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57

现代文化建设篇1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身心感到愉悦,陶冶情操,从而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更有品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中无法缺少的内容了。人们参与文化活动,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得到精神层次的提高,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生活对人民群众自我的发展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中的重要部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在建设现代社会公共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困境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定困境,首先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其文化系统机构相对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当前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所需。另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建设政策和经费投入目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群众文化事业经费具有技术小、增长慢以及投入总量少的特点,虽然说目前其经费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在国家财政总支出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比较小,对其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最后现代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文化骨干不稳定,同时在加上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导致群众文化站多出现人员不足、无转业干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群众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无论是图书馆,文化馆还是纪念馆,这些公共文化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服务的,公共文化要真正转变思路,面对大众要突出“服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工作思路必须改变。我们要从过去的人民群众上门转变到文化工作到农村、社区,到最基层服务,坚持将服务面向群众,走入基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城乡文化和校园文化以及军营文化等等,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来服务广大社会。例如妇女家务劳动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经费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则可以适当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妇女进行一些文化活动,以丰富她们的生活;少年儿童在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其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阅读不同书籍,以增强自身兴趣爱好等等。我国拥有多个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由于民族种类繁多,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各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为了加快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共通过发展的步伐,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体系。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入基层,建设富有发展特色的模范村。比如相关的文化政府部门可以定期的组织当地文化宣传活动,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的重视程度,鼓励建设新文化模范村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带动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让其带动更多的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一个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想要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资源共享就是一条合理而且经济的途径,比如说由资源共享理念推动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文化日益增长,仅仅一个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使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立公共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互惠互利,把若干个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资源系统联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在各区县大力推广“社区影视厅”项目,将公益电影引入到社区文化中心、村居委活动室,丰富中老年人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建示范区(项目)正发挥着“积累经验、探索示范”的领头羊作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程度的保障。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到文化的基本权利,不仅仅是城市公民,还要包括基层甚至偏远地区的农村群众。

四、结语

现代文化建设篇2

(1)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整体的建筑构想和建筑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绝不能片面思考。建筑设计一般都是分部分进行,建筑设计师在初步设计时,要从整体角度考虑,不能“断章取义”。只有对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解读,才能把建筑的美观、功能以及实用性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部分与整体是紧密相连的,必须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互增色彩,使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完美。(2)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是指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的关系。整体来讲,高层系统由低层系统构成,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各个层次自身也存在着相应的关联作用。随着层次的不断升高,结合度不断减弱,它有利于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即:层次结构越稳定的,其结合度越低。所以,要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分配,有效组织各种流线,合理地整合空间序列。(3)结构最优化原则。要想建筑物既实用又美观,就要保证结构最优化设计的地位。各种设计性能的载体是结构,决定着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合理性,反之,性能所反射出来的效果也能反映出结构的好坏。要素是结构的有效组成成分,结构的走向被要素的运动趋向所影响,因此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就是结构。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2.1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

当前的社会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指导和牵引着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可以让人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此,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灵魂,它是一种首创精神和公众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艺术美相靠拢。一个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为情感的归属,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要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拥有真实的存在感。

2.2发扬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运用具有特色的局部传统建筑,如色调、形状、纹样、线条、质感等。或者在传统的建筑形象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为符号,在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被人们熟知而产生的亲切感,可以减少现代与传统的多面矛盾,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现代的建筑方法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

2.3把绿色思维添加到建筑设计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作用下,各国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中,绿色建筑怎样科学实现循环,值得我们深思。绿色建筑,是要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尽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师们要把绿色思维渗入到每项建筑设计的活动中,绿色思维的思维模式是以平衡为本、创新为魂,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创新则革命性地冲击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内涵和理论。由于这一部分是通过软性呈现出来的,因此建筑师们一直没有足够重视它。然而推行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术,这一部分则是硬性的,密切关系着投资的造价,也是当今建筑中建筑师设计时所关注的重点,建筑师的责任是提高关注软性技术的创新度,使功能、性能艺术、环境等方面达到整体最优化。

2.4可持续发展设计

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口数量剧增,给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把高投入、高新技术作为减少浪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但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还不适合大面积采用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现阶段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建筑设计联接起来,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加入高新技术,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材料,将其运用到建设当中。这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废料利用,变废为宝。

3结束语

现代文化建设篇3

摘要本文从毛泽东的文化观入手,分析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了繁荣我国当代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思想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内容。如果能够在文化这个关键因素上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就能够站在时展的最前沿,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从文化的发展历史和中国近代革命历程来看,毛泽东同志的文化思想包含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外来思想的精华。所以无论是从文化的先进性革命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文化的基本意义着手,其思想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都存在显著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现代文化建设

我党的文化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统一起来辩证分析,对文化的本质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界定。他曾提出: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体现,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又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和政治,是为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毛泽东对文化这一本质的剖析,告诉我们经济影响和决定着文化的走向,同时政治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其对政治和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所以新文化是为新经济和新政治服务的,而且必须做好辅助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是不够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持续发展和巩固的坚实后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应该辩证同步发展,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论断,并且根据这一结论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由此也引发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初期的翻天巨变。国民的封闭观念逐步受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国家也朝着改革开放的良好态势稳步发展;原有的旧的经济体制被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新型经济体制取代;现代民主政治获得有效发展,市场经济欣欣向荣。这种巨大的观念变化导致了巨大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但是,随着这种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步伐,不协调的现象由此显现,所以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前人经验,紧紧围绕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发展而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新文化能够有效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2毛泽东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的总称。经济是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终极反映,它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推进过程。文化不仅反映某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现状,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对其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则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并且这种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日趋凸显。毛泽东同志曾在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语言:伴随我国现代经济建设黄金时期的到来,我国将会带来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国以往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即将远去,转而将会以一个具有高度先进文化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在那个时代已经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事业放到了一个高度的位置,并且将其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内容。

3毛泽东新中国时期的文化方针

毛泽东的文化方针简单总结起来主要是两点:其一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二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我党文化与科学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无疑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新中国百事待兴,旧的文化封闭和限制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国家需要文化的繁荣和进步,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造。其提出该方针的目的可想而知,是要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科学、繁荣艺术制定出一个总的指导原则。

接下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又提出了我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文化方针,毛泽东同志这一方针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得到了坚持和贯彻,它符合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劳动特点,同时又具有科学、民主的双重性质,代表了精神文明生产的基本规律。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告诉了我们: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渗透、碰撞能够让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推进,这种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重要。

在中外古今文化的态度上,毛泽东则是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区别对待的,这种方式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到: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创造了很多灿烂的中华文敏。认真梳理这些古代文化历程,提出其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科学精华,是发展新文化的必须手段。这代表了毛泽东同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态度。对于外来文化,毛泽东是这样看待的:外来文化有其借鉴价值,我们应该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以作为补充,这种工作以前做的很不够,在以后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对待,而应该科学的取舍。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应该做到:不断进行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态度。如果说要建设中国文化事业,我们首先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的优秀的古典文化为基础和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探索和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古为今用”这个词来进行诠释。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中国的民族文化必须与国外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以求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用另一句话来诠释即为:洋为中用。毛泽东同志用辩证的思维审视了中外古今的各种文化和思想,他主张我国吸收西方的进步思想,但同时摒弃西方带有殖民特色的腐朽文化;主张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秀成果,但又反对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文化。毛泽东思想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5).

现代文化建设篇4

论文关键词:文化建设;现代性;建构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实现

2.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现代文化建设篇5

一、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现代化概述

1.行政文化概念与主要内容

行政文化是行政方式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关于行政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学者观点不一样,我国学者对行政文化的理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广义的行政文化。它的出发点是文化的广义概念,即人们的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总和,包括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说来有行政机构的一般设置、人员的分配和行政人员的思想状态、行为方式等等。二是狭义的行政文化。这种观点是源于狭义的文化观念,认为文化就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行政文化包括行政管理理念、行政习惯和原则、行政思想和道德等等。三是综合的行政文化观点。认为行政文化是行政方式和行为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即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方面加以概括。

2.行政管理现代化概念与内容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是指行政管理的发展过程。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由落后向先进、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过程。行政文化的发展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性。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社会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是初级阶段,行政管理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必须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从整体上说行政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在行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现代化。从广度出发,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实现现代化;从深度出发,主要是从行政管理的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实现现代化,以现代化的制度管理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之关系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中的重要一环,在行政管理上起推动作用,行政文化通过一种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鼓舞、制度上的规范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我国行政文化发展至今,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对着一些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封建思想浓重,在行政上专制、集权思想比较浓重,法治程度不高,民主程度低下等,因而有必要针对其不足性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行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制度上、物质上、精神上加大影响力,保证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上的推动作用,促进行政文化管理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方式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行政管理的结构组织形式表现出来。我国的行政文化之中,集权成分较多,因而在行政管理上表现为相对集中;在西方,由于行政文化的不一样,其行政管理方式则表现为权力的分散与制衡。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还表现在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行政文化透过影响行政行为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通过一种意识上的、心理上的、思想上的影响,影响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一般而言行政意识比较强的行政人员,在行为上表现为果断、坚定、有执行力,反之则表现为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行政效率低等。其次,行政文化通过影响行政体制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的影响一般是一种潜在性的影响,它通过对文化传统、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影响着行政体制。通常来说,在文化传统较为开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条件下,其行政体制相对民主性较好、法治程度较高;然而当一个地区这些条件较差,其行政体制就朝着专制化、集权化发展。最后,行政文化通过影响行政观念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通过作用于行政人员之上的观念、习惯,从而影响行政人员的行政方式,这种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长远的影响。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教育和接触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体现在之后的行政管理之上。如行政人员的行事风格、任命习惯等等,都会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

三、基于行政文化建设的视角探讨促进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行政文化建设的视角,从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发面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行政文化建设要把握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方向

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种潜在的方式实现的,所谓潜在的方式即不明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与行政管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从而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在行政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把握好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还不健全,行政管理制度也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行政效率偏低、法制化程度不高等方面,要明确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目标,就是在行政管理之中坚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所以,在行政文化的建设上,也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向着服务型、法治型、高效型方向前进,努力创建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相符合的行政文化。

2.积极进行行政文化本身的建设,带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行政文化作为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方式在文化层面上的反映,对行政管理本身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行政文化本身的建设。从行政文化的内涵来看,创建优秀的行政文化,就要从行政思想和道德、行政心理等方面着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要认真审视行政文化,对行政文化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行政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因而可以从中借鉴许多有益的东西,同样也会存在一些落后的东西,因而要学会取舍。其次就是积极引进先进的行政文化理念,如西方的分权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因此可以借鉴,结合本国国情,变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创建优秀的行政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行政氛围,让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以行政文化带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3.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创建有利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氛围

现代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信息文明;档案文化;现状;反思

abstract:thespreadofithasbeenacceleratedtheeraofinformationcivilizationandhasbeenaffectedtheconstructionofarchivalculture,whichisnotonlychangedthetraditionalarchives-culture-buildingideasandways,butalsobringsthechallengesofthetimesarchivesculturalconstruction.atthetimeofarchivesculturalconstructionchangeitswayfromtraditionaltoinformation,wefirstneedtodoisclearunderstandingofthepresentsituationofarchivesculturalconstructionunderinformationcivilization,andthencombinetheoriginal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alfoundationand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yandideasafterfindingtherootofarchivesculturalconstructioninordertoimprovefurtherdevelopment.

Keywords:informationcivilization;archivesculture;presentsituation;reflection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地将原始文明演进为近现代文明,档案则是验证这一转变最有力的证据,档案文化建设也在这一演变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文明时代的档案文化建设不仅具有传统的保存历史、传承历史、文化教育等功能,更加合理地吸收了时代元素,呈现出新的发展气息,逐渐朝着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共建档案文化体系,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诸多挑战。正确地认识与把握信息文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加快档案文化体系建设的步伐,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

1信息文明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

档案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范畴,属于上层建筑层次,可以说档案文化历经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领域,在不同的文明社会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档案文化建设先进性与适应性的体现。信息文明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也是对档案文化建设影响最大的文明社会。

信息文明延伸了档案文化建设的属性特征。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呈现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的特性,即社会性、共享性、创新性、增值性。信息文明社会提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档案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也必将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档案信息已不再是国家所独有的信息资源,而是全社会、全体公民的信息资源,档案文化建设必须将全体公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以全民共享为目的。档案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文化积聚或文化叠加的过程,而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档案价值的深层次挖掘,创新开发档案价值,提供多种形式的档案服务满足利用者需求。档案文化价值的体现以利用为前提,通过利用来解决利用者的实际问题,当社会普遍利用档案的目的达到之时,也是档案文化增值性的体现。

信息文明拓展了档案文化建设范畴。信息文明时代要求档案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研究领域,而需要将档案事业文化、档案信息加工品以及与档案文化建设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考虑在内。档案事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档案事业文化体系的形成要求这个系统中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协作,其目的是促进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康运行的档案事业文化体系。档案信息加工品是档案工作者的智力成果,它既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又保护档案原件不受破坏,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是档案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输出。此外,信息文明时代的档案文化建设还要特别关注档案文化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与网络环境的协调关系、与信息技术的适应关系以及加强国际档案文化建设的交流,加快档案文化建设的国际化步伐。

信息技术改变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档案的生成与存在方式,电子文件及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文明时代的产物,电子文件产生于计算机系统,对载体及系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也与纸质文件的形成与管理存在一定的区别。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文件多、范围广、形成复杂,对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档案文献传播与交流的网络化,网络的发展为档案用户提供了在线传递、全文检索等功能,同时也提供在线展厅等新型宣传手段,也使得档案文化的价值功能得以扩展。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档案信息加工品的形式与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多媒体编研成品的繁衍,档案信息加工品已不再是纸质化的副本、小册子,而是有声视频、音频等形象、生动的信息加工品。此外,档案数字化、档案网站及数字档案馆的发展也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

档案文化建设由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创造。农业文明社会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档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档案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工具,档案以凭证为主要价值。工业文明社会人类的实践领域逐步扩大,档案的作用范围也随之扩大,此时档案开始转向服务于经济建设,档案文化服务功能与教育功能得以体现。信息文明改变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方向,由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创造。一方面,档案工作者开始主动探索档案用户的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全方位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将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及时传递到有需要的地方,实现档案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档案利用者主动查询档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可以说,直到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才真正作用于精神文化建设层面,这是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大转变。

2信息文明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梳理

“信息文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经济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在此基础上对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为目的,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最高社会理想为终极目标的新时代。”[1]档案文化建设是否已具备信息文明时代的特征?能否成为信息文明社会进步的助推力?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对传统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进行扬弃,以求档案文化建设更具时代性。

档案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已形成,但客体资源并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文明社会。“档案馆是社会信息服务中心,越来越起着管理保护、信息交流、信息加工三位一体的社会化的新型知识产业的作用。”[2]档案馆所保存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存馆藏资源结构并不是十分合理,一方面,馆藏资源仍以政府机关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文件为主,企事业单位文件为辅,以致反映政治文明建设的档案文献明显高于反映经济文明建设的档案文献,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更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纸质文献的收藏率也远远高于其他载体文献,已然不能适应信息文明社会的需求,档案服务社会的目标也无法保证,档案的公平利用更加难以保证。

档案文化建设已融入信息文明发展轨道,但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档案文化在信息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从整体上来看,档案学者对理论钻研以及档案工作者对实践工作的完善等多方面努力仍处于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而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即宏观管理战略。直面信息文明的挑战,各地方档案机构尝试着一系列的基层档案工作改革,从国家层面上讲,档案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的缺失直接导致地方档案文化建设的滞后性。档案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源泉,基于此,有必要从国家的高度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及战略方针,制定合理的战略步骤及战略措施,统筹协调全国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各地方可结合当地特色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最终实现国家档案文化体系建设。

档案文化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文化之一,但涉及档案文化建设的法律规范略显匮乏。“信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社会(国家、民族等)对待信息、围绕信息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及其行为习惯,即群体与社会信息现象中的一切稳定性、共同性因素的总称。”[3]对于信息文明时代的信息文化体系建设,信息部门已制定了严密的信息法律法规,为信息文化建设构建了法律平台,而档案文化建设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为基础,1996年版的《档案法》难以有效指导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更加缺乏电子文件法律条文,其中部分条款甚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悖,严重阻碍了档案文化建设。信息领域立法间接地肯定了档案馆信息的获取、开发、服务、利用的地位,也为《档案法》的修改完善起到了指导作用。

档案文化价值鉴定标准化缺失,影响档案文化建设的进程。“档案文化的价值是档案文化所表现出的对于档案保护、利用与管理的意义,或对于文化建设的意义,甚至可以认为是档案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对档案学、文化学的重要作用。”[4]笔者认为档案文化的价值鉴定不仅能够正确衡量档案文化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弄清档案文化的价值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使档案文化建设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能得到认可。科学地制定档案文化价值的鉴定标准,将档案文化价值鉴定工作纳入到档案事业规划中,转变档案文化建设的守旧观念,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增值。档案文化价值鉴定标准的制定要以动态的眼光,全面分析档案文化与利用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档案文化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3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反思及出路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档案文化建设与信息文明不相适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历史延续的原因,也有主观意识的原因,还有客观存在的原因。

历史原因需要考虑档案文化与社会文明及时代变更的关系。档案文化伴随着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传承至今,档案也真实地记载着社会文明的演变,如果说在农业文明时期,档案是记载神灵、占卜、卜辞的工具,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勉强可以说档案是国家的副产品,到了工业文明时期,档案逐渐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服务于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此时的档案文化的社会性已有所体现。那么信息文明时代,档案已完全摆脱副产品的阴霾。档案文化的历史延续性是对社会文明的验证,档案是各个时代、各个阶层、各种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是精神文化财富,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智力活动的成果。历史遗留下来的封闭思想若不得以解放,档案文化建设也必然会面临着诸多困难。

主观原因包括档案文化建设主体意识薄弱,以及档案文化受用主体权利淡薄两个方面。大多数档案馆未能履行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缺乏档案文化建设责任意识,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务必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知识创新理念,实现档案馆社会文化传播功能,档案馆有责任以多种形式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帮助公民了解档案,并且有计划地引进、借鉴、吸收其他部门及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底蕴,以完善我国档案文化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社会公民对于档案文化建设漠不关心,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公众并不了解利用档案是他们的一项权利,公民只有在有所需求的情况下查找档案文献资料,并不会主动利用档案。然而事实上,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利是《档案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帮助利用者了解他们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将档案利用视为一项活动,促进档案价值的发挥,以实现档案文化的建设。

客观原因以客体资源建设及客观环境为主。在信息文明社会,信息技术滋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及特殊载体档案,一时间令档案工作者难以招架,致使档案资源以无序的、凌乱的状态存在。信息文明时代,资金的投入也是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完善档案文化建设的设备设施,加大数字化及档案网站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设备,加大人员培训的投入,为利用者提供必备的利用设施及舒适的利用环境等。宏观层面,国家须制定适应信息文明社会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统筹规划,并将电子文件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列入其中。中观层面,各地区档案机构须按照国家规划制订本地区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加强与兄弟部门的合作,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微观层面,务必确保与档案文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质量,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各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发展。

综上所述,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滞后性显然已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主体意识与客体资源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反思,能够更好地对档案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根据信息文明的需求,及时调整档案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以适应信息文明社会的发展,满足全民共享档案文化的需求。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信息文明视阈下档案文化范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YJa870015)、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我国档案文化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海鹰.信息文明论纲[J].天府新论,2006(5):101-107.

[2]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96

[3]张辑哲.论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J].档案学研究,2011(6):6-8.

现代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散文文化文化生命文化人格抒情传统当代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37-06

中国是一个诗文大国,散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而更早的源头则是《尚书》中的部分篇章。这种文体一出现就具有了双重意味:区别于来自民间的原始神话、诗歌与歌舞,作为官方的文献被纳入经的范畴;区别于集体的口头文学,它是文人个人创作的文字形式。这两个特点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几千年来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从文体演变角度看,从先秦文史哲不分的“杂文学”,到汉代的《史记》、唐宋家散文和明清小品,再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和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散文”,中国散文不仅源远流长,积累丰厚,而且成绩辉煌,不容忽视。中国散文既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书面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是在散文这种文体里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如果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将中国散文与西方散文作比较,我们看到,西方并没有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来看待,更缺少散文方面的专门研究。西方的文学史是“三分法”,我们是“四分法”。所以,散文是中国地地道道的“特产”,我国最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散文写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散文的价值。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散文提供的这份宝贵遗产,特别是对于中国散文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以及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至今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为此,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中国文化根基性的记录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

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淫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

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

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

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中国散文的整体审美建构始终表现出对于文化生命的积极建设的热情,它逐渐形成了作家主体向内发展、注重内在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自“五四”以后,由于现代新闻传媒所建立的公共空间,西方外来的文学文化思潮,尤其是英美“絮语散文”的引进,其中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对现代散文的巨大刺激,以及对现代散文的精神要求与文体创造的具体影响,这使现代散文内隐地呈现出不同于古典散文的精神倾向,即一种渗透进现代意识的“文化生命理想”。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

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

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间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曾国藩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中国散文从《尚书》、先秦散文到明清散文,一直沿着两条线索前进。一条是“文以载道”的散文传统,这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主流。推举并实践“文以载道”的散文家很多,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到唐宋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都始终以“文以载道”的散文思想作为散文创作的核心。中国散文的另一条线索,是追求个性和自我的抒情散文一脉。尽管不是主流,但同样影响深广,而且大家辈出,举其大者有庄子、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考察中国散文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在先秦诸子中,最擅长散文抒情的是庄子,可以说,庄子的散文就是中国抒情散文的源头。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

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

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人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

前面说过,散文是最具日常性和平民性的文体,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的方面,真实记录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情感。散文的这一文化特性,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更不可小视。

当前,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学已迅速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散文创作更是如此。目前上百家文学网站多已开设“散文随笔”栏目,加上专门的散文网站,每天发表的散文数以万计,一年发表的散文主题帖过亿,而以前一家传统的纸质刊物一期最多发表十几篇散文。网络写作给散文的观念、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使原来基本上由少数精英掌握话语权的散文一跃成为一种普及的、大众的、草根的,人民都能参与,都可以各抒己见、表达个性自我的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博客和手机微信,有了尝试写作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其传播的迅捷和广泛也使它有了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实时更新和交互性,同时充分调动了创作者和阅读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写作”和“全民阅读”共生共荣的现象。散文在全民写作时代如鱼得水。由此可见,网络的发展和博客的出现,确实为散文的全民写作提供了空前的便捷和巨大的动力。不同的写作者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的言说,使散文拥有了丰富斑驳的精神与文化。他们对人生、社会、时代、现实的感悟表达,不仅将散文刻录个体性灵的优势张扬到极致,而且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众声喧哗的现场。因此研究网络散文与生态散文的兴起,以及全民写作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问题,已摆在了散文工作者面前。

就网络散文和全民写作这方面看,我认为散文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和谐和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就自我和谐方面来说,一个和谐社会既要讲社会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讲人与自我的和谐,只有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每一个人做到自我和谐,这个社会才能变得美好和谐:而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那么,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语境下,网络时代的全民写作何为?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课题,首先应从道德角度完善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和谐社会的构想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而散文从内在价值来说,正是一种追求精神质量,讲究感情纯度,推崇生命和谐的文体。现代散文家梁遇春曾在《小品文选・序》中说:“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这十分明确地揭示出实现散文的内在价值的途径,就是作家的自我和谐。梁遇春的散文创作主体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小品有一种道德感召力。汪曾祺也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现世精神,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代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当今,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人心和当代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有理由要求散文作者尤其是网络散文作者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性文化的自觉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从而使网络散文写作参与到不同层次的文化建设,参与到当代的精神与价值的对话中,这是从自我和谐方面说。而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方面说,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构一个讲信仰道德,有理想有梦想的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语境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机遇,并昭示着散文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一方面应以自身的文体优势主动融进这一语境,一方面又要发挥其“人民的文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精神的支援。展示其应有的价值。

现代文化建设篇8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

生态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前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后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人们在草原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首先,敬畏生命是草原上的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实际生活中,如果确实出于不得已的需要而杀死其他生命,那也应当对被杀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其次,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又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伦理观中,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种自然观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是马背民族观念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核。几乎所有的蒙古族祭祀都会呼出“天父”、“地母”。在他们看来,天父地母所孕育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和动物,都是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草原牧区人们都明白自己应负有的责任:要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牲畜是牧民与自然的中介,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存活和繁育。牧民们深刻地了解牲畜与草原的关系,也深深地明白要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用游牧的方式。游牧是一种适应自然和具有规律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把人——畜——草的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平衡,使三者在变动状态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马背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在大多数牧区为了减少对草场的破坏,进一步简化为冬夏两季轮牧了。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马背民族,生产方式遵循着自然规律,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体现着草原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怀。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的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牧民用以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木;蒙古族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和便溺。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制度价值——草原生态法作为民间法的价值

现代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城市文化建设范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为基本的载体,关于城市发展理念的争鸣与探讨也愈演愈烈,但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主要倾向于物质文化建设层面,而缺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思考。这一发展理念难以支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哲学为出发点,阐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般问题,构建适合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实际可操作性的范式,以期解决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与问题,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般问题

城市文化从存在形态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与自然、社会相匹配的各类精神文化的总称,与物质文化一起共同组建社会大文化系统。关于物质与非物质二者的关系,对其做了精辟的解释:“物质是文象,非物质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本身就是对中华文脉的传承。在这一背景下来谈论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般问题,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才能使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文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中国文化倾向于“天人合一”,西方则突出“主客二分”。在西方文化“主客二分”建设范式的冲击下,人们开始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但对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力认识的欠缺,也导致了中国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功利”性,这一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隐患。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非物质文化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由此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问题才能使其更具鲜活的意义。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经济、政治的转型必须率先掀起文化转型的号角,否则必将造成城市文化的滞后性与经济、政治发展前瞻性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城市整体发展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因此,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范式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一般问题。

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范式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从存在形式来看,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直接表现,因此,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并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生发、传承、变异和创新的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彰显非物质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一般问题的阐发,我们完全可以为城市新文化建设抽象出可操作性的基本模式(范式),这也是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一次有意义的变革,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理性论断,需要根植于对中国非物质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继承、借鉴、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之中,如果单纯地从一般抽象的原则出发用否定之否定来认识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这种范式应当是不科学的,需要提出一种东西结合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系统。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范式的内容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论的分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忽略或夸大城市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对于城市文化问题的解决不应当局限于文化本身,而是要着眼于城市政治、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建设的范式更具科学性;二是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既包括对传统城市文化资源的扬弃与承续,又要包括对新条件下城市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扬弃、承续还是创新,首先都要对现有城市文化价值标准作出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要看所构建的城市文化范式是否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并能够体现价值主体即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三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实现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视域下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固定的文化传统,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着地域和民俗差异,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非物质文化内涵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般与特别,共性与特殊的关系。另外,实现城市文化建设现代化的指导精神,必须遵循该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要求城市社会群体具有清醒的主体精神,这样才能契合城市文化现代化的进步理性和普遍价值,使城市居民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建设范式下我国现代城市文化的梳理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梳理。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传统与现代问题,我们既不能对传统文化采取“固守自封”的态度,又不能对西方文化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否则,也就剥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积下来的优秀文化存在的依据和活力。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下形成的一种不平等的文化形态,其间蕴含着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但却缺乏一定的“民主”权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民本”的关系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另外,我们在建设现代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清楚地意识到“表层”与“深层”的分野,从社会逻辑和思想文化本身的逻辑来加以考察,这样才能形成对传统文化批评继承的思维范式,才能显现出传统文化生命的创意,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系统。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三千余年的历史积聚和中西文化的融合,已经形成了内容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这无疑给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对于这一问题的梳理需要从文化精神和治国思想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包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精神、理性精神、奉献与责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国思想包括人治思想、专制思想、保守思想。以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治国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不能单一说是有利还有相悖,需要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吸取其合理的内容,使之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相契合。

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梳理。对于文化而言,谁能成为一种强权文化、强势文化和霸权文化的判断标准关键是要看文化的时代性,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已经超越了中国文化体系中夷夏之辩与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心态,中国文化似乎被排挤到一个角落,几近堙没,这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重新搬回时代的舞台,需要在全面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作整体的改造后才能实现,这也是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西方文化经过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一直发展到今天,却始终吻合着其内在的逻辑,通过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来达到善的人生,其思想的工具便是周密严谨的逻辑,其间蕴含着现代民主、科学、法治、平等、人权、理性等精神,进而结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果实。这种文化本身与中国文化应当是完全相悖离的格局,如果我们不去考虑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实质而盲目地加以引用,也就难以得到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精髓。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这种“文化势差”,注意异质文化融合的特点,才能对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范式需要借鉴西方文化来构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的文化系统。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应当说把西方文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成果来建设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应当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人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人们也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当然,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范式急需要学习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城市文化与西方城市文化建设范式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不可盲目学习,否则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势必会陷入文化危机的泥淖。

结语

现代文化建设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现代化/十六大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任务,标志着将政治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已成为全党的共识,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这对21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文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

十六大政治报告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将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用哲学的眼光来看,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以物质和精神这两大范畴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种类型,是对人类文明的总概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只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抽象意义。人类文明主要是以一定的社会形态为载体,通过人类社会历史的和具体的存在状态表现出来的,所以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与社会存在的具体性、现实性相一致。这种一致性,就要求从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哲学层面切换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对其作进一步的细分,否则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就很难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具体状态相统一。因此,虽然从本质上看人类文明无非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类型,但是从具体的表现形态来看,人类文明可以分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类型。

以往我们在文明分类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有“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和“多个文明”之说,主要是由于对文明认识的理论分层上没有明确的定位标准所造成的。如果按纯粹哲学观念来理解,“物质”和“精神”已经是最大的两个范畴,不可能再分了,人类文明当然也只能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类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三个文明说”或“多个文明说”显然是不对的。问题在于,哲学上的“物质”和“精神”都是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范畴,它把存在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抽象了,如果我们将高度抽象的哲学范畴硬性与复杂多样的现实社会对接,把各种具体形式的人类文明都简单归结到“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名下,就难免会犯简单化甚至形而上学的错误,对各种文明的性质、要求与特点也就很难有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因而会妨碍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具体的,文明的表现形式是本质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观念和意识上,而必须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才能作出科学的评判。党的十六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大基本目标之外,又提出第三个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将文明在本质上的二元性与社会存在的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了。这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体、灵活的运用,便于操作和产生实效。

社会发展理论也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某一个国家的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亦即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除了革命或战争时期,人类社会无疑应该全面发展,也就是各个组成部分和谐发展或协调发展,不应该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只有坚持全面发展,才能真正获得社会进步,而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则会导致社会的倒退。现代化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也就是说,现代化应该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具体而言,现代化由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构成,片面追求某个层面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最终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的现代化自然也不例外,应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相互推进,协调发展,从而获得社会全面进步。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政治文明建设的艰辛历程

中国共产党将政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伴随着对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的艰巨性等现代化规律性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比较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社会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过程。由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诸多原因,建国以前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未来的长远规划都未作太多的描绘,只是将新中国近期的直接目标确定为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显然,这是不全面的。1953年底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强调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反映出当时中央充分认识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关系,却只字未提民主政治建设。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个十分明显的缺陷。可以说,从建国前夕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基本上将单一的“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尽管他们在论述工业化的同时,也提到过“生产关系改造”、“现代科学文化”等问题,但并没有将其与“工业化”一并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而主要是将它们置于现代化框架之外来加以论述的。

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由工业化转换为四个现代化,即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定格了近20年。勿庸讳言,与“工业化”一样,“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依然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尽管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言毛泽东等人不要政治层面的现代化,但至少可以说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视程度太有限。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重大政治错误几乎是接连不断,直至出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新中国现代化进程被中断。“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很多,但若从内因方面作深层的分析,不难发现,建国后一直不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导致个人专断之风盛行,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

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对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时,曾有人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将政治文明与之并列,一同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因故未果。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地用“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代替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使其基本涵盖了现代化的三个层面,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在2002年“5.31”重要讲话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同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因此,可以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是江泽民同志长期、深入思考中国现代化战略问题的结果,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思路更加清晰,理论更加成熟,方向更加明确,实践更加理性。

三、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优势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的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就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而言,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镇居民和乡村村民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3)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其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我国至少有以下两大优势:

一是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崭新一页。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实现了绝大多数人参与的新型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否定剥削制度,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从而为实现劳动人民对国家事务的政治参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建立了国体和政体相统一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从民主政治制度上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通过代议制形式,来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意愿和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从法律制度上看,社会主义的国家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反映,它赋予每一公民以参加社会主义事业各项活动的法定权利,并以一系列的制度保证这些权利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民的意愿逐步得到实现,顺利地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加强了党同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团结,组织和支持他们参政议政,为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我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全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繁荣进步而奋斗。我们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进行了党政机构改革,实行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积极扩大城乡基层直接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全国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广泛权利。由此,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永不衰竭的强大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大优势是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不谋求自己的私利,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领导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顺利地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遗留下来的封建宗法观念、人身依附观念、宗派观念、家族观念、裙带观念、人治观念、君臣观念等十分严重,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人权观念等现代民主意识比较淡薄。加上民主体制不够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结果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权代法、以权废法、以权乱法的现象司空见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循私枉法等现象屡见不鲜,钱权交易、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当前,这些问题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方比较严重,既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但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本世纪内如期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