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4:26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1

关键词: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31-02

一、问题提出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朗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寻求一种解读方法,释放个体的创造力,获得一种终生的启示。当前朗读教学中,教师们也把“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等理念践行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然而,有的教师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时发生了偏差,在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朗读指导过于形式化、模式化、重技巧轻体验等。如何让朗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亮点,使课堂书声朗朗、充满情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读起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肤浅化的朗读指导。如《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片断。师:(学生齐读第一段后)我们的民族小学美吗?生:(异口同声)美!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生:自豪,赞美的语气。师:哪些词语应该读得重一点?(老师让学生自由读后圈出来,指一名学生读)师:谁能比他读得更美些?(又指一生读)师:请女同学读一读(女生读)师:我们一起带着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案例二:唯技巧化的朗读指导。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片断。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师:(出示标了停顿,重音符号的段落)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老师的朗读符号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吗?(学生自由朗读)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他读出停顿和重音了吗?生:没有。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读,注意停顿,读出重音。(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符号一字一顿地把文字符号声音化)。师:这位同学读出了抑扬顿挫,但感情的投入不够。让我们边想象边读。

案例三:模式化的朗读评价。如《荷花》教学片断。师:(出示描写荷花随风舞动的段落)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师:读得不错。谁再来试试?(又指一女生读,该生读得入情入境。)师:真棒。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学生读得很投入,有些同学还边读边表演荷花随风翩翩起舞的动作。)师:读得真好!

三、对案例的反思

上述三个案例是当前阅读教学朗读指导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朗读指导生硬牵强,无启发性、情感性、体验性,只在文本表面上游离,忽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或者朗读指导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义误区,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停顿,哪个句子的句调该拖长等纯技巧的内容,根本不能提高学生实际的朗读能力。况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多元的。那么,学生的朗读,也是各不相同的。用一个固定的、唯一的标准去限定学生的朗读显然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朗读指导的评价中,教师以“读得好”、“读得不错”、“真棒”之类的没有针对性的、泛泛的评价语言,草草地结束朗读指导,或者是技术性的指导“声音再响一点”、“读得重一些”等,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朗读指导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无法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体验情感。“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如何让我们的朗读指导更有效呢?

1.创设情境,引发共鸣。“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调动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例如案例一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能单凭一句“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来给学生作指示,而应通过画面、音乐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到自己俨然是一名民族小学的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校园中,那发自内心的赞美不言而明,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2.范读引路,以情带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师的范读不可少。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地朗读的行列。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来“味”的时候,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给学生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给学生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情感信息,进而较好地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

3.理解感悟,以悟促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案例二中,教师把“朗读技巧”视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法宝”,重在纯朗读技巧上进行指导,把完美的语言整体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在练读、试读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更不是咀嚼品味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虽然反复练习,到头来仍是“貌合神离”。我想,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等的技术指导,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文本,将理解、感受语言文字与感情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美读文本”。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2

关键词:朗读教学模式;两翼训练;朗读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21-01

一、抓课内带课外,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

课堂是朗读训练的主阵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抓“一线两翼”,并以此拟定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即抓课堂朗读训练为主线,抓好晨读和课外朗读为两翼。以此拟定了课堂教学抓指导,晨读训练抓个案、课外朗读抓巩固等一些研究策略,并根据拟定的策略设计了学生晨读训练和课外朗读训练阶梯评价表,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总结出了以下几种策略。

1、朗读训练分类指导

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不同类型的文章,课题组在实践中总结出不同的指导方法。

(1)写景状物、优美散文。可配乐将学生引入文本情景或教师范读,激励学生创造性朗读。

(2)寓意童话类文章。可运用夸张演绎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朗读。

2、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课题组采取了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人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调控工作。

(3)领读。(4)分角色朗读。(5)表演朗读。(6)比赛朗读。(7)配乐朗读,想象展示朗读。

二、如何抓好“两翼”这个课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课题组进行了这样的实践:

1、晨读训练抓个案

教师有针对性的记录3―5名学生在朗读中出现问题,拟定相应对策,以备下次训练时纠正。通过晨读训练抓个案的方式,许多在朗读方面存在问题较大的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课外朗读抓巩固

通过课外朗读抓巩固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由于课题操作紧扣教学,课题记录关注过程,又加上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忠实地记录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整个实验反映出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正确流利”到有“感情朗读”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学生从朗读能力弱到学会朗读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层次

三、朗读教学的模式

第一步初读感知:学前读――整体感知

具体又分为两个环节:预习和初读

第二步再读理解:学中读――理解感悟

这一步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基本贯穿整节课。它包括: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议。读中说,读中赏。(详见教案、资料)就这样,学生从前面的“初读感知”――“理解感悟”――“读中赏析”,学生经历了“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融入文本”的情感体验过程。

第三步三读领悟:学后读――吟诵积累

指导学生吟诵积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现“重感悟、重积累、重应用。

四、抓教研,善总结,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提高。

通过在实践和研究中,课题组总结出朗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朗读能力的一些策略。

1、明确了朗读的总体要求

2、总结出朗读指导的策略

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个案研究、集体会诊等方法查找成因,梳理总结出小策略多条,下面是一些小策略:

(1)、针对学生语气平淡、读不出情感等现象,采取创设情境,入情入境的朗读方法。

(2)、针对我校学生方言较多的特点,进行易混淆音节的发音训练。

(3)、针对不同言语中字的发音变化规律,指导学生字的音变。如“啊”的音变等。

(4)、针对学生“高声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的误区,指导学生不同类型的文章,感情基调不同读法也不同,做到能收能放,随着感情的变化,语速、语调、语势等节奏都应有变化,不能一调而终。

(5)、针对学生朗读兴趣不浓的现象,采取、变换多种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

时光飞逝,一晃两年过去了,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指导朗读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是课题工作取得的一些可喜成绩。由此,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学生阅读量增加,促进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家校之间的默契不断增强,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巩固。

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

1、教师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有拖拉现象。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3

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获得自主发展。导学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产物,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学案也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也不是冷眼旁观的参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学习中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导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化,确实给我们的课改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县从去年开始实行小班化教育,这个学期又全面铺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讨,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所在的学校是教育局选定的开展小班化教学比较早的几个学校之一,因此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就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导学案进行小班化教学了。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应用,我对导学案有些话不得不说,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一、不能让琅琅读书声在课堂中消失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朗诵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但是运用导学案教学后,我们上课忙着讨论、发言,我们已将朗读这一语文最基本的手段和目的给遗忘了。课堂上不再有琅琅书声,课文仅仅作为文字被印刷在纸质上,我们不再通过朗读来感染自己,师生也不再通过朗读来达到情感的共鸣,我们的课堂少了一些韵律。

比如在教学《雷电颂》这样富有激情的课文时,不读是无法体会到人物内心那种澎湃的思想感情,也就无从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走进文本。古文与诗歌的教学也是一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理解语意,培养语感,体会韵律美,在琅琅书声中得到熏陶,感知语文的大美。

在导学案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朗读视频或者录音,领略朗读的魅力,并进行模仿。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新年诗歌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来源,央视的名嘴轮番登场,朗诵的都是一些名家名篇,对学生的影响相当大。教学《雪》时我就用了徐俐和朱军的朗诵版本,效果出奇的好。

二、无“导”等于误导

新课标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激情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教师将导学案分配下去,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读懂课文,完成教师的任务,语文课堂多了学生的讨论、讲评和分析,多了练习和笔记。

这一模式确实注重了学生的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也往往缺失了,教师成了导学案的设计者、课堂纪律的维护者,而没有成为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引领者。

我们在向兄弟学校取经时也发现了这样的状况,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分析导学案上的题目,教师充其量就是在答案无法统一时站出来一锤定音。课堂简化成:做题—讨论—分析—统一答案。教师的导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何为导?导就是指给学生一条路,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给学生一张网,让他们自己去捕鱼;给学生一张弓,让他们自己去打猎。导是方法,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是新课堂模式的精华所在。学会方法,走遍天下。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怎么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要明确指出如何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没有导,新模式就是题海战术,就是简单的试卷分析。

三、导学案的设计简单化,使用机械化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往往过于简单化,不讨论、不思考、不集体备课,随便找几个题目就凑成了一个导学案;或从网上直接下载,交给学校一印就算了事。而同一年级的老师从主备老师那里拿到导学案后就直接使用,这样的导学案还可以年年用。更有甚者相同的导学案还会出现在兄弟学校老师的课堂上。对老师来说这样做确实是省了不少事,只要花很少的力气就能完成任务,但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却是相当不利的。教师千万不能为图一时省事而在设计导学案时简单化,在使用导学案时机械化,否则最终将害人害己。

导学案的设计是新模式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有借鉴、有参考,但更要有自己的思想。在设计时还应当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环境,就算是借鉴参考也应适当地加以修改,让它适应自己所在的土壤,能让它生根发芽。脱离实际而一味地生搬硬套确实要不得。

设计导学案时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查找资料,要吸取同行的精华,要投射进自己的思考,要听取同校老师的意见,更要注意学生对导学案的反馈,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与策略,让导学案真正成为导与学之间的桥梁。

四、一个导学案一个落脚点

导学案使用起来很费时可能也是很多老师的同感。有些老师就经常抱怨课老是上不下去,影响了教学进度。产生这一问题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因为在设计导学案时不愿意“舍”。

很多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求全求多,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其实我们的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只要在每个导学案中选好一个知识点,并把这一个知识点好好落实下去,假以时日,学生就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正所谓有舍才会有得。集中精力,攻其一点,才能使教学效率最大化。如何选择一个落脚点,选择什么样的落脚点,我们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来决定,使我们的导学案更有个性,更能体现教师的“导”。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4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语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上不仅仅要单方面的关注字词的教学,还要关注的是情感的教学,而朗读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的真正作用,仅仅将其当作熟悉课文、字词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朗读时间太短

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会抽出十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但这十分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字词不认识,其次就是语句不熟悉,因此读得磕磕巴巴,甚至读的慢的学生会只读了一部分就结束了,因此完全没有达到朗读的效果。

2、朗读目的不明确

在有的语文课堂中,老师会喊同学起来朗读,很多学生仅仅是将这个当作表现自己的机会,没有明确真正的目的。有的学生因为害羞不愿意主动起来,主动举手朗读的也仅仅是争取不读错、读得流利,这样就以为是达到了朗读的目的。甚至有时候老师因为没有人主动就要求全班朗读,而这个朗读又太注重整齐度,根本没有加入感彩,因此也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

3、朗读缺乏感情

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朗读仅仅要求会读,很少会纠结感情的运用,即使有的教师注重“有感情地朗读”,也仅仅是自己领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没有有效的指导,也没有告诉学生朗读的作用,因此学生往往会继续糊弄,认为会读就行,这样久而久之,朗读教育就没有很大的意义。

二、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育中对朗读进行有效性指导的方法

1、换位思考,备案朗读难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都会进行备课,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课,教师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面做示范。同时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朗读的难点在哪里,将重音、停顿都标注好,感彩分配好。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为例,如第二段“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里重读的字有“又”、“热闹”、“兴高采烈”、“思念”。这几个词在每句中都需要重读,因此在备案的时候需要进行标注,同时还要把握好感彩,描写重阳节的情景应该是高兴的,而后面思念家乡又有一种惆怅。这些教师在进步备案的时候都需要有一定的标注,以保证学生朗读的时候进行指导。

2、掌握技巧,备战朗读指导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掌握朗读的技巧,让自己的朗读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范读的时候给学生做好榜样。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地听,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对于一些有特点的地方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技巧进行指导,如调换字词、改变句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原文的感彩,还能加深学生对字句的理解。

还是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为例,里面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这首诗的朗读重音一般都在每句的倒数第三个字上,也就是说“为”、“倍”、“登”、“少”,这四个字都是动词,在诗句中,“为”是“是”、“倍”是“更加”、“登”是“爬”、“少”是表示减少,在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这四个词分别换成它们的解释,然后朗读,可以了解这四个词的意思,同时了解诗人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可以体会到这四个词在诗中的妙用。

3、创设场景,进行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创设场景的教学方法,朗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场景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遇强愈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赶海》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赶海的见闻,上面用了大量与海有关的事件来展现海边的场景,如:捡贝壳、捞海鱼、抓海星、螃蟹、虾等等,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可以边放音乐边朗读。文章中提到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因此在朗读前可以放这首歌,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海浪、海鸥的声音,甚至可以利用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进行辅助,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赶海的热闹场景,增加学生朗读时的想象力。

4、层次分明,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分清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解性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人称转化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歌颂的是一位“白衣天使”――叶欣,讲述的是她与“非典”斗争的过程。在很多中年级学生心中对“非典”的恐怖并没有很大的意识,因此很难了解其中的感情,因此教师可以将叶欣生活化,将这个人物塑造成学生身边的人,这样让学生可以有一种亲近感,由此才会对这个人产生感情。然后教师再以实例来讲述“非典”的恐怖,让学生了解到叶欣不畏“非典”的伟大,体会其精神,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此人的敬佩之情,从而加深朗读的感情。

三、结语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本技能;培养

G623.2

语文作为教授母语的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属于基础性学科,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基础语文技能,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进行课外学习扩展的必备技能。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和谐发展。

一、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语文技能之一。但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对于朗读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习惯通过默读、速读等方式浏览文章。如要求学生朗读文章内容,由于缺乏科学的练习,通常会出现读音不准、不流畅、口语化、以及害羞等问题。汉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缺少朗读学习体验,甚至连基础的通顺朗读课文要求都达不到,又怎么要求学生理解文章情感、掌握文章写作手法。朗读教学除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外,也是对语言表述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应重点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

朗读技能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安排朗读技能学习时,需充分尊重小学的认知特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确朗读。教师在朗读教学初始阶段应侧重于学生朗读的准确性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准备习惯,及时解决文章中的生僻字,这是准确朗读的基础。其次,帮助学生解决口语化朗读问题。口语化问题是由学生生活带来,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朗读各项要求,区分朗读和日常说话的区别,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性;第二阶段,流畅朗读。当学生可以保障准确朗读后,教师加强流畅朗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汉语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范读教学,引导学生模仿,并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第三阶段,能力提升阶段。小学生可以流畅朗读熟悉的文章后,教师需进行能力提升教学,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组织学生进行陌生文章朗读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朗读信心,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二,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二、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对于小学生基础技能培养而言,书写能力并不是书面表达能力,而是写字的能力,汉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方块结构,要求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投入相应的精力,才能确保书写规范,写出漂亮的字。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间接证明了书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此外,练字τ谛生而言,是一项枯燥、劳累的学习体验,但对学生书写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教师通过练字可强化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付出后收获的喜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字也是一项系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练字初级阶段,需借助字帖临摹学习,此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字的结构,以及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避免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倒下笔”问题;其次,细化笔画教学,汉字数量众多,但都是由基础的笔画组成,教师应从细微入手,引导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应进行书写能力提升教学。汉字书写具有丰富的技巧,书写速度、力道等均会对字产生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影响,保障书写规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了解个人书写习惯,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小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措施分析

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但现阶段的小学生表达能力整体水平较低,时常出现表述不清的问题,甚至对于某些简单的事物,也无法做到精准的表达。分析这一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语言思维能力问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导致其在表达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组织语言,最终变现为表述不清现象,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针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此时教师就应从学生的回答入手,强化小学生表达能力教学培养。小学生想完整表达复杂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点表达自身思想,并围绕不同观点间的联系进行教学,逐渐引导学生将分点观点使用完整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而言,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在文章中有所体现,而文章是有一定顺序的,教师应强化文章与问题答案的联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答案思维与文章顺序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程序,并在不断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基础技能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必然需求,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客观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强化基础技能教学,从朗读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入手,全面提高小学生基础语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基础技能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的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淑梅.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刘影.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终生受益[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

[3]任丽娟,别淑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5(01).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6

朗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朗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促进文本理解的有效途径,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笔者发现,当前的朗读指导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问题一:刻意失真的朗读示范是否有益?

【问题陈述】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听音、认读能力较弱,极易出现“走音”现象。于是,为了追求“清晰”的示范效果,一些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过度地减缓语速、扭曲节奏,导致了严重的失真现象。试问,这样的示范有益吗?

【现象目击】一次,笔者听一位年轻老师的课,在这位教师语速过缓且语气夸张地范读《牛津小学英语》6aUnit6Holidaysparta分时,笔者根据范读的情况,针对性地做了如下摘录:(“/”表示停顿,表示重读)

1.theyvisit/their/re/la/tives/andfriends,/andeat

lotsof/delicious/food.

2.my/fa/vou/ri/te/holidayis/Halloween.

【分析及对策】显而易见,这位教师考虑到visit/relatives/delicious/favourite/Halloween等词的认读难度较大,试图借助过度减缓语速、变更句子节奏以及分解单词读音等方式凸显这些生词的发音、提供更为“清晰”的示范,促进学生“快速而高效”的习得。然而,这位教师的“苦心”却导致示范的过度失真:肆意的停顿(如:their/relative/delicious/lotsof后面的停顿以及relative/favourite分解式的发音)、泛滥的重读(特别是relative/favourite的发音),使得原本流畅的语流破碎了,原本紧致的节奏拖沓了,原本上扬的语气下沉了(如:visit/relative/delicious),严重扭曲了自然的语音、语调,这无疑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朗读示范时,我们必须保持自然的发音和正常的语速,力求语言的“高保真”。就以上案例而言,教师可预先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先教B、C板块,再学a板块),以消除生词障碍;可现场进行多次重复示范,以强化语音习得;亦可随后安排相互纠错的环节,以促进自我修正,势必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问题二:有口无心地跟读模仿是否有效?

【问题陈述】众所周知,跟读十分有助于矫正语音、训练语调以及培养语感。然而,走进平时的课堂,笔者发现部分教师进行这项活动时,既不做任何要求,亦没有相关提示,更没有任何变化(三年级逐句进行、六年级依然如故),使得学生在跟读过程中一直处于盲目、被动状态。试问,这样一成不变、有口有心地跟读模仿是否有效?

【现象目击】记得有一次,笔者去听同年级组教师的一节研究课,授课内容是6BUnit1“whoisyounger?”parta.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随即宣布:“now,let’slistenandrepeat.”并播放录音,不再言语。跟读情况记录如下:(“/”表示录音停顿)

Ben:Jack,thisisSuHai./Sheismyclassmates./SuHai,thisismycousinJack./

Ben:SuHaihasatwinsister./Hername’sSuYang./

Jack:Really?/Doyoulookthesame,SuHai?/

Ben:that’sJack’sdog./Hereheis./

Jack:Heisfour./Heisoneyearyoungerthanme./

SuHai:oh,isee./Soyou’vegotabrother./

整个跟读过程中,学生精神萎靡、状态散漫,根本谈不上对录音进行有意识地模仿,拖沓的节奏、生硬的语调一直伴随始终。

【分析及对策】案例中,虽然学生的语音、语调现状堪忧,教师却并未提醒学生留心模仿;即使文本内容十分简单,教师也仍然采取逐句跟读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跟读演变成了盲目、机械的“跟着读”,根本不能起到矫正语音、训练语调以及培养语感的作用,这显然与跟读活动的目的大相径庭,与环节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一番思索之后,笔者有了些想法,并借助同课异构的方式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教学片段记录如下:

首先,笔者在跟读前,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一个“静听”环节:教师在播放课文录音的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带有语调标记的课文内容(如下图所示),要求学生一边看ppt一边聆听录音,关注语调变化。整个环节,学生只听不读。

接下来的跟读环节中,笔者不仅要求学生不可以看文本,而且按照人物话轮的转换进行录音停顿(如:文本中Ben的话语:“Jack,thisisSuHai.Sheismyclassmates.SuHai,thisismycousinJack.”虽然有三句话,但只在结束时才停顿一次),特别是在学生跟读的同时,笔者还通过肢体动作(如下图所示)进一步提醒学生对升、降调以及重音的关注与模仿。

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静听”环节的设计,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深度感知语音、语调的绝佳机会,而重音及语调标记的呈现更强化了学生的语感体验;跟读方式的变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极为自然的语音示范,而且促进了学生更为主动的倾听;特别是凸显重音、语调的动作提示,更是极大地助推了学生的跟读模仿。期间,学生屏息聆听的神态、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倾情投入的表现,让笔者深感欣慰——原来,跟读也可以如此精彩。

题三:停留字面的美读指导是否可取?

【问题陈述】美读,一种可以读出情趣、读出韵味、读出美感的朗读方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能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鉴于此,美读指导日渐风靡于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美读指导时,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和人物心理的揣摩,仅仅关注文字表面的sentencemeaning,而完全忽略蕴含其中的speakermeaning,根本无法体现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情感。试问,这样的美读指导可取吗?

【现象目击】2012年10月,笔者全程观摩了江苏省的小学英语阅读课赛课。其中,有位选手在执教绘本“theking’snewclothes”时(内容见右框),呈现了这样一个环节,笔者记录如下: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细读绘本内容,并对人物图片和话语进行连线配对(如下图所示)。

之后,该教师不仅利用红色字和下划线标出关键词(soft/light/beautiful),借助丝绸围巾和气球图片进行释词,而且进行了绘声绘色的美读示范:oh,yes.theyaresoftandlight.(教师借助怜惜的神情、舒缓的语气以及轻柔的手势增强表现力);theyarebeautiful.(教师通过赞叹的神情、激昂的语气以及上扬的手势提升感染力)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在跟读模仿、自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美读展示。顿时,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声情并茂的朗读,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分析与对策】乍看以上案例,似乎朗读指导细致、到位,效果十分理想。然而,仔细揣摩之下,笔者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面对看不见的衣服,国王的话语是洋溢着由衷的褒奖,还是流露出昧心的忐忑呢?行人的议论是饱含着羡慕与赞叹,还是充斥着讽刺与敷衍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后者。因此,这种看似“精致”的美读指导,其实严重误解了文本的内涵、扭曲了作者的本意。

同样的内容,相似的环节,笔者在另一位选手的课上却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其教学过程记录如下:

首先,该教师在学生完成人物图片和话语配对之后,立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t:whatdoyouthinkoftheirwords?

S1:ithinktheKinglies.

S2:ithinkthepassers-bylie.

S3:ithinktheboytellsthetruth.

t:whydothekingandpassers-bylie?

S4:Becausethecheatssay:“Cleverpeoplecanseetheclothes.Foolishpeoplecan’tseethem.”

S5:Becausetheydon’twanttolookfoolish.

接着,该教师顺势引入“matchandread”环节(如下图所示),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揣摩人物的内心、匹配合适的表情,并试着读出来。

一时间,学生个个热情洋溢、争先恐后!学生的倾情朗读不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孩的率真与可爱(表情D);极尽描摹地展现了国王忐忑的内心(表情B)与尴尬的模样(表情C),而且绘声绘色地表露出行人胆怯的心理(表情a)和讥讽的意味(表情e)。伴随着惟妙惟肖的readingshow,学生在深入洞悉了文本内涵、透彻剖析了人物个性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自身朗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问题四:苛求“同步”的朗读训练是否可行?

【问题陈述】我们有着这样的共识:同步,能带来高效。于是,一些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苛求有着先后次序的两个环节同步进行,认为这样会有助于增强朗读实效和提升课堂效益。真的是这样吗?

【现象目击】一次观摩课上,有位教师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4anenglishFrienda板块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几幕:

第一幕:跟读磁带时,教师播放课文录音(中间不停),要求学生同步跟读磁带录音。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本无法听清录音,经常会读到录音的前面去。

第二幕:齐读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同步进行朗读。当遇到“生涩”的地方、发现“错误”的时候,老师便刻意地提高音量,以提供“清晰”的示范,保证齐读“顺畅”地进行。朗读中,教师不得不一次次地和学生比嗓门,声嘶力竭。

第三幕:分角色朗读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演。展示中,有的学生忙着读却忘了演;有的学生忙着演却忘了词;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十分忙乱;有的学生两眼茫然,不知所措。

【分析及对策】以上案例中,无论是跟读,还是齐读,抑或是分角色朗读,该教师均采用了同步的方式。然而,当活动进行时,学生根本无法协调身体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幕一)看似听读兼顾,其实学生既不能净心听,也不能安心读;(幕二)看似悉心引领,其实教师既未能有效示范,也无暇仔细倾听;(幕三)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既不能自在地读,亦不能纵情地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此案例,我们不妨稍作调整:要求(幕一)先听后读,(幕二)教师只听不读,(幕三)先读后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听、读、演,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问题五:朗读中的“不合群”现象该如何看待?

【问题陈述】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情愿默默地朗读,坚决不参与齐读、分角色读等集体朗读活动,显得十分“孤僻”。试问,这种“不合群”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呢?

【现象目击】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当时教授的是《牛津小学英语》6aUnit7atChristmas,鉴于互送圣诞礼物的趣味情景,在分析完课文之后,笔者便要求学生六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正当笔者欣喜于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时,却“意外”地发现,有一组学生仍然“各自为政”。笔者走近,他们才不情愿地“合坐”在一起;笔者提醒,他们却做出了“合作”的假象;笔者怒斥,组长委屈地申辩:“他们俩就是不愿参加,我们读不起来”。看着两名“祸首”,笔者十分吃惊!他们都是优秀的学生,虽然内向些,但向来学习认真、主动,怎会如此一而再地“违抗”?“老师,他们太闹了,跟他们一起,我总是读不好。”“老师,我想一个人静静地读,可以吗?”听着他们恳切的诉求,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笔者借助问卷进行了全班调查,统计发现全班48人中竟有17名学生有着同样的意愿。

【分析及对策】“这确实意味着独处很重要,对于一些人来说,独处是他们呼吸的空气。”“但是我想说的是,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们做自己,他们就越可能想出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这是SusanCain在teD演讲时关于“内向者力量”的陈述,让笔者深受启发。反观以上案例,这两名优秀的学生之所以会一再“违抗”笔者的“旨意”,显然是他们内向的个性所致。相比较其他外向型学生,他们更渴望安静、低调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案例中笔者自鸣得意的做法违背了17名学生的意愿,禁锢了1/3学生的朗读欲望,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在经历一番深耕细作之后,有了些自己的做法,颇有成效。其流程记录如下:

首先,笔者提供多样的朗读方式,并呈现与之对应的朗读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

其次,学生根据自选的朗读形式,通过对应组人员互换的方式,快速进入相对应的阅读区域。如下图所示:(说明:1.此图示中的班级人数为48人,以常见的围坐式(六人一组)和秧田式(四人一组)为例;2.选择分角色朗读、小组齐读的在合读区,选择自读的在静读区;3.有双向箭头连接的为对应组,组间可进行人员的互换。)

期间,笔者走近学生,了解学情,并相机引导学生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进行朗读。(如:小组内愿意分角色读的人数不够时,可采取一人读多个角色;小组内愿意分角色读的人数太多时,可以采取多人竟读一个角色。)

最后,笔者在两区兼顾的基础上,分别请学生进行了小组展示和个人汇报。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7

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又是什么方式呢?通过笔者教学的经验而言,教师应该是以“创设情境”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素材把文本的段落高效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朗读的情感,实现“感情朗读”。例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课文中有一段写到苏轼与弟弟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并且整天形影不离。但是,等到苏轼长大之后,兄弟俩各奔东西,分开的时间有些长了。这时,教师为了创设苏轼兄弟感情深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播了一段兄弟分开之后,俩人不曾见面而相互思念的画面。所以,他们更能被《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两兄弟情所感动。每当学生们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笔者都能感受到对亲人思念之情。学生能够在有效朗读情境的支撑下开展有意义的朗读活动,学生的朗读肯定是有效的,有感情的,从而让阅读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引发朗读想象是重点

一般而言,想象力是作家创作的源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当想象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与作者思想上交流。有时,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要朗读文字的含义,还需要体会文字之上的作者情感含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段落的进展,从而实现朗读与心声同步,把想象中的心声以“感情朗读”的方式表现。而教师又如何采取一些具体的朗读教学措施呢?就笔者而言,往往是以图片、书籍、资料以及多媒体等展示,而这些展示内容往往是与文本知识或者作者创作背景相关。

【案例】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极大想象力,让学生设想世界的尽头,也就是没有开天辟地之前的世界。学生们听到(看到)这个问题,就十分兴奋。于是,教师开始引出“”的故事,“”相传是一位大神,他昏睡了一万八千年。清醒后开始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这一举动,一切开始变化。而这一过程往往被称为“开天辟地”。在了解这些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朗读想象提供有效的台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中提升朗读的质量。

三、开展朗读交流是关键

“感情朗读”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朗读形式。而“感情朗读”的关键是“感”,教师又如何帮助学生去感悟呢?教师应该在平时树立一些正确的思想情感,并以这些思想情感去开导学生。在文本教学中,教师以作者的姿态去和学生交谈,谈谈文章的情感取向、文章的人物特点、文章的情感架构以及文章的情感主旨。这样的教学交流是一种深度交流,更是提升学生认识情感层次的好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激感,从而去“情感朗读”。

【案例】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发现学生们对于文本的情感表达各自不一。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深度交流。教师: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与大海在一起,你们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小平爷爷是希望能生活在无数同胞的身边。教师: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在大海中永生?学生:“在大海中”四个字,是指小平爷爷的骨灰随大海永远存在,“永生”则是指小平爷爷随大海永远存在,也指小平爷爷的精神永远存在。在这样的深度交流中,学生尽快地了解到文本的情感。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8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朗读的训练是一个学生整体联动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记性最好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强化他们大脑对字音和字形的一些记忆,通过不断反复的朗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1]。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发音,而是要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添加个人对于文章理解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自我判断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应该要先自身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带学生来进行朗读,培养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保他们进行全面的发展。

二、朗读对学生的作用影响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仔细的观察学生的朗读过程,要求其要读音准确,不能自行添加或减少文字,必须将句子读通顺。语言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过多重的考量选取,里面所涉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文章,学生学习其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文章中会涉及一些生僻字,小学生在朗读中多少会出现读音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出并正确的教导。语文阅读的朗读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语言能力,通过朗读优秀文章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相关的语文素养,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朗读其实是一个重复持续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重复文章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语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朗读学习习惯。尤其在语文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古诗词和现代诗词。古诗词不同于一般的白话文,需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的掌握每一个词的正确读音和使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对现代诗词的朗读,可以通过不断的朗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了解作者的内心想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内涵,有助于学生进行写作。

(二)有助于有效提高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多是一些描写自然的文章,例如《火烧云》《草原》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利用一些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来感受语言的美感,感受文字所描述的一副美丽景象,通过朗读进入作者描述的画面当中,感受自然的美。长期以往的对小学生进行优美文章的朗读训练,从而可以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了解到什么是美,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进行朗读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就会在朗读中出现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沉浸在朗读中,一边朗读一边对文章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认真的对待朗读,了解朗读的重要性,通过自身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高。在小学朗读训练当中,就是教师提出阅读的目标,要求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朗读,并且通过自身的朗读解决课后习题,做好各项朗读任务。例如,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作者的内心变化?或者本文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获取,只要学生仔细的进行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一般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训练,这对学生十分重要。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朗读,才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小学语文朗读教案篇10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是这么进行朗读教学的。师(揭题读题后):三袋麦子到底写个什么!赶快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师: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三个小动物吗?(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小猪,小牛,小猴)师:那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呢?请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好好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来。(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师: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把它读出来。一个学生朗读“小猪”那一段课文,但感情平淡。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听出你对它的喜爱,谁再试试?(又请了两个学生读,但是读得还是不理想,直到听到第四个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这位老师终于满意了。)师:你读得真好,和他一样也喜欢小猪的小朋友咱们一起学着他来读一读。(部分学生齐读,但已明显感觉到学生读书的热情渐渐淡了。)师:你还喜欢哪个小动物?请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这样,在重复的教学环节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优生的带领下,完成了三个部分的“美”读。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教师过于夸大了朗读教学的效果,以为朗读无所不能、包容万象,以为在课堂上只要抓住了学生的朗读,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出现了“满堂读”的现象。还有些教师在一些课堂中,尽管注重了朗读,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过于专注在技巧上,而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素养等方面并不够重视。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呢?

1.读有目标,读出层次

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循序渐进,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2.读有方法,读出乐趣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尽所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朗读,可采用个别读的诸多形式和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以《泉水》的教学为例在指导学生个性朗读时,出示填空。泉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泉水()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3.读有情感,读出个性

老师要做的不是教给学生怎么读,而是应该带着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孩子对文本的个性感悟。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1)尊重学生独特感悟。尊重学生阅读感悟,以学定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途径。把多元感悟的空间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2)鼓励学生创意解读。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笔者请学生交流“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这个问题,学生拥有了一个自由阅读思考的空间后,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这句话也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正是由于母亲把养花的时间都用来照顾生病的儿子,所以那些花才会死去。”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因为母亲认为儿子发泄心中的苦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她没有阻止儿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