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05

粮食生产计划篇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各村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发展粮食生产列入村级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要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在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上来。要加强指导、检查和服务,对近来休耕、闲置的耕地鼓励农民进行复垦、复耕,严禁耕地抛荒、撂荒,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完成。在千方百计稳定大宗粮食作物面积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扩大杂粮面积(大豆、玉米、花生)。各村要将生产计划及早分解落实到户,及早谋划,及早安排,抓紧春耕备耕工作,把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单产

各村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农田水毁工程,继续实施土地整理,重视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送村、入户、到田,重点抓好超级稻高产栽培。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水稻重点推广“一增二改三推”,就是要增加种植密度;改重施蘖肥为重施穗肥,改串漫灌为湿润灌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机械插秧。甘薯重点推广施足基肥和夹边肥,防治小象鼻虫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要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要结合当地实际,依靠科技措施,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优化耕作模式,实行合理间套种,扩大复种,引导“单改双”,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发挥科技增粮作用。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推广优质品种,提升优质品率

要进一步实施粮食“种子工程”,加快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要立足于改善作物品质,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

粮食生产计划篇2

一、20*年农业工作要点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按照“增面积、增产量、优品质、促发展”的思路,坚持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立足口粮自给,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年,计划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1万亩,力争42万亩,总产达17万吨。其中早稻粮食播种面积确保13万亩。全市建立早、中、晚稻水稻优质高产竞赛百亩示范方各10个以上,全年建立示范方30-40个,年终评选优胜高产竞赛示范方10个。

二是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技术推广: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全市推广面积争取达12万亩以上;单季稻五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要达到5万亩以上;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争取达到3万亩以上;冬季旱杂粮新品种新技术;西瓜嫁接苗技术。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作物增产增效新技术新品种。继续实施“双季稻亩产125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有关水稻新品种的引试和高产示范攻关工作;开展番薯、马铃薯、玉米、豆类和蔬菜瓜果等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的引试示范工作,计划建立各类作物引试示范点10-15个;在全市建立高效种植结构模式示范基地10个。

三是加强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建议卡10万张,培训镇(乡)、农技人员和农户2500人次,建立省级核心示范方65个,面积5.5万亩,布置“3414”试验12个,其中水稻6个,蔬菜类6个,其他肥料试验18个,采集土壤样品1200个。推广标准农田及园地培肥地力技术示范,建立标准农田培肥技术示范方55个,落实四、三等地培肥地力试验3个,建立园地培肥地力示范方6个,要求地力等级提高一个级别。落实新型肥料肥效对比试验12个。通过地力培肥,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出能力。

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病虫测报,提高测报效率;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病虫无害化治理30万亩次;做好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计划推广担架式高效喷雾器10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500台,优质高效手动喷雾器1000台;加强植保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计划推广新型水稻种子处理剂面积20万亩,推广31%三拂微乳剂防治卷叶虫10万亩次;推进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工作,计划实施面积2万亩次,示范面积5000亩,全市辐射面积要达到10万亩次,建立统防统治乡镇2个;做好农田农村灭鼠工作,冬春二季灭鼠面积55万亩次;做好B型烟粉虱及其传播病毒病综合治理和番茄曲叶病毒病的防抗工作。同时,加强植保新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计划培训20个乡镇,培训人员次数达2000人次,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5-10个。

(二)加强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坚持做大做强做深,着力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瓜类、畜牧业等产业。

1、茶叶。

一是配合*市农业局办好3月21-23日举行的“雁荡毛峰”第六届*早茶节和筹备于4月13-23日举办的乐清市第二届茶文化节。

二是贯彻省、市的文件精神,做好“茶叶优质工程”建设,邀请省农业厅、中茶所专业及*市农业局领导进行茶厂改造技术培训;今年优化改造10家茶叶加工企业,财政配套补助经费80万元。

三是继续推进省茶树良种推广项目,继续加大对我市部分茶园进行良种化改良,使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提高雁荡毛峰茶的知名度,于20*年制定并颁布雁荡毛峰系列地方标准,并启动雁荡毛峰证明商标认证与原产地保护等申报工作。同时,做好雁荡毛峰品牌宣传工作,编写《乐清茶叶》,首版印刷10000本。

2、水果

一是提高我市葡萄、杨梅等水果的知名度,分别举办乐清市首届葡萄评比会和乐清市第二届杨梅节。并参加全国、省、市茶、水果精品展示会、评比会。

二是做好柑桔优化改造项目,于9月份召开乐清市水果工作会议暨柑橘优质化改造工作会议;扶持我市柑桔优化改造项目,预计补助经费50万元。

3、中药材

一是加强药农技术培训,使药农及时了解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充分掌握各种先进实用增产适用新技术,切实提高科学种药水平,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我市药农劳动者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推进规模化生产,突破“小而全”种植生产格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区域化布局,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的区域特色。

三是制订中药材生产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药农的品牌意识,要继续鼓励药农注册产品商标的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力争在今后几年内,使我市具有2-3个富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20*年我市计划注册以石斛为产业的注册商标1个,同时向有关部门申报创建中国石斛之乡,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做大做强我市的中药材产业。

4、蔬菜

围绕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民效益为目标,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山地蔬菜,积极引试蔬菜新品种,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发展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20*年全市发展钢管大棚200亩,建立500亩以上的河藕、茭白、茄子等示范基5个,建立100亩以上蔬菜基地15个,其中无公害绿色基地5个,引进硬果型蕃茄等蔬菜新品种10个。

5、瓜类

大力推广西瓜嫁接技术。西瓜种植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至2007年全市西甜瓜面积3.2万亩,而西瓜连作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西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瓜农急需解决他普遍性问题。西瓜苗嫁接技术能克服西瓜枯萎病、实现西瓜连作,并使轮作年限缩短1—2年,如果配合适当的土壤消毒,可以连年种植,确保我市西瓜田年年换,病害年年发的被动局面。20*年全市计划推广西瓜苗嫁接技术1.5万亩,嫁接西瓜苗330万株。

6、畜牧业

一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奶牛发展的政策扶持,全市20*年对该两项的财政补助单列达到1000万元,其中生猪生产补助700万元,奶牛300万元。加快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产品品牌,计划在全市推出一批畜牧业品牌产品和优质畜产品品牌示范窗口。

二是深入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抓手,努力突破畜牧业发展的用地、环保、疫病等瓶颈,大力推进畜牧小区建设,进一步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东部地区引导建立一批现代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发展特色的畜牧业示范场(户),实现东部地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畜禽种苗工程,切实做好畜禽种质的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种业龙头的培育,继续扶持优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强化种质监管,重点推出一批科技创新型畜禽种业企业。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业收入”这一中心,以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建设农业、高效农业为主题,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0*年争取增补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重点抓好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二是做好优势农产品品牌推广,提高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的占有率,打响乐清农业品牌。

三是加强市场流通,培植和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培育农民经纪人,进一步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队伍。

四是大力发展加工业,重点抓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的深加工,扶持1-2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加工企业。

(四)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一是规范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精力、财力,把全市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业推广项目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加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素质培训。20*年计划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0期,共1600人次;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5期,10000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进村35期,2000人次。

三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四做好农民信息工作。充分利用好农民信箱和乐清农业信息网等平台,积极各类农业信息,动员广大用户农产品买卖信息。要进一步加快农民信箱的推广应用工作,按照省里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的要求,我市要组织200个行政村加入万村联网工程,并做到网站栏目数据齐全,图片清晰,美观度好、数据更新及时。

同时,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使每个村都有一名能操作电脑的兼职信息员,能经常性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每个村信息员都要获得“浙江农民信箱”信息员资格证书(须经网上考试系统考核合格)。培养农民信箱应用示范户500户。(须经网上考试系统考试合格,考试时用户类别选择“示范户”,当年个人信件、买卖信息等信箱内容30条以上)。

(五)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

一是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积极落实源头治理措施,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的农残、重金属等监测,健全农业生产档案,建立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并开展我市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抽检工作,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动态。同时,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两高”农药违法行为。

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绿色农业行动计划,建立无公农产品产(基)地,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和加强主要仪器调试、运行,确保质量检测中心能顺利运行。同时,完成检测中心计量认证和首批参数认证,确保首批实验室参数通过资质认证。

四是重视农产品环境整治。以加强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发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各类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继续推广净化沼气池,并加强净化沼气池的管理和服务,完善“净化沼气池+生态土壤深度处理”工艺,计划全年推广净化沼气池3000m3,完成生态公厕15座;继续发展“三沼”综合利用,计划对全市已整治的畜牧场的“三沼”进行综合调配利用;协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0㎡。

深入开展全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20*年为全面普查阶段。从今年1月开始,农业组将对全市与种植业相关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生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农膜、秸秆污染和土壤、灌溉水的部分污染物开展普查;对畜禽养殖业相关的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等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等污染物开展普查。

(六)完善农村经营

一是继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机制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根据省、市创建村级财务规范化示范单位活动的计划,开展村级财务管理示范镇、村创建工作,20*年重点在蒲岐镇开展省级示范镇创建工作。推进村民代表网上监督村级财务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创新村务、财务公开的形式。

同时,加强对全市中心会计、村报员业务培训,重点抓好新规定、新制度和村级财务网络查询应用知识的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与市农培办联合,计划农村会计上岗证培训300人次,农村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培训300人次。会同市农技培训学校等单位,加强农村会计中专学历教育,实现“农村会计证、电算化操作证、会计中专学历证书”三证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二是继续抓好农村审计监督,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明年计划审计300个村。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土地征收补偿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审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问题专项审计等。

三是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工作,推进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处理二轮承包遗留问题,办理土地承包件,做好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工作。

四是做好减轻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以制度落实、监督检查、部门协调、专项考核四方面为抓手,强化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

五是做好全年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和理赔工作,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减轻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今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去年1+4X的基础上,扩大了参保面积,增加油菜、奶牛和能繁母猪。

六是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合作社各类培训,指导合作社进行“五化”建设。

二、20*年林业工作要点

(一)深化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林业改革步伐。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创新林业运行机制、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为核心,加快改革步伐。

一是继续做好山林延包工作,六月底以前,要求各乡镇全部完成山林延包的所有工作,不留尾巴。

二是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切实加强林权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切实承担起日常林权登记、变更、林权证发放,以及承包合同、流转交易、评估监管、抵押登记等管理职责,加强林地林权信息化管理,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发挥林权证法律凭证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

一是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充分发挥竹林改造的巨大潜力,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步伐,真正把竹产业培育成老百姓的富民工程,重点抓好智仁乡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毛竹高效经营示范园区。

二是着力振兴油茶产业。把油茶低改作为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的一个重点来抓。综合推广应用品种改良、强化抚育、复合经营等低改措施,恢复改造低效油茶林1000亩;开展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高接换种、复合经营等油茶品种改造;强化油茶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加快油茶改造技术的推广,制定标准化建设标准。

四是大力发展森林和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特色生态休闲基地,开拓森林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森林公园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雁荡山森林公园建设力度,提升雁荡山森林旅游品位;加快岭底林场、白龙山林场的森林旅游开发,创造森林旅游品牌。

五是着力提高种苗花卉产业。适度控制种植规模,着力推进花卉品种的结构调整,在巩固观赏苗木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快盆景与中高档盆花发展,抓住“兰博会”的契机提升“雁荡素”本地兰花品种的品牌与知名度。

(三)积极推进森林“减排、减灾”行动

一是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充分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在固碳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认真抓好补偿资金规范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经营者手中,确保护林人员劳务费和公共管护支出资金的安全使用。切实加强管护责任落实,突出抓好专职护林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巩固公益林建设成效。以科学经营为手段,加大林分改造力度,提高公益林的功能和质量。

二是加快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在抗御风暴潮、防浪固堤、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以沿海基干林带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由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区和城镇防护林网、山地丘陵防护林等三道沿海绿色生态屏障,最大限度地增强森林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做好湖雾镇、雁荡镇、清江等乡镇的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其他沿海乡镇要对缺株断带的基干林带及时填平补齐,全面提升海防林的质量和防护功能。

三是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认真落实全省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力争今年完成全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认真做好湿地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是全面落实绿化造林任务。一是要对2003年以来营造的通道干线两侧山体绿化与坟山绿化作进一步的完善,查漏补缺;二是继续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和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生物防火林带要以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通道两侧交界处以及墓区、景区等人为活动频繁、火灾高发区为重点,阔叶林发展工程以重点公益林区的通道景观林、城镇绿屏和休闲景观林为重点,确保建设成效;三是进一步落实迹地更新的长效管理机制,按照“采造挂钩、烧造平衡、除造同步”的要求,市里重点解决火灾面积较大的镇安、岭底等乡镇的大片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各乡镇要落实迹地更新造林主体,科学选择迹地更新造林方式,狠抓迹地更新造林质量;四是全面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指导有关乡镇和部门制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积极探索全民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四)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森林消防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狠抓各项消防措施的落实。深入宣传贯彻《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进一步增强全民森林消防意识;抓好专职巡山护林员、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督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抓好森林消防装备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隔离带建设,进一步增强森林自我防控能力;抓好森林消防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创新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效机制,防止群死群伤和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林地的依法保护和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及时做好林地征占用指标的分解工作,并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林地监管工作,根据开发规划及时组织力量编制林地占补平衡规划,确保低丘陵缓坡开发工作依法进行;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的全程监管,防止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完成本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松材线虫病防控和疫木管理为重点,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为突破口,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成灾率控制在5.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监测预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分别达到77%、82%、93%以上,确保松材线虫病发生总面积、病死树数量双下降。

四是组织开展严打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适时组织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专项整治、林区禁种铲毒和打击盗伐滥伐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维护林业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五)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关注森林”活动,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努力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编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以城市森林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和庭院绿化,加强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改造,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河渠、堤坝、街道等通道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补助力度,年内要求新增绿化示范村10个。

二是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推动以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当的地方创建生态科普教育基础,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传播生态知识,倡导生态道德,使广大公民自觉地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粮食生产计划篇3

今年,我们在抓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中,局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

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1、未发生各类工伤事故,未发生破坏、爆炸、建筑物垮塌等重大安全灾害事故。

2、无火灾事故发生。

3、未造成任何重大财产经济损失。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区政府的工作安排,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系统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燃。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各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局长与各单位“一把手”签订了《区粮食系统安全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了单位法人代表安全责任制,同样,各单位与车间、班组和个人签订安全消防责任书,落实责任到位,做到层层有责任,责任落实到车间、到班组和个人。

2、调整充实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各类组织,做到组织、人员、责任三落实。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制度》和《处置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抢险预案》,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落实“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措施和任务。

3、加强安全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我们开展了安全消防宣传教育,系统召开各类安全综合会议6次,参会人员90人次。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系统召开安全综合会议3次,参会人员50人次,悬挂各类宣传横幅和标语29条(幅),板报6期,宣传车2台次,培训职工4人。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4、坚持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今年,系统组织安全综合检查7次,查出各类隐患45余处,全部整改。各单位每月坚持自查共计24次,查出各类隐患50余处,全部进行了整改。在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共查出各类隐患10处,主要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围墙倒塌,仓房屋面盖瓦滑落等(寿安、柳江、金马库点因地震倒塌围墙共计850米,已全部修复,投入资金13万元)。通过检查,减少或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工作安排

在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xx大”及“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监管,确保全系统平安稳定的安全环境。

粮食生产计划篇4

关键词:粮食收购政策;国家粮食安全;商品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12-0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长期严峻的粮食局势,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不断调整粮食收购政策,为改善粮食状况谱写了光辉的新篇章。本文就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的演变史作出初步研究,以求找寻出其发展规律。

一、1949―1953:粮食自由贸易

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经济建设方针,结合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实,当时粮食市场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其特点是,农民生产的粮食在向国家缴足公粮、留足口粮和其他用粮之后,多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到粮食市场上去自由买卖;国营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私营粮商在市场上都可以自由采购和销售。

在自由贸易阶段,各经济成分在粮食收购中的作用是和当时的国民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进入1949年以后,物价飞涨的局面进一步加剧。4月、6至7月、11月及次年2月,社会上先后掀起四次物价大涨风,几乎每次都是粮价上涨牵动其他物价全面上涨。为此,“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经济与政治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主要商品的货源;另一方面,选择有利时机和市场,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敞开抛售,给投机资本以歼灭性打击。同时,在市场有利时,不失时机购进,积蓄力量,准备下一回合的较量。”①经过斗争,国营经济不但壮大了实力,而且还取得了粮食等主要商品市场的领导权,在自由贸易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自抗日战争以来持续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局面宣告终结。1950年3月中旬以后,各地市场粮价开始不断下降。

经过“三反”、“五反”运动,不少地方出现盲目排挤私营粮商合法经营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195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中提出对公私商业进行调整,保持私营商业的当前营业额并使其不再下滑,以避免店员过多地失业或使失业店员能够转业。该指示调动了私营商业经营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粮食市场的自由贸易中。建国以来,国家“以征为主、以市场收购为辅”掌控粮食的政策受到严峻挑战。如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的粮食年度内,国家共收入粮食547亿斤,共支出587亿斤,赤字为40亿斤,粮食供销形势相当严峻。而在该年度内,全国上市粮食348亿斤,国营粮食公司和供销合作社收购69.9%,私营商业收购高达30.1%,使国家通过市场收购平衡粮食供需的计划几乎落空。进入1953―1954年的粮食年度内,据估算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亿斤,除公粮可以拿到275亿斤外,还需要收购431亿斤,靠市场收购这么多粮食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使得党和政府必须采用新的收购办法和新的粮食供应办法,因此,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就应运而生了。②

二、1953―1985:粮食计划收购

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同年11月23日,政务院第194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共和国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开始正式确立。统购统销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的第二次大战役,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85年改行粮棉合同定购制度为止,这个在特定条件下开始实行的农产品统购制度,持续时间长达32年之久。”①期间,统购统销政策在保持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又根据粮食供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具体内容。比如,1955年以后曾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办法;1960年以后实行“超购加价”的办法;1961年以后实行售粮奖售工业品制度;1979年以后不断核减统购指标。

统购统销政策,包括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和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内容。按照《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计划收购的基本含义是:“生产粮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字将余粮售给国家。”至于粮种和价格,依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均由中央统一规定,统购价格大体维持在当时城市出售价格的基础上,以不赔不赚为原则。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之后的余粮,农民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也可以继续售给国家粮食部门或合作社,或在国家设立的粮食市场进行交易,允许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

统购统销的实行,是我国成功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决定性步骤,使新中国实现了“粮食定、天下定”的目标。如果不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正如中共中央在《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严重的供销脱节的混乱局面,以至牵动全面的物价波动,影响整个的国家建设计划”。但是,它的长期机械实行也带来了沉重的历史教训,不仅限制了价值规律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发挥作用,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总之,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问题和教训在于,‘’和的大曲折,人口增长的失控,不仅使我们长期找不到机会来改变这一政策,而且还不得不从购销两头越勒越紧。此外,还因为我们对于什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没有弄得很清楚,往往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统购统销制度同社会主义制度等同起来。”②改革开放以后,鉴于统购统销制度已经影响到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985年中央1号文件宣布用合同定购制度代替统购统销制度。

三、1985―1998:粮食收购双轨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粮食生产技术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得到空前发展。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四亿零七百万吨,粮食供求由长期短缺转为阶段性过剩。有鉴于此,1985年初,国家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自此国家进入政府直接控制的市场、自由交换的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粮食购销体制时期。在这种体制下,粮食定购价格和议购价格的并行,实际上将市场机制引入粮食供求的调节,开始打破统购统销的僵化体制,促进了粮食行业的思想解放,使我国粮食收购政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当然,“双轨制”粮食购销体制是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它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奠定了基础。

但是,实行“双轨制”当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市场粮价迅速回升,中央政府意识到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粮食供需矛盾依旧尖锐。1985年底,国家重新赋予合同定购以“国家任务”的性质。1990年,“合同定购”正式被“国家定购”取代。国家不仅大幅度提高粮食合同定购价格,而且还明确要求完成合同定购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对定购粮食实行化肥、柴油和预购定金“三挂钩”政策。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国务院还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成立国家粮食储备局。同年10月,我国部级粮食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粮食市场化的“一轨制”改革也开始尝试。1993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认为“粮食价格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实行“统一政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粮食价格改革原则。1994年、1995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粮食供求关系再次紧张,粮价持续上升。这次粮价上涨持续长达两年之久,使得国家放慢已经决定放开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为确保市场供应和粮价稳定,以“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取而代之,由省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市场管理和市场稳定等。1996年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粮食供求关系再次变化,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应对日益过剩的粮食,1998年,国务院在其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文件中提出,改革的重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以及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其目标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减轻财政负担。这样,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

四、1998至现在:粮食收购市场化

为确保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国务院分别于当年6月、8月了《粮食收购条例》、《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从2000年起,中央决定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北方春小麦、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国家采取措施拓宽前述粮食的收购渠道,进一步加强未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地区的市场管理工作。2001年,浙、沪、粤、闽、苏、京、津、琼等8个粮食销售区以及部分产销平衡区放开粮食市场,一些主产区也放开了部分粮食品种的收购。

200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保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前述目标,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此外,从2004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逐渐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①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对小麦、稻谷等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2005年以来,国家连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40%,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2010年达到54641万亿斤。②

五、粮食收购政策演变的若干启示

自建国以来,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自由贸易、统购统销、“双轨制”、市场化四个阶段,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具体来说,主要有:

第一,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演变的主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有近14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因此,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粮食产需和粮食供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命脉。粮食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出现动荡,进而人民政权的稳固将会受到影响。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③社会主义建设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人民政权始终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六十年来的粮食收购政策始终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变化,一直为妥善解决广大民众的吃饭问题而努力。

粮食生产计划篇5

2005年,蒙古国全国小麦产量仅为7.5万吨,面粉和大米等粮食产品需从俄罗斯、中国等国进口。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行第三个垦荒计划,旨在加强国家农业发展。在该计划推动下,蒙古国连续3年实现粮食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

蒙古国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对第三个垦荒计划十分重视。他在今年4月政府农业会议上指出,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一计划,切实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任务,力争实现粮食自给目标。蒙政府还对农民和农场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比如,直到2012年政府都将免除农机设备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同时,政府还帮助农民打井和购买农机设备等,以此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

据蒙古国食品农牧业和轻工业部下属的支持农业基金会负责人介绍,自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以来,该基金会共向农民和农场提供了500亿图格里克(1人民币约合196图格里克)的资金支持,更新了65%的农机设备,提供了从春播到秋收所需的8000多吨汽油和柴油等燃料。

此外,为鼓励蒙古国农民多产粮食,除按市场价格出售小麦外,农民每产一吨小麦,还可得到5万至6万图格里克奖励资金。

秋收时,记者曾前往色楞格、达尔汗乌勒、中央等几个农业大省采访。记者看到,政府的优惠政策的确吸引了许多个人和企业积极投入到粮食生产中来,今年蒙古国的粮食种植面积比前几年明显增加了。据统计,在蒙古国全国范围内,有1100多家农户参与了第三个垦荒计划,主要以建立农场的形式种植粮食,并全都实现了生产机械化和集约化。每家农场的种植面积少则数百公顷,多则上千公顷,工作人员却只有十几个。

粮食生产计划篇6

一、以实物援助为主的美国粮食援助

美国粮食援助主要由六个具有不同类别、功能和政策目标的粮食援助计划组成,这些计划由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国际开发援助署(USaiD)分别进行管理,如表一所示。480公法(也称“粮食为和平”法案)是美国粮食援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项下的480公法第二章(p.L.480titleii)是目前美国最大的粮食援助计划,占美国粮食援助的比重超过了70%。第二章下的粮食援助包括紧急和非紧急两种类别,随着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世界粮食价格高涨,第二章下紧急粮食援助的比重不断增加;480公法第一章(p.L.480titlei)是政府间捐赠或者优惠销售信贷粮食的计划,该项计划曾经在美国粮食援助历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在美国粮食援助中所占比重已经很低,2007财年甚至没有发生该项目下的援助。粮食为进步计划(FFp,FoodForprogress)通过粮食援助帮助受援国加快民主化改革进程,粮食为教育计划(FFe,FoodForeducation)则将援助的资源用于改善受援国儿童的教育状况,这两项非紧急粮食援助计划每年都得到美国财政稳定的资金支持。第416节(b)作为一项悠久的美国粮食援助计划,通过商品信贷公司(CCC)为480公法第二章和粮食为进步计划捐助其剩余粮食,但由于该项计划容易产生贸易扭曲效应,因而受到wto相关规则的限制,使其目前只能保持较低比重,与480公法第一章一样,2007财年也没有发生该项目下的粮食援助。比尔埃莫森人道主义信托基金是用于紧急援助的粮食储备,在480公法第二章不足以满足国外紧急粮食需求时,该基金可以用于实施紧急粮食援助。2008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就授权使用比尔埃莫森人道主义信托基金对朝鲜进行了粮食援助。

粮食援助分为不同的类别和方式。一方面,粮食援助按类别不同分为紧急和非紧急援助。紧急粮食援助以捐赠形式用于应对地震、海啸、战争等自然及人为突发事件,近年来所占比重呈增加态势,美国2007年紧急粮食援助160万吨,占当年援助总量的61%;非紧急粮食援助(包括计划和项目援助)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困扰贫困国家的饥饿及粮食安全问题,每年有相对固定的受援国和稳定的援助数额,与紧急援助的无偿捐赠不同,非紧急粮食援助在受援国当地分配时部分是用于出售的,即粮食援助的“货币化”(monetization)。另一方面,粮食援助按方式不同分为实物(in-kind)援助和现金(cash)援助。前者是由援助国将本国粮食通过运输运往受援国,后者则由援助国使用现金直接在粮食受援国或者周边地区采购粮食。作为世界最主要的粮食捐赠国,美国的粮食援助一直是以实物援助形式为主,2007年美国实物粮食援助占其援助总量的比重达到了99.3%,这与欧盟等以现金援助为主的捐赠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以实物为主的粮食援助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由于美国的实物粮食援助需要通过远距离运输才能抵达受援国(如南部非洲地区),实物粮食援助必须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根据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2007年的报告分析,日益增长的商业和运输成本已经导致了粮食援助数量降低了43%,在最主要的粮食援助计划――480公法第二章中,商业和运输成本已经达到总成本的65%。此外,美国政府规定粮食援助总量的75%必须由美国海运公司运输,致使粮食运输因缺乏竞争而变相提高了成本。其次,实物粮食援助在应对紧急粮食援助时缺乏灵活性。美国农场仓库中的粮食,经过加工、包装、国内及远洋运输,常常需要4-6个月的时间才能送达。随着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撒哈拉南部非洲及亚洲一些贫困国家对紧急粮食援助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而美国粮食如此缓慢的援助速度可能会错过救援的最佳时机,致使紧急粮食援助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不仅如此,错过最佳时机的粮食援助,很有可能冲击或扰乱受援国当地的粮食市场,在受援国摆脱危机之后运抵的粮食将导致当地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大幅下降,对该国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带来冲击。再次,美国实物粮食援助的货币化不仅扭曲粮食国际贸易,而且扰乱受援国的市场。实际上,在美国的实物援助中,包括粮食为进步和粮食为教育计划在内,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在受援国当地以优惠价销售的。这种将粮食援助货币化的行为受到了广泛质疑,一方面,以优惠价销售粮食援助无疑会替代受援国的商品粮进口,粮食援助也就成为变相的粮食出口补贴,必将扭曲正常的商品粮贸易。因此美国粮食援助的货币化受到了以欧盟为首的粮食主要援助国和出口国的强烈反对,同时也与wto的农产品贸易规则相抵触。另一方面,在受援国当地出售粮食也会冲击粮食受援国的农业和粮食生产,使受援国本来就恶化的粮食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总之,目前美国粮食援助问题重重,在目前对紧急粮食援助的需要日渐增多的情形之下,以实物为主的粮食援助更显得缺乏有效性。因此,无论是美国国内的各相关团体,还是参与国际粮食援助的其他国家,都呼吁美国政府增加在受援国周边地区运用现金采购粮食的比重。美国政府也深刻体会到了针对粮食援助政策改革的必要性,在2008年农场法案征集意见期间,布什政府提议将480公法第二章计划资金的25%(约3亿美元)作为现金援助,用于在受援国当地或周边地区采购,以提高实物粮食援助的效率。

二、对美国2008年农场法案中粮食援助政策的评价

与以往历届农场法案制定过程不同的是,由于布什总统对新法案的内容不满而对该项法案行使了否决权,但该否决随即被国会投票否决,使这项总值达到3070亿美元的《食物、保护和能源法案》(2008农场法案)最终获得国会授权,并成为法律。新的农场法案中,粮食援助仍然是贸易议题(法案的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究竟是新的法案能够对粮食援助政策做出人们期望的调整,还是仅仅在细枝末叶的规定修改上做出表面文章,需要对法案中粮食援助政策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其一,针对各方广泛关注的粮食援助由实物援助向现金援助转型的议题,农场法案出台的新规定令人失望。法案并未对480公法第二章的援助形式做出任何改变,很明显,政府关于为现金援助拨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意味着这项粮食援助计划仍将维持现有的实物援助形式。虽然法案中新增了一项总值为6000万美元的实验性计划,在不同年份中设定不同的现金援助数额,以评估现金粮食援助的效果,但相对于总额为20亿美元的粮食援助,该项实验性计划所占比重仅为3%,其产生的援助效果可能因不显著而难以评估。而另一方面,由于现金援助的效果在其他国家的援助过程中均早已得到证明,特别是在紧急粮食援助过程中,现金援助已基本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援助方式之一,因而似乎也没有建立实验性计划的必要性,设立该项计划可以看成是延缓实物粮食援助改革的“缓兵之计”。

其二,针对美国实物粮食援助交付周期长的问题,农场法案也出台了新的政策规定。粮食从美国农场运到海外受援国市场需要经历诸多中间环节,如果衔接不畅,将会延长粮食运抵目的地的时间。为使已包装粮食可以更便捷地准备、贮存、运输和交付,从而加快粮食援助的运转周期,新法案将用于中间环节的预算上限由每年300万美元提高至800万美元。除此之外,为缩短粮食援助的交付周期,美国已经在国内外建立了多处预先贮存地点,即定点储存,以在应对紧急粮食援助时加快援助反应速度。法案将用于粮食援助国外定点储存的预算上限由200万美元提高至1000万美元,并允许使用这些资金评估并建立新的储存地点。这些规定只是在原有粮食援助框架之下做出的改变,即以保证实物粮食援助为前提,增加资金预算来提高粮食援助应对紧急事件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显然,这些新的政策规定增加了政府的资金支出,但没有增加用于援助粮食的数量,只是用增加资金预算来换取缩短粮食援助的反应时间,这必然导致更多的粮食援助资金的浪费。

总之,美国2008农场法案没有采纳布什政府的3亿美元拨款用于现金援助的建议,而是建立了一项总值为6000万美元的实验性的当地采购计划,以应对各方对粮食援助低效率的不满,但设立实验性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难以评估;增加了实物援助中间环节的资金支持,强化了实物粮食援助,在提高实物援助时间效率的同时却增加了资金浪费。总体来看,这些新的规定并未对粮食援助政策做出实质性调整,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以实物粮食援助为主的现状,只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如建立试验性计划)做出了一些表面文章,实际上仍强化了对实物粮食援助的支持,美国粮食援助高成本、低效率以及货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美国粮食援助政策调整艰难的主要原因

尽管美国粮食援助存在高成本及低效率的问题,但2008年农场法案并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可见针对粮食援助政策的调整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究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粮食援助中各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的结果。美国与粮食援助紧密相关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农场主、运输部门、跨国粮食贸易公司以及私人志愿组织,这些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其在实物粮食援助中的既得利益,极力反对任何针对粮食援助可能的政策调整。

第一,美国农场主是实施实物粮食援助的主要支持者之一。美国的农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补贴,农产品尤其是大宗粮食产品生产过剩问题长期困扰着美国政府和农场主们。在国内市场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政府就把目标放在了国外市场,期望通过出口农产品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粮食援助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登上历史舞台的。虽然目前第416节(b)计划下的援助已经很少,但粮食援助在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下将粮食运往国外,显然具有补贴粮食出口的作用。粮食援助也可以看作是美国以人道主义援助为托词,实施的一种变相的隐蔽的出口补贴政策。因此,粮食援助一直受到美国粮食生产者的支持。美国小麦协会就反对用于非紧急援助的受援国周边地区采购,并支持适当的粮食援助货币化行为。美国农场主是阻碍粮食援助改革的利益集团之一。

第二,美国的运输部门也是实物粮食援助的受益者。美国政府规定不低于75%的粮食援助要通过本国的轮船公司运输,为运输部门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近年美国粮食援助的资金支出中,约有10亿美元用于支付运输费用,约占预算总额的一半,可见运输部门在粮食援助利益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改革实物粮食援助,将其部分用于在受援国当地采购,则必将减少粮食运输量,从而降低运输部门的收益,这其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运输部门是现金粮食援助最强烈的反对者就不足为奇。2008年农场法案向粮食援助顾问组中新增了运输部门的代表,将会强化其阻碍粮食援助改革的作用。

第三,跨国粮食贸易公司和参与粮食援助分配的私人志愿组织(pVos),也是实物粮食援助的支持者。跨国粮食贸易公司主宰着世界的粮食贸易,从粮食的加工、包装到运输等环节,都可以看到这些公司的身影。实物粮食援助由美国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为粮食跨国公司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私人志愿组织通过向政府部门申请粮食援助,然后在受援国当地部分地优惠出售用于援助的粮食,将出售款用于该组织在其他方面的援助,以实现其人道主义救援目标。由于这些私人志愿组织已经形成了对美国粮食援助的依赖,因此也是美国实物粮食援助的支持者。如果美国政府直接通过现金进行粮食援助,这些组织就失去了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无法实现其援助目标,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利益集团在美国粮食援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政策改革可能会损害其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就会竭力游说国会议员,对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改革建议投反对票,阻碍粮食援助政策的改革进程。只要这些利益集团依旧存在且在国会决策中仍然具有发言权,针对美国粮食援助政策的调整就很难进行。尽管wto和欧盟始终在敦促美国粮食援助进行改革,但也因不具强制力而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撼动美国粮食援助中各利益集团的主导地位,无法使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美国以实物为主的粮食援助仍将继续。

四、结论及启示

总之,尽管美国以实物为主的粮食援助效率低下,在紧急粮食援助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但由于强大的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反对改革,2008年农场法案并没有使粮食援助政策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美国粮食援助高成本、低效率以及货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美国粮食援助并没有真正起到解决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其最大受益者恰恰是美国的农场主、跨国粮食贸易公司以及运输部门等不同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分享了整个粮食援助利益链条的大部分,而作为粮食受援国的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只是美国利益集团对援助政策博弈胜利果实的副产品。美国粮食援助若要重新走上正轨,解决目前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必须要削弱利益集团对援助政策的影响,使粮食援助真正成为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自2005年起,我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粮食援助国,在国际援助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保证国内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政府最主要的粮食政策目标,我国开展对外粮食援助应以不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为前提。虽然我国目前还无法成为象美国那样的世界重要粮食援助国,但开展粮食援助不仅可以减轻世界饥饿现状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还有助于增进我国与受援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在政府财政资金允许的范围之内,我国仍具备开展对外粮食援助的必要性。在实施粮食援助的过程中,我国应依据援助国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援助方式。一方面,对于大洋彼岸的南撒哈拉非洲的国家的援助,应以现金粮食援助形式为主,如2008年12月份我国对非洲南部国家莱索托的粮食援助,就是通过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捐助100万美元现金,在受援国当地采购了1336吨的玉米面用于救助,产生了非常好的援助效果和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周边发生粮食危机国家的粮食援助,应以实物粮食援助为主,如对朝鲜和缅甸等国的粮食援助,及时缓解了这些国家的饥饿状况,有效的实施了人道主义紧急粮食援助。

参考文献:

[1]Sophiamurphy,Kathymcafee2005.U.S.Foodaid:timetoGetitRight[R].apublicationofiatp’stradeandglobalgovernanceprogram.pp1-34.

[2]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R].Foreignassistance:VariousChallengesimpedethe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ofU.S.Foodaid.Gao-07-560,april13,2007.

[3]ChristopherB.Barrett,DanielG.maxwell2004.pL480Foodaid:weCanDoBetter[J].Choices.pp53-57.

[4]titleiii:trade.2008FarmBillSide-By-Side.[eB/oL]ers.usda.gov/FarmBill/2008/titles/titleiiitrade.htm#food.

粮食生产计划篇7

控制粮食销售,压缩不合理的粮食销量,不仅是实现国内粮食收支平衡并有结余方针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而且是关系到稳定农民粮食负担,加强工农联盟的一个大问题。去年以来,各地在控制粮食销售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城镇粮食销量的增长幅度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原因,全国粮食总销量继续上升。这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和负担能力是不相适应的。对这种状况要经常保持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十分重视控制粮食销售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摆上议事日程。要象抓征购那样把统销工作抓紧,对控制粮食销售的各项措施要狠抓落实。第二、第三季度是粮食销量较多的季节,一定要过细地做工作,在安排好城乡人民生活的前提下,把不合理的销量减下来。不要造成开头放松了,多销了,既成事实,后来再抓,已经晚了。一定要把粮食工作抓紧、抓细、抓好,为实现提出的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不吃进口粮,收支平衡并有结余的方针而努力。

关于控制粮食销售的意见

一九七七年,党中央发了四十六号文件,各级党委十分重视,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开展了整顿统销工作,加强了劳动管理和户口管理,城镇粮食销量猛增的情况有了改变。但是,由于工作进展不平衡,城乡粮食供应中问题还很多,加以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总销量仍在上升,预计一九七七年度将达到一千零几十亿斤,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四十六号文件精神,实现提出的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不吃进口粮,收支平衡并有结余的方针,必须以揭批“”为纲,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抓紧粮食征购的同时,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原则下,严格控制粮食销售,坚决把不合理的销量压下来。

一、清理和压缩计划外用工。(注解:该条中有关清理和压缩计划外用工的精神现在仍然适用,但该条中所列举的清理年计划外用工的具体内容,已自行失效。)

根据国家计委统计局年七月三十日普查,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七千八百八十万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一千九百五十一万人。两项合计,共九千八百三十一万人。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中,没有统计为职工人数的计划外用工有一千六百零三万人,其中一千零二十八万人来自农村。这同当前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是不相适应的。中央46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计划外用工,要进行清理,坚决压缩。”去年全国计划会议也提出:“今后城镇用工,基本上不从农村招收。已经使用的计划外用工要进行清理,属于农村户口的要坚决动员他们回到农业第一线去。”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在今年内,将计划外占用的来自农村的一千万人,要积极动员一部分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第一线。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班子,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狠抓落实。计划外用工清退以后,他们的工作,应当依靠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

所有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劳动计划,不准突破,不准擅自招收计划外人员。各省、市、自治区要在下达增加职工计划的同时,相应下达粮食供应通知书,并逐级落实到基层单位。凡是没有省、市、自治区增加职工计划和粮食供应通知书的,国家一律不供应粮食。

二、压缩补助粮开支。

城镇人口的口粮定量,总的说不算低,而定量外的补助粮开支却很大,全国一年约十六亿斤。有些地方补助项目繁多,标准偏高,管理不严,浪费不少。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补助粮的范围和标准。对城镇的各项补助粮,从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起,按非农业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每月原则上不超过半斤,现在不足半斤的,不要提高。具体的补助项目、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规定。

三、整顿城镇粮食统销。(注解:本条中一些规定已被国发。7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做好夏季粮油征购和销售工作的通知》和国发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下达调整生猪和农村粮油价格方案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所代替。)

目前城镇粮食销量大,漏洞多,必须进一步整顿,压缩不合理的销量。要继续深入开展核实人口、工种、定量的工作,严格执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做到一人一份粮,干什么工种吃什么定量。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强度减轻的工种,要适当调低粮食定量标准。一九七八年内,要在工矿企业单位全面推广旅大市依靠企业党委、依靠职工群众管理粮食定量的经验。要定期清查工商行业和集体伙食单位的库存粮食、粮票,超过正常周转的部分,一律上缴或顶低供应指标。市场上出售的粮食制成品,不得扩大免收粮票的品种;已经收粮票的,要按实际用粮数量收足粮票。凡是没有搞议价粮收购的地方,不搞议价粮供应;搞议价粮收购和供应的地方,要量入为出,不得动用国家库存。要积极开展工业用粮的节约代用。今后工业用粮要争取做到稳定在现有的水平上,需要增加的部分,要靠开展节约代用和降低粮食消耗来解决。

要加强粮票管理。除全国通用粮票和省、市、自治区地方流通粮票以外,省以下各级都不得印制发行粮票;已经发行的,要在一九七八年年底以前停止发行,逐步用省发行的粮票兑换品来,同时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突击抢购粮食。少数大城市需要保留的流通期限在一年之内的粮票,经省革委会批准可继续使用,并报商业部备案。要坚决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伪造粮票等犯罪活动。

部队所需要的粮食,要保证供应,同时也要进行整顿。部队自己生产的粮食,要加强管理,节约用粮,防止浪费。

粮食生产计划篇8

   一、世界粮食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结构性突变”: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2006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2010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22.4亿吨,实际利用22.8亿吨(缺口4000万吨),库存量4.9亿吨。同期,世界粮食平均价格上涨近1倍,造成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平均上涨9%,通胀率也从2010年的6%上涨到2011年中的6.9%。对于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对各国重视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问题是:粮价大起大落,容易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市场粮价过度震荡,不利于各国粮食的稳定生产。对于这一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世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将迫使各国为了粮食安全,趋向更为严格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将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机构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看,主要是认为:世界粮食供应中长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其依据是:俄罗斯、南美等主要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今后几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又由于亚洲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扩大,将使粮价高位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粮价的预测是:2011—2020年间,谷物年均价格将上涨20%。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则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粮食有40%因运输、仓储等原因而损耗掉了,未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而发达国家有22%~25%的食品因到期被丢弃,所以缓解供求矛盾还有潜力和空间。对世界粮食市场近期的走势,国际机构专家表示暂难以作出预测,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刺激了俄罗斯、美洲国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也上调了2012年小麦、大米、粗粮的供应和库存预测总量,但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可能再发生。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指出,2006年以来多次出现粮价异常波动,都是由于主要产粮区灾害天气引起的,特别是全球变暖造成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带来土地沙漠化,对世界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的粮食生产都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粮食产量下降5%左右,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将平均上浮25%以上。

   二是耕地因素。目前,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巴西是南美洲可耕土地增加最多的国家,但巴西土地的增加是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的,长远来看对全球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并不利。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40年,全球农作物单产呈现逐步增长态势。综合以上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未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7%。

   三是技术因素。尽管各国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还不一致,但专家们认为转基因等现代生物科技,以及化肥、种子、灌溉、仓储运输等技术的提高,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生产供应。同时,农业部门进一步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利用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认为,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致这些地区粮食危机频发。

   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5000万人口,如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斤粮食计算,未来10年世界粮食需增加1.6亿吨,这需要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率必须每年平均达到1.2%以上。对此,他们认为美国、巴西、俄罗斯等主产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供应尚不会发生问题,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有1亿~2亿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到城镇,肉类、油脂、奶类制品需求有较快增长,用作畜牧饲料的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二是基于环保和能源供应的考虑,美国、欧洲用作制造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将持续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就占到了其国内玉米消费的35%和世界玉米消费的12%,欧盟生物柴油耗用的油籽量占其成员国产量的60%、全球贸易量的70%。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10亿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10%,因此,必须加大粮食援助和合作开发,才能满足贫困和饥饿人口的需要。

   五是政府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对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实际上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对这些国家采取限制性出口政策表示强烈关注,要求这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具体程序和规定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将这些政策措施常态化。对于尽量减少粮食进口,专家们指出,自给自足的政策只适合于有较大国土面积和较多人口的国家,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粮食贸易,来保证大多数国家的粮食供应。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合适的农田水利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保持适当的库存、改善仓储和运输条件等,都是各国保障粮食供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三个热点问题

   第一是粮食市场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2010年以来,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从而引起了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目的是:提供可预期的市场交易信息,同时为供需双方规避价格风险提供机会,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炒作,认为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会高于股票等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估计一些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资金回流到金融市场。但如果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出现类似金融化问题,仍会对世界粮食交易产生放大效应。专家们坦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十分关注各国农业政策和市场运行,但对私人资本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所是否设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各国对此还未能形成共识。

   第二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国际机构专家们对谈判前景均表示不乐观,认为此轮谈判如达成协议,美国、欧洲承诺大幅削减国内补贴,取消或减少贸易限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贸易十分有利,但这些发达国家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短期内难以作出妥协或让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应当对农产品贸易谈判保持信心,同时也认为,农产品贸易谈判并不像工业品贸易那样南北壁垒分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利益相互交织,十分复杂。此外,近年来各国动植物检疫等歧视性措施开始大量增加。为此,世贸组织将致力于创造农产品贸易谈判的条件,推动贸易便利化,组织各成员国定期通报农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政策,增强透明度。

   第三是世界粮食问题的多边协调。专家们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都高度关注并计划采取行动,相信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2011年二十国集团首度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磋商粮食市场问题,通过了共同行动计划,重点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提出了2050年全球农产品增产70%的目标,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增产目标是近100%。但有专家认为,部分粮食出口国对粮价上涨持肯定态度,并组成团体反对过多干预粮食市场,国际协调粮食问题难度加大,国际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包括推动建立国际农业数据库,收集有关农业生产、消费和库存信息,协调粮价不是国际组织的义务,是市场的行为。

   三、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地位及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在粮食生产及供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指出在短短20年时间里,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国际机构专家对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的影响和应对举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粮食生产计划篇9

「关键词粮食补贴/方式/调查报告/政策建议

一、粮食补贴方式的具体做法

1998年起,为了确保粮改“三项政策”,特别是“敞开收购”政策的落实,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形成的超正常周转库存粮食,实行占用贷款利息及保管费支出的财政补贴制度。这对于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促进粮食顺价销售,减轻企业政策性负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根本性变化,这种主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超储利息费用补贴的方式,不能有效解决粮食主产区长期存在的库存居高不下、价格背离供求、亏损继续发生、企业依赖政府等突出问题。

为了探索新的解决途径,2002年,安徽、吉林选择了三个县(安徽2个、吉林1个)进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河南、湖北省也调整粮食补贴政策,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安徽和吉林三县市的试点可概括为“一取消、两放开、一锁定、一调整”。“一取消”就是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取消在流通环节对新收购粮食的补贴:“两放开”就是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一锁定”就是锁定老库存、老挂帐:“一调整”就是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调整为直接补贴农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公平进入市场,实行随行就市,按市场价收购农民余粮,实现粮食购销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对国有粮食收购企业老库存、老挂帐等继续实行原有政策。河南、湖北(在主产县市)继续实行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同时通过下达保护价粮收购计划实行“限量”收购,计划内粮食实行价差补贴政策。两省不同的是,河南实行价内补贴,即把农民应得的补贴含在粮价内支付给农民。湖北实行价外补贴,即按照农民交售的粮食数量,在市场价格之外,给予固定水平的价差补贴。

按照四省制定的不同补贴标准,可以将已进行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概括为“两种类型,四种方式”:一种是安徽和吉林与粮食交售数量不挂钩的直接补贴类型;在计算补贴水平方面,又分为按往年交售商品粮数量计算补贴和按计税田亩以及计税常产补贴两种方式。另一种是河南和湖北实行的与粮食交售数量挂钩的价差补贴类型,又分为河南的价内补贴和湖北的价外补贴两种方式。

1.安徽、吉林的直接补贴政策。安徽来安县、吉林东丰县采取按商品粮数量对农户核定补贴的方式。来安县根据4年(1997—2001年)保护价粮食平均收购数量确定常年商品粮数量,再除以全县计税粮食常产总量,计算出综合平均比例,作为固定系数核定乡镇、村、组、户享受补贴的粮食数量。东丰县将玉米、水稻两个品种的5年(1994—1998年)平均产量扣除农户自留粮,余下的为商品粮,再折算70%为补贴粮数量。两省对试点县确定价差的方法略有不同:安徽计算当年保护价与上年市场收购价之间的价差,为0.055元/斤,吉林依据2002年新粮集中上市预期市场粮价与保护价的价差水平测算,统一为0.045元/斤。据此,核定两县的补贴额分别为1780万元(应补贴量为3.2亿斤)和2184万元(应补贴量为4.9亿斤)。

安徽天长市采取按“计税地亩和计税常产各占50%”进行分摊,对农户核定补贴的方式。即:首先把省里确定的商品粮总量分为两部分,各占50%,即9566万公斤,然后分别除以计税土地面积(87.6万亩)和计税常产(4.8亿公斤),得出109.2和0.2两个系数1;再根据各个乡镇现有的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分别乘以各自的系数,得出各个乡镇按照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分别应该获得补贴的商品粮数量;最后,把两个数量加总,即为该乡镇应该获得补贴的商品粮数量;商品粮数量与补贴价差(0.055元/斤)相乘(该市为2215.4万元),即得到该乡镇应该获得的粮食补贴总额;乡镇再以同样的办法将粮食补贴资金测算到户。

无论是按计税田亩、计税常产或是商品粮数量方式,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都不与农民当年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补贴的发放也在收购期间或收购之后集中进行(一般为一个月)。这种直接补贴与美国、欧盟实施的农民收入直接补贴类似。

2.河南、湖北的价差补贴政策。河南省的价内补贴方式。即:按商品粮数量确定补贴粮食数量,将它与农业税折实数量和原定购任务结合,通过兑现保护价,把农民应得的补贴含在价款内支付给农民。具体方法是:分解2000年度的66.6亿斤定购粮和2002年农业税折实粮51.37亿斤,将两项加总,再结合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各市保护价粮平均收购量,综合考虑,确定各市按保护价收购夏粮的计划数量,层层向下分解,落实到农户。省里确定的粮食保护价为0.53元/斤(混合三等小麦)。价格部门根据6、7、8三个月市场粮价,确定各地市同期夏粮市场价格。省财政根据保护价与市场粮价之间的差价和保护价粮食收购量计算各地市粮食企业应得到的价差补贴数额。这种与农民实际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的补贴,由于含在保护价粮价款中兑现,称为价内补贴。2003年河南省共安排7亿元。

湖北省的价外补贴方式。该省对17个主产县市按确定的商品粮数量实施定额补贴。主产县市入围标准是:前三年,中晚籼稻年均产量2亿公斤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晚籼稻年均收购量在0.5亿公斤以上。确定17个主产县市后,再根据其前三年中晚籼稻的收购总量,明确实施价外补贴的粮食总量为15亿公斤,占17个县市前三年中晚籼稻年均收购总量的90%以上。综合考虑预期的市场价和农民收益水平,确定保护价(由于市场放开,实际是目标价格),再根据省财政粮食风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把价差补贴的标准确定为0.06元/公斤。按照产量和收购量落实价外补贴粮数量2,农民交售粮食的同时,兑现价差补贴。2002年湖北省共安排7亿元。

无论是价内补贴或是价外补贴,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都与农民当年生产和交售粮食数量挂钩,补贴的发放也在整个收购期间进行。价外与价内补贴办法的主要区别是,价外补贴采取按上年市场价和当年保护价计算价差,价内补贴则按当年市场价与保护价水平计算价差。

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所产生的效果

从四省情况看,补贴政策执行较好,达到了农民基本满意、企业基本满意和政府基本满意的初步效果。

1.农民利益基本得到保障。粮食购销放开后,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卖粮难的问题。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通过价差补贴,农民卖粮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反映,在2002年粮价持续低迷、多数主产区调低保护价、企业加大促销压库任务的情况下,通过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及时给予农民补贴,能够保持农民卖粮收入不下降,已是难能可贵。另一方面,粮食市场多元化购销主体的形成,也激发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善服务,争取粮源的积极性,给农民出售粮炒春艽蠓奖恪?br%26gt;不同的补贴标准,使得农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出现差别。安徽、吉林在试点县市实行对所有农户补贴,只要有承包地,并缴纳农业税的农户,不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得到补贴。在河南和湖北,只有向国家交售粮食,才能得到补贴。另外,补贴受益程度的差别也比较明显。在安徽两个试点县市,普通杂交水稻收购价格为0.45元/斤,加上0.055元/斤的补贴,综合粮价达到了安徽省0.50元/斤的保护价水平。河南通过价内补贴,让农户确实按照保护价出售小麦,保证了农户卖粮收入。湖北省的价外补贴改革,由于补贴资金总量小、水平低,即使加上价外补贴,农户中晚籼稻的出售价格也仅为0.46—0.48元/斤,低于上年0.50元/斤的保护价水平,农民卖粮收入有所下降。

2.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增强。粮食企业收购新粮按照当期市场价格入库,为企业实现顺价销售创造了条件。企业参与粮食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增强,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积极收购新粮,保持了较大规模的收购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安徽来安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新粮总量达到3.5亿斤,比2001年减少10%;河南省保护价粮收购量达到119亿斤,比2001年减少25%;湖北省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保护价粮食达到78亿斤,与2001年持平。

新粮销售顺利。截止到2002年11月末,河南省滑县新粮已经全部销出,实现了保本微利。新乡市粮食企业收购的新粮也已经销售了50%,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全部销售;湖北省粮食企业78亿斤的新粮,已经销售38亿斤,接近50%。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后,由于社会上的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参与粮食购销,形成了多元化的购销主体。国有粮食企业为了掌握粮源,积极改善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水平,甚至上门收购,方便农民交售粮食。

取消在流通环节对新收购粮食的补贴,实行新老粮划断,加大了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动力。安徽省来安县粮食企业通过买断身份进行减员工作,减少人员1200人,裁减幅度在50%以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粮食局人员由原来的2578人减少到1386人,收购企业也由原来的37个缩减到18个,仅后一项,每年就减少管理费用35万元。

3.政府基本满意。通过价差补贴,划清了政府与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补贴、价内补贴及价外补贴等方式,对粮食生产和市场进行引导,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实行价内补贴后,河南许多地方财政部门的同志说:“过去粮食补贴是个无底洞,这个头疼几十年的老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眉目,早就该这么办了”。以前为了实施粮食保护价政策,安徽省每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近29亿元。现在仅以7亿元的补贴,就让农民享受了保护价政策。

三、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特点

四省的改革试点主要有以下特点:1.补贴资金主要从省粮食风险基金存量中解决。安徽的做法是按比例落实资金,即按第一年省、县(市)分别为8∶2、第二年6∶4、第三年3∶7的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三年之后,所有补贴资金通过两县市各自的粮食风险基金解决。但由于县市强调财政困难、企业改革成本高,第一年应由县财政负担的20%没有落实,由省里垫付。吉林的试点县资金、河南的价内补贴和湖北的价外补贴资金,都由省财政从粮食风险基金中一次性安排。补贴金额较大的河南和湖北,将中央新增的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如湖北今年新增1.55亿元中央粮食风险基金,其中1亿元用于价外补贴)大部分用到了农民补贴上。

不论是安徽、吉林的直接补贴,还是河南和湖北的价差补贴,在资金来源上都是在增量上作文章,基本格局是“用足中央的,再动地方的,基本不动基层的”,没有给县市财政增加负担。由于实行新老库存划断,政府仍然承担粮食购销企业老库存的储存、利息等各种费用,仅仅是不再对2002年以后的新增粮食库存承担责任。安徽省继续对天长、来安两个试点市县给予3227万元和4550万元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用于2002年4月锁定的超储库存和利息费用补贴,并且一定三年不变。河南省在28.89亿元中仍然有16.89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分配到各市,用于对超储库存利息费用补贴。湖北省15.59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中12.59亿元依然分配给地方包干使用。由于没有涉及粮食企业“老粮、老帐、老人”问题,降低了改革的难度,同时也维持了粮食企业的正常运转,为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放开后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创造了条件。

为进一步划清政府与企业责任,减少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四省都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行锁定“老库存”、实行新老粮划断等新的改革举措。如2002年河南省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确定为28.89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保护价收购的新粮的价内补贴,4亿元用于老库存粮食销售差价补贴,1亿元用于省级储备粮油补贴和省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超储库存补贴,其余分配给各省辖市用于按2002年4月30日锁定的市、县粮食超储库存利息费用补贴,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新发生的粮食库存,财政不再承担银行利息及库存费用。

2.补贴发放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合。补贴发放的共同做法是:县市一级在农发行设立专户,对资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乡镇一级通过乡财税所或粮管所在信用社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县乡村对农户的土地面积、计税常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算,对每个农户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并且获得了农户的认可,为粮食补贴的顺利发放创造了条件。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的标准,都根据农户的计税土地面积、计税常产、农业税任务、定购粮等因素确定,从而在补贴发放或保护价粮的分配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和公平。这是农户对于补贴发放比较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完善配套措施。一是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金问题。如安徽省要求,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继续做好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金供应工作。湖北省规定,农业发展银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价外补贴粮,要按照“收一斤粮,贷一斤款”的政策,及时足额发放收购资金贷款;对于随行就市收购的退出保护价范围的粮食,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政策积极提供信贷支持。二是监督国有粮食企业执行农民补贴政策。湖北省要求交售保护价粮的农民要在收购凭证上签字,作为与财政结算的依据。县市财政根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保护价粮数量每月据实进行结算。河南省规定财政部门在实际结算中,按照粮管所对农户的实际结算价与省计委确定的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计算实际补贴数额。企业压级压价或是不完成收购计划,就少得或不能得到补贴资金。三是实行农户售粮卡和粮食补贴通知书制度。

4.发育多元化粮食购销主体。粮食市场放开后,由于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量可能会有所下降,多元化的购销主体的发育就成为保持市场平稳的一个重要条件。安徽省和湖北省的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湖北省2000年放开了早籼稻和小麦购销市场,促进了多元化粮食市场购销主体的发育。这正是2002年粮食购销全面放开后,粮食市场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农民没有出现卖粮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在枣阳市,有500多个个体粮食加工和购销的个体户,每年消化的粮食总量达3~4亿斤,占该市粮食商品量的40%左右。在安徽省天长市,仅登记注册的农民经纪人就达5000多人,他们在2002年的粮食购销中作用明显。2002年天长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比2001年下降了35%,但粮食市场非常平稳,没有出现卖粮难现象。

四、有关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建议

借鉴四省的改革试点经验,就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分省决策,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放开粮食购销是一个方向,粮食主销区和部分主产区内销区的市场放开已在进行。这就为改变现有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方式,从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的转移,从支付给企业向支付给农民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3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为下一步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时机是比较成熟的。

粮食产区和销区的情况不同,必须分类指导、分省决策,不搞一刀切。中央确定大的原则,各省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改革方案一定要经中央批准,要从制度上保证对地方在粮食补贴方式改革中是否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粮补改革要坚持省长负责制。

2.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符合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趋势。粮食购销放开后,要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补贴的政策目标。尽管目前我国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但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从长远看,粮食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我国的粮食生产要保持基本稳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要得到有效保护,首先必须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

粮改之后,要加强各级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要准确掌握粮情,对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粮食消费、粮食库存(粮库有多少、农民手里有多少、加工企业有多少)以及国内、国际市场的粮价心中有数,及时预警,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粮情、粮价关系农民补贴的数量,关注粮农,核心是保护粮农的积极性。

3.将粮食购销放开与对农民的补贴同步进行。放开粮食购销后,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标准,可按过去三年粮食平均种植面积及商品量,以及前三年粮食平均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额计算,三年不变,三年后再根据财力情况调整。补贴的渠道,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先通过农发行设立补贴专户,再通过乡镇财政所,或是直接发放,或是抵扣农民应上交的税费。

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建议对农民购买良种、农机及农用燃油等投入品给予一定的补贴。2002年中央财政已设立大豆良种推广专项资金和农机、农用燃油补贴,今后可视财力状况逐步扩大范围。对渔民和牧民生态移民转产转业等,也应给予重视。

4.坚持把粮食风险基金的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鼓励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对农民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考虑从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中调整。目前,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约700多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预期的市场粮价将会明显下跌,农民利益将会受到直接的损失。所以,原来用于保护农民利益的风险基金一定要调整使用方向,这是改革和规范粮食补贴方式的突破口。

目前对农民直接补贴,只是对农民在放开粮食购销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做一定的补偿,还难以做到对农民收入全面补贴。据测算,按2001年、2002年两年市场价与保护价的差价计算,每斤粮食需补贴6—7分钱,全国每年需补贴150亿元左右,约占现有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一半。河南、湖北的做法表明,对现有粮食补贴方式进行调整,是完全可行的。在继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划清保护价收购中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提高了政府财政补贴的效率,增强了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意识,应在更大范围、更多品种上推广这种方式。粮食风险基金转移用于对农民的补贴,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一开始补贴的面可能要相对窄一些,补贴的标准可相对低一些,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补贴面,先从粮食面积补,然后再扩大到计税面积,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今后,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应在预算上将对农民的补贴单列,将粮食风险基金扩大为粮食生产风险基金,从以降低市场风险为主转变为支持生产为主。同时,还要关注解决多元化购销主体的形成、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保持、粮食企业“三老”问题的解决和农发行对粮食企业的资金保障的协调等问题。

粮食生产计划篇10

2010年农业总体奋斗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4万亩(含晚秋作物),粮食总产2507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

(一)2010年粮食总播种面积计划140.3万亩,比2009年增6.5万亩,增长4.9%,:大春粮豆播种面积111.05万亩,间套种30万亩;小春粮豆播种面积29.25万亩,间套种4万亩。粮食产量25070万公斤,比2009年增758.2万公斤,增长3.12%,大春粮食产量22270万公斤(间套种产量1950万公斤),小春产量2800万公斤(间套种产量260万公斤)。

(二)经济作物计划面积43.9万亩,比2009年增长15.9%,:小春经济作物20.5万亩,大春经济作物23.4万亩。在大春经作中,发展辣椒10万亩、甘蔗5.4万亩、烤烟6万亩。

(三)作物计划种植面积19.8万亩。

二、思想

,以、“”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十七届四中,以发代农业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优质米、茶叶、蔬菜、辣椒、甘蔗等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品质工程、品牌塑造工程、龙头培育工程,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民营化经营、精品化开发、市场化拓展,农业效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民增收项目

资源优势,文山州农业工作会议和县第十五届代表大会次会议的农业生产,2010年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民增收项目作安排:优质稻计划种植10万亩、优质蔬菜计划种植7万亩、优质辣椒计划种植10万亩、杂交玉米计划种植20万亩、优质油菜计划种植20万亩、新植优质甘蔗1.4万亩、新植茶叶7.2万亩、低产茶叶改造2万亩。

四、保障措施

(一)农业基础地位认识,“早”字抓。各乡镇、各要十七届四中,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把解决好吃饭问题头等大事;保障农民权益,把好、好、发展好农民利益农村一切工作的点和落脚点,确实对“三农”工作的组织,在工作安排、财力和人员配备体现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机制,把农业、农业、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措施来抓。工作中“早”字,计划早下达,任务早,措施早,资金和物资早,人员早就位,增产措施的,指标的。

(二)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最近,制定《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省制定《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文山州制定《粮食生产考核办法》,各级对粮食生产非常,,各乡镇、各要对粮食生产性的认识,对粮食生产的,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和新的粮食生产考核激励机制,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科技单产,复种指数,总产。推广高产优质良种,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种植面积,粮食高产创建,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抓规范种植、密植和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增产潜力,面积产量。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复种指数,土地产出率。推广间、套、混种等粮食多熟制,粮食产量。一系列措施,粮食总产,粮食安全。

(三)发展优势产业,农民收入。的资源和优势,八宝米、优质辣椒、优质蔬菜、优质油菜、甘蔗、茶叶、蚕桑等基地建设,以实施优势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生产经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四)项目强县理念,资金投入。对农业生产投入的机遇,的优势,项目筛选上报,、省、州支持,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支持的,县、乡两级都要尽拿出经费投入农业,农业生产。

(五)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省、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把对龙头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宣传和、县出台的鼓励发展优势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加速农产品流通。以优质米、茶叶、辣椒、蔬菜等农产品为,从政策、信息、资金、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的支持。把和服务的领域由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整个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六)科技推广,科技含量。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改造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要、省、州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的,以劳动者素质为,对农村科技骨干,致富带头人,青壮年劳力科技培训,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对优势农产品基地、产业的村寨,一村一品示范村作培训,劳动者的农业科技素质,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丰收,为发代化农业奠定科技人才基础。培训,推广杂交稻、杂交玉米、优质稻等优质高产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水稻品种多样性间栽、水稻规范化条栽等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农机具补贴的有利时机,推广机耕、机播、机耙、机收,科技含量,农业生产丰产丰收。

(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能力。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时机,以高产稳产农田地建设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农田沟渠配套、滚水坝、田间农作路、旱地小水窖等建设,在春耕前修复水毁农田、沟渠、滚水坝,灌溉面积,农业生产能力。

(八)强农惠农政策。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精心组织,责任,管理,调动农民种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