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与开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3:33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1

关键词:灵山景区;规划;开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57-01

无锡灵山景区地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通过三期的建设,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

1无锡灵山景区的规划与开发特点

旅游景区规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景区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景区发展目标的创新过程。

(1)灵山景区规划的主题定位。

无锡灵山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随着灵山三期的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显现了佛祖的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槃;法代表了佛法,也是佛教的精髓,以灵山梵宫、梵宫广场、五印坛城等景观展现;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五印坛城的异构成新时期佛教奇观。

(2)灵山景区规划的目标定位。

无锡灵山景区倡导站在“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景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追求,因此将无锡灵山景区提高到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才具备实现目标的基础。灵山第一期工程灵山大佛,其释迦牟尼像的高度为世界之最,高达88米,让人叹为观止。第二期九龙灌浴为国内首创,将佛经记载佛陀的出生以动态喷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秋冬季节由于光线和水雾形成的彩虹,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期的基础之上,打造了世界级佛教会议中心梵宫。梵宫的高大和雄伟让人产生了肃然起敬之感,打破了人们对一般佛教只有寺庙建筑这一传统看法。

(3)灵山景区规划的市场与功能定位。

目前,无锡灵山景区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华东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无锡灵山景区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提供一个洗心礼佛的场所,围绕游客的需要,景区规划将游客的吃、住、行、游等包括其中。向广大游客展示佛文化,让更多的人认知了解佛教。在景区第三期工程中的灵山精舍(禅修文化中心),就是让大家更多的参与到其中。普通游客入住精舍后,每天都为其提供免费日常禅修活动。例如,早上有朝山,晚上有抄经或者坐禅。同时,灵山精舍的餐厅每天都为游客举行过堂仪式。培养游客专注、真诚的习惯,感恩、惜福的情怀,给身心一段宁静。2灵山景区的开发前景

2.1加强对灵山景区开发的管理

旅游景区的管理是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灵山风景区的开发需要以已有的规划为指导,建立明确的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还原明确的开发行政主体,建立行政意义上开发管理机构,杜绝由于管理不明,行政混乱带来的资源浪费。随着景区的开发,大量的资源投入,资金投入,难免会带来资金的滥用挪用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强化管理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有针对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强化开发管理。景区的开发是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这就需要对管理人员和干部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特别是强化开发过程中景区整体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管理人员任职的考核,人员的素质提高可以提高景区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2提高灵山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

目前,灵山风景区已经开发到三期,初步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显现了佛祖的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槃;法是代表了佛法,也是佛教的精髓,以灵山梵宫、梵宫广场、五印坛城等景观展现;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三大景观。如此多的景观,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整合,只是任其粗放的发展,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经营形态。提高景区内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便势在必行。在设计旅游路线时,可以以佛、法、僧三个方面作为三条旅游主线,三条主线以不同的方法形态表现出来,不仅比单一的一条主线更加丰富,而且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游客的吸引力也更加大。由于景区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各个景点间的距离也或长或短,如果不能对景点路线进行优化整合,游客的行走距离也会拉长,造成疲惫,使得很多景点的建设开发成为摆设。良好的整合,可以使得景区的开发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景区的吸引力也可以得到放大。

2.3展开景区周边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随着政府及商业投入的加大,灵山风景区的面积在扩大,景区周边更多的区域将被融入景区中进行开发,目前,景区的整体规划是向南发展,那么在规划中就需要对景区向南至太湖沿岸这片地区进行整体环境的调查与评估,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环境,根据地形地貌所展开的开发才能够是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江南风情,佛国风貌。在对周边环境调查时可主要调查以下几类:(1)地区的自然风貌,这项调查旨在保留历史形成的自然风貌,避免开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破坏,这些自然风貌的保留无疑为景区增添一大特色,完整的自然风貌也更能为大众所接受。(2)地区的人文风俗,灵山地处江南腹地,自古为鱼米富庶之地,当地百姓有许多民俗特产保留至今,如三鲜混沌、梅花糕、方糕、酒酿圆子等,这些都是可以为景区开发所吸纳的,增加景区风物的同时,也提高了周围居民的收入。(3)地区的基础建设,从景区向南的这一片地区需要由政府征收,由景区进行开发,这片地区的已有建筑拆迁,已有道路网的建设延长,都需要一个系统的调查和规划。只有对景区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评估后,景区的开发建设才能够顺利进行。

2.4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对策

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必然会给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人们更多的只是注意到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灵山三期的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景区的布局进一步的拉开了,但是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光靠景点的支撑是不足的,在不断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同时,也需要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景点对人的吸引力是短暂的,而文化对人的吸引力则是持久的,发展弘扬相关的宗教文化能够增加景区的内涵,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化而了解景区,从而产生旅游的动机,这样才能够实现客源的稳定与增长。同时对于灵山的开发,不能采取粗放式的管理,需要强化生态意识,尊重自然环境,更多的将周围居民参与进来,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并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对于游客,这样的景区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5围绕灵山景区佛教圣地的影响力开发相关产品,形成产业链

灵山景区依托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景区特色活动,以及一批有景区特色的产品,通过这些活动和产品,提升了景区的整体竞争力,但是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才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正确方向,围绕市场需求开发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目前,灵山食品已经开发了包括素饼、月饼、喜庆糕点、豆制品四大系列上千个品种,但是产品的口味较为单一,较为清淡,无法适应北方人的口味,从而难以进入北方市场。当前,灵山景区开发了特色的地产项目——印象剑桥,介于灵山独有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宗教文化氛围,景区完全可以开发相关的旅游地产,比如,度假别墅,佛教禅所等等,这样既提高景区人气,同时加快景区的建设,增加了收入。灵山旅游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在景区亦有相关的纪念品出售,但是纪念品的形式比较一般,与其他景区出售的纪念品没什么两样,灵山景区更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灵山的景点,如九龙灌浴、五印坛城、灵山大照壁等都可以作为素材融入纪念品中,生产如景点座钟、铁板画、磁吸照片等产品,体现出灵山的与众不同,更可以使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2

[关键词]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旅游人才价值链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一、加快培养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1.对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的迅猛需求是大趋势。在旅游活动的各要素中,“游、娱”是核心,景区正是以提供“游、娱”两个基本功能为主的特定空间,景区产品在目的地整体产品构成中居于中心地位,游客对其他要素的需求基本上都属于派生性需求。我国各旅游目的地已开始并会陆续将竞争转移到景区产品的提供上来,当前各地旅游规划及开发如火如荼进行便是明证。我国各景区普遍面临着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以尽快适应市场变化的机遇与挑战,这便产生了对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景区企业化运作的普遍实行与景区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客观上也需要我国各旅游院系要着手培养、储备大批此类人才。笔者认为,所谓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是指具备较强的旅游开发意识和能力,遵循旅游开发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从事相关开发活动,又能灵活高效处理景区管理主要事务的中高级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2.落实并深化我国景区规划与开发主题思想的必然要求。景区规划不会年年进行,即使规划完成,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条件和问题也更为具体、复杂和灵活,需要景区管理者很强的旅游市场开拓意识和才能;面对景区核心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弱化,管理者只进行简单的维护性管理远远不够,立足资源本色,开发市场对路产品,这是管理过程中时刻需要注意的问题;景区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氛围管理,为游客带来更高的体验质量,而这亦需要很强的创新开发精神等。另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专业规划还需要与旅游发展规划相互协调。造就大量能深刻领会本景区乃至本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意图又具有较强创新力的开发型管理人才,才能真正落实并深化景区甚至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的主题思想。

3.培养足够数量的景区开发型专业管理人才并使之充实到实际岗位上去,使景区行业尽快实现“大换血”,是提高我国景区乃至旅游地开发及管理整体水平的必备前提。

另外,目前我国本、专科旅游专业人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涉外饭店和旅游社两大部门,却往往忽视了发展学生到景区就业。景区吸纳学生就业的现实及潜在空间大而要求也较高,加快培养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是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杂而无序,进入景区行业就业的门槛低甚至无任何限制,这种现状及外部环境无疑制约着对到景区从业抱有良好愿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介入。除此之外,当前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还着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上不够重视或存在偏差。当前我国各旅游院系大多只将“景区开发与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看待,而不是具相对独立性的一种专业,应该说这是制约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增长的根源之一。笔者通过对湖北、江西两省主要旅游院系学生就业导向的随机调查结果的研讨分析发现:多数学生对到景区、管理就业的意识差,认为景区管理就是充当收取门票的角色,或只做一些疏导游客、保证清洁卫生文明等基本工作,它专业性不强而价值不大等,故选择的比例很小(如表所示)。实际上,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我国各地存在这种意识的学生不在少数,显然这与相关旅游院系在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方面不重视或存在偏差关系颇大。各旅游院系对景区类人才培养源头上重视不足,期望毕业生来重视就勉为其难了。

湖北、江西两省旅游院校(系)毕业生行业选择意向调查结果

(备注:数据包含了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的情况;其中饭店业包括餐饮业)

2.当前我国旅游开发及规划人才培养定位狭窄造成此类人才供给不足。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的一项前期准备工作。在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规划通则》中,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两大层次,其中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又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次[4]。目前我国的旅游规划及开发人才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上,研究生层次所做的旅游规划正从以旅游发展规划为主转向以旅游区规划为主,即旅游规划大多是“精英层”来完成,而他们有意愿在景区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又为数极少,因此规划成果往往要先由专业知识有所欠缺的现有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反刍”才能较好地消化,即规划转化为实际效益的过程较慢。因此,当前我国旅游开发及规划人才培养定位狭窄,直接导致各地景区开发型管理优秀人才的不足甚至空白。

三、对策建议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现实需要的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协调并进才能得以实现,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1.宜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直接定位于本科专业层次并广泛铺开。景区开发型管理优秀人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出的人才除具备较强的景区规划、开发与管理技能外,还需要有较为的旅游开发意识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因此定位在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专科层次不适宜,也不是等到研究生阶段,而应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我国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景区开发及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其深远意义是通过解决这一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可使与旅游产业链相对应的旅游人才价值链紧密铰合,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我国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特别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为培养景区开发型管理复合人才,须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化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尤其是要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须将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等规划设计类科目也作为主干课程的一部分来设置;景区的深入开发与管理需要在把握市场潜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有效展示特色地域文化,因此还应开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创造学、文化学、广告学等,以增强人文功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对未来环境的适应力等。

3.多层次多途径培养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结合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要求,应首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其中都蕴涵着旅游院系或师资力量如何与相关景区及其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结合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增强实效性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

(1)重视景区开发与管理双师型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对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是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开阔的知识和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够从事旅游实证研究的能力,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师资的要求尤为如此。为体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首先需重视擅长“知行结合”的双师型人才的引入与培养。他们将带来景区开发或管理经验的“活知识”,这对于开启学生思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大有裨益。有条件的院系,还应与旅游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著名景区之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增进往来,甚至选派优秀教师走出国门考察交流,其学成之果应创造性地运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及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

(2)与旅游管理部门或优秀景区企业合作办学。应为学生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尤其重视与优秀旅游景区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使其在校期间就应开始涉足一些景区的实际开发与管理工作。深圳华侨城与暨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成功结合即为典范。

4.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及分级评定制度改革。在资格认证和等级评定中,应同时重视对“景区开发”和“景区管理”两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考察,以适应规范化管理我国景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3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鸭溪;旅游开发;生态平衡

图文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1、1区位概况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汉中市南郑县西南部,大巴山西段米仓山腹地。公园西达南郑县边界,与宁强县相邻,东至黄洋河东沟,北起白杨坪,南至冷坝南部梁脊,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现有居民7600多人。

1、2旅游资源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由西流河大峡谷、巴山松原始森林、石马山石林、中华龙山、冷坝草甸、红山云海、安汉垦区、黄洋河等景点组成。特殊的地质地貌使群峰、深壑、溪流、碧潭、山涧、峡谷和盆地相互交融,时而开阔,时而狭窄,十分秀美。景区的土壤环境、大气、地面水质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达到5万个以上,是陕西省最大最好的天然氧吧。该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现代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景观为主,集山景、林景、石景、水景为一体。公园共规划为四大景区,现已探明的景点多达160余处。

1、3景观分区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共划分为黎坪、石马山、黄杨河、冷坝四大景区。黎坪景区以巴山松原始森林、黎坪垦区管理局旧址,巴山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和蜿蜒的西流河为主要景观;黎坪国家森林公园鸭溪景观规划设计的基地就位于黎坪景区的黎坪坝子。

黎坪坝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充沛,就像是万山丛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片安居乐业的极好所在。几十户农户散居其间,到处都是竹篱瓦舍、小桥流水的场景,一片美丽恬静的田园风光。

2、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鸭溪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1景观生态学理论

简单来说,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对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过程的科学。它通过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可以指导设计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态系统更安全的景观,可成为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而且对农业开发、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鸭溪景观规划的目的是充分保护基地自然景观的特色和质量,修复现有的生态破坏,创造顺畅的游览网络,建设优美的游览坏境,满足人们对观赏自然美景的渴求。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鸭溪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使得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增加鸭溪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可操作性。

2、2鸭溪生态肌理研究

2、2、1溪谷

由于鸭溪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因而其溪谷组成也多种多样,来自洪水的沉积物(沙、砾石、卵石等),和山林及湿地的有机质等组成了多变的河道。河漫滩的土壤构成和植物分布也是多样的,因此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的考察研究。

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哪些区域的生态是脆弱的,哪些地方是漫水区,哪些地方是汛期漫水区等。这样有利于我们景观节点的安全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保持河流的生态平衡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寻求到确切的科学依据。

2、2、2地表径流系数

旅游开发可能导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到达鸭溪的地表径流变化。基地现有的农业开发模式已使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多,景区建设将会加速恶化这一状况,也会使鸭溪的洪峰流量和频率增加。其后果将是水患增加、堤岸破坏和动植物栖息地的退化,进而会影响到鸭溪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科学而合理的景观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对开发建设可能引起的鸭溪径流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研究,在这个准确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地表径流系数(如表1)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并应用于指导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才能使规划和建设活动对基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表1)

2、2、3土地利用对坡度要求

为了防止对基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避免建成景观构筑物的潜在危险,我们必须寻求坡度与基地规划利用之间最佳的相互匹配的关系。坡地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景区规划建设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鸭溪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酒店的建设基址、交通的组织,景观节点的建设布局和形态等。必须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

(表2)

最低,包括减少水土流失,不打破原有自然景观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等。并进一步修复已有的生态破坏,如河道坍塌,农垦过度。

因此,基地的自然环境和坡度现状,及规划建设物所要求的合理坡度对整个规划设计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鸭溪景观规划设计基地各项利用活动而言,我们必须知道用于酒店建筑、停车场、车行道、景观步道、草地等建设的最适宜的坡度。(如表2)

2、2、4溪谷开发与生态平衡

鸭溪两侧的平缓坡地是流域内排水系统的汇水区,而坡地的农业开发使得60%以上的降水都形成了地表径流,从而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1、坡地对流水侵蚀的抵抗力减弱,土壤被侵蚀,2、河道沉积,加重了河道的排洪压力,3、部分堤段存在坍塌的威胁,4、水质恶化,河道生态遭破坏。

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我们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鸭溪两岸的整改方案。这些整改措施包括:1、对鸭溪两侧耕地进行相应的改造,树木、草地和农作物相间种植,2、取缔部分耕地,改造为林地和草地,3、田园区相应地方补充植被,4、加固部分危险堤段。

2、3规划设计分析

2、3、1功能分区

根据黎坪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要求,游览与生产和服务与生活的多方面之间的联系,需要从景区发展的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合理利用基地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居民与游客的多种需求。我们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了各种功能系统,既突出了各功能区特点,又注意了整体的协调性,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鸭溪景观规划共分成四个区:(1)田园区;(2)林园区;(3)家园区;(4)庭园区。四个功能区与鸭溪及自然的山、林互相贯通,彼此呼应。(如图1)

(图1)

在四类功能区的划分上,我们综合考虑了园区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特色、交通现状和旅游设施现有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为了合理组织游览线路,引导游客行为和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推进,特将规划区划分为“一脉、两片、三组团”的游览空间结构布局。

其中,鸭溪成为贯穿整个景区的主脉络,林园与田园为游览片区,家园与庭园为综合服务片区。在片区内部依据景观特色和游览主题,按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游览与服务的需要,划分为田园风光、林园魅影和酒店服务三个不同的功能组团,组团之间彼此独立,同时又通过景区内部的生态系统循环、景观节点序列以及游览路线组织使其紧密贯通。

2、3、2交通规划

景区主干道是指与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车行道相连接的,供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使用和服务于游客游览、后勤服务的机动车道。规划基地现有车行道两条,分别为森林公园车行道(连接到综合服务区和各旅游区),和居民用车行道,宽度均为5米,为泊油路面和土路。因此,对于主干道的工作,我们只需完善标示、修整土路和调整绿化。

景区次干道指从主干道延伸到景区的道路,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和贯通各功能区,创造方便、舒适的交通条件,我们规划建设的次干道宽3米,为水泥路面。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地形复杂、影响自然景观和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在此我们采取了最为精简的方式设置次干道,将酒店区和田园区分别与主干道相连。这样既避开了地形的问题,同时有效的维持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并在路面下和空中以自然的方式为动物的迁徙提供了生态廊道。

游览步道主要是起到各个景点之间的连接作用,游览步道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游览的舒适度和游览的效果,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影响到景区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对游览步道的规划采取了随形就势,开合有序的方式。道宽为1.2—1.5米,路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块石、卵石进行自然铺砌,沿途适当位置设置园椅,供游客休息、观景。当游览步道坡度大于12度时,适宜随坡筑成台阶;当游步道纵坡大于25度时,我们采取每隔25—30米设一休息平台的方式缓解疲劳。规划设计的游览步道,将景区内各主要景点串联起来,在不破坏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走回头路,同时使道路本身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

2、3、3鸭溪防洪规划

由于过度农垦,鸭溪河道及河岸在旅游规划建设之前就已存在诸多的生态破坏问题,因此,我们此次的景观规划设计除了不能加重这种趋势之外,还应当借此契机,为生态的恢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1)恢复过度开垦地原有的自然植被,以减少雨期径流和防止土壤侵蚀;(2)疏浚河道,清除障碍物,种植水生植物,结合景观需求和河道状况拓宽水面,(3)为保持河道的自然性和加强安全性,只在需要加固堤岸和防止坍塌的区段进行少量硬化,其余部分堤段利用植物等软质景观加强水土保持性能;(4)将涉及安全性的景观节点和道路设置在汛期漫水区之外的安全位置。

2、3、4酒店区总体景观规划

基地自然景观的稳定性取决于自然景观对开发建设和游客活动干扰的抗性,以及干扰之后的自我恢复能力。每一个景观单元都有着自己的内部稳定性,而基地自然景观的整体稳定性则反映在每个景观单元中各物质的比例上。一旦这种合理的比例被破坏,景观的整体稳定性便不复存在。比如道路和景观平台的建设,由于没有光合作用有效消蚀照射的阳光,其温度和湿度会迅速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这一单元系统的稳定性。当单元系统稳定性被过多破坏时,就会对景观的整体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鸭溪景观规划基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规划的结构与功能,运用分区分点分析与综合考虑的方法能深化研究的内容,使结论更具逻辑性和准确性,进而使规划设计方案本身更具有(图2)

科学性。通过规划结构解析、规划功能评价、场地生态系统的内部逻辑分析的方法,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景观结构与功能和生态安全三者之间关系的一般性原理,依据这些原理为鸭溪景观规划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使得居民和游客与动植物和谐共生,场地旅游开发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规划成果成为可能。(如图2)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4

关键词:预景,景观规划,效益评估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stheapplicationprocessofscenarioinlandscapeplanningprojectwhiletakingthelandscapeplanningofChaoZhouwaterSupplyprojectasanexampleandillustratessixstepsforscenario:1)clarifytheprecondition,2)identifytheessentialfactorsthataffectplanning,3)analyzethepossibilityofsinglefactor,4)proposeseveralscenarioapproaches,5)providebenefitevaluationforeachscenarioapproach,6)feedbackandsolutions;achieveaconclusionthatscenarioisaefficientwayforlandscapeplanning.

Keywords:Scenario,landscapeplan,benefit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区域景观发展的过程往往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发展的目标与趋势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解释和答案,往往具有多种方向与途径。由此,现代景观规划的目标早已不仅仅是描绘未来景观风貌的美丽蓝图,更要为区域景观发展政策的确立提供参考,为景观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发展过程作出预测。本文通过预景规划方法在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景观规划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探索其作为一种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1、预景的概念与内涵

预景(Scenario)一词源于戏剧艺术,韦氏新版大学词典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戏剧作品的情节或概要(theplotoroutlineofadramaticwork),二是分镜头的情节编写和事件安排(thewrittenplotandarrangementofincidentsofamotionpicture),三是一系列行动或事件的概要或规划(anoutlineorplanofaprojectedseriesofactionsorevents)(Landau,2001)。从决策论的角度来看,预景(Scenario)是决策者对未来所期待的状态的描述和相关的系列事件,并由这些事件确定将现状导向未来的目标(Veeneklaas等,1995)。

预景研究方法最早应用于企业的发展决策过程(刘滨谊、王玲,2007)。在企业做出决策之前,设计几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并依次评估各种可能性下的结果与效益。企业决策者们在这个过程中展开充分客观的讨论,使最终的企业发展决策更具弹性。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有效地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欧美生态和景观规划师们将预景研究方法用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区域与环境管理的规划实践中(Georgantzas等,1995)。随后,预景研究方法也用于探讨不同发展需求下景观规划的保护与开发战略(俞孔坚,1996)。

2、景观规划的途径——预景规划方法

作为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之一,预景规划方法是通过分析影响未来的最不确定因素和最具影响驱动力的特征、作用力来了解未来的一种规划方法。

预景规划方法在景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按照以下六步进行:(1)确定预景规划前提;(2)明确影响规划的关键要素;(3)分析单一影响要素的可能性;(4)提出预景规划方案;(5)对各预景方案进行效益评估;(6)反馈与决策。

3、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景观规划过程

本文以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景观规划实践为例,详细阐述预景规划方法在景观规划项目中的应用过程。

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城西街道古美村旁,处于韩江两溪口的江东洲首部,占地36.33公顷。景观规划范围包括西溪右岸土坝区、西溪右岸生产服务区、江东洲办公区、东溪左岸,以及东、西溪与江东洲之间的两座水工建筑群。预景规划方法在本次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确定预景规划前提

本次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花园式的水利风景园区。因此,景观规划需保证园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花园式办公园区的基本要求。通过参考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北京植物园等城市近郊区环境品质优良的公园和景区,将高峰日使用者人均绿地面积约300-320平方米,确定为本次规划人均绿地面积的最低要求,作为预景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

通过对场地现状的景观格局、功能布局、道路交通、景观品质、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对整个场地的功能布局进行梳理,规划江东洲综合办公区作为主要办公与高品质接待区,西溪右岸生产服务区作为辅助办公、职工宿舍和普通接待区,西溪右岸土坝区和东溪左岸作为景观提升区域,作为预景规划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如图1)。

图1规划功能分区图

明确影响规划的关键要素

本次规划中影响场地发展的要素主要有建筑规模、人口容量、环境品质、经济造价、管理政策五项。其中,人口容量、建筑规模和经济造价三者呈正相关关系,建筑规模又与环境品质呈负相关关系,即人口容量越大,建筑规模越大,经济造价越高,环境品质越差。可见,建筑规模、人口容量、环境品质、经济造价几个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可以选择人口容量为代表,作为影响规划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人口容量与管理政策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则选取管理政策作为影响规划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分析单一影响要素的可能性

人口容量与管理政策两个要素直接影响着区域未来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三种可能:一是人口达到编制满员、二是人口达到场地人均绿地率要求的上限、三是人口在编制满员与场地上限之间。管理政策的的变化有两种可能情况:一是保持园区封闭式管理政策,二是采取适度开放的管理政策。

提出预景规划方案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区规划,特点

abstract:asacitytourismscenicspot,mustwanttoprovidevisitorswithacompletesetofinfrastructure.Butblindlybuildvarioustourismservicefacilities,significantlychangetheoriginalnaturalorculturallandscape,leadtoseriousurbanizationscenicspot.especiallysomeartificialattractionsandservicefacilitiesconstruction,andthescenicarealandscapeinharmonysexisverypoor,whichwillgivethecityscenicspotalargeimpactonbusiness.thispaperintroducedtheurbantourismscenicareaplanning.

Keywords:thecityplanning,scenicspotplanning,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规划原则

1.1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两相兼顾的原则

从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使活动于其间的公众真正享有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同时注重自然水域、自然植被等生态资源的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避免简单粗率的破坏性开发,构建新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合理建造人文景观,并融汇多种地方民居建筑风格,形成了城市和谐统一富有韵律的风格。

1.2标志性与地方性结合的原则

袂花江生态走廊作为市区最重要的生态走廊,具调蓄该区地表水,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对市区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为此,应充分展示现代城市风貌与茂名粤西地方特色,塑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空间使袂花江田园风光景区成为二十一世纪茂名秀美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1.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收的原则

在合理开发、适度经营、推动茂名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以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城市景区规划特点

2.1目的地规划

城市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景区规划的综合规划。

2.2目标性规划

城市景区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景区规划时就要做好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设定发展的指标,并且这个指标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我们从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昆明,由于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呈贡等周边地区了。

2.3景区的保障平衡性

就是要我们确定景区需求特征、旅游吸引物类规划、景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同等级、类型与区位的度假区具有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游客市场,确定游客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度假旅游产品是度假区成功的前提。就如南京的夫子庙,景区内有了许多吸引游客的物类特征。同时我们还要提出城市景区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政策、融资、管理等保障体系。

3、景区规划结构

景区规划应从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景区的建设和管理。面状层次:主要针对景区内不同地段的特征,确定合理的景观分区与空间布局,建立全面的分区控制体系,以生态敏感性和活动适宜性为依据,从资源保护、景观控制、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配套设施、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对景区从面状层次进行系统控制。线状层次:结合景区具体资源分布,以游览组织为主线,对文化主题挖掘、景点游赏内容、服务设施体系、道路交通组织等从线状层次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引导,强化游览景观序列,做到有始有终、有重点、有主次、有高潮。点状层次:主要对景点分别采取保护、恢复、改造、完善等处理手法,对现有的人工设施采取清理、改造、整治、拆除等办法,对规划的设施点采取“五定”――定位、定性、定量、定形、定质的综合调控手段,实现景区的点状层次控制。

4、城市旅游景区运行规划

在进行城市旅游景点规划时,我们要关注的规划因子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4.1利益因子

现在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门“商业”,盈利自然也就是发展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赢利并不一定是旅游景区的主要职能,同时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一定是旅游区的重要职能。另外,旅游区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和受教育的机会,改善地区形象和提高地区知名度,或作为发展经济的催化因素等。就我国而言,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同时旅游业又是我国经济重要来源,因此在单个项目的开发建设中,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为此,旅游区的开发活动除了一般的规划论证之外,还需要进行投资估算和效益预测。

4.2旅游景区的主体结构

我们都知道在旅游业中,旅游景区中的特色物类决定了旅游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的强弱。而另一方面,旅游线路又联系了旅游项目及相关服务设施,使旅游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同时,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是旅游景区的必要支撑,也是旅游消费结构中的主体它是不可或缺的物类。除此之外,像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等其它体系也是旅游景区主体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4.3城市旅游景区的管理

旅游区发展后就要进入管理部位,以达到它的最好的经营要求体系。

5、旅游规划中的城市旅游景区规划

我们从“旅游规划”参考书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它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相当于一个总称,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它是一个小范围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我们所清楚的意识,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意思也就是我们本文所说的城市旅游景区规划主要就是从上面三个尺度的微观,中观尺度考虑。

城市旅游规划我们的规划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规划设计员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5.1景区有利完善规划体系

景区规划的范围是完整的,只有全面覆盖的景区规划,才有可能实现总体规划理念在景区内的“无缝闭合”。

5.2景区规划在内容上是完整的。景区是一个设施复杂而体系综合的区域,具有自身系统的复杂性、完整性与关联性。因此,在景区内,即使不需进行建设的地方同样要进行规划:对不需进行建设的区域,要区分是不能进行人工建设的禁止建设区域还是暂时不需进行建设以后有可能建设的区域。对前者,规划应根据不同的性质与品质,落实不同等级与类型的不可建设区域具体保护边界,以便采取不同的保护、培育措施,控制人类各种行为的不利影响。这种保护、培育与非建设破坏行为的控制,不能照搬控制建设的城市规划体系内容,而必须建立适应风景名胜区特点的景区规划控制体系。对于近期不需建设、远期有可能建设的区域以及需要进行各项设施建设的重点地段,要引入城市规划体系的控制内容,给定项目建设条件,建立准入机制,以利景区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

6、景区规划管理的标准化、人性化、精细化、文化性

所谓标准化,旅游景区建设的标准化不像饭店标准化那么好推广,国际上对饭店就是五个星级,最后要突破五星级像迪拜的酒店自称七星级酒店,但不管怎么说,星级饭店的评定规范是国际推行的,很容易执行。而景区的标准化问题是比较难的,很多东西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要达到国际水平,比如卫生间厕所有星级厕所的评定标准,这些要达到国际水平。解说水平要达到国际水平,导游是全程服务人员,但他们的水平不足以讲解一个景区,一个景区的讲解人员是很了不起的,应该是专家级的。比如文物单位,像华山的地质地貌、文化用一般的导游肯定比专家差了很多,国外构建导游员是服务人员,而讲解员是专家级的人员,所以国家旅游局下一步考虑要把这个建立起来,我考虑的是导游人员和讲解人员的地位不一样,服务功能也是不一样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都是知道的。所谓人性化,景区和管理要重视人性化的需求,提供人性的服务,给游客以舒适、宜人之感,体现人本性的关怀,如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无障碍服务体系的建立,安全服务体系的建立。此外,还要根据游客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特点来合理布局景区的各种设施,比如游客等待设施、休息设施等。这些东西都是下一步应该深化的,相当于景观管理在不断的深入,从很粗的管理慢慢走向精细化和人性化,各种服务设施也应该人性化。

7、结语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6

abstract:lightcontentofminingundertheframework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annotbesustainabledevelopmentissues.thispaperusestheconceptofheritageprotection,"sustainability"ofthebasicconceptofacommonplanningstrategytobuildascenicarea..

关键词:风景区;文脉;永续性;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

Keywords:ScenicSpotarea;Context;sustainability;planningStrategy

中国古代就很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断。例如儒道思想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天人是相通的。道家主张的是“道法自然”,即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释迦思想可总结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些思想传至至今,我们深知地域文化传承与风景区开发有着密切关系。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越来越看不清楚“文化和金钱哪个该传承”,“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在当今倡导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如何寻找合适的规划策略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常规风景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汤老师的资料和自身理解,我简单总结为一下几点:

1、重经济利益,忽视景观资源自身重要性

大部分风景区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开发的核心价值观在于短期能不能取得较大收益,而这些就导致大部分景区形成模式化、盲目规划形成一个短期你呢个取得收益的商业景区,造成了景区高价值原生资源的破坏,造成长远利益的毁灭性流逝。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重表面文章,忽视风景核心区的核心内容――文脉地脉传承

无论任何一处地方,它都有着自身的文脉与地脉,而文脉与地脉的传承问题更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风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提升,对风景区的审美要求就不仅仅在于景区原本所具有的自然景观,而要求在审美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熏陶、教育,触摸历史,聆听文化、陶冶情操。在我们规划过程中真正地域文化精髓的挖掘还做不到位,因为我们规划价值核心,即是摸索风景名胜区传承表达核心。

3、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不可持续发展

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问题,发展的主流则在于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风景区开发,但往往生态优先、保护环境仅仅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空号,建设行为更是开山头,断水流,丝毫没有估计植物、动物甚至是景区内的一粒沙子,一滴晨露所具有的特殊含义。

总之,目前风景区开发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依旧驾驭与自然之上,无情的侵略整个动物界、植物界、非生物,而可持续发展观念依旧是专家、学者报告中的专用名词!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质

1、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是保护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对风景资源定义为“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可见,风景资源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而风景资源既是脆弱的,又是有经济利益的。而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导致高强度的开发,这就必然的会对脆弱、稀缺资源造成损害,而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经受不起任何破坏的。所以景源的保护是规划中的重重之重。

2、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将风景资源自身演化作为风景区持续发展的动力

风景名胜区规划以保护为核心,并不意味着规划就只是保护,更不等于维持现状。风景区规划,既不是造景点,也并非单纯保护景点,而应该是促进景观资源的合理演化,保持景源的生命力。有了生命力,景区的发展才真正有希望。

3、风景名胜区开发的重点是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风景规划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也好,促进景源的延续发展也好,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的问题。人类已经意识到任何开发都是对原有自然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人类而言或许是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是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破坏。所不同的只是破坏程度是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极限,就是保护与规划能够协调到的底线。

三、风景区开发基本策略

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准则强调:现代人类是可以、也必须对遗产有新的贡献的。只要承认遗产是历史累积的,就应该承认现代人类的某项具有特定的人文、科学意义的作品可能会成为遗产的新的组成部分而向未来传递,而且永远不会停止。“永续性”准则强调在不损失遗产在生存的“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的信息的前提下,对这些“信息”增添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要素,达到“演进的真实性”,从而使今天的信息可以通过景源而传递到未来。

在此,我将“永续性”策略引入风景区规划中,主要体现一下几点:

1、规划核心――文脉的“永续性”

没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风景。并且其对地域文化的发展植下了根基,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又反过来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以致循环螺旋上升发展。一旦把握住了风景名胜区文脉这条主线,我们也就找到了我们规划的核心

要对文化进行传承与表达,我们必须搞清楚风景名胜区及我们自身滋生的文化土壤,以评判我们的规划价值核心,从而摸索风景名胜区传承表达核心即规划核心。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应以局部的自然状态的损失,换取当地经济结构和居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使其长远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起共生的关系,是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从而提出开发的生态性策略:尊重并融入生态大背景、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反映生态主题的建设、景观生态原则、人文生态原则、工程生态原则。

2、意境的“永续性”

中国哲学对风景区的描述中“境由心生,谓之心境;境中有意,谓之意境”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因而风景区可还原性建设的基本站点就在意境打造,而非粗枝烂叶的符号堆积。

旅游作为目前风景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具有丰富内涵。规划部门应充分发掘旅游的内涵,避免粗浅的开发景源。规划工作应该从整个风景区典型景观特征、人文历史资料以及游览过程可能涉及到的科普知识中提取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让游客经历一次震撼心灵的“心路历程”。

3、人性化“永续性”

提出人性化策略:活动设计的人性化、(有良好的活动内容设计,以做好旅游的宣传)场景设计的人性化(人性化设计不单单从宏观上考虑更重要的是不忽略微观上的内容,也就是说须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从场景中每一个角落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配套服务设施的人性化等等。只有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才可能有故事,才可能有内涵,才可能使文化永远流传。

四、结论

在风景区规划中,保护不能忽略和阻断资源的演化进程从而导致资源活力的退化。必须坚持可持续的保护策略,顺应景观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风景规划的核心并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有助于规划者根据风景区具体情况做出兼顾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决策。只有抓住景源的“永续性”,风景区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才有可能被建设成为活力持久、资源保护与自身发展相协调的良性系统,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丙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2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7

在“大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调整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含了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开发。规划与开发对生态旅游景区意义非凡,是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探讨的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人力、物力基础,而是通过事实论证获得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

一、生态旅游景区市场定位

首先,在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旅游景区不仅有日益庞大的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基础,还有政府的强有力的生态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其未来发展趋势不可小视。此外,生态旅游景区的附带生态产业开发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生态旅游依托于我国丰富的微观旅游资源,在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景区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会严重影响景区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例如,一个不具备强大旅游客源吸引力的小型生态旅游景区,如果确定为接待国外游客的市场定位,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因此,游客市场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和专业市场,而国内市场又可以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各旅游景区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游客目标市场,并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套装,方可抓住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旅游业是现代大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成熟、最具市场活力的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区不仅具有生态天赋,还经常是极具精神禀赋之地。文化旅游有类似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以在最有效的时间让游客触摸到自己最轻柔和最乐于联想的地方。因此,生态旅游不可摒弃其文化属性,反而需要通过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来促进生态旅游。通过对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多角度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例如,长白山地区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之一,也是满族和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息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人文与生态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因此,在该地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可以基于这种文化优势,在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上持续发力,通过节庆旅游、农家旅游、旅游商品、旅游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

三、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得以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景区开展生态旅游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开发之初,就需要建立生态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目标、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好现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游客保留一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天然场所。

具体而言,首先要严格落实功能分区制度,对景区内的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生态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其次是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例如对景区内的稀有植物进行严格管理,严禁游客采摘、挖掘和移植。最后,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掌握生态环境特征与演变规律,以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四、积极筹集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资金

充足资金支持也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要条件,景区规划与开发单位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投入。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例如,有条件的景区可以申请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其次是探索旅游设施建设筹资方式的多元化,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例如可以采取项目特许权、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最后是加强生态旅游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生态理念接触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重点开展酒店、餐饮、基础设施、娱乐健身项目、生态旅游商品方面的招商力度,提高景区的开发与包装水平。

五、结语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8

水利风景区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建造各种水利工程时,因其独特的工程理念或特性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是以水环境为载体依托水利工程而建,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景区的发展必然就要受到水环境的制约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制约。

2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了提高内部员工收入水平、壮大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等,开始尝试开展水利旅游,水利工程的价值功能开始产生变化。为了能科学开发、合理规划、有效保护水利资源,2001年7月水利部在综合事业局设立办公室,并宣布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2004年5月8日更全面的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8月1日出台了行业规范《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区按其景观的功能、环境质量、功能大小、文化和科学文化价值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部级、省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截至2014年9月16日,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658处。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工作滞后

许多景区重申报、轻管理,拿到“水利风景区”称号只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评上后,不按规定对景区进行规划或盲目规划,浪费了不少水资源。还有一些景区在规划时没有从长远考虑,忽略了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景区建设完成后才逐渐发现问题,往往这时已很难弥补。

3.2执法主体不明

水利风景资源大多分布跨度较大,各地方为了追求利益,都采用自己的管理手段进行经营,造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景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景区挂有多种牌子,景区的经营管理受多个部门的干预,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3景区缺乏特色

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规划时没有深入考虑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导致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相同,尤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大多模仿已有的景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性。级别相同的景区,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开发规模可能也不相同,导致了同级别景区之间质量的差异。

3.4水环境遭受污染

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起步较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未对景区资源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没有对景区管理进行监管,没有考虑到景区的长期发展,导致对水利风景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4建议与对策

4.1科学合理规划

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规划的前提条件。规划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开发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不要刻意模仿已有景区的模式,要从长远考虑,高起点,有特色。相关水利部门可以在竣工验收时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在规划水利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利工程周围设施的绿化、美化问题。

4.2确保水环境质量

在开发前要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建设时必须要把水利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监管力度,全面保障水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保护水源、维护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在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宁可降低经济利益,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3强化动态监督机制

为保障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部级以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检查力度。为避免有些景区只拿称号不建设或盲目开发违规建设,要组织定期复查。对于申报成功的景区设定管理有效期,并建立退出机制。在有效期内,可采取不定期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升降级考核。在原则性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景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取消风景区称号。

4.4景区规划融入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传播与发扬水文化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融入水文化可以打造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品味与特色,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水文化蕴含的内涵是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风俗与文化,把握好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4.5创新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思路与发展观念,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打造精品景区。

4.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决定景区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仅要求人员高素质,还需对相关专业知识足够了解,既懂经营还会服务。引进后可以每年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学习与景区发展有关的前沿知识。

4.7拓展融资渠道

景区的建设可以吸纳社会其他行业的力量,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使投资更加多元化,加快景区的建设进度,丰富景区的开发项目,既达到共赢的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语

由于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初期开发建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早期成立的景区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各项措施的完善,近几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愈发规范,管理更加合理。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景区项目缺乏创新、同级别景区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水利风景区要想长久且全面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徐言兰文改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9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概念解析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关于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外国家公园等概念区别如表1所示。

森林公园处于城市规划区之中,森林公园周边或内部存在城市建设区。故尔,引入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的概念。

2森林公园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自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关森林公园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发展,主要集中在定性概念、定级分类、开发建设对策、规划设计案例介绍等方面,而在总体规划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张杰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程序分为调研、准备、规划编制、收集反馈意见及提高四个阶段,但仍然局限于由林场转制建成森林公园的传统做法,规划深度介于总体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周世杰等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技术方案框架》中明确提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深度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水平,从而模糊了总体规划的法律权威性。

在现行的技术标准层面,原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工作深度大致介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之间,在规划内容上缺乏对规划对象定界、定性的原则性规定和方法论指引,而部分专项规划的工作要求又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层次所需的深度。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森林公园在用地构成、资源特征、功能重心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总体规划的层面,结合案例实证,提出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合理的内容框架,可为同类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总体指引,并有利于理顺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优化发展空间。

3、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

3.1规划背景

(1)边界的不确定性。《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将甘井子区与旅顺口区之间的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建立森林公园,以达到保护该区域生态绿地的目的。鉴于规划区边界的不确定性,项目组需要进行充分的现场踏勘,依法对森林公园规划区进行合理的勘界。

(2)对象的复杂性。大连市西部森林公园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涉及甘井子、旅顺口两个行政区的八个街道,其中还括金龙寺、西郊公园两个相对独立的森林公园。另外,在规划区域内还包括了旅顺南路软件园等一些较大的开发项目。跨越行政范围、公园内部层次混乱、内部开发项目数量较多等问题,使得规划对象具有复杂性。

(3)资源的重要性。

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境属千山山脉向西南的延伸段,为渤海和黄海之间丘陵起伏的半岛地形,山水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具备很好的自然生态基础。除了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内还包括了宗教建筑、动植物旅游区,休闲运动度假区,“农家乐”等生态农业旅游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2规划内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建设总体定位、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植被保育与景观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分期建设与经营管理规划。

在上面的规划内容框架下,为妥善处理规划背景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规划目标,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合理勘界、总体布局、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

3.2.1公园范围的合理勘界―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利益博弈

森林公园合理边界的勘定过程,实际上是整体生态利益(大连市域生态安全)与部分经济利益(各区、街道土地开发建设)之间的博弈过程。近十年来,大连市域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西拓北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导致大量林地与农用地丧失,西部森林公园地区也面临同样的威胁。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了解现状―现场踏勘―初步标界―论证调整―审批定界”的技术路线,经过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方磋商和协调,最后确定了森林公园边界控制线,力求在“多赢”的模式下实现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战略目标。

3.2.2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的基础

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特别强调“先保护、后开发”的规划理念和工作逻辑,首先制定资源保护规划,以此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地海拔高度、山体坡度、景观资源特点、植被现状、周边环境状况等要素,参照国标GB/t《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及其开发建设条件标准(草案)》的有关规定,并依据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评价要素、评价因子及分值、权重。在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按价值高低实行分级保护。根据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将规划区内10大景点分区确定为3个保护等级。不同保护等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与开放建设活动方式见表2.

3.2.3功能分区与布局―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将整个森林公园划分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两个层次,即在中心管理服务区统一管理的框架下,根据资源特色设置若干个景区。

但是,针对当前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用地主体复杂性,解决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利益矛盾,规划根据统一规划、分片建设、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划分为片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现状的行政划分和用地权属,将森林公园用地共分为7个片区,各片区均设有管理中心;第二层次按自然资源条件、景区主题要求、建设目标及其周边情况等划分功能区;第三层次即在片区中划分若干个特色景区。

以往的规划手法强调森林公园管理的整体性,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但不易协调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在大连西部森林公园规划中,既考虑了森林公园的统一管理,又根据用地权属在各片区分设管理中心,给予各片区一定的自。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显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3.2.4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由于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直接影响森林旅游的效益,而旅游收入的多少又直接影响森林公园资源保育的投入水平。因此,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旅游开发建设的内容对保证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规划应从建设、营销、管理多个层面入手,强化当地森林旅游的特色,体现森林保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重目标。

(1)建设层面:要按片区分析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内容,从位置、规模、景观构思等方面予以论证和界定;用特色游览线路串连各景区景点;以多种类型的游览项目组织游人的游憩活动。

(2)营销层面:从当地森林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定位、旅游宣传口号、形象设计和宣传策划等方面入手,凸显西部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农家乐”、“滑雪温泉”、“山险、水清、谷幽、林秀”等森林旅游资源特色。

(3)管理层面:遵循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区规划和总体布局在空间上落实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结构,并通过游客规模控制保证资源管理的质量。

4、结束语

对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相关案例的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国情,提高可操作性,实现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规划程序和技术路线方面,重视规划过程的因果反馈机制,强调在森林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强调针对现状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提高规划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景区规划与开发篇10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使用兼容性;城乡规划

abstract:withthemodernizationprogress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scenicconstructionhasbecometheimportantindicatorofmanymajorurbanandruraldevelopment,butinthescenicareaplanning,weoftenencounterthetechnicalproblemssuchaslandusecompatibility.inthispaper,underthebackgroundoftheurbanandruralplanning,itrelatestotheunderstandingofthescenicplanninganddevelopment,andputsforwardsomesolvingmeasuresforthelandusecompatibilityinthescenicarea,hopingtobeabletoeffectivelyimprovethescenicareaplanningmanagement.

Keywords:scenicareaplanning;landusecompatibility;urbanandrural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风景名胜区简称为风景区,一般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备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按照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有两种分类,即部级和省级。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我国的部级风景名胜区。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风景名胜的规划建设发展历程十分漫长,但是真正带有现代元素的风景名胜区开始得较晚,最早设置是在上个世纪初,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兴盛。30多年来,国家先后公布的部级风景名胜区有208处,其中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有22处,另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698处。

2.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依据

每一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城乡规划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十分重要技术指导文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以保护国土的优美景观和文化遗产为出发点,去发掘和观赏风景名胜资源本身的个性与价值,为广大人民群众造就清幽秀美的休闲娱乐环境,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的促进各地区科学技术、文化建设、社会经济等的发展。

3.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使用兼容性问题

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指不同土地,利用性质在同一土地中共处的可能性,反映的是同一块城市土地中多种性质综合利用的相容程度;(2)指同一土地,利用性质的多种选择与置换的可能性,反映的是土地利用性质的灵活性还有周围环境对该土地利用性质的约束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使用兼容性是已有的规划环境条件对自由土地的使用情况的相容与否的表现。因此,土地使用兼容性的衡量标准主要表现为周围环境可以承受的物质活动的容量和土地利用给周边环境造成的潜在压力。通常来说,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土地使用兼容性一般表现为第一种,即同一片土地上不同使用性质共存的情况。

在我国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元素的风景名胜区中,大部分是以草地、耕地、园地、林地、水域作为首要载体,如梯田、草原、水景、湿地等自然风景游览胜地。众所周知,我国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的建设历史悠久,除了那些在荒凉的沙漠戈壁、寒冷的冰雪高原、浩瀚的海洋等条件恶劣的区域之外,大多数的风景名胜区与人们的休养生息息息相关。游览设施很少独立存在,主要以就近的城市、县乡、林场、村庄等人类居住点用地为依托。

据统计发现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有大部分独立于乡镇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而存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中常出现风景游赏用地增加,而水域、耕地、林园地面积相应减少,游览设施增加但居民生活用地基本不变化的现象。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土地使用兼容性的不完善已经成为规划人员经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可见探讨与完善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兼容性的有关规范,对于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的落实,其重要性与作用是巨大的。

4.城乡规划背景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意义

我国于07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并在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城乡规划工作的管理,城乡空间格局也得到了很好的协调,人们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后国家又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完善,于2011年颁布并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而制定的覆盖城乡规划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是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科学合理集约节约地管理利用土地资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颁布与实施,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及《土地管理法》相互衔接,为城乡全区域的所有土地的统一管理和分类提供了依据保证。另外,其作为我国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根本标准,为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5.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使用兼容性解决方法

风景名胜区与城乡居民点有很大的区别,后者主要以建筑物为主,风景名胜区以保护观赏为主,建设用地以游览设施用地为主,在对景区进行改造建设时不会改变景观本身的面貌。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划与管理工作,可从以下方面改善:

5.1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土地使用兼容性并没有明确的决策标准,使得规划和管理者较难作出科学有效的判断,而且带来一些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要深化和完善规划程序的有关内容及技术,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地使用兼容性评判标准,进一步对决策标准进行量化评价。5.3风景名胜区土地规划使用性质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该地的实际使用目的,还要考虑该地使用功能的依附性质,也就是本质性质及附加性质。比如山峰在被植被覆盖时,就会产生生态、季相、森林景观,成为风景游赏用地吸引众多的游客,但林地是其本质性质;梯田一般来说唯有在耕耘的季节才会呈现壮观的梯田风光,此时才能形成的风景游览用地而吸引众多的游客,那么耕地就是其本质性质;还有一些低地存在水时就会有各类水相景观,从而能成为风景游赏用地吸引众多的游客,那么水域就是其本质性质。

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对接,取消风景游赏类用地类别,将风景游赏用地根据其本质属性,划入其他相应的用地分类中,在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分区将对应的范围划为风景游赏类功能区;或将风景游赏用地按照其本质属性补充分类,对应统计。

5.2城市的发展一直都在变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也在逐渐进步,规划本身不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符以及不实际之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就要顺应时势,依据这些变动而作出对应的有效的规划措施,要对土地使用的变动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记录,定期对规划用地结构以及相关的设施需求进行检验核实。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土地使用兼容规划与整编的工作经验,也可以为下一次的规划调整提供完善的数据。这是一个长久且持续的动态管理过程,要求相关的规划与管理工作人员投入较大的精力与时间。要确实做好这一项如此复杂、长久、细致的工作,现有的规划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数目都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增加。

6.结语

在我国城乡规划现有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作为我国城乡土地规划的基本技术标准,现已经颁布并逐渐落实。当然,为了更好的给广大人民群众造就清幽秀美的休闲娱乐环境,并且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好的对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各地区科学技术、文化建设、社会经济等的发展,我们更加期待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专业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得到及时的修订与颁发,以便适应如今风景名胜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雯,严杰.土地使用兼容性之弹性控制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2]孔孝云,刘小钊.关于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