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8:43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效益;评估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2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成为当前的热门工业。由于此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其工程地点一般在一些偏远、地质环境恶劣的山区。因为不可预知的环境因素,工程施工前期做的资金预测与后期实际用到的资金总是相差巨大,而且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施工总结管理规定,所以,一般很难得出正确、客观的效益评估结果。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做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中,就将对水利水电水利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做详细分析,并且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问题。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在建立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上,在推广以应用FiDiC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运行还是处于不规范状态,而且业主单位在此市场条件下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动权,影响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有时施工企业改革时期各种显现的矛盾因为迫切需要施工合同来缓解,所以施工企业为迎合业主单位取标的意向,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在此情况下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施工企业若按常规的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方法,必将难以获得理想的利润额,甚至连预期的亏损都很难弥补。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H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的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

2.如何控制施工成本

2.1建立健全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

如果想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施工企业就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其中必须包括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同时还要规划成本管理流程,设计成本管理运行程序,更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确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考核方法,让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成本目标和责任把握明确,然后指导性的去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

2.2建立相应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做水利水电工程的人都知道,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而这两制的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如果项目成本算制没有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只是一个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如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就必须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程序。

3.工程效益评估的特点及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是在工程完工以后,施工企业通过对项目各个方面所做出的系统性的评价,估计最大效益。主要特点有全面性、现实性和探索性三大方面。全面性是指项工程评估涉及从项目投标到完工的全过程,内容包括项目投标决策、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施工的投入及产出比、项目施工的管理水平、项目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等。而现实性是指项目效益评价依据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数据或者根据施工进度的预测数据。探索性则是指工程项目效益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项目施工的效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总结出改进措施和方案,为以后提供借鉴。除了这三大特点之外,项目效益评价还具有反馈性以及局部性等特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工程效益评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科学原则,要依据客观、可靠的施工数据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对项目施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做出真实的总结,项目施工的管理者要对效益评价工作高度关注,认真核实数据资料,做出可信、科学的论断。其次是公正原则,项目效益评价的公正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价者的信誉,项目效益评价者必须客观、公正的对项目全过程做出综合性评价。最后是实用性,这也是为了使项目效益评价对领导者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4.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的内容及评估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大致可以归结为四大层次、三大类型。其中的四大层次是指目标、效果、指标以及因子四大层次,三大类型指的是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项目施工的具体过程以及项目所实现的效益。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项目目标实现程度,主要又含有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经济指标(包括利润目标的实现度、成本控制情况以及项目投资的变化率等)、项目施工进度指标(主要有工期变化情况以及施工进度情况等)、项目施工安全指标(主要有施工事故发生率以及安全事故的损失情况等)。第二个方面是指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指标,包括项目投标决策的合理性、项目组织以及设计的适应性、施工准备情况、资金到位情况、总体管理水平、项目施工对环境的保护情况等等。第三个是指项目施工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人均利益、相关人员的收入情况、社会对项目的评价、本项目在业界内的影响、周围群众对该项目的认可程度以及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情况等。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作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点、效益的主体、信誉的窗口,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选定评价项目、制定评价计划、确定目标与范围、选择适宜的指标、对评价的执行以及编制评价报告。其中,选定评估项目的标准有施工过程中曾发生严重问题的项目、具有代表以及影响力比较大的项目、对企业而言项目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以及相关领导认为有必要加以评价的项目。评估计划的制定要由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的相关专家组成一个专门的评价小组,项目施工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参与评价,以确保项目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小组成员应有经营、财务、技术以及安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项目的客观实际制定出详细可行的评价工作计划。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种科学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新型产物,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所以我们要制订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其可以发挥它的效益最大化,争取最大的成功。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科技的技术被研究出来,到时,就需要我们找出更多的方法完善效益体系,争取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2

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进步的快慢,农民的小康将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强盛;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有效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农田水利工程在综合效益评价中的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将涉及到水利建设的多个方面,要将经济、政治、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其复杂性就决定了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这就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或者非常固定的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下面我们针对在综合效益评价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政府建设急于求成

农田水利的建设,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政府主管,通过对建设规划、具体评价以及政府审批这一系列的工作,将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在很多地区的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过于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仅仅是考虑经济效益,关心是否会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会增加就业率等问题,就会对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最后会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二)综合效益评价方式呈现复杂性和滞后性

对于我国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在国内并没有非常健全和完善的理论基础,其综合评价工作在西方相关理论的学习中,逐渐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设特点和不同的发展现状,也使综合效益评价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和滞后性。

针对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讲;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在农田水利的综合效益评价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也有很多外来理念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水利评价体系,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方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线,零零碎碎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依据,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就似乎越来越重视,谁的方法更先进,而忽略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这种盲目学习和盲目攀比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就导致评价手段多、杂,整体质量滞后。

(三)综合评价标准不统一

正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综合评价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再加上综合效益评价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相关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评价工作的难度,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要更加注意对综合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在重视评价方法创新性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评价标准。

二、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在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在综合效益评价中,要着重考虑到其使用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基础,重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此我们将重点论述水利工程评价体系制定的重要依据。

第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综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第二点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思想,以此促进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第三点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第四点就是要根据同一类型的项目评价工作,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这样可以在日后的综合效益评价中增加可信度,提高科学性。

一般来说,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要重点考虑到三个方面的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这三点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是根据建设的投资与建设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而确定的,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实用性;社会效益就是水利建设要本着造福民众的目的,去方便人们的灌溉和种植;而环境效益,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在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评价内容、抓住评价的重点和核心,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水利建设的特点施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在此我们可以大致将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工作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构建。

第一方面就是要为评价工作设定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明确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全方位开展效益评价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南、北农业发展模式差距十分大,北方多以旱地为主,而南方多以水田为主,土地类型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不同,其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最终目的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目标设定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区水利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第二方面就是要求综合评价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地区的水利综合评价中,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综合评价误差的现象,甚至一些政府会为了降低投资标准,采用劣质的工业原料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评价工作的关键部分,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对效益评价中,有问题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处理。

第三方面就是要将评价工作分成几个具体的部分,明确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指标,以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性和使用性。

三、结语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农田水利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性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文中所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建设,根据文中所提到的相关建议,来完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使其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切实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超.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后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

[2]何宁彬.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水利设施效益[J].广东科技.2011(12).

[3]吕彤,吕辉,李文哲.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1(15).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3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措施;效益发挥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0-0021-02

目前,一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前后相继开工建设,骨干的引水、输水工程运行得到了保障,但田间灌水工程的建设显得相对滞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提高了末级渠系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田间输水、灌水条件,极大地缓解了干旱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工程型缺水问题突出而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大的问题。促进了节约用水,增强了灌溉保证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从根本上可解决灌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探索与创新工程建设与管护措施,提升安全运行系数、使用年限是项目决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等长久发挥的关键所在和重要课题,解决处理好此类问题,必须从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的细节、薄弱环节入手。

1 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他因素

1.1 防盐碱

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易表土返碱返盐,对渠道的侵蚀危害性极大,造成砼预制块表面的脱落。针对这种情况,在初设时设计成填方渠道,将渠堤抬高;在盐碱严重地区要采取化学改良措施处理,比如在渠道基土内加入石膏等元素改变土壤成分后夯填成型。

1.2 防冻胀

在特殊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下,有两种情况必须引起工程设计的重视,一种是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易返潮的地区。在夏季干涸,冬季形成沼泽或泉眼;另一种是田间渗水,主要是由于一些地区耕地在冬季9~11月份浇灌冬水而形成的。这两种现象,在冬季严寒的气候情况下加剧了渠道的冻胀程度。

以往的设计中,渠道抗冻胀设计采用基土置换法,换填材料为砂砾石。工程措施单一,在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基土置换法其效果不理想。一方面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适应、回避、削减或消除冻胀等方面选用适用且经济合理的一种或多种措施结合方案。在确定置换法后,要把压实干密度法联系起来,用压实和强夯提高渠床粘性土的干密度,降低孔隙率、减弱透水性,具有阻碍水分迁移聚集,从而削减冻胀能力,达到防止冻害的目的。另一方面伸缩缝不容忽视。通常都是沿纵向每8m设一道,采用沥青砂浆填筑。为了适应冻胀变形实际的要求,调整纵横缝的距离、填充材料,建议沿渠线方向每隔3~5m设一横向缝;沿渠周方向间隔1~4m设一纵向缝。伸缩缝常用的是沥青砂浆,在填筑材料上可择优选择焦油塑料胶泥、塑料油膏、苯板、聚氨酯、802型塑料油膏、聚氨酯砂浆作为伸缩缝填料。第三是如果条件容许,在渠旁两侧布置林带,可起生物排水作用,对降低地下水位、防治渠道冻害十分有利。

2 在项目设计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筹措以国家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资金筹措的比例为国家投资50%~70%,地方和受益群众承担30%~50%。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较慢,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自筹部分无法完成。为了确保工程建设一方面就让受益群众以劳折资,由于施工队伍的不专业,造成了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无形中降低了施工要求,很难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另一方面,因此,在项目中要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方案,探索其他的筹措方式,务必将自筹款按工期收到位,充分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同时,在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督查时,将资金、自筹款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

3 渠道工程配套必须满足于灌溉管理的要求

一些小型灌区往往是灌溉面积较分散,不连片。新建渠道较长而且灌溉面积少,工程投资大,效益不明显,因此设计标准较低,部分流量小的建筑物,如分水节制闸启闭设备、闸门配套较少或是不到位。在实际灌溉中,一些用水户就地取土堵闸口进行节制引水灌溉,造成渠堤被破坏,砼预制板沉陷,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久而久之对渠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毁、塌方。使工程达不到设计30年的运行期限,就必须提早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维修。为解决此类问题,应当统筹考虑,合理规划渠道,投资方面不能压缩过大,提高渠道其他设施的配套率便于运行使用,促使工程使用效益长久发挥。

4 严格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切实做好维护措施

4.1 确保工程投入维护资金的落实

目前,按照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的原则,支渠以上由灌区水管单位负责管理与维护,支渠以下水利工程交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自行管理,由协会负责渠道日常的维修、管护、保养、运行。维修资金投入单一,主要来源于水费,比如玉门市水管单位收费标准是0.084元/m3,其中0.004元用于维修。由于多种自然因素所致,使得渠道极易破损、老化,只靠基层水管单位或是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维修投入是不够的,因经费不足,投入有限,造成对部分渠道不能及时维修,促使水利工程效益逐年衰减,达不到3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在水利工程维护中,建立新型的补助形式,完善的投入机制,形成共同关注、运行良好的局面。同时,探索用水者协会、灌区、地方政府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确保工程正常使用,才能真正意义上缓解农业高耗水及减轻农民负担。

4.2 工程运行与灌溉计划相结合

合理制定渠道运行方式,混凝土渠道的冻胀破坏与渠道的运行方式有很大关系。一些地区气象条件较恶劣,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最大冻土深度达186cm。管理单位在制定冬灌计划时,在考虑这种不利因素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渠道的运行能力,冬灌不能灌得太迟,加上气象、天气变化的影响,致使渠道的冻胀加剧。要从管理上思考,解决缓解渠道老化问题的非工程措施。

4.3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重建设,轻管理。完善渠道运行管理制度,做好渠道日常的运行检查和维修保障工作,及时填筑渠堤、清除渠堤中杂草,防止蚁穴、鼠洞等破坏,建立灌前检查、灌中检查和灌后检查的检查制度,按照经常检查、随时维修、正常运行的原则,进行管理。同时,积极落实水利法规、法律政策,出台符合实际的工程管护制度,齐抓共管,促使工程效益正常发挥。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4

1.1具有明显的综合利用效益

综合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是指从综合经济的角度看,水利工程综合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功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形成了综合利用的多种部门,一般在水利工程的在众多部门中,灌溉、发电等是综合利用的主要部门,它们的要求和标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规模。是主要效益。像养殖、旅游等是次要的综合利用部门,是附带效益。主要效益是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能提高它的功能效益,也能提高它的经济效益。

1.2工程投资具有两重性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具有工程投资两重性的特点。水利工程的一般包括专用工程投资和共用工程投资,像灌溉渠道、厂房等是专项工程,像大坝、水库等是共用工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既包括专项工程,又包括共用工程。所以,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包括专用工程和共用工程两种投资。查阅多座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由于现实的需求,发电、航运等专用工程投资在总投资中比重较大,而大坝等共用工程的投资比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比如三峡水利枢纽,发电等专用工程的投资比重是42%,大坝等共用工程的投资比重是58%。

1.3资金报酬率和贷款率不同

资金报酬率和贷款率不同是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经济特点。由于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分专用工程和共用工程,国家的相关水利法规针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制定了有差别的资金报酬率和贷款利率。规定专用工程的资金报酬率为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共用工程资金报酬率为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规定专用工程的贷款利率为百分之三点六,共用工程的贷款利率为百分之二点四。因此,各综合利用部门进行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时,采用了不同的资金报酬率和贷款利率。

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成本核算

2.1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

目前在我国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进行经济评价时,采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三种:一种是用工程全部投资与主要受益部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一种是固定几个部门的收益,对一个主要部门进行经济评价;一种是既对综合利用部门进行单独评价,又对全部投资和全部综合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对这三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我们会清楚第一种方法对整个枢纽工程的利用效益进行反映,这是比较传统的经济评价方法,得出结论的准确性不高,比如部门多利用效益大的工程投资效果反而差。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有可能产生相似的结论,前提是受益部门对综合利用效益的贡献很大。一般情况下受益部门所占的效益比重受投资分摊比例影响比较大,这个比例要由多种因素来决定。例如根据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投资情况和效益情况,采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它的效益费用。传统评价方法是不可取的,效益费用比和投资回报年限的差距较大,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比较合理的。一般认为一个受益部门占总效益比重大时,采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合适。当主要受益部门较多时,采用第三种方法。

2.2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传统投资核算方法

传统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核算方法是按部门实际经济效益来进行核算,这种方法以各部门所需的专用工程投资为依据,各部门获得的实际经济效益比例是多少,就要承担相应的工程投资。

2.3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核算新方法

一个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多个服务目标,会产生多个受益部门。我国相关的水利法规指出,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应该由各个受益部门来共同承担。目前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核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介绍以下几种核算方法。

2.3.1按各部门占用指标的比例核算

这个分摊方法是专用工程的投资,各部门自己承担。对于共用工程投资,根据占用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资源比例进行分摊,比如库容、水量等。

2.3.2按各部门最优等效核算

这种方法是让最有等效代替工程投资比例,不是分摊共用工程的投资,二是分摊综合水利工程的投资。

2.4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计算

在对水利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时,因为采用的投资核算方法不同,所以综合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也不同。要做好各部门效益的计算,但综合经济效益并不是各部门经济效益之和。现阶段有许多学者在做部门经济效益的研究,提出了较多的计算方法。研究综合经济效益的学者较少,提出的计算方法也较少。一些学者为了计算综合经济效益,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部门效益加在一起就是综合经济效益,这种方法是传统型的,科学性不够充分。因为不同部门开始发挥效益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达到预期效益的也是不相同的。把部门效益简单相加没有考虑到这些实际差别,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如夸大了效益慢部门的经济效益,缩小了效益快部门的经济效益,综合经济效益也可能会偏大。因此,把有效期的工程效益总值和年值进行折算,可以更合理的反映综合经济效益。

3结语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配套性政策

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与问题,但是只要社会各界配合齐心,尤其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改革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水管单位加大执行力度,这样便会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良好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水管单位要内改企、分流人员,要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进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水管单位要按照国家关于建议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与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政策。

2.对于各种经济实体给予优惠政策

(1)对于那些能够实行独立核算、产权清晰转变为企业或新组建的法人水利工程经济实体,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经水利物价与财政部门认定并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可以享受三年内免交各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与免征企业所得税等。各法人经济实体在组建初期,水管单位可以适当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支持,在技术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优先考虑各经济实体参与单位内的项目开发。

(2)任何水利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公益,水利工程设施运转过程中,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性部分,如果在必要情况下,必须牺牲其利益承担必要的公益性任务时,其损失应该由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对其公益资产的损失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公益性补偿方法,对水管单位进行经济补偿。

3.公益性效益补偿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或多或少具有着公益性效益,此种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防洪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公民非商业性的休闲、对农业特别是渔业的支持,由于水资源状况不同,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水利工程中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并不相同。

3.1国外水利工程公益性补偿水利工程中公益性效益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回收,国外一些国家补偿公益性效益方面具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1)美国水利工程公益性效益部行机制:美国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与运行过程中公益性设施的运行费用的补偿均为政府或是联邦政府或者州政府,美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的水法进行,水法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中的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方法均有明确规定,且十分重视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公益性效益,在公益效益补偿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有效的机制,使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公益性效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来源都为各级财政资金。

(2)加拿大水利工程公益性效益部行机制:加拿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由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共同承担,对影响通航和国际活动的水体,由联邦政府管辖,内陆水体主要由省负责,主要特征是政府对公益性效益的补偿力度较大,联邦政府对公益性效益的补偿力度较大。

(3)国外水利工程补偿机制分析:各国水利建设项目的公益性效益主要体现在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和排水等方面。公益性效益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政府或中央政府、州政府、各级政府等共同承担;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数额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并不一致;公益性效益的补偿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投入的非回收的部分财政性资金与公益性设施运营过程中政府对运营费的拨付上,各国基本上都是采取划拨工程建设资金和每年拨付运营费用的方式。

3.2我国水利工程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研究。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效益,其工艺性支出与效益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进行回收,建立水利工程公益性投资与效益补偿机制很重要。公益性支出是为保障公益性财产的正常运行,确保防洪、排涝等社会公益任务所需要费用的支出,主要有公益性资产的运行维护费、管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用等,不包括公益性资产的折旧费。今年我国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水利政策,与公益性水利工程耗费补偿有关的规定有:水利工程水费、水资源费、河道工程维修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水文有偿服务费等有关政策。尽管我国已经建立水利建设基金,但由于数额有限,且地方财政资金很难单位,有关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并不能完全适应水利行业的投资需求,行业专项资金在水利行业建设领域的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1)公益性效益补偿类型划分:对于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和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承担公益的工程部分,这些水利工程为满足防洪需要大量弃水而导致的财务效益损失,并没有从政府部门得到相应补偿。一方面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的公益,如果这部分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势必会增加企业负担,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导致经营不善,最终影响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建议给予适当补偿;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遵循国家命令舍弃自身的经济利益如水力发电工程在下游极度干旱时,依照国家指令必须开闸防水灌溉农田,而减少发电量。视其损失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调动企业积极性。

(2)公益性效益补偿资金来源:财政性补偿,这是主要来源;服务性收费,这是辅助来源;资产性经营,这是补充来源。对于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公益性效益补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渠道获得,对于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应主要依靠财政性补偿;对于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首先应区分公益性效益资产,然后再依据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所占比例分别由财政和经营性资金工程承担;而对于经营性水利工程中具有公益性效益的资产补偿,主要由其管理企业承担,但是具体情况国家应给与一定的补偿。

(3)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的完善:目前我国水利公益性效益的补偿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补偿问题不够重视,现有体制存在弊端,补偿资金难以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动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中公益性资产的界定,确定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应分摊的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比例,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工程投资及产权划分标准和方法值得研究;为保证各项经费来源渠道畅通,补偿资金确保到位,应专门制定公益性效益补偿方法,包括补偿额度、补偿方式、资金来源、适用范围、使用的监督等。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政府负担与社会补偿有机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公益性效益的发挥与水利事业的健全发展;健全法律和配套法规,建立水利工程设施公益性效益补偿机制,以适应水利事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存在问题;措施

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也叫做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主要是根据水利工程国民经济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站在国民经济的视角来看,核算出需要投资成本数量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在对其经济效果分析的同时,还要对经济规范性进行评估。开展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水利建设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实现决策评估,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以及决策的可执行性。在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程需要的直接成本以及效益进行核算,还要对间接成本以及效益比较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核算出能够利用货币体现的有形成本以及效益,同时还要核算出不能够利用货币体现的有形成本以及效益。水利工程项目所支出的相关税金、贷款利息以及获得的经济补贴,都可以在国民经济角度将其当作内部移动支出,并无资源消耗或提升,所以,可以将其不纳入到水利工程成本以及效益中,但是贷款利息需要纳入到成本里。当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违背,在经济分析中,为了能够将资源的消耗或者提升进行真实体现,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将其真实价值进行展现,把亏损程度以及供应关系等内容综合考虑,从而核算出成本以及效益。

一、水利工程案例(个案)介绍

西宁市区北川河朝阳电厂引水口至门源桥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西宁市北川河下游,朝阳电厂引水口至门源桥之间,河道两岸修建防洪堤,治理河道长度7.743km,两岸修建防洪堤总长度15.44km,修建跨河大桥1座,退水涵管(洞)18座,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河道绿化面积26.85万m2,堤顶砼路面宽度5m,路面面积7.77万m2,河道预制砼护栏31.1km以及道路照明设施等工程;河道两岸修建截污干管工程,两岸截流干管总长约15.55km。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已将西宁市列为重点防洪城市之一。2005年12月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西宁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报告》,2009年1月完成了《西宁市防洪及流域管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以上两报告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复,本工程的实施是对以上两报告的全面落实,满足西宁市防洪总体规划的要求。

二、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结合上述工程案例得知,谈工程项目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的范畴内,并且经济评价主要把国民经济评价当作导向。评价需要结合当前颁布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相关条例。

(二)项目经济效益

在项目落实之后,西宁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市区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使得西宁市防洪标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地降低了河道带来的洪灾影响,对国家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工程生态环境得到稳定治理的同时,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有效地优化了西宁市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推动西宁市旅游等行业的稳定发展,避免由于河流的污染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落实,给河道四周的土地资源带来升值的空间,在经济收入带来提升的同时,还增强就业几率,从而给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敏感性分析对该工程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在工程投资以及效益发生改变时,就需要对该工程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幅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表2得知,投资增加10%、效益减小10%,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项目抗风险能力强。

三、当前水利工程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水利工程经济工作时,总是会出现不重视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来说,不具备充足的建设资金、建设材料以及建设设备,甚至存在一些区域没有进行资金配置,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存在众多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财务机制不健全,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导致资金占用、挪用以及私用等现象,从而给水利工程建设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影响。

(二)不注重过程和质量

一些地方水利工程在开展建设工作时,只重视其结果,没有过多关注水利工程的经济工作过程以及质量。水利工程相关部门主要注重资金的投放、管理工作由谁执行、监管工作是谁等,忽略了问题的实质性,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以及质量的管理没有高度关注,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三)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齐全、管理方式不合理等现象,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之后,没有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因为受到环境、设施条件以及资金等因素的约制,导致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标准普遍偏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结束之后,缺少监管和审计,运行效率比较低。水利工程在执行建设工作时,没有依照预期标准来收取相关的费用,导致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或者维修工作时,存在资金紧张的现象。除此之外,因为一些领域的有关部门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水资源污染以及浪费的现象极为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给水资源的高效运用带来影响。

四、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措施

西宁市位于我国青海东部,依山傍水,在青藏高原中面积最大。西宁市周边含有三条河流,第一条是湟水河;第二条是南川河;第三条是北川河,它们分别从西、南、北三个方向融入到西宁市,之后由东流至到小峡出境,构建一个四面河流谷地。因此,站在地形角度来说,西宁市主要呈现“十”字形式分布,屹立在河谷地段。西宁市在高原气候的范畴内,其具备气压小、日照足、降雨少、温差大等特性,是人们纳凉的最佳城市。多年来,西宁市虽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但要想全面提升西宁市整体经济效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根据《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编制),“十一五”期间对市区重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等措施,提升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西宁市更好发展。

(一)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将当前水利工程自身具备的优越条件进行综合应用,全面发展有关产业,例如借助西宁市水利工程,发展渔业养殖,这不仅会给水产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再例如,开展旅游产业,在水利工程周围种植一些植物,不但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总而言之,全面运用水利工程自身优势,推动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二)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本身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案对其进行规划和控制,并且结合西宁市当地实际情况,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对水利工程建设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从而极大限度地降低其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

首先,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在进行西宁市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能只重视工程主体建设,同时还要结合主体工程所需的配套设施要求,尽量做到水利工程各个环节都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其次,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根据建设流程来执行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招标的公开工作,防止暗箱操作的情况出现。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管,进而保证工程建筑满足预期效果。

(四)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要根据西宁市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思想融合到西宁市水利工程评估机制建设中,这样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现代性。其次,运用一些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拥有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可以结合西宁市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将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进行应用。最后,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具备的作用进行全面地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工作顺利的开展,同时还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结合西宁市当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总是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影响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而给西宁市水利工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司雪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经济效益评价[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01):54-56

[2]孙平.浅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123

[3]管新建,齐雪艳,吴泽宁,郭瑞丽.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9)50-53

[4]刘相良,郝艳广.浅谈水利工程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J].价值工程,2016(03)69-70

[5]高锐,侯连权.浅谈水利工程经济评价[J].民营科技,2012(02)197

[6]黄贤金,高敏燕,李涛章.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货币化评估———以南京市长江河道二期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中国水利,2012(16)52-54

[7]吴艺标.浅析水利工程经济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351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7

一、落实好配套改革相关任务

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定性定编,这只是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他相关任务同样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忽视。如严格资金管理、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推行营养分离、改革水费计收体制、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等。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面有效推进。关于乡镇水利管理站的改革问题。大家必须明确统一的是:乡镇水管站是基层水管单位,担负着防汛抗旱保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建设与管理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社会公益性任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这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从改革的具体目标来看,其改革的重点不是定性定编,重点是必须加强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强化职能,理顺条块关系。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工作职责需要强化

(1)要确定相关部门的职责。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性定编。文件规定:水管单位性质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好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编制,具体人员定编标准和编制数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参照上级有关定岗定员标准核定。

(2)要强化领导责任。各县(市)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改革实施方案的拟定和日常具体工作。凡改革重大事宜必须经领导小组集体审定。

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机制。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加之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

2、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具有多种功能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行管理中的各种运行机制。

3、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形成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的管理体制。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体顺不顺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而理顺管理体制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4、水利资产收益划分的机制

在水利工程的单项或单位工程资产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往往同时发挥出两种不同的功能效益,如水库工程中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放空设施等项目,既为防洪保安发挥作用,又为蓄水、养殖、发电、旅游等发挥作用。因此,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就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区分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

四、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具体实施的措施

1、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均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综合,其综合效益必然具有公益性效益和经营性效益,在公益性效益中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在经营性效益中表现出水管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

2、认真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几个关系。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

1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风险概述

1.1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进步的一项基础工程设施,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的基础服务性较强,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类设施,水利工程项目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内容通常是企业或民众的经营生产与生活的必备条件。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民众的日常消费存在着间接性的关联,虽然在表面上看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水利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投资手段大多为一次性大规模投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项目的进展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利益。水利工程项目相比其他类别的工程项目来说,它的经济收益周期比较长。为了避免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出现停产等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情况,项目的投资者需要准备足够的经济资本,以应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2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风险

现如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风险。水利工程项目目前在我国的经济效益风险管理评价,通常是先根据许多经济指标的预估值来计算出不同情况的经济效益估值,然后,在这些估值之间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计划。但是,由于水现象的原因,项目的经济利益和生产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能够让工程项目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风险评估时,应当结合项目实际建设的环境来计算实际的概率。

2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分析

经济风险评估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评价的成本和工程本身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根据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不同,这两项数值通常会发生变化,在评估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各种各样的危害,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评估时应当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将所建设的项目的经济风险降到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3结语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基本经济特点

从工程经济分析角度来说,水利工程综合利用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具有两项以上比较明显的综合利用效益。通常建有较大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有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综合利用效益,一般情况下,比较完整地综合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包括与防洪与灌溉、发电与航运、供水与水产养殖和旅游等项目,通常防洪与灌溉、发电与航运等部门是主要参与综合利用的部门,对工程建设规模要有必要的要求和影响;水产养殖、库区旅游一般为附带效益。我们所说的综合利用效益是指主要效益。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对丹江口枢纽实际效益的调查分析,其综合经济效益约为发电效益的2.3倍以上。但综合利用工程各部门的效益不仅在数量上相差很大,而且发挥效益的时间相差很远。例如,防洪一般在大坝建成后即可发挥和达到设计效益,发电在大坝和电站厂房建成后可以开始发挥效益,再过5~10年即可达到设计效益,灌溉和航运达到设计效益的时间往往需要几十年。

2、工程项目投资一般包括只能够为具体的某一特定国民经济部门服务的专用工程项目投资和可以为各个综合利用的各部门服务的共用工程项目投资。对于以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工程,大坝工程还具有防洪专用工程和各综合利用部门共用工程的两重性。根据对几座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实际资料分析,共用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80~84%。此外,综合利用各部门投资的投入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大坝、通航建筑物等项投资需在水库蓄水前全部投入,电站的土建工程投资也需在水库蓄水前投入,机电设备则可在开始发电后陆续投入。

3、各个综合利用的部门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中所采取的资金报酬率和贷款利率不同。根据有关规定:防洪、灌溉的资金报酬率为6~7%,水力发电、城镇供水工程为8~10%,贷款利率电力项目的年利率为3.6%,水利项目的年利率为2.4%。进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分析应根据上述综合枢纽的基本经济特点,采用既有科学根据,又现实可行的经济计算与分析方法。

二、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水利工程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分析。

1、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人为的管理是其作用发挥的最主要因素,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水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利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旱灾害,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虑,一味贯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而忽视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得许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虽然承包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却并没有考虑地方经济的接纳能力,不切实际,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现象,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陷入困境。可以说,资金不足是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直接因素,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则是根本因素。工程的主体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严重阻碍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其经济效益也就难以发挥。同时,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往往会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造成水体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使得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不成正比,本末倒置。

2、水利投资结构不合理

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其经济效益大致可以从防治水害、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开发水产行业三个方向获得。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防洪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上,对于其它两类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投资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收益低下。

三、促进水利经济效益的建议

我们应该在加强和改进水利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也要针对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找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得水利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这才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

首先,认真贯彻法律政策的规定,使得水利管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说水利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费用的计划,包括水利工程造价、水资源费用和工业水产水费等费用的管理,使得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其次,健全水利工程的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主体工程的建设,更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注重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中应该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计划,使得主体工程能够在配套设施的辅助下顺利进行。只有两者相互有序的配合才能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和投入后的严格管理。具体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相关规定执行工程的招标管理,尽量使得招标能够公开化和公正性,防止关系人情导致的不规范行为,严格保证工程质量。还有,关于工程管理的设计要根据地方实际的经济条件和当地自然环境来做出合理的设计,尽量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要求。另外,工程的承包要避免出现复杂的转包现象,这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造价成本,更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从中进行不合法的勾当,同时最重要的也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关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和监理项目的监督和跟踪调查,真正做到保障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

2、尽量科学规划和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

正如上面所说,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生活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尽量做好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合理计划就能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借助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大力发展当地的相关产业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的不仅是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更是为当地相关经济产业带来了机遇。这就需要当地人民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比如说可以发展当地的养殖业,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大的前景,还有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一种景观,可以利用水利环境来建立相应的旅游景点,当然还可以利用工程周围空置的地发展当地的林木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的综合提高,而且有效的美化了生态环境,做到了生态与发展两不误。

结语

总之,虽然水利工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其自身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水利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采取恰当的手段,寻找最佳的解决措施,使得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可以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许嘉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J].投资与合作,2013,(4):88-90.

水利工程的效益篇10

1问题的提出

草原生态建设中牧区水利作为基础设施,是通过灌溉工程,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饲草料,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牧区水利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一直套用农田灌溉经济效益计算法,即把牧草增值作为灌溉效益。这种单纯套用农田灌溉粮食增值的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没有把水利建设与保护草原和畜牧业结合起来,不能真正反映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因此,正确计算和评价牧区水利经济效益尤为必要。

2解决方案的基本思路

畜牧业生产是将牧草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畜产品为最终产品。而牧草属于畜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不能作为计算畜牧业的产值标准,只有通过牲畜转化为畜产品时,才是有价值的。[1,2]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牧区水利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应以灌溉饲草料地产量的增量和提高天然草原饲草产量的增量,转化为畜产品的增量和增值为最终效益,才有实际意义。依据草、畜物质能量转化原理,提出草原生态建设牧区水利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3经济效益计算。

3.1经济效益分类及内涵

草原生态建设中牧区水利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灌溉工程设施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重点讨论经济效益的评估与计算。图1列出了草原灌溉工程经济效益分类及其内涵。在上列效益中,由于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草原处于恢复和保护阶段,草原生态资本增值效益可视为零;考虑灌溉工程实施后增加牧草产量避免了畜牧业灾害发生,水利防灾减灾效益已在一级效益中体现,故不作重复计算。

3.2计算原理

根据能量流动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定律,天然情况下,我国处于生长期的牧草平均1kg干物质含热能约180@105J。能量从饲草营养级转换到畜产品营养级,总有一些能量消失不能被利用。目前,我国草原按单位面积草地上饲草产量的可利用量提供的肉、毛、皮主要畜产品测算,草畜能量转换率约为015%~1%。以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牧区典型草原调查数据为例,100kg干草含热能约180@107J,产肉0165kg、毛012kg、皮1/5张,含热量约14917@105J,转化率为0183%。[2]全国牧区每公顷草地产肉、奶、毛量约为118kg、316kg和415kg。[3]

3.3计算原则

(1)根据草原生态建设牧区水利不同发展模式,按工程/有无对比0的方法分别计算饲草料增量。(2)按照我国畜牧部门确认的草畜能量转化率目前为015%~1%,到2010年,转化率可提高到2%左右,分别计算畜产品转化量。[3](3)牧草增产量、草畜能量转化、畜产品加工为商品后的效益均应进行水利效益分摊。(4)畜产品价格应按当地物价部门有关规定综合分析确定,可分为牧民出售初加工畜产品市场价和深加工市场价两种。

3.4计算程序与公式

3.4.1计算程序

草畜能量转化水利经济效益计算程序见图2。

3.4.2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公式:

直接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式中:Bz为直接经济效益;Bj为间接经济效益;Yk为各种灌溉模式牧草干物质可利用量之和;Yi为牧草干物质增量;YiB和YiF分别为水利项目实施前、后,某种灌溉模式或天然草场单位面积年平均干物质产量;ai为不同灌溉模式灌溉面积;Kl为牧草干物质利用率(%),人工饲草为90%,天然草原利用率取60%;[5]Bi(u,p,g)为草畜转化为肉(毛、皮、其他畜产品)的经济价值;Bi(u,p,g)为草畜能量转化率,即牧草等值能量的肉(毛、皮等其他畜产品)的转化率;pi(u,p,g)为肉(毛、皮及其他畜产品)的单价;nz为直接经济效益水利分摊系数;nz=ncnx,nc为项目实施后通过灌溉饲草料地获取的饲草增量水利分摊系数(014~016);nx为牧草转化成畜产品饲草分摊系数,根据试验及测算为70%,其余为供水、管理、养殖及其他效益;[5]nj为间接经济效益水利分摊系数。即项目实施后,天然草场饲草增量的水利分摊系数,根据草场自然恢复所需时间、围栏设施,降低草原载畜强度等因素,水利分摊系数为0114~0121。

3.4.3二次效益

二次效益计算是在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已分摊给水利的那部分的畜产品进行增值计算。为简便计算,通常把直接经济效益的一个比率作为二次效益,称为二次效益计算率。该值利用畜产品的商品率、加工转化增值分摊比例等系数确定。[4]计算公式:式中:B2为畜产品加工转化为商品后水利分摊的二次效益;ki(u,p,g)分别为肉(毛、皮及其他畜产品)二次效益计算率;H为畜产品的商品率,取H为50%;ni(u,p,g)为某畜产品应分摊增值率的比例,以主要畜产品材料费占总材料费的百分率来表示。例如:制革厂的皮革产品增值中,皮革应分摊的增值比例。ai(u,p,g)为某畜产品加工转化的增值率,即畜产品经过工业加工后所形成的净产值与生产总成本的比率。例如皮革厂皮革产品的增值比率。通过调查,参照国内类似行业和部分省(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调查资料分析、汇总,提出牧区灌溉工程二次效益计算参数值,列表1供参考。

4经济效益计算实例

以5全国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6(以下简称5规划6)为例,采用草畜能量转化法计算经济效益。

4.1直接经济效益

5规划6给出牧草干物质可利用量(见表2),饲草转化畜产品量和直接经济效益计算见表3。水利分摊的直接经济效益为621683亿元。

4.2间接经济效益

5规划6给出项目实施后可利用天然草地提供的可利用饲草干物质增量约2237亿kg。转换畜产品增量及畜产品增值见表4,水利分摊间接效益为751116亿元。

4.3二次效益

根据二次效益计算公式,求得灌溉工程二次经济效益为151622亿元,见表5。

5经济效益计算评估

采用草畜能量转化法计算牧区灌溉工程效益,其直接经济效益较5规划6采用的农田灌溉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计算的经济效益(4918亿元)约增加25%,并提出间接效益和二次效益水利分摊值。这种计算方法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水利经济与草原生态建设、畜牧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客观地反映了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