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业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3:43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1

当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服务上的竞争,更是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市场占有率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顾客熟性,即顾客满意。涂荣庭、赵占波(2008)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实现正面口碑、避免顾客退出及实现公司长期盈利的重要因素。

在定义方面上,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感情状态。菲利普科特勒(1993)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在顾客满意怎么测量方面,最初提出了期望差异任理论,认为当顾客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认知的表现与他们的期望一直或更好时,顾客就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不满意。我国学者杨艳(2010)对该理论进行改进,进一步规范化的列出满意度的测量公式:顾客满意度用户感受值/期望值。根据这一公式,如果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质量符合甚至超过他们预期的服务质量时,他们的感知服务质量就好,顾客就会感到满意或十分满意:如果他们实际感受到的服务质量不及预期的服务质量,他们的感知服务质量就差,顾客就会感到不满意。在进行顾客满意度研究的实证分析中,大多是从服务业为切入点的。张景欣,王妙(2009)认为服务业作为对顾客依赖性最大、顾客流失率最高的行业,研究服务业的顾客满意度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服务业中,酒店、银行、快销品等行业都有学者做过详尽的分析,但影视传媒业的顾客满意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涉及,本文将就影视业的顾客满意展开研究。

二、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曾经辉煌过,由于娱乐时间增长,收入水平提升,以及票价低廉,电视节目内容的匮乏,看电影的人数和票房收入节节攀升,到了1991年达到顶点,年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人均年观影10次以上。但是进入1992年之后,随着电视普及率的提高、节目质量的提升,录像机、VCD.民间放映厅的盗版音像产品冲击,中国电影产业步入了十年低谷,到1999年,票房收入跌入谷底,票房收入8.1亿元。进入2002年,为了挽救垂死的电影行业,应对wto之后海外影片对国产电影的冲击,国家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并允许民营、外资进入电影放映行业。老旧影院被建立在商业中心新的现代化多厅影院替代。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提升,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走入城市,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影院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中国电影院总体盈利状况并不好。从2011年开始,中国电影银幕的单银幕票房就开始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影院中,仅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打平,三分之一亏损。从电影院的单影院票房产出和单银幕票房产出来看,边际收入下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目前一线城市的影院开始饱和。因此,目前已经建成的影院的地位,类似于好莱坞早期的核心地段,高票房产出的首轮剧院。而从好莱坞的经验认为,拥有了稳定的首轮剧院渠道的发行商更有可能成长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既然票价降无可降,中国电影的后窗口开启将会打开更大的市场,互联网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目前,票房占电影总体收入的80%,而版权收入仅占6%。这和好莱坞的有很大的不同。好莱坞的后窗口版权收入如DVD租赁、电视网贡献了80%的收入。相对而言,中国的后窗口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但我们可以注意到,即使是很小的版权收入,来自互联网的版权收入占比迅速提高,很快就要超越电视。换句话说,中国的电影后窗口可能再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DVD租赁、电视网窗口直接过渡到互联网窗口。

三、影视行业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策略

由姜文执导的电影《一步之遥》于12月18号上映。在观影结束后,包括地产大亨任志强在内的许多顾客打呼看不懂,但截至到电影从影院下线,其共计取得5.12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有人把5.12亿的票房称为是姜文导演实业的滑铁卢,但在票房惨败的背后,体现出中国电影事业的良性发展,也得到了观影顾客的一致好感,在较高的顾客满意方面主要归结于其前期较好的营销方式,及售后服务,即观影后的主流的影评分享,及故事背景、原型的还原。在影片上映前,影片发行方北京不亦乐乎电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把预期票房透露给各大媒体12亿,以此来提高潜在顾客的注意力,及顾客期望值。但在影片正式上线的前一周,该影视公司在新浪微博中爆料出大新闻一步之遥因审核问题推迟首映,具体原因是电影尺度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标准。此一招即吸足了观影人的眼球,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降低了观众的预期期望,因为再次审核的要求是删除一些裸露镜头。按照满意度的测量公式:顾客满意度用户感受值/期望值,在观影之前,影视方就此期望值降低,潜在的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一步之遥》被预期是12亿票房,除了预售的网票外,没有太多数据支持。这个12亿,很可能是业内对凑足中国大陆2014年票房过30。亿的一种美好祝愿。截至姜文的这部电影上映之前,中国电影票房刚刚接近270亿元上下(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考证)。如果《一步之遥》贡献12亿,那剩下的10个亿,让《智取威虎山》、《微爱》等凑足,还是可以的。

同时,得出二十亿的结论,也是根据当年的《让子弹飞》的情况来推导的。按着当年屏幕数量、进场人数和如今的屏幕数量、人数等进行换算。只要《一步之遥》保持《让子弹飞》的水准,产出三倍于前的票房,是可以争取的。

我最近看到的一组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平均票价是36元。也就是说,要产出二十亿票房,需要五千五百万人入场。另一份业内传来的大数据资料显示,中国经常电影院消费的人群数字,在三千万人上下。让每一个经常看电影的人,都看了某一部电影,在中国,是基本现实的。所以,咱们产出了数部十亿上下票房的电影。《泰囧》、《西游降魔篇》、《大闹天宫》、《心花路放》等,可作为例证。

如此看,让一千多万人入场看《一步之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这批人,是大片就看,不管好坏。很多业内人士在面对昨晚平安夜黯淡无光的票房市场之后,纷纷将矛头指向网票。在《一步之遥》、《微爱》、《智取威虎山》等三部大片同时站台的情况下,本应该有井喷出现,可是,最终票房,也不过一亿多一点。单日票产一亿,在2014年的其它档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而在贺岁档加平安夜,出如此成绩,十分令人尴尬。

《一步之遥》票房可能止步五亿,跟该部电影出了大量低价票有直接关系。几百万人持有不超过十块钱的低价票,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能从网络购票的人,都是我上边说的什么大片都看的一千万人数字里边的。这些人,即使60到100元,也是照样看的,这是铁杆影迷。廉价网票售卖给了这些铁杆影迷,自然瞬间拉低了票房。

同时,《一步之遥》质量又略显不佳,这几百万铁杆影迷又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瞬间拉低了该片的口碑。铁杆影迷是可以影响很多人的。这几百万人,构成了电影口碑的关键。

微信观影10元抵扣卷是《一步之遥》提高顾客满意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未来在支付手段上也可能成为影视业消费的主流,在这一点上可以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针对《一步之遥》这部电影来说,提高顾客满意度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期望值。在电影上映前大势宣传,并凭借姜文导演《让子弹飞》的余热,大大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但在接近上映期时,制作花边新闻,降低顾客的期望值胆没降低顾客对本片的兴趣。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投资公司项目;实务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业蓬勃发展,大量资金以各种形式涌入了影视业的资本市场。国外大量优秀影视剧的引进、观众的流失给中国影视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国的影视相关公司深入研究中国观众市场,推陈出新,制作出越来越多的精良的影视剧。不仅影视业公司之间相互的投资规模大大增加,同时,众多的投资公司也将投资的目标投向了这一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影视业公司有上千家之多,其中鱼龙混杂,有业界的龙头老大,有被边缘化的濒危企业,也有具有极大发展潜力但缺乏资金的企业。因此,投资公司如何把握住国家政策的脉搏,抓住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大势,选择出最具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是至关重要的。

一、投资项目的宏微观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我国从建国之初对于文化业就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扶持。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降低民企准入门槛,提供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使文化产业进入一个空前的高速增长期。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等。上海作为我国的直辖市和经济中心,于2014年11月出台了《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十六条措施主要围绕建立文化金融合作机制、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渠道和优化文化金融合作环境的政策,给上海的文化金融合作带来惊喜。上海市有如此举动,也是顺应我国十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响应国家的号召。影视剧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于影视业发展的政策引导颇具成效。

(二)行业发展前景

影视业目前尚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业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美国好莱坞对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将现代影视业的制作推向了一个更高超的水平。现在中国的影视业在向国外看齐的过程中,不仅花巨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制作技术,更是着重于本身对于影视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影视业依然是一个尚未完全发展完善的行业,在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企业自身潜力

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可以以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两个因素对所选企业做出大致的筛选,据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并给出有利的投资决定。选择具有高利润、有发展的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的企业可以作为投资目标,有条件的选择市场大、前景好的问题产品,提高营销手段,同时尽量避免瘦狗产品,以此保证投资项目的收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欢祥世纪就是影视业将能力与资源整合得较为优秀的企业。欢祥世纪签约了以杨幂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演员,同时通过组建内部演员的工作室,将各方艺人集中在自己的公司内。同时欢祥世纪还有具有优秀的创作团队,能够制作出精良的电视剧、电影等作品来满足众多观众的要求。其次,欢祥世纪与央视和各大卫视都有着十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其在对外推广制作的影视作品时都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一个理想的价位,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指标应用

(一)构建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这一模式从建立之初就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有人或设计出更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为细致的分析体系,这些分析体系一般对大多数企业具有适用性。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行业之间财务统计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增大。普通的财务分析体系将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在普通的财务分析的体系中,根据本行业大财务数据所具有的特点,有选择地摘取与本行业关系更为密切的财务指标,或者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指标,共同组成一整套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这是现代管理对于财务分析对科学性、合理性的要求,也是对投资公司从业人员投资技能的更高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才能保证进一步工作的正确性。影视业由于其特殊的经营能力,所以对于财务体系的构建要求更高。比如,一部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一般超过一年,在这一年中,从前期的筹划、剧本创作、演员及制作人员签订、拍摄到后期的剪辑、宣传推广等环节,影视公司不断增加对该电视剧投资,然而直到与电视台等签约后才能将该电视剧卖出。同时,企业收入的实现也取决于电视台的打款速度,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具有很大的弹性,对于影视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二)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应用于财务分析体系

构建了财务分析体系后就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应用于这一体系。但是,由于企业在财务工作中,会形成本企业的财务制度,对于一些项目的归集会与财务分析体系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匹配。因此,需要根据财务分析体系的要求对项目的数额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要抱有职业怀疑的态度。例如许多影视公司成立的年数不长,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财务体系,财务数据较为混乱。大多数影视公司也属于非上市公司,或者在创业板上市,对于企业账务的要求不高,为了获得较好的声誉虚增利润等方式层出不穷。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应当能够获取最为详尽的企业财务数据,运用自己专业的职业判断,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出最为恰当的判断。欢祥世纪财务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影视业财务体系。首先,欢祥世纪的影视剧作品的制作周期一般是一至两年。在制作期间对于成本和费用的确认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可操作的空间。其次,欢祥世纪成立近年来的年度财务报表只有注册会计师的签章,而无注册会计师所属会计师事务所的签章,其数据的真实性存疑。因此,在研究是否对欢祥世纪做出投资时,应当拿到该公司充足的财务信息资料,制作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运用职业判断得出最终结论。

(三)根据宏微观分析与财务

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投资公司在研究投资项目时,财务分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对于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企业的宏观环境甚至会超过企业的微观潜力,成为决定这一投资项目成败的最终因素。将宏微观分析与企业的财务分析相结合,对企业做出一个大体的判断,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同样以欢祥世纪公司为例,对其宏微观环境和财务报表做出综合分析。第一,欢祥世纪所处的影视业是国家大力扶持和鼓励的行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及未来的发展是有据可依的。同时,欢祥世纪签约艺人的市场受众面积较广,电视剧制作精良受欢迎程度较高,和各大电视台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各电视台对于电视剧购买支出预算的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可以预测欢祥世纪制作出的电视剧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不菲的收入。其次,欢祥世纪自身的经营状况连年上升。根据前几年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列示可以看出,欢祥世纪的收入连年攀升,单集电视剧的卖价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且毛收入也维持在行业的较高水平。最后,对欢祥世纪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应当秉持着职业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将该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调整,使其适用于财务分析体系,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欢祥世纪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公司。

三、结语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3

 随着“第七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影视相关的专业人才逐渐供不应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办了影视专业,而《影视作品分析》也成为所有影视专业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当《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真正走进了职业教育,其课程的定位、内容、和教学过程,也势必应该与时俱进,以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要。

一、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的影视专业的课程设计基本上以技能型、应用型的课程教学为主,这就要求一向侧重理论和素质培养的《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也应该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重新定位。首先,《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应该是高职影视专业的必修课。著名导演谢飞就曾经说过“学习电影的最好方法一是拍电影,二是看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也在他的北影教材《荣誉》中写道:“如果能够真正读解了二十部作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可见观摩作品对于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面临着理论基础薄弱的弱势,为弥补不足,必修《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应该适当肩负起电影基础常识普及的重任。一般来讲,高等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会有《电影历史和流派》《影视鉴赏》《影视精品解读》等课程,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了解电影的发展、鉴赏解读经典作品。但是职业教育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这方面的缺失应该由本门课程来弥补。因为只有打好基础,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学生才可能形成独具个性的影视感觉。但是课时有限,需要老师去做整体的衡量和把握。最后,《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应该掌握好与视听语言课程的衔接。影视分析课程是旨在通过观看——欣赏——分析,培养学生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去解读影视作品的能力,达到从美学角度去欣赏影视作品的目的。因此视听读解是这门课程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承担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做好协商和沟通,避免重复教学的同时,最好能够在分析课上对于视听理论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及点评,使学生能够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游刃有余地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本课程中,大量的观摩阅读是学生要完成的课程任务,因此教学研究对象的选择成为课程合适与否的关键。目前即使是公认比较优秀的教材推荐影片也多达二三十部,比较分散,教师在选择影片的时候,随意性也较强。因此,系统的选择影片是该课程任课教师首先应该做好的课程准备。尽量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类型,并且尽量少的影片,给学生观摩。因为课时是有限的,少而精,才会分析得更加透彻,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影片的选取上,厚古薄今的现象一直比较严重。这表现在,一些教材推荐的虽是经典佳作,但时代久远,并不能从视觉或情节上吸引学生。例如,《公民凯恩》是多视点结构的开山之作,但是影片毕竟年代久远,叙事和影视表现手段相对落后,这也削弱了学生仔细研读视听元素的兴趣。我们可以选择播放其他采用多视点结构的电影,比如节奏更快、情节更为吸引人的小成本电影《刺杀疑云》。学生明显兴趣更强,参与度提高,娱乐中就可以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厚古薄今的观念还表现在,教师往往更注重“电影史”中的影片,却忽略了对当下种种电影现象的关注和分析。但实际上,引导学生认识和鉴赏当下的电影应该更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近年来电影的戏仿之风,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电影,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新概念的灰色喜剧电影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从视听的角度进行现代的解读,学生的收获才是与时代协调发展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影视分析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取舍。应该更侧重选取能够直接指导实践部分的理论分析,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各种影视造型的手段与方法,确立时空调度的运动观念等,而对于电影审美维度上的鉴赏,影视评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内容,则可以做适当程度的压缩。

三、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互动改革探索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质量监测;手机视频;媒体传输质量指标;清晰度;平滑度

中图分类号:tn919.8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3.017

ResearchonQualitymonitoringtechnologyofmobileVideo

XULi-zai

(VideooperationsCenter,ChinamobileGroupShanghaiCo.,Ltd.,Shanghai200135,China)

【abstract】Comparedwiththeexistinginternetdataandvoicebusiness,mobilevideoposeshighercommandforwirelessnetwork.Becauseofthecomplexityofwirelessnetworkenvironment,itisdifficulttomaintainsufficientlystablenetworkbandwidthforalongtime,thusadverselyaffectingthereal-timebroadcastingqualityofmobilevideousers.therefore,real-timesurveillanceofvideoqualityineverylinkplaysakeyroleinearlywarningandconsumercomplaintprocessing.thisarticleanalyzescharacteristicsofmobilevideostreams,andproposestechnologiesandrealizationmethodsofmobilevideoqualitysurveillance.thevideoqualitysurveillanceanalysissystemanalysesreal-timeQoSindexofmobilevideo,andisabletodetectproblemsbeforeuserexperienceworsensandavoidpossiblebottleneckproblemsinthebusinessplatform.thistechnologyguaranteesthesmoothdevelopmentandpopularizationofmobilevideobusinessfromtheperspectiveofoperationandnetworkplanning.

【Keywords】qualitymonitoring;mobilevideo;mediaDeliveryindex;definition;smoothness

0引言

手机视频业务要求网络具有更大带宽、更强的实时性。过去ip网络在承载互联网数据业务时被认为可以容忍的一些缺陷,辟如数据包传输中5ms的抖动或0.1%的丢失率,在手机视频业务的承载传输中都是不容许的。这些缺陷可能引起在手机终端上出现视频图像的马赛克、黑屏等现象,降低用户的满意度[1]。3G网络相比2G网络具有更高带宽,更能满足人们对手机视频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随着3G网络建设规模不断完善,手机视频业务在全球迅速发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手机视频的数据流量和在线用户的数量之间是非线性的增长关系,因此无法依据在线用户数的增长变化来预先判断或规划已建设好的业务平台是否能动态地满足用户对视频服务质量的要求。

随着用户对于手机视频业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关于视频播放质量的投诉也日益增多。由于手机视频播放业务使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端到端过程,因此很难界定手机视频的质量问题是业务平台的原因还是ip承载网的原因。为了能够在线监测及评估视频业务平台提供的所有音视频数据包的服务质量,需要研究手机视频质量监测技术和实现方法,同时手机视频业务平台需要研究一套视频服务质量在线分析评估和实时告警的系统[2]。本文提到的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可以实时分析手机视频业务的服务质量(QoS)指标,同时根据网络的性能来判断业务质量受影响的程度,做到在用户的业务体验变差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对视频业务平台及时提出需要进行扩容的需求依据),从而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手机视频业务;及时规避业务平台的可能出现瓶颈的问题,从运行维护和网络规划的角度确保手机视频业务的顺利发展和普及[3]。

1技术指标及监测原理

视频质量监测针对每一路视频流数据包进行深层分析,实时计算出各种指标从多个层面反映视频流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媒体传输质量指标(mDi:mediaDeliveryindex)、连续计数错误(ContinuityCountererror)、清晰度、平滑度[4-5]。

mDi为媒体流丢失率和延迟的组合评价指标,对视频流在网络传输质量进行评估的测量指标。mDi包括了两个参数延迟因素(DF:DelayFactor)和媒体丢包率(mLR:mediaLossRate)。

DF参数表示视频流的延迟和抖动状况,即缓冲器需包含多少毫秒的数据才能消除抖动,可反映视频是否会出现图像失真,从而获得用户体验质量。另外DF参数还可确定每个网元在视频流传输路径中的影响,通过比较流入设备的DF参数与流出设备的DF参数,可确定该设备是否注入过多的抖动以至于影响视频传输。

清晰度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块效应产生的感受偏离。

平滑度指标可以真实评价运动信息对视觉感知的偏差。

对于移动流媒体业务服务质量监测在RtSp层面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服务器RtSp请求响应时延分析、服务器媒体播放时延分析、Qoe头字段分析和SDp分析[2]。

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在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视频服务器均可发出请求。通过视频服务器从收到RtSp请求到发出视频流的响应时延分析,可以反映出移动流媒体业务的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

服务器视频播放时延用于描述当客户机与RtSp完成播放(pLaY)的命令交互,到发出第一个包含有效媒体信息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Qoe头字段包括用于移动流媒体客户端和服务器协商移动流媒体客户端应发送哪些QoSmetrics,以什么样的频率发送等信息。

SDp分析包括的指标为:会话名、会话时间、会话使用带宽、用户信息、媒体类型(例如视频或音频)、传输协议、媒体格式、会话地址、媒体传输端口。

视频质量监测基本原理如下:数据采集点负责对视频流所

mLR参数即单位时间内丢失(或非正常)的媒体数据包的数量。mLR参数对异常数据包的检测非常重要,由于视频信息的数据包丢失将直接影响视频播放质量,理想的视频流传输要求mLR数值为零。实践中,由于具体的视频播放设备对丢包可以通过视频解码中进行补偿或者丢包重传,在实际应用中mLR的阈值可以相应调整。

连续计数错误通常是用来判断tS包连续计数字段是否连续。正常情况下计数连续,即CC_eRRoR=0;若出现连续丢包,比如4号和5号包丢失,此时只有一处计数不连续,即CC_eRRoR=1;若出现间隔丢包,比如3号和6号包丢失,此时计数两处不连续,即CC_eRRoR=2;若出现延迟,比如3号包延迟,此时计数三处不连续,CC_eRRoR=3。因此包延迟对于连续计数错误的影响最大,间隔丢包次之,连续丢包影响最小。经过的网元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将采集的数据送到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原始采集数据计算出各种指标值,并将指标值送到分析评估中心。分析评估中心进行相关视频数据的全面分析,对视频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存储,在出现指标值超出告警阈值时将告警信息发给报警处理单元。告警处理单元可以按照设定方式将信息发给监控人员。若视频质量问题是发生在监测分析点所覆盖的网络内,则可以重现发生问题时视频流质量情况;并且能实时监控分析点所覆盖的网络中几十万或上百万视频流的质量变化趋势情况,包括视频的各项指标和视频的回放。

2系统架构及实现

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分析应用评估层和用户接口层。系统软件结构示意图如下:数据采集层包括视频流采集、信令采集以及其他系统的基础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层包括视频流数据管理、告警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手机号码)、指标数据管理以及其他数据管理;分析评估层包括视频指标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异常分析、网络质量分析以及视频质量综合评估;用户接口层包括实时质量展示、告警提醒、用户情景再现(异常用户为主)以及其他自定义用户界面。

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网络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五部分硬件平台组成:前端数据采集点(网络线路数据分流器),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带有1000mbps/10,000mbps的数据采集接口),前端视频监测数据处理服务器,视频服务质量综合分析服务器及告警系统,监控终端等硬件平台。

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都采用分布式架构。每个数据处理单元采用负荷均担的方式,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整个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的最佳状态运行。后期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被监测分析的网络流量可能超出初期设计的系统容量极限,只要添加硬件处理单元即可,保证了系统升级的平滑过渡。

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可向用户呈现所监测的所有视频流,以及相关的视频服务质量指标。具体功能包括:

视频流监控及同步播放功能,可实时追踪一个用户的视频流,和用户同步观看节目,检查与原始视频流效果是否一致。

故障视频流查询及回看功能,可查询选择故障视频进行回看、指标查询,回看的效果与故障发生时的效果能够达到完全一致。

直播业务质量分析,功能包括直播成功率和响应时延分析,直播失败原因分析,直播业务时长分析,直播业务访问排行统计。

点播业务质量分析,功能包括点播成功率和响应时延分析,点播失败原因分析,点播业务时长分析,点播业务访问排行统计。

用户投诉处理分析,提供用户业务记录和业务信令流程图,保存用户原始数据,精确分析每个用户的业务失败原因。

业务质量和失败原因分析,按照多种维度对全网的视频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实时监测业务平台的质量变化,具有实时预警告警功能。

3结束语

技术分析以及演示环境模拟表明,本文提到的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可以在高视频并发量的情况下做到实时分析手机视频业务包括媒体传输质量指标、连续计数错误、清晰度、平滑度等服务质量指标。同时可以根据网络的性能判断出业务质量受影响的程度,结合业务质量要求设置服务质量相关指标参数的报警阈值,能够做到在用户的业务体验变差前及时发现问题。视频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可以为手机视频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服务质量,处理用户投诉等奠定技术基础,大大简化手机视频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运营维护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弘.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康晓东,杨海英.无线音视频处理、传输及其标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峰.视频图像编码技术及国际标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影视教育;影视理论;影视产业

由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浙江传媒学院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杭外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影视教育和科研、影视理论和批评,影视产业和媒介传播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一、影视教育和科研

影视教育和科研决定着影视传媒业的未来,代表着影视传媒业的希望,是这次学术研讨会最重要的议题,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项仲平的《论中国影视艺术教育“辉煌”背后的教学缺位与对策》,以三个缺位(影视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理想目标和现实质量的缺位、影视艺术教学的时代需求与影视人才培养的现实教学条件的缺位、影视教学的后续发展与影视院校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双师型”师资的缺位)表达了忧患意识。黄会林的《现代影视高等教育及学科建设理念探究》消除了与会者的疑虑。黄会长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直接参与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竞争。在本土化氛围中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影视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影视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姚国强和曾笑鸣的《简论北京电影学院“十一五”期间影视科研学术发展策略》显示了影视科研学术工作对影视教育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北京电影学院“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的教育思想将对全国的影视教育起着示范作用。

培养目标的差异可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叶思诗的《重庆市高校影视本科专业设置类型分析》把重庆市高校影视专业分为三种类型,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进行了不同的选择和偏向。王国臣的《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从专业培养目标化、课程设置立体化、课堂教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人性化等方面展示了影视教育获得的成果。

培养社会需求的艺术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有力支撑。李晋林的《影视传媒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提出创建“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系统科学地进行影视艺术人才的能力培养,通过互动式、项目化的综合创作实践,使学生从低端的动手能力经过创作实践对理论知识整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衡。

教材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体现,是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教育实践的精华。王泽钰的《影视专业教材建设分析》在梳理影视专业教材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视专业教材的基本格局,阐述了自己对整个影视专业教育体系的独特思考。文仕江的《刍议影视教学中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指出多媒体教材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影视教育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在探索影视教育模式、贴近影视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数字摄影和影像数字化处理技术,拓展了影像表现的空间,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摄影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胡晓阳的《数字摄影技术对摄影教育之影响》论述了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变化,向卫东的《实验教学环节、实习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划分和统一――师范类院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探析》论述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摄影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重庆师范大学摄影专业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

二、影视理论和批评

纵观国外影视发展的历史,影像理论的创构一直伴随着影视实践的步伐,南野的《对中国影视理论建构缺失的一种分析》指出国内影像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在模仿与学习国外,本土理论的系统创建还有待时日,而影像实践的整体性发展也充满不可预测的因素。与会者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使影像美学被提高到一个特殊位置。周安华的《元视界:电影与戏剧互动中的凝结》指出戏剧与电影存在着诸多相似,而差异是其更本质之处。元电影与元戏剧相互参照、启迪,在置换、通融中丰富自身。金洪申的《电影的意境美》以影片《上学路上》的美学风格为例。深入探讨了影视艺术如何才能达到意境美,从而丰富视听语言的表现力。章旭清的《“景观”――当代电影重要的镜语范式》论述了景观作为重要的镜语范式,应当是所具有“可看性”的影像形态与其所具有的话语言说功能的对应统一,它们有机地嵌构于电影潜层叙事之中,以上探讨深化了与会者对“电影性”这一电影本体问题的思考。

文化研究拓展了影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钟丽茜的《现代都市文明与影视艺术――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理论》阐述了雷蒙德,威廉斯这位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的媒介传播、影视理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中国传媒研究的借鉴之处。金丹元的《关于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较多的几个女性话题的思考》在性别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变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借此对当下中国女性题材的电影创作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系列性反思。曾胜的《愉悦的焦虑:关于电影凝视的研究――从弗洛伊德到齐泽克》从视觉文化心理和精神分析这一角度考察了电影凝视的含义及其重要指导作用。

影视美学形态和批评理论应该多元并存。颜纯均的《二元对比的叙事与镜语――早期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研究之一》侧重考察了中国早期电影独特的二元对比的思维模式和民族风格。林华的《浅析“作者论”对中国新时期电影的影响》梳理了“作者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分析了它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新时期电影的影响。赵建飞的《新媒体平台的电视剧研究初探》通过观察新媒体运作的环境和方式,分析了新媒体电视剧的美学特性和文化影响。

三、影视作品读解和影视现象分析

怎样读解影视作品?怎样分析影视现象?与会者非常关注,对蕴含其中的哲学思辨和美学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分析和读解。李骏的《当父权从马背上滑落――李安(断臂山)的文本细读》从男性、父亲与家庭的关系上,揭示了李安电影父权社会的历史性变迁。顾倩的《从格里菲斯(残花泪)说起》通过一些中国影评,对中国民族“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进行一次微观考量,体现了民族意识变迁与身份确立。刘智跃的《揭开浸透血痕的历史面具――论影片(东京审判)》从题材、叙述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影片审视战争的独特视角和文化意义。

一些学者以“一滴水里看世界”的方法对影视作品进行拓展引申,借“从个别到一般”的方式对彰视作品进行推理论证。张同道的《当电影遭遇城市――试论(尼斯景象)与城市交响曲电影》以《尼斯景象》为例考察了城市交响曲电影的突出特征是节奏感、形式感和运动感。孙春云的《口述历史纪录片(浩劫)》以克劳德・朗兹曼的《浩劫》为代表论述了口述历史类新纪录影片的基本美学品质。

对某类影视作品和某种影视思潮进行正确理解和评析,显示了与会者的锐利洞察力。桂青山的《(百家讲坛)与“文化时潮”之我见》支持和认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及同类节目普及古典、张扬“国学”的文化时潮,建议多元文化的健康构成会共荣共存,相得益彰,胡辛的《电视人文谈话节目:大众传媒中的精英文化绿洲》通过分析人文谈话节目产生的背景、成功个案及成功缘由,探讨出了其发展的瓶颈和出路,刘晶晶的《国内电视早间新闻节目的模式》阐述了早间新闻节目的娱乐化与服务化倾向。袁立本的《真人秀的狂欢文化性》论述了真人秀游戏规则的设置精神是人性化、狂欢化和伦理底线。孔朝蓬的《当代大陆电影的成长主题探析》梳理了成长主题蕴涵着个人长大成人的生活经历和力求自我完美的生命历程,折射着历史与社会的变迁。王伟的《论中国当代战争电影中的人性诉求》通过分析冯小宁战争三部曲中人性在特殊条件下的发展与变化,赞扬了战争电影所蕴含的人性之美。张智华的《破案剧的基本类型特征》把破案剧分为警匪剧、推理剧、纪实性侦破剧、反间谍剧等类型,分析了其看点和卖点。金昌庆的《田园神话:六部草原题材电影的原型故事》通过对深层叙述结构的分析,阐述了“田园神话”的转换变形和主题意蕴,展示了草原电影的审美价值和原型叙事的魅力。罗显勇的《论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后现代特征》指出中国新生代导演消解了启蒙、理想和崇高等人类的深度价值,冲击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正统语言,打破了男/女二元性e对立,显示出反讽、调侃、怀疑、自嘲等某些后现代特征。

四、影视的生存和发展

影视文化产业能够以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替代物质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增进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因此,如何加快影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与会者讨论的最激烈的问题。陈尚荣的《透视中国电视剧生产现状》和武新宏的《解析中国电影大片“叫座不叫好”现象》分e对国产影视剧的生产现状、基本特征及其症结所在进行了理性透视和分析,并试着为其指出了发展方向。

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促进影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彭吉象的《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之三》强调进一步深化类型电影的理论探讨,把握观众的审美心理和观影欲求,创作出符合观众需求的类型电影来。里景春的《剧本――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认为改造创作队伍,培训剧作家,开拓在题材方面的空白地带比如科幻和灾难就能解决剧本问题。刘媛平的《全球语境下中国电影发展策略――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样还能反抗文化侵略。史可扬的《培养观众是中国电影当务之急》论述了中国电影观众的群体构成、文化构成、电影观念和需要层次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阐述了培养观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李云凤的《试析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戏仿、反讽与拼贴手法的运用》认为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该剧具有独特魅力。何静的《挑战日韩偶像剧的辉煌――兼论24集电视连续剧(聚沙)的创作与制作》从日韩偶像剧构成元素和叙事策略解析人手,探索出了日韩偶像剧辉煌的缘由,揭示了国产偶像剧缺陷所在,并以《聚沙》为例证明国产偶像剧可以借鉴曰韩偶像剧,走出一条民族化的康庄大道。虞吉的《描述与诠释:数字好莱坞的昨日今宵》展示了新好莱坞不仅在常规类型领域实现了叙事更新和新类型体系的打造,而且还使电影与尖端电脑图像技术、数字技术实现了结合,开拓了全新的发展领域。厉震林的《中国电影与奥斯卡哲学》强调应该熟悉奥斯卡游戏规则,以全世界观众为目标群体,向世界提供更加符合世界规则且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影文本,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国内,面向海外,显示了与会者宏阔的战略眼光。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指标;财务信息;对策建议

一、财务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财务分析是基于企业的财务报告等相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采用特定的方法来系统的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而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上述会计信息的深入加工和处理进而为企业相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高

企业对于财务分析的认识有待提升,忽视了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很多企业仅为了满足领导要求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却忽视了深入挖掘报表中隐含的反映企业营运、偿债和盈利能力的信息。由于领导层缺乏对财务分析的关注和重视,过度的强调生产、销售部门的盈利职能作用,忽略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控作用,导致企业从上至下缺乏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和关注。

(二)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

企业主要采用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来揭示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然而在具体分析时,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和发展阶段不同,这些财务比率在比较时,不能简单的直接对比和一概而论。以流动比率为例,由于生产流通型企业的存货一般占流动资产的一半,根据经验得出该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然而对其他行业标准未必适用,目前并没有根据不同的行业标准制定出相应的财务比率标准,导致不同的行业的财务比率的比较缺乏可比性,致使财务分析的执行效果较差。

(三)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升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依据的是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会计信息,然而由于很多重要的定性信息,例如人力资本无法通过货币计量,导致进行财务分析时所依据的会计信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欠缺性,不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此外很多财务指标在使用时,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为例,分母用的期初和期末平均的应收账款,而这些平均的数据很容易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和企业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的影响,并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的周转能力。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分析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来综合分析,由于财务人员缺乏具体的业务能力,导致财务人员分析的财务指标和情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可指导性。仅仅停留在就财务数字论数字的层面,无法结合企业的经营决策将财务数据综合分析,揭示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大量的粉饰财务报表,虚增企业的财务能力,违背了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来提升经营管理的初衷。

三、提升财务分析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企业对于财务分析的重视

企业需要营造出财务分析的大环境,从领导层面出发要将财务分析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领导人员要加强财务知识的掌握与了解,以便更好的利用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资料,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企业管理层要给予财务部门足够的重视,并强化各部门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配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能从更专业的角度解读财务数据和避免财务数据的粉饰,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财务人员队伍是充分发挥财务分析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二)提高财务分析信息的质量

财务分析主要依据的是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首先要保证财务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为这些数据很容易受到财务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财务分析顺利执行的前提。其次,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主要是历史数据,存在滞后性并不能准确的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其可以通过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来解决。此外要将更多的表外信息纳入到财务综合分析的范围中,例如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源等定性信息,使得财务分析披露的信息更加全面和更符合逻辑。

(三)优化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企业家;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06-04

0引言

自1980年起,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引入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并迅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对企业家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心理契约研究刚刚起步[1]。笔者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为其员工提供领导和激励,企业家在企业中不仅是激励的提供者,也应该是被激励者。企业家心理契约的内容、形成、发展和变化应当受到重视,以更好地激励企业家努力工作以实现企业目标。胡石其,田银华等人[2]通过对珠江三角和长株潭地区180个家族企业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SpS18.0软件对中国家族企业契约模式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得出,契约模式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具有较大程度的正相关性。所以,研究建立一种有效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模式和机制,实现企业家心理契约、企业家激励与企业目标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1理论构思与假设

1.1研究模型的提出本文结合组织公平性、声誉激励性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在心理契约违背动态发展模型的基础上[3],提出如下研究构思模型(见图1)。该模型体现了归因作为调节变量在企业家工作态度上的作用以及声誉作为调节变量在企业家行为选择上的作用。

1.2研究假设

H1:心理契约违背将对企业家的工作行为态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如果违背了心理契约,必然使企业家的满意度和留职的愿望降低。

H2: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是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H3:企业家组织公平感当中的不同维度的心理违背对其产生的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H4:企业家工作满意度和其心理契约的归因密切相关。

H5: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和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2问卷设计和小样本测试

在本研究中,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

2.1问卷设计根据研究假设,问卷由以下各分问卷组成:

①背景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调查被测试者性别、学历、工作单位性质和任职年限。②心理契约问卷和心理契约违背问卷。③组织公平性问卷。该问卷在Colquitt组织公平性量化表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分为2个维度10个项目。④激励水平问卷。包含了工作满意度问卷和留职倾向问卷两部分。对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参考Brayfield&Rothe编制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在此基础上修改为6个项目。留职倾向问卷参考了Farth等编制的离职倾向量表,为了与其他问卷保持同向,修改为留职倾向问卷,设有3个项目。⑤归因问卷。问卷设计了题为“如果企业对您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供的答案是,第一是企业故意不履行责任;第二是自身工作努力不够;第三是自身对企业履行责任的期望值太大;第四是企业无法控制的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以上归因基本涵盖了所有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其中会有一种原因被认为是起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它会对企业家的心理契约违背感知和激励水平产生最重大的影响。⑥声誉重视程度问卷。问卷设计了题为“我不会冒着损害自身声誉的风险而跳槽”,提供了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答案,以考察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进而考察声誉重视程度对留职倾向的影响。

所有量表采用Likert5点量表计分;所有问题统一调整为正向问题,从而有利于分析。

2.2小样本测试选取符合条件的50名样本进行小样本测试。问卷回收后,进行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各题项进行项目分析(itemanalysis)。具体方法为将受试者于量表中所得计出总分,得分前27%的划为高分组,得分后27%的划为低分组,将各题进行独立t检验来检测每题平均数的差异情形,如果题项CR值达0.05的显著水平,表示本项可鉴别出不同受试者之反应程度,该题目予以保留,反之如未达0.05显著水平,则将考虑是否删除掉该题的问题。各个题项CR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表示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不需要删除。

3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实际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放500份问卷,收回了467份,有效的问卷有441份,有效率为88.2%。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因素分析(或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和克隆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分析验证本研究的构思模型和相关假设,对于研究假设的检验,我们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进行。

3.1企业家的心理契约违背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把企业家的心理契约量表采集到的数据与心理契约违背量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配对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该表给出了配对差的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及其95%的置信区间以及配对样本的检验。以pair1为例,从表中可以看出,t=12.014,sig=0.000,承诺责任与兑现责任的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的确存在心理契约违背感。

3.2企业家心理契约违背与激励水平的关系为了研究企业家心理契约违背与激励水平的关系,我们首先对心理契约总体违背以及规范型责任违背、人际型责任违背、发展型责任违背与激励水平相关度——工作满意度和留职倾向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对于企业家来说,心理契约的规范型责任度、人际型责任度和发展型责任度对其工作满意度和留职倾向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此外,心理契约总体违背与各责任度违背对企业家的工作满意度和留职倾向均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导致企业家工作满意度降低,留职倾向降低。该相关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假设H1。

3.3企业家组织公平性、心理契约违背与激励水平的关系在研究组织公平性、心理契约违背与激励水平三者间的关系的过程中,采用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可以得出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与心理契约总体违背分别在0.01和0.0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具体来看,程序公平与心理契约违背的三个维度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分配公平与规范性责任违背和发展型责任违背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型责任违背无显著关系。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与激励水平所包含的工作满意度及留职倾向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由此得出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各维度对心理契约的违背呈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与激励水平所包含的工作满意度及留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因此,企业家所感知到的组织公平感越高,则其工作满意度就越高,相应的留职倾向越高。相关分析结果初步证实了假设H2。

为了研究企业家组织公平感的程序公平维度和分配公平维度对其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把心理契约总体违背以及工作满意度、留职倾向作为因变量。组织公平感的两个维度: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家的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作为因变量时,回归方程显著,这就说明了组织公平感、企业家的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程序公平维度与心理契约违背显著负相关,与激励水平中的留职倾向正相关。分配公平在回归分析中的作用不明显,说明程序公平在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的影响程度上作用更大,证实了假设H3。

3.4归因对企业家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的影响

问卷设计了一道问题“如果企业对您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卷的答案为:第一是企业故意不履行责任;第二是自身工作努力不够;第三是自身对企业履行责任的期望值太大;第四是企业无法控制的社会大环境的原因。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归纳为表5所示。

由此可以认为,企业家在心理契约遭受违背之后,会对心理契约的违背进行归因,而不同的归因会对企业家心理契约的违背感知和进一步的激励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将心理契约违背的归因划分为组织、自身、环境三方面原因[3-5],组织原因对应“企业故意不履行责任”,自身原因对应“自身工作努力不够”和“对企业履行责任的期望值太大”,环境原因对应“企业无法控制的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将企业家对于心理契约违背的不同归因作为控制变量从而进行单因素的方差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1代表组织归因,2代表自身归因,3代表环境归因。

从表中结果可知,当企业家将心理契约违背归因于“企业故意不履行责任”这一组织原因时,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更加强烈,同时其工作满意度较低,留职倾向较低。当企业家将心理契约违背归因于自身和环境原因时,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程度相比较而言较低,同时其工作满意度较高,留职倾向较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归因下企业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以及激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当企业家将心理契约违背归因于组织原因时,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更加强烈,同时其工作满意度较低,留职倾向较低,从而证实了假设H4。

3.5声誉对企业家激励水平的影响问卷设计了题目“我不会冒着损害自身声誉的风险而跳槽”,用以考察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以及声誉重视程度对留职倾向的影响。问卷提供了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选项,采用Likert5点量表计分。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由表7所示。

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将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划分为重视程度高、重视程度中、重视程度低三个等级,重视程度高对应“完全符合”,重视程度中对应“基本符合”,重视程度低对应“不确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把企业家对声誉的不同重视程度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其中1代表重视程度高,2代表重视程度中,3代表重视程度低。

表中结果表明,当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高时,其留职倾向越高,并且达到了显著水平,系数分别为2.672和8.672,对声誉重视程度中或低,则留职倾向较低。由此可知,企业家对声誉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企业家的行为选择,进而会影响到对企业家的激励水平。验证了假设H5。

4结论

本文提出的研究五项假设归纳为:

①企业家的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之间的关系;②组织公平感对于企业家心理契约的违背和激励水平的关系;③归因对企业家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的影响;④声誉的重视程度对企业家激励水平的影响。

实证得到如下结论:

①通过对心理契约违背与激励水平的相关分析,证明心理契约对企业家的工作态度和行为选择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心理契约总体违背与企业家的工作满意度和留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影响企业家的激励水平,从而导致留职倾向大大降低。

②通过对组织公平感、心理契约违背和激励水平的相关分析,证明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性对心理契约的违背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企业家所感知到的组织公平感越高,则其心理契约违背的程度就越低。企业家的组织公平感与激励水平所包含的工作满意度及留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因此,企业家所感知到的组织公平感越高,则其工作满意度就越高,相应的留职倾向越高。

③通过对企业家心理契约违背归因和激励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证明不同归因下企业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以及激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当企业家将心理契约违背归因于组织原因时,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更为强烈,与此同时,其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应地降低,留职倾向较低。

④通过对企业家声誉重视程度和留职倾向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证明对声誉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企业家的留职倾向和行为选择,从而为企业家激励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艳,张建琦.企业家机会能力构成——基于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8).

[2]胡石其,田银华.中国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全裕吉.高新技术企业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双重激励约束机制——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的互动[J].管理世界,2010(6).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8

一、要注意区分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讲,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则涉及到企业的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等。区别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一个企业虽然长期偿债能力很好,但一旦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就要被迫通过出售长期资产偿还债务,轻者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具有较充足的现金或近期变现的流动资产,但长期偿债能力不足,这将导致企业缺乏更多的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使企业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难以提高。

二、要注意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一般是将企业的资产与负债进行比较,或者计算其比率的大小,或者计算其差额的多少,并以此作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强弱的依据。人们把资产看作企业对负债的一种保证,然而却忽视了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数据并不能代表企业资产变现偿债时的市场价值。比如,财务人员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时,分母中的资产总额包括了企业所有的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其中不仅涉及到流动资产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变现能力差,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变现的影响。非现金资产质量的高低影响到财务比率真实性,如果非现金资产质量差,其变现价值就低,则企业实际偿债能力将大打折扣。

三、不能只看负债的规模而忽视其构成。在采用比率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法时,财务分析人员一般会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规模的比例关系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负债规模越小,偿债能力就越强;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偿债能力就越弱。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往往只重视负债规模的大小,却忽视了负债内部的结构,没有意识到负债结构也会影响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比如,如果我们忽视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内部各负债项目的结构不同,可能会错误估计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再比如,从债务的偿还时间刚性来看,有的债务存在固定支付日期,有的债务则没有固定支付日期。一般来说,时间刚性强的债务会对企业造成实际的偿债压力,而时间刚性弱的债务会减轻企业实际的偿债压力。财务人员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忽视负债的结构将会导致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的判断失误。

四、注意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的联系。目前财务分析人员主要是从考察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出发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这种分析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如果不将其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的分析评价相结合,就不能全面揭示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也不能找到保持合理偿债能力的动因所在。比如,一般而言,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企业偿债能力;而维持合理的偿债能力,又有利于稳定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是,不适当地追求盈利能力,则会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还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再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速动资产的质量越好,偿债能力也越强;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好。

五、重视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的,并且认为企业的债务应该由企业的资产作保障。这种分析基础看起来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并不符合企业现实的运行状况。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更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来偿还企业所有债务。因此,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而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所以偿债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颇。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中,忽视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危险的。

六、重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的重要影响。企业偿还到期的债务一般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用当前持有的资产偿还,二是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偿还。不过,目前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主要的偿债能力比率指标都是以评价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为基础架构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更多地假定企业会以持有的资产来偿还债务。这样评价偿债能力忽略了企业可以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途径解决到期债务的可能性。而在信用市场条件下,企业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各种优势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债务危机。这种短期融资能力是在企业不便于或不愿意用持有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时,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有效补偿。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时,不能忽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要将其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有益补充。

七、注意防范企业债务陷阱。财务分析主要是依据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评价。然而,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要注意防范债务陷阱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影响。债务陷阱是指企业可能存在但没有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未来偿付义务。导致财务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目前会计准则和制度下,有些潜在的偿付义务由于暂不符合披露的要求而没有在会计报表或附注中披露;二是企业通过对会计报表粉饰,故意隐瞒实际负债程度。由于债务陷阱的客观存在,导致财务分析人员在财务分析中,往往低估分析对象的债务规模,由此可能过高地评价其偿债能力。因此,我们除了依据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还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信息等进行比较,发现企业有没有导致偿债危机的情况,这样才能对其偿债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竞争情报电信行业创新管理

[分类号]G353

1 研究背景

技术竞争情报(Competitivetechnicalintelligence,Cti)是指组织为了获取技术竞争优势,对有关外部技术机会、威胁和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关技术本身、技术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和战略的分析产品,支持决策和实施创新管理。在技术变革加快、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成功地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关注其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环境变化的信息,并做出反应。技术竞争情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对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的各个层面开展了深入研究。Lichtenthaler(2005)组织了技术竞争情报方法体系的研究,识别了在跨国公司中选择技术情报方法的五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企业决策风险和企业文化;对方法的熟悉程度;时间、人力和财力上的限制;对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技术管理研究中心L.mortara等人研究了英国不同行业的14个技术型企业中的技术竞争情报搜集、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以及识别常见问题的方法。K.Brockhoff(1991)研究了德国企业分析竞争对手技术的实践。p.m.norling和J.p.Her―ring(2000)等人分别研究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在跨国公司中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技术竞争情报在创新过程中的应用。Y.Sugasawa(2006)等人通过对日本电子行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一个新的跨行业和跨企业的价值链――价值网络,验证了与技术情报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和过程在构建新的价值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国学术界对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特别是缺乏在应用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中国电信行业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Cti在中国企业实施的基本情况及Ctl分析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情况,以发现中国企业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案设计

2.1 调研对象

随着1998年电信改革的全面启动,我国的电信行业通过邮电分营、政企分开、集团分拆、允许国外电信企业介入等措施引入了竞争机制,正逐步走出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时代。具体来说,上游和下游已经有足够的中、外企业参与运营,形成了较完善的竞争机制,国内企业也面向全球经营,面临着来自外商的激烈竞争;在中游环节,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目前由六大国有电信运营商组成,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如此一来,中国电信行业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环境。同时,对于电信这样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技术创新是应对竞争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电信设备和终端制造的技术密集环节,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国际性企业,比如华为、中兴、海尔和联想等,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均非常活跃。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电信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反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环境的同时,也能反映技术创新密集的行业中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的先进经验。

同时,为了使本研究能够反映电信行业的全貌,根据电信行业的产业链构成,本研究在电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总共选取了14家企业进行调研,并且选择了与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这些企业和被调查者分布如表1所示:

本调查所选企业覆盖了电信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并且基本是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先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调研,更能够从中总结出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的先进经验,从而达到本研究的调研目的。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被调研企业的相关人员,采用了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联系并调研。

当然,电信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仅电信增值服务商就达到22240家。受研究规模的限制,本研究选择14家企业只是一个很小的样本。但是,出于研究技术竞争情报的目的,本研究覆盖了我国电信行业的核心技术密集型企业,比如华为、中兴、联想、普天、百度等企业。因此,本研究对于反映电信行业中技术竞争情报实施的先进经验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2份,回收21份,其中有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覆盖了所选择的所有对象。

2.2 调研内容

技术竞争情报支持和服务于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由不同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不同,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任务也不相同。如果能够发现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法的特征,则可以有效地指导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因此,笔者选择了技术创新过程为本次调研的主体结构,这有利于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和技术创新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如下阶段:

阶段一:技术创新战略制订。本阶段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前和将来存在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考虑来自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替代品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并在对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技术资源做出详细审计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阶段二:技术创新计划制订。本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中、长期战略进行分解,形成阶段性的技术创新任务安排,通常包括短、中、长期的项目组合以及项目的评价标准和执行计划。

阶段三:技术创新项目执行。技术创新项目执行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它包括四个子阶段:创意发展,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和商业化。本阶段根据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能力的调研结果,详细地设计待创新项目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进行开发。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试制和批量生产,并最终将其推向市场。

阶段四:技术创新总结。在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末期,对该阶段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结果进行审计,并对该阶段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

针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本调研包括Cti实施的基本情况和Cti方法使用情况两大方面,共包括以下五个主题: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更加注重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哪方面的功能。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分析工作中,对各个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

・影响是否选择某一种方法的因素。

・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的频率。

笔者希望通过将技术创新过程和以上的五个问题结合起来,深层次挖掘技术竞争情报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关联。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3.1.1 调研结果

・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调查,得出技术创新各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各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其次是技术创新计划制订和研究设计阶段,创意发展和技术创新总结这两个阶段的重视程度相当,而商业化阶段由于其任务的特殊性,最不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当然,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的重视程度虽然最高,但是仍然未达到3,也就是处于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之间。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整体工作来说,应该提升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技术创新各阶段技术竞争情报的工作内容。笔者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功能分为预测、评价和监测三种类型。根据调研,在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各种功能的重视程度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的预测功能;在技术创新计划制订和技术创新总结阶段最重视其评价的功能;而在其余4个阶段均最重视监测的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对技术竞争情报功能都处于比较重视(1.5―2.5之间)的程度,这与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一致性。

・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各个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笔者将技术竞争情报的分析对象分为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对各分析对象的关注程度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企业会密切关注所有的分析对象,其中,以企业自身和技术本身为关注的焦点,在技术创新计划制定和技术创新总结两个阶段同样最关注企业自身,在创意发展、研究设计和生产制造阶段会主要关注技术本身;其次是企业自身,对竞争对手和技术相关机构的关注程度基本相同,在商业化阶段会最为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说,对技术竞争情报各分析对象都处于比较关注(1.5―2.5之间)的程度。

3.1.2 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特征总结前述三个方面以技术竞争情报为纲,统计了Cti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纲,对Cti的实施进行总结,以实现将Cti的研究落实到技术创新过程中。

・技术创新战略制订阶段。企业在此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最高,并且最重视其预测功能。通过预测,判断技术发展方向、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研发动向等。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置于整个产业环境中来考虑,战略的制订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因此在这一阶段注重对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所有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技术创新计划制订阶段。企业在此阶段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技术创新战略制定阶段,但是,最重视其评价功能。通过评价,判断各种技术创新方案的前景,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及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等,以辅助进行创新方案和研发项目的优选。此阶段更加注重对企业自身和技术本身的分析,以谋求制订出符合本企业总体战略、技术能力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创新计划。

・技术创新项目执行阶段。企业在创意发展、研究设计和生产制造三个子阶段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并关注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监测功能。在这三个子阶段中更加注重对技术本身的分析,以求跟踪技术前沿,利用最先进、最有价值并且最适用的技术来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

・技术创新总结阶段。企业仍然最重视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评价功能。它主要评价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效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势等,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改进。因此,在这一阶段最重视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均未达到3,处于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之间,这与对技术竞争情报功能的关注程度和对各分析对象的重视程度呈现出一致性。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整体工作来说,应该提升对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调研所揭示的电信行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情报工作特征,可以用表2来进行归纳描述:

当然,以上关于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技术竞争情报需求特征描述仅是统计意义上的概括性描述。在实践中,技术竞争情报的预测、评价和监测三大功能贯穿了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竞争对手、技术相关机构、技术本身和企业自身这四个因素也会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3.2 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其分析

在多数企业均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竞争情报组织体系的时候,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是企业实施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各种分析方法使用情况的分析应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其单独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方法实施的影响因素、方法的使用频率和方法适用的不同阶段。

3.2.1 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方法实施的影响因素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方法的实施成本是影响方法选择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方法的适用性;其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当。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概都在2―3之间,差距较小,均属于比较影响的范畴。由此可以推断,企业进行方法选择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其中没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笔者所列出的四种因素之外,被调查者还给出了以下的几个因素,即收益预估、市场、技术能力和方法实施技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个因素实际上可以归纳为方法实施能力和方法预期收益两个因素。

3.2.2 方法的使用频率 图5显示了27种技术竞争情报方法在技术创新工作中使用的总频率,其计算方法为各方法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使用频率的总和。在此图中,实际使用频率=总频率/(14*7),其中,14是指样本量(企业数),7是指技术创新的阶段数。实际使用频率包括四个等级:经常使用――4;偶尔使用――2;很少使用――1;不使用――0。由于方法外延的不同以及技术创新各阶段任务的连续性和重叠性,某些方法可能适用于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根据统计结果,笔者选择了某一种方法使用频率为前三位的技术创新阶段予以描述,如表3所示(表中数目相同的表示该方法在所对应阶段的使用频率相同):

注:本表的意义举例: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在制订技术创新计划这一阶段使用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技术创新总结阶段,第三是研究设计阶段

图5和表3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技术竞争情报的各种方法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使用情况:第一,分析各种方法使用总体频率的差异,从中可以判断出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中使用的核心方法,比如以总频率125为界就可以筛选出使用频率处于前50%的14种分析方法;第二,判断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具体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第三,判断各种分析方法适用的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从而在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分析方法的功能。

影视业行业分析篇10

影视广告欣赏课程一般属于艺术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或者文学类的公选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广告欣赏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经典影视广告案例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影视广告中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思考影视广告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掌握影视广告创作中的一些关键元素。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欣赏,使学生能掌握独立地、正确地评价广告作品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广告作品分析其得与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文字评论,并提出自己的新创意。课程属于欣赏类、辅质的课程,但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帮助其在赏析优秀广告的基础上进行广告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为广告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面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各自的专业学习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也是陶冶性情、拓宽思路的好方式。课程虽然以欣赏为主,但是对学生仍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重在独立地评析某一广告作品的得失,要求学生注重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课后练习等形式增进学生对于影视广告相关理论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讲解心理学知识,展示相关案例。教学形式应当丰富多样,对重点词语和概念进行强调,并做好影像资料的放映准备。

二、案例项目教学法主要内容

案例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案例进行鉴赏、分析,获得该案例的主要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按照该案例进行相关项目的制作,制作环节包括临摹、仿制到独立创作。影视广告欣赏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有:信息、通讯类;金融、保险类;汽车及关联产品;房地产及其用品;家电、食品类;饮料(非酒精、酒精);药品与保健品、卫生用品;时尚商品;文化教育及关联用品、媒体;公用事务及服务、公益类影视广告欣赏。按照界域风格划分,典型的有:法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英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美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日本、韩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中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等。而按照广告节的精品广告来进行授课,又能划分出戛纳广告节、莫比广告节及广告饕餮之夜等。如何在这些教学信息中挑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案例项目教学,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教学问题。

三、案例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房地产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分析广告的拍摄手法、建筑动画案例和广告语。通过课堂欣赏、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从广告中体验到美感及制作流程然后进行作业布置、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后点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完成后,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自拟课题,进行房地产广告的制作:实地考察,分析该地产的优势特色,提炼该房地产的广告词,进行宣传海报、建筑动画的制作,进行实地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最终完成包括建筑动画、广告词语、宣传海报、视频广告等一系列项目化教学。

2.食品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如中秋月饼的影视广告,前期进行案例欣赏,重点在于产品的拍摄手段、拍摄角度、拍摄流程、解说词、色调等。在案例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欣赏,然后写出欣赏心得、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终还需要点评案例作业。项目化教学时,让学生多欣赏相关的案例视频,如当下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然后让学生挑选一种食品自拟课题,准备策划案、广告词、拍摄方案等,教师再进行拍摄指导,确定拍摄风格等。案例项目教学最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制作水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