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2:45

现代文化内容篇1

【摘要题】马列文论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文化/审美现代性

【正文】

在排山倒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精神文化发展的趋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对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对全球化境遇中精神文化发展的错综复杂趋势的思索。

有人说,只要现代化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题,讨论审美现代性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句话之所以有道理,是因为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产物,一方面表征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因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带来的文化、审美的深刻转向;另一方面也表征为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端的批判。

面向21世纪,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纳入我们视野的是,在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语境中,审美现代性的选择。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化)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之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概念中“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注:“世界文学”中“文学”这个词,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6页上编译者的注: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德文的“文学”同所有西文的“文学”一样,均来自拉丁文,狭义上系指文学;广义上系指学术文化。从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看,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文学”这一术语是由歌德提出的。但是,马克思把世界文学、世界文化形成、发展过程看成一个历史现象。黑格尔曾经提出过,人类历史最终要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这样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否定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自由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自我外化过程,指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把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纳入到了世界历史进程中考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然到处落户,到处开放,到处建立关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1]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把大工业生产、世界市场和世界各民族的交往看成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形成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他们又生动地勾画了西方技术先进国家的市场资本主义对世界各地殖民地国家工业、技术的输出和资源的掠夺,及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殖民地国家的渗透和影响。他们从西方大国文化的全球性扩张事实出发,说明“世界文学”形成的最初原因。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提问方式为我们审视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坐标。这里想提醒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马克思那里,“世界文学”最初形成,就意味因现代性带来的世界历史多元化裂变,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注定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性变迁的模式,而不是一个终极的整一性的模式,由此带来它对审美现代性启示也是多方位的、开放的。这里,我们姑且把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殖民扩张的审视、警惕暂时“悬置”起来,先来看马克思如何言述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与审美现代性关系。马克思在打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把东西方的关系、东方历史文化架构到他对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表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以历史主义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封闭性。我们还记得马克思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这一著名比喻;马克思还严肃地指出封闭的东方社会结构因“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不开化的人的利己性”。马克思的文化批判观点也正是百年中国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性变革中所不断反省的。马克思对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既往的追溯,他在对待东西方关系问题上,着眼点在于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又是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关联?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并以空间性叙述形式,把中西方历史文化机体的异质性的互相碰撞和互相影响看作是合乎“两极相逢”[2]的辩证法则的事。“两极相逢”意味着冲突也意味着对话,它本身就构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东(中)西方文化、乃至各民族的文学、文化走向交往与对话是马克思的审美现代性理想,在他的“交往”理论中能够找到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的交往从“被迫交往”、“自发交往”到“普遍交往”的历史过程作了透彻的分析。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3]“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4]由于“普遍交往”,“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5]乃至作为各个单独个人也“才能摆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可以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6]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是“大工业生产”和“市场世界力量”,使得交往具有世界性质,从而为精神生产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开辟了途径;他们从未来可以达到的合理化状态的角度构想了不同民族、单独个人的精神生产,在世界多元文化对话(这种文化共融如马克思所说的“利用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中从事全面的生产,必须要以“普遍交往”的条件为前提。“普遍交往”可以理解为主体间性的交往。“普遍交往”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累积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桎梏,就要以新的交往形式取代。就多元文化的对话而言,它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在世界文化背景下,一种文化都是相对于另一种文化而存在,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交往”中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也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它们的话语力量才能得以在不同层面上在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中,进行对话和沟通,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得到反响。哈贝马斯遵循马克思的模式,把人类建立交往的合理性看成人类寻求解放的途经。他认为,社会的解放,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和取得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识,并把审美经验与表达放在交往模式上。这正是对马克思所说的“普遍交往”理论的富有时代感的阐释。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人类生存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自由的最终实现、作为个体生存的人的审美自由本质的实现,是审美现代性的根本原则。审美现代性如何在文化中发生,马克思世界文化“交往”的理论从文化角度对美学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化)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

应该说,在马克思的时代,真正普遍的审美交流模式尚未出现。

今天,世界的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不同民族的文学、文化的交往对话的重要发展是由20世纪以来历史进程本身促进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市场世界力量不同国家被迫卷入到“交往”与“竞争”中;另一方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得众多民族得以独立并致力于民族认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普遍交往中的多元文化的对话提供了现实的经验。同时,还应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技术和通讯等方面相互依赖性前所未有地加速发展,这一方兴未艾的进程增多并改进了传插知识、文学、文化的手段,世界上最荒僻的角落亦被联结在单一的信息系统中,于是,马克思科学阐释的世界文学(化)的概念得以实现,审美的现代性从中获得了理想选择的可能性。

面向21世纪,多元文化对话,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不是时代文学、文化的唯一表征。西方资本主义因其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依然是面向新世纪文化事件的危殆。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导致的文化霸权的批判,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当代启示之二。

后现论家福科对如何掌握历史事件意义的独特特征,提出这样一个视角:他批判过去理性至上的历史传统的目的在于把单一的事件化解为一种理想的连续性,而“实际上历史是大量纠缠在一起的事件的集合。”他认为,“历史事件不是一种决定、一项协定、一种王权或一场战役,而是对各种力量的颠倒、权力的篡夺。”[7]福科的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思索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蕴含的历史感的多重性、间隙、距离、非整一性和张力。亦如詹明信所说,“马克思对待历史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认为历史有其不可捉摸的令人吃惊的性质。”[8]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由于大工业生产、世界市场力量使得各民族文学打破民族和地方的局限走向世界文学,另一方面从强国对弱国的经济、文化的全球性扩张的事实出发,又在当时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带来了不同民族的不平等关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真正的平等的相互往来并未形成。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历史发生必然导至将它们的文化作为一种普遍主义原则代替世界文学(化)。请看《共产党宣言》中如下一段话:资产阶级企图“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义正严辞地批判了西方社会的欧洲中心主义、欧洲“所谓文明”文化中心主义。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理解在马克思的世界文学观念中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滋生出来的霸权文化逻辑的否定。马克思以现代性视角,切入批判,使人们悟出,审美的现代性,要求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要对西方社会在经济霸权操纵下的文化霸权形成对抗。这一点,笔者在《马克思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0]一文中作了充分的论述。

考察文化的一个的角度是弄清文化在社会中起了什么作用。在经验事实的层面上,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全球化的境遇中,美国的文化推行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的事实。2002年2月8日《南方周末》刊登《大片入侵8年祭》一文对8年来美国电影对世界和中国电影市场占有情况作了报导,让人深思。报导提供了这样的事实:据统计数字表明,好莱坞的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1994年随着美国大片《亡命天涯》首次登上中国大陆之后,接着美国七部大片登陆,其中大制作的《真实的谎言》1994年票房在1亿美元,它是7部美国大片在中国的票房冠军。该文章还追溯了好莱坞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情况。在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占据中国市场的75%。早在1927年,美国官方就发表了一份详尽的中国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其中最长的部分是有关上海、香港、天津、北京、汉口、大连、曲阜、长沙、汕头等主要电影放映城市的影院的调查。美国八大公司不仅在上海、北京等地设有办事处,甚至在西安也有长驻代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上海解放,在上海进口的美国影片近2000部。半殖民地中国的大都市的中国人接受美国影片的影响不言而喻。《大片入侵8年祭》的“编者按”中有这样一段话:“1995年距今已经8年了,曾经欢呼大片进入的电影人于今安在?他们用大片激活市场的梦想是否仍在?他们是否还去影院?是否还看国产片?他们是否知道中国每年的电影观众只剩下了一两亿人次,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是两百多亿人次?没有人痛哭,因为他们尚不知他们的沦陷。呜呼!”以上仅举电影版图的现状,说明美国资本主义文化霸权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存在的事实。

马克思一向主张必须将理论的批判升为针对现实的批判,必须扎根现实,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通过解决时展的面临重大问题展开理论的探索。今天,大众传媒的技术力量,在跨国资本运作的国际化语境中,为各国民族文学(化)的交流、交往,从而促使世界文学(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条件。但是,美国依靠它的经济技术优势在文化交流的形式下实施不平等的文化霸权,以挟持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出现,这是各民族本土文化认同在当下语境中又必须面对的问题。2001年台湾作家、批评家陈映真撰文抨击美国推行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的“政策”。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自主防御》一文中提供了这样的事实:美国中央情报局初定于1951年而后逐步完善的《行事手册》中载有十大方案,其中有这样三条:(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替他们制造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中引开来,让他们集中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仅此三条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企图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上的霸权逻辑。[11]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多诺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已经成为它自己的意形形态。美国的文化霸权的全球性扩张,一方面把文化产品全面推向市场,变成“货币”,另一方面是以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将它们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趣味推向世界。以暴力、色情、恐怖、血腥及虚假的生活幻想作为文化工业生产的母题经常以诱人叙事来包装,被制作出来的光盘流向第三世界,作为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它们在第三世界面前树立一个“比照集团”引诱意志薄弱者追随仿效,放弃自己民族文化传统。西方思想家詹明信、赛义德、汤林森、法兰克福学派中激进主义思想家,对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文化霸权和殖民文化所进行的文化批判,触及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本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触角与批判,在他们那里又有了时代的时空维度与现实的延伸。若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看,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其实质在于,一方面防止文化的同质化危殆多元文化的对话,另一方面是防止资本主义邪恶特征的扩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化问题,不难发现重塑审美自由的本真性,主持审美与艺术领域的独立自主作为审美现代性原则,必然要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携带的文化霸权对抗。这是回到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言述方式的积极态度。

“现代性将我们丢进了恒久解体与更新的漩涡、卷起抗争与矛盾的漩涡、模棱两可兼有焦虑的漩涡。”[12]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悖论式的言述方式正是透过对现代性活生生经验的观察而获得的经验性取向。他处于二难的言述给我们带来对审美现代选择的富有张力的思考。现代性与文化同谋促使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又一当代启示。

人们置身于现代性境遇中,感受着现代性的变革。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点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以冷静的眼光来看他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3]这里,马克思展示了这样一种景观:现代性带来历史过程、生活形态及其观念与整个文化基础的裂变。马克思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审视了这一过程中审美机制现代转向的残酷性与生机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境遇中,大众文化迅速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已成为文化现代性的标记。审美机制转向的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形式的兴起。我们必须把话题集中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衍生的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从而为审美现代性在文化现代性中发生如何成为可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

诚然,马克思亦未使用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但是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悖论潜藏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由于利润的驱动,通过商品生产模式,把低劣的文化产品推向大众消费文化的负面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必然关心消费者欲望需要的增长,从而引导我们理解大众消费文化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在世界文化现展的进程中,大众文化的悖论验证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历史辩证法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穿透力。下面就这二方面复杂关系加以分析。

与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扩张性相一致,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的运作模式,必然要将文化产品推向最大市场的消费。马克思曾以非常愤激的心情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的丑恶面。在著名的《欧洲问题》中马克思写道:“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是对于理论、艺术、历史的蔑视……是财迷真正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14]马克思给资本的道德和美学状态的定性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立场,在他许多文化批判论著中表达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针对他所处的古典资本主义时期,在资本驱使下的商业化叙事劣质性一面给艺术审美属性造成的戕害,作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批判。他的批判指向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得到继承和发挥。大众文化研究立足于负面的基础,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批判理论的倡导者的论述,产生了巨大反响。由于大众文化的全球蔓延,第三世界文化批判的介入也是必然的。中国学者汪晖的有影响的论著《死火重温》、台湾著名作家、批评家陈映真对大众文化的尖锐批判,都是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大众文化如此普及并作为后现代的动力这一经验事实,不得不让人冷静思索问题。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论“在考察复杂而又差异纷呈的观众反应及对商品使用实际消费过程时,显得无能为力。”[15]他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如何理解大众文化这一悖论话题,对我们认识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柏曼在谈到20世纪世界文化过程时提供了这样一种反思,他认为,20世纪的作家和关于现代性的认识与19世纪思想家比较,视野明显狭窄了。“19世纪的思想家们既是现代生活的狂热追随者,又是它们的敌人,他们永不疲倦和现代性的含混和矛盾做斗争,他们自我反讽和内心紧张乃是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他们20世纪的后继者们则更加倾向于死板的两极和平面性的整体化……现代生活开放的视野已被封闭的视野所取代,即是说,过去是既要这个,又要那个,如今却以非此即彼来取而代之。”[16]柏曼的反思启发我们回到马克思的元典论述。我们发现,马克思对文化生产的商品生产逻辑的批判并没有走向悲观主义。马克思悖论式的论述又揭示了文化生产作为商品生产的进步性及现代性带来的文化形式的变迁,为我们理解世界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是以愉快的心情来看待文化从传统的恒定中游离出来带来的解放:“一切宗法的东西都消失了,因为只有商业即买卖才是唯一的联系,……旧社会的一切关系一般脱去了神圣的外衣,因为它们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样,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17]历史只有通过灾难才能进步,坚持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才着重指出资本主义不由自主地带来了“世界文学”这一文化的解放形式。马克思还从消费者的“需求”与商品形式的关系着眼,指出“想方设法刺激劳动者的消费以使商品获得新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宣传,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求,等等。正是资本与劳动在这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当前资本所具有的力量正建立在这上面。”[18]这里,马克思看到了消费者欲望、大众的快感对文明增长所具有的影响,他把商品生产关心欲望的增长,视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合理性。通过商品形式的逻辑,人们生产出了极大丰富的文化产品,也为大众文化造就“新的魅力”。马克思为现代性带来的大众文化形式审美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那么大众文化形式的“新的魅力”在哪里呢?从广义上讲,文化形式转变就是历史的主题。马克思有句名言: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件第一次是作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它可以拿来作为现代性转轨、大众文化形式出现的隐喻。大众文化作为喜剧形式出现的是以大众狂欢式的欲望化表达展示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重要著作中指出,当伟大历史悲剧的叙事话语已经终结时,新的文化形式与过去发生了断裂,但却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了“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的历史悲剧的高度所必要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19]从而产生“新的魅力”。人类生存的必要的理想与幻想化、形式化相融合构成大众文化狂欢式欲望化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的论述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生成的可能性提供了巨大阐释空间。童庆炳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现实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中的本雅明作为后现代思想家的先驱值得提出。本雅明的意义在于他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出发,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今社会对比的观点和艺术最终受到物质生产支配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现代社会与艺术的转型中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这带来艺术巨大变革,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可用机械复制的艺术悄然崛起。本雅明以电影——这一大众媒介重要形式说明,正是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艺术接受从侧重膜拜价值的凝视观照接受方式,转变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从而将艺术的接受建立在实践政治的基础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一方面调动大众文化民主潜力与参与潜力,消费者可以通过时空重组及抽象化机制而开发思想与知觉的无限性。另一方面精英文化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普及使大众的审美感知能力普遍提高。以精英文化品格渗透大众文化来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重视大众文化的本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防止大众文化在全球化境遇中走向一体化。这是我们理解现代性带来的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问题应当重视的。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启示,将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开放的未来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4-2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

[3][4][5][6][6][13][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39、40、42、254、254、604.

[7][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m].北大出版社2000,472.

[8]詹明信.后现代主义与文化问题[m].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22.

[10]傅腾霄、黄裳裳.马克思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j].文学评论2001(1).

[11]陈映真.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自主防御[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1)

[1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7.

[14]转引自《文艺理论译丛》第29页,中国文联联合出版公司,1983.

[15][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22.

[16]转引自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第300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现代文化内容篇2

【关键词】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急剧发展,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从而引起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渗透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尤其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而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一、现代化的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是指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进程”,主要指人类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改变过程。现代化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的控制的扩大。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的理性的发展过程,其中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是现代化的最终要求,即个体完成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在现代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可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目标、运行机制、主客体以及实现路径方法等各方面的现代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方面很广,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论述在现代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创新,也就是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些启示。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

目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现代转型,但是社会价值观、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理念和文化的转型还在进行中。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输入,以及我国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诸如道德失范、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复杂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现代化过程中,对热衷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态环境,和平教育等。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了新的内容,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能够切实解决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帮助人们树立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的现代观念意识和共同理想,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和健全人格,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科学性、现实性、丰富性与适应性的现代化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仅体现传统的内容,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步开展同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用具有现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

三、现代化视野下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带来的的启示

无论是在世界其他各国还是在我国,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多元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带来了启示:

1、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重经济建设,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金钱的崇拜,导致只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对精神文化的相对缺失,诸如道德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道德教育应当放在首位,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道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方面的事,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应该加强重视,要应当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出现问题才针对问题进行整治。

2、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追求经济建设而对环境问题忽略。从而导致大半个国家都产生雾霾产生,民众出行困难,有毒气体危害人身健康。现代化过程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成工业社会,虽然工业化获得成功,但是相应的环境问题也产生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除了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的重视,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党的十报告里增加了“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把环境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应当全面关注环境教育问题。

3、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形式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联络通信技术发展,世界各种文化开始互相渗透,譬如美国的快餐文化对我国影响深远。现代化促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我国传统东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始颠覆固有的保守的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上有了推进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融入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国际文化形式的发展,逐步跟上现代化的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4、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现象。现代化过程中,典型的特征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与现代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全球化现象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比如网络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彼此之间互相影响更加巨大。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网络教育,网络中复杂的环境对于思想影响是迅速而且不可估计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应对网络教育进行深化加强,对网络有更新的认识,知道网络对于思想上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全球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

总之,在现代化的潮流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一些积极的部分是需要认真对待吸取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有推动作用,但是有些消极的部分是需要正确对待的,应汲取教训来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视野下,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借鉴,需要我们的努力探索和研究,笔者仅仅是略谈了一些简单构思的想法,现代化这个大环境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应继续努力研究和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启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张尚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4]杨增岽.近20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现代文化内容篇3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现代文化内容篇4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现代文化内容篇5

论文摘要: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由于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依赖于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几个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是被赋予的、归属性的,因此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观上,反对现代元叙事,强调知识的个人化、境域化、建构性;在课程观上,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的多元化。

首先,是写作题材知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和多姿多彩。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师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在社会,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完全把中学生卷入一个无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学生已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中学生作文题材变得异常丰富。试看以下一些作文题就可略知一二:《网为何物,恐龙飞舞》、《向前看向钱看》、《搞笑课堂oneandtwo》、《老师们的兵器谱》、《老鼠夫妇西行记》、《一个太空人的遭遇》。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尽可能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们的某些见识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因此,作文教学中题材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是写作语言知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力图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对主流话语的颠覆。这一颠覆解放了边缘的、被压倒的话语,使“他者”走上了舞台,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德里达主张“撒播”和“延异”,利奥塔高呼“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主义主张一切人的声音。后现代主义对话语霸权的颠覆,形成写作语言知识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对生活广泛关注,对知识不断获取,加之电影电视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语言。中学生迫不急待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如“美眉”“菜鸟”、“大虾”、“灌水”、“顶”、“7456”,等等。这种网络语言经常性被学生应用到作文中来,虽然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再加作文中英语语言的夹杂,文言文语言的夹杂,中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出的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中,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经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验充满思考,能够产生智慧。因此,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学生在校的经验之中。泰勒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所处的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认为,教师需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那类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认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学习经验是复杂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外显的行动,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仅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动性、多样化的特征。

其次,经验产生于生态化的背景,这些生态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因此,经验的产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类似“混沌”的状态,其规律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

再次,相对于既定目标而言,经验可能是负向的,它会抵制目标的贯彻。在后现代社会,社会民主化,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作文立意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常见的议论文中,学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学生认为自己身正,近墨也没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门”,学生认为到鲁班门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们在作文中思古抒怀,品评古人,点拨名人。这些都是产生于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学生任由自己的思维奔驰在写作内容的原野上。

三、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由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各种学习活动所构成的,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活动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析;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写作相关的知识、感受了生活意义,由此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写作经验的生成。写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能够心驰神游,思想自由,获得写作的最佳灵感。写作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往往给学生个体带来写作上的启发,客观上促使了写作内容的生成。

总之,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差异、多元、以及创造性、开放性等,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统一接受、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等现状,在知识、经验、活动等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194.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6.

[4]勒于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1-192.

现代文化内容篇6

论文摘要: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由于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依赖于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几个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是被赋予的、归属性的,因此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观上,反对现代元叙事,强调知识的个人化、境域化、建构性;在课程观上,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的多元化。

首先,是写作题材知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和多姿多彩。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师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在社会,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完全把中学生卷入一个无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学生已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中学生作文题材变得异常丰富。试看以下一些作文题就可略知一二:《网为何物,恐龙飞舞》、《向前看向钱看》、《搞笑课堂oneandtwo》、《老师们的兵器谱》、《老鼠夫妇西行记》、《一个太空人的遭遇》。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尽可能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们的某些见识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因此,作文教学中题材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是写作语言知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力图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对主流话语的颠覆。这一颠覆解放了边缘的、被压倒的话语,使“他者”走上了舞台,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德里达主张“撒播”和“延异”,利奥塔高呼“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主义主张一切人的声音。后现代主义对话语霸权的颠覆,形成写作语言知识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对生活广泛关注,对知识不断获取,加之电影电视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语言。中学生迫不急待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如“美眉”“菜鸟”、“大虾”、“灌水”、“顶”、“7456”,等等。这种网络语言经常性被学生应用到作文中来,虽然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再加作文中英语语言的夹杂,文言文语言的夹杂,中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出的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中,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经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验充满思考,能够产生智慧。因此,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学生在校的经验之中。泰勒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所处的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认为,教师需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那类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认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学习经验是复杂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外显的行动,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仅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动性、多样化的特征。

其次,经验产生于生态化的背景,这些生态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因此,经验的产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类似“混沌”的状态,其规律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

再次,相对于既定目标而言,经验可能是负向的,它会抵制目标的贯彻。在后现代社会,社会民主化,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作文立意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常见的议论文中,学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学生认为自己身正,近墨也没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门”,学生认为到鲁班门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们在作文中思古抒怀,品评古人,点拨名人。这些都是产生于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学生任由自己的思维奔驰在写作内容的原野上。

三、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由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各种学习活动所构成的,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活动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析;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写作相关的知识、感受了生活意义,由此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写作经验的生成。写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能够心驰神游,思想自由,获得写作的最佳灵感。写作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往往给学生个体带来写作上的启发,客观上促使了写作内容的生成。

总之,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差异、多元、以及创造性、开放性等,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统一接受、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等现状,在知识、经验、活动等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194.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6.

[4]勒于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1-192.

现代文化内容篇7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从方式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性,进一步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3年4月至2006年底,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山东、湖南和山西等12个省、自治区先后分两批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党员教育传播途径与传统的党员教育和学校教育形式迥然不同。

1.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即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由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教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并根据新形势任务的要求,以及农村党的建设需要和农村党员干部及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适时制定阶段性主题学习计划。大纲是规划建设教学资源的依据;是制作开发计算机课件、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的依据;是建设中心资源库、省级资源库及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的依据;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大纲主要特点是贴近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国性大纲的内容比较宽泛,各省级、市级应依据全国大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需要的教学计划。在用好全国中心资源库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出具有区域特点的乡土教学资源。大纲的适用对象是农村党员干部、农民及其他农村从业人员。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典型经验等11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可划分为思想教育、知识普及、发展经济、文化娱乐四类。

1.1思想教育方面

安排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内容。

1.2知识普及方面

主要有基本科学常识,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作物生产技术,林业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生态,农林产品加工技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常见病预防,意外伤害与急救常识,营养与食品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生殖,保健宣传教育等内容。

1.3发展经济方面

主要安排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市场基本知识、农产品知识等内容。

1.4文化娱乐方面

主要安排有文化体育知识普及、影视节目、戏曲节目等方面。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节目设置上,又可分为知识技术讲座、先进典型事迹介绍、在线咨询、影片展播等类型。河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通过五个教学传输平台,安排教学内容,即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河北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市厅之窗、网站博览、电视频道。每个教育平台又下设不同子平台,其中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共有政治理论、使用技术、课程回放等12个子平台;河北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共设中共党课、法规顾问、燕赵戏院等10个子平台;市厅之窗有石家庄、保定和省科技厅、农业厅等16个市、省直部门教学认输平台;网站博览设有图文网站6个,新闻资讯类有9个,其中专家答疑备有专家百宝箱、有问必答等12个拦目。电视频道也设有CCtV7,福建东南卫视等11个频道。。河北省注重加强了教学内容建设,已为网络充实、储存了教学资源课件5100多个,计7000多小时,包括政策法规、农村科技知识、先进致富典型、文化娱乐等丰富内容。人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学习和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

2.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的主要特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党员教育相比,具有传播途径上的优势外,在传播内容也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全面性、政治性、先进性、适用性、可选择性。

2.1全面性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典型经验等11个方面,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具体行业教学资源:党校系统的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库包含了大量适合党员干部学习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课程;党委组织系统的各级电教中心拥有各类党员教育电视片4万多部;教育系统开发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农业部、中国科协等部门也开发和建立了农业适用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库;文化系统建立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库群等等。

2.2政治性

政治性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最主要的特点和最鲜明的特征,这是党中央决定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要求之一,至在于通过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3先进性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员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为此,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上要体现先进性,不管是政策法规普及、实用技术推广,还是市场信息等方面,都必须是先进的、最新的。

2.4适用性

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课件因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而制作不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比如农村种植养殖技术,要因地决定收看节目内容。。

2.5可选择性

这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的又一大优势,也正式由于它所传播的内容面广、全,几乎无所不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大范围的学习选择机会。可以说,只要农民朋友登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你所学、所要的应有尽有。

现代文化内容篇8

文学在产业时代的表达主题并没有跳出传统藩篱,然而,文学的产业化必须依赖大众媒介的传播,接受媒介标准对文学表达内容的设定。与大众媒介具有的图像性、平面性、虚拟性特征相适应,大众媒介对产业文学表达的设定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实像性、即时消耗性和生活陌生性方面上。由此导致媒介尺度对文学表达的僭越,鼓励肤浅、无个性、远离真情的文艺作品生产。媒介在文学产业化道路中可能会为文学重新招来观众,但其提供的精神新物是匮乏的。

关键词:

媒介;文学产业;内容

文学作为对表征世界的语言叙事艺术,从分别在中西文艺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诗言志”和摹仿说观点来看,媒介信息并不是文学表达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文学表达始终围绕生死、灵肉、现世与超越等主题,进行形式和内容的探索和革新,文学借助大众媒介进行生产和传播时代的到来则改变了这一状态。本质上讲,文学表达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戏剧意味的是,文学如欲在产业时代获得发展则须遵从大众媒介对表达内容的设定。这是因为产业文学是拒绝“抽屉文学”的,文学创作只有获得媒介传播带来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才能开始其存在合法性的自证说明。

一.大众媒介的特征

对于媒介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揭示这种设定关系的发生。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论述道:“媒介即是讯息”[1],“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都改变着人际依存模式,正如它改变我们的各种感觉的比率一样。”[2]因此,“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和传播的时代,因为电力媒介迅速而经常地造成一个相互作用的事件的整体场,所有的人都必须参与其间。”[3]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特征可通过图像性、平面性、虚拟性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媒介的产业文学内容设定正是由此延伸出来的。所谓媒介的图像性是指大众媒介在传递信息时主要以视觉形象呈现为主,视觉形象的突出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一书中曾将我们生活的当代社会概括为“图像时代”:“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无论在约克郡或纽约市,甚至希腊、俄罗斯或马来群岛,只要当下的晚期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地方,这一‘图像社会’就都如影随形地得到发展。”[4]所谓媒介的平面性是指电子处理器作为大众媒介的信息载体,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的意义及其理解日益浅表化,从而取代传统媒介时代凝神关照对深度意义和深度理解的追求。对此,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平面化:“后现代文化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这种‘无深度感’不但能在当前社会以‘形象’及‘摹拟体’(或译为‘类象’)为主导的新文化形式中经验到,甚至可以在当代‘理论’的论述本身里找到。”[5]所谓媒介的虚拟性是指媒介以其超强的技术性模拟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而又让人感觉逼真的虚幻、仿真世界。即美化现实,制造文本幻象,拒绝说出众多受挫乃至失意人们的心里话。“文化工业只承认利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而从属于代替作品的格式。它使整体和部分都同样地从属于格式。整体与细节严格地对立和没有关系,就像一个成绩卓著、飞黄腾达的人,他把一切都看成自己的图像和证明,而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愚蠢事迹的记录。”[6]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模糊的界限中,媒介重新组织了人们的生活。产业文本在文学增值脚本的存在定位中,表现出文化工业的审美形态,不能不作为发展文学产业的一种警惕。

二.媒介设定下的文学产业内容

媒介的图像性、平面性、虚拟性作用到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就要求作为产业文学的内容须呈现出实像性、即时消耗性、生活陌生性的特点。质言之,只有那些宜于视觉感知、内容表达即看即得、与真实生活有陌生表现的内容是产业时代大众媒介希望从文学那里获得的。客观说来,文学作为一种注重审美形象塑造的语言艺术,适当的图像化、感性化、陌生化与文学审美并不矛盾,文学的审美、教育、娱乐等功能也确可提供一定消遣功能,文学也以构建超脱现实束缚的想象世界见长,然而,在消费时代,这种可与文学艺术特点互补的契合可能正在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媒介主导思维下的审核设定。

1.内容的实像性

媒介的图像性特点要求,借助大众媒介表达的文学内容必须能够以视觉图像表现出来。一般说来,文学是以语言为依托的艺术,它不能直接以某种物质形象直接显现在创造者、接受者的面前和文本之中,必须存在于作家、读者和文本的想象沟通之中,文学意象才成为现实可能。作家创作和读者审美均需凭借语言文字,文本也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此意义上说,文学意象不可能像绘画、雕塑、摄影那样直接呈现在创造者、接受者和文本之中,也不能像戏剧、电影、电视、舞蹈等综合性表演艺术那样直接演示在创造者、接受者和文本之中。[7]大众媒介成为文学的进一步载体后,媒介简化文学保留在作者、文本和读者那里的想象可能,要求以一种特定的实像产物代替其他,从而使审美“空白”以特定的能指确定下来。文学为了能够在文字到图像的转化中以特定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就须在内容创造上遵从实像原则,为实像而实像,规避实像空间不足的形而上叙事。以对话为例,在完整的文学艺术表达中,对话只是叙述手段的一种,在传递感情上有时并不高明,正所谓美学上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诉求,而文学在由文字转换成电视电影中则必须依赖对话的叙事功能,要求文本提供足够多的对话条件。而在早期文学探索中,诸如蒙太奇、快闪、慢镜头一类的电影表现手法,是被作家作为客体借鉴到文学表达中,文学是主体,而现代文本为了能够转化为实像性图像生产,则有意创作电影表现画面。读图时代的到来,与媒介对内容的实像性要求不无关系。

2.内容的即时消耗性

媒介的平面性特点体现的是一种即看即得的思维,作用到文学上就是取消内容深度,即快餐化消费。过分强调深度容易导致文学“赋魅”的发生,剥夺一般受众审美,大众媒介在文学“祛魅”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毫无疑问,审美有雅俗之分,文学审美要求受众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积累,新的阅读解码建立在从前的解码基础上,主体须有所投入。而媒介下的文学产业生产则有效规避了受众的审美准备,取消内容的深度设定,将审美活动变成一种即时获得。“我们都熟知这条规律:任何一个新闻机构甚或一种表达方式,越是希望触及广大的公众,就越要磨去棱角,摒弃一切具有分化力、排斥性的内容。”[8]我们无法想象媒介失去大众后的存在合法,也很难定义调和众口后的个性和趣味。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大众媒介对艺术个性和深度的规避乃至取消,体现的并不是审美平等,而是拉低人的主体意志,削平一切的俯就,制造没有理论点缀的笑声。

3.内容的生活陌生性

媒介的虚拟性特点提倡作为产业表达内容的文学须对立于真实生活体验,从大众媒介对文学产业内容的表达来看,这种区别于人们真实生活体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虚幻性。这种远离真实生活体验的虚幻性可从两种内容表达极端上窥其一斑:一种是架空现实的叙事内容,诸如武侠、穿越、玄幻等与现实保有距离的叙事策略,叙事内容远离当下,价值世界却取自一些最为传统普遍的基本的人生准则,如正邪不两立、忠孝不分家等原则。玄幻作品虽有在现有文明体系之外构建史诗的冲动,体系庞大,想象惊人,但其哲学构成鲜有发明,且其价值支撑往往正是些最为一般性的思考模式;另一种是紧贴社会现实的叙事内容,如校园小说、官场小说、职场小说等类型,这类文本叙事并不回避社会问题,甚有迎头赶上的做法,但这种内容呈现重在抢占话题,并不注重艺术打磨、本质探索,而是淡化矛盾,借助想象的浪漫触角化解困难,回避深层矛盾,缺乏必要的理性反思。以上两种内容选择都与人们真实生活的世界有陌生化体现,带有做梦的逻辑稚嫩和直面现实的行动无力,但这种陌生性表现在消费社会都拥有庞大的受众。

三.结语

通过对大众媒介特征与媒介作用下的文学产业化内容进行初步梳理,我们并不旨在揭示这种条理的对应关系,况这种看似清楚分明的照应并不能一一揭示媒介与文学表达合作又疏离的错杂关系,而是强调文学寻求产业化发展道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媒介标准依赖,这种依赖随着主客关系的颠倒可能转变为一种媒介决定,这与文学的本位立场是冲突的。媒介在文学产业化趋势中所呈现的内容设定,与文学产业化通常采用“图书———影视———网游”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即为产业链预设发掘空间。当文学按媒介要求迎合产业发展模式来规范自身时,媒介尺度就内化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尺度,鼓励生产肤浅、无个性、远离真情的文艺作品。由此而论,新媒介可能在产业化过程中为文学招致来更多观众,挽救文学惨淡的市场局面,但它为精神生产带来的崭新之物是贫乏的,可疑的。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6]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张玉能,张弓.大众媒介与话语生产和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现代文化内容篇9

[关键词]新语境;动画创作思维;动画创新;传统继承

中国动画的创作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内容老旧、动画无题可选、模仿国外作品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为了体现传统文化而传统、机械搬用前人的成果、动画内容和形式不相符等。究其原因,还是创作者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没有考虑到时展新的文化语境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因此新语境下的动画创作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动画创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动画创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使动画创作处在新的语境下。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里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大意也是说时代的发展会使艺术创作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艺术创作要随之发展。从原始人的粗糙石器到今天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都显示了艺术发展的时代轨迹。艺术随时展是由于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面临不同的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政治、哲学、伦理、宗教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而作为展示人精神生活的艺术而言,就会通过有别于以往风格或形式的艺术作品来体现时代精神。例如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从北魏时期佛像雕刻反映当时超然世外的时尚和以内在气质等精神因素来品味人物审美思想的“秀骨清相”,到唐代佛像富有人情味的丰腴圆润,再到宋代程朱理学影响下写实具体的雕像,都反映了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既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动画艺术也不例外。作为综合艺术之一的动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创作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动画创作也要适应创作环境的发展变化,从内容和形式上反映当代的生活和社会环境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我国的动画发展历史并不长,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出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历史的开始。但单从我国的动画发展史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动画创作随时代环境而变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一大批艺术家和文学家加入到这一行业中。随后的中国动画在题材上开始服务于少年儿童,多以童话为主。在我国进入“”时期,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不间断地“停产闹革命”。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这一时期的动画片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如1973年的《小号手》《小八路》和《东海小哨兵》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动画的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出现了大量的电脑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和动画电视片。

但是,现在动画制作的形式虽然发生了改变,动画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却少有创新,一味地强调教育性和寓意性,不注重流行文化和新的创作语境。新瓶装旧酒,除了开始能刺激一下观众的视觉和新奇感,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使得我国动画缺乏广泛的观众基础。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使动画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随时展,适应新的语境才能使动画真正展示这个时代的精神。

二、新语境下动画创作需要革新创意

上面说到艺术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该时代人们对生活的各种观点和感情,动画艺术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新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动画艺术相应变化创新来适应其需要。没有革新创意的动画艺术是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它的要求的。新动画制作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给动画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制作成本,而且为动画市场提供了如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传播媒体平台,使动画从制作技术到传播方式上都有新的变化。但仅此制作和传播方式上的变化只能说是动画艺术由于新技术而出现的外在形式上的新。我国动画现在出现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上与时展同步的新和内在精神内容老旧的矛盾。动画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新的形式也要求内容、风格、表现手法与之相配,形式内容协调统一才能达到与新语境相符的革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样也适用于动画作品的创作。

说到动画的内容,其是动画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来自社会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反映一定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意义。现在有很多动画作品的剧本创作和改编是弱项。有几种常见的模式。一种是作品的内容炒冷饭。将已经拍过的传统题材重新翻拍和续拍,把原有的内容拿来,用现在的动画制作技术再做一遍。除了视觉感官上多了些刺激外,不管以前的内容有多么经典,也不能再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是加入电脑二维三维技术制作的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不相配,使作品效果比起老作精美的传统工艺画显得粗糙和低劣。另一种是创作思维老旧。还停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动画的指导思想中,认为动画是给儿童看的,将动画的针对人群只定位在狭小的一处。在这种创作思维下,动画题材自然就趋向低龄化。还有种动画创作模式是为了传统文化而传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的确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但是将传统文化题材完全照搬,动画作品的内容是不可能表达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观点和感情的。

三、新语境下动画创作需要在继承中创新

上面说到新语境下动画创作需要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审美。动画创作的创新是探究社会生活的变化,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但是这种创新变化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观念、经验、表现方法等来凭空创新,而是以前人的成就作为基础去做新的探索。不然我们的动画创作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动画艺术出现时最原始的水平上。

既然我们的动画创作要在继承中创新,那么是继承前人的什么成就呢?可以从动画表现形式、动画内容、动画的民族风格几个方面来看。动画表现所用的基本技巧和手段,如镜头的运用、景别的区分、转场的技巧等都不是我们现在的全新发明创造,是前人在吸取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相关的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而来的。我们今天仍然在运用它们。可能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新的影像技术的出现,有些表现形式会根据新技术出现新的变化,但基本的原则未变。

动画内容在继承中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再挖掘过程。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为中国动画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就如同基督教的《圣经》故事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那样,中国的动画创作也可以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找到相应的题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巨头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其罗的创作,如《最后的晚餐》《大卫》《创世纪》等都取材于《圣经》故事。同样地,中国的动画创作也可从中华文明中取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间故事和英雄以及津津乐道的人和事,例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云南的阿诗玛,这些历史上传诵的英雄美人等,都将成为动画创作题材的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继承,但是这种继承是有创新的继承。就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虽然有很多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宗教题材却被当时的艺术家改造了。在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艺术也多取材自《圣经》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继承了这个传统文化。但他们通过这些题材所表达的主题已经不是如同中世纪艺术一样来对神和天国进行礼赞,而是根据当时的时代审美观来对人和人性进行歌唱。从同样的《圣经》故事题材中找到了符合时代审美观的人文主义素材。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经过民间的长期流传,不断地润色加工,之后由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精神富有创造性地完成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动画创作中的继承传统文化和前人的经验成果并不是简单搬用前人的成果和传统文化以代替自己的创造,而是从这些文化和成果中吸取适合我们需要的理想、精神和表现形式,用来创作我们自己新的符合时展审美观念的动画作品。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新文化语境下,动画因其与影像科技紧密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成为这个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中国动画能否在本土扎根,充分满足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观,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就在于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我们进行动画创作的思维如何。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时展所形成的新语境,使创作的动画作品适应时代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我国的动画艺术更是在本土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我们的文化心理紧密相连,所以我们的动画创作不能将前人的成果统统抛弃在一片空白中来创作或者因为模仿而全盘西化,这样的动画作品是没有民族文化心理基础的。我们在动画创作中需要继承前人的成果,但不是简单的机械照搬。我们的动画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革新创造。因为动画艺术是要有时代、社会阶级、审美观念和流行趣味等现实需要的制约的。新语境下的动画创作就需要我们根据时展的要求,有选择地吸取前人成果和传统文化中对创作有利有益的成分,从需要出发按照现代一定阶级的需要、审美和趣味,对传统文化和前人成果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改造和利用,来使现代的动画创作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化。

[参考文献]

[1][英]冈布里奇.艺术的历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3]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现代文化内容篇10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使用的各种教材都是以朝代次第为序为段而编著的,有些教材编著的文学史在某一段历史时期内又以分体的形式介绍文学的发展,算是将历史发展与分体叙述结合起来,不过在各个文体的发展总线索方面梳理不够,但这样的思路可资借鉴。但大多数之前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书本形式的教学,现在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正是目前所需要的,良好的教学理念必须依赖良好的教学手段去实现。所以我们致力于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得当,注意因材施教。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随着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建设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下更好的为教学计划实现更加有力的教育,也生动形象了教学课堂和丰富了讲课形式。以前的教学课程的制定和安排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编排总是非常紧张的,课程的一学期课时总是存在不够用的情况发生,但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又是极其丰富的,如果仅仅以陈旧的教学方式黑板教学来教授古代文学课程,是不足以体现出古代文学课程的独特魅力的,陈旧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简单没有任何的图像或者故事来体现的,而古代文学课程的自身魅力如果缺少了这些辅助的工具,是没有办法体现出其课程的内涵,只能做出古代文学的短暂欣赏。这并不是开设这门课程所希望得到的结果。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的手段也是极其新颖,带给同学的上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改革所需要的。

1.改革前的古代文学课程

古代文学课程改变其教学方式之前,一直是陈旧的以黑板粉笔来书写、教学的一类方式,这类方式的教学水平只能停留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已经改变成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这类教学丰富以往的所有陈旧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时代的进步。陈旧的教学方式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是非常的枯燥无聊,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并且所学到的课程内容极其的难以深刻记录在脑海,过段时间就会很快的忘记。教学技术的不升级,也意味着教学永远走在落后的脚步上,不能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效率,以及老师们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前的一类教学方式陈旧带来的反差。

2.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的推进,我国的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转变成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带给古代文学建设的变化是巨大的,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变得更加的丰富有意义,同时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形象,也带动了往后的课程建设,将会变得不同。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内涵丰富、教学内容颇多、教学时间长的课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方式去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习效果提高,同时让老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这就是改革之后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让学生真正的走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长河,见证了古代文学的深远内涵,深刻的体会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3.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后的优势

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新颖、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上课效率的提升等几个方面。首先,在一个学期短时间内需要深入学习一门课程,只是通过板书来教学会学不到很多的内容,但通过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可以在一个学期内教授很多的信息量大的内容,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这类教学方式的新颖之处体现在可以将板书无法传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画的形式进行学习。其次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改革带给学生的感受是很神奇,并且带有兴趣性的,许多的学生会觉得这类学习方式,非常的吸引他们,他们会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老师所教授的古代文课程知识,并且思考他们的内容丰富点,感受古代文化课程带来的独特魅力。这便是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带来的改革好处和优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