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4:15

公允价值案例篇1

关键词:现行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案例 应用分析

现行会计准则的应用给上市公司估值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准则的实施将鼓励上市公司企业并购与对外投资、整体上市和企业科技创新。虽然从长期来讲,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改变公司自身的实际价值,而只是会计计量方法的改变,但从短期看会改变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时对公司价值的短期评估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对债务人而言,股权的公允价值一定小于债务的账面价值,二者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债权人而言,债权转股权的投资成本包括股权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税费,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现行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债务人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有:一是资产和股权由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价,改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价。二是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的改为计入当期损益。

(二)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允许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净利润,St长控(600137)因债务豁免形成2.71亿元的收益,以每股收益4.726元位居每股收益第一,正是因为预计第一季度业绩暴涨,2005年4月股改停牌长达4月的st长控,复牌后上演神奇暴涨,复牌当日上涨850%,股价最高曾达85元。暂且不论其超过八倍的股价增长背后是否存在着人为操控,但一季度4元多的每股收益绝对是*St长控当日“一鸣惊人”的重要动因,而这高额收益来源依据正是现行会计准则。St长控的暴涨即刻引起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当天下午随即被实施紧急停牌处理。从公司季报看,一季度实现的净利润2.87亿元中有2.85亿元是债务重组带来的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超过99%,这部分利润既没有确实的现金流入,也不能向股东分配(公司未分配利润仍为负数),所谓每股4元的收益对每股实际现金流并无太大意义。*St长控事件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但可以预见,未来其他上市公司实现债务重组后,仍有可能出现类似长控这样一次性的巨额增长,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在跟风买入后很有可能会遭遇巨大损失。

再如自2006年4月起停牌的*St棱光(600629,棱光实业),2007年10月26日复牌,在停牌近一年半之后,由于该公司已由上海建材集团通过债务重组并重新恢复上市,在首日复牌不设涨跌幅限制情况下,该股以10.89元开盘(前收盘为1.21元),高开800%,最高上涨至18元,全天最高涨幅高达12倍,截至收盘时,报收在14.49元,涨幅为1097.52%,刷新了此前St长控1055.99%的a股单日最高涨幅,创a股10年来涨幅最高纪录。由于连年亏损,*St棱光于2006年5月18日被停止上市交易。当时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承担了重组工作。由于大股东违规转嫁巨额债务及相关关联担保,*St棱光当时的债务高达7.19亿元,而同期公司的总资产仅为3949.2万元。2006年6月上海建材集团与四川嘉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建材集团持有*St棱光的股份从16.61%增至45.68%,合计持有6914万股,股改的对价为,上海建材集团对S*St棱光豁免1.5亿元债务和注入1.11亿元资产。从其公布的2006年年报和2007年一季度、二季度季报来看,利润均来自于营业外收入,其净资产收益率竟然分别高达2898.27%、77.6%和88.44%,显然现行会计准则的变革是形成这一惊人收益的唯一原因。

二、持有金融资产

(一)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的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人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而金融工具又具体分为四类,因此如何定义金融资产的类型是非常关键。一般来讲,短期投资,如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的股票,应该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其他种类的金融工具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一类,还要取决于公司持有的目的。如果企业出于战略考虑,持有某公司股票,就应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而不能将其作为金融工具核算。

(二)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分析岁宝热电持有民生银行、雅戈尔持有中信证券的股票,具体很难说是交易型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工具。如雅戈尔在年报中表示,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账面有已流通的中信证券股份212835116.47元,公司将其归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3184338383.53元。因此应追溯调整增加2007年1月1日的股东权益3184338383.53元。由于持有金融工具的价格上升导致净资产的增加,进而使每股净资产上升。同样情况还有岁宝热电,岁宝热电以每股净资产高达16.05元荣登所有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榜首。因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公司将持有1.84亿股民生银行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民生银行2007年一季度末市价已达12.4元,仅该股权公允价值(市价)比账面价值增值20多亿,加上其他一些资产增值,对股本仅1.37亿的岁宝热电来说,采用现行会计准则后,每股净资产大幅度增加,创下沪深两市之最。而公司股价也从2007年3月末的20元迅速攀升,仅4月一个月时间,涨幅超过150%,到4月30日已跃过50元。因投资金融类资产导致投资收益大增,并进而影响到净利润,这是近两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股市大幅上涨而出现的一类新现象。“保守估计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计价将促使2007年所有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增加1000亿以上,占去年上市公司总利润的30%”(邱文光,2007)。

三、资产置换

(一)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在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发生补价,都不确认损益;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发生补价,都应确认损益。

(二)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成都建投(600109)是沪深股市第一个因采用现行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使净资产翻倍的股票。成都建投于2007年4月25日公布一季报,因为资产置换,造成每股收益同比增长0.867元(2006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043),每股收益达0.824元。比五粮液(0008580每股收益0.27元高,甚至比绩优大蓝筹贵州茅台(600519)每股收益0.57还高。而几个月前的2007年1月23日,成都建布该公司2006年年报实现净利润-2361.09万元,较2005年的净利润106.18万元减少2467.27万元;股东权益为18082.03万元,较2005年的20443.12万元减少2361.09万元;每股收益为-0.333元,见(表1)。成都建司在《关于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每股收益说明的公告》中提请投资者注意,公司2007年1月1日总股本为7098.27万股,报告期内新增股份7101.20万股,截止2007年3月31日总股本为14199.47万股,计算出加权平均股份总数为11832.41万股,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752.32万元,从而计算得出每股收益为0.824元。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中包含了置出资产处置利得2254.83万元。该处置利得是本公司重组过程中交易公允价值和置出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该处置利得为一次性收入,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为0.633元。成都建布的2007年一季报显示,由于置入国金证券股权,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每股收益为0.824元,同比增长了近30倍。公司以全部资产和负债及新增股份与长沙九芝堂渫团)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舒卡股份(000584)持有的国金证券合计51.76%的股权进行置换。公司置出净资产交易价格为20521.05万元,置人国金证券51.76%股权交易价格为66252.8万元,资产置换差价为45731.75万元,置换差价部分由公司以每股6.44元向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和舒卡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支付,共计发行71012041股。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结果,投资者更应关注盈利质量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显著地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势必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估值结果。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主要包括未来现金流贴现法和相对估值法等。未来现金流贴现方法不涉及会计利润,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对这种估值方法基本没有影响,而且未来现金流贴现法计算比较复杂,一般投资者较少使用。在实务中,使用比较多的是相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通常采用市盈率(市价与每股收益比率)或市净率(市价与每股净资产比率)等指标,市盈率(或市净率)的估值方法操作简单且易于理解,只要确定了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再乘以合理的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就可以得出。因此,采用市盈率或市净率进行估值时,估值结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估值基数即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二是估值乘数即所采用的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现行会计准则更多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对公司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在利润计量方面,原有会计准则对很多交易事项产生的收益都不予确认或计入资本公积,现行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股权投资差额、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都计入当期利润。St长控因债务重组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就是新旧会计准则差异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资产计量方面,现行会计准则变化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岁宝热电、南京高科就是因为对部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每股净资产大增。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显著地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即影响到相对估值法的第一个因素――估值基数(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在第二个因素――估值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估值结果。

如果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既采用现行会计准则计量出来的每股收益,又仍采用“旧思维”下的市盈率乘数,是不科学的。St长控能暴涨到80多元,便是有人认为既然公司的每股收益能超过4元,那么按市场通行的市盈率定价方法,即便以20倍市盈率定价,则股价就应该超过80元。与此相类似,关于东方集团(600811)的估值分析,提出东方集团的目标价位在100元以上,其理由是东方集团持有大量金融资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重新估算,公司每股净资产有望达到20多元,再参照同类公司5倍市净率,公司股价应超过100元,而公司目前股价还不到30元,因此认为未来股价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东方集团未来股价能不能达到100元取决于市场,本文仅对其估值方法进行探讨。类似前述的St长控和东方集团的估值思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方法存在问题,在选用估值基数(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时,采用的是现行会计准则实行后的指标,但对估值乘数(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却并未进行相应调整,仍按照旧会计准则下的思路没有变化这是不科学的。以市净率估值方法为例,过去对资产的计量方式以历史成本模式为主,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每股市价存在差异较大,估值时应选用较高的市净率倍数,而如果资产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每股市价之间差异已大为缩小,这时显然不能继续采用原来的市净率倍数来估值。因此,采用市净率估值,如果净资产的计量方法已发生变化,那么市净率也应当相应进行调整。同样地,采用市盈率估值方法时,如果收益的计量范围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却仍采用一成不变的市盈率也是不恰当的。对上市公司来讲,现行会计准则本身并不会直接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可以为估值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报表使用者必须关注和学习现行会计准则给估值带来的变化。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司损益计量范围已发生很大变化,投资者在使用会计信息时,仅关注盈利的多少是不够的,更应该关注盈利的内在质量,因为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利润也不相同,有的是实际获得的利润,如收到货款的产品销售利润,有的只是账面的数字,如豁免债务带来的重组收益;有的属于持续性利润,如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在未来仍然可以持续赚取,有的却属于非持续的利润,如如一次性补贴收入。因此,对于公司赚取的利润不能简单地以数字的大小来评价,同样是会计报表上的利润,由于来源和性质不同,其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必须学会区分,在对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的每股收益都乘以同样的市盈率倍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股市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看财务报表往往只关注每股收益、净利润等指标,对于净利

润往往也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并且无法理解公司的盈利会在“质量”上还存有巨大差异。再加之会计本身的复杂性,盈利质量并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盈利质量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即使是专业的财务分析师,对于同一家公司的盈利质量分析结论也会经常大相径庭,更何况普通投资者,要分清利润中隐藏的玄机确实存在困难。

(二)隐性资产的显性化 公允价值的采用将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过去以历史成本无法反映的收益,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改按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隐性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的真实价值将得到体现。从2007年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就给上市公司总体权益带来3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增长。如果某家上市公司因为投资股票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那么过去按成本计量无法反映的收益,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算这些投资股票,其投资收益将大为增加。特别是投资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如雅戈尔、两面针、东方集团、南京高科、大众交通持有大量的金融上市公司或者即将上市公司的股权,如果按公允价值计算,公司净资产将大幅提高,如果像岁宝热电那样卖出这部分资产,对当期的利润收入有极大正面影响。再有就是过去较低价格拿到的土地,如果按公允价值计算,公司资产升值空间巨大,如大众交通、陆家嘴、世茂股份、浦东金桥都是现行会计准则的受益者。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制度更加贴近,强调了对资产透明性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报表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不仅是在规章制度上,更多的还是法制监管上。现行会计准则还需要配合更加严格的监管,否则像公允价值这样的指标反而容易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三)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的态度 财政部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现行会计准则。但在涉及公允价值时,由于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较为复杂,涉及到许多经济环节,执行难度较大。上市公司及其财会人员需在有限时间内适应和理解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为会计准则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对公允价值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等,其普及过程只能是渐进性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要以存在活跃市场为前提,才能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公允价值要能够可靠计量。

公允价值案例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思维;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62-02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会计案例教学无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契合点[1]。大连理工大学近几年在本科会计教学中,采用了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本文作者作为创新思维下会计案例教学模式探索的参与者,参加到课前会计案例采编、课堂师生互动、课后自主学习的各个实践环节中,切身体会到该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了解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本文对创新思维下案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一、案例教学模式

相比于只涉及会计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案例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二是以案例内容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

1.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加侧重理论知识,案例仅作为相关知识点的课前引例或课后巩固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时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案例本身并不作为教学重点,是起辅助作用的。这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有系统、有层次地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其不足在于学生以“听”为主,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效果有限。

2.以案例内容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即案例教学法[2],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又称具体事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内容,通过教师设置案例,学生分析、评价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学习理论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知识得到掌握。这类模式,由于知识点的体现主要依靠案例,因此案例解析的思维顺序和切入点至关重要。

二、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1.什么是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属于以案例内容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应用这种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是:在学生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提前准备不同会计知识点对应的案例素材。教师与学生在课前有效沟通,共同选取有价值的、易于学生理解的引导案例。引导案例选定后,学生自主查找并整理引导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对引导案例进行初步采编;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述案例内容,教师则深入解读案例中涵盖的会计知识点,从而引出每节课相应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让学生借助网络公开信息查找某些上市公司近期发生的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基于这些报道发表的评述或观点,让学生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尤其是附注说明中查找线索,判断网评观点是否正确或论据是否充分,即“执果索因”。由于这种模式体现了从实务到理论再回归到实务的独特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2.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①案例内容丰富,解析透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一章节的教学都是通过对引导案例的解析引出相应的会计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会计教学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与企业经营实际密切相关;课后案例的分析,则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的教学内容并强化其应用。学生由此可以更加深刻体会到会计学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作用,领悟到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案例采编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从网络公开渠道收集、整理资料,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课后案例的分析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经过这些过程的锻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3.创新思维下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要点:①案例采编过程要由师生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案例的选取。尽量选取社会上的典型真实事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选定案例的过程需要有学生的参与,确认案例适合学生理解后方可使用。其二是案例的采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查找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将所获信息整理归类,一般可分成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案例启示等。在采编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反复沟通,提升了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及其分析理解能力。课后案例的选定亦需师生共同配合,但与引导案例不同的是,课后案例的分析要由学生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自主完成,教师仅用少部分时间对其进行反馈、答疑。②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中,案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点多,这就需要教师有侧重地介绍案例要点和理论知识,良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大部分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最后要做好总结归纳工作,对精彩的发言予以鼓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及理论错误进行讲解,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无论是高效的课堂互动,还是课后自觉地完成课后案例的解读,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课堂上引导案例占用时间较多,知识点的介绍只能侧重于重点,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课后加以归纳总结,同时完成课后案例的阅读与思考。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需要跳出填鸭式的牢笼,逐步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式。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机会。

三、创新思维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

下面介绍创新思维下围绕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会计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1)课前选取引导案例。针对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共同选定与其相关的两篇典型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昆明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百大a)。学生根据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案例进行初步采编。以下是两篇案例的简介:①中国人寿巧用公允价值。本案例通过分析中国人寿财务报表主要资产与负债使用的计量属性可得出,中国人寿对证券投资的计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公允价值对于公司财务报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较浅,易于理解,因此将其作为引导案例。②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本案例通过昆百大a通过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转换计量模式之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对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并需对前5个月已提折旧及摊销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相对较大,适合已具备理论知识的学生阅读分析,因此将其作为课后案例。(2)课堂上教师应用引导案例进行分析并讲解其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引导案例“中国人寿公允价值的利用”,学生陈述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等内容,教师以此为基础,引出理论知识点,提出思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公允价值的了解。其中报表分析是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通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股东权益”等报表项目的了解。③课后案例反馈与巩固。教师可将师生共同选定的课后案例“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目的是加深对公允价值的理解。由于学生在学习了引导案例和理论知识后,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不必给出具体的分析要点,只提供给学生思考的大体方向即可。具体来说,课后案例叙述了昆百大a通过计量模式的变更使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的事件,因此学生可以对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如何影响公司财务报表这个问题展开分析。教师可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完成教学反馈过程。

2.教学效果。根据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公允价值这一章节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经济视野,达到了案例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了案例内容对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归纳整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反馈的能力。同时,师生间充分沟通,高效互动。

四、结论

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共同采编案例,以案例为课程教学内容主体,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解析视角,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介绍会计理论知识,最后使用课后案例答疑反馈。教师在“引导案例详解―理论知识点介绍―课后案例反馈”的完整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的融合,提升其独立思考会计知识、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更适合会计知识的入门教学。

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案例篇3

[关键词]公允价值;非活跃市场;估价技术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因其潜在的相关性被会计界认为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这一点在金融工具的计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fasb、iasb等机构在不断地改进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规范。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投资者的恐慌和信贷的萎缩,许多金融产品已经成为不具有活跃交易市场的产品。如何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界定

公允价值的概念界定主要来自于两个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在2006年9月fasb的sfas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时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支付的价格”。并进一步解释其计量目标是在“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这种假设交易(ahypotheticaltransaction)中确定其脱手价格(exitprice)”,而有序交易是指信息在计量日前向市场公开,并按通常惯例允许涉及同类资产和负债的市场行为。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不确定性(假定性)和时效性3个方面的特征。

(二)雷曼案例分析

次贷引发的信用危机蔓延到整个美国的债券及信用市场,而信用市场的混乱致使次级债、cdo、cds等衍生产品迅速贬值,大量持有这些金融头寸的投资银行、房贷公司乃至保险公司因此不断减计资产、大幅亏损,其结果是这些公司的评级被下调,又引发其他相关资产更进一步的贬值,其最终结果是部分金融企业或者资不抵债,或者现金流困难无法对其评级下降的债券提供抵押和担保,而不得不以破产告终。

事实上雷曼持有的直接的次贷证券并不是很多,约28亿美元,现在出问题让其倒下的并不仅仅是“次贷”类的证券。由于信用体系的崩塌和房价的下跌,使得更多信用好的人也选择违约,更多资产将陆续出现问题,次贷的窟窿也会越来越大。雷曼倒下了,众多持有雷曼债券的机构也不得不继续减计资产,原来“优”的债券变“次”了,很可能有其他公司因此而倒下。

(三)由雷曼案例引发的关于公允价值的思考

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美国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第157号准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交易极不活跃的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世界中,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坚持下,金融机构不得不对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aig公司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

在市场交易极不活跃时,次贷资产的损失只是暂时的,因为住房价格下跌的势头最终将会扭转,动荡市场下的市价并不能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失灵的市场也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合理的衡量标准,这时,如果允许银行根据对这些债券的长期价格的内部估计来定价,就不会产生因依照动荡市场下的价格计价带来的信贷紧缩。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于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提交了报告,正式提出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但也提出了改进现行惯例的建议。

四、我国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的缺陷及建议

公允价值案例篇4

[关键词]会计;公允价值;房地产

[Doi]10.13939/ki.zgsc.2016.01.147

1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除了对于房屋的买卖置换,还出现了为赚取租金和资本增值为主要目标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需满足的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2)投资性房地产在两种方式下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和摊销。

2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国内的运用实例

当今历史条件下,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国际上对投资性房地产也大多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共有893家公司拥有投资性房地产,而其中仅有28家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以金隅股份(601992)为例,该公司于2010年年底发出公告将从历史成本计量方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转变。分析其公司2011年度的年报,可以看出在2011年投资性房地产净额为11599000000.00,而该公司资产总计达76912959523.75,投资性房地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15.08%。该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总额为770347551.26,当年利润总额为4670008892.8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收益占总利润的16.50%。这体现了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当年利润的一大主要来源。在2011年年末,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总额为5462631511.94,而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为11599000000.00,公允价值变动总额占账面价值的比例为52.90%,这充分反映出在当今市场,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投资性房地产影响之深。

3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

通过分析金隅股份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个企业进行有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变更的动因。

3.1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由于市场的波动以及不确定性,投资性房地产基于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已经远远低于持有期间的市场价值,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无法真实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只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外部环境的波动,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相关性。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选择的重要依据与可靠保障。

3.2资本结构债权人在确保获得本金的基础上期望收到利息收入,因此债权人会通过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从而驱使了企业采用可以使得利润变高的会计政策。

3.3管理者报酬

以公司利润为考察管理者表现的指标,将报酬与利润相挂钩,使得管理者拥有充分的动机去调节利润,以获得薪酬的最大化。

3.4收益平滑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对风险还是趋之若鹜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通过平滑利润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4会计变更的影响

4.1利润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下,有三种情况可以增加利润:

第一,存货在项目未完成前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等到完工后才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在完工当年会有巨大的利润入账。由于这一变动会对企业的利润情况产生深刻影响,在企业净利润中占很高比例,有些企业甚至依赖于这种变化来保证其当年的赢利水平。但是这种变动是一期性的,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一旦选择从历史成本计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则不能再转回。

第二,身处复杂多变的市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就成为了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计入利润表来影响企业的收益。

第三,由于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降低了资产的折旧额,从而提高了利润。

4.2所有者权益

利润的增加将会提高企业的留存收益。同时,企业不会将当年的利润全部分红给投资者,所以年末未分配利润增加,从而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和每股收益。

4.3纳税处理

在我国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和税法的处理不同,若企业采取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在计量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会产生差异,同时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5问题

5.1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由于房价从20世纪末开始不断上升,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才有所回落,而近两年又呈现出有升不降的趋势,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为企业盈余管理开启了新的大门,企业管理者拥有更多的空间操纵利润。投资者看到的是企业不断提升的利润水平,以为该企业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然而,这种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巨大利润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来支撑,只能算是一种虚假的利好信号。

5.2公允价值的确认存在难度

由于房地产个体差异巨大,这对公允价值的获取加大了难度。确认公允价值有三种可行方法:一是寻找专业的评估机构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二是参考同类房地产市场来得出公允价值,三是采取第三方调查报告来确认公允价值。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会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性所局限。若市场缺乏活跃性,第二种方法也很难实施。企业若要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则必定会增加计量成本与信息成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5.3税收难度

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纳税仍然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这造成了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

6建议

6.1信息披露

目前,许多进行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并没有充分披露变更的影响。而且,企业对信息披露有自主选择权利。由于披露项目没有统一规定,造成了有些企业披露了从历史成本转换为公允价值方法的转换条件,而有些企业没有。监管部门应该对披露的要求和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使得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变得更加规范和可靠。

6.2加大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

所谓“杀鸡儆猴”,只有加大对于会计造假和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惩罚力度,才能警醒企业的管理层,从根源上杜绝盈余管理的行为。

6.3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指标来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估

许多投资者都执着于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来评估企业经营水平。其实除了这些指标之外,还可以运用辅助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来考察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帅鑫.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5(25).

公允价值案例篇5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约因作为允诺可强制执行的标尺,是英美合同法中合同生效的一个核心要素。约因在检验一项允诺的可强制执行性问题上,主要是通过约因的多种适用规则来实现的。综合约因的本质,约因的适用规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规则:约因须充分但无须等价规则、约因相对性规则、过去的约因非约因规则、履行既存义务约因无效规则。

关键词:约因;互惠约因;约因相对性;第三人权利;适用规则

中图分类号:DF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33(2015)03-0135-09

一、约因的内涵

约因(Consideration)是英美法上非正式允诺得以强制执行的多种理由的集合表达,作为区分那些在普通法中认为不值得保护和制裁的允诺的标尺。约因是法律为了给允诺赋予一个体系化的符合市场公正理念的价值标准,是普通法上合同的效力基石。在英美合同法中,约因主要有两种涵义。一种是“获益——受损”论,认为约因或者是一方当事人所获得的某种利益、好处或者权利,或者是他方当事人所遭受的某种损害、损失或承担的某种责任。第二种是“交易互惠约因论”,即认为约因是一项允诺的交换因素。两种涵义尽管对约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官面临一个允诺可否执行的问题时,宏观的约因理论并不能解决具体的各种问题,约因的生命力则是通过在鲜活多样的判例中通过约因的具体适用展示出来。因此,对约因在检验一项允诺的可强制执行性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把握约因的适用规则。

二、约因的具体适用规则

(一)约因必须充分但无须等价规则

1.约因必须充分规则:交易公正之底线

“约因必须充分但无须等价规则”(considerationmustbesufficientbutinneednotbeade-quate)是约因理论适用的首要规则。其中,约因必须充分是指受诺人对于允诺人的允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somethingofvalue)作为回报。此处,作为允诺执行的约因这个有价值的东西要求其不仅具有事实上的价值,而且也应当在法律上是有价值的。“约因必须充分”要求约因与允诺形成法律上的交换关系。这里蕴含了一个朴素的正义观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中将正义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出于意愿的交往,必须符合“交换公正”的伦理性。交换公正要求当事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一方接受另一方所提供的物品时必须支付对等的东西作为交换之物的补偿。托马斯·阿奎那在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思想之上又将出于意愿的交易行为区分为践行交换公正的行为与践行慷慨德性的行为。交换公正德性要求当事人进行交换是为了交换对方当事人提供对等的东西作为补偿,而慷慨德性则表明作出允诺提供某物的允诺人不是为了换取对方某种东西作为补偿,而是纯粹为了使对方受益,这种无偿行为彰显的是允诺人践行自己慷慨的德性。因此,要求“约因必须充分”是符合正义哲学思想的。

所谓约因必须具有经济价值(mustbeofeconomicvalue)指的是一个行为、容忍或允诺对允诺人具有事实上的功能性。实践中,法院要判断一个允诺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补偿物并且对约因的经济价值进行精准的计算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所谓的“道德约因”是否认可的问题,这点在英美合同法的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议。例如,依照交易理论,基于爱和感情(naturalloveandaffection)以及其他纯粹的情感性动机将不能构成充分而合格的约因,此种允诺将不能得到执行。

2.约因无须等价规则:交易本质——意思自治

“约因必须充分规则”要求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必须是有价值的,但法律并不关注交换的实际价值是否对等。“对价无须对等规则”则认为自愿交易中对于交易的物品是否具有同等的价值或客观上价值是否相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的交易是有法律意义的,并且在当事人看来其交易是自愿公正的。英美法之所以尊奉约因的“无须等价”规则,源于英美国家对自由主义的市场交易观念的推崇和自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信赖。“交易活动,贵在当事人能透过其自主意愿而获得其期望得到之物作为补偿,因此,交易标的之价值如何,亦宜由当事人自主判断。至于是否是一桩公平之买卖(gooddeal),法院则无权质疑。”美国《合同法第二次重述》第79条便明确规定:如果符合约因的要件,则对下列事项并无要求:(a)对允诺人是一项获利、利益或便利,或者对受诺人是一项损失、损害或不利;或(b)交换的价值相等;或(c)“义务的相互性”。

“约因无须等价”的一个极端情形就是“名义约因”(niminalconsideration),也被称为“胡椒子规则”(thepeppercomrule)。名义约因即“一粒胡椒子(一分钱)也可以构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约因”。“名义约因”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但是该规则的存在也造成了实践中当事人为规避无偿允诺的不可执行性而滥用“名义约因”规则之现象。当事人通过提供价值微乎其微的东西作为允诺的约因,使得原本不可执行的允诺可以执行,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约因对交易公正进行控制的功能。因此,自20世纪以来,名义约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判和质疑。

为了解决名义约因与交换价值适当之间的问题,英国法院在1991年的westminsterCityCouncilv.Dukeofwestminster一案的判决中指出:任何实质价值——超过5英镑的价值——其支付或允诺支付都可防止交易中名义约因的产生。

(二)约因的相对性规则:须由受诺人发出

“约因须由受诺人发出”指的是只有收到允诺的人在提供了该允诺的约因之后,受诺人才可以诉请执行该允诺。这个规则与英美法上合同的相对性原理(doctrineofprivityofcon-tract)密切相关。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不得对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施加合同义务;非合同当事人不得以合同为诉求要求强制执行,即便该第三人是合同的受益人。在英美法上,多数学者认为,合同的相对性与“约因必须来自受诺人”密切相关。“约因须受诺人发出规则”具体包含以下两层意思:第一,唯有受诺人才有权向允诺人提供约因;第二,只有提供了约因的受诺人才有权诉请法院要求允诺人执行允诺。前者限定了约因的提供者,后者是限定允诺的执行人。在只有允诺人和受诺人的合同结构里,约因的相对性规则践行不是什么难事,复杂的情况是,在合同中出现涉及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时,此时如何理解“约因须由受诺人发出”就比较复杂。

1.约因必须来自受诺人

19世纪,英国普通法法官开始对约因原则的适用进行整顿,并对普通法中传统的交易性约因进行保护。19世纪初期兴起的要约——承诺规则导致人们对合同当事人身份的辨别和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个观念:合同只是对当事人有效。即合同相对性原理。

在此思维模式下,英国法官开始严格限制合同第三方受益人的诉讼权利,强调约因必须是由受诺人发出的。其理由在于: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受益人都是无偿的受益者,没有为允诺提供任何约因,而普通法一般不允许无偿受益者提起合同诉讼,所以第三方受益人也不得享受这种特权。换言之,一个人只能强制执行针对他本人的且他本人提供了充分约因的允诺。

1833年的pricev.easton一案是“约因相对性规则”的典型判例。在该案中,price欠原告13英镑,其同意为被告工作,而被告又允诺将price的工资支付给原告。但后来被告并未履行该诺言。法院最终判决:原告不能向被告请求那13英镑,因为原告本人并没有向被告的允诺提供约因。随后的tweddlev.atkinson一案进一步确立了“约因必须来自受诺人”的规则。

2.约因无须提供给允诺人

约因必须由受诺人发出,但是并不要求接受约因的人是允诺人。因为:第一,约因可以不包括允诺人的利益,而只是受诺人的损害。在“获益——受损”约因论中,损害和利益只要具备其中之一便可构成充分的约因。因此,当受诺人没有向允诺人提供利益对价之时,只要存在对受诺人的损害,也可以构成充分的约因。第二,“获益——受损”约因论认可了“约因可以是应允诺人的要求提供给第三人的利益”,所以约因有时也就无需提供给允诺人。例如1873年的Boltonv.madden一案就是典型的向第三人提供利益构成约因的例子:原被告都是一项慈善基金的捐赠人,并且都有权投票决定其基金的使用方案。在一次投票会议中,原告应被告要求将其票投给被告选定的一个申请人,被告则允诺下次投票中支持原告。后来,被告并未履行诺言,原告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允诺。法院最终认为:原告已经依照被告的要求为第三人提供了利益,足以构成充分有效的约因,所以被告也应当履行自己的允诺。后来,合同法上发展出“第三人利益合同”则是对“约因无须提供给允诺人”规则的进一步理论总结。

3.“约因须由受诺人发出规则”的新发展:美国互惠交易约因论与英国《第三人权利法》(1999年)的变革

(1)美国互惠约因论对“约因相对性规则”的变革

从19世纪末开始,在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交易环境的新发展下,古典契约理论受到了新经验主义和经济分析法学派的挑战。其中,合同相对性理论的新发展被誉为20世纪合同法变革的里程碑之一。与之相应的,约因相对性规则也有所软化。在美国许多州的判例中,逐渐突破约因相对性规则的限制,采取了对债权受益人进行救济的措施。例如,1918年的纽约州法院审理的Seaverv.Ranson一案正式确立了捐赠受益人的权利。在该案中,法院认为,丈夫允诺妻子对她侄女进行赠与,侄女的受益权应当得到保证。侄女可以单独起诉姨父要求其兑现允诺。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大部分的美国法院都拒绝接受“约因须来自受益人”的规则。美国《合同法第一次重述》规定捐赠受益人在很多情形下有权获得救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在于商业便利,也获得美国法院的权威判例的支持。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02条(意向的或临时的受益人)规定,“(1)除非允诺人与受诺人另有约定,若他们认可针对受益人的履行有利于双方当事人共同的意愿,该受益人为意向受益人。针对受益人的履行包括:(a)允诺的履行将满足受诺人对受益人支付金钱的义务;(b)合同表明受诺人打算给付受益人允诺履行本身所包括的利益。(2)附带受益人是指非合同意向的受益人。”此外,《合同法第二次重述》第90条(合理招致作为或不作为的允诺)规定:“如果允诺人可合理期待他的允诺将诱使相对人或第三人为特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相对人或第三人实际为了特定的作为与不作为,若只有该允诺的强制执行才能避免不公正结果的发生,则该允诺具有拘束力。违反允诺的救济范围仅限于维护公平的需要内。”

(2)英国《第三人权利法》(1999年)一“约因相对性规则”的例外

自20世纪开始,英国合同法学界就开始了对古典合同理论进行改革的举措。英国法律委员会在1996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制定第三人权利的合同法案,该报告指出:“未来的法律改革将赋予合同的第三方一定的强制执行合同的权利,但也有些合同第三人可以受益却不能强制实施合同。拟定的法案将会对现有的第三人规则形成较大的例外,但在法案未包括的案件中现有规则的效力不变。”

于是,1999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第三人权利合同法案》,规定:第三人的权利范围由合同当事人的意向决定,解释合同当事人是否有给予他人受益的意向是关键。依据本法案的规定,非合同当事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享有诉权:第一,合同明确规定第三人享有该种权利,包括肯定性授予第三人诉权,如由第三人获得支付,也包括以限制性条款方式出现的权利,即合同当事人可以明确约定他们不给予第三人该种权利,还可以给这种权利规定一些限制性条件;第二,合同明确指明享有诉权的第三人的名字,或者该第三人属于合同所指的某一类人,尽管这一类人在合同签订时还不存在。此外,《第三人权利法案》还规定,通常情况下,受益人一旦认可了合同受益条款或者以某种方式对该受益条款产生信赖,非经受益人的同意,不得改变受益人的权利。

(三)“过去的约因”不构成约因规则

过去的约因指的是为过去已经履行的行为或过去的债务给予回报的允诺。即便该回报允诺是允诺人自愿做出的,并且该受诺人之前的履行行为为允诺人带来了利益或者对受诺人本人造成了损害,但由于其履行行为或债务是之前就存在的,并非允诺人做出允诺时所寻求的交换,在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交易磋商,所以为过去所获得的利益进行承认(包括为过去所获得利益而作出的无偿回报和对依据法律已被免除的义务作承诺履行)的允诺不存在约因,因而不可强制执行。

为何对过去获得利益进行承认的允诺不构成约因呢?这与约因的交易本质密切关联。因为,互惠交易约因论的实质在于要求当事人通过讨价还价使得相互的允诺可强制执行。而对过去获得的利益进行承认并未从中获得交换的利益,该种允诺大多是出于对过去所获得的利益的感激,此种允诺是出于道德上的义务而作出的,因而不符合约因的交易本质。

为过去所获得的利益而作出的无偿允诺,判断此种允诺是否可强制执行,需要结合以下两个重要因素进行判断:第一,该允诺是否存在较强的道德义务。即允诺的作出是否确实是出于对过去所获得的重大利益作出的回报的允诺。第二,允诺的部分实际履行,这个允诺使得允诺人意图受到法律上的拘束的观点较为可信。

另外一种不可强制执行的允诺是履行依据法律而被免除的义务的允诺。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承认早期的法律义务,此时允诺人作出了一个新的允诺,继续履行早期的义务,而这个早期的债务由于诉讼时效已过、破产中责任的免除或义务人允诺时无行为能力而不可强制执行。

当然,过去的约因也并非没有成为有效约因的可能。英美法中就存在“过去约因非约因规则”的例外:如英国成文法规定了此规则的两种例外情形:第一种例外情形,“先前债务或责任对于一张汇票则是一个良好而有效的约因”;第二种例外情形,英国1980年时效法(Limitationact1980)规定“如债务人以书面签字的形式承认已存在的一个债务,则认为该债务是从承认之日起开始产生;这种对债务的承认不许采取允诺的形式;但一旦这种承认采用允诺的形式,则即使该债务的唯一的约因是一个先前债务(过去的约因),该允诺还是可以起到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作用”。此外,英美法也认为“成年后作出的对自己未成年时所负的合同债务予以支付的允诺是可以执行的”。

美国《合同法第二次重述》第86条(对曾经受到的利益的允诺)对此作了更为大胆的规定:“(1)允诺人就自己曾经受到的来自受诺人提供的利益而作出的(补偿或回报)允诺,在避免不公平结果的必要范围内有拘束力。(2)出现下列情形的,该允诺不能根据第(1)款规定二具有拘束力:(a)如果受诺人以赠与的方式给予他人利益或允诺人因为其他原因而未有不当得利;或(b)允诺的价值与该利益达到不相称的程度。”如上所述,《重述》将对过去所获得的利益作出的回报这种道德性的允诺的执行,采取了较为折衷的规定,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道德义务的可强制执行性,但也明确规定如果受诺人继续努力的是赠与行为、允诺人未获不当得利或者允诺的价值与获益不成比例时,允诺人对过去获得利益的承认的允诺也没有拘束力。此种做法表明了《重述》在“过去约因非约因”与例外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四)履行既存义务的约因无效规则

所谓“履行既存义务的约因无效规则”,指的是如果允诺人或受诺人所提供的与对方交换的东西是一项他依据合同或法律的规定应当履行的义务,则该义务的履行或履行允诺不构成一个充分有效的约因。英美法之所以不承认既存义务的履行是约因,乃在于防止当事人因单方不良动机,如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下而获得对方同意之允诺。既存义务依据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既存法定义务与既存约定义务,前者依据是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后者依据是合同约定的义务。

1.履行既存的法定义务

根据互惠交易约因理论,允诺必须是交换的内容,以便使允诺可强制执行。如果受诺人对允诺人作出的是履行一项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允诺,该允诺不属于交换的内容,也不构成约因。英国1831年的Collinsv.Godefory一案开创性的首次阐述了“履行法定义务不构成约因”的观点。在该案中,原告受到法院的一份传票要求其到一项关于被告的民事诉讼案件中进行作证,后来被告又允诺原告给他6基尼的报酬。但事后被告并未兑现诺言对原告为给付。法院最终判决:原告不能强制索要那6基尼的报酬,因为出庭作证是他的公民义务,它不足以作为被告允诺支付报酬的“约因”。

美国法律同样认为:对公共职务的履行不能作为约因。《合同法第二次重述》第73条明确规定:允诺人对于毫无疑义和争执的法定义务的履行不能构成“约因”,但是如果允诺要求的内容与法律规定的义务有所差别时,则此项履行可以成为“约因”。该条的评论者对此规定作了以下解释:第一,以既存的法律义务作为允诺的“约因”时,此允诺很容易让人与赠与允诺混淆,或将其视为产生于错误或不公平的允诺。即便该项允诺存在约因,该允诺也可能因错误、欺诈、胁迫、不当影响或违背公共政策等原因而致使无效。合同本质在于交易,如果交易的内容是法律上的既存义务,则失去了合同存在的价值。第二,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不得将其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作为换取额外的津贴或奖赏,否则将有违社会公共政策。第三,适用本条时必须确定法律上的义务,若当事人对于该义务是否属于法律上的义务有所怀疑时,且这种怀疑是出于善意和诚信的,则不适用本条之规定。

“对既存法定义务的履行不构成约因”的规则已经被确认适用于警察、警长和其他警官等公职人员,乃至监护人、公司的高管等。但是,“履行既存法定义务不能作为约因”规则在司法实践中也并非没有案例。如果公职人员应允诺人的要求履行行为超过了他的法定义务固定的范围,其额外的行为则构成有效的约因。

2.履行既存的约定义务

所谓履行既存的约定义务是指允诺人与其受诺人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合同关系,允诺为了激励或确保受诺人能按其期待如期合理地履行其基于既存的合同负有的义务而向受诺人作出一项新的允诺,在此情形下,英美法一般认为此种允诺是不能执行的。依照互惠交易约因论模式,对履行既存的约定义务的允诺,不存在讨价还价的过程,对先合同义务的履行的允诺不构成一项有效的约因。按照“获益——受损”约因论模式,受诺人对既存义务的履行并不会给他带来利益,也不会给他造成损害或损失,允诺人并未从该新允诺中获得对应的约因。

“履行既存的约定义务不构成约因”规则是依照约因理论逻辑推演而来,但其严格适用的结果,常使当事人依照原合同的“正当期待”发生变更,最终落空。为缓和此种情形,英美法院在适用此规则时,在实践中也演绎出一些例外之情形,对其进行区分适用,发挥普通法的“造法”灵活性的功能。在既存约定义务的履行上,是否构成约因,普通法上有两个经典的判例,案情看似雷同但判决结果却南辕北辙。

第一个经典判例是1809年的Stilkv.myrick案,该案确立了“履行既存约定义务不构成约因的规则”。本案中,原告是一名每月领5英镑工资的船员,其所在船队共有11名船员。在一次由伦敦开往波罗的海然后返程的途中,有两名船员弃船而去,船长届时找不到可以替代的船员,便对其他船员允诺说,只要他们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船开回伦敦,他将会把出走的那两名船员的工资分给剩下的9名船手。船员们都同意船长的建议,并将船顺利地开回了伦敦。事后船长背弃诺言,拒绝支付。于是原告起诉船长要求获得那两名出走船员工资中的应得份额。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因为在雇佣合同中规定了原告有将船驶返伦敦的义务。原告只是履行了既存的合同义务而已,其所做之事只是前合同中规定的分内义务,并没有付出额外的约因,故船长的允诺不能执行。Stilkv.myrick案奠定了一个重要的约因适用规则:对先前合同义务的履行不能作为新允诺的“约因”。该规则是“合同严守”原则的具体体现,对合同变更的处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在实践中,Stilkv.myrick案所确立的“履行既存的约定义务不构成约因”的规则也遭受了一定的挑战。如1857年的Hartleyv.ponsonby一案就是与Stilkv.myrick案案情非常相似但判决结果却相反。审理Hartleyv.ponsonby案的法院解释到:虽然合同中规定了原告等船员有将船从英国驶达孟买的义务,但这种义务是有范围和程度的,并不是说无论出现任何情形,他们都应当遵守先前合同既存的义务,否则将导致严重的不公平。本案中,该船由于船员大量逃亡,使得航程变得非常危险。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船员有不在继续服务之权利,因此他们可从原来的合同义务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与船长订立新的合同。在危急情况下订立的新合同中,船主允诺支付额外的报酬,而船员们则承担危急情况下将船安全驶达目的地的义务,此时这种义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既存合同义务,而是一项新的义务,足以满足船长支付额外报酬的约因,从而使得船长的允诺具有执行力。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频繁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波动和相关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合同因各种客观情事发生重大变更导致的合同修改或解除,促使了合同法上情事变更原则的产生。由情事变更原则的制度理性,带来了合同变更和解除中的约因规则的调整。在英国,对上文的Stilk案进行全面抨击的是1991年上诉法院审理的williamsv.RoffeyBros&nichollsLtd案。该案的判决结果突破了“对既存的约定义务的履行非约因“的规则。

在实践中,英美的大量判例也逐步考虑不同情形下的既存义务效果问题,并系统地总结了相关的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1)应债权人之要求,债务人同意为未到期债权部分提前清偿或未部分清偿之同时交付一物;(2)应债权人之要求,债务人同意在原定债务清偿地进行清偿;(3)债务人同意为先前合同债务提供担保;(4)债务人同意由第三人代为给付债务人之债务;(5)债权人同意延迟债务人的破产申请;(6)债权人与其他债权人之间达成的清偿和解协议;(7)在债务内容或金额有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基于善意或诚信同意支付一定(较少量)金额以清偿债务。

三、英美合同法中约因适用规则及变革之启示

约因在英美合同法上的产生和确立有其法律文化的特殊性,其源于普通法早期的封闭的诉讼形式和严格的令状制度。但是,约因在合同交易双方利益的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过滤功能,其在判断允诺可否强制执行问题上起到了一个法律筛选的重要功能。约因在英美合同法实践中对允诺可否强制执行问题上的实质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上四个约因的适用规则来实现。而通过对约因适用规则及变革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约因的适用规则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及理论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约因的适用规则的确立及变革是现代合同法基本原则及基础理论变革的具体体现。尽管约因理论曾被吉尔默等学者指责为古典契约法“死亡”的罪证之一,但是从约因适用规则的变革及现代英美合同法对约因在合同法中的定位态度来看,约因依然是英美合同法中允诺可否强制执行的重要要素。约因的适用规则及变革意义深远而重大,其对于现代合同法研究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约因须充分但无须等价规则”体现了英美合同法在合同自由与合同公正这两个价值上的博弈和协调

对此问题,一方面,“约因充分规则”要求交易中一方的履行行为或者允诺对对方而言至少是符合交易的底线(是有法律价值的东西),这是交易公正的自然要求;另一方面,“约因无须等价规则”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重要内容,也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即法院不干涉当事人自愿的交易其交换价值是否对等。这点体现了现代合同法始终是兼顾合同自由与合同公正两大价值的,这种价值中立原则会一直贯穿整个合同法具体规则设计和实施中,为我们对合同法具体制度的研究和完善提供了价值基础。

(二)“约因相对性规则”为研究合同相对性原则提供了重要思路

“约因相对性规则”是古典契约理论中合同相对性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在阐释合同自由和自己责任上具有最为典型的范例,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重要思路之一。但是,“约因相对性规则”的现代变革也是合同相对性理论现代新发展的必然之义。这点体现了约因在允诺可强制执行问题上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之间的妥协和平衡。约因理论也是英美法系承认合同第三人权利的理论说明模式之一。然而,为何约因学说最终被剔除出合同第三人权利的依据之一,其与合同意志论的现代新理解密切相关。因为,第三人权利依然可以用合同意志论予以解释,其是对基础合同当事人共同真实意志的尊重。这点也有助于我们突破固有的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理解,并且结合现代合同理论的发展对合同意志论进行新的解释。

(三)约因的适用规则及变革有助于具体理解合同与道德的关系

过去的“过去的约因非约因规则”和“履行既存义务无效规则”两项规则是法律与道德关系在合同法上的体现。约因是合同法要求对可强制执行允诺需要的实质公正的底线。然而,“过去约因非约因规则”的例外则是对特定道德义务应当法律化的一种秩序维护,而对于超出法定和约因义务的要求和范围的义务履行构成约因也是一种合同履行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因此,“过去约因非约因规则”和“履行既存义务无效规则”的例外和突破只是特殊情形,其并非意味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回归。因为,区分法律与道德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私法自治的根本在于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愿,自己创设法律义务自己承担责任。因此,“过去的约因非约因”的例外是对法律中道德因素的重新认知和发掘的结果,是在法律的框架内确保最低限度的公正的体现。这点有助于具体理解合同与道德的关系:其并非完全是冰冷的理性规则,其依然要遵守诚实信用的基本道德准则(诸如附随义务的扩张等趋势),但是合同法的本质是当事人私人事务规划之预期保护,合同法现展中承认部分道德规则法律化并不会动摇合同拘束力的法律效果。

公允价值案例篇6

关键词:金融资产权益证券股票

金融资产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所有权凭证,其收益来源于其所代表的生产经营资产的业绩,金融资产不构成社会的实际财富。金融资产同其他资产一样,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在财务管理上金融资产按照其收益的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和衍生证券。本文将通过综合案例探讨权益证券(以股票投资为例)在会计核算中的对比分析。

一、股票投资会计核算的分类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认。不准备长期持有,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属于短期获利方式的权益性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的权益性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准备长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如:股票)。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无论是否有公允价值,均应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例: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不产生重大影响。

二、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权益证券,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1.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00

应收股利200000

投资收益60000

贷:银行存款6260000

2.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应收股利200000

3.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公允价值上升3.2×200-600=4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00

4.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0.2×200=40(万元)。

借:应收股利40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0

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400000

贷:应收股利400000

5.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公允价值上升3.6×200-3.2×200=8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000

6.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6300000

投资收益9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1200000

借:投资收益12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000

累计损益:40+80-(3.6×200-630)-6=64(万元)。

三、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证券,初始取得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1.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060000

应收股利200000

贷:银行存款6260000

2.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应收股利200000

3.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公允价值上升3.2×200-606=34(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4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40000

4.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0.2×200=40(万元)。

借:应收股利40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0

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400000

贷:应收股利400000

5.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公允价值上升3.6×200-3.2×200=8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0000

6.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6300000

投资收益9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060000

――公允价值变动114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140000

贷:投资损益1140000

累计损益:40-90+114=64(万元)。

四、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并且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该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不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该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S

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案例篇7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是一项新的准则,其针对的是日益增加的股权激励计划,规范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其实质仍然是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与《职工薪酬》准则规范的职工薪酬适用不同的计量原则。现行准则中,股权激励不进利润表,属于报表附注的事项,新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并且与香港2005年的修订准则一致),其实施将对有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形成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一般普通投资者的意想之外,本文以案例的方式,解析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提示投资者关注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当期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但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虽然股权激励计划对等待期的当期损益形成重大影响,但对公司估值的影响并不重大。一来,上市公司虽然在股权认购价格上给予管理层一定折让,但激励计划有利于管理层稳定、有利于提升营运效率,有利于公司长远平稳发展,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提升公司价值的手段;另外,会计处理的过程,是增加当期费用,减低了当期可分配利润,但权益项下同时增加了“资本公积”,公司净资产没有重大变化。只是,a股市场投资者历来重视当期利润,与当期和下一期每股净利润对应的pe是最直观最常用的指标,投资者一般不深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差异和准则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因而如果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当期利润形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引发股价波动是必然的,专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其中的机会。

股份支付包括两大类: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支付又细分为新增股份支付和存量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一)会计处理的规定和相关概念

a,会计处理规定的重点:

1,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2,授予日可立即行权的

-基于假设:职工之前的服务获得了授予的权益工具

-授予日会计处理:费用=可行权数量*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3,存在可行权条件的

-基于假设:职工在等待期中的服务获得了授予的权益工具

-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等待期会计处理:累计费用=预计可行权数量*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B,相关概念: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

-预计可行权数量,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二)虚拟案例讲述

假设案例:上市公司a,20×2年1月1日,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认股期权,可行权条件为自授予日起连续工作满三年,服务期满后可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3元(公允价值是考虑行权价格、有效期、标的股份现行价格、股价预计波动率、股份预计股利、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等,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

第一年内,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了a公司,因而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将管理人员服务未满三年离开的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人员离开。

对于以上过程,会计处理如下:

1.授予日不是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资产负债表日

3.费用和资本公积的计算过程如下表:

4.会计处理

(1)2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16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6000元

(2)2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18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0元

(3)2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125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500元

5.行权日

为了方便处理,假设20×6年12月31日(第五年末),155名管理人员全部行权,a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管理层认购价格为4元。

20×6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62000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6500

贷:股本15500元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93000

上述案例来自于财政部新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教材,数据稍作改动。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股票期权授予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进行最佳估计,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三年后,期权可以被执行了,但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并转入股本和股本溢价。

(三)上市公司中已公告的激励计划

目前已公告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有G万科、G深振业、G伊利、G老窖、G金发、G成大、G博瑞、G华侨城等,其中,G万科用于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来自于市场回购,有关会计处理下面再讲述,G深振业用于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由大股东提供,不影响上市公司自身,其他六家公司的计划,其他处理可以参照上述案例,只是上市公司的激励计划更复杂,行权时间长,限制条件多,从而公允价值的计算更复杂(需要专家的帮助),等待期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也很困难。

为了让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本文将G金发的股权激励计划作适当的简化,模拟一下各个时点的会计处理,但市场变化万端、公司管理情况复杂,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相关数据,所以本文的模拟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G金发的股权激励计划简述:

a.金发科技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2275万股金发科技股票;

b.期权的授予日―基本可确认为2006年9月4日;

c.期权自授予之日起满一年后方可行权;

d.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8.46元;

e.获授和行权条件,除一般性规定外,需满足:金发科技上一年度净利润较前一年度增长达到20%;金发科技上一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行权条件为18%);

f.行权安排,自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权日一年后,满足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可以在可行权日行权。激励对象应当分期行权。激励对象首次行权不得超过获授的股票期权的20%,剩余获授股票期权,激励对象可以在首次行权的90日后、股票期权的有效期内选择分次行权,但第一年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30%,第二年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60%,第三年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100%。激励对象必须在授权日之后三年内行权完毕,在此时期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作废。

1.公允价值

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李关峥认为,该期权计划在进入可行权日后,除定期报告和重大事件前后的数天时间不能执行外,其他日期均为执行日,因此可以用美式期权的定价方法来计算其公允价值的近似值,可用控制变量法对激励期权进行定价。基于行权价18.46元,正股价21.3元,波动率50%,利率2.5%,执行期2007年9月4日~2009年9月4日等假设下,G金发权证理论价值为8.7元/份。为谨慎起见,后续计算使用的公允价值为7元/份。

2.其他假设

估计授予和行权条件均能够满足;等待期为三年(行权期内,每年都要满足利润等条件);估计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行权数额分别为30%,30%和40%,实际行权与估计一致,管理层全部行权,期间没有人员离开;虽然管理人员分散行权,但公司一年只在年终调整一次股本。

3.会计处理

(1)授予日―2006年9月4日,不做处理

(2)20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47775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7775000

(3)20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47775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7775000元

借:银行存款125989500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7775000元

贷:股本6,825,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66939500元

(4)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6370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3700000元

行权的会计处理同2007年度。

(5)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67986000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3700000元

贷:股本9100000元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22586000元

实际的情况会远比模拟处理复杂,公司在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便需要会计处理,结转股本也是一年数次,期间管理层发生变动,最佳估计的可行权数量也会变化。

通过上述的模拟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实施,将极大地影响对G金发2007年的净利润,占2007年预测税前利润3.5亿元的13.6%,如果公司集中在2007年将股权激励纳入成本费用核算(2006年本准则不适用),这项影响将达到净利润的20%以上。

按照相关假设,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李关峥计算得出的G老窖的认股期权的公允价值为8.7元/份,满足最近三个年度的利润指标便可以行权,因而等待期为三年,即使三年均匀分摊费用,每年分摊的部分也高达6900万元左右。

当然,因为“权证的公允价值”是新鲜事物,公司完全可以压低这个数字来减少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这对公司本身来说问题不大,但不同公司对期权“公允价值”估算的重大差异,会降低公司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虚拟案例讲述

假设案例:20×2年1月1日,B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授予日起必须在公司连续服务三年,即可自20×4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6年12月31日前行使完毕。

B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

第一年B公司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B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二年又有10人离开,公司估计还会有10人选择离开;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三年末,假设有7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剩余35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其中(3)=(1)-上期(1)+(2)

2、会计处理

(1)授予日20×2年1月1日,不做处理

(2)2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77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77000元

(3)2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83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83000院

(4)2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等105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105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112000元

贷:银行存款112000元

(5)20×5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5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205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100000元

贷:银行存款100000元

(6)20×5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14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87500元

贷:银行存款87500元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一个简单的以现金支付的股票期权计划,其对以后数年(直至增值权失效)的当期利润,均形成影响,尤其等待期的影响比较重大,公司利润表因此将比以往有更大波动。所以,有类似计划的公司,不仅要在期权计划设计环节征询专家意见,以后还要不断与投资人沟通,解释计划的执行对利润影响的幅度,以减少股价不必要的波动。

三、上市公司的有关计划

目前已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还没有以现金结算的,这类激励计划不涉及股本的变化,不影响股权结构,只是激励幅度与公司市值挂钩,相应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在境外很常见(虚拟股权激励计划,或称股票增值权计划)。估计将来陆续出台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会选择这种方式。

四、企业回购股票进行股权激励

《公司法》第143条允许公司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职工,收购资金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付。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借记“库藏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资产负债表日,借记成本费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职工行权时,按照企业收到的股票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转销等待期内的资本公积中累计确认的金额,结转资本溢价。

G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便是用回购股份作为激励来源的,公司委托深国投,已累计购入25452018股,对应2006年度预提激励基金141706968.51元,这部分预提费用基本上可以确认为当期股权激励成本,从而减少每股税前利润0.035元左右。从中期资产负债表看,这项预提没有入账,因而影响将发生在下半年。2007年和2008年,公司仍然将预提这部分费用,预提的数额符合以下标准:

a.当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但不超过30%时,以净利润增长率为提取百分比、以净利润净增加额为提取基数,计提当年度激励基金;

b.当净利润增长比例超过30%时,以30%为提取百分比、以净利润净增加额为提取基数,计提当年度激励基金;

c.计提的激励基金不超过当年净利润的10%。

公允价值案例篇8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为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要对投资进行核算,需要根据“22号准则”重新设计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核算办法。根据新准则,原“短期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债权投资”修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下面就这前面两个方面的投资业务进行比较分析。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新旧对比及其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根据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和回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是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只有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才能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当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短期投资业务。两者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下面通过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案例一:明华公司2007年3月1日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1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买价3.5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00元。2007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价为5元/股。2008年7月1日,明华公司出售a公司股票1万股,价格为4元/股。

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投资》准则下:

明华公司2007年3月1日购入a股票时:

借:短期投资35500

贷:银行存款35500

2007年12月31日由于a股市场价格大于投资成本,因此不进行会计处理。

2008年7月1日转让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40000

贷:短期投资35500

投资收益500

由于没有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因此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无差异。

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

明华公司2007年3月1日购入a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

投资收益500

贷:银行存款355000

2007年12月31日由于a股市场价格大于投资成本,因此进行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00

2008年7月1日转让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40000

投资收益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

由此可见,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新会计准则体现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而税法体现的是成本计量原则。明华公司2007年3月1日购买股票时发生的交易费用500元,会计上直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利润减少;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购买股票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该计入投资的成本,因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元。2007年12月31日,a股票市场价值上升15000元,根据新会计准则,明华公司资产价值增加了,同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增加利润15000元;但根据税法,该股票升值不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因此2007年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5000元。2008年7月1日,明华公司转让股票时,根据会计准则,出现了10000元投资收益借方发生额,减少利润10000元;而按税法规定,股票转让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是4500元(40000-35500=4500),因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新旧对比及其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比较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方面存在的区别以及与税法的差异。

案例二:新华公司于2008年5月31日购入x公司(上市公司)普通股5万股(法人股),价格为10元/股,占x公司股份比例为2%,支付交易费用50000元。x公司已经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新华公司取得的股权在2008年还不能上市流通,2009年才可以上市交易。2008年12月31日,x公司流通股价格为12元/股。新华公司2009年6月1日将所持股份转让,价格为14元/股,交易费用为65000元。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新华公司将该投资认定为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所持股份较少,不能对被投资单位起重要影响,因此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新华公司2008年5月31日购入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550000

贷:银行存款550000

2009年6月1日新华公司转让股份时:

借:银行存款76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65000

投资收益155000

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差异不大。

根据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该投资应认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新华公司2008年5月31日购入股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550000

贷:银行存款550000

2008年12月31日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

2009年6月1日新华公司转让股份时:

借:银行存款765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55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投资收益165000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

贷:投资收益50000

本案例中,新会计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让时的会计利润是215000元,对照《企业所得税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让相应应纳税所得额是215000元(765000-550000=215000),会计与税法没有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调节的是资本公积而不是利润,而税法也不考虑期末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重新计价。

综上所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出台,对我国的投资业务进行了重新划分,对相关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更多地考虑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存在更多的差异。因此,无论是纳税人还是税务机关,都必须认真对待,避免企业多缴或少缴企业所得税。

参考文献:

[1]郑庆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公允价值案例篇9

1债券投资会计核算的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不准备长期持有,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属于短期获利方式的债券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的债券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针对债券投资的案例,分别划分为以上3种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

[案例]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88.98万元(其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10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1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l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该债券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

针对本案例的会计核算解析如下(金额以万元计)。

2若将该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于2012年3月15日以2250万元对外出售,款项已经收到

(1)2011年1月1日初始取得:借:交易性经融资产——成本2078.98,应收利息10,投资收益10;贷:银行存款2098.88。(2)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借:交易性经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1.02;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1.02。(3)2012年3月15日以2250万元对外出售,借:银行存款2250;贷:交易性经融资产——成本2078.98,——公允价值变动21.02,投资收益150。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1.02;贷:投资收益21.02。

3若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编制2011年1月1日到2016年1月1日的会计分录

(1)2011年1月1日初始取得: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利息调整88.98,应收利息10;贷:银行存款2098.98。(2)2011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3.56,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6.44。(3)2012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2.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7.1。(4)2013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2.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7.77。(5)2014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1.5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8.49。(6)2015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0.7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18。(7)2016年1月1日,债券到期,收回债券本金。借:银行存款21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应计利息100。

4若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于2012年5月20日以1950万元对外出售,款项已经收到

(1)2011年1月1日初始取得: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000,——利息调整88.98,应收利息10;贷:银行存款2098.98。(2)2011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83.5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6.44。(3)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72.54(2088.98-16.44)万元。借:可供出售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7.46;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7.46。(4)2012年5月20日以1950万元对外出售。借:银行存款1950,投资收益15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000,——利息调整72.54(88.98-16.44),——公允价值变动27.46。同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7.46;贷:投资收益27.46。

通过案例分析,清晰明了地呈现了债券投资划分为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通过案例的形式对债券投资会计核算进行对比分析,使得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浅显易懂。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3.

公允价值案例篇10

【关键词】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税务处理

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及分析

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规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从2006年后都按照第11号准则进行了会计处理。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上,缺少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是不完整的。由于税收政策上对于股权激励的处理规定一直不明确,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无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原则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从而影响报表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2012年5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明确了我国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原则。该公告规定:上市公司依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并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时,按照该股票的公允价格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上市公司相关年度的成本或费用,作为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对价。上述企业建立的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其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2.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下简称等待期)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3.本条所指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以实际行权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确定。

对照国家税务总局第18号公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税法和会计对于股权激励的处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对于附有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经取得的服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8号公告的规定,对于股权激励,在税收处理上,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在当期不能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只有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按照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一般是实际行权日该股票收盘价)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对于股权激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成本时,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区别于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则不形成暂时性差异;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成本费用的期间,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其中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超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成本费用,超过部分的所得税影响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在国家税务总局第18号公告之前出版,当时对于股权激励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还不明确。目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8号公告的规定,税法上允许企业扣除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成本费用。因此,在所得税会计上,企业应按规定进行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但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规定比较原则,其中企业如何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整个问题的核心。

期权的价值=时间价值(timeValue)+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

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定,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成本费用的金额是根据期权的价值来计算的(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根据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并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中既包括时间价值也包括内在价值。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18号公告的规定,最终企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只是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一般是实际行权日该股票收盘价)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这部分差额实际上是期权的内在价值。企业所得税上只允许扣除期权的内在价值,不允许扣除期权的时间价值。因此,时间价值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而内在价值的变动则形成暂时性差异,需要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原则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二、案例解析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股权激励的会计和税法处理的差异。

案例:海天公司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该公司在两个年度内分别给两位公司高管实施了两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截至20×4年12月31日,该公司股权激励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海天公司的股票在20×3年12月31日的价格为12.5元/股,在20×4年12月31日的价格为12元/股。

海天公司20×3年每股收益(epS)年增长率为4.5%,20×4年为4.1%,20×5年为4.2%。

海天公司授予甲、乙两人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如下:

a:如果公司的每股收益(epS)年增长率不低于4%且甲仍在海天公司工作,该股票期权才可以行权。

B:只有当海天公司的股票价格超过13.5元/股且乙仍在海天公司工作,该股票期权才可以行权。

截至20×4年12月31日,甲、乙两人都未离开海天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分别讨论20×3、20×4年度海天公司股权激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案例分析:

该案例的股票期权激励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分别在20×3和20×4两个年度分析该股权激励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20×3年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对于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授予甲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规定的行权条件为每股收益(epS)年增长率不低于4%且甲仍在海天公司工作,该条件为非市场条件。通过案例提供的信息来看,海天公司20×3年每股收益(epS)年增长率为4.5%,该非市场条件得到满足,应在会计上确认费用,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20000×5×1/2)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

会计上根据股权授予日公允价值在当期确认为管理费用的金额既包括期权的时间价值也包括期权的内在价值。而税收上,只允许扣除期权的内在价值。因此,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要确认20×3年12月31日该期权的内在价值,并进行递延所得税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股票的公允价值(20000×12.5×1/2)125000元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20000×4.5×1/2)45000元

内在价值80000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25%

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0元

20×3年度,海天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为50000元,但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80000元,超过了该公司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规定,超过部分的所得税影响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具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000-50000)×25%]7500

所得税费用(20000-7500)12500

20×4年度:

对于乙而言,海天公司20×4年授予其股票期权中规定的行权条件为股票价格要超过13.5元/股且乙仍在海天公司工作,其中股票价格超过13.5元/股为市场条件,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为非市场条件。虽然20×4年12月31日,海天公司价格为12元/股,市场条件不满足。但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定,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经取得的服务。

对于甲个人股票期权:20000×5-50000=50000(元)

对于乙个人股票期权:50000×6×1/3=100000(元)

借:管理费用1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000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处理方法,基本同上:

股票的公允价值:

甲个人部分20000×12240000元

乙个人部分50000×12×1/3200000元

合计440000元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

甲个人部分20000×4.590000元

乙个人部分50000×6×1/3100000元

合计190000元

内在价值250000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25%

金额62500元

减去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0元)

应确认的资产所得税资产42500元

同样,截至20×4年度,海天公司因股权激励累计确认的成本费用为200000(50000+150000)元。而截至20×4年度,海天公司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250000元,超过了该公司股权激励累计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超过的50000元中,30000元已在20×3年度乘以25%的税率直接进入了所有者权益,剩余的20000元部分应在20×4年度乘以25%的税率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具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2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0×25%)

5000

所得税费用(42500-5000)37500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