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33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1

关键词:报业经济;报刊发行;报刊零售

中图分类号:G2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179-02

21世纪已进入传媒新时代,互联网、新一代3G数字手机以及户外视频等新媒体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生活,并改变了传统传媒业态。面对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容量大等诸多优势,传统报业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平面媒体功能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掘自身的特色和潜力,除发挥报业的新闻专才优势外,还必须做好报刊发行工作,特别是报刊零售工作。

一、目前现有报刊发行模式及前景展望

(一)报刊发行在报业经济中的作用

发行是报业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报纸只有通过发行,其综合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在西方国家,报纸的发行者是报社的领导者,而在我国的报业当中发行只是一个附属部门。对许多报业人士而言,发行不过就是卖报纸而已。人们总是认为报业应该以采编为主、广告为辅。报纸不能没有信息,采编自然不可少;广告是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直接关系着报社员工的经济利益;而作为报社咽喉的发行却常常被忽视。随着报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旧的思想框架正在被时代改写。报纸要从内容上取得竞争优势是很困难的,因为同一件事情的发生会有上百家报纸进行报道,如何吸引读者的关注,发行策略的选择就成为致胜的关键。因此,报纸发行已成为报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也是报业竞争的主要着力点。

(二)现有报刊发行模式

当前,报刊的发行主要有征订(或订阅)和零售两种经营模式。征订(或订阅)模式能够对报刊发行打下较为稳定的基础,报纸没有一定的订阅量,发行量就不能稳定;而零售模式则可以使报刊发行更加灵活、便利,可以扩充读者群。两种销售方式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报刊零售的经营方式主要有报刊亭(摊)销售、流动售报、自动售报机等几种。

(三)报刊发行前景

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影响,报刊发行出现低迷。但从宏观来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在70%~80%,中国第三产业占的比例较低。报刊发行属于第三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报刊发行市场增长的空间将会很大。同时,中国报业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报业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伴随着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成立,境外资本、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大举进军报业,一些传统的事业制报社也开始进行市场化的尝试,跨地域扩张也屡见不鲜……中国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时代,报刊发行也必将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四)零售模式是报纸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售在培养报纸的潜在读者群以及在扩大报纸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因为,零售是报刊发行渠道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发行结构中最活跃的环节,更是广告商考察媒体广告效果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越是零售比较好的报纸,也越有比较大的订阅量,有很多报纸甚至主要依靠零售发行。但由于零售读者具有游离性和不稳定因素多的特点,也为各大报社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零售管理的五个突破口

(一)优选摊点,搭建有效销售平台

建立有效的零售平台必须寻找合适的零售地点。应根据周围人群与环境特点,确定其是否适合建立零售报摊(报亭),以避免资源浪费。对拟建立的零售报摊(报亭)要多作调查研究,要计算人群流量与经营成本,合理测定报摊(报亭)的发展前景。只有将零售地点选择好了,真正搭建起有效的零售平台,真正提高零售报摊(报亭)的整体竞争能力,才能在与竞争对手较量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从而切实提高自身整体经营效益。

(二)把握热点,做好预告宣传工作

要对区域新闻与人物新闻等内容及时把握,提前做好相关新闻的预告宣传工作,把当天报纸上所刊登的重要新闻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给广大读者,以此来激发广大读者的购买欲望。例如:可以通过有效的叫喊等传统方式,传递给过往及人口密集的人群;可以通过和各通信公司合作,把当天刊登的新闻信息采用短信的方式传播给读者;也可以在各大报摊上张贴重大新闻提示海报,使得广大读者能够在最快、最短的时间了解到该报当天所刊登的新闻信息,以实现全网络、全方位的触动营销。

(三)瞄准市场,探索灵活经营方式

必须树立全面的市场意识,坚决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在巩固、提高征订发行的基础上,要把着力点放在零售上,打好报刊零售突击战,重点激活报纸零售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可以成立专门的零售团队,建立、完善密集的零售网络,组建多层次、全方位销售平台。积极拓宽零售渠道,通过委托经营、组织活动等多条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开拓零售市场。

(四)加强创新,拓展自办化销售渠道

报刊零售自办化是报刊零售业的最终发展趋势,谁起步越早,谁就越受益。报刊零售自办化的本质就是报刊零售的终端化,即直接把零售工作做到终端。零售有报摊(报亭)终端和读者终端,因此,报刊零售的终端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报摊终端直接配送方式(简称配送方式);一种是读者终端的直接销售方式(简称直销方式)。配送方式是指把报纸直接通过配送员送到所负责分管的报摊或报亭上。以前报摊和报亭的报纸是通过层层批发的方式到报摊手中的。报纸直接上摊是该方式的核心,其好处是可以通过配送员的优质服务与情感沟通,让摊主多销本报社的报纸。直销方式是指把报纸通过直销员(流动售报员)直接销售到读者的手中。流动性是这种方式的基本特点,这种方式是固定报摊(报亭)的一种补充,也是零售销售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例如,在城市重要公共场所实行流动直销,这些都是报纸零售直销的创造。展开直销大军的竞争,得终端者得天下,会成为报社零售发行的主要思路。

(五)品牌建设,打造优秀的销售团队

过去发行工作被看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自办发行20年,发行队伍整体素质少有提高。随着发行工作重要性的凸显,发行工作被重新审视。目前,大部分报业都在着手加强业务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晋升机制,逐步有计划地引进销售策划人才,强化品牌建设,组建优秀发行管理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同时,还要建立品牌销售管理体系,强化品牌建设,统一形象,规范经营,文明服务,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零售摊点所处位置、环境的不同及销售特点,将销售指标进行详细分解,并订出不同的考评权重。这样,才能科学评价每一零售摊点的销售业绩,从而真正激发零售人员的销售热情与营销积极性,打造一支热情洋溢、积极进取的销售团队。

参考文献:

[1]报纸零售发行自办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thinkingoftheretailjobofthenewspaperandperiodicals

LiHai-ying

(newspaperandperiodicalsretailco.,Harbinnewspapergroup,Harbin150070,China)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2

(一)会计核算制度范围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显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揭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能,是企业市场价值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创新会计核算制度的范围,需要拓展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两项内容。无形资产会计,需明确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根据公司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将品牌、自创商誉、知识产权等划分为无形资产的内容。而对于一些知识型的企业,无形资产的范围不断拓展,包括著作权、专利权等内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的地位也在企业中不断得到凸显。明确无形资产的内容后,则需采用有效的计量方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传统的历史成本价值已经不适用于无形资产的计量。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计量应当以取得时的投入价值为基础,开展初始确认与计量工作,从而不断实现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展开双重计量模式。在计量时,需要权威性的中介机构协助计量,从而快速高效的完成计量工作。新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在不同的时间点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无形资产的摊销。有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采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的形式进行摊销,而实际价值不明确的无形资产,则在会计期末。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上期期末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进行相应的价值增加与减少处理。除了无形资产增加至会计核算,人力资产也需要增添至会计核算。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确认与记录。人力资源会计审核的主要内容便是那些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资源。有效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必须要明确人力资源的内容,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人力资源是一种资产,因此存在初始确认与再确认的问题,因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需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投资的计量,二是价值的计量。投资即成本,将人力资源的投资予以资本化,采用摊销与计量的方式,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价值,采用科学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计量。对于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采用货币单位的形式进行计量。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相关需求,也可提供一些非货币型的计量指标。

(二)会计报告制度的创新

会计报告制度的创新,可以增添会计披露的范围,在反馈企业财务类信息的同时,增添一些知识资源类的信息。对于一些跨国公司,或者多元化的经营集团,可以对地区分布与业务分布的信息进行披露。会计报告制度创新,还体现在会计披露方式的革新,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相结合,实时报告对重大的财务事项以及财务指标进行披露,传递最新的会计信息。会计报告也可采用电子媒体的形式,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信息的受众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部门获取需要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的结构也需要不断得到调整。在原有的报告体系的基础上,增添“相关性非财务报告”这项内容,扩充会计报告体系。在新增添的内容中披露企业的资金投入状况、预期回报率、技术创新基本情况等内容。能够反映企业未来持续的发展动力,显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内容,让企业可以做好当局规划,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作出预测,及时的规避风险,并且了解风险出现的概率,对机会进行预测。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与社会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财务报告中需要反映企业关乎社会发展的一面,例如企业的整体绿化情况,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企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情况等。

二、结语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企业中无形资产成为第一要素,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显得无比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已从20世纪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70%~90%,一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资产额的比重甚至超过了90%,在我国,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大大增加,一些企业大有逐渐超过有形资产的趋势,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因此,研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核算十分必要。

一、无形资产确认的创新

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已逐步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占资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美国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有23项,而我国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列入财务会计确认范围的只有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权和商誉权等7项,多数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中得不到反映,现行会计体系确认无形资产的范围明显过窄。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依靠知识资本的营运与管理实现目标利润。运用知识资本的范围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类: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公司品牌、服务品牌、长期客户、业务伙伴、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等;与知识相关联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iSo质量认证权等;人力优势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员工教育状况、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相关知识等;组织管理优势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网络工程系统、融资关系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事关企业的存亡兴衰,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无形资产的竞争,因此,必须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二、无形资产计量的创新

(一)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

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依据的,没有考虑其公允价值,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的特性,从而确保了无形资产计量的可靠性,但用历史成本计量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些无形资产的成本与产出相差极大,导致用历史成本反映的无形资产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差极大。因此,在不断完善现有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前提下,结合使用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是必然选择。可采用会计报表附注的方式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披露。

(二)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计量

目前,对自创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对其费用化,二是将其资本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研究与开发费会计》指出,为研究与开发而发生的所有支出均应列为费用应予费用化。《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对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确认分为二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在研究阶段的支出直接确认为当前费用,而开发活动发生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确认为费用。我国对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是采用费用化即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的方法。

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其不足之处在于:其一,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没有对自主开发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核算,使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仅包括申请、注册阶段的费用,而作为无形资产价值构成主要部分的研究开发费用却被摒弃在外,结果这部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低于实际价值。这样生成的会计信息必然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使之无法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情况,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实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二,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要按照有关规定在收益期限内予以分摊,而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却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显然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及权责发生制原则,其结果会导致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其三,不利于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增加竞争能力。由于我国对企业的考核体系尚不完善,仍以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且企业管理者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开发与研究费用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会造成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越多,利润会越低,从而大大挫伤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科技进步。其四,缺少企业有关投入科研的信息资料。

而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更新、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研究与开发活动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投入到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知识经济环境下研究与开发费用数额大、研发周期短、研发成功后利润高等特点,如果仍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显然过于谨慎了。因此,可以考虑将自创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先作长期资产处理,待研究开发成功时,再予以资本化;若研究开发失败,再予以费用化。因此,应增设“研究开发费用”账户,该账户属于长期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其借方登记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质量等方面支付的原材料费用,研究开发使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研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工资和为研究开发而发生的间接费用,以及开发成功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及其相关支出。如研究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将“研究开发费用”账户借方归集的实际支出数,结转到“无形资产”账户,借记“无形资产”账户,贷记“研究开发费用”账户;如宣告失败,则分期摊入各期费用。这样。一是自创无形资产开发成功后账面上的成本能够反映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二是可以解决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造成利润减少、经营者为确保利润而放弃研究开发的问题,三是会计核算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程度。

三、无形资产摊销的创新

(一)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现行财务制度对无形资产按直线法进行摊销,由于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内容极大的丰富,对所有无形资产实施单一的摊销方法显然不够,应按不同无形资产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

1.对于政策性无形资产,可以采用直接法进行分摊。

2.对于有限寿命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等,其摊销方法除直线法外,还应该允许使用加速摊销法。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加快,账面上的无形资产,往往在法定保护期限届满之前便丧失了经济价值,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应该允许使用加速摊销法。另外,从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讲,一般早期效益高,应分摊较多的费用,到后期则情况相反。采用加速摊销法更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3.对于无寿命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则不应当摊销。对商誉进行摊销,会导致一些经营情况好的企业,其商誉的实际价值越来越高,而商誉的账面价值越来越低,使会计揭示的信息与实际不符。因此,对于这类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而应采用定期评估的方法,定期调整其账面价值,其评估可以由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来完成。当然,其资格应经过严格的程序来确认,促使这些机构拥有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并开展公开竞争。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说明了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的轻视。应增设“无形资产摊销”账户,以充分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值和摊余价值。无形资产摊销时,贷记“无形资产摊销”账户。

现行会计进行无形资产摊销时一律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无形资产内容的极大丰富,为了符合配比原则,应视各类无形资产不同的成本补偿渠道,列入不同的账户。例如: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有助于产品实体的形成,其分摊价值可计入“制造费用”账户;商标权和iSo质量认证权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与广告宣传费投入有关,分摊时可计入“营业费用”账户;著作权、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等与产品实体的形成和销售无直接关系,其受益遍及企业的整个管理范围,因而其分摊价值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计算机软件的摊销,应按其用途及受益环节分别记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账户。

四、无形资产披露的创新

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应该充分、公开、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摊销价值和净值三种价值的增减变化形态以及新创造价值的情况。无形资产信息应通过正表以及各种有关的附表及附注等形式披露。

(一)无形资产信息在有关正表中的披露

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应在资产方下设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净额”项目,以充分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摊销价值、净值、减值准备的计提数和净额。同时,在“无形资产净额”项目下增设“研究开发费用”项目,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体现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上的投入程度。

(二)无形资产信息在有关附表中的披露

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主要项目应为按类别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按项目反映全部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化动态,即年初余额、本年增加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等。

企业根据内部管理与外部需要,可以考虑编制“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研究与开发费用明细表”等,作为正式报表的附表,与报表同时报送。

(三)无形资产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虽然通过正表及附表已经基本上详细地反映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各类信息,但正表及附表只能提供无形资产的定量信息,不少有关无形资产定性及其他信息无法得到详尽反映,并且,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数量繁多,交易频繁,相关业务千差万别,变化无常,因此,应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无形资产的定性信息及其他会计报表正表及附表无法反映的相关信息如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等。

参考文献:

[1]范娟娟,梁斌.世界各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比较及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J].经济~i,2004:(9).

[2]王照荣.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几点看法[J].中国农垦经济,2004:(10).

[3]谢新安.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2).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4

[关键词]购买商誉;公允价值;确认;计量;摊销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184-03

[作者简介]黄秋涛,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广东佛山528000)

商誉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它是一种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源(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并且企业可以拥有或者控制这种资源。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存在的非独立性,构成要素的不可计量性以及确认的特殊性。

根据来源的不同,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外购商誉是指收购企业在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时,支付的价款超过被收买企业各项净资产总额部分。而自创商誉则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

无论是外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其所形成的商誉活动都是和企业整体活动、客观环境相联系的。离开了企业的整体活动、客观环境的影响,商誉活动不能单独存在。在会计实务中,通常不确认自创商誉,只确认外购商誉,因此本文只就外购商誉稍作分析。

一、外购商誉的确认

商誉的确认,是关于将商誉认定为何种会计要素的何种细目、在何时认定以及这二者如何相互联系的问题。通常我们在会计确认时应考虑如下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在对其进行确认时也要符合以上标准。

外购商誉被认为是企业在发生并购时,收购企业所支付的总价款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市价的那部分,被认为是收购企业伴随其他资产一同购入的被收购企业的商誉,又被称为购买商誉。将外购商誉确认为一定的要素项目,是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起点。

针对外购商誉的确认,在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第41段规定“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美国第141号准则公告《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中规定“公司必须将商誉认列为财务报表的资产,并单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并按第16号意见书的要求,以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资产和所承担债务金额的净额之差额来计量。”可见,西方会计准则一般将购买成本与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将其加以系统摊销(或直接冲销股东权益)。

我国尚未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准则。目前适用的规范是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的相关规定。外购商誉是随着企业收购、兼并等联合而产生的,企业联合的方式不同,商誉的确认也有所不同。“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即不确认商誉。“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购入商誉时,“借:无形资产――商誉,贷:银行存款。”

事实上,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外购商誉的确认都是以有无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作为标准的。它必须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企业能够借助它获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通常是指超过平均利润率的收益),而且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二、外购商誉的计量

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额分配给具体事项的过程。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计量标准。商誉的确认依赖于计量,只有通过计量,确认才有意义。由于商誉本身存在特殊性,致使商誉的计量存在相当的困难。

目前,我国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对购买商誉进行计价。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第三章“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第十三条规定“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通常有三种基本的计量方法:

一种是割差法。即按照被并购企业总体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各单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来确定购买商誉。用公式表示为: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取得的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其关键是如何正确地确定有关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这些公允价值与估计的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是否能真正代表企业的未来价值。

第二种是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这里的“超额收益”是指比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更高的利润。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1)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2)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资本化。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这种方法是以假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将永远持续为基础的。而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

第三种是超额收益折现法。即把企业可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依次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值汇总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它将商誉视为企业获取未来超额收益的能力,认为由于商誉为企业所创造的是超额的收益(例如,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所以这种超额收益的现值可以作为对商誉价值的一种计量。此时,商誉价值=超额收益÷平均利润率。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缺乏可靠性。估计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赚取超额收益的持续时间以及选择确定恰当的折现率等都是建立在人为假设上的。

割差法几乎成为目前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计量商誉的唯一方法,因为与后两种方法相比它通过可辨认净资产买价减去公允市价求得商誉价值,其买价是实际发生的产权交易价格,具有客观性。买价又是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的,体现了不同当事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因而还具有公允性。我国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表明,对商誉的计量宜采用割差法。

在确认上,会计目前普遍认同的是将购买价于净资产公允市价之间的差额全部确认为商誉。然而,这似乎欠妥当:一方面,购买企业可能由于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等因素而多付出一部分,超过被购买企业价值的资本。由于商誉属于无形资产,所以如将这些差额全部记入商誉,则存在高估被购买企业资产的危险。另一方面,被购买企业可能迫于压力或其他原因不得不以低于其自身价值的价格割让给购买企业。此时,如果购买企业仍以差价作为商誉入账,显然又低估了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价值。

所以,本文认为对于上述3种商誉的计量方法,最合理的应是将其超额收益折算为现值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存在相当的主观性,但是它却最能反映出商誉的可创造未来超额盈利能力的特征。购买商誉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耗殆尽,除非购买企业解体。因此,可以以购买企业持续经营为假设,以超额收益折现的方法计量购买商誉。但是,确认采用一种方法需要考虑其可行性。虽然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的确更为合理,但是其实施存在较大困难,且主观性较大。所以,在具体运用时,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考虑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割差法在目前状况下也有存在的理由。

三、外购商誉的摊销

(一)我国支持外购商誉摊销的理由

首先,商誉作为企业一种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不可能永久保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在不断涌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此,被购买企业原有的商誉从总的发展趋势上来讲价值是在日益减少,应该合理摊销。

其次,购买商誉是收购方企业为了在以后获得超额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其所产生的效益只有在合并后若干年内才能表现出来,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理应将其在受益期合理分配。

最后,既然现在的会计实务中并不单独确认企业的自创商誉,而是将与其形成有关的各种费用在发生当期作为期间费用处理,所以摊销购买商誉,使其与企业的各期收人相配比,也是与对自创商誉的处理思路相一致的。关于这一点,《国际会计准则》给予了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商誉在消减,反映出其服务潜力在下降。”

(二)外购商誉摊销的具体实施。目前世界各国对外购商誉具体如何摊销,采用何种方法摊销,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在有效的经济寿命期内进行摊销。二是对商誉不摊销但进行价值减损评价。

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第45段规定“所使用的摊销方法应反映商誉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被消耗的方式。应采用直线法摊销。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该种情况下其他方法更为合适。”第46段“每期的摊销额应确认为费用。”并且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后,其有用年限通常不超过20年。”但是,“在极少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商誉的有用年限将超过20年而达到某个年限。企业应根据最佳估计的有用年限对商誉进行摊销;企业至少每年估计一次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此外,“摊销方法的使用应保持前后期一致,除非商誉产生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摊销期和摊销方法至少应在每年末进行一次检查。”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也指出了在估计可使用年限时应考虑的因素:(1)所购入企业的性质及其预计寿命;(2)与商誉相关的行业的稳定性及预计寿命;(3)类似企业或行业中商誉的特征以及类似企业的典型生命周期的公开信息;(4)所购入企业的产品过时、需求变化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5)单个或集体关键雇员的预期服务年限,以及所购入企业能否被另一套管理班子有效地进行管理;(6)为从购入的企业获得预期未来经济利益所需维护支出和资金水平,以及企业达到这个水平的能力和意图;(7)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可能采取的行动;(8)对购入的企业施以控制的期限,以及影响其有用年限的法律、条例和合同规定。

美国的会计处理则采用对外购商誉减值的处理方法。其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中列示了对外购商誉减值测试的步骤:“步骤一:财务报表编制者应将报告单位的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相比(包括商誉)。如果报告单位的公允市价大于账面价值,商誉价值并未发生减损,公司就不再需要执行任何其他步骤了。当报告单位商誉的隐含公允市价(此指商誉的公允市价隐含在整体报告单位的公允市价中)较账面价值小时,则发生价值减损。在这种情况下,应继续第二步骤。步骤二:财务报表编制者应将商誉的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公允市价较账面价值小,则商誉价值已经减损,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上计列损失。”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第六章“商誉减值的处理”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本文认为商誉既然已经被确认为资产,就理应按资产的相关规定予以摊销,因此,在采取系统摊销与减值重估相结合的方式来估计商誉的减值是较为合理的。商誉的寿命估计不能达到可靠的满意程度,也无法知道商誉被耗费的方式,应该在其寿命期内进行摊销。

而在具体摊销的时候,对商誉的分摊期限,不能人为地规定,应当在充分考虑其经济寿命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的分摊年限区间,由企业自行确定。确定商誉摊销年限还要重视企业可以预计的寿命或行业平均寿命、关键雇员个人的或集体的预计工作年限、产品的需求变化和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可能的行动等对之产生影响的因素。

但必须考虑到的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未来的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如果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现金流量)增加或减少,就应当增加或减少资产的价值,而单纯主观的系统摊销并不能反映商誉价值的消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誉价值(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可能不仅不会减少,还有可能增加。即使商誉会消耗,其寿命也很难确定。就商誉而言,如果其能提高企业创造超额剩余收益的能力,就不应当摊销而应当提高其价值;如果其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能力降低,就应当根据降低的程度摊销降低其账面价值。但是,由于对于自创商誉采取不确认原则,所以若对外购商誉的增值予以确认,则显然二者相矛盾。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目前情况下只确认外购商誉的减值而不确认其增值是较为合理的,应在合理的摊销年限内对商誉予以系统摊销。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首先外购商誉应当予以确认。这一点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对于其计量问题还是采纳目前广泛使用的购买总成本扣除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余额来计量。而摊销则应采用在合理年限内系统摊销和定期减值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海峰.企业商誉的确认[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5

一、知识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为首要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产业,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经济活动的内容。与传统的经济形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一)知识经济知识化。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和人力资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科学管理的队伍是由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智力的管理人员组成,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三是高科技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充分体现知识技术化。

(二)知识经济无形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产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投资取向逐渐转向智力投资,而知识、智力在形态上是无形的,这与传统经济的资本、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为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一体化经济。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智力资源无国界,以其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必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十分广阔。以信息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层出不穷的技术中全面领先,必须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相互依赖,这就必然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知识经济的实质和特征表明其并不只是一个全新的字眼,而是意味着一个变化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较以往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这些变化必然给传统的会计带来深刻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本文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三个方面受到的冲击分别加以阐述。

(一)对会计基本假设前提的冲击

1、知识经济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是以工业经济时代为背景,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也就是“实体的空间”,即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有关方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使得基于网络而临时结盟组织(虚拟公司)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和确定的空间范围,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

2、知识经济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可见,非清算是持续经营假设的核心。虚拟公司的出现打破了持续经营假设的现实基础。虚拟公司的经营方式为即分即合式,以信息快速高效的获取与传递为基础得以正常进行。在其内部不存在明显的费用分配问题,可以根据需要编制临时性会计报表,相应的资产计价也按现行价格而不是历史成本进行。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处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具有迅速变现资产的能力,才能迅速改变其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规模。因此,固定资产的变现价值是会计核算与报告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知识经济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以及管理会计的逐步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提供的时间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实际需要为基础,而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快捷的通讯技术和网络使一项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资金也可在瞬间划拨,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要求缩短会计的报告期。而且“虚拟公司”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就更无从谈起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由此受到了挑战。

4、知识经济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首先,知识经济要求信息的全面、迅速反馈,内外部决策人不仅需要货币化的定量信息,亦需要非货币化的定性信息,而单纯地提供以货币计量的数量化信息,显然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其次,货币计量假设的隐含条件之一是币值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更替,物价也是动荡起伏。不同时期的货币其购买力不同,因而所反映的数量化内容,已失去了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特性。再次,知识经济时代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的年代,公司的概念已不以国界为限。而由于货币计量假设的记账本位币概念,使国际间交往的币种换算及跨国公司的报表折算成为必需。最后,“网上交易”、“网上银行”的兴起,导致“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成为观念上的产物。

(二)对会计核算带来了冲击

1、知识经济丰富了资产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无形资产,除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外,还有公司、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和知识优势等人力资产也应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项新增内容。

2、知识经济影响了资产的计量方法。在传统会计中,对于公司、企业而言,知识、人才、信息的取得通常没有一个可靠的计量方法,对现有无形资产或用历史成本计量或不予考虑,这种计量基本能满足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不高的传统制造业。但在知识经济的年代,更新的速度加快,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如再使用历史成本计价就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和能提供的未来收益。

3、知识经济要求资产的价值摊销方法灵活多样。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专利权、商标、商誉、信息、软件等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现行的传统会计模式下,无形资产反映不全面,且其详细项目在财务报告中得不到充分披露,对其核算也只采用直线法在其受益期内平均摊摊。这些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越来越差,因此应对无形资产核算进行变革。

4、要求无形资产报告的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增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然而,传统会计下的财务报表不报告任何人力资源的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的投资;会计处理将人力投资作为费用,而不是作为资产核算,无法反映人力资产的投资收益;不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使管理方法可能低估取得或培训人力所需要的投资,也会低估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导致决策失误。因此,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对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要求会计变革。

(三)对财务报告的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使用者已不能满足于传统会计所披露的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信息;也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财务信息的了解。他们还要求了解企业未来的、有预测性的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传统财务报告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都表现出其较大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要素项目缺位。在企业财务状况揭示中,资产是以有形资产为主,权益则仅为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商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息没有完全揭示,而知识拥有者的权益则未予以确认。

2、信息货币数量化的局限。本来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相当广泛,包括产品创新能力、信息网络的发达程度、企业市场竞争程度、公司背景等,但现有财务报告体系对这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都无法提供。

3、信息效用的非全面性。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始终侧重于对企业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映。在未来以技术求发展,以创新求生存的经济时代,不论是经营还是投资者都更需要首先了解企业未来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以及未来的经济利益等前瞻性信息。这些局限性使得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远远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三、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变革

(一)会计假设创新

1、相对会计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商业活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导致虚拟会计主体大量涌现,会计主体的外延将大大拓展。由于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因而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来定义比较确切。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以往有形会计实体的假设。

2、项目经营假设。由于虚拟企业是临时存在的,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将被非持续经营假设所修订。根据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以及适时进入、退出和转换的特点,持续经营假设可以重新表述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通过这样界定,有利于对新条件下经营业务的处理,如收益、费用等,避免出现跨期摊销等调整事项。

3、交易期间假设。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实际上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和延伸,在持续经营假设被修订后,以交易期间假设取代当前的会计分期假设将成为必然,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每次交易结束后编报一次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交易的账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跨期推销时人为调节等问题。同时,成本和费用的分配也不存在配比问题,便于企业清算。

4、观念货币与多元计量假设。网络经济使货币的形式和本质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电子货币将成为企业记账的统一计量单位,将资金流和信息流合二为一,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货币。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将不再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使会计计量多元化和非货币化。

(二)会计工作重点及核算的变革

1、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要重点引入三方面的新内容:

(1)人力资源进入会计系统。传统会计模式下,企业根本不需要在会计系统和财务报表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即使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也不需要资本化,而是直接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应当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会计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其一,智力密集型行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公司、研究机构等将可能率先启动人力资源会计程序,使其真正进入实践。其二,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的观念将成为共识,“人力资产”账户的设置从无到有,逐渐普及,成为企业投资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关注的一个账户。其三,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将日益普遍地得到应用,人力资源的摊销成本也会进入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之中,并且其所占比例也会逐渐提高。其四,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价将会成为企业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将正式进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2)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赋予新内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应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将会纳入正式财务报表,特别是对于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有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的项目,将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适当反映,使投资人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可能效果。

(3)研究与开发会计发展应用将得到充分重视。由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在经济增长中具有越来越大的贡献,有远见的国家特别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采取不同的做法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价值、损益计算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以费用化的方法作为基准处理方法,只有对一个项目的开发费用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因此,可以把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适当放宽,使更多的费用可以确认为资产。

2、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创新。其一,将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正式纳入会计核算和管理范围;其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多元化。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直线法摊销和快速摊销法。

(三)财务报告的创新

1、财务报告披露要以事项法为基础。现行的会计模式是以价值法为基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价值方面的信息,而对于与决策相关的一些非价值信息则难以充分地反映,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应立足于提供与各种信息使用者可能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不仅可以提供数字信息,也要提供反映经济事项特征的信息。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6

一、原待摊、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

由于新准则取消了待摊和预提费用两个科目,故以往在这两个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将分散于其他账户核算,其中某些经济业务的核算已在新准则中说明,而未予明确说明的部分则成为争论的焦点。

其一,原“待摊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原“待摊费用”科目常见的核算内容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广告宣传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其特点是先支付,后摊销。其中,新准则应用指南明确指出替代处理方法的项目有:(1)低值易耗品、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根据新准则应用指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科目。本科目可按材料、包装物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包装物为“出租”或“出借”)、“摊销”进行明细核算。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科目(在用),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其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摊销)。(2)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根据新准则应用指南,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即企业在计算应交纳的印花税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支付印花税时,则直接冲减“应交税费”科目,不再进行分摊。

其二,原“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原“预提费用”科目常见的核算内容包括预提借款利息、保险费、租金、报刊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其特点是先预提,后支付。其中,新准则应用指南明确指出替代处理方法的项目有:(1)预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即对于短期借款的利息的预提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进行的。(2)预提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来的估计(如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提高产品质量),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除此之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无论发生支出的金额大小,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通过费用摊提账户核算。

由上述分析可知,关于原待摊、预提业务账务处理争论的焦点在于预付、预提保险费、租金、报刊杂志费、广告宣传费等业务的处理。

二、现行准则下待摊预提业务账务处理的评价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至少应单独披露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项目有十五个,其中第五和第六个项目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企业会计准则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待摊的除外。由此可见,上述三种处理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首先,第一种方法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如果这些费用的金额是重大的,则会直接影响年度内各期的资产、负债和当期损益,进而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次,第二种方法在现行准则已取消待摊预提费用科目的情况下,仍继续设置“两费”科目显然是不符合准则要求的;最后,“预付账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以及从事保险业务预先支付的赔付款,而“应付账款”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显然上述存在争论的经济业务并不属于“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核算范畴,用其直接替代原待摊预提费用科目未免有些牵强。

三、英国相关账务处理的经验

在英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并未设置类似“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科目,其账簿体系由日记账(Daybooks)和分类账(Ledger)构成,当费用发生,即实际支付时,分别计入分类账中的相关费用账户和现金日记账(Cashbook)中。会计期末,分析已支付的相关费用中有多少是预付款项(prepayment),有多少费用属于应付未付款项(accruals),并将其分别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类和流动负债类中的有关项目,同时调整利润表中相关费用的数额以使其符合权责发生制。即在费用发生时,采用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期末,将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权责发生制。需要注意的是,预付款项(prepayment)和应付未付款项(accruals)并非真正的会计科目,只是各相关费用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暂时放置在资产负债表(因为资产负债表不属于复式记账的组成部分,只是会计期末科目的汇总,故可暂时将预付款项(prepayment)放置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项目下,日常核算则在相关费用账户中进行。)。而且应付未付款是区别于应付账款(Creditors)的。现举例说明之。

[例]迪恩有限责任公司(DeanLtd)成立于2009年1月1日,下列账户余额摘自迪恩公司2009年和2010年年末的试算平衡表(trailbalance),见表1。

此外,2009年和2010年年末的调整事项有:迪恩公司的月租金额为£1000;2009年应付未付水电费、电话费分别为£200、£300,预付广告费£100;2010年应付未付电话费£250,预付广告费、水电费金额分别为£250、£100。

解析:(1)2009年应计入利润表的费用金额,水电费为1600+200(本期应付未付)=1800,电话费为1200+300(本期应付未付)=1500,保险费为2000,租金为1000×12=12000,广告费为1100-100(本期预付)=1000,因此,应计入利润表的费用金额为1800+1500+2000+12000+1000=18300,应计入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为(15000-12000)(租金)+100(广告费)=3100,应计入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的应付未付款为200(水电费)+300(电话费)=500。(2)2010年应计入利润表的费用金额,水电费为2000-200(上期应付未付)-100(本期预付)=1700,电话费为1400-300(上期应付未付)+250(本期应付未付)=1350,保险费为2000,租金为1000×12=12000,广告费为1100+100(上期预付)-250(本期预付)=950,因此,应计入利润表的费用金额为1700+1350+2000

+12000+950=18000,应计入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为250(广告费)+100(水电费)=350,应计入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的应付未付款为:250(电话费)+1000(租金)=1250,其中租金=12000-3000-8000=1000。表2以水电费为例,用t型账户来展示整个账务处理流程。

站在t型账户的角度,费用类科目会有期末余额,实际上在这种处理方法下,费用类账户的贷方余额在期末已转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未付款项”,而借方余额则已转入“预付款项”。

四、英国账务处理方法的启示

借鉴英国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同时考虑现行会计准则31号和32号的有关规定,对于预付、预提保险费、租金、报刊杂志费、广告宣传费等业务可以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当实际支付保险费、租金、报刊杂志费以及广告宣传费等等时,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到会计期末,分析汇总预付款项和应付未付款项,并对费用类科目进行调整。对于预付款,借记“预付账款”(期末暂时放置),贷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对于应付未付款项,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计算计入利润表的应计费用金额时,其调整公式为:本期费用应计额=本期实际支付金额-上期应付未付款+上期预付款-本期预付款+本期应付未付款。

综上所述,对于预付、预提保险费、租金、报刊杂志费、广告宣传费等业务只需要在期末对应计入利润表的费用额按公式进行调整,而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预付款和应付未付款经分析即可直接得出,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核算程序。此外,由于该方法在计算应计额是需要进行调整,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有关待摊和预提费用的调整额可直接摘取;同时,根据这一处理方法在年度内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发生时即予以确认和计量,只在年末进行待摊预提的调整。所以该处理方法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包括待摊和预提费用)的要求,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在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待摊的除外的要求。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

一、矿业权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为规范矿业权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要求企业将交纳的探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计入勘探开发成本,企业在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也计入勘探开发成本。勘探结束形成地质成果的,转作地质成果处理;不能形成地质成果的,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的“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的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前,国土资源部经商财政部于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重申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11号),要求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有关支出的会计处理继续按照财会字〔1999〕40号执行。

二、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

(一)探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公司在2008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探矿权的有关信息,探矿权的价值在5000万元至13080万元之间不等。

其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一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三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另外一家公司在2008年暂停了对探矿权的摊销,原因不得而知;其余一家公司为2008年11月取得探矿权,当年并未摊销。

(二)采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采矿权均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是,在对采矿权的摊销方式、摊销年限、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计提减值准备和改变摊销方式等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四家公司的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有三家公司的子公司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而母公司自身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余公司的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在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的公司中,有的公司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有的公司按采矿许可证最长有效期30年摊销;有的公司按矿井预计使用年限摊销。

有两家公司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的时间为10年和30年。一家公司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在采矿权入账的当年,以购买价款的现值入账。另一家公司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未按规定以尚未支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采矿权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煤炭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冰火两重天”后,只有一家公司对采矿权计提了减值准备。两家公司将采矿权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工作量法,但只有一家公司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在其年报中披露。

三、对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一方面,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致使财会字〔1999〕40号失效;另一方面,为解决煤炭资源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指出了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的方向。由于相关部门迟迟未出台矿业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的具体配套实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资源价值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反映。

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游离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之外,使得煤炭上市公司对矿业权在确认、摊销和其他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几点思考

1.关于对探矿权的思考

在四家拥有探矿权的公司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其中两家公司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如果将探矿权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加以管理,必然涉及在其预计的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摊销的问题。

探矿权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勘查矿产资源的结果能否使探矿权顺利转成采矿权,以及与探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能流入企业,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探矿权按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是不合适的。

2.对采矿权的思考

(1)根据惯例,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但是,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不会趋于零,甚至会增值;而采矿权的实际价值只会越来越少。按照无形资产准则指南所述,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采矿权人取得采矿权后,以矿产资源实体灭失为代价,尽其所能消耗矿产资源使其转化为产品。采矿权不符合上述无形资产的特征,将其归属于无形资产有点牵强。

(2)采矿权的摊销方法不规范。按规定,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只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无形资产才采用直线法摊销。煤炭企业的产能受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生产能力的限制,对采矿权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更能反映与采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综上,随着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全面展开,监管部门会将主要构成煤炭产品成本的矿业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作为资源税费改革的突破口进行规范。届时,将探矿权的支出作为勘探开发成本进行归集,符合条件后转为采矿权,计入矿产资源资产按规定摊销,也许会成为变更矿业权会计核算方法的思路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

[2]李永峰,等.采矿权价值的会计核算[J].财务与会计,2005(07).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 人力资产 会计核算

人本主义管理学认为,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管理是人的一种活动形式,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所以应树立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目标。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将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人本主义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会计发生了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革命,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在人口众多而人口素质相对较差的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更有必要。

一、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局限于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产,运用会计的方法对其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有关人士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人力资源有更多的经济特征,要求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维护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宏观上优化人力资源配制。

(三)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场经济下,高素质人才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企业管理当局关心投资的效益如何,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归属

(一)人力资源确认资产所谓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能力。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微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是以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所谓资产,必须具有以下要素:必须是一项经济资源,未来可提供收益;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第一,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通过生产活动可以体现其价值,人力资源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提供未来收益。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但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仍将其视作资产。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就需要企业进行取得、开发与使用,而取得与开发需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使用要形成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第二,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劳动者具有流动性,但一旦劳动者被聘用为企业员工,企业即取得了对职工受聘期间的劳动能力资源的使用权,企业也并不需要拥有对劳动者人身的所有权。所以,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第三,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人力资源就象融资租人固定资产一样,根据合同规定未预先支付费用按期支付薪金,直至员工与企业脱离雇佣关系,其代表的人力资产价值将不复存在,所以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看,应将人力资源视为资产。综上所述,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载体――人身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确认为资产。

(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长期资产,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的人力资源会计,多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把人力资源看成企业的长期资产。长期资产是企业中供使用的,其经济寿命将经历许多会计期间的一种资产类型。人力资源满足以上条件,其和资金、土地、设备一样,使用期限长,经历许多会计期间,其价值需要逐步的转入企业产品价值之中。一旦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企业的长期资产,就成为“人力资产”。同时,人力资产又是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一样,都具有无形化的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因此称为特殊的无形资产,其特殊性表现在:首先,人力资产的加入有时无须支付任何费用。一般的无形资产分为自创和外购两种,均需支付一定的费用。而企业招聘管理人才或技术人才,除签订合同外,无需预先支付费用,其经济价值在加盟后以年薪或分红的方式来体现,这使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比较困难。其次,人力资产以人为载体,流动性很大。一般无形资产的转移主要以出售的方式,通过经济实体之间的交易来实现。而人力资产的转移更具有不确定性。有时无需借助外界的力量,只要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可以自主发生。再次,人力资产可以升值。一般无形资产的价值在逐期摊销的过程中递减,特别是有些专利技术,会因更先进的技术的出现而提前报废。而人力资源的价值能够通过人本身教育程度的提高经验的日益丰富而增加。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归属人力资源会计,从广义上讲就是运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力资源这一企业特殊的资产进行计量的管理的一个会计分支。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归属问题,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属于管理会计。其理由是:人力资源会计方法与传统会计不同,旨在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有关人力资源取得和开发及其经济价值的信息,以便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定量的管理。如人力资源会计的创始人之一弗兰姆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是便于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将会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事管理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属于财务会计范

畴。原因是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在财务会计中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传统财务会计内容的补充。以上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一个新的分支,应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原因有在于:一是从服务对象看,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必然应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外部有关信息需求这两方面的需要。不但内部管理者需要利用有关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信息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决策等,企业外部有关信息需求者如债权人、投资者也需要了解作为企业一项资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开发和利用情况的信息,以正确地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预测企业的发展潜力,做出正确决策。因此,提供信息的人力资源会计也应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二是从人力资源自身的特殊性看,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资产,需对其取得和开发时的成本及其实际经济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有关信息需求者进行决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经济价值不因使用而减少,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关。因此,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加强管理,“以人为本”,挖掘潜力,以定量的方法对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对培训开发方案进行决策,以定性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素质评价、绩效评估等。前者需要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在会计准则规范下进行核算并对外报告,后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运用灵活的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三是从人力资源会计方法自身看,人力资源会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本会计模式和价值会计模式。其中历史成本模式在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时,运用的是财务会计的原则和方法,可以说是传统财务会计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延伸,而重置成本法和价值会计模式则是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进行计量。可见,人力资源会计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四是从人力资源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现实需要看,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最初动因是企业管理的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至今为止,各国会计准则都不要求企业对外报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但这并不说明只有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人力资源信息,企业外部也需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只是因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对外报告中尚无法披露人力资源信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他们需要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投资和开发等情况。目前,我国正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宏观调控也需要企业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可见,现实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三、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应重点加以体现,尤其是那些不可替代人力资源的信息、数额巨大的培训项目等。二是配比性原则:当人力资源数额较大,涉及多个会计期间时,应遵循配比原则对其价值进行合理摊销。三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招聘的员工未预先支付费用以年薪或年底分红的方式体现的经济价值进行资本化,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四是历史成本原则:将招聘、培训和开发人才等一切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均作为人力资产和成本,其数据是根据原始发生时的金额归集的。五是相关性原则:人事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对于职工的管理不仅是看其工资发生额的大小,而且重要的是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所以要求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应体现相关性原则。六是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将递延资产中的职工培训费、费用中的职工教育经费、数额较大的培训费、招聘广告费、稀有人才离职损失费予以资本化,将工资福利费等各期发生额均衡的支出计入费用,作为收益性支出。

(二)人力资源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设置以下科目:(1)人力资产。资产类科目,总括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其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现有人力资产的总价值,本账户按职工类别设置明细账户。(2)管理费用――人力资产摊销。费用类科目,用于核算分期转入期间费用的人力资产价值。(3)人力资产累计摊销。其贷方反映按一定的摊销率计算的人力资产摊销额,借方反映因退休、离职等原因退出企业的职工之累计摊销额,余额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额,本账户应按照对应的人力资产明细账设立相应的明细账户。(4)未付人力资产价值。是针对未预先支付费用的人力资产而设立的一个负债类科目,当此类人力资产被以不同于“历史成本法”的“市场价值法”确认为资产后,企业在今后一定时期应当向其支付的薪金总值,将被视为企业对该个人的长期负债,通过此科目进行反映;企业按期支付的薪金,将视同负债的减少,从此科目的余额中扣除。由于辞职或解聘等原因引起的人力资产减少,应一次性核销相关的此科目余额。(5)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用以分类汇集企业在人力资产上的投资,借方反映投资支出的实际数额,贷方反映转入人力资产账户的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对尚处于培训阶段的职工投资。(6)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该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内以人力资产人股的价值。当从有关方面无偿调人职工时,作为人力资产的对应账户反映投资来源,当职工离开企业时要同时转出。当人力资源评估增值时记入其贷方,评估减值时记入其借方。该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中由其它方面的拥有的份额。

(三)人力资产的计量方式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形式的多样性,其计量程序比较复杂。在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时,除了计量其货币价值外,还应应用一定的方法计量人力资源的非货币价值,如定性化描叙、模糊计量等方法。所以,应该用一般资产确认的“历史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因为这些支出是实在的,籍此入账,既客观又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成本法。对于实际支付费用取得的人力资产,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如足球俱乐部买进球员,企业支付的大额人力资源培训费等。对人力资产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而不按其耗费支出入账,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对人力资产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该方法称为价值法。对于未预先支付费用而取得的人力资产,应当采用“市场价值法”计量。如企业外部人才的招聘和内部人才的提拔晋升,一般无须预先支付费用,要将这类人才的价值货币化并确认为资产,并非易事。但如果不体现其价值,则不利于正确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产。具体而言,可用其合同规定的薪金与合同期限的乘积来计量。由于企业未发生实际的费用支出,故这种方法计量确认的人力资产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质,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的一种典型表现。

(四)人力资产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力资产确认。一是招聘和晋升。并非企业所有的员工价值都要进行资本化,只有处于一定管理阶层,达到一定受教育程度或者一定薪资水平的人员,其价值才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企业可以选择某一标准,如根据资格认证制度或绩效评价制度的标准确定员工的价值,或结合多个标准,以确定其应计入人力资产的范围。标准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并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企业招聘符合人力资产标准的人才和将一般员工提升为符合人力资产标准的人才,需要增加其“人力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前已述及,对于这类人才的价值的计量,需要采用“市场价值法”,即以合同规定的薪资标准乘以合同期限。如果合同未确定期限,则统一以5年为期限。在借记“人力资产”的同时,贷记“未付人力资产价值”,将企业在合同期限内应付该人的薪资,作为企业对该人的长期负债。二是入股。企业接受人力资产入股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人力资产人股的比例大小,应由相应的行业会计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企业接受人力资产入股后,应增加其“人力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同时贷记“人力资本”科目。在期末资产负债表的说明事项中,应对人力资本金额予以披露。三是转会费。转会费也叫人才补偿费,一般是由企业支付非新招聘人才的原所在单位。在足球俱乐部业务中,这种交易比较常见,但也不排除在其他知识密集型企业中。为新进人才代付向原单位的补偿费。由于这种费用数额较大,故要予以资本化。对于这种费用的计量,应采用“历史成本法”,即以实际支付的金额来登记。在借记“人力资产”的同时,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种费用不具有虚拟性,不需要通过“未付人力资产价值”科目来确认负债。四是员工培训支出的资本化:人力资产的培训支出也要由性质和数额来确定是否资本化。需要进行资本化的员工培训支出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之一:支出数额在在规定数额以上;支出覆盖企业大部分员工;支出覆盖半年以上期限。在培训过程中形成,借记“人力资产开发成本”,待培训完毕投入使用后再转入“人力资产”。(2)人力资产摊销。一是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产的摊销,与一般无形资产摊销相似,首先按照规定确定摊销期限,然后按照直线法计算各期应摊销金额,实际摊销时,则直接记人“管理费用――人力资产摊销”。二是以市场价值法计量的人力资产的摊销,其形式表现为未预先支付费用定期支付的薪金。企业每支付一次薪金,就可以视同虚拟人力资产和企业对人才虚拟负债的减少。因此,借记“管理费用――人力资产摊销”,贷记“人力资产摊销”。同时,企业实际支付的薪金,记入“未付人力资产价值”,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对按期支付的工资,应注意只有确认为资产的那部分工资应当表现为人力资产摊销,其余的补贴则直接记入管理费用。(3)人力资产账面价值调整。人力资产具有增值的特性,具体到每一个人才而言,在合同期内,其薪资水平可能随其经验和学历增长而上升,当然也可能由于其表现不佳被降低薪资水平。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增加或减少其对应的人力资产价值。当薪资水平上升时,借记“人力资产”,贷记“未付人力资产价值”,金额为合同剩余的月份和增加月薪的乘积。当薪资水平下降时,应作相反的会计处理。同时应当注意,自人力资产价值调整的当月起,其摊销将按照调整后的金额进行。(4)人力资产流失。人力资产的流失,表现为员工在合同期满时不续约或合同期未满时解约。一旦员工与企业脱离雇佣关系,其代表的人力资产价值将不复存在,在解约的当期,应当核销该项人力资产的余额,同时核销其对应的“未付人力资产价值”科目的余额。同时登记相应的“管理费用”科目。(5)人力资产重新确认。对于“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产而言,摊销期满后,该项资产的价值将不复存在。但对“市场价值法”计量的人力资产而言,其摊销期满,意味着合同期满,那么就会产生续约或解约。对于解约的情况,该项人力资产将不被重新确认,其会计处理在前面“人力资产的流失”部分以做分析。对于续约的情况,人力资产的价值需要按照新的合同期和合同薪金重新确认,并重新借记“人力资产”,贷记“未付人力资产价值”。(6)人力资产清算。人力资产的清算是指企业进行清算时,对“人力资产”的会计处理。对于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产而言,由于其摊销只影响当期费用,故清算时仅需摊销其对应的“人力资产”余额,借记“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贷记“人力资产”,其差额记入管理费用。对于以“市场价值法”计量的人力资产而言,由于其存在的同时,还牵涉到“未付人力资产价值”这一负债科目,因此,应在核销其对应的“人力资产”账户余额的同时,核销“未付人力资产价值”科目的余额。因为该负债项目是虚拟负债项目,与“应付工资”、“短期借款”等实有负债项目不同,不应用企业清算资产来进行偿还。清算时,借记“未付人力资产价值”,贷记“人力资产”,其差额记管理费用。

四、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一)关于工资在正常的、成熟的人才市场上,各类人才的薪金即人力资源的使用价格由市场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的。在当前阶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主要采用货币性计量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以工资为基础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即人力资源价值为其最初为企业提供服务起至退休或死亡止工资总和的折现价值。但这种模型存在局限:一是是事后的计算结果;二是忽视了职工除因死亡或退休外退出企业和改变角色的可能性;三是未考虑企业收益的差别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其最大的局限是其颠倒了人力资源价值与工资的关系,认为工资的折现价值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正如由商品的价格决定其价值一样令人费解。况且工资受诸多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高低悬殊,波动很大,这样就使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应将人力资源价值历史计量模型由产出法改为投入法,并理顺价值和工资的关系,建立起由价值决定工资的新机制,即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态的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投资及所放弃的收入等决定。其工资的收入,特别是基本的工资收入应由构成人力资产价值的不同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限折算之后的总和来决定。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差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无形资产在企业中越发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2001年颁布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称旧会计准则)已日益显现出其不适应性。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诸多方面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

一、无形资产确认的差异分析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可辨认性标准的差异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而把不可辨认的商誉等排除在外。对于可辨认性标准,新会计准则规定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资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认可、租赁或者交换”。另一种是无形资产“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确认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资金、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及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旧会计准则没有给出研究与开发的概念和范围界定,这就造成企业在研究及开发费用确认上的不确定性及随意性。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进行商业性生产和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1、完成该无形资产是以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无疑比旧会计准则科学得多。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较大,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当期利润会有较明显的提高,这必将提升科技及创新企业的业绩,从而极大地提高他们在科研投入上的热情。联系到我国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纲要》,新会计准则的意义不仅在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政策支持。

二、无形资产计量的差异分析

(一)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

关于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旧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对于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旧会计准则规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列为成本,但是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产生的价差,除按规定可以将一部分资本化之外,其余的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旧会计准则规定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此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却常无操作性,例如原本就没有会计记录的无形资产去投资就有是否使用评估价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了公允价值,显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3、新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相关准则确定。如以政府补助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按照接受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成本,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二)无形资产核算科目设置的差异

在核算科目设置方面,除了旧会计准则原有的“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外,新会计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和“研发支出”两个一级科目;“研发支出”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累计摊销”科目的增设,表明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基本等同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并据此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而“研发支出”科目的设立,使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的核算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差异

1、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而只计提减值”。摊销的方法既可以是直线法,也可以是加速摊销法,但无法可靠确定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它改变旧会计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更为科学。

2、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额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是将无形资产的账面原值(即历史成本)作为应摊销的金额,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经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并且还规定了预计残值如何确定,它提出了“预计残值”这一新标准,使得无形资产这一长期资产的价值摊销规定和固定资产折旧一样,更为周密细致,科学合理。

3、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差异

旧会计准则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账务处理是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即直接冲销(而不是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科目反映的是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新会计准则在设置了“累计摊销”这个一级科目,进行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以体现价值摊销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样才是真正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账务处理更为科学、合理。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但包括其价值的摊销,还有其减值准备的计提。

1、无形资产减值金额确定的差异

旧会计准则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是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l)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2)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有确凿证据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会计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销售价格改为公允价值,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变化,但是强调了这次会计改革的公允价值观,更具可操作性。

2、资产减值转回的差异

我国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允许转回已经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但新的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措施可有效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来改善财务状况、粉饰其经营业绩,从而使财务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三、无形资产披露的差异分析

旧会计准则规定的披露内容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成本。而新会计准则在此基础上,将需披露的“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内容调整为“无形资产累计减值损失金额”,这是由于前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使得累计减值损失金额可以在报表附注中得以合理披露;同时,新会计准则还增加了以下披露内容: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可以说,新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比旧会计准则的规定更为全面、具体,对于企业来说,可操作性也更强。

新会计准则虽然比旧会计准则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披露程度,则要简单得多。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对无形资产的报告与披露仍然采用较保守的方式,在资产负债中只有“无形资产”一个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仅设置了“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投资而收到的现金净额”和“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与无形资产有关的项目,没有单独反映无形资产的项目,所以,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对无形资产的披露是简单而笼统的,很难反映无形资产日益多样化和在企业中的地位逐步重要的实际情况。

关于信息披露,在现行会计报告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应当进行改进,用丰富多样的信息披露方式,定量、定性地披露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用户决策的基本要求。

四、结论

我国新、旧准则相比,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各方面,其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研发费用的处理、价值摊销的处理、减值准备的转回等方面变化较大。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另一方面也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使会计语言更加国际化,加强了国内外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相信我们的会计准则也会在实践中越来越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组织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贾宗武、彭宏超:《浅析新准则中无形资产核算的新变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12期。

(4)孙向宇、王竞雄:《新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商业经济》2008年第4期。

(5)姜娟娟:《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变化与比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2期。

地摊经济发展报告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

一、新准则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扩大了财务报告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数量和涉及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增和改进的一些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量,但对于非财务信息量的披露还不够,只有基本准则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做了简单的说明。在会计信息方面,新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特别地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此外,它还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发展特点。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起点比较高,覆盖面广泛,内容完整,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诸多空白。这些变化都会给会计信息的披露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增强

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就受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而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势必影响企业会计上表现的经营业绩。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我国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资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而且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都是时点数字,编表后几乎所有的公允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

(二)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额增大

尽管公允价值表明了资产的价值,但是进入利润表的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是未实现的收入,使得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额变得更大。而且长期资产公允价值上的损益与现金流量的差异时间更长,如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与现金流量的时间上差异可能更难把握。实际上,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等同于资产的实际变现金额,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不能等同于将来的现金收益,这样使得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额给报表使用者增添了新的难度,这不仅需要更多的会计专业知识,对新准则更透彻的理解,还需要企业披露更多的有用的信息。

(三)会计信息受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

会计上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经济业务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职业判断,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损益需要对业务的商业性质作出判断。除了存在唯一市场价格的公允价值,如股票价格,很多时候公允价值都需要判断,如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市场价格并非唯一,即便是同类型的房产,公允价值的连续获得性、满足可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等也不一定是一样的。除了判断以外,还需要很多人为的估计,比如,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估计可收回金额,其中未来现金流量和取得现金流量的年份带有很强的人为估计因素。

(四)利润表项目重分类的影响

除了会计准则变化对利润表的影响外,利润表项目重分类对一些财务指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突出的是投资收益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按照新会计准则,投资收益属于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从而影响了营业利润少数股东权益不再从净利润中扣除,使得净利润成为企业的实际利润,而不再是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

三、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

(一)公允价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式。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性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且在现实中,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却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导致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新准则下会计操纵的工具。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交易容易成为企业粉饰利润的工具。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应受到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也应相应制定制约和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和方式不合理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指出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此外,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摊销,没有强调按照法律规定年限摊销。新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与摊销年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予了企业会计处理很大的灵活性。无形资产不同于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摊销年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依,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浮动性大。新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强制要求直线摊销而采取在持有期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的处理方式。因此,个别企业可能会趁机把一些使用寿命有限的资产划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资产,以减少摊销费用,增加每其利润。

(三)企业合并的权益结合法存在缺陷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这表明,今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企业合并,很多都可以按照权益结合法来处理。由于权益结合法,不需要采用公允价值,其易于操作性越发明显。另一方面,权益结合法可能会给利润操纵留下较大的空间。上市公司往往在合并后,迅速处置被合并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资产,据此制造企业合并带来业绩显著提升的假象。因此,权益结合法可能成为个别公司进行企业合并的动因,权益结合法的蔓延势必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增长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将任重道远。

(四)会计信息缺乏前瞻性

新准则体系中我国的财务报告是一种历史报告,强调对已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而财务报告使用者总期望不仅获得其过去的经营情况,还可以获得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性信息,比如,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机遇、企业管理当局的未来发展计划、企业盈利性预测等,以便做出比较适当的决策来把握机会或规避风险。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告列示的数据信息仍局限于以往经营状况的简单描述,会引起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

四、新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为公允价值的使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以便公允价值的取得公开且方便,同时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运用建立更严谨和完善的管理、监督准则和制度,是新准则仍需要努力完善的地方。公允价值的需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等系统工程来解决,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逐渐保持与国际同步、公开的准则体系,我国现阶段还需要建立相应支持性市场和更完善的监督体系。这样,才能达到引入公允价值的真正目的,使交易经营活动的信息反馈更真实、公允。

(二)规范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和摊销方式

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摊销方式上,给与了企业比较大的可选择空间,对于这种空间,要进行管理和控制。摊销方式可以提供多种选择,但是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规定相应的选择。这样才能达到既灵活又充分适应各类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使得新准则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发挥到最大效用,且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的会计准则执行情况,不随意更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达到不良意图的会计操控目的。

(三)对权益结合法进行严格监管

由于权益结合法有利于改善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并留下了利润操纵空间,而被多数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用。目前,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从制度上防止企业利润操纵,而此时在缺乏相关规范的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方面的规定仍旧不够完整和全面,比如换股合并的会计处理仍无规范可循。要抑制新准则下利用企业合并权益结合法进行操纵,仍旧要从制度规范、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对于交易的实质性、资产账面价值的确认等等需要更严格的把关。制定和完善相关规范,充分披露相关财务、非财务信息,是目前的新准则体系下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新晨

(四)提高会计信息的前瞻性

企业间竞争加剧,经营风险提高,预测和了解前瞻性信息有利于经营者、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状况。预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是可以弥补没有预测信息的不足。企业应该根据过去的信息,采用前瞻性预测原则,分别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对编制的预测报表要有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以便提高准确性。目前条件下,建议借鉴美国公司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提供财务报告分析和解释时同时提供公司业绩和前景讨论及分析,包括对现在已知的趋势、事项和不确定性对于公司流动性、资本资源和经营业绩的重大影响的评估等。

参考文献:

[1]赫英霞.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