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实践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3:07

社区实践计划篇1

一、总体目标

要认真学习贯彻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动员和激励城乡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围绕服务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主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建设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聚焦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成风化俗,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主体力量,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彰显“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主要任务

(一)抓阵地,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

整合现有的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完善五大平台:一是理论宣讲平台,整合宣教、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综合服务中心等;二是教育服务平台,打造各类学校、儿童活动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三是文化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好各类文化广场、图书馆等多种文化场所;四是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整合科普角、农家书屋等;五是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球馆、体育广场、学校操场、各类健身活动中心等。

(二)抓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以社区“六位一体”组织机构,社区志愿服务队要根据自身需要,适时招募志愿者,吸纳本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等,增添新力量。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和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服务基层,保证志愿服务活动顺利进行。

(三)抓重点,深化文明实践活动内容。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开展理论宣讲服务。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基本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全年的意识形态专题系列宣讲活动。

2.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开展教育服务。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关爱保险宣传教育活动、预防登革热教育活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城乡低保政策宣传活动、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等。

3.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开展文化服务。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道德模范、向身边好人学习评选活动、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4.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技科普服务。开展“生育关怀”宣传活动、国防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普及献血健康知识活动、普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教育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5.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身体育服务。结合全民健康主题活动,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村(社区)气排球联谊赛等群众体育比赛,提升公民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振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6.弘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创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五一劳动节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社区老年人“读书会”志愿服务活动、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等。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小组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等工作;宣讲员负责宣讲;管理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社区实践计划篇2

一、深入学习

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必读书目,拓展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自觉性,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想、增强科学发展信心、凝聚科学发展共识上取得新的进步。

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1、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在前一阶段学习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召开座谈会、登门走访、书面征询、个别谈心、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广泛深入征求各方面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

2、紧扣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和个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体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

3、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开展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活动。重点开展“八查八看”活动,即:查学习,看科学发展观认识深不深;查思想,看科学发展的观念牢不牢;差思想,看科学发展的路径对不对;查措施,看科学发展的行动快不快;查机制,看科学发展的动力活不活;查特色,看科学发展观服务项目行不行;查实绩,看科学发展的成效好不好;查作风,看科学发展的工作实不实。同时,召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思想、学习、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从日常工作、思想觉悟上分析原因,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明确努力方向。

三、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1、撰写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运用深入调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民主生活会的成果,以检查分析问题和清理科学发展思路为重点,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工作要求,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

2、社区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并经办事处审阅把关后,采取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在充分吸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召开支部扩大会议,进一步研究讨论,反复写该完善,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稿。

四、组织群众评议

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在全体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并进行评议。对于群众的评议意见,要认真汇总、树立,搞好反馈,并及时吸收到分析检查报告中。

社区实践计划篇3

在理论层面上,行动研究是一种相对适合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开展的教学研究模式。在行动研究中,社区成人学校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以当事人的身份积极采取行动,去解决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行动研究是他们比较有效和现实的培训和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当前社区成人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给一线的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社区成人学校教师究竟如何在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本文所提出的社区成人学校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根据国内外教育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一线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基本状况归纳而成的。

2.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

2.1突出问题导向

社区成人学校教师行动研究是以社区成人学校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社区成人学校教学理论的产出,而是为了社区成人学校教学实践本身的改进,也就是说它所关注的是社区成人学校教师们日常遇到的实践问题。

2.2强调动态生成性

行动研究不强调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的严格性,而重视教师的差异和主观能动性。它要求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和逐步深入的认识,不断地对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方便把本来未考虑到却在行动中显现出的各种情况和因素容纳进去,而不强调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序,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体现出研究的动态生成性。

2.3注重教师主体性

社区成人学校教学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工作在社区成人学校教学实践第一线的自己所教课程教师。社区成人学校教学行动研究强调社区成人学校教师本人通过研究来对自己的自己所教课程教学实践作出判断和反思,并不断对其修正,以此来改善教学实践。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是在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实际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当事人,他们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研究者,既是研究结果的应用者,又是研究结果的产出者。

3.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

3.1课堂观察练习

课堂观察是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社区成人学校的课程上课场所相对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相对多样,学生在长时间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其对课堂观察能力的要求自然更高。观察者在观察本校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时,经常会注意到别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有可能会基于这个问题去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利用研究的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3.2确定研究课题

社区成人学校教师在日常的自己所教课程教学中通过观察、分析、鉴别去发现问题并对其予以界定,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指出问题的焦点,以期对问题的实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从而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最终确定研究的课题。

3.3制订研究计划

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包括“总体计划”和各个“分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常可包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评价的方法、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研究计划是可以不断修正的。

3.4实施行动

“行动”即计划的实施,它是社区成人学校教师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研究者在实施行动时应注意:1)在实施行动时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2)严格要求在真实的社区成人学校课教学情境中进行操作;3)根据自己所教课程课教学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研究计划作适当的调整;4)做好实施行动情况的记录工作,收集学生和社区成人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资料。

3.5评价

这一阶段需要基于社区成人学校行动研究的特点,对它进行评价。社区成人学校行动研究的评价标准可归纳为:第一,研究是否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或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研究是否达到了解放教学实践者的目的,提高了他们本人从事研究的自信和自尊;第三,研究是否发展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加深了他们对教学实践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质量;第四,研究计划和资料收集的方法与教学实践的要求是否相容。

社区实践计划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性及其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理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管理和3S技术为支撑。其核心知识体系涵盖地理学、数学与信息学、规划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有着丰富自然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该学科具有地理学的三大学科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

人文地理c城乡规划专业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道路。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已清晰地为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构建了“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在此专业指引下,毕业生应具备三大基本技能:通用技能,即所有专业学生大学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即学生必须掌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专业创新技能,即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2]。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例

韶关学院地处粤北山区,为典型的地方高校。该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础上,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要求拆分,于2013年开始专业招生,目前已招收在校生近150人,制定并实施了2013版、2014版、2015版共3个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指引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明朗、清晰。

1.以“三性、两需”为目标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植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和未来需要,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需要认真分析专业和社会需求关联性,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未来。以“三性”(即地方性、实践性、创新性)、“两需”(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遴选、调整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

充分考虑到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对人才需求,以及珠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不愿入职粤北的现实情况下,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确立了“立足粤北、面向广东”、“强化应用、凸显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扣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强调主动对接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为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方向与地方特色的凝炼,紧紧围绕粤北山区城乡建设、旅游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学院实际,以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遴选出“社区规划与房地产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2个专业方向,得到韶关市城乡规划局、韶关市城乡规划与市政工程设计院相关专家的认可。

2.以“依托学科、注重实践”为原则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建设。地方高校“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坚持“厚实基础、适度口径、注重实践、提炼特色”的总体原则,通过厘清职业岗位、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起面向职业需要的、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以及基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突出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减少或删除与专业能力培养无关的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校内课程的设置。增加实训(实验)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校外课程比重。通过“三减”、“三增”,进一步优化课程群内部“基础”、“技能”和“应用”结构,形成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行业特色的理论基础适度、专业技能厚实、应用实践凸显的专业课程体系。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地理学科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原则,构建起具有专业适用性的“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实践应用”、“2年厚实基础、1年专业方向分流、1年实习实践”的211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减少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课程课时数,增加数字测图、画法几何、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技能型、实践型课程。突出快速手绘、微观空间设计与宏观空间规划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构建从单功能景观设计混合型街道(片区)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的自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实践、实操性课程体系。增强三性(即“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三型(“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在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3.以“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体系,重理论教学考核、轻实践教学评价的传统教学理念,建立起课内外联动、校内外协同、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需要更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实验、实习)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促成课程实验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的体系化。课程考核需要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考评制度,增强考核自主性、过程性和创造性。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将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结合、教师主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三结合”,积极探索和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阅读”和“小组学习汇报”、《村镇规划》的“真题剖析”与“规划实践”等,即是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科技创新、暑期“三下乡”、“挑战杯”、“专业技能大赛”等为平台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具体科研、教研和行业规划项目实践,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校内院系间、校地间教学资源、实习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实用型课程的共同分担,规划实践活动、规划项目、人才培训的校地对接,促进了本专业教学模式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

4.以“双师、双证”为重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水平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既具有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科技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能力[3]。“双证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拥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又有行业岗位所需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双师双证型”教师是支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相比较而言,他们跟行业联系沟通密切,熟悉行业动态、操作流程,更容易把行业、岗位上的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带入课堂,指导实习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师资队伍中拥有众多“双师型”、“双证型”教师,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中的骨干作用。这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以实施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发展中提出建设一支行业职业素质高、教学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证型”教学团队的师资培养方案。一方面,通过外聘途径,邀请规划、测绘、园林、地理等专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行业相关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实践指导,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随岗培训和挂职锻炼,激励专任教师考取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人才招聘注重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历或具有行业执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教师。目前,本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其中,3人拥有“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2人被聘为“韶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4人有在规划设计部门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随着“双师双证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高,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服务”的特性和水平进一步得到加强。

5.以“两体系、一办法”为抓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过程管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等,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尤其是需要“两体系”、“一办法”教学过程管理,即建立和完善基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维专业评估、人才评价体系,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社会反馈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

为此,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改变了传统课程成绩的3∶7(即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比例设置,创新考核模式,设计开卷考试、小组作业、课程设计、实践实训等多种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30%∶50%∶20%”的三维评价体系,突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型(技能型、应用型)和两性(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特色。建立起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到社会反馈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校地协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与变更制度;教师教学效果的学生、同行与督导专家的“三S”考评制度;学生能力考核的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社区实践计划篇5

关键词:社会需求;居住区规划;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tU98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82-0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一直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特别是大规模的居住区开发建设。在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背后,一些城市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城市特色减少、活力降低、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与邻里关系被打破。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人为本”“生态文明”,要求城市发展由粗放式向内涵式生态文明城市转变,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这种转变既是国家层面城市发展建设战略问题,也是城乡规划学科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居住作为城市第一主要功能,其规划建设该如何以人为本,体现当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既是规划实践者面对的问题,也是规划教育者应思考应对的问题,即如何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规划人才?

一、时代背景特征

(一)“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

近年来,深圳、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提出“存量规划”的概念,其城市规划的重心已由空间扩张的增量规划向城市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存量规划转变。各城市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居住区面临着内外功能与外貌形态不适应当前城市发展节奏与居民生活要求,急需新一轮更新改造。而中国现行各大院校规划教育主要服务于空间扩张的增量规划,基本是以新开发为主的居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为主,大多数教材中不包含旧居住区更新改造相关内容,因此,这样的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通常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2014年末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5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2051年老龄人口将持续稳定在31%左右。

可见,中国老龄社会已不可逆转之势迅速到来。居住区作为老年人生活依托的主要空间,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居住区规划教学应对此作出专业教育与应对。

(三)居住市场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居住观念从追求“生存性居住”向“高品质居住”转变,对居住区的景观环境、绿化生态环境、配套设置、社区邻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

购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住房而是一个完善的社区。而当前的居住区规划教育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局,而关于居住区景观环境与空间环境设计无论从理论教学还是课程设计都未引起足够重视,景观设计更是缺乏系统性,基于满足使用者实际需求的设计意识和理念还未形成。

二、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原理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

城乡规划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因此,主干课程一般都制定了原理、课程设计实践两个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规划原理学习的深化与知识体验。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拿到居住组团设计任务书一脸茫然,无法将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在设计中实现,更难以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即出现原理到设计断层的现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差。

(二)景观设计缺乏创意

学生缺乏系统的景观设计知识体系支撑,特别是针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知识体系,因此,在学生做完规划布局后,对于景观设计往往无从下手,缺乏创意。此外,担任课程设计的专职教师大都有城市规划的专业背景,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他们更多地是评价,对于指导学生设计往往深度不够,最终出来的景观环境多为一片绿地,缺乏多样化,从而影响最终方案的效果,达不到应有的功能需求。

(三)教学手段缺乏多元化路径

信息化正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对于城市规划教学也同样如此。而很多科任教师,特别70年以前出生的中老年教师,他们利用信息化平台辅助教学的能力偏弱,而90后的年轻一代深受现代科技的影响,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更希望、更接受与教师实时互动的学习形式。而当前的教学仍然以面对面单向传输的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已经远远不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三、教学思路调整与探索

(一)完善教学内容

首先,增加旧居住区更新改造知识内容,重视这部分知识在居住区规划原理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完善旧区更新知识体系,不仅是旧区规划的理念教育,同时,还包含设计策略与规划方法等具体知识体系的建立。重视传统居住文化与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旧区更新改造,提升各个城市旧城区的功能与品质,特别是1998年之前住房实物分配政策下建造的住区。

其次,加强老龄化社会城市规划应对教育。社区养老是中国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居住区规划教学中,针对老人群体的居住需求,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分析其空间需求,加强规划设计应对措施。

再次,加强住区景观设计知识体系教育。如将景观设计相关课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前开设,将以如何实现图面表达为主的景观设计转变为以如何被居民使用与感受的空间设计,以适应当前“高品质住宅区”的要求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最后,在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设计环节,转变以新开发为主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住区新开发、旧区更新、老龄住区(或者特定群体住区)规划三种形式并存的设计任务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后期通过成果汇报,完善不同选题知识体系的建构,如表1。

(二)教学环节设计程序改革

教学环节由“理论实践”变为“理论体验实践”。“体验”环节的设置,不仅是用活生生的案例进行现场教学或让学生体验实景带来的视觉冲击,更主要的是通过从物质空间与居民需求和物质空间与居民精神归属两层面设置问题与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疑问与任务去现场体验与调研。在最终汇报环节,可以邀请专业物业管理人员与住户代表共同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入课程设计和做出更好的设计作铺垫,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和社会调查能力(表1)。

(三)增加方案科学评价方法教学内容

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引导城市规划与建设,学者需要数据的可视化研究,以及对物质空间的评价。当前对新的方案生成的量化评价分析主要以软件模拟、数据预测、与相关规范限值的比较为主。对于旧区改造环境的分析主要通过仪器检测或监测,分析内容涉及声、光、热、风、空气品质、土壤等。这些量化评价知识体系与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使方案与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与科学性,因此,城市规划教育应适当引入相关知识体系。

(四)适应信息化时代多元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多元化的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借助于网络,利用电脑、手机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辅助教学尤其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如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微信群、QQ群等。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针对一些普适性问题(图1),以固定格式的模板来回应学生常见问题与困惑;对于一些用文字表述不清楚的问题,可采用微视频辅助网络教学来解决(图2);而微信群、QQ群则相对比较灵活(图3),可针对学生突发问题随时答疑。

四、结语

对美好居住的探索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未来,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居住问题的解决将会更加复杂,其研究方法与涉及的领域将会更加多元,因此,城乡规划教学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市场导向、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加强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的研究,培养符合实践需求的规划人才,推动城乡居住环境的改善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陈刚.“由观到悟”――城市规划准也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46-148.

[2]赵万民,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教育改革[J].城市规划,2014,38(1):62-68.

[3]段文杰,唐小晴,等.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调查分析―跨文化视角[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社区实践计划篇6

(一)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大多数高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培养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的空间,导致的结果是:在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没有园艺专业学生强;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强;在设计表达方面,没有美术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而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学生,则实践能力差,适应工作的时间长。

(二)实践教学相对较弱,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差

大多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但课程实践时间和认知实习时间较少,理论讲授较多。学生动手机会少,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

距现代园林发展要求较远现代园林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不同的层面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同。宏观层面的工作内容是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包括对规划地域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调查分析,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各类动植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社会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学科。中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是场地规划,是对建筑、设施、地形、给水、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中观园林的重要内容。中观层面的规划成果包括绘制各类地图、概念性规划、分项规划、报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批所需的文件资料,其规划设计的内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小品等具体详细的内容。

二、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分析

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偏重于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同时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教学,主要培养风景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设计、施工、管理、栽培养护、植物繁育等方面。

(一)契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园林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所包含的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十分广泛。园林人才的从业范围囊括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到区域性的景观规划。因此,无论哪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方面的知识学好学精,成为一个适应园林行业各部门需要的通才是不可能的。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公园设计、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园林效果图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绘制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规划设计事务所、园林绿化设计企业、园林工程公司及其他需求相关职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图绘制等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现场监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园林植物方向: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绿地养护、园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园林、城市建设、农业、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强基础、强实践、突出方向、提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教学符合教育规律。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教育、园林构成要素认知开始,到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复杂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的传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在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方向,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完整的知识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园林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保证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遵照学生意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突出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择业与自主创业的能力。

4、运用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据知识群体组织课程模块,进行开放式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培养,突出学院特色,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课程大纲设置中采取专业方向“模块化”与拓展课程“巧于因借”的手法。专业知识模块化:一是园林规划设计模块,课程包括景观评价、公共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园林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乡土景观、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景观安全、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二是园林工程模块,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园林工程概预算;三是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盆景与插花艺术、造园材料、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园林苗圃;四是艺术设计模块,课程包括3大构成即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与动画设计;五是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课程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环境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恢复生态学等;六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风景区文化历史、风景旅游区规划、风景旅游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1、教学实习和专业认知实习全面展开。丰富的游历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强其对于自然、城市和人文的认知和感悟。

2、专业劳动和专业调查作为培养专业精神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与教学同时进行。通过专业劳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生产性劳动实践,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园林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吃苦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当代社会园林行业迅速发展,在园林示范性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园林专业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改善学院园林专业学生教学状况不断努力。

社区实践计划篇7

摘要:以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从教学环节、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三方面总结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外实习基地等改进措施,并得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应着力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41-04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西咸新区的成立,未来陕西必将成为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其发展需要大量的城乡规划人才。西安工业大学作为陕西省的普通高校,应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资源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增强学生的规划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充分结合省域及地域特征,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是该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自1956年第一次出现城市规划专业,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期间历经各种变故,但自1978年恢复城市规划专业至今,亦有30年的历史[1]。在这期间,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由最初的30余所发展到今天的180余所,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在这180余所院校中,主要分三大类别,以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代表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以文科地理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代表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以及包括以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代表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3]。由于各个院校的专业背景、办学时间、办学特色不同,因此各院校应结合各自实际,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制和专业培养模式。

(二)专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省属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其城市规划专业产生于建筑工程学院,是典型的依附于土木工程而建立的城市规划专业。该专业自2002年创办至今已有8年历史,共培养4届250多位毕业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成绩[4]。2009年基于专业发展及与国内绝大多数院校接轨的考虑,学制由4年制改为5年。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下不足。

1.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10年的办学发展,已由最初的1个班、2~3名专职教师,发展成为如今2个班、10余名专业教师及数名兼职教师的规模。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如下不足:(1)从观念层面看,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中,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于学校、专业的定位。(2)从师资队伍看,由于对教师队伍学历的高要求,使得现有师资队伍多偏重于理论型,大都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规划设计及相关领域一线的工作经验。为此,虽然课堂理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学生缺乏对专业实践的认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在求职中社会认可度也受到限制。

2.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在2009年由4年制改为5年制,教学要求、教学体系等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与国内开设此专业的老牌院校(此处指建筑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在建筑学及规划学教学、科研等方面突出的八所院校,它们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毕业后有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比,该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仍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地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有更加完善的体制作保证。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为保证高年级学生颇有成效地在设计单位完成一年的实习,就必须要求课程设置更加紧凑、教学环节更加灵活、教学监控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使高年级学生从容应对找工作、实习、考研等带来的压力,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3.实践教学急需提高

实践环节是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关键。目前该校实践教学从内容到时间安排与同类院校相比差别不大,如实习类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认知实习1周、工程测量实习1周、城市参观实习2周、城市规划师业务实践4周、毕业实习14周;课程设计类包括场地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课程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各1周;实验类包括模型设计32学时、城市规划快速设计64学时等。

虽然实践环节并不少,但是真正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的机会甚少。这导致学生作规划设计之前缺乏系统的社会调查,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难免主观臆断,缺乏实用性和客观性,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快速融入实际设计项目,实现

快速对接。

与其它新办城市规划专业院校一样,虽然实践性教学环节已经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并在教学的安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生的实践能力仍是最薄弱的环节[5]。

二、教学模式探索

(一)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直接推动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6]。

社区实践计划篇8

1.1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

6.4小结

社区实践计划篇9

教育是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递,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通过协调、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益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是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成长的全新的教育平台。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几年来,朝阳区教委、朝阳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集合区教研中心、朝阳教育分院与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的力量,通过整合、开发朝阳区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管理评估、条件保障、信息平台等多项机制,将大课堂工作常态化,形成了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的多项社会教育模块,使大课堂教学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朝阳区管庄学区正是全区生动活泼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朝阳区管庄学区在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着力于大课堂活动管理机制建设和课程开发,以行政引导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教师研发为平台,将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有机地渗透到学校学科教学之中,构建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以学校教学为主线,以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为教学素材,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方法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和独特鲜明的社会大课堂育人模式。

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管庄学区作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单位,从2009年至今,始终以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这个重大教育工程的宗旨为研究的宗旨,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管庄学区整体推进的策略是加强研究、规范管理、展示过程、科学评价、梳理成果。我们的成效是校校有特色、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保证工作的扎实推进,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

键。学区从健全机制入手,狠抓制度落实,形成了分层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学习培训机制,促进观念转变;汇报交流机制,促进共同提高;检查指导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成果收集机制,强化经验推广。学区像抓语文、数学学科一样抓社会大课堂,做到社会大课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有人管理,有人组织。学区创编了“社会大课堂学生教育计划书”,明确不同资源单位的教育目的、项目内容、教育措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走进不同的资源单位,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能力和认识。

强化研究,物化成果

社会是知识的摇篮,自然是人类成长与发展的空间。然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转化成有价值的社会教育资源,纳入现行教育体系,而形成的社会教育资源则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将其进一步转化成课程资源,通过具体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所接受。

为此,管庄学区成立了大课堂课程研发组,将基础教育小学学段的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美术、科技等课程与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密切结合,开发了具有独到特色、切合实际的多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课程,构建了社会大课堂所独有的实践体验性操作、开放式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启发式教学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现代化的教育特色。

我们的研究团队由市区领导、教研员、学区各校领导、学科教师组成。近两年,在朝阳区教研中心王颖主任的带领下,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与了“北京市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六个实践基地的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计划书的编写为教师们充分利用基地资源的优势、明确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步骤、物化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同时,带领部分学校及教师研制出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七个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指导手册》。

创设信息化平台,强化活动实效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能让教研、学校、教师各个角色在互动中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效应用。

1.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支持学区、学校、教师层级的分级式过程化管理;支持教学指导意见的;支持项目管理的数据化统计,并将实施成果以教学资源形式提交到项目管理平台中,进行大课堂课程化教学的集中展示。

2.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将资源和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将因“资源而资源”的参观和学习,转变为“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将资源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平台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益,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已具备了对大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考量基础。

3.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能够支持学区对各个学校进行工作评估。学区管理人可以设置具体的“评估指标”权重,评估指标公示,根据学校完成的工作情况形成整体评价。

4.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除了指导教学、任务管理和评价之外,随着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的不断开发,平台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完善的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资源目录树管理模块,可以直接从后台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目录树,管理学校大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活动资源。

引领学校加强大课堂资源群建设,促学校特色发展

面对丰富的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管庄学区在将大课堂活动资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学区的指导下,各校根据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学生需求,有意识地对各社会大课堂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开发,构建各校相对固定的大课堂资源单位对象和活动课程,形成了一个个以自身发展特色为核心,以不同侧重的活动课程为内容的校级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群,在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区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教师有专业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教育氛围。

社区实践计划篇10

一、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内容: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4.《成长花絮》(期刊说明附后);5.《“三常规”实施手则》;6.每位学生自备16开软皮日记本一本,统一用名《青春碎语》。

操作方法: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用作主题班会、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德育道德讲堂等策划、设计、实施的参考教材,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人成长教育的理论范本)。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此手册是班主任工作纪实考评手册,一年内完成,内容分上、下学期)。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此手册为学生的成人成长综合素质评定手册,高中两年内完成,初中三年内完成)。4.《成长花絮》(此手册为学生的德育文学期刊,稿件栏目及要求另附说明)。5.《“三常规”实施手则》(此守则分为“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希望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就常规要求及内容认真、详实地对文本内涵作以解读,以此推进“三常规”在学生成人成长中的内化作用,为学生终生健康愉悦的发展奠基)。6.《青春碎语》(此文本为学生的成长日记,一年内完成)。

二、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

内容:1.主题系列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月;五月份,安全法制月;六月份,理想感恩月;九月份,尊师重教月;十月份,热爱祖国月;十一月份,诚实守信月;十二月份,生命成长月。2.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

操作方法:1.主题系列教育:要求班主任依据上述规定的内容,在不脱离活动主题核心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情,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做个性化的设计与编排,要形成书面文本记录。2.节日系列教育:依据本班实情,对本学期的重大节日,班主任可做有选择性的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指导篇中的内容,明确规划人生在自我成长中的目的、意义、作用,提高认识,树立意识,明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长规划设计中“第五部分”自我规划蓝图展望部分的三年远景规划,并按要求按月完成本学期的学期规划。

四、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

内容:1.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总时数一学期不能少于100小时。2.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班级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3.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祭奠先烈、环境卫生我有责、班级自制周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概况简述内容,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熟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树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自我成长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高一学年每学期要求完成《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的: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初三、高二学年每学期除了要求完成“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外,还需完成“③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案例”等项目各一次。

五、德育教育与班级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内容: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①班名设计与解读;②班风、班训;③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的通俗歌曲);④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的环境布置);⑤班徽设计与解读;⑥班旗设计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