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金点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9:35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1

一、我国金融会计领域应用计算机的主要发展过程

(一)起步阶段: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最早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初期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时期,计算机开始在会计制表、储蓄、对公核算业务方面得到初步应用,应用系统一般在DoS平台上单机运行,系统的开发、硬件的选型均不统一,软件系统的特点也只是模拟手工核算,目的只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和工作量,缺乏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二)发展阶段:到80年代中后期,金融电子化工作得到各行重视,各银行系统纷纷制定本行的电子化发展规划,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规划也做出了安排。在此期间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应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清算网络开始建设。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一些银行开始了微机应用由单机向网络运行的过渡,如出现城市通存通兑网络、同城清算网络,业务应用领域也从单项业务发展向综合会计业务过渡,软件开发和硬件选型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统一,操作规范和管理规章制度已经建立。人总行在这一时期牵头制定了金融电子化发展规划和远期目标设想,1989年人行全国电子联行清算网络系统开始启动,同年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以规范会计软件管理工作。

(三)规范再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金融会计电子化规范管理工作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各行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了本系统的全国异地电子联行清算系统如异地汇划系统、信用卡清算系统等,在90年代后期一些行会计核算在大中城市建立了集中清算中心,财政部也于1994年7月颁布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这一时期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安全防范的主要研究课题。

今后,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向网络化发展,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出现,网络安全成为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工作的重点,电子化的规章制度和法规应运而生,会计电子化的安全日益关系到银行生存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二、目前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回顾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一)软件设计、开发中技术安全措施少、安全级别低。现有会计应用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系统需求中安全需求少、软件设计重功能轻安全,软件设计选用语言和数据库考虑安全性能少,以至软件投入运行后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如数据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应用系统软件存在安全“BUG”等。这类现象在金融会计电子化起步、发展阶段开发的系统更为明显,并且这些软件系统在目前还未得到彻底更新换版。

(二)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这主要是在硬件选型上考虑安全性能的比较少,而主要侧重硬件功能和价格的考察,另外这与在硬件选型上不统一,缺乏金融系统的统一的硬件选型标准有关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由于硬件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会计应用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

(三)机房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尽管我们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房、站、场地安全要求》,但这一要求在一些小的机房、场地建设中注意的较少,尤其在一些县支行机房建设中安全要求没有得到彻底落实,甚至有的地方没有专用的计算机房和场地,并且即使建立了专用计算机房,由于考虑资金等因素,许多安全设施并未配置齐全,如有的机房无避雷系统、不配备“UpS”系统、“UpS”损坏后不及时修理、机房管理不严密等。

(四)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建设时间比较短,安全经验不足,暴露出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比较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网络传输载体本身安全性能不稳定。目前我国网络传输载体主要分有线和微波两种,可从我们应用会计电子化网络的实践看,这两种载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安全问题。比如电信部门提供的传输线路传输质量不高,所用电话线路由于多为明线易损坏,而微波载体由于通讯发送、接收设备安全性能不高,一些外来自然因素影响了传输效果,甚至导致传输线路暂时中断。如目前人行电子联行系统就存在因雨、雪天气导致通讯中断的现象,就是X.25专线也多次发生过因电信部门线路被损坏影响数据传输的现象。

二是投入使用的网络软件安全技术措施少,尤其是地方性局域网络。首先由于目前对于地方建设的清算和会计信息传输网络的安全技术规范还不大明确,并且对于局域网络安全建设的认证、验收还没有一个技术规范和认证体系,使得局域网络建设缺少安全把关,使已建成网络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多漏洞和隐患。

(五)应用系统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在应用会计微机系统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就是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当然具体管理工作薄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点。首先,在操作人员方面,主要表现为操作密码管理不严格,存在密码口令使用周期过长、密码泄密、操作用户离岗不签退应用系统、窃密等问题,这主要源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其次,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于一些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不到位,尤其对安全操作与方便业务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妥当,在管理中突出表现就是违背安全规定设置和配备操作岗位和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违规兼岗现象,对计算机房疏于管理;第三,系统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系统管理员的两项重要职责就是保证自己操作的安全和会计应用系统运行的安全。目前有的系统管理员对以上两项职责履行不到位,存在重视自身操作安全忽视对用户操作安全的检查,有的疏于对计算机电源、硬件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检修,对会计应用系统的操作和运行状况不能做到定期检查。第四,在具体安全管理方面,手段比较少,对软、硬件的安全检查更少。银行会计部门每年都要搞安全检查,但往往只是注重业务操作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很少联合科技部门对会计应用系统软硬件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即使对业务操作安全方面的检查,由于只是对操作现场简单了解一下,也很难发现日常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

(六)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直接降低了会计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性能。比如人总行组织开发推广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我们在1993年就开始了推广应用工作,1996年已推广到系统内多数营业机构,而真正的管理办法《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到1997年方出台,这在当时为许多行管理此系统安全形成许多不便。另外,法律制度的滞后也使一些机构无所适从,比如目前印鉴技术已发展到电子印鉴逐渐取代传统印鉴阶段,电子印鉴的安全系数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现在的法律不认可电子印鉴。还有伴随金融电子联行的普及和异地汇划网络的建设,异地汇兑处理手续也发生了变化,《支付结算会计核算处理手续》有的环节已不适应电子化形势,但至今未做出改变,这使得一些电子联行处理手续合理不合法。另外,即使有的行及时制定了有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由于基层行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实施细则,加之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现有制度没有落实到位的还很多。比如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核查制度,可在基层卫星小站和县支行很少将此规定落到实处。

三、解决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为防范和解决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确保会计工作在电子化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开展,笔者特建议如下:

(一)程序设计、开发阶段加强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的运用。首先,要求业务部门谋划系统业务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到诸多安全因素,对系统安全提出明确、具体的业务需求,一改过去重功能轻安全的做法;其次,在软件系统设计开发阶段,软件编辑人员应选用安全性能高的数据库、运用严密的编程语言开发软件,尽量减少程序上的安全“BUG”;再次,在硬件选型时,要尽量采用安全性能高、运行质量好的设备,减少硬件安全隐患;四是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金融系统软件开发规范和硬件选型标准,尤其明确安全规范。

(二)会计计算机系统应用阶段安全防范。

1.建议各银行对会计系统内计算机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于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房、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责令立即进行整改。

2.各家银行有必要对自家先投入使用的会计计算机系统进行一次自我分析,目的是发现和解决系统设计、开发阶段遗留的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对旧版本软件进行换版升级。

3.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安全意识。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基本的还是人的因素。因此,需要尽更大的努力去提高人们对计算机安全的认识,尤其对会计系统安全的认识,各级教育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应做更多的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2

关键词:电子金融;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金融概述

电子金融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具体电子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电子银行。指在银行与客户间,通过网络连线或internet传输金融资讯与交易。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等,借助个人电脑、自动提款机等器具,提供服务,缩短银行与客户间的距离,并同时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电子资金转账。指经由终端机,语音工具,电脑等资讯设备或工具,通知或授权金融机构处理资金往来账户的转移行为。主要有线上电子交易给付系统、信用卡式给付系统等方式。本质是电子现金和电子支票。

(三)电子交易。包括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越来越借助电子手段。股票、期货、外汇交易,都需要一个强大、严密的电子交易平台。

(四)其他电子金融服务。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电子手段服务,例如线上市场销售、线上或电话客户服务(如透过网上、电话申请信用卡)、客户遥距操作及结算(如电子信用证)、线上产品资讯服务(如线上查询存款利率)等等。基于电子网络系统的电子承兑汇票、电子信用证、电子抵押担保等业务。

二、我国电子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电子金融依赖于电脑、网络、密码机制、交易操作人员等诸多环节,故而使客户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硬件、软件的安全问题。电子金融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配置器等硬件和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软件。我国电子金融发展中面临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选型缺乏安全性能、机房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而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系统需求中安全需求少、设计重功能轻安全,以至于投入运行后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如果在网络化的电子金融活动中遇到了硬件设施或者软件的漏洞就会导致交易的失败或客户信息的外泄,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其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非法人员可以通过不断计算机病毒窃取电子金融客户资料和资金的窃取。在2007年江民反病毒中心截获的“网银大盗”变种病毒,可以盗取多家网上文件,包括网络银行的数字证书。这表明了当前犯罪行为趋于高科技化、网络化的趋势更为电子金融带来了严峻的风险环境。

(三)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出现道德危机时会带来金融体系内部的隐患。在操作人员方面,会出现密码口令使用周期过长、密码泄密、操作用户离岗不签退应用系统、窃密等问题,在管理人员方面,会出现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不到位,违背安全规定设置和配备操作岗位,违规操作、违规兼岗现象。还有,有的系统管理员职责履行不到位,存在重视自身操作安全而忽视对用户操作安全的检查。另外,一旦出现内部人员工作失职、非法窃取、转卖客户机密以获取利益的事件,会极大的打击电子金融化的发展。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是电子金融体系中面临的隐形风险,不可忽视。

(四)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中国人民银行在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网络银行业务进行了一些规定,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其仍然具有规定模糊化和概念化、随意性较大、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不便监管等缺点。电子金融是一个新兴体系,在我国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当前相应法律法规的滞后。这就为电子金融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会出现很多法律上的空子,导致为整个体系带来显性、隐性风险。

三、电子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

针对电子金融发展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风险,我们应该对于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为电子金融的发展扫清障碍,为大众提供一个更完善、安全的电子金融服务。这样可以确保金融服务工作在电子化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将安全理念全面、细节贯穿于电子金融体系的建立中。电子金融的建立必须以安全、系统稳定为前提,各级部门必须从始至终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金融行业的各机构、部门和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并积极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来防范风险,保持体系内部的稳定。在谋划系统业务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到诸多安全因素,对系统安全提出明确、具体的业务需求,一改过去重功能轻安全的做法。

(二)推进金融保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安全的电子金融体系需要密码、网页、金融系统技术的进步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也许会出现风险防范成本较高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客户会有不同选择,但是金融机构最好予以全方位的技术保护,并不断为降低该类成本而努力。只有大力发展电子金融系统技术,创造更实惠更安全的保密措施,电子金融系统才会发展得更好。建立健全的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安全保密机构是维护系统安全的重要条件。

(三)完善电子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完善和建立电子金融法律法规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当下系统的问题、借鉴国外金融电子化发展经验,实施有针对性的工作,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金融电子化安全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要善于根据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状况,及时完善和修改已有的金融电子化法规。并且应该成立专门部门,对电子金融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予以监督和管理,逐步形成带有我国特色的、安全的电子金融法律体系。

(四)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尽管电子金融具有其机器化、高效化等一系列优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整个体系仍然是由人管理、运行的。当前我国电子金融方面的人才极为匮乏,不论是技术建立、还是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急需高级人才的引入。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方法,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技术、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力度,为电子金融在我国的健康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盛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J].南方金融,2008,3

[2]张劲松.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3

建立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2002年3月,为加强全省政府网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决定成立安徽省政府网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在省政府办公厅统一领导下,按照目标规划,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指导政府网的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同年11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秘书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发改委、省信息产业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参加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和电子政务专家组,办公室与省政府网建设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成立了安徽省电子政务专家组,建立了电子政务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强对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和科学决策。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全省已有50个省直单位和17个市总计建立了243个信息服务机构,形成约1800多人的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骨干队伍。

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部分系统已发挥效用

(一)政府办公业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省政府办公厅已开通运行网上公文传输系统和办公业务系统,公文、简报、信息、值班等已上网运行,优化了办公程序,提高了办公质量和效率;17个市政府办公室和省直厅局全部实现了网上报送,通过电子政务专网与省政府办公厅互联,实现通过专网网络向省政府报送请示件和信息。

(二)部分市政府和省直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建设在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合肥市新建的政务综合办公业务系统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投入运行以来实现了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功能,引起省内外的高度关注,多家单位前往学习。省地税局开通运行网上纳税系统,既方便了纳税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纳税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省建设厅的网上项目申报、审批系统,使机关日常工作更加透明地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体现了公开、公正。一些县(市、区)政务系统建设也很有特色,如舒城县几大班子实现网上共用一个平台办公。

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全面完成,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基本架构初步搭建

安徽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于2003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860万元,经过三年建设,至2006年初,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专网。在省、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市、县级主干网。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与17个市及62个县(市、区)级节点的连接,形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电子政务专网建设节省了分散建网资金6000多万元,每年约节约信道费、互联网接入费200多万元。

建成13个省直部门专用业务网络。在电子政务专网上建成并开通省人大、省检察院、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人防办、省局、省市间党务专网等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到目前为止,共有13个业务系统建成并运行。特别是为配合全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及时建成开通省先进性教育专网,为全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网站建设在全国处于较前位次

共建成省、市、县三级170多个政府网站,初步形成全省政府网站体系。省政府门户网站网站点击量从最初每天几百次增长到目前的两万多次,至2007年已连续五年在全国政府网站评比中获得优秀政府网站前十名的好成绩。省政府英文网站于2006年8月正式开通,在“首届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国际化程度测评”中获得了省级排名第五的优秀成绩。

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省四大班子和主要业务部门大力开展基于局域网的内部办公应用,同时积极利用政务专网建设纵向的业务系统。省政府办公厅精心组织做好办公内网升级、改造,逐步推动办公内网应用,加大力度推进电子公文出书系统,积极主动做好国办资源网维护。省政协机关信息网建设体系已经形成,门户网站建设稳步推进,省政协电子会议室系统、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进展顺利。

(二)“十二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金财”工程建成覆盖全省57个直管县的专用网络,建成并开通全省国库支付系统,实现省级网上集中支付;“金保”工程重点围绕规划设计、全省联网、统一应用软件开发和实施、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数据中心和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工作上取得实效;“金水”工程已经完成省水利厅至水利部防汛抗旱计算机骨干网及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建设;“金盾”工程一期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安网络,并在完善省、市、县、基层派出所队四级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统一的应用管理软件,被公安部作为“安徽模式”在全国推广,2005年9月公安部在芜湖召开了全国公安信息化经验交流现场会;“金农”工程紧紧抓住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申报了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实施方案,得到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等部门的充分肯定,省相关涉农部门积极参与,初步制定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建成的“农技110”综合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通过拨打统一特服号码,可即时向农业专家咨询有关农业技术等问题;“安徽农网”为农服务信息平台,为全省90%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的省名牌农产品在农网上开展电子商务,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金质”工程一期全面启动,建立了安徽金质网子网站群,完成了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徽省企业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等项目。“金税”工程已实现税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和纳税人网上申报,“金审”工程也在省审计厅的部署下稳步开展。省工商局制定了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05~2007),编制了计算机网络建设方案和工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省统计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两个大型调查工作的数据处理,既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率;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省档案管理电子化;教育、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在办公业务应用、系统开发、资源共享与整合、数据库建设、政务信息公开和为民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三)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推广网上办公。合肥市建设的统一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被誉为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积极探索者。芜湖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所有县区及市直单位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4

2013年1月14日,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老金厂金矿因井下输电线路起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井下57名矿工安全升井19人,受伤28人,死亡10人。在这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年来依赖金矿生存的一座村庄与一群人的挣扎故事与现实境遇。

致命的浓烟

“浑身没劲,头晕,嗓子和胸口一直疼……”53岁的邱昌贵满脸倦容,半倚在桦甸市人民医院病房的床头,这已是金矿中毒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死里逃生的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在闻到烟味前,我没有听到任何警报声,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他当时正在老金厂金矿新一井井下340m处的封闭盲井里作业。

邱昌贵是吉林磐石人,来老金厂金矿打工已经8个月,他在井下的工作是清理巷道。“14日那天,我上的是夜班,下午3点左右下井,当时和我一块下井的晚班工人大约有50多人。”老金厂金矿矿工们上班分三班倒,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7点是早班,凌晨7点到下午3点是中班,下午3点到晚上11点是晚班。

“晚上七八点钟,我们在巷道里突然闻到烟味,用头灯一照,发现巷道里已经开始烟雾弥漫,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出事了。烟越来越浓,头灯已经照不出去,只能勉强看到眼前。烟味呛得人喘不上气来。狭窄的巷道里根本没有藏身的地方,我们只能本能地往罐口方向跑。”

此时的巷道里漆黑一片,邱昌贵说,他们一行5人在黑暗中摸索。“那哪叫跑啊,连走都算不上,手脚并用,连滚带爬。”但浓烟让他头晕,四肢无力,到半路就直不起身子了,只能趴下来慢慢往前爬。新一坑自罐口垂直向下,是标高280m的直通井,井口与井底间有罐笼,邱昌贵所在的作业面通向罐笼将近1500m。“平时10多分钟就能通过的巷道,这次却感觉怎么也爬不到头。爬到后来,人就直接晕死过去了,具体爬到哪个位置,距罐笼还有多远,我也完全不记得了。”

邱昌贵醒来时,已经躺在夹皮沟镇医院的病床上。“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几点了,只记得当时窗外的天色还是黑的。”邱昌贵感到庆幸,一起逃生的4位工友也都被救活了。现在他可以少量进食,在旁人搀扶下下床走动,但说话声音仍然弱弱的,不时需要吸几口氧。

与邱昌贵同一个病房的王延生,事故发生时正在井下另一处作业面清理巷道,他回忆到:“刚开始是停电了,大家都没当回事。后来用手电筒一照,才发现了浓烟。我只能捂着嘴憋着气,扶着墙一步步往罐口走,走到半道就支撑不住晕倒了。”今年44岁的王延生从老家吉林磐石来金矿打工不到一年。

与邱昌贵、王延生一样,大多数幸存者是在失去知觉后被救出来的。28名伤员中,除1人因伤势严重转往吉林市化工总医院外,余下的27人都被分别安置在桦甸市人民医院神经中毒科和发热科的住院监护室。神经中毒科主治医师王红表示:“伤员是吸入了燃烧后成分复杂的大量刺激性气体,并不单纯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临床上确诊为化学性物质接触反应。”

“金矿一般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问题,粉尘或二氧化硫中毒较为常见。相比煤矿,金矿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小。”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有色金属专家邬建辉认为,老金厂金矿可能是矿石含碳较高,再加上电缆老化,爆破开采过程中温度太高时,引起电缆起火,导致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救援与死亡

矿难发生后的老金厂金矿一片萧条,只有几名上了年纪的工人在此留守。桦甸警方在通往老金厂金矿必经的岔路口上设置了关卡,一辆警车停在矿区入口处,矿区办公室的水泥墙上贴着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

与老金厂金矿的沉闷相比,百米开外的老牛沟村则显得热闹很多。“现在矿里不让开工,工人们基本上都待在家里。”36岁的老牛沟村村民何美芬是老金厂金矿的卷扬工,负责操作罐笼。出事当天,她也正好在上夜班,但不是在新一坑,而是在东沟。据何美芬介绍,老金厂金矿有4个大坑口,分别是新一坑、东沟、大树井和东沟二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坑口,“出事的新一坑是主矿量所在地,口大坑深”。

“听说新一坑出事后,其他坑口的矿工全部停下手里的活,跑去新一坑救人。当时现场到处是人,停满了车,还有警车和救护车。”何美芬说,此前老金矿从未出过如此大规模的事故,效益一直不错。“最严重的大概是当晚8点多,救援人员根本没办法从井下着火冒烟的主坑口下去,浓烟从坑口冒出来一直冲到天上,上面下不去,下面上不来。”

“救援人员只能从别的坑口下到井里,然后再绕到新一坑井下。但这样就绕了远路,找到人之后再从别的坑口救出来,这要耽误多少时间?加上井里黑黢黢的,即使打着手电,路也不好走,更减缓了救援速度。”但何美芬也认为,当时并没有更好的救援方式。“下井救人的矿工有四五十人,在井里找到一个,不管死的活的都赶紧往外背。救援人员脸上被烟熏得黑黑的,不少人也被烟熏伤了。”

“那几个遇难的矿工刚救出来就已经不行了,还有一个是死在去医院的路上。”何美芬说,老牛沟村里有两户人家出事。“一户姓袁的人家死了兄弟两个,袁家老大50岁左右,有媳妇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在上大学,小儿子才上小学。袁家老二今年四十六七,还没结婚。他们兄弟俩在金矿工作很多年了,做的是出货工,井下最累的活。听说他们本来打算过年就回山东看老人,但没想到老人仅有的两个儿子一下子都没了。”

“袁家兄弟要是不逃命,趴在巷道里不动,用棉袄捂住口鼻,等着救援人员,说不定还能活。”何美芬感慨道,“最后一个被发现的人,就是一直趴在离罐口700多米的作业面角落里,捂住口鼻躲过了一劫。”

“死者家属都被接到桦甸市去了,但听说事情已经协商得差不多了,每位遇难者的赔偿金额初定为75万元。”何美兰叹了一口气说道,老金厂金矿的打工者中有约2/3是外地人,遇难者中也有外地打工者。

金矿维系的村庄

夹皮沟镇位于桦甸市东南部,东与敦化市交界,南隔松花江与抚松县相望,西、北与红石镇接壤。夹皮沟镇是吉林省内黄金和铁矿储量丰富地区,其开采金矿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0年前,早在清道光初年就在此地发现砂金并开采,素有长白山下“黄金乡”的美誉。

现在,金矿资源仍然是夹皮沟镇的经济命脉。高品位的矿床吸引着形形的淘金者,大量金矿企业落户于此,既有号称“中国黄金第一矿”、隶属于中国黄金集团的夹皮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有不少大型民营金矿。据事故调查组工作人员称,老金厂金矿证照、资质齐全,年生产能力4.65万t。该矿2012年11月份的采区吨金品位表上显示,该矿黄金矿石品位最高达101.25g/t,最低也有3g/t。

事实上,因金矿而改变命运的人,并不仅是出事矿工和他们的家属。金矿既是当地财税收入的支柱,也是附近村民赖以为生的饭碗。夹皮沟镇境内的其他几个村绝大多数人,都在附近的矿上打工。

金矿和矿工的存在,也为村民们并不富裕的生活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有的村民把房子租给外地矿工,一个月也能收入几百块钱。有的村民则没事就到金矿倒出来的废料堆上捡石头,有些石头里实际是有金子的,只是品位不高或分布零散。这种边角料不入金矿的眼,但对于普通家庭,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桦甸市委宣传部的《桦甸市‘1・14’矿难情况报告》称:“该矿新一井井下440m输电线路起火,引燃井筒支护设备,导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本文转载自2013年第720期《三联生活周刊》,有删节)

相关链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吉林省吉林老金厂

金矿股份有限公司“1・14”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2013年1月14日,吉林省吉林老金厂金矿股份有限公司井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28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该矿为民营企业,现有3个独立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老牛槽矿区采用平硐―盲竖井开拓方式,设计年产矿石4.65万t。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老牛槽矿区-440中段马头门下方二盲井井筒内的电缆起火,引燃盲竖井井壁护帮的板棚及木罐道,发生火灾,导致正在-280中段、-360中段进行采矿作业的人员中毒窒息。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这起井下重大火灾事故十分典型,暴露出事故企业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不完善、安全出口不畅、作业人员未配备自救器、机电和运输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特别是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保障能力,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强制建立机械通风系统。所有地下矿山必须按照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着重解决部分矿山井下风路不畅、未形成完整系统,有的以局扇代替主扇、不能实现反风等突出问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未安装主要通风机或者独头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未按规定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地下矿山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并限期整改,凡逾期整改不到位,以及2013年底前未形成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的,一律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5

关键词:防范;措施;预防;经济案件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2-0165-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尤其金融系统在新形势下,国内外社会上不法分子和银行内部不纯分子,每时每刻把目标盯向银行,千方百计地进行作案和诈骗、盗窃活动,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诈骗活动。在全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国内外不法分子诈骗或企图诈骗盗窃银行资金的案件,银行内部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盗窃诈骗,如:涉嫌骗贷案,网银、信用卡诈骗案,柜员盗窃案,涉案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侵占等经济案件和中行开平案、江阴农行孙峰案、中行高山诈骗案等其金额之巨大,手段之狡猾,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银行务必加强案件防范和“三防一保”工作,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当前犯罪分子作案的特点和手段,其具体表现为:

第一、利用关系,行贿受贿,骗取贷款。犯罪分子利用各种关系,采取请客送礼,金钱铺路等手法诱惑,腐蚀银行有关人员,为其诈骗服务。

第二、通过假抵押、假担保,假拆借骗取资金。犯罪分子有的伪造、盗窃银行有价单证,有的以一物够抵,重复抵押、有的利用租赁物作抵押,有的利用共同财产作抵押,有的盗用他人财产或房产证等有价证券作抵押,通过收买银行职员,骗取银行贷款和资金。

第三、以办合资企业为名,骓取银行贷款。有的境外投资客商开办企业,外汇投资根本不到位,全靠银行贷款运转,说穿子,即利用我们的钱来经营赚钱,有的外汇投资虽然开始资金到位,但仅是应付一下验资手续,随后就全部抽回。

第四、伪造、变造银行票据和印章,骗取银行、企业资金。

第五、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套取银行资金。犯罪分子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银行贴现资金和抵押贷款,有的将盖好承兑章的空白银行汇票,用于拆借资金,造成票据纠纷和案件。

第六、利用存款挂失骗取银行资金。犯罪分子采取先存款后挂失,接着又拿存单取款的手法达到骗取银行资金。

第七、利用调汇骗取银行资金。犯罪分子利用企业,经营单位急需外汇的心理进行骗取资金,有的还出现在银行经办人员与外部互相勾结进行诈骗银行资金。

第八、利用引进外资为由,骗取银行资金。犯罪分子引进外资支持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名,用金钱、物质诱惑银行意志薄弱的干部,为其出具保函、资信证明等证件,行诈骗银行资金之实。

第九、银行内部职工作案。一是作假帐,盗用客户资金。有的临柜会计人员利用记帐和电脑操作之便,采取串户手段透支,盗用客户资金(包括利用信用卡)。二是有的职工利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工作之便,通过付出凭证不记帐,将款项转入关系户帐户,有的伪造凭证,自平帐户,盗用储户、联行资金和国库款,有的收入现金不记帐,贪污储户存款。三是内外勾结,盗用库款。有的监守自盗,有的和社会上不法分子密谋策划,盗窃库款;有的利用银行管理的疏漏和人员麻痹,乘机作案;有的乘运钞之机,盗窃和公开枪劫;有的非法购买假钞,利用工作之便,骗取资金。四是有的利用搞三产,从中渔利,捞好处,表现为一方面故意在经营中不健全帐目,以中贪污,造成稽核审计时无帐可查,达到其混水摸鱼的目的;另一方面公私兼顾,表面上为公家搞一点钱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实际上把在经营中赚的大部分钱据为己有等等。

近年来,金融系统在有效防范经济案件,预防诈骗盗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控制经济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发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有些金融机构对防范教育重视不够,抓的不够得力,特别是对规章制度建设抓的不够,使经济案件多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非常不利,为加强防范措施,预防经济诈骗盗窃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发生,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现对如何进行防范教育和加强制度建设,谈谈务必抓好几项工作个人的一管之见:

为了有效地防范经济案件和诈骗盗窃案件的发生,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务必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加强对防范案件工作的领导。各级行领导要充分认识诈骗、盗窃经济案件出现对银行资金的危害性、严重性,以及做好防范案件发生的紧迫性、严重性,同时注意找出有关部门、岗位业务环节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在抓落实上很下功夫。

(2)加强教育,提高拒腐免疫力。首先要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始终遵循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目标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与个人工作目标任务承诺相结合,抓好反腐倡廉教育;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好中纪委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从8个方面禁止、以52个不准对照,作为干部职工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警示自己远离腐败,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始终把清廉作为干部职工做事的鲜明印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断提高拒腐免疫力;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纪律、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政策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从而树立法律、制度、纪律、职业道德观念,对防诈骗、盗窃银行资金犯罪活动保持高度警惕,把保障银行资金安全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特别要把好信贷、国际业务、储蓄、财务会计、综合柜台等与资金出入密切的业务关口,超前做好防范工作。各金融机构应对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查,对违章、违规者要严肃处理,对那些触犯刑律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绝对不能姑息迁就,心慈手软。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6

(一)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起步阶段

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的相关工作开始得到起步,到80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一工作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这段时期中,计算机开始在对公核算业务、会计制表以及储蓄等工作中得到初步的应用,这时候的应用系统大多是在DoS平台上进行单机运行,这时的硬件的选型以及系统的开发都没有得到统一,大多数软件系统的特点都只是停留在模拟手工核算上,目的只停留在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量,整个工作没有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一定的操作规范。

(二)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各家银行开始对金融会计的电子化工作重视起来,各家银行都开始制定出本银行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对我国的整个金融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也由此做出了一定的安排。在这个阶段中,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模以及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具有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的清算网络得到了建设。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始将原来的微机应用的单机运行向网络运行过度,比如在一部分城市中可以办理同城清算网络以及城市通存通兑网络等相关工作,部分银行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从原来的单项业务向综合会计业务进行过渡,同时,银行中的硬件选型以及软件开发工作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得到了一定的统一,工作中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也得到了建立。我国的人民银行总行在这时对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工作制定了发展规划以及远期的目标设想,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全国电子联行清算,同时,我国的财政部开始对会计软件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三)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范与再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关工作部门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各家银行开始建立本系统的异地电子联行清算系统,例如信用卡清算系统以及异地汇划系统等等。到90年代后期,部分银行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设立了本行的几种清算中心,相应的,我国的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功能规范以及评审规则等。在这一段时期,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问题开始得到相关单位的进一步重视,在这里,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变成了在安全防范过程中的驻澳研究课题。

二、在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当下,我国在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过程中存在下列安全问题。

(一)在软件的设计以及开发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安全措施较少且安全级别较低

在现阶段得到应用的会计应用软件系统普遍存在在软件的设计以及开发阶段中重功能、轻安全或是安全需求较少等相关问题,大多数软件在设计数据库以及选用语言时对安全性能等因素考虑得不多,造成在投入运行后有大量的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例如应用软件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数据库呈现开放状态或是易于打开等现象。这些现象在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问世以及发展阶段的开发系统中存在较多,在现阶段,这些带有一定问题的软件系统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全的更新换代。

(二)计算机自身硬件安全性能不高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在选型过程中对于硬件的安全性能的有关因素考虑得不够多,更加注重的是对于硬件的价格以及功能问题的考察。这一问题也与在选型时缺乏统一的金融系统的硬件选型标准有一定的关系。在这里,由于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不高而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会对金融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在机房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计算机机房的设置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安全要求,但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场地或是机房的建设过程中这些要求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一部分县支行的机房建设过程中,应有的安全要求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设置专用的计算机房以及场地。

(四)网络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网络建设时间比较短

缺乏一定的安全经验,从而暴露出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其中,网络传输载体自身的安全性能并不稳定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较少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最大。

三、处理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的方法

(一)在程序的设计以及开发阶段对系统安全措施的使用应得到一定的加强

业务部门在对系统业务的需求进行谋划的时候要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从而对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具体的、明确的业务需求,对过去轻安全、重功能的做法进行改变。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阶段中,可以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数据库或是严密的编程语言对软件进行开发,减少程序上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在对硬件进行选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运行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设备,降低硬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尽快制定出关于金融系统软件的选型标准以及开发规范,特别要对安全规范进行明确。

(二)会计计算机在应用阶段的安全防范

首先,建议各家银行对本行的会计系统内的计算机房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如发现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整改。其次,各家银行需要对本行正在运行的会计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对于在系统设计以及开发阶段中未解决的安全隐患发现并解决,如有需要还要对原有的旧版软件进行必要的升级。第三,使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要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工作人员去完成。所以,各家银行需要提高本行员工对于计算机安全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会计系统安全问题的认识,相应的,各级的业务管理部门以及教育部门也要加强教育工作。

(三)加快对于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相关法规以及制度的建设工作

使电子化发展滞后的现状得到改变有关部门应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法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征求有关专家以及国外的先进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后一段时期中可能会出现的法规性问题做出相应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尽快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法规以及安全规范。同时,银行系统还要根据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特有的发展状况对已有的今日会计电子化规范及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四、结语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7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aluminumindustry,themarketdemandofaluminaisrising,thecountrylaunchedconstructionclimaxofaluminaplant.asoneofthe"heart"equipmentofthehighpressuredigestionanddilutionsysteminthealuminaplant,thequalityoftheproductionandinstallationofthedoublepipeheaterisdirectlyrelatedtothesafeandnormaloperationofthewholesystem

【关键词】氧化铝;套管加热器;制作;安装;质量

【Keywords】alumina;doublepipeheater;made;install;quality

【中图分类号】tm21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70-02

1工程概况

某有限公司三期工程,该车间内套管预热器共有1组。套管预热器车间厂房长92m,总宽度34.5m,套管分七层安装,层间距2.0m,套管a热器安装高度至16.8m。总共84根套管,单根套管长85m,每根套管由3根内管和一根外管组成,每根套管内管为D210×12,材质为Q345R,Ra101-Ra109,外管为D610×12,Ra110-Ra112外管为D610×22,材质均为Q345R无缝钢管,单根套管通过U型弯管及法兰连为一组整体套管加热器,共分七层安装于H型钢梁管道支架梁上。

2施工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点

2.1施工质量目标分解

①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施工验收合格率100%。

②对接焊缝手工电弧焊一次焊接合格率≥92%,氩弧焊(包括氩电联焊)一次焊接合格率≥95%。

③顾客满意度92%,顾客投诉回复率100%。

④持证上岗率100%。

⑤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监检率100%。

2.2质量控制点

①材质复检;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③焊工考试;④管材、焊缝外观检查;⑤无损检测;⑥焊后热处理;⑦水压试验;⑧标高复检;⑨水平度、垂直度检查;⑩附件装。

3施工过程控制

3.1材料验收

①施工用料质量检验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技术要求,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

②用于制作套管加热器的钢管必须逐根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重皮、折痕结疤、压入氧化皮等缺陷。

③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及焊剂)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书。焊条质量合格证书应包括熔敷金属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④焊接材料应放置于干燥通风处,分门别类堆放,挂牌标识。

3.2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等施工技术管理文件

①编制《三套管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该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公司有关施工技术管理文件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

②根据三套管制作安装的工程特点,确定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制订了一系列过程控制的有效措施,并制定过程控制的专用表格。

③编制专项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工艺卡,工艺卡按照不同的工序而编制,主要包括:套管制作工艺卡、安装工艺卡、焊接工艺卡、热处理工艺卡、无损检测工艺卡及焊缝返修工艺卡;专项的技术措施方安装有:套管穿管技术方案、套管吊装技术方安、焊接施工技术方案;还有焊接作业指导书。每一道工序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在作业指导书要求的范围内。

4施工技术改进

4.1等离子切割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等离子切割技术的大力推广与运用,替代传统的氧乙炔切割技术,不仅具有成型质量好、变形小、对母材质影响小等优点,而且成本低,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大力推广。

①等离子切割利用高温在喷嘴处喷射出来的高速气流离子化,从而形成导电体。当电流通过时,该导电体及形成高温等离子电弧,电弧的热量使工件切口处金属局部熔化(或蒸发),并借助高速等离子气流的动量排除熔融金属以形成切口的一种加工方法,利用环形气流技术形成的细长并稳定的等离子电弧,保证了能平稳且经济的切割任何导电金属[1]。

②等离子切割操作简单,切割速度快,效率高,切割速度可达10m/min,尤其是切割普通碳素钢,速度是火焰切割的5~6倍以上,等离子切割和穿孔最快是火焰切割的8.5倍,无须预热,二次打磨加工也便捷容易,大大节约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③等离子切割精度比火焰切割高,切割切口质量好,切割表面光洁:火焰切割是利用氧气和钢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切割,因而会产生大量铁红渣或浮渣。等离子切割时是使用高温带电气体熔化金属并将溶化后的金属材料从切割面上吹掉,产生的浮渣较少,而且附着的浮渣更容易轻松清除,无须磨平或铲除,大大减少二次打磨加工时间。

④等离子切割无变形或热变形小,几乎没有热影响区,金属相性不会发生改变,稳定性高。金属切割热影响区域是一个关键,高温会改变金属的化学结构,使受热金属边缘黑暗(回火色)、翘曲,甚至可能不适合二次焊接。割炬移动越快,切割热影响区域越小。等离子快速切割这一特性使金属回火区域小,不会破坏金属化学结构,使加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4.2采用外套法施工取代传统内穿法施工工艺

①内穿法的施工艺为,外管的主要施工工序为:安装平台制作、安装外管坡口加工及管内支撑焊接外管组焊外管探伤、热处理、水压试验外管固定内管放置于安装平台使用卷扬、转向滑轮向外管内穿入内管在外管端口外侧组对组焊下一根内管内管焊口探伤、热处理拉入下一根内管至内管穿管完成堵头焊接安装变径锥管及法兰连接预制好的U型弯管内管水压试验外管水压试验附属管道安装安装平台拆除。

②外套法施工新工艺:距地面800mm高穿管、焊接用安装横梁组对焊接内管(3根,每根84m)内管Rt检测、热处理、水压试验合格用十字支架和φ10L圆钢与外管内壁固定为一体3根内管挂葫J将内管整体吊起外管放置于穿管一头用卷扬套入外管外管组焊、探伤、热处理堵头焊接外管水压试验安装锥管及法兰连接预制好的U型弯管拆除横梁进入下一跨。

4.3采用分层、分段的试压方式,解决原来的试压速度慢、影响施工进度的难题

①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要进行单根内试压和套管整体水压试验,内管设计压力为9.9mpa,试验压力为17.9mpa;外管设计压力为6.4mpa,试验压力为11.6mpa。

②单根内管试压采用分层单根套管串联试压:即每层的内管串联在一起,在一侧设多个注水点,另一侧设多个排气点。这样不仅注水快,空气能完全排尽,而且压力上升也很快,试压效率非常高。

③套管整体试压方法:将整个套管84根管道全部连接完成,分成若干个压力试验段进行试压,但在每个试压段试压时,采取单根套管串联形式试压,在试压泵一侧设多个注水点向多根套管同时注水,在套管末端高处设多个排气点同时排气(这样一些弯管、夹角的空气就能全部排尽),单次试压长度达6~8km。多个注水点注水,注水非常迅速,而且多点排气,管道内空气容易排尽,升压时压力上升也很快,不会出现因空气未排尽,压力根本上不去等问题。

4.4采用“倒装法”进行吊装

①先吊装顶层(第七层)的套管,第七层的套管调整就位后,吊装第六层、第五层、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的套管,最后吊装底层(第一层)的套管。

②采用“倒装法”,即在原钢结构上方安装6个2m长“门型架”,6台16吨手拉葫芦提升,按安装轴线由上而下的吊装。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8

比起传统的中介业务,“房捷通”资金监管业务会增加一个环节,即需要客户与安家世行签署《交易资金监管协议》,安家世行经客户授权后,在达到划转交易资金的条件时(比如新的产权证办理完毕),将监管帐户中的买方子帐户资金划给卖方,交易资金监管过程结束(参见下图)。从业务流程图可见,“资金监管核心模块”作为“红匣子”,替代了传统中介业务流程中的“黑匣子”(即全部交易资金由房产中介自行控制,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甚至不真实)由于交易资金由安家世行、买卖双方、工商银行、中介公司等多方参与,互相监督,从而彻底保障了交易资金的安全。整个过程看似复杂,其实,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全市工行300多个营业网点、安家世行10个签约点以及与安家按揭业务合作的500多家中介机构的上千个门店,获得快捷、便利的服务,一次签约解决所有的问题。

“房捷通”和市场上已有的资金监管产品到底有哪些差异?记者从安家世行总经理杨大勇处了解到,“房捷通”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技术领先性。“房捷通”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建设部和人民银行要求的在交易保证机构对公专用帐户上下挂买卖双方“子帐户”。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近三个月的技术系统研发工作,“房捷通”真正实现了对于下挂子帐户的自动计息工作,对监管中的子帐户即个人帐户中的交易资金进行计息,保证了买方的经济利益。而目前市场上其他的资金监管产品还只能做到对公帐户计息,即将利息计给经纪公司。这意味着“房捷通”在结算技术上可以领先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第二,公正透明性。“房捷通”是第一次由交易保证机构,而不是房地产经纪公司推出的资金监管产品。成立于2004年的安家世行来自上海,是北京首家按揭服务和交易保证机构,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业务领域涉及按揭顾问、交易保证、风险管理等房地产金融和交易服务的各个环节,是京城最具知名度的按揭服务和交易保证机构,也是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的唯一一家交易保证机构。作为独立于中介公司和买卖双方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安家世行的市场地位更为中立,也更能确保交易资金划转过程的公正和透明,保障其他交易主体特别是买卖双方的利益不被侵害。第三,服务综合性。“房捷通”不只是一项单一的资金结算产品,它还配套了网上银行、二手房贷款、转加按揭贷款、住房抵押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多个金融服务品种,为交易当事人和相关房地产经纪机构提供一站式帐户管理和贷款融资服务。

“房捷通”业务流程图

正因为上面三个特点,同时结合工行、安家都是各自领域最大的服务机构的背景,“房捷通”甫一推出即被称为京城二手房交易资金“大管家”,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其发展前景,称其为北京资金监管的全面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式。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9

多年来,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业争份额,系统争先进,实现了经营效益、形象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狠抓业务经营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把贯彻全面风险防控理念贯彻于业务经营全过程,严格落实各项内控管理措施,对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规范化、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经常化管理,强化设施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防、技防、物防整体防控能力。实现了连续9年无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我部成立了银行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创安、禁毒、普法和依法治行)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安全保卫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将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支行营业部、各分理处负责人都签订了安全保卫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并根据市行要求和本行实际制定印发了<<支行2009年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意见>>,明确各级负责人安全保卫工作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层层落实。

二、不断健全内控外防机制,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基础工作。首先是积极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银行员工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银行关于对违反规章制度人员处理暂行规定》、《##银行内部控制暂行规定》、《安全保卫责任书》等,加强全行员工法制教育,提高全行员工安全保卫意识。其次是加强经警队伍建设。今年多次组织全行保卫、经警、交接人员的制度学习和培训,规范保卫工作操作。特别是强化了经警军事业务训练、防爆枪训练及经警人员的考核工作,对经警进行技能考核,优留劣汰,进一步提高了保卫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做好员工动态管理工作,积极掌握员工工作和业余生活情况,对怀疑有不良行为的或经商行为的员工进行重点监控,并对广大员工进行防抢预案演习,熟练掌握有关安全保卫设施操作要领,明确报警电话。还拔出大量保卫专项资金,及时更新一部分已老化的技防设备。总之,在技防、物防、人防上进行大投入,把好人防、技防、物防关,及时消除案件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二是定期召开防范案件分析会,及时传达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通报有关案情,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分析本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隐患,并针对本行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对策,对不良苗头立足于早发现、早教育、早防范,防患于未然。

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辖各机构部门进行严格检查,包括进行现场检查与考核,强化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经常组织专业部门人员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检查,对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及时整改。尤其是不断强化安全保卫工作的检查落实,坚持每周的保卫科长检查制度及每月的分行行长检查制度,对各项安全工作的管理落实到岗、到人,强化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本系统的安全保卫情况,努力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我行先后开展了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法制教育活动、规章制度执行月大检查活动、业务高风险点检查活动、“抓内部管理,促业务发展”活动,积极检查我行业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消除隐患,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三、创新“五化”安保理念,构筑和谐经营环境

1、对营业机构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规范理念管理。

我部认真落实省行的《营业机构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手册》。一是对营业机构负责任、会计主管、安全员以及每位一线员工岗位职责范围进行了细化,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重点落实了安全门管理、电视监控管理,进出营业场所人员身份识别审查、报警设备的设防与撤防、运钞款包交接、电子身份验证等要害环节的责任。二是自2006年开始,全部建立了《安全保卫工作日志》。第一批共评定出25个安全保卫规范管理达标网点,通过营业部达标验收,树立了一批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为下一步在全辖推广总结了经验,今后将做到以点带面,推动全辖安全保卫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对社会化运钞实行集约化理念管理。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的变化,针对银行的犯罪案件有所增加,运钞安全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保卫工作已成为营业部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行案件防范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通过对运钞实行集约化、社会化管理,有效地解决目前运钞工作人、财、物的重复浪费,从整体上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和成本,安全风险转稼到社会化服务单位,有效地提高了押运工作的防范应变能力和安全性,9年来无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安全形势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营业部按照省行“积极稳妥、周密组织、规范操作、防控风险”的原则,对运钞实行集约化管理。

(一)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一是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2006年初,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部率先将12个城区支行和1个农区支行的110个营业网点实行了社会化运钞,成为全省农行系统第一个实行社会化运钞的市地分行,为全省推广社会化运钞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2008年又全部完成4个农区支行社会化运钞的推广工作,大大减轻了农区行在人员、运钞、守库等方面的管理压力,富余人员全部充实到“三农”业务岗位,4个农区行均成为当地第一个实行社会化运钞的金融机构。至此,我行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的推广工作,所取得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完成后,我部共减少支行金库6个,处所金库18个,减少在用防暴枪70支,并全部上交公安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点。

(二)加强对社会化运钞的管理。一是规范完善《押运服务合同》。对押运服务合同全部以总行《押运服务合同范本》为基础进行续签或改签,对合同附件《押运服务款包交接操作规程》、《押运服务范围》、《押运服务费用》等结合各支行实际进行补充完善,明确了押运服务范围和服务费用,准确界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范围与责任区间等,将农行的风险和责任降至最低。二是全面推广电子身份验证系统。2007年底,根据总行《关于加强押运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省行《关于启用运钞押运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通知》,我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推广工作,为147个营业网点配备验证微机、密码键盘、监控镜头等,采取对验证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措施,确保了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上线运行,强化了对进出网点人员的身份识别,防范了款包交接中存在的风险。三是强化对验证系统的使用和管理。验证系统上线运行后,加大了对社会化运钞款包交接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力度,对不按验证程序对押运人员进行验证、逆程序操作验证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确保了验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四是加强与押运公司联系协调。建立了《联系协调会议制度》,每年坚持召开两次联席协调会议,双方负责人和部分科长、车长代表参加会议,对前期社会化运钞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社会化运钞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被发现,并迅速彻底解决。

3、对金库枪支实行精细化理念管理。

为保障设施安全,对金库枪支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完善了各项制度,组织各营业机构进行了突发事件预案演练;建立健全了营业机构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办法;对运钞押运实行了程序化管理,对金库安全实行了制度化管理,对枪支弹药实行了精细化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实行了义务消防员制度,加强了消防设施建设。

(一)对金库安全实行制度化管理。我部要把金库的安全管理作为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经常抓,反复查,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促使守库和管库人员始终如一地执行制度,并成为日常行为的准则,固化在每个动作中。一是全面贯彻总行129号《紧急通知》精神,成立查库“飞行队”,加大检查力度,加强了守库人员与管库人员的岗位制约。二是认真学习落实总行《守库规定》、《金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行《金库管理实施细则》、《守库值班实施细则》,从过去重点防范外部盗窃转向既防外盗也防内盗上来,确保了金库区域的绝对安全。三是对进出金库区域人员全部实行电子身份验证。我部在完成营业网点电子身份验证的推广工作后,2008年初,又在5个金库全部推广了电子身份验证,切实加强了运用科技手段对进出金库区域人员的身份识别和审查。四是强化了运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金库的安全管理。依托省行远程视频监控中心的运行,对5个金库各重点部位的监控镜头与行领导、保卫处人员的办公微机进行了连接,安排人员在每周不同时间断轮流对金库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行了《金库远程视频监控检查每周通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整改,提高了金库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对枪支弹药实施精细化管理。我行充分认识到加强枪支弹药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从细微处抓起,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配备金库枪支管理员。2007年底,为5个金库全部配备了一名责任心强、思想稳定、工作认真的枪支管理员,切实加强了对枪弹的监督和管理,枪支出入柜登记和枪柜钥匙交接登记必须有枪支管理员具体负责并监督,做到枪支出入柜登记和枪柜钥匙交接登记时间精确、交接手续清晰,彻底杜绝了相互代替登记签字、事后补登记和事先预登记的现象。二是认真做好对持管枪人员(包括随车业务员、押运员、运钞车司机)年度考核,保卫处对考核表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枪支使用管理的合规合法。三是坚持重大节日之前对枪支弹药进行一次全面现场检查,逐一进行登记核对。四是对各支行富余的枪支弹药及时收回,由营业部保卫处统一封存保管,并不定期的将多余枪支上交公安部门。五是坚持每年为专职守押人员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及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了守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对安防设施实行标准化理念管理。

(一)舍得花钱买安全。安全设施是抵御侵害、遏制犯罪、保障银行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护作用。因此,我部在费用摆布上优先考虑安防设施建设,自2006年以来共投资3200余万元用于安防设施建设和改造。

2006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147个营业网点模拟监控的升级改造,全部改造为数字电视监控,门前全部更换为日夜转换型摄像机,极大提高了早晚解款时的监控效果,各网点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时间全部达到一个月以上。

2007年对5个金库安防设施全部进行了建设改造。改造金库门、加装隔离门、更换密码锁、加固墙体、安装生物识别系统(掌形仪)、安装震动探测器等报警装置,全面完成金库安防设施建设达标工作,并经公安部门达标验收合格,颁发验收合格证书;为147个营业网点全部安装了安全联动门;改变了atm设备电视监控管理模式,统一划归保卫部门建设管理,彻底解决了多头管理容易形成管理真空的问题。

2008年加快了金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安防设施的建设改造,为5个金库全部配备UpS电源,各安装嵌入式主机1台,实现与省行远程视频监控中心联网的同时,对金库重要通道监控镜头与营业部领导、保卫部门人员办公微机进行了连接,强化了依托科技手段对金库的安全管理;在对全辖299台atm自助设备安防设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部完成了电视监控的安装与改造;加快了转型网点的安防设施建设,做到转型网点确立后,安防设施及时建设到位,目前全辖转型网点已达82个,占网点总数的56%。完成营业部保管箱业务库电视监控、报警装置、安全门、X射线安检仪等安防设施建设,成为济南市标准最高、设施一流、服务最好的保管箱业务库。截至2008年底,全辖各类安防设施建设达标率均为100%,并通过了公安部门检查验收,并颁发合格证书。

5、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对检查监督实行常态化理念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部在认真执行上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部实际,对安全保卫工作相关制度规定、操作规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同时,加大了检查监督力度,确保了检查监督的严肃性,确保了制度的贯彻执行。

(一)加大制度建设力度。针对金库安全管理、社会化运钞、防暴力侵害、自律监管、日常检查、安防设施建设与管理等安全事项,我部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细化了《安防设施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安全保卫自律监管和常规检查操作规程》、《网点、金库电子身份验证操作规程》、《防暴力侵害预案设想及处置》、《社会化运钞出入库、交接款箱(包)操作规程》、《出入库管理实施细则》、《库房实物出入库签单登记制度》、《十个提倡十个严禁工作守则》、《保卫部门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章必罚、违制必究,使制度更加完备、操作更加细化、执行更加规范。

安全工作金点子篇10

关键词: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开始得到发展,这项工作经历了由最初的微机单机应用到后来的城市综合网络,自一开始的无组织的、分散的自由开发式的应用发展到后来的集中的、有统一领导规划的开发应用,自单一的业务应用发展到综合的会计业务系统,由一开始的单纯的营业系统发展到后来信息管理以及业务处理配套运用的不同的发展过程。在金融会计电子化的这一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会计的工作来说,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开始对金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甚至整个金融业务的正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发展过程

(一)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起步阶段

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的相关工作开始得到起步,到80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一工作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这段时期中,计算机开始在对公核算业务、会计制表以及储蓄等工作中得到初步的应用,这时候的应用系统大多是在DoS平台上进行单机运行,这时的硬件的选型以及系统的开发都没有得到统一,大多数软件系统的特点都只是停留在模拟手工核算上,目的只停留在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量,整个工作没有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一定的操作规范。

(二)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各家银行开始对金融会计的电子化工作重视起来,各家银行都开始制定出本银行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对我国的整个金融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也由此做出了一定的安排。在这个阶段中,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模以及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具有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的清算网络得到了建设。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始将原来的微机应用的单机运行向网络运行过度,比如在一部分城市中可以办理同城清算网络以及城市通存通兑网络等相关工作,部分银行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从原来的单项业务向综合会计业务进行过渡,同时,银行中的硬件选型以及软件开发工作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得到了一定的统一,工作中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也得到了建立。我国的人民银行总行在这时对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工作制定了发展规划以及远期的目标设想,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全国电子联行清算,同时,我国的财政部开始对会计软件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三)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范与再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关工作部门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各家银行开始建立本系统的异地电子联行清算系统,例如信用卡清算系统以及异地汇划系统等等。到90年代后期,部分银行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设立了本行的几种清算中心,相应的,我国的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功能规范以及评审规则等。在这一段时期,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问题开始得到相关单位的进一步重视,在这里,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变成了在安全防范过程中的驻澳研究课题。

二、在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当下,我国在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过程中存在下列安全问题。

(一)在软件的设计以及开发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安全措施较少且安全级别较低

在现阶段得到应用的会计应用软件系统普遍存在在软件的设计以及开发阶段中重功能、轻安全或是安全需求较少等相关问题,大多数软件在设计数据库以及选用语言时对安全性能等因素考虑得不多,造成在投入运行后有大量的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例如应用软件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数据库呈现开放状态或是易于打开等现象。这些现象在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问世以及发展阶段的开发系统中存在较多,在现阶段,这些带有一定问题的软件系统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全的更新换代。

(二)计算机自身硬件安全性能不高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在选型过程中对于硬件的安全性能的有关因素考虑得不够多,更加注重的是对于硬件的价格以及功能问题的考察。这一问题也与在选型时缺乏统一的金融系统的硬件选型标准有一定的关系。在这里,由于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不高而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会对金融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在机房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计算机机房的设置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安全要求,但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场地或是机房的建设过程中这些要求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一部分县支行的机房建设过程中,应有的安全要求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设置专用的计算机房以及场地。

(四)网络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我国的网络建设时间比较短,缺乏一定的安全经验,从而暴露出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其中,网络传输载体自身的安全性能并不稳定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较少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最大。

三、处理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的方法

(一)在程序的设计以及开发阶段对系统安全措施的使用应得到一定的加强

业务部门在对系统业务的需求进行谋划的时候要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从而对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具体的、明确的业务需求,对过去轻安全、重功能的做法进行改变。在软件的设计开发阶段中,可以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数据库或是严密的编程语言对软件进行开发,减少程序上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在对硬件进行选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运行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设备,降低硬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尽快制定出关于金融系统软件的选型标准以及开发规范,特别要对安全规范进行明确。

(二)会计计算机在应用阶段的安全防范

首先,建议各家银行对本行的会计系统内的计算机房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如发现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整改。其次,各家银行需要对本行正在运行的会计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对于在系统设计以及开发阶段中未解决的安全隐患发现并解决,如有需要还要对原有的旧版软件进行必要的升级。第三,使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要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工作人员去完成。所以,各家银行需要提高本行员工对于计算机安全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会计系统安全问题的认识,相应的,各级的业务管理部门以及教育部门也要加强教育工作。

(三)加快对于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的相关法规以及制度的建设工作,使电子化发展滞后的现状得到改变

有关部门应对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法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征求有关专家以及国外的先进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后一段时期中可能会出现的法规性问题做出相应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尽快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法规以及安全规范。同时,银行系统还要根据我国的金融会计电子化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特有的发展状况对已有的今日会计电子化规范及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四、结语

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各家银行与有关部门要对这一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裴立公.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10(01).

[2]张国昌.关于金融电子化安全问题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3]高双杰.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问题[J].金融会计,2000(11).

[4]钟敬鹏.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安全问题[J].华南金融电脑,2003(10).

[5]宋志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安全问题及内部控制防范[J].黑龙江金融,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