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6:31

生态平衡概念篇1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有两个特点即动态平衡和相对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这是因为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界复杂的实体,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链由简单到复杂、群落由一种类型演替为另一种类型等;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

   此外,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当这种干扰或压力去除后,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恢复;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通常把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称为“阈限”,例如,草原应有合理的载畜量,超过了最大适宜载畜量,草原就会退化;森林应有合理的采伐量,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生态平衡概念篇2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埃里克森提出:“核心概念应该是居于学科中心,且有超越课堂的持久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原理、方法和概念。同时,它们还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深入的视角,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化学核心概念则是建立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在化学学科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化学运动规律、本质属性,是一种能对化学现象和事实概括与抽象的思维形式,更是化学学科体系的精髓和命脉。

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就包含着大量的化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知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最难学的就是这部分内容。这个模块的学习,需要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等多个角度观察、思考化学变化的问题;学会建立和转换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更需要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共同规律的认识,体会现象背后的统一性。

化学平衡在化学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历年来称为高考的热点。“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又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以“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一节为例,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建构化学核心概念,进行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二、教学实践1.学情分析

(1)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和溶液中其他离子平衡等相关知识,并且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活动,具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困难学生认为沉淀溶解平衡是完全进行到底的,不认为反应后溶液中仍有沉淀中含有的离子存在。另外,在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上有局限性,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问题。

2.教学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以化学实验探究作为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的手段,在教学中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复习已有知识-提出问题预测新知-实验探究-总结结论-反思与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3.教学过程

板块一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设计意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化学概念知识,学生以原有概念为基础,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引出了实验探究的主题,最终建立概念知识体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思考: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盐和盐生成两种新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之一;

两种盐必须可溶。

【小实验】

(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滴加2mLnaCl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2)向实验(1)中的试管中滴加Ki溶液。

(3)向实验(2)中的试管中滴加na2S溶液。

现象:无色

SymbolnB@白色

SymbolnB@黄色

SymbolnB@黑色

原因:naCl+agno3

SymbolnB@agCl

SymbolnB@agi

SymbolnB@ag2S思考:实验中,naCl和agno3生成了白色沉淀agCl,再加入K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agi,这是不溶物agCl和Ki溶液的反应,实验(3)同样,这与我们所学过的有所不同,原因是什么?这就与沉淀的溶解平衡有关。

讨论: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将物质分为哪几类?什么样的物质称为难溶物?如氯化银、硫酸钡就属于难溶物。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通常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来划分物质的溶解性(表1)。

难溶物在水中能极少量地溶解,那么如何证明这些难溶物在水中仍能少量溶解?

【活动与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难溶电解质pbi2固体在水中仍能少量溶解。

方案:(1)将少量的pbi2固体加到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一段时间。

(2)取上层清液1~2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结论:取上层液加入agno3溶液后有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存在i-,进而说明pbi2能在水中少量溶解。

分析pbi2(s)pb2+(aq)+2i-(aq),溶解就是固体变成水溶液中离子的过程。

图1所示为溶解和沉淀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当v溶解=v沉淀>0时,溶液就达到了饱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就不再变化了,表面上看上去就像“不溶”了,实际上是溶解和沉淀的速率相等。

(1)定义

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形成饱和溶液,固体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可逆过程,具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动:属于动态平衡

②等: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

v(沉淀)=v(溶解)≠0

③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变:改变外界条件时,沉淀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板K二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已学过化学平衡等,对影响平衡的因素并不陌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交流与讨论,不难得到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因素,并可比较与其它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交流与讨论】根据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讨论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内因(决定因素):难溶物质本身性质――主要决定因素。

外因:

讨论:对于平衡agCl(s)ag+(aq)+Cl-(aq)若如表2所示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归纳:

(1)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2)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Ca(oH)2除外)

(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4)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气体时,平衡正移练习

板块三溶度积常数(Ksp)

设计意图:用化学用语来表示沉淀溶解平衡,更简洁的表示平衡的双向动态建立过程,便于准确地使用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此处的K可以修正为溶度积常数Ksp),使沉淀溶解平衡概念从定性到定量,深化概念的理解。

【问题探究】如何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对于pbi2(s)pb2++2i-这个溶解沉淀平衡的可逆过程,它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c(pb2+)c(i-)2c(pbi2),

Ksp=Kc(pbi2)=c(pb2+)c(i-)2

也是一个常数,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或一定)。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n+(aq)+nBm-(aq)

Ksp=c(an+)m・c(Bm-)n

例如:

常温下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

Ksp(agCl)=c(ag+)・c(Cl-)=1.8×10-10

ag2Cro4(s)2ag+(aq)+Cro42-(aq),

Ksp(ag2Cro4)=c(ag+)2・c(Cro2-4)=1.1×10-12

pbi2(s)pb2++2i-,

Ksp=c(pb2+)c(i-)2=7.1×10-9

【题探究】

(1)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请根据表4分析,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什么关系?

(2)写出下述难溶物的溶度积表达式。

溶度积Ksp的性质

(1)溶度积Ksp的大小和平衡常数一样,它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而不能改变溶度积Ksp的大小。

(2)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于水;反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

如:Ksp(agCl)=1.8×10-10;Ksp(agBr)=5.0×10-13;Ksp(agi)=8.3×10-17。

因为:Ksp(agCl)>Ksp(agBr)>Ksp(agi),所以溶解度:agCl>agBr>agi。

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简单地根据Ksp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大小。

如:Ksp[mg(oH)2]=5.6×10-12,Ksp(agCl)=1.8×10-10

不能由此判断mg(oH)2比agCl更难溶于水。而要通过计算比较mg2+与ag+浓度的大小或求二者的溶解度的大小来判断。

设mg(oH)2的饱和溶液中c(mg2+)为x,c(oH-)=2x;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c(Cl-)=y

x=3Ksp(mg(oH)2)4=35.6×10-124

=1.12×10-4mol/L

y=Ksp(agCl)=1.8×10-10

=1.34×10-5mol/L

因为:x>y,所以:agCl比mg(oH)2更难溶。

也可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溶解度,在mg(oH)2和agCl的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浓度很小,其密度均取1,所以溶解度:s(mg(oH)2)=58×1.12×10-4×100/1000=6.50×10-4(g)

s(agCl)=143.5×1.34×10-5×100/1000=1.92×10-4(g)

溶解度:mg(oH)2>agCl。

板块四溶度积规则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浓度商关系的基础上,迁移得出Ksp与Q的关系,将抽象的表达式内隐的平衡观通过图像生动直观体现出来,有助于核心概念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理解。

【问题探究】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请同学讨论:曲线和abcd四个点的意义?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比较任意状态离子积(Q)与溶度积(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①当Q=Ksp时,饱和溶液,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②当Q

③当Q>Ksp时,离子生成沉淀,即反应向生成沉淀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思考:将0.001mol/LnaCl溶液和0.001mol/L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

【展示】溶洞图片

探究:溶洞是如何形成的?与化学平衡什么关系?

扩展:已知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牙釉质羟基磷酸钙[Ca5(po4)3(oH)],它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含氟牙膏能生成更难溶且耐酸的氟磷酸钙[Ca5(po4)3F]覆盖在牙齿表面,抵抗H+的侵袭。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把知识放在具体的熟悉的情节中,以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定量理解沉淀溶解平衡,为下面的沉淀的溶解和转化做好准备。

三、反思与总结

1.“沉淀溶解平衡”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教学中选用多种情境素材,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实验,充分利用认知冲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沉淀溶解平衡,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本质的认识理解,实现核心知识向应用转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让学生调用自己头脑中的原有实验技能自主设计实验来证明“难溶电解质固体在水中仍能少量溶解”。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解构和理解其中的设计原理,最后再完成实验。这样做,不但打破了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沉闷学习氛围,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极为有利。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自主学习的乐趣。

生态平衡概念篇3

主要概念;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平衡心理病变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失衡心理昏乱

一心理健康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xmental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谋求解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生态平衡概念篇4

要做好受力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弄清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首先必须弄清所学过的各种力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1.重力:①概念: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②产生条件:地球表面及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2.弹力:①概念: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②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

3.摩擦力:①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②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存在压力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二、明确研究对象

明确研究对象,借用物理模型,创设物理情景。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此时进行受力分析,要用到整体法或隔离法。

1.整体法:把题目中给出的几个物体甚至所有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分析这个整体所受到的外力,这个整体内部物体之间的力就不需要分析出来,复杂的问题顿时变得简单多了。

例:已知重500n的人站在重2500n的船上,如图所示。当他用50n的力拉绳时,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船所受阻力为()

a.100nB.150nC.3000nD.3100n

【解析】本题应把人和船看作一个整体,共受到三段绳子拉着,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之和为150n,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船受到的阻力和拉力平衡,所以阻力应为150n。故选B

2.隔离法:分析题中某个物体,把其他物体隔离开来,只分析这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甚至只分析物体的某一个部分。

例:如图所示,重10n的物块a和重20n的物块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解析】本题先用整体法把a、B看成一个整体,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算出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为10n。再用隔离法分析a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所受摩擦力为零。

三、弄清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

认真审题,弄清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在初中阶段只需弄清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其他状态都是非平衡状态。这样一分,就把复杂的运动分析得非常透彻了。

四、进行受力分析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一定要画力的示意图,当然可以在草稿纸上画草图;其次,分析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弹力,最后分析摩擦力。按这种顺序分析的原因是根据这些力的产生条件而设定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分析这些力的难易程度决定的。

有时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很难判断,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先假设这个力存在,然后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推导,若得出一个相矛盾的结果,说明这个力不存在;若得出的结果符合题意,则说明这个力存在。

五、运用规律得出结果

弄清了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分析出了它的受力情况,再运用物理规律列式求解,这样的过程就会简单、自然、顺利多了。甚至最后还可以利用结果来验证开始的受力分析是否正确。初中要运用的物理规律一般都是由牛顿第一定律所演变而来的几个规律:

1.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出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或由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推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图所示,3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

【解析】本题三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都为零,所以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相等的。

2.由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推出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或由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推出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

例:如图所示,小球在aC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下列关于重力和拉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a点时这两个力平衡

B.在B点时这两个力平衡

C.在C点时这两个力平衡

D.在a、B、C三点这两个力都不平衡

【解析】本题中小球来回摆动,做曲线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不为零,因此重力和拉力都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D。

生态平衡概念篇5

关键词:生态生产;生态系统;绿色生产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1-02

美国文化史学家托马斯・柏励(thomasBerry)在其著作《伟大的事业――通向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生态纪”(neozoic)这一概念,与“人类纪”概念相对,旨在告诉我们,以人类为主导的“人类纪”正在终结,与此同时,地球生命正在以相互依存增强的方式走向“生态纪”,“生态纪”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三条可行之路:地球中心、自我限制、有机经济[1]。这再次给人类的生产方式运作方式敲响了警钟,人类如不能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在生态纪为主导的今天,人们只能走向毁灭。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显然不能够适应“生态纪”的要求,为此,适应三条人类存在之路的基础上,学界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进行了着重解读,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解读,对生态生产概念进行浅析和梳理。

一、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界定

对于“生态生产”的概念体系,学界众说纷纭,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种种解读,“生态生产”可以分层为以下三种结构界定。

(一)自然的收支平衡:生态生产的微观层次

对于生态生产的理解,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从狭义上来说,有学者认为:“生态生产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2]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即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将生态生产划分为三个环节:生物生产环节、能量流动和转化环节、物质循环环节。其要旨在于回归自然本身的和谐圆融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内部自身具备着调节机制,生物和环境之间通过这种特殊的机制调节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机制以矛盾运动的状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调和和平衡,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就是生态平衡。而微观层次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讲求这一平衡的过程。

(二)生态与生产之间的平衡:生态生产的中观层次

从生态与生产的本身意义来说,有学者将生态生产界定为“生态型生产力和生态型的生产关系,前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

从中观意义上探讨生态生产,就离不开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探讨。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过度,正是“人类中心”向“地球中心”的过度。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的定义已经形成了共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它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物质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4]。长期以来,在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一般被这样定义:“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5]在这种生产力概念的引领下,随着科学革命将人推到了万能的普罗米修斯的地位,人们对自然进一步走向了征服、控制和掠夺。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群体依靠技术强加改造征服自然,使被人类加以改造的自然变得满目疮痍,人们通过改造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财富远远不能与所损失的相比。

“生态生产力”要把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地球中心”主义,它大大弥补了传统生产力所缺乏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观念,将“生态型”作为生产力的限定范围和基本要求,旨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发展的生产力。现今学界对生产力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适应现今大背景下的生产力为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概念被定义为“人类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所释放出来的物质力。”[6]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将原有的单向度的生产力概念补充以双向度,对生态生产的探讨也有了进一步的补充。

从生态生产的中观意义上讲,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把握“生产”的同时把握“生态”,实现物质生产利益与环境再生产利益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是发展生态生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必须落实到实际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当中,也要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这种意义的生态生产。

(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生产

马克思曾经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理论描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一种,“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与此同时,现今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依托于人,人“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7]

长期以来,社会生产被划分为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两个层面,而生态生产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为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两个层面[8]。从总体上说,生态生产是物质生态生产、人口生态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物质生态生产的产生与人类本身和环境资源的现状是分不开的。物质生态生产本身包含着两个要点:物质与生态,而物质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协调物质与生态之间关系的过程。生态生产视域下的物质生产,要求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生态生产是生态生产在人口发展中得以运作的条件,人口生态生产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协调运作。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大大加重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以King为代表的麦多斯学派提出,只要人口的数量规模在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容量之内,则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9]。人口生态生产作为生态生产的重要一环,使生态生产在人口方面得以实现。

此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生产,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生产,除了上文中所说的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之外,也包含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等诸多方面。

二、生态生产研究两个方向的阐述

根据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的不同角度的梳理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向:纵向动态研究和横向平衡态研究,其中,纵向动态研究主要针对于对生态生产的发展前进性做出探讨,而横向平衡态研究致力于对生态生产方法的讨论。

(一)纵向动态研究――生态生产的递进发展角度

国内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的。而对这一概念的纵向研究,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生态文明发展等角度来论述的。

1.从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发展角度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对生态生产意义的建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白色生产力、灰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与之相对应的能源方式,从薪柴畜力、到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使用。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的作用下进行生产发展的过程。而与三种生产力相对应的三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生态社会[10]。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进步和革新,生产工具不断革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互惠双赢的过程,对这一角度的研究着重于对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和生态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表述。生态生产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寻找最优方式的过程,在于在建设生态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生产发展,以生态生产力为其主要生存根基。

从文明发展角度看,生态文明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也是生态生产进行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几种不同的形态: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种文明不会立即被另一种文明完全取代――取代的过程是渐进式的[11]。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应着生态生产的发展,生态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文明向上发展的过程。生态生产就是文明不断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

2从技术论角度

从技术论角度来说,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生态化”的过程。在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技术论经历了三个阶段:(1)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征服性”技术论;(2)后现代主义中的技术批判理论;(3)生态技术论。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概念“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或基本职能即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第一力量或最高力量,科学技术的最高价值目标则在于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12]。这种技术论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生产,也只是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在此,技术的优势作用和改变作用远远不能与所受到的破坏相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以扩张和掠夺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后果已经让人类不堪重负,在这一背景下,对技术的批判应运而生,代表人物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

随着生态哲学的范围扩大化,“生态技术论”应运而生,将技术生态化,其实质在于提出传统科学技术之中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成分,推广技术中的有力部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有生态主义色彩的科学技术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保护自然平衡为基础,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技术作用。

(二)横向平衡态研究――生态生产的内容研究

对于生态生产的平衡态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态生产自身的概念意蕴的探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以下将做出简单探讨。

1.生态生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生态生产的方式在于不超出生态限制的情况下,维持自然的自净能力、再生能力。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违背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依照这种说法,首先,可以提出,生态生产的过程,只有人类向生态系索取小于其生产量,才能使生态系统不断补偿和维持再生产的能力。否则,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只能自食恶果[13]。

生态生产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生态化和专业生态生产[14]。物质生产生态化的过程是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态原则,遵循生态规律,采用生态的方法,通过清洁高效能源的利用进行循环利用,降耗减排,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和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最大化[15]。产业生态化的设想思路正在逐渐上升到所有领域的应用。

专业生态生产是人类自觉遵循生态规律,调动社会物质资源,协助、推动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强生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产出,以促进生态恢复、增殖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专业性社会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运作既能产生出充足的经济利益,又能带来副产品。随着生态文明逐渐代替工业文明,这种生态生产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2.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

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生态、绿色,节俭。从生活方式上,我们倡导以生态为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首要要求,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发展;在生产方面,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的循环充分利用;在消费上,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3.生态生产的价值理念

而对于生态生产的理念讨论,主要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出发,环境伦理学不同于以往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的传统伦理学,其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6]。基于这个目标,国内学者将生态生产的理念总结为如下几个要点:(1)保护环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公正,可持续发展,不仅实现代内公平,也要实现代际公平;(3)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三、结束语

对于生态生产的研究和讨论,随着时间和人们认识层次的发展还会继续,而通过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会对今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通过对理论问题的正确梳理探讨,会达成对我们世界和生活的积极改观。

参考文献:

[1][美]赫尔曼F・格林(HermanF・Greene).托马斯・伯励和他的“生态纪”[J].王治河,译.求是学刊2005(3):5-13

[2]邱耕田.生态生产初论[J].求索,1995(2):84-87.

[3]张术环.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生态生产方式[J].经济纵横,2007(3):38-41

[4]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84.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20.

[6]柯宗瑞.生态生产力论[J].新华文摘,1991(6):178-18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7.

[8]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9]包庆德,董华.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9-12

[10]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8-140.

[11]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31-37.

[12]吴晓江.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第一生产力”[J].哲学研究,1991(12):12-16

[13]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14]丁宪浩.论生态生产的效益和组织及其生态产品的价值和交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

生态平衡概念篇6

关键词:观念建构;教学设计;沉淀溶解平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64-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26

成功的教育要能提供有助于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动力。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也学习了不少的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但是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遇到和化学相关的问题却不会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维,化学教育并没有让学生成为终身发展受益的人。新课程背景下呼唤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设计,能以具体的知识为载体,重视对化学核心概念原理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认知价值和方法价值进行提取,强调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核心的化学观念并实现对化学学科本质规律的有意义认识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一、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论

1.观念性知识与具体性知识

教材中呈现的是具体的知识和概念,这类知识是“事实性知识”,譬如元素化合物知识。

观念性知识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学科价值,体会教材所体现的思想、观点、方法,通过不断地概括和提炼形成的总观性的认识和理解。观念性知识是内隐在具体的知识和概念中。譬如微粒观、平衡观、定量观、能量观、元素观、社会价值观等。

2.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是通过一段有限的时间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但化学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继续发挥作用。教师要建立用化学基本观念统率具体知识组织教学,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一个个的具体知识的教学上,否则会使教学内容零散、割裂,不利于支撑观念的建构。

观念的建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有效的思维需要提供给学生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真实的、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驱动性的问题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构建,发现隐藏在事实背后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将具体知识学习、观念构建和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建构起自己的观念体系。

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

1.挖掘“沉淀溶解平衡”在化学观念构建方面的教学价值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主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具体的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化学科学的整体、本质的认识;从知识、方法、观点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让学生能用化学科学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沉淀溶解平衡”是在学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之后的又一个重点,高中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的单元教学中能否实现具体知识所承载的化学观念构建方面的功能,取决于怎样来看待“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价值。

(1)确认基本观念

“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四单元部分,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主要研究常见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建立和使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水的电离问题;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研究pH的简单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主要研究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主要研究难溶物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应用。除了第二单元研究内容与平衡关系不大外,其他三个单元都涉及到平衡问题。“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价值重在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与定量观作为核心观念,帮助学生从微粒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通过“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可以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加以拓展和深化,建构以下基本观念: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溶解与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实际存在形态是分子或离子等微粒,这些微粒之间会相互作用,使分子分解为离子、离子结合成分子;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可逆时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时微粒的数目保持不变;条件改变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影响溶液中微粒的数量。

(2)明确化学观念构建中的知识的层级关系

针对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和把握,要把化学核心概念、方法、思想与观点从教材中挖掘出来,提炼出化学基本观念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弄清基本观念由哪些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支撑;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又有哪些具体的知识来支撑;这些知识间又有什么相互联系。图1分析了第一节“沉淀溶解平衡”中各类知识的层级关系。

2.学生认识层次分析

基本观念的学习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过程。化学教学中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分析学生原有观念的水平和对观念形成哪些基本理解以及原有的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的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观念建构的起点和教学方式。其次还要分析学生在和基本观念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这样才能知道设计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和学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念建构。只有真实、可信、有驱动性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与合作,促进基本观念的建构。真实、可信、有驱动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与合作;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容易发现具体知识与基本观念的联接点。

绝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盐作为电解质可以在水中溶解电离,但是对于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也能极少量溶解却不太明白。少数学生知道难溶物也能少量溶解,但却不能解释原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难溶物会溶解于特定的酸或者碱溶液中,但不能用确切的原因来解释。这说明学生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通过前面的学习没有顺利形成微粒观、平衡观等基本观念。

生态平衡概念篇7

[关键词]弱电解质电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80095

一、教材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的开篇,是本章的重点。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形式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三部分,且高考考纲要求: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并能利用化学平衡理论去分析浓度、温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因此第二部分为本节的难点。对学生而言,在已有的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可逆性也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否从一般的化学平衡理论过渡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小灯泡实验”和同浓度下盐酸、醋酸pH值的测定,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自我总结电离平衡的特征,画出电离平衡的v-t图像。

(3)以CH3Coona对CH3CooH电离平衡影响的实验为基础,学会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过程

【引言】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在第三章中,我们继续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活动一】回忆温故

请运用树状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Cl④Cu⑤CH3CooH⑥nH3⑦mgCl2⑧乙醇⑨Cao

电解质为,非电解质为,两者都不是的为。

【设疑】电解质还能根据什么标准再分呢?

【活动二】实验探究

实验1:分别取0.1mol/L的①HCl、②naoH、③naCl、④CH3CooH、⑤nH3・H2o各30mL于小烧杯中,用导电计测量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然后再整体进行“小灯泡实验”。

实验现象:①②③导电能力强,④⑤导电能力弱。

实验结论:①②③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④⑤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

【设疑】同浓度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为何不同?离子浓度又为多少?

实验2:取实验1中HCl、CH3CooH溶液测其pH值,进而计算其c(H+)。(已知c(H+)=10-pH)

实验结果:pH(HCl)=1、c(H+)=0.1mol/L;pH(CH3CooH)=3、c(H+)=0.001mol/L。实验结论:在溶液中,HCl完全电离,CH3CooH只是部分电离。

【总结】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内容总结归纳,完成下表内容。

【设疑】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活动三】迁移应用

实验3:取实验1中HCl、CH3CooH溶液,向HCl中加入0.5gnaCl固体,向CH3CooH中加入0.5gCH3Coona固体,充分搅拌,溶解后,再测其pH值,观察数值的变化。

实验现象:加入naCl固体后,HCl溶液的pH值没有变化;加入CH3Coona固体后,CH3CooH溶液的pH值增大。

分组讨论1:两次测量的pH值,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结果:HCl完全电离,增大c(Cl-),对HCl的电离反应没有任何影响;CH3CooH是部分电离,增大c(CH3Coo-)后,c(H+)

反而

减小,说明CH3CooH的电离反应会发生移动,是可逆反应。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中间用“=”连接,弱电解质中间用“”连接。

分组讨论2:将100mL蒸馏水与1mL冰醋酸混合,配成溶液,并思考:

(1)开始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V电离)、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V结合)如何变化?

(2)当V电离=V结合时,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3)请根据化学平衡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电离平衡的定义、特征,并画出v-t图像。

讨论结果:冰醋酸在水溶液中会建立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一种。

分组讨论3:25℃时,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对CH3CooH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

讨论结果:平衡移动方向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以及由实验现象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学习,体验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v―t图像,掌握了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

生态平衡概念篇8

说电伟大大家恐怕不会怀疑。因为最早发现电可能是从闪电开始的,电可能会把人打死。但是,这个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转变为人类离不开的动力,这个过程的发现是非常了不起的。现在如果没有电的话,那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想像。

我自己感觉到第二个很伟大的发明是自行车。为什么这样说呢,自行车本身是两个轮子的,不动时它会倒,让人骑上以后,会很方便、很快速地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是一个不可想像的过程,现在觉得很简单,但发明的时候,发明的人确确实实是了不起的。其实发明汽车、飞机都很简单,因为有平衡理论,飞机给它动力就可以飞,汽车放在地上就可以走。但是能想到只用两个点在地上就能骑,非常简单、非常省事,这是了不起的。看似简单的自行车的发明,实际上揭示了一个科学道理――这就是动态于衡的道理。

在财务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就是财政收入和税负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动态平衡。税负太重了,那么企业一定发展不大,最终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定变少了;税负太轻了,那么它所收的绝对税款也变少了。税负和总的财政收入是一个动态平衡。怎样在快速的运动之中保持平衡,这一点实际上从自行车的运动平衡来看就解决了。

可以这样认为,当人类发明自行车以后,人类就已经不断尝试着把动态平衡的概念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了。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推进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很多不平衡,例如大家都知道的要干大事没有钱,资金供求存在的不平衡;管理公司、开发产品缺乏人才的不平衡……我们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状况相矛盾所产生的这些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企业快速发展无法实现,或者倒闭。我们所研究的理论或者说我们总结的东西,就是既要快速发展,同时又要保证相对的平衡,这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动态有三个意义:第一,企业一定要快速发展,不快速发展不叫动态;第二,我们要用运动的眼光,或者说要动态地看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因为辩证法里面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即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相关的、发展的;第三,求新创新,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有新的概念、新的突破,才能保持企业新的动力和动态。

所谓平衡,我们叫动态平衡,那么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它有三种状态,第一个是企业要处理稳定有效的管理状况,这个企业是不是处于平衡之中,我觉得稳定有序的管理状况一定是其中之一;第二个是企业要有健康、强大的发展态势。给人感觉很强、很壮、很有前景;第三是要有高效率的运转状况,一个企业运转效率非常差,它肯定有问题,按照我们的概念它肯定不平衡。

所以,经营企业就是要解决企业在高速运作之中,如何保持自身平衡的问题。那么,新奥特集团该怎样做,才能既动态又平衡呢?

第一个原则就是企业要发展,原地踏步是不行的。中国很多企业要追赶世界500强,不高速发展根本不行,因为差距太大了,所以一定要快速发展。任何企业处于一定平衡状况的时候,一定要高速发展,要有意识打破这个现有的平衡,我们只有不断地进入更高一层,更高一个级别的平衡状况,造成企业的高速运转,才能成长得更好。

第二个原则,要用动态的方式处理高速转动所产生的不平衡。我们进入新状况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一些不平衡。我们新奥特的原则是看到不平衡的时候一定要当机立断,尽快处理问题,以免这种不平衡到一定程度以后造成真正的不可逆转的不平衡,那么这就成坏事了。所以第二个原则是快速解决不平衡,以免恶化。

生态平衡概念篇9

本文以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的提出、发展及不断完善为主线,在指出原初概念缺陷的基础上,文章从非对称博弈、有限群体、随机因素及动态过程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博弈论理论家们对该概念的拓展。

关键词:进化稳定策略;渐近稳定性;严格n群体eSS;随机稳定集;群体稳定集

引言

进化博弈理论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至少自雷威丁(Lewontin1960)用于解释生态现象②就已经产生了。但直到1973年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莱斯(maynardSmithandprice)、梅纳德·史密斯(1974)提出了该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3](evolutionarystablestrategy,eSS)及泰勒和乔克(taylorandJonker)提出该理论的基本动态概念---模拟者动态以后,进化博弈理论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1992年关于进化博弈理论发展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康奈尔大学的召开,正式确定了进化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上的学术地位,此后,该理论在经济学便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运用进化博弈理论来分析诸如社会制度变迁[阿克赛尔罗德和米尔顿(axelrodandHamilton1981);阿克赛尔罗德(1984)]、行业发展趋势[波特porter1980)]、股市发展方向[康利斯克(Conlisk1980);利奈尔和罗尔(CornellandRoll1981)]、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凯思和史培罗(KatzandShapiro1985)]、社会学习过程[弗登博格(Fudenberg1995)]及社会习俗形成[彼特·杨,(H.peytonYoung1993,1998)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化稳定策略是进化博弈理论最基本的均衡概念,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在发展中得到了不断完善。本文以进化稳定策略概念的发展为主线来介绍博弈论理论家们对它在不同条件下的拓展。

一、原初eSS定义及其缺陷

在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莱斯(1973);梅纳德·史密斯(1974)提出进化稳定策略概念以前,进化博弈理论的发展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生态学家们主要应用纯数学理论如极限环、分岔、奇异吸引子(罗森,Rosen1970)等概念来描述生态演化系统并用于解释生态现象,同时把生物之间的互动行为纳入到进化模型之中(威尔·艾德瓦兹,wynne-edwards1962),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已经蕴含了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七十年代,生态学理论和博弈理论在各自领域中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获得了经济学界的一致认同,这些条件为进化论与博弈论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生态学家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莱斯(1973)在总结以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③,该均衡概念的提出使得进化博弈理论的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为进化博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进化稳定策略就是指:如果占群体绝大多数的个体选择进化稳定策略,那么小的突变者群体就不可能侵入到这个群体。或者说,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突变者要么改变策略而选择进化稳定策略,要么退出系统而在进化过程中消失。下面我们给出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莱斯(1973)所定义的进化稳定策略(文献[3]对此有详细的介绍):

说是进化稳定策略,如果,存在一个④,不等式对任意都成立。其中a是群体中个体博弈时的支付矩阵;y表示突变策略;是一个与突变策略y有关的常数,称之为侵入界限(invasionBarriers);表示选择进化稳定策略群体与选择突变策略群体所组成的混合群体。从定义可以看出,当系统处于进化稳定状态时(群体选择进化稳定策略时所处的状态就是进化稳定状态),除非有来自外部强大的冲击,否则系统就不会偏离进化稳定状态,即系统会“锁定”(Lockin)于该状态。定义的直观意思就是,当一个系统处于进化稳定均衡的吸引域范围之内时,它就能够抵抗来自外部的小冲击。显然,进化稳定策略是一个静态概念,但它却可以描述出系统的局部即吸引域内的动态性质。

原初进化稳定策略定义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它是建立在许多理想化的假定之上,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第一,梅纳德·史密斯等是在研究生态现象时提出的进化稳定策略概念的,由于动植物的行为完全是由其基因决定的。因而,每个种群体都被程式化为一个纯策略,整个生态环境的所有种群也被看作一个大群体。然而,同一种群的个体由于其性别不同、需要不同、能力不同、基因突变或基因遗传⑤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它们的行为,把每一个种群行为程式化一个纯策略是没有太强说服力的,把一个生态环境中所有种群看作一个大群体也存在不妥之处;第二,从梅纳德·史密斯等提出的进化稳定策略定义可以看出,它仅适应于互不重叠且相互独立的突变因素的影响,其吸引域半径只与单个突变因素y有关,也就是说只有等到一个突变因素对群体的影响消失之后,才能出现另一个突变因素,现实中出现这种现象是非常偶然的;第三,梅纳德·史密斯等为了技术上处理的方便及更好地利用数学工具和博弈论来描述生态演化过程而假定群体规模无限大⑥,即隐含地假定博弈的支付⑦空间是一个连通、闭集,这个假定不符合现实;第四,从原初的进化稳定策略定义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静态概念,只能描述系统的局部动态性质,没有涉及到动态系统整体的调整过程,而现实中许多系统的均衡依赖于系统的整体动态性质。

从生态意义上说,进化稳定策略把种群之间的互动行为纳入到模型之中,推广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理论,然而与纳什均衡概念相比,进化稳定策略并不能解释群体如何达到稳定的。它只能回答一旦达到了这种稳定状态,原群体就对突变者群体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也就是说,它只能回答当系统处于某一个均衡点的吸引域时,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演化,该系统就会趋于这个均衡点,而当系统有多重均衡或者多个吸引域时,原初的定义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事实上梅纳德·史密斯和帕克(maynardSmithandparker1976)、梅纳德·史密斯(1978;1979)已经识到原初定义的某些缺陷,梅纳德·史密斯(1982)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修进并提出了修进的eSS(modifiedeSS)概念。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理论家对进化稳定均衡所作的拓展。

二、非对称群体中的eSS概念

梅纳德·史密斯早在1979年就已经意识到,原初的进化稳定策略在处理多群体非对称博弈时遇到了困难。他发现,在现实中,如生态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策略互动行为可能发生于两个或多个群体的个体之间,个体之间进行的是非对称博弈,单用原初定义不能很好解释现实中的这些现象。如何把静态的单群体进化稳定标准拓展到多群体情形呢?在单群体中,所有的个体都被程式化了一个纯策略(梅纳德·史密斯假定只有纯策略是可以遗传的),个体之间进行的是两两重复匿名博弈;并且在单群体中,规模很少的突变因素对群体所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因此,非严格纳什均衡策略不可能侵入到最优反应的严格纳什均衡策略群体。在多群体中,突变因素可能来自于各个群体,突变策略者的互动行为会对群体行为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原初的进化稳定标准仅仅限于严格纳什均衡之间的选择就不能运用于解释多群体情形。Selten(1980)认为,把均衡概念由单群体拓展到多群体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渡,而是涉及到系统的动态调整过程及动态稳定性等一系列的变化。哈曼斯顿(Hammerstein1981)认为,在非对称博弈中,个体更加倾向于应用稳定策略来选择行为并决定竞争结果,而这些稳定策略与进化稳定策略相比,可能会有更少的“吸引域”。因此,由进化稳定策略定义所得的结论就显得有点似是而非了,但他没有作出进一步解释。

泽尔腾(Selten(1980))首次深入地研究了非对称博弈动态稳定性并利用两群体博弈情形证明“在非对称博弈原初进化稳定策略必定是严格纳什均衡”。后来,VanDamme(1987)在更一般的情形下证明了这个命题⑧。我们知道,严格纳什均衡本来就显示出很好的性质,如果一个理论把其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严格纳什均衡,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许多非对称博弈根本就不存在严格纳什均衡,因而也就无法研究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非对称博弈中,渐近稳定性(asymptoticStability)实质上也蕴含了严格纳什均衡,因此,渐近稳定性在非对称博弈中也不是一个合适概念;进化稳定策略是一个静态概念,虽然能够描述系统的局部动态性质,但在非对称博弈中,原初的进化稳定均衡与动态演化过程极限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却不明显(即出现了局部与全局的矛盾)。因此,要研究非对称博弈的动态稳定性就必须通过考察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来寻求能够适应于对称博弈与非对称博弈的稳定性概念。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描述非对称博弈,泽尔腾(1983,1988)通过对引入角色限制行为(RoleConditionedBehavior)而提出了适应于非对称博弈的eSS概念。

他的定义如下:在有角色限制的博弈G中,一个行为策略称为进化稳定策略,

如果(ⅰ)对任意的,满足

(ⅱ)如果那么对任意的有。

然而,泽尔滕的eSS概念尽管适应于描述两群体非对称博弈的情形,但它只能描述系统的局部动态性质,而且该定义并不能够显示出均衡概念与动态演化过程极限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更好地描述非对称博弈均衡,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均衡概念与动态演化过程均衡结果之间的关系。于是,弗里德曼(Friedman1991)考察了非对称博弈的更一般的单调调整过程并得出了四个基本结论:(1)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动态系统的静止点(restpoint)⑨;(2)渐近稳定结果必定是纳什均衡;(3)在对称和非对称博弈中,对所有单调调整过程而言eSS不一定是渐近稳定的;(4)对某些单调调整过程而言,正规eSS是渐近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了“渐近稳定结果必定是纳什均衡”结论。莱瑞·萨谬尔森和张建波(LarrySamuelsonandJianboZhang1992)在弗里德曼(1991)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非对称博弈的累积单调选择动态(aggregatemonotonicSelectionDynamic)并得出:在非对称博弈中,单调调整过程能够剔除所有严格劣的纯策略,并且能够确保均衡结果必定是纳什均衡。同时,他们证明了“稳定点必定是纳什均衡”及“渐近稳定结果必定是严格纳什均衡”,进而强化了弗里德曼(1991)的“渐近稳定结果必定是纳什均衡”的结论。

Swinkels(1992)认为,进化稳定标准不对突变策略组合给予适当限制是说不过去的。特别地,在处理某些经济问题时,突变策略可能来自于参与人或者企业的创新、试验等活动,这些突变策略组合本身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考察相对于后进入突变群体最优反应策略组合的稳定性可能会更合理,并且这些稳定性概念很容易由单群体情形推广到多群体n-人非对称博弈。于是他定义了适应于非对称博弈的策略稳健性概念。

定义:称之为相对于均衡进入者的稳健策略(RobustagainstequilibriumentrantsRee),如果存在对所有的策略组合及满足:。其中表示突变策略;表示选择突变策略者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混合群体;表示突变策略相对于策略x的最优反应策略,他并且证明了Ree是eSS的一个子集。然后,他又把Ree概念推广到了n-人非对称博弈的情形而提出了均衡进化稳定(equilibriumevolutionarilyStableeeS)概念:

定义:称集合是均衡进化稳定的(eeS),如果它是相对于下面性质的最小集:X是纳什均衡策略集合一个非空闭子集,存在,如果及,那么。

换句话说,eeS集是纳什均衡策略集的最小闭集,它能够保证任何小规模的均衡进入突变者不可能使得群体离开进化稳定均衡的吸引域。

三、有限群体上的eSS概念

梅纳德·史密斯等提出的eSS概念另一个缺陷就是,他们为了在技术上处理的方便而认为群体规模无限大,这个假定与现实尤其应用于解决经济问题时并不相符。为了使理论与现实更接近,许多博弈论理论家对有限群体的均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沙弗尔(Schaffer1988)首次放开群体规模无限大的假定,考察了有限规模群体的进化稳定性并提出了有限群体eSS(Finitepopulationess)概念。他证明“在一般情况下,有限群体eSS并不是纳什均衡策略”。汉森和萨谬尔森(HansenandSamuelson1988)分析了经济博弈的演化过程,并把有限群体eSS称之为“普遍生存策略”(universalsurvivalstrategy)。他们认为,在现实世界竞争中,未来的利润和可供选择的策略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会阻碍企业选择最优化策略,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试验、学习过程来寻求有利可图的满意策略⑩(不一定是最优策略)。沙弗尔(1989)应用“普遍生存策略”来研究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并得出结论:通过经济自然选择过程⑾而得以生存下来的策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利润最大化策略。泰尼克(tanaka2000)利用模拟者动态,考察了差别产品对称寡头企业竞争的情形并定义了“全局生存策略”(GloballySurvivingStrategyGSS)。他得出结论的是:在价格与数量竞争的寡头模型中,GSS都是随机稳定的并且在两种情况下它们是等价的。

以上所得到的均衡概念基本上是适应于单群体有限个体情形,并不适应于有限个体多群体博弈。哈佛保尔和西格蒙德(HofbauerandSigmund1988)证明了“两群体对称博弈中不存在混合策略eSS”。泽尔腾(1988)在考察了大量的两人对称博弈的基础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克瑞斯曼(Cressman1992)定义了有限两群体非对称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1996年对他所定义的概念作了进一步说明。他认为,在模拟者动态下,至少一个群体的突变者所得到的平均支付少于选择稳定策略者所获得的支付,才能保证静止点的渐近稳定性。GarayandVarga(2000)认为,定义有限数目多群体的均衡概念应该满足如下三点:其一是突变者不能侵入他自己的群体;其二是现有群体对来自外部的随机冲击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其三是多群体eSS定义应该与非对称博弈理论的基本结论一致。众所周知,纯策略模拟者动态的渐近稳定集并不一定是eSS。那么,哪一种动态稳定概念等价于eSS呢?克瑞斯曼(1990)指出,在单群体条件下强稳定性等价于eSS,那么多群体的eSS定义也应该满足多群体稳定性概念等价于多群体eSS。根据这个标准,GarayandVarga(2000)定义了严格n群体eSS概念。其定义如下:

定义:策略组合称之为n-群体进化稳定策略,如果对每一个,存在,对所有的都有:

框架。

四、随机因素影响下eSS概念

梅纳德·史密斯等提出的eSS概念第三个缺陷是要求突变因素是不连续且不重叠的。原初eSS定义由于仅仅考虑单个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所以任何偏离均衡状态的行为都会随着时间的演化自动回复到原来的进化稳定状态。帕克和菲尔德曼(peckandFeldman1988)认为,由于群体规模和后代数目很大,因而随机因素对动态系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现实并不是这样,经济演化系统常常会受到来自突变和其他偶然事件的冲击,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系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福斯特和杨(FosterandYoung1990)认为,首先,eSS概念把影响系统的因素都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而在现实中系统常常会受到连续的随机冲击。如果假定有一个因素的影响消失以后,再考虑另一个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那么,系统当然就不会远离原来的均衡状态;其次,现实中出现上述情况纯属偶然现象,一个只能处理偶然现象的理论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现实中,尽管单个随机因素对动态系统的影响较少,但它们却可能对系统产生累积作用而定量地改变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系统离开进化稳定状态,系统什么时候回复到当初的进化稳定状态,依赖于动态过程的全局结构,而eSS定义是一个局部概念,因此在考虑随机冲击时就不能作为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标准;再次,由于系统的极限行为依赖于初始条件,同时在吸引子集合中只有一部分状态是随机稳定的,且随机稳定状态的选择还依赖于随机过程特定的结构,因此,eSS和一般意义上的吸引子(attractors)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随机因素对进化系统的影响,在描述随机系统的稳定性时也很不理想。于是,他们首次把影响系统的随机因素纳入到进化模型之中并提出了一个既不同于传统eSS也不同于吸引子(attractor)概念的随机稳定性(StochasticStability)概念。他们的定义如下:

定义:群体向量是随机稳定的,如果随着随机影响,极限密度对的每一个小邻域都赋有正概率;更精确地说,其中。其中是当时,的极限分布,表示随机因素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粗略地说,一个状态p是一个随机稳定的,如果在长期中,随着随机冲击因素影响的不断变少,系统几乎一定(nearlycertain)不会离开p的任意少的邻域。随机稳定的群体向量总是存在的,它有如下性质:随着及,它是一个最小闭集。接着,他们又提出了更一般的概念----随机稳定集(StochasticStableSet)。随机稳定集是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状态集合,即从长期来看,随着随机冲击的不断变少,系统几乎一定处于包含于S的任何一个开邻域中。随机稳定集概念的提出把传统确定性动态模型中的eSS拓展到随机性动态系统中,并且它是一个比进化稳定策略集更精练的概念,是进化稳定集的子集。随机稳定集已经成为描述随机动态系统的基本均衡概念。

五、eSS与动态的结合

从eSS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只能描述系统的局部动态性质而与系统的全局动态过程无关,然而,要更准确地描述一个系统的动态性质就必须对仔细考察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过程。泰勒和乔克(taylorandJonker1978)首次把传统的eSS定义用模拟者动态模型表示出来,他们证明在一个多群体的模型中,进化稳定策略是渐近稳定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但他们没有作出进一步的研究。鉴于此,吉尔博和马特休(Gilboaandmatsui(1991))在考察群体行动态调整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稳定集”(CyclicallyStableSet)又一均衡概念。“循环稳定集”直接来源于群体行为的调整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一个策略分布f称为可以从另一个策略分布g接近是指,如果存在一条从f到g的道路,且在该道路方向上任何一点都是相对于该点的最优反应。“循环稳定集”是指在满足“可接近性”条件下是封闭的策略分布集合(在该集合中任何两个分布之间都是接近的)。与一般均衡理论不同,仅当参与人按照均衡策略而作出选择时才有效,CSS并不要求群体保持这种决策状态。CSS的直观意义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只有少部分人离开或者死亡并且由一些新来的人(新生的孩子)代替,这些新来者从他们的母体那里继承一些行为模式,并且在现行预期(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关心行为模式未来的变化)条件下作出最优的反应,一旦新来者选择了某一行动,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转换成本的存在是他坚持这个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马特休(matsui1992)给出了一个“稳定”策略的静态表述,在存在对原群体中各策略的初始分布冲击的情况下该策略能够保持这种分布。斯温克斯(1992)在马特休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体稳定策略”(SociallyStableStrategySSS)。相对于均衡的进入者而言,所谓“群体稳定策略”是指如果存在一个突变群体(或者进入者群体,譬如说群体a),其支付高于原群体的支付,那么必定存在另外一个群体(如群体B),在这个包含大部分原群体个体而有一少部分群体a的个体的群体中,群体B将获得高于群体a的支付。这个概念也称为“稳健策略组合”。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稳定策略”可能并不存在,但不是这个概念本身的缺点,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所研究的动态过程本身是分不开的。然而,我们可能会问,实际的行为模式又是怎么样呢?如果这个过程并不是稳定状态,那么稳定状态又是什么呢?在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时,马特休利用了吉尔博和马特休(1991)所提出的集值解的概念(Set-valuedSolution),同时他也证明了循环稳定集的存在性。BinmoreandSamuelson(1993)把参与人的学习过程纳入到了进化模型中并提出了自我强化均衡[10](Self-confirmingequilibrium)。他们认为,每个参与人都会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推断对手可能选择的策略而作出最优反应,这个学习过程可能使得系统在不同自我强化均衡的吸引域之间漂移而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均衡,由于在非均衡路径上的推断不一定正确,所以自我强化均衡可能不一定是纳什均衡。

结束语

进化博弈理论从发展到现在虽然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但它却受到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该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均衡提出以后,理论界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了拓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使进化博弈理论体系得到了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进化博弈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⑿,相信它会引起更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必将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注释:①张良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邮政编码:528300;联系电话:0765-2338029;13825507060,值此文发表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要感谢经济管理系的仇颖老师对此文中英文名字进行了认真的翻译。②生物学家在研究生态现象时发现,利用纳什均衡可以很好地解释生物进化结果。然而,生物是没有思维的更谈不上理性要求了,它们的行为却可以趋于纳什均衡,因此,理性要求并不是纳什均衡的必要条件。这样,生物进化论与博弈论的结合便成为可能,为进化博弈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进化博弈理论以群体(population)为研究对象,主要处理群体中近视且幼稚的(navie)个体进行重复、匿名博弈的动态调整过程。其基本思想为:给定群体所处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演化更合适的策略会被更多参与者采用,其目的是为预测群体最终行为提供一个理论依据。③此后本文称之为原初定义④实际上相当于吸引域的半径,也就说进化稳定策略考察的是系统落于该均衡的吸引域范围之内的动态性质,而落于吸引域范围之外是不考虑的,所以说它只能够描述系统的局部动态性质。⑤如长颈鹿进化的过程。⑥对群体模型为无限大的要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机械式的,为了假想的“侵入界限”(invasionBarriers)也就是突变者群体在大群体中所占的份额(populationShare),当突变群体模型超过1/n时,n是大群体的个体数,突变群体就有可能侵入到大群体,进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就有不满足了。其二是技术上的,群体模型足够大,就可以忽略掉现行群体个体的行为对其他突变者群体未来行为的影响,即不考虑学习过程。⑦其中的支付是生态学上的适应度(Fitness)或繁殖成活率。⑧下面我给出VanDamme1987的证明:首先设是进化稳定的,并且令所有参与人都选择不变的策略。令,对所有的。令,其中,那么对所有,满足及,因此,由进化稳定性可知。所以,而是任意的,所以。其次,设是一个严格纳什均衡策略,并且,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满足,由的连续性可知,至少存在一个,对所有及,至少存在一个满足:,这就说明是进化稳定的。⑨静止点(Restpoint)就是当动态系统处于静止点时就不会离开该点。⑩alchian(1950)指出,企业必须通过对所观察到的市场参与者的行动与结果之间的比较来得知什么是好的策略什么是不好的策略。⑾他考察了如下的选择过程,每一个企业所能够选择的策略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每一个阶段结束时,如果企业1的利润大于企业2的利润,那么企业1在下一阶段生存下来的概率就大于企业2在下一阶段生存下来的概率。相应地可以把企业的生存规则看作为策略的幸存,成功策略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通过企业之间对策略的模仿而得以增长⑿杨小凯教授(1995)认为,博弈理论当前最有趣的研究成果及日后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对策游戏规则演化模型(也就是进化博弈模型)。事实上1996年及2001年的诺奖都属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这说明杨教授具有超前的预见性,进化博弈理论研究者虽然还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也可以说明杨教授非常看重对进化博弈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则柯(1999):《博弈论平话》,中国经济出版社。

[2]张维迎(1999):《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

[3]张良桥(2001):《进化稳定均衡与纳什均衡:兼谈进化博弈理论的发展》,《经济科学》,3,103-111。

[4]张良桥(2001):《理性与有限理性:论经典博弈理论与进化博弈理论之关系》,《世界经济》,8,74-78。

[5]Binmore,K.,G.,andLarrySamuelson(1993):musicalChaires:theevolutionarymechanicaofequilibriumSelection,mimeo,(UniversityCollegeLondonand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

[6]Cressman,p.,(1992):theStabilityConceptofevolutionaryGametheory(aDynamicalapproach),LecturenotesinBiomathematics,Vol.94,SpringerBerlin.

[7)Cressman,p.,(1996):Frequency-dependentStabilityfortwo-speciesinteractions,theoreticalpopulationbiology,49,189-210.

[8]Cressman,r.,(1990):StrongStabilityandDensity-dependent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ies,theoreticalpopulationbiology,145,319-330.

[9]Friedman,D.(1991):evolutionarygamesineconomics,econometrica59.

[10]Fudenberg,D.(1998):LearninginGames,Cambridgemitpress.

[11]Gilboa,i.anda.matsui(1991):SocialStabilityandequilibrium,econometrica,59,869-867.

[12]Hammerstein,p.,(1981):theroleofasymmetriesinanimalContests,anim.Behav.29,193-205.

[13]Hansen,R.G.,andSamuelson,w.,(1988):evolutionineconomicGame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10,315-338.

[14]Hofbauer,J.,Sigmund,K.,(1988):thetheoryofevolutionandDynamicalSystem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

[15]Lewontin,R.C.(1960):evolutionandthetheoryofGames.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y,1,382-403.

[16]matsui,a.(1992):BestResponseDynamicsandSociallyStableStrategies,Journalofeconomictheory,67,343-362.

[17]maynardSmith(1974):thetheoryofGamesandtheevolutionofanimalConflict,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y,47,09-221.

[18]maynardSmith(1978):indefenceofmodels,anim,Behav.26,632-633.

[19]maynardSmith,J.andprice,B.R.(1973):theLogicofanimalConflict,nature,246,15-18.

[20]peck,J.R.,andFeldman(1988):KinSelectionandtheevolutionofmonogamy,Science,240,1672-1674.

[21]Rosen,R.(1970):“DynamicalSystemtheoryinBiology,”Vols.1and2,wiley-interscience,newYork.

[22]Samuelson,LarryandJianbo,Zhang(1992),evolutionaryStabilityinasymmetricGames,Journalofeconomictheory57.363-391.

[23]Schaffer,m.e.,(1988):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iesforaFinitepopulationandaVariableContestSize.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y,132,469-478.

[24]Selten,R.(1980),evolutionaryStabilityinextensivetwo-personGames-CorrectionandFurtherDevelopment,mathematical.Social.Science,pp.93-101.

[25]Selten,R.(1983),evolutionarystabilityinextensivetwo-personGames,mathematical.Social.Science5.269-363.

[26]Selten,R.(1988),evolutionarystabilityinextensivetwo-personGames—Correctionandfurtherdevelopment,mathematical.Social.Science16.93-101.

[27]Swinkels,J.(1992):evolutionandStrategicStability:FrommaynardSmithtoKohlbergandmertens,Journalofeconomictheory,57,333-342.

[28]Swinkels,J.(1993):adjustmentDynamicsandrationalplayinGames,GamesandeconomicBehavior,.5,455-484.

[29]tanaka,Y.,(2000):StochasticallyStableStatesinanoligopolywithDifferentiatedGoods:equivalenceofpriceandQuantityStrategies,Journalofmathematicaleconomics,34,235-253.

[30]taylor,p.D.,andJonker,L.B.(1978):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iesandGameDynamics,mathematical.Bioscience.40,145-156.

[31]wynne-edwards,V.C.(1962):“animalDispersioninRelationtoSocialBehavior,”Hofner,newYork.

生态平衡概念篇10

一、勒温的动力概念

在心理学中,“动力”一词含有力、能量和活动等意义,可包括所有决定有机体行为的~内在或潜在因素,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动力”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涵义,他们所使用的动.力概念不尽相同,对待动力的观念也颇有差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一种动力心理学,他所侧重研究的是潜意识欲或里比多的作用;麦独孤是一位动力心理学家,他的动力概念:主要指本能和本能对行为的策动。勒温的动力概念(或动力观念)可概括为心理紧张系统,他不但注重需求和动力能量的意义,而且强调各种心理动力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的内在动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心理紧张系统

心理紧张系统是勒温从概念的水平上对人的行为根源所进行的动力分析,他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連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为了证明这一理论设想,勒温指导他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表验.研究,如蔡加尼克的实验,她让被试去做i8至20项简单的工作,但只有其中半数工作让被试完成,另一半则中途阻止不让完成,最后让被试对所做过的工作进行回fc。粮插勒温的理论可以预知:1.一件要完成的工作等于一种准需求,并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心理紧张。2.如果完成了工作,紧张就会消除。3.如工作受阻没有完成,心理紧张将继续存在,并且会影响被试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蔡加尼克实验的结果完全证实了勒温的理论设想,被试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平均为68%,对巳完成的回忆量为43%,这就是心迪学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1927年蔡加尼克在德国《心理学研究》上发表了她的实验报告,她自己对这项实验'的解释是,“当被试接受一项有待完成的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竖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在蔡力n尼克实验的基础上,也以检验心理紧张系统为目的,勒瘟的另一个学生奥芙散金娜进行了关于“受阻活动的重做趋势”的实验。她在其实验报告的前言中写到:“如果勒温的理论是正确的,意向性活动的潜在动力不是联想而是一种紧张系统,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种对受阻活动的重做趋势。实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勒温认为这一实验同样证实了“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勒温说,“这一重做(趋势的)实验表明,只要需求未得到满足,一种与目标相连的力便存在,并引导着朝向目标的活动。

波林注意到,勒温所用的紧张(tension)—词与注意(attention)和意向(intentioio有:关,并认为“或许这一概念的应用,就是一种动力心理学的真正标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勒温与意动心理学的关系,事实上勒温的老师斯顿夫就是一个意动心理学家,并用意领心理学的观念影响了勒温的思想。正如“意动”和“意向”都需要一定的对象,“紧张”也必然要有它的确定目标。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行为或心理活动的目标也具有一种力,勒:温称之为引拒值(ralence)。正的引拒值具有吸引力,负的引拒值具有排拒力,所以人的-行为不单是由于内在需求和紧张的推动,而且还由于目标本身的吸引(或排拒)。需求的强度增加,与该需求有关的目标的引拒值也会增加,而引拒值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需求的强度。因而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的心理紧张系统便包/括了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了紧张与目标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与弗洛伊德的里比多说和麦独孤的本能说略作比较。弗洛伊德和麦独孤所追求的都是对行为动力作一种实体性的解释,把动力本质归结为里比多或本能(一种实体),遵循了一种旧物理主义的能量说。在他们那里行为的动力模式带有很大的机械性,人的行为基本上取决于里比多或本能所提供的能量本身,;然而勒温则倾向于对行为动力作一种关系性的解释,把动力本质归结为包括人与环境在内的各种力相互作用的心辱紧张系统。这种从实体概念到关系概念的转变不但是一种动力解释的差异,而且涉及到二种动力观的转变。勒温的动方研究是以新物理学的世界观为背景,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考察勒温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生活空间或动力场,并借以探讨勒温动力观念中的整体意义。

   (二)紧张系统与生活空间

在勒温看来,“紧张”始终处于—种系统之中,因而要其庄理解“紧张?,-诅就必強理解这种系统的意义,对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样,目标的吸引力与排拒力,以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都有所了解。或考说,理解勒温的动力就必须同时理解他的动力场,而这种动力场也被勒温称之为“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包括在一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勒温说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f(LS)来表示生活空间包括了人与.其环境,行为便发生在这种生活空间中,它旣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与勒温这一行为公式相联的,是他陈述生活空间时所提出的一个动力原则:“实在的是有影响”,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事物或因素都必然对个体当时的行为有着实际的影响。这样勒温所讲的生活空间就既非一般的纯客观环境,也非考夫卡的意识中的行为环境。生诖空间以对人的行为发生实际影响者为存在标准,将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个共同的整体,并表现着整体所具有的格式塔性,即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都必然与整体有关。场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生活空间中,故勒温及其学生也就把生活空间看作是人的行为动力场。

勒温曾借助于拓扑学来描述生活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中的动力结构,借助于向量学來分析生活空间中的动力作用以及动力和行为的方向,故勒温的心理学又有“拓扑心理学”和**向量心理学”之称,而拓扑心理学与向量心理学的结合,或动力研究与整体研究的结合,也即在生活空间或动力场中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便形成了勒温的场论,因而场论也就被认为是勒温心理学的象征。笔者把动力与整体看作是勒温场论的基石,把紧张与生活空间看作是勒温心理学的二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旣具有动力性,又具有整体性,勒温动力观念的本质,便是这二者的结合与统一。

在1924至1933年间,勒温曾指导他的学生围绕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较为著名的除了蔡加尼克和奥芙散金娜关于心理紧张与记忆和重做趋势的实验,还有丹波和霍普等关于欲求水准的实验,巴克(R.Barker)关于挫折与倒退的实验和玛勒_(V.mahler)关于代替满足的卖验等。这些实验不但为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学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而且检验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观点,为整个实验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或许正是在这种章义上,波林称勒温的动力研究是对弗洛挣德体系的科学改造。事实上,勒温的研究和理论可说是整个动力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他不但推动了动力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把“动机心理学从清规戒律中解放了出来”,而且以心理紧张系统引起了动力心理学研究从实体概念到关系概念的转孪,把新的科学观运用到了心理学的动力研究之中,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低进作用。

二、勒温的动力模式

把勒温的动力概念扩展开来,便表现为一种基本的动力模式,勒温把它称之为#准稳.定平衡过程”。正如勒温的动力概念与实验研究都引起了动力心理学中的革命,他的动方模式也为动力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挺之前,求乐论是动力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传统,如联想主义、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他们都以“避苦求乐”为研究人类动机的唯一标准。然而,在人类思想史中还有一种关于人性和动机的基本观念,那就是稳态论传统。稳态论主张有机体内有一种自我保护和自然平衡的倾向,强调人所具有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它强调整体、系统和功能,具有有机论和生态论的特点。勒温首次把这一传统思想系统地引入了动力心理学,并从中阐发了稳态动力论,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稳态(homestasis)这一概念是坎农1929年创用的,1932年他在《躯体的智慧》中对稳态的意义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稳态所表示的这种有机体自然平衡的思想却由来巳久。希波克拉底和斯宾诺莎就曾对这种思想有过论述,贝纳德在1859年提出了著名的有机体内外环境论,坎农的稳态概念就是从贝纳德的“内环境”中推导出来的。坎农认为,“稳态

这个词不是表示某种固定不变的事物或一种停滞状态,它表示这样一种情况种可变的而又保持相对恒定的情况稳态的失调就会产生有机体的紧张状态,并促使有机体通过适应性行为去获取新的平衡。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便遵循了这种稳态论的动力模式。

勒温在表述他的心理紧张系统时指出,只有当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平衡,才会引起内在的'紧张。而由这种紧张所激发的行为不是为了避苦求乐,而是为了获取新的内在平衡。勒温说,“心理过程通常出自趋于平衡的倾向,正如普遍的生物过程,以及物理、经济或其它过程一样。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向一种过程,以及稳定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都可以从这样一种事实中推出》即在某一点上平衡被打破了,于是朝向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便开始”[7]。平衡概念甚能表现稳态的心理学意义,它不是表示静止,而是蕴含着变化,体现为过程。因为一种平衡既是一种活动的目标或结束,也是下一次浩动的准备或开始,目标的设立便已蕴含了动力作用。沃尔曼(B.wolman)说,“勒温提出有机体倾向于平衡,这是仿效坎农和戈尔茨坦。勒温把稳态m则运用于心理力在一个系统内的活动,但没有提稳态这一概念”u]。勒温把平衡看作是一个动力概念,把紧张系统看作是一种“准稳定平衡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社会变化的三个步骤:“解冻一流动一重冻”。也即打破原有的平衡,趋向新的目标,并在新的水平上重获平衡。勒温的动力理论不但遵循了稳态论的基本模式,而且表现出强调整体结构和系统等有机论的特点。此外,勒温所主张的心理宇宙为一种开放系统也与稳。态论的基本观点一致。贝纳德和坎农都把有机体看作是一种开放的生物系统,在与其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保持着相对的内在平衡。

长期以来,心理学史家们多偏重于动力心理学中的求乐传统,基本上忽视了来自稳态论这一方面的影响。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中论述“动力心理学”的时候,便只讨论了求乐传统与活动心理学的影响,未能注意到稳态论传统和有机论在动力心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在笔者看来,只有认识到稳态论在动力心理学中的意义,认识到槔态模式与求乐模式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勒温的动力理论以及整个动力心理学。事实上,勒温本人曾明确指出,不能把人的需求局限于自我对获取快乐和奖励的需求,动机的求乐论是片面的,不充分的u]。勒温的动力研究和动力理论所体现的是一种稳态论传统,他的心理紧张系统本质上是一种稳态动力模式。这种动力模式发展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平衡和认知不协调理论,并且对人本主义的动机学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勒温的动力观

“动力”:在许多心理学家那里被用作动机的代名词,如吴伟士,他创用了“动力心理学”,同时提出以动机学(motivology)来代替心理学。波林也曾说,,“动力心理学这一领域就是动机心理学”⑴。然而笔者则认为,“动力”中还有动机之外的意义,在勒温的心理学中(以及在任何其它一种动力心理学理论中),动力不单单是指动机,而且代表了一种观点,一种'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就此而言,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就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我把它概括为整体动力观,对此可作如下讨论。

(一)动力与整你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休观是勒温动力研究的一个自然基础,心理紧张系统发生于生活.

空间之中,而生活空间便是一个心理的格式塔^它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产生与表现的场所,是一种具有整体特性的动力场。勒温以此为背景所阐述的心理紧张系统不但具有动力性,而且具有结构性、关系性和系统性,具有格式塔整体性所具有的一切特点。

勒温曾说J在研究心理能量和心理紧张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记住它们在一定的心理系统中所占的位覃,因而就必须以在这种系统中行之有效的格式塔理论的观点来研究这些问题,勒温以整体性原则来指导动力研究,同时也以动力研究丰富了整体性原则。勒温的动力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突出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这样研究者所面对的必然是人的整体性或整体的人,而不再单单是人的感知觉或人的某种个别属性,。这样格式塔的整体原则便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这种动力与整体的结合,构成了勒温心理学.的基础与核心。.勒温说,“动力整体这一概念在动力格式塔的孕含性意义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展开了广阔的前景,势必会产生对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昀重要突破”⑴。在这里,勒温的动力理论所展现的已是一种心理观,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或认识论的意义。笔者也在这种意义上提出了勒温的“整体动力观”%它蕴含着整体与动力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此外,这种整体动力观还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动办的过程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解释,包含着一种整合心理学的倾向。

(二)动力与过程

任何运动都必然体现为一种过程,所以动力研究从本质上说也应该为一种过程的研究,从过程中能够进一孝地来理解动力和动力的发展。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过程始终占弯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却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认为理解勒温所论述的过程对.理解勒温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并把过程所蕴含的意义看作是勒温整体动力观的一部分。

勒温曾以“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来标示自己的动力心理学理论。他说,一旦接触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的注意中心也就从客体转向了过程,从状态转向了状态的变化”。

二般来说,勒温在阐述他的心理动力时,总是要涉及这一动力的过程。他认为在任何心理过程中,内在的力与外在的力都会由这一过程本身来改变,动力的意义便体现于过程之.中。.勒温的仓理学以研究“朝向目标的行为”而著称,而朝向目标便包含着一种过稈性,心理紧张系统中便具有这种过程的意义。勒温对社会变化的动力解释也体现在“解冻一流动一重冻”的过程之中》

过程本身蕴含着发展的意义,因而动力的观点也和发展的观点有联系’勒温曾把心”理的动力过程看作是生命的发展过程,以“条件发生”(ccmditkmal-genetk)的概念来注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条件发生”意味着潜能和表面现象背后的动力因素,意味着一种动力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表现出过程中蕴含的另一种意义——时间性,勒温曾提出“心理过程本身是在时间上扩展的整体”,据此他为生活空间确定了一个a现实原则”

(“现在的事件只受现在情境的影响”),并用它作为衡量心理上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个标准。.这种时间观念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与个体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发'.展便意味着时间观的扩展和真实水平的提高,因而时间观念或时间维度也是勒温动力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成分。

过程的意义还体现在系统之中,动力与过程在系统中得到统一,组成了一个整体笔-者认为,勒温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他的动力场论,是系统论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事实上勒温本人就是一位系统论学者,他的心理学研究曾促使了一般系统论的发展。普汶(L._pervin)指出,“过程(正如一般系统论所尽力阐明的)是动力心理孥的核心”,并认为动.力的过程性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勒温整体动力观所蕴含的过程性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三)动力与整合

把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理解为一种观点,整合是其中所包含的一种积极意义。心理.学中的动力研究既包括动机方面的内容,也包括被波林称之为“人性心理学”的部分。这:种人性心理学范围广泛,其本身便要求一种综合性研究,而这种综合性研究自然地孕育了一种致力于心理学统一的整合倾向。

科弗(C.Cofer)也曾认为,在发展一种整合的人格理论或行为理论的种种尝试中,动.力概念起着关键的作用。动力研究的领域为整合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条件,麦独-孤曾明确表示他只是以动力观点来研究人性问题,由此而阐发出来的心理学理论要把以'往“所有学派的有效的原则和方法都结合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关于这一点吴伟士.更是积极,心理学史上的“中庸之道”便是他最先提出来的。“每一个学派都是好的,虽则;没有一个学派是够好的”,因而学派应该綜合起来,去走种“中间道路”在吴伟士看:来,动力心理学似乎就是这一道路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