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5:56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

Xx艺林艺术培训中心xx科教文化活动中心

培训合作方案

第一部分合作双方概述

一、xx科教文化活动中心(以下简称“科教中心”)

Xx科教文化艺术中心是多馆合一的带有浓厚科教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展览区、表演区、培训活动区等。科教中心立足对东莞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普及,志在培养我市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文化,并以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其从小养成探究式科学思维模式,以达到放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xx艺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xx中心”)

Xx艺术培训中心是一所致力于书法、绘画、少儿舞蹈和美术高考的专业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大专业艺术院校均有其分支机构.艺林中心是有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具有正式办学资质的培训单位,也是东莞市指定的中国民间民族舞蹈和书法绘画考级中心。

多年来,xx中心学员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外众多的比赛上均获得过优异成绩;我们艺术中心更是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Xx中心拥有一支来自国内专业艺术高等学府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组成的教学队伍,他们经验丰富,绝对值得您的信赖.更值得一提的是,艺林中心为学员提供有专门的展示舞台,所有的学员都有机

会在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充分展示才艺。培训专业:舞蹈、拉丁舞、肚皮舞、现代舞、书法、绘画美术高考强化、跆拳道等。

三、合作双方优势比较

(一)科教中心的优势

1、区位优势:科教中心位于xx市中心区域,周边中小学所,幼儿园覆盖较多,中心交通极为便利,停车场所空旷,公交便捷。

2、广告优势:科教中心依托和路广告传播途径和xx广告平台,能够将培训品牌迅速扩散,获得广泛的认知度。

3、场地优势:科教中心培训面积㎡,拥有完备的培训场地设施。

(二)艺林中心的优势

1、品牌优势:xx中心为xx市知名艺术培训机构,有5年成功办学经验。

2、师资优势:学校有3人专家组,专职副教授1人,在读博士生1人,其余6名教师全部为重点院校专业本科学历。

3、管理优势:xx中心提供完整的课程管理和艺术推广体系。

第二部分合作设置介绍

一、合作项目:

中国舞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舞蹈的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等级,每一等级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相应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材具有专业训练的科学性、

系统性、全面性与民族性,同时还具有群众舞蹈的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与自娱性的特点。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舞蹈小组合、律动节拍、游戏等。

民族舞教材内容汇集了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主体动律及音乐等元素,分15个级别的单元课程进行教学,并根据幼儿至少儿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感知能力,将教材科学编排,组合教学,寓教于乐。教学剧目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具有愉悦儿童心灵的趣味性。

幼儿舞蹈项目让幼儿年龄段的孩子接受身体的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的训练,使她们的肢体更加灵活。同时能够模仿一些自然界的动植物形态,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授舞蹈基本功训练、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小游戏等,为扎实的舞蹈功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艺少儿舞蹈班、青少年舞蹈特色班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部位软开度训练,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表演。以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喜欢舞蹈、热爱舞蹈,提高班将排练舞蹈作品。

美术班学习线描画、彩笔画、水粉画,指导儿童画创作;学习静物、人物、风景写生,从基本线条、形状到色彩、构图,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并通过剪纸、拼贴、趣味小制作等让小朋友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悟和表现力,促进大脑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素描班学习内容:素描与色彩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从小学会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形态及色彩,通过临摹、写生、速写、默画等多种形式,学习静物、人物、景物素描与色彩写生的基本步骤与画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造型表现能力;通过相关艺术理论的讲授、名作鉴赏、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指导儿童画创作。

美术考前班学习内容:素描(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半身像写生与默写)、色彩(静物、人物、风景写生与默写)、速写(人物、风景写生与默写)。开展美术中考、高考考前辅导,为志愿从事美术事业的12岁的以上学生提供正规系统的素描、色彩和速写训练,并通过美术鉴赏、相关艺术理论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美术专业打好基础。

国画班学习中国画基础知识与笔墨基本技法,学习水墨花鸟、山水、人物画的基础画法,体验笔墨情趣,领略传统精神,指导国画创作,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书法班学习书法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的写字、执笔方法,学习基本书写技法。从临摹入手,了解书法基本笔划的书写,初步认识字体结构特征,认识笔顺和常用部首的写法,懂得结构装字。通过学习,传播书法知识,指导书法创作,培养书法鉴赏能力。

卡通漫画班学习内容:以线描为主,学习卡通人物、动物、植物、静物与风景的造型技法与表现方法,训练卡通绘画造型能力;学习色彩常识及绘画色彩艺术表现技巧;指导漫画创作,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二、合作方式:

科教中心提供场地,以及必要的教学用具及招生宣传。

Xx中心方提供师资和课程、课件、颁发证书,并进行证书考试认证等。

三、合作工作流程

1、双方进行合作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

2、科教中心根据项目特性,择时进行培训项目宣传和启动报名招生;xx中心进行课程、课件、师资及工作日程安排。

3、正式开课,双方沟通配合做好各自事务,xx中心方进行会场或者课堂组织与管理。

4、课程全部完成,双方根据开课前约定条件结算款项。

5、做好其他善后工作之后,全部培训工作完成。

四、合作投入和收益分配

一、承包式分配方案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一、开展职业培训是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2000年开始,职业学校的生源逐年萎缩,以至很多职业学校由于缺乏生源而难以生存。于是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大量的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数量急剧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普高迅速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学而优则上普高考大学,学而不优也要上普高考大学,造成了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不足;二是很多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僵化,设置的专业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使得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实践证明,改变多年不变的职业教育模式,实行多样化办学以适应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迅速、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以长春物业管理学校为例,从2000年开始,学校生源锐减,这一年新生入学人数只有100多人。2002年,学校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明确提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对口升学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从此,学校的职业培训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创办了物业管理员、物业管理师培训以及物流师培训等部级培训基地,同时又开办了其他各类的职业培训。截至现在,共培训各类市场急需的专业人员4000多人,同时,由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同步,使得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大幅增加,学校成功走出了低谷,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的要求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对于学历较低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率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职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是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培训必不可少。我国早已加入了wto,为了与国际社会接轨,我国很多行业已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即重要岗位要持证上岗。还是以长春物业管理学校为例,学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毕业生实行“多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为其就业做好准备。例如,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取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物业管理员证书。有了资格证书就如同有了就业通行证,提高了毕业生获得面试和实习的机会,为其进一步展示能力和才华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虽说证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证书是万万不行的。社会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让职业资格证书进入与学历证书并重的时代,因此,开展职业培训,让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就业率。近几年,由于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长春物业管理学校的毕业生都取得了一种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达到99%以上。

三、开展职业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很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进入信息社会“新经济”时代,“新经济”对多数劳动力的智能化要求将大幅提高,并促成劳动力结构与人才结构的急剧变化。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的农业人口可能从目前的50%左右继续下降到5%以下;无技术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可能从目前的40%左右下降到5%以内;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继续上升,并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并要求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更深、更广,需要更多的多元复合人才;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将进一步上移。面对数以亿计人的学习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四、开展职业培训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学习型社会要求新时期职业教育应是一种不断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教育,是一种不断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使从业人员能不断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提高其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职业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很重要一环。笔者在对长春市物业公司的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员工都想参加继续教育,以便提高自己的素质,但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有系统学习的时间。而职业培训恰恰为其提供了既不耽误工作、又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因为职业培训可以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使个人素质不断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以物业管理员培训为例,长春市物业管理学校从2001年开始成为国家劳动部物业管理员培训基地,从2002年开始,物业管理开始在长春普及,但是很多物业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物业管理,于是很多物业公司派员工到学校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物业管理知识。截至2008年,长春市物业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几乎都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数已占从业总人数的98%。

五、开展职业培训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

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而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核。持续的创新能力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而这种很高的职业素质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当前很多企业都有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的要求。企业既缺少培训基地,也缺少培训教师,而这正是职业学校的特长。因此,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物联网;一体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39-02

abstract:thepapergivesadetailed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teachingmethodinthecourseofinternetofthings.thestudyissuitablefortheteachingmodeofthecourseofinternetofthings,whichissupposedtoimprovethestudents'comprehensiveskills,hencetorealizetheteachinggoalofapplication-orient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internetofthings;theintegratedteachingmethod

物联网是目前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网络、分布式计算、移动计算等技术的基础上,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联接起来,通过无线网络采集实时动态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应用范围覆盖面广,人才需求旺盛。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核心,强化系统设计和软硬件编程能力,使学生具备专业核心竞争力。

1物联网专业课程特点

物联网专业包括了物联网传感技术、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网络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1]。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高级嵌入式技术(a8+linux应用开发)、ZiGBee技术应用及无线网络、物联网信息安全、Linux系统开发、云计算、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1]。

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软硬件课程。这些课程涉及面广、实操性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决定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应用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2物联网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物联网是新兴产业,物联网专业的创建时间短,涉及多个学科,物联网专业教学也处于摸索阶段,对本院物联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一培养目标,没有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由于惯性思维和自身能力的限制,仍然按照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而不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也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善于应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只注重对知识被动机械地记忆存储,不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差,走出校门也只是“半成品”。

2)教学过程单向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教师授课时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比如程序设计类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体系来开展教学,重点讲解语法、概念、规则,这些内容多抽象,难以理解,多数学生不能及时消化,而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按部就班的继续讲解新的知识,学生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自然失去了兴趣。

3)理论与实践错位

目前很多院校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分开的,在授课过程中基本都是先讲理论,后安排实践,且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实践课时远低于理论课时,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间隔时间也比较长,学生上实践课的时候,很多知识都已经模糊甚至遗忘了,教学效果当然差。

4)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理论课堂上教师主要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很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理论课没有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嵌入式类课程中,多数要用到单片机、开发板之类的硬件设备,很多教师讲解的时候都是纯讲理论,而不会现场实物演示,学生听得一知半解,更别提动手操作了。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思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他指出“教、学、做”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体的,“做”是核心,教学都要围绕“做”来开展[2]。简单地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其实质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重点,整合教学资源,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要很好的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需要以下几个条件:配套的教学场所、高技能的教师队伍和比较详实的教学实施计划[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职业所需必要技能[2]。

①建立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大学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它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培养生产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物联网的知识体系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物联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设计、开发、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能力,包括物联网节点能力、网关能力、传输网络能力和数据中心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集中体现在培养这些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电路基础、数据库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概论、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网络技术(无线通讯)、物联网上位机开发、RFiD技术应用、物联网中间件技术、智能设备应用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物联网产品管理与维护,实践实训课程包括:物联网认知实习、感知层组建综合实训、物联网上位机开发实训、智能设备应用开发实训、无线传感网组建实训、物联网项目综合布线、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需要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作为支撑,因此,依据专业核心课程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了物联网应用层、通信层和感知层三个层次,关键技术涵盖传感技术、接入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技术和安全技术的主干课程,结合实践实训课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的核心技能,比如专业核心课程中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网络技术(无线通讯)、RFiD技术应用等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实训课程感知层组建综合实训,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中数据采集层(感知层)设备的使用和调试;通过物联网网络技术(无线通讯)与物联网项目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中数据传输层设备的使用和调试。实践实训课程模块是根据物联网技术发展方向和特点,以“岗位驱动”的模式建立相关的核心课程、实训项目,以项目实训入手,让学生们快速地进入角色,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可以直接进入实践岗位。

②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界线逐渐淡化,课堂教学既包含理论,又融合了实践操作,对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培养或引进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教师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物联网专业建立时间晚,对口的专业教师少,尤其需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增加教师培训渠道,如:(1)校内培训,对缺乏物联网专业知识的对口教师进行集中培训;(2)国培省培,委派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各地物联网专业教师集体培训,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交流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校企合作培训,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了解企业的实时需求、运作模式和新兴技术,参与企业研发,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提高专任教师专业素质,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又有过硬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③安排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活动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强调理论教育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都需要有所转变,首先教学内容应该有的放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理论知识的安排必须围绕实践技能展开,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点,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其次教学形式应该从理论课偏多转变为理论实践结合,打破理论课、实验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学生也可以边听边操作,用实际操作强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4]。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变了过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状态,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连贯、自然地衔接起来,教学、演示和训练同步进行,教学方式灵活,课堂生动,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领会消化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④设计多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中的做还体现在安排与课程配套的实训环节。分析物联网专业的课程特点,优化整合其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确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实践、综合实训实践和创新设计实践,每个实践层次都有各自的实践环节,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大学生创新项目、物联网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等操作。

⑤创建灵活适宜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考核强调对教学实施的全过程的考核。对每个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实时跟踪,突出技能训练的过程控制。同时,不拘泥于传统笔试的考试形式,增加考试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性,考核以实际动手操作方式为主,更客观、更全面地衡量每个同学的综合技能及学习效果。

4总结

通过对物联网专业教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准则,研究适合于物联网专业的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从而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丽嵘.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5(9):67-71.

[2]朱大虎,王晓平.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1(3):11-132.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二、正文:

(一)实习情况:

1、实习时间:20__年6月25日——20__年7月9日

2、实习地点:青海省西宁市朝阳东路10号

3、实习部门: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建材储运公司

(二)调查的目的:

对于当代的本科大学生来说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学生“眼高手低问题”所谓的眼高手低就是指理论知识较强而实践能力不足,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公司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货物实务的具体操作,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公司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良好的市场运作;在这十天时间里我们主要感官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以及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

(三)公司简介

1、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西宁市朝阳东路12号,青海朝阳物流园区核心区域,配送公司是由青海物产集团总公司控股,与西宁钢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兰州北方石化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及员工共同出资在原省金属、木材、机电、轻化四个储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有全封闭库房37栋,4股总长2.5公理的铁路专用线纵贯公司南北,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各类现代化的龙门吊、电吊、汽吊、铲车、平板车可为省内外客商的各类大宗物资出入库,提供极为便利的装卸,运输服务。公司地处省物流园区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方便。公司内建有金属材料交易市场,西宁木材交易城,青海建材陶瓷市场,机电建材综合交易市场。现已有全国各地300家客户进驻市场。各类金属材料,木材及制品机电设备及产品化工及轻工产品建材橡胶及制品焦炭、粮食及矿石等产品。年市场交易额达11亿元,被评为青海省大中型商业企业30强之一。

公司具有一支经验十分丰富的物流员工队伍。以“优质、高效、便捷、周到“为服务宗旨,以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现代物流为奋斗目标。

公司主营业务:物资仓储、市场营销、代办铁路运输、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2、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企业理念:立足储运做强配送诚信服务创新发展

3、组织结构:

4、机电建材储运公司历年收入费用利润表

机电储运公司以储运玻璃、石膏板、地板砖、陶瓷等四大类建材为主导业务。1998年公司成立后,机电储运公司转变观念,从计划经济时期专业仓库的体制中走向市场。十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对库存结构进行调整,以多种形式招商揽储,成功地引进青海金源铝业,兰州玻璃厂等大型企业进驻,使经营物资的种类,由单一的机电产品,发展到玻璃、石膏板、陶瓷、铝粉等大类。实现仓储收入1710.7万,到发车6279节,吞吐量170万吨。客户也由原来的20多万户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万户,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

机电建材储运公司历年收入费用利润表(单位:万元)

收入

费用

利润

1998

85

53

32

1999

87

48.8

38.2

20__

113.6

68

45.6

20__

144

75

69

20__

166.57

79.31

87.26

20__

189.81

89.67

100.14

20__

240

154

86

20__

222.24

132.2

90.04

20__

237.48

147.14

90.34

20__

225

135

90

53

48.8

68

75

79.31

89.67

154

132.2

147.14

135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收入

费用

利润

(四)调查职工的培训与开发问题在企业中的现状

1、发现问题

(1)职工的文化结构问题

截止到20__年底,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人数由98年初的352人变化为281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到9人,中层管理人员22人,,股级管理12人初级职称人员由60人,中级职称人员有12人高级职称人员增加1人,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员有27人,本科文化程度增加3人,高中学历人员为总人数的10%。从上述数据可以表明职工的文化程度差距较大。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员工的技术的进步制约着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2)职工的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经济,最主要的是劳动力供给和老年负担两个问题。本世纪中叶会不会发生劳动力不足和社会负担过重问题,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储蓄、投资、生产、消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产生的影响怎样?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分析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决策选择。其三,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的重点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和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后,对政治生活和社会阶层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老年人口比例增大对传统、伦理、道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老年社会负担加重后,对社会分配、公平、效率,以及对婚姻、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等有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如何兴利去弊,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选择。

(3)职工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人生需要职业,职业需要道德。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可以帮助企业进步,也可以给每一位忠诚地服务企业的员工带来利益和幸福。职业道德随着职业的出现而出现,并且,其内涵逐步深化,其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越是发展,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就越迫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企业新风,要求各岗位各工种的从业人员掌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牢固确立服务客户、服务企业、服务他人的职业道德观。因而,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对于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要。职业道德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进步、走向幸福的明灯。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职业人生中,要首先做到“我为人人”,为他人、为部门、为企业而工作,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当今企业职业人生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从业人员处理工作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最高行为。

无论哪种职业、哪一级职位,工作的实质就是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中体现了为员工服务的思想,体现了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为员工服务,同时,每一位从业人员又在接受着员工所提供的服务。工作就是服务,因此,服务的质量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因而,职业道德对个人幸福、部门发展和企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等都离不开职业道德。由此可见,偌大一个企业,只有人人都讲职业道德,人们的生存与安全才有保障。职业道德像一盏明灯,最终能引导人生走向幸福。职业道德是企业“资产”,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把职业道德有机地融入企业文化里去,把职业道德凝结在员工素质中,虽然不直接表现为物质财富,但却是任何企业都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职业道德是企业“效益”,是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标志,决定了企业发展空间的大小。由此可见,从职业道德帮助企业,特别是企业实现效益的角度来看,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职业道德又是企业“效益”,离开了职业道德建设,企业员工素质、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将大打折扣,并失去由此而带来的资产与效益。

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得知: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的部分员工工作懒散,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做到按时上下班,集体主义感不强,没有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工作态度。这样不利于企业之间员工之间上司和下属的沟通,从而不能总结企业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4)职工技能方面的问题

公司作业流程:进仓:乙方提前一天将《入库通知单》传真给甲方确认;甲方收货时根据《入库通知单》上的内容逐项核对,(如货损,货差,货单不符将记入《进仓单》);二小时内甲方将《进仓单》传真回乙方后归档,月底制定报表。出仓:乙方提前一天将《提货通知单》传真给甲方,写明出货的时间,车队名和所提货品的货号,数量;当天车队携带正本《提货单》到相应的货仓,甲方根据乙方签字样本,《提货通知单》与正本《提货单》核对《出仓单》,并由提货方在《提货单》和《出仓单》上签字;完毕后甲方立即把已签字的《提货单》传真回乙方,并把《提货单》,《出仓单》归档。

在公司中,库存起着如下5个作用:1、使公司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2、平衡供求;3、使制造专业化成为可能;4、保护公司少演戏需求和订货周期的影响;5、在分配渠道在的关键界面间起缓冲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库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库存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库存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在许多具体的案例中,物流的整合、优化实际上归结为仓储的方案设计与运行控制。

2、分析及解决问题

(1)swot分析

优势:企业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仓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

劣势: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员工人数过于庞大,影响企业效益;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货仓的出租形式过于单一、死板,租金较高。

机遇:申博的成功必将给上海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的跨国厂商商品的周转必定要依托本地的物流企业。

挑战: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优化自身的作业流程,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设施降低成本。

有效的库存管理需要适当的流程、人员和技术。今后的库存管理,也不能仅依赖过去保守的管理方法,必须导入革新的理念,确立跨职能甚至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库存应该流动,不应只放在仓库和

工厂里,要从“静态库存”的管理转向“动态库存”管理,从管理库存转向管理信息,从“实物库存”转向“虚拟库存”。仓库也不只是“蓄水池”,更应发挥“编组站”的功能。这些变化意味着对从供应商直到顾客的供应链需要进行管理整合。如何使企业的职工教育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为工厂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服务,为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服务,为巩固发展集团经济服务,为提高职工素质服务,这是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对企业职工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集团领导苦苦思索的新问题.为此,他们在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体制,企业职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内容及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应在职工大学,职工中专,职工学校,政校,教育处五个教育单位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才培训中心。新组建的人才培训中心在运行的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①组织机构要集中,精简,高效。该中心下属的组织机构是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次论证,在集中教职工智慧和以往实践经验基础上设置的。它下设办公室和教务处.打破了过去块块管理,避免了分散多头领导,浪费人力物力的状况。

②教研室设置考虑到职工教育的层次性。由于职工教育的层次性特点和教学基地分设两处等情况,教研室设置也体现出了层次性和适当分散,在原有基础上设置了第一到第六共六个教研室,以便分层组织教学和就近组织教学。

③领导集中统一,分工负责.中心主任受厂长聘用,对厂长负责,任期二年。副主任由主任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厂长聘任,协助中心主任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④坚持必要的会议汇报制度。建立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学习碰头会,教研室主任例会和教职工学习制度,党团员组织活动制度以及每月一次的表彰好人好事制度等,以便研究问题,统一思想,交流情况。

⑤职工教育目标的组织实施。人才培训中心根据工厂的年度方针目标,在深入有关分厂和处室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制定适应生产经营,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横向联合等人才培训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按计划组织实施,每月进行检查总结,按照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来开展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

其次,应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这个中心来规划人才培训,把以学历教育为重点的职工教育转化为以岗位培训与技术培训为重点的职工教育.根据需要和可能,集团开展了十类教育培训工作。即:岗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岗位练兵和同工种业务竞赛,短期技术业务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国内用户技术培训,产品转让技术培训,岗位职务培训,国际用户技术业务培训以及学历教育等。

最后,应根据自己企业作为多品种生产试制综合性电子整机厂的特点,为了使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服务,在教育培训方法上注意了"六要":

①在教育培训方向上要对准需求。做到"三主动",即主动调研,主动适应,主动服务。

②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讲求实际。强调"三实",即实际,实用,实效。

③在教育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注意"三个结合",即长短结合,业余与脱产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

④在教育培训方式上要分层次。培训高级管理人员与培训生产工人,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各不一样。

⑤在教育培训的教材上要抓好自编教材。重视"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

⑥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上要专兼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得十分激烈,乃至可以说是十分残酷,面对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任何企业领导层,职工,都不会否认加强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制胜的一大"法宝"。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枝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产品迅速换代.为此,生产,计划与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售后服务的改善等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各级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它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对一个企业是如此,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又何尚不是如此呢难怪有专家多次呼吁:我国应尽快出台,实施以"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已不是一句口号,尤其身在市场竞争一线的工矿企业,工作人员,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集团的人们,更感不断"充电",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性。另外,近来培训已不仅仅作为一种提高职工素质的手段了,它还作为一种职工晋级,提升的有效激励方式。

(2)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有效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应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一,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都在遵循一个模式,即培训需要测评,确定培训对象,拟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法,估算培训费用,评估培训效果等程序.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企业时,其培训模式是有一些变化的。集团的一些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培训内容的设计以及培训方法的使用等,都是建立在自己企业特点的基础上的。这是我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改革,探索的"思考起点"。任何企业的人员结构,文化传统,组织方式,产品,营销策略等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建立在自己企业特点基础上的职工教育培训体制,内容,方式方法等才是有效的。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资的轿车生产企业,自一九八五年成立至今,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良好进展,轿车产量连年成倍上升。该公司已经顺利地闯过了艰苦创业的阶段,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多项荣誉,连续七年荣登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的金榜,连续六年位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五百家傍首,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外商高营业额第一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出口创汇的外商投资企业第一名。该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得归功于他们员工的高素质和全员培训体系。公司成立近十年来,已经有77%的职工,1100

0人次在企业内部接受培训,有21%的职工在国内的高等院校,如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第二工业大学以及吉林工业大学进行进修和深造,人数达3000人次,还有2%的职工得到了出国培训的机会,达300人次,该公司平均每天有3%的职工在接受培训。该公司实行的是全员培训,上至最高倾导,下至流水线上的职工都必须接受培训。公司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视,为他们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如自我发展,协作,组织发展,领导技术等。

第二,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应随着企业本身和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服务的,只有立足于企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职工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集团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就是为了适应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一前提是从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时刻不能忘的。

第三,企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各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本企业现有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以便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里,有个观念很重要,那就是:你必须坚信"人人都是人才",关键在于开发每个人的能力。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当然,在开发他们的能力时,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集团人才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形式多样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就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促进每个人的能力开发。第四,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它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无限的发展潜力。通过这一周时间对物流企业的认识实习,使我对物流的概念、对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由于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甚至还比较落后,要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可谓任重而道远。值得欣喜的是,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费用已超过20__0亿元人民币,并继续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陆续召开,也给中国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由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高级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如下几方面的专业素养:

①掌握现代物流知识②熟悉现代化的流通规则③熟悉现代流通方式④熟悉现代流通管理

⑤熟悉现代流通技术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⑦培养良好的客服精神

第五,集团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时,不仅进行业务能力,管理技能的培训,而且还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训,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领导,职工大都看好业务能力,管理技能的提高,而不注意思想道德,个人修为的升华,这是一个当今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殊不知,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个人人性修为"方面的传统在企业中还是存在巨大的"管理效能"的。要知道:做事讲原则,做人讲修为,只有将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修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众人的能力合为一体,形成坚不可摧的"团队","组织",促进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3、解决方法借鉴

目前,各企业开展的职工教育培训种类繁多,方式各异,其目的无外乎希望开发人才,提高生产力,健全企业知识,达成企业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职前训练和在职训练。

1.通过各种方式招聘进来的员工,即使学识丰宿,见闻广博,但由于缺乏特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与认识,必须加以职前训练,才能符合任用的条件.职前训练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建立新进人员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与友谊,让新进职工知道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前途是联系在一起的,促使他们愿意为企业目标衷心效劳,全力以赴。

(2)培养新进人员职务上所需的特定技能,让他们了解工作方法与内容,并努力掌握新技能,从而能胜任当前的工作。

(3)加强团队精神,使新进人员与原有员工迅速增进友谊,培育"团体"概念,以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服务精神。

(4)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脱离理论的局限,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法则。

(5)进一步确实考察新进人员的才能,专长,以便任用时,充分量才录用,发挥潜力。

职前训练基于以上的作用,因而用之则能提高管理效率,发掘并鉴定新进人员的才能,以补招聘方式之不足,不断改进求新,以奠定培训制度的基础标准,使任职人员得以活到老,学到老,随时于工作中吸引新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

2.在职训练是由于社会发展,学术进步,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增进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环境。一般而言,在职训练能起到下列积极作用:

(1)保持及增进现职人员的知识能力,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

(2)发挥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技能,增加工作满足感。

(3)促进团体合作,传授安全训练,协调人力供需,养成员工尽心尽责的品格,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

(4)减少无谓损失与浪费,降低缺席率与人事流动率,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消除员工的抱怨。

总之,企业必须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它超乎资金,时间,设备之上,而切合企业所需人才,必须由企业本身采取教育训练措施,并使培训与企业目标,管理方向相一致。

当然,为了适应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训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有言教法,身教法,境教法和实例研究法。

1.言教法:即以语言启示,如:讲演,讨论,会谈,讲评等方式,传授之,陶冶之,以授予概念或革新概念,然后用讨论方式检讨辩论,以沟通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身教法:即以示范,体验,协作等方式,帮助受训人员形成自我意识,以养成正确的习惯,态度,技能,行为,如活动指挥,生活辅导,共同作业等。

3.境教法:即运用情境之影响力.例如自然观察,社会调查,固体活动,工厂参观,文物展览,放映影片等,使之在动态环境中体验,顺应,从而达到教育训练的目的。

4.实例研究法:此为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创制,目的在于让受训人员对工作实际案例,作广泛深刻的思考,研究和学习.其具体内容为提出实务问题或个案,由大家讨论,提供意见和解决方法,交换经验,沟通思想,可以让一人担任主席,引导讨论的进行。

以上四种方法,具有普遍性,如何使用,应视实际需要和训练内容而定。就目前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培训:

1.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培训,使企业职工认同企业所特有的组织文化,如企业组织的理念,规范,价值观念,目标等。

2.通过多种形式,如聘请专家讲学,产品革新,同事间广泛交流等,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技能,管理技能和创新技能等。

3.通过心理辅导,调整员工心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和企业应战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企业组织的团队建设。

就是说,我们的企业不仅应加强广大职工的智能培训,亦应加强各位职工的"情绪调控能力"的培训。做好这几方面的培训工作,将有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为此,企业的培训工作应做到全员性,制度化,终身性,针对性及超前性等。

三、建议:

1、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里的员工们,大多部份都对电脑一知半解,而且他们只要一遇到电脑设备故障或是当机,就都束手无策,只能依赖他们的上游公司用友软件来解决这些电脑当机的问题,这样会使青海物产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部门浪费掉宝贵的时间.所以最好是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里能够有几位受过电脑训练的员工,这将可省下许多时间。

2、应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

抓,实现与工厂、销售计算机信息的联网,以及以上海市区配送为主辐射华东地区的运输配送网络。3、应多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应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4、招聘和培训相关人员。从岗位的角度上看,由于物流信息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因而需要组织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与实践背景,较好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同时他还要十分熟悉所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总之,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仓库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为此仓库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其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对象不仅仅是新进员工也包括仓库老职工.只有获得良好培训的员工才能正确实施和操作管理系统,发挥其优越性来。所有的发展培训规划必须制定成文件其内容必须包括培训部署、流程、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规模、培训材料以及师资来源、考试大纲、深度培训规划等,有意识地在培训过程中创立旨在激励仓库职工之间的平等竞争机制。

目前物流中心正面临许多问题,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如何把握住这三块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物流利润太低,仅占5%,如何把利润搞上去。面临一系列的难题,物流中心还得多借鉴国外的物流策略,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益。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物流企业;员工;培训

中小物流企业面临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对员工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具有更多更广的知识,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同时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得到较高收入的机会。极大地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综合效益,为企业提供人力竞争优势。

1培训实施目标

1.1员工培训目标

员工培训目标包括三个主要内容,首先,员工做什么工作,可被接受的工作绩效质量标准体系目标;其次,员工的培训成果考核目标;最后,员工的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条件目标。目前物流企业的员工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明白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不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导致员工培训体现为没有计划,走形式,实施困难,评估毫无意义的结果,所以,员工在培训前必须了解培训目标。

1.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中小物流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员工分散,培训时间计划面临很多问题,时间合理性受到制约。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采取三班制或其他员工轮流工作的形式计划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员工岗位,采取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如企业文化培训、职业规划培训、员工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等。

1.3激励员工转换培训成果

依据成人学习理论,成人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则学习效果最佳,并且能将学习成果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特点。企业人力资源部必须不断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员工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应用所学技能,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升员工的培训积极性,体现培训的效果。

2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是使企业培训任务得以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很多中小物流企业通常认为培训评估工作无法进行。原因首先在于对培训成果缺乏量化指标的收集处理,其次对培训评估体系缺乏科学的设计依据,最后培训评估主观因素占据较多份量,客观因素数据量不够,导致形成的评估较粗糙,无法为下期培训提供合理有效科学的参考依据。柯克帕特里克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由唐•柯克帕特里克于1976年提出,称为柯氏评估模型,也叫四级评估模型。柯氏评估模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Reaction)、学习层(Learning)、行为层(Behavior)、结果层(Result)。反应层评估主要包括: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方法、培训设施等。方法主要包括问卷法、面谈法、电话调查法等,该层面的评估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学习层评估则着重于员工对学习的度量,即评估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培训考核、培训效果展示、培训演讲等方式。该层次的评估对员工有一定压力,迫使他们必须认真学习,可能导致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或者对培训有恐惧心理,评估工作阻力较大。

行为层评估即评估员工培训后,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是否有所改变。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的行为评价,即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价、分管领导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周围同事的评价等方式。该层面评估几乎可以直接反映培训效果;让高层领导从培训效果中得到启示,积极支持培训,为员工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该层次的评估实施时间通常是在培训后几周进行,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明显。结果层评估是最后一级评估,目的在于验证由培训项目引起的业务结果的变化情况,通过许多具体数据体现出来,包括如服务质量、服务数量、企业销售额、企业成本、企业利润率、企业投资回报率等。通过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发掘出差异,体现培训结果,通常在培训后的几个月内才能进行。由于该层面评估与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高层主管对该层次的数据兴趣较高,令人信服的调查数据,可以让高层忽视培训费用,为员工争取到更好的培训课程,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3培训评估总结

根据评估数据分析调整培训内容,若评估结果显示该培训内容效果甚微或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对该内容进行部分调整或取消前;若评估结果显示培训某些内容不够理想,则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或调整;若评估结果显示某些培训内容几乎没有达到预计效果,则必须找到培训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总结。

3.1培训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培训签到登记,出勤率与员工绩效挂钩。

(2)保证培训期间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题氛围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要素。

(3)不断根据每天的培训效果对培训制度进行改进完善,保持员工的培训兴趣。

3.2培训讲师教授效果分析

(1)教师的授课课件一定要完善,授课态度一定要认真,负责。

(2)授课内容一定要联系员工的岗位实际,以保持员工的学习兴趣。(3)教师必须和员工在授课期间有交流,实现教学的互动,增进教学的效果。

(4)及时收集员工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意见,积极和教师沟通,争取及时改进。

3.3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为了让公司整个培训体系运转顺利,并发挥培训应有的作用、实现培训目标和宗旨,就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经费做支撑。

(1)培训经费应该每年初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报预算,主动向公司进行申请。

(2)培训经费的预算,通常按照公司每年度人均标准或依照培训计划中各具体项目费用汇总形成。

(3)培训经费必须包括实施培训的所有费用(如培训场地租用费、培训仪器设备购买或租用费、培训过程低值易耗品费、培训交通费、培训餐费、培训教材讲义费、培训教师劳务费、培训差旅费、培训食宿费等)。

(4)测量培训收益,不同培训内容产生不同的培训收益,只有通过具体指标的对比分析,才能进行测量。如客户投诉率是否降低、生产成本是否降低、生产事故率是否减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是否增加,生产效率是否提高等。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培训目的就是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战略服务,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优秀的培训体系会成功地将员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相融合,让员工在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中,积极努力工作,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2]崔毅.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世成.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

[5]方永飞.赢在中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为期近两周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不仅改变了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理论,同时提高了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次培训过程中,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在急诊护理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也要做得更好!

参加专业培训以前,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自学大专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工作中所需要的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棘手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所以这次课程周到培训内容让我大家都非常满意。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看得出,省护理学会为我培训化费了很大心血。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比较重视学历、毕业院校、教育素养等因素,对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有时会因达不到相关要求而被挡之门外。同时,高校也比较重视与认可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配套有相关的待遇。而对于如物流师等这样的认证,有些高校并不给与相应的待遇政策。鉴于物流人才紧缺,很多企业对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求贤若渴,甚至可以开出年薪数十万或上百万。这在高校,是不可能有的待遇。对比之下,一些比较有能力的高职称或高技能教师更容易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其它院校或是企业去,从而造成专业教师的流失。如何改变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现状,在保证良好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科学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技能,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2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和内容因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有别于高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来说,为地方培养有特色的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走既掌握物流理论知识、能进行理论教学,又熟悉地方特色,掌握技术的应用、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模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接受物流管理新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2.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

物流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2.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3.1树立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3.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岗位见习锻炼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改

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3.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3.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一、科学定位,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部分。物流非学历教育通常是指对物流在职人员的培训。其培训层次划可分为三个层次:(1)高层物流管理人才。该类人才不仅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广,而且要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变化,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宏观调控。该层次的培训旨在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企业家。(2)中层物流管理人才。该类人才主要对物流运作的某一部门进行管理,他们必须熟悉自身从事的物流环节的运营,使本环节的物流工作进行得更有效、更合理。此外还要有整个物流大系统的理念,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科学化。(3)基层物流管理人才。该类人才主要定位于从事基层具体物流作业的管理,如交通运输、仓储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此层次培训量大、培训面也最广。因此,各培训中心,在每次开班前,应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二、整体筹划,优化培训课程体系

科学、实用、可行的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形成鲜明培训特色的关键。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等。其中专业基础课的任务应向学员传授从事物流管理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实习是培训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和有必要的毕业设计等。在安排培训内容模块方面,还应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突出物流管理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指导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根据学员基础状况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同时,还应贯彻学用结合的原则,在细分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培训规律,适应物流职业培训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精心编写系列精品教材。

三、着眼需求,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水平。物流学科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综合性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不仅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熟悉现代信息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这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我国目前从事物流培训的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物流教师是从宏观经济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管理学、物资管理等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多数缺乏物流业从业经验,总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着眼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组建适应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训需要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当前各培训中心迫切而十分必要的工作。

四、以人为本,科学制定培训实施计划

与学历教育相比,物流培训对象比较复杂。同一个培训班次,每位学员的工作经历、职位、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各不相同,特别是职位的不同,繁忙程度不均,对培训时间,培训需求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要求。而每期培训的开展一般持续2~3个月,时间长,跨度大,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和假期时间。因此,要保证全体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不仅要把培训对象个体、群体的需求、特点摸清楚、研究透,还要把参培人员的岗位和工作要求等提前摸清楚、研究透,根据培训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培训阶段的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科学制定培训实施计划,确保较高的到课率,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五、注重质量,精心课堂教学设计

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p·L·Smirch)和拉根(t·J·raglan)认为,:“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和发展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就以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现代教学技术的魅力,在教育技术领域独领风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物流培训工学矛盾突出,如何提高有限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培训效果,进行培训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各次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学员情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精心设计。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应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多开展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组织方式锻炼、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有的放矢,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物流培训,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而目前的物流教育多数片面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大多缺乏物流业从业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弱。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培训中心实践性培训设施设备还不完善,学员毕业时也没有组织到正规的现代物流企业参观实习。这对于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的非物流行业学员或非本专业在校学生来说,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培养出来的学员就只懂物流理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眼光手低,显然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的要求。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这一部分学员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必要。

七、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

高质量的物流培训建立良好的信誉,良好的信誉吸引广泛的生源,广泛的生源带来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源支撑培训中心更好地发展。这是物流培训中心生命成长的良性循环。物流培训周期短,见效快,从量上可迅速缓解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但培训人才的质量却要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物流管理,培养受物流企事业单位欢迎的人才,这是当前国内各培训中心应时刻关注的课题。对此,不妨借鉴近年来在国内高校中掀起的高校本科评估、院校评价热潮,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培训质量。培训质量反馈机制的内容应包括:课堂培训质量与反馈制度,考核成绩统计分析与反馈制度;毕业学员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等。

八、品牌经营,创新发展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品牌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树立培训品牌、建立培训品牌经营战略也成为物流培训面向市场和优化培训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物流品牌价值一般体现在参训学员参培意愿、对培训质量的认可度、培训特色等,反映在培训中心的知名度、培训老师的授课质量(学述造诣水平、实践经验丰富度等)、培训实施计划与的科学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课堂组织的正规性、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培训反馈机制的完善及对学员传达信息的灵敏度等方面。此外,创建物流培训品牌时,还应把握物流培训本身的公益性质,把品牌经营建立在物流产业公益服务的基础之上,避免物流培训成为获利的工具,而丧失培训本身的属性。

作者单位:周润,汽车管理学院车管系;李星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9

(一)教师不断提升的专业发展需要给教师职后培训提供了内在动力

芬兰教育改革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中小学校因此也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尤其在1999年,《波隆纳宣言》得以签署,这使欧洲各国随之对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培养面向欧洲的专业教师。因此,教师教育在结构、内容上都将进行重大的改组和调整。为了落实“宣言”的理念,芬兰政府指出,“要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之间建立一种连续性,使教师得到持续性的专业发展”[2]因此,教育部于2004-2005年为教师设置了新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强调全方位学习,使教师能回应未来专业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为了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确保他们能充分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与成果,芬兰政府要求所有合格的教师均应取得硕士学位。这使那些需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教师必须参加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以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许多教育机构也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研究,免费为其提供在职或停薪留职进修以攻读硕士学位。[3]教师也愿意利用这样的机会学习更高层次的教育博士课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任教的学科专业并明白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此外,芬兰长期以来一直具有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加上芬兰学校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和权利,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国家教委(thenationalBoardofeducation)公布的基本课程大纲以及学校所接受的课程要求自由开发自己的任教课程。因此,教师普遍对自身发展有坚定的信念,并非常重视专业发展。由于学校给与教师足够的自由和权利,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任教班级所需的教科书,教师在工作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他们对提高工作质量充满信心,并珍惜一切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培训机会,以此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4]

(二)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评估给教师职后培训形成了外部压力

教师在职教育的发展需求一方面来自于教师自身内部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于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的国家或国际性评估与检测。如2001-2005年,芬兰教育部出台《教师教育发展计划》(teacheredu-cationDevelopmentprogramme),该计划依据各大学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在职培训进行调查和评价中的发现与反馈,拟定了教师教育发展方针。该方针包括师范生选择、教育研究、教师培训合作地位以及教师和教师培训者持续专业发展的教育等四个方面,目的在于持续扩大对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的支持。[5]该计划书已于2006年完成最终报告并出版,着重加强教师培训体系的整体评估与考核,强调应根据终身教育理念改革教师入职和在职教育,提出将教师在职教育作为下一阶段(2007-2013年)的工作重点。此外,芬兰教育部为促进教育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并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标准,还于2010年针对全国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考核与评估。其中,考核对象包括教育机构的各级教育人员。其结果表明,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基本符合社会和学校的期望。由此,政府继续推进教育人员的专业发展,并更好地整合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从而在教学生涯即终生学习过程的认识上为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发展基础。[6]与此同时,大多数学校也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计包含年度发展讨论的评价制度。这些讨论系统地评价历年目标达成情况并针对学校教职工提出的来年发展目标与要求进行评估。[7]此外,芬兰政府还在财力、物力等方面为教师在职培训提供大力支持。如在教育部的参政预算中,每年通过大学、高职院校和国家专业发展中心拨付教师在职培训的经费达800-1000万欧元。[8]芬兰对教师教育充分且持续不断的重视与投入,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具体实施

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培训项目等各个环节的细则化和规范化,力图使教师在在职培训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培训机构

芬兰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开放性高等教育机构、普通大学的继续教育中心、民间院校以及一些其他教育机构和组织。[9]开放性高等教育机构是指开放性大学和芬兰的暑期大学。其中开放性大学在全芬兰共有15所,以促进教育和区域公平为宗旨,不考虑学员的年龄和教育背景,为其提供常识性知识的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10]暑期大学则是一种区域组织,不但安排开放大学的教学,还提供专业继续教育。目前,芬兰有21所暑期大学在133个地区为教师提供支持。而普通大学的继续教育中心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在线的网络培训课程和一些长期培训课程。此外,国家教育专业发展中心(nationalCentref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education,opeKo)是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最大教育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98年,隶属于国家教育委员会,其提供的培训主要包括在职教育课程(文化传承、芬兰语与交际、社会学科、数学及自然课程等)、国家和国际教育发展项目以及有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研究。目的在于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师、校长及其他教育人员提供咨询和在职培训服务,以便使所有教师都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使其能积极理解并发展成芬兰乃至世界公民。[11]

(二)培训形式

芬兰为强化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和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理念,为中小学教师设计了多种在职培训形式。其中有针对初中和高中在职教师提供的必修或选修项目(compulsoryoroptionalprogramme),每学年为期3天,由教师专业联合会提供。有认定或非认定培训项目(accreditedornon-accreditedprogramme),认定培训由大学、高职院校和其他教育组织所负责,侧重于教师学科领域或热点问题、教学研究、教育特殊领域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在职培训,其认定学分为5分;非认定培训则是教师的自我激励培训和3天的在职培训。非认定在职培训和关注于教师学科领域或热点问题的培训大多数都属于面授培训,而面授远程在线项目(face-to-faceordistantoronlineprogramme)则是在面授培训的基础上部分培训任务需基于在线学习,且远程培训需教师至少获取30学分。[12]此外,还有模块和非模块项目(modularornon-modularprogramme)、免费或商业项目(freeofchargeorcommercialprogramme)以及学科培训项目等诸多形式。值得一提是,一种基于经验共享(sharedexpertise)的院校合作的在职培训形式也在芬兰得以推广。该形式的基本思想是中小学教师在基于日常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大学教师;而大学教师则在自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不同学习和方法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中小学教师分享。[13]而且将每年的培训与教师合作讨论会以及教学活动日安排在一起,教师们在参加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参与教学会议。

(三)培训课程

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基本目标是更新教师的教学法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主要由教师在职培训机构来设置和安排,在学校课程改革时期,许多在职培训课程也可由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制定。[14]其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教师所面临的未来挑战和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即教师专业化的“三维度”(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伦理道德)和“四方面”(归纳、演绎、推理和教学法),包括学科知识的补充、教学法的应用、本地区关注的课题和一些专业性或特殊性知识。[15]由于教师的任教学科和培训项目不同,具体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以物理教师为例,芬兰的大多数初、高中物理教师都参加一种长期以任教学科为单位的培训项目,即“物理教师在职培训计划”(in-servicetrainingforphysicsteachersproject,itpt)。该项目包含四个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课程模块:一是概念形成原理(principlesofConceptFormation),即主要介绍物理知识结构的核心概念、物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目的不在于使教师学会更多的物理知识,而是掌握如何组织已有的学习经验。在该课程中,教师需准备28个研究报告、一次两个小时讲座(讲座过程中的讨论主题将被应用到任教学校的物理学习和教学问题研讨会中)。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概念和程序结构(ConceptualandprocessualStructuresofSchoolphysics),即分析中学物理学主要领域内的概念和程序结构,关注概念层次结构、物理学原理的发展等。而且,教师需要在培训讲座(56小时)前准备每个物理主题的初步概念图,并在小组会议上做进一步深化。三是学校实验室试验(experimentationinSchoolLaboratory),即介绍试验或示范计划和实施中可用的方法。培训教师需计划10个有助于概念形成的结构性试验教学单元。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实验器材,包括数据记录方法等。四是物理学史(Historyofphysics),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识别学习过程与科学探究的相似性,并学会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历史概念形成知识,其中包括56小时的讲座和22小时的研讨会。[16]在实行itpt计划后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近80%的参与教师认为课程中的讲座、研讨会和实践对每日教学非常有益处,尤其是物理概念结构和实验课程侧重于实践活动训练,有助于教师发展自身教学技能,而对历史的研究则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新的因素和方法,使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17]

(四)评估体系

2004年,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nishHi-ghereducationevaluationCouncil,FinHeeC)建议大学、高职院校应发展进行定期评估的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大学和高职院校应对其自身的质量评估负责;教育部负责决定项目开始或终止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则负责教育质量和机构业绩评估。[18]目前,芬兰教师在职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评估范围仅限于大学、高职院校和大型培训机构职权范围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项目(主要是长期培训项目);评估对象主要是参与继续教育或培训项目的教师;评估形式以实地考察、书面计划的分析、培训机构的自我评价报告或其他背景材料为主。

三、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启示与借鉴

(一)开发多元的在职培训形式

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芬兰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组织体系,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如每学年为期3天的培训,侧重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的必须或选修培训,该培训时间灵活,完全取决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教师每学年教学时间,也便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随时关注教师的终身专业成长;认定培训利用固定的周期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不仅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还从实践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或管理能力;同时,经验共享为目标的合作培训一方面可促进大学教育者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并及时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往往可以学到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新进展,以此开阔自身视野,以便发展其科研能力。此外,教师在职教育的形式还包括面授、校本培训、专家讲座以及同行之间的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满足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要,不但强化了教师的合作品质,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创设适宜的在职培训课程

芬兰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平衡,重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能力和增强基于教学科目的创新能力。如大学层面的语言教师在职培训,以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of)为例,其课程包括情景模块、实施模块和成果模块,这三大模块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成果反馈,课程结构清晰明了,对教师开展语言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并从反馈学习的角度使教师对语言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关于物理教师在职培训的itpt计划,则从物理概念形成原理、物理教学的概念和程序结构、物理实验、物理学史四个方面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实验的操作技能,使教师对物理学教学法和教育基本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芬兰教师在职培训在课程内容上还注重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安排大量讲座和讨论会,使教师能清晰表达已有知识并进而成为可共同分享的知识,不仅便于教师学习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还可以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加强教师在职培训的质量评估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0

练习公司、欧洲练习企业网协会的建立与迅速扩展,是欧洲各国商业类职业教育在“质变”的发展趋势中,面临经济不景气、东西德合并、技术的急速演进及全球化市场经济等因素所形成的因应产物。相对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练习公司的教育概念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课程的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贸易实战经验的磨练、虚拟经济体系与实际职业教育情境的建立等方面都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且值得国内高职教育借鉴。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一方面是物流业“招人难”,另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难”,产生了供需不协调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脱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脱离。物流管理专业对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很强,高职院校毕业生是面向物流一线岗位的,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性,也要有很强的职业性,实现学生和企业“零距离”对接,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物流专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是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因此,研究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领导及教师不断学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经验,做了大量的努力,开展了一系列高职教育的改革,其中较为突出而且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就是产学合作改革。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产学合作过程中,形式各种各样,有成功的案例,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为了更好地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推行产学合作,特介绍欧洲的“练习公司”以供借鉴。

2“练习公司”的发展背景

练习公司的概念与制度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瑞士、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国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主要是作为工业与商业职业训练的辅助机构,提供学徒实习场所。欧洲各国练习公司的再度兴起与商业类职业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改革有关。以德国为例,其职业教育在这一期间同时进行许多改革。例如:试办职业基础教育年、试行阶层课程模式与三明治课程模式、颁布职业教育法等。我们熟悉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也在当时正式法制化。上述各种职业教育的改革重心都在于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德语系国家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具现代化特征的工业类职业教育场所以企业(工厂)内的“教学训练工场”或“教学角”为主,职业学校为辅;手工业类的职业教育由于大部分手工企业均属于中小型企业,无法像工业机构一样独立设置专门进行职业训练的“教学训练工场”,所以必须辅以所谓“跨企业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手工业类的基本教育(理论课程)与专门教育,并以先进而现行使用的设施提供与实际生产完全相同的实习教育。不管是工业企业内部独立设置的训练中心或者手工业企业共同支持成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在商业与服务业的领域中都不存在。商业与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对应的职业教育当然也十分受重视。练习公司的发展可以说正是解决实习教育问题、改善商业与服务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措施。70年代的练习公司称为“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只是模拟一般公司各部门的作业流程,让商科的学生实际练习在职业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且提供类似手工业“跨企业培训中心”所担负的部份课程。当时由于信息与通讯科技还不发达,“虚拟公司”多是附属于职业教育与训练机构(各级全时制职业学校、职训中心、雇员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等)之下独立设置,彼此之间也无关联,但当时被认为是商科职业教育的理想实习场所。“虚拟公司”也可能自成完整的商业职业教育机构(学校),称为“学校公司”。70年代欧洲的“虚拟公司”以瑞士、奥地利和瑞典等国最普遍,大多附属在全日制的专门学校或专门高等学校之中,也有由国防部为退伍军人的转业教育所专设的,其功能与地位与我国学校附设的实习基地和实习工厂极为类似。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之初,区域经济竞争日愈激烈,随着市场经济快速进入东欧与苏联、欧洲共同体的经济整合努力以及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使得国际贸易的商业教育迅速窜起,并且一跃成为职业教育中的新宠。

3练习公司的运作与教育概念

练习公司和过去的“虚拟公司”在形式与组织上完全模仿实际经营的企业,除了缺乏实际成品与实际金钱流通之外,各种报表、文件、作业流程也与一般公司完全相同。他们通常都有特定的产品,拥有完备的采购、生产、品管、研发与市调、营销、仓储运输、人事、会计等营业部门,训练师与教师担任主管或咨询顾问,并且下达“真正”的营运决策与任务(即教学的问题情境)。练习公司和过去的“虚拟公司”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虚拟公司”属于封闭型的实习机构,学生练习操作但不对外“营业”,学生无法学到国际贸易中的实战经验。练习公司则通过国际网络与其他各行各业的无数练习公司发生联系,并且通过各国所设立练习公司总部的协助,形成直逼真实经济世界的“虚拟经济体系”。练习公司的培训对象以失业成年人为主,所以多属职业继续教育中的转业教育,少部分为现职人员准备转业或基于晋升、自行开业等目的而进行的职业进修教育。以德国为例,目前德国有八百多个练习公司,与各地的劳动局、德国雇员工会以及职业促进中心或职业教育机构(含各级职业学校)等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其培训对象多为成年人,一般进修培训期为六至九个月。除了转业培训者之外,提供一般青年人的职业准备教育也是练习公司的重要要功能。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及金融风暴的波及,原来积极参与二元制职业教育并且颇负盛名的德国企业界,目前无法像过去一样提供足够的培训职位以供青年学徒工学习,练习公司不但增加职业培训的机会,减低二元制职业教育所受到的冲击;另一方面更提供提早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与新的工作生涯前景,提高职业教育与训练之后受雇就业的可能。练习公司的教学模式及其理念,早在1776年KarlFriedrich发表的《“博爱课程”》一文中即有引述。其教学过程是由实际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在做中学等构成的一种历程。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主要采用“实际问题情境”的形式,这一课程模式不仅是二元制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德国职业教育为应对全球不景气因素的挑战、欧体的经济整合及东西德合并等环境双边因素所发展的解决对策。“实际问题情境”是指职业训练师提供一些在职业情境中常发生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解决。练习者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做中学、自我决定等历程,以及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者从中学到融合理论与实际的职业知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其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如:某练习公司在影印公司资料时,发现纸张即将用完,身为总务部门的纸张采购人员,应如何处理?通过上述问题情境的集体实务模拟演练,受训学员能够从中学习到整个采购作业流程,包括提出申请、询价、决定购买厂家(其他生产纸张的练习公司)、传真下订单、验收付款等事宜,都必须实际演练进行。其中学员会学习到公司采购的原则,包括了解市场行情、分析报价价差原因、厂商评估项目、公司需求等,这些都是将来进入公司时相当重要的经验。学员所学到的专业技能还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分级认证,这是将来就业的最佳通行证。除了特定部门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外,练习公司内也会通过工作轮调与相关在职教育课程(由人事与教育训练部门规划执行),让学员具体了解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的业务,体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培养相互合作、完成组织目标的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员从工资发放、扣税、保险等演练中,了解到工作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及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所以练习公司可以培养全方位的商业人才,而且给予近乎真实且直接的实际工作经验,有助于经济发展全球化中国家或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模拟练习公司运作的重点在于使学徒工、受培训者真正学到专业知识与能力,因此受训者必须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将来打算就业的公司实际从事的工作,使其在步入公司后,对从事的工作能熟练操作。所有在真正公司所具备的组织部门,仿真练习公司都必须有设置,受训者必须借助各种情境演练,学习每一部门的业务,从而熟悉各部门的操作,并了解工作市场实务与工作价值。练习公司与实际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缺乏实际货物。为了弥补此种缺憾,目前由德国的练习公司进行总部设计引进“赞助公司”的概念。赞助公司是真实的公司,练习公司寻求产品相同的真实公司建立赞助关系。赞助公司协助练习公司部门与作业流程的设计咨询,提供各种真实报表与文件、专业咨询、最新市场情报、真实练习机会与样品。练习公司则经由在线(网络)交易、营销设计、博览会等途径担任免费广告宣传代表(因为产品的样品是由真实公司所提供)。在练习公司的课程结束后,真实公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部分表现优秀的员工。虚拟经济体系当然不是只由各行各业的练习公司就可构成。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许多经济行为还必须有管理与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工商登记、银行、法院、税务行政、保险、邮电等。这些机构的功能在一个完整的虚拟经济体系中缺一不可。因此不但各国的练习公司必须共同建立统整性的“总部”或“中央办事局”,以担负上述各种政府机构的功能,各联盟中心也需要建立一个类似欧洲共同体的总部机构,以管理各国所有练习公司的质量与交易秩序,这就是欧洲练习企业网协会(eURopen)。

4欧洲练习公司的特色与贡献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中,专门技术知识与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一向被称为“核心能力”。练习公司的教育理念建立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与“工作导向学习”上。而其教学目标也以专门技术能力、社会能力与问题解决方法的培养为主。在这些基本理念之下,练习公司解决职业教育中长久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理论与实际、内容与方法、思考与行动等的统整难题。以商业贸易流程为例,在仿真练习过程中,练习公司提供练习者一些情境,使接受训练的学员体验到理论与实际、内容与方法、思考与行动之间的统整,同时也体验到实际世界中商业交易与经济的直接关联。这些成果在穿插性质的参观、见习或实习活动中是难以获得的。正因为是实战训练而不是枯燥且抽象的理论课程,所以学员会有较高的动机与意愿,进行快乐的工作及学习。通过角色扮演、容许错误的决定(练习)、社会结构层级观念的建立及工作经验的获得,有助于学员的自我发展,提升他们事先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而练习公司的教育也特别强调工作价值与尊严的建立。借助近乎实际的模拟练习,使学员能体验到身为专业工人的价值及工作与生命之间的关联。这一课程设计重点值得国内高技职教育者借鉴。练习公司的精良师资与完善设备也是其共同特色。练习公司各工作场所情境、设施及工作流程,都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设置,并与适当的赞助公司建立合作契约。练习公司选择培训教师组成训练团,配合每位练习者的个别需求提供适当的训练课程。练习公司通过现代科技建构全球网络联机的练习环境,目前二千六百多个练习公司,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灵活的商业训练环境与虚拟经济体系。这些都是欧洲练习公司能在职业训练与职业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对劳动市场而言,练习公司近乎实战的训练为失业/待业者提供了实务导向、未来导向的职业教育以及新的资格能力,并且因其近乎真实的工作经验而提高就业可能性;同时也可为商业类职业教育提供类似手工业“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育功能,使青年学员、高等学校学生等获得非常实际的职前准备教育,不致于完成职业教育之后立即陷入失业的困境,增加国家社会福利负担。此外,练习公司的教育概念与制度也特别适用于特殊或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与训练。例如特殊职业教育、原住民职业训练、退伍军人职业训练、妇女再度就业训练与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训练等。对经济体系而言,练习公司训练了全方位的商业人才,特别是国际贸易方面的领导、营销、谈判等人才,也有助于不同国家、文化风俗、语言习惯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学习,其结果不但切合欧洲共同体结盟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目的,更有利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中,企业人力素质与竞争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