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6:08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1

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较长时期内分别处于全球制造体系的低端和中高端,两者为互

补关系。但随着新兴经济体产业的不断升级,对发达经济体的中高端制造业产生了竞争压力,并不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这便造成了发达经济体实体产业空洞化的趋势。

从数据上看,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和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但中国工资成本较低,而美国劳动力工资成本相对较高,从而中美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很大。以2001年为例,按照现行汇率计算,美国制造业工资是中国的29.2倍,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19.2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工资增长率,还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中国都明显高于美国。扣除掉价格因素,1990年-2001年,中国分别提高了1.04倍和1.29倍。虽然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均快于工资增长率,但是中国的速度明显快于美国,扣除掉价格因素,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重,中国从1990年的1.00降低到2001年的0.66,而美国从1990年的1.00降低到2001年的0.81。由于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比美国更快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从而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产品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现行的中美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增加,从而表现出贸易顺差,而美国则是贸易逆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培养了大批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未来的潜力更大。据统计,200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有2300万人,而美国为1660万人,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远超过美国,并且中国大学生中理工类学生占50%左右,美国仅33%,中国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相当充足。而且中国科技人员成本仅为美国的1/5至1/8,这为中国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深圳比亚迪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其核心技术汽车电池方面集中了上1000名科技人员攻关,而美国这方面科技人员全部加起来也不足1000人。因此,该公司研制的新能源汽车敢于向美日挑战,这是巴菲特坚决看好该公司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实现产业大转移后,出现了实体产业空洞化的趋势。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8%下降到目前只有13%。自1981年以来,美国就再没有出现过经常项目顺差,并且在过去的20多年,贸易逆差从几十亿美元急剧扩大到2007年的超过8千亿美元。美国经济构成中高度依赖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和金融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顶峰时期一共占到GDp的78%。

自本世纪初科网泡沫破灭后,自80年代后期引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信息产业技术在趋于成熟,并向全球扩散。美国所具有的技术创新优势有所弱化,但高成本的劣势却突显了出来,美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已受到削弱。因此,2001年科网股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应有一个自然衰退的趋势,但美国通过虚拟经济成功制造了次贷泡沫,人为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期。

二、美国经济面临去成本的压力

目前市场高度关注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的实质是实体经济问题,因为这是由许多长期因素积累而成的结构性大调整问题。目前美国出台的各种救市计划都在力求解决金融危机,即使金融危机得到解决,实体经济问题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真正解决。

美国实体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供应而不是需求问题,因此,凯恩斯主义通过财政赤字刺激需求的政策不一定有效。但供应问题的背后是成本问题,传统的供应学派降税的方法可能也难以解决问题,因为劳动成本高,在美国生产不经济。

面对中国的竞争,美国经济将会有一个去劳动力成本的问题,即要降低工资福利,而这势必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对美国经济将形成较长期的压力。美国去劳动力成本有几个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降低工资福利,这会非常痛苦,而且会面临工会、舆论等各方面的政治压力;第二种选择就是那些高成本、无竞争力的企业大规模的破产倒闭,这有可能带来经济的萧条;第三种方式就是发行货币,贬值本币,以降低比较成本和实际成本,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有助资产价格的回升,减轻国际债务,因此,美国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可能性很大,这是由美国内在经济因素和国际经济格局所决定的。虽然这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格局,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滞涨或许比大萧条要好。当然还有第四种选择,那就是再推动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发挥美国的科技优势,恢复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现在还看不到有能象信息技术那样深刻而广泛影响全球经济的新技术革命,这也是很难速成的,即使有,也可能会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实际上作为一个综合的经济政策,上述几种方式可能都会综合运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采取大量发行货币应对危机的方式将可能是最主要的选择。如果美元大量发行,将迫使人民币升值,同时美元相对贬值,否则高通胀必将传导至国内。

三、中国将以提高国民福利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巨大的生产能力,但目前外需遇到了问题,外需增量部分基本消失,产能过剩的压力突显。这表明中国经济已面临东亚模式的陷阱。

在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中,通常会以牺牲国民福利来压低劳动力成本,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中国13亿人口之众,并且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继续实施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最终全球发达经济体的主要实体产业将被严重掏空,而中国自身也不过是生产出大量过剩的产品,这对全球经济将会产生极大的压力,也会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不利。这可能也是产生中国以及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原因所在。

因此,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那就是通过提高国民福利创造庞大的内需市场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增长摆脱对外需的过分依赖,更具内生的持续性,也会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平衡。

提高国民福利有着多方面的途径,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在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可以无限地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要转向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必然是一个障碍。因为中国的农村经济具有很强的自然经济特征,生产效率较低,加之缺乏社会保障体系,对商品的消费能力必然较低。

通过城市化建设以及建立广泛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一个重要的途径。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城市化建设还处于初中期,城市化建设本身存在缺位,应大规模建设非商品化住宅满足大量低薪阶层的住宅需求。城市化建设以及所带动的基础建设可以拉动投资,从而带动整个GDp的增长;城市化建设可以减少农村人口,有助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城市化尤其是都市化建设带来的人口积聚效应有助于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并可以改善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并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如果这轮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什么机遇的话,那就是这轮危机缓解了中国面临的资源瓶颈,为中国展开大规模建设提供了较低廉的资源。通过城市化建设逐步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必要的一个步骤。

城市化建设需要大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冲经济波动时的就业压力,不能长期依靠二元经济和人为刺激GDp增长缓角就业压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质就是将一部分供应能力转化为公共消费能力。中国目前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和生产能力,增加部分供应不是什么难题。此外,通过提高国民福民,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可以加快汽车消费普及,以及其它消费升级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展开大规模基础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可以代替原来由出口带动的产业链条运转,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可以为中国走上以技术创新提升经济效率的增长方式争取时间。

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上或许应实现三足鼎立,即高新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以技术创新的高端制造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解决就业,将第一产业劳动力部分向第二产业但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应在劳动生产率提高、GDp增长、就业和国民福利之间取得适度平衡。

从以上分析来看,只要有适当的经济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仍有内在的强劲增长动力。

四、金融深化将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要把中国在宏观要素积聚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优势,特别是要走以技术创新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则必须要靠一大批创新型的民营企业来带动。而金融深化对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是全世界金融约束较强的国家。但我们也可看到金融约束并没有妨碍中国经济过去多年来的高增长,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具有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在外需强劲的带动下,一直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方式高速发展,金融约束对经济增长没有太大的阻力。所以各方呼吁的利率市场化、发展直接融资等改革政策都是迟而不到。但中国经济要摆脱东亚模式陷阱,必须进入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以经济效率提升为主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金融深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推动力。金融深化或金融市场化可以真正让金融市场具有风险定价能力,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现有的政策格局下,使得大量金融资源向垄断型国企集中,真正具有创新动力的大量民营企业却无法得到金融资源的支持。所以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金融深化势在必行。

经过近几年的金融改革,中国的国有银行大部分都已改制上市,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大为增强,不良资产大大降低,盈利能力得到很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这在客观上都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深化政策创造了条件。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距发达国家金融体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和美国刚好相反,美国是金融业过度繁荣,而中国则是金融业发展不足,而金融深化是推进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融深化首先是国内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展债券市场等。同时金融业经营主体也将进一步实现市场化的多元经营,以扩展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国内金融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金融体系承受风险能力增强以后,将为金融体系的国际市场化即以汇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创造条件,中国才可望真正建立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从历史上看,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必然产生重大危机。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总会导致全球产能的扩张和过剩,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全球性的经济大调整,通常会表现为重大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这实质上是一个大范围的经济洗牌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会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产能,而具备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则将在危机后再度崛起,并提升其经济地位,形成新的经济重心。原有经济霸主的地位将被削弱,并走向相对衰落。

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大危机就是全球经济重心由欧洲向北美转移过程中的一次经济大调整,美国此后逐步成为全球经济霸主,英帝国则走向相对衰落。70至80年代日本开始崛起,向美国发出了挑战,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涨压力,美国普遍充斥了日本,但日本的经济潜力并不足以完成这一挑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而目前这轮危机则是经济重心从欧美发达经济体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转移的一次契机,同时也是对中国经济潜力的一次考验。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2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西方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5-0094-05

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其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湮灭,促使如何熨平经济周期,避免经济危机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已连续20余年未出现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西方某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通过宣扬“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等理论,试图论证资本主义具有自我完善性,经济危机将不会发生。但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无情的否定了这些西方学者的理论。

鉴于上述背景,本文拟对马克思与主流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比较,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起源及反思的研究,将不仅对认清掩盖在现代知识经济外衣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机理与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将对剖析资本主义实质,研判未来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马克思从根源出发解释经济危机的生成机制,不仅分析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本源,而且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推动力量进行了研究。本文拟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研究出发,对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推动力量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本源的追溯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只有完成商品价值实现中“惊险的一跃”,才能使商品生产流通过程延续,一旦商品价值实现环节出现问题,则之后一系列商品都会由于缺乏货币而无法实现价值,这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资本主义中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是则由“整整一系列关系”共同产生的结果,具体而言,它主要由生产过剩、需求不足以及资本收益率递减等因素影响。

在生产过剩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中,资本的逐利性驱使资本家尽可能的扩大产出,而导致生产比例失调变为客观规律。因此,马克思批判西方经济学家只关注局部个别部门的生产过剩,而并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存在总体生产过剩。而这种总体生产过剩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其发生具有必然性。

在需求不足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需求不足的内在矛盾。一种传统的解读是,建立在最大化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注定使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积累远高于工人工资。而资本家在收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将大部分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这将导致资本主义存在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与有限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但笔者认为,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还存在对马克思观点的另一种解读,即需求由消费性需求及生产性需求组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性需求的比重不断提高,剩余价值实现愈发依赖于剩余价值的再投资。但是只有当工人工资能够达到所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劳动的限度时,工人才可能被雇佣。因此,将导致社会总体需求的不足。

在利润率存在下降趋势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压缩个别劳动时间而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其导致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降低,与此同时,榨取剩余价值的难度将不断提高。为达到不断提高资本剩余价值总额的目的,需要不断扩大生产中的资本投入,从而造成市场整体的生产过剩。

综上,马克思通过将资本主义的矛盾细化为生产过剩、需求不足以及利润率下降等三个层面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生产最大化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本身即为“一个活的矛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二)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推动力量的分析

虽然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化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马克思同时认为,经济危机是在“一系列关系”共同作用下爆发的。在此,本部分拟对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推动力量进行分析。

第一,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对经济危机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个别固定资本更新而言,由于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驱动下,会利用固定资产更新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但固定资本更新所具有的周期性,将导致在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间隔内相关产品部门的生产过剩;二是对于社会整体固定资本更新而言,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决策的分散化,社会总体固定资本更新总额与所预存的折旧基金总额很可能不相等,这将为经济危机的爆发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长资本周转周期的产业也会由于与固定资本更新类似的机理,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第二,虚拟资本的积累。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能够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例如,当利率上升或股票增发时,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股票价格往往与居民实际持有财富总量相挂钩,即当股票价格下降时,其所有者的总支付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市场整体需求,这将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第三,非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消费较多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则在资本家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大。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时,人们首先会缩减非生活必需品的开支,这将导致生产非生活必需品的部门出现裁员,进而导致非生活必需品生产部门员工的需求降低,社会生产出现过剩。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生活必需品所占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这将导致出现经济波动时所产生更大的连锁效应,以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综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出发,以唯物主义的思想,通过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消费不足,即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研究,在第二卷中对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生产比例失调,即生产过剩的研究,以及在第三卷中对资本收益率逐步降低趋势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

在传统研究中,一般以经济危机的影响因素来自经济运行内部、外部或是兼有为依据,而分为内因论、外因论、综合论对西方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分类。这种划分方法能够较好得对各种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但是无法在时间顺序上反应出观点的演

进。在此,笔者将以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演进历史为序,追溯梳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自由主义学派等对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这样能够在观点归纳的基础上,较好的反应出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观点的演进。

(一)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

由于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确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否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具有较大的争议。在此背景下,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研究观点经历了由全面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不可避免性的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无危机论持资本主义无危机论的学者普遍持市场万能论观点,认为市场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从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会发生,其代表人物有萨伊、李嘉图等学者。

萨伊(Jeen-Bapfistesay)认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出售某种商品意味着购买了另一种商品,即生产某种商品的同时为与它价值相当的商品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渠道,所以总需求总是与总供给一致,不会出现普遍生产过剩下的经济危机。

李嘉图(DavidRicardo)继承了斯密“看不见的手”,认为个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并不冲突,从而他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归结为满足社会需要。此外,李嘉图接受萨伊的思想,认为生产创造了需求,即资本家通过生产实现商品价值后,无论选择个人消费或扩大再生产,都会产生价值相等的新的购买,因此,总需求和总供给总是相等。纵观李嘉图的危机理论,其建立在需求无限论的基础上,并混淆了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关系。

综上,资本主义无危机论认为资本主义不会产生普遍性经济危机,这与当时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初期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减少政府干预而扩大生产,其导致了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无危机论的观点,符合其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2.资本主义危机存在论与上述无危机论相对立的是危机存在论,其代表学者西蒙斯第(Simons)、马尔萨斯(maltmos)等学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矛盾,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西蒙斯第接受了斯密教条的思想,认为商品并不与收入完全相等。而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生产规模的无序扩大,使小生产者不断破产,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总体消费,最终导致商品价值无法实现,产生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导致的生产无限扩大化与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马尔萨斯认为当社会积累大量转向必需品的生产时,必需品的生产必将超过现有需求程度,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方面,不能仅靠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而应由地主、军队、官员等非直接劳动者创造与商品生产无关的需求,从而保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因此,对于资本主义而言,若要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平衡,则必须刺激非生产阶级的消费,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危机存在论通过分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是必然存在的。但是,由于出身及代表阶级不同等因素,导致持危机存在论的学者观点之间存在差异,西蒙斯第基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认为小生产者破产会导致国内市场缩小,产生经济危机,而马尔萨斯从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认为贵族等非生产阶级挥霍能够避免和缓解经济危机。

(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凯恩斯主义是在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全面否定萨伊定律,认为需求能够创造供给,并在“个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产出”以及“个人偏好”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凯恩斯(Keyhes)认为,“个人消费倾向”是由人的习惯、心理以及社会背景共同决定的,会随个人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当国民收入提升时,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不断加大,导致需求小于供给。而“资本边际产出”为新增的每单位投资可得到的利润,当资本边际产出高于资本的使用成本,即利息时,投资会增加;当资本边际产出等于利息时,投资将停止,在长期看来,资本边际产出是不断递减的,这也将是导致资本边际产出不足的原因之一。“个人偏好”是指个人基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投机动机等心理,偏好于持有―定量的货币,而非全部储蓄。因此,在货币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由于人们对于持有货币偏好的存在,会使利率保持在高位,导致投资不足。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是指商品总供给与商品总需求相等时的需求量。有效需求不足时,均衡条件下的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的就业量,是资本主义大量失业存在的原因。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认为其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在消费需求层面,由于经济危机时期对失业可能性的忧虑,导致人们不断减少消费,使社会总需求降低;在投资需求层面,由于货币总供给量不足以及流通速度较慢等原因,导致社会整体中没有足够的货币支付投资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尽快经济萧条的影响。其中,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准备金率或利率等方法影响市场货币使用成本,以提高市场货币供给;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和政府购买,并利用相关政策鼓励私人增加消费,例如,可利用适度的通货膨胀,使居民实际工资下降,促进消费。

(三)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随着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滞涨”爆发,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而出现了以反对政府干预为主要观点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强调以“无形的手”调节下的自由竞争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政府采用凯恩斯主义,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而产生的。而在新自由主义中,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派。本文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观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以弗里德曼(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认为由收入、边际资本产出、通货膨胀率以及个人偏好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当货币发行量高于生产产品总价值时,通货膨胀就会产生。但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而凯恩斯主张利用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的举措只能导致“滞涨”。而对于“滞涨”的解决措施,应采用只以货币供应量为唯一调节因素的货币政策,应保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同步。这种观点对于缓和资本主义矛盾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忽视了失业的产生以及解决方法。

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创造供给的论断,认为需求不一定创造供给,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于储蓄和投资的预期,从而产生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供

给缺乏,应通过减税、削减政府开支等措施,提高社会供给,避免经济危机。

新自由主义还包括弗莱堡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其都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由于政府遵循凯恩斯学派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应反对政府干预,提倡市场自由竞争。但是,在新自由主义对于“滞涨”现象作出相应的原因诠释和解决路径分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新自由主义下,由于资本家对于超额利润的追求,使资本的投入重点由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项目,这对于居民而言,能够依靠透支消费提前满足远期需求,对于资本家而言,能够提前支取远期收益,而一旦其中一项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爆发经济危机。

三、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研究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中对于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研究的比较分析能够看出,两种经济危机研究的根本分歧来源于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论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在经济危机可能性、起源以及成因等根本观点方面存在差异。

(一)研究对象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从经济现象的本质出发,通过系统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般性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这种矛盾的必然产物,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而纵观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研究,其以唯心主义出发,以资本主义永恒存在为既定研究前提,以具体阶段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导致研究观点与结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无论从萨伊、李嘉图等学者对于经济危机的全面否定,到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等学者对经济危机存在性的肯定;还是从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到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的危机应对策略,都反映出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研究仍停留在现象层面的分析,并没有接触到经济危机的本质,因此也无法对经济危机的起源与应对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

(二)方法论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对于意识行为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在物质生产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形成的基础,而经济关系中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经济主体行为和心理的出发点,所以经济主体行为和心理应当由物质利益关系说明,而不能相反。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因而不存在普世性的“心理法则”来指导所有市场主体的行为,也不能只用某一阶级的特定心理及行为描述整体,因此,应坚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经济关系人手对经济危机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

而在西方经济学在对经济危机的研究中,以唯心主义为方法论,普遍将心理因素引入研究之中,夸大了心理作用对于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使得对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过程的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例如,凯恩斯在对经济危机的研究中,承认资本主义存在供过于求的矛盾,但是,他并没有深入研究矛盾形成的内在机理,而是以市场主体心理因素出发来研究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这种利用唯心主义观点对经济危机进行研究与马克思的观点截然对立。

(三)研究观点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透过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表面现象,深入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通过在《资本论》三卷中分别对消费不足、生产比例失衡、资本收益率递减等矛盾表象的分析,从不同层面揭示经济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认为市场供过于求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而供求矛盾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矛盾的表现,剩余价值实现中的矛盾则是生产者的盲目扩张与消费者有限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最终得出经济危机中一切矛盾存在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与生产社会化。

由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既定前提是资本主义是永恒存在的社会制度,这导致在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忽视了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把研究重点集中于市场要素的需求供给关系、市场主体的未来预期乃至货币供给等视角,试图从上述微观层面人手建立规避经济危机的有效策略,此外,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自我完善性,经济危机是各种外部因素,例如政府制度规制等干扰的结果,只要避免外部因素干扰,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由此能够看出,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停留在对现象表面的认识上,其导致对经济危机的分析结论较为片面。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3

关键词: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周期经济现象经济危机

1、引言

2008年的美国经融危机危机几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由于这次经融危机的发生几乎上颠覆了之前的固化的经济理论,才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对之前的经济理论进行思考。美国的这次经融危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作为市场的有效需求还未出现的时候,过度的投机现象也会引起金融杠杆的破裂,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由于这一认识直接导致了对过往经济理论――只有有效的需求不足才能引起经济危机,而金融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附属品,这一逻辑的反思和否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经济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经济体系,甚至是完全“颠覆”了之前的经济模型,同样,作为过去的经济理论,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今天了。在今天这个提倡超前消费和享乐盛行的21世纪里,不再是将钱存入银行或者攒钱养老的社会了,现今的社会基本上已经步入了后现代的潮流,不在拷问“人生是什么”而是讲究人生如何度过的问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必定会影响经济和消费,经济和消费的改变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现象和情况。要保证经济平稳有效且快速正常的发展,就要对经济理论进行革新,以适应更多的经济现象和情况,从而以引导经济的走向和发展。

在之前的经济理论中,不管是在凯恩斯理论亦或是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来都不是单独出现的现象,它往往是被人们解释成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附属现象。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的产品很难卖出去,这有直接导致了生产的降低,而生产降低则又会产生工厂或者企业的裁员甚至是倒闭的现象,这样,企业的破产基本伴随着被银行收归和资产并购,而这样就会使得银行拥有过多的不良资产,而不良资产过多会阻碍银行的运转,从而导致银行的破产,大多数的银行的破产则直接引致金融危机的产生。一直以来这种理论一直在经济学上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但是美国经融危机的爆发则是由于过度消费才导致的,并不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的价格下降或者贷款着普遍违约而造成的经济的崩溃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产生又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不良反应致使失业、收入降低以及通货膨胀的现象才导致经济危机。

2、以工业化为前提的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将需求不足看成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在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及致力于压榨公认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创造价值和其所的工资是呈现对立的状态的,而工人的工资和其创造价值之间由于差距过大而形成工人的消费能力不高,导致市场需求不足,最后由于市场需求的减缩而导致企业的生产减低、企业裁员甚至是倒闭的现象。而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则将三种心理机制看成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他认为,在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增长中,由于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边际消费反而会因此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的现象也会随之而增加,但是随着这种投资的加大,投资所带了的利益也会下降,人们便会放弃投资,导致投资的减少;最后,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各种偏灵活性的需要也会加大,分工细化,导致部分产业的需求减少了。这三个因素致使经济越是繁荣但是其有效需求越会随之而下降,减慢经济的发展速度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由于其适应于当时的情况发展,在战后成为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并且,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被当做是指导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理论。但是,直到70年代末,美国经济上的“滞涨”现象的出现,使得这一宏观调控策略出现了危机,并且被很多持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美国的经济困境中,凯恩斯的经济策略是“罪魁祸首”。

不管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亦或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周期中,对于经济危机的阐释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那就是建立在以工业实体经济之上来进行阐述的。在他们的这一系列理论中是将债务和资产的问题排除在造成经济危机或者是金融危机之外的。直至2008年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才打碎了人们对于凯恩斯经济主义的迷信,动摇了其经济周期的根本性理论。虽然有很多人着力维护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而将这场金融危机看成是偶然发生的、小概率的事件来进行阐述,但是他们的理由往往是缺乏力度的,不可信的。当然,并不是说马克思或者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错误的,而是说现今的经济发展已经超出了这两位经济学家做预定经济基础――工业实体经济才导致了他们的理论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上的失灵。

3、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系中也不断的出现新的经济因素,近年来,在这些新的经济因素中资产市场对居民的消费和其他的经济实体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此同时,资产价格的变动往往会影响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会直接成为经济危机或者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从历史发展来看,1929年――1939年发生的大危机则是由股票市场价格的直接下降而导致的。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也再一次证实了资产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可见,当今资产的价格波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只有对这个因素持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实现经济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增长,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朝着金融化后者是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外,最早探讨此方面的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国家金融系统方面的不稳定向基本上是来自于企业为了投资效益而进行的融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仅是关系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金融发展也是有影响的,同时,伯南克也从内外部的融资成本方面来阐述金融市场因素对了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在我国,在90年代末,经济学家柳欣便致力于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的波动首次与企业的盈利之间联系起来,同时,再将由这种情况所引发的企业的负债情况的各方面变化同金融市场的总体价值之间的变化也联系了起来,通过这种联系性的阐释来描述经济危机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经济周期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演变的。柳欣的这种将企业资产的价格波动和以及货币政策和数量的转变一起纳入了经济周期转变的影响因素之中,这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和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得当下的经济周期的模型更加具体化和实用化,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以市场的有效需求以及各个行业的固定化的资本投资的周期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因素的理论思维,将金融经济、泡沫经济以及虚拟化经济中的关于各种投资、债务投机活动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来阐述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变化,这更加符合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以及未来的经济的发展走向。

4、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观念、思想以及社会思潮的改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而最为心理机制影响下的需求市场、投资行为以及生产行为等,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这就必然要求经济体系和模式的变化才能够和当下的市场更加贴合,也才能够更加拉动市场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传统的经济思维、金融模式下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以及当今的新的金融条件下,资产价格波动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来进行阐释,力图通过当下经济学家对于资产波动所引起的经济周期的变化来揭示新的经济面貌下,经济周期是怎样受到除了传统因素影响之外新因素――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骆祚炎.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研究进展[J].世界经济研究.2011(03)

[2]季益烽.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周期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4(03)

[3]张燕.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J].兰州大学.2010(05)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投机;机遇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75-02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谈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可以确切地说金融风暴已经结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现象也将进入底部,由此可以推断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导演的一场大戏。只能从一些间接现象判断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首先看这些投机分子选择投机的时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正是美国总统换届之前,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忙于换届,是应对危机最薄弱的时期;再看金融投机家们针对的对象,此次金融投机的对象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五年,美国股市已经出现高市盈率高风险现象;再看本次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工具,本次金融危机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直接工具是次级贷和次级贷衍生物[1],间接工具是宣传媒体。为了使本次金融危机能够达到金融投机家们的预期效果,可以说他们是挖空了心思,实际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化解次级贷危机本来是不难的事情,但是金融投机家们根本不给美国政府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为代价,利用媒体导向制造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恐慌来打压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利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000多点砸到6000多点。石油期货从143美元左右砸到38美元左右,有报道称专家估算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十多万亿美元资产的蒸发[2],那么金融投机家们通过做空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的利润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有万亿美元以上。至于说这些金融投机家们在美国证券期货市场通过抄底在未来的市场上赚取的利润更是高得难以估计。

二、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

文章开头笔者为什么说本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呢?其实这很简单,既然本次金融危机是针对美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一次金融投机,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只要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了,金融危机也就结束了。根据道氏理论,股市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从2009年3月10日起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三周,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美国股市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即使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还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投机家们将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形势好转的消息来刺激美国股市的上涨,这当中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有三点:(1)美国的经济基本是与证券期货市场同步的,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经济下滑也应当见底。(2)美国实体经济生产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破坏很小,只要金融形势好转,经济会迅速跟上。(3)世界各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了经济振兴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实施多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方案,根据本人在《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3]一文中的论证,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宏观振兴经济计划多数将刺激经济的增长。

根据以上三点本人推测全球经济3月份见底,四五月份将开始复苏,最迟6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3月份。

三、面对机遇的措施

1.避开政治阻击,抄底矿产资源。实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抄底机遇,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低价获取矿产资源的机会。众所周知,2008年之前只要是中国准备购买的物资国际炒家都会哄抬物价,但是目前如果中国大量购进矿产资源一般不会遇到国际炒家的价格阻击,这是因为如果国际炒家用哄抬物价的方法实行阻击,必然会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而目前正是国际炒家吸筹阶段很显然对于金融投机家们而言不希望迅速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所以国际炒家不会用哄抬物价的方法阻击中国收购世界矿产资源。但是国际炒家会用政治手段阻击中国抄底世界矿产资源,3月份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案就是政治阻击,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要学会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避开政治阻击,抄底世界矿产资源。

2.适度参与美国股市。一般来说股市的底部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因为国际炒家需要慢慢吸筹,以获取暴利。因此短时间内美国股市不会迅速走高,它会慢慢推高或震荡走高,这正是中国资金抄底美国股市的好时机,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中国资金参与美国股市最好以民间资金的形式参与,如果以国有资金参与美国股市很难获得发言权。中国资金可以学习日本资金参与美国股市的方法不求控制上市公司,只求影响上市公司。

3.做好准备,迎接外贸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影响很大,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也会迅速复苏,中国的外贸企业此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了解西方国家下一步的需求动向为新的出口做好准备。

四、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中国的在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先后有8只QDⅡ基金陆续发行并走向海外市场投资[4],其所选时间正是世界证券市场的高点,等于将资金拱手送给国际炒家。而当前应当是参与国际证券期货抄底时间了,我们的QDⅡ基金却一点募集的迹象也没有,这说明中国的基金管理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2008年中国的许多银行和大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参与了证券期货的买卖,买了个最高点,但是现在当世界证券期货市场出现了极好的机遇时,大多数中国的银行和大公司却不敢参与了。比较中国实体经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远远大于金融虚拟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虚拟经济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金融虚拟经济,提高自身金融虚拟经济的能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危害还会影响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因此虽然今后金融形势会有所好转,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回暖,但是,全球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企业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回暖,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外汇通.次级贷危机的过程[eB/oL]..

[3]胡小平.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

[4]经济通新闻.[QD追踪]表列去年至今8只QDii基金发行情况[eB/oL].gb01.省略.hk/gate/gb/corpsv.省略.hk/we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5

一、转型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从1788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2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28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回顾这些危机,尽管每次都各有特色,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危机的表现形式,但本质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基础都是生产过剩;金融危机往往是产业危机的先导;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极度投机;多数危机在自然状态下总是首先发生于那些对世界经济具有支配地位国家中的那些对国民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行业或部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在发生转化。

19世纪之前,由于英国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绝大多数危机首先发生于英国。20世纪美国主导了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心也就自然转到了美国。19世纪20年代之前,英国的主导产业是毛纺织业,生产过剩也往往突出地表现在这个行业,经济危机发生后,这个行业往往是重灾区。20年代之后,棉纺织业取代毛纺织业上升为主导产业。整个19世纪上半叶,纺织工业(包括与它有直接联系的部门)较之其他所有工业部门有绝对优势,所以这个行业始终是那个时代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它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对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19世纪下半叶,大机器工业和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使这些行业逐渐上升为可以与纺织工业并列的主导产业,并在19世纪末最终取代纺织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于是,这个行业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或产业,在二战之前主要是冶金、水泥、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二战之后到70年代主要转向汽车制造、造船、发电、石油、化工、电器等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房地产业、金融业、it产业等行业。随着这种转移,生产过剩危机的发源地也随之转移到相应的行业或产业。总的看来,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危机史表明,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和数量不等的银行倒闭事件,但总的说来危机还是最突出地表现在产业领域,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是最主要的现象,而金融危机仅仅是伴随现象,带有附加性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逐渐与产业危机融合起来,使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90年代以来,世界接连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引起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以来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金融危机。从2000年4月开始,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为起点,美国主要资本市场的股票指数出现狂泻,金融风暴席卷了美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一路演变成世界金融风暴和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给美国金融系统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冲击,造成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aiG、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政府注资救助花旗银行……,等等。在这些危机中,除了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属于单纯的货币危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危机基础上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尽管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其发生机制、伴随现象、本质特征有很大的相同性,即:(1)产业扩张与信用膨胀相互推动,在一些成长性较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新技术产业)形成投机热,并推动其极度泡沫化。(2)信用经济畸形发展,造成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3)生产过剩是危机的起点,生产过剩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以更加猛烈的方式反过来推动生产过剩危机走向深入,并使整个危机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危机。(4)主周期的长度逐渐向古典周期回归,同期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总之,这些新现象的出现,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转型。

二、转型的原因及转型后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属于信用危机的类型之一,它是由信用关系中断引起的强制性恢复。由于金融业建立的基础是信用关系,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的时候,一旦这个领域发生信用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说明这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信用关系也已经相当发达。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种情况表明,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信用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_。

信用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和发展,使交易关系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以货币为主逐渐转化为以信用关系为主,这种变化意味着商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信用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信用关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支配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而信用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如果从交换方式的发展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物物交换阶段、货币经济阶段和信用经济阶段。在物物交换阶段,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不借助任何媒介而进行,这种交换方式固然突破了自给自足的局限,扩大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它无法解决交换次数难以确定和交换目标难以实现的矛盾。货币经济阶段的到来克服了物物交换阶段遇到的困难,拓展了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遇到了在缺乏货币而又需要交换时无法交换的矛盾。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矛盾得到了解决。信用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交易工具、交易手段到交易行为,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关系也同样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信贷、国际汇兑、国际债券、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国际消费信用等等,总而言之,从民族国家发展起来的信用关系,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而向世界扩散,它使货币经济让位于信用经济,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商品经济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其内容,提高了其交易效率。因为货币和信用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对货币和信用关系的创新本身能够对象化为商品。在实物货币时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无论是一般物品还是贵金属,都是商品,只是因为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具有了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的出现,有了包括信用货币在内的信用产品,随着信用关系的不断创新,有了股票、债券、期权、票据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类衍生产品,这些信用产品,多数作为资本商品进入交易市场,成了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交易对象。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为资本积累开辟了道路。资本家可以利用信用创新为资本找到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如果说,在货币经济时代资本积累的出路和资本家消化过剩资本的基本途径是资本输出和技术创新,而在信用经济时代则主要转向信用创新。信用创新推动了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一方面表现为信用种类的增多,另一方面表现为信用链条的延长。前者增加了信用原生产品;后者增加了信用衍生产品。由于金融领域是信用创新的主战场,先进的创新手段、庞大的专业创新队伍,再加上多年的高强度创新,使这一领域的信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信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多数国家的信用产品市值规模远远大于同一经济体的实体经济规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信用关系的发展转化为资本的生产和扩张能力。它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了流通时间,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制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充分动员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只要信用创新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资本主义就会尽其所能地推动其发展,就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用形式。创新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也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技术基础,它-般包括技术、制度、组织、管理、金融创新等多种形式。对资本而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个别资本获得超额利润;通过技术发明和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加就业;通过延伸信用链条创造出更多衍生产品,促进了投资,分散了风险;通过放大杠杆的撬动作用使更多的大资本控制在小资本之下,等等。它在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创新本身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由于信用形式的创新,为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创造了条件;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而这又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形成消费热;消费热拉动实体经济迅速扩张并形成泡沫,而这又为虚拟经济及其泡沫化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来,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推动中,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杠杆交易使信贷规模极度放大,周期性地形成泡沫,又周期性地破灭,形成周期性金融危机。本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危机,它之所以首先表现为强烈的金融危机,是因为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大大地超过实体经济,当泡沫破裂时,其强度也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往往表现为剧烈的金融危机,危机使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狂跌不止,财富大量蒸发,恐慌蔓延,赔本效应凸显,消费急剧缩减,结果使起初不甚明显的实体经济危机浮出水面,这时真正的危机才开始了,原来的金融系统已经被拖垮,正在进行重组,实体经济进入破产、倒闭或重组阶段,下一个需要度过的阶段是萧条。萧条阶段往往是新一轮创新的开始阶段,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即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也是新一轮创新的物质基础。由于新周期的物质基础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含量上一般都高于上一周期,所以随着复苏阶段的到来,实体经济不仅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对虚拟经济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存在的主要领域,所以虚拟经济的创新也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主要表现为交易方式、金融产品的创新,近些年来,尤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最为突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还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购买力。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受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它可以独立发展。从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期权交易、合约交易、杠杆交易等交易形式的创新,以及多层级多种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使虚拟经济有了更大的独立发展的空间。由于虚拟经济的参与者、交易方式、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中经常伴有“羊群效应”、“博傻现象”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这意味着当事人受非理性行为的支配,很容易忽视系统风险,过度投机和使用金融创新,过度使用杠杆交易,造成虚拟经济的极度泡沫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体经济触顶回调,就会引起信用链条初始环节的中断,进而引起整个信用系统危机,形成剧烈的金融危机。

三、转型后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和传导机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产业危机周期”向“金融危机周期”的转型,虽然也受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因经济形态的演变引起,所以转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经济个体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经济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无限积累与扩张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传统意义上的周期性产业危机趋于缓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最近30年来竭力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一次趋于尖锐激烈。无独有偶,这一过程恰巧与信用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相重合,结果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其频率和周期长度再一次出现回归的趋势,其程度也在逐渐加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前,固定资本更新、商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推动是高涨走向繁荣的基本形式,尽管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信用链条短,信用关系较为简单,信用产品的泡沫化较为有限,而且多数间接地通过股市非理性暴涨表现出来。萧条时期,随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启动,技术创新与信用创新同时进行,信用资金起初主要流向那些成长潜力大、风险小的产业。到了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开始重点流向那些成长势头较为强劲、财富效应较为突出的产业,并且与这些部门的产业形成相互推动之势。高涨阶段,信用资金在继续大规模流向热点产业的同时,开始全面出击,既支持产业扩张,也支持商业繁荣,直至热点产业严重泡沫化,并最终走向破灭为止。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型后,产业、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信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与转型前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信用链条的延长和信用种类的增多,再加上杠杆交易的放大作用,使信用规模逐级放大,衍生产品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形成一个倒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否稳定,外来冲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关键在于实体经济是否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于日本、美国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三次转型后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其具体层面上的发生和传导机制存在差异,但其一般形式已经基本相同,即:第一阶段,金融系统深度介入扩张潜力较大的产业,例如房地产和处于发展初期的房地产业,使这些产业在金融机构、开发商、投机者、游资的合力炒作之下形成泡沫,与此同时,建立在这一产业扩张基础之上的信用链条也在延伸,数量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泡沫体。在这一阶段,经济加速走向繁荣,整个经济活动表现出普遍的财富效应,当事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化取向比较明显。第二阶段,极度泡沫化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拐点,泡沫开始破灭,随着物价下跌、利润减少、产品滞销,投资开始缩减。第三阶段,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信用链条沿着当初延伸的方向开始逐级断裂,庞大的虚拟经济开始倾斜、倒塌。第四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使危机进一步放大,并沿着金融系统、贸易系统向其他国家扩散,这种扩散带来了普遍的恐慌心理,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纷纷采取避险行动,从而出现了“羊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危机迅速蔓延、加速见底。

当然,以上说法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由于引发危机的直接因素有两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的冲击引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是由内部因素自发作用引起。内部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泡沫的自动破灭,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国际游资的剧烈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寡头裏挟长期以来用虚拟经济创造的庞大货币资本,像洪水猛兽一样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这种现象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四、基本结论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往往是那些对世界经济拥有支配地位和重要影响作用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那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行业或部门,它们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更替起着主导作用,总是最先发生危机,又总是最先摆脱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突出的周期性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6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规则波;经济危机;汇聚效应;色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3-04-28

作者简介:朱其忠(1969-),男,安徽淮南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202;云南财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1D33。

英国1825年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各种经济危机大致呈现周期性特点。苏绍智把经济危机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9世纪20至40年代,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1]。从这五个阶段的发展来看,经济危机源头从一国发展为多国,波及范围从少数国家蔓延到世界范围,从一国中的外贸部门扩展到整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高的今天,经济危机发生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世界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各国需要应对汇率、贸易政策及政治环境等日益复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的诱因和传导机制。从时间上看,经济周期的诱因研究出现较早,古典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外部因素观和内部因素观。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研究出现较迟,构建了若干经济计量模型,如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多源化”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突变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国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一国发生的事件很可能对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Uribe和Yue(2003)利用7个发展中国家数据,阐述了国际利率、国际传播和产出波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实际利率与整个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neumeyer和perri(2005)发现:虽然产出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波动大小不同,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与产出在周期中的协动性方面是非常一致的,而且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经济波动性更大;Leiwu等(2012)认为美国股市在次贷危机中不仅与亚洲股市之间有着依存关系,而且还具有传染效应,使得亚洲新兴股市对日本和香港的冲击反应过度。

“多源化”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单一因素的效应。Carlstrom和Fuerst(2001)构建了一个包括内生成本的RBC模型,该模型在交易子集的现金先期约束中引入货币,演示了内生成本是怎样改变货币传导机制的,并讨论了内生成本对货币冲击的放大和传播。信息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Zeira的研究(1999),表明由于经济信息的动态变化,在寻找投资机会的过程中将产生产出和投资周期。突变周期理论主要分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突变现象,混沌周期理论将确定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认为经济体内部即使没有外部冲击也会产生不规则的周期性波动。本文引入孤立波理论,通过对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经济波动的类型、特征以及经济危机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二、经济体的特征

由于经济体是由大量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小于要素内部的关系。所以,经济体的微观结构具有离散的性质,这种结构带来了经济体变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无形性。一是经济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些影响和作用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二是要素本身也不稳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经济体的无形性使得经济波动有时候具有偶然性,有时候具有必然性。有人发问:“为什么从向上趋势变为向下趋势时转变得非常骤然、剧烈,但从向下趋势变为向上趋势时却一般说来并无尖锐转捩点”[2]。

4.周期波动性。经济体的发展是在波动中前进的,且呈现周期性特点。一个完整的经济波动周期包括四个阶段: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因其运行像波浪一样,所以简称为经济波。周期性经济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横波是指任何与该波有关的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纵波是指任何与该波有关的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的波。由于所有经济体都是有边界的,这两种波经常耦合在一起,比较常见的经济波动周期有康德拉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由于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分别位于波峰和波谷,具有一定的能量,不断推动经济的周期性和非均衡性发展,如“曾为周期的危机,给予一个物质基础”[3],即促进了固定资产更新、工艺的改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下一次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线性经济规则波与非线性经济危机的特征

从表面上看,经济体内要素的变化是非正常波动,但实际上其变化具有确定的属性。从微观结构及运动来看,经济体内的各个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宏观结构及运动来看,每个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布是均匀的,两者的相互矛盾决定了经济体的运行过程既具有线性波动又具有非线性波动的特征。

(一)线性经济规则波的特征

线性经济规则波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一是经济体较为封闭,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二是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三是要素相互独立,横向联系少,且层次分明,如行业条块分割等。

1.线性叠加性。由于每一个要素的运动或变化都会引起经济体的波动,而波长可能各不相同。所以,经济体波动可以被看成是由许多不同要素的分经济波叠加而成的,称为合成波。较为稳定的合成波是一种线性叠加,即线性规则波,这种叠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叠加的,经济波参数(波长、波幅、周期等)均相同,在其传播过程中波形将保持不变;另一种情况是被叠加的,经济波参数各不相同,在其传播过程中波形将发生改变。

2.分层性。各要素之间联系在线性经济规则波中不太紧密,且发展速度也较慢,所以该经济体表现为分层波动,称为层流。经济体分层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形式,纵向分层分为高层经济体、中层经济体和低层经济体等,横向分层分为农业经济体、工业经济体、服务业经济体等,每一层次都是有规则地按一定方向(专业化)、一定发展速度做相对运动的,彼此不相混杂。

3.有序性。线性经济规则波的有序性既包含低级有序性,又包含高级有序性。低级有序性缘于经济体所含要素少、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所以整体性较弱,导致经济体发展速度缓慢。高级有序性不仅经济体所含要素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而且各经济分量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谐发展,所以整体性较强,导致经济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无论何种有序性都表现为经济体平稳运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非线性经济危机的特征

当线性经济规则波遭受较大冲击,且经济体发展处于加速状态时,其层流将会被破坏,出现了切向的速度分量,使各经济流层互相混合,该经济体逐渐从有序性转变为混沌、无序性,形成紊乱的运行状态,甚至可能出现经济“漩涡”,这种情况称为经济危机。所以,非线性经济危机所导致的能量、资源损耗要比线性经济合成波大得多。

1.非线性叠加。经济危机的产生并非是各分经济波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蝴蝶效应,放大了该叠加。一个微小的冲击,“甚至只是一个负面的新闻,也可能会通过放大作用对某一市场产生毁灭性的打击”[4],进而冲击整个经济体。这种非线性放大效应具有突然性,难以预测,人们常常用“爆发”这个词来描述经济危机的产生。

2.混合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是某些要素发展速度较快、脱离实际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各要素相互“缠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产生经济危机的经济体没有层次之分,而且各经济分量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都是极不规则的,有许多不规则的“漩涡”产生,使经济体各层相互混杂起来。它们不是有规则地做相对运动,而是以相互超越的速度发展,如“信用过度膨胀,是造成随即出现的1929年大灾难的首要原因”[5]。

3.无序性。经济危机的无序性是指经济分量的不规则波动,不仅表现为供给无序,而且需求也无序。“消费市场已经表现出奢侈过度的特征,这不是因为所有的美国人都对世间商品充满贪婪物欲,而是因为人们的购买力已经彻底无序”[5]。所以,经济危机也可理解为经济体的速度、各种属性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涨落现象。当经济体出现经济危机时,其要素除了作宏观运动之外,还要作不规则的危机涨落运动。

4.传播性。经济危机会传播,并以震荡的方式进行,这是因为经济体在受到扰动时所激发出的内应力,趋向于把该经济体恢复到原来的未扰动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果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可以更容易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其他国际金融联系等将该危机传输出去,使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程度降低,但却会在短期内、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引起经济震荡”[6]。

四、从线性经济规则波到非线性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所以,“产出绝对水平的上下波动(即古典周期)和产出增长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即增长周期)现象古已有之”[7],“历史经验似乎已经证明即使没有那些表面上被认为是起因的显著的外在力量,周期运动也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强烈倾向”[8]。以19世纪20年代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由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爆发过全面的经济危机,所以被称为线性经济周期阶段,其主要运行特点是经济规则波;在此之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均频繁爆发,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它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阶段被称为非线性经济周期阶段,其主要运行特点是经济危机。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9]。从长期来看,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以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都认为“没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失业”[10]。所以,“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着理论基础作用,“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留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1]。但是,“无危机”并不是说经济没有波动,而是指经济波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是一种线性经济规则波。线性经济规则波不仅是非线性经济危机的前提,而且还是其基础。正常运行的经济体如果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扰动,打破了原有的线性经济平衡,不平衡的部分就以一定的速度向经济体的其余部分传播,振幅一旦超过临界值,该经济体可能会变得很不稳定,导致整个经济体的震荡,演变为经济危机。内部因素包括技术的创新效应、固定资产的集中更新、金融领域的乘数-加速效应和货币的超量供应等;外部因素包括国际贸易、热钱效应、跨国公司等。例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房地产市场遭受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暴跌,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全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5%,美国某些地区的房产销售商忧心忡忡地注意到自己的房地产价格猛挫50%”[12]。因此,经济危机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伴侣。

五、经济危机的“孤立波”效应

(一)孤立波理论概述

“孤立波”一词译于英文solitarywaves,是由英国科学家罗素(J.S.Rusell)于1844年首先发现的奇特现象。1895年考特威格(Korteweg)和德伏瑞斯(DeVries)建立了有名的浅水波动方程,即KdV方程,并求出了该孤立波解。孤立波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既有非线性会聚效应又有色散效应的复杂波动系统,其借助能量守恒定律阐释隐藏于波动现象中的形状不弥散问题,从而提供了观察自然的新途径,并成为描述和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方法和数量模型。它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它的波峰越高,速度就越快,若有一低一高两个孤立波,低的在前,高的在后,沿同一方向前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高的孤立波必然会追上低的一个而发生“碰撞”(赵芳灿,1983)。碰撞会产生两种可能,一是弹性碰撞,即碰撞后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波形,采布斯基(Zabusky)和克鲁思卡尔(Kruskal)(1965)把这种具有类似于粒子碰撞后不变性质的波,称为孤立子;二是非弹性碰撞,即碰撞后原有的速度和波形发生了改变,这种波仍被称为孤立波。孤立波理论最主要的特征是波的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的综合作用,其原因是波的能量有限性,且分布在有限的空间或时间范围内。会聚效应将把不同行进速度的波集中在一起,形成“浪”;色散效应将把不同行进速度的波分散,使其消失。所以,两者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如果大小也相等则会形成孤立子。

(二)孤立波理论在经济危机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但只要把该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危机则不会发生。即使经济危机发生了也并不意味着经济体就一定会崩溃,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经济危机可以改变波动形状,使其慢慢地消失或传播出去。所以,政府干预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汇聚效应和色散效应。

1.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源于经济繁荣阶段,是经济体里企业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一方面,由于人员构成、文化、技术、规模等的不同,在“经济人”行为的推动下,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必然会产生差异;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在所难免。或因为消费者需求偏好发生变化,或因为领导者决策失误,或因为其他企业原因,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某种阻滞力。企业不同,阻滞力的大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经济越繁荣,阻滞力对企业的影响也就越大。当某一经济体或经济分量中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行进速度时便会产生会聚效应。特别是当一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另一些企业发展速度较慢时,两者的速度差异使得经济波在运行的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向前倾,且这种差异越大,经济波的前倾度也就越大。因此,在某一时刻,一些“排头兵”企业开始出现“崩塌”,从而产生经济危机。例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由占次级贷款市场7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破产引发的。

2.经济危机的色散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风险积累的过程。一方面,在此期间自动稳定器不断起作用,如比例所得税、转移支付、储蓄等,它能够减少各种干扰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即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从而使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另一方面,政府也会根据“凯恩斯原理”对经济波动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它包括“双紧”模式、“双松”模式、“松财政、紧银行”模式、“紧财政、松银行”模式等,以化解风险。由于这些机制和政策实施的范围、对象、条件、目的等各不相同,如与货币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与财政手段相比,货币手段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由于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和方向各不相同,使得不同行业中的各个企业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导致经济波在运动时改变它的形状,并弥散开来。所以,初始时刻出现的经济危机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弥散,以至在某个时刻完全消失。

3.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经济体,使其呈波浪式前进。根据会聚效应与色散效应之间关系的不同,可以把经济危机孤立波分为收敛型孤立波、平衡型孤立波、发散型孤立波。收敛型孤立波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大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短期的,波形是不稳定,它传播距离短,震荡性大,对本国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例如1990年前苏联发生的经济危机,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轻视了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协同作用,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平衡型孤立波即孤立子,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等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长期的,波形是稳定的,它传播距离长,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大。例如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就是因为它席卷了所有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使一些国家很难靠牺牲另一些国家来摆脱危机[1]。发散型孤立波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小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短期的,波形小并逐渐消失,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较小。例如1993-1994年发生在我国的通胀危机(24.8%),通过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1996年下降到5%,同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滑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97年仍达到9.7%)[13],并且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实现就业和经济的软着陆。在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中,会聚效应更多地受市场行为的影响,较难控制,而色散效应更多地受计划行为的影响,较容易把握,如某些国家采取诸如货币贬值、出口补贴等政策,产生孤立子,转嫁经济危机,从而危及其他国家。

六、结语

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它是由许多影响因素形成的单一频率的、单色的经济波叠加而成的。如果是线性叠加则称为线性经济规则波,如果是非线性叠加则称为非线性经济危机。不管是线性经济规则波,还是非线性经济危机,都具有周期性特点。非线性经济危机来源于线性经济规则波的非正常波动,它能够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国家之间传播,有时候很弱,有时候很强,可以连续地传播,直到色散效应而消失为止。在当今社会,经济危机的传播具有了新的特点:策源地多元化和小国化、策源点金融化和虚拟化等。通过把孤立波理论引入经济危机的研究,发现经济危机在产生、传播过程中具有孤立波特征。经济危机的孤立波分析有利于认知其内在的结构和形态演化,有利于决策者了解经济体里企业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对制订和实施情况,为化解危机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但是,对于经济危机采用的孤立波理论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缺少前人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探索经验。本文对经济危机的孤立波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作出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苏绍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论(上)[J].经济研究,1963(4):49-6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12.

[4]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

[5]狄克逊・威克特.经济危机与大国崛起[m].王水,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丁纪岗.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105-106.

[8]哈伯勒.繁荣与萧条[m].朱应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5.

[9]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42.

[10]宋玉华.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林洁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以理论解释功能分析为视角[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2):142-144.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

一、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和经济复苏政策,但其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冲击,复苏迹象甚微。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而引起的庞大债务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经济危机,具有相对过剩和消费异化两个层次。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等引起的问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各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其危害性巨大。因而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角度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二、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的动因

1.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研究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假定金融系统会平稳运行,以至于可以抽象掉金融因素。从现代经济学说和政策演变大势看,大危机后紧迫问题是如何在政策上加以应对,随后理论进展主线表现为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兴起与货币学派争论等。在危机根源方面,虽然也有奥地利学派在再生产迂回理论基础上提出信贷过度扩张理论、费雪过度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和左派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等,但是没有机会在透彻探讨基础上达到比较成熟结论。因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和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加深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发展中国家逐步选择开放战略并与发达国家经济南北互动构成当代经济全球化特征,其微观基础可以通过观察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与中印等新兴国经济关系角度进行。发达国家一方面推动技术和产业前沿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和外包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传统产业或特定生产工序;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和工序转移,并通过连带技术引进、学习效应、产品创新等途径实现追赶。从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一定时期内技术和产业前沿演变处于相对平静和沉寂状态,发达国家若对致力拓宽技术和产业前沿使命意念模糊或用功不勤,或者出于试图仅凭衍生品创新主导全球经济,则不仅不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带来全球经济带来灾难。因而应当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规律,并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和约束机制。

3.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从开放宏观经济和经济发展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并且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领域,比如说经常账户失衡与可持续性增长关系等问题。在主权国家没有消亡、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仍面临边境壁垒限制前提下,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可持续,对发达国家也不利。此外,从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可知过度相信金融优势为巨额赤字提供合理化解释理论假设并不正确。因而全球金融危机能作为重要经验素材进一步补充和验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

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由于资本家的逐利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由于国家政权是资产阶级掌管,因而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因而当生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工厂倒闭、经济萧条的衰退。

1.3经济周期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苏、高涨、危机、萧条的轮回变化。不断重复出现周期工商业繁荣、生产过剩、危机恐慌、经常的萧条、逐渐复苏,而复苏并不是长期好转的先兆,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和新的危机的先兆。运用该理论可知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产物。例如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前,呈现出房地产业以及金融业的虚假繁荣现象,在9.11之后经济复苏是新一番金融危机的先兆。

2.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由信息成本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不完美性及其后果做更深入的研究,其理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效率工资理论、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信贷配给以及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以下运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干预与监管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解释。

2.3政府干预与监管。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强调政府的干预与监管作用。而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弱化使得在市场失灵时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中的次级抵押贷款面向的是收入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潜在购房者群体,而房贷机构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又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发行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当信用风险的累积高息时代的还款压力,直接导致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资产受到严重侵蚀,从而直接导致金融危机产生。但金融市场层面的金融制度等只是给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以及过度的资产证券化以及较高的信用风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

3.新自由主义理论。

3.1新自由主义本质。新自由主义是建立在人本位价值观基础上的自由经济学,倡导产权明晰和自由竞争。新自由主义对于经济主体积极性调动、经济革命、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科技资源有着积极作用。

其主要观点包括:反对国家干预和计划调节,自由市场占主导的模式是最有效的;国家的职能是保护私人财产权和调节货币供给等有限经济职能;个人自由高于政治民主和社会平等;要求放松对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

3.2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解释。

3.2.1金融管制的缺失使得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新自由主义体制得特征之一金融自由化使得国家对金融市场监管弱化甚至缺位,而金融机构在利润最大化的驱逐下,不顾伦理道德约束,日益追求高风险的获利方式,因而金融创新过度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即金融自由化和解除金融管制,而对于缺乏金融管制的金融市场来说是及其不稳定的。

3.2.2贫富分化促使了生产领域过剩。由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特征还包括强资本弱劳动,使得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导致了生产过剩。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主张市场对居民收入的调节。而在新自由主义体制的条件下,工人和工会是处于资本博弈中得劣势地位,而缺乏援助以及相应政策保障,难以保证其收入和增长幅度。由于保证性住房建设不足,低收入人群只能进行借贷购买住房,因此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债务者,缺乏收入保障的群体,其偿债能力较弱,当不断加息使得债台高筑时,难以依赖微薄工资进行还款时,则集中爆发了信用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80%的财富聚集在20%人手中,美国的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没有进入生产领域,而投向了金融投机领域。而房地产的过热造成了房地产领域生产过剩,而其他领域消费也存在生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居民的收入过低而消费不足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

3.2.3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动荡。新自由主义提倡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经济动荡。.由于对金融机构的放松管制,资金任意流入流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靠其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推动更高程度的生产社会化,因而生产资料和金融资产向少数国家聚集,因而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亦进一步加大。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和凯尔斯主义等过时理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新兴的市场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资源和服务,而积聚大量的外汇储备。因而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波及至全球。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金融稳定性;研究

前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身上,金融专家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因此,只能说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运用

1.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危机的转变

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形式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差异较大。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受损,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使得我国房屋的价格不断的升高,人们在选择购房时,都成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奴”。随着房屋价格的飙升,人们无法接受这种高额的住房,在购买房屋时就会选择贷款的途径来购买,逐渐产生了资产抵押的现象。经过公允价值会计对其资产进行计算之后,固有资产都产生了贬值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逐渐成了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金融专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发表的不同意见,使得很多国家都减小了公允价值会计所行使的权利,减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着转变。

2.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周期效应,从而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的计算不仅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下降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在公允价值会计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时,往往会传递出经济受损的情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也促进了经济平稳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会反映出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同行业之间的巨大影响,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缓解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分析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时,公允价值会计都会从自身找到容易引起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产生了很多会计信息不全的纰漏,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对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我国会计界也要从根本出发,对内部的信息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要懂得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会计的行为,整理会计界的风气。根据反思也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很多的不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价格不一定能达到公允的标准,金融危机使市场的经济波动非常大,而企业的经营却没有那么大的浮动,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值的估测不准确,这样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和资金的适应。

二、金融稳定情况研究

1.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金融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货币的流通以及金融的管理都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中央银行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具有着维持金融平衡发展的责任,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货币要保持畅通的流动,解决资金运作紧张的问题,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也很重要,要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动,以便做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中央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好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的帮助。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很多行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在为危机担忧时,应该想出更好的方案来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只有我国金融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金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长远,实现我国经济壮大的发展目标。

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保持金融稳定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应该加大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合理的发展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正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才能更好的适应宏观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企业部门应该明确知道,金融创新是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可以抓住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的过程应该结合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创新出新的主体经济,根据现有产品具有的特征,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了金融的创新可以使货币更好的流通,更多金融交易的过程也更加简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不断创新出金融产品,增加企业的业务水平,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有限,给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破坏了金融稳定性。公允价值会计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随着金融专家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分析,逐渐探索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只是向金融企业传递了金融危机存在的信号。所以,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要全面的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原因,进而驱使金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25):102-103.

[2]丁友刚,梁冰.对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0,15(45):48-49.

[3]李明.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与实证会计研究--兼评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J].会计研究,2012,45(12):425-426.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0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85-07

吴易风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吴易风教授的研究工作起始于60年代初,他的第一部著作《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于1965年,经过长期精心的修改,于198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他的另一部经济学著作《英国古典经济理论》于1988年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此为开端,吴易风教授完成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论文,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一、对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1科学界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如何界定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中外经济思想史学者们一直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论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来看,资产阶级经济学一直拒绝接受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转化为庸俗经济学的论断。吴易风在《英国古典经济理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古典经济学范围的窄、中、宽三派经济学家的观点。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批判了西方经济学有意抹杀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界限,拒绝承认庸俗经济学的客观存在,揭露了西方经济学替资产阶级辩护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坚持马克思的观点,即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于1830年从古典经济学转化为庸俗经济学。当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着意见分歧。吴易风教授根据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划分的理论的论述,在经过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把英国古典经济学分为产生、发展和完成三个历史时期,确定了配第、洛克、诺思、康替龙、范德林特以及“斯密的那位匿名前辈”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时代的经济学家;确定了詹姆斯-斯图亚特、亚当·斯密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确定了李嘉图以及威斯特、巴顿、琼斯、拉姆塞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时期的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为后来国内出版的经济学说史教科书所普遍接受和推广。

2恢复亚当‘斯密比较优势原理首创者地位。西方经济学家和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普遍坚持这样的观点: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李嘉图是比较优势原理的首创者。吴易风教授根据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认真研究,提出了亚当·斯密不仅有绝对优势原理而且还有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在亚当·斯密著作中是以相对优势概念的形式论证的。这样,吴易风教授就指出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与亚当·斯密相对优势原理的一致性和继承性。不仅如此,吴易风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约翰·穆勒以及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括马歇尔、艾奇沃思、哈勃勒、米德、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等人对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发展”不过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庸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一步一步地去掉了作为比较优势原理的劳动价值论基础。吴易风教授还站到了一定的理论和历史高度,指出了比较优势原理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就是为英国殖民主义服务的理论。“现代比较优势原理”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为新殖民主义服务的理论武器。吴易风教授批评某些国内学者迷信比较优势原理,主张接受现行国际分工模式,认为今后我国仍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继续为外国打工。吴易风教授指出:“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方面是有优势的,但绝不能只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也不能只满足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要成为社会主义大国不能指靠人家,要破除迷信,自己动手,独立自主地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发,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进入科技经济先进的行列。”吴易风教授关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一国如何独立自主地建立本国的经济体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对于国内一部分没有深入研究过经济思想史的人来说,他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往往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同的现代经济学。面对学术界存在的这种混乱,吴易风教授引用西方有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词都还存在。自它们产生以来,涵义都有所变化,然而,两者基本上可看作同义语。”由此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同一门学科领域里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的两种对立的经济思想体系。

陈岱孙先生晚年曾题词“弘扬马列、锐意求新、借鉴西学、体察国情”。对此吴易风教授十分认同。国内许多经济学家都不主张全盘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而是要吸收借鉴其科学成分。但关键问题是确实有人以吸收借鉴其科学成分为名,行盲目照抄照搬其理论体系之实。那种把西方经济学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的人,在口头上也称自己是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有用成分和全盘照抄照搬其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吴易风教授用一个医学例子予以说明。吴易风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机体,这就决定了不能像器官移植手术那样把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或那个部分直接移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来。西方经济学中某些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在纯粹的形式上存在着,而是常常和庸俗的辩护性的东西共生,并紧紧结合在一起。对于这些,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其中有用的东西。”在这里,吴易风教授事实上为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理论问题:即使是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我们对它进行吸收借鉴也不能够没有革命性改造。这与吴易风教授批判学术界有人否认经济学的阶级性,主张西方经济学是普世的价值体系是相一致的。

19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二者谁应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实践的基础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关于“范式危机”的争论。一方认为西方经济学正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另一方认为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吴易风教授对此发表文章支持前一种观点,他提醒国内学者和广大读者,不要把西方经济学当作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础理论,更不要盲目地把连西方学者也批判和否定的洋教条当作真理在中国广为宣传。中国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理论。他指出,“必须记住,西方经济学并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象逻辑学或语言学那样的社会科学,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大量的意识形态成份。”他还系统地引证西方学者沃伦·萨缪尔森、彼得·怀尔斯的观点证明经济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并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学改革不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教科书就会成为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翻版,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可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洋行的小贩,我们的经济学领域就会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4如何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教授和王健教授合作的《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函数》一文,为科学地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众所周知,在数学领域里数学家用函数表示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把函数关系应用于分析生产领域里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吴易风教授肯定西方经济学家对函数关系的这种运用。他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能够用于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但是,吴易风教授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函数是以萨伊的生产要素论为理论基础的。吴易风教授秉承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一方面肯定了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函数关系描述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否定西方经济学家以生产要素论作为生产函数的理论基础。在该文中,吴易风教授建立了奠定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全新的生产函数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按照这种对待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否定观,吴易风教授分别在经济增长理论、产权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等重要理论方面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并进一步进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易风教授长期耕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育教学领域,早年他和高鸿业教授合作在《教学与研究》上连载它们的西方经济学讲稿,后来分别于1998年和1990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上)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下)两册教材。这部教材为后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统编教材奠定了基本的范式基础。2009年吴易风教授和颜鹏飞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率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编写了《西方经济学》教材。该教材不仅坚持了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对许多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也做了最新的介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一部优秀教材。

二、对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最新研究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有两件大事影响世界经济: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则是始于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吴易风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别对这两大事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1关于全球化本质的理论阐释。吴易风教授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全球范围内推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两种运动考察开始。通过对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起,至2002年6月八国峰会在加拿大举行止这样一段时间反对全球化运动的考察,揭示了推行全球化的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全球化的则是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和各阶层人士。他们之所以反全球化,据说是因为全球化加大了贫富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剥夺了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就是工业国家一手策划的、不尊重人的资本主义。

吴易风教授进一步考察了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的概念。在讨论全球化的问题时,人们大都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出发来理解全球化。西方学者通常把全球化定义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针对这个全球化定义,吴易风教授用大量事实证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或资源这种生产要素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无拘无束地自由流动,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可见,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的这个定义,并没有反映当前现实的经济全球化的实际。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全球化呢?吴易风教授以他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和宽广的视野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全球化: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和未来的理想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科学地证明,得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理想的全球化”将是无阶级的、大同世界的社会主义全球化和共产主义全球化。至于“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时,就已经做出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的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目的是“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吴易风教授深刻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企图使发展中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使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演变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吴易风教授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和发展时期的全球化和我们今天现实的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

吴易风教授认为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涉及经济、技术、民主和人权、法律、文化、语言等在内的全面的全球化。这些全球化内容既有反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的合理成分,更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妄图推销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同化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使世界成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图谋。因此,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对于经济全球化,吴易风教授提到要反对以私有化、自由化、非调控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要反对以私有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

当前,一方面,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前现实的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呢?吴易风教授认为,全球化的“利和弊都是对特定的主体来说的。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对谁利大于弊,对谁弊大于利。”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利益,全球化还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吴易风教授的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第二,在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一定要反对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名义下图谋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特别是图谋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第三,在扩大对外开放时,一定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为反对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地进行有效的斗争。

2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跟踪研究。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吴易风教授撰写了系列文章跟踪研究这一轮危机的文章,并于2010年把这些论文整理成册,出版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一书。

首先,吴易风教授用详实可信的资料阐述了从次贷危机到信贷危机,再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演进过程,深入探索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和根源。他指出起因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与美国经济中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以及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这一金融衍生产品有直接关系,这类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制造了次贷泡沫,其实质既是满足政客们建设“所有权社会”所需要的手段,更是金融寡头攫取高额利润的工具。次贷泡沫的破灭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信贷危机、银行危机以至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危机。由于美国主导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迅速蔓延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危机。针对这场危机根源究竟是什么?吴易风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危机的根源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危机,因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只有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只有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有那时,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才会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终结而终结。”

其次,吴易风教授以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论视角分析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这次经济危机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家公认这次危机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吴易风教授分析指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上升到主流地位,主导着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这一轮危机固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应看到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这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转而寄希望于新国家干预主义,以确保类似危机不再发生。对于新国家干预主义,吴易风教授的看法是:“与经济自由主义相比较,国家干预主义认识到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认识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失业、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等等的可能性,并认识到政府调节的必要性。这些是国家干预主义超越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所在。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充其量只能减轻危机的破坏程度,缩短危机的持续时间,或者暂时推迟下一次危机的发生,而决不能根治和预防危机的发生。这已经为危机的历史和现实所充分证明。”

最后,吴易风教授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他指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普及到哪里,美国所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通过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传染途径输送到哪里。越是“体弱多病”的经济体,就越是容易被美国金融瘟疫和经济瘟疫传染,而且病情越重,损失就越大。吴易风教授深刻地指出了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后,为什么美国经济恢复相对较快,而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却在很长时间内很难走出危机的原因。

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创新

1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新阐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理论任务,我国经济学界围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展开了又一次大讨论。在新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围绕着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理解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等等,学术界已经进行过多次讨论。然而,这一次讨论的问题却和以往有所不同。这一次讨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直接背景就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否包含资源配置问题。当时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一部分人彻底放弃以往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直接导向西方经济学,他们把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另一种观点主张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吴易风教授于1997年发表了《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第2期)一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吴易风教授坚持《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含了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但是,不能把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只规定为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吴易风教授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概括出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第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暂时性。”他认为,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关键,在于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一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吴易风教授将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置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之中确实有新意,对中国经济学界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以至于此后国内很多学者沿着吴易风教授所提出的这一研究思路阐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吴易风教授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根本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把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逐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属于西方学者所说的“逃避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源配置一般,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历史的、具体的资源配置及其特征。这样,吴易风教授就以一个更宽广的视角重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对于拓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对马克思产权思想的理论阐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如何改革的问题,此时,科斯的产权理论在中国大陆甚为流行。国内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无产权理论,因而主张要用西方的产权理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1995年吴易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1期发表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一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并主张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指导中国国企改革。

他认为,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即在揭示经济领域中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对立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阶级对抗性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权制度将被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所代替这一历史必然性和长期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据此,吴易风教授证实了佩乔维奇的论断,指出马克思早于科斯等西方学者以前一百多年就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他还认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是关于产权的性质、关于权利统一与分离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唯一正确的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指明了方向。吴易风教授指出西方产权理论是适应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理论,决不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国企改革的理论依据。吴易风教授对我国理论界有些学者主张照搬西方私人财产原则及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的几种错误的产权改革方案,进行了有理论深度、有说服力的批判。

针对以科斯等人的产权理论为主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泛滥,为充分论证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吴易风教授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科斯的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2007年,吴易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一文,从学术背景、方法论、理论体系、政策含义、历史地位等方面对马克思和科斯的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比较,证明了马克思产权理论是迄今为止真正科学的产权理论。他指出,“马克思证明,法律科学所研究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科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科斯没有生产关系概念”,从而“根本不可能揭示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本质”。吴易风教授以大量的史实证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以及产权明晰的私有化方案,即使是在她的故乡即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界也遭到许多人摒弃和唾弃的。这对那些不明真相的年轻学者无疑是一种警示,而对那些执迷不悟地贩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人无疑是当头一棒。吴易风教授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榜样。

3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的理论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模型化问题,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模型化呢?如果一提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就要理解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者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每一内容、甚至是每一段文字都用数学符号表述出来,那么,作为本质上是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然是无法数学化的。然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仅仅理解为一种数学化表述的趋势,也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的或主要的理论用数学公式或数学模型表示,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这个命题还是可以成立的。事实上,吴易风教授正是沿着马克思的主要理论部分进行数学化的。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率领他们的学术团队最近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该成果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3月出版。在该书《序言》中,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等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的数学化建设,但是他们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中的数学建设,并非数学方法运用得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相反,他们提出了使用数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的前提问题。他们认为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数学化,首先“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表达马克思原意的数学模型。按照这一原则,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所率领的学术团队分别对马克思的生产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价值转形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经济危机的现象篇10

关键词:形成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新兴产物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在此一个大的背景下,美国经历其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及恐怖事件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萎靡的漩涡之中,市场经济一片萧条。随即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经济措施救市,银行大幅度降低存息率以及调整基准利率等。国家的强力介入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美国经济开始趋于稳定,房地产行业一片繁荣。然而,从2004年开始,美国政府突然调整经济政策,短时间内大额度提高了银行存息利率。这一松一紧的政策对经营房地产借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一些投资机构的盲目介入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局势。先是美国本土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紧接着北美、欧洲、亚洲的各国也受到牵连,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本文将在此大背景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作出讨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

1.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2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金融行业一片繁荣。在这个大背景下,不断有新的金融辅助工具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金融工具就像一个无线的巨大网络把各种金融机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各行业的划定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势必增加相关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无法及时对各类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缺乏了政府机构的监管以及政策指引,无形中扩大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市场风险。因而相关国家政府机构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度不够,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成了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客观原因。从以前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政府在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力度不够,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引导。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自上世纪90年末,美国的市场经济就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各金融行业之间密切关联。但由于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是实行的各类型行业分开监督管理的政策。而负责监督管理的各个政府机构基本都是各自执行,行业监管之间配合力度不够,致使在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漏洞。对不断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管理不够重视,而且在监管过程中,没有及时丰富监督管理标准与准则,造成监督管理标准过于单一。

2.消费观念问题。在美国,政府是大力提倡民众合理消费的,但由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生活享受,过度消费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民众的收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只能通过抵押房屋建筑及其他物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随着时间推移,需求越来越多,而原有的债务在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的基础上不断添增其他新的债务,再加上美国政府对这种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节制,而是通过不断对外向其他国家出售债券,获取大量外贷以满足其国民不断增长的日益消费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发行的外债越来越多,同时国家购买能力与支付水平已经不能持平,造成国家信用不断下降,加快了这场次贷危机的爆发。

3.不合理的货币体制。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新的国际货币体制。开始之初,由于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这套货币体制在帮助欧洲各国经济复苏以及稳定全球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稳定和多元化发展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这套体制本身暴露出诸多弊端,也越来越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的货币体制制约了全球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小部分发达国家影响着全球经济走向的局面,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全球经济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而那“一小部分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现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存在很大的缺陷,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就是其中一点。在这种背景下,就很容易产生因部分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产生经济危机从而引起区部地区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到全球,形成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是这次次贷危机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而造成这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制。

4.其他原因。这次因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了冲击,尤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受影响最大。而次贷危机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政府没有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引导,加剧了本国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留下经济隐患。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应用,虚体经济迅速发展膨胀,形成经济泡沫,大大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影响

次贷危机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它对国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经营的影响上。次贷危机对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金融行业的混乱,银行倒闭,各投资借贷机构提高投资标准,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纷纷破产,国家外贸和以及出口也是大受打击。市场经济一片萧条,国家经济陷入萎靡状态。与此同时,因为经济问题所衍生出了的其他问题同样可怕,比如就业问题,由于企业大量倒闭,出现了大量人员失业的现象,市场经济不景气,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员便没有经济来源,迫于生活压力,势必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治安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国家应加大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力度,相关政府机构做好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各政府机构之间密切配合,做好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正确引导民众的消费观念,鼓励合理消费,杜绝过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