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在线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17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1

关健词:“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应用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一线双翼”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一“一线双翼”教学模式的概况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其中的“一线”指的是以“团队-引导-阅读-思考-发散-升华”作为教学主线,也就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团队分组模式形成学生内外共同的竞争环境,通过教师引导的模式确立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向与方法,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做到课堂阅读内容的升华以及知识点记忆的稳固。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使得学生在理解与应用层面能够有着一个显著的提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而其中的“双翼”则指的是以内容和形式来依托教学,在内容构建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采用发散思维的形式,以学生寻找、社会来源、网络辅助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可用阅读材料、在教学形式的构建方面更多的利用多元化元素实现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并行成声、影、动、文协调的立体教学模式。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阅读教学无法与课文学习产生有效的区别,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强、自主性不高、学习效率较差等问题。

其次,阅读教学缺乏合理科学的体系引导,使得学生在阅读课堂学习过程中,仅能够泛泛的了解阅读的内容,对于其中的内涵、意境等了解不深,更不要奢望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写作等环节中进行灵活的模仿与应用。

最后,由于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局限,客观上限制了阅读素材的丰富性,主观上也框定了具体的学习范围,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语文能力。

三“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1.引入课外资源,化难为简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包括一条主线和两个依托,而依托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引入课外教学资源,比如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更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化难为简,突破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制作的课件内容与阅读课堂教学内容要有很好的衔接性,也就是说课件的制作要按照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跟教师做好各个环节的切口接入,教师借些才可以借题发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增加理解

“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其中的一线指的是以“团队-引导-阅读-思考-发散-升华”作为教学主线。教师可通过自己的阅历和认知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认知,思考并体验作者的情验思维,增加自己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更不能代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同时也不能教导学生模式化的解读,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免让其思维产生分化,出现错误或者模式化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影响[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而“一线双翼”教学模式更是强调了这一点,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更要重视先学后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天鹅》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这篇课文进行大意概况,总结出天鹅的几个特性,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力,然后对课本进行细心品读,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仔细理解性的默读,然后再大声的朗诵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还可以体验作者对天鹅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整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大量掌握一些生僻字,同时对语文的阅读兴趣也提升了起来,在理解能力与概括总结能力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一线双翼”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应用,给师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惊喜。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2

微课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授课方式,其时间短内容具体、资源类型多样化的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这些教学内容和环节上应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微课应用的现状和优势,并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的原则。

关键词:

微课;小学语文;儿童认知发展

1引言

“微课“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微课程“的概念,是指用于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时长很短的教学内容。在国内佛山教育局最早推出”微课“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线学习的最佳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而微课模式恰恰迎合了小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近几年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带动了”微课“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小学教育开始应用微课教学。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多种内容和形式,在线视频、音频、文字、图像、ppt等资源多样化的微课形式恰好能够适用于小学语言教育的各种内容和环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必然能够为小学生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微课

2.1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的“微课程”的概念,他提出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设计的时长约1分钟左右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于微课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胡铁山教授最早提出“微课”的概念,并且近年提出了微课概念3.0版。他认为微课又称微型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将微课也称为微课程,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而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并不是微课程,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可以是视频、动画、ppt等)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短小的、完整的教学活动。

2.2微课的特征

(1)时间短、内容少。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左右为宜。该时间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自学效果。与传统的课堂复杂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为了反映某个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其内容非常精简。

(2)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某个课题或某个知识点进行,主要针对难点或重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操作等课内外教学过程或者相关资源,因此主题非常突出,一个课程只有一个主题,都是具体的、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

(3)资源类型多样化传播、使用方便。微课资源的呈现形式除了主要的在线视频形式,还有音频、动画、ppt等各种流媒体格式,通过网络在线方式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或者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在线观摩教学案例,便于进行评课和教学反思。另一方面,这些流媒体格式形式出现的微课内容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到电脑终端或者当前流行的智能手机终端,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使用方便。

3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

3.1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中心。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知识,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形式,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具体情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而微课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将各种小学语文素材制作成ppt、音频或视频,不但能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还能够提供实际的使用情境,帮助小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

3.2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按照年龄段分成四个阶段。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2-6、7岁是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6、7-11、12岁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着眼于抽象概念,但仍然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11、12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持。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存在持续时间短、易分散的特点,长时间的理论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时间短内容少的微课一方面短小精悍,正好满足了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形式多样的微课每一个课程都有具体的主题和情境,给小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能够调动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小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4.1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现状:

随着网络课堂的流行,佛山教育局在全国首创了“微课“在线学习模式,微课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小学师生熟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的频率低。“微课“一词虽然出现了多年,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微课的了解有限,大都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微课制作相关的培训。有的教师不了解微课更不会制作微课,更谈不上在课上和课下随时使用微课教学。有的教师虽然了解微课及其制作流程,但是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是偶尔在课堂上使用微课。

(2)微课在线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少。目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还大都局限于课堂,教师仅仅是将微课作为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进行播放。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不大,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显著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10分钟左右,将课堂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8分钟左右的微课,更利于学生课下的在线学习。

(3)小学语文教育中微课资源还比较单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资源更感兴趣,而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微课资源还大都是比较传统的文字图片类做成的ppt。教师缺乏系统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制作的微课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要。

4.2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优势

(1)微课时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生所在的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网络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并且更侧重于具体的形象认知。而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是课堂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的重点或难点,或者是某一考点或疑点,内容具体。并且微课时间一般在5-8分钟左右,适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2)微课资源形式多样,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的各种教学。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微课除了在线视频的主流格式以外,还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ppt等一系列的流媒体格式呈现,可以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微课还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前使用,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在课堂上穿插使用让学生们抓住重点与难点,还可以在课下使用为学生们解答疑疑点并进行师生互动。

4.3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启示

(1)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微事物,人们也开始习惯用平板、手机能智能设备进行办公和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已暴漏出很多缺陷,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生的“学”。“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微课”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整合“微课”资源。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微课”不光是学校之间零互动,就连一个学校内部各个教师也是各自为政,按照自身教学的需求制作零散的“微课”资源,即浪费了资源又难以取得持续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安排教师参加正规的微课设计和制作培训,将各个年级的教师组成一个微课设计和制作团队,根据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学纲统一制作各个阶段的微课资源。即能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为师生提供持续的教与学过程。

(3)小学语文教育微课的主体应当有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主体参与。首先,学生自然是微课的主体,无论是课前微课,还是课中微课,或者是课后微课,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其次,教师当然也是微课的一个主体。除了课堂中师生互动,课前微课和课后微课教师都应当和学生互动,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最后,在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微课中,家长也应该是一个主体。课前微课和课后微课中,家长都要需要和孩子一起观看学习,陪着孩子一同学习的同时解答孩子的困惑。

5总结

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的涌现,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变,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学习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微课“教学模式正是以“学生”为中心,5-8分钟左右的视频以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微课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拼音识字、阅读写作等各个学习环节,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各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接受系统的微课设计和制作培训,建立现代化教学的思想认识,提高制作微课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和课堂下积极应用微课教学。

作者:彭作玲单位:临沂北城小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3

一、在教学事件的处置中孕育课堂生成的种子

所谓教学事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前没有预料到的生成性事件,也就是教学偶发事件。课堂内外经常会有突发事件、偶境发生。受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往往会运用所谓的教学机制设法阻止和搪塞。然而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大多数只要处理得当就有教育性。在生成性教学中,即使是破坏性的教学事件,也应设法跨过去而不是逃避。教师应该正视和利用课堂上的教学事件,将其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在捕捉和挖掘教学事件的教育价值中埋下课堂生成的种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可能。

笔者在执教《狼和小羊》过程中就出现了“意外事件”。当学生们读到“你这个小坏蛋,竟然把我喝的水弄脏了!”这句话时,竟然纷纷用手指着班上一个经常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当时,这个调皮捣蛋的男同学被大家的气势惊呆了,马上羞愧地低下了头。在此种情境下,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我适时安排了狼和小羊的角色大逆转来重新演绎这个故事。让那位男同学一改平时的调皮形象来扮演小羊这一角色。结果他将小羊的温顺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也对他改变了看法。就这样,一个突发的教学生成事件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用问题“场”式效能激发课堂生成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往往是由一个一个问题引发的,因为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可以有机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会从自己的思维视角出发,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生成对“问题”的多种“解读方式”或“回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营造非线性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成性问题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常常能够引起问题的“场”式效能,使之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从而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三、于延伸对话中碰撞课堂生成的智慧火花

人是通过对话来进行交流的,语文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课堂上的师生、生生对话是最生动的教学元素,总是显现出非线性的思维特点。这些对话在延伸交流和碰撞中不时会生成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亮点频出。但是在封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愿望非常低落,思维很难被激活。为了让学生的表达愿望得以释放,必须将学生置身于开放性、立体性、交互性、整合性、发散性的对话情境中。

四、在教学评价中催化课堂生成之果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过程,而对课堂生成的主要处理手段就是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评价具有激励、鞭策、导向、指引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非线性思维视角下,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现象,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关注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

另外,语文课文作品特有的“模糊性”,加上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巨大差异,导致用精确的评价标准来框定教学行为是不恰当的。所以,对课堂上学生的见解保持模糊的、不确定的赞许与肯定的评价方法,已逐渐为许多语文教师所接受和运用。教师恰当的模糊评价传达出的丰富信息,能够多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的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让语文课堂教学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小学教学中,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是时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化抽象为具象,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使语文知识留在大脑中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以往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高高在上讲解语文知识,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大多数学生难于进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素材,确保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找寻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生动展现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有限,而语文知识较为枯燥,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当代一线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播放音乐以及小游戏软件等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3.改变单一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和导演,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听、写、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的要求进行有效拓展,使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

4.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从某种程度来讲,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匮乏。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课堂上流出时间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1.认清现代信息技术是为语文课堂提供服务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并不能够准确把握,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甚至会适得其反。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需求,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越多越好,导致了课堂教学氛围愉悦和谐,而学生整堂课下来根本没有掌握知识,更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2.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它较为枯燥乏味,知识点杂乱,这就是限制小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充满生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更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学习更多语文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学习成为良性循环,还能够调动教师的施教热情,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使课堂教学更为精妙。

3.创新和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评价这项工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确保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客服困难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正视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三、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现代信息技术正确的认识,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使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代的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赵海信.整合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赖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J].教育导刊,2012,(12).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5

新都小心陈峰联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这样的课文,却往往是语文老师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用语文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在一阵“无措”之后,我明白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当一位语文老师真正具备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无论是怎样浅显的课文,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和孩子们在课堂是共舞。于是,静下心来备课……以下几点是自认为课堂中的骄傲。

一、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一开始,自由读文,检查生字认读;然后听看动画片读文,理清线索,两次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务,层层逼进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表现特点,我设计了表演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推前想后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凭借老师提供的句式劝玲玲,帮玲玲)、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端详”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读得意味无穷,读得“爱不释口”。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边读边感悟语言,同时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联系实际,使“难点”的堡垒不攻自破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这句话的“出场”时,我安排地也是比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样高兴,但是更让她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在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抛出问题“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却变成了好事,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吗?”在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的过程中,其实不正是他们对文本所体现的启发达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吗?

其次,图文并茂的板书,课后名言的拓展,字词卡片的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的合理利用,都可以成为今后教学中的小小的收获。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6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混合式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信息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面临着教育大众化、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冲突等各方面带来的严峻考验(彭德清,2008),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如何培养既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国内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王丹等,2019)。生态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阔城,2020)。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与学界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着生态学快速向前发展,生态学正逐步由最初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多学科的、全方位的解决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学科,生态学也逐渐被称为当代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生存科学(杜晓霞,2019),已成为高等院校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畜牧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本文结合生态学的学科特点,阐述生态学双语课程建设及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探讨。

2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混合式教学是依托一定的教学平台,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可有机结合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者由浅入深地引导到深度的学习中。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了“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混合式、社会实践部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江西师范大学率先响应号召,于2019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江西师范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申请的生态学(ecol-ogy)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项目,成功获批学校混合式教学的重点培育课题,并于2019年秋季开始尝试采用慕课堂、雨课堂以及超星学习通等不同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在时空限制上能取得一定突破。以中国慕课大学慕课堂为例,线上课程学习内容可以随着服务端课程同步更新,线下随老师讲课大纲同步更新,课程内容均可以及时得到更新与补充。线上课堂的教学只需满足网络条件,即可足不出户进行学习。以2020春季学期为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严峻考验。在疫情的大考面前,教育部迅速做出反应,部署各高校及中小学校在开学来临之际,及时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并按时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化解了疫情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严重危机。相比于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能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融合不同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优势,又可同时结合实体课堂,让师生间在面对面、眼对眼的交流中,充分领略授课教师课堂中的更多精彩信息。一方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可通过线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反复学习和重复听课,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线上学习中无法交流的内容还可以在线下课堂上,通过认真听课再加以巩固,借鉴课堂上做的笔记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要点,进行强化复习。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从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更要求学生在课后的线上学习中提高自律性,合理分配并科学管控好学习时间,按照学习计划控制好学习时间并加快学习进度。对于自学能力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好的学生,在线学习可进一步巩固线下学习获得的知识要点,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但对于主动性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需要在线下学习中得到弥补。因此,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能互相弥补,在教学过程中能取得明显成效。

3生态学混合式教学双语课程的建设目标

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建设,高效利用线下课堂内的有限时间,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线上学习通过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英语的思维能力。一方面,以中国慕课大学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通过异步SpoC课堂,将兄弟院校的慕课资源定期给授课班级,让学生合理管理并主动安排好学习时间,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设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课程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学(ecology)双语课程的建设,完善生态学双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以生态学专业知识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主动采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专业英语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积累并增加生态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并尝试使用中英文语言全方位思考问题,加深理解并完整阐释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中英文两种语言中获取更多资源,更好地运用并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

4生态学混合式教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内容

4.1课程建设内容的规范性

生态学双语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涉及生态学各层次的完整内容,充分涵盖了生态学中的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等相关内容。课程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线上资源的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能熟练掌握全部内容并融会贯通,能综合分析并解决生态学领域的相关问题。

4.2课程建设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生态学双语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将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结合党和国家关于蓝天保卫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绿水青山、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指导思想融入课程建设内容中,以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宗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既富有新颖的思想内容,又融入生态学相关学科中的先进方法、核心理论与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3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性

针对培养方案中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合理设置生态学双语教学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导向,目标与内容相一致,内容支持目标。

4.4课程建设的高阶性与创新性

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配置丰富、多样,深浅度合理,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考试难易度适当、有区分度,既能体现高阶性,又能体现创新性。

5生态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实施环节

5.1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线下课堂的教学过程可分为简单渗透、整合过程与双语思维三个渐进式阶段(冯艳青,2019)。在双语教学的初期,线上课堂教学以英文课件的展示及主讲教师的中英文讲解为主。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英语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在逐步适应了双语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后,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度提高英语教授的比重。对一些形象易懂的内容,教师可全采用英语;在解释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时,宜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在线上课堂中,教师生态学英语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完成从简到难的翻译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5.2建立互动式课堂组织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之一(朱瑞华,2007)。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尝试采用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分组讨论交互式等多重互动的模式,线下课堂中耐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预习或复习,聆听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资料,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已经初步理解的内容加深印象,对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7

“课程统整”是学校、教师遵循课程方案和标准,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知识等实际情况,对相关课程和相关学习领域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也是对教育和教学进行再认识和再定位的重要理念。

一、提炼“核心主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以教材为准,教材怎么说,老师就怎么教,教材怎么排,教学中,老师就怎么教,缺乏个性化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教学中,译林版英语教材以话题为主线串起板块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不同的板块教学内容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读懂教材,提炼教材中的核心主题,有效进行教学板块的统整,有效展开英语学习活动。

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四年级下册Unit2《afterschool》时,老师将Funtime、Songtime和Storytime板块进行有效的统整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授课伊始老师通过Songtime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效感知Sunday/monday等新语言知识,有效融入课堂学习活动。随后老师和学生展开自然的交流“whatsubjectdoyoulike?”带领学生有效复习已学的语言知识,自然无痕地向学生呈现课程表,并顺理成章地进行语言的铺垫:“whatdayisit?whatlessonsdoyouhaveonmonday?”随后老师带领学生展开Storytime板块的探索和学习,学生有了Funtime和Songtime板块内容的铺垫,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轻松有效。

案例中老师结合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把握,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让高效学习成为可能。

二、提炼“英语文化”,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化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基于“课程统整”的理念,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关注语言知识的文化内涵,并适当进行拓展和统整,让语言知识更丰富,语言学习更生动。

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时,老师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呈现的节日文化,将五年级上册Unit8《atChristmas》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有效统整,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1.talkshow:师生展开结合《atChristmas》单元内容展开交流when'sChristmas?whatdopeopledoatChristmas?在授课伊始就为学生营造民主互动的交际场景,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迅速融入英语学习活动;2.头脑风暴:由Christmas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游戏,说说自己了解的圣诞节,并由此及彼让学生说说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3.语篇学习:让学生展开语篇的阅读和探索,用填写思维图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如节日名称、时间、习俗等。

案例中老师以“文化”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统整,让新知内容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让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有了更深的体验和理解。

三、提炼“学科链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统整的目的是让课堂的“教”与“学”更高效,统整不仅仅限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统整,教师也应当有宏观的“统整观”,将英语学科和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有效的统整,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五年级下册Unit3《askingtheway》时,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Singthesong:通过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thewheelsonthebus,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富有吸引力的英语学习氛围;2.Freetalk:老师向学生展示了SuHai/YangLing/mike/Liutao的家和学校四周的平面图,并展开自由交流,让学生有效温故知新,自然无痕地引入话题;3.绘制路线:让学生展开阅读探索,绘制路线,让学生有效获取语篇信息,并根据路线进行有效的复述;4.我的路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绘制上学路线,并尝试运用语言进行路线的介绍。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8

关键词:语言魅力;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小学教育在国家教育规划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地位尤为突出。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学习数学可以塑造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学习兴趣,在学习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是数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提升数学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日后学习数学,提升数学能力至关重要。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就需要教授小学数学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花心思,采用形式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一、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升课堂语言的生动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知识比较枯燥无味,这样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经验的教师都比较善于利用课堂语言来调节课堂氛围,利用一些语言上的比喻、类比等方法,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事物,利用课堂语言的魅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爱上这门学科。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幂”这个概念的时候,由于这个字比较难写,教师可以编一个故事:一个人头顶着太阳,用一块大布盖上,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这个字也就记住了。所以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能够弥补数学知识本身的枯燥乏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另外,课堂教学也需要一些幽默,幽默本身也是语言的魅力表现。与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就是开玩笑不同,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幽默更是一种艺术。有经验的教师与刚进入学校的教师的差别就在于此,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讲的精彩无比,而与之截然相反的就是让人感觉平淡无奇,主要原因就在于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幽默有趣的语言不仅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其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课堂语言要具有灵活性

以往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习惯于给学生发出指令,学生根据教师所要求的事项展开学习活动,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一切都是按照教师的安排按部就班去做,学生本身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执行者,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一个比较和谐的教学环境。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语言的灵活性,改掉以往命令式的语言口吻,采用相对温和的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使用正确规范的课堂语言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准确性要求很高。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对数学概念一定要吃透,不能模棱两可。比如,算数与算术,二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二是要使用数学的专业用语来教学,不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因为所有的定理、公理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验证得来的,一字千金不容更改。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果去掉同一平面内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立体几何中存在异面平行,不在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也是存在平行的。因此数学术语要严谨,表达要精确。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的课堂语言潜移默化成为小学生的模仿对象,对于日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深远,如果教师自身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使用不规范就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不能够理解透彻,总带着疑问学习,必然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数学教师必须使用正确规范的课堂语言,这对学生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高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但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语言依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发挥语言本身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教学水平,营造高效、快乐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9

听了语文组长蒋老师的《青山不老》一课让我获益良多。教师朗诵描绘课文主人公生存环境的韵文,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感知,导入新课别开生面;学生自读课前提示,自主解析阅读要求和学习目标干净利落;学生自由组合读文识字,交互学习汇报,问答有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知老人生活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想象分析老人植树造林经历的重重困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自主创造的领域,学生分条缕析,入情入理。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感知老人形象,难点不攻而破。教师的导精致简约,学生的学花繁叶茂,整堂课充满了立体感的思考,令人回味。和我平面呆板和课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导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汇知识点提示学习并行不悖,师生,生生信息交流畅通无阻,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构建俨然一座信息立交桥。

通过两堂课对比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把握教材,学生学习活动策划和课堂实际驾驭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认知误区。

1.字、词、句基本语言单位知识点训练平面呈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高度统一,而我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有急功近利之嫌,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放在首位。在处理教材时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把握失衡。

2.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沿袭以前村小十余名学生的小班课堂教学思维定势,课堂只有师生单线的对话交流,没有信息交互和学生资源共享。班大人多,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很好的学习资源,立体优化能使课堂高效,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忽略不计是极大的损失。

3.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可似乎是矫枉过正。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不能根据学生反映适时调控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不灵活,欠缺弹性,面对学生学习状态不容乐观的局面显得被动,束手无策,顺流而下,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小学语文在线课堂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西班牙语;语法教学;改革

一、改革背景、内容及方法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关键点

“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课视频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实体课堂互动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在于将传统课堂上课程内容的直接讲授移到课外,将“吸收内化”的过程移到课堂上。“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或老师事先录制的教学视频,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交流,并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二)《西班牙语语法》课程开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本科和大专院校已超过90所,根据《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要求,各大院校基本上开设了《西班牙语语法》这一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每周2学时,开设时间为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回顾语法要点,把握语法难点,夯实基础,深化和升华部分知识点。要求学生梳理和提炼《现代西班牙语》1到4册的语法知识点,充实自己的语法知识体系。但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譬如缺乏配套教材,语法参考书目参差不齐,与现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匹配;教师讲授时间长,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互动性差;教学手段简单,语法知识重规则性,轻交际性。

除此之外,大量高校开设的复合型专业,譬如旅游管理(西语方向),法律(西语方向),国际贸易(西语方向)等都在培养方案中融合了基础西语教学,然而针对这些复合型专业的语法教学材料却十分匮乏。

(三)改革内容和方法

我们的语法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主要的内容根据《现代西班牙语》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的水平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整合、总结和提炼,并编制了一系列导学案,有效推动翻转课堂教学。辅助教材主要有《新编西班牙语语法》、《西班牙语语法和词汇》、《西班牙语虚拟式》、《标准西班牙语语法》初级和中级,以及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Rae)和塞万提斯学院(CVC)在线的资源。

针对西语学院《西班牙语语法》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在充分筛选国内外主要教材和优秀课程视频的基础上,整合出16个教学单元,梳理和提炼《现代西班牙语》1到4册的语法知识点,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回顾语法要点,把握语法难点,夯实基础,深化和升华部分知识点。采用单周微课自主学习,双周见面课翻转教学的方式,将主动权留给学生,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针对国际商学院《基础西班牙语》专业必修课程,我们与教材紧密结合,力求将语法的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并选用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西语教学材料,将语法的教学分解融入到专业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弥补西语课时不足,学生上课“吃不饱”的普遍问题。通过启用超星平台网站建课、督学、发起讨论、在线测验及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览无遗,更促进了教师的精准备课。依托超星平台的基础西班牙语语法教学已经成形并实现师生高效沟通和互动的良性循环。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开展的教学活动,考核评价的方式是灵活多元的。早期课程资源筹建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在QQ群组的讨论、同辈答疑和见面课的展示情况来记录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以听力、口语和笔试试卷相结合的方式。网站建设完善阶段,我们通过超星平台的技术支持,得到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客观数据统计,结合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资源及网站建设

我们用于课堂的快速检测活页和题目分别达到20份和356条;自主录制的微课视频(20条以上)、音频(20条以上)、制作的prezi/ppt导学案和知识点精讲材料(50份左右),补充教材和习题类文档及相关视频资源(100条以上)涵盖16个重要语法单元,以及基础西语阶段的语法学习,并且在每一轮的翻转教学中都会有所更新。

依托超星平台,我们建立了《基础西班牙语语法》课程,并系统完成了12个相关话题下语法知识点的嵌入式教学,累计发放了71个任务点,通过学生访问时间和频次(见图1),掌握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网站课程,更有针对性地“翻转”见面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图1:以12月3日(周日)-9日(周五)为一个周期,访问数量最集中的三天分别为4、5、7日。次日即为见面课。每一个学生的访问记录和视频观看时长都有记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查看,了解学生对于任务点的理解和消化情况,并做针对性备课。

三、课程主要特色

1.基于本专业核心课程,服务复合型专业基础西语教学

课程最大的特色在于翻转课堂模式成功运用于西班牙语语法专业教学中,并实现了由本专业核心课程向外辐射,辅助其他专业基础西班牙语语法教学。将课程资源不断扩充和更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项目立项(2015.07)以来,我们收集并自主制作、拍摄符合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法教学资源,即充分调动了西语专业学生的语法学习热情,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从被动接受语法规则到主动总结语法规律,并围绕西班牙语专业四级考试做了充分的复习,而我系2014级学生在2016年的专业四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率100%,优良率超过90%)。

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尝试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到复合型专业基础西班牙语教学中。针对旅游管理西语方向的新生,在《基础西班牙语(一)》课程教学中,辅以超星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基础语法教学,将西语基础语法教学融入情景中,补充大量旅游和管理方面的西语表达,既能通过西语文化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弥补了复合型专业中西语课时不足,基础阶段容易出现明显分化的情况,有利于扎实语言基础,促进今后的复合型专业学习。

2.西班牙语语法课堂的“翻转”特色

(1)创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采用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加强生生、师生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体现对学生体验的尊重,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培养。师生约定集体在线答疑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利用时间碎片,及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论坛发帖求助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2)设计配套的课堂活动方案。借鉴国内外优秀团队的实践翻转课堂模式的成功经验,学习并应用到《西班牙语语法》课程的翻转教学模式中,不断总结和创新,积累一套完善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案并尝试推广。课堂活动可以以个人或者小组展开,可以针对前期自主学习进行检测,也可以反映课堂上知识的内化程度。

(3)形成分组合作和竞争的学习机制。“翻转课堂”模式最考验教师的部分在于课堂翻转环节。传统课堂教师主要在讲授知识,容易把握课堂的节奏。而对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却不够关心。相对于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内化受到学生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如何在课堂上展开高效的讨论和小组学习,我们西语教研组进行了以下摸索:

采用动态分组和组长随机制。课前,要根据课前学习反馈更新分组。教师将收集到的学习困惑集中编写并以问题形式发给小组成员。组内讨论,互相答疑解惑,组间互助,共同寻找答案。指定各小组随机组长回答问题。没有讨论出答案,或者结论不够完善的,由其他小组补充和修正。课前学习任务和达标检测的完成情况可以依靠小组进行。小组内讨论完善之后,随机抽取成员展示小组作业,最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得到综合成绩,小组成绩等于个人成绩。明确小组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设置小组间竞赛游戏,通过比赛的方式,获得排名和成绩。

(4)课堂配套资源和课程网站顺利建设完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授课模式的推广,主讲教师不必拘泥于项目主持人,通过网站操作平台的快速学习,教学团队资源共享,将课程的优质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四、反思

1.目标与现实

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自主拍摄大量微课视频,既有提纲引导类,也有疑难点精细讲解。收集的辅助教材,参考书目和延伸阅读文章上百篇,为西班牙语语法学习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依托超星平台,建立了基础西班牙语语法课程,并结合手机app进行见面课翻转教学,在课堂上实现即时互动,小组合作和提问抢答等竞争与合作类的课堂活动,彻底颠覆了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模式从陌生和抗拒,逐渐变为积极与教师共建平台,勇于提出贵的建议,做到教学相长。

项目顺利完成离不开西语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前期的积累及项目进展中的高效协作。我们按照计划,步步为营,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课堂观察,平台统计数据分析,调整导学案的细节,适当增删任务点,高频率地进行督学,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认真倾听来自同行和学生的反馈,并做出积极迅速的回应,不断完善课堂资源和网站的建设。

2.不足之处

(1)课程建设初期平台混乱。初期课程资源筹建阶段,没有统一的课程平台,学生管理和课程数据统计较为分散。确定在超星平台建课后,数据统计较为全面,手机端app也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望学校购买的技术实力较强的平台,并能够持续稳定地为教学提供高效的服务。

(2)课堂组织形式有待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虽较传统模式有所突破,但是仍然有待创新。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专题竞答、头脑风暴等模式我们都有所尝试,但是发现不同的专题和内容需要合适的课堂组织模式,教师引导在课堂上也要适度,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们需要更好地探索最佳课堂组织形式。

(3)课程评价模式的革新。我们尝试同辈评价的形式,在网站作业批改,小组活动打分时给出标准,并允许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写出给分的理由,或者指出最为(不)赞赏之处。但是所给标准欠缺实操性,给学生造成了不少困惑。所以,如何制定适用于同辈评价的实用量表,是我们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3.未来展望

感谢学校提供经费,搭建平台,支持我们的西语教学团队进行翻转课堂的语法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和超星平台工作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我们的课程资源得以上传,成功建成《基础西班牙语语法》课程。面对任何技术上和理念上的问题,我们都能得到迅速的解答,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切实促进了西语语法翻转课堂的改革和探索。

我们相信项目的完成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的西语教学团队会与学生一起努力,改变陈旧的传统课堂模式,推动更多西语专业课程展开变革,并继续辐射复合型专业中的西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赵馨.“翻转课堂”在基础西班牙语课堂中的应用,高等教育,2015.03:102-103

[3]albaGarcíaBarrera.elaulainversa:cambiandolarespuestaalasnecesidadesdelosestudiantes.avancesensupervisióneducativa,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