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2:49

金融的特点篇1

为了透视近年来金融犯罪的特点与趋势,笔者对79个已公开的金融犯罪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96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危害

金融犯罪是发生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中的刑事犯罪。金融犯罪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法律秩序到底有什么影响?到底该怎样理解金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一种潜在的误解认为,金融犯罪主要是危害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认为金融安全就是金融机构的安全,就是银行金库中现金的安全。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真正理解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构成的巨大危害。

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包括两个层面:首先,金融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是所有经济活动的纽带。因此,金融安全和秩序既包括金融业之内的安全稳定、合法有序,而且包括了由金融业所连接起来的各行各业的安全稳定和合法有序-这是从范围的大小来看,金融安全和秩序的实际范围远远大于金融业本身。第二,金融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集散地,而且是各类风险和盈利机会的集散地。因此,金融秩序既包括有形物质财富的安全稳定的运作以及合法有序的流动,也包括了信用、信心、信誉、信任这些非物质要素-这是从秩序的性质来看,金融秩序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非物质性的一面。

从这一理解出发,我们便可以这样把握金融犯罪对金融秩序所构成的危害:

1.从最狭义的角度看,金融犯罪首先会造成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坏帐损失。

按照新的贷款分类方法,所谓不良贷款就是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注:见《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60页。)它们的损失概率分别在30~50%、50~70%、95~100%.在形成不良资产的所有原因中,金融犯罪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的79个案例中,直接或间接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下降的具体金融犯罪至少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贪污犯罪、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挪用公款犯罪、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办理金融业务造成金融资产严重流失的犯罪、金融票据诈骗以及贷款诈骗犯罪等等。这些犯罪的分布情况如下:

附图{图}

由表1可见,这些犯罪都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危及金融资产质量的重要原因。其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等犯罪给金融资产安全和质量效益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违法发放贷款行为、玩忽职守违法出具金融票证的行为、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的行为,以及各类票证诈骗、贷款诈骗行为,都极大地威胁到金融资产的安全和有序。当然,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咎于金融犯罪。除了金融犯罪以外,还有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

2.进一步看,金融犯罪还对与金融机构相关的非金融行业、企业的资产安全构成危害。

金融犯罪的危害后果具有连锁性、放射性、渗透性。金融犯罪是发生在一个国家经济中枢的至害因素,它的危害天然地超出了金融业本身。金融犯罪的这种连锁性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的:(1)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设立非法金融机构等非法经营金融业务方面的犯罪,直接造成受骗的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公众的财产损失。(2)有些票据诈骗、假冒信用证诈骗、伪造单据的信用证诈骗、伪造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犯罪,都可能造成银行开户单位、结算户的资金损失或货物损失。(3)违法发行股票、债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等证券欺诈,都可能使证券市场中各类投资者遭受财产损失。(4)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诈骗犯罪,本身就会连带出凶杀、伤害、纵火、投毒等暴力犯罪,使被害人遭受不应有的人身、财产损失。(5)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客户资金供个人使用的犯罪,既可能将挪用款项用于、贩毒、走私、购买换取假币等其他非法活动,并带来相应危害后果,还可能使客户失去有效运用资金的最佳时机,给其带来经济损失。(6)洗钱作为金融犯罪的一种形式,其扩张性更是显而易见。洗钱不仅为贩毒、恐怖活动、军火走私、有组织犯罪企业提供“燃料”,还给发现证实原始犯罪的司法活动制造了巨大障碍。社会每年不得不在打击、防范这些贩毒、走私、恐怖活动方面投入巨额资金。(7)即使是直接以金融机构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也可能殃及非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例如,贷款诈骗行为不仅是欺骗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而且必然殃及担保单位。

可见,金融犯罪发生在金融业,而其危害却蔓延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层面。

3.再引申一些看,金融犯罪不仅造成了金融机构和相关经济主体的物质财富上的损失,而且会引发非物质性的危害后果,如市场准入方面的混乱、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金融机构的信誉危机、公众对金融监管机关或币值、汇率稳定的信任危机,甚至导致国家的政治、政权危机。

例如,90年代初发生的农行百亿美元信用证被诈骗案件,虽然没有遭受涉案金额的实际损失,但给银行造成的声誉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96页。)再如,阿尔巴尼亚的一些融资公司非法集资后无法兑付,激怒了广大投资者。他们游行示威、冲击政府机关、抢劫商店、烧毁银行、冲击监狱、释放罪犯、导致武装冲突和政府下台。

关于金融犯罪与金融秩序的关系,除了应当看到金融犯罪对金融秩序的破坏性影响以外,还应看到,混乱的金融秩序也会反过来助长金融犯罪的蔓延。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例如,有人发现,凡是金融秩序混乱的时期,也是金融犯罪大、要案的高发时期。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2~1993年期间,宏观金融秩序几度失控,带出了一大批金融犯罪案件(注:赵凤祥:《国际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与防范》,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页。)。

总之,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破坏力也许比我们以往估计的要大得多。打击、防范金融犯罪应当是国家犯罪控制实践中的重中之重,甚至是保障社会经济安全有序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金融犯罪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对金融犯罪的特点,学术界有许多种归纳。(注:见赵凤祥的《国际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与防范》,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2月版。饶声勇的《金融诈骗防范手册》,北京,工商出版社1995年9月版。陈正云的《金融犯罪透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12月版。陈学军的《金融犯罪面面观》,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3月版。李明朝、白世春的《金融诈骗与防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笔者在1994年出版的《金融欺诈及预防》中归纳的金融犯罪的特征是:(1)白领犯罪;(2)有预谋犯罪;(3)高智能犯罪;(4)暗数较大的犯罪;(5)财产犯罪。(注:白建军:《金融欺诈及预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258页。)现在看来,其他许多犯罪也符合这些特征。在研究79个样本案例之后,笔者对金融犯罪的特征与趋势问题有如下发现:

1.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越趋普遍,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交织,构成最危险的金融犯罪。

金融犯罪可以分为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就是直接以银行资金安全或生存条件为对象的犯罪,如贷款诈骗或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行为。不法占有银行已有资金或市场,是这类犯罪的基本特征。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就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或工具的犯罪,如挪用公款、洗钱等犯罪。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即金融机构本身作为犯罪主体而实施的犯罪,如银行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本质上是银行内部责任人员共同利用银行的法人身份而实施的犯罪,因而是一种特殊的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

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不同,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其间接性、或然性。间接性是指,犯罪人并非意图直接侵吞银行资金,而是以金融机构为工具,以侵害金融业务为纽带而发生的其他法益乃至相关的经济秩序。例如,洗钱犯罪中,银行成为黑社会犯罪分子贩毒、走私的必要桥梁。或然性是指,金融机构可能因其遭受资金损失,也可能不。例如,利用银行犯罪的另一种形式是某些滥用银行信用的所谓帐外经营案件。在这些犯罪中,银行成了某些不法分子搞投机的保险公司。赌赢了,好处归自己,赌输了,由银行承担实际损失。这就好比投掷硬币赌输赢,“正面我赢,反面你输”。(注:kittycalavitaandhenryn.pontell,“headsiwin,tailsyoulose:deregulation,crime,andcrisisinthesavingsandloanindustry”,fromdavidnelken..dartmouthpublishingcompanylimited,1994,p267.)

对金融犯罪的这种划分体现了对金融犯罪现象的理论思考。那么,在现实中,这三类犯罪真的存在吗?它们各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对79个样本案例进行了测量,并对各类金融犯罪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如下:(注:在大多数情况下,罪名本身就反映了犯罪的类型,属于针对金融机构,还是利用金融机构,还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主要包括:银行工作人员的贪污、贷款诈骗、抢劫金融机构、盗窃金融机构、假币犯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洗钱等。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包括所有规定有单位犯罪的法条所禁止的行为。此外,还有一些犯罪,如票据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本身的情况确定属于何种类型。)

附图{图}

(注:风险金额即涉案金额,与损失金额相对,表明金融机构对其合法资产因犯罪而失去有效控制的规模、范围、可能性。)

从表2的各项数据中,我们有几点发现:

第一,从发案数的分布来看,广义上的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注: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本质上也是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由于本研究所使用样本案例均为银行类犯罪的案例,故此处未使用“金融机构”一词,以免以偏盖全。)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45.5%;针对银行的犯罪次之,为43%;由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相交织构成的混合型犯罪最少,为11.5%.这说明,尽管针对银行的犯罪仍然不容忽视,但更加应当引起注意的现象是,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银行越来越多地成为犯罪分子达到其他犯罪目的的中介和工具。

第二,从危害性的大小来看,由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相交织构成的混合型犯罪不仅是最危险的犯罪-在7个案例中,平均每个案件造成的实际损失为90.5万元,每个案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风险金额达到了2443.2万元。这不仅比平均数高出许多倍,而且分别相当于单纯的针对银行的犯罪、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和由银行实施的犯罪的案件平均损失的21倍、55倍和15倍;而且是我们面对的主要危险-占所有样本案例的11.5%的混合型犯罪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实际资金损失就达到了损失总额的76.5%.在这类犯罪中,利用银行的犯罪,以及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成了针对银行的犯罪所以能够得逞的重要条件。例如,在样本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某集资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高息集资、假挂失、涂改活期存折等手段诈骗社会投资公众的储蓄存款。涉案金额达2亿元之多,造成实际损失数千万元。其骗局屡屡得手的关键就在于大量行贿银行人员,在银行内部找到了“帮手”。(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59页。)

第三,从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利用银行实施犯罪平均每案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往往小于其他类型的犯罪,而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却是最大的。对单纯的针对银行的犯罪和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来说,平均每个案件的实际损失为造成的风险金额的9%左右,混合型犯罪为25%左右,而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为1.8%.这说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给金融机构资金安全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更大的金融风险。

2.道德冒险是解释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重要主观原因,是说明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变量。

金融犯罪还可以分为恶意型金融犯罪和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是相对抢劫、盗窃、贪污等恶意型金融犯罪而言的,就是指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盗用或滥用银行资金、名义或信用从事非法融资活动,给银行或其他单位个人资金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灾难性损失的犯罪。例如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的犯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挪用公款犯罪、政府部门、银行或其员工渎职性犯罪等。那么,犯罪主观方面的这个层面与利用还是针对银行实施犯罪之间有何关系呢?请看表3:

附图{图}

从表3中我们不难发现: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与道德冒险这种主观心态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在38个道德冒险型犯罪的案件中就有37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97.4%.针对银行的犯罪,与恶意型犯罪心理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在41个恶意型金融犯罪中只有8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19.5%.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了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的另一个侧面:道德冒险。可以推论,道德冒险越多,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就越多。

作为一种主观心态,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的特点是:首先,投机性或性。行为人也许赢得很大,也许输得很惨。其获利或损失都是或然的,与许多因素有关。最终到底是英雄还是罪犯,行为人并不能完全控制。他们希望并自信能够成为赢家,但也许还是成为输家。其次,放任性或儿戏性。尽管没有永久性占有银行财产的目的,但行为人通常对银行财产损失的结果既不追求也不否定,而是持放任或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在非法拆借的案件中,行为人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投机风险转嫁给银行。再次,灾难性或危险性。在银行业中,这类犯罪的涉案金额主要与行为人的想象力有关。一旦造成损失,其数额将可能是巨大的天文数字,它使任何形式的金融犯罪乃至所有形式的犯罪都相形见绌。

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的典型例证是英国巴林银行里森案件(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和日本大和银行井口案件。(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其一,两案都与高风险金融交易有关,里森饮恨于日经指数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失误,(注:参见胡继之:《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01页。)井口越权进行期货交易始于1984年债券交易中的失误。(注:参见1995年10月20日《朝日新闻》,第4版。)如果不是日本关西地震,里森这颗“金融新星”也许不会举家外逃。其二,两案行为人都不是出于永久性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都是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巨额银行资金进行非法交易。(注:参见13.5,和1995年10月20日《朝日新闻》,第4版,1995年9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第4版。)其三,两案都给所在银行造成了巨额损失。里森的行为造成了巴林银行亏损约14亿美元,(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不得不宣布破产。井口隐瞒了大约11亿美元的损失。(注:参见1995年9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第4版。)

正是由于道德冒险有别于传统的恶意型犯罪,因此,它的行为人往往对自己的冒险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失去了罪现感、罪恶感等心理体验对犯罪的遏止作用。这正是为什么道德冒险行为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

3.除了道德冒险以外,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还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现象的存在而存在: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金融犯罪还可以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前者就是单纯由银行外部或内部不法分子实施的犯罪。复合型金融犯罪是指内外勾结型或内外牵连型金融犯罪。复合型金融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犯罪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

附图{图}

从表4中不难发现: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与复合型金融犯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39个内外牵连的复合型犯罪案件中就有29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74.4%.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单一型犯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40个单一型金融犯罪中只有16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40%.即:我们看到了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的另一个侧面:内外牵连。可以说,只要围绕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有内外牵连的因素,那么,犯罪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就更多地表现为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如果犯罪单纯由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或外部人员实施,其行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就更多地表现为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

那么,作为一种类型,复合型金融犯罪有哪些情况和特点呢?在我们的样本中,属于内外牵连的复合型案件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银行外部诈骗分子针对或利用银行进行犯罪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玩忽职守犯罪之间的组合-没有共同的故意;另一种是银行外部诈骗分子针对银行或利用银行进行犯罪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收受贿赂后实施玩忽职守犯罪之间的组合-主观方面的联系介乎于前一种情况内外勾结之间;再一种是真正的内外勾结型犯罪。

可以推测,这类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在利益关系上互惠共生,在违法形式上相对稳定,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持续性,在组织形式上相对松散的利益结合体。当这种结合体发展为银行、企业、政府三者中不法分子构成的结合体时,金融犯罪也许成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会经济的一支势力。这样的犯罪势力将以滥用资源优势为其基本特征:滥用权力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在西方,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例如,日本的黑社会有组织犯罪集团,早就尝试了向金融机构的渗透,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了金融机构(注:takanohajime,“whygotyakuzaintoourbankingsystem?”,fromwww,ex.ac.uk/rdavies/arian/scandals/mafia.html.)。对这样情况的出,我们应当有所准备。

三、金融机构免遭滥用的根本途径: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

面对金融犯罪的巨大危害,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和银行家都不会有丝毫的懈怠。问题在于:如何控制?

以上分析可以归结为三点基本认识:第一,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交织,构成最危险的金融犯罪;第二,道德冒险是解释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重要主观原因,是说明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变量;第三,除了道德冒险以外,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还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现象的存在而存在: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简单说就是,金融秩序和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的困扰,这种犯罪又更多地与道德冒险、复合型金融犯罪高度相关。

这个认识对金融犯罪的控制实践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从控制的角度来看,以上分析所反映的问题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的内控问题。金融机构的资金、名义、信用工具被金融机构内外人员所滥用或基于各种目的而分享,而且这种滥用又是出于放任或严重不负责任的心态,甚至金融机构自身也在触犯刑律,这些无一不说明金融机构内控的失灵。如果金融机构的角色除了犯罪的直接对象以外,还可能成为银行内外犯罪分子用来转嫁投机风险、谋取私利的工具或桥梁,甚至成为犯罪的主体,那么,单纯的“外防”便不能概括银行安全防范的全部内涵。既然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互交织使金融机构的处境更加危险,既然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给金融安全带来更大的威胁,那么,“外防”就自然应当是以“内控”为基础的“外防”,而“内控”也自然应当是与“外防”相联系的“内控”。也可以说,“内控”是“外防”之本,“外防”是“内控”的必然延伸。因此,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应当是控制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性措施。

1.金融机构内控的概念

所谓金融机构的内控,是指通过事前预警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方法,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职务或职能活动,以防范各类阻碍金融资产和金融信用工具安全、有效运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过程。按照这个概念,首先,金融机构的内控不是单纯的上级对下级的任意的行政管理活动,而是金融机构全体从业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所从事的法律行为。或者说,内控本质上不是人对人的控制,而是法对人的控制。由人管人到法管人转化,是内控的最高境界,其次,内控的目的不仅是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还包括金融资产的有效运用和各项金融工具的安全、有效的运用。内控的对象既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还包括金融机构自身。再次,内控不仅限于针对已然的刑事犯罪案件的查办和惩处,更重要的还有各个业务岗位环节中对依法经营情况的监督制约和实时监控。最后,内控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针对“家贼”犯罪的控制,而应看到,内控是与外防相联系的内控。因为金融机构外部的犯罪分子针对或利用金融机构的犯罪能否得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金融从业人员是否合规经营、是否有意提供合作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内控就是某种外防。

2.金融机构内控的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金融的特点篇2

一、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

(一)规范化的语言

金融行业的特点要求一切都要按照法律来进行,行业内部制度的建设比其他行业相对较为完善,所以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规范化。只有这样,行业的信誉才能得到保障,工作效率才能切实提升,工作中的失误才可以最大化的避免,这样才可以对客户和金融行业自身的利益进行高效的保障。金融英语要求使用准确的词汇、完整的句式,而且大多数都是书面用语,句子较长且多正式语的使用,这些都是金融英语规范化的语言特点。而这一特点更加突出的表现在金融行业相关合同的签署和如何与相关银行进行业务交流的信件当中,上述文件必须要求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这样才可以将意愿进行明确的表述,避免误解产生造成损失。这种规范化的语言,造成了金融英语相对枯燥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使用复杂性专业词汇的合同或法律文本,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的困难程度较大。金融英语这种规范化的语言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时代化的语言

金融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将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金融业逐渐国际化,欧洲转移了经济中心,并且亚洲金融业逐渐繁荣发展。金融英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行业的创新。举例来说,futures、plasticmoney、eRm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且被运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金融行业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也通过金融英语进行体现,举例来说,phoneaccount、weiFt等。一些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方法、全新的工具都依靠英语这一工具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也体现了金融英语时代化的语言。高校金融英语教师在对这些全新的事物用于表达方式进行掌握的过程当中,还要对其真正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将金融英语教学作为有效手段,将正确的金融业务操作方法传授给金融专业英语学生。与此同时,时代化的金融英语语言还有助于学生和高校教师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

(三)专业化的语言

专业化的语言是金融英语最明显的特点,信息传递的载体是语言。在相同语言的使用情境下,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职业信息和特质。举例来说,计算机英语,计算机专业上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都离不开计算机词汇和术语。因此,金融英语就是依靠普通英语的语法和语言结构,使用金融行业的专用词汇和术语,将与金融行业有关联的信息进行交流和传递。金融英语传递的金融信息具有着丰富性的特点,既包含了相关理论信息,也包含了实践操作的信息。因此金融行业内容复杂、涉及范围较广,造成了专业词汇在金融英语当中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且这类专业词汇使用次数较多的特点,这种专业性也对金融专业学生造成了学习金融英语的难度。金融学科的独立性较强,普通英语无法将其完全进行表达。因此,普通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对于金融英语的学习会非常吃力。又因为金融英语专业化的语言特点,造成了高校金融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困难。

二、金融英?Z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一)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我国高校优化金融英语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对于金融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我国目前教育现状来看,全英语教学脱离了金融英语教学实际要求,我国高校学生英语水平还有待提高,并且金融英语相对规范化、时代化和专业化的语言特点会对学生造成学习难度的增加,甚至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校金融英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掌握,采用中英双语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金融英语课堂上,用英语授课的部分要以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作为依据,教学过程当中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将金融英语相关的能力进行提升。与此同时,金融英语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意见予以重视,及时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通过金融英语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学习的金融英语知识将相关业务进行自主处理和解决,在课堂上将学生对于金融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相关事务处理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科学合理安排金融英语课程

我国高校在进行金融英语教学之前,必须在金融专业开设相关的基础课程供学生进行学习。举例来说,金融学、外汇交易、金融基础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金融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金融英语不是要让学生通过英语来将金融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学习的专业知识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述,进而将金融专业英语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金融英语之前如果打好了相关专业的基础,对于金融英语的专业词汇或长句的理解就不会过于吃力,也就不会挫伤学生对于金融英语的学习热情。要想把金融英语学好,金融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英语基础要足够牢固。金融英语教师只是讲授金融英语相关知识,不去进行普通英语中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金融英语之前,要有着足够扎实的普通英语基础。因此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金融英语课程,保证课时的充足,从而提高金融英语教学效果。

(三)对金融英语教材进行认真筛选

我国高校要优化金融英语教学过程,就必须要对金融英语教材进行认真筛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金融英语教材选择方面还不够谨慎。一些教材内容是由中文翻译英语,从而进行金融英语教学。这种教材虽然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但是却不能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准确地道的表达。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将原版教材或资料进行引进,使得学生对于金融英语独特的表达形式进行掌握,使得学生的金融英语能力切实的得到提高。除此之外,高校金融英语教材一定要全方位的覆盖金融专业信息,同时保证语言和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给学生对金融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教师教学的过程带来便利。

金融的特点篇3

【关键词】金融英语文体特征翻译要点

随着中国金融业加速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金融英语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多,金融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也日趋显现。而金融英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金融英语翻译属严谨的专业性翻译,本文试图从论述金融英语的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翻译要点,希望对初学金融英语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金融英语的特点

专业性较强

相比通用英语,金融英语的显著特征是专业术语多,专业词汇量大,如不积累一定的词汇量,仅照搬通用英语的意思,很可能会贻笑大方。

例如:tomeettheneedsoftheclientsforsustainingpropertyappreciationandenabletheclientstocontroltheirownpropertiesatanytimeorplace,"personalFinancing"providesvariousfinancingserviceswithuniquefeaturesforyou.

此句中的appreciation如果翻译为通用英语中的“欣赏、感激、评价”,会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际上appreciation在金融英语中的意思是“增值”(“贬值”为depreciation)。

译文:为实现客户财富不断增值的需要,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掌控自身财富,“个人理财”为您提供各类独具特色理财服务。

多使用长句

金融英语在句子结构层面上的突出特点是句子长,这类句子一般带有大量的形容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各种从句、独立主格结构等,这些短语或作中心词的修饰成分,或作插入语把某个意群分开,使整个句子句式复杂,呈多枝共干结构。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这种复杂的句式彰显了金融英语的严谨、正式。

例如:thebank'sclientwithforeigncurrencydepositaccountneedwithdrawforeignexchangeandtakeforeigncurrencytogoabroadafterhissuccessfulapplicationforsettlingdownabroadorvisitingfamilies,traveling,investigatingorstudyingisapproved,hecanmakeanapplicationtotheoriginalbusinessoffice.

整个句子是一个条件状语从句,主句是hecanmakeanapplicationtotheoriginalbusinessoffice,从句的主干是thebank'sclientneedwithdrawforeignexchangeandtakeforeigncurrencytogoabroad,中间插入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正确理解这个句子,就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和形式,然后再确定句子的功能和意义。翻译时,必须采用拆散与改变语序的方法,理清头绪,分出层次,用多个句子来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拆散与改变语序的翻译方法,关键在于明确句子的主干和次要成分,选择好句型,恰当调整定语语序,灵活处理各种从句。

译文:在银行存有外币的储户,如获准出境定居、探亲、旅游、考察、学习等需要提取外币存款,携带外币出境时,可向原存款营业网点提出申请。

名词化结构多

英文的名词性结构可以体现文本的严谨、简练和权威性。“名词化结构包括动作名词、动作性名词、动名词、不定式,可以使文章具有庄重性和严肃性。(方梦之)”。因此金融英语多用名词化结构,使文章具备客观、公正、简洁的特点。

aconfirmedletterofcreditshallbeestablishedwithin15daysaftertheconclusionofthecontractandsuchaletterofcreditshallbemaintainedatleast15daysafterthemonthofshipmentforthenegotiationoftherelativedraft.

这一个句子里就包含conclusion,shipment,negotiation三个动化名词,金融英语的庄重感和严肃感跃然纸上。在翻译实践中这些动化名词往往转译为动词。

译文:保兑的和不可撤销的信用证须在合约签订之后15天开立。而且,该信用证须在货物付运之后至少15内继续有效,以便议付有关汇票。

金融英语的翻译要点

表述准确无误

表述准确是翻译的基本要求。虽然文无定法,词无定义,然而古今中外,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还是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标准抑或尤金・耐达的“达意、传神、语言通顺自然、读者反应类似”的标准,几乎所有的翻译流派均以如实地表达源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为翻译的要旨,以正确传达源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为翻译的目的。而金融英语因涉及国际金融实务与操作,故对翻译标准的准确性的要求更为严格。

Youcanmakeaccountinquiryorinter-accounttransfer,self-helpregistrationcardaddition,self-helpsub-accountslinkageandotheroperationsonallyouraccounts(includingdepositbook,money-linkcard,eliteClubaccount,quasicreditcard,creditcardandbusinesscardaccount)registeredattheinternetbankingorconductintra-bankremittance,inter-bankremittanceandbatchaccounttransfer.

这个句子共54个单词,其中有44个是专有名词或专业术语,准确无误地翻译出这些专业术语与专有名词需要积译者积累大量的金融背景知识。

译文:您可对在网上银行中注册的所有账户(包括存折、灵通卡、理财金账户、准信用卡、贷记卡和商务卡账户)进行账务查询、账户间的转账,自助添加注册卡,自助下挂子账户;同时还可以进行行内汇款、跨行汇款和批量转账操作。

力求简洁凝练

金融英语凝练平实、言简意赅的文体特点相应地要求译文也呈现简洁凝练的文体风格,因为好的译文不仅要“传情达意”,也需要文体对应。为使译文保持原文风格,译者既需要在词语的层面上用心遣词造句,更需要在句段上精心布局,以达到功能相等的目的。

例如:D/Disamethodofremittanceinwhichtheremittingbank,uponapplicationbytheremitter,issuesinfavoroftheremitterademanddraftthattakesitsbranchorcorrespondentbankasthepayingbank,andhastheremittereithermailtothepayeeorbringitoutoftheterritory,andhasthedesignatedpayingbankeffectpaymentofaprescribedamountofmoneytothepayeeuponpresentationofthedraft.

这段英文语言平实凝练,简单地语言把汇票汇款方式中汇款人、受益人、解付行、收款行的关系、权利与职责严谨地表述出来。

译文:汇票是一种汇款方式,即汇款银行接受汇款人的申请,出具以汇款人为受益人的即期汇票,以其分行或行为解付行,由汇款人或邮寄给收款人或携带出境,指定银行在汇票提示时支付指定款项给收款人。

三、结语

金融英语翻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原文和准确表达原义。理解方面,译者金融英语的词汇量越大,语言分析能力越强,经济金融、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越丰富,金融英语的特征掌握就越好,那么对原作语言的理解就越透彻。表达方面,主要是在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避免洋腔洋调、不中不英、晦涩难懂。事实上,只要对原文的含义正确理解,只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只要对汉语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就能够深刻、准确地反映原文的精神实质。我们要想不断提高金融英语翻译能力,英语好是根本条件,掌握金融英语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熟练运用翻译技巧是关键,熟悉金融知识与业务是铺垫,做大量翻译练习是长久之策,利用有关工具书和文献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

[2]陈仕彬,金融翻译技巧[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3-6.

[3]冯长甫,金融英语翻译探讨[J],上海翻译2007(3).

金融的特点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法发展特点内容提要:晚近,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与金融化时代,国际金融法得以迅猛发展,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内容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效力显著提升;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区域金融法空前活跃: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增强。国际金融法是国际金融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时期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跨越了民族化、国际化阶段而步入全球化、金融化时代,巨额资金不断突破地域性管制的藩篱在全球游移,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跨国信贷和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体现为国际金融关系。这一切必然会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影响,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同时,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当局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由此推动国际金融法的迅猛发展。晚近,国际金融法进入了自形成以来最为活跃的发展期,并表现出以下一些鲜明特点:一、内容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晚近,国际金融法呈现出多层面、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均取得重大进展。从内容上看,国际金融法不仅涉及面更广,几乎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电子金融、衍生交易、投资基金等新领域开始纳入法制轨道,跨国金融服务的法律规则应运而生;而且,国际金融法的各项具体制度也日益健全。如国际货币法领域有欧洲货币联盟制度的创新;国际银行法领域有跨国银行和跨国金融集团监管制度的探索;国际借贷法领域有国际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的解决;国际融资担保法领域有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法领域有国际保付、融资租赁等国际法制度的建立。从形式上看,不仅既有的国际金融条约得到了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而且还诞生了以wto制度为依托、以GatS和FSa为核心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条约,标志着国际金融统一法的飞跃。国家间的各类金融合作亦空前活跃,导致双边金融条约和区域金融法数量大增。以国际证券监管合作为例,近年来不仅发达国家的证券监管者之间签订了大量的双边谅解备忘录,而且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类似的实践,证券监管的合作性安排还出现了向跨地区的新兴市场之间发展的新趋向。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区域性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及其他区域性金融组织的规则与决议、各国的涉外金融法、实践中形成的国际金融交易的惯例和习惯性做法。在近期都进行了较以往频繁得多的修订、增补、更新和整合,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和完善,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金融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间的衔接、交融与协调。除实体法外,国际金融程序法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根据wto金融服务贸易制度的规定,wto的透明程序、服务贸易理事会和金融服务贸易委员会的审查程序、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都可用于监督和评审成员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义务履行,解决成员在履行义务中可能发生的冲突。从此,各成员要就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和做法向贸易政策评审机构作出定期报告,接受其定期审议。这一制度和程序的启动,对于提高国际金融活动的可预见性、增加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关系的稳定性,以及促进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实施的有效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二、效力显著提升晚近国际金融法的效力较以往大为增强。这首先归因于国际金融条约的发展。国际金融条约数量的大量增加,意味着更多的缔约方、更多的金融关系被纳入法制轨道,意味着当缔约方将条约义务转化为国内法时,便将这一更多更广的约束力以国内法权威和强制力为保障向所管辖的金融机构和从事金融活动的当事人进行了传递。其次,晚近国际金融法的效力提升主要是借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借助国际组织广泛的影响力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借助其规章制度和业务活动,借助其执行统一规则的法律职能和包括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国际金融法的制定和实施得以与国际组织的权能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强化法律效力和实施效果的目的。相对于各国自发地磋商和谈判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协议的“功能性造法”方式而言,晚近的这种由国际组织统一领导和管理,以国际组织所特有的制度安排为便利和压力,从而在各国间达成协议并提升协议之有效性的造法方式,可称为“制度性造法”方式。例如,wto金融服务贸易法较之一般的国际金融条约,因其实施有源自wto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因而其在效力上更为可靠和有效。再次,国际金融法效力的强化,还来自晚近异常激烈的金融竞争,来自竞争压力下国家普遍的自觉与自律。这是国际金融监管惯例约束力的重要源泉。以《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为例,虽然该文件声明“不具有也不打算具有法律强制力”,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除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方积极遵守外,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法律文化传统殊异的非成员国家和地区亦纷纷在本国相关立法或实践中加以吸收和采用。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核心原则》本身具有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及时性,而且也是因为在金融风险倍增、金融竞争激化的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如果对《核心原则》无动于衷甚至排斥的话,都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并可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遭受歧视,遭遇“进驻难、筹资难、合作难”的尴尬。三、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在经历了初期的管制、20世纪70—80年代的放松管制后,晚近国际金融立法表现出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并举的发展趋势,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以金融效率为主要目标兼顾金融安全。考察各国的涉外金融法可知,安全曾是其基本价值取向。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长期以来是各国金融法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近年来,从引领金融立法潮流的发达国家,到进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无不将促进金融效率作为金融立法和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以近年来英美国家的金融立法为例:在美国,确立金融分业经营格局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处处体现了对金融安全的倚重,在运行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被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所取代,而后者提出了重整金融资源、混业经营和功能监管等新思路、新举措,价值取向明显转变为金融效率优先。英国2000年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中提出的“有效监管”原则也充满了效率精神,即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被监管机构的管理者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成本的原则、促进金融创新的原则、保持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原则、避免对竞争的不必要扭曲和破坏的原则。考察国际金融统一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无论是wto倡导的金融服务的多边自由化,还是naFta推进的金融服务的区域一体化,均以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自由化为追求,以效率为核心取向。因为它们都认识到“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发展中,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潜在的基本因素”,因而要求成员方拆除各种壁垒和限制,开放金融市场,促进金融领域的竞争。同样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基金协定》也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圭臬,强调市场力量的自由运作,要求尽量排除政府的干扰。世界银行和《世界银行协定》看上去似乎与市场机制无关,主要是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其实不然。审视世界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机制运行可以发现,其主要服从和受制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意志,对外贷款一般伴有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各种附加条件。而市场机制强调的就是效率。由此可见,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所推行的金融体制和制度,都是以效率为基本导向、以促进竞争为主要宗旨的。虽然,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金融风险的全球传播、金融危机的此起彼伏,也使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当局认识到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并由此催生出许多行业性的金融监管文件,如有关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委员会文件、有关证券业监管的国际证监会组织文件、有关保险业监管的国际保监会组织文件。但笔者认为,这些文件从效力上看。充其量只是特定行业和特定领域的国际惯例,无法与国际金融条约相提并论,因此,其宗旨和目标不能代表国际金融法价值追求的主流。四、区域金融法空前活跃近年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渐入高潮,在空间上表现为金融的区域化。从欧洲货币联盟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从南方共同市场到亚太经合组织,众多的区域经济合作体都开展了程度不一的金融合作。区域金融合作所依据或涉及的法律规定,或者以单行法形式出现,或者散见于区域经济法中,可统称为“区域金融法”,如欧盟银行法、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各种区域货币法制度等。随着区域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金融法空前活跃并初具规模,成为国际金融法演进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区域金融法的蓬勃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国际金融法的内容,推动了国际金融法的立体化和统一化,而且由于其植根于特定的土壤,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法律传统的滋养,其法律制度往往不乏特色,因此对国际金融法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欧盟银行法为例。作为区域银行监管合作的成功典范,欧盟银行法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既对成员国的银行立法及监管实践具有直接的影响,也为国际银行监管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鉴,有的则已经被国际金融条约所吸收。例如,在成员间有关审慎措施的承认问题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金融服务附件二就参照了欧共体银行指令所规定的特殊协调方式。在国际货币法领域,同样存在这种积极影响。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清迈协议》等为基础,已分别形成或正在酝酿形成欧洲货币联盟、美洲货币联盟和亚洲多重货币联盟。各类区域货币制度的立法和实践,正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的国际货币体制改革提供着鲜活的实例。五、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增强“管制一创新一再管制一再创新”是国际金融及其监管制度发展的规律,这就使国际金融法在内容和范围上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幻、紧跟金融创新的步伐而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成为法律体系中科技含量最高、市场导向性最强的部门之一。而近20年来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下,随着交通与通讯技术、金融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金融交易形式日益复杂多样、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法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例如,面对电子货币、网络银行、衍生金融交易等金融创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纷纷制定电子金融法,以应对电子金融的挑战,加强电子转账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制,保护顾客隐私和权益,防范“机器故障风险”和计算机犯罪。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1996年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国际贷记划拨法》;新加坡1998年通过的《电子交易法》;澳大利亚1999年通过的《电子交易法》;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1999年通过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等。又如,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将8%设为跨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的“警戒线”以后,采用量化标准、实施数据管理便成为各国金融当局通用的金融监管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加强其金融监管职能时,也借助了电子与网络技术。此外。晚近客观存在并不断放大的金融风险、频频肆虐的金融危机,要求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以减少危机隐患、维护金融稳定。近20年来许多国际金融规则的出台和修订。正是回应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产物,显示出很强的市场导向性。在这一方面,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监管文件最具有代表性。几乎对每一次大的银行业危机和类似事件,巴塞尔委员会都作出了某种反应。例如,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事件的发生,催生出1992年的《国际银行集团及其跨境机构监管的最低标准》;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和日本大和银行事件的发生,则推动了《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修订,直接导致1996年《市场风险修正案》的问世。如今享有盛誉、被各国金融当局广为采用的巴塞尔监管原则。是踩着市场变化的鼓点、在应对各类银行事件或危机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注释:如1994利马的BolsadeValorses与曼谷的对应机构签署了一个谅解备忘录,第一次将秘鲁成长中的小型资本市场与东南亚一个较成熟的交易所联系起来,在证券信息共享网络、日常统计数据互递等方面达成一致。该法明确指出:“美国开始半国际竞争、赢得全球市场作为目标”,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李文泓:《国际金融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的转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6期,第53页。SeewendyDobson,pierreJacquet,FinancialServiceLiberalizationinthewto,p2欧共体1989年颁布的《第二银行指令》将各成员国银行立法和行政规章中对别的成员国在其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各种限制、障碍,通过“相互承认”和“协调各成员国对银行业的审慎监管标准”,实行母国控制原则。 

金融的特点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法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法是国际金融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时期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跨越了民族化、国际化阶段而步入全球化、金融化时代,巨额资金不断突破地域性管制的藩篱在全球游移,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跨国信贷和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体现为国际金融关系。这一切必然会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影响,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同时,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当局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由此推动国际金融法的迅猛发展。晚近,国际金融法进入了自形成以来最为活跃的发展期,并表现出以下一些鲜明特点: 

一、内容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 

晚近,国际金融法呈现出多层面、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均取得重大进展。从内容上看,国际金融法不仅涉及面更广,几乎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电子金融、衍生交易、投资基金等新领域开始纳入法制轨道,跨国金融服务的法律规则应运而生;而且,国际金融法的各项具体制度也日益健全。如国际货币法领域有欧洲货币联盟制度的创新;国际银行法领域有跨国银行和跨国金融集团监管制度的探索;国际借贷法领域有国际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的解决;国际融资担保法领域有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法领域有国际保付、融资租赁等国际法制度的建立。 

从形式上看,不仅既有的国际金融条约得到了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而且还诞生了以wto制度为依托、以GatS和FSa为核心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条约,标志着国际金融统一法的飞跃。国家间的各类金融合作亦空前活跃,导致双边金融条约和区域金融法数量大增。以国际证券监管合作为例,近年来不仅发达国家的证券监管者之间签订了大量的双边谅解备忘录,而且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类似的实践,证券监管的合作性安排还出现了向跨地区的新兴市场之间发展的新趋向。[1]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区域性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及其他区域性金融组织的规则与决议、各国的涉外金融法、实践中形成的国际金融交易的惯例和习惯性做法。在近期都进行了较以往频繁得多的修订、增补、更新和整合,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和完善,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金融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间的衔接、交融与协调。 

除实体法外,国际金融程序法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根据wto金融服务贸易制度的规定,wto的透明程序、服务贸易理事会和金融服务贸易委员会的审查程序、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都可用于监督和评审成员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义务履行,解决成员在履行义务中可能发生的冲突。从此,各成员要就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和做法向贸易政策评审机构作出定期报告,接受其定期审议。这一制度和程序的启动,对于提高国际金融活动的可预见性、增加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关系的稳定性,以及促进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实施的有效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效力显著提升 

晚近国际金融法的效力较以往大为增强。这首先归因于国际金融条约的发展。国际金融条约数量的大量增加,意味着更多的缔约方、更多的金融关系被纳入法制轨道,意味着当缔约方将条约义务转化为国内法时,便将这一更多更广的约束力以国内法权威和强制力为保障向所管辖的金融机构和从事金融活动的当事人进行了传递。 

其次,晚近国际金融法的效力提升主要是借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借助国际组织广泛的影响力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借助其规章制度和业务活动,借助其执行统一规则的法律职能和包括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国际金融法的制定和实施得以与国际组织的权能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强化法律效力和实施效果的目的。相对于各国自发地磋商和谈判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协议的“功能性造法”方式而言,晚近的这种由国际组织统一领导和管理,以国际组织所特有的制度安排为便利和压力,从而在各国间达成协议并提升协议之有效性的造法方式,可称为“制度性造法”方式。例如,wto金融服务贸易法较之一般的国际金融条约,因其实施有源自wto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因而其在效力上更为可靠和有效。 

再次,国际金融法效力的强化,还来自晚近异常激烈的金融竞争,来自竞争压力下国家普遍的自觉与自律。这是国际金融监管惯例约束力的重要源泉。以《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为例,虽然该文件声明“不具有也不打算具有法律强制力”,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除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方积极遵守外,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法律文化传统殊异的非成员国家和地区亦纷纷在本国相关立法或实践中加以吸收和采用。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核心原则》本身具有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及时性,而且也是因为在金融风险倍增、金融竞争激化的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如果对《核心原则》无动于衷甚至排斥的话,都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并可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遭受歧视,遭遇“进驻难、筹资难、合作难”的尴尬。 

三、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 

在经历了初期的管制、20世纪70—80年代的放松管制后,晚近国际金融立法表现出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并举的发展趋势,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以金融效率为主要目标兼顾金融安全。 

金融的特点篇6

    一、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特点

    (一)违法犯罪的手段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智能性。

    随着金融部门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由原始的存储环节上的虚设帐户,到支取环节的截扣利息,又逐渐发展到伪造结付单据、偷盖他人印鉴套取国库款,甚至内外勾结,以钻法律政策空子,篡改计算机程序,集中反映了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及智能性。结合实践发现,目前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手段主要有:

    1、利用假授权,透支信用卡套取国库款;

    2、利用联系业务及身兼多职的便利条件,制造假进帐单,然后伺机在结算时扣押企业资金以平帐;

    3、利用金融系统发放兑付各种有价债券、凭证之机贪污公款;

    4、利用出具“高息代保管”单据,截留储户存款;

    5、利用多种手段,谋得其它银行储蓄所结息清单,然后利用利息补差款项顶本金,并以假名骗取银行利息补差;

    6、违反银行双人双枪取款押送制度,变双人取送款为单人取送款,给嫌疑人以可乘之机。

    此外,还有虚设帐户、假填存折、收入不入帐、伪造凭证、擅改金融业务计算机程序、贪污国库款等手段。

    (二)犯罪主体各层次普遍存在。

    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主体多为基层单位的领导或者会计、出纳、复核员、储蓄所长及储蓄员等年轻业务干部或直接保管现款的业务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或乘管理及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伺机作案。

    (三)涉案数额大,经济损失严重。

    金融部门经济犯罪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十万元以上的特大案件,而且,犯罪分子为了满足各种欲望,将公款用于个人及家庭高消费,或用于营利性活动,甚至用于嫖娼、等非法活动,致使公款无法追回,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大,损失重,社会影响恶劣。

    (四)有畏罪或侥幸心理,携款外逃者居多。

    调查表明,金融部门经济犯罪分子往往在其犯罪目的达到或罪行即将败露时趁有关部门没察觉携款潜逃,躲避法律制裁。

    二、金融腐败的原因

    1、思想教育薄弱,素质偏低。由于金融部门业务范围的扩大,新招录人员多,且录用人员多为银行职工子弟和青年学生。许多青年毕业后从事银行工作即经手管理大量的钱财,加上某些领导同志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业务工作上,放松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和法纪教育,致使个别人一旦掌权就利用职务便利以权谋私,以私害公,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防范意识差,有章不循。金融部门在储蓄、信贷、结算、稽核、审计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但是一些金融部门特别有些领导干部防范意识差,忽视安全管理,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对职工管理不严,漏洞百出,甚至存在着违章办公的现象,对于暴露出来的苗头倾向,未能引起警觉和重视,有的领导疏于职守,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通过调查还发现,有的发案单位深怕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会损害本单位的荣誉和干部职工的利益,遂采取以罚代刑或行政、党纪处分,自我内部消化,客观上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3、法制观念淡薄,私欲膨胀。金融领域的腐败分子大多数缺乏法制观念,有着强烈物质享受的欲望。随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被拜金主义思想冲昏了头脑,盲目攀比,贪占欲望无限膨胀,把手中的权利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三、预防金融腐败的对策

    预防金融腐败没有什么法宝,必须从制度上完善,从监督上突破,从处罚上严格,多管齐下,相互制约,这才是希望所在。

    (一)完善制度

    要想根本解决金融腐败的问题,首先必须从制度上下手。

    1、严把入口,选贤用人。

    金融部门对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的要求要极其严格,否则将贻害无穷。纵观几年来金融腐败分子的年龄普遍偏低,且多是“内部繁殖”而来,有些还是年轻的基层领导,恰恰是他们,在领导的器重下沦为金钱的奴隶,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金融部门必须严格把好进人关,严格执行用人标准。

    2、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密的规章制度,能最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这些规章,一方面要全面,一方面要细致,另外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即对各种人员包括领导、部门责任人、审核人、以及其他所有接触财物的人员,财物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规定。规定要具体,遵守什么,如何做,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要保证制度能够运行,不成为一纸空文。

    (二)强化监督

    一是做好事前防范性工作。明确金融业务各个环节的分工,使其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在工作中,坚决避免一人包揽多项工作。凡直接接触现金的工作,要两人以上共同完成,对重点部门的重点业务进行审核,每日、每月、每年度例行检查,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要善于通过这些工作发现苗头性问题,见微如著,及早防治。

    二是做好事后的监督工作。金融领域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对违 反信贷制度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对于达到犯罪的,绝不姑息、迁就,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避免内部消化现象的发生。

    三是引入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对于工作出色,依法办事的工作人员,单位及新闻部门应及时予以宣传,弘扬正气;对于违法违规的现象,要及时给予曝光,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金融部门要真正确立起监督意识,确保各种形式的监督顺利展开,使监督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是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严格处罚

金融的特点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救援;金融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2-0064-04

一、面对危机我们应有的“知”与“行”

2007年8月爆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拖着美国经济像“自由落体式”地下滑,快速蔓延成了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不会有谁是确定的赢家。惟一不同的是,谁从危机中吸取了有益的教训,将危机当作机遇,谁就会获得发展的先机。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这场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达到“知”“行”合一,才能化危机为机遇。

我国并未发生金融危机,目前的问题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积累的矛盾在世界金融危机下的显现和暴露。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我国实体经济,但是,由于不需要像美国那样修补破碎的金融体系,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因此,我们的经济可能率先复苏。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并不具备在世界“当头儿”的实力,韬光养晦,苦练内功,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美国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方法及其体现出来的文化和法制意蕴,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曾经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转型的样板,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在新旧模式交替之际,美国两届政府采取金融救援措施依法履行职责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更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此“师”非彼“师”。师夷之长以自治,最重要的是虚心学习和去粗取精的借鉴。

危机常常决定了历史中某些重要的转折点,往往也是形成新的改革动力的契机。面对危机,我们不能沉浸在西方“捧杀”的溢美之中,更不能仅仅关注谁动了我们巨额外汇储备的“奶酪”,要实实在在地“先办好我们自己的事”:采取有力措施,防止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现实和长久损害进一步扩大;汲取经验教训,防止未来在我国出现类似的危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在有效监管下实现金融业的稳健高效发展;积极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1]。抓住目前的契机,有效推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改革,应该是我国最重要的改革行动之一。因为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另外,刺激内需保增长,也需要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改革的新突破。

二、美国政府金融救援的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届政府先后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措施,其基本形式主要有政府接管、财政和央行注资、收购股权和有毒资产、降低利率和减税等措施。政府接管措施主要针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的“两房”问题,具体包括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接管这两家公司,撤换公司高管,收购发行的高级优先股,财政部在公开市场收购“两房”发行的房贷抵押证券,同时将通过美联储纽约分区银行向“两房”提供特别信贷额度。财政和央行注资措施包括美联储以收购股份的方式直接注资银行、为银行间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向银行注入急需的流动性资金等。政府收购股权措施主要表现在“五大投资银行”问题上。2008年3月摩根大通收购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条件是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公司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以缓解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危机;2008年9月,五大投资银行中排名第三的美林公司也在美联储的压力下出售给美国银行。降低利率和减税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的频繁采用,表明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调节的力度,在调节手段的选择上,倾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在实施货币政策的同时,实施了更为激进的财政政策。

以上措施中,力度最大和引起高度关注的是前两种。有人将这两种形式的措施称为金融企业的“国有化”,其实质是通过增持国有金融资产,来改变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和改善其资金状况,用国家信用替代企业信用来提振市场信心,以阻止整个金融体系陷入崩溃。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观察这些救援措施,能够发现如下特点:

1.法制程序完备

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治理结构,重大事项必须获得立法机构的授权政府才能实施。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后,特别是雷曼兄弟破产和“两房”、aiG被政府接管后,为了防止金融体系全面崩溃和经济陷入大萧条,布什政府于2008年9月20日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assetsReliefplan,taRp),9月29日遭到了国会众议院否决,一直到10月4日众议院再次表决时才获得通过。不过立法草案附加了救助效果评估和分期付款、严格监督和纳税人保护等条款,其核心就是这笔钱怎么花不能完全由政府说了算。2009年2月3日,众议院表决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交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金融稳定计划”(FinancialStabilityplan,FSp),但是,共和党无一人投赞成票,奥巴马所属的也有7人投了反对票。所有这些都表明,美国政府的金融救援计划,不论是taRp还是FSp,其法律程序是完备的,国会对政府的制衡与约束是有效的。另外,美国国会在最终方案出炉的当天晚上就把它公布到了网上,让公众浏览。这也说明,其决策是高度透明的。

2.政府干预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在国会通过taRp后,布什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表示,采取这些措施“并不是要接管自由市场,而是为了保护它”。布什政府使用国会授权的2500亿美元资金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通过竞争招标机制来确定资产管理者,资产收购价格也将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奥巴马政府的“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ublicprivateinvestmentprogram,ppip)中,私营投资者可以在广泛的公开市场上购买这些有毒资产,交易价格通过反竞拍确定;财政部为ppip提供资本金,联邦保险公司和美联储为私营投资者提供融资和担保;纳税人与私营投资者共担风险,利润分享。另外我们还看到,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aiG后,都引入了新的高管层,重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aiG派发高额红利引发社会强烈不满,美国国会是通过立法课以重税的形式来加以阻止,而不是用行政命令退还“红包”了事。我们还看到,不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在设计金融救援计划时,就预设了政府退出通道。所有这些都说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的,是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失灵。

3.调动私人资本参与救援

如果说布什政府的taRp是“救火”式的方案,那么奥巴马政府的FSp则是解决问题的方案。2009年3月2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剥离银行有毒资产的ppip。为了推进这一计划,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专门阐述了调动私人资本参与处置金融机构有毒资产的各种考量。此举不仅仅是为ppip的实施赚足人气,事实上,如果缺少了私人资本的参与,剥离有毒资产就会变成纯粹的政府行为,纳税人的钱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将会提高,也可能进一步破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为了有效吸引私人资本参与这一计划,美国政府采取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联储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财政部将为其贷款提供贴息、FDiC为私人投资者收购的资产进行担保和给予私人投资者对基金的管理权等优惠措施。为了打消私人投资者的顾虑,美国政府官员还间接表示,对于参与这一计划的公司高管薪酬限制将实行与接受政府援助公司不同的政策。尽管目前有毒资产的定价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但美国政府的政策已得到私人投资者的积极回应[2]。

4.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意识形态

危机爆发后,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所采取的大规模政府干预措施,在美国政界和民间、国内和国际都遇到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有人认为,这些措施可能已经表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终结。还有人将此称为“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国国内有人甚至戏称奥巴马为“同志”。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自由市场经济是美国经济核心价值观,是支撑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哲学基础,是其向全世界营销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转型的目标样板。如今,当这一模式出现问题而不得不用“国有化”的药方医治时,毫无疑问,不论是美国的领导人、智库还是普通纳税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第二,华尔街金融大鳄们的道德风险行为将美国的“天”捅破了,而政府却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弥补,这确实与美国一贯倡导的也是此次金融救援要体现的“公平”价值观相悖[3]。第三,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如果按照市价支付,无助于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如果高于市价,将被指控为浪费纳税人的钱。美国政府采取的救援措施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将不取决意识形态,而取决于金融危机下经济的衰退程度。鲍尔森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曾为救助计划辩护时说,我从来都不是政府干预的支持者,我只是认为我们面对的史无前例的形势要求我们采取史无前例的举措。在稳定市场方面,除了政府干预,别无他法。这种敢于面对危机,不拘泥于意识形态,“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果断行为魄力是值得赞赏的。

5.以增持或减持国有金融资产作为长周期调控手段

有人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是美国经济的“痼疾”复发,布氏和奥氏的救援“药方”只不过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此说固然有欠科学准确,但是,每当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时通过增持或减持国有金融资产来刺激经济复苏确是美国政府屡试不爽的基本手段。将此轮美国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个相同点:第一,两次危机都是由过度的投机行为引发的,政府都是由整顿救援金融系统入手来挽救经济的。第二,整顿救援金融系统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增持国有金融资产。1933年,罗斯福政府利用复兴金融公司收购企业优先股,并向银行发放了30亿美元的贷款;此次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更是增持了上万亿美元的国有金融资产。在这两轮危机中间,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滞涨。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这是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和管制造成的恶果。他在就职演说中指出:“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由此掀起一股私有化浪潮。其中公营企业私有化主要是通过减持国有金融资产来实现的。如果将这三次危机看作是美国经济长周期波动的表现形式,那么每一次政府都把增持或减持国有金融资产作为反周期的基本手段。

三、对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改革的启示

所有者主体缺位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业界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时公认的弊端。事实上,所有者从来就现实地存在着,那就是全国人民。只不过是缺乏体制上的载体,无法将其引入治理结构中来。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中管理主体不明确是最大的弊端。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看,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履行金融业的行业管理职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审计署分别代表所有者行使职能。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机构中,财政部掌握金融资产的占有、使用和变动状况,检查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状况,在日常监管中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做为出资人而言,同财政部有些类似,设立初衷将其主要职能定位是支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代表国家向试点银行注资,并作为试点银行的出资人,监督促进试点银行落实改革方案确定的各项措施。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审计监督,具有较强的行政性。另外,按照党管干部原则,中央组织部对国有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管理,客观上履行出资人对国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择权。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体制现状可以看出,多个国家职能部门对出资人职责进行条块分割,实行多头管理,从表面上看是互相制约、各负其责,但实践中往往是谁都不负责,都管都不管,并由此给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带来诸多弊端和问题。

美国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金融救援措施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1.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制基础

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法治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无限的政府行使国有金融资产所有者职能,真正的所有者――全国人民由于缺乏制度安排而不能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督。第二,在政府内部分类多头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了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和低效。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因此,必须建立起由“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市场经营主体”构成的委托机制,将真正所有者依法纳入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国家治理结构中来。由经济人组成的政府在大规模增持或减持国有金融资产时,诸如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确定,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处置等问题,必须获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授权并接受其监督,否则应视为违宪[4]。

2.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方式

在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市场有失灵,政府有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金融资产及其经营主体都是市场的基本要素,因此,国有金融资产的微观配置、结构调整、定价和经营者选择等,必须在市场平台上操作。政府在宏观上对国有金融资产进行配置和结构调整以及涉及大规模增持或减持定价时,应与市场机制互补,可以干预调整市场的偏差,但不能破坏市场机制[5]。

3.将国有金融资产的增持或减持与常规政策工具结合起来调节经济运行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宏观经济走势处于长周期波谷阶段上,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利率)和财政政策工具(如减税)的熨平效能是有限的[6]。例如,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通过十几次降息,但仍然无法改变整个金融体系持续颓败和整体经济衰退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利率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资本市场不发达,居民和企业对市场价格信号不敏感,当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应将国有金融资产的增持或减持与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结合起来运用,才会发挥理想的效应。

4.建立国有金融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共生机制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国有资本支撑的国有经济是强国经济,私营资本支撑的私有经济是富民经济。因此,要克服目前不利的经济形势,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国有金融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共生机制。从当前的经济状态来看,由于国有经济的规模巨大和垄断地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深受其害的是民营经济。国有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会强化其垄断地位,使我国错失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换的良机,其溢出效应可能会进一步挤压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空间。从有效克服世界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实际需要来看,单体民营资本规模是有限的,但其整体规模巨大,只有把整个民营资本的活力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并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获得经久不衰的活力。建立国有金融资本与民营资本共生机制的关键是在法治层面上确立共生模式和营建共生环境[7],进一步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局面,放宽私营资本的准入限制,更多地采用公私资本混合的形式构建市场经营实体。

参考文献:

[1]易宪容.中国应主动参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n].金融时报,2009-03-28.

[2]陶冶.美要剥离有毒资产,私人资本成胜败关键[n].金融时报,2009-03-24.

[3]范方杰.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9).

[4]李扬,胡滨.金融危机下的法制思考[n].金融时报,2009-04-04.

[5]文宗瑜.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及实施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金融的特点篇8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是指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一方,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借款人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特点:一方主体特定,贷款期限短数额大有担保人,金融部门不及时起诉拖欠时间长,担保合同完备;纠纷原因在于金融部门审查不严,借款人拒不还款,担保人不承担保证人义务等。

依据《合同法》第196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来源:文章屋网)

金融的特点篇9

关键词:信托业法制建设金融特点

信托业是金融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1979年,随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我国的信托业获得重生。但是,直到如今,已有20多年历史的我国信托业仍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本文认为,信托业没有获得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法制方面的不健全是一种根本缺陷。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信托业发展特点的分析,探讨我国金融信托业的法制建设问题。

信托业的灵活性特点及其影响

信托业与法律的关系既互相排斥又密不可分,这种关系反映了信托业的灵活特性。并且,这种复杂的关系在信托业起源时即已注定了。

信托起源于西欧的“尤斯”制,它与西欧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尤斯制的含义是由土地占有人(委托人)将土地交给受托人代为掌管,受托人将土地上的收益交给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受益人享有对土地收益的权利。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对所有权的暂时分割,委托人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受益权。通过尤斯制,土地占有人实现了土地的自由转移,受托人将土地收益交给委托人或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如教会。这样既规避了法律的转让限制,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以上对于信托起源的考察,可以发现,信托起源于对法律的规避。这是信托业与其他行业在与法律的关系方面最大的不同点,这种不同点也一直保持到现代—信托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信托业务纷繁复杂,无法整齐划一。但另一方面,信托业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法律的保护。由于信托行为涉及委托人、信托人和受益人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复杂。且这种信托关系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并伴随着财产权的转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信托一般由商业性的机构如信托公司和银行信托部经营,如何对它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这一切,都决定了现代信托业必须要有严格而有明确的法律来保障,只有这样,信托机制才能够顺利运行。

总之,一方面,信托业因为灵活性而常被用来规避法律;另一方面,信托业又极需要法律的保护。这就对信托法律的制定带来极大地挑战。

在英美国家,这种灵活性还是可以较容易解决的,因为英美国家以判例作为法理依据,在必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做出变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信托业的发展和需要。但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规定以条律为特点,在灵活性方面远不如英美法系国家。所以,对于信托业的灵活性往往难于适应,信托成为法律监管的一个难点。如果法律对信托业规定过严,因为市场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往往造成信托业不能适应现实需要,而限制信托业的发展。如果法律规定松弛,又会因为法律上给信托业留下的口子太大,容易造成市场的不规范,从而产生投机行为,这也不利于信托业的发展。

不过,在法律以条文规定为特点的国家,也可以制定出具有较好操作性的信托业法律。这需要在充分理解上述灵活性特点基础上,还要对现代信托业的复杂性特点有深刻的理解。

信托业的复杂性特点及其影响

在对于信托业的内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从信托业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定义。有人认为,“简单地说,信托就是一种转移财产并加以管理的设计。”即信托公司受客户委托,管理其财产,并在信托契约到期后,将财产及管理期间的收益,交给客户指定的人。但它至少没有把保证信托包含进来。

信托业如此复杂,包含的范围如此之广,以至于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确实很困难。因为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与信托挂上关系,如公司信托、个人信托和公益信托等等,正是由于信托业务普遍很复杂,信托公司常常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

其实,从法律规范的角度而言,也没有必要非得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制定法律并非仅需要概念,它更需要确定要为之实施法律的范围。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信托法律实施的范围,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不仅能够极大地适应信托业的复杂性,而且也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信托的灵活性问题,从而提高了信托法律的可操作性。

对于信托立法而言,要确定信托业的法制范围,最好的办法是先对信托业需要监管的方面进行分类,分别制定相关法律。通过对信托业进行划分,分别确定范围以实现对信托业的管理,是信托法制建设的最好办法。但是,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标准,确定信托业的范围,也是极不统一、极为复杂的。例如,按照信托关系发生的基础分类,可分为自由信托和法定信托;按照信托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个人信托和法人信托;按照信托目的划分,又可以分为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等等。

因此,要对信托业分类以便实施法制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一标准的建立,首先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致于很快落伍;分类不能过于繁琐,为每一个小业务项目制定一部法律也不现实;法律也要对信托业的各个领域基本涵盖。

不同层次的信托法制建设

按照上述标准对信托业划分监管范围,形成有关的法律,以适应信托业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发展信托业。具体而言,根据不同调整对象的要求,信托法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信托基本法,即信托法。制定信托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各种信托关系的共通性规范,如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信托财产的法律地位;信托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等。这是整个信托业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是信托业的根本大法。

信托业法。这是适应现代社会信托由非营业组织向营业组织转化的趋势而制定的。由该法律规定市场准入规则、业务范围界定和业务经营规则等等。对此的规定是在信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监管的结果,其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

信托业专门法。针对一些较为成熟且很重要的信托业务,可以制定相关的专门法律予以规范。这一层次的法规调整的领域针对性最强,但每一部法规调整的信托业务范围也更专门化了。根据信托标的物的划分,这一层次的立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金钱信托。金钱信托是投资管理类信托产品,由客户即委托人将金钱委托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按委托人所设定的投资意愿框架内投资。按照收益的不同,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信托投资,由信托机构代为运营信托金,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统由委托人负责,与信托机构无关;一种是信托存款,由信托机构运用信托金,到期后信托机构保证本金安全,并付给委托人一定的利息,如果信托金更有额外的收益,则还要付给委托人一定的红利,即保本保息又分红。无论是上述的两种金钱信托产品或其它形式的信托产品,在当前国内外都非常流行,例如我国现在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或西方国家的年金信托,都为人们所熟悉。金钱信托现在已经成为信托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其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成熟,通过专门信托立法对其加以规范是极为必要和可行的。

其次是普通财产管理信托。所谓普通财产,即除金钱之外的动产和不动产,种类非常多,如地产、证券和发行公司债等等。各种信托业务性质也有极大的差别,如发行公司债有资金融通的功能,遗嘱信托则往往包含有财产转移和管理的功能。因为各种信托财物标的不同,且信托行为性质不同,对于一些常见的可以分别专门制定立法,如遗嘱信托。而对于一些并非经常的信托业务,如寿险信托等等,则可以通过加强第一个层次的信托法和第二个层次的信托业法,采取兼管的方式,以弥补第三个层次专门立法的不足。

综上所述,信托的首要特点是灵活性,它起源于对于法律的违背,但它的发展又需要法律的保障。信托的第二个特点是复杂性,它涵盖着众多纷繁复杂的业务范围。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对信托业进行法制建设,就需要对信托业分别划分监管范围,分而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和保障信托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统计报表;特点;应用需求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统计报表的特点

1.统一性。这是统计报表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统计报表的内容和报送时间上,并由国家统一规定,确保调查资料的统一性。统计报表在指标含义、计算方法等方面也具有统一性。

2.全面性。统计报表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计的一种信息统计系统,将日常业务中记录的数据和台账等内容进行完善和规范,为数据调查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同时保证信息的统一性,方便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汇总和综合。

3.可靠性。统计报表是根据行政手段执行的一种报表制度,对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有百分之百的回收率[1]。在统计报表中,填报的相关项目和指标具有稳定性,可以对统计的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完整的积累,方便系统分析,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

在银行业使用的统计报表,是银行管理员将现有的信息报表进行定义,形成系统可以识别的报表,系统直接将业务报表以扫描的方式,将报表中的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在每天业务结束后,系统就会自动检测报表数据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容量,在达到规定容量的要求下,统计报表系统会自动地将这些数据进行刻盘。

银行业统计报表管理分为两个类别,集中管理和分工负责。形成的报表根据业务的不同,可以将统计报表划分为基础报表和特色报表两大类,在这些统计报表中体现了以上统计报表的特点。在完成日常工作的状态下,统计报表工作规范、标准、统一的进行日常业务数据处理。

二、统计报表的应用需求

在银行中统计报表主要是对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进行处理和统计,记录在数据库。统计报表是将统计的信息以报表形式展现,主要内容有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统计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展现,完成对原始数据进行的处理;对统计信息进行的统计,主要是将统计结果的呈现。但是在这两项统计中要注意:统计信息、统计频率、统计力度、数据范围、统计口径、报表样式、非系统数据、用户范围和权限等。

在进行统计报表需求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其本身,还要对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主要的其他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业务和数据系统的基本情况,在满足数据需求的基础上,数据信息是否完全具备。另一种是使用的统计报表技术,主要是对数据细度、统计频度给统计效率带来的影响进行需求判断。

统计报表指标:在银行业中统计报表采用的核心指标是会计科目数据,因此会按照统计项目的不同将统计指标分为业务状况统计指标和财务收支统计指标,根据统计核心指标对银行数据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通过银行统计报表指标体系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每一个报表都存在内审和外审联系。

统计报表应用需求的内容:首先要熟悉的就是报表内容,第一,对统计报表中涉及到的维度和指标信息进行整理。确定统计报表和维度信息之间的联系,将应用需求中相关的维度内容和信息进行确定。接着将指标和应用需求中相关的内容,包括了基础指标、计算关系等进行确定,同时将统计频度和统计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第二,熟悉报表的样式。报表的样式:表头、表名、查询条件、排序功能、备注等[2]。第三,报表间的关系。要将报表中存在的上级层关系进行确定,将有这种关系的报表中最高层的报表,作为其他报表的访问入口,对下层报表进行访问。

其次要对统计报表应用需求的权限范围了解,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对应用需求的用户访问范围进行了解。从安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应用需求中的统计信息只对授权的用户开放,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所以要将应用需求中的用户范围、用户级别等信息进行了解。其二对用户访问的数据范围进行了解。对于银行业来讲,覆盖的范围较广,用户的范围广,在级别、分类等上面也有不同的差异,所以要对不同用户的访问数据权限和要求进行了解。

最后对应用需求中的干系人进行确定。干系人有需求方和潜在需求方,需求的提供者要对提供的统计信息负责,并参与到需求分析工作中。潜在需求方,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确定的。在统计需求中存在的干系人包括需求方和其他的干系方。其他干系方有很多,比如说数据统计方、统计信息解释方等。

统计报表应用需求分析:对统计报表应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将维度、指标等统计信息确定。①确定维度、指标数据源、业务逻辑,其中维度数据包括了对数据来源判断、对取数来源确定等,这需要结合相关的应用需求选择数据信息。对同源系统代码和标准代码进行对照,发现异常数据时,及时对清洗规则进行制定等。指标口径探查包含的范围很广,先让用户根据对指标的理解,进行指标描述,并提供指标统计时间,确定取数源,通过用户提供的指标描述,对数据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判断,查看是否具备这些数据信息,然后确定指标统计脚本。不断地进行分析和业务修正,直到满足用户需求。②根据统计系统的架构,确定合理的统计粒度。其中应用需求中的粒度数据,只存在当前报表统计的地方,也可以说存在银行分行,银行总部只有粗略的粒度数据[3]。③根据统计报表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统计频度进行确定。在报表统计应用需求中,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运行逻辑的复杂度,一个是统计中涉及到的数据量。通过对维度、指标信息等的分析,将报表的样式、功能的合理性确定,接着对用户的需求范围确定。在完成上述所讲的内容后对用户范围进行确定,并指出非功能需求。

三、小结

银行统计报表包含很多信息,不仅包括报表本身的一些功能和信息,还包括了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建立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报表。根据统计报表的特点我们知道,报表具有统一性、全面性和可靠性,这些特点保证了统计报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贾.统计报表应用需求分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0(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