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训练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08

科研训练总结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中原五省20所体育运动学校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

(二)访问调查法

采用专家访谈的方式,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三)研究方法

1.访谈法。就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监控开展状况,访谈了中原五省20所运动学校管理人员及体育局部分领导。

2.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教练员共200名,运动员共600名,科研人员共40名,做问卷调查。在发放问卷前抽取新乡市与郑州市两所体育运动学校的4名管理人员,10名教练员,4名科研人员以及40名运动员进行信度检验。

3.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青少年业余体育”“科学化训练”“训练监控”等关键词,获得了本论文所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使得本研究有了一定的坚实理论基础。

4.数理统计法。对全部数据的整理及检验都采用SpSS10.0软件完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训练监控的涵义

监控(monitor)是一个组合词,本研究对它的定义是:在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为了保证科学化的训练过程、实现训练预定目标,采用以教练员为主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实施调控的活动过程和以科研人员为主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实施监测和评定的活动的统一。

(二)影响训练科学化监控的因素分析

1.教练员因素

教练员对待训练监控的认知态度以及自身的专项理论素质、文化水平和利用监控指导训练的能力决定了科学化监控在训练中运用的程度。

据统计,从运动学校教练员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为75人,占总人数37.5%;36-45岁为60人,占总人数30%;45岁以下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7.5%,,这部分人对竞技体育的新动向和前沿理念比较敏感且易于接受新思想,他们是教练员队伍未来的发展希望。

从教练员学历结构上看,硕士为10人,占总人数5%,,本科生为84人,占总人数42%,,可以看出教练员本科以上学历基本占到50%左右。数据反映出目前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非常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历进修,提高整个教练员队伍的学历水平。

从教练员培训调查来看,培训主要内容以政治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是快速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教练员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应该尽快制定教练员培训计划,完善教练员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培养教练员,从而加速年轻教练员的成长。

从采用训练监控结果指导训练方面来看,教练员依靠科技训练意识普遍淡薄。由于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教练员不会使用高科技设备,不会运用高科技方法来指导训练:再加上传统观念和科技服务效果等原因,部分教练员存在着科研就是纸上谈兵的思想。

2.科研人员因素

科研人员主要服务方式:一方面是提供各种监测数据,然后对运动员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教练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在进行科技攻关方面,目的是解决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各个学校科研人员数量少,学历低。在科研方面,自身科研诉求低,研究结果对训练的针对性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与学校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有关,使科研人员为了评职称而去搞科研,服务意识差: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对自己服务的运动专项内在规律、训练方式、比赛特点不了解,提供的科研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3.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关系因素

据调查,在训练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之间信任度较低,相互沟通合作较少:两者的关系失衡。

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合作失衡的原因:一方面,过去的科技服务没有解决好训练的问题,教练员对科研有些偏见,认为基层科技条件差,科学化训练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用科技结果主导整个训练过程,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干扰了教练员的正常训练,还失去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信任,使科技服务工作陷入困境。因此,在训练中科研人员,一方面应加强沟通,多和教练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提高训练过程中科研服务的质量,提高教练员对自己的信任度。

4.经费因素

根据对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得知,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是政府的投入。训练中支持科学化训练的科研设备陈旧,科研经费短缺。

应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保障制度。在资金来源上,一方面,建立政府专项资助项目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另一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资金使用方面,建立专项资助和服务购买制度,保障体育科研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以及科研服务的购买。

5.制度因素

目前,青少年体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充分调动学校、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科研保障和激励制度不健全,限制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科研投入保障制度不健全,限制了资金在科研上的投入,客观上也限制了科研人员对训练的服务能力:竞争制度和考核制度不健全,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相关体育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完善和建立相关制度,从而保障体育监控的科学化实施。

科研训练总结篇2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是长跑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学校而积极努力。加强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召开体育教师会议,部署学期体育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3、各训练队制定训练计划,健全梯队建设。

4、一年级认真训练广播操。

十月份

1、一年级广播操验收。

2、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队训练。

十一月份

1、做好《冬节三项赛》测试、上报工作

2、积极组队参加区毽绳比赛。

十二月份

1、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队训练。

2、各训练队认真进行冬训。

一月份

1、考查学生体育成绩。

科研训练总结篇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分类、结构、理念和改革思路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在课程设置中存在指导思想的单维性、培养目标的“钟摆”性、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人文精神、专业间壁垒森严以及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等现象。认为运动训练人才培养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融通文理界限,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89-04

aReviewofResearchonCurriculumDesignofSportstrainingmajorinChina

HUanGLisheng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putianCollege,putian351100,

FujianChina)

abstract:withthemethodofliteraturereview,asystematicreviewandsummarizationismadeontheresearchonclassification,structure,conceptandthinkingofreformofthecurriculumforsportstrainingmajorinChineseuniversities,andthefollowingproblemsarefound:singledimensionalguideprinciple,swingingtrainingtarget,valuingtheorymorethanpractice,priorityofspecialknowledgeoverhumanisticspirit,absoluteisolationbetweenmajors,andinappropriateproportionofcoursesoffered.Consequentlythepaperproposesthatstudentsofsportsmajorshouldnotonlyhaveabroadknowledgestructure,befamiliarwiththelatestdevelopmentofsportstraining,butalsomastersomerelativeknowledge,andimproveknowledgeofliberalartsandscienceaswellasabilities.

Keywords:sportstrainingmajor;curriculumdesign;researchreview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学术界也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了解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1对“课程”及“课程设置"基本概念的研究

教育学界对“课程"的界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强调经验和活动的教育组织和计划,如:陈侠给课程下的定义是“课程就是课业的进程";二是强调学习对象――内容本身的独特意义,把课程视为“系统知识、智力技能占情感内容的复合物。"[1]

陈玉琨把教育界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归纳为三类:一是课程体系,即学生在校获得全部训练;二是指一门课,如数学课、生物课;三是指一堂课。[2]平时人们所指的课程大多为第一种,即课程体系。这从一些代表人物对课程的解释中可以获得体会,美国的经验主义者艾伯蒂(H•alberty)认为:“学校为学生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学校凭借所有这些活动的手段,意在从其哲学和目标的立场出发,去变革学生的行为。"[3]尼格力(B•L•neagley)和埃万斯(J•L•evans)认为:“学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准备的有计划的一切经验。"[1]潘懋元认为:“教学内容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几种形式体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4]郑启明、薛天祥认为:“课程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开设顺序的总称。"[5]可见,国内学者所指的课程是教学计划之内的,而国外学者却未作这样的区分。考虑到这两类理解尚存在着不一致,于是有人又给出两个相关的概念,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须接受的课程称为显课程,学生在教学计划以外所受的教育,这类潜在的教育的历程,称为潜课程。[2]

体育界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概念,各家认识倒颇为一致。一般认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是“课程"的子概念,指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在这里同样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含有显课程和潜课程两类。从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发现,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只集中在显课程部分,而潜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部分尚较少涉足。“课程设置"则“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4]陈侠在其《课程论》中给课程设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课程设置一般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6]

2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分类与结构现状

王凯珍等(《北京体育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3))、张健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构建难点与整体优化的探讨》,体育与科学,2001(6))、邢其年等(《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1)、刘向阳(《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西南大学,2006,)学者对我国当前的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现状做出了比较一致的描述。他们认为,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两大类,即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必修课类和由限制选修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组成的选修课类。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突出强调“厚基础",专业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选修课程模块突出“宽口径"。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基本上趋向于合理,保证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全面合理的发展。

刘向阳(2006)对国内26所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现行的教学计划主要指标统计[7]。认为各院系教学计划建构情况不平衡,差异较大。运动训练专业总学时平均为2839,但个别差异比较大,最高达3304,最低为2496,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平均比例约为74.2%:25.8%。[7]个别学校按学分制制定教学计划,但未能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要求也不相同,突出差异在选修课上,大部分学校能按专业方向分类选修,且开设门数较多,个别学校实施跨系跨专业互选。辅修类课程,少数学校实行指定选修和任选相结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大,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并获得较多的知识面。目前教学计划的构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体现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偏少,尤其是体现教练员智力结构的课程缺乏。

3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研究

从现有资料看,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但对宏观上的课程设置理念方面却有着较多的探讨。

坦奈(D.tanner,L.tanner,1986)以世界观为标准,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经验主义课程,主张以民主社会与人的形成为目标,为了培养公民具有解决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力,课程要为人们提供学习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识。二是社会改革主义课程,主张学校教育要打破社会的阶级对立与中央集权的机制、体制,创建新型社会秩序的手段。三是学科中心主义课程,主张以学科的传递和集中进行智力训练来培育理性的诸种道德,提高学生的学识。四是浪漫的自然主义课程,主张学习者和教师在他们的自然生活中创造课程。五是存在主义课程,主张课程必须将充足的时间用于个人的内省与道德问题的学习。上述课程的分类说明,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这在国外价值多元的情况下,课程设置确实是五彩缤纷的。[8]

潘懋元(1996)把历史上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归结为三种:一是学科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二是活动课程论,强调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三是结构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4]

佟庆伟、罗辉(2004)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六大理念:1)提倡“通识性"突出一个“博",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融合;2)重视“基础性",突出一个“厚"字,主要体现在“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上;3)提倡“多样性",突出一个“多"字,以满足不同学习个体“多层面"的需求;4)重视“综合性",突出一个“融"字,重点体现在强调“交叉学科"的发展上;5)提倡“灵活性",突出一个“活"字,主要体现在“学分制"的全面实施上;6)强调“发展性",突出一个“行"字,重点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在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9]

4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路研究

4.1课程结构或设置的改革

根据现有文献,目前我国体育院系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分类大部分采用“按修学要求分类",少数采用“按修学要求与学科种类混合分类"。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课程分类与结构内涵也各不相同,如:开设门数、学术科课程比例,必修、选修比例,实践方式,培养形式,专业特色课程等均有差别,可以说方向一致,各具特色,课程设置分类以运动训练为主修专业,拓展出运动人体科学类、竞技体育管理类、学校体育类、社会体育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类等辅修专业,要求学生做到一主一副或一主两副的课程分类改革与调整,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课程结构和设置改革的主要观点是:突出强调“厚基础"、“专业特色"和“拓宽专业口径"。“厚基础"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改革目前公共基础课的结构和内容,增加并重视应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二是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生源结构的特征,做好两手安排:一方面要求来自专业队的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广泛学习;另一方面对普通高中生加强多项运动技能的全面训练。突出“专业特色",主要是要抓住运动训练专业的训练特点,增加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突出“拓宽专业宽口径",一方面要加强运动训练专业与其它体育类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实行主辅修制;另一方面,协调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适当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学时比例,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校的主要做法是:1)减少必修课;2)增加选修课;3)调整学术科比例;4)实行学分制管理;5)开设特色课程;6)采用分流培养;7)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8)将课程教学和“实践培养"分散在四学年之中,强调教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中后期不实行分流教学,该专业在实践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上就应该把握3个方面:1)大力改革专项技术课的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教授技、战术,忽略专项教练能力培养的倾向,切实加强教练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制定能力考核标准和方法;2)改革专项基础课程的教学,重新修订各课程大纲,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压缩课程教学时数,增加实验专题观摩,专题调查和现场参与的次数和时间;3)制定统一的随队见习和实纲,组织指导教练,根据大纲制定见习、实习计划,并实施具体负责指导。只有将上述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专业实践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理论教学、技术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离的现状。如果要实行分流教学的话,可以将上述三方面统一起来,单独编制“教练员流向特殊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确保学生的教育质量。[10]

4.2课程内容的改革研究

4.2.1拓宽基础课程(还有人称通识课程)

观点一: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多表现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也有学者称其为扩展课程,因其弹性大,重发展,为广博学生知识而设,所以课程设置面广,宜向小型化、微型化、短程化发展,并采取模块化课程的组合方式,但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并没有做出回答。

观点二:开设文理渗透课程、学科交叉课程。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应能成为运动训练领域和其它体育领域内的“通才",应当要有文理两方面的综合知识功底。因而基础课程重视文理兼容的公共选修课,并增加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兴学科方面的课程。

观点三: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拓宽基础课程。这表现在增设外语、计算机类课程。外语类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计算机类课程主要是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

4.2.2调整学科课

观点一:浓缩。学科专业课程的“浓缩"之意,是指对专业课程的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干内容,是学科专业课走向科学、合理的正确选择。浓缩课程之后,伴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即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这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

观点二:重构。对于运动训练的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基础课程。

观点三:特色。有人对目前的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了比较,发现现行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并没有自身的特色,和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教师为主的课程设置没有多大区别。因此,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对两种专业课程体系差异性的重视和研究,其中对不同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教练员职业和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的比较认识是关键。[11]

观点四:整合。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分化,但学科分化过细,即加重学生负担,更不利于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开设那么多的学科。于是,又出现了合并课程的尝试。合并后的课程称为“综合课程",或称为“广域课程"。综合课程不仅是解决学科门类过多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已日益明显。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综合化也初见端倪,主要体现在:(1)加强文理工相互渗透,开设跨学科课程。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等都是由体育与其它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课程;(2)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有人曾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生物学科课程(包括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提出了改革的设想,着重强调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整合。[12]

4.2.3调整学、术科课程比例

观点一:丰富理论知识对一个成功的运动训练工作者来讲是必须具备的。一个人的运动经历对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就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训练课时长短问题的调查,结果普遍认为现在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训练时数少,其中90%的术科教师认为训练时数过少。[13]因此要求运动系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的时数要有较大幅度提高。

观点二:作为教练员应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所以应重视理论课特别是基础课,增加学科课的时数,减少技术课时数。

观点三:目前,专业运动队和普通高中生构成了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生源,二者不同的素质结构必然要求不同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一是对专业运动队的生源加强理论知识的广泛学习;二是对普通高中生加强多项运动技能的全面训练。这既是“厚基础"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加强“基础"建设的两种重要途径和手段。[14]

5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研制指导思想关注点的单维性。课程目标的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逻辑起点只是简单依附和动摇于社会政治与经济变革的要求,使课程这个受制于多种因素(如专业、学科、学生、社会等)的复杂现象被简化为政治或经济的工具。

2)专业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钟摆"现象。由于课程研制的立足点始终轮流转于各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即课程研制的逻辑起点总是动摇于运动员、教练员及专项教师之间,常常顾此失彼,使课程总是满足了一种因素的要求却忽视了其它因素的依据,从而也使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研制处于一种特定的钟摆运动中。

3)重理论性轻实践性。尽管目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在总体指导思想阐述上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体育类专业课程所有的价值及功效系统。然而,教育和管理实践、课外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科研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较低,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因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而陷入就业的尴尬境地。

4)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精神的培养。运动训练课程设置的现状过多强调专业本身知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人格、情感、审美、创造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学生将走到运动训练实践的第一线,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将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5)课程结构的比例不够协调。这种失调现象表现在:其一,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性课程的比例不足;其二,必修课的比例过高,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比例较低;其三,能反映运动训练专业特色的课程比例太少;其四,在课程的课时结构上,大型课程所占的比例过大;其五,术科比例过大,学科比例低;其六,实习课程课时比例低。

6)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缺陷。表现在学科内部总是力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统一,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割裂,综合能力受到影响。

6研究现状评述

1)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研究还比较零散、不成系统。

2)学术界研究红火,但决策层未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在见诸刊物的文章中,作者一般为体育院系学者,有教师、研究人员,还有一些研究生。这反映了学者们比较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同时还说明了研究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层次,但课程设置的终审裁决权在部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笔者注意到,管理部门人员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见,官员讲话中有关这类主题往往也是一带而过。

3)研究比较注重操作层面,缺乏哲学层次的深入思考。在各类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从实践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来考虑和研究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针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哲学理念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种情况多多少少使得改革思路的研究显得有些底蕴不足,一些建议的合理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4)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10多年来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仍然处在“修修补补"的状态,还不曾有改天换地的突破。原来的课程设置模块组合也不曾有大的变动,课程的增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三位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这无疑给体育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5)各校课程设置比较轻率,未见有全国范围的大型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主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调查,多数只是停留在经验主义上,缺乏一个能反映培养目标的统一评价体系。

6)课程设置缺乏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多数学者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都是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的,比较对象有些局限。其次,在国际比较分析中缺乏对各国国情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国情的综合分析,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凡是发达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正确的错误思想,从而使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难免带有趋同性。

7结语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趋势是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观。纵观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无论是基础课程的拓宽,还是专业课程的浓缩并深入前沿,都是围绕着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进行的。运动训练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融通文理界限,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着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改革,同时也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6.

[2]陈玉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06.

[3]转引自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6:246.

[4]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5]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53.

[6]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68.

[7]刘向阳.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22-25.

[8]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46.

[9]佟庆伟,罗辉.高校现代课程设置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2004(4):32-34.

[10]皱国忠,张健,张世林,等.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12.

[11]郁建华.体育院校运动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97-99.

[12]鲁长芬.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

科研训练总结篇4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三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研组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好每周一节篮球课,,普及篮球活动。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科研训练总结篇5

【关键词】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建议

陕西省民办院校啦啦操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先进地区的高校啦啦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响应“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极大的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各民办高校极力开展啦啦操活动。面对这一现状,陕西省对已经开展啦啦操的民办高校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便于有效地解决问题,为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啦啦操在民办高校的开展与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参加陕西省健康活力大赛的部分民办高校西安思源学院;西安创新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西京学院的啦啦操5名教练员与70名运动员。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通过各种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啦啦操开展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等,并对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省民办高校啦啦操教练员和啦啦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对其发放“调查表”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率为87.5%。

(3)数据统计法。对收回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教练员学历调研

经调查表明:民办高校本科教练员3名占总人数的60%,研究生2名占总人数的40%。讲师2名占总人数的40%,助教3人占总人数6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省啦啦操的教练员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2、陕西省民办高校拉拉队员的现状

据调查,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队员的组成较复杂,从事健美操训练的同学有26名,占总人数的37%;从事过体操训练的同学有2名,占总人数的2.8%;从事舞蹈训练的8名,占总人数的11.4%;没有从事任何项目的同学;占总人数的42.9%,从事过其他项目的有4名同学,占总人数的5.7%;从事过两项以上运动的同学有7名,占总人数的10%;以上数据显示,参加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队的同学,来自不同的项目,以健美操项目为主要来源,但还有31%的同学无任何基础,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训练。据数据显示,运动员基础差是陕西省民办高校教练从事工作遇到的难题。因此,运动员的选才对提高技术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3、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的教学现状

(1)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的教学模式。据统计,陕西省42.4%的民办高校啦啦队制定了长期训练计划,23%的民办高校啦啦队采取赛前集训的模式,还有34.7%的民办高校啦啦队采取平时间断训练,赛前集训的模式。(2)民办高校啦啦操的场馆设施。据统计数据显示,陕西民办高校啦啦操训练的场馆设施有50%在室内场馆,还有50%在室外场地训练。说明民办高校场地设施不太理想,从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训练场地差,训练条件艰苦。(3)陕西民办高校啦啦操的经费来源,42.4%的民办高校由学校直接支付,34.7%的民办高校由队员自己支付。23%的学校和队员共同承担。据调查教练员和队员在训练期间学校所给的各种训练补助都较少。有的只有在比赛结束后发放一部分奖金;有的学校不会提供任何训练费。由此看出,啦啦队员物质保障渠道太少,以学校承担为主、以自给自足为辅。因此,训练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啦啦队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教练员和队员的积极性。(4)民办高校啦啦队的管理制度。据统计,民办高校建立了规章制度有22.3%的,但不够具体;有77.7%民办高校没有建队目标,但其中只有21.7%的民办高校有建队目标。说明大部分民办高校还没有建队目标,这会影响啦啦操发展进度。建立目标是非常必要的,教练员的责任就是要根据队里的实际情况和任务,对本队提出明确的远、中、近期目标,并设法激励队员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斗。

4、民办高校啦啦操开展的建议

(1)扎实的基础与科学的选材相结合是拉拉队水平提高的关键。据调查,陕西民办高校啦啦操队员的基础薄弱,专业运动员很少,因此教练在选材方面很难进行。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可以使民办高校啦啦操的运动技术水平快速提高,成功的选材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

(2)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是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据调查,民办高校啦啦操在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上都很难保证长期系统的训练。但是只有进行长期有计划的训练,才可以保证队员的身体素质迅速提高,因为柔韧、力量、速度,耐力都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的。而啦啦操的难点是在一套操化当中完成许多难度动作,尤其在很快地节奏下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而且所有的动作必须做到一致性,才能保证动作的准确性,这些都必须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因此,要保证学校啦啦操的综合系统训练,就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

(3)扩展民办高校啦啦队的经费来源。要训练好拉拉队,首先需要的就是场馆,但是场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次就是队员和教练的生活补助的问题。只有在充足的经费前提下,才会使队伍得到很好良好的开展。而民办高校啦啦队员多,专业场地设施费用都很大,所以依靠学校拨款较为困难,所以我们经费保障需要多渠道,可采取校企合作来解决训练费用,来提供训练时的物质保障。

(4)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队伍建设的依据。啦啦队因为人数较多,所以管理要得当,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然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影响到训练效果。所以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会使队员之间更加团结、友好。只有在目标明确的形势下,队员才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为达到最终的目标,心紧紧连在一起。

三、结论与建议

1、民办高校啦啦操的发展与其它发展较快的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议多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获得经验,逐渐成长。

2、由于民办高校部分队员身体素质较弱,所以在难度动作选择上局限性非常大。民办高校拉拉队员后备人才较少,应该从小抓起。

3、广开渠道,筹集资金,来保证场地设施和队员的训练费用到位。例如:校企合作、企业赞助,募捐等等。

4、在制定训练队的规章制度和训练目标方面,应该更详细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制度,有利于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教高(2006)16号.

[2]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宜春学院学报,2007.4.

[3]王D.广西省啦啦操运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圈,2007.13.113.

[4]张玲玲.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1.47.

[5]徐中秋,徐艳,刘松霞.啦啦队历史沿革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

科研训练总结篇6

关键词:体育院校;高等学校;体能训练;通用教材;版本;比较;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2-0097-06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断发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潜力,以不断提高整体竞技水平。而作为竞技能力五大主导因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的体能发展水平,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发展运动员体能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寻求体能训练的最佳理论模式与途径,使体能训练系统化、最优化和科学化,是现代运动训练孜孜以求的要目标”[1]。张蓓认为,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技术能力也无依附[2]。可以看出,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体能训练从传统向着现展的过程中,[Jp2]如果要进一步创新,必须在传统体能训练的范畴和功能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结合多学科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两个平台。[Jp]

近20多年来,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美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成果和经验,从中国实践出发,借助《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分流、引申、拓展和创新,在吴谦、许玉茹、周子璋、杨兴权、唐思宗、杨世勇、唐照明、吴东明、王健、张英波、孙文新、王卫星、李少丹、胡扬、陈小平、李春雷、叶燎昆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但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还不尽完善,还没有上升到学科层面,还有很多理论、论点和方法是在重复引用和借鉴国外及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突出问题是,我国的《体能训练》教材与体能训练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有差距,有待我们不断研究、补充和完善。从理论上讲,体能训练涉及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然现在国内学术界对体能训练尚无统一的说法,并且国内外对体能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对体能训练的探索和实践[2]。所以,体能训练理论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对《体能训练》的整体结构体系(特别是体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层次、主要分类及主要结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把握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1《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整体结构内容历史溯源

1.1《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各章节横向比较

在比较前,我们有必要了解1992年唐思宗等著的《身体训练学》,虽然该书不作为教材使用,但该书以身体训练“学”命名;在此前,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体育学院(上海、西安、沈阳、天津、广州)合作编写了一部内部教材《身体训练法讲义》。1999年吴谦编写了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该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函授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职的教练员等,突出身体素质训练“法”(方法)。2001年杨世勇等编著的《体能训练学》认为,“本书是国内外系统论述体能训练学的第一本著作……”[3]

从表1可以看出,《身体训练学》《体能训练学》和《身体素质训练法》这三本教材,在内容和章节顺序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围绕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进行;不同的是《身体训练学》偏重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法》偏重教学,《体能训练学》偏重综合。因此,唐思宗《身体训练学》用两章篇幅介绍了“各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和“运动素质的转移”;杨世勇编著的《体能训练学》,也用了两章篇幅介绍了这两章内容。限于当时对体能训练的认知,我国理论界和训练界对体能的认识经过了“身体素质――运动素质――体能”三个阶段,这反映了对事物认识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背后的阶段性,是客观的、不可逾越的,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

龙斌等研究表明,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4]。张蓓认为,从形式上说,体能训练有效地避免了《运动训练学》将运动训练划分为五大素质带来的诸多问题,直观地表述了体能训练的主要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运动竞赛实际中的体能表现形式。由此看来,身体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体能训练是对传统意义上身体训练的补充与发展,体能训练是更高意义上的身体训练[2]。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出版,正式以“体能”作为核心关键词贯穿全书。

从表2可以看出:1)《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目的、目标和适用对象不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是“全国许多高校设立了社会体育专业,以培养社会急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7]。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是面向全国体育院校和有关师范院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用的通用教材”[1]。2013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本教材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特点,以竞技运动体能训练、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实践为切入点,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能训练的原理、方法、现状和发展趋势。”[8]

2)在第一章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绪论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都论述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价值、原则、要求及趋势。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理学)的阐述。

3)在第二章板块中,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不具有相同点: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物化学)的阐述;2012年通用版偏重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的阐述;而2013年高教版偏重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阐述。

4)在第三章~第七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个版本都是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前者强调“训练”因素,后者强调“理论与方法”。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的第三章~第六章分别以“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编排,特别是第三章突然提出“健康体能训练”的概念,在逻辑上与第五章“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和第六章“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不具有递进关系,偏重健身类的范畴;但是,第四章“竞技体能训练”的七节内容,在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论述上,第四节以“肌肉力量训练”代替“力量素质训练”,而“速度素质训练”没有作为一节单独论述,原因不详。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显得比较独特。

5)在第八章~第九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者都有各项群体能训练,2012年通用版是“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偏重儿童青少年运动员;2013年高教版教材是“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对象明确,两者都按照项群的两大类八个亚类进行论述;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不同点:2012年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而2013年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从表1和表3可以看出:1)在我国,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而当时,还没有全国体育院校通用版的《体能训练》教材,只有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从“身体训练体能训练”,时间节点是从1999年到2000年之间。2001年,杨世勇等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末……直到现在,完整、系统地论述有关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能训练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体系[3]。因此,为了尊重历史,我们以1999年作为我国《体能训练》教材的标志时间。

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以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为标志、体育院校通用版和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修订了三次,总章节数总体是增加的。以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教材为基数标准,2005年版教材总章数没有增加,总节数减少3节,减少幅度为12%;2012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7节,增加幅度为21.88%;2013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9节,增加幅度为26.47%。可见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这也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的专家学者长期、科学、系统的研究的结果。

2)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际体坛经过了2000悉尼、2004雅典、2008北京、2012伦敦四次奥运会。在这个阶段,国外体能训练发展处于“革新阶段”,其标志性的依据有以下三个:第一,20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来华讲学的专家把“核心力量”一词传入到中国游泳界[2]。第二,美国对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涵重新认识,使得全球竞技领域掀起了“体能”热,对其定义为“strengthandconditiontraining”,更强调力量训练,也就是把力量素质的训练从六大素质中单独提出来,更强调爆发力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2]。第三,美国在体能训练中居领先地位,出版了代表性著作《体能训练指南》[4]。

3)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内体坛经过了(2001广州、2005南京、2009济南、2013沈阳)四次全运会。我国体能训练研究处于“高起点、多角度、系统化与运动实践结合发展阶段”,其理论依据有四个:第一,1999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教练员学院”,对全国一线初、中、高级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讲授内容按专题进行,经过6年的培训总结,2015年编写了《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其中对“体能训练理论与手段”[9]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我国竞技体育一线教练员队伍进行灌输与统一思想,效果反映好。

第二,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了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培训班,其中国内培训3天,美国培训20天,美国体能协会安排美国体能训练领域的9位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和4位体能教练进行实践操作。考察了Dekalb国际体育训练中心、美国体能训练中心等地[2]。这次培训班,直接促进了我国有关项目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训练理论和体能训练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2008年前,在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体能训练、身体机能恢复和底氧训练三个实验室群组成。……该实验室不断创新,引进多种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创建有效的恢复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全方位、大投入地开展奥运备战和科技攻关工作,取得瞩目成绩[10]。这种思路,为我国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也值得其他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借鉴。

第四,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著《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对(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10个运动项目备战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使相关项目体能训练理论进一步完善,运动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升华[11]。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体能训练起步晚,但是,在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起点高,目标准,进步快。在这14年间,我国运动员经历了四次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实战,一方面,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实践的需要也为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二者的结合对体能训练教材内容也会提出具体的要求。由此可以预测,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章节及顺序也会按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而删减或淘汰。

2《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异同点的内涵与外延的辨析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有其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其包含的研究内容,即该门学科的学科内涵与外延[4],也即一门学科发展的快慢与好坏,首先在于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体能训练》作为从《运动训练学》学科分流出来的一门课程,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或浓缩。

就《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同点来看,是从传统训练理论(主要受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影响)来研究体能。我们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主体内容结构都是借鉴1992年《身体训练学》和1999年《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原因有二:一是苏联训练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二是按照运动的类属划分,在教练员头脑中已经扎根形成了共识。换句话说,五大素质的发展与调控是体能训练中最主要的、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不同点在于《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只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属性做出了规定,但对于《体能训练》这门课程的属性认识较模糊,还没有上升到“法”和“学”(即“学科”)的高度。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出版有《身体素质训练法》《身体训练学》《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等专著或教材,还没有《体能训练法》或《体能训练学》命名的专著或教材,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由此可见,《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内涵上总体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体能训练的内涵的认识也将随着体能训练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入。

《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外延上,即从该门学科(不成熟)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上看,基本都包括了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基础、价值、原则、要求、趋势的认识,以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五大素质训练、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运动素质的转移、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内容。

另外,从《体能训练》三种版本教材所包含内容的微观细节比较发现,难能可贵的表现是:1)2012体育院校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这是本教材的点睛之笔,也反映了体能训练内容的本质。正如王舸认为,体能最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几部分,而且体能也不是这几项素质的一个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项素质既是相互促进,也是相互制约的[2]。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各项素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就包含了各运动素质的转移。

2)2013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我国体能训练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核心力量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引入竞技体育领域。……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1]。尽管如此,“核心力量”进入教材比欧洲晚了10年之久。

由此看出,我国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正朝着兼容并蓄与实践操作两个方向发展。兼容并蓄表现在与国际先进体能训练理念、理论的吸收与消化,实践操作表现在对一线优秀运动员的实验验证支持与理论纠正。

3《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内容体系的训练学思考

3.1《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体能训练》学科重要术语的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与不规范

体能,这是一个竞技体育中广被提及的名词,也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在体能问题上的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概念、作用、分类、原理的科学化探索和指标体系等多个方面。[2]

由于体能,特别是现代体能,我国受前苏联传统训练思想的影响深重。面对美国八十年代对体能的重新认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首要的任务是对其概念的准确界定,抓住牛鼻子,结合我国的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这个问题解决好后的益处有三:一是促进学科发展,引领理论界对体能研究的规范、系统、持续发展;二是直接促进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初级――中级――高级”各项目教练员的体能训练思想统一,缩短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差距;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能训练”研究成果,参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学术交流砝码。

3.1.2对《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的统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表4可以看出,《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存在很大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主要包含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了以上内容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外,《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或顾此失彼。也即不同版本还缺乏统一性,例如: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居然没有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单独章节进行论述,导致传统体能训练与现代体能训练的脱节;有“运动素质的转移”章节,却没有“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作为其的前期垫铺,在体系上显得不够严谨。

由此看来,不同版本在学科内容体系上的统一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但目前这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作者的编写思路对以后《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完善提供了借鉴经验。

3.1.3对《体能训练》学科的科学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12]。所谓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上的,能够反映竞技运动项目的客观规律,也必须是符合竞技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的,离不开竞技运动项目本身,是运动项目所需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才能称之为学科,体能训练则由于涵盖了众多的基础训练学科,并系统的加以整合和完善而具有了学科特性。[2]

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由于对《体能训练》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及其研究对象认识不明确或欠准确,导致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观点、论据缺乏科学性。例如有些章节引用的是七十年代的数据,用七十年代的数据来论证说明现在的体能训练情况,值得反思。在《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中,还有一[Jp2]些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把握上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这些本质上都是科学性不强的表现。体能训练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的前提是科学,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3.1.4对《体能训练》学科的实效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体能训练是手段,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是为技战术服务的,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充分说明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在五大素质的论证和论述中,虽然有一定的的数据,但是,数据欠缺层次性,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级别、训练时期、性别)的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导致其实效性不强。这也是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所编的大量教材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用一本实效性不强的教材去培养和培训我国的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体育系统的学生及各级教练员,其效果是不高的。

3.2建立《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对策

3.2.1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学科术语的规范与国际接轨

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竞技体育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一线的教练员。什么是体能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既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必须团队作战,在编写通用教材之时,一定要打破旧有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考虑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国家队、省市专业队的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比例,使教材的编写符合国情,反映实际,服务实践。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体能训练教材中的概念、术语进行精准梳理,重视体能训练相关概念、术语的区分、界定与规范。从学科的严谨性出发,每一个版本对术语概念的解释应具有统一性,克服其重要术语的模糊性、片面性和不规范性,最后做到与国际范围的沟通与接轨。

3.2.2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充实与完善

目前体能训练还未建立起完整和规范的学科内容体系,如何界定体能训练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层次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理论界在以下内容体系已经达成共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项群、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理论、未达成的共识的内容、章节能否补充到其内容框架?这个问题不解决,体能训练内容就不能上升到其理论体系,相应就会制约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发挥体能训练界同仁的力量,从多学科、多角度去研究体能,完善体能体系。

3.2.3以“科学性”和“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两翼发展

“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当前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13]。体能训练作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

一部分内容与分支,作为竞技能力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随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理论上它要求“科学性”,在实践上它要求“实用性”。因此,《体能训练》作为一门体育应用学科,也应该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发展的两翼,用科学性来保证体能训练理论的规范与准确,用实用性(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成功与否的标准。体能训练是否合理和科学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效性是检验体能训练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体能训练理论的创新,还是体能训练方法的创造,都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这样才能被纳入体能训练体系,才能被运动实践所接受[2]。这也是我们在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坚持和把握的一条根本原则。

4结语

教材是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方面,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教材与之匹配;另一方面,教材的成熟与完善,也促进学科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作为竞技体育中竞技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能,是20世纪九十年代后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我国体能训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体能训练》教材的机遇和挑战,更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机遇和挑战。

[HJ1.6mm]参考文献:

[1]杨世勇.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2.

[2]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杨世勇,唐照华,李遵,唐照明.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

[4]龙斌,张金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0):61-62.

[5]唐思宗.身体训练学[m].成都:成都科技出版社,1992.

[6]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吴东明,王健.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8]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9]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4.

[10]胡扬.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2.

[1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2,72.

科研训练总结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7-0032-04

the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HumanResourceonCompetitiveSportsinwestChina

GUoLin

(p.e.Department,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ShaanxiChina)

abstract:thepaper,onthebasisofinvestigation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humanresourceoncompetitivesportsinShannxiprovince,andtheresultshowsthatthemainfactorsrestrainingthedevelopmentofitssportshumanresourceareasfollows:coaches'comprehensivequality,eventdistribution,athletetraining,financialinvestmentandsportscienceresearch.therefore,thepapercomesupwithsomecountermeasurestoserveasofficialreferenceandbasisforpolicymakingandsportsdevelopmentplanning.theyaretocultivate,absorbandexchangeofexcellentcoaches,integrateandimprovethecompetitivesportsprojects,strengthenthecultivationoftalent,reinforcethesuperstitiononsportsresearchandinvestment,andcombinetheresearchandtrainingclosely.

Keywords:competitivesports;humanresource;westChina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当代国家事物中的重要内容[1]。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指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人员现实及潜在禀赋的总和[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的使用,特别是要更多的培养出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面对竞技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我国竞技体育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西部地区必须要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着手来研究竞技体育,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陕西省,提出了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要求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和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走在西部省区的前列。因此,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体育局系统内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为研究的研究对象;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政策与管理部门是研究的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人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体育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有关文件、法规,通过计算机中文数据库检索阅读了近年来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章共计90余篇。

1.2.2专家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专家问卷(一),将问卷呈送给15位教授、副教授与体育管理专家。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统计处理后形成专家问卷(二)、专家问卷(三)。问卷共发放了3轮,每轮15份。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专家调查形成的研究内容,针对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参考《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学研究方法》设计问卷,对陕西省体育局直属的8个项目管理中心和陕西省10个地市体育局进行了调查。

1.2.3.1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将问卷呈送给15位专家进行了了1~5级(递增)的有效性检验,经3轮专家调查确认,问卷的有效性较高(表1)。

研究所调查的内容涉及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四类人员的现状,未涉及各类人员个体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调查问卷没有进行信度检验。问卷通过陕西省体育局向全省10个地市体育局寄发,各地市体育局负责数据统计和上报。收集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中各类人才的基本数据,问卷的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4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研究对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主体――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共计12413人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人才大省的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数量与素质都不突出,难以满足陕西省打造“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表2)。

从人口比例看,陕西省2007年总人口为3700余万[3],与4类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为2981:1,比例明显过小。从年龄结构看,管理人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运动员未统计)45岁以下人数比例占到了43%,说明我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主体因素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的年龄结构基本上与全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情况一样,呈金字塔型分布:随着年龄段的上升,人力资源总量逐级下降[4]。

从各类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层级分布看,陕西省体育局直属单位各类别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的总量偏小,尤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的数量过小,直接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全省体育科研人员仅仅只有71人,必须引起陕西省体育部门高度重视。

2.1竞技体育教练员

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中青年教练员占总数的77%。这主要是随着我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有选择的留用取得优秀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和聘任国内优秀年轻教练员等措施,使教练员队伍结构趋于年轻化。教练员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承担现代竞技体育更为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有利于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整个教练员队伍更富生机和活力。45岁以上的中青年教练员占总数的23%,这部分教练员有较丰富的训练与竞赛指导经验,弥补了青年教练员训练竞赛中的不足(表3)。

当代运动训练,教练员队伍文化素质已成为运动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陕西省教练员队伍的总体学历结构上看,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大专以上的人员达到79%,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教练员培训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竞技体育对教练员素质的要求以及教练员对学习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渠道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高等体育院校优秀学生运动员也逐渐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来,进一步改善了陕西省整个教练员队伍的学历结构。但同时我们看到,具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只占到33%,仅有1%的教练员拥有硕士学历,而具有专科学历教练员占到45%,另有21%的教练员至今未获得高等教育任何层次的学历,低学历比例明显偏大。

在职称结构方面,陕西省体育系统教练员中,部级教练中仅占总人数的0.5%,许多项目根本没有部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的人数也仅为75人,呈现出明显的高等级人力资源欠缺的特点。同时,初级职称的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小,显示出后备教练员队伍的不足。

陕西省地市级教练员职称结构分布显示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缺乏高等级教练员的特点,全省10个地市都没有部级教练员。有6个地市没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一级教练员以上(含一级)占各地市教练员职级比例偏少。大量低职级教练员直接影响了基层竞技体育的水平。

2.2运动员现状

全省仅有国际级健将18人,部级健将113人,占全省注册运动员总人数的1.4%。优秀运动员在能级结构上“塔尖”部分较为薄弱,不仅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水平和在全国的竞技体育地位,也必然影响西部体育强省目标的实现。只有争金夺牌和得分运动员的数量增多了,陕西省的竞技体育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也才能实现陕西省竞技体育的战略目标(表4)。

从运动员等级分布看,省直属单位运动员等级分布较为合理,国际级健将和部级健将运动员有98人,占全省健将级运动员总量的74.8%;全省所有地、市都没有国际级健将运动员,部级健将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是榆林市,有20人。全省有4个地、市没有部级健将运动员,运动员队伍等级普遍偏低,直接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的竞争力。优秀运动员项目分布来看,田径国际级和部级健将的运动员是最多的,分别为8人和18人;其次是射击,国际级和部级健将运动员分别为5人和20人;排在第三位的是重竞技类,国际级和部级健将运动员分别为2人和23人。田径项目虽然健将级运动员数量相对较多,但比赛成绩并不如人意。目前,陕西省及各地、市开展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田径、跆拳道、射击等3大项。项目布局不尽合理,各地、市的项目设置较为单一,甚至对我省许多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项目还没有涉及,如跳水、赛艇等,造成了我省在这些运动项目上后继乏人。原因之一是由于我省缺少这些优势项目的教练员;其二是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高(如跳水、射击和赛艇),致使这些优势项目无法在各地区普及开展。此外,家长从孩子的安全性出发,认为从事这些项目训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限制了这些项目的发展[5]。

2.3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现状

陕西省竞技体育科研专业人员仅有71人(表2,表5),占全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的0.5%,省级直属单位竞技体育科研人39人,占全省竞技体育科研人员总数的55%。各地市竞技体育科研人员配备极其薄弱,在陕西省10地、市级体育部门中,就有渭南市、铜川市两个地、市没有配备体育科研人员。即便体育科研人员配备最多的榆林市,也仅有10名体育科研人员。从学历看,就科研工作的高科技性质,全省竞技体育科研人员低学历者比例过高,对竞技体育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省要实现西部体育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没有科研力量的支持是无法想象的。我省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大体育成绩中的科技含量,而科技兴体的关键就在于科研人才。加强科研人才资源的建设,是未来我省加快体育发展、实现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2.4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现状

人才队伍的年龄构成是反映人才队伍整体功能和创造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体育事业具有战略性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直属单位及各地、市体育管理人员总数为1877人,35岁以下占总数的比例最高,为39.7%,45岁以下者占到了72.6%,管理人才队伍年龄整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利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管理人员队伍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仅占28%;而低学历(高中及以下)人员占到30%。专科学历的管理人员达到了42%。结果表明,目前陕西省体育系统管理人员呈现出高、中、低学历层次分布极不协调的特点,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因此,要提高我省体育管理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降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才比重,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就应在加强中、低学历人才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改善我省体育管理人才学历结构(表6)。

在专业结构上体育专业类比例达到了37%,经济、管理类占22%,表明我省拥有相当数量的具有一定经验、素质和技能的体育、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对于顺利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育事业建设和体育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但其他类专业占38%,高与体育类专业。这表明我省体育系统内有38%的体育管理人才专业不对口,非对口专业比例偏高,不利于我省体育管理事业的发展,应引起重视。

3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总量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全省在聘专业教练员982人,与我国体育发达的辽宁、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比较,差距明显,难以发挥竞技体育金字塔形配置中的塔基作用,教练员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初、中级职称比重过大、高职称比例偏小(表3),可能导致长期缺乏执教运动项目的领军人物,严重制约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部分教练员掌握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意识不强,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健全,竞技体育教练员缺乏整体竞争力。这些阻碍陕西省竞技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问题。若不加以改善,将会影响和制约陕西省竞技体育竞技运动快速发展。

3.2缺乏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础薄弱

陕西省各项竞技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优势项目少。十运会上陕西参加了14个大项的比赛,只有3个优势项目获得了金牌、银牌7.5枚、铜牌8.5枚、奖牌总数19枚,金牌数量出现较大的下滑,团体总分位居全国第20位。从全运会的成绩来看,参赛的项目中,仅有跳水、射击、赛艇具备了一定的人才群,初步形成了多点夺金的态势。而重竞技作为陕西省重点发展项目,已经连续几届全运会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绝大部分项目整体竞争实力不强,尖子队员过少,孤身奋战的局面十分严重。陕西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竞技体育专业训练的封闭运行机制仍起主要作用,竞技体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缺口较大,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没有有效地形成,尤其是在广泛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没有取得较明显的进展[6]。基层竞技体育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县级体校体育经费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着县级少体校的发展。后备人才初级层次的数量和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专运动学校的生源锐减,市级运动学校招生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后备人才的中级层次面临着生存的挑战[7]。极易造成二线、三线后备人才资源不合理流失等一系列关联问题。从而导致陕西省运动员队伍的“金字塔”结构失去坚实的基础。

3.3体育科研发展缓慢,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竞技体育科研人员是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陕西省竞技体育科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两张皮”,致使竞技体育失去了科技支撑,运动训练科技含量不高,竞技体育成绩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成为制约陕西省实现西部体育强省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1)管理部门和部分教练员对科学研究不重视,极少数教练员甚至拒绝科研人员,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自认为不需要科学研究;2)实际上能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经费相当有限,缺乏先进设备,特别是缺少先进的检测设备,使科研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保证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3)体育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远落后其他行业和地区,不能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来带动竞技体育科研水平提高,尤其是部分地、市,体育科研更是如此,使基层竞技体育科研工作更无从谈起;4)缺少体育科研课题带头人,目前仍以运动监测服务为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训练科学化的能力还不强。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建设,政策上健全、完善教练员引进与交流充分认识陕西省教练员队伍的学历低、职称低的现状,应重点加强教练员学历教育和岗位业务培训,依托西安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练员培训。

健全、完善政策配套,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来陕工作,创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优良条件,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4.2整合和优化项目布局,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切实加强“体教结合”的体育运动学校、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培养形式的探索和建设,倡导基层体校与重点小学和初中联合办校,发挥教育、训练各自的优势,强强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鼓励普通高校承办、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加大由社会组织通过市场竞争培养后备人力资源队伍人的比例,逐步提高后备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完善奖励机制,提高后备人才输送奖励的幅度,形成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3加强体育科研监管,密切体育科研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

调整管理方式,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与检测监控体系,加大体育科研投入经费,有计划地开展科技公关和科技服务,积极推进省体科所、西安体院及其他科研力量与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合作,深入运动训练实践第一线进行综合攻关研究,发挥体育科技工作的先导和保障作用,尽可能的为运动队配备科研教练员,弥补陕西省运动训练科学化层次不高的不足。提高体育科研对运动训练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等.资源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2]潘书波.我国重工业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调控与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75-577.

[3]2007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陕西省统计局2008.3.20.

[4]徐霞,高雪峰,林晓华.湖北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5.

[5]李登光,等.陕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81-83.

科研训练总结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创新学分制;实践训练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周家伦2006年提出:重点是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创新条件,通过构建平台、设置项目、组建团队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的活动中来等[1]。朱宏2009年提出: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等[2]。崔智林2009年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3]。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

就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现状看,尽管许多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训练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受益面很低,完全实施新提出的创新学分制比较困难。因此,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创新学分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及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创新教育取得预期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普遍缺乏。在进入大学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导致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进入大学后,同样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学大部分时间用于低层次知识的教育,而花在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教学上的时间很少。这样导致目前创新教育的现状是:

(1)低年级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创新训练活动的认识和培训,他们对创新的渴望没有尽早得到激发。而到高年级,往往盲目重视“挑战杯”等竞技类活动优势项目的获奖,对普及类创新教育活动关注度很小,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受益面很小。

(2)由于受就业、考研等压力的影响,往往有很多高年级大学生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创新性、综合性实践训练不够重视。

(3)对于高校中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等,往往申请热情较高,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创新,缺乏主动自发的行动、信心和坚持的毅力,没有真正体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半途而废的现象较普遍,真正自己结题的少,指导教师或研究生代为结题的多[5-6]。

以上这些均与创新教育系统性不够有较大关系。大学生创新教育涉及创新意识培养,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创造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掌握,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灌输,专业文献收集综述,分析归纳和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措施制定等创新基本能力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总结,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写作等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以上内容有其本身系统性、完整性,有些内容应该在课堂内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课堂内外均缺乏必要的培养环节,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体系没有形成。此外,高校普遍没有形成统一、长效的课外创新训练机制,导致大量创新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实验条件和教师的指导而难以开展[7]。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需要将创造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教育规律,构建适合多种专业、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二、大学生“普适型+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愿望的鲜明特征以及创新意识普遍较差,创新素质低,创新实践能力缺乏的特点,按照创新学分制实施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将创造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普适型创新教育与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思想,构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分层次创新教育,确保创新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普适型创新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原始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激发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激情和浓厚的创新兴趣。培养要求是:达到创新基本学分要求。培养形式有:专业(专业基础)课堂内创新素养引导与训练,创造学课程学习训练,科研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学习,课外创新头脑风暴与创新思想交流沙龙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训练等。培养内容包括:创新意识素质形成,创造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掌握,科研学术道德规范了解,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文献综述能力训练培养等。这些需要的资金和条件相对较低,便于实现大众化普适型教育,可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的创新基本学分。在普适型创新教育过程中,注重科学精神的普及与创新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科研创新的尝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入到高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中。

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目标是: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是:达到创新优秀学分要求。培养形式有:结合专业特点申报各类创新实践、竞赛项目,开展创新实践训练、竞赛活动,进行创新成果总结汇报、、申请专利等。培养内容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选题立项论证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科研攻关技巧与能力训练以及科技报告论文和发明专利写作能力训练等。这些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条件支持,需要进行选拔培养,并作为免试推荐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在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中,要注意在普及型创新意识和素质强化培养的基础上,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理,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并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训练。

三、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建立实施创新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保障机制,如图2所示。

在学校制定本科生创新学分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包括学生、教师、实验室3方面的创新教育激励政策措施,构建有效、完全开放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其次,建立稳定合格的创新教育培养、训练指导教师队伍以及大学生自觉主动参加课外创新实践训练的长效机制。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创新教育过程有效监督管理,开展包括一般课程创新意识引导、专门创新课程创新技能训练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3方面的创新教育培养工作,达到创新基本学分和创新优秀学分两层次学分要求。这样将使得创新实践项目资金落实、教师指导到位,过程安全有序,成效考核评价、工作量及学分认定科学合理,创新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并能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开展,确保创新学分制全面实施。

(一)制定完善的创新教育政策措施

一套科学、完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及教师热情的基本保障。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更不例外,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千人一面,很多创造萌芽就在这种氛围中无形萎谢,指导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很好调动,将无法有效促进创新教育和实践训练的开展。

1.创新教育课程管理与学分认定。一方面对非创新学分一般课程提出创新意识引导培养要求,制定修改教学大纲,规定必要的培养学时、训练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对获得创新基本学分的专门创新课程如创造学讲座、科研学术道德规范讲座、专业文献综述等,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和创新技能实践训练要求,并补充完善教学大纲,规范各部分的培养学时、训练形式、教学内容、考核要求等,规定创新课程总学分和各课程学分。

2.学生课外创新学分认定政策和激励措施。创新学分制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为了实施创新学分制,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有梯度有层次规定学生创新学分要求。除了区分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差异外,还需要给出创新教育合格和优秀等级,对应达到创新基本学分、创新优秀学分的,分别颁发合格和优秀创新证书,达到一定高的创新优秀学分的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把取得创新优秀学分作为推荐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由此引导和激发广大学生更高的热情,使其自觉主动参加到创新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创新教育实效。

3.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政策措施。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训练,不管是专门的指导教师,还是实验员,都需要占用大量非工作时间,并投入额外精力。因此,除了合理认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工作量,颁发合格、优秀、大师等一定等级指导证书外,还必须将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创新所取得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晋升和教师岗位聘用的依据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从而确保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构建基础性工作室与专业辅工作室相结合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经费紧张,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基础性实验室数量上相对能够满足大规模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但是往往设备老化,更新速度慢,不能够满足学生实践训练要求;各专业实验室尽管设备数量少,但相对较新、较先进,而利用率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充分利用基础性实验室和各专业实验室的各自优势,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添置必要数量的基本工具软件、常用器材和设备,构建基础性工作室与专业辅工作室相结合的课外创新训练基地。即在基础性实验室建立起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基础性工作室,在各专业实验室建立起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辅工作室,从而构建起有效的开放性课外创新训练基地,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创新训练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长效机制

1.建立合格稳定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立起合格稳定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有效提高课内创新教育效果,推动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往往缺乏科研经验,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薄弱,需要建立引导机制,为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掘、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科研课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创新思路与想法,但自身没有时间去验证与解决,他们将此设置成课题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有参与实际科研的机会。学生承担完成该课题,教师科研指导更有针对性,同时往往也具有一定的设备与经费支持课题开展,将研究结果反馈给老师,也有助于老师自身科研的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互动互益机制。

2.建立课外创新训练长效机制。在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掌握创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等创新教育基础上,在得到教师有效指导、鼓励下,在政策激励下,在完全开放性的创新训练基地,以较高创新热情、激情和浓厚兴趣自觉主动进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从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文献收集综述技能训练,再到分析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基本能力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总结,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等写作能力训练,进行系统性、完整性训练,不断激发创新热情、激情,提高创新兴趣,不断提高创新活力,从而建立起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外创新训练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

在建立健全创新教育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由创新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评审小组和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小组,进行创新教育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在开展一般课程创新意识引导培养、专门创新课程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训练3方面创新教育培养过程中,创新教育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创新教育的总体协调、日常创新工作室管理、项目资料上报、归档和资金管理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评审小组负责学生科技实践项目立项评审、过程监督检查和结题审查,对完成项目的学生学分认定,并进行奖励,指导教师对奖励认定直接提供评审意见;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小组对学生科技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立项、创新实践训练、定期汇报和结题答辩等各个环节,并对学生创新实践进行个人或者小组指导评定,在学分认定中提供建议。

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缺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不健全,创新教育受益面很低,在此背景下完全实施创新学分制较困难。要实施创新学分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创新教育,结合专业特色,采用普适型创新教育与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有层次创新教育,确保创新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是一项有益的实践探索。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训练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2]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11.

[3]崔智林.从系统工程视野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66-67.

[4]夏宏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84-85.

[5]李娟,金宏星,李成君,等.在高等工科院校中全面推广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训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22-25.

科研训练总结篇9

【关键词】教育理念;工程训练;创新

自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项目引领下,拉开了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序幕。2010年3月,山东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联合机电学院、教务处,组成调研小组,对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省内外8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收获颇丰。

1工程训练中心的总体发展情况、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1.1工程训练中心的总体发展情况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主要是金工实习。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组建工程训练中心(有的称为工业训练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等),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根据各调研工程训练中心的反馈信息(如表1),在2007年至2010年四年的时间里,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都在积极利用国家地方共建、省财政投资、省部共建、学校投资、自筹资金等诸多渠道,进行建设、提升工作,努力实现从校办工厂到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质转型。投资额度最大的是石油大学――2100万元,超过了其1600万元的固定资产总额,投资额和固定资产额度的比值达到了140%;投资额和固定资产额度比值的最小值是25.2%,亦即这四年的投资额已经占到前几十年所有固定资产额度的四分之一强,充分印证了这段时间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迅猛发展。

表18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基本情况汇总表

注:①表1中“山东理工”系“山东理工大学”简称;“山东建筑”系“山东建筑大学”简称;“山东交院”系“山东交通学院”简称;“太原理工”系“太原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系“河南理工大学”简称.

②表1中的数据,都截止到2010年3月份.

1.2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体制研究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用合理的方法、措施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其规定了单位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对单位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行政管理归口,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学校直属单位。即跟学院一样,都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表1中的8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都属于这种情况)。

(2)隶属于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主要是归属于机电学院、材料学院等相关学院。

(3)隶属于学校产业。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基本上都是以实习工厂为基础转化而来,而实习工厂隶属于学校产业,所以造成工程训练中心行政隶属关系的沿袭―由产业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该隶属关系存在不合理性。工程训练中心属于教学单位,着眼点是社会价值―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学生,而产业的主旨是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在价值观上存在分歧,运行策略相异,此种隶属关系需要调整。

在工程训练中心的隶属关系上,笔者倾向于“学校直属教学单位”,因为这样在管理体制上更加顺畅,具有更大的自,为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为工程训练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1.3工程训练中心教学管理模式研究[1-2]

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学管理模式多种多样,这里根据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种教学管理模式:

(1)“教学型”工程训练中心:顾名思义,“教学型”工程训练中心就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进行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不进行盈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科研项目一般较少。该模式优点是:可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全力为本科教学服务。缺点是:职工队伍知识结构易于老化,对行政事业经费依赖过重,自我发展能力弱。

(2)“教研型”工程训练中心:“教”――教学,“研”――研究,即在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为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进行盈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训练中心。这一模式的优点:利于系统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本科教学,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不断进行研究、改革和完善。缺点为:依赖行政事业经费,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3)“教研产综合型”工程训练中心:“教”――教学,“研”――研究,“产”――生产,也可以称为“产学研综合型”工程训练中心,以教学为主,科研和产品生产并存。优点: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缺点:在市场竞争处于弱势时,工作重心往往会向生产部分倾斜,从而弱化教学环节。

(4)“管理型”工程训练中心:就是训练中心只有少数管理人员,协调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的相关学院或企业的工作,这种模式下相关学院的副院长往往兼任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工程训练教学服务。缺点:经过实践,该模式的运营往往受到各方掣肘,运行并不理想。

在此分类模式中,“教研产综合型”工程训练中心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模式,但是一定要将教学放在主导地位,以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为目标,切实遵循“以教学为主,科研、生产辅助教学”的宗旨,将生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发展规划的建议

2.1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学校直属教学单位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教学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求工科学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系统的实践教学手段。[3-4]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实习工厂主要是生产经营为主,教学职能较弱,在岗位划分上属于“产业”;(2)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高校机械厂开始转型,教学职能加强,生产经营职能减弱,在岗位划分上主要属于“教辅”,一直到工程训练中心成立初期;(3)随着工程训练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其教学内容和服务的学生面与“金工实习”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工程训练中心属于教学单位的观点开始明确起来。

工程训练中心已经成为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属于学校直属教学单位。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工程训练中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工程训练中心基本上都是在“实习工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存在许多问题:(1)中心由原来的“工人师傅”转变而来的“指导老师”,具有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素养需要提高。(2)近几年引进了的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相对偏弱。(3)现在高校“准入门槛”提高,对人员的引进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学历较低者)。

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1)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地提高职工队伍的理论素养。(2)对于新进青年教师,采用“引进,培训,提高”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然后在“老师傅”的帮、带和中心的培训体系下,快速成长。(3)现在许多高校采取中心聘任、学校出资的办法,解决进人难题,收到很好的效果。(4)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或者工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5)积极参加个级别的技能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与兄弟院校同台竞技,提升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5-7]

2.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工程训练中心实训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自身教学体系的改革,新的训练科目不断开出,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等,对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实训场地、设备等硬件建设工作:

(1)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扩大中心的资金获得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地方共建、省财政投资、省部共建、学校投资、自筹资金等诸多渠道加强硬件建设。

(2)进行资源整合。由学校领导部门牵头,打破各学院、各部门的“独立王国”思想,避免重复建设,将合理资源整合到工程训练中心,提高设备利用率。

(3)以“普通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硬件配置。

2.4加强中心软件建设

围绕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多层次教学平台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建立工程见识平台、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和创新训练平台四个级别的实训平台,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模块的教学。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及时总结,提升教学效果。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构建开放式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展开网上授课,配备适用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漫软件等,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学习时间,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8-10]

3结语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硬件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体系完备、富有成效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工程训练人的共同理想,希望各高校充分利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华,等.8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分析与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1(12):90-93.

[2]胡效东,等.工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调研与探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5-100.

[3]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4.

[4]马海波.创新育人知行合一: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88-89.

[5]丁亚军.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6):1-4.

[6]马鹏举,等.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43-147.

[7]魏克新,石娟.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6-57.

[8]周娅.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9-10,14.

科研训练总结篇10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37号)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现就做好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持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抓手,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健全部级、省级和校级、院(系)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构建“教育教学—训练实践—项目孵化—初步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延展到创业项目选育、孵化和初创环节。进一步推进校企协同和产学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形成一批内容有新意、技术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商业有前景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在项目培育基础上,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团队报名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转化。

二、立项类型与数量

创新训练项目分为3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推荐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2021年计划遴选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000项左右(具体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鼓励高校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鼓励企业自主立项并资助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为具体项目,或设置开放性课题,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为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训练项目分为4类:创业训练项目(重点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重点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其中创业训练项目(重点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重点项目)推荐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划分团队成员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各高校推荐申报省级创新训练项目总数不得超过校级立项项目总数的1/3,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在坚持质量为先的前提下不设限额。省属院校中“部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可以推荐不超过50个创业项目,其他省属院校每所高校可以推荐不超过40个创业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推荐数量不得低于创业训练项目推荐总数的1/4。省属本科院校申报部级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即重点项目)的总数不得超过校级创业项目总数的1/3。高职院校不参与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所有推荐项目均需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jsgjc.jse.edu.cn/cxcy/)进行申报。

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部委属本科高校上报教育部的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省教育厅统一报送,具体立项数量参考教育部往年分配限额,并以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的形式报送。从2021年起重点项目中新增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国创计划”(即省级重点项目)立项项目总数的2%(项目指南详见附件2)。在确保质量和保障条件到位的前提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不超过6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4项,博士授权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2项,其他本科高校每校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不超过1项。

三、选题要求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重点支持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四、申报对象

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业团队,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五、条件保障

各高校要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信息服务和经费支持。学校可按规定统筹一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高校联合企业共同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资金委托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对于完成项目训练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鼓励高校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指导。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条件保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根据各高校保障落实情况核定下一年度各校项目申报指标。

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推荐要求

为全面落实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江苏省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四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聚焦革命老区,开展公益创意,引导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打造一堂全国、全省主题鲜明的思政大课、实践大课。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参加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团队须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要求,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org.cn)进行报名。参加江苏“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团队亦须根据我省有关通知要求登录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进行报名。

七、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

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

3.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

4.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

5.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

6.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

7.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

(二)申报时间与方式

各高校对申报项目进行校内评审、公示后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各高校请于5月30日至6月10日期间登录“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在线填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和《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并核对联系人信息。《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电子表6月10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3014424375@qq.com(不需要报送纸质材料)。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马贺、魏永军,联系电话:025-83335158、025-83335156;职教处联系人:张赟,联系电话:025-83335676;高校学生处联系人:宋伟,联系电话:025-83335142。

八、其他事项

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健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保障,确保实施成效。各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持续追踪项目实施与成果转化情况,主动对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省教育厅将委托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分层次、分步骤对各高校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

 

附件:1.“创新训练项目”学校推荐名额(上网下载)

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上网下载)

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

报表(上网下载)

4.专业门类目录(上网下载)

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上网下载)

6.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

表(上网下载)

7.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

据统计表(上网下载)

8.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

(上网下载)

9.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

(上网下载)

10.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

织管理情况汇报表(上网下载)

1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联

系人信息表(上网下载)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