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十篇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十篇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5:45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1

北京市通州区地处百里长安街东端,千年大运河北首,区域面积9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余万,历史悠久,具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文化底蕴深厚。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通州区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们抓住薄弱校改造、初中校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契机,相继建成了潞州中学、通州区第一实验中学、台湖学校、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潞河中学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小学通州分校、龙旺庄学校、于家务中学、第三中学等一大批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学校,完成了40余所学校的改建扩建任务,教育资源逐步丰富,教育布局趋于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后勤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相应地,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工作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高效,直接关系着学校后勤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摸清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区县教委后勤管理模式的优劣,有利于学校后勤工作的不断进步,有利于探索后勤管理的内在规律,也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对于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界定

区县教委后勤管理模式,是指区县教委在对中小学后勤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原则、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总称。评定管理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志是其是否适用,具体而言,如果区县教委的管理能够促进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这种模式就是好的管理模式;反之,就是差的管理模式。

三、研究对象

通州区43所学校(19中学、18所小学、6所幼儿园)的140名后勤干部教师(18名校级干部、52名后勤主任、70名后勤教师)。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现状调研,了解后勤干部教师对区县教委管理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明确区县教委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优化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为区县教委改革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提供决策和实践依据。

五、研究内容

(1)了解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2)探索优化区县教委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策略。

六、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区县教委后勤管理现状和基层干部教师对区县教委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七、研究结果及分析

1.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2011年8月,我们对全区43所学校的140名后勤干部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可多选),问卷结果见表1~表3。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统计结果表明:

(1)区县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优势。①管理到位、制度健全。目前,根据区县教委财务基建科、法制安全科等相关科室的意见,各中小学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后勤工作制度,明确了校长和主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及教师的职责,各中小学后勤保障系统运行基本顺畅。②后勤科研管理规范。在后勤科研管理方面,我们初步形成了区县教委主管主任牵头、财务基建科科长主抓、研修部门具体负责的有效机制,搭建了通州区中小学后勤管理委员会平台,引领后勤干部教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大家在研究实践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在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王绪池教授等专家、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十一五”期间,通州区中小学共申报市级后勤课题42项,其中23项被批准为重点科研课题,19项被批准为一般科研课题,参加课题研究人数共计200余人。在“十一五”北京市后勤科研成果表彰会上,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潞河中学、通州区第三中学的三项成果获得市级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25%;通州区第四中学等学校的9项成果获得二等奖,占全市二等奖总数的33%;通州区教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胡晓东做了《深入开展学校后勤管理研究,实现学校后勤工作整体优化》的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后勤科研再传佳讯。在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组织的“十二五”后勤科研课题评选结果中,通州区53个单位申报的68项后勤课题全部被批准立项,其中包括18项重点课题和50项一般课题。通州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立项数量均列北京市之首。

(2)区县教委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①领导忽视后勤工作:少数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不重视后勤工作,对后勤工作有偏见。原因:少数领导对后勤工作的作用和地位缺乏科学的认识。

②后勤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原因:第一,后勤工作人员的入口存在问题,现在学校有这样一句玩笑“老弱多病去后勤”,虽然有失偏颇,但人员不足、素质较低却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第二,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与指导。

③后勤干部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服务意识、团结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原因:后勤工作人员不足,任务繁重;后勤人员没有编制;后勤工作考核不公正,工资课时分配少,岗位工资相差悬殊;在职称评定时受限制;表彰机会少;缺乏激励措施。

问卷简答题摘记:

“后勤工作繁杂琐碎,领导坦言不放在眼里。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被领导视为无用功;我们不需要高薪,要的是领导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服务。”

“后勤教师职称评定不合理,应保证与一线教师有同等的待遇。”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2

一、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成立的必要性

海淀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面积430.8平方公里,人口200余万,是北京市最大的区县之一,也是全国教育优质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不仅聚集了大批国际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还驻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多所高校。目前,海淀区中小学在校学生22万人,约占北京市中小学生总数的18%。区域内共有152所幼儿园、116所小学、77所中学、17所中等职业学校和540家教育培训机构,此外,还有盲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和工读学校,一个门类齐全、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已经形成。60多年来,海淀区教育人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推动教育,用固本强基和追求卓越的务实精神提升教育,用以人为本和共同成长的理念诠释教育,共同铸造着海淀教育的金色品牌。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全区教育系统后勤管理工作者,始终以对校园、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呵护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全区教育系统后勤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后勤管理的规律,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创新工作机制,使学校后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要满足首都和海淀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中走在全市和全国前列,就必须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不断整合教育后勤保障资源,拓宽服务功能,创新管理方法,为教育发展提供精准、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这是确保海淀区教育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优先发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

海淀区教育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学校后勤管理这一重要支持。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结合海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为整合海淀区教育资源,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学水平,以适应海淀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2010年7月,海淀区从整合内部资源、拓展部门职能入手,以教育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后勤管理体系,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海淀区政府批准,根据《关于成立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的函》(京编办事〔2010〕49号)和海编委发〔2010〕29号文件决定,海淀区教委在原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房管所、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教师住宅建设中心、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部、海淀区教育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四个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了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

二、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

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为海淀区教委直属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海淀区教委所属中小学校、幼儿园及直属事业单位的房屋、土地、教育装备等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和职工住房补贴核算以及学生装征订的事务性、辅工作;负责对教委所属单位的后勤、房屋安全、综合防灾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海淀区生源地学生的信用助学贷款及贷后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文体活动。

三、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的内部建设

依据中心的工作职能,组建了1室12科,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加强了收发文件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中心文件管理规定及工作要求、中心会议工作流程和主任办公会会议规定、考勤制度、食堂制度、《校舍档案工作制度汇编》暂行规定等。形成了中心主任抓全面、负总责,分管主任各负其责的岗位责任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中心内部建设。新建了职工食堂、阅览室,完善了内部办公条件,为职工创造了舒心、安全的办公环境。加强内部管理、廉政建设工作,中层以上干部签订了《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书》,并组织部分学校召开政风行风评议座谈会。

四、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多角度探索学校后勤管理发展道路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现代化、节约型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正如俗话所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础性、服务性、前瞻性是学校后勤工作的根本属性。学校后勤工作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学习生活服务,学校后勤保障就要主动服从学校发展、学校改革,主动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学校后勤的宗旨就是服务。学校后勤工作涉及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师生的安全与健康,责任重大。后勤工作对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对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重要意义,所以说使命光荣。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3

以“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铺路”作为办学理念,以“校本教研和远程教育”为特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为中心,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树立“后勤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的常规管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书香童年读书活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底蕴和品位。

4、认真组织以“远程教育课题”为重点的课题研究活动。

5、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超级大班。

6、认真组织好“体育节”“艺术节”庆祝活动。

7、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深化网上教研工作,达成教师专业化成长新的生长点。

8、加强后勤工作管理,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党政工作。

1、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团结和谐的教师团队,组织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有益的活动。

2、重视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

3、做好校务公开公示工作,积极发挥组织监督职能。

4、重视学校计划生育工作,建好相应台帐。

5、努力创建市级、州级文明单位,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工作。

(二)德育工作。

1、加强班主任管理和班集体管理工作,组织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班集体展示活动。落实“班主任队伍建设月培训制度”。

2、继续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和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创建“洁净校园、文明校园”,开展“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3、结合学校和师生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活动。

4、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全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和“黄鹤美育节”。

5、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上好安全课,开展安全宣传和演练活动。

6、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

7、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

8、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题年活动。组织对新《规范》的学习讲座,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爱与责任”师德演讲赛,开展教师“师德承诺活动”。

9、开展“反”进课堂活动,加强师生的反教育,做到“有记载、有安排、有落实”。

10、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培养“书香童年”。

11、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三)教学工作。

1、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环节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常规月检通报制度、教师课堂教学月信息反馈制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检查制度”。

2、认真落实行政值日、巡课制度、推门课制度,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精心组织期中、期末的考试、总结工作和小学毕业水平检测。

4、充分发挥“班班通”设备的作用,为课堂教学服务。努力使“班班通”设备利用率不低于30%。

5、做好教师评价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6、完成幼儿园大班升一年级教学内容衔接工作。

7、认真贯彻落实《恩施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和《恩施市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抓好教学质量的检测、评价工作,促进“年限普九”向“质量普九”转轨。

8、继续办好“阳光文学社”,每学期出刊1-2期。

9、组织好以“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积极推广校园普通话工作。

10、推行实施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9月1日推广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

11、管理好图书室和实验室,做好统计添置工作,提高使用率,切实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服务。

12、规范学校“普九”档案管理。通过控制班级插班生指标、规范转学办证程序等办法进一步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超级大班。

(四)校本研究。

1、继续以课例(案例)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研究,并通过校园网“教研沙龙”平台开展网上交流互助活动。

2、继续打造“研、训、教”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研沙龙、教师博客、全州UC网上教研。所有“进课堂”任教的教师都必须建好自己的“教师博客”。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到“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网”上。

3、开展镇际“网上联片教研”活动及“两送”活动。

4、组织参加“全市第二届教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5、开展“上研讨课和展示课”等校内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6、开展以“远程教育课题研究”为重点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筹备小学科学课题申报项目。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筹备参加全市“校本课程教材”评比活动。

8、积极参加全市教学论文(随笔)、教育教学案例(课例)、试题征集评选活动,小学数学、品德课程优质课竞赛活动,小学体育、美术教研活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竞赛,小学品德课程课题研究结题总结会议。

9、积极参加全市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优质课评比活动

10、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完善教师继教学分登记档案整理工作。(含师资水平)

(五)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创建“洁净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提升学校底蕴和品位。

1、继续做好校园净化、美化、绿化工作。

2、加强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教育。

3、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积极推广校园普通话工作,培养师生使用普通话交流、工作、学习的习惯。

5、进一步规范“四节”活动(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的开展。

6、进一步规范教师“粉笔字”的书写,使其成为动态的走廊文化。

7、加强学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上内容。

(六)学校信息化发展。

1、牢固树立学校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教学教研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设备运行正常、网络畅通、资源有保障。

2、做好现有设备的管理、维护及升级工作。

3、做好网站升级和更新工作,丰富“网上栏目的内容”。

4、做好“校园广播系统”的设置、升级与维护工作。

5、启动校园广播电视工作,网管中心要做好拍摄、编辑工作。

6、创新远程教育工作,努力建设教学、学习资源库。依托校园网建立班级博客,展示班级文化及班级风采。

7、学校网管中心要积极协助教学教研部门,进一步深化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课题研究工作,做好远程教育工程迎国检准备,努力创建“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力保“教育技术星”。

8、积极开展学校工作在网上的“外宣评论”工作。

(七)安全工作

1、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对安全工作要实行“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全面覆盖”,落实“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和安全事故“首遇责任制”。学校德育处要和班主任签订“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安全责任状”。

2、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制度。所有班级的第一节课必须上“安全教育课”(包括幼儿园)。各班要有针对性地利用晨会、班队会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做到有教案、有记载。

3、高度重视学生疾病防疫和饮水安全,学校聘请一名“卫生指导员”。

4、落实学校“校舍安全定期排查制度”和“定期消毒制度”。

5、高度重视“网络保密工作”,加强学校网站管理,所有“论坛”必须实行“实名制”管理,落实“先审核后”的制度。

6、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坚持索证制度和建台帐制度。加强对“食堂操作间”的控制管理,非工作人员一般不得进入食堂操作间。

7、班级集体活动,各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做到随班同行,确保学生的安全。

(八)后勤工作

1、树立“后勤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

2、加强食堂和小卖部的管理,从“制度建设、服务质量、饮食卫生、安全保障、后勤文化、合理利润、财务管理”等方面落实后勤工作管理,争创全市“后勤工作管理先进单位”。

3、规范货物采购管理和后勤财务管理。

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堂安全管理。

三、主要活动

1、开学典礼。(德育处)

2、“体育节”“艺术节”庆祝活动。(教务处、德育处)

3、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各部门)

4、远程教育课题和思品课题迎检。(教科室、网管中心)

5、召开教代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工会)

6、幼儿园大班升一年级教学内容衔接工作。(教务处)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现状,积极推进和落实二期课改,加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创美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校目标,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规范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工作思路:

本学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德治校,依法理校;以人为本,教师兴校;以校为本,民主管校;规范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团队建设,注重校本研修;加强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坚持特色发展,丰富学校的内涵,塑造全新的教育形象,提升学校的地位。

主要工作目标及重点项目:

一、学校管理

1、工作目标:通过团队建设,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以备课组和各学科团队为平台,落实行政蹲点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充分发挥团队领导人及备课组长的作用,切实加强教学的有效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和制度,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检查和指导相关工作流程,强化课程的领导及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关注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二、队伍建设工作目标及要求:

(1)中层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中层管理队伍的管理意识及管理水平。要加强部门工作的理论学习,把工作实际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目标和工作实际,统领部门工作,切勿就事论事,纠缠于剪不断理还乱的事物堆中,没有系统性,少有系统思维。工作中要注意部门与部门工作的协调沟通与合作,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有“管”有“理”,帮助和指导下属规范操作程序,明确操作要求,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注重工作效率、工作执行力、工作创新力。

(2)围绕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制定一套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明确对教师队伍的工作基本要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都要在规范化的前提下进行,逐渐改变学校教育教学延袭的旧模式,实施学校管理变革。

(3)聚集课堂,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方针:横向互助、纵向引领、多元互动、共同发展。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问题引导----经验调动(个体谋略)-----实践切磋(同伴互助)----理论指导(专家引领)-----总结提升-----创造新经验、形成新问题。)。校本研修确立“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制定五课教学研讨制度:备课、开课、听课、说课、评课。制定四课评价与考核制度(关注教学五环节):随堂课、研讨课、推门课、开门课。学科团队层面的校本研修,其着眼点和关键点在于聚集课堂,帮助老师完成反思和重建。只有研究才有成长,通过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三、学校德育

工作目标及要求:

(1)加强德育教育的基本规范及职业道德的基本操守学习,深刻领会“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关注工作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系统管理,执行有力,效果显然。同时加强对德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索德育管理的新途经。

(2)加强班主任队

伍建设,加强指导、考核及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大胆启用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活力。坚持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能作出正确分析及判断,解决问题。加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

(3)重视德育常规管理,结合“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构建友爱、互助、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注重学生人格发展和学业发展并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围绕《苏民学校好习惯细则》,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教育,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依托红领巾广播、小记者站、苏民学报、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争章园地等,构建德育宣传网络。围绕十分钟队会、班会课、假日小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其综合能力。结合儿童团入团仪式、小年团校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理想、勤奋斗。

(4)继续推进“两纲”教育:①立足课堂教育主渠道,发挥德育显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抓好其它学科的德育渗透。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廉洁教育等活动,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教师节、重阳节、“开学第一课”、“庆祝建国6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迎世博”等主题教育活动,落实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

(5)拓展和挖掘社会德育资源:通过家访、家长开放日、家委会的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成效。挖掘南翔老街、古猗园、云翔寺的德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

(6)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转化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抓好教师的思想管理。二是要调查差生形成原因。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帮教实效。注意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形成身边成功教育资源,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素材。

四、教学工作

工作目标及要求:

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的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有效管理,精细化管理。本学期要从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着手,在学校的领导下,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引领各学科团队,通过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参与课程管理,逐渐形成课程意识,课程理解力和课程的执行力,并由此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重点工作:(2)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管理。①备课,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学生、教法的研究,提高课前预设的针对性。②上课,要求教学民主、规范教学行为、每节课让学生有所得。③作业,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的发展性,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做到课前预设,收集作业资料。④辅导,要求教师重视作业、试题的分析,对学生实施分层分类指导,及时反馈和二次作业。⑤评价,认真填写《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实施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3)加强学科团队(教研组)的建设。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落实好学科团队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学习《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分析学情、重难点,团结协作、资源共享。①统一备课格式,明确三维目标,组织备课检查。②集体备课研讨,完善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组织管理。③明确分年级分学科的每日常规作业要求,精选题型,有侧重点和针对性,有效控制作业量,组织作业检查。④分析整理“集错本”资料,凸显辅导的个别化和针对性。研究考试,合理设计复习方案,各学科有针对性地积累典型试题。⑤加强探究型、拓展性课程、兴趣活动课的研讨,完善设计方案、课程计划、教案备课,鼓励各学科团队研究开发校本教材。

(4)重视毕业班的工作: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管理与指导,定期分析及时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注重教师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氛围,争取教学质量有明显进步。在重视毕业班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定期召开教学情况分析会,了解教学现状,分析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五、教育科研

工作目标及要求:

健全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制度,做好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探索校本活动的有效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重点项目:

1、落实科研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部要加强各级课题管理,组织落实中期检查,督促做好结题工作;组织各教研组、年级组进一步学习明确课题的实施细则,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抓手,深入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判断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出科研成果;进一步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科研带头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与较高教育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丰富教科研活动形式、充实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切实调动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科研的水平。

2、积极开展校本研修

组织设计一套校本研修的工作流程,为校本研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对校本研修十六字方针作细化分析,形成校本研修的工作要求。在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关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指导、修正和改善工作方式,使校本研修真正具备研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延续性,为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创设环境。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做好《2012年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个人档案》的规划引领、资料积累、成果推广等工作。

六、总务后勤

工作目标要求:

加强财务、校产管理,做好办学经费的收支核算工作,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学校。

重点项目:

1、加强财务财产管理

①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落实“收费公示制度”。②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规范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并坚持学校经费使用情况每月一报制度。③严格执行采购程序。④建立完善的财产管理责任制和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做好各实验室的仪器物品登记入帐等各项工作。

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①以后勤例会为契机,加强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鼓励后勤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和育人意识。②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岗位责任制与年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①做好开学初物品的供应工作,并逐一发放到位。②做好各种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③认真做好校园内绿化景点的养护工作。④做好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筹备和接待工作,为每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好后勤保障。

4、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①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防范工作的精神。继续加强门卫管理,履行来访登记、行政值班制度,确保师生工作、生活的安全。②对各班教室、各科室、各功能教室的常用电器设备、教育教学设备、用电线路、消防设施等进行常规性检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治,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③加强食堂管理监督,确保食堂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

七、特色发展

工作目标要求:

围绕“创美启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拓展型课程,优化苏民学校铜管乐队的建设,完善爵士乐队、电子琴、中国画、石头彩绘等项目,规范合唱、主持表演、女教师铜管乐队等社团活动。

重点项目:

1、艺术教育常规管理

①进一步完善各艺术社团的日常训练管理制度。②完善艺术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区优秀艺术教研组的评选工作。③申报区级课题《数字音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结合及其应用策略》。④编写乐队训练辅助校本教材《节奏训练50首》。⑤做好区级规划课题《儿童画与中国画技法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的实践研究、资料积累等工作。

2、开展艺术文化活动3、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八、信息技术

工作目标:

对电教、电脑设备及校园网络,加强管理、培训和维护教材工作。优化校园网建设。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技术服务与保障。

重点项目:

1、信息技术常规工作

①加强网站的日常维护,注意网站的信息安全,优化校园网的建设。②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检测好每一个端口,保证师生网络使用畅通。③做好教室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房、教师电脑的保养、维修等服务工作。④配合进修学院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第二阶段的培训工作。⑤举办一次课件评比。

2、发展电子白板技术

本学期,学校将新增10块电子白板。要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开展“电子白板交互技术”的培训,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其他工作

工作目标:

做好体育、语言文字、特殊教育、卫生防疫、学籍管理、档案、图书馆等工作。

重点项目: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①提高全体学生广播操的质量,规范广播操队伍进退场的纪律、秩序。②优化课间跑方案。③落实学校运动队的业余训练。④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组织秋季校运会。⑤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⑥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辅导、测试、统计及上报工作。

2、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结合迎世博活动,积极推广普通话,办好推普园地,以规范的普通话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争创语言使用规范校。

3、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要求任课教师结合随班就读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30分钟个别训练、个别化教学计划,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备课、上课等环节的检查反馈。

4、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常见病、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做好晨检和每日上报等工作。

5、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期初做好新生学籍录入工作。规范学生转出、转入、休复学工作。组织新生、转入生的学籍卡拍摄、发放工作。做好相关学籍数据的统计工作。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5

学校现有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微机室1个,电脑进入办公室,教师机已达到两人一台,实现了网上备课,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建成千兆多媒体交互式校园网,能运用校园网与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我校课题组成员,都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经验,能够熟练的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实施教学,均能够承担一定的教科研任务。学校年年拨出专款专用大力支持科研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

①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田克勤

副组长:张艳芬

成员:任西芳赵彩霞王丽萍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实验的领导与管理。具体包括建立实验队伍、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经费,、提供实验方便、检查实验工作、实施实验奖惩等。

②课题实验小组

组长:张艳芬

副组长:任西芳

组员:赵彩霞王丽萍郭秀敏范明军刘新玲赵瑞梅

实验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实验的管理、指导与实验。具体包括制订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研究方向、制订年度实验计划、实施实验研究、建立实验档案、收整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

2、加强实验队伍的培训与提高

实验队伍培训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思想观察的转变,二是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它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长期性。因此,实验中要把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实验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加强学习,加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实现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逐步转变思想,用正确的理念指导实验,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实验。

针对计算机应有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采用通训与专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钻自研相结合。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的信息培养。

3、实施实验奖惩制度

实验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校将根据实验小组的建议,依照实验奖惩条例,对态度认真、工作严谨、卓有成效的实验教师给予奖励,反之将依据实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撤销实验资格等处理。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校进行了科学主题资源网站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更新,已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建成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科学主题资源网站课程体系。

建成的科学主题资源网站以一节课为专题,将涉及这节课内容的相关资源经过筛选、加工,并通过网络表现某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库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每课节主题资源网站都要结合网站内容形成典型的学习指导意见和教学指导意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其中王桂霞、王均华、王立新、王凤云、张瑞芹、刘金梅等老师的主题资源网站分别获市、县二三等奖。

3、经过本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学校进一步完备了电教设施,学校内形成了较为深厚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过去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相对滞后的局面,能熟练的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cai课件且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带动学校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经验与体会

该课题从申报、立项以来,课题研究在既定计划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人员的齐心协力下,认真学习,踏实工作,课题组在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方式逐步得到了变革。预期的研究目的基本达成。现将前段时间以来所作的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高举理论学习的旗帜,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实验人员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每周我们组织全体实验人员坚持围绕课题学习一至二篇理论文章,学习的同时,展开热烈的讨论,使课题实验始终处于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组人员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且大多数老师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老师们正由原来的“教书匠”向“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转变。

(二)求真求实,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段阶段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课题融入教研之中。每次教研活动,我们做到有课题方面的研究专题。经常围绕课题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开设公开课,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我们认真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并且说课后大家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像赵彩霞、王丽萍等老师本学期还向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提供了生动而有丰富的公开课,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3、坚持发挥集体智慧,认真备课。

我们能立足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坚持集体备课。即各子课题组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利用大纲和各科组研究的实验方案,认真讨论,认真备课,并且要求要备以花木渗透为主的优秀课,实验课。

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们课题组的赵彩霞获县科学学具优质课,张艳芬的课例获县电教课一等奖,并报送市电教馆参评。好几位成员的教案、论文在市、县、校获奖,多次在县市级上公开课。

五、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1.存在问题:

(1)课题研究还不是很深入。部分实验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把握课题的内涵、方法;对科研工作缺乏自信心。

(2)在实验数据的收集上还不够全面,成果的水平还不是太高,缺乏一定的创新。

2.解决措施:

(1)继续对课题研究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和相关的专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6

1、阶段目标

高一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初步具备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研究模式;通过教师指导去体验和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付出努力、与人交往、合作互助的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高二、高三阶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研究模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应用到部分学科专题的研究中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的现实状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学校开设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而选择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中包括学科学习拓展类、科技发明探索类(以实验研究为主)、学习生活技能类、体育技能类、报告讲座类、艺术类、活动类7种。

2、总目标

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它将始终紧紧围绕“三有、四会、打基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造;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内容,完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1)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2)增强主体意识;(3)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5)学会寻找信息源;(6)尝试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7)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团队精神;(8)培养主动、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学习要求

1、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必须将研究性学习课程融于学科教学中,以确保学生既达到中学阶段规定的基本学力,又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所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必须切实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选题、开课及教材(方案)的准备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的分课时教案不得少于5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该类课程应不少于5个课时。

3、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强调每门课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让学生学有所得。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既强调内容的丰富多样、有较大的普适性,更注重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示范性,强调出精品。

4、在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发动学生,鼓励其积极参与;各备课组、学科组应有团队精神,群策群力。(2)注意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3)注意运用计算机、局域网、摄影、摄像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服务于课程改革。

三、领导组织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副校长、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与功能

(1)校主管领导负责牵头,组织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学习、研究有关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宏观控制课程的实施。

(2)科研处具体负责课程的行政管理,职责是保证落实,保管资料,安排活动场地,进行评比,建立课题库。

(3)科研处负责对师生进行科研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写开题报告,常用科研方法介绍,如何撰写科研报告,并介绍好的范例。

(4)年级组长负责提供备选课题,协调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交流,管理年级教学工作。

(5)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评价和全面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

(6)德育处、总务处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课程改革,为其实施提供各种服务。教务处协同教学处统筹安排学校图书馆、机房、实验室、阅读室、语音室和各专用教室的使用,以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四、工作流程

(1)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年级)布置动员;(2)个人选择题目,拟订计划方案;(3)教师初审、合并相近选题;(4)公布初审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小组;(5)选举小组长,共同设计研究方案;(6)写开题报告,方案评审;(7)小组独立研究,教师指导、监督;(8)形成研究报告、个人或小组总结;(9)班级(年级)

展示,同学评议;(10)召开答辩会、年级报告会;(11)成绩评定、总结。

五、具体安排

1、研究性学习一般一学期每门课(或专题)安排15学时。

2、教师在每学期一月份应准备好2-3个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各备课组讨论。各备课组将本年级本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题表上交到科研处;科研处将课题表汇总成“*一中学科内研究性学习课程菜单”下发给学生,供其选择。

3、鼓励各班自主选择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目。每学年5-6月份,各班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目,并填写《*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征集表》上交科研处。

4、提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提出研究性课题让同学们思考,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每年寒假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时间,暑假为综合研究性学习结题时间。科研处组织进行评比,并对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5、鼓励教师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对假期带学生外出进行社会调查(*市城区以外,*大市以内),学校给予每天50元补助,并报销来回车票。

6、各课题组要如实填写《*省*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表》,详细记录研究性学习过程。各班重点课题组需将课题成果制成展板,在校庆期间展出。对每班重点课题,学校可报销一卷胶卷的冲洗费用。

7、科研处对研究性学习结题成果评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匿名评比。

六、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管理与评价

(1)研究性学习课程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课目,每人每学期必须选择1~2门课。

(2)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每门课赋予1~2个学分。该学分是学生升留级、毕业、操行评定、评优的重要指标。每个学生高三毕业时至少要完成15个学分,否则不予毕业。

(3)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考核内容以考勤情况和学习成果展示为主(如小论文、总结、展板、光盘、调查报告、小制作、小型表演等);缺勤1/4的学生不予记学分;一学期研究性学习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将学生上课考勤的原始记录和学生展示的学生成果上交科研处。

2、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7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高考为重点的办学思想,注重细节,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静心、持续、有效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平稳过渡,促进学校整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⒈落实职、权、利统一原则,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⒉强化德育首位意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框架,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安全工作,创建和谐校园。

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努力营造勤奋学习、注重实效的良好氛围,实现教学质量的平稳过渡。

⒋努力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扎实肯干、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⒌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继续开展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试题研究工作,讲究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效率,提高研究品位。

⒍强化服务育人理念,规范后勤服务,确保学校经费正常运作。

⒎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检查评估。

⒏切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重点工作:

㈠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框架,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⒈以建国xx周年为契机,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⒉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贯彻“自律、自立、自我发展”的德育原则,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⒊以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抓手,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纪律管理,确保学校的平安。

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努力营造勤奋学习、注重实效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平稳过渡。

⒈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根本途径,引导学生勤奋学习,静心读书,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⒉重视勤学氛围、良好学风的巡视和督查,培养学生持续、高效的学习习惯,力争教学质量低谷不低。

⒊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改,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优化,不断整合、优化教材,建构认知,培养能力。

⒋提高个别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性。

㈢强化师德教育,创设读书氛围,努力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扎实肯干、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⒈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甘为人梯,学习讲勤奋,工作讲奉献,事业讲奋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⒉开展教师读书活动35周岁以下教师学习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35至45周岁学习特级教师的著作,45周岁以上教师学习人生哲学方面的著作。

⒊强化敬业爱岗教育,努力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感,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㈣强化科研兴校意识,注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面对学校现实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学术研究品位。

⒈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强教”意识,贯彻新课改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⒉抓好课题常规管理,落实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指导等工作,立足实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开展教育科研,做到研以致用。

⒊通过课题引领、政策导向、行政保障,提高科研品位,促进学校发展。

4.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以及其他事故的罪魁祸首。面对学生中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抓好心理咨询室这一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制度保证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从学校环境建设、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

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盘活经费,确保学校经费正常运转。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服务育人文章。

⒈加强后勤管理,规范大宗物品采购机制,增强财产管理的规范性,增强对校产的主动管理和主动服务意识。

⒉继续加大食堂整改力度,加强餐厅卫生、质量、价格、服务、财务管理,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进一步提高服务育人质量。

⒊切实做好学校绿化工作,创建县绿色学校。

㈥继续注重学校党群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局面。

⒈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监督保证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8

__*,男,汉族,大学专科学历,中共党员,19__年10月出生,小学壹级教师,2004年7月毕业于____*师范学校,10月被*市教育局分配到__镇__小学任教,2005年9月担任__小学负责人,2007年6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进城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市第四小学任教,2010年1月被选为学校工会委员至今。

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他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他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备课时,他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教育学生上,他注重培优辅困的工作,对于后进生,他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为此,他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在这方面,他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科研培训,观看各种教学竞赛、观摩课和教学报告会,如参加“__省教育科研骨干暨教学骨干培训班”培训,观看__省数学课堂教学竞赛、__*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市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市小学毕业班数学研讨观摩课、教授的学术报告等,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2009年11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市教坛新秀”;2012年6月被*市四小评为“骨干教师”;2008年——2011年参与省级课题《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和校级课题《如何将珠心算有效地溶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题研究;2010年——2012年主持校级课题《年轻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课题研究。

他教学方法灵活,创新意识强。进入*市第四小学四年来,所教班级成绩多次荣获第一名,在2011年毕业班级的数学成绩上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及家长的一致好评。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他爱辅导差生,班级的好几个双差生在他的精心辅导下,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正如他所说:“在我的眼里没有学生的贫富之别,没有学习好坏之差,没有纪律优劣之分,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可爱的。”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都非常尊敬他,但又很愿意和他打交道,说知心话。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9

关键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导师负责制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159-03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生团队,是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培训为主要任务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1]。研究生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习、科研、工作,一方面助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改革开辟了新途径。2008年以来,在江苏省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下,省内各级企业积极申请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高校也对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保持高度热情。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成为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成为高校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要。截至2011年10月,江苏省已经建立了481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研究生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生暂时脱离校园,进入企业环境,但高校和企业双方对进站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科研、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加强进站研究生的管理,建立严格有效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机制,成为保证企业研发任务顺利展开和进站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任务,也是保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有效运行的基础。笔者结合本校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站研究生管理的实践,对进站研究生管理机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成立管理委员会明确校企管理职责

为保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有效运行,强化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设站企业和高校双方应联合成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设站企业与高校合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经费、遴选进站研究生(团队),保障进站导师和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生活条件等,并全面负责进站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设站企业负责人和高校相关学院负责人担任管委会的主要领导,负责协调相关资源,成员应包括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高校研究生导师。为保障工作站的日常运行,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企业安排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并须明确高校联系人,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反馈进站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与生活状况。管委会应定期开展交流,共同商讨确定进站研究生管理的相关事宜。

企业作为工作站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对进站研究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应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实进站研究生课题经费以及必需的科研、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生活补助,并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尝试的氛围。高校应积极推进相关管理工作向研究生工作站延伸,落实管委会负责人选、明确学校方面对研究生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期间学习、研究、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协同设站企业制订、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与办法,做好本校进站研究生团队的管理工作。

二、开展入站教育完善规章制度

“制之有衡,行之有度”。制度是一切管理的基石和保障,要实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站研究生的有效管理,必须首先建章立制。

一方面,研究生经多年校园学习,习惯了学校的各类管理,进站后,研究生应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有一个适应过程,企业应对进站研究生开展入站教育,使进站学生了解企业概况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帮助进站研究生尽快融入企业氛围。

另一方面,设站企业应与高校共同制定相关条例,对研究生进入工作站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制定诸如《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出站管理办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劳动纪律》《进站研究生安全管理规定》《进站研究生考核办法》《宿舍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做到有章可循。

三、明确进站研究生的权利与义务

研究生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应向其明确进站后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企业、高校和研究生三方签署研究生进站协议,各方严格履行相关的协议内容。

(一)进站研究生主要享有的权利

1.生活待遇

进站研究生除享受国家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等待遇外,设站企业还应为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及住宿、饮食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具体标准需在协议中进行明确[2]。

2.学习与科研条件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具有人才培养的责任,企业应为进站研究生配备具有指导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进站研究生有权接受学校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使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学习条件与科研资源,企业须为进站研究生提供完成科研任务所需的经费支持。

3.知识产权受到保护

进站研究生参加科技计划项目的研发,所取得的研发成果,享受规定的有关权益,并享有获得有关荣誉称号和奖励的评选权利,保证学生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4.人身安全保护

人身安全是大事,学校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进站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企业应为每个进站研究生购买安全与责任保险。研究生进站期间,因公导致伤、残、亡的,在企业的协助下,由学校按照国家及企业有关规定处理,企业承担有关费用。若非因公致伤、残、亡的,由学校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进站研究生应履行的义务

1.遵纪守法

进站研究生应遵守国家、学校和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遵守企业对进站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服从工作站管委会的管理。尊重企业文化,与学生及企业人员保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遵守企业安全生产条例

进站研究生应遵守企业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实验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对由于操作不当所酿成的责任安全事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增强安全保密意识

进站研究生应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对所涉及的科研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应严格保守。进站工作期间形成的科学研究论文,必须经校企双方同意,方可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学生入站教育培训中,应使进站研究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遵守工作站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考核、评价要求,并享受相关待遇。同时应保留进站研究生在校的权利与义务。

四、明确课题研究任务实行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应带有明确的课题任务,企业将技术需求凝练为相应的研究课题,无论是高校主导课题,还是企业主导课题,或是校企共同主导[3],工作站管委会都应与学生及研究生导师签订课题研究任务书,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进站研究生的课题应与其学位论文密切相关。

定期汇报交流有助于课题按计划稳步推进,进站研究生需定期回校向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及其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在站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校内指导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指导进站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加强与工作站管委会的沟通交流,共同做好进站研究生管理考核工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进站研究生建立在站档案,由导师与企业定期对进站研究生进行阶段工作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其在站档案。对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工作站有权中止其在站工作,停发其生活补贴。有条件的企业应为进站研究生配备企业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校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导师作为研究生进站期间的主要负责人,双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进站期间的课题指导工作,企业导师由工作站管委会与高校共同遴选聘任。

五、强化进出站管理严肃纪律和考勤

研究生工作站应建立严格的进出站管理制度,建立进站研究生档案,严肃进站纪律和考勤制度。

(一)进站研究生的遴选

遴选合适的学生进入工作站,可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企业根据技术需求提出研究课题,相关学科与企业共同协商,确定课题内容、经费、研究生进站时间及相关管理措施。明确进站工作内容与学位论文的关系后,导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进站研究生候选名单,由研究生填写进站申请表,申请进站研究生必须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并且取得规定的学分。企业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对申请进站的研究生考核,择优录取。所有进站研究生应在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签发介绍信函,研究生持介绍信按时到设站企业办理进站手续。

(二)纪律与考勤

工作纪律与考勤可以有效地保障研究生在站工作时间,保证课题任务按时完成。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报到,因故不能按期进站者,应事先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请假延期。进站研究生应履行严格的请假、销假手续,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进站期间,企业应安排专人负责进站学生的工作、安全生产、实验、工作考勤、生活起居,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考勤制度和生活规章的学生,研究生工作站有权取消其进站资格。

(三)出站与考核

研究生在站期满或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后,可申请出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委会成立考核小组对进站研究生在站期间的工作时间、科研情况及思想表现进行考评,考核小组一般由学科领域负责人、导师组成员以及设站企业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研究生应向工作站管委会提交工作总结报告或研究论文,经考核小组考核通过,报工作站管委会批准后,学生即可出站。对没通过考核的学生,经工作站管委会同意,可申请延期出站。

六、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丰富学生文体生活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应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延伸,定期开展思想交流,及时把握进站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疏导他们的困惑。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工作氛围,使进站研究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工作。

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之举,更是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条新路。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作用,是企业和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加强对进站研究生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进站研究生管理机制必将有助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持续发展,也将凸显其研究生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教育厅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08-11-17]..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进站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09-12-9].http:///showCounts.aspx?id=1048.

[3]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8-71.

managementmechanismofpostgraduatesinenterprisepostgraduateworkstations

ZHanGXiang

(Departmentofpostgraduates,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1816,Jiangsuprovince,p.R.China)

小学后勤管理课题研究篇10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和贯彻有关的教育法规,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热情主动,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团结同事,相互协作,致力于良好的班风、校风的建设;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开远的教育做贡献。

任现职来教学和管理工作情况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本人在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放松自己教学工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搞好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我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重视物理学科的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追求智育和情育、美育的和谐统一;善于创造情境,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轻松,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业布置精而少,学生乐学、会学,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物理素质较高,成绩突出。如2007年中考,所任的143班物理满分人(全校仅此1人),平均分达86.7分,超市平均分24.3分,及格率100﹪;2010年中考,自己所任的147班(二类快班)物理满分5人(全校仅20人),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均居同级别、同层次之首;2011年1月、7月和2012年1月的三次市统考,自己所任班级167班(一类快班,参考班级4个),不论是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特优率均勇夺第一,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称赞。现正积极备考,争取在六月份的中考中,再创辉煌,实现理想,为校争光。

(三)、教育科研工作方面

本人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曾多次参加州、市教育科研究骨干培训。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教研工作,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改进教法、钻研教材、大纲、考纲以及新课程标准,积极参与高校课堂模式的探索,组织本备课组成员进行实践,已有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曾两次担任中考评卷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及片区教研活动,2011年11月在片区教研活动中,自己主讲的同课异构课《电流》效果好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2011年5月参加的开远十一中理科教师讲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主持开远三中教科室工作期间,杨惠民老师负责的《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的研究》和马春桃老师负责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两个州级课题顺利通过申报和开题论证、正常研究等。两个课题先后结题验收,达州内领先水平,分别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自己参与了其中的《职教》课题;2006年负责州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联系的研究》,研究后期,因工作调动该课题负责人变更为刘兴德老师;参与了汪开华老师负责的省级课题《初级中学开展德育工作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自己在其中承担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课题已于2011年12月结题验收。

教学之余,我勤奋钻研,笔耕不止,“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贵生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我丝毫没有懈怠,多动脑,勤动笔,在履职时间内了撰写的论文,7篇获省、州级获奖励。如:《浅谈教师提高初中学生物理成绩的途径》和《中考过失性失分的原因与剖析》获云南省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初中物理教学应增强趣味性》获教师报全国论文评选二等奖等。

十七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成为新时期优秀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学和进修提高,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只埋头走路,还要会抬头看路。为此我努力学习学科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努力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我已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好。我于2003年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2011年获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四).人才培养方面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任务,结对子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充分肯定他们的教学长处,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如开远三中陈家泽老师在我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2009年被评为开远市“教坛新秀”。

三、履职务期间获得的主要荣誉

2003~2006年度连续四年履职考核为优秀

2006学年度被评为开远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

2007学年度被评为开远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

2007学年度被评为开远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