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35

生命教育培训篇1

华师政法学院的梅萍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她的讲座对我们从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启迪意义。

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人称为90后,鸟巢一代,世博一代。这些青年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呈现出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的特点。对于教育者而言,要理解青年文化是最具表达力和影响力的亚文化,青年往往在引领社会风气之先;青年文化还是最具矛盾性的文化,青年往往用叛逆、夸张的方式表现自我;青年文化也是最具强烈参与诉求的亚文化,由此导致了网络的充分利用。

教育者还要理解青年的发展是他们的本质和根本需求,用另外一种方式说,没有哪一个青年拒绝成长,不渴望成功。同时,也要理解青年在总体上还是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对青年的政治取向高于福利取向,教育取向高于权利取向。也就是说,我们队青年政治上的要求很高,但相应的福利却减少,对青年教育很多,但相应给予的权利却减少。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对新事物最敏感,最积极地群体,他们是青年知识分子,对问题的看法和探究更深入,他们的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他们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互动频繁、尖锐;他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单一,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呈现;他们对传统政治冷漠,但个体化、社会政治参与并存;他们生存压力大,导致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选择的困难。上述都是青年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矛盾性,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特点,对我们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生命教育培训篇2

〔关键词〕教师培训;积极心理;专业成长;生命成长;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2-0010-03

记者(以下简称记):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每年培训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其他各类教师以及各类社会培训学员一万余人次,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可以说是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请问在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目前最关注的是哪些突出问题?

包华影院长(以下简称包):首先我们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大家讨论和关注比较多的是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讲,我们不太赞成“教师职业倦怠”这样的说法,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出现迷茫和困惑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在较大范围内、跨年龄梯度、群体性的教师心理不良反应就是不正常的。

二是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在教师从属关系方面,一般包括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学校整体层次;从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团队层次一直是一个薄弱层次,也是相当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大有作为的层次,针对教师团队的多元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把握教师培训的走势,引导高效率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院培训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一批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教育家型教师,来发挥学科带头的作用。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四是教育教学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专职和兼职的,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部199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但是目前从全国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意识不足、总量不够、分布不均、专业性不强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加大这方面的师资培训力度,联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提高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问题,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看到问题或是烦恼背后的原因,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平衡教师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使教师在培训中通过互动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教育理念。

记:目前我国教师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教师是被领导“点名”参加培训的,参加培训成了执行行政命令,而非教师的内在需求。对这一现象您是如何理解的?

包:学习和成长是人终身的生存方式,也是获得专业发展、享受工作的基本途径。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师为了适应工作变化需要的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师培训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作为“受训者”,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选择权。虽然近年来,实施培训的单位和培训者越来越关注受训学员的需求,注意并引导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但传统的培训习惯往往使“学员”的主体地位“旁落”,结果必然是学员被动应付,培训收益不大。现实中,确实存在教师被动参加培训、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我认为,随着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化,只有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上,倾听教师的心声,从教师的需要出发设计培训方案,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改革我们的培训模式,才能让培训成为教师的内心需要,才能使培训成为“一切为了教师”的培训,成为促进教师快速发展的培训。

记:针对这些现象,学院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

包:首先我们要作好培训需求分析。教师培训除了满足教师的知识更新、思维转变、能力提升、信息交流等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当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我经常提到教师培训工作要深入教师的心理,首先就要把握受训教师的心理动机,奖励优异、稳定普遍、消除滞后。教师培训是一种服务,可提供培训课程、培训资料和咨询服务等一系列产品,同其他提供服务的产品一样,教师培训也要使自己的服务和产品满足学员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培训项目开发前,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师工作中有哪些困惑、参训的原因、对培训的要求和期望;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背景资料,以及对各种培训方法的态度等。培训需求分析是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是培训工作的起点,是使培训工作及时、准确和有效的重要保证。只有从学员的需求出发,才能设计出好的培训项目。教师的进取心都是很强的,但培训内容必须是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有效的,是教师们真正需要的知识,才能激发教师参训的内在积极性,才能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是改革评价制度,应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切的渴望莫过于期望被重视、被尊重、被赞美”。教师们也同样期望得到赞美和享受成功的快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参加培训的“要我学”现象,我们需要改革评价制度,采取正面评价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我要学”变成教师深切的渴望。例如:优秀学员评选、优秀学员表彰、优秀学习论文结集出版、优秀学员与媒体交流,培训后跟踪评选优质课和优质教案等,使他们受到鼓舞和激励,真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参加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

记:我们注意到学院在今年的工作规划中提到了要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在培训过程中激发教师的潜能和优势、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和愉快体验,请您谈谈这一举措的初衷,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包: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一股新兴的研究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它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心理学为我们在培训工作中,重视学员正在经历的乐观、满意等主观感受以及积极体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重视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教师享受教育。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面临很多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很多教师身心俱疲,陷入心理困扰和负面情绪之中。长期的不良情绪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悲观、易怒、情绪暴躁等不健康心理,工作上得过且过,生活上感觉疲惫而单调乏味,教师个体生命呈现低迷、低质量的状态。如果教师不能从作为生涯历程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他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就可能成为生命中不得不承受的一种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带有稳定性的情绪体验,包括对职业性质、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识,对教师职业浓厚的兴趣和神圣的使命感,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从学生的成长中体悟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时刻享受职业生活乐趣和幸福的情感体验。积极的职业情感是促使教师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它能不断引导教师激发内心潜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并力求实现职业生活与主体生命的完美结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师培训不仅要扩充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更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其正确认识职业的特性和意义,逐步将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使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压力和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其次,在培训过程中要激发积极体验,让教师享受培训。合格的教师培训应当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被支持,这样才能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让教师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的行为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导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意保护和激发学员的正向情绪,培养学员的积极情感和生命价值体验,比如通过发现进步点、闪光点来激励学员进步;给予学员足够的交流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员享受阶段成就所带来的快乐,克服传统培训中“听了一火车,一句话没说”的填鸭式培训模式;导入新的培训模式,满足学员丰富多彩的个性以及多样的心理需要。

记: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基于积极心理和积极情感的培训模式都有哪些?

包:比如参与式培训模式,适应学员学以致用的心理需要。在根据教师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在参与的氛围中,让学员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优点在于,学员通过参与式活动转变角色,获得感受、体验、思考、辩论的空间,容易在专家、学员之间产生共鸣,增强学员消化、提升培训内容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容易产生乐趣体验,培训内容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容易得到升华,培训效果得以增强。

提问式培训模式,满足学员渴望互动的心理需要。借鉴新课程教学双向影响、双向交流的教育理念,加强培训者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员,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实现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互动。培训专家从培训的目标出发,根据学员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向学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发学员积极思考;学员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不断分析,寻求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最佳答案,进而找到新的理念与实践的结合点。这样,原来高高在上的理论转化为学员的新理念,成为学员可使用的技能,又促使学员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反思式培训模式,激发学员追求自我改进的心理需要。学员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受原有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对新观念、新理念一时难以接受,或者是当时听着很有感触,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一切又恢复原样等问题。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撰写培训心得的方法,促使学员反思。不光写,还要交流评比,最后从学员的心得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装订成册或结集出版。学员们通过理性的思考,既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又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与其他学员比较,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产生自我改进的需要。而培训者及时给予反馈,会促进学员产生更多的思考,取得更大的进步,使教学变革成为其内在的动力,最终成为一个变革的践行者。

参加培训的学员内心需要各不相同,培训需求多种多样,培训模式也各有所好,单一的相对固定的培训模式是不能满足学员需要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培训模式以外,我们也会尝试采用主持人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模式等,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模式进行培训,尽量满足学员不同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院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有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包: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只要发掘和培养潜在的积极心理特质,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和幸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发掘人性的美好,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规章和规范的范围内,采取柔性管理手段,在整个培训管理过程中,创设尊重与民主、沟通与对话、和谐与舒畅的氛围,充分尊重学员的人格、价值和合理需求,给学员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最终达到实现专业发展的目的。

生命教育培训篇3

关键词: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主要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

1929年春,、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

一、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建设服务

“一定性质的教育总是被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政治、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1]等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正确理解处理了革命需要教育,教育要为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设服务的关系。

在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个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中央苏区始终处于战争环境中,争取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胜利,争取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央苏区斗争的中心任务,而教育须服从和服务于它,一旦偏离这个中心,教育即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报告还规定了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出于反围剿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中央苏区必须始终把干部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当时中央苏区的干部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生机勃然,成效显著,造就了大量党、政、军、农、医卫、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革命干部,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从一些干部学校招生的数字可窥见一斑。如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共招收6期,培养各级红军军政干部6000余人,其中第2期就有学员1500余人,苏维埃大学共招生1500余人,红军卫生学校和红军通讯学校学员最多时都达到1000多人。可以说,苏区的干部教育,不仅适应了当时革命战争的需要,而且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初步形成了干部教育体系

“与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相比,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不仅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更加正式化,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2]中央苏区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干部学校,这种类型多样、系统有别、层次各异、上下结合、纵横联系的干部教育体系,适应了当时形势对干部教育的要求。

从类型上看,既有红军干部学校,又有党政干部学校。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红校”),担负着培养红军中的政治、军事干部,以充实红军各部队和地方武装,后来为适应革命战争迅速的发展、红军猛烈扩大的形势,中央军委于1933年10月,将红校分为5所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两位烈士,后改为红军彭杨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为纪念黄公略烈士,后改为红军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游击队干部学校。此外红军干部学校还有红军卫生学校、红军通讯学校等。红军干部学校的设立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解决红军因战斗频繁、伤亡过大,干部更需补充的问题。党政干部学校主要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苏维埃大学、中央教育干部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院等。党政干部学校培养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党政干部,许多优秀干部为党的事业流血牺牲,极大地推动了反“围剿”和其他革命工作的发展。

从层次上看,既有中央办的干部学校,也有地方干部学校。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等就是中央办学,而地方苏维埃政府也办了不少干部学校,如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在1933年8月31日第四号命令,决定创办“江西省苏维埃干部学校”。江西横峰县还办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分校”,校长是邵式平,这是培养闽浙赣苏区的政治、军事骨干的一所干部学校。[3]

从学制上看,因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没有固定的学制,干部培养只能是以短训为主,学习期限一般是3―5个月,长的也只有一年。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设三种类型的训练班,即:新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政工团干部训练班、高级干部训练班。新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时间1个月,党政工团干部训练班,学习时间4个月,高级干部训练班,学习时间6个月。

从形式上看,又有学校干部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之区分,后者主要有办流动训练班、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设识字班三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是贯穿干部教育的始终,且处于突出的地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武装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员干部的头脑,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党性修养,从而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案)中就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并且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志任务之所以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负担重大的斗志任务”,[4]对士兵进行政治训练的方法有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

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强调政治教育,这从干部学校开设的课程可见一斑。红校的政治课比重占全部课程的4/10,红大是从其分离出来的专门培养中高级军队干部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红军政治工作”等,以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确立革命人生观,为革命奋斗。中央农业学校除了给学员开设专业课程外,也十分重视对学员进行政治教育,给他们讲授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及苏维埃建设的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的马克思主义观。

党政干部学校,特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更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课程、党史课程和革命知识的教育等。为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理论水平,学校聘请了中央领导同志兼任政治课教师,如讲授《苏维埃运动史》,任弼时、邓颖超讲授《中共党史》、顾作霖讲《少共史》、董必武讲授《西方革命史》,同时,学校还经常举行学术报告,例如,博古讲过《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教训》,讲过《广州公社与中国苏维埃运动》和《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现在与未来》、董必武讲过《巴黎公社》等。

(四)采取了管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有了确定的教学内容后,教学方法的解决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探索形成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早在1929年,就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有名的“十大教授法”。以启发式为例,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年的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了认真贯彻,许多工农战士,在党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革命道理,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启发式教学法如今已成为我国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其功劳首先当归于――是他用教育家的眼光发现并倡导了现代启发式教学,又是他以人民领袖的影响力全面推广了启发式教学”。[5]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红大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前方与后方结合”的教学要求,十分注意防止学员死啃教条,不结合实际的教条主义学习方法,设法让学员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同时,建立学习要与前方密切联系的制度,红大学员要参加前线的指挥工作和进行各种军事演习活动,甚至有时前线干部遭受了不幸的伤亡,往往由红大派学员暂时代替其职务。师范学校规定30%的学习时间要从事实际问题的讨论、教学实习和其他社会工作。中央农业学校则建立了以实习为中心的学习农业知识的教学制度,把传授农业知识、设立农事试验场和推广苏区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密切结合起来。红军军医学校则把医学理论的学习与医学实验结合起来,当时的《红色中华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一年以来,学生与教授都艰苦地进行学业,在这样物质条件困难的环境下,各种科目如尸体解剖、动物实验、病理标本、病理解剖、临床实习等,都有实验;因此虽在短短的一年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诊治疾病及施行离断术,历次考试,成绩斐然客观。”

军事演习。这是学员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红大十分重视军事演习,把它作为毕业实习的重要形式和最后课程,演习课目有行军、宿营、进攻、防御、街市战、遭遇战以及宣传鼓动工作,在历次演习中,团、营、连长、政委及政工人员均由学员担任,军事演习的目的在于让学员在演习中学会打仗,学会指挥和宣传鼓动。

二、对我国当前干部教育的启示

(一)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6]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服务,正如《红色中华》所报道的:“因为革命战争的猛烈开展,围绕着革命战争的各项重大工作如查田运动、经济建设、工人斗争、文化建设、财政工作、肃反运动、新苏区的发展以及目前的选举运动等都需要大批干部,这不是几十、几百人的事,而是要几千、几万人继续供给到各个工作的战线上去。”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开展,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个中心,通过教育培训,把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这个大局,通过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干部教育就是要紧扣“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大举措安排教学科研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实践证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才能适应党情、世情和国情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同时,干部教育只有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创造性,才能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也才能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所建树。

(二)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

限于当时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刚开始无法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只能根据需要从实际出发办学,急需什么人才就办什么教育,而随着苏区政权逐步稳定的条件后,特别是在1933年,一大批干部学校应运而生,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从不正规、半正规向正规化过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除6所部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外,各省、市、县区都有党校,四级党校上下衔接,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党校教育体系;国家各部门有了相应的培训中心和干部院校;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培训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异军突起,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弥补了正规化干部教育阵地的不足等。但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总体上讲,就是要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发挥部门和行业在培养本部门和本行业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中的作用。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突出特色,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

(三)要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央苏区时期,干部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革命的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而确立的,突出了干啥学啥,学用结合的原则。党政干部着重马列基本理论的学习,行政干部侧重于业务学习,专业技术人员侧重技术学习,有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则以学习文化为主,但总体来说,政治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始末。干部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多样,且着眼于管用有效,如提出的“十大教授法”、军事演习等。可见,当时的干部教育就已经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了。

现代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党性教育内容,特别是党性教育更是干部教育之魂,是干部教育永恒的主题。以党性教育为例,无论是党校、干部学院还是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党性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党性教育“入心入脑”,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经验给予启迪,那就是要在党性教育的内容上抓住“着力点”,在方法上找到“切入点”。

党性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但基本的内容包括了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作风教育和党纪教育。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政绩观不正确、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偏差。因此,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当前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培训,课程设计要围绕党性教育基本内容展开。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学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同时,坚持和发展党性教育,必须坚持教学内容和形式两手抓,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不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更是态度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尤为重要,应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体验、社会实践的培训方式,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加强干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办好干部教育,关键在教学,关键是教师。中央苏区时期,等一大批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亲自给学员授课,留下了许多佳话。教师应以等老一辈革命同志为榜样,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专业学习,研究教学技巧,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干部教育的教师姓党,讲政治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是不能给党的各级干部上课的,否则就是危害干部教育、危害组织。教师只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列主义,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现实提出的问题,也才能正确引导学员增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以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为己任,勤奋工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学者风范和师德形象。

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多做调查研究。同志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苏区时期是他做调查研究最密集的阶段,撰写了10多篇调查报告,内容十分丰富,给人启示。教师多做调查研究,为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是为了增强对实际的了解,这样可以提高讲课质量。调研有很多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形式走出去,深入社会实践,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为教学获得第一手资料、鲜活的素材,这样讲起课来就会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可利用干部院校得天独厚的学员资源,深入到学员中去,了解学员的情况,研究学员的需求,尤其要把握学员密切关注的、希望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讲起课来就会更有针对性。

要提高上课的感染力,教师要多研究教学技巧。讲课主要在“讲”,如何讲好课与教师的学术背景、理论功底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与讲课的技巧有直接的关系。要上好一堂堂的课,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熟悉干部成长规律,掌握干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有因材施教的本领,能针对不同的学员类型、层次和年龄等特点,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取舍,而不是“一锅端”。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把握好课堂节奏,力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而不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也需要教师认真锤炼语言,善于将书面语转化为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内容“活化”,紧紧抓住学员的“心”。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小三.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3]刘仁杰,利隆义.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同志诞辰九十周年[J].赣南师专学报,1983(0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生命教育培训篇4

一、高位均衡,构建区域协作新体制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为推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朝阳区于2012年9月成立了“朝阳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成员单位包括12所优质发展校、特色校。一是搭建平台,形成互动机制。协作体通过“六个互动”———网络交流、专家讲坛、青蓝结对、优势互补、统筹招生和联席会议,实现协作体理念共融、业务同培、课题共研、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共同发展平台,为朝阳区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区教育局拨专项资金,对协作体进行了经费保障。协作体开展以“百名师徒牵手成就教育梦想”为主题的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师徒帮带活动,搭建教师共同发展平台,并通过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实现共同发展目标。二是创新方式,推进互动成效。2015年11月,协作体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关注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研究主题的面向全市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真正实现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二、区域推进,整体研修

1.整体规划,建立整体研修平台。朝阳区遵循名校、优质学校整体带动的原则,把区属中小学校划分为六大学区片,实施“大学区”管理。通过大学区管理平台,以“学科生命教育研究”为载体,以“关注生命情怀,彰显阳光课堂”为主题,进行了生命课堂构建的实践探索,推进区域性整体研修。

2.典型激励,促进共同成长。协作体通过开展大学区优秀教研团队评比活动,各大学区选择优势学科、挖掘优质资源,通过教育论坛、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三个环节展示各区片的教研成果,使区域研修活动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校际之间、新老教师之间、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整体推进,各校逐步形成了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一批省市级品牌学校、三星级特色学校、素质教育优质校等。

三、主题研训,构建教师培训体系

在培训策略上,朝阳区不断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努力构建教师培训体系。一是专家引领式培训。根据需求开展各种培训,聘请知名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去上海、广州、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让教师走近教育专家,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近三年来,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超过1000人次。二是基地孵化式培训。建立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枢,以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为重要平台,以优质学校为主要载体,以名师工作室为示范引领的“四级培训基地”,形成了进修学校统培、协作体带培、校际互培、工作室专培的立体培训网络。三是网络互动式培训。我们先后建立了“名师博客”、“朝阳区名师交流QQ群”、“基层师培工作联系QQ群”等,定期组织主题性论坛交流活动。四是名师导航式培训。2015年朝阳区第二批挂牌12个名师工作室,他们通过开展互访周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主题研修、专题教研、外出培训等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五是课题带动式培训。我们提出了“科研促培训、课题带常规”的工作思路,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以课题《优质教育与教师发展评价》《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为载体开展活动,促进了“学习型组织”和“教师发展型学校”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六是突出校本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为载体,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格局,创建了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

四、团队研修引领,打造培训亮点

为提高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在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上成为创新者和引领者,2015年进修学校制定了全方位的学习研修规划,并以“构建温暖和谐的学习团队”为主导思想,有序地开展系列研修活动。

1.校内培训,丰富内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教研员主讲或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从专业提升、课改新路、科研引领、心理调适等方面对教研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研员的指导、研究、引领的能力和高度,促进内涵发展。

2.域外培训,开拓视野。2015年先后组织教研员40多人次赴北京、上海等课改前沿地区参加教研峰会、高级研修班、名师工作室论坛等活动,对教研员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网络研修,学用并重。区教育局对进修学校教研员进行了“2015年教育技术提升工程”的培训,提出了“抓住机遇,学习充电,学研结合,学用并重”十二个字的目标,成立各研修小组并根据本组实际组织“学习沙龙、研修论坛、组内解惑”等一系列研修活动,使教研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4.备课调研,提升水平。区进修学校在每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分别召开备课调研会,所有学科教研员以及进修学校的领导共同参加,和全区的学科教师共同聆听教研员的备课,然后教研员进行研讨,针对备课的形式、内容、策略、深度、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教研员不断改进备课方式,提升教研员的培训水平。

生命教育培训篇5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西柏坡干部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素质教育、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责任人:

 

 

时间

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及内容

教学主题

D1

下午

北京西火车站19:15分乘坐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

D2

上午

井冈山火车站10:44分接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19:15--10:44)

下午

会议室

开班仪式

颁发红军帽、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会议室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D3

上午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下午

荆竹山

特色课程,野外红色体验教学:铁纪教育、穿越峡谷、突破封锁线、抢救伤员、自做红军粮、决战竹钉阵、胜利会师等团队挑战项目。

过半天红军生活,主要在三大纪律的诞生地,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难历程,实现当红军的愿望,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

晚上

红军

剧场

场景教学:在新城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受十送红军感人场面

D4

上午

茅坪

现场教学: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八角楼”

学习毛泽东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精神

龙江

书院

现场教学:参观中国红军第四军官教导队旧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领悟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会师

广场

纪念“朱毛会师”,井冈山斗争的关键点

学习朱毛会师这段历史,深入思考朱毛红军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下午

挑粮

小道

体验教学: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革命先辈的无畏,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

黄洋界

现场教学:会师黄洋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学习革命先辈官兵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D5

上午

茨坪毛泽东旧居

参观革命旧址群,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宽阔胸襟

主峰

场景教学:井冈山主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大钞背景图案取景地

下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场教学:参观毛泽东朱德旧居、读书石、感情树

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

小井红军

医院

现场教学:小井红军医院及红军战士——曾志墓

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D6

上午

会议室

真情在线: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

下午

生命教育培训篇6

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自己更加了解**,了解炼钢的工艺过程,了解**的规模和组织结构。

想来自己真的应该感到惭愧,虽然在**长大,却还真的不是很了解**。对**的建厂历史,产量,规模,所经历的种种,以至于钢铁的铸造过程,我都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终于知道了**老一辈工人既然是将1958年的年产5万吨的小钢铁厂发展到现在的450万吨(不含集团其他公司)的大型钢铁厂,历经50年不衰,而且还在蓬勃发展,并多次获得了不少全国性奖项。而且还知道了炼钢的工艺过程,知道了炼钢最开始是从焦化、烧结开始,经历了不少中心环节,克服不少困难,最后通过轧钢厂将我们需要的钢材制造出来。并知道了**有着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让我们一时一下消化不了,不过我想这个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很快会清楚的,为了我们能更好在**发展,我想我们也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这些的。

二、了解了更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

这次培训学习,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学习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因为安全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东西,人们通常会把安全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安全第一。

虽然平时我们也学习过一些安全方面的东西,并参加过消防演习等活动,但并没有这么系统的,并联系我们以后的工作岗位进行培训过。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了解了**的诸多会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因素,甚至有的达到了恐怖的程度,这次我们学习了该怎么去预防它,避免它,并杜绝它,让我们以后能好好的在工作岗位上保护自己。对于交通和消防方面,了解了很多交通方面和消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远离危险。坚决将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到底。

三、学习了不少礼仪与修养

这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上午来给我们培训礼仪与修养的知识。在这次课上,我学到了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情商,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让自己以后的一言一行更加具有素质与修养。让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慢慢走向成熟与稳重。

四、最后培训中心还请来了公司的管理代表和工人代表,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谈话,告诉我们以后在**应该怎么好好的去工作。主要是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刻苦,细心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慢慢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成长自己。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向**更进了一步。感叹与憧憬之余,我想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努力与勤奋去建设好**,为我们的**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三生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3生教学对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2008年的四川5.12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本班是本学期才组建的班级,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村小合并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生命教育培训篇7

关键词:员工培训;健康安全;环保

1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1.1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我国重视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安全环保生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强调进行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环保生产操作,提高员工对于危险的辨别能力和对应的自救能力,使员工能够在危险发生的时候及时的实施自救,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原则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所有者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培训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最新修订的《生产安全法》和《环保法》分别于2014年12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版法律加强了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严格了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危害控制等相关要求,企业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是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1.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企业安全事故与环境事故频发,安全生产、清洁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安全环保各项管理规定不断更新,各项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对企业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能够保持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形象,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提高和改善职工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员工失误导致的事故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环保工作一方面能保护环境、避免污染,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企业在污染治理上的投入。因此,做好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要,企业要保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加强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方面,企业要提高安全管理素质,在工作中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首位。

1.3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

企业员工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线,将直接面对可能存在危险的生产环境,如果缺乏安全环保生产的意识或者是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酿成惨烈的事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未能正确地使用生产设备,或者是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员工未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等等,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都极有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企业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做到“不保证安全不开工、不解决安全问题不放过”,把安全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使员工能够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地使用设备,掌握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学会辨别危险源,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知道如何进行抢救工作,减少损失。

2健康安全环保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求力度的加大,消防措施和消防设备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健康安全环保培训工作也逐渐提高了要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环保的技能,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培训体系结构不完善。相当一部分企业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也没有考虑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问题,不重视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只进行形式上的培训教育工作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核机制,使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是企业培训师的数量不足。培训师是要将安全环保操作的知识传授给员工的,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培训师的数量不足而员工数量众多,将直接导致培训质量不够理想的现状。

3加强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3.1完善组织结构和培训体系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结构,是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要落实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工作,首先,就应该从自身的组织结构的完善方面着手。首先,相关领导应提高对健康安全环保培训工作的重视。安全工作无小事,企业要在生产工作中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职工的健康安全工作纳入其整体经营战略的长期过程中,提高全体职工对于安全工作的警惕性和危险事故的防范性。其次,在危险事故频发的今天和我国健康安全环保教育的新形势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发展实际,配备足够数量的培训师,并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和安全教育专员到企业中为职工进行安全环保教育讲座,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3.2加强安全宣传工作

企业要使安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除了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安全宣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生产优秀人物事迹,鼓励员工遵循安全制度。另外,还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安全生产小组比赛、节能环保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安全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广泛性,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并激励其进行安全生产。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制度,是企业在健康安全环保教育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旭,吕品.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经验与探索[J].化工管理,2015(6):88.

[2]殷悦,张虎,张宁等.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经验与探索[J].社科论坛,2015:144.

生命教育培训篇8

关键词:国防生;培育;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依托地方高校培养部队干部工作的深入开展,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生长干部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近期到部队任职的国防生干部调查了解,他们中许多人对部队的认识更多局限于影视作品、媒体宣传等,不少国防生干部对部队的感知过于理想化,思想准备不充分,当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时,容易产生失落感,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国防生作为准军人,在高校学习期间正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观培育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大局,因此驻校选培办和武装部应当把国防生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前移,在高校期间系统地对国防生进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期培育。

一、先期培育应融汇于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灌输

国防生作为地方高校生,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趋于多元化。要注重思想灌输,加强思想引领,努力使他们对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取得普遍的认同。一要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依托总政编发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读本》,把培育纳入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总体计划当中,采取部队领导上台诠释、军事理论教员专题授课、驻校干部领读领学,先进模范专题报告等方式集中组织教育学习,形成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体,其它军事课内容向核心价值观培育聚焦的军事理论教学体系。二要充分发挥经常性思想教育的辅助作用。在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注入时尚元素、赋于时代内容,广泛开展谈心交流、辨析讨论、释疑解难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形成自我触动、上下互动、整体联动的经常性思想教育网络。以互联网为平台,在国防生网站上开设专题论坛,设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网页,通过QQ等互联网通讯平台,让返校读研国防生干部与国防生在线交流。还可以模拟连、排行政例会为平台,广泛开展谈心得、谈体会活动,让大家畅谈认识,发表意见,促进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使国防生在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深化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的理解认识。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双休日等节假日,组织国防生参观各种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学英烈学英模活动,不断树牢国防生从军报国的信念。

二、先期培育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进行点滴培养

大学校园内社会思潮多样化,信息传播立体化,这些对国防生的思想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防生中开展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针对国防生身处地方大学校园的实际,注重加强环境营造,广泛记得积极参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一是要积极开办小课堂。让教育方法活起来。可以通过开展小故事会、小辩论赛、小创作展等,以国防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理论走下书本,让小教员走上讲台,让身边故事走近国防生,用具体化的标准明确践行的要求。使国防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自觉践行。二是大力树立小典型。要充分发掘宣扬国防生身边学习成才、精武强能的典型,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人格化”“本土化”,看得见,摸得着,努力激发大家践行的动力和热情。通过典型宣传,使国防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冲击,极大激发国防生的学习训练热情,增强他们培育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三是广泛开展小活动,让培育氛围热起来。坚持以优秀的书刊、音乐和影视作品,教育鼓舞、激励国防生,积极倡导开展读革命历史书籍、唱革命主题歌曲,看革命题材影片活动。举行歌咏比赛、主题演讲等活动。在国防生活动室张贴宣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在宿舍楼醒目位置制作悬挂激励国防生成长的名言警句,燕积极利用大学校园广播、橱窗、校报等载体播放、刊登国防生撰写的心得体会和文学作品,使大家在时时处处都感觉到深厚的培育氛围。

生命教育培训篇9

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教育立法公安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就把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摆在重要的地位,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期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的历史经验,对加强和做好新时期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保障

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为了生存与发展,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公安保卫力量。

1927年中共中央在特务工作处的基础上,在上海建立了我党的第一个保卫机关——中央特科。从1927年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先后创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在各根据地建立之初,一般建立起了肃反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维护根据地的社会治安秩序,镇压敌人的破坏活动,巩固工农民主政权。这些党领导的与中央特科同时存在的保卫组织,行使了一定的警察职能,但还不是正式的公安机关。随着革命根据地扩大,统一的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需要加强和完善人民机关的建设。[1]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正式成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在苏区中央政府所属的省、县及红军中建立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分局,区以下设特派员。国家政治保卫局及所属分局内部一律实行上下对口的原则,分别设立侦察部、执行部、总务部。其中分局执行部就负责“计划编制省保卫队及各县保卫队政治、军事等训练等一切管理事宜。”人民公安教育培训正式建立了自己专门管理机构。[2]

人民公安机关及教育主管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为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公安教育的开展: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基础

革命根据地各级政治保卫局建立以后,即着手健全组织,培训公安保卫干部。各级政治保卫局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各部队精心挑选出来的,为了提高其政治与业务素质,各根据地开设了各种诸如“保卫干部训练班”、“侦察干部训练班”、“游击区保卫干部训练班”、“县保卫局长科长班”等,进行严格训练。

1932年,国家政治保卫局训练班训练了一百多人,分配到各级政治保卫局任侦察科长或侦察员;鄂豫皖政治保卫局在新集军政学校内设一个特务班,专门训练政治保卫干部;湘鄂赣省和闽浙赣省也分别办了两期和三期训练班,等领导同志还亲自到训练班授课;湘赣省分局办了两期培训班,训练侦察干部和特派员。西北政治保卫局建立后,在健全组织与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开办各种训练班,对侦察干部、特派员等分别进行教育与训练,反复对干部进行形势教育与纪律教育,同时针对根据地内外的敌情,加强肃反保卫教育。[3]

为了保证教育训练质量,各级政治保卫局十分注重教材建设。1933年9月国家政治保卫局编写了《审讯术》,比较具体地讲述了审讯工作的性质、审讯人员的条件和审讯工作的方法;1936年下半年,编发了《政治侦察须知》、《秘密工作》等四本业务教材,对侦察情报工作的任务、原则、纪律、方法等做出了规定。1934年川陕苏区还编写了《政治保卫队读本》,等等,这些教材的建设推动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4]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公安教育工作,不仅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而且为我党公安教育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还为人民公安教育立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农民主政权教育法制的建立与完善: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借鉴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以江西中央苏区为首的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工农民主政权。各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当时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政策,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化教育的法令。尽管其不相贯通,条件各异,但在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实施方面,却是比较一致的。

在教育行政组织与学校系统方面。《教育行政纲要》中规定: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中设立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和艺术四个局,此外设编审局和巡视委员会;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省、县、区设教育部,乡设教育委员会,省教育部下设普通教育科、社会教育科、编审出版委员会和总务科等。相关的法规还有《省、区、县、市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等等。[5]

在成人教育方面。教育人民委员部陆续颁布了《业余补习学校办法》、《夜学及半日学校办法》、《识字班办法》、《俱乐部纲要》,等等。

在教师方面。1934年,苏区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小学教员优待条例》、《小学管理法大纲》规定,苏区小学教师的职责除教好各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外,还要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协助各群众团体搞好工作,等等。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教育法制工作,不仅为人民公安教育立法提供了借鉴,而且为人民公安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支撑。

四、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特点及评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党人民公安教育的创建时期,革命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的公安教育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新的历史阶段,人民公安教育立法工作是以为工农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建立和巩固新的红色政权服务为宗旨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公安教育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并通过一定的规章规范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其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法规,特别是组织法规中,如1932年1月颁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组织纲要》,对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机构、组织原则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对公安教育培训主管机构及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1934年颁发的《川陕苏区赤色民警条例》对民警队伍建设做了规定。其他则散见于各级各类指示、报告及决议之中,如1932年《中共广东省委关于两广工作的报告》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6]

由于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公安教育法制是在彻底废除旧的剥削阶级教育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既无成文法可援,又缺乏经验,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公安教育法规比较零散。尽管如此,但其仍为以后的人民公安教育法制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工农民主政权初步建立起了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公安教育培训体系,并通过相关立法确立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公安教育的总方针与总任务。尽管这一时期公安教育法规体系不够健全,但其所代表及维护的阶级利益是与任何剥削阶级的警察教育立法完全不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的起步。

参考文献:

[1]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4]柳卫民.警察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3]中国人民公安史稿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史稿[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生命教育培训篇10

一、明确一个观点―教育让生命更坚强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是教育之本。教育之于生命,仿佛黑夜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了生命的方向,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护佑着生命的成长。

当今社会,学生自残、轻生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学业压力、考试排名、感情受挫、家长期望、沉迷网络……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在何方?

活着就好,是对生命的尊重;莫负生命,是对生命的升华。我们只有抓住教育中的每一个契机,把美好、珍惜、敬畏、奋斗等汇聚为坚强之源,才能对生命进行最好的润泽。我们坚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行动中,我们一定会看到,教育让生命更坚强,坚强让生命更怒放。

二、确立一个重点―德育的原点是心育

自2007年以来,学校一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开辟了青春港湾,成立了心晴社团。多年来,以青爱小屋为平台开展的活动日趋丰富多彩,学校以团体辅导、讲座、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平台、QQ群线上线下等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014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二批青爱工程项目实验学校。

三、寻找一个突破―校园救护护航青春

学校配备了6套插入式担架和6套楼梯移动担架,一套aeD心肺复苏仪,分布于各相关楼道。现在已形成了集逃生、担架搬移、消防灭火、校园急救于一体的培训和演练体系。通过万事兴公司和急救中心的多次培训,以体育教师和综治队为核心的周庄中学救护队基本掌握了多项急救知识基本掌握,急救本领日趋熟练。根据周庄中学生命教育方案,学校将在国际减灾日和国际消防日等重大教育日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让全校师生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并向社会倡议和辐射。

四、形成一套体系―生命教育方案

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制订了周庄中学生命教育方案,将十大生命教育内容列入学生教育的必修课。每学年制定的生命教育行动计划,知识培训不少于8课时,体验活动不少于4课时。

十大生命教育内容包括:①初一新生军训。②青春期教育。③禁毒教育。④青爱工程、防艾教育。⑤防灾逃生演练。⑥防溺水教育。⑦交通安全教育。⑧应急救援教育。⑨网络安全教育。⑩亲子社会实践。今后,学校将把十大生命教育有关内容融入正在开发的班会课程体系,让班会课程更加丰满、更具生命力。

五、上好一门课程―生命与环境

根据学校生命教育方案,学校今年开发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生命与环境”。此课程被纳入到学校班会课程体系中,做到有本可依。同时,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防艾教育、环境教育等,让学生更好地规划生命,进一步尊重生命和升华生命。另外,学校在国家课程中也渗透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如生物学科中的生理知识教育,语文课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政治课中的自信、自强、自省等信心教育,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自救及急救教育等。学校在课堂改革中提出了打造“阳光生态课堂”的计划。用源于生活的真情,呼唤“原生态”的课,让学生学生活的知识;用学会生存的追求,创新“生成态”的课,让学生学生存的技能;用感悟生命的境界,演绎“生命态”的课,让学生学生命的意义。课堂已成为我校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六、共圆一个梦想―坚强让生命更怒放

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立(立长志,志在千里)、勤(勤学业,勤能补拙)、诚(诚为人,不诚无物)、济(济大事,各济所长)、达(达目标,成人达己)。初中三年要让学生达到如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