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08

系统科学导论篇1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的统一构筑是完成新的教学计划对于课程定位的重要保障.在对现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种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筑应该在区域性和时间尺度两大特征基础上,对《地球概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分为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等三个模块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统一构筑,以完成《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所肩负的多重教学任务.

1《地理科学导论》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召开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在各大学地理学专业开设“地理学引论”课程以来,国内多数大学的地理学专业相继以“地理学引论”、“地理学导论”和“地理学概论”以及“地理学发展史”等名称开设了这门课程.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地理科目的恢复,各高校地理专业也纷纷进行新一轮的教学计划改革.各高校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大量压缩专业课课时,部分专业基础科目合并,开设大量选修课的同时,并均将《地理科学导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课程的名称也逐步得到统一.这表现了各大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共同认识,就是需要一门科目作为地理专业学生的向导科目,在学生入学之后对地理学的全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个总体了解,以更加自觉地学习各部门地理知识,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必要性

虽然各高校大都以《地理科学导论》为名称,但是在课程任务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高校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般选用《普通自然地理学》或《地球科学导论》为教材,周学时3,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学生在学习数学外语的同时,猛然增加三门专业课,一时很难接受.《地理科学导论》在内容上更像是各专业基础课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缩略课,且各部分内容均点到为止,学生们感到内容庞杂,对专业学习感到茫然.

二是类似于专题教学介绍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般为2学时/周,依然在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在这种模式下,授课内容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授专题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各校各教师差异较大.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导的作用得到了体现.但是,兼顾学术性与系统性、基础性与入门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成为问题.同时,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而言负担仍然很重.

三是以《地球概论》为基础,内容体系根据“导”的原则进行一定的增删,周学时为3,与《地图学》(3学时/周)同在第一学期并行开设。其优点在于既压缩了课时,又能对地理学及其后续课程有个大体的了解,并把这种专业基础教学放在其它专业课之前,起到了先行课程的作用.在8o年代中期尚没有开设《地理科学导论》科目,金祖孟和陈自悟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就担负了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学中一直将两者的教学统一在一起.因此,对《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显得非常必要.

3《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指导思想

3.1完成课程所肩负的多重任务

作为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地球运动观及其意义等方面的教学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导致的热量分带和地球运动周期两个方面,是理解区域分异、树立时空观点的基础;地理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天文学内容也是中学教学的难点,其中对于有关无尽星空和瀚海的宇宙认识,服务于中学师资培养,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宇宙奥秘继续探索的求知欲;作为地理专业的先导课程,以大气圈、水圈、岩土圈(土壤圈)、生物圈、智慧圈即圈层结构为主线,对后续部门地理学和学科任务进行介绍.

3.2贯彻总课时压缩的精神

在总学时压缩的前提下,整合《地球概论》,融入《地理科学导论》,使其既能够为地理专业学生奠定区域分异的学科思想基础,也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个总体了解,具体做法是将现有的《地球概论》(周学时3)和《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2)融合,构筑为改为《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3或4).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集中选取,并将适于学生自学的内容及时布置给学生自学.具体将授课内容处理为三大模块:我们的宇宙和地球的内部环境等部分内容作为通识教育模块,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地球的运动和意义作为核心内容模块重点讲授;将圈层结构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专业先导课程模块作为了解性内容进行专题性授课.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构筑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以周学时3进行了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分类筛选

4《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我们分为三个模块统一构筑了《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4.1通识教育模块

以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主要内容为恒星及其~生、银河系和太阳系、地月系、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等.

4.2核心内容模块

重点进行讲授,引导学生预习和开放式学习.主要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包括为研究地球运动服务的天球坐标系.

4.3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内容包括圈层构造与部门地理学、地理学研究对象一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理学的方法、手段与其现代化等内容,以专题性讲座的形式进行.

与此同时,安排了15个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对前面两个模块的教学进行巩固.

系统科学导论篇2

【关键词】系统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随着二十世纪中后期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理论、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成果蔚为壮观。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系统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具有元科学,横断科学性质的科学群,是有一批学科组成的,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基础理论学科,系统工程学、系统分析等应用学科以及系统自组织理论、泛系统理论等更一般的系统理论在内。”[1]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方法论特征的科学,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在于确立适用于系统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交融性等。

要想更好地把系统科学运用到教育实践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因此,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系统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系统科学虽然是在二十世纪之后诞生的,但是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它的萌芽与壮大,从简单到深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就渗透着朴素的系统观念,《尚书.洪范》中就有相关记载,它的“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构成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人们还通过对实物系统直接经验的观察发现了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这就囊括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对客观世界统一性的直接猜测是我国最原始的系统思想。除此之外,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的“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一章》)等思想都体现了朴素的系统观念。同时,西方也较早出现了系统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成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他在其代表作《宇宙大系统》中最早使用了“系统”这个词语。十八世纪,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长期深入研究,提出了“单子论”的观点,他认为“单子”是“组成复合体的单纯实体”,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的“单子论”对现代系统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系统思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二十世纪,随着机械论和还原论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一般系统论主要研究系统的普遍原理,以系统为中心概念,以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目的性等为基本原则。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在未来科学中的作用,将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在古代科学中的作用。”[3]

系统科学论的诞生在为我们带来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系统性思维。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应具备系统头脑和系统眼光,把物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着眼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先综合,后分析,再到更高层次的综合的方法,以求得对物质系统的准确全面把握。目前,系统科学方法已经广泛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发展。同样,系统科学方法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方法论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它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认为这个整体的性质和特征只存在于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机械相加。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基础,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包括明确培养目标、研究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制定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等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调动其立志成才、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宏伟理想;教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方法有说理启迪法、调查研究法、情感交流法等;实施主体包括专职辅导员、党支部、团组织、任课教师等。这些要素都服从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由于思想政治的目标、对象、内容在一定时期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其落到实处,就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调动专职辅导员、党支部、团组织、行政机构、任课教师、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克服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仅仅是学生工作者的事的思想。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发挥出来的潜能远比部分要素发生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潜能更为有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校党委行政部门的领导部署下,着重理论研究,树立旗帜方向。团、工、青组织、辅导员、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社团。任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一方面是因为和专职辅导员相比,教师的队伍更为庞大。从数量上来看,教师人数是辅导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从质量上来看,“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要高于政工干部,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有些教师还是专家、学者,人格魅力很大,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也很大”。[4]不同学科的教师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分析问题,给学生全面、精辟的见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作为重要使命来对待。高校应该把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之中,鼓励教师通过校园活动、访谈、专题讲座等形式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学生社团是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主管部门也要做好对学生社团的监管引导工作。

总之,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原则,以系统思维的眼光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各级部门、教师、辅导员、学生社团等组织要形成合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蒸蒸日上的新景象。

2.系统科学的层次性原则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抓主要矛盾,分层次和分级思考。层次性指的是系统与要素或者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系统不同的层次、要素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高级层次在系统中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系统整体的性能主要是由其最高级层次的结构和性能决定的。同时,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的层次关系,既要考虑纵向层次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还要考虑横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

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有不同层次构成的,各层次在整个系统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根据层次性的原则,我们可以按照政治素养高低及知识能力结构的差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觉悟较高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政治觉悟一般的群众;另一类是知识结构不同的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看,文科生的接受消化程度要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分级来进行,抓主要矛盾。基于文科生中党员同志的思想状况、政治觉悟比较高这一事实,针对这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自觉学习、自由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相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则是理工科学生中的一般群众,对于这个群体则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合力。

系统的开放性和交融性原则,启示我们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科学中的增熵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系统的开放性原则。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热不能自行地、不付代价地从冷物体传向热物体,熵与无序性是相互联系的,在自然过程中,系统的熵趋向于增加,即系统的无序性是趋向于增加的。因此,开放系统只有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吸

负熵,才能克服内部的增熵,从而保持自身的有序性。换言之,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是处于一定复杂环境之中的,也只有在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广泛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才可能保持保持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需要与社会其它子系统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在全社会汲取有效的信息与能量,以确保系统的有序运转。把这个原则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校内部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又不可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会实践等方式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强化,这一新情况启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运用各种手段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面对一些重大社会突发事件,专职辅导员更要站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层层分析,深入浅出地启迪教育。同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随着年龄、知识结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动态开放中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教育,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系统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沟通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绝对不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的唯一法宝,面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些非系统性的因素,系统科学理论就显得无能为力。同时,由于系统科学自身也还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它对教育领域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花朴.系统科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

[2]王有英.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系统科学导论篇3

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把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来,在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分析确定了系统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科组组长、指导教师及学生等角色,下面就各角色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

1.系统管理人员角色涵盖了用户角色添加,用户权限的设置等。

2.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学生进行选题和名单的汇总、开题报告的汇总、论文和论文成绩的汇总,论文进度的设置及教师角色设置等,不同的系别或专业可以设置教学管理人员一名,具体的系别分配及权限设置由系统管理人员设定。

3.各学科组组长负责审核指导教师的选题、审定学生论文终稿及确定论文成绩等,学科组组长同时可以是指导教师,其角色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设置。

4.指导教师角色包含毕业论文选题的上传、学生的选择、开题报告的审核、毕业论文的修改及论文成绩的评定等,其用户界面有选题上传、学生选择、开题报告审核、论文指导、论文成绩评定、个人信息管理等内容。

5.学生角色主要有选题查询、选题选定、开题报告材料提交、论文材料提交、论文成绩的查询等内容,其用户界面有选题、开题报告提交、论文提交、个人信息管理等内容。

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事务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进行性能及功能的需求分析。

1.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教师及学生信息,师生互相选择的界面要具有交互性。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选择自己课题的学生名单及学生的具体信息,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名单中进行选择,同时也能查询到其他选择该指导教师的同学名单,以加强师生间的相互沟通。

2.选题应由指导教师确定,教师可将选题上传到系统由学科组组长通过后再正式到网络上供学生选择,学生确定选题后就可以根据设置的论文进度开展论文写作。

3.在论文写作阶段,系统要提供一个交互平台供师生进行交流,并允许通过系统上传及下载文件。

4.在写作过程中要有开题报告及论文中期考核等环节,指导教师要对各环节进行评分,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分数。

5.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公告,指导教师及学生可以查看公告。

6.当学生提交论文终稿后,指导教师要对论文进行评分并经学科组组长审核通过,如果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的学生成绩将及时的反馈出去供学生查看,不合格的学生则须继续撰写和修改论文直至合格。

7.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执行打印论文题目清单及学生成绩表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相关信息或学生相关信息实现快速查询等。

8.不同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维护自己的账户,可以修改基本信息,但不能修改自己的帐号,其帐号具有唯一性。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1.系统开发工具

由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很多都在外地实习,具有一定的地域分散性,因此本系统主要采用B/S架构,应用aSp.net技术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其使用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采用C#为开发语言及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的。

图1总体架构体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分为五个模块,总体架构体如图1所示。

3.系统的主要流程

(1)首先由系统管理人员登录系统,添加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科组组长及学生等角色并设置各用户角色的权限。

(2)然后教学管理人员可登录系统,添加教师名单及毕业学生名单,同时对教师角色及论文进度进行设置,教师角色分为指导教师和学科组组长,其二者是可以重复的,指导教师可以是学科组组长,此时指该指导教师页面中除了出现指导教师页面出现的内容外还会具备学科组组长的内容。

(3)接着指导教师、学科组组长及学生可根据各自角色登录系统,修改完善个人信息。指导教师可论文选题及论文撰写各种要求,上传系统供学科组组长审核。如果指导教师选题审核不过关则系统会要求该教师重新拟定选题然后继续进入学科组组长审核页面直至选题通过为止。

(4)指导教师论文选题通过后就公布在网络上,学生就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和选择选题。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选择其选题的学生情况并进行选择,如果有学生不符合选题要求则退回,系统会提示学生重新进行选题,直至实现双向选择,学生选题确定后就可以开展论文写作。教学管理人员此时就可以就选题对学生名单进行汇总。

(5)在论文撰写初期学生要在系统上提交开题报告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教师审批后评定分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即时查到该分值。

(6)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可以通过平台留言,咨询指导教师相关问题,指导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同时学生撰写的论文稿件可以通过上传到平台供指导教师查看,指导教师批改完后可以将修改稿上传到平台供学生下载并且通过留言告知学生修改意见。学生可依据指导教师点评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完成后可再次提交论文。系统会记录学生提交论文的次数及指导教师的点评次数。

(7)学生论文定稿后将论文上传到系统,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评分,并将论文正稿和成绩提交给学科组组长审核,学科组组长可以对论文成绩进行修改和确定并将修改结果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确认后学生成绩生效;如果指导教师有异议则可将意见提交给学科组组长进行复核直至通过为止。经指导教师和学科组组长双重确认后学生可以在系统上查询到自己的论文成绩及毕业论文综合成绩(开题报告成绩和论文成绩综合后的成绩)。如果有学生在论文进度设置时间内未完成毕业论文则系统自动判定不合格。

(8)最后,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论文定稿、论文成绩及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进行查询、汇总及打印等操作。

四、系统部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

1.登录模块

用户根据自己的编号(学生为学号,系统管理员、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为教工号)、密码(身份证号)登陆系统。

HttpCookiecookie=Request.Cookies[“CheckCode”];

try{if(cookie.Value==this.txtCode.text.trim())

{using(varedm=newmanageentities())

{

//查询输入的用户编号是否存在

varuser=fromuinedm.Users

whereu.Userno==userid.text

selectu;

if(user.Count()==0)

//判断:用户表中不存在该用户记录时,提示用户名输入错误

{

Response.write("”);

}

//判断,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

foreach(varcustobjinuser)

{

if(custobj.pwD==userpwd.text)

{

Session["Userno"]=userid.text.trim();

Session["Username"]=custobj.User.name.trim();

Session[“popedom”]=custobj.popedom.trim();

Response.write(“”);

}

else

{

Response.write(“”);

}

}

}

}

else

{

Response.write(“”);

}

}

catch(exceptionerror)

{

lerror.text=error.toString();

}

2.学生选题模块

//判断CheckBox的选中状态,更新数据库相应字段。

CheckBoxcbox=(CheckBox)gvtopic.Rows[e.Row.Rowindex].FindControl("cbtopic");

if(cbox.Checked==true)

{

//根据用户登录名查询该用户是否已经选择了论文选题。

using(varedm=newmanageentities())

{

vartopic=fromuinedm.Graduationproject

whereu.Userno==Session["Userno"].toString()

selectu;

if(topic.Count()==0)

{

//当该学生没有选择过论文题目时,则将该学生新选择的题目名称更新到毕业设计

//表选题学生编号字段上。

stringstrtopicno=Convert.toString(gvtopic.DataKeys[e.Row.Rowindex].Values[“topicno”]);

vartopic1=fromuinedm.Graduationproject

whereu.topicno==Convert.toint64(strtopicno)

selectu;

foreach(varcustobjintopic1)

{

if(custobj.topicState==true)

{

lResult.text=“选题失败,已有人选!”;

}

if(custobj.topicState==false||custobj.topicState==null)

{

custobj.topicState=true;

custobj.Userno=Session["Userno"].toString();custobj.Username=Session["Username"].toString();

lResult.text=“选题成功!”;

}

}

edm.SaveChanges();

Bind();

}

else

{

lResult.text=“选题失败,请先退选,再重新选择!”;

}

}

}

3.上传选题模块

在处理上传的毕业论文及各种留言内容时使用了Cuteeditor―Html在线编辑器来实现。CuteeditorforaSp.net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简单实用的跨浏览器、跨平台的所见即所得的在线html编辑器,其用户界面简洁,加载速度快。通过该款编辑器可以方便asp.net开发者对文本框的内容进行编辑。此外,Cuteeditor还集成了对文档、图片等文件的上传模块及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进行直接插入的模块。下面以指导教师论文题目上传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新增一条指导教师论文题目上传记录

using(varedm=newmanageentities())

{

Graduationprojectgp=newGraduationproject();

gp.topicname=txttopic.text.trim().toString();

gp.professional=ddlprofessional.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Demand=txtDemand.text.trim().toString();

gp.Year=ddlYear.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topicState=false;

gp.teacherno=Session["teacherno"].toString().trim(),

gp.teachername=Session["teachername"].toString().trim(),

gp.academy=txtacademy.text.trim().toString();

gp.assignment=cuteeditor.text;

edm.Graduationprojects.addobject(gp);

edm.SaveChanges();

}

系统科学导论篇4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

(一)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复杂集合。系统分析可被视为由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组成的一个集合,其方法论源于科学方法论、系统论以及为数众多的涉及选择现象的科学分支。应用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改进公共的和私营的人类组织系统。系统分析既是一种解释性的,又是一种规定性的方法论。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能达到的效果:决策者能更充分地考虑面临的各种不同选择;稀缺而昂贵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能够更好更省地达到目的;肯定能够在有关资源合理分配、政策贯彻、目标设定、解决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问题等等方面,加强决策能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系统性。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方面,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理论成果系统,由此,科学发展观则成为这一系统的要素之一,这体现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承继性;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在现阶段国际国内深刻变革背景下形成的,其自身又构成一个能反映时代内涵的最新理论成果系统,这体现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发展性。因此,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必须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大系统之中,同时又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自身作为理论成果系统存在的重要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权变性。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客观的现实世界本身又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社会系统。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形成依赖于两个过程:其一是在社会系统的大背景之下,历史变迁过程、时代需要以及经济社会等现实因素成为包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其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外在社会系统起到指导作用;其三是随着社会系统各要素的不断变化与重新组合,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也必然会得到完善与充实。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它还通过这一体系而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权变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有其形成和构建的逻辑基础,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作为系统存在的,认清科学发展自身理论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好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脉络。

二、系统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系统分析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资源合理分配、政策贯彻、目标设定、解决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问题等方面,加强决策能力,这恰好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求处理好社会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协调起来,因此,运用系统观能够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

第一,系统观在发展全面性方面的体现。系统所具备的特征有:整体性;组织化的复杂性;相互依存;格式塔现象,即总体大于其各个部分的总和。可以看出,影响系统变化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性,才能提高系统整体效果。发展系统实际上是由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强调发展必须兼顾发展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这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进步,唯有此,发展的总体效果才能得到不断强化。

第二,系统观在发展协调性方面的体现。系统各组成部分互感相关,即系统内某一行动会诱发其他动作,而且系统还具备等同性,即不同的初始状态可达到某一相同的最终状态,或者同一初始状态可有多种不同的最终状态。发展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只有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才能避免系统失调、失衡。强调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等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畸重畸轻,而应协调共进,即统筹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与国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发展系统不偏向。

第三,系统观在发展可持续性方面的体现。系统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成长、延滞、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或受到外部干扰而动态变化的,包括发展观念、发展客观物质条件、发展历史环境等在内的发展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用动态眼光审视发展问题,才能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才能使发展系统更好地适应社会系统变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的统一,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系统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问题,运用系统观进行方法论自身剖析,对更好地坚持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有重要意义。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三者之间即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体现着发展系统的不同侧重点,全面性是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的前提和基础,协调性是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保证,可持续性则是全面性和协调性的方向,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运用系统观,将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组成要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运用

学习实践的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和作用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好的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注重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及实践操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够避免学习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从而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性。

(一)理论学习层面

从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分析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并受外在社会系统的影响,因此,运用系统观思考和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就必须从两方面进行把握:第一,理清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点,从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学习科学发展观不能仅停留在对现有理论知识的了解,而应当探究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真掌握科学发展观生命力之所在。第二,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现实世界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主观意识,但它又不可能脱离客观世界孤立存在,因此,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应当注重对其现实意义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存在权变性特征,它与外部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对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把握的同时,一定要将科学发展观与现实联系起来,科学发展观并非“空中楼阁”,它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唯有将理论的全面学习与现实意义的深入领会相结合,才能称之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

(二)实践操作层面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实际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操作层面的应用问题,它要求将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可行具体的办法。而系统分析方法所期望的效果之一就是在有关资源合理分配、政策贯彻、目标设定、解决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问题等等方面,加强决策能力。可见,系统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发展目标的系统设定。科学发展观首先是通过政策目标设定而作用于实践的,政策目标设定全面合理,能提高发展的科学性和促进发展的实效性;政策目标单纯片面,则发展过程必然失衡。可见,系统观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首先就在于,要进行发展目标的系统设定,即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承载力,这些是决定发展轨迹的前提和基础,也成为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重要指标。发展目标的设定,是推动发展的指南,提高发展目标的系统性,注重平衡系统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发展的实效。因此,注重对发展目标的系统设定,成为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操作层面的关键。

2.发展难题破解路径的系统性选择。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发展难题破解路径的选择过程,如果找不到一条符合现实需要和经济社会全面长远发展的道路,就不可能实现发展,更何谈发展的科学性。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和静止的,因此,必须对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进行系统性选择,即避免解决办法成为“单项选择”。当然,确定选项比选择更重要,因为任何选项之间、选项要素之间都会相互影响,在对发展难题的破解路径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要素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特征,这样才能对所选择的发展道路进行最全面的权衡。运用系统观选择出来的发展路径,可能不是“最优”,但一定要“最合理”,这要求决策者进行综合考量和理性决策。

系统科学导论篇5

一、教育系统的分类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水平日益成熟,但教育系统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从系统的性质分,主要有三大类:

1.教育信息资源类

这类系统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资源为主,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省略)主要提供中小学的各种教育资源和信息,面向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2.远程教育类系统

这类系统主要提供远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高等院校的网上大学为主,对扩大高校招生,满足社会需求,减轻学校的压力意义重大。

3.教育科研类

这类系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建的各种教育信息网,各类教育杂志的网络版,各种校园网及教师个人所建的学科类系统。

二、教育系统存在的不足

根据调查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的教育系统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教育系统的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导航性差

很多教育系统资源结构不清晰,资源分布零散、关联性差,很容易导致访问者出现迷航,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能还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资源。

2.资源重复

网上的学习资源分布广泛,内容丰富,但同样的信息资源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上可以多次看到,造成资源冗余浪费。

3.内容陈旧

教育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而许多系统更新时间太长,有的甚至想一劳永逸。

4.缺乏互动

教育系统往往只能供学生简单浏览、做题,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有的虽然有交流园地,但管理差,只是学生之间在讨论交流,缺少指导教师答疑辅导。

5.链接功能差

很多教育系统没有链接功能,有的虽然建立了友情链接,但链接的网页打不开,链接到的资源分散、零散,更多的是重复,不利于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和深入挖掘。

三、软件应用的相关技术理论

1.系统科学理论

所谓系统科学,是控制论、信息论及系统论的统称,又称“三论”。它既是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又是现代科学研究共同的一般方法论,是探讨一切科学领域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2.试听教育理论

视听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edgerDale)的“经验之塔”。戴尔认为,人们获取知识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间接由他人经验获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就是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

系统科学导论篇6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层实践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如何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基层实践的重要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即通过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统一,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的有效展开、深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系统科学导论篇7

一、学习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同志多次关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讲话要求,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我市建地级市二十周年的实践,清醒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目标,以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着力查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有待进一步解放的思想空间,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探索促进双转型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学习讨论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紧扣主题,把握导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既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广泛讨论、畅所欲言,又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二要坚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市上下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强大声势和生动局面。三要坚持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密切联系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联系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联系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不同单位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各具特色、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四要坚持循序渐进、确保质量。学习讨论活动要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分段推进,保证质量。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可互相渗透贯通,各单位可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安排活动转段时间,不要求统一时间。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活动的检查指导,把好质量关。五要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要统筹安排好学习讨论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把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实践经验和**建地市二十周年的实践结合起来,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广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

三、学习讨论活动的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上来,立足于居安思危解放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立足于破解难题解放思想、立足于均衡发展解放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切实做到更新思想观念,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思想保障;健全评价体系,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考核依据;深化体制改革,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提高领导能力,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组织保障。

四、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全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从2008年1月开始,至5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二个阶段是讨论调研(2月中旬–3月底)。主要任务是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围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为下一阶段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各单位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仔细查摆本单位工作中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要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抓住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列出专题,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各单位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入研究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推出一批质量较高、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个阶段是决策部署(4月–5月底)。主要任务是总结学习和调研的成果,集中研究改进工作的意见,形成指导科学发展的办法、措施、政策、制度,指导部署今后工作。局党组、党委将研究制定关于我局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全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同时结合全系统实际,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科学考核依据。各单位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梳理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研究制定本单位通过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意见,真正把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体现到科学决策上,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

五、扎实开展“三会一谈”活动

为了扎实推进这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局党委决定从现在起到2月中旬在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中开展“三会一谈”活动。

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座谈会。召开参加对象为局党组、党委、局各级领导班子专题座谈会和参加对象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座谈会。在专题座谈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这个主题,对照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一是省委提出的“三个克服”,即克服自满思想、树立忧患意识,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市委提出的“五个立足于”,即立足于居安思危解放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立足于破解难题解放思想、立足于均衡发展解放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切实把本单位的工作摆进去,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敢于揭短亮丑,找准找实本单位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2008年本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的新途径、新举措。

二是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重点学习我们党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总书记最近发表的《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文章,准确把握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紧迫性和坚定性,并在理论联系实践上下功夫。

三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2月中旬前,全系统要以党支部为单位,以解放思想为主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发挥表率作用。

四是开展“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在2月底前,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多样的开放式、互动式“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讨论问题氛围,切实把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确保参加“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的广泛性。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大家谈活动,带头撰写体会文章,带头到基层作辅导。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三会一谈”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省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决策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六、加强领导,确保学习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具体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系统学习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局成立学习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各单位也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学习讨论活动要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组织人事部门要负责抓好活动的督促检查和成果验收。要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舆论宣传和学习宣传。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学习讨论活动。

系统科学导论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1-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到迈入科学化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空前丰富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表征。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就此进行回顾与省思,并对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思考,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概观

从中国期刊网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为题名索引数据分析来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文献计量概观存在一个最直观的特征:关于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系统科学、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借鉴作用,而相对于德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总体看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田曼琦、白凯(1989)主要围绕思想教育系统、思想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教育客体系统、思想教育环境系统、思想教育内容系统、思想教育原则系统、思想教育方法系统、思想教育信息系统、思想教育决策系统、思想教育评价系统展开论述。[1]鲁勇(1989)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进行论述。[2]潘树章(2001)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3]陈中建(2008)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对德育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4]上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工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或德育系统进行研究,为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特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中对结构和运行的剖析值得借鉴,但仍然停留在系统工程学范式框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吴倬(2001)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的思想,认为德育领导小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渠道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起重要补充,理工类课程教学是重要环节,以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承担者的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韩小香(2006)等认为,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线路、三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为辅,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以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6]陈坚良(2006)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科学控管系统、组织实施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保障系统等构成。[7]孙其昂(2007)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系统存在,该系统大体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设施、环境、主体、活动等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整体。[8]可以看出,上述观点主要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和工作实务层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探讨,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践层次进行的反思和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体性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实证检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宣仕钱(2006)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9]戴锐(200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分为宏观圈层(社会大环境及区域性生态等)与微观圈层(组织内部生态)两方面,两个圈层均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圈层由心理、观念、意见和学术成果等构成,制度圈层由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等构成,物质圈层由设备设施、场地场所、经费支持等构成。[10]邱柏生(2008)认为,从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11]卢岚(2010)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将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12]可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注已开始由“环境”向“生态”范式跃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展开研究,虽然并未直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但作为一种从事实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态进行的基础性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陈秉公(2006)认为,在学科基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规范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主体对整个学科基本理论进行的系统整合,是学术研究主体自觉的学科理论整体建构行为。[1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张耀灿(2007)认为,学科理论体系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学科和基本研究与应用的分支学科。[14]孙其昂(201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要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系统存在的认识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二者作出区分,但已为二者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系统研究

孙其昂(2001)运用社会学原理从宏观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特别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并对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从社会学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16]另外,孙其昂(2007,2009)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等主题做了持续的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17-18]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开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剖析,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在不断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结论,构建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场域,呈现出鲜明特点:

1.系统性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即一方面主要是在经验工作总结范式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论述,另一方面主要是从理论建构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建构与反思,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生态系统论、学科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多维度、点线面的立体结构来剖析,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显著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活动,如果仅凭运用单一的视角、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考察解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不能让人信服,也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开始关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和交叉性,并有不少成果出现,如从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初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初露端倪。

3.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从经验总结范式中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展开的研究较多,如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等;从理论建构范式角度来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也呈多元化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主题多样多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4.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并存发展

综观现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在经典教育学范式语境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存在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经验总结性研究占了很大比重,但学术话语和学科意识虽有所增强,并逐步呈现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并存的态势,经验总结和学术话语同在,且逐渐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建构层次,特别是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系统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如生态系统范式研究和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化关注,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多元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一些新范式和新趋势。但从总体上关照,已然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方面,但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把握和认知还处于经验、零散的把握阶段,没有真正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存在“致命内伤”和研究不足:一方面,不管是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研究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什么”这个前提性追问尚未作出回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启示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探索与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缺乏时代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割裂开来,因而存在理论研究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如何在一个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进一步全方位认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如何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如何进一步实现其科学化发展等等问题亟需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除了上述亟需突破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

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是探寻与揭示系统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与内在结构的应然逻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放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视野中,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运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审视与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运行中的广泛运用并发挥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好地实现。

2.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分殊与研究角度相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间的鸿沟凸显,经验总结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活力,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思辨性和长效性,而理论建构范式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由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容易与现实脱离开来,缺乏应用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研究中不能在强调系统思维展开研究的同时,自身研究中却犯了如此错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既要具有自主意识和本土关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要具有问题意识和世界视野,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把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系统研究的时代性。

3.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资源,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要注意避免简单移植和经验总结,正如有学者敏锐且不乏远见地提出:“借鉴型成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型成果已经走到了尽头,政策型成果显得理论‘底气’不足,比较型成果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功能泛化型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9],因此,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路径”[20],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2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更需要有自主的学科意识,应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进入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不断地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展开”[22],并且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拓展,利用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4.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的系统思维方式同行

运用系统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框架性转换”[2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内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范式,促进和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主题的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旨归。一方面要运用系统研究范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与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系统发展动力和系统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系统研究范式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和外化为全面辩证的行为活动,“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系统思维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摒弃和反省狭隘、短浅的观念偏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更全面深入、富有成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曼琦,白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鲁勇.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2-96.

[4]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吴悼.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3-128.

[6]韩小香等.我国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89-191.

[7]陈坚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60-63.

[8]孙其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3):63-67.

[9]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1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11]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44.

[12]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2.

[13]参见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1.

[15]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21-25.

[16]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6.

[1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18]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与历史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47-49.

[19]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6.

[2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20.

[21]刘五景.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

[22]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系统科学导论篇9

关键词:领导学学科体系体系构建

早在二十世纪中叶,领导学就已经作为一门学科被纳入到研究领域当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这一学科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领导学的应用领域已经从社会学研究向其他的学科渗透,以使领导实践界对于领导学更为重视,并提高了认可度。

一、从学科角度审视领导学研究现状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而言,领导学从形成到目前应用领域的运用,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实施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鉴于学科之间在实践应用领域当中是相互渗透的,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因此领导学与相关学科,诸如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政法学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领导学作为一门学科呈现出来,但是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性较强的科学机构。没有建立起较强科学性的学科体系,没有形成最基本的研究结构,要使管理学在时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并实现新的突破,很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在社会生态系统中,领导学是其中存在的极具稳定性的因素,要获得社会的协调稳定,就要确保领导学学科结构的建立与所实现的社会功能相协调,以促进领导学学科系统化发展。

二、领导学学科的界定

在管理体系中,领导是管理的核心部分。最早的领导学与政治学具有不解之源,因此涉及到具体问题研究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学科界定模糊而造成混淆。政治学与领导学在研究领域中属于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政治学倾向于研究国家、政党等等宏观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领导学则是微观组织的内部管理。因此,领导的职责是对于管理体系运行的驾驭。从学科构成上来看,领导学应划归到管理学学科门类当中,与该门类中的其他学科并列。其他管理学科中的管理职责以运行为主,那么领导学与其他管理学科之间就存在着管理的驾驭与运行的不同分工。基于此,一些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认为,领导学从形式上而言,可以被划归到管理学范畴,但是其本质为通过领导的活动驾驭管理,因此不属于是完整的管理学。

领导学学科研究更为注重应用性。从其理论研究对象上来看,其是更为注重研究领导活动的实效性与合理性,因此是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具于一体的学科,这也就意味着管理学研究理论中容纳了政治学与应用管理学,以此为基础研究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领导学中对于领导活动规律的研究更为复杂,而且还要强调个性因素,一些在管理学研究中建立在模型以及统计工具基础上的实证分析方法,都无法用于论证领导学科中的理论。虽然领导学研究更为倾向于实践性,但是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法为主,强调思辨,因此基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博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领导活动的案例分析是领导学研究的重点要素。

三、领导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一门学科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对于领导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就要从领导实践出发,针对领导活动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提供理论指导。从影响领导活动的因素入手,主要围绕着领导活动有效展开而提供思路和理论建议,以确保领导能够提升领导水平,并提出创新举措。领导活动的顺利展开,更要注重领导学自身发展的研究,以为领导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领导学研究对象,就是与实现这些功能有关各项元素进行研究。然而,对于领导学核心研究对象的确定,则很难于依赖于领导学研究规律加以明确。从研究特点而言,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从成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并将其他的有效研究方法充分地运用起来。因此,要对于领导学展开研究,较为有利的研究方向是从功能性和指导性入手展开研究。从这个角度对于领导学的理论研究对象界定,即为领导学理论本身、领导活动本身、领导活动与社会其它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领导学研究范围的研究,要以动态的思维来思考。事物的运动处于客观规律当中,却又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对于事物的研究要关注其动态的发展过程,并将研究范围根据实际的需要相应扩大。用开放的视野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审视领导世界活动,不但完善了领导学理论研究,而且还对于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所明确。对于与领导学研究相关的各项因素以及研究对象视作连续的发展体,就形成了一个宏观的领导学研究范围,即贯穿了领导学的历史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活动以及其未来领导实践活动的设想。对于领导实践活动的划分,如果按照顺序进行划分,其中会参杂着人为因素,影响学科研究的客观性,但是正是因为采用这种时间划分的方法,才会让领导活动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领导学研究需要更为注重价值功能性的实现,然而从自身功能的角度审视领导学,就会发现领导学虽然实施了系统化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些领导学研究人员对于领导学研究方法的问题并没有持担忧态度,而是乐观地表示,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学科界限,任何一门学科对于某个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都可以用来实施可行性研究。

四、领导学的学科结构

领导学的学科结构与其功能性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学的功能是领导学学科研究系统的外向性特征;领导学的学科结构则是系统的内向型特征。领导学学科研究系统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就要将功能与结构相结合。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功能与结构需要建立起有机的协作。在领导学学科研究系统中,功能是没有生命的系统,却是系统存在的支点,功能要实现,就要搭建起适当的结构,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领导学结构模型。领导结构模型的搭建并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针对领导学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设计,其目的是要对于领导学研究理论形成认知。

在领导学的子结构上,划分为元领导学、交叉领导学和领导活动应用学。

1.元领导学

元领导学研究对象是对于领导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进程进行研究,这些思想贯穿于其中,以辩证的方法审视问题。关于元领导学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其引导和警示性监督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元领导学是建立在方法论基础上的,停留在对于理论要领的分析,洞察其中的规律。

2.交叉领导学

交叉领导学在领导学研究领域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领导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功能性上,交叉领导学是为领导活动提供理论性建议,以利于领导活动有效展开。根据与领导学研究有关的学科内容及其应用性,可以在交叉领导学中建立起领导生态学、跨文化领导学以及领导伦理学等等学科,将学科内容渗入到领导实践活动中,可以确保领导活动顺利展开。领导学的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但是并不会涉及到领导实践活动本身的研究,而是针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确保领导实践活动有效展开的途径展开研究。

3.领导活动应用学

领导活动应用学主要是从领导史的角度对于领导活动展开研究,目的是寻找到领导活动的规律性。从其功能性上而言,是为领导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以确保领导活动顺利展开,并在理论指导下逐步优化。领导活动应用学的子学科包括领导发展史、领导方法论和领导艺术论,内容上倾向于领导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领导活动应用学结构主要支撑领导学功能,其是领导学的核心,也是领导学学科的真实内涵。以领导学方法论为例,其原理就是依赖于唯物辩证法而存在的,对于领导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具体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原理性指导作用。将领导学方法论应用于实践领域当中,以使其形成的自为规律性,其目的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于事物的认识,而是研究其与外部的联系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价值关系,以发挥领导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职能性作用。

领导学的学科结构中的三个子结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但是由于研究功能性不同,研究内容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很难于实现领导学原理在不同领域的普遍性存在。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对领导学学科体系的组成进行研究,从领导学研究现状出发,剖析了领导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学科结构的分类,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领导学研究要从应用性出发开展研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年立国.领导学学科构建的系统论探讨[J].领导科学论坛,2007(02)

系统科学导论篇10

赵国求教授早在1964年就已开始从事高端物理学、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了,并自1965年学习了《中医护病学》著作后,开始同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时至今日,从未间断。他不仅是“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相互作用实在论”和“阴阳平衡等价于自组织系统最佳自稳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也是“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积极建构者。

在这次访谈中,当记者问到满头华发的赵国求教授是如何取得今日的研究成果时,他的一段描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1966年之后,约有三年的时间里,学校里不开课,我便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哲学、中医学、物理学的书籍。晚上在空荡荡的五层教学楼里,只有我的一盏孤灯深夜长明……这段时间的学习给我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方向……”这是青年时期的赵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求知的一个真实写照,也铺就了他不断创新求索的科学人生。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国求教授依然保持着这种探索、求真的精神,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并硕果累累。

“中医是科学”

记者:赵教授您好,现在学术界对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十分激烈,尤其是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赵国求:现在对中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中医有着东方独特的科学体系,不能归于现代科学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物质结构学说。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多为中医业内的诸多老专家,当然也有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特别研究和特殊感情的学者代表。

二是“中医是科学”,但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中医是物质运动学说的结晶,可以与现代科学物质观融通。融通后的中医既不是传统的中医,也不是现在的西医,而是既高于传统中医又高于现代西医的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这种认识应该能逐渐形成主流。

三是“中医不是科学”,而是经验,是一种文化,至多处在科学的萌芽状态。这是从第一种认识相反的层面去否定中医具有现代科学意义;更有甚者,极少数学者认为中医是“巫术”,应该用西医取代中医,这是极端的非主流认识。

我通过多年研究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以第一种、尤其是第二种认识为立论基础,并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即基本定律;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医是科学”。

记者:但如何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引进中医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对此您有怎样的主张?

赵国求:我也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学研究。当然,不是说分析还原对中医完全无用,一些生理指标对中医诊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现代科学也并不只是分析还原。许多学者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旁,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拙著《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初探》,应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所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

记者: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您是怎样将系统论方法引入中医领域的呢?

赵国求: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和科学传统。中医深受“易经”和“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全盘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可能要犯方法论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人体结构等;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及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和状态变化。因此,西医是在结构观和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在运动观和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所以中西医理论的概念、治病的方法也表现出重大差异。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方法正有对此作深入讨论的优势。心、肝、脾、肺、肾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它既是系统的结构元素,又体现系统的功能作用;人脑则是另一个主控子系统。围绕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各子系统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中演变着。作为过程医学的中医,它的目标就是使系统保持或恢复它的有序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现代生理学、现代脑科学、现代思维科学、现代神经科学都可以作为物质基础为中医所用。其实,中西医在物质基础上是可以通约的,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方法各异,理论体系有别而已。因此,我一直坚持中医是科学,中医可以现代化,并以科学的身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攻克世界难题。

“中医现代化”

记者:关于您提到的“中医现代化”,目前目标好象仍不明确,为什么您要提出“中医现代化”呢?

赵国求:中医学是以先秦人文哲学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建构的,因此是一种具有浓烈人文色彩的传统医学体系;同时还把哲学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这就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在描述上与现代西方科学难以相融。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用人文科学的内在结构与语言方法来建构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体系,这无疑使从小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教育的现代中国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中医现代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学治病方法快捷,疾病原理阐述清晰、分析确凿,让中国人深得其益;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劣势。中医治好病,却难以明确得的是什么病;中医用药有效,却无法进行药理分析,即使做了中医理论的解释,也让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理学知识的现代人难以听懂。“中医是否科学”、“中医还能发展吗”等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危机,也让中医业内人士不得不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去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因此,努力将现代科学为中医所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动力所在。

记者:您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具体的方法可循?

赵国求:我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中医现代化”主张,并由此试图建立新的中医自然科学体系。

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就是寻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传统概念,如阴阳、气、经络、精气神、脏腑、辨证等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中医必须有自然科学的描述方法和建构体系,让现代科学融于传统中医文明之中。

二是中医诊断和诊断方法现代化。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医学的重要体现。“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获取证候、疾病信息的基本手段,要求中医辨证论治中辅以现代科学手段及现代科学说明是自然的。通过“证”的实质研究,实现辨证规范化,是中医实现诊断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三是中药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新中药和新中药药方的开发,是新药与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成分的分析与化验是中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建构,加上相应的药理分析,我们很可能在对疾病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原理的分析上,寻找到符合现代科学的中医理论语言,它将有助于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

四是中医治疗康复标准的制定。中医多半不是靶点治疗,其疗效常表现出统计规律,结合辨证及证的演变,应有自身不同于西医科学的广义病理指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医现代化必备的配套工程。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

记者:赵教授,您是“中医现代化”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您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请您谈一下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同时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的建构者,请简述一下其基本状况和原则。

赵国求: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中,我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充分论证和建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临床经验,这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二是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四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五是研究队伍要以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为基础,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这将会极大地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士所受到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记者:您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对此您能简述一下吗?

赵国求:第一个对应表述,即中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第二个对应表述,即中医的阴阳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的多少相对于最佳自稳态的左右偏离。一般偏快或物质增多是“阳”,偏慢或物质减少是“阴”;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阳证。阴阳是生命物质动态平衡的状态参量。

第三个对应表述方式,即中医的“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表现在生命物质运动的状态中。活力由生命力决定。生命力是生命能、生命驱动力、生命潜力的总和。“气流”是人体内物质、能量包括电磁能、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

第四个对应表述,即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间隙维”并非完全的实体结构,它有通过现象、经验、理论及逻辑推理所做的建构成分;“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也要作相同的理解。经络是“现象实体”,是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

第五个对应表述方式,即思维至少是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它既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也可以作用于人体以外的他物。“意念守穴”就是思维的物质作用。

记者:这五个对应表述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物质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与科学基础,您能再谈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哲学根基吗?

赵国求:建立现代科学物质观理论模型,将中医理论建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中医的人文描述缺陷,这是中医作为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中医的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最佳自稳态模型,采用现代科学物质观和系统论科学方法,保证了逻辑起点的科学性。中医的阴阳及阴阳相互斗争与协调达到阴阳平衡,就与现代生理学、西医理论及系统论中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最佳有序状态的偏左、偏右,快、慢振荡,有了对应的逻辑联系。这就为现代科学用于中医敞开了大门。

“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赋予“气”的现代科学意义并归于“现象实体”范畴,中医理论中的“气”就有了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及哲学依托。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或中医的阴阳平衡,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好坏之分。“好气”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益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而“邪气”则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害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对疾病、对人体的健康由此展开讨论,则“阴阳”与“气”有了共同的物质运动基础,于是“阴阳”与“气”也就纳入了共同的现代科学逻辑规范,并由此与人体的经络发生内在的、质的逻辑联系。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在经络里流动的,经络成了生命物质活力的调节中介。在众多的经络现代科学假说中,经络-生命体“间隙维”,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经络物质-生命体组织液等假说,与“阴阳”、“气”等的现代科学解释具有逻辑一致性。经络亦是“现象实体”,具有建构特征,无须作还原论论证。

我提出“现象实体”的概念,主要是消解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对立论,因此,我反对中医与西医不可通约的观点。“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科学认知的产物,是“可道之道”,有明确的定义与内涵,有科学的认知过程,它与“现象”和“自在实体”概念有重要区分,是“现象”与“自在实体”二元对立之间搭建的过渡桥梁和纽带。将“现象实体”引进中医既帮助建立中医现代哲学的根基,也帮助我们搭建一个现代科学的语境平台,让中医理论建于科学基础之上。客观实践证明,中医无疑是一个具有现代科学物质观并与其内在哲学逻辑一致的“科学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