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8:30

市场经济报告篇1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理论

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of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国家政府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and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市场经济报告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流水花渡”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夜间经济市场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夜间经济市场的调查报告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夜市逐渐成为人们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一种刚性精神需求,夜间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方式。为全面了解陇县夜间经济市场发展状况,客观真实反映陇县夜间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力,2020年10月28日,陇县统计局成立8人专题调查组,深入文娱、餐饮及夜摊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典型随机点对点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基本掌握了全县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存在问题,并提出适宜我县夜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概况

从消费区域看,消费以城区为主。随着人们夜间娱乐生活进入常态化、夜间消费新兴化消费方式增速加快,消费区域和规模较上年呈现递增趋势。据初步统计,2019年陇县城区共有餐饮244家,购物中心15家,酒吧2家,健身房7家,美发店94家,夜店134家,夜摊69家,网吧8家,KtV4家,电影院3家;2020年1-9月新增理发店5家,夜摊点8家。餐饮夜摊点主要集中在浙江商贸城和关山酒店区域,并且正在以不断扩大内需规模和产品种类的错位竞争中提供对应服务方式拉动消费。

从消费时段看,人们晚上的消费时间主要集中在18时至22时。夜间餐饮和超市购物从5月-9月实现了闭门释放后的反弹回补。夜市炒锅、夹馍、涮菜类餐饮摊点重点集中在晚18点至凌晨2点,消费额占白天的88.4%;夜摊餐饮中,年轻群体成为夜间经济的核心消费者,据调查:80、90后成消费主力,90后支付意愿更强。

从消费人流总量看,分布、群体和消费季不同,辖区的人流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调查结果中:2020年1-9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关山酒店区域的夜市摊点受地段因素影响,比浙江商贸城分布的夜市摊点人流量多3000余人次;超市2019年全年人流量15.1万人次,夜间下午18点至晚上21时人流量3.04万人次,夜间人流量占全年的20%;2020年1-9月白天人流量11.2万人次,夜间人流量占18%;分布在上河郡步行街的文娱类夜间人流量占白天的85%;7-9月旅游旺季关山草原景区全天人流量达1.3万人次,晚上日人流量3500余人次;上河郡夜餐人流量相比关山酒店区域的要多400余人次。据调查结果对比,夜间消费与不同季节也是差异很大,文娱、餐饮、购物、旅游夜间经济总体发展,夜间相比白天劣势在于人流量少而分散,经营成本相对上升。夏季相比其他季节人流量多,消费集中。

从销售额看,夜间经济占比高,正在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超市、购物中心、夜店大多都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夜摊大都延长到22点以后,让夜晚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黄金时期”。工作日益繁忙,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物质文化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少过。夜间经济的火热是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以城区繁华街中心地段日常消费稳定的超市实地典型调查结果为例:2019年超市夜间消费额占全天的26%;2020年1-9月超市夜间消费额占比19.6%。文娱类主要以夜间消费为核心,其中:2019年KtV、影院、酒吧、健身房和理发店夜间消费分别占全天消费总额的46.1%、12.8%、15.2%、42.1%、11.5%;2020年1-9月受疫情影响,文娱类消费低迷,5月份起才逐步恢复营业,在4个月的营业时间里KtV、影院、酒吧、健身房和理发店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22.6%、19.8%、17.6%、43.1%、12.4%;2019年和2020年1-9月份同期相比,餐饮企业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26%,购物超市通过新增单品、半价促销、礼包赠送活动激发人们夜间休闲购物热情,夜间消费额占白天的24.5%。

二、存在问题

1、夜市缺乏有效监管。目前,我县夜市摊点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当前城管、工商及相关部门缺乏对餐饮店、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市容市貌和市场秩序的有效管理,经营户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维护落实不力。

2、夜市产品单一,缺乏特色。目前的商业产品呈现扎堆单一,缺乏多样化,夜生活内容较为单调,开展夜间休闲娱乐的活力和动力不足。

3、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夜经济的发展以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前提,但由于当前我县城区和农村夜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夜间经济发展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城区消费者仍面临吃饭难、停车难的问题,缺乏合理的设施与服务配套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1、发展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发展夜间经济是一场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创新。现代人的消费诉求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重视文化体验感和参与感,我们希望用文化塑造夜间经济的新产业形态。借鉴大城市酒吧文化经验,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夜生活,比如秦源文化、社火文化、酒文化、养生文化等,扶持培养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夜生活文化人,打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鼓励夜店24小时营业,让消费者在吃喝玩乐中了解陇县的历史文化,推动夜间消费大众化,扶持培育文化氛围夜间经济市场。

市场经济报告篇3

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物价局生猪市场分析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1年以来,我区与全国一样,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春节是猪肉的第一个价格高峰,3、4月份较平稳,从5月份开始一路上涨,至7月初,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根据市局安排,我们于7月18-20日,利用三天时间走访调查了6家生猪养殖企业和散养户。

一、调查基本情况

1、截止六月底生猪存栏828头,比上月减少24头,比年初增加142头,比去年同期减少60头。其中:①能繁母猪存栏120头,比上月增加13头,比年初增加3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1头;②育肥猪(近期可以出栏的生猪)存栏220头,比上月减少33头,比年初增加12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97头。

2、六月份补栏生猪192头,比上月增加91头,比年初增加8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20头;上半年累计补栏生猪75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74头;八、九月份准备补栏345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94头。

3、六月份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收入2042元,比年初增加5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元(收入指含成本的总收入)。平均每头猪总成本1360元,比年初增加2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0元,其中:(仔猪全部是自繁自育),饲料成本900元,人工成本205元,防疫成本25元,其他成本23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元、45元、5元、20元。

二、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强势推动。生猪存栏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2010年上半年猪价一度大幅下跌,生猪价格最低降至4.50元/500g,养猪出现亏损,结果造成了部分散养户退出养猪产业,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

第二个因素是受今年年初动物疫病影响,母猪产仔率下降,仔猪死亡率高,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

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今春的病毒性腹泻造成**镇河王村生猪几乎全军覆没。街道**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反映,因疫情影响,仔猪死亡多达200余头。**农畜产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存栏量2000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67%。从区畜牧局提供数据看,到6月底全区生猪存栏量16.42万头,同比下降7.80%。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了强势推动。

二是养殖成本加大,对生猪价格上涨拉动明显。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70%左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自2009年初一直保持涨势,2011年6月份价格上涨到2.40/公斤,与去年同期上涨22.45%,相应地饲料价格每吨同比上涨700元左右,涨幅达10%以上。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五个半月,出栏200-230斤,,约消耗480公斤饲料,仅饲料成本就增加300元左右。此外,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饲养成本。街道三合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介绍,去年每月1500元的工资,很多人抢着干,现在2000元都很难雇到人。而2010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增加了养殖户资金使用成本。

三是突发事件对生猪价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年初的低温、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对生猪生产和出栏造成一定影响,对价格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区畜牧局了解到,我区生猪养殖业未使用瘦肉精,但我区生猪供应30%是从外地购进。而仅湖南警方破获的特大瘦肉精事件,就涉及16个省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的生猪价格。

三、生猪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能力弱。我区生猪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散养比例接近70%,分散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行业内的协调和调控。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散养户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

二是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缺乏市场预警机制,在行情看好时不能做出客观预警。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行情低迷风险来临时缺乏应急措施,反应滞后。在行情低迷时,大部分散养户认为养猪不如出去打工,而放弃养猪;当行情高涨时,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形成恶性循环。街道办事处新建村养殖户刘美芳说:我们了解不到太多的信息,只能自已根据市场行情判断是多养还是少养,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多给我们指导。

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养猪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猪比重低,多数养殖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理水平低,标准化养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越是规模化养殖,疫情发生的机率越小,而散养户对科学管理、科学养殖做得不到位,往往导致疫情的发生。义和镇三合村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这养猪啊就象侍候孩子,防疫得从娘胎里开始,出生十天,常规疫苗就得全部用上。猪舍要干净、通风,天热了要喷水降温,还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太凉,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刚出生的小猪。还要注意天气预期,俗话说,不怕正风吹,就怕贼风钻,否则很容易导致感冒和腹泻等疾病。

四、发展生猪业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是要扶持规模发展,提高饲养水平。首先要加强生猪生产小区建设,在各街道、乡镇建立生猪养殖小区,再通过对小区出栏数给予一定的补贴等政策,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其次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用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和帮助规模养殖户发展。再者加快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做好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的攻坚战。其次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技术人员要深入场户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弊病防控新规范。再者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实现村组有技术骨干,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四是要成立专业协会,促进健康发展。要大力提倡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可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做到养殖户之间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五是作好监测预警,努力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相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生产和市场变化,加强形势研判,及时信息,以达到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目的。另外还要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指导养殖场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等。

五、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预测下半年生猪价格将稳中小幅下降。资深养殖户王大哥预测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天上半年,猪肉价格会稳中有降,到明年下半年,会出现周期性下降。主要原因:

一是利润趋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至今年7月初,养猪利润达到最大化,家庭式小规模养殖户利润最高可达每头800元,而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利润也达到了每头600元。利润的趋使会大大提高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猪肉价格过高的现象会逐渐平稳。而明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会趋于饱和状态,又会出现周期性下降。

市场经济报告篇4

1、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3年1-6月,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市场监管的双重作用下,我县房地产市场有所波动,增速放缓,但总的态势平稳。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36%;新开工面积14.32万平米,同比增长32%。

2、商品房竣工面积

1-6月,我县商品房竣工面积3.827万平米,同比增长1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6743万平米,同比增长10%。

二、商品房市场成交情况

1、商品房面积分析

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14万平米,其中商品住宅9.05万平米(755套),同比增长28%,户均套型面积为107.4平米;住宅成交面积为9.05万平米,占商品房成交面积的89%。

2、购买房屋的类型、群体

﹙1﹚据销售统计:选择小高层住宅的占15%,选择多层住宅的占83%,选择高档别墅的占2%。根据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市民因为受传统住房观念的影响,选择的还是多层住宅的居多。

﹙2﹚客群:以本地购房者为主,外地购房者为辅,分别占销售量84%、16%,自住兼具投资需求;

﹙3﹚房价:1-6月份,商品住宅平均价为346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

﹙4﹚供应量:楼市供需基本平衡;

﹙5﹚户型:以90-13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打。89平方米以下面积需求量较少,一般为老人看管孙辈读书人群购买;140平方米以上面积,由于房价因素购买人较少。

3、二手房交易情况

1-6月,我县二手房交易360宗,交易面积4.9万平米。交易金额为3263.2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1%、252%、17%。

三、土地竞拍情况

据县国土资源局土地供应统计显示:从成交结构看,1-6月经营性土地成交主要以商住用地为主,成交面积36.89亩,成交价为155万元/亩。从今年上半年几次土地拍卖情况看,可以看出当前开发商的拿地热情比去年要高。

四、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

1、政策因素

受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县房价也呈现增长放缓趋势。

2、经济因素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预计未来几年我县房地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趋势,但增幅会进一步放缓。

3、社会因素

房地产市场与人口数量关系非常密切。当人口数量增加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就会上涨;而当人口数量减少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就会下落。人口素质、文化素养、教育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可以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我县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对我县商品房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4、其他因素

购房者心理预期变化左右房价走势。心理预期是人们对市场走势的综合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决定市场的走势。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不断上升,购房意向仍然看好。

五、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预计我县房地产市场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看好,价格也将继续稳中有升,但增幅速度会放缓。

一是我县的现有房价比周边县、市低。很多县外人,看好发展前景,在买房、投资置业,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二是房屋建设成本增加推动了房价上涨。近年来,土地成本、拆迁费用、建安成本、配套费用、稅费等有较大增长,对房价上涨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三是消费者对住房刚性需求的增加促进房价上涨。如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撤并、城市化进程加快、婚房需求进入县城购房的比例明显增加,加大了住房需求。四是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进一步增加也带动房价上涨。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使不动产成为居民的首选保值商品,去年以来房价的不断上涨吸引了投资者购买房产进行投资增值,进而带动价格上涨。五是由于开发商越来越重视住宅小区的品质和档次,房屋建设标准的提升也提高了房价。

市场经济报告篇5

   一、主要的做法与特点

   一是制订计划,目标明确。根据**市打造先进制造业的目标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以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载体,以争创一流、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保障安全、提高素质为重点,通过多形式、多层面、多渠道的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效益为主旋律,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到2010年,全市劳动竞赛组织要达到3000家、100万职工参与。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相应地制订了劳动竞赛中短期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以工业企业、重点工程和服务业三大领域为主战场,采取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方式,形成了多行业、多形式、覆盖面广、职工参与广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如**县通过对全县的三大领域展开调查,确定了以**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5省道**段改期工程和东方大酒店等单位为重点,并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方案、实施细则。各县(市、区)、各参赛单位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行业特点以及工程进度等要求,围绕“争创一流、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保障安全、提高素质”的总体目标,确定竞赛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体现出各自特色。吉利集团充分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创优、增效、争星”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年度总体目标,三个活动各自独立,同时又环环相扣,形成良性循环,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竞赛面的不断扩大,县市、乡镇(街道)、企业单位三级组织网络初步形成,为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是广泛宣传,层层发动。8月8日全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劳动竞赛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等县(市、区)党委还专门听取总工会的汇报,研究部署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加强领导,各县(市、区)都分别成立了由党群书记挂帅、工会组织、经委、劳动等部门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同时根据各自实际,制订了竞赛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确定发展目标,落实相关人员,量化各项考核指标,使竞赛活动有章可循、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都分别召开了较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动员各方力量,层层发动,明确任务,形成合力。工业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业单位等三大领域的各参赛单位积极响应,把竞赛活动作为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本单位的实际,制订实施计划,利用广播、宣传窗、企业内部网等多种途径,营造声势,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初步形成了大竞赛的格局。各新闻单位予以积极配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竞赛活动的影响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这项活动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和规模,据统计,目前全市有783家企业,近50万名职工报名参加劳动竞赛活动,整个劳动竞赛活动呈现出党政推动、部门配合、企业组织、职工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机制,落实责任。为了使劳动竞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克服一般口号式的布置,许多县(市、区)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积极创新竞赛活动的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努力做到部署、检查、考核三同步。**区在制订活动方案时,实行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同时该区为加强联系,掌握面上情况,还建立“劳动竞赛联络员制度”,每季召开一次乡镇(街道)和竞赛委成员单位会议;推出“劳动竞赛优胜循环红旗制度”,区竞赛委每季颁发一次竞赛优胜循环红旗。**区为有效调动各单位广大职工参赛的积极性,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决定每年将评选10个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10名优秀组织者、10个先进集体、10个先进班组、10名劳动竞赛标兵,并于每年的“五一”前夕召开表彰大会进行表彰。**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三个优先”措施,即对连续3年参加竞赛活动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优先推荐评选为模范集体和劳模个人;凡参赛单位当年被评为先进的,优先参加县级优秀企业家和厂长经理评选;在全县职工技能培训中优先录用参赛单位的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市大洋街道在落实各类竞赛活动的同时,为避免以往那种年初搞活动,年终总结评比奖励,中间过程缺少监控检查的现象,在竞赛过程中以流动红黄旗的形式,对企业采取每月考核奖励和奖惩,从而使各参赛企业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不甘人后的竞赛氛围。

   四是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各县(市、区)根据全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本地中心工作来开展竞赛活动。如**县围绕“两个社会”、“三个文明”和推进县委“开发三港、建设三城”战略的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县结合“三个年”(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溪开发年)活动、“振兴**”大讨论活动的实际,制订了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重点;**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推动“两个社会”建设和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制度来开展竞赛活动。同时,各县(市、区)为确保劳动竞赛活动重点突出,还抓住三个领域(工业领域、重点工程、服务领域)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竞赛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区对全区的工业企业、服务行业展开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业企业70家,服务行业10家为重点参赛企业,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实施细则。**县确定了以**江石梁啤酒有限公司、**西南滤布厂等大型民营企业、**人民医院和**宾馆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为重点,以点带面,带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在全县全面推开。

   二、初步成效

  (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各参赛单位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的有利契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努力做到竞赛组织健全、竞赛形式多样、竞赛表彰及时、竞赛宣传广泛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有效地激发了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劳动竞赛是广大职工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振奋精神,树立信心,立足岗位、顽强拼搏的最佳竞技舞台。通过劳动竞赛这个平台,使职工觉得自身价值从中得到了实现,激发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调动了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形成了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工作信心。同时,各参赛单位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江荣时集团公司在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中老板承诺,并见诸公司文件,只要企业效益达到目标,每年员工工资增15%;**江金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劳动竞赛过程中增加的产品销售量70%的利润用于对劳动竞赛的活动奖励。据统计,截止10月底,职工参与劳动竞赛活动被企业受奖人数5849人,发放奖金242万元。 

   (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至今,很多企业已经从劳动竞赛活动中尝到了甜头,真正做到了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的双赢目标。如吉利集团HQ300系列轿车质量指标相比去年有了明显提高,首次故障里程提高了1000多公里,成品车一次入库合格率达到94%,提高了3个百分点,按车辆、管理费用比例每台车辆增效3%以上。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挖潜增效劳动竞赛活动,直接增加效益1694.4万元。**县海啊集团仅通过一项改进裁剪方法竞赛,为企业节约原材料费用约26.3万元,企业增收121.6万元。据统计,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共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30302条,实施8105条,创经济效益达2.8亿元,其中节能降耗3816.7万元,通过合理化建议实施创经济效益3845.5万元。

   (三)提高了职工技能素质。各参赛单位通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形式,在企业内部已经开始形成了“以赛促学,以练促赛”的良性循环,推进了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目前在全市企业中共举办了各类各项技能比武活动835场次,参赛职工达10万人。建立了26家职工技能培训基地,9678余名职工接受了正规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比武、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等系列活动,12406人获得初级工证书,9814人中级工证书,1072人高级工证书,547人技师证书,全市职工的技能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职工通过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变革创新能力的提高,磨装一车间职工对沟超机床采用防错技术,把两次上下料合为一次,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产品的磕碰伤率。

   (四)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各重点工程参赛单位针对“五比五赛”的内容,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有效的开展立功竞赛和“百日大会战”等竞赛活动,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同时,服务行业的各参赛单位通过开展“尚礼增效”劳动竞赛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推行礼仪规范,增强了员工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破解难点问题

面对量大面广的非公企业,计件工资制企业如何开展劳动竞赛、季节性生产企业如何开展劳动竞赛、高科技企业又如何开展竞赛等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系列新课题,各个难点的不断破解,使活动面不断扩大。

   (一)计件工资制企业劳动竞赛难点得以破解。**大多的非公企业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广大员工怕开展竞赛活动,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会提高工时定额,从而损害了自己利益,不愿参与劳动竞赛活动,成为一大难点。**江三佳集团工会主席为了消除职工的顾虑,与企业董事长(老板)讲清“竞赛尤如一百米赛跑,平时生产尤如日常走路,冲刺的速度不能替代走路的速度,不能用竞赛的效率来考核职工日常的工时”。简单的比喻,蕴藏了丰富的哲理,老板公开承诺不以劳动竞赛的效率调整工时定额,降低工资标准,使全体员工消除了疑虑,积极投身到劳动竞赛活动中来。该公司通过组织三个工种的技能比武,评出了15位技术能手,9位职工取得国家高级工职业技能证书,35位职工取得中级工证书。

   (二)季节性企业劳动竞赛难点得以破解。**有众多的季节性出口企业,如节日灯、休闲旅游用品企业。这类企业一到忙季可汇聚员工达千人以上,一到闲季只剩2—300人,尽管这些企业的员工只有半年的工作时间,但也相对固定(一般到忙季时就返回老企业工作,企业也欢迎这些老员工回厂)。针对季节性企业需要用熟练员的特点,**市总工会在劳动部门的支持下,在忙季以本企业产品制作设立技能比武项目,开展了纫缝工技能比武、电焊工技能比武,腾条编织技能比武,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又达到了岗位练兵的目的,成绩优秀的员工取得了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老板高兴、职工也开心,推动了季节性生产企业员工学技能的热情,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高新技术企业劳动竞赛难点得以破解。南洋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金属薄膜(电容器原材料),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大多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生产操作在无尘、恒温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按照劳动竞赛活动的惯性思维,此类企业难以开展竞赛活动。针对该企业的生产实际,经认真研究,该公司劳动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开展了比产品成品率,比a级品率、比用户投诉率、比能源消耗率、比合理化建议条目。并以生产班级为单位进行了竞赛,取得丰硕成果。员工们针对生产车间容质过大耗能大而提出添置天花板的建议,经采纳实施,全年可节电124万度,员工们对生产用热油管余热进行再利用,既解决了员工的冬季洗澡,又为企业节约柴油二年达4吨。

   (四)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竞赛难题得以破解。一些企业的劳动竞赛实施计划,把行政管理层也纳入竞赛之中,在行政管理层中提出行政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率,取得明显成效。参赛单位的行政人员讲节约的多了,办公用纸用旧纸反面打草稿的多了,发e-mail的多了,打电话的少了,列行节约**然成风。节约不仅行政人员要讲,食堂后勤人员也讲,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劳动竞赛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的工作设想

从全市情况来看,我市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上规模企业没有加入到竞赛行列中来,一些单位虽然报名参赛了,但未能很好地实施,劳动竞赛活动成效不大。特别是劳动竞赛过程中创造出的效益如何对职工进行有效的奖励,没有找到规范可行的奖励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劳动竞赛活动内容,拓宽参赛面。明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20%的参赛企业(单位),全市达到1000家;同时在全市组织开展百项工种、百万职工参与的技能竞赛活动,丰富竞赛内容,推动竞赛活动热潮;全市将建立50家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力争15000名职工获得各类等级证书。

   全市2006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总的要求是: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战略目标和着力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目标,在深化、扩面、完善、提高上下功夫,进一步掀起劳动竞赛新的高潮,努力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目标。

   (一)深化劳动竞赛活动内容,创新竞赛形式

加强对劳动竞赛活动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情况,要制订出贴近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的竞赛内容。各参赛单位要根据企业单位的年初总体目标,制订全年竞赛计划方案,不断创新竞赛的形式。

   (二)扩大劳动竞赛的参赛面和影响面

   2006年在原有的基础上,三大领域的参赛面要扩大20%,全市达到1000家;职工职业培训基地从现有的26家扩大到50家。主要抓好五个层次:一是要开好“五一”前劳动竞赛表彰会,选树一批先进集体和竞赛标兵,利用报纸、电视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二是开展竞赛活动征文比赛,通过比赛做到集思广益,进一步提高劳动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开展百项工种、百万职工参与的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活动,形成我市市、县、乡、企业单位四级联动,促使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推动竞赛活动热潮,力争15000名职工获得各类等级证书;四是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次竞赛月活动,不断推动劳动竞赛高潮;五是组织有关专家、企业家、工会干部举办一次劳动竞赛论证会。

市场经济报告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规范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28-01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近20年的考验,这中间以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突破,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与世贸成员国之间,多次在贸易战中交锋,并与一些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程度进行了比较。通过调查研究,对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评估,结合我国会计理论在这期间的发展,研究会计理论,规范我国的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特别需要给出个规范做法。这也是现在会计行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两种方法:由政府进行规范和市场进行调节。

一、由政府来进行规范

一个完全独立在政府规范外的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没有政府规范的财务报告也将会是混乱的。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首先,财务报告如果失去了政府的规范,财务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所发出的信息质量的下降。

公司企业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是可以随意选择。每个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就无从比较,在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的今天,就市场的总体来看需要统一的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标准,如果财务报告信息如果没有可比的成分,直接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太差会使可用性程度下降。这样必将误导投资者,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一个准确、规范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依靠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信心大多来自于高水准、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

其次,财务报告也是一种信息产品,必然具有产品的特征。

消费者一旦可以免费使用产品,那么生产者就不会再愿意生产这类产品。会导致这种产品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失去竞争性的表现。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信息作为商品是有价值的,一旦信息沦为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那么生产者自然也不会或不愿很认真地生产这种产品,如果会计信息产品被迫成为短缺产品,当然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因此,为防止或者杜绝财务信息沦为短期产品,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最后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信息也必将像其他产品一样被垄断。

如果离开政府的规范,很容易形成一个竞争的、不规范的市场,竞争的结果必将使信息被垄断。财务报告属于信息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遵循在市场上竞争的一切规则。如果财务报告被垄断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从长远的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看,要求政府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必要的强制的整治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目标是:使整个社会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好的利用,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与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整治相辅相成的。从政府规范的角度来看,规范财务报告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能够公平,生产者和消费者有对称的合理的信息,从而使利益得以合理分配。

二、市场进行调节

如果市场调控功能明显有效,无人怀疑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那么,市场还有调节财务报告的呈报的可能。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我们通过以下观点来加以论证其可能性。

(一)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决定的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者与投资者很多都存在着委托关系,很少只归属于一个人,这种关系多是由契约关系来约束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当然都希望自己会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签订的合同就是为取得这种最大的经济利益。财务报告就是能体现经营者(者)对公司管理的功绩重要指标,投资者将通过它来监督经营者的履约情况。

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的经营者不会同意市场对财务报告进行整理规范。因为规范得太多,财务报告的成本当然相应的也就会加大;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因为对财务报告的规范增加而会提高,他们只要手中有判断和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就可以。

(二)向市场提供详实的信息进一步提升公司信誉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公司很容易做到将财务报告公布于市场。能够、也将向市场公布,所以,在信息资源公开的今天,通过市场调节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根本就不再需要有更多的规范。

(三)信息使用者和财务分析家的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经济报告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报纸广告策划

一、遵循知识经济市场动态,强化广告策划意识

市场经济在发展,广告竞争更激烈,现代企业要我们“用一种声音”系统地、全方位地展示企业的风采和个性,需要强化消费者对企业的关注。整体告诉策划意识会越来越强。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一些企业花了钱却没达到好的宣传效果,这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广告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报纸广告策划者应有以下意识:一是捕捉并商机。即学会随时捕捉社会经济热点和商业机会,创造新商业机会,用专业活动来促进,争取尽早赢得市场。二是市场研究与拓展。企业负责人们摸准市场动态,掌握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格局,清醒地正确地认清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形势和行情,准确定位经营的方法,采取一些经营措施和行动,了解清楚而采取对策,争取全面提高。广告策划前应对市场做充分调查,强化广告策划意识,再结合市场、产品、消费者和报纸实际情况,为不同企业设计不同的“套餐”,让客户在套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二、增多适时策划活动,拓展报纸业务

广告策划,能给报纸带来很多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我总结出以下的思考:一是把握机会,见机行事。谋事在前,广泛发动,争抢市场,获取收益;二是没事找事,做事成事。像“希望龙江系列篇”、“诚信龙江”、“决策者”等,活动的开展带有偶然性、潜在性,需要深入设计、合谋,与有关方面共同营造出一块市场来。经过策划所获的广告效益,命中率高,含金量大。还策划了“走近大自然”、“乡镇采风”、“希望龙江环境篇”、“滑雪场评比”、“明星楼盘评比”、“经济风云人物评比”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为报社产生了一定的收益。三、版面策划在先,创办品牌栏目。广告版面和栏目策划,就是根据自己报纸的特点,策划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广告。如党报特点是“权威”,经济类报纸的特色是“经济”,都市生活晚报类的特点是“时尚”,行业报的特点是“专业”等等。按照市场和读者细分原则,根据个性来策划广告版面和栏目,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吸纳广告。如推出不同的策划方案和运作模式,操作为分兵、分项、分行业、分部门策划不同内容,推出不同专版,创造不同栏目,以扩大我们报纸影响力,既创造栏目品牌,又吸引客户,留住客户。策划是报纸广告人员智力的竞争,也是广告竞争中有力武器,广告人必须拿起掌握的这种武器,使每一个策划活动获得成功。

三、定期检测传播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资讯增多,传媒数量大增,知识经济传媒时代的到来,报纸广告业前途开阔也充满挑战。社会观念在不断更新,读者群在不断增多、读者阅读习惯不断变化,企业对传播新方式需求也发生变化,任何市场传播人员都不仅应关注受众的变化,还应关注传播方式的转变,适时寻找媒体传播的新模式,不断调整自己的新策略。在众多媒体中,在省会(直辖市)等一级市场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城市消费者的素质较高,消费心理也较成熟,区域性主流媒体的覆盖率很高,这些地区的报纸和广告效果就好。这些城市可采取平面纸质媒体与省级上星电视相同时并进的策略。而在另外一些市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就相对单一,比如电视,阅读报纸的群体就只是局限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我们采取大面积的平面广告,传播效率就不会很高,传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报纸广告策划时还要注意传播资源投入的均衡性。目前一个省级区域市场至少有两三家主流媒体。要注重均衡发展,不能偏差太大。在旺季到来时,大家都抢着投放,不能将资源过分投向某一些媒体,这样其他媒体就不会支持工作,就会不配合,甚至有意见,我们的传播工作就很可能会难以开展。传播主管要注意传播资源的均衡分布情况,不能太集中,要照顾到全面,不仅关注广告和新闻质量与数量,还要看该地区媒体维护工作做得怎么样。除了注意传播费用投入在各区域媒体均衡性外,还不能将本年度或本阶段的传播费用计划透露给部分媒体。只有紧紧把握住和控制住投入的资金力度,把握好使用的节奏,这样才能把握好主动权,在任何关键的时候都能起到高效传播的媒体宣传的巨大作用。

四、构建高效的传播考核体系,促进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建立城市的传播考核体系,确保企业在市场的传播的效果。工作是靠人来完成的,市场推广计划要好,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完成,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媒体宣传效果。每个传播活动都要找到最适合的人,因为不同的人、不同地区市场去做,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确保市场传播的落实,保证传播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报纸广告业必须构建强大媒体传播措施,使工作效率最大化,通过媒体宣传的大力开展,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媒体作用的发挥就起到了积极推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前进的进程。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社会的腾飞,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传播必须要带来巨大的变化,只有这样,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报纸广告策划效果才会更大,作用才会更明显。将知识与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伴随改变报纸广告策划的改革进程,作用于美好的创造性工作中。

市场经济报告篇8

关键词:市场经体制 会计模式 经济基础环境

会计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具体指特定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包含诸多复杂因素,其中经济基础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形成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然而经济基础环境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包括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管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内容。本文从经济基础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进行分类比较,以期为我国会计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借鉴。

一、会计模式的界定分类比较分析

(一)会计模式界定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模式的概念及内容进行研究的主要观点有:会计模式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其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可以包括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会计的组织和管理体制等(常勋等,1999)。会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由于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以及由此决定会计方法、程序组织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杨纪琬、娄尔行,1991)。会计模式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如何管理、如何运作的方式,是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会计实践活动本质特征的基本概括,它具有客观性、抽象性、综合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朱小平,2003)。会计模式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工作标准形态(于玉林,1994)。笔者认为,会计模式是指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特征的综合性概括和描述,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个层面。理论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实务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职业修养等。不同会计模式下的相同要素存在差异,应对其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二)会计模式分类当前理论界对会计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按会计模式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管理体制)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基本目标划分、按会计活动的构成要素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历史时期划分等。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并具有不同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分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代表国家和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按照各国具体市场经济体制类型的不同,可将会计模式相应地分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

(三)会计模式理论层面的比较分析理论层面主要因素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目标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目标往往作为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然而会计目标在很大程度受会计环境特别是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比较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常都确立了明确的会计目标,即通常以维护私人或企业利益为主要目标,这是与其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会计目标也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会计目标研究和建设取得的重要进步,同时也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日趋成熟,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日益紧密。

(2)会计法规是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国会计立法的完善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立法比较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计法规相对比较完备。多数国家的会计立法受本国商法、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我国尚未有商业法典从整体上规范和约束错综复杂的经济行为,使得我国的会计法规缺乏完备的立法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企业有关的经济活动也日益繁杂多变。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新的经济业务,会计法规必须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及内容反映了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才能保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的必然介入以保证其权威性外,还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适当介入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准则比较如(表4)所示。从(表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大多都有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介入,保证了其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从而得到社会的公认和遵守,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如(表5)所示。从(表5)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阶段,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属于一般原则的一部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等原则。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一般原则”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代之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作为基本准则中独立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与我国会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而做出的调整。新准则的规定是对原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会计模式实务层面比较分析实务层面主要因素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

(1)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不同会计模式下财务报告内容的比较如(表6)所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会计目标明确合理,因此其财务报告的内容比较完备和详尽。虽然法国和德国的会计目标

不尽相同,但其财务报告均着重体现真实和公允的原则,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或企业的利益。日本会计受德国会计和美国会计的共同影响,财务报告不但要为维护私人利益服务,而且还要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经济信息。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够完备,且主要以资金管理为导向。财务报告的提供着眼于国家宏观管理,强调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注重受托关系和经管责任,忽视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服务。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确定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一变化决定了我国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表明我国在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2)有关不同会计模式下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的比较笔者依据美国会计学家弗雷德里克・D.S.乔伊等人采用的比较方式,选取不同会计模式下的重要会计实务事项进行比较,具体内容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实务中重要事项的处理基本与国际接轨,但许多事项的处理方式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加以规定,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融资租赁的处理方式等。但随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发展,许多国际公认的会计原则正在发生变化,如资产计价的历史成本原则正受到公允价值原则的冲击。因此,我国在完成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任务之后,必须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为实现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作出一定的贡献。

市场经济报告篇9

关键词:宏观公告;未预期信息;股票收益

一、引言

如果股票价格由基本价值决定,那么股票价格等于未来预期现金流的折现之和。由于经济形势影响现金流与折现率,因此宏观信息会通过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影响股票价格。以央行降息为例,理论上来说,该消息预示政府会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从而刺激经济,投资者将此公告解读为利好的经济走势,从而提升对股票的估值水平。表1报告了近13次央行的降息公告对a股市场收益的影响,我们看到降息并不一定伴随着股价上涨(如2008年10月9日),同时升息也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下跌(2010年10月20日)。本文采用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宏观信息公告对股票市场的具体影响。

本文使用2010年~2014年这5年的751宏观公告数据发现,宏观公告在整体上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较小。比较发现,公告日与非公告日的平均收益率并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本文以下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介绍样本选择。第四部分探究宏观公告与a股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文献综述

已有的研究主要从调整预期与风险补偿两个角度来研究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

如果股价代表其基本价值,那么股价应该等于未来预期现金流折现。由于经济形势影响未来现金流与折现率,因此宏观报告通过改变投资者的预期从而影响股票收益。为了检验上述理论推测,以往文献考察公告中包含的未预期信息与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学者将宏观变量实际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值作为该变量的未预期信息,然后用股票收益对未预期信息进行回归,以了解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以往文献对于上述相关关系的检验结果并不一致。一方面,有些文献认为宏观公告中的未预期信息对股票收益影响很小,甚至不存在。例如,pearce和Roley(1985)发现未预期货币发行量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该相关关系在未预期工业增加值和失业率信息中并不存在。Flannery和protopapadakis(2002)考察了17个宏观公告类型,发现未预期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失业率与股票收益不显著相关。Ghent(2010)同样发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股票收益不存在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部分文献认为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例如,Chen等(1986)考察5类宏观变量与个股收益率(而非市场整体收益)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货币政策与工业增加值对个股收益率存在显著的影响。mcQueen和Roley(1993)将宏观变量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条件在经济周期上进行考察,他们发现在经济下行时,宏观变量的利好消息会提高股票收益,但该效应在经济上行时反转。Boyd等(2005)在mcQueen和Roley(1993)的基础上调整计算未预期失业率的方法,发现类似的结论。Bernanke和Kuttner(2005)分析未预期FomC利率公告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发现联邦基金利率(未预期)下降25个基本点导致股票指数收益上涨1%。andersen等(2007)使用高频期货数据,发现股票市场对宏观公告的反应取决于总体经济状况。

上述文献考察的是宏观公告信息中包含的未预期信息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但还有一支文献认为风险收益补偿理论可以解释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Savor和wilson(2013)使用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来解释上述关系。具体来说,投资者通过公告来形成或者调整他们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但公告信息提前无法预知,公告中的指标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因此公告期间的系统风险比非公告日更高,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资产的风险越高,相应的收益补偿应该越大,因此无论公告信息是利好还是利差,公告期间的收益都应该更高。Savor和wilson使用美国市场数据证实了他们的推断。使用同样的方法,Jones等,(1998)发现美国长期国债的超额收益及波动率在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失业率公告期间显著更高。

综合上述研究,本文集中考察股票市场收益率在公告日前后是否有显著差异。

三、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市场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15日公开报告的14类宏观公告,其中公告总数为751,具体公告类型及数量见表2。除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季报之外,其它宏观公告都是月度报告。需要说明的是,报告中有三类采购经理指数(pmi)公告。其中pmi是国家统计局报告的采购经理指数,Hpmi是汇丰银行报告的采购经理指数,这两类公告大多在每月月初报告,且报告的信息本质相同,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于是我将此看成两类不同的公告。此外,在2011年2月以后,汇丰银行会在每月月末报告预测的采购经理指数,即Hpmi_YU,但在数值上与之后报告的Hpmi相同,因此,在汇丰银行报告Hpmi_YU后,我不再使用Hpmi公告。经过上述处理后,我们得到705个宏观公告。

在本文的样本期间内,中国市场共有371个宏观公告日,其中143个公告日有超过1个公告,78个公告在非交易日报告,而a股在此期间共有1200个交易日,因此最终本文有293个宏观公告日和907个非公告日。此外,我选择流通市值加权的a股市场收益作为市场收益率,它与活期存款利率(即无风险利率)之差作为市场的超额收益。仿照Savor和wilson(2013)的做法,本文使用a股市场超额收益作为市场收益率。宏观公告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a股市场收益率来自CSmaR数据库,活期存款利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四、实证分析

本节考察宏观信息公告日前后股票回报率的具体变化。首先,我使用简单的描述统计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个初步且直观的了解;然后,我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上述关系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1.描述统计。我首先考虑公告日与非公告日股票市场超额收益之间的差别。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我也使用1%和99%分位数对股票市场超额收益做winsorize处理。我分别计算公告日与非公告日市场超额收益的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偏度、最小值以及最大值,结果在表3中报告。

先考虑全样本公告日与非公告日市场超额收益之间的差别,从表3中可以看到,公告日超额收益的均值为4.07基本点,而非公告日为0.48基本点,它们之间的差值为3.95个基本点,但t值只有0.43。也就是说,公告日的超额收益确实比非公告日高,但该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该现象在剔除极端值外的样本中同样存在,具体来说,公告日与非公告日超额收益的均值分别为3.73和1.43基本点,差值为2.29基本点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因此,上述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在a股市场上,股票市场收益在公告日与非公告日不存在显著的差别,该结果与美股市场(Savor&wilson,2013)不一致。Savor和wilson使用同样的方法发现,在美股市场上(样本区间为1958年1月~2009年12月),公告日超额收益的均值为11.4基本点,非公告日超额收益的均值为1.1基本点,其差值为10.3基本点,对应的t值为3.77。

该现象在两个股票市场的差异可能源于a股市场的样本区间较短,样本量不足。Savor和wilson有1450个公告日,而本文只有371个公告日。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美股市场,公告日期间的风险更大。从表3可以看到,在a股市场,公告日与非公告日超额收益的标准差分别为126.24和124.43基本点,差异仅为1.81基本点。而在美股市场,公告日与非公告日超额收益标准差之间的差异为4.0基本点,该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如果标准差能够代表风险,那么与a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上的公告日期间风险更大。

2.回归分析。为了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我在接下来的部分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沿用Savor和wilson(2013)的方法,我对下面的方程进行回归:

Rt=?茁0+?兹annt+controlt+?着t(1)

其中,Rt为a股市场超额收益率,?茁0为截距项,annt为虚拟变量,公告日取1,非公告日取0,controlt为控制变量,参照Savor和wilson(2013),我考虑滞后1期的市场收益及其平方项,以及星期的虚拟变量。我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方程(1)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滞后5阶)标准误计算t统计量。结果在表4中报告。

表4从回归的角度考虑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将股票市场超额收益对公告日虚拟变量进行回归。我们可以看到表4的第二列复制了表3的结果,即公告日虚拟变量前的系数与表3中公告日与非公告日超额收益差异非常接近。与表3一致,我们发现公告日虚拟变量前的系数不显著,也就是说与非公告日相比,公告日的超额收益更高,但统计上不显著,该现象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依然存在。但该系数在美股市场非常显著。此外,与美股市场相反(Savor&wilson,2013),滞后市场收益不显著,而滞后市场收益的平方项对市场收益有显著的解释力。我们还发现与周五相比,周二、周四的市场超额收益要显著更低,而Savor和wilson(2013)发现美国股票市场上周一的市场收益要显著更低。

3.稳健性检验。与表3类似,为了避免极端值对本文结果的影响,我使用1%和99%分位数对超额市场收益做winsorize处理,然后使用方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表5中报告。表5显示在剔除极端值之后,本文结果依然存在,即公告日期间超额收益增加,但不显著。与表4的结果类似,表5也复制了表3中除极端值外样本的结果。此外,我还使用原始市场收益,而非超额市场收益,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

五、结论

本文使用中国市场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15日公开报告的14类751个宏观公告数据,来检验宏观公告与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我发现,在中国市场上,宏观公告日前后,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结论只是一个平均的结果,也就是说,平均来看,宏观公告与股票收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当然,受数据可得性所限,我只考虑近5年的市场数据,不排除特定样本对本文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更长时间的样本来考察宏观公告与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andersen,t.,G.,Bollerslev,t.,Diebold,F.,X.,andVega,C.,Real-tinepriceDiscoveryinStock,BondandForeignexc-hangemarkets,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7,(73):251-277.

[2]Bernanke,B.,S.,andKutter,K.,n.,whatexplainstheStockmarket'sReactiontoFederalReservepolicy?,JournalofFinance,2005,(60):1221-1257.

[3]Boyd,J.,H,Hu,J.,andJagannathan,R.,theStockmarket'sReactiontoUnemploymentnews:whyBadnewsisUsuallyGoodforStocks?,JournalofFinance,2005,60(2):649-672.

[4]Chen,n.,F.,Roll,R.,andRoss,S.,a.,economicForcesandtheStockmarket,JournalofBusiness,1986,59(3):383-403.

[5]Flannery,m.,J.,protopapadakis,a.,a.,macroeconomicFactorsDoinfluenceaggr-egateStockReturns,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02,15(3):751-782.

[6]Ghent.,a.,C.,whyDomarketsReactBadlytoGoodnews?evidencefromFedFundsFutures,workingpaper,BaruchCollege,2010.

[7]mcQueen,G.,andRoley,V.,V.,Stockprices,news,andBusinessConditions,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3,6(3):683-707.

[8]pearce,D.,K.,andRoley,V.,V.,Stockpricesandeconomicnews,JournalofBus-iness,1985,58(1):49-67.

市场经济报告篇10

关键词:《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经济后果实证检验

有关“经济后果”学说的思想最早产生于william•r•s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该学说认为:尽管存在有效市场理论,但会计政策(这里的会计政策是广义的,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选择还能影响公司的价值。首次正式提出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的概念是在stephen•a•zeff的《“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他将“经济后果”定义为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尽管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但会计政策的变更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各种契约成本,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投资者的信念,影响公司股票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

随后许多学者对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中的内容包括了会计政策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检验会计政策变更宣告前后的非正常收益率与契约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但是对中期财务报告效果实证研究的并不多,我国由于报告公布的时间较短,也鲜有人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广西区2007年沪、深两市的数据为例,对《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考察。

“经济后果”相关研究综述

ball&brown(1968)检验了年度盈利的公布是否反映了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他们考察了某个小样本下给定符号的未预期盈利宣布是否在整个年度里导致一个同样符号的非正常报酬率,得出了年度盈利在其公布月中仅向市场传递10%-15%的潜在信息的结论。该比例也可能高估,因为盈利公布的股票价格调整可以在实际盈利公布日之前发生。

steven(1995)在《使用雇员股票认购权对财务报告中成本的影响》中运用123家公司11年的数据,验证对雇员股票认购权的会计处理能否构成盈余管理策略的一部分。通过截面及时间序列的综合分析,作者发现股票认购权与公司价值被低估的程度相关,而与公司对收益增长计量会计方法的运用相关,结论是现行的有关雇员认股权的财务会计准则影响某些企业的盈余管理实务。

craigpeterson.etc(1996)在《股票分割和大额股票股利分配的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一文中提供了股票股利分配和股票分割对收益信号的有效测试。他们的研究与以前的研究不同,他们没有假定股票分割不会限制未来股票股利的分配并且假定股票股利仅受留存收益数量的限制。他们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可分配权益”的实际会计处理与适当的法律定义基础之上。研究发现,如果股利分配的会计选择减少了可分配的权益资本,则能对外传递更有积极意义的信息。

haw,qi和wu(1998)选择了375家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在1994年的195个观察值,分析不同会计准则下(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收益、股东权益及其调整值与b股、h股投资收益的相关性,发现遵循我国会计准则得出的会计盈余与b股、h股投资收益显著相关,与净资产倍率也显著相关,其关联度强过遵照香港/国际会计准则得出的会计盈余,说明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下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并不差。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对1998年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以ab股公司为强制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研究样本,以a股公司为自愿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研究样本,分别考察了投资者对强制执行与自愿执行这两种不同管制方式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度公告对市场有显著影响,自愿执行的管制方式被市场视为好消息;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有经济后果,它通过公司规模、监管政策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股价产生影响,但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无经济后果。

研究设计

我国的《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于2001年底颁布,2002年开始实施。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西2007年在深圳和上海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时点公布的财务报告前后区间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的研究,发现中期财务报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一)非正常报酬率(ar)的衡量

非正常报酬率(abnormalreturn)的衡量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某只股票的非正常报酬率ar等于该股票的实际报酬率减去该股票的正常报酬率。在经验研究中,每只股票的实际报酬率是可以观察到的,但是如何确定它的正常报酬率呢?通常市场上有三种方法:即风险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均值调整后的报酬率以及市场调整后的报酬率。最初的研究采用风险调整后的报酬率的比较多,到后来,人们开始采用了市场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本论文的研究也使用市场调整后的非正常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arit=rit-rmt

其中,rit是股票i在t时期的实际报酬率,rmt是t时期的市场组合的实际报酬率。

(二)累计非正常报酬率(car)和平均累计非正常报酬率(aar)

股票i从第0时刻到第t时刻的aar和car的计算公式是:

笔者在这里采用了aar作为模型的因变量。

(三)研究时窗的选择

事项研究中时窗长短的选择比较重要。一般来说,时窗过长将高估会计信息含量,时窗过短则会低估会计信息的含量;短时窗可以降低信息噪声的影响但同时会损失一部分信息含量,长时窗可以更多的捕获到会计信息的含量但同时会引入一些噪音。本文选用的时窗长度为w={-5,5}。

(四)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取样范围是2007年广西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没有办法对全部的上市公司进行考察,只能一部分公司为代表进行研究。本文的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巨潮网。全部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都是用excel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

关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经济后果检验分析

(一)aar值的分布特征

在研究一个总体的特征时,关键的一步是确定总体的分布特征,只有明白了总体的分布特征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笔者采用游程检验,来确定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2007年aar值的分布特征,即分布是属于随机分布还是正态分布抑或其他分布(见表1、表2)。

本文从以上对深圳市场和上海市场aar值进行游程检验的结果可看到,两个市场在四个季度内的值均成随机分布(其p值均大于0.05)。

(二)aar的非参数检验

由以上笔者对aar分布特征的考察,得出两个市场在四个季度内的aar值均成随机分布。所以,在下面的检验过程中,将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以考察季度(中期或年度)报告在前后的aar值的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如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就说明报告的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也更有力地说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在这里对研究时窗进行了处理,把原来的11天缩减为10天,并将其分为中期报告颁布前、后的两对。

本文从上海市场四个季度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043<0.05,这说明第一季度报告在前和后造成了aar值显著性的差异,表明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第二、三、四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5>0.05,这说明这三个季度的报告在前后的aar值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了在第二、三、四季度报告前,投资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取得信息(见表3、表4、表5、表6)。

同上海市场的分析,深圳市场第一季度的显著性概率p=0.138>0.05,可见,第一季度报告前后的aar值的分布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深圳市场与上海市场相比,对《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反映不太敏感。此外,深圳市场第二、三、四季度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也表明第二、三、四季度报告在前,投资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取得信息(见表7、表8、表9、表10)。

结论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其制定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效果是不断减弱的,这一点我们从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2007年各个季度的p值比较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的p值均是最小的,它表明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在颁布的第一个季度里,产生了一个较大的非正常收益率。但在以后各个季度的p值却是不断增大,表明信息已经被市场所捕获。

参考文献:

1.王秋菲.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效果实证研究.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