀菌剂“anti-8098a”,龙岩烟科所尝试利用大蒜提取物控制烟蚜技术和烟田杂草的致病真菌的研究,为无公害生态烟草的栽培提供了新的手段。

2.1.2.4抗性品种研究与利用

福建省烟科所利用红花大金元、K326、岩烟97和G3等4个鉴别品种,将福建烟区烟草青枯病均划分为致病力强、中、弱3个类型,并明确了我省以中等致病力菌群为主及其分布区域和发病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我省烟草青枯病发生广且重的状况,开展主栽特色品种抗性的改良育种,育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中抗青枯病品种闽烟7号,同时龙岩、三明市公司也根据立地环境条件采用杂交和系选的方法,选育出具有较好的抗普通花叶病特性的F1-38、LY-1等烤烟新品系。生产上根据不同品种的抗性特点,合理布局,既使生产便于管理,又最充分地发挥品种的抗性特性。

2.2福建省烟草植保体系建设

2.2.1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

1995年,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科研开发项目的带动下,福建省开始组建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省烟科所成立以后,全省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进一步得到提升完善。至2005年底,全省共建立1个省二级站,3个市三级测报站,9个县级测报站,测报的范围覆盖了全省的主要烟叶产区。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完善,目前该网络由三级组成:第一级为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第二级为龙岩、三明和南平市级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第三级为县级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长汀、上杭、永定、宁化、永安、泰宁、邵武、松溪、建阳等县市)。

网络测报人员中有博士3人、硕士3人、本科35人,以及受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测报技术人员38人,十分有效地提高了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水平,特别是明显提高了突发性病虫害的处置能力,显著地减少了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2.1.1技术人员的培训

以“二级培训为主,三级培训为辅”,将培训工作贯穿于烟叶生产整个季节,多形式传播烟草植保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拓展素质的途径之一。

2.2.1.2烟草病虫监测

我省烟草病虫害测报网络主要开展4病1虫(烟草病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蚜)的系统监测和普查,采取专业检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展动态。

2.2.1.3病虫情报

自1995年起,福建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二级站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来自全省测报网络的资料,对全省范围内的烟草病虫害等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共100余期“烟草病虫情报”,发往全省27个主产烟县(区)。各三级站和测报站也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了次数不等的市(县)级病虫趋势预报。这些情报包括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病虫发生情况通报、病虫防治措施和对策、农药公告及合理使用方法等诸方面,在各地病虫防治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2.2烟草植保专家系统构建

2007年,福建烟草构建了福建省的烟草病虫害专家系统和远程诊断识别系统。专家系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烟农,集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信息查询和交流、在线诊断为一体的移动课堂,宣传新理论、新技术。目前专家系统有烟草病害、烟草虫害、田间杂草、烟株缺素、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植保常识等6个图文并茂的专栏,可以为用户提供病、虫、草、缺素诊断的多种途径,并为用户推荐实用的一种或多种途径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烟草植保专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显著提高了病虫信息的传递速度、病虫害诊断防治的效率、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的推广效率及病虫信息的咨询服务水平。

2.2.3基层植保服务体系

为提高烤烟病虫害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减少烤烟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省对基层植保服务模式进行了多途径有益探索,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基层植保服务体系。

2.2.3.1统一采购烟用农药,实现烟农安全用药

建立了烟用新型农药试验网,试验并筛选新型高效低毒的烟用农药。市级烟草公司根据国家局农药公告及当地试验情况,确定拟采购的农药品种,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供给、科学指导和过程监测,有效地避免了烟农用药的盲目性,采用技术手册、图文电视等宣传手段引导烟农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农药,提高了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真正从源头上控制烟叶农残。做到“三个好”,即服务好烟农、培训好烟农、监管好市场,保证了烟叶的安全性,为烟叶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特色烟叶。

2.2.3.2建立植保110网,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近几年,我们以“预警防灾”为中心,结合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等)理念,不断探索适合我省烟叶生产的“植保应急”服务体系,2006年建立了植保110网,实现了“公共植保”的理念。

该网络将市公司、县公司、烟草站和终端用户――烟农之间连为一体。当终端发出“求助”时,市烟草公司预警中心快速反应,采用远程在线诊断,及时反馈并做出防治指令,组织若干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进行有效的防治,力争在病虫害零星发生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病虫害大面积流行。

2.2.3.3探索以统防统治为主导的病虫防控专业化服务体系

现代烟草农业理念的提出,使我省烟草植保的观念有了新的发展,防治理念由临时应急转向源头防控、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在做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五统一分”的模式:五统,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方法,统一药剂种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质采购”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一分,即“分户防治”。各产烟区均组织了植保专业化服务队,配备了机械喷雾器。烟草公司对自愿组建的植保服务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持证上岗;服务队采取有偿协议服务的方式运作,明确服务队与烟农双方的责、权、利等相关事宜,在烟草公司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的前提下,适时进行统防统治。彻底解决了以往田间发病与防治滞后、分散防治与劳力浪费的矛盾,提高了防治的时效性,扩大了防治面积,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农药施用量大幅度下降,确保了烟叶质量的安全。

3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趋势

3.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烟草病虫害动态监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已广泛应用于有害生物管理的信息查询和检索、识别与诊断、动态分析与预测预报及防治决策。

将病虫害的监测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遥感遥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iS)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imS),对病虫害发生为害动态进行监测、预测和防治决策。

开发病虫害发生动态、田间小气候和烟叶生长发育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结合对卫星遥感遥测信息和其他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分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态势,及早预测并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烟草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的中长期预测预报。

建立病虫害综合资源数据库和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对重大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灾变预警能力。

3.2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利用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对烟草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烟草主要害虫的地理种群和害虫生物型变异进行监测、鉴定,预测导致品种抗性“丧失”的病原菌新生理小种和害虫新生物型。

3.3开展烟田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烟田生态控制是从烟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烟田的自然环境资源,根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作,通过人工调节生态环境等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烟草生长发育,不利于烟草有害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节资、增效、安全、环保的目的。

3.3.1保护和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资源

开展有害生物天敌资源的调查,研究其生态学、生物学规律,创造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长、繁殖、栖息等条件,充分发挥天敌对烟草病虫害的自然控制或调节作用。如人工繁殖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

3.3.2利用生物多样性,合理区划品种布局

由于烟田是单作烟草且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利用好烟田生物多样性,可减轻烟草病虫害对烟株的危害。

根据病虫发生的区划,调整种植结构,从播种期、移栽期入手,合理运用抗耐病虫品种,降低病虫发生几率。

3.3.3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合理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行为调节剂、昆虫拒食剂或天敌细菌、真菌等防治病虫害。

3.3.4利用种间化学信息物质

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天敌之间存在化学信息物质,如植物产生次生物质引诱害虫,害虫产生利它素引诱天敌,特别是害虫取食后产生的互益素对天敌有引诱作用,应用信息物质控制天敌的行为来控制害虫,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

3.3.5农业防治为先导,科学合理运用物理防治

构建土壤动态监测,平衡施肥或精准施肥,以水调肥,促进烟株健壮生长;挖掘传统农业的精髓,保护烟田环境,促进土壤微生态的平衡,制约病原物;合理轮作,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净化烟草生长环境,有效降低病原物;生长季节,科学合理使用杀虫灯、黄色捕虫板等诱杀害虫,利用光、温、波进行种子处理,减少病虫原基数。

3.4充分利用多抗品种

针对我省烟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青枯病、花叶病和黑胫病)和重要病害(气候性斑点病、赤星病、马铃薯Y病毒病等),筛选开发利用抗性优良品种尤其是兼抗、多抗品种,以达到减少病害损失目的。

4福建省烟草植保发展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烟草植保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烟草植保科研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以“省烟科所―市烟科所―县试验站”为主线的我省烟草植保科研试验网络,加强与行业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形成以省烟科所为龙头,植保专家、烟草专家和各级植保科研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我省烟草植保科研创新团队,形成在国内烟草植保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个别领域如烟草青枯病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培养若干具有较高素质和研究水平的我省烟草植保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创新骨干,建设一支结构较合理、实力较强的烟草植保科研人才队伍。

基层植保科技队伍承担了我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诊断防治、农药及药械使用指导、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等。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植保技术推广网络,充实技术人员,加大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基层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打造一支有素质、有水平、懂科学、能吃苦的技术服务队伍。

4.2加强烟草植保应用基础研究及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对突发重大病虫害的处置能力

4.2.1烟草抗性品种的选育

加强抗性种质的收集引进、鉴定、筛选、评价和利用,创新兼抗或多抗种质;突出以常规杂交、回交、杂种一代利用、系统育种等主要育种手段,围绕改良当前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的目标,推进优质抗病特色品种的选育;突出以青枯病、tmV等病害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开发,建立主要病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技术,结合emS处理等理化诱变技术,采用聚合杂交、轮回选择等方法,开展多抗性品种培育;研究克隆烟草抗青枯病、病毒病等相关基因,将抗病基因与高效表达启动子连接后导入烟草常规品种,培育和创造抗多种病虫的转基因育种材料和品种,储备可能供今后烟草生产利用的优良转基因烟草品种。此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抗病品种,筛选适宜我省种植的新品种,对引进新品种和现有主栽品种进行区域布局研究,以品种的合理时空布局实现尽可能减少病害损失的目的。

4.2.2“无公害”烟叶工程

“无公害”烟叶生产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在三明“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项实施,加强天敌、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技术等研究,建立“无公害”烟叶生产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

4.2.3加强现代烟草植保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加强生物灾变规律、监测防控技术、科学施药技术的攻关研究,加强高效、低毒农药和先进植保机械的引进、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加强烟草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技术(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快速诊断、远程诊断、烟草植保专家系统等)、综合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应用研究,提高烟草植保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我省烟草植保综合能力与水平。

福建省烟草植保研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新型烟草植保体系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烟草植保科技人才队伍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学研结合、系统内外合作为特色,深入研究烟草重大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预测预警、监控防控理论和技术,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烟草植保的学术水平与烟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能力,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课题组成员:

1、陈顺辉,农学博士,研究员,从事烟草农业科研及科技管理工作。

2、顾钢,农学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植保工作。

3、巫升鑫,农学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育种工作。

4、林智慧,农学博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害虫及烟田杂草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