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高中数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2:43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有人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专门的材料,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书本上的问题,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为人所熟悉的问题,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以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000米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000米处时,乌龟前进了100米,当他追到100米,乌龟前进了10米;当他追到10米时,乌龟又前进了1米……让学生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问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中数学课的课堂效率的保障。学校和教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论》中就提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这说明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近教师,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才会喜欢他进而接受他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更是认为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对知识的认知需要上升为对未来发展的情感需要。反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降低,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并由此而引发其它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处于一种信任、理解、合作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互动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之一。教师课堂提问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用处。

1.紧扣课题来设计问题。以学生掌握课堂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为目的,教师有必要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内容来设计问题。如在讲“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在课前设计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问题。

2.抓住数学概念中的关键词句来设计问题。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往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进行这些概念教学时,就一些关键词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关注通法,将一题多解变为多题一解。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很关注一题多解,这是很必要的,因为一题多解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仅仅关注一题多解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多题一解,即通法。关注通法,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受“题海战术”的困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给学生带来最大限度的收获。

4、抓住难点来逆向设计问题。在椭圆第二定义的教学中,若按教材“由例可知的方式给出椭圆第二定义”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困惑。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尝试让学生逆向思考,也就是在让学生重新复习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向他们提出问题,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目标。

而这些教学目标多数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因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者一直所关注的话题。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下我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任何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及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由学习动机是否明确决定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向学生介绍当代数学的价值及数学学习对优化人才的智力结构、促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并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

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爆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爆发迫使学生产生了解决这一冲突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使其体验到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进而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他们潜在的力量,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二、优化课堂结构

有效并不一定是容量大,节奏快,应变“教”为“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安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一般以传统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进行教学,具体体现:(一)精心设计新课引入,提高课堂效率好的课堂引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量充分发挥到最大值,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设计《函数的奇偶性》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丽的蝴蝶、六角形的雪花晶体、汽车的车标、京剧的脸谱……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者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文章从“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结构、突重点化难点、选择恰当教法”等方面浅谈了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出数学中那些函数的图象具有对称性,为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设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时,开始模拟“幸运52”现场,让学生做猜某种商品价格的游戏,学生积极表现,既体会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渗透了二分法的思想,培养的数学思维。总之,在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要新颖,能较大程度吸引学生,并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此过程要多提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使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是“对不对?”、“是不是?”的无效提问。做到使学生学有思考、学有收获、学有提高。

(二)课堂教学重在对话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共同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传统的课堂设计,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在这样教学下,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不能主动对话、沟通、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

(三)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习题,培养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问题情境中建立了数学模型,接下来自然是应用与拓展。例题、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例题、习题是经过反复筛选、精心选择出来的,是学生掌握双基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纽带,它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处理好例题、习题的教学,对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经常设计例题变式、引申拓广,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广阔性。。

(四)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习惯、收获与不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达到更高的思维水平。

著名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

三、突重点化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每一节课都有重点,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重点逐步展开的。上课开始时,教师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简要地介绍这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地位和作用,并且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四、选择恰当教法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3

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颗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应该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还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也要尽力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我们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其次要教给学生数学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去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所以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确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过去多数时候对学生的数学作业基本上是一刀切的要求,其结果是一类学生感到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受到抑制,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二类学生却觉得压力太大,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为解决这种矛盾采取分层次作业。分档处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笔者所教班级曾有一段时间作业失真十分严重,存在大量抄袭,特别是星期一,好些学生一清早到校的目的就是抄作业来敷衍老师。作为教师,多年来深陷于作业堆中并付出大量“无效劳动”而烦恼。因此,解决“费时费力不见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想出各种对策,以达到降低作业的失真率,确保每个学生能把课上的知识转化为真知。心理学观点认为,十三、四岁的少年有着较强的发现能力、好胜心和支配心理,为此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小老师”活动,可培养他们的正确处理问题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学生作业分为两个步骤完成,先由“小老师”批改一小组作业,而“小老师”作业由课代表批改,批改者要改题、评分、签名。若发现对该错或错改的现象,教师先要追查“小老师”责任,然后第二步再由老师批改、验收,同学们以党“小老师”为荣。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4

课堂效益数学能力课堂学习活动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以问题解决为龙头,设置情境,展开研究,从而发现“成果”——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这里的“问题解决”是:应让具备前一知识的学生去研究与前一知识有联系的后一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研究探讨,完成知识的发现、理解和掌握,并归纳抽象成理性的知识。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以问题解决为学习过程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探讨、总结并获取知识,这是一种课堂功能的转换,即课堂不是教师教的课堂,而是学生学的课堂,也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编著成若干个学习问题供学生解答,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阅读教材边解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突出了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研究发现型学习活动,教师的工作重点在于用最快捷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传授的方法,这是给予学生“猎枪”和“渔杆”的做法。只有教给学生学法,学生才能提高对教材的阅读能力,在动手动脑的研究中,才能培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探讨中提高解题技巧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提出问题,构建自学目标。

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导向,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条理的学习状态,自学目标,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思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边学边答,对于目标中的疑难问题可与邻近的同学商讨,或者求助于老师。过去的被动学习由现在动手、动脑、动口的紧张而主动的学习活动所替代,真正显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始终处于指导地位。一节课教师的指导大体分为四个阶段:①学生自学前的导语,这是引发学生思维的必要过程。例如,相交线一节中的第一节课的导语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相交线(作相交线演示实验,主要是进行角的大小变化),由于相交线位置在变化,角的大小也在变化,这些角是怎么变的,角与角之间有何关系,这些需要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才能掌握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34-p35,并解答自学目标中的11个问题。导语要求简练、明确、有启发性、有兴趣性;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③学生自学后,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同时老师也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个人见解,教师的见解以纠正学生中的错误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为主;④评价学生的巩固练习。

3.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教师所构建的学法必须符合班级学情,切合班级实际,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建立学情信息,构建自学方向,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轻松和乐趣,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努力学习中将知识延伸和发展,并有目的地获取新知识。

(2)可操作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学法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有具体的操作内容和实践内容,问题明确,易解,在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习系统鲜明的研究方向。还要层次性强,环环紧扣。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解答问题,总结思考,增强能力。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所设计的学法与教学目标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教学目标理论性强,不具备操作性,它的作用就在于理论性指导,而所构建的问题是具有可操作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教学目标是检验所构建的问题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一杆标尺。因此,课堂学习活动不是目标教学,因为教师的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57-01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更应当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创设情境。

例如,在讲“负数”一节时,可设计如下情境:以某地的气温为例,某天的最高气温为5℃,最低气温为零下5℃,同是5℃,一个是零上,一个是零下,我们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呢?你是怎么表示的?与同伴交流一下。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大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平时看天气预报时的表示方法。这时负数的引入已水到渠成。

来自生活中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玩”数学

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活动情境,巧妙设计问题,带领学生去发现某知识点的可能事实,然后为这可能的事实寻找依据,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展。要赋予静态的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对教材的激活。另外,教材叙述知识往往是“由繁到简”的过程,这比真实的生活要高、要抽象。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一节后,如何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这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这时可以让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做“24点”的游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有理数的运算,也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能创设出一个好的数学情境的话,可以说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游戏,构建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情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做”数学

教学情境设计方法、方式多样,因人因课而异。一般来说,情境创设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体验,越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和经验。

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节时,教师可以骗学生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些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到惊奇。教师说:“首先,每人心中想好一个数字,千万别告诉其他同学;然后,把想好的数乘以5再加上10;再然后,把所得结果再除以5;再然后,将所得商再加上所想的数与8的和;接着,将所得数的一半再加上;再请一个学生把最后所得数报出来,我就能立即猜出该学生心中所想的数。”连住多猜几个人,一猜就中,大家肯定都想了解其中原因,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只要学习这节内容,大家也会有这种能力。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强烈兴趣。

四、创设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懂”数学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赞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及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他们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数学情境。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6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计算、作图和逻辑推理,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而且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中学生的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学起来不但枯燥无味、困难较大,而且走上社会也只用得着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于是产生了“学习数学无用”的思想,所以上课不注意听讲,更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和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无趣为有趣,变不学而想学,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几点想法。

一、重视数学实用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与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意识。”针对中学生的特点,首先要改变他们那种“学习数学无用”的观点,老师要经常结合所教内容,举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有用,不学数学不行。例如在讲立体几何一章时,让学生明确建筑工人就是运用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知识来修建房屋,使所建的房屋的墙面与地面(水平面)垂直,木匠师傅在做门窗时,也常常用到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等知识,从而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处处会用到数学知识,使他们明确不学好数学就不能适应社会。其次,引导学生少钻怪题、难题,注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然后做作业,老师批改,这样使学生觉得是在被动地学习。那么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呢?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老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教、学生学,从老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老师答,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使他们从简单的学会解题转化为会学数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例如我在讲高中立体几何一章时,首先,让学生拿着学生自己用硬纸板做的平面和竹纤做的直线,根据题意把图形演示出来,让他们发挥空间想象力。其次,在我的指导和帮助下画出已经演示过的立体图形。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掌握了作图的要领。最后才让学生根据所作的图形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我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路,通过提示很大一部分学生能自己解题。此时,我看见了许多学生露出了笑脸。

三、关心成绩不良学生,使他们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我认为“差”是相对的、暂时的,通过有效的教与学,差生是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的。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大都对学习数学处于厌烦和抑制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感到无聊、枯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如果老师在言行上刺伤、行为上厌弃,必然导致其逆反心理的恶性发展。因此,这部分同学最需要的是爱和信任。他们能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因此老师要多关心他们,决不能歧视和冷淡他们,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哪怕是有一点点正确都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导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使他们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四、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本身情感修养,不能动不动就批评学生,要以德感人,以情动人,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喜欢其人,再喜欢所教的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有一年冬天,我所教班级教室的玻璃坏了,刺骨的寒风吹在学生的脸上像刀割一样,于是,我主动找来了一幅旧窗帘,洗干净后挂在窗上,虽然不能全部挡住凛冽的寒风,但也使整个教室温暖了许多,我的行动感染了他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融洽了,从那以后他们对我所教的数学课更加热爱了。

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7

一、对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关系的认识

1、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仍然处在“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练,老师看”或由“教师满堂灌转向学生满堂练”,“依分数论质量”等这个教学应试“峡谷”之中。这种狭窄的数学思想下的数学教学的问题核心是由于脱离学生的数学实际,培养出的学生只能高分低能。走出这个峡谷怪圈的出路何在?几年来的数学教改实践证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数学教学是走出应试教学“峡谷”的有效途径。这种数学教学的结构和程序为:以学生的数学实际为教和学的起点,将数学知识问题化、活动化,改革过程的评价以利于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构建起自己新的认识结构。

2、对学生实际的认识:所谓学生的数学实际,我认为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认识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即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数学技能技巧。数学思维形式,数学思想、策略和观念。二是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主要是学习能力,包括求知的能力(即思维能力),做事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生活的能力(即班集体中共同讨论学习的能力),创造和发展的能力(即创新能力)。三是学生已有的动力性结构,即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信心、毅力、意志、习惯、品质等。学生的实际就是数学教学的实际,也是数学的起点和归宿。

3、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我认为教师要正确地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第一,数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是说确定数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既不能随意降低目标。又不能主观提高目标。第二,教学思想要面向学生实际。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二是要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学教育。即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学会数学,而且要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并且会用数学。第三,教学内容“同化”学生实际。要使学生能够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即同化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就应该与纯实际“同化”,即:就要把教学的新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知识,半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的知识进行教学。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深钻教材,摸清学生实际,定准教学起点:成功的教学总是以学生为主体,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的必备途径是教师对数学活动的组织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转化为问题系统层次化,活动有程序化即系统的知识群。学生学习的教材是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编排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然而,处于学习阶段的高中学生的实际是怎样的呢?他(她)们是很难自己发现教材的系统性及“知识群”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依靠教师引导、去揭示、去组织。

2、优化教学过程,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知识线,能力线、协调方法线的统一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三维的优化组合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结果。知识线源于教材思路,能力线是教师对应教材思路由学生学习活动与获取知识互相作用下构成的一条隐线思路。协调方法是教师调节两线顺利延伸,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组合。三维结构式教学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知识、能力、教法环环相扣,教与学一一对应。

3、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使教学过程充满鼓励快乐:为爱学而学,为会学而学是教与学的基本出发点。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偏差和遇到各种困难,只靠效果评价目标方法单一,难以激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由学生效果进行“反馈一矫正”来实现纠偏改错固然必要,而过程评价显得更为重要。过程评价把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心理状态、智力参与程度,作为主要评价对象。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如举手答问,分组讨论,动手动脑外显形状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时智力参与程度,配合反馈信息,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出现的偏差。通常采用肯定、赞美、激励等形式表达。使学生主动去弥补它,调节自我,振奋精神,积极再参与。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能力;综合培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是表达人类思维,反映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有逻辑、直观、分析、推理、共性和个性等基本要素。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真正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我们要突出数学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

1.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强调最多的是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推导,没有从生活经验中去好好领悟数学的需要,所以不难想象,学生对数学内在的真正作用是存在着很大疑惑的。纯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是不够的,要从更加广阔的意义上去培养初中生“用”数学的意识。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把学到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时展的需要,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用它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因此增强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关键。

2.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大大推进了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的发展,已经慢慢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就拿计算机来说,它的理论模型之父图灵就是应用抽象分析方法首先阐明计算本质的一位数学家,图灵仔细地观察发现,一个人进行笔算时总是把一些符号写在纸上,当计算中出现不同的特殊符号时,就改变作计算的动作。而计算者工作时用的是铅笔还是钢笔,用的纸是有行的、无行的或方格纸等,这些都与计算过程的实质无关。图灵在分析计算过程时,正是对过程中一切无关因素加以舍弃,对过程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发现了计算的本质,这样才导致后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更是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并且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也都用到了数学知识,这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

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措施

1.设计教学方案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改变过来,不要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死记硬背,这样在教学情境中,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的养成了不动脑、不动手、不爱看书,过分依赖老师的被动学习习惯。老师可以对教材经心安排下,很好的设计一下教学课堂,让学生们一开始就能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可以精心选取实际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们通过想办法,相互之间讨论做比较,增强学生们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心理。一些和课本内容相关的案例,做到要有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能够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数学活动课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带着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写调查、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积累相关经验。比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设想,根据今天上课学习到的知识怎样去测量山高、河宽、以及联想一下步聚。再比如学习完“垂线段最短”定理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上体育活动课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跳远米度,用垂线段最短定理来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让学生在课堂与现实中寻求解决的答案,在实践中应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其实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习题生活化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习题,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可以把当地区域的地图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建立平面的直角坐标系,然后再写出本地区有关部门的位置,最后坐标确定有关部门的准确位置,把生活中的知识融于课堂中。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建模训练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在解应用题时,特别是解综合性比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其际上也就是建构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对选编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保险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通过建模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与现实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结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除了把课本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更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入他们的头脑当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或解决问题,让有用的数学变成学生们默认的意识,教学教育必须重于应用,就是这个道理了。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9

关键词:学习观因材施教情感作用学生态度自信心

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数学课程的构建使我们必须跳出只关注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束缚,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面对这种种阻碍和干扰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深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于是我常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还带他们走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实践活动,给他们讲与其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使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像学生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一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摒弃“填鸭式”教学法。有这样的两位老师,他们同样讲授“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节内容,然而却各设计了不同的教法。第一位的教法是:“为了今后研究三角形的方便,我们需要把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按边和角来分类,分别有……”;另一位的教法是:“我们知道,车、船都是交通工具,需要将其分类,如果不分类,所有的车或船都各自用一个相同的字眼来表示,应用起来会很不方便。同样,我们今天研究三角形,也必须将它分类。”同时出示挂图,其中六个三角形都标上了边长和内角度数,“你们看,这些三角形从边或角考虑,各有什么特点呢?”。显而易见,前一位老师的教法,没有创设问题的情境,学生难以展开思维,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法;而后一种教法却提供了较为合适的问题情境,收到了“启而能发,发而能导”的效果,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启发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的好教法。诚然,中学数学教法中的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教学法、教具演示法等,历史较为悠久,且被实践证明了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适用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应在传统的教学法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法,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起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1、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2、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丢在教室门外,有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顺理成章的事。

四、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1、教会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好各学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不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教给他们课前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新内容提前阅读和思考,以便熟悉内容,弄清楚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明白,从而引起上课的注意和重视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打记号”,如:科学记数法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从而做到真正理解和领会这一内容。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尝试地练一练新课后面的练习题,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2、教会学生听好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得要领,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才能听好课呢?首先,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精神高度集中,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要求学生抓重点,做笔记。上课时教师所强调的某些内容(或反复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讲时,只是暂时的记忆和理解,因而,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巩固。第三,对于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特别是难点更要“认真听,多提问”,以至于深刻领会和透彻理解。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和消化,如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还存在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想多问,直到弄通为止。

3、指导学生认真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同时,通过复习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结合上课时教师讲授的内容,抓住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复习。第二,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情况下,听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第三,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复习。第四,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活动。第五,复习时要从整体内容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以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篇10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后进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步骤的实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着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成就什么样的教学结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使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够与时代接轨,以便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能只顾“升学率”或“优等生”,而且也要加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以便能够使他们能够获得自身的素质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由于其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角度较大,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了这些,才能够重视“后进生”的教育教学,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建立良好关系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自身的身体发育使得他们渴望得到与成人相同的待遇与认知,希望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尊重、认可,“后进生”也有着同样的需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以及课下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以及生活难题,帮助他们进行解决,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学生“爱屋及乌”,自然也会对数学科目产生浓厚的感情。“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而言,平时遭受惯了其他教师或者同学的“冷眼”,对于数学教师抛出的“橄榄枝”自然愿意接受,这样也就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

三、端正学习态度

在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学生们都由祖辈监护,造成了很多“留守儿童”,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后进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监督以及教育关怀,加上当前社会的金钱观念熏陶,使得很多学生都产生了“读书无用”的理念,这也是造成他们“后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改进,比如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在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也就变得轻松多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和学生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村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同时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并不是像其他人所讲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正确的面对学习,积极的面对数学,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当地的地图、运用相关的测量方法,以学校为中心来标记自己家里的位置,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

四、运用教学技巧

七年级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后进生”由于其基础知识积累有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一些基础内容,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较大,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相关的教学技巧,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情境的认识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比如你们现在是一个金属制品加工厂的厂长,某个罐头厂要来订做罐头盒,你们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作盒身25个,或40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盒。现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作盒身,多少张制作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不浪费材料?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进入到这样一个情境中,激发他们对于已学知识的思考与运用。让他们认识到可以使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解决,分别设x张制作盒身,y张制作盒底,一共36张,即x+y=36,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盒,就可以得出2×25x=40y,即x+y=362×25x=40y,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即可简答得出结论了。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来引导他们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践意义,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以及学习方法教育。比如引导学生及时做好预习以及复习,认识到学习中的难点,对于不懂的知识要善于求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同时也要多下工夫打牢基础,善于记笔记、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让他们从小处着手,轻轻松松的提升学习的效率,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