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安全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16

政治安全报告篇1

我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成立了以XXX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意识形态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组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小组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二是组织学习,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性、敏锐性,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六月份至今我园组织专题学习,梳理当前园所工作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自查情况如下:

通过自查,幼儿园未发现有新疆、西藏、港澳台及少数民族学生;幼儿园无聘请外教,所有教师均无违法犯罪及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的记录;幼儿园小朋友无教材发放、幼儿园购买的各类图书无涉及宗教方面的;幼儿园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处理办法为基础,经常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幼儿园加强各种网上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杜绝有损国家形象、负能量、影响国家团结的信息转发。

本园将长期严格做好各项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做到更好地服务孩子、服务家长、服务社区居民,办一所让大家满意的优质幼儿园!

政治安全报告篇2

第二条市交通局负责落实省交通厅和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新增安全目标任务。每年由局长或局长委托分管副局长分别与机关有关处(室)、区(市)县交通局、市级以上交通企事业单位签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第三条层层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签约目标责任单位负责将安全目标考核内容和《安全目标考核细则》进行层层分解,并结合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等安全专项目标一并逐项落实,责任到人,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目标督查;市交通局每半年检查一次安全目标运行情况,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分,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第四条安全考核指标和否决指标以市交通局每年与局属各处(室)、区(市)县交通局以及各企业签定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下达的指标、《__市交通系统安全工作职责》执行情况和市交通局临时下达的安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准。

第五条安全目标考核采取百分制评分办法,经逐项考核累计积分达80分以上的为安全管理工作基本合格单位,由市交通局择优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或“安全生产达标单位”称号,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累计积分低于80分的单位为年度安全管理不合格单位,对其扣发安全目标奖。

第六条区(市)县交通局或市级安全目标责任企事业单位发生一次死亡人数达到或超过《安全目标责任书》中的否决指标的,均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该年度安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扣发安全目标奖。

第七条凡年度目标考核分未达到80分或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市交通局将给予安全告诫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直至要求其安全一、二、三责任人作述职检讨、进行责任追究等。

第八条本制度经__市交通局修订,于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2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级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公路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七项制度》的要求,结合交通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按照市交通局、区(市)县交通局、交通企事业单位隐患排查整治三级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公路客货运输、客货站点、水上运输、公路事故多发点段和病害桥梁等重点部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条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关处分别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的整改计划、整改方案,分别报送省交通厅、公路局、运管局和航务局。同时抄送局安全监督处,汇总上报市政府办公厅、市安监办等相关部门。并按照省交通厅、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整治任务,在职责范围内有计划地对隐患整治项目进行整改,确保整治任务按期完成;坚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经常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建设处负责国省干线在建公路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公路处负责公路、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指导督促市级收费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费路桥的安全隐患;交管处负责指导督促市级客货运输、客货站点、汽车维修企业、驾校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航务处(海事局)负责水上运输和渡口码头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条区(市)县交通局负责县道公路桥梁、属地管理的客货运输企业、客货站点、汽车维修、驾校、水上运输和渡口码头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的整治计划、整改方案,分别报送市交通局安全监督处、公路处、交管处、航务处(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整治任务,在职责范围内有计划地对隐患整治项目进行整改,确保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季度排查和经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条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养护企业、公路客货运输企业、客货站点、汽车维修企业、驾校、航运企业和船舶修造企业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并报上级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坚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按时完成各级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治任务。

第六条隐患整治项目完工后,负责整治的单位要及时向下达隐患整治任务的政府或上级交通部门提交评价申请,由下达任务的政府或交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整治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并限期重新进行整改。

第七条本制度经__市交通局修订后,于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3

安全事故统计

报告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交通部门各类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和紧急突发事件(故)及时上报的通知》要求,结合交通部门的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事故报告。凡发生死亡1人以上,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伤亡事故,以及特别紧急、重大突发事件(故),死亡3人以上,经济损失30万以上或群伤事故,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严重泄漏、燃烧、爆炸和人员伤亡事故,事故责任单位必须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及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立即向市、区(市)县交通局值班室报告,并在4小时内形成正式的事故快报。

1、道路运输事故:市级运输企业负责向市交通局值班室和交管处值班室报告;区(市)县交通局值班室报告,交管所向交管处值班室报告。

2、水上运输事故:市级航运企业分别向市交通局值班室和航务处(海事局)值班室报告;区(市)县交通局向市交通局值班室报告,海事处向海事局报告。

3、公路桥梁施工和养护作业事故:市级路桥和养护企业、收费公路公司向市交通局值班室和公路处值班室报告;区(市)县交通局向市交通局值班室报告,公路所向公路处值班室报告。

4、交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区(市)县交通局和市级交通生产企业直接向市交通局值班室报告。

凡发生重特大伤亡责任事故、社会影响恶劣的一般伤亡责任事故、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市交通局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在向局领导和有关处(室)报告事故的同时,立即按要求向市政府值班室、省交通厅值班室、市安监局值班室报告,交管处、公路处、航务处(海事局)负责分别向省运管局、公路局、航务局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在电话报告的同时,及时以书面形式传真报送事故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处置情况。

第三条安全事故的统计。安全事故的统计时间为上年的12月26日至当年的12月25日,上月的26日至当月的25日。市交通局负责统计省、市级国营、集体、民营、股份制交通企事业单位安全事故,区(市)县交通局负责统计在本地注册的国营、集体、民营、股份制交通企事业单位安全事故。

1、道路运输事故统计:按照交通部制订的《公路运输企业责任行车事故统计报告办法》的要求,区(市)县交通局和市级道路运输企业在每月5日前填报省交通厅统一印制的《四川省公路运输企业行车事故(月、季、年)报表》交市交通局安全监督处,安监处汇总后在每月10日前分别报送省运管局、局规划处,并将《安全指标对比分析表》报局长、分管安全副局长等有关局领导。

2、水上运输安全事故统计:水上运输安全事故由区(市)县海事处和市级航运企业统计,并在每月5日前上报市航务处(海事局),航务处(海事局)在每月5日前报送局安监处,安监处在每月10日前报送市安监局。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办法,市级道桥施工和养护企业、收费公路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由公路处负责统计,并在每月5日前汇总交安监处;其它市级交通企事业单位在每月5日前向局安全监督处报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表》,经安监处汇总后报局领导和市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区(市)县级交通企事业单位职工伤亡事故由区(市)县交通局负责统计,并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第四条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市交通局和区(市)县交通局分别建立道路运输安全、水上运输安全、企事业职工伤亡事故档案专卷,落实专人负责保管。档案内容包括:上级领导对事故的批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处理事故的文件和批复、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快报和应急救援处置报告、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企事业单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每月各类事故统计报表等。安监处、交管处、公路处、海事局对各类违章受到执法部门依法严厉查处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分别建立劣迹档案,并在__交通安全公示网等媒体上进行公示。

第五条本制度经__市交通局修订后,从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4

安全值班台帐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值班,完善安全管理台帐记录,及时处理各类影响安全的突发事件,对安全事故进行应急救援处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和紧急突发事件(故)及时上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交通部门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交通局实行24小时安全值班制度和节假日局领导轮流带班、机关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安排实施。工作日上班时间安全值班及安全隐患举报热线:(传真),工作日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安全值班及安全隐患举报热线:,举报电子信箱:。公路处、交管处、航务处(海事局)等事业处的安全值班制度必须与局机关同步安排。

第三条建立安全值班记录、安全隐患举报热线电话登记薄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台帐。安全值班人员必须实实事求是做好值班记录,及时联系安全监督处等有关处(室)和人员处置各类安全突发事故。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将未及时处置完毕的工作和值班记录一并进行移交,不得漏岗、脱岗和误岗。

政治安全报告篇3

一、总则

(一)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按其危害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三)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1、县政府成立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特大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同时报省、市处置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市处置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大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报告省、市处置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省、市有关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报告省、市处置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4、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当地的乡镇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及时报县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配合。

二、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县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

总指挥:*

1、*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应急抢险指挥部办公室)

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2、抢、排险队,*同志兼任抢排险队队长。

3、治安保卫队,*同志兼任治安保卫队队长。

4、医疗救护队,*同志兼任医疗救护队队长。

5、后勤保障队,*同志兼任后勤保障队队长。

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处置地质灾害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在省、市处置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协助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报告灾情,调集有关部门和抢险救灾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助工作;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大型、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乡镇政府做好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处置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按有关规定界定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督促、检查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二)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做好大型、中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处置工作需要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

1、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县地质灾害抢险指挥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按有关规定向县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灾害灾情信息;会同县有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助的部署、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地质灾害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向县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

2、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拨付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资金。

3、县交通局:负责抢修因灾损坏的交通公路设施,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标志,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

4、县水务局:组织和督促各乡镇水利工作站对水库四周、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组织灾区供水设施的恢复、保障灾区供水;及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县国土资源局和有关乡镇政府通报降雨信息、汛情动态。

5、县建设局:组织对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建筑物或建筑工程进行危房检查,指导群众安全转移;供气部门加强对有关设施的防护和巡查;组织当地抢修因灾受损的市政公用设施,尽快恢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工程设施。

6、县民政局:及时掌握各地灾民安置动态,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协助灾区有关乡镇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及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7、县卫生局:组织医疗和卫生防疫队伍,调集必要的卫生医疗器械、药品,及时赴灾区投入抢救治病和防疫工作;及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民医疗和防疫情况。

8、县*局:负责做好社会治安工作,防止因突发性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同时做好现场的警戒工作。

9、县气象局:收集有关气象信息,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分析、预报重点地区未来12小时降雨和天气状况,每1至3小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通报,并及时在县广播、有线电视台预报。

10、县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保证地质灾害发生地之间的通信畅通,保障通信人员和设施安全。

11、县电力局:组织人员对灾区进行电力抢修,恢复电力供应,全力保障灾区学校、医院、重点工程、市政设施、军事等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及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电力供应和抢险情况。

12、县武警中队:参与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情况处置的会商,并按会商要求组织所属部队参加抢险、救助工作;及时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通报部队抢险救灾情况。

13、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参与抢险、救助工作。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有关乡镇政府应当紧急调集抢险的应急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由交通管理部门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三、组建、落实抢险救灾人员

*县国土资源局组建县级地质灾害抢险队。现场指挥由各包联乡镇的县级领导担任,现场副指挥由各乡镇长担任。各乡镇应当成立应急抢险分队,对人员要登记造册、编成班组,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监测和预报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快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形成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要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协调指导下,逐步建成与全县防汛网络、气象监测网络互联,形成县、乡、村、点四级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险情、气象资料和汛情信息。

(二)各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接到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或险情报告后,要立即摸清情况,并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对属于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紧急情况的,在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的同时,还应越级直接报告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

(三)各乡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在地质灾害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并及时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

(四)县国土资源局要加强与气象、水务部门的联系,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时向各有关乡镇政府通报气象、汛情和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县气象主管部门暴雨警报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各乡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要立即将降雨信息和防灾要求通知到各村,由村及时组织通知到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乡镇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报告。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乡镇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

(六)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地质灾害预报。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五、应急处置工作

(一)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的处置

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乡镇政府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地质灾害级别及诱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并立即将灾情向县政府和国土资源局报告,同时越级上报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县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施救工作,控制地质灾害进一步发展,同时要立即向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地质灾害情况。

县政府在省、市地质灾害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省、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开展各项抢险救助等工作,及时将地质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和调查处置结果向省、市人民政府报告,并要根据有关要求上报国土资源部。

(二)中型地质灾害的处置

中型地质灾害发生后,乡镇政府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并立即将灾情向县政府和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县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要组织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和地质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立即将地质灾害情况向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报告,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县政府应及时组织地质灾害灾情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将调查处置结果上报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

(三)小型地质灾害的处置

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并在1小时内将灾情向县政府和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县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要组织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及时组织地质灾害灾情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将调查处置结果上报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同时,视情况对地质灾害处置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配合;处置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调查处置结果上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

六、善后处置工作

(一)地质灾害发生后,乡镇政府要做好灾区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及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理善后工作。民政等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做好救灾物资调配和灾民安置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指导,组织新闻单位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抢险救灾的工作情况。

(二)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并将地质灾害调查处置结果上报市、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

(三)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四)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五)对不及时按本预案报告地质灾害灾情信息,不服从指挥调度,不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政治安全报告篇4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心得体会(一)

一次党代会开启一段新征程。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报告。省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和推动浙江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省党代会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省人民智慧的结晶。报告起草工作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省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报告起草工作,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与起草组有关同志座谈,提出报告的主题、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5月8日和22日,省委常委会议先后两次专题讨论报告稿。5月上旬,报告(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市党委、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书面征求各方意见。其间,省委召开了部分市、县(市、区)委书记,正省级老同志,省级派、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人士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党员代表和部分省党代会代表等5个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省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就省党代会重大决策进行政治协商。6月初,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报告。党代会期间,与会代表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6月16日,大会一致通过车俊书记代表十三届省委所作的报告。

为更好地学习领会省党代会报告精神,报告起草组对报告主要内容作一解读。

一、省党代会报告主题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主题是报告的灵魂。报告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确定这个主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充分体现了省委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态度,充分体现了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的战略定力,充分体现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面理解报告主题,必须牢牢把握“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这个核心要义。

“八八战略”是在浙江工作时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亲自为浙江设计的发展路线图。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部署,简称为“八八战略”。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八八战略”是时任省委书记同志带领省委一班人,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浙江的具体省情相结合,科学把握时代背景、立足现实基础,提出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成果。经过这些年历届省委的接续奋斗,“八八战略”在浙江大地已经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实践充分表明,“八八战略”根植实践、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引领实践,是指引省域发展治理的科学理论。

“八八战略”管方向、管长远、管全局,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彰显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力量。2017年4月27日,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后的第二天,新任省委书记车俊同志就到安吉余村调研,重温当年在考察余村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也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主题。5月4日,在与全省市级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车俊书记强调,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是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浙江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品质。

“八八战略”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精神要旨上是契合的、内在逻辑上是相通的、具体要求上是一贯的。在浙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探索创新“八八战略”的实践载体。报告主题开宗明义地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就是要宣示把“八八战略”作为浙江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鲜明政治态度和坚定政治决心。

二、报告总结提炼五个方面体会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车俊书记指出,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报告在全面总结过去工作和成就的基础上,高度提炼了五个方面体会,即“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这“五个必须坚持”的体会,既是过去五年浙江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需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并丰富发展。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过去几年,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决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因此,报告把“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首要经验,提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中央有要求、浙江见行动。

“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是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这些年,我们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相继作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六大短板”、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决定和部署,扎实推进“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这些年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归根到底靠的是持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浙江未来发展要再上新台阶,仍然必须坚持“八八战略”的指引。因此,报告把“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一条重要经验,提出要坚定不移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不断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些年,无论是加快转型升级还是办好民生实事,无论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之所以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这一切工作真正做到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根本目的。因此,报告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条重要经验,提出要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是我省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浙江工作时大力倡导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十余年来,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改革开放、创业创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G20杭州峰会期间,又对我省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的要求。因此,报告把“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作为一条重要经验,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保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干出勇立潮头的新气势,干出改革发展的新境界。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做到政治上过硬、本领上过硬、作风上过硬,才能更好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历届省委牢牢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抓党建抓得深抓得实,抓出了好队伍好风气,进而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各司其职,各方面各尽其责,公众广泛参与”的局面,这是浙江能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关键因素。因此,报告把“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作为一条重要经验,提出要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汇聚起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磅礴伟力。

三、为什么提出“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高水平”,符合中央要求,切合浙江实际,回应群众期盼,为浙江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标注了目标高度,是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实现“两个高水平”,是贯彻落实对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职责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和改革开放前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明确要求我们“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这为确定我省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车俊书记与起草组有关同志一起重温了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2017年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了“两个高水平”的目标要求。“两个高水平”是落实“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要求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浙江与全国历史进程同步、发展水平更高。实现“两个高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必须要有的高标追求。

实现“两个高水平”,是把握历史方位、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担当作为。报告对世情、国情、省情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趋势、大变革、大逻辑总体上有利于我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面临难得的历史契机,但是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报告作出了“今后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的基本判断,强调“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要谦虚谨慎,越要奋发有为,越要创新实干”。实现“两个高水平”,就是要求我们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趁势而上,在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干出气势、创出业绩,在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把定方向、稳中求进,努力把浙江的事情办得更好,真正做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实现“两个高水平”,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这是人类需求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居全国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较高,发展均衡性和协调性较好,民富、景美、均衡逐渐成为浙江的鲜明标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人民对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憧憬和更高水平的期待,人们普遍期望收入水平更高、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公共服务更优质、生态环境更优美、生活环境更安全。实现“两个高水平”,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四、“六个浙江”的提法有哪些继承和创新?

围绕实现“两个高水平”,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六个浙江”的具体目标,即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清廉浙江。这“六个浙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相对应,是“两个高水平”在各领域的具体展开,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对浙江发展目标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富强浙江、文化浙江、清廉浙江是第一次概括提出。提出富强浙江,继承和发展了富民强省的一贯追求,体现了既富又强的更高目标。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富”的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要在继续做好“富”的文章的同时,突出做好“强”的文章。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提也应该提富强浙江的时候了。“富”,主要体现为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保持较高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以2017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强”,主要指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强、民营经济实力和活力强、城乡区域协调性强,集中体现为综合实力强。2017年浙江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2%,连续20年居全国第4位,经济总量与居全球第18位的土耳其相当;人均生产总值达1257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收入分组标准,浙江已基本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按照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7%和6%以上测算,到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12万元。

提出文化浙江,主要是考虑在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接力建设的基础上,谋划新的目标载体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浙江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的具体目标要求:一是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三是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提出清廉浙江,既是对浙江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基本判断,又表明了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建设清廉浙江,就是要把“清”和“廉”的要求贯穿各领域各环节各行业,形成党员模范带头、干部清正廉洁、社会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既要干部廉洁,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更要政治清明,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还要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使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美丽浙江的提法带有延续性。法治浙江是在浙江工作时带领十一届省委于2006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浙江推进政治建设的总抓手,是法治中国建设在浙江的先行实践,报告从民主和法治建设两个方面对今后五年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平安浙江是在浙江工作时带领十一届省委于2004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把平安浙江作为推进社会建设的总抓手,一以贯之地加以坚持和发展,推动形成民富与民安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先行样本。报告着眼“大平安”,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提出了具体目标,体现了保平安和保民生的有机统一。美丽浙江是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以贯之实施生态省建设方略的深化实践,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省域探索。报告坚持把美丽浙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实现全省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的目标,展现了省委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定力。

五、如何把握“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

报告提出,要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八八战略”中蕴含的优势论,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这“四个强省”事关浙江全局和长远,就像牵引浙江未来发展的“四台发动机”,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塑造浙江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着力点。报告起草期间,车俊书记多次强调要对照“八八战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谋划具有牵动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实践中,要把“四个强省”放到突出位置谋划好、实施好。

“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对“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的充分运用,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探索创新“八八战略”的实践载体。“八八战略”优势论的核心要义是强化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四个强省”中,有的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如改革、开放,需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强化;有的是浙江的短板,如创新、人才,需要切实加以补齐。提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就是要紧紧抓住浙江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体制机制、发展动能、国际竞争、战略资源等方面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强省的指向都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改革强省,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改革。创新强省,着眼于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开放强省,着眼于全方位开放,包括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强省,着眼于全领域人才,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

“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是增强浙江未来发展动力的核心载体,每个强省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推进改革强省,就是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擦亮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推进开放强省,就是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推进创新强省,就是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加快实现发展动能转换。推进人才强省,就是要紧紧抓住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关键环节,进一步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围绕“四个强省”工作导向,报告提出了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举措的要求,概括起来是8个“最”,即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

六、报告提出“7+1”任务是基于什么考虑?为什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单独的一部分?

2017年到我省考察时提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涉及经济、改革、城乡、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八个方面,是耳提面命浙江的工作任务书,是“八八战略”的创新和深化。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车俊书记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对浙江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确保这“八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报告第三部分“七个着力”和第四部分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7+1”八项任务,与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一一对应,是抓好这“八个方面重点任务”的具体行动。其中,既有许多这些年一以贯之的工作举措,也有不少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提出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报告之所以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单独的一部分,主要是考虑到党代会报告是政治报告,既是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也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应当对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在报告中要有足够的分量。因此,报告把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也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单列一部分浓墨重彩地加以阐述。

七、如何辩证把握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报告强调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做出新作为,必须把转型升级牢牢抓在手上,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要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更要抓,切不可有丝毫松懈。总的思路就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坚持有“破”有“立”、倒逼引领并举。不破不立,“破”为“立”打开通道、开辟新路,“立”为“破”巩固成果、接续动能。为此,报告对“破”和“立”都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破”的方面主要是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立”的方面主要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的举措包括深入实施“三改一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扎实做好企业减负降本工作,大力推进科创大平台建设,加快建成“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生态圈等。

二是坚持供需结合、协同发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为此,报告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明确提出要全面振兴实体经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报告强调要做大做强万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等重大举措。

八、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报告强调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总的思路就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最多跑一次”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能够“最多跑一次”办结。这项改革已经成为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企业普遍叫好,群众纷纷点赞。为此,报告强调要以“最多跑一次”的实际成效,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

“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机遇,也是浙江的机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以后,省委立即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通过深入学习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战略交汇、天下浙商、第一大港、货畅四海、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体制先发、文化底蕴等优势,并提出要重点打造国际港航物流枢纽、贸易枢纽、产能合作枢纽、新金融服务枢纽和人文科教交流枢纽等五大枢纽。报告采用了省委专题学习会的这一重要成果,对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九、在实现城乡发展更协调、更美丽上有哪些新的思路和载体?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浙江的鲜明优势和特色,这个优势只能扩大不能缩小,这个特色只能彰显不能减弱。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是大力提升四大都市区综合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坚持做强市域经济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并重,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围绕统筹区域发展,重点是“三个行动一个工程”,即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实施“1210”交通强省行动,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其中,山海协作工程是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这些年一以贯之地实施,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省委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山海并利的优势,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赋予山海协作新的内涵要求,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以此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湾区”是首次提出,这是我省全面落实“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谋划打造的开放发展大平台,将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下大气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是这些年省委一以贯之的重大工作举措,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此,报告强调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大力开展“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总的思路就是要环境整治与美丽建设并重,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走“两山”之路,基础在“治”,要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主要载体是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走“两山”之路,重点在“建”,要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主要抓手是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大花园”是首次提出,这是我省深入践行“两山”“两鸟”理论,谋划建设的绿色发展大平台,空间形态是“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主要方向是绿色生产、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目标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有哪些任务和举措?

报告坚持和发展十多年来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建设一以贯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明确了今后五年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强调在丰富内容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不断深化。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民主法治建设,重点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积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画出最大同心圆。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就是要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为此,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大众创业促充分就业,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下最大气力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其中,有许多新的具体举措和要求,比如实施低收入农户、低收入产业工人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大健康战略,全面高水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除险安居”行动,等等。

十一、提升文化软实力要从哪些层面着力?

文化软实力是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层动力。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报告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个层面对文化浙江建设作了部署。

意识形态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报告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重点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统筹好建设和管理、内宣和外宣、网上和网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报告围绕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等维度,提出要持续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

让全省人民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点是积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平台。报告还首次提出要谋划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十二、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了哪些任务和要求?

实现“两个高水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切实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报告围绕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体部署了六项任务,即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规治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驰而不息改作风正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首先就要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些年我省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都是亲自关怀关心的结果。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行为。报告特别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严格执行党内法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途径。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执行各项党内法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报告特别强调要严格遵守。

明确提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报告围绕落实好干部标准、打造浙江铁军,对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动真格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从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关心关爱干部、激励基层干部等提出了具体任务和举措。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全省20万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全省386万名党员都成为党的旗帜,那我们党在浙江就拥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报告强调要贯彻“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报告强调要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坚决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风化俗成,大力推进党员干部家庭、家风、家规建设,推动干部士气、党内正气、社会风气进一步提升。

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报告强调“两个决不”,就是要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反腐倡廉,领导干部是关键。报告还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心得体会(二)

“平安浙江”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平安浙江”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更趋公平,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涉及公共安全的城乡危房、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基本消除。省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我们不断擢升地方经验,努力建设成为平安中国的浙江示范区。

公平正义 价值引领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公平正义是平安浙江建设的价值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平安浙江”建设的基本价值。“平安浙江”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构和谐社会、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平正义,让政府承担起捍卫社会公平、调整利益格局、协调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等职责,将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

浙江坚持执法司法为民,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浙江高度重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统一,重视社会政策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和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大社保体系”,均衡公共教育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浙江强化政府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分化和失衡问题,让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的成果。

需求导向 民意为先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平安浙江”建设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应对发展中的不足、问题与风险,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浙江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出发,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各个环节,倾听民声、感知民意、体会民情,化解民忧、保障民安、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认同度和参与度,把话语权、评判权、决定权交给群众;浙江牢记嘱托,突出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坚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达到96.43%;浙江着力构建惠及全省人民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难有所助,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平安浙江”建设注重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注重约束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行使;注重在增进政府行为公共性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私人利益;注重强化有效沟通、有效调解,防患于未然,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加。

多元参与 社会协同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浙江”建设充分发挥多种优势,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种机制,努力释放社会活力、拓展社会发展空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实现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注重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的有序参与,形成社会治理的协同效应,既坚持法治规则的底线作用、裁判作用,又允许发挥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的自我调节作用;既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改变社会原子化状态,加强社会整合程度,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又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对话与合作,避免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关的对立,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双赢。

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浙江创新基层综治工作,积累了“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做法经验;浙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平安浙江”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离不开“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组织格局,离不开稳定的领导干部队伍以及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德法并举 制度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厉行社会主义法治。“平安浙江”建设始终坚持“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除矛盾、以调解平衡利益、以法治定分止争”的治理思路,多途径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形成了懂法、用法、守法的风气。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源自于嘉兴桐乡的基层探索,其中,村规民约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我省组织推动全省28000多个行政村、3300多个社区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工作,完成率达100%,有效建立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机制。

浙江努力推进治安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法治化。在护航G20杭州峰会期间,我省把推行和落实“实名制”作为屏蔽风险、消除隐患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寄递、瓶装燃气销售、手机、出租房、农家乐(民宿)、长途客运购票等6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实名制”落地落细,消除了一大批公共安全隐患;浙江坚持依法管网、打造“绿色网络”,《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是国内首个省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规划与建设、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范,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考评有则 督查有力

政治安全报告篇5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省寄递渠道治安管理,维护寄递渠道生产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邮政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寄递渠道,是指基于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寄递服务活动形成的信息和实物传递渠道。

第三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和本办法规定,加强对寄递渠道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依法打击通过寄递渠道贩运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管制刀具、、易制毒化学品等禁寄物品,以及盗窃、非法扣留、冒领、隐匿、毁弃、私拆邮件、快件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

第四条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按照以下原则开展工作:

(一)专群结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专门的安全检查工作与邮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的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公秘结合。公开的行政管理与寄递物品的技术安检、专门扣检、暗访检查相结合。

(三)警企联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依照各自职能分工协作。

(四)保障安全。通过依法有效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保障寄递企业运输和寄递物品的安全,依法打击利用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省公安厅、国家安全厅、邮政管理局联合成立“全省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省公安厅分管治安工作的厅领导任组长,国家安全厅、省邮政管理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的邮检部门和邮政管理局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负责协调全省寄递渠道治安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设区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加强对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六条各级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成员单位相互通报情况;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明确专人为联络员,收集本部门掌握的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情况和涉及安全的案(事)件线索,及时通报对方并做好线索核查的协调、联络、配合工作。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七条邮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省邮政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主动协调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积极开展寄递渠道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及时收集与行业运行有关的各类信息,加强监测预警,引导企业完善公司管理结构,依法规范经营,降低经营风险;严格监督寄递企业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全行业治安防范意识。

第八条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强对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建立健全相关警种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密切配合的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要求,负责督促寄递企业落实治安防范等工作。会同国家安全、邮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安全检查网络,明确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安保人员为治安联络员,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的揽收和派送人员为治安信息员,负责收集本部门掌握的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情况和涉及安全的案(事)件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并做好线索核查的协调、联络、配合工作。公安机关刑侦、禁毒等部门主要负责对利用寄递渠道实施交易等违法行为开展布控、侦查,对不法分子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涉案企业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大侦查力度、依法查处交寄禁寄物品以及盗窃、非法扣留、拦截、冒领、隐匿、毁弃、私拆邮件、快件等案件。技侦部门负责对寄递企业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研判工作,从中发现和经营案件线索。反恐部门主要负责在寄递行业反恐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框架下,与邮政管理局等单位共同落实寄递行业和相关企业反恐防范工作,并对利用寄递渠道实施恐怖袭击的行为予以侦察、打击。

第九条国家安全机关要按照现行工作机制,与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相互配合,落实寄递物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工作中发现危害治安秩序的情况和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进行处置;对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较大的企业,及时通报邮政管理部门,由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一)按照新《邮政法》的有关要求和现行工作机制,坚持“积极主动、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共同负责”的原则,会同公安机关、邮政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寄递物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寄递物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寄递物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会同公安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切实承担安全运营主体责任,坚决执行揽收验视等安全管理制度,力争将各类危险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

(三)在现行寄递物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邮政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和线索通报,深入开展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

第四章治安防范

第十条邮政管理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省邮政条例》等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寄递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一)强化治安保卫工作。寄递企业要明确企业负责人治安保卫责任,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治安保卫人员,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二)组织从业人员培训。邮政企业工作人员和快递业务员应依法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寄递企业从业人员要熟悉《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试行)》、《仿真枪认定标准》、《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等,掌握禁寄物品的形状、性能及辨识要领。对寄递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由省邮政管理部门在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配合下,统一组织进行。

(三)严格执行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制度。寄递企业要主动提示用户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在用户在场的情况下,当面验视交寄物品,检查识别禁寄物品;对寄递渠道发现的禁寄物品,应严格按规定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完善监控设备。寄递企业应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实施安全管控。安装的监控设备应确保全天24小时运转,监控资料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要求报送监控资料。

(五)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寄递企业要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检查设备,安排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对邮件、快件进行安全检查。

(六)实行计算机管理。寄递企业对寄递业务流程实行计算机管理,并为接入邮政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预留数据接口。

(七)强化应急管理。寄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发生突发事件,寄递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邮政管理部门和负有相关职责的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要将寄递企业作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并依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督促寄递企业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第五章规范检查

第十二条邮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开展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每月组织一次治安防范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寄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隐患较大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公安机关监督检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要求,对寄递渠道治安防范等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寄递企业是否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治安保卫人员、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聘用保安等巡逻守护人员;

(二)邮政局(所)营业网点(不包括邮政储蓄业务)、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等治安保卫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三)寄递企业是否制定了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了演练;

(四)寄递企业的从业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寄验视制度;发现企图邮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等可疑情况是否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县级公安机关和属地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寄递企业治安保卫工作应至少分别每半月、每周检查一次,督促企业落实治安保卫要求。对工作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报告相关上级部门并依法处置。属地公安机关接到邮政管理部门或事发企业有关非法扣留、拦截、盗窃邮件、快件,阻挠正常生产运行等情况报告,应及时组织处理。

第十五条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寄递渠道实施安全检查,可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档案、实际查看(包括查看监控录像)、模拟演练等方法和定期检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

第十六条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安全检查,应当有2名以上检查人员参加。

第十七条检查人员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或者工作证件,告知被检查企业的检查事由和依据。

第十八条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检查笔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企业的负责人或者陪同检查人员共同核对签名。被检查企业的负责人或者陪同检查人员对记录有异议的,应当允许其说明;拒绝签名的,检查人员应当在《检查笔录》上注明。

第十九条检查人员对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对检查发现存在治安隐患的寄递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严厉打击利用寄递渠道传递、贩运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弓弩、仿真枪、、剧毒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的幕后组织者,并严密监控收(发)件人行为动向,落实管控、防范措施。指导寄递企业提高发现危险、违禁寄递物品的能力。督促快递业将寄递信息数据提供给邮政管理部门,并通过安全的渠道提供给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技侦部门,实现对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的利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寄递渠道专项整治,妥善解决非法经营快递业务等突出问题。

第二十一条对群众举报及通过其他工作方式发现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下列问题,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要组织暗访检查:

(一)寄递企业接收、运输、投递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等禁寄物品的;

(二)盗窃、非法扣押、冒领、隐匿、毁弃、私拆邮件、快件的;

(三)寄递企业曾因接收、运输、投递禁寄物品和盗窃、非法扣押邮件、快件等被公安机关查处过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暗访检查掌握真实情况的。

第二十二条暗访检查应当制定暗访检查工作方案,经本级公安机关主管负责人批准,必要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实施暗访检查的民警不得少于2人。

实施暗访检查的民警对交办暗访检查工作任务的领导直接负责,不得向其他无关人员透露暗访检查工作意图、方案和本人真实身份。

暗访检查禁止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手段收集掌握情况,禁止指派非警务人员实施暗访。

第二十三条暗访检查实行检查报告和查处通知、通报制度。

暗访检查后,由实施检查的民警共同签名出具暗访检查报告,报本级公安机关主管负责人,重要情况上报上一级公安机关。

上级公安机关暗访检查后,对存在接收、运输、投递禁寄物品和盗窃、非法扣押邮件、快件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寄递企业,应当通知、通报所在地公安机关立即查处。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将查处进展情况或结果报上级公安机关。

暗访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应当依法由邮政管理、工商等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报邮政管理、工商等部门,并建档留存通报材料。

第六章奖惩机制

第二十四条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寄递企业安全检查应当建立考评和考核奖惩制度。

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寄递企业非法贩运传递禁寄物品等安全问题突出的,上级机关应当对负有直接检查责任的寄递企业保卫部门、公安局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先创优资格,并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邮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禁寄物品源头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凡寄递渠道涉嫌传递禁寄物品的,要逐件溯源到具体寄递企业及其收寄人员。邮政管理部门对涉案企业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收寄人员不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或明知为禁寄物品依然收寄、传递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邮政企业和其他快递公司对其所属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六条鼓励寄递企业的联络员和信息员提供可疑寄递物品的线索,按照其提供的线索在案侦中的价值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企业的知密人员不遵守保密规定,造成泄密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寄递企业的监控设备未全天24小时运转、监控资料的保存时间少于30天、未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报送监控资料或者未对寄递业务流程实行计算机管理,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九条寄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寄邮件、快件的,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快递企业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条寄递企业存在治安隐患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企业逾期不整改,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对寄递企业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政治安全报告篇6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三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第二十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其责任者。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十一条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实相应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第二十四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季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第二十七条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的资质。

政治安全报告篇7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单位主责、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和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部门考核内容,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市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并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公安、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市容、交通、水务、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园林绿化和农业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本条前款规定的政府有关部门,统称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有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承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消除;无法立即消除的,应当按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整改难度,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治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障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所需资金按照实际发生额列支,可以依照税法有关规定实行税前扣除。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二)督促、检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投入的有效实施。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拟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二)按照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三)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四)督促落实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措施。

第九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细化和明确从业人员、基层班组等基层作业单位和工艺、技术、设备等部门,事故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周期、责任等事项,对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验收各环节和资金保障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一)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

(二)非本单位原因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故隐患的。

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等情况。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监控和防范措施,必要时应当派员值守。事故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相关装置、设备、设施。

第十四条 事故隐患消除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验收。

暂停使用的相关装置、设备、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本市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定期通报本辖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预警信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排查时间、所属类型、所在位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治理措施及整改情况等内容。

第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事故隐患。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设立并向社会公布事故隐患举报渠道。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职责范围难以确定或者存在争议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协调、确定。

第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制定相关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目录。

第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采取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措施,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事故隐患报告的,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有关情况,采取治理措施;对于超出本部门管理权限的,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由本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市鼓励安全生产协会组织、技术管理服务机构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和管理服务。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举报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

第二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教育培训。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定期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或者未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将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隐患,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在一年内有两次以上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被约谈、教育培训或者行政处罚的信息,应当纳入本市信用信息系统,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布。

政治安全报告篇8

【解说词】本次演练活动名称为“XX幼儿园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桌面推演”。本次演练全程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初始应对,即逐级报告、先期处置与预案启动;第二部分,全面应对,即信息核查、现场检查、医疗救治、食品检验、紧急公告、事故调查;第三部分,扩大应急,即全面排查、源头追溯、信息公开、舆情监督引导;第四部分,应急终止,即患者全部康复、问题查明、隐患消除、涉事单位整顿。

第一部分初始应对

【解说词】X月X日下午,XX幼儿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食品安全事故打破了宁静。16:00时左右,先后有X余名学生不同程度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场景1】XX幼儿园,X月X日16:00,各班级陆续有学生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类似的症状。老师们商议后,由小二班X老师拨通园长电话汇报。

【C老师】园长!汇报一个紧急情况:今天下午4点左右,各班有X余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头晕症状,已送医务室就诊。目前还不知道生病原因,请指示!

【园长】照顾好生病学生!我马上到医务室!

【园长】(询问园医)情况怎么样?

【园医】多数学生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发病情况相似、时间集中,怀疑食物中毒引起,建议送医院救治!

【园长】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将生病学生送往a医院!通知老师统计生病学生人数并做好稳定工作。我马上向区食药局和区教体局报告!

【专家点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设有食堂的幼儿园、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等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要对食品安全事件高度重视和敏感,一旦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件,要立即按照《预案》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排查情况、统计人数、转运救治、信息上报、稳控局势等,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数、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等基本情况。

【解说词】救护车很快到达展开急救,生病学生被送往医院。下面进入突发事件报告环节和先期处置环节。首先,幼儿园向区市场监管分局进行报告!16:20分,XX幼儿园园长拨通区市场监管分局电话。

【园长】报告区市场监管分局!我是XX幼儿园园长。今天16:00时左右,我园学生陆续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已有X名学生被送到a医院进行就诊。目前,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建议尽快派人调查!

【区市场监管分局】好的。马上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请保护好幼儿园食堂现场,统计好发病人数,注意发病症状,如有新情况请及时报告。

【解说词】幼儿园将情况也报告给区教体局,区教体局立即派人赴现场,同时区市场监管分局向区食安办报告。

【场景2】各部门联动

【区市场监管分局】报告区食安办!我是区市场监管分局。今天16:00点左右,区XX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截至报告时,类似症状学生已达X名。幼儿园已将他们送a医院救治,目前,发病人数还有上升趋势。

【区食安办】请你们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处理,我们会向区政府汇报,并通知食安委相关单位协助调查。

【解说词】区食安办将情况向区政府主管领导XX副区长及区政府办、区应急办报告,长指示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处理并亲自赶往现场指挥,区政府办向有关区领导汇报并通报区宣传、纪检等部门协助处理,区应急办通报相关部门,做好通讯、车辆、物资设备等应急准备。

【区食安办】通报区卫健委!我是区食安办。今天16:00点左右,XX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截至报告时,出现类似症状的学生已达X名。幼儿园已将他们送a医院进行救治,目前,发病人数还有上升趋势。现将这一事件情况通报给你。请做好应急准备!

【区卫健委】好!我们立即组织医疗部门全力救治,并通知相关单位协查,请及时通报事态发展情况。

【区卫健委】通报区疾控中心!我是区卫健委。今天16:00点左右,XX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截至报告时,类似症状学生已达30名,已送a医院救治,目前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请派工作人员调查。尽快形成事件调查报告。

【a医院】报告区疾控中心!我是a医院,今天16:20分,我院陆续接到XX幼儿园学生就诊,截至报告时有X名学生,主要以腹痛、腹泻、呕吐、发烧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发病比较集中。目前尚无危重病人出现,无死亡发生。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

【区疾控中心】情况已知,已派人前往医院调查,请医院积极做好医疗救治,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呕吐物、排泄物采样工作。如出现异常情况随时报告!

【解说词】接通报后,区市场监管分局迅速派人赶赴幼儿园调查处理,区疾控中心赶赴幼儿园和医院进行现场采样和流行病学调查,区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协助调查,并向主管区领导汇报。

【专家点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行动要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转运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可疑食品封存、现场核查等工作,避免出现病人救治不及时或现场遭破坏等不利情况,同时要将情况上报,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危害程度、伤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信息(含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已采取措施、事故简要经过等,并随时通报或续报工作进展。

【区食安办】公安分局吗?我是区食安办。通报一个事件情况:今天16:00,我区XX幼儿园X名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的发病症状,目前在a医院就诊。区市场监管分局和疾控中心同志已赶赴现场,请派遣警力协助调查。

【公安分局】马上派人赶往幼儿园和医院。

【区食安办】XX街道办事处吗?我是区食安办。通报一个事件情况:今天16:00点,你辖区XX幼儿园X名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的发病症状,目前在a医院就诊。区市场监管分局和疾控中心同志已经赶赴现场,请你们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协助调查。

【XX街道办事处】情况已获悉,相关人员正在去现场途中,应急处置准备中。

【解说词】接幼儿园报告30分钟后,各部门人员已抵达现场先期处置。公安部门疏导交通保持道路畅通,维护现场秩序,封锁幼儿园食堂,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区市场监管分局向幼儿园相关人员了解情况,进行现场检查调查核实,对食堂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封存工具容器和加工场所。区疾控对食堂及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先期处置工作部署完毕后,XX副区长指示立即向市食安办报告事件情况,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半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同时市食安办也下达明确指示:全力救治发病学生,查找事件原因,密切关注事件进展,随时上报情况。派出应急协调科及有关专家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并向市有关部门报告,从市级层面全力支持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区食安办接指示后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

【专家点评】依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幼儿园食堂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开展救治,及时准确的将情况报告相关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报告后马上上报,食安办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处置,并及时向区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各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取样,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可谓应急反应迅速,符合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预案要求,先期处置得当。

【场景3】召开紧急会议。X月X日16:30主管副区长、市市场监管局应急协调科科长、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区食安办主任、区市场监管分局局长及副局长、区应急办主任、区教体局局长及副局长、XX街道办事处主任及副主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区监委副主任、区卫健委副主任、区财政局副局长、区各公安分局副局长、专家组成员参会。

【副区长】请相关部门汇报事件情况。

【区食安办】报告总指挥,16:25分,接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报告。今天16点左右,XX幼儿园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园方及时将发病学生送a医院救治,并将这一突发事件上报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和教体局。随后又发现X名学生出现上述症状,截止目前共X名学生发病,医院正全力救治,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区食安办接报告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并上报市食安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和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已组成先期处置工作组分别在事发现场和医院进行调查。目前从发病学生的症状、医院初步诊断结果、现场调查情况综合判断,高度疑似为食物中毒事件,鉴于中毒人数介于X-X人之间,目前无死亡病例,故建议启动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

【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局长】接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幼儿园食堂进行调查,从先期调查情况看,该园食堂证照齐全,从业人员都办有健康证,食品原料实行定点采购制度,早、午餐食谱与留样食品能一一对照,菜品都是即时加工,我们已对留样柜、仓库、冷柜、加工场所的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正在对幼儿园相关人员询问调查,有情况会及时报告。

【区卫健委副主任】事件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该事件为群体性集中发病,从发病学生症状、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情况以及医院初诊结果,初步判断为细菌引起肠道感染。疾控中心已对可疑食物和留样食品进行现场采样,并正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进行现场采样,同时指导医院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医院方面也正在协助我们查找事件原因,同时统计发病人数。

【区教体局局长】接到报告后我们20分钟赶到现场,立即组织园方全面排查情况,截止目前共有X名学生出现症状,幼儿园已通知老师密切关注学生情况,新发病例我们会随时上报,同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现在有部分家长已赶到幼儿园和医院,个别家长情绪激烈,我们正在做好安抚工作,幼儿园门口交通曾有短时间堵塞,在公安部门和办事处的大力疏导下已恢复畅通,救护车辆正常通行,园内秩序基本平稳,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XX街道办事处主任】办事处得知情况后,立即抽调人员组成应急小组赶赴现场,目前正协助幼儿园和医院维持正常秩序,我们抽调车辆3台用于应急处置,随后还将加派人手全力配合各部门工作。

【公安分局副局长】公安部门接区食安办通知后立即行动,目前幼儿园和医院周边交通已恢复正常,整体秩序平稳,个别情绪激烈家长已安抚,对幼儿园食堂的重点部位我们已划分警戒区域,便于现场保护和后续调查,下步我们将继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活动。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该事件发生在幼儿园这类敏感单位,社会各界将会高度关注,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各类媒体以及网络舆情的动向,同时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尽快查明原因、处置到位,根据情况通过新闻会、报纸、微信等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正面引导舆论,消除各类负面不实消息的传播。

【区监委副主任】监察部门将全力协助区食安委进行事故调查。

【财政局副局长】财政局将按照区应急委和食安委要求从区突发公共事件专项经费中给予资金保证。

【区应急办】此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事发突然,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处理好相关事宜。我办已通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应急通讯、车辆、物资设备能及时到位,同时我们把情况也上报市应急办,争取大力支持。根据目前情况,建议启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专家组成员】专家组针对该起事件目前的调查情况做出评估建议:鉴于该起事件发生在我区食品安全重点单位,发病人数在30-99人之间,尚无死亡病例。建议在幼儿园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临时指挥部,同时建议启动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

【市食安办应急科】截止目前,各部门对事故的处置迅速有效,符合有关预案的各项要求。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同意区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由启动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同时我们也会协调市里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希望各相关部门能按要求做好处置工作,并做好信息续报工作,以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副区长】根据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讨论后决定:经食安委同意,立即启动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请各部门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全力救治发病人员,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具体部署如下:

1.应急处置指挥部临时设在XX幼儿园,全体人员现场办公。区食安办、应急办组成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由食安办主任任组长,负责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应急处置信息,及时向指挥部及各部门报告、通报应急处置情况,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应急准备工作和落实情况。

2.区卫健委及相关卫生部门与医院组成医疗救治组。由区卫健委副主任任组长。负责医疗救治工作,督导医院方面尽快完成《医疗诊断报告》,高度关注患者患情,随时上报救治情况。

3.区市场监管分局、区疾控中心、XX公安分局及区监察局组成事故调查处理组,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局长任组长。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完成《事件调查报告》,评估事故影响,采取控制措施,涉嫌违法犯罪一经查实,立即交由公安部门侦办,涉嫌失职、渎职交由监察部门调查。

4.区市场监管分局、XX公安分局及XX街道办事处组成危害控制组。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任组长。负责控制食品、原料等产品的流通渠道,防止危害扩大。

5.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分局组成检测评估组。由区卫健委副主任任组长。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涉嫌产品进行样品检测、数据分析、为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提供技术支持,尽快形成《检测评估报告》报应急指挥部。

6.XX公安分局、教体局、XX街道办事处组成安全维稳组,公安分局副局长担任安全保卫组组长。负责维护事发现场秩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7.区工信委、区财政局组成物资保障组。由工信委副主任任组长,做好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8.区有关专家组建专家评估组,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与应急处置。

9.区委宣传部会同区食安办、市场监管分局和卫健委组成新闻宣传组,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组长,负责新闻报道、舆情监测,协调主流媒体做好新闻通报和工作,对外信息要统一口径。需强调的是:医疗救治组和事故调查处理组要迅速开展工作,深入一线做好应急处置。安全维稳组要和园方搞好稳定工作,安抚学生家长情绪,维护幼儿园安定秩序。各工作组每日13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和处置情况。新闻宣传组会后马上组织媒体记者召开新闻会,将事件目前的调查情况通报各大媒体。避免社会各界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我宣布:立即进入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环节。大家分头开始行动!散会!

【专家点评】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i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iii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分别由国务院、省政府和事故发生地市、县级政府启动相应级别响应。经批准并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后,要立即成立指挥部并运行,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指导、协助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本次食品安全事故发病人数介于X-X人之间,无死亡病例,未涉及其他县区,故评估核定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由事故发生县区政府启动响应并处置。

第二部分全面应对

第二天

【解说词】随着一般性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急响应环节各个机制高效运转,相关单位进入紧张有序工作状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全力救治病患,迅速查明原因,做好稳定工作,关注事态进展,及时上报情况。此时,发病人数已达到X人,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安全稳定、信息公开、抽样检测、危害控制等各项工作紧张高效进行中。

【场景4】先期新闻会

【新闻发言人】X月X日下午16:00,我区XX幼儿园学生在幼儿园食堂用餐后,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幼儿园及时将发病学生送a医院救治,并将这一突发事件上报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和教体局。现有X人出现上述症状,医院方正全力救治,目前没有现死亡病例。区市场监管分局执法人员和区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已组成先期处置工作组分别在事发现场和医院进行调查。一有进展即刻通报各位媒体朋友。请耐心等待。;

【记者】中毒的患者现在情况怎么样?

【医疗救治组组长】刚刚得到最新消息,目前a医院共收治此症状患者X名,已有X人经过紧急救治,病情稳定,今天就可出院;其余患者需继续接受治疗。医院方已经给出医疗诊断报告,大部分患者均为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类疾病,暂无生命危险。

【记者】幼儿园方面对于发病患者有什么安抚措施?

【安全保卫组组长】幼儿园负责人已表示,发病学生一切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及营养费用,均由他们暂付,待原因查明后按有关规定由责任方承担。发病学生耽误的课程幼儿园会安排老师补课。

【记者】事件的调查进行到什么程度?

【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经区疾控中心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现场采样,及患者呕吐物采样检验结果初步确定为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具体是何种食品引发的此次集中发病,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场景5】事故调查

【解说词】此时此刻,医疗救治组和事故调查处理组的同志们正全力以赴地救治学生、查找致病原因。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你好!这里是应急指挥部!

【医疗救治组组长】报告指挥部:我是医疗救治组组长。事件发生后,a医院已启动医疗救治方案,组织内科、儿科、感染科、检验科、急症科专家会诊,危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大多数患者经输液和服药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区疾控中心已经派人赶赴幼儿园,对师生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指导。汇报完毕!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好的!请继续落实相关工作!

【事故调查组处理组长】报告指挥部:我是事故调查组组长。我组人员已经开展调查,通过疾控中心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进行现场采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为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确切的致病食品和致病因子正在检测和排查中。汇报完毕!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请继续深入调查事件原因!有新进展马上汇报!

【解说词】事故调查处理组工作人员紧张工作着,区市场监管分局对幼儿园食堂食品原料进货地点进行调查。执法人员前往食品采购地点进行抽样检验。区疾控中心进行食物样品检验分析和细菌分析。此时,事件原因仍不明朗。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你好!这里是应急指挥部!

【事故调查处理组】报告指挥部:我是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我组从食品流通环节针对幼儿园食堂的食品采购地点进行了调查,正在进行食物样品检验。事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请继续加大力度调查!高度关注事件发展动态,发现情况随时上报。

【解说词】经过各组人员加班加点紧张工作,调查工作似乎有了眉目。X月X日下午医疗救治组和事故调查组相继上报情况。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你好!这里是应急指挥部!

【医疗救治组组长】报告指挥部:我是医疗救治组组长。医院方已经确诊学生发病原因都是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类疾病,症状多为腹泻、呕吐、无力、发烧等症状,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大部分患者处于康复阶段,症状较轻已恢复健康。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医院方面进展顺利!请你组继续关注!不要松懈!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你好!这里是应急指挥部!

【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报告指挥部:我是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我组经过排查,区疾控中心检验,发现学生午餐样品含肠炎型沙门氏菌,这种病菌多存在于未经过高温杀菌的肉禽、蛋类等食品。经疾控中心检测比对,幼儿园午餐食用过的卤牛肉高度可疑,目前调查取证工作正在进行。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请继续努力!随时上报!

第三部分扩大应急

【场景6】事件维稳

【解说词】事故调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XX幼儿园弥漫着不安和躁动,家长、学生的担心与恐慌愈发强烈,终于演变成与园方的冲突。

【家长】你们把我孩子吃得上吐下泻,必须给我们合理解释!要有个后遗症,我就告你们!

【园长】各位家长请冷静!现在正在全面调查此事,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请耐心等待!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生病的孩子。请你们一定要相信幼儿园相信政府!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答复!请相信我们!

【家长】少来这套!不要来敷衍我们!

【解说词】其他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园长,教体局和办事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劝阻。

【安全维稳组副组长】各位家长请冷静!我是教体局分管副局长。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过!但愤怒不能解决问题,请你们一定要耐心等待!现在经过区疾控中心检验,发现学生午餐样品含肠炎型沙门氏菌。有关部门正在对可疑食品进行调查取证。幼儿园和政府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答复!

在公安干警、教体局和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疏导下,家长们陆续退出幼儿园。

【场景7】X月X日下午17:00,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召开第二次会议。主管副区长、市食安办应急协调科科长、区食安办主任及副主任、区市场监管分局局长及副局长、区应急办主任、区教体局局长及副局长、XX街道办事处主任及副主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区监委副主任、区卫健委副主任、区财政局副局长、公安分局副局长、专家组成员参会。

【副区长】请各组汇报一下处置情况。

【医疗救治组组长】截至目前,医院共收治发病人员XX人,其中XX人病情较轻,经治疗后今天已出院,另外X人则留院观察。由于救治及时,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出现严重症状,所有患者目前处于康复阶段,预计X天后可全部出院。医院方面已经做出了《医疗诊断报告》。

【安全维稳组组长】治疗期间家长与园方发生过几次的冲突,被公安干警有效制止,教体局和办事处及园方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努力沟通、协调,家长方目前态度平静,园内秩序趋于安稳。

【新闻宣传组组长】事件发生后,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及时召开了先期新闻会,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舆论基础。同时发现有部分网站和论坛持续关注此事,大部分都能够客观公正地报道,目前整体舆情方面比较平稳。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同时建议适当时间召开第二次新闻会,公开有关情况,正面引导舆论。

【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我组工作人员根据发病人员的临床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细菌检验结果综合判定:发生在我区XX幼儿园这起事故是由于幼儿园食堂采购的卤牛肉出现了变质,人员食用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卤牛肉后引起了食物中毒。经市场监管和卫健委合力调查,发现此次事件的原因是便利超市供应的卤牛肉在X月X日夜间由于冷藏柜故障,造成储存温度过高,导致牛肉发生变质,超市人员并未及时发现,变质的卤牛肉被幼儿园食堂购买并食用,导致了中毒事件的发生。

【副区长长】根据各工作组汇报的情况,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做出如下部署:

1.医疗救治组继续关注患者的康复状态,如有新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办公室。

2.安全保卫组留守XX幼儿园,密切关注园内外情况,保障幼儿园及周边秩序的稳定。告知园方、学生家长,指挥部将近期再次召开新闻会,请耐心等待。

3.新闻宣传组要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导向,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并着手准备第二次新闻会。

4.事故调查处理组及危害控制组针对引发这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食品进行溯源追查,严厉处罚,引以为戒。

【解说词】事故调查处理组及危害控制组对便利超市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调查查明:便利超市XX月XX日共进货卤牛肉XX斤,因存储环境不佳,导致牛肉变质,超市人员未及时发现。X月X日上午,便利超市向XX幼儿园销售卤牛肉X斤,目前便利超市销售剩余X斤,已全部追回销毁。随后执法人员将按有关规定对便利超市售卖变质食品一案进行依法处理,同时对幼儿园食堂管理者、采购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在食品原料购进、存储、索证索票、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发病人员医疗费用均由幼儿园、超市方承担并附带相应赔偿。a医院做出《医疗诊断报告》;区疾控中心做出《实验室检测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组做出《事件调查报告》。X名专家针对《事件调查报告》进行了评估论证。X月X日,所有患病学生都已康复出院,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向区食安委建议此次应急响应终结。同时上报市食安办和应急办。

【专家点评】启动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响应后,各小组能够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工作讲求时效,部署周密,处置得当。历时X天,本次食物中毒人员全部康复,事件原因全部查清,危害全部消除,处置工作全部结束。此次应急响应符合应急预案规定的工作要求。可以进入响应终结。

第四部分应急终止

【场景八】应急终止

【解说词】指挥部综合各小组情况,通过对形势的研判,确定应急终止。

【副区长】鉴于本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病人员全部康复,事件原因全部查清,危害全部解除,处置工作全部结束,区食安委和区应急委研究后决定:应急响应终结。同时各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并且要举一反三,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政治安全报告篇9

办公室对照全县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逐项梳理工作落实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情况

县局党委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学习贯彻工作,召开党委会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学习条例的主要内容,会议要求将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全局各个支部、每名党员,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请示报告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如实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报备有关重大事项。截止目前我局没有发生重大事项应请示未请示、应报告未报告问题,做到该请示请示,该报告报告,切实加强责任担当。

二、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情况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实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少数服从多数。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拟定全椒县税务局工作规则,完善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邀请相关部门参会并发表意见。

三、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日常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每半年通过党委会全面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宗教领域涉税事项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线索过程中,密切关注意识形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加以解决。

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情况

全面推进依法治税,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全面梳理权责清单,清理规范权责事项,优化职权运行流程,明确标准规范,并按要求及时做好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持续推进税收行政权力、税收政策法规、税收征管执法、纳税服务和自身建设公开。积极发挥门户网站和各类新闻媒体的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度,让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协助党委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

协助组织安排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做好会务保障及相关材料撰写工作,协调落实在推动中遇到的问题。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严格考核及责任落实。

六、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情况

积极发挥绩效管理抓班子带队伍作用,将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与党建部门配合,细化党建中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指标内容,对各职能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结果运用。

政治安全报告篇10

一、组织机构

成立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治的组织、联络和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冷社联担任,副主任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小文担任;成员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名单附后)。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定期通报各部门专项整治进展情况、组织开展联合调研和联合督查、研究解决整治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专项整治的工作指导,协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任务分工

(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药品的审评审批和再评价,确保上市药品的质量安全,从源头上把好药品安全关。

2、组织、协调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案件的查办工作,组织召开涉药案件会商、研判、听证会议,收集、通报、制售假劣药品案件信息,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

3、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媒体的药品广告进行监测,如发现违法违规药品广告,立即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案查处。

4、履行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职能,严格实施药品质量规范和质量追溯制度,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监控。

5、负责向社会用药安全警示、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信用等级及安全用药知识信息。

(二)市卫生局:

1、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用的监督管理,对医疗机构非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进行处理。

2、负责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和用药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严格禁止医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参与药品虚假宣传或变相促销活动。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基本用药知识,指导公众从合法渠道获得医疗用药救治。

(三)市公安局:

1、组织、指导对制售假劣药品案件的侦查工作;

2、针对当前药品犯罪动态,研究、制定预防、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对策。

(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制定和组织实施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医药储备,提高药品生产供应能力。

(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依法严格监管利用互联网等媒体的药品广告。重点整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虚假药品广告的行为;利用新闻形式以及健康资讯栏(节)目变相药品广告的行为;在药品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名义和形象做疗效证明的行为;非药品在广告中宣传药品治疗作用的行为。

2、加强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案件的查办和督办工作。加强药品广告环节和源头的监管,严厉查处虚假违法药品的广告者和广告主;及时查办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监测发现、群众投诉举报的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案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药品案件的督办力度。

3、健全完善广告监管各项制度,推进广告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广告监测、巡查、广告审查员、广告经营资格检查、广告案件查办落实、违法广告举报投诉、违法广告公告等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大曝光典型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力度,警示消费者,震慑违法行为人。

三、联席会议

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其他部门参加。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研究制定专项整治的政策措施;协同查处重大假劣药品案件;定期或不定期向办公室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编印简报。

(三)联席会议共设5位联络员,分别由5个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成员单位如有需要提交联席会议研究的事项,先由联络员向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提出建议,由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确定是否召开或何时召开联席会议。

(四)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之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将会议议定事项予以明确,经与会单位同意会签后印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按照《会议纪要》的内容,认真组织落实相关工作。

四、时间安排

五、工作要求

为确保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赶超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必要经费,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措施,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进度安排,努力形成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监管有序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