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3:28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1

2011年全球并购总体呈放缓态势,但中国并购市场火爆,并购交易额创近六年以来的新高。在此背景下,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并购案例显著增长,全年共发生76起并购案例,披露并购金额总计283.8亿元,并购额超过2008-2010年三年并购金额之总和,企业并购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之势。

十亿元以上并购快速增长

2011年示范区企业并购活动中,约有六成并购金额在亿元以下,规模5亿元以上的并购有7起,占一成多,其中有6起并购金额超过10亿元,而2010年和2009年10亿元以上的并购分别有1起和2起。

文化传媒企业成并购新兴力量

从并购案例数来看,2011年软件行业仍是示范区并购最为活跃的行业,共发生20起并购案例,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的四分之一;其次是互联网、文化传媒和生物医药三大行业,各发生并购案例7起。与2010年相比,示范区并购活跃的行业仍为软件、互联网、生物医药三大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蓝色光标、华谊嘉信等文化传媒企业成为示范区并购新兴力量。

从并购金额来看,示范区新材料行业并购额超过百亿元,能源及矿产、计算机、软件三个行业的并购额均超过十亿元。其中,新材料企业中国蓝星集团收购了全球硅材料龙头企业挪威埃肯公司,并购交易额高达20亿美元(约126亿元人民币),是2011年示范区披露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积极走出去并购优质资源

国内并购方面,2011年示范区企业并购北京市企业的案例27起,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的35.5%;示范区企业并购京外企业的案例共40起,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河北、河南、湖南等省市。

海外并购方面,2011年示范区企业发起海外并购9起,比2010年增加3起。其中,并购美国企业2起,并购德国、荷兰、挪威等欧洲企业4起。示范区企业海外并购对象除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外,对欧美市场的并购案例快速增长,并购成为示范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最为活跃

2011年,民营企业并购案例48起,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的63.2%,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发起的并购活动往往交易规模较小,2011年民营企业并购平均交易规模仅为1.4亿元/起,明显低于示范区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示范区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以及对国有、外资企业的并购案例逐渐增多,2011年示范区民营企业并购外资企业案例3起,并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案例各1起。

国有企业并购案例27起,占示范区并购案例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不过其并购金额占示范区的八成,2011年示范区并购额超过10亿元的6起并购案例全部由国有企业发起。

2011年,示范区企业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验更加丰富,年内发起两起以上并购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联想、用友软件、蓝色光标和中国中铁各发生4起并购;立思辰、神州泰岳、双鹤药业各发生3起并购;北京利尔、畅游和天立环保等11家企业各发生2起并购。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2

【关键词】海外并购案例分析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选择海外并购作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以期做大做强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不论其并购的动机是什么,海外并购已成为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无论是数量还是交易额都令人叹为观止。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569亿美元,并购数高达272宗。在如此高交易额、高并购数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率同样令人心惊,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十分之三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真正创造了价值,即超过50%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如此高的失败率令人深思,盲目的进行海外并购,不仅无法得到预期的价值,反而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企业在进行决策之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陷入困境?怎样并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多案例分析,选取中国海外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意图找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并购中可以引以为戒,真正实现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介绍

(一)案例介绍

(1)失败案例―上汽并购双龙、中铝入股力拓。2004年10月28日,上汽与韩国双龙汽车达成收购协议,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后增至51.3%,成为其最大股东,这在中国反响很大,号称是“中国汽车企业首个跨国并购”。收购后不久,麻烦便接踵而来,中韩文化的冲突,让上汽最终无奈折戟韩国双龙,2009年初,双龙最终申请破产,这场耗时四年、耗费40亿元的跨国并购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尾。

(2)成功案例―吉利并购沃尔沃。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成功签署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相关知识产权),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豪华车巨头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

(二)案例选择原因

在2002--2013中国企业年度有影响海外的并购案例中,之所以选择上述案例,原因在于:第一,上汽在并购双龙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考虑到韩国工会的因素,由于不了解不重视文化因素而导致这场失败,是跨文化管理导致海外并购失败的典型案例;第二,吉利并购沃尔沃作为成功案例当选的原因在于,吉利首先是一家私营企业,政府色彩比较淡化,其次吉利在并购过程中的各方面配合完美,具有高效的并购团队,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典范。

三、案例分析

(一)失败原因分析

上汽并购双龙,看重的是双龙除对RV、SUV的研发独具优势,希望通过控股双龙获得其品牌知名度和制造技术,以找到通往全球市场的捷径。但在实际并购前,上汽并没有对双龙进行深入了解,双龙之所以会出售海外股权,主要问题在于其经营不善,上汽接手后并没有去触及双龙的最根本的问题,后续无作为。上汽注入资金后,甚至没有进一步进行整合,在并购中忽视中韩的文化融合。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罢工威胁屡屡发生。

上汽公司缺乏前期资料收集工作,盲目进行并购,对对方工会文化等跨文化方面认识不足,收购之后又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得后期大笔投资打了水漂。

(二)成功原因分析――peSt理论分析

political。吉利是一家私营企业,政府色彩比较淡化。同时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对其成功收购起到关键作用。

economic。受2008年金融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司也因此债务缠身,2008年9月,沃尔沃轿车在美国的销量骤降51%。于此相比,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在危机中保持增长。此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正是吉利收购福特急于出售的沃尔沃的最佳时机。

Social。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远大,市场正需要像沃尔沃类的安全环保汽车,同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会优先选择购买国产汽车。

technology。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落后,在技术层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国内市场急需引进高档车生产核心技术。

除去上述宏观方面的影响,吉利本身经验丰富,充分准备,考虑各种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等条件同样为此次并购增加了成功率。

四、启示与结论

在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重重,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完美的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并购团队,对收购进行了充分的精心准备;同时,企业在海外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有效进行跨文化管理对于企业整合至关重要;最后,要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制度,同时也在提醒中国政府加大对私营企业的资金支持。

机遇与危险并存,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中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熟悉被并购方的公司问题乃至其所在国的法律规范,真正实现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桂芝.上汽集团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柴坤.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湘潭大学,2012.

[3]季永伟.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2.

[4]王中美.从中长期目标失败谈中国海外并购战略的优化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2.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3

畅 言

清科集团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外创投机构在募资和投资方面普遍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募资和投资水平双双大幅下滑,创投退出依然低迷。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一季度共有9家中外创投机构募集了10只基金,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仅为889亿美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新募集金数减少19只,新增资本量降低了36.9%。同样,在投资方面,一季度有53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的资金支持,已披露金额共计3.2亿美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获投企业数减少了79家,投资金额降低了61%。一季度的投资格局出现新的调整,广义it行业投资占比有所提升,清洁技术行业投资相对活跃,投资占比首次突破0%;投资阶段分布格局保持稳定,扩张期企业仍最受青睐;创投退出依然低迷,ipo退出大幅减少。

募资大幅回落 人民币基金仍处主导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募资出现大幅回落。一季度中外创投机构新募10只基金,共募集资金8.89亿美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新募基金数减少了65.5%,募资额下降了36.9%;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募基金数量减少了58.3%,募资额则减少了60.9%。

一季度,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深化,中国创投市场和投资机构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首先,全球金融环境的恶化使得Lp(尤其是外资Lp)管理的资产缩水,并使其投资策略趋向保守;其次,全球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下挫、新股发行减缓,使创投的退出通道收窄,致使创投机构的投资更加谨慎,或放缓投资节奏,或延缓新基金的募集;此外,一季度新募基金中有90%为人民币基金,而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规模相对较小。

一季度人民币基金仍占中国创投市场的募资主导地位。8家本土机构募集了9只人民币基金,募资总额为5.06亿美元,分别占募资总量的90%和56.9%。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本土人民币基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引导基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企业资源优先选择等方面获得显著有效的支持。一季度新设立的北京达晨银雷创投基金,天津滨丽科技创投基金、江苏高投中小企业创投基金、北京中科房山基金等就获得了政府引导基金等的支持。

投资降幅明显 环比同比均现下滑

受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仅有53家中国企业获得创投机构的投资,其中46家已披露的投资金额共计3、2亿美元。从环比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延续了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创投投资逐季走低的趋势,投资案例数比2008年第四季度减少了79个,降幅达59.8%;投资金额则从去年四季度的8.2亿美元下降至3.2亿美元,减少了61%。从同比来看,一季度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额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投资案例数由上年同期的153个下降到了53个,投资额则降低了71.2%。

由于经济危机的蔓延,境外资本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状态,ipo退出大幅减少,使得国外创投机构大幅收紧投资;另外尽管本土创投受国家政策,创业板等利好消息的鼓舞,在投资及募资方面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但由于国内本土创投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国内外经济走势尚未明朗,创投投资趋于保守,企业估值仍在逐步下降。上述因素造成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双双下降。但随着国内创业板的推出,国内创投资本供给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创投市场有望得到迅速恢复。

广义it行业投资占比有所提升

总体来看,一季度各一级行业的投资总量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广义it行业下降幅度较小,投资占比反而有所提高。清洁技术行业的投资占比有所提高,投资金额占比跃升至18.2%,位居各行业第二;服务业的投资明显降温,其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占比均降至5%以下。

广义it行业是一季度投资额唯一超过1亿美元的行业,28个投资案例共获得1.4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额分别占投资总量的52.8%和43.7%,其中互联网、软件、通信/电信等三个细分行业保持着一定的投资热度。传统行业一季度有9个投资案例,共获得3312.54万美元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量的17%和10.4%。清洁技术行业的投资相对比较活跃,一季度共有6个投资案例,获投金额达5810万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11.3%和18.2%,投资案例数跃升至各行业的第三位,投资金额则跃升至各行业的第二位。生技/健康行业和服务业的投资较少,分别有3个和2个投资案例,投资额分别为1300万美元和1512.01万美元。

投资阶段分布格局保持稳定

与往季投资阶段分布格局基本相同,一季度扩张期企业仍最受创投机构关注。第一季度有26个扩张期企业获得投资,占案例总数的49.1%,领先其他各个阶段;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有17个,成熟期企业有3个。从投资金额上看,处于扩张期的企业获得了1.89亿美元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59.2%,高居第一;初创期企业获得6497.92万美元投资,成熟期企业获得了1539.08万美元投资。

创投机构慎对巨额投资

第一季度投资规模以小额投资为主,披露金额的46个投资案例中有33个案例的投资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占披露金额案例总数的71.7%。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最多,为23个: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的有10个。此外,1000万至2000万美元的投资案例有9个,2000万美元以上的仅有4个。

与往季创业投资单笔投资额扩大趋势不同,一季度创投投资的规模分布相对平稳,案例数主要集中在1000万美元以下投资规模区间。这表明:首先,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大环境下,创投投资项目的估值水平仍在持续下降;其次,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创投机构1po退出受阻,从而对以往较受欢迎、投资额相对较大的pre-ipo项目的选择也更为谨慎;第三,近年来人民币投资较为活跃,而人民币投资额度相对较小,从而也拉低了创投投资的总体投资规模。

创投退出依然低迷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10笔退出交易(1笔退出交易指1个创投机构从1家被投资企业退出,如n个创投机构从1个企业退出,则计为n笔),由于全球股市下滑调整,收窄了ipo退出通道,创投机构转向其他退出方式。一季度通过非ipo方式退出的交易数超过了ipo退出交易数,表明全球股市的持

续低迷已促使创投机构转向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退出。

从退出方式来看,股权转让和ipo成为一季度的主要退出方式,其中股权转让有5笔退出,ipo有4笔,分别占退出交易总数的50%和40%。

从退出行业来看,一季度创投退出案例主要集中在清洁技术行业,共有4笔退出,占退出交易总数的40%,领先其他行业;广义it行业有1笔交易,占比仅为10%。

从获得ipo退出的创投机构类型来看,一季度获得ipo退出的4家创投机构均为外资机构,由于国内a股市场ipo继续停滞,致使以a股ipo退出为主要退出渠道的本土机构退出交易大幅减少。

pe募投均巨幅下跌房地产项目投资最受青睐

畅 言

清科集团的数据显示,200g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进入低迷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资和投资双双创下历史新低。一季度仅有2只针对亚洲市场(投资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5亿美元资金,创下2006年以来单季最低募资水平。与此同时,私募股权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了19个案例,投资总额为4.7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总额均处于近年来季度最低水平。由此可见,全球金融风暴已深刻影响了私募股权市场,使机构投资者和私募股权机构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

募资活动大幅收缩 外币基金仍占主导

2009年第一季度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新募集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总量大幅收缩。一季度仅有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资金总额为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巨幅下挫97.1%;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则下降了96.5%。全球金融危机造成资本市场动荡,机构投资者资产贬值、实体经济陷入下行通道,使得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投资领域的潜在风险,并调整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的资产配置比例。从一季度募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普遍采取了谨慎和观望的态度,即使是对发展较快的新兴市场如中国,也减少,推迟甚至停止了对该地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而在宏观经济形势没有显著好转之前,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活动仍将持续低迷态势。

从新募基金的币种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新设的2只可投资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基金都是以外币募集的基金。这表明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外资机构仍是主要的资本来源;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相对稳定的表现,以及经济企稳并逐步恢复增长的迹象,仍鼓舞着国际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信心。

另一方面,一季度没有新设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最终完成募集。这是由于部分人民币产业基金虽已获批,但因募资目标较大,受资金压力影响其募资期限也相应延长;而人民币基金的潜在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券商,保险机构等受金融危机影响,管理资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因而在股权投资领域的资产配比也相应有所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股权投资环境的改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仍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事实上,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有绿色能源科技基金,军民结合产业基金等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开始设立或准备募集,人民币基金方兴未艾。

投资总量下滑明显

从投资方面来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下滑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9起投资案例发生,投资总额为4.7亿美元,投资案例数比去年同期的41起下降了53.7%,比去年四季度的38起减少了50%;投资金额比去年度同期的26.87亿美元大幅下跌82.5%、比去年四季度的14.56亿美元则下降67.7%。

从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私募股权机构在传统行业共有10起投资案例,已知投资金额为3.89亿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52.6%和82.7%,与2008年度相比,私募股权基金在传统行业的投资不论在投资案例数占比还是投资总额占比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服务业,私募股权基金共向5家企业投资了6000万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26.3%和12.8%,与上年度相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其他行业投资占比相对较小。

投资金额江苏占比近半

从私募股权投资的地域分布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私募股权基金的19起投资案例分布在12个省市。其中,北京,上海投资案例数较多,分别有4起和3起投资案例发生,占一季度投资案例总数的21.1%和15.8%;其他省市的投资相对比较分散。从投资金额来看,江苏共获得2.24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7.6%,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此外,北京,辽宁、安徽分别获得5654.97万美元,5116.96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其他省市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

投资金额房地产项目位居第一

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属于成长资本的投资占比明显下降。一季度共有7起成长资本投资案例发生,投资金额为1.34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占一季度投资总量的36.8%和28.5%,与2008年度相比投资案例数占比下滑42.6个百分点,投资金额占比则下挫40.5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私募股权基金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则呈现逆市走高的态势。一季度共有3起房地产项目投资案例,占投资案例总数的15.8%,比2008年度的2.6%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共获得2.24亿美元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7.6%,位居各类投资策略的投资额首位,与2008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金额占比9.4%相比,则大幅上升了38.2个百分点。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行,部分房地产项目价格已调整到位,并逐渐显现出投资价值。一季度私募股权机构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热情大增,也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

退出持续低迷

2009年第一季度共发生4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案例,虽较2008年第四季度的2起增长了一倍,但比2008年同期的8起则下降了50%,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仍表现低迷。其中,ipo退出依然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一季度以ipo方式退出的交易共有3起;此外还有1起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交易发生。

从退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的4起退出案例中,有3起属于传统行业,占退出总数的76%。此外清洁技术行业有1起退出案例发生。

ipo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融资额同比减少98%

畅 言

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2个市场上,2009

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继续下滑,创四年同期新低。与2008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减少,融资额下降了近九成。

海外ipo上市大幅收缩

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大幅收缩,仅有5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2.05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创四年同期新低。其中,上市数量较2008年同期减少4家,较2007年同期减少9家;融资额比2008年同期减少了94.1%,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90.1%。

市场分布方面,一季度海外上市的5家中国企业集中在香港主板和韩国创业板两个亚洲资本市场。其中香港主板第一季度共有4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1.84亿美元,分别占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0%和融资总额的89.7%;韩国创业板第一季度有1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2109.16万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aim市场等欧美热门资本市场则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上市。

行业分布方面,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集中分布在传统行业和清洁技术行业。其中传统行业共有4家企业上市,融资1.97亿美元,分别占上市总数的80%和融资总额的96%;清洁技术行业有1家企业上市,融资额为812.9万美元。

a股ipo重启有待发行制度完善

一季度,境内沪、深两市ipo仍未开闸,自2008年9月25日华昌化工上市以来,境内市场ipo已停滞6个多月。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在两会期间多次表示,境内市场ip0启动势在必行,但何时启动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据悉,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长期以来由新股询价所形成的发行价、由交易所集合竞价形成的交易基础价与二级市场新股定价之间有较大的背离的问题。目前,发行制度改革具体方案仍在酝酿之中,而方案确定后,新股发行制度还需要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因此境内市场ipo重启仍需等待时日。

VC/pe境内外退出遭受考验创业板出台将成最大利好

随着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的进一步缩减,vC/pe退出也更为清淡。2009年第一季度共有2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合计融资1.41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减少了8家,融资额减少了86.6%。一季度上市的2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集中落户于香港主板,境内市场由于新股发行仍处停滞,没有一家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VC/pe退出遭受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3月31日正式,并将于5月1日起实施,筹备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将推出。这将拓宽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从而有助于创投和私募股权资金的良性循环,在给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带来良好回报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m&a跨国并购保持活跃海外并购政策环境日益宽松

畅 言

在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范围内,2009年第一季度,tmt,能源与生技/健康等三个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23起,其中15起披露金额的事件共涉及资金3.84亿美元。此外一季度发生了13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10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总额约为4.7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并购数和并购金额均有大幅增加。

跨国并购保持活跃

与去年同期市场的低迷相比,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上的跨国并购活动明显活跃,无论是并购事件数还是并购总额都有大幅的增加。一季度中国市场完成了13起跨国并购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其中10起披露价格事件的并购总额达到了4.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6%。此外在一季度完成的跨国并购事件中,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事件就有7起,占跨国并购总数的53.8%。虽然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事件金额仅占总并购金额的16.7%,但势头不容小觑。一季度中国跨国并购市场保持相对活跃,尤其是中国企业发起的跨国并购事件比重增加,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2009年第一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寒潮仍然没有转暖的迹象,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降低了跨国并购的成本。各行业中运营健康,资金充裕的企业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纷纷将视野瞄向了国际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中国企业,更是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

中国政府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支持。为进一步落实“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如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收购,并在金融、管理、资金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又如2009年3月16日,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境外投资审批权进一步下放到地方政府。中国政府的这些措施,增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信心。

tmt相对活跃能源、生技/健康并购金额下降

从清科研究中心所关注的tmt,能源与生技/健康三个行业的并购状况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三个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23起,其中有15起披露了并购金额,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3.84亿美元。在所关注的三个行业中,tmt行业表现最为活跃,共发生13起并购事件,其中6起披露金额的并购事件总额达到2.53亿美元,平均并购规模达4209.33万美元。能源行业有5起并购事件发生并全部披露了并购金额,并购总额达7057万美元,平均规模达1411.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相比,能源行业的并购总额下降了91.2%。生技/健康行业共发生5起并购事件,其中4起披露了金额,并购总额为6072万美元,平均规模为151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生技/健康行业的并购总额下降了63.4%。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4

一、世界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并购活动发展态势

近年来,世界it技术市场并购活动较为活跃,2007年it技术市场并购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并购交易数量为713件,比2006年的577件增长23.6%,交易金额高达1267亿欧元,比2006年的877亿欧元增长44.5%。然而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从2008年开始,世界it技术市场并购活动出现了显著下降。2008年,全球技术领域共发生570件并购案,比2007年减少20.1%;并购金额为932亿欧元,比2007年减少26.4%。2009年仍然持续了2008年的下降态势,全年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297件和368亿欧元,分别比2008年下降47.9%和60.5%。图1显示了金融危机前后全球it市场并购变化。

软件与it服务(SitS)外包产业无疑是全球it市场并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并购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2005年该产业的并购数量急速上升,2006年并购金额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从交易数量还是金额的绝对值来看,均较2007年有较大回落。但是相比较于其他it技术领域的并购来说,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共发生394件并购案,并购金额为730亿美元,占当年it技术市场并购交易额的78%,比2007年的58%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尽管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是风险投资最为关注的领域,但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企业资金紧张,再加上资本市场仍显疲弱,2009年上半年并购活动继续延续2008年的低迷态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迹象增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随之提升,提前布局,并购有潜力的技术和企业成为软件和it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techCrunch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新成立创业公司数量、风险投资额、并购交易量都稳步上涨。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2008年大幅削减研发费用后,为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购是更为快捷的发展途径。

从并购活动的主导区域来看,仍然是以欧美为主要市场。尤其是美国凭借其在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管理模式创新中的领先优势,一直以来成为全球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并购最为活跃的区域市场。2009年,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美国企业并购数量占全球总交易量的51%,比2008年占比46%还有所上升,其他国家均不超过10%。2009年美国企业并购金额占全球并购总额的比例为56%,比2008年的69%略有下降。

虽然美欧仍是软件和it服务外包领域并购热点区域,但是亚洲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的强势增长备受瞩目。2009年亚洲在软件和it服务外包领域的并购活动继续快速扩张,其并购交易金额占全球比重显著上升,从2008年的13%上升到25%,而相比之下,欧洲的并购交易金额所占比重却从2008年的39%下降到了2009年的17%。

二、全球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并购的动因

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成熟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能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扩充实力、获得市场和客户,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捷径和重要手段。在这一因素的驱动下,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并购方式趋向多样化。从近年来的并购案例看,软件和it服务外包企业间的并购主要表现出以下动因:

1.扩大市场份额,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地位。并购一般是通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使得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如果并够成功,收购方将获得被收购方原有的市场,甚至可以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收购自身具有但竞争力弱的技术或产品,扩大自身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iBm通过过去10年中的几十起收购,极大地增强了已有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覆盖应用开发、系统管理和安全、信息管理、协作、中间件等,逐渐成为能够向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全it供应商。2009年iBm以12亿美元收购商业智能软件SpSS,大大增强其在商业智能细分产品领域的市场竞争能力。

2.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实现产品升级。并购可以获取自己不具备的先进技术或产品,扩充产品线,直接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2009年4月,oracle以74亿美元收购Sun。通过这项收购,oracle可以向企业客户提供从硬件到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再到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另外,云计算逐步成为计算的主流模式后,对已有软硬件技术、产品、市场格局将带来深远影响,加速新一轮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潮。2009年Hp以27亿美元现金价格收购网络软件及设备生产商3Com,意欲成为云计算时代云基础设施供应商。

3.获取人才、网络和客户等资源,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并购可以直接获取更多的人才、网络和客户资源,尤其是通过软件的锁定特性,快速拓展市场空间,整体提升企业在本行业中的战略地位。oracle通过2004年收购竞争对手peopleSoft和2006年收购Siebel,获得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推动其数据库、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的销售。Google通过对Youtube的收购,迅速获得在线视频领域的领导地位。

4.跨入新行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并购是企业跨入新行业新领域最快捷的途径。为实现业务转型,收购经营非本企业核心业务的企业,以并购方式快速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从而分散经营和投资风险。近十年以来,it系统投入呈逐渐软化的趋势,硬件比重不断减少,软件和服务比重稳步提高。随着“软件即服务(softasaservice,SaaS)”概念的蓬勃发展,这种趋势有望加速。2009年软件企业间的并购出现的一个新的特点是,面对SaaS、云计算等不断涌现的新计算模式可能对产业带来的冲击,传统硬件厂商追随iBm和Hp通过大量的收购软件服务商向服务转型而获得成功的脚步,开始了大量的转型收购。2009年,Xerox以64亿美元收购aCS,DeLL以39亿元收购perotSystems就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代表。

三、中国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并购整合趋势明显

由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再加上中国国内经济面临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外贸战略转型等新变革,中国的软件和it服务外包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20个确定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内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的研究报告《2009-2010年中国it服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it服务总体市场规模为1020.8亿元人民币,比2008年的878.6亿元同比增长16.2%。

在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市场发展的双重驱动下,2009年中国it行业共发生并购案例44起,已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为26起,涉及并购金额为4.3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案例15起,已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为5起,平均并购金额为2127万美元;境内并购案例29起,已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为21起,平均并购金额为1579万美元(见表1)。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并购案例数量下降15.4%,涉及并购金额下降63.9%,已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下降23.5%,平均并购金额下降52.8%。就2009年年内而言,并购案例数量稳中有升,涉及并购金额快速增长,自第二季度起并购金额环比增长均超过50%,第四季度并购金额环比增长更是高达223.3%。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并购市场虽然目前仍在低位运行,但已经显示出较强的复苏态势。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最新报告称,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it市场共进行了577笔并购交易。其中美国it市场共进行了272笔并购交易,排名首位。中国占33笔,交易数量排名第三。表2显示了2010年以来中国部分软件和it服务外包企业并购案。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虽然对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有一定影响,但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表2显示了2010年以来中国部分软件和it服务外包企业并购案。据咨询公司naSSCom分析,2020年整个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80%将来自新领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缓和,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在短暂休整后,并购活动也将随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的软件和it服务外包产业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比于iBm、惠普等国际巨头,无论是规模实力还是服务能力都差异巨大,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因此,可以预计,中国在未来几年软件和it服务外包并购将相当频繁和密集,因为这是加速市场整合的最快捷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葛清平.《产业利好,国产软件并购出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2-8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5

2011年8月份中国VC/pe市场募资进度趋于缓慢,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20只,新增可投中国大陆资本量为14.81亿美元,平均规模为7.406.94万美元。与7月相比,新募基金数量环比下降了44.4%,募集金额环比下降了76.1%,募资进度相比前期进入了一个相对趋于缓慢的阶段。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至今基金募资进度已经明显加快,清科研究中心认为,经过2011年1-7月基金募集资本量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下,8月募资进度趋于缓慢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从基金的类型来看,新募集的20只基金中以创业投资型基金最多,共有11只,募集金额为5.04亿美元。另有8只成长型基金和1只房地产基金,募集金额分别为8.21亿和1.56亿美元。其中,募集完成金额最大的是弘毅上海基金,基金规模为5.00亿美元,是目前获批规模最大的QFLp试点基金。另外一只募集完成金额较大的基金是深圳基石创投旗下基金――深圳市珠峰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规模达14.14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投资境内品牌消费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医药医疗、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以及tmt行业的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见表1)。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设立的基金数共计25只,其中披露目标规模的有19只,计划募集资金为120.10亿美元,平均每只基金目标募集规模6.32亿美元。25只新设立基金中,22只为人民币基金,披露目标金额的有16只,目标募集资本量94.60亿美元,平均目标募集规模5.91亿美元;另外3只为美元基金,目标募集资本量25.50亿美元,平均目标募集规模8.50亿美元。

新设立的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罗斯洛克(天津)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由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全资子公司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运营商天津新金融合资成立,采用人民币和美元平行基金的形式,目标规模约为20.00亿美元,预计2011年募资约50.00亿元人民币(包括人民币和美元),首期基金主要用于兴建天津于家堡罗斯洛克金融中心商业地产项目,以及于家堡金融区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多个项目。

同时,QFLp试点政策推出数月后,终于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首批落户重庆渝中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其募集的首期650万美元基金已顺利到位并结汇,成为全国首支进行QFLp试点成功的基金;与此同时,首批获得上海QFLp试点资格的弘毅投资也在上海宣布成立了跨境投资基金管理总部,同时成立了规模为5亿美元的弘毅上海基金,并与河北石家庄pVC检验手套供应商鸿锐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

共发生投资案例57起涉及金额近12亿美元

8月共发生投资案例57起,其中披露金额的48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约11.74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涉资约2445万美元。从行业方面来看,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清洁技术和机械制造等21个一级行业,可谓遍地开花。从案例的个数上看。互联网行业仍备受投资者青睐,有11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投资案例总数的19.3%;并列位列第二位的是清洁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各有5起投资案例发生,分别占比8.8%;并列排在第三位的是能源及矿产,电信及增值业务和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分别有4起投资案例发生,各占比6.9%(见表2)。

从披露的投资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高居首位,有4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66亿美元,占比22.8%。紧随其后的是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有3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12亿美元。此外,互联网和清洁技术行业,分别涉资1.75亿美元和1.44亿美元。

从平均投资金额来看,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高居榜首,披露金额的3起投资案例,平均涉资金额为7057万美元;房地产行业位居第二位,1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6906万美元。此笔投资来自于天津津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4只基金向津滨发展控股子公司天津津滨时代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增资4.41亿元人民币,占股19.26%。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列第三位,披露金额的4起投资案例,平均涉资金额为6661万美元。

涉及6起过亿美元级投资。8月1日,KKR宣布购买在新加坡挂牌的中国污水处理公司联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价值1.138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期限五年,年利率2.5%。

8月3日,耀华玻璃宣布引入弘毅投资合作,进行重组改制,正式成立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弘毅投资持股60%,秦皇岛市国资委持股30%,国际金融公司持股10%。其中,弘毅向耀华玻璃集团增资1亿美元。

8月15日,中国×D塑料有限公司宣布获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1亿美元股权投资。根据双方协议,摩根±丹利购买总计价值为1亿美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可以6.25美元/每股的初始转换价格转换为普通股,在惯常防稀释条款下做相应调整。

8月17日,国内时尚购物公司深圳走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走秀网)正式宣布,公司已获得第二轮1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美国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华平投资集团领投,首轮出资方凯鹏华盈继续跟投。此外,山东恒邦)台炼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pipe融资金额均过亿美元级别。

从投资规模来看,披露金额的48起投资案例中,规模在1000.00万美元以下的共有15起,占披露金额总案例数的31.3%,涉及金额约1.00亿美元;投资规模在1.000.00-3.000.00万美元的案例数共有11起,涉及金额约2.14亿美元,占比22.9%;投资规模在3.000.00万美元以上的案例有22起,投资总金额约8.60亿美元,占比45.8%。

涉及9起plpe投资。除8月1日KKR购买联合环境,还有8月8日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Dlpe融资1.27亿元人民币;8月12日,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8.89亿元人民币;同日,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pipe融资约4.63亿元人民币;8月15日,中国XD塑料宣布获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1亿美元股权投资:8月22日,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1.31亿元人民币;8月24日,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1.95亿元人民币;8月26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6.56亿元人民币。8月31日,海南海药股

份有限公司plpe融资合计2.07亿元人民币。其中,贵研铂业,恒邦冶炼和中金黄金均为能源及矿产行业上市公司。

从投资地域上看,发生的57起投资案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东(除深圳)等19个省市。从投资案例个数来看,北京地区持续走热,有17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比29.7%;上海位居第二位,有6起投资案例发生,分别占比10.5%;排在第三位的是广东(除深圳)省,有5起投资案例发生,占比8.8%(见表3)。

从披露的投资金额上来看,北京地区仍旧高居榜首,有14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53亿美元,占比21.7%;山东省位列第二位,有3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1.79亿美元,占比15.3%;河北省位列第三位,有2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1.31亿美元,占比11.1%。此外,广东(除深圳)、深圳和黑龙江省,涉资金额也均超过亿美元级别。

ipo数量再度下挫海外ipo降至冰点

27家ipo的中国企业中,共有25家企业在境内市场ipo,占比达到92.6%,25家企业合计融资40.6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62亿美元。深圳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的Jpo个数均与7月持平,其中,深圳创业板共有11家企业ipo,合计融资12.28亿美元;9家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ipo,合计融资10.38亿美元;而7月ipo个数为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5家企业ipo,合计融资18.02亿美元,这也使得境内方面8月ipo个数环比上升25.0%。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中小企业板和深圳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有显著提升,分别环比上升16.7%和32.7%,新上市企业的估值再度回升(见图)。

境外方面,利空消息不断,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标准普尔首次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香港方面包括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和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企业宣布推迟赴港ipo进程,作为传统海外上市主战场的香港市场ipo个数为零,多种因素使得只有2家中国企业在海外ipo,月度ipo个数降至2010年以来的低点。其中,逆势ipo的土豆网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ipo,发行aDS600万份,每aDS发行价格29.00美元,共募集资金1.74亿美元。但土豆网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其开盘价25.11美元,较发行价29美元下跌13.4%,首日收盘价25.56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1.9%。另一家海外ipo的企业是东方造船,其在伦敦aim市场实现上市,由于东方造船上市后会立即进行债务重组,所以此次上市没有进行募资(见表4)。

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制造行业表现抢眼,ipo个数及融资额均排名榜首,共有10家机械制造企业在境内外市场ipo,个数占比达到37.1%,合计融资11.69亿美元,融资额占比27.5%(见表5)。10日,方正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集资金58.50亿元(约9.12亿美元),是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6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ipo,合计融资33.47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09亿美元。其中,15家企业在境内市场ipo,合计融资31.73亿美元;1家企业在境外市场ipo,融资1.74亿美元。境内市场ipo的15家VC/pe支持中国企业中,有5家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ipo,6家企业在深圳创业板ipo,另外4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境外市场ipo的1家VC/pe支持中国为土豆网,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ipo。

完成并购案子86起建筑/工程呈并购潮

并购市场共完成86起案例,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0起,披露总金额18.65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交易金额2.331.00万美元。与7月份相比,并购案例数量基本相同。但由于海外并购案例规模较小,交易金额环比下降25.41%,平均规模下降27.29%。

在完成的86起并购案例中,国内并购有75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7.2%,披露金额的71起,披露金额12.09亿美元,占披露总额的64.8%;海外并购有7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1%,披露金额的6起,披露金额3.17亿美元,占披露总额的17.0%;外资并购有4起,占比4.7%,披露金额的3起,披露金额3.39亿美元,占比18.2%(见表6)。

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分布在建筑/工程、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房地产、汽车等一级行业(见表7)。从并购案例完成数量来看,建筑/工程成为一大热门行业,共完成12起案例,占案例总数的13.9%,可谓是杀出的一匹黑马;能源及矿产行业排名第二,完成10起案例,占比11.6%;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排名第三,完成8起案例,占比9.3%。虽然建筑/工程行业案例完成数量最多,但案例规模大多不突出,平均交易规模约1.086万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两起案例是:8月26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完善广西区域市场网络分别以4.48亿元和1.6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陕西众喜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相关公司股权及资产和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80%的股权。

从并购案例金额来说,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列榜首,共有10起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交易金额4.08亿美元,占并购披露总额的21.8%;房地产行业位列其次,有7起案例披露金额,交易金额4.01亿美元,占比21.5%;纺织及服装行业位列第三,有2起案例披露金额,交易金额2.18亿美元,占比11.7%;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紧随其后,以2.12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位列第四。其中,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7日受让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鲁能置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所有债权,作价约10亿人民币,是交易金额最大的国内并购案例。

从披露金额案例的平均规模来看,纺织及服装行业的案例平均规模稳居第一,平均交易金额约1.09亿美元;房地产行业位居第二,平均交易金额约5.723万美元;能源及矿产行业位居第三,平均规模4.082万美元。在能源矿产行业,春和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用1.15亿加元成功收购加拿大上市的矿业公司magindustriesCorp,75.9%的股权,是交易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

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共完成的7起海外并购主要分布在能源及矿产、食品&饮料和it行业。其中,披露金额6起,交易金额仅6.56亿美元,完成案例交易规模较7月大幅缩小。但是不乏大规模的案例正在进行中,海外并购正蓄势待发。

同时,共完成了4起外资并购,涉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纺织及服装和清洁技术3个行业。其中,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约150亿日元收购了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的股权是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例(见表8)。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国并购;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9-02

跨国公司并购是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指跨国公司作为企业并购活动的主体,通过有偿接收其他企业产权或购买另一企业而接管该企业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经济活动。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席卷全球,国际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更是愈演愈烈,掀起了又一轮全球企业并购狂潮,无论在规模、金额上都是屡创新高,把全球企业并购推向了巅峰。近几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规模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并购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企业的竞争战略都存在许多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对策。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既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一种,也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一种经济现象。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一)国际投资折衷理论

1997年,J.H.邓宁对前人提出的多种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合,形成了有关国际投资的这种理论。也就是说,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时所依赖的是多方面的优势,即厂商特有的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等,通过多种优势的综合利用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1]。

(二)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提供横向、纵向或混合兼并来获得。建立在经营协同效应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在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合并之前,公司的经营活动水平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二、中国公司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从并购额度上来看,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UnCtaD)统计,2006年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流量为149.04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8年同比数据0.17亿美元的800多倍,相当于2000年的同比数据4.7亿美元的30多倍。

案例数(金):指披露金额的案例数;并购总额:指披露金额的所有并购案例的交易金额总和;平均并购金额:指披露金额并购案例的平均金额;下同。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的并购案例数和并购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共完成227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48.4%,环比增长22.0%;披露金额的202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141.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并购金额53.91亿美元相比增长高达162.5%;与上季度并购金额126.44亿美元相比环比增长11.9%。

三、制约因素

(一)政治因素

跨国并购作为国家间主要商务活动之一,是通过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合作共同完成,两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关系都会影响到商务活动。近年来,政治因素成为了制约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政治因素的类型包括:政府的干预行动,强加与企业的各种突发政治事件,转移风险和政策的不稳定性。

(二)国内相关政策不匹配

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并购的发展通常都伴随着各国政府对企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为金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财税政策,外资政策,国家对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

在中国,政府对于关于跨国并购国外企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出现相关政策不匹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金融政策不能满足需要。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4年修订)和2001年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虽然未对新股发行条件做出很多限制条件,也没有禁止把上市获得的资金用于跨国并购,但证监会施行上市严格审核制度,在上市批准的审核过程中,会有种种限制条件[2]。

2、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由于企业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跨国并购有时会造成一部分人失业。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社会保障制度应有的“减震器”和缓冲功能未得到发挥,海外并购所造成的失业在短期内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企业并购中的人员分流和安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难点。

(三)资本市场脆弱

我国资本市场定位存在偏差。我国资本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其功能被简单的定位成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然而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除了筹资还有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不能满足企业跨国并购的需求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计算,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即使同韩国、泰国、墨西哥等国家相比,我国也处于劣势。

(四)企业跨国并购能力薄弱

跨国并购能力薄弱是整个中国企业界跨国并购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内有学者也把这一因素称为“并购主体缺位”。从前面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看,尤其是2003年后,跨国并购事件数量增多,数额相对巨大,波澜壮阔。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然而,我国毕竟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企业角度,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企业能力水平都不尽如人意。

四、促进中国公司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7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法律风险防范

1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总体状况

1.1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重要性自2003年经历十几年艰苦谈判,中国开启了wto新时代以来,中国只能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国际市场,再也退不回原有的发展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过去的发展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需要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外来企业比国内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强大着自己,而且占据着我国部分市场的支配地位,外资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49%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中国企业需要顺应“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海外收购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1.2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现状虽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具有重要意义,但回顾中国企业近年来的海外收购历程,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2003年2月,京东方科技集团则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2003年11月,tCL集团成功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商;2005年,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被联想公司收购。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平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

然而在麦肯锡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有67%的海外收购并不成功。比如,2005年中海油宣布拟出价185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从而发动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但最终失败。而上汽集团在收购韩国双龙公司不久之后,便由于该公司的罢工事件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上述数据和案例,无一不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收购是一项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投资方式。因此,对风险的认知以及全面完善的防范手段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进行收购取得实质性成功的重要保证。

2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法律风险

2.1外资并购审查制度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外资并购审查制度。这套制度的特点在于:第一,该制度更多的是从其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考量;第二,该制度仅针对外国企业;第三,该制度审查的内容,除了反垄断等问题之外,还更加关注诸如国家安全、国际竞争力等问题;第四,在审查程序上,更为复杂;第五,在执法上往往严于立法,在敏感案件中尤其如此。由此可见,这套制度对于外来企业的控制和审查极其严格。因此,逾越这一障碍,是企业顺利完成收购的前提。

2.1.1国家安全审查。外资收购中的国家安全审查,顾名思义即是资本输入国对于外资企业收购本国企业,是否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进行的审查。自从中国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收购之后,遭遇资本输入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而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案例不胜枚举。如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中,美国国会议员就曾以iBm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合同(包括军方合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iBm位于北卡州研发三角区公园的设施可能成为我国间谍目标为由,要求CFiUS(全称:CommitteeonForeigninvestmentintheUnitedStates;美国财政部下属“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联想收购案进行调查。这次审查差点导致联想收购案的失败,足以说明,国家安全审查在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由于欧美各国对于国家安全审查各有规定,鉴于美国为中国的第一大对外贸易国,其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力巨大,因此,以下将主要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阐述。

在美国,海外投资审查中涉及到国家安全维护的法律法规有:《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1992年《伯德修正案》;《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一些针对专门领域的外资管制法规。

《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是由CFiUS负责实施,该委员会由“美国财政部部长担任主席,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司法部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等”。该修正案规定,总统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结束对一家美国公司的海外并购。因此,一家外国企业想要并购一家美国公司,如果涉及到任何可能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产业,该项跨国并购案必将受到相应的特别审查,用以判断该项收购是否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损害威胁。

《伯德修正案》较之《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增加了两种实施调查的情况:一,如果收购方是由外国政府控制或者代表外国政府;二,收购可能导致在美国从事州际贸易的人受到控制并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这一修正案的出现,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企图通过立法,最大限度的给我国这样的以国家控制、控股,甚至参股的企业并购美国企业设置障碍。

美国于2007年又正式颁布了《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相较于之前两个修正案,它延长了国家安全审查的时间,扩大了安全审查范围,增加了审查程序的复杂性,为意图并购美国企业的外国企业设置了进一步的障碍,并且迫使很多外国公司自动放弃收购美国重大企业。

2.1.2反垄断审查。近年来,欧美等国的反垄断方面的法律,一直都是海外收购方面面临的主要壁垒。

从美国来看,其国内反垄断立法体系较为完备。包括:1890年的《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法》,它的第7条是规制企业并购的主要法令;1914年生效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从欧盟来看,欧盟内部的反垄断法包括:一,由欧共体委员会制定的条约。上述条约涉及到《罗马条约》第85条和第86条;《理事会关于企业间并购控制条例》等。二,由各国自己制定的国内的反垄断法规。上述法律、法规对于企业间的兼并、收购都有相当严格的程序和审查规定。

虽然,从总体上看,美欧各国之间反垄断法的规定不相同,但是对于垄断行为的控制的严格性是一致的。很多国家对于垄断行为的调查程序都有期限规定。大部分国家的调查程序都分为初步调查和详尽调查,其中一般初步调查需要30天,而详尽调查通常需要36个月,长时间的等待不仅可能会增加了谈判成本,而且容易将企业卷入应对调查期内提供信息、进行资料说明、回答质询等事务中,加大收购风险。同时,各国各地区反垄断法的存在,为这些国家地区保护自身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2.2其他法律风险通过前述对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总体状况的分析可知,实际上,海外收购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获得资本输入国相关机关的认可,或者收购协议的签署。除了上述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之外,一个企业的海外收购的顺利实现,还在于其能否顺利完成整合。事实上,在企业海外收购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很有可能遭遇相应的法律风险。譬如,一旦通过国家安全以及反垄断审查、顺利签署收购协议之后,在对被收购的企业进行整合的阶段,能否合理安置该企业的员工十分关键。而且,中国企业所收购的企业,基本上均属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企业的普遍的共同点就是:①企业工会非常强大。②企业所在国基本属于福利国家,对于员工的薪金、假期、补偿、津贴等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③这些企业所在国的劳工法相对完善,对于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工会组织的设立等都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在进行海外收购的过程中,一旦对目标企业的员工处理有所不当,就可能引发我国企业的危机。

3我国企业防范上述法律风险的对策

通过上述关于法律风险的分析可见,无论是在收购进行阶段,还是在收购协议签署后的整合阶段,法律风险都可能随时影响到企业海外收购的成败。

3.1把握好东道国的法律从企业海外收购进行阶段来看,该阶段的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审查之上。虽然在经济学领域,企业之间的收购谈判本身,是一个具有商务性质的价格博弈过程,交易各方的法律地位大体是平等的,即使买卖双方存在一些权利义务的差距,但是这样的差距并不会太大。可是,一旦涉及到法律审查,就很有可能使得我国企业丧失原有的平等交易地位。因此,掌握好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环境,详细研究目标企业所在国在外资收购审查方面的制度、政策,谨慎分析该目标企业所在国的劳工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规定以防范法律风险,深入了解该国对于外资收购的态度,明确该国对于外资收购其本国企业有无鼓励性、限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掌握意图收购的目标公司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为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以及该国有关外资并购的程序性规定,是我国企业海外收购过程中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

3.2寻求本国政府的支持以规避法律风险虽然企业进行收购的对象是海外的企业,但是海外收购,本身就很可能会涉及到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从而牵涉到政府政策。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的海外收购并没有特定的扶持政策,反而在外汇、审批方面都有相应的严格的限制。因此,在海外收购的过程中,寻求本国政府的支持,也可以对我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法律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本国政府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双边互惠条约来防范法律风险。在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的过程中,如果我国政府与目标企业所在国之间已经签署了双边投资条约,那么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我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就可以通过预先两国已经建立好的法律框架进行交易活动,从而减少法律风险,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3.3充分利用国际机制以防范法律风险事实上,在海外投资领域,存在许多国际机构,诸如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英文简称:miG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英文简称:iCSiD),这些机构,在海外投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成立于1988年的miGa,以向外国私人投资者非商业风险提供担保为宗旨,可以弥补各国和区域性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之不足。该机构作为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比国内投资担保机构,更加有利于消除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猜疑,促进二者的合作,且机构还可以在东道国与投资者之间进行斡旋,使得两者之间的投资争端及时解决,以避免正式的法律诉讼。miGa的存在可以为我国企业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提供缓冲,可以降低我国企业海外收购中的法律风险。因此,除了前述手段之外,我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过程中,还应当学会充分利用国际机制来防范法律风险。

4结语

我国企业向海外扩张,日渐迈向国际市场,对于国人来说的确是个值得期待的大事件。然而,在政治、经济都波澜诡谲的当今社会,想要成功的实现这一理想,需要面对的困难风险不计其数。因此,在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之时,我国企业只有摒弃过去只重经济谈判、不重法律风险的观念,正视海外收购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并且和政府一起积极配合寻求防范对策,才是我国企业实现成功的海外收购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和平.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金鑫,韩瑞.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风云录[J].会计师,2004(10).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8

一、并购案的背景原因及内容概括

(一)并购企业背景原因

此次并购案中的两个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和美国CG公司,均为生物高新技术行业中专门从事与基因测序服务有关的企业。华大基因的优势在于下游产品设备研发,美国CG公司则是专门提供上游基因测序服务,二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华大基因是我国一家受政府支持的、拥有民营背景的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既有科研与服务非盈利的性质,又是在国内外经营的盈利性公司。华大基因1999年成立于北京,2007年将总部迁至深圳,是全球最大的民营基因测序机构,2013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评选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技术企业之一,曾先后参与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水稻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华大基因公司在测序业务及下游产品开发上具备较强的实力,但在上游服务技术方面一直缺乏明显的优势。为突破上游技术瓶颈,华大基因曾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相关研发,但效果始终不明显。而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CG公司,因研发和提出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而闻名,以其拥有的“组合探针锚点结扎读取的关键性技术”最具代表性。

华大基因收购美国CG投资动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获取CG公司基因测序的领先技术。通过收购CG,华大基因将由此大大提升技术、装置及信息水准,拓展其基因测序的服务领域和地域,巩固其全球最大基因测序服务商的地位。CG公司在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方面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其中,“组合探针锚点结扎读取的关键性技术”是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最渴望获取的技术之一。

二是减少对海外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依赖。此次收购的完成有助于华大基因降低对ilumina等上游公司的依赖,测序服务成本也有望大幅降低。2010年,华大购买128台CG竞争对手ilumina公司最新研发的HiSeq2000测序仪,这是后者有史以来最大的订单。全额并购CG之后,华大基因对ilumina的依赖性会显著降低,测序服务的成本也会明显下降,这也是华大基因收购CG公司的主要动因之一。

三是并购内容概要。受市场竞争、科研环境及财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CG公司自2012年开始面临经营困境。CG始终秉持着理想化商业模式,坚持只做人类基因组测序服务,长期入不敷出,再加上来自Lifetechnologies(LiFe)与illuminainc(iLmn)等公司的竞争压力,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削减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使得CG经营状况雪上加霜。2012年6月,CG裁员20%以削减成本,并表露了出售公司的意图。

华大基因与美国CG公司的优势具有较大互补性。华大的优势是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但始终没有测序仪的制造能力,受到上游公司的压制。商业上的失败并不代表技术上的落后,如果能够通过收购获得CG的测序核心技术以及其他核心知识产权,华大将大大提升技术、装置及信息水准,拓展基因测序的服务领域和地域。此次并购案的成功实属不易,在并购案进行的过程中,中间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被收购方悬而未决的诉讼官司、时刻可能打水漂的过桥贷款和美国政界舆论界的各种揣测,更不要说美国的CFiUS(外商投资委员会)和反垄断部门的双重审批。

除上述不确定性因素外,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有心搅局也是华大并购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之一。华大参与收购竞拍,最终出价每股3.15美元,以5分钱的微弱优势得标。作为生物技术行业技术领先者以及垄断势力最强的美国ilumina公司一直试图阻击这宗收购案,一度向美国加州南区地方法院提起CG侵权诉讼,意图将CG拖入破产流程以阻止华大收购案的进行。ilumina还利用媒体造势声称这桩并购案相当于泄露“可口可乐的秘方”,可能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同时,美国亦有政界人士称华大基因有可能借此研发生物武器。华大组织专业团队采取多渠道积极应对困境。在对当地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充分调研的情况下,断定ilumina并购CG无法通过美国反垄断法审查。华大以邮件形式向CG管理层有理有据地回应了ilumina对华大的指控,说明为何华大基因的收购最有利于股东、客户以及雇员的利益,并质疑ilumina的收购仅仅是为了扼杀市场竞争。尽管并购阻力一直存在着,但CFiUS最终批准了华大基因对CG的并购申请,华大基因与CG公司共同联手在美国打赢了这场公关战。

二、并购案的主要特点分析

(一)投资目标

我国深圳华大基因并购美国CG公司,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行业领域上、下游两个最具代表性公司的合并,其投资目标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此次并购有别于且完全超越了传统跨国并购中将企业盈利作为首要目标的特点,而是将获取基因测序的领先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投资目标。其次,华大基因和CG这两个生物技术领域中上、下游最具代表性公司合并后的新组织,将成为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领跑者,并为临床医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减少对CG竞争对手illumina公司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依赖也是华大并购CG的主要目标之一。当一家美国企业独大的时候,美国政府考虑引入外国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来让竞争环境趋于多元化,所以CFiUS也最终认同华大基因的并购要约。最后,并购CG公司有助于华大基因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在全球科学技术水平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当前阶段,整个生物技术产业拥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华大基因并购美国CG公司可以被看作是迎合产业发展潮流、推进全球布局所迈出的战略性的第一步。

(二)投资技术

华大基因与美国CG公司同属于生物技术研发行业,并共同致力于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生物科技行业目前在我国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企业掌握了较为领先的技术。此次高新技术企业并购成功之后,一方面华大基因能够获得CG领先的研发资源,与自身优势形成互补;另一方面,CG公司也可以依靠华大基因雄厚的资金实力缓解自身财务压力。CG专攻生物科技行业上游基因测序服务研发,虽然只做人的全基因测序服务,不像illumina的技术可以做各种应用,但是这种差距并不在于测序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下游的信息分析能力。同时,华大基因专注于中下游产品设备开发,信息分析正是其最大优势。两家优势互补企业的并购有助于本土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华大旗下除了做测序服务的华大科技、专门进行研发的华大研究院,以及用于人才培养的华大基因学院,还有华大农业、华大健康等下游产业。在收购CG之后,华大拥有了基因研究的全产业链,具备了研发型科技公司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投资区位

CG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而山景城恰恰是美国丰富研发资源聚集地――“硅谷”的重要组成区域。Google公司总部、mozilla基金/mozilla公司、微软的mSn/Hotmail/Xbox/mSntV部门、SiliconGraphic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等许多著名机构都位于该市。2011年,美国的硅谷就已经开始聚焦基因测序技术等新兴产业,随后基因组测序技术产业在硅谷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引起先进研发资源集聚密切相关。华大基因选择地处美国研发资源聚集地的CG公司作为并购对象,其分享国外研发资源、获取先进技术的投资动因也显露无疑。

(四)投资方式与技术传导机制

华大基因与CG采用的是全额收购的方式,也是我国生物技术企业首例海外并购。并购完成后,CG将作为华大基因的全资子公司进行运营,同时在多种平台上提供丰富的基因组学研究技术,CG联合创始人兼Ceo雷德博士也将留任。全额收购的海外投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被收购企业的研发资源,如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厂房与机械设备等,从而有效降低了研发资源流失的风险。就技术传导机制而言,企业通过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大致分为技术互动、技术传递、技术吸收三个阶段。由于深圳华大基因采用的是全额收购的投资方式,被收购公司的先进技术可以被投资母公司无偿使用,因此大大缩短了技术互动、传递的周期,减少了技术获取的成本,而技术吸收则是母公司技术获取的关键阶段,需要配套的人力资本、资金支持。

三、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的启示

(一)分析市场环境,把握投资机遇

从卖方角度看,首先,CG公司面临美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在与同行业领先者罗氏、illumina等公司竞争时,CG始终处于劣势;其次,CG财务状况不容乐观,CG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业务并没有获得大幅增加,且每年运营成本高达2640万美元;另外,CG选择的“只卖服务不卖设备”的商业模式有很大风险,公司新产品仪器未能及时推出,同时还面临illumina的专利诉讼,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截止2012年CG被收购前,公司已累计亏损2.5亿美元。业绩增长无望、新产品滞后、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得CG难以维系独立运营,只能选择被收购。

从买家角度分析,华大基因与CG具有较强的优势互补性。华大基因的服务规模和测序团队及设备是全球最大的,但测序技术平台,尤其是硬件和设备方面,华大仍缺乏技术优势,只能依靠进口大批设备和耗材。除了互补性之外,收购CG还能帮助华大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临床应用市场,并获得较多无形资产。

对于华大基因和CG双方而言,此次并购是互利共赢的,为并购成功增添了重要砝码。CG公司面临财务压力和破产清算的风险,能够保持独立运营的时间已经不长了,越是往后拖延就越难成交;而华大基因正是在此关键时刻扮演了“英雄救美”的角色,通过分析买卖双方的需求要素,把握住了难得的并购机遇。

(二)遵循美国法律框架,洞察CFiUS考察因素,恰当运用“反垄断”思维

除了善于把握海外投资机遇之外,如何与CFiUS正面交锋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必修课。在美国人看来,法律塑造企业的商业行为,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失败案例比比皆是,很多时候并非美国人不欢迎中国企业,而是中国要遵循美国法律框架办事。2013年年初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成功案例,都是因为首先尊重美国的法律框架,而这些成功案例涉及了汽车、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

华大基因的收购案也曾引发CFiUS的调查,引发调查的原因就是CG的竞争对手美国illumina公司派遣说客在美国国会对华大基因的中国背景进行肆意渲染,不断讲述一旦美国Dna被国外企业获得将可能导致生化武器的恐怖故事,而且提出加价5%的收购要约。但是,美国政府更加担心国内市场垄断问题,所以当一个产业里如果有一家美国企业独大的时候,美国政府就会考虑引入外国企业以便使市场竞争环境多元化,而这在华大基因成功收购美国CG公司的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因此,最终扭转大局的除了华大基因的自辨,强调自己并无中国官方背景之外,illumina公司对CG的收购无法通过美国的反垄断机构调查便是另一个决定因素之一。

华大基因成功收购CG的案例启示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在现行美国法律框架中,某些特定领域内注重反垄断的思维模式可以为中国企业所用。同时,相比于国际政治壁垒,CFiUS在调查阶段更加注重外国投资行为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及军事安全影响等因素,2013年华为公司宣布放弃发展美国本土业务、三一重工等失败并购案均是前车之鉴。

(三)树立正面的公众形象

除了从创造多元化的竞争环境、化解美国大企业反垄断地位的角度切入之外,树立正面的公众形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寻求当地政府与民众的支持也是中国企业能够打动美国海外投资监管方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应当多学习与借鉴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在美国逐步渗透与融合的投资方式,如:通过积极与美国智库及媒体等第三方合作、为美国相关研究机构提供赞助、尊重当地的就业需求、为基金会捐赠等方式,打通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的投资渠道,最大限度削减此类海外投资的长期风险与成本。

(四)国内提供全方位支持,鼓励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

华大基因海外投资战略的实施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优惠和扶持政策的制定应以企业自身长期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支持方式,从而促使企业迈向健康、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并带动本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2007年,华大基因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公司总部由北京迁至深圳,这一决定主要是考虑到深圳市的政策环境更为适合华大基因企业商业化发展和海外投资战略的实施。深圳市政府不仅承诺为华大提供融资渠道上的支持,还在设备采购、科研创新等方面实行各项优惠政策,并积极推进华大与当地科研机构和相关高校展开合作、参与产学研综合模式的发展。经验所得,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应尽可能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并鼓励有实的力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分享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源,进而促进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及创新环境的培育。

另外,华大基因近些年来大力度的海外拓展和走出去,还与国内开发银行、科技部及发改委的支持密切相关。华大基因曾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另外,国内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等相关职能部门逐渐对生物科技、生物信息及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等高新技术行业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通过提供长期支持与补助的优惠政策带动了一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动参与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

参考文献:

[1]白玫,刘新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2014(2):38-43.

[2]肖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与策略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4(1):82-85.

[3]陈宝明,彭春燕,陈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进展与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13(9):8-11.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9

引言

有这样一组数据:在近年中国海外并购案中,70%的中国企业都以失败而告终。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走出去?怎样走出去?怎样并购才能发挥论文联盟最大价值?的确是一个严峻而又值得深思的课题。在这个庞大而又繁琐的系统工程中,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失误,莫名其妙交学费。我们看到了收购价格的低廉,却忽略了"明察秋毫"的古训;我们常常将一口面包吞下去,却发现消化不良,最终反倒被逼出局;我们以为摘到了鲜花,却一不小心踏进陷阱。

本文将结合中铝收购力拓失败案例,对跨国并购的意义,存在阻力以及风险规避进行分析阐述:

一.中铝并购力拓失败案情介绍及原因分析

㈠案情介绍

2009年2月12日,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了合作与执行协议,中铝宣布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在铁矿石、铜和铝资产层面与力拓成立合资公司,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如果交易完成,中铝可能持有的力拓股份最多上升到18%。中铝公司已经就此项交易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并已陆续获得了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但6月5日力拓集团董事会宣布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合作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铝收购力拓以失败告终。

㈡失败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

现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威胁沦在海外颇有市场,这影响到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海外发展。中铝收购力拓不果,折射了东道国政府对中国资源及其加工类企业在海外发展的担心。

(2)中铝的国家背景

中国铝业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管理机构和控股公司,且其前任董事长为国务院成员,这就不可避免地让人质疑其独立性。从被收购方的东道国的角度讲,它们担心中国获得资源而经济不断发展和强大,也担心本国相关行业受到冲击而影响产业安全,它们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大规模并购行为采取了消极态度甚至是反对态度。

(3)经济因素

在中铝收购力拓案件中,力拓的毁约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国际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铁矿石价格上涨,使其实力重新增加。宝贵的四个月时间,由于国际经济的多变性,给力拓带来了决定性的好处。

(4)法律因素

经过三个多月的拉锯战,中国铝业收购力拓的计划却以分手告终,其并购失败的原因不能排除因并购方所在国的政治干预。但是,在政治风险之外,并购重组协议中1.95亿美元(仅为交易金额的1%)的违约金处罚对于力拓来讲,可能也并不足以达到督促其信守合同的力度。因此,中铝遭遇到协议撕毁的法律风险。

二.跨国并购的意义

据麦肯锡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全球大型的企业并购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五成,而中国则有六成七的海外并购不成功。但中国海外并购的步伐,"走出去"的战略却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并购所具有的巨大诱惑力:

(1)跨国并购有利于收购方实现全球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寻求和保持其竞争优势就必然要实施其全球战略。而跨国并购则无疑为其提供了一把看起来所向披靡的利剑。

(2)并购是企业进入他国市场最快捷的方式

在跨国并购中,外国投资者通过兼并或收购东道国的经济实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获得在东道国的市场地位,新设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则往往意味着长期的谈判和反复的审批,而且在企业设立以后往往还要面临新企业如何提高知名度,如何让东道国的消费者接受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收购一个东道国的现存企业,可以利用该企业所拥有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迅速的进入经营状态并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3)并购有利于企业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通过并购不仅能够获得科学技术和人才上的竞争优势,取得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并购获得高额利润。可见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快速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

转贴于论文联盟

济学奖的获得者施蒂格勒所说:"纵观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并购重组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而发展起来的。"

三.跨国并购的风险规避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糟糕表现,让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反过来,无形中也拖累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健康,也让一些想走出去的企业望而却步。由此,有必要对跨国并购中的风险规避方法予以探讨:

仍然以中铝收购力拓失败案为例,针对其收购失败原因逐一分析风险规避手段:

㈠针对政治因素和国家背景问题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并购公司所在国对国企的国资背景不放心,担心中国企业代表中国政府进行并购。这种敌意或者说偏见不易消除,因此只能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尽量参与政治阻力相对较小的并购项目。再有就是当中国企业在采取海外并购行为时,要不断淡化国家色彩,淡化企业的国有色彩,不要过分高调宣传,亮出底牌和好处。

㈡针对经济因素的对策

本案中整个并购案件拖延数月,而全球资本市场变化迅速,商业机会稍纵即逝,中铝正在与力拓签订协议时,后者的股价还在每股60多美元,但此后市场回暖,矿产资源价格有所回升,这对力拓无疑是相当利好的消息。因此在国际并购中,收购方应善于利用市场的风云变幻及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抓住机遇,掌握主动权,让客观经济形势为自己创造财富。

㈢针对法律因素的对策

就跨国并购而言,任何阶段的法律风险强度都明显高于国内并购。

值得注意的是,并购重组协议关系到双方今后的权利义务,是整个并购重组的核心。因此,并购双方对于协议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争议解决等诸多细节条款的设计,均需要防范今后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的发生。

本案中,中铝与力拓在协商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违约金约定过低,从而为对方提供了很低的违约成本。

结语

中国"走出去"的前景虽然广阔,但亦荆棘密布,论文联盟社会政治、政策变动、货币汇率、自然灾害、企业投资决策以及经营管理等诸多风险如影相随。面对这些风险,即便是具有丰富国际运营经验的西方跨国公司也须如履薄冰,对于尚处国际化运作初级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其应对难度可想而知。

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篇10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政治风险

一、引言

与其它境外投资方式相比,海外并购具有交易成本较低、快捷和优势互补等优点,是我国企业快速进入国外市场,共享海外技术和资源,并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在“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海外并购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虽然比上个年度有明显的回落,但总量依然较大,仍然有近千起的并购交易。2012年共完成991起并购案例,同比降低14.3%;并购案例共涉及交易额507.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1%。其中,海外并购共计112起,同比上升1.8%,占总案例数的11.3%,并购总金额为298.25亿美元,同比上升6.1%,占比高达58.8%。可见,在所有的并购类型中,海外并购的案例数虽然只占11.3%,但总的并购金额却占58.8%,使得我国海外并购的平均并购金额高达338.92百万美元,是国内并购平均并购金额的15倍多。这说明我国海外并购往往金额较大,一旦并购失败,将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大。

相关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成功率不超过30%,常常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04年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2009年中铝收购力拓等,这些并购业务均未成功。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并购遭遇政治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幅升高。本文将通过分析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国有企业是海外并购的主力军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十大并购交易中,基本都是海外并购,同时并购方基本都是能源及矿产的大型国企。此外,在2012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中,国有企业占60.9%。因此,国有企业是我国进行海外并购的主力军。

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使得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更容易遭到政治风险,而且政治风险往往在整个海外并购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海外并购的成败。此外,由于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往往受到一些国家的偏见。因此,国有企业的政府背景容易使得东道国政府和公众将纯粹的市场行为误解为政治行为,给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阻力,甚至导致并购的失败。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分析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中,因政治风险导致失败的案例主要有:2003年中石油拟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但中石油国企的身份激起了俄罗斯政治家极大的惶恐,进而使得俄罗斯下院国家杜马以255对63票的通过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政府控股的实体参与竞拍斯拉夫石油股权的决议,最终使得中石油此项海外并购夭折;2004年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和2009年中铝收购力拓等。

即使在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也能从中发现政治的因素。比如在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案例中,存在美国的政治因素:一是增加美国对伊朗施压的筹码,中国石油公司对美国投资越多,就越有可能回避与伊朗做生意;二是收购对中海油开发南海不会有帮助,尼克森所具备的在墨西哥湾的技术由于地质差异,不易移植到南海;三是尼克森的石油会继续流向美国,来自尼克森美国资产的所有石油仍将在美国手里;四是借此展示美国对中企投资是敞开的。

政局和政策等的不稳定常常带来较大的政治风险。非洲、中东、拉丁美洲是全球自然灾害最少的地区,但却是政治风险的高发区,利比亚危机让中国企业第一次深切感受了政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灾难,包括中铁建在内的中国大量央企损失惨重,合同金额损失高达188亿美元,中国不得不紧急撤侨3万多人。除了这些地区之外,蒙古正成为中国企业进行资源与能源海外投资和并购的重点区域,然而以中铝在蒙古的项目为例,由于蒙古大选及其对矿权的回收以及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中铝最终放弃了在南戈壁的项目。

此外,中国企业到没有建立邦交关系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也面临“收归国有”的政治风险。庆幸的是,对于一些政治风险引发的企业营业中断,相应的保险公司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转移,比如达信提供的营业中断保险等。

在政治风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身安全风险。一位在非洲投资的国企负责人曾这样说,“我夜里睡不着觉时,最担心的,不是财产的损失,而是在海外工作的企业员工的安危。”据悉,很多在非洲投资的中国国企都会要求外出员工随身携带100美元,如果遇到劫匪,就直接拿出来给对方。不过,这一情况可以通过人员抢救的紧急医疗保险得到弥补。但较大的人身安全风险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人力成本,因为在这些地方工作的员工往往需要一个较高的风险补偿。

四、总结

从根源上看,对企业身份和并购目的的怀疑与争议是政治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并购前,首先要做好尽职调查。对海外并购,尤其是对关乎国计民生或比较敏感资源、技术的企业并购,都要充分考虑到东道国政治因素的介入,做到未雨绸缪,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有效地管理政治风险。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应通过实地考察、利用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的商业合作伙伴、驻外使领馆和当地的社会团体等政府机构等渠道获得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法律政策和政治环境等,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有效地管理和防范政治风险。

然后,需要合理运用媒体等公关手段,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合理利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获得公司和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际商务的潜规则之一。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遭遇政治风险往往来源于东道国对国有企业缺乏了解及对并购动机与并购目的的误解。如中铝收购力拓,因宣传不够,公关未做到位,使得该收购受到了澳大利亚民众和一些政客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收购的失败。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公关活动,努力掌握舆论的方向,最大限度地获得海外政客及媒体的支持,化解在海外并购中可能出现的舆论偏见和政治阻力。

其次,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可以和一些国内外的私人资本合作,设立相应的专门公司,这样可以避免外国法律对国有企业的限制和竞争对手的攻击。例如中国化工集团和美国黑石集团合作,淡化了中央企业的色彩,尽量避免了外国法律对国有企业的限制和竞争对手的攻击。此外,东道国的投资中介机构更加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可以借助这些中介机构来化解偏见,增大并购的成功率。

最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的收购行为经常会被其他国家政府冠以政治色彩,将并购交易上升到政治层面予以考虑。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迹象,使得国有企业在海外收购资源型的资产,无论是石油还是矿产,都会被上升到政治层面予以考虑。但我国民营企业却能较好地规避这个问题。同时,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难题。不过目前我国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着规模小、融资困难、经验不足等困难,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Kyawna,manleyJ,Shettya.Factorsinmultinationalvaluations:transparency,politicalriskanddiversification[J].Journalofmulti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2011,21(1):55-67.

[2]池国华,乔晓婷.海外并购中的政治风险——由北汽竞购欧宝公司失利引发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1,(7):13-15.

[3]程立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非经济风险的凸显及防范[J].工业技术经济,2006,(6):72-74.

[4]封永平.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规避策略[J].学术论坛,2013,(2):125-129.

[5]贺丹.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及其法律对策[J].法学论坛,2012,(2):48-55.

[6]赖斌慧,郑丰.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与规避[J].中国外资,2012,(4):190-191.

[7]龙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及对策——由中铝并购力拓失败引发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2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