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4:05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1

【关键词】互联网+;三农问题;电子商务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利用互联网的资源,结合行业优点,提高运营效率。中国传统的三农问题亦可结合互联网的资源共享,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实质:要解决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长。本论文首先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三农问题,并浅析互联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性对策。

二、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1.小农为本位的经营方式。茂名市的农业主要是以家庭独立分散经营为主,农业家庭生产分散,农作物种植面积小,总产量低,使其规模细小。而且,这种家庭式的生产,造成了农户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十分薄弱的。

2.产品缺乏品牌的竞争性。由于缺乏一个强大的品牌作为支撑,农户很难获得一个稳定的市场,对于农产品的价格没有话语权,对市场的依赖性强。缺乏品牌更意味着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合理市场的规划。缺乏了龙头企业的农业,所以也只能依靠市场而不能扩大市场乃至开发市场。

3.农村市场信息化体系的不完善。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信息系统,需要将互联网联通,将市场信息延伸使之到县、市,甚至于省。农户缺乏与外面市场的沟通联系。市场信息的不完善,会带来很多的损失,也会失去很多的机会。

4.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民一味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农村土地和水资源污染加深,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随地乱扔垃圾、排放生活污水,生活的环境不再是绿水青山,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包围农村。

5.“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民单靠种植或贩卖农产品,收入较低,无法支付医疗、教育和养老等一系列高额的费用。因而,大量青壮年农民选择离乡奔赴大城市务工,使农村存在大量的“老人+小孩”的家庭生活形态,为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三、创新性对策

1.政府+电商企业+农户

(1)政府积极招商引资,除了传统的企业,更加要借力互联网+,让更多的电商企业进驻高州根子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2)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电商企业投资农业,逐步加强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统一标准,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的生产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无公害化。

2.互联网+电商企业+品牌

(1)村委会培训农民如何在工商局注册商标,政府开通绿色通道,减去不必要的手续,方便农户注册商标。

(2)村委会通过口头或书籍宣传无公害水果、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相关机构免手续费,为农户办理无公害水果和绿色食品的认证。

(3)政府出资与相关广告公司协商,免费农户的农产品拍摄广告,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渠道宣传,形成强大的广告攻势,提高知名度。

3.互联网+政府+网络建设

(1)政府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尽快完善农村的网络设施,加大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解决农村网络信号差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出现。

(2)中央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同时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

4.互联网+农户+环保

(1)当地农科所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向农户宣传各项农产品种植知识,开设免费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

(2)政府出资出力,与农科院共同大力探究生态农业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开发环保的农业技术,研发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药残留。倡导和辅助农民开展生态农业。

(3)政府出台有关农业环保法律,明文规定使用化肥与农药的种类和剂量,培养农民环保意识。

5.互联网+农户+社会问题

由政府牵头,电商企业组团,深入农村家庭积极宣传“互联网+”创业和就业前景,鼓励青壮年返乡创业或就业。其次,政府与电商企业沟通与合作,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福利水平,稳定青壮年农民。发展“互联网+农业”的产业模式,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带来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巨大的经济收益,促使青壮年返乡。这既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

四、建议

1.完善机制,加大加强对农民的电商培训

除了加快农村网络的普及,加大政府的补贴资金,在这些硬件与软件的设施都做m织外,政府仍需从技术入手,政府应大力投入资金聘请大量专业人士,下乡培训农民们,使其能够自主开展电商业务

2.与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大学生帮扶团体

政府应与名牌农业大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条件,攻克农产品种植、加工等环节的难关,将相关技术广泛推广应用。政府组织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定期的下乡指导农民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帮助农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仅增加农民们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农业向科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五、致谢

在论文撰写中,多谢罗太生老师、苏立新老师等人对我细心地辅导。在此,对他们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2

关键词乡镇水管站;三农;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富民强县、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互助县各级党委政府立足县情,紧紧抓住农村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松,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乡镇水管站,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乡镇水管站在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好与否,直接关系着今后加快互助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和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1互助县乡镇水管站在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部分乡(镇)水管站条件差,尤其是办公、住宿、交通等条件很差,且人员少,开展服务三农工作顾此失彼,亟待改善。二是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快速、稳步推进。三是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资金缺口大,解决三农问题单靠收取的水费难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及时维修与养护,影响着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造成了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四是由于乡(镇)站人员属双重领导,全县多数乡镇水管站中至少有1名水利职工常年担任乡政府安排驻村工作,使得人员本来已经非常紧缺的水利管理人员更加紧张,严重影响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是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中“两工”的取消,部分地区村社管理趋于瘫痪,灌溉时无人巡渠,维修时无人派工,由村社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无人管护,导致工程设施的偷盗案件逐年上升,水毁工程频繁发生,维修、抢修资金明显加大,使互助县的县、乡两级管理的难度加大,任务加重,供水的保证率随之下降,虽然有“一事一议”的措施,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2对策

2.1确立乡级水管站的性质与职能

乡级水管站目前在分工范围内担负着水利管理、水行政事务、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乡村供水、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职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1-2]。水管站开展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尤其当今水利工程建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水利专业性要求不断增强,在乡级水事务管理工作中需建设一支会管理、懂科技、专业性较强的队伍。乡镇水管站作为县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和乡镇政府的水事务管理单位,其在整个乡级水事务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乡级水管站的许多公益性工作,很难由其他单位机构或组织替代。特别根据互助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乡镇水利管理部门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和管理职能,可能会造成水利工程管理力量的削弱,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整个水利事业中的重要性失衡,从而影响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明确乡级水管站的管理性质和职能,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2.2理顺渠道,保障乡级水管单位经费

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的制约,全县水利工程分布零散,点多、面广,给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加上管理人员少,管理经费、工程维护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工程运行不畅、效益发挥不佳等。因此,应将水管单位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适量增加编制。在财政支付政策上给予倾斜,除在职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外,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经费应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应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2.3建立水利管理工作法制化体系

由于乡镇水管站执法程度不一样,水利管理的法制化体系尚未形成。今后,人大、政府管理部门应从水利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以现行水法为依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用水单位和公民规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用水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开展水资源与灌溉用水收费等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水管工作早日走上法制化轨道。

2.4大胆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大胆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包则包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把调拨机制引入到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促进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有效解决农民种“责任田”与用“大锅水”的矛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3]。

2.5深入开展水费计收改革

针对目前水费标准低、征收难度大的实际,在遵循补偿成本、节约用水、微利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制定水价。在核实的同时,对乡(镇)水管职工实行“三包三挂钩”,即包水利灌溉、包水费征收、包工程维护管理;并将任务完成好坏与工作岗位、工资及补贴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水管站领导实行层层分片包干制,与乡(镇)水管站职工同甘共苦,及时协调处理收费中的各类矛盾,为水费的收缴工作扫清障碍。同时转变观念,制定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搞好优质服务,确保农田适时灌溉。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水费计收水平。

2.6开展多种经营,补充经费来源

目前乡(镇)水管站有限的水费根本无法解决工程维修、改善办公条件、职工福利等所需资金。因此,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是乡(镇)水管站解决经费困难的一种好办法。但目前乡镇站开展综合经营还缺少政策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如让乡镇水管站利用库、渠水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开发水能资源,采取集资、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开发水资源,发展水电产业,推进小水电代燃料亮点工程建设。还可利用水土资源和设备场地优势发展养殖业、中药材种植、旅游开发及服务业等。通过多种经营,不断壮大及促进水管事业的快速发展。

2.7加强队伍建设

乡级水管站的工作面对农民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行业形象[4]。因此,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使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提高职工素质。乡级站职工不仅要有水事务管理的能力,而且还要有维修管护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的专业能力。因此,水务部门在合理选配乡级水管工作人员的同时,应不定期、分类型地培训乡镇水管人员,以提高其综合能力。三是配备能力强的乡级水管站负责人。一个乡镇的水利工作能不能搞好,领导者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应配强配好乡级水管站领导,为不断开拓新的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3结语

总之,根据当前互助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乡镇水管站对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水利工程持续发挥效益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认真分析,深入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经营机制,调动广大水管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4参考文献

[1]贺永生,苏冠群.乡水管站建设的几点体会[J].地下水,1991,13(4):247-248.

[2]肖昌平.浅谈乡镇水利管理站的改革[J].湖南水利水电,2008(6):90-91.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9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生活逐渐向小康社会发展。虽然从整体上看,农村的经济形势呈均匀向上状态,但是从细节上看,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受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中隐藏着多种隐患,给农民更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三农问题概要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模式,对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生事业中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将三农问题置于我国主要发展内容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认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即可,这种认知度不仅忽视了三农问题的本质,而且缺乏远见,难以满足农村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农民的整体地位虽然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在很多事情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包括农村户口问题、农村政策问题等,这不仅给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利,而且难以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国民经济更快进步。

2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

2.1重视三农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也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为了更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将其置于主要工作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民经济进步的需要。随着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各行业不断进步,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有效改革,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更好促进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度,包括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结构、农民权益等内容,由于每种问题的涉及范围较广,而且隐患较多,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树立长期的解决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患,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2落实三农政策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虽然逐渐凸显,但是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不利。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项政策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相关政策严格执行,致使在农民层面,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以及乱罚款等问题,侵犯了农民的正常权益。因此,基于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对三农政策进行完善,细化相关条例,加强对有关人员执行过程的监督,对各类收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三农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处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确保三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进步、促进农村的更好发展。

2.3提高农民地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种权益也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农民依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取消某些歧视性政策,清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并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农民地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3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完善相关三农政策,从长远的角度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整体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这样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4

“三农”;农业产业化;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analysison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Huayantown——investigationReportofSocietypracticeinthesummer

LiFeng(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roblemsof“agriculc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concerned.ByadvertisementandinvestigationinHuayantown,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ountryandhowtoputintopracticeofthepliciesrelatedto“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knownindepth.thispaperputs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measuresforresolving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

[Keywords]:“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cure;innovationoflandsystem;surpluslaborforceinthecountryside;fullemployment;Huayantown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4年暑期“三下乡”,笔者作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进行“三农”政策的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笔者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华岩镇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1华岩镇(中梁山街道)概况

1.1地理位置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东,重庆市主城区西部近郊,东、南与大渡口区相连,西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北与沙坪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区接界。境内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B区。辖区面积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8亩。

1.2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业常住人口城乡总户数

14个8个24701人29153户

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非农业常住人口

101个115个67339人

(表一)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

33.29亿元12553718元3150元8287元33.98%

工农业总收入财政税收招商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农转非人数

32.58亿元5956万元2.23亿元107528万元7942人

(表二)

注:表一、二均为2004年初统计数据(2003年的情况)由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整个华岩镇农业常住人口为24701人,总人口为92040人,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为26.837%。由表二中数据可以知道,华岩镇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287元,两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为163.079%。

2华岩镇“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在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我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华岩的广大群众非常关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政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正如宣传现场的一位老大爷对我们说的:“感谢上面(中央)对我们农民的关心,也感谢你们重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我们送来了‘三农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一些!”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在宣传“三农”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些问卷调查。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华岩镇,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华岩镇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华岩镇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3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4)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2)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恢复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农会),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的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3.4引导农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发展乡镇企业,就要涉及到一个征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华岩镇是存在着的,而且还比较激烈)。然而,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朋友好不容易才分到了土地,现在又要从他们手中拿走,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可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加的好?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都在怀疑,都不敢过分的相信,也就不敢轻易地放弃手中的土地。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做大量的工作,通过宣传,引导他们,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发展乡镇企业的好处多多,将会对他们更有利,他们的日子将会过的更好。

3.5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2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运作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1)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2)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3)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5

为此,2004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三农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具体包括:减免农业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失地农民;保护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加大农村贫困、特困人口扶贫力度;加快农业金融、保险和财政扶持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等等。

上述大政方针,应该说是立足于新的农村经济社会形势下作出的思考结论,对于稳定农村形势、推动农村改革、寻找农业经济以至整体国民经济提速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上述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状况的思路没有脱离“授农以鱼”的思想框架。

无论是减免或取消农业税、农村扶贫、通过财政等一系列政策手段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还是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失地农民,总体上都属于一种侧重于在经济利益上给予农民合适补偿的思路,没有从建立农业经济的良性自我发展机制、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实力的重点出发。

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多亿元,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补助总额达到120亿元。国家还补贴化肥企业12亿元以上。

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各方面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比2003年增加300亿元,增幅为近年之最。

同时中央决定,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截止2005年1月底,除山东、云南、河北、新疆、甘肃几个省区之外,其他25个省市区都已经宣布取消了农业税。2004年通过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给农民减轻负担达294亿元。

在这样的工作和改革思路下,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综合政策杠杆,侧重于把资源和政策简单注入农村经济,虽然确实在客观上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投入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积极效果,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样的思路并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

只有按照“授农以渔”的大智慧,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农村改革措施,全面调动农村、城市、政府乃至全社会的积极性,培养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转换农村经营机制,才可以从制度上寻求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康庄大道。

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状况整体呈现出一种保守型的消极应对的思路,没有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新的历史规律出发,在三农问题上贯彻一种进攻型和创新型的政策思路。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执行一种高积累的、以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和巨大奉献为前提的。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多年的今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在以其超低的成本支撑着城市经济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思路,也属于对于历史形成的工农、城乡关系的一种调整和平衡。这样的政策,本身正反映出工业之对于农业、社会之对于农村、城市之对于乡村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和利益的不对称。

综观目前中央在三农业问题采取的种种政策,因为农村基层政府“白条”、“三乱”等行为增加农民负担的问题日益尖锐,所以有了后来的“减轻农民负担”、“减免或取消农业税”;因为农村普遍出现看病难、农民没钱看病等严重的人道问题,所以有了后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因为城市大量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所以有了后来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因为城市房产开发大量占用耕地以及征用土地补偿中出现对农民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待遇,所以有了后来的“保护失地农民”。

种种事实表明,正是因为农村社会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的下降、话语权利的减弱和经济份额的削减,面对城市经济、体制、政府、资本等强势力量,农村逐步演变成为极度的弱者,其合法权益在生产、消费、劳动、财产权利等各个领域受到全面的侵占。

所以,目前政府的政策措施虽然有必要围绕上述三农利益受到侵占的各领域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寻找产生上述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从而以一种进攻型的政策姿态有针对性的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产生三农问题的种种病根。

否则,如果继续坐视造成三农问题的种种体制和社会根源存在、滋长,那么即使可以把目前暴露出来各方面问题予以遏止,但是仅仅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将无法应对弊病百出、挑战频仍的城乡经济格局、三农体制缺陷和产权多元经济在未来给予三农领域的压力。

三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状况仍然侧重于从外部推动,而没有认真研究采取从农村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入手,开展农村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创新。

目前,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这样一种局面很容易让我们把眼光集中于从外部不断给农村、农业输血,于是一种类似工业经济改革初期“减税让利”、“简政放权”的“松绑型”的农村“新政”应运而生,但无形中忽视了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历史证明,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可以根本发挥作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历史阶段的一种特定的系统命题,需要同时从外部和内部思考根本解决之道。比方一个病人,如果身上的刀口还在流血,那么即使输入再多的血液最终对他的健康还是无济于事,最佳的方法是在输血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寻找伤口、寻求根本止血之道。而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就是这样的止血之道和造血之道。

四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状况仍然偏重于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府主导的领域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手段,推动资源、资金、政策、技术向农村、农业的倾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在效率和公平的原则下实现最优化配置,需要高效廉洁的政府公共服务环境,需要完善的外部法制环境,也需要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

目前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农村改革,其实质是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对于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农村和全社会之间进行重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因此解决三农业问题必须同时采取市场的、行政的和法律的综合手段,积极调动国家集体个人各方面积极性,调动城乡双方面积极性,调动国有、集体、民营、“三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资源自发、有序的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五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状况的政策研究出发点还不能够很好的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没有真正挖掘涉及新的历史时期下农村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新的生产关系创新实践。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而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举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肇始于七十年代末期在农业大省安徽率先发起的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安徽省委根据面对的困难,作出了“借地种麦”的决定。在这项政策鼓励下,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农民秘密达成了包产到户的协定。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这种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要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到15年以上,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政策、对策,真正从根本上涉及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的,所占比重并不大,其中大量属于资源转移型的政策措施,而不是体制转型性质的制度变革。真正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还是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而这一切的源泉,还是来自广大农民的创造力和基本实践。只有从我们身边的农村、农业中的新生事物中,从农民兄弟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中,我们才可以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变革之路。

思考三农问题解决之道,我们首先必须认识解决三农业问题的本质任务和历史目标: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目标:促进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社会与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以市场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推动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可持续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格局,以农村经济的新跨越为国民经济加速。版权所有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6

金融;农村;农业;农民

1.“三农”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令人心寒。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参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2.从金融角度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扶持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邮政储蓄组织的资金,大部分应通过政策性金融反哺“三农”。由于邮政储蓄的存款大部分来自县以下,主要是农村,这部分资金应通过政策性金融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提高其支农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进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适当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这样才能吸纳较多的资金,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不能解决农民的小康问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以下弊端:一是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没有资金投入搞科研,即使有科研机构研究出新的技术,推广也困难;三是难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现在农民的生产往往是生产出产品找不到市场,虽然有公司加农户这样的模式,但毕竟多了一个环节。当市场出现变化时,要么是公司不讲信用,要么是农户不讲信用;四是不利于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主要原因是难于有稳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原料来源,一家一户的农户来生产,要么是质量难于保证,要么是数量难于保证。上述的四个问题,都是在市场经济中生产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即使金融的改革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也没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吸纳较多的资金。硬性地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也只是没有多大效益的投入,最终又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因此,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的再承包,使土地集中在懂经营的农业企业家手中,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大生产。农民既得到一定土地承包费,又可以干其他的副业,可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生产率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7

一、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二、金融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一)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二)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三)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8

〔关键词〕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C91269;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2-0105-05

一、对“三农”问题的初步辨析

通常意义上讲,“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然而,与农业、农村、农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一样,它们各自产生和面对的问题也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三农”问题表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中产生总的“三农”问题。现实中因为混淆了“三农”问题的表象和实质,使其说起来似乎清晰明了,分析起来却总是扑朔迷离,解决起来仍感无从下手。所以,辨析清楚“三农”问题就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保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最古老的问题是农业问题。近代,以马寅初、晏阳初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探索、求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并给出了教育农民成“新民”〔2〕、从乡土社会出发全面认识和解决农村问题〔3〕等答案。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首次把土地权利完整地给了农民,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后,通过新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2003年,中共中央将这三个在历史上各自独立的问题合并成一个总纲性的问题——“三农”问题,首次写入工作报告。

然而,迄今为止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三农”的某一方面甚或某一方面的某个局部,较少有人将“三农”问题整体上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系统而抽象的研究。

党的十报告指出:一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四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由此可知,“三农”问题实际上包含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农业的战略地位和生产目的究竟是什么?2.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3.农民的权利载体和实现途径究竟是什么?4.制约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瓶颈和破除瓶颈的关键是什么?从而,“三农”问题就是:制度桎梏和生产要素流失,导致农业稳定增长、农民自由发展、农村不断进步的目标不能兼顾,制约了农业生产力发展。

二、“三农”问题的历史沿革

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因此,文章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农业问题为主线,将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分为四个阶段,以此展开对“三农”问题历史沿革的分析。

1.探索期(1949-1979年)

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急需发展却又不得不应对国家安全挑战,于是,优先发展以基础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家的战略抉择。这样,以农业为代表的非优先发展产业、以农村为代表的非优先发展地区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优先产业、优先地区发展的需要,其实现途径就是通过以农支工,人为地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实现了工业初步积累的快速完成。另外,在建国之初,社会主义建设虽有苏联的经验可供借鉴,但中国还要靠自己,因此,最初的12年,土地制度变化的频率高、幅度大、方式多〔4〕。在此期间,国家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农业生产力遭到重大破坏,农业和农村举步维艰。到了1970年代后期,各种因素累加的结果是: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极其脆弱,农产品供给能力极其低下,农产品短缺程度极其严重,农业生产很难取得突破,国家也因此面临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2.改革期(1980-1985年)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以安徽小岗村民的改革抉择为利剑,斩断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制度绳索,并在英明领导的宽容和支持下取得了成功。于是,党和政府顺应群众的改革意愿,肯定群众的改革经验,引导群众的创新精神,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颁布第二个“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985年和1986年又连续颁布“一号文件”支持农村改革。

“五个一号文件”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极大地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农业生产力,农业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期。这五年,农业产值由1979年的1270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2564亿元,实现了翻番;受土地承包制推广的影响,在1980年代的前四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大幅提升;农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由1979年的1336元增加到1985年的3976元,翻了15番;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首次于1981年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82年得以继续超过,除了1990年因特殊事件影响导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被动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外,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年。

这五年,农业的主题是改革和发展。国家对“三农”采取了鼓励改革、总结经验、理论肯定、制度稳固、政策强化的工作模式,以鼓励基层创新激发了农民的改革热情,以制度创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以政策强化增强了农民的信心,以因势利导的工作方法创造了“三农”发展的奇迹。

3.发展期(1986-2003年)

1984年,国家启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继而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点转向工业和城市。从国家战略层面讲,农业发展进入了自我发展、放任发展的阶段。1986-2003这18年,国家没有再就“三农”问题下发过“一号文件”。

1979-1984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30%;1985年之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逐步缩小,且呈现明显的不可逆的下降趋势(1990年除外),由近2844%逐步下降到1993年代的20%以下(2010年更是下降到101%);与此同步的是,除了1990年的非正常表现外,1985年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长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这一时期农村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有两个:一是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二是产生了前所未有规模的农民工在东西南北之间流动。由此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耕地被大量撂荒,农业生产资源被大量浪费;二是青壮年农民绝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村失去了活力;三是农村管理(社会化管理、党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教育管理等)名存实亡,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民、农村三个问题首次同时出现并交集成了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三农”问题。

4.调整期(2004年-现在)

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接下来的八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连续下发了八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带来了2004-2012年粮食生产的九连增。然而,从统计数据看,尽管粮食连续增产、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农业直补政策得到落实,农业收入增速却更不如以前,其中原因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这9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党和政府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则是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并未切实启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也缺乏一以贯之的宏大思路和决策,从而“三农”问题更加胶着和难解。

三、历史给我们提供的认识“三农”问题的维度

回顾建国60多年来的农业实践,我们就能找到认识“三农”问题的5个维度:

1.“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交织而成的问题包,不是单个问题的简单汇总。

首先,农业连接着农村和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是农村的支柱产业,几乎是农村生产活动的全部,农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村的发展程度。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就是农民。在1986年之前,农民的就业、财富来源、幸福依托就是农业。对农业的认识,一是其地位,二是其目的。就其地位,农业具有战略和产业双重属性;就其目的而言,与其属性密切相连。

我国农业的战略定位一直非常清晰,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然而,农业的产业定位一直缺失。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农产品的商品属性,逐步放开了几乎所有农产品的市场。但是,制度设计仍从战略上考虑农业问题,解决农业问题,而不是把农业作为和工商业、服务业一样的产业。农业一旦平稳发展,经济关注点就转向了其他产业,如1986-2003年;农业一旦出了问题,经济政策转向出台“一号文件”来支持,这样政策引导下的农业波动成为必然。规律却是:各产业的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任何一个产业的过分落后都会反过来妨碍甚至损害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害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农业稳定只是发展农业的基本要求,农业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发展最终会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转化成国家的战略资源。

另外,农民问题是最为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同样,农村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解决“三农”问题却不得不直面应对,可以说,农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支撑点。

2.农民问题需要多维度评估和解决,而不仅是农民增收和充分就业问题。

首先,农民权利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农民追求和实现其权利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长期以来,对农民的关心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民增收。然而,农民现在开始关心并追求:(1)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自留地的财产化及依法被保护;(2)农民工与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城市购房和安居权利、自由迁徙权利、自己及儿女受教育权利、享受公共资源和服务的权利、参与所在城市及社区管理的权利;(3)参与城乡一体化设计及进程的权利;(4)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利;(5)得到社会公平对待的权利;(6)能够与政府、其他团体平等谈判的权利。

其次,农民能否充分就业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着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定。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上,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达到极限,农民只有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城乡一体化进程还可能伴随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地权利的让渡。然而,多数城市对农民工就业设置了重重障碍,农民工还不得不与每年新增的700多万大学生竞争就业机会。同时,与就业相伴的居住困难、社会保障缺位、就业不稳定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农民工。

3.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制度创新,而不仅仅是形象变新。

首先,新农村建设关乎着2020年是否能够顺利地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城市经济和沿海经济经过一轮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调整期,其自身的发展潜力在重新挖掘和孕育中,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在战略上挖掘新的可保证我国以不低于8%的年均增长速度持续增长20年的经济增长极。那么,这一战略着力点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新农村建设上。

其次,新农村建设是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的对农业、农村、农民全部问题的挖掘和解决办法的综合。新农村建设之“新”,实质上应该是制度创新,而不仅仅是农村形象变新。通过制度创新,变制度成本为制度资本,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速这一进程。

再次,新农村建设启动的着力点是对农村进行重新定位。可以从五个维度对农村进行重新定位:相对于城市,农村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一极;从国家整体认识,农村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关键一极;从国家战略来认识,农村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增长点;以历史的观点看,农村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符号价值的村落、墓葬、寺庙、牌坊、古代农业工程等是不可替代的鲜活的文化载体;从人类的自我发展来展望,农村是人类文明最终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4.“三农”问题是个长期的问题,必须持续重视,统筹谋划,分步解决。

首先,“三农”问题解决得好与坏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影响革命的成败,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系着建设的成败。“三农”问题恰恰不是一下集中爆发出来,而是逐个爆发、逐渐积累的。如果我们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三农”问题就不会复杂化,就会比较容易解决。反之,若小问题累积成大问题,个别问题累积成全局问题、“三农”问题累积成国家问题,解决起来将事倍功半。

其次,现在的“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复杂。不可否认,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快速发展中也同样累积了一些不能不正视的风险,如:土地污染,环境恶化,食品违法行为猖獗,农村管理废弛,农村萧条,人才流失,分散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大资本的进入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势必越来越难以解决,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还可能触发其他更严重的问题。由此,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在意识上、工作上真正重视,不断跟踪评估,切实防范风险的累积。

5.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制度设计,而不单单是对具体事务的管理和指导。

首先,从历史逻辑讲,“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5〕要想比较长远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从更长久的“三农”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智慧,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其次,以全球视野看,美国〔6〕、德国〔7〕、法国〔8〕、俄罗斯〔9〕、东亚〔10〕等国家和地区也都面对着各自的“三农”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有过深刻的教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分析、解决“三农”问题时的有益工具和宝贵智慧。

再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制度设计的神奇力量。1982-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之所以对农村改革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快速地实现了我国农业空前的繁荣,就是因为党和政府相信群众的创新能力,尊重群众的创新意愿,鼓励群众的创新努力,放开群众的创新实践,宽容群众的创新失败,总结群众的创新经验,政策化群众的创新成果,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最高层面对发轫于基层的农业改革积极保护、因势利导、适时规范、总结提升、及时扩大。2004-2012年的九个一号文件,尽管动机很好,提供的政策措施也比较具体、得当,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整体性,尽管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终归没有如“五个一号文件”一样产生那么巨大、那么深刻、那么持久的影响力。

四、历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启示

历史永远不能给我们提供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给我们规划出现实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历史会给我们提供制定政策的原则和启示。

1.必须毫不动摇地对农业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实事求是地讲,在农业与工商业、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三组比较对象中,前者在现代社会处于劣势。其处于劣势的原因,农业是因为其产业属性和国家战略需要,农民和农村是因为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等,都与政策导向有关。所以,不应该以所谓的公平竞争为借口,减少、忽视对农业的政策扶持,而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扶持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资、物流,等等。

2.必须把制度设计与政策引领高度结合起来,兼顾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虽然各有不同,但毕竟相互影响、不断交织,其复杂之处就在于这三个问题往往既互为条件又互为结果,使“三农”问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包。必须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世界范围、科学发展的范畴内来认识,并据此进行制度设计。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具有系统观点和整体观念,处理好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整体需要与局部利益、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制度设计与物质条件的关系。

制度设计应引领政策制定。就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权限而言,应该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行制度设计,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区)制定具体政策。因此,制度设计应该是开放性设计、原则性设计、实践性设计,而不能过于具体。设计制度和制定政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首先,鼓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而不是先划定框框;其次,把被实践证明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升为政策,指导相同或者近似地区的实践;再次,从全国各地区、各方面的成功实践中总结经验及经验价值,提炼出能够指导全国实践的制度精神,并据此进行制度安排。

当前,“三农”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措施,做到新农村建设跟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协调。由此要:(1)妥善解决农业稳定发展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保障农民权利与农民稳步增收;(3)实现农村重新定位与管理创新。显然,这三个问题的长远解决是长期制度设计的核心内涵。

3.必须及时加强农村管理组织建设,整体提高农村管理水平。

引起“三农”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组织管理涣散,农业、农村、农民事务缺乏有组织的管理。伴随着农民的大规模流动和工商业在农村的深入发展,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农业与工商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产生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新的生产关系,农村开始由“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11〕。在这种转型时期,维系礼俗社会农村生产关系的习惯、传统、仪式、组织等逐渐被遗忘、被旁置、被废弃,而维系法理社会的法律、程序、观念、组织等尚未确立、尚未到位、尚未深入人心。两种治理模式的非无缝链接就必然导致农村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的缺位甚或空白。更为难解的是,在解决具体的农村事务时,不同的利益主体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选择性地适用两种模式的不同规则,而其适用看起来要么合理要么合法,法与理有时又对立到不相一致的地步,从而导致政府管理的困难。

因此,要提高农村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必须正视农村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现实,一方面积极肯定礼俗社会的管理规范和治理模式,帮助恢复一些有益于解决问题的传统组织和传统活动,建立农村管理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组织,另一方面,要切实从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与法理社会配套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治理模式。

4.政府服务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公共性,尽量具体化和适用化。

农业歉收时农民因减产而减收,农业丰收时农民因谷贱而减收,原因何在?因为农业信息不透明,农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安排养殖和种植品种和数量,结果如何表面上取决于其他人的农业安排,其实是农民只能听天由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搭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政府财力、人力已经为搭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充分条件,为农民利用公共信息进行自主决策提供了条件,搭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切实措施。这一平台应该逐级搭建,分为中央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省级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县级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三级。

5.必须切实建立重要农产品战略储备制度,严惩造假。

建立重要农产品战略储备制度像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和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一样重要,它们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已经实施了粮食、生猪、食用油、食糖等国家储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了基础,但并非实物储备制度,而是实物与货币双重储备制度。如果实物储备不足、应急需要量大、市场供求形势不乐观三种因素同时出现,那么,这种双重储备制度就不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所以,本文建议建立的重要农产品战略储备制度,应该包括这些内容:(1)以省为单位建立重要农产品战略储备制度,由省级政府负责逐级安排和布点战略储备仓库和储备品种、数量,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省长对本省的农产品战略储备完成情况负责,并与其业绩考核、职务升迁挂钩。(2)取消货币储备补充制度,重要农产品战略储备实行单一的实物储备制度。各储备单位必须按时、足量完成收储任务,按照国家安排及时、足量、定点释放储备物资。(3)严惩造假行为人。国家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时、不定地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严惩造假的地区和相应的负责人。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严防造假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2〕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寅初.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12.

〔4〕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5〕薛金福,詹志方.公司的力量〔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6〕樊亢,戎殿新.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兼论农业合作社〔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

〔7〕孙晓青.德国的农业政策〔J〕.世界经济,1996,(11).

〔8〕周淑景.法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特征与前景〔J〕.世界经济,1996,(11).

〔9〕刘,关立新,周方召.制度变革与农业经济绩效——以俄罗斯农业产权改革为主线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2).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9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问题,所以要理解三农问题就必须理解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最大问题是没有效率,而没有效率是自然人或经济人在特定条件约束下的必然结果。如果收益是确定的,那么自利人的投入必然是最小的,总体的效用也是最小的。现代的中国农民也是理性人,如何设定一个制度,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也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关键要理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高度的哲学理念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物质的效用只是它的一个外在表现,内在的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平等。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有人建议: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变现存的五级政权为三级政权、缩小地区差别,均衡各级财政、推动税费改革、做好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均衡收入分配、实施反贫困战略。

这次会议的一大特点是,把历史学家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放到同一平台上对话,既促进学科交流,也拓宽了人们在三农问题认识上的视野。与会专家对三农问题的讨论十分注重历史视角,探索三农问题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学者指出,结合中国历史上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国家要为农民的劳动创造一种环境,如兴修水利工程等;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好国家、市场和个人三方面的关系。有学者强调,必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认为农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定位“三农”问题,由国家和地方制定现实可行的政策目标。

与会专家十分关注现实问题,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许多专家不仅对三农现实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并且对三农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也发表了见解。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篇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现实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策措施作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制作保障。从某种程度来讲,依法解决“三农”问题,才是治本之策。本期刊发《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一文,旨在阐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是人大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现实抓手。要深化认识,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强化监督,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效性;奋发有为,树立解决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性。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性、针对性,供各地参考。■围绕中心,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此,党中央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大工作理所当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把依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人大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自觉性。统筹城乡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五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维的重大创新。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其背景是“三农”问题到了最严峻、最紧迫的程度,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三农”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全局很敏感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目前,农业比重大、农民数量大、农村贫困面积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薄弱社区。这主要表现在,全国农村还有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有40.2%的农民不能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有33.4%的农民无力供养子女读完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现状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三农”问题甚至会显得更加突出。近年来耕地面积锐减,粮食产量下降,农村社会矛盾突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正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缺少重要支撑,不能再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解决,城市也难更好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村产业的繁荣、提高农村的购买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才能民富国强。现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拉大,种种迹象表明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历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党是执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占有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现实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最终将削弱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这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局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党和政府是统筹的主体,统筹就是兼顾协调,不是顾此失彼,更不是平均着力。统筹各方都要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工农业发展失序,经济社会发展失调,整合资源,全面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中心,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为促进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强化监督,增强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效性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其中监督权是人大重要的职权之一。做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依法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只要我们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中心,把党委决策、人大监督和政府实施相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也完全能够大有作为。加强法律监督,运用法律手段,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紧迫性,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支撑。同时,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艰巨性,又必然要求以法制来保障。解决“三农”问题,一靠强化工作监督,落实增收政策。二靠加强法律监督,提供法制保障。提高立法质量。根据2004年省人大农委工作要点,今年有两项立法任务,要确保立法质量,力争年内出台。《水法》实施办法修正案。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四川水资源的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水少、水浑、水脏”。修订这部全社会都很关注、事关全局的法规,我们要力求把握水法精神实质,结合我省实际,深入调查,反复协商,集思广益,力争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高质量的实施办法。把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好、管理好、利用好,依法治水、依法兴水,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草原法实"施细则修订。我省草原面积达3.13亿亩,是全国第五大牧区,占我省总面积的43%。草原还是我省广大牧民的生存之本,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原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我省的草原现状不容乐观,沙化、鼠害、虫害、过度放牧现象等较为严重。我们在修订草原法实施细则时,既要立足现状还要着眼长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使草原法实施细则的修订,能真正促进我省草原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强监督实效。今年农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任务较重,一是协助常委会对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法检查,二是人大农委关于种子法的执法检查。这两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关系着农民切身利益保护,所涉及的问题也较多。要采取三级联动方式,在检查的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面对农村土地的严峻形势,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省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央部署,确定今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实施进行一次全省性执法检查。省市县三级人大农委要全力以赴,积极主动把这部法律检查作为今年三级人大农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务见实效。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农作物种子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目前,农作物种子的品种不断增加,种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以次充好,假种子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种子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在制种、流通等环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农作物种子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提高,种子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还要不断完善。在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要突出“针对性”。在制种、流通等重要环节上加强监督。

今年,我们还要有选择地做好个案监督。主要是社会反映强烈、比较典型的涉农案件。加法,就是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户的支持。减法,就是要减税减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乘法,就是要发挥科技、管理对农村生产力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使农民从科技进步、农产品质量优化以及农产品加工增值中获得更多实惠。除法,就是要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废除体制性障碍和歧视性政策,使农民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缩小分母,做大分子,使农民从农业和非农收入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奋发有为,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性今年,各级人大农委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努力研究新形势下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把依法办事同与时俱进相结合,进一步开创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勤于思考,认清形势。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这是提高执政水平之必须。当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是认清“三农”问题的新情况和新任务。笔者认为,“三农”新情况集中表现为:耕地锐减,部分农民失地失业;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困难,影响经济社会全局,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从全国和省“两会”情况看,代表和委员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意见,成为“两会”最大的看点和关注的焦点。仅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确定的18件议案,关于“三农”的就有7件,占议案总数的39%。同时,中央和国务院对解决“三农”的决心和力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些新情况给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新任务。一是从感情上关心农民。学会并引导农民用法律和政策保护合法权益,维护正当利益,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为失地农民排忧解难。二是从法律上保护农业。以法律来保护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是人大农业立法的初衷。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大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履行职责,为农业发展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三是从工作上关注农村。农村改革进入一个身后无退路、脚下是雷区的关键时期,应该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统筹力度,构建各种资源向“三农”倾斜的体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护。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既要依法办事,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这方面,许多地方人大农委有不少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这就需要各级人大之间,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情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增进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四川省人大每年召开一次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围绕一个主题,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实践证明,这对推动人大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很有意义。发扬传统,有所作为。一是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作为地方人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法治观念和较高的法律水平。自觉摒弃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权威,自觉消除工作上的行政痕迹,切实做到“一不失职,二不越权”,遵循法治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办事。二是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依法监督。在监督工作中,必须认真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总结监督经验,确定监督事项,规范监督行为,增强监督实效,是当前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监督活动更加有力、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