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的优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6:18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1

【关键词】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难点网络优化的对策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逐渐平稳,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经从追求通信价格转而追求通信品质,CDma2000作为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代表,在过去的3G移动通信大潮中一直独领,但是随着4G牌照的发放,CDma2000的市场空间开始受到挤压,CDma2000移动通信必须不断优化网络,顺应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高品质要求。

一、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概况

1.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内涵

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不断提高CDma2000系统的网络容量,以便给予更多用户更加高品质的体验,从而真正确保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运转。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式[1]。

一是参数采集。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因此参数采集工作就是本着市场为主体,用户为主导,在合理分析竞争优势的前提上进行的大量数据整理。

二是数据分析。大量的数据统计要根据系统优化的目的进行选择性的使用,根据系统标准制定进一步的发展策略。

三是信令跟踪。信令跟踪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高速运转的技术依托,根据发出的信令进行及时的跟踪,根据市场反应和系统反应,做出网络优化的参照和调整。

四是路测信息收集。完善的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发展需要完善的信息数据支持,路测信息主要是通过塔基发送信号来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信息整理,路测信息和系统数据相比,更加接近市场,体现为用户服务的基本宗旨。

1.2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特点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优势十分明显,和大部分的3G通信相比,CDma2000的更新操作简便,相应的也会节约系统更新的成本,同时CDma2000受电磁和外界的干扰小,特点明显。

一是覆盖范围广泛,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虽然会根据用户承载量的大小进行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而言CDma2000根据区域的划分,小区覆盖的范围成倍数增加,可以利用覆盖范围广泛的优势适当的减少基站的数量,也可以利用优势来提高通话的质量和网络使用的品质。

二是CDma2000系统强大,CDma2000移动通信频谱利用的效率高,根据频谱反应可以增加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容量,满足更多用户的高品质体验。

三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完备,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在强大的覆盖范围和系统容量的前提下,通话质量得以提高,通话噪声干扰降低,通过清晰度提高。CDma2000系统软件也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优化[2]。

二、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难点

2.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问题

相对于CDma2000通信系统的特点,CDma2000通信网络的问题逐渐的彰显。一是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帧结构狭窄,因此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扩容量和通话干扰还有待提高。二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快速功率速度缓慢,和同等程度的3G通信标准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更无法和4G匹敌。三是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数码长度问题突出,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采用短pn码,短pn码和长pn码相比,数据码的优化和更新问题需要优化和考虑。

2.2CDma2000移动通网络优化的难点

一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干扰受限。虽然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但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受限的问题,一旦干扰的程度超过承载度的50%~70%,干扰性就会急剧的加大[3]。

二是软件更新难点。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大,但是正是由于容量大的优势导致无限制的用户增加,增大了移动通信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压力,小区的覆盖承载量暴增,产生一定的通信覆盖盲点,危害用户使用品质。

三、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对策

3.1加大措施防范

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需要树立清晰的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措施,做到主动预防,提前更新。

一是优化数据参数。根据前期收集的移动通信数据进行后期的加工,参数优化主要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站覆盖率的数据更新和设备更新,根据小区覆盖数据的反应,适当优化数据参数。

二是硬件检测。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硬件要顺应网络更新的要求,进一步进行硬件设备的排查,排查基站和基本计算机网络的设备情况,测试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检测结果迅速做出硬件维修和硬件更新的反应。

三是网络软件的优化。强大的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依赖于软件的不断更新和优化。通信网络信号的好坏取决于基站覆盖范围,因此要适当调整基站的覆盖角度。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容量的优化要求在对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容量软件的结构,改变容量系统结构。

3.2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流程

一是必要的工具准备工作,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需要数据监测和分析工具,主要有路测信息工具,主要是针对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的调试进行数据的记录和跟踪,为进一步的网络优化提供参考。信令分析仪器,信令分析仪器要根据路测器的记录进行数据的进一步整理,为网络的优化提供指导。

二是适时的用户沟通。在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过程中进行大客户和用户的沟通十分必要,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取一手的客户需求信息,为后期的网络优化提供指导[4]。

三是系统网络问题分析。在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找准网络维护和优化的问题和具体要求,根据问题找准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优化问题存在的症结,制定晚上的调整方案。

四是方案的优化和实施。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过程动态持续,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时时进行方案的调整和落实,因此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没有终点,要根据方案的不断调整迅速做出反应。

五是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评估。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系统优化的优势,评估问题的解决程度,评估用户的通话品质和上网体验,根据评估结果继续新一轮的通信网络系统优化。

四、结束语

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市场空间和用户在4G大背景下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但是也要看到4G的不足:1、3DaV需要的输入输出设备非常昂贵,还不能在用户终端装备,媒体流仍不能刺激带宽的使用;2、终端功耗问题仍是困扰用户规模发展重要问题之一;3、运营商之间的信号干扰不容忽视。在过渡期,只要有条不紊进行混合组网的工作,加强3G的网络的优化、深度挖掘3G时代下的技术和市场红利,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动态持续的过程,移动通信运行商要本着服务用户和发现市场的理念,积极推进CDma2000的优化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话和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金羽杰.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24(3):16-18

[2]钱晓峰.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12(2):10-12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2

【关键词】路由策略;网络优化;数据通信网

莆田地区数据网一期已投入运行,其运行状况良好。随着信息内网业务、应急高清一体化视频、通信监控业务、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等多业务网络的应用部署,对数据通信能力和带宽都有更大需求,对网络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制定统一技术体制标准、构建清晰网络架构,使整体网络性能、安全可靠水平与网络扩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1莆田电力数据通信网现状

福建电力数据通信网总体网络结构为分层拓扑结构,莆田地区分为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种。骨干层布置在地调中心机房,汇聚层由主要由集控站、仙游县调以及220kV变电站汇聚点组成。接入层由各地的110kV变电站及35kV变电站组成。骨干层配置2台骨干路由器与省公司核心层的2台路由器之间互连,汇聚层节点根据光传输网络中的位置,采用双链路上行,就近互联,形成多个环型拓扑,实现汇聚层与核心层的互联,接入层节点采用星形拓扑的方式实现与汇聚层路由器的连接,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目前莆田地区数据通信网采用mpLS技术,路由器配置pe组网,iGp采用iS-iS协议,全省同属于一个BGp自治域。启用两级BGp路由RR反射体系,其中在省网核心路由器上设置一级RR、莆田骨干路由器上设置二级RR。汇聚层节点路由器以pe的方式接入地区数据通信网的接入方式,pe路由器下配备一台二层交换机作为业务接入使用,以mpLSVpn的方式开通业务。

2优化改造的必要性

目前我省采用全网网状组网,莆田数据通信网采用双pe双出口的组网方式。但在地址编码、aS号分配,统一路由协议参数、设备命名、接口描述等方面没有制定统一规范标准配置,这在网络性能、安全可靠水平与网络扩展能力上存在不足。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①目前省网与莆田地区同属于一个自治域架构,没有启用QoS策略功能。数据网Vpn信息只下发到莆田骨干网边界pe,没有向各县公司延伸,未启用BGpaS域。②原JUnipeRm120核心路由器接口容量不满足组网要求。③业务的部署未按照国网业务Vpn要求划分,信息外网业务仍承载在数据通信网上。④数据通信网的ip地址、设备描述,接口描述、业务Vpn命名规范,策略RD:Rt值等未按照国网要求的规范配置。

3优化改造方案

莆田地区数据通信网上联省公司核心层、向下延伸覆盖县公司、变电站、营业网点等接入层。为了方便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及提供灵活的可扩展性,网络,分为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3.1拓扑结构优化

莆田电力数据通信网既是数据通信核心网aS64600区域组网,也作为区数据通信接入网的核心节点,由于数据通信核心网和数据通信接入网分属于不同的aS区域,而同一台路由设备的BGp协议无法配置多个aS区域。因此本次优化采用2组(4台)能够实现完整pe功能的汇聚设备,其中1组(2台)作为数据通信骨干网aS64600区域在地市节点的pe设备,另1组(2台)作为地市数据通信接入网的核心设备。目前,莆田公司已配置了2台骨干路由器:一台Juniperm120,一台华为ne40e-X8,本次优化新增三台高端路由设备,原有的华为ne40e-X8与新增的三台高端路由器组成口字形网络。将其中的1组(2台)高端路由器作为数据通信核心网aS64600区域在地市节点的pe设备,一组(2台)核心路由器作为地市数据通信接入网的核心设备。原有的Juniperm120路由器因接口容量不足改为业务接入路由器使用。接入层采用星形拓扑的方式实现与汇聚层路由器的连接。

3.2路由策略优化

3.2.1iGp路由优化

莆田地区数据通信网络采用mpLS技术组网,域内采用LDp分发标签协议,iGp采用iS-iS协议按照核心节点为Level2层、汇集/边缘节点为Level1/2层,设备互联上按照接口带宽设置路由优先级。

3.2.2BGp路由优化

根据国网规范调整莆田地区为独立的GlobalBGpaS,采用唯一BGpaS号码,并与核心网BGpaS启用eBGp邻居关系,采用optionC的方式跨域对接。地市BGpaS为实体的两层BGpaS架构,GlobalBGpaS内不再含县级或其他层级单位的子BGpaS。启用两级BGp路由RR反射体系,莆田公司本部两台核心路由器上设置二级RR。3.2.3流量策略优化莆田公司两台骨干层路由器以口字型接入省公司核心层网主节点p1和第二汇聚点p1。正常情况下,业务由地市p1上传至省主节点p1。当上联主节点的链路中断或主节点设备故障时,所有业务自动切换到第二汇聚点p1设备互联的链路上,实现流量策略主备方式。业务接入路由器Ce与pe之间的路由协议上课通过路由策略使一类、二类业务分别流向不同的pe设备,并实现路由互备。

3.3技术策略部署

3.3.1业务Vpn部署要求

对莆田地区网络所部署的mpLSVpn参数,包括所有业务Vpn的RD、Rt值进行梳理和调整。①满足省内业务Vpn参数与公司骨干网各Vpn的RD/Rt参数不重叠。②为了确保业务Vpn的可达性、安全性,优化整合后在地市节点开通的每个一级应用业务Vpn,采用全网唯一的RD/Rt参数值,即实现通过RD/Rt值可确定该业务Vpn的路由来自一个确定的网络节点。

3.3.2QoS部署

目前数据网设备上的承载的业务流量较小,中继链路均处于轻载状态,故没有部署QoS功能,随着未来Vpn业务数量不断增加,需开启QoS功能,QoS采用DiffServ机制,并根据业务的重要性不同在pe设备入接口匹配为不同QoS等级,确保视频Vpn中的业务优先传输。

3.4规范ip地址

目前莆田公司已经实现网络地址与业务地址的相互独立,网络地址已按国网要求统一规划,但是业务地址规划不符合规范。应根据国网统一化,集中化,规范化的部署要求进行改造配置,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11.X.0.0/16网段的ip地址。

4结语

本文给出对莆田地区电力数据通信网网络架构的优化改造方案,通过该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和提高了莆田电力数据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增强数据通信网络的优质服务水平,满足各种应用以及技术发展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有效推动各种基于ip网络的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亓琦,曹盛.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优化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0):26~27.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3

【关键词】GSm网络优化;用户感知改善;数据业务资源优化

引言

随着网络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数据业务占用已接近50%的无线网络资源,导致网络干扰增加明显。而另一方面,数据业务话务分布不均、突发性高、潮汐效应明显,热点区域业务密度异常偏高导致pDCH复用度过高,进而影响到用户的通话和上网的感知度,增大了数据信道资源的规划难度。本文所述数据信道资源精细优化以爱立信设备为例,探讨网络参数对信道资源的影响以及优化解决方案。

1数据业务指标现状

四川省某地市数据业务相关评优指标不太理想,如pDCH承载效率、tBF建立成功率、通用下载速率等指标,影响用户感知,有必要对数据资源进行配置优化,以提高现网数据业务资源利用率,同时提升用户上网的感知度。在提升用户感知度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业务资源精细优化,通过多种措施整合现有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承载能力。

2数据业务指标介绍及影响因素

(1)数据业务pDCH信道承载效率:体现了pDCH信道能够承载数据流量的能力。

计算公式=(GpRS总流量+eDGe总流量)/pDCH占用数。

(2)下行tBF建立成功率:体现了数据业务的接入能力。

计算公式=下行tBF建立成功次数/下行tBF尝试次数。

(3)影响数据业务信道承载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数据业务的不连续性;

2)数据业务的虚占用;

3)无线环境的影响;

4)不同类型业务的占用;

5)高编码能力、手机eDGe能力、eDGe资源配置比例;

6)网络BSC资源配置限制(pCU/GB/aBiS);

7)信道分配策略。

3优化策略

数据业务资源精细化优化的策略是在充分保障用户感知度的前提下,从全网、局部区域、小区级三个方面对信道分配策略、信道释放机制、无线环境、网络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精细优化。

4优化方案

4.1网络参数精细优化

参数优化的目的是在保障改善用户感知的前提下,优化BSC级和小区级的网络参数设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主要参数介绍如下:

4.1.1tBFXLLimit

(1)参数含义

pDCH上的同时存在的最大tBF数量*10。

该参数定义在pDCH上的tBF的限额,当超出这个数量时需要申请指派新的动态pDCH,如果没有新的动态pDCH可以分配时,tBF将被分配在现存的pDCH上,直到达到最高的最大限制数量,超过限制数量的tBF被视为拥塞。

(2)参数设置分析

增大参数tBFDLLimit虽然可以提高pDCH信道承载效率,但是会牺牲用户上网感知,对通用下载速率也会有负面影响。

(3)优化方案

tBFDLimit/tBFULLimit参数由优化前的40/40调整为20/20,充分释放pDCH资源,对于提高用户感知度有明显的效果。

4.1.2DLDeLaY/ULDeLaY

(1)参数含义

定义在下行/下行tBF上,当上行/下行RLC数据传输结束后该tBF能够保持激活状态的时长。

(2)参数设置分析

DLDeLaY/ULDeLaY就是为了减少tBF资源反复申请、释放带来的信令开销,减少用户上网的时延,系统在tBF没有数据传输时不立即释放tFB资源,而是要等待一段时间,如果在等待时间内需要继续传输数据,系统不必重新建立tBF,这样就减少了整个申请分配过程的时间。

减小参数DLDeLaY/ULDeLaY可以在不牺牲用户感知的前提下,减少pDCH占用数,提高pDCH信道承载效率,提高tBF建立成功率。可重点优化该参数。

(3)优化方案

DLDeLaY/ULDeLaY参数由优化前的1000/1000调整为最终设置600/1000。pDCH承载效率和tBF建立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

4.1.3oDpDCHLimit及FpDCH

(1)参数含义

oDpDCHLimit参数定义了信道组(channelgroup)内的所有动态pDCH(on-demandpDCHs)的总数的限制值。该参数为一个百分比值,表示在解闭的FRtCH中有多少比例可以作为动态pDCH。

FpDCH参数用于定义小区内用于GpRS/eGpRS的专有信道数量。专有信道不能通过预清空的功能被电路交换话务占用。

(2)参数设置分析

动态pDCH限制参数oDpDCHLimit和固定信道FpDCH的优化,原则是根据话务需求进行评估,限制语音信道组的动态pDCH使用,优化动态信道资源,同时平衡兼顾pDCH承载效率指标,充分提高pDCH利用率。

(3)优化方案

考虑到月底与月初数据业务需求的差异,预留10%冗余;同时考虑用户感知及可能的业务突发,按照预计pDCH复用度=3为基准值计算pDCH信道实际需求。

4.1.4GpRSpRio

(1)参数含义

该参数决定oDpDCH(on-demandpDCH)在下列话务情况下被视为空闲状态或占用状态。这些话务情况包括动态半速率指派(dynamicHRallocation)和tCHpacking功能(即HRpackingandDYma),小区负荷分担(CLS),子小区结构(oL/UL),分层小区结构(HCS),GSm-UmtS小区重选和切换。

(2)参数设置分析:

GpRSpRio参数设置了话音优先策略,该参数对高无线利用率小区的半速率启动时机影响较大,当GRpSpRio设置为15,将动态oDpDCH视为占用状态,可以尽早启用半速率信道,缓解数据业务信道资源紧张的情况。

(3)优化方案:

分场景对GpRSpRio进行优化设置,在学校等数据业务繁忙导致整体资源不足的小区建议设置GpRSpRio=15,尽快启动半速率功能;而其他整体资源充足的小区建议检查规范设置GpRSpRio=0,降低全网半速率比例。

4.1.5piLtimeR

(1)参数含义:

该参数用于动态pDCH信道返回CS域的计时器。当某动态pDCH上的tBF终止时,此pDCH并不是立即返回CS域备用,而是等待一段时间,在piLtimeR时间内无新的tBF建立时,此动态pDCH返回CS域。

2)参数设置分析:

减小piLtimeR参数可以减少pDCH占用数量,根据经验,该参数设置为5~2,对话音与数据业务之间的均衡较为有利。

(3)优化方案:

现网piLimeR设置为2,较为合理。

4.1.6SaS

(1)参数含义:

该参数用于单时隙指派策略。

QUaLitY:时隙指派时以信道质量(即iCm的测量结果)、跳频频点数量作为优先考虑。

maio:时隙指派时以信道在mobileallocationindexoffset(maio)表中的位置作为优先考虑。

mULti:时隙指派时以保留尽可能多的连续的时隙的原则作为优先考虑,以便提高到来的CS和pS呼叫获得相应的信道请求资源的可能性。

(2)参数设置分析:

为满足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以及提升用户对数据业务的感知度,调整SaS分配策略为“mULti”,能够提高获得连续时隙的概率,改善用户感知。

(3)优化方案:

根据上行干扰比例统计,综合考虑对数据业务和话音质差小区的影响,确定语音和数据信道组采用mULti或QUaLitY策略。

4.2数据业务新功能应用

由于QQ等即时通讯类软件业务占用了大量的数据业务信道资源,但是实际产生的数据流量却非常有限的现象。在现网设备、软件版本的信道分配机制下,即时通业务与其他数据业务对数据业务信道占用情况处于相同优先级,最终降低信道利用率造成大量载频资源浪费。

爱立信厂家对tBFLimit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通过新功能tBFLimitonactivetBF与小区级tBFLimit参数改进,可以使分配机制得到优化,在进行数据业务信道分配时,会考虑各个小区实际信道占用和产生的流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尤其对QQ类业务资源共享提升效果尤为明显。

4.3BSC软硬件隐性故障定位解决

对BSC单板故障、Rp隐形故障或者小区故障检查,pCU、Cp负荷检查,小区资源无线资源情况分析,LapD统计和结合掉话切换和投诉分析传输问题,现场测试分析,BSC参数及小区参数检查,GB口挂表分析,BSC启动排除指针吊死等一系列全面的分析。

4.4网络容量评估及资源优化

4.4.1pCU、GB等BSC资源评估优化

pCU负荷:当GSL使用率70%以下是没有pCU拥塞出现的,而GSL使用率高于85%时就有明显pCU拥塞出现。对GSL利用率超过75%黄色预警门限的BSC及时扩容Rpp板。

GB口license资源:对数据业务流量进行分析预测,对GB时隙License利用率超过80%的BSC进行扩容。

4.4.2小区硬件、eDGe、aBiS传输等资源评估优化:

为了解决由于网络容量不足造成的小区数据业务用户感知恶化,合理利用全网载频资源,对全网小区综合分析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信道需求情况,分阶段进行了载频硬件的抽闲补忙、eDGe信道扩容、aBiS传输端口的扩容工作。

4.5干扰优化

通过数据业务功率控制优化,高干扰区域的排查解决,提高pDCH承载的数据流量。

(1)数据业务上行功率控制

数据业务上行功控能降低上行无线干扰,对上行语音质量具有正面效果,但是功控过于激进,对数据业务tBF接入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小区不同的无线环境和场景区分设置。

GpRS上行功控主要是通过Gamma和aLpHa参数的合理配置来控制的,通过理论计算,找到这两个参数合理配置的范围。

(2)高干扰小区排查

对高干扰小区进行排查,定位干扰源,协调解决。

(3)eDGe频率优化

通过频率分析,对存在频率干扰的eDGe频点进行优化调整。

4.6top差小区优化

对数据业务指标较差的top小区,进行具体问题分析。

(1)硬件排查

硬件、传输、mo数据定义等问题导致eDGe信道未正常启用。

(2)双频网参数优化

对于900m、1800m共站小区,通过话务话音和数据业务均衡,缓解top小区的紧张资源。

(3)小区重选参数、功率参数优化

在不影响小区有效覆盖、保障用户感知的前提下,调整周边邻区的小重选参数、

功率参数,减少top小区的数据业务占用。

4.7四网协同优化

根据日均数据流量及pDCH占用数分析GSm网络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分布情况,对

数据热点通过规划新建tD网络、wLan网络、Lte网络等措施,四网协同,分流数据话务,缓解GSm高数据流量热点区域的资源紧张情况。

5结束语

通过对数据业务资源精细优化思路的探讨分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采取多种优化措施进行优化实践,优化效果突出,数据业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数据业务相关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基于现有网络资源的数据业务接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提升信道资源利用率和数据业务接入能力的同时,数据业务信道上复用的用户业务数也得到明显改善,用户感知度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威.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第2版),2010.1.

[2]爱立信无线网络优化技术规范手册.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4

在网络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大数据信息通信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网络采用合适的路由转发机制,结合UDp和ieee2.6等路由协议,进行无线通信组网的节点部署和路由设计,在移动无线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端到端路径通过无线路由编码,采用例如HYmaD混合路由算法、CaR机会网络路由算法等,实现混合通信和路由分配[1]。然而,当网络在遭到病毒等外界入侵时,节点的路由转发协议受到入侵信息的干扰,导致网络堵塞和丢包延迟,需要通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节点组网优化部署,进行网络传输安全控制,设计无线网络通信系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的算法和系统设计方法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

网络在受到病毒入侵后,需要进行路由节点的优化通信组网选择,传统方法中,对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技术主要有基于intServ综合服务控制的路由节点选择技术,基于机会网络混合路由算法的节点组网选择技术和基于H?eC路由容错性控制的通信组网节点选择方法等[2?4],在上述算法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相关的学者进行了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文献[5]提出一种基于网络链路资源分配及VXi总线控制的外置式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优化选择和安全协议设计,提高了网络安全性能,系统设计采用、a24和a32地址映射进行循环链路通信,结合中断管理提高了节点的防入侵能力,但该系统设计方法构成较为复杂,计算开销较大,通信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好。文献[6]采用嵌入式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行了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器的设计,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通过GpiB,mXi控制器选择外置式系统通信方式,实现了对节点通信组网的优化控制设计,提高了通信组网的安全性能,但该系统在进行海量数据组网通信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外界特征信息的干扰,降低了系统通信和网络路由数据收发的稳健性[7]。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的网络入侵后节点通信组网选择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

1通信组网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原理及

系统总体设计

1.1通信组网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原理

为了实现对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需要进行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本文采用通信组网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方法进行节点选择控制设计,通信组网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方法是建立在mXi总线支持技术之上,对于无线网络通信组网。采用8位、16位和32位数据传输模块构建VXi总线系统,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系统有嵌入式和外挂式两种方式,在进行网络入侵后的通信节点的调度过程中,通过外置微机或工作站进行80通道的DSp并行计算。在通信组网系统中,主控计算机对通信节点进行自适应轮换调度,考虑到VmeBus总线中一个传送节点(中间节点)S的配置信息,当节点的在遭到网络入侵后,其进行路由收发通信的剩余能量[eresidual]小于某个规定的能量阈值[ethreshold]时,使用motorola56002定点DSp进行节点的组网控制,分析根据Source与Sink节点之间的距离综合信任值DS。在数据融合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均衡控制方法对通信区域[w]中的节点进行簇头分发,节点通信组网在进行数据接收、处理、输出、融合过程中的,受到网络攻击入侵的恶意节点在通信有效区域[w]中的坐标参数假设为[(xi,yi)],簇内节点通过设置四元组[ei,ej,d,t]来表达各个网络节点的自适应轮换调度的堆栈列表。

网络遭到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通信自适应均衡控制信任值为[D],[D=Si,jt,ti,jt,Ui,jt],其中[Si,jt]表示簇内节点在最近时刻获得共享密钥;[ti,jt]表示数据输出量因素;[Ui,jt]表示综合信任值(相关性)。

进行通信收发的传输功率[pi],[pk]和[pk+1]所对应的每通道都有一个Delta?SigmaaDC,设置信标节点的工作频率的值为1024kHz,簇内节点的各通道在时域和频域传输速率分别表述为[ri],[rk]和[rk+1]。在通信覆盖半径内,通信组网采用基于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提高节点的抗干扰性和抗攻击能力,综上分析,得到网络入侵后节点通信组网选择的轮换调度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设计

在上述设计的通信组网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首先分析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总体构建模型,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其中,硬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了对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驱动器设计、中央控制模块设计和程序加载模块设计等,电路部分包括功率放大器电路、通信接口驱动电路、a/D采样电路和中央控制处理器电路等。对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通过串口、VXi总线、Can总线构建人机通信模块,采用时钟同步技术进行通信节点组网的程控控制和自适应组网调控,在数据缓冲区进行自适应轮换调度和循环压控放大,对环形Ram缓冲区内的恶意节点进行层次化网格调度,采用路由分发模型进行链路数据收发和滤波,在自动增益控制中,时域测量和频域测量两种方法进行增益控制,采用以太网通信,进行最优部署选择。在主控模块设计中,采用Delta?SigmaaDC进行集成信息处理,Delta?SigmaaDC使用64X采样进行数据收发和频率测量。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中,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是通信组网的pCi总线测量信号,信号通过模拟预处理进行放大、滤波等,再通过aDC将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节点通信的译码控制和自动增益输出,在通信组网中,通过人机通信接口和外部存储器进行数据i/o收发转换,由此实现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中,采用DDe,tCp库,activeX库进行pCi?mXi接口控制,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软件层次化结构设计,分别为ViSa管理层、测试资源层、用户管理层、用户应用层[8?9]。通过tpS和软件平台用户工具,进行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开发,系统软件层次化结构模型描述如图3所示。

2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

2.1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

在上述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功能指标分析,进行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设计中,主要包括了a/D采样滤波电路、节点通信组网的复位电路、时钟触发电路、中央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等,系统设计过程描述如下:

首先进行系统的a/D采样滤波电路设计,a/D电路是实现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控制的数据收发功能,是系统设计的基础。采用有源晶振SRam,DRam,SDRam进行a/D电路的设计,在DSp片内构建同步动态存储器,对网络入侵的数据信息进行同步动态滤波处理,通过SynchronousDRa的高速缓存功能,对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核心DSp芯片进行时序及组合逻辑控制,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功耗,得到本文设计的系统的a/D电路如图4所示。

在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a/D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时钟电路的设计,时钟电路是通过无源晶体的脉冲触发信号实现对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使用DSp片内的pLL作为时钟触发电路的内部振荡器,在DSp内部使用低频的器件,对网络入侵后的路由节点进行自适应循环调度,通过时钟发生器可从CLKin引脚接入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分频控制,通过循环堆栈调度,实现专用的JtaG测试,工作时钟经过分频能选择好合适的输出电平,有效提高了对网络入侵的防御能力,采用温度补偿晶振得到时钟触发电路的设计结果如图5所示。

在此,进行节点通信组网的复位电路设计,进一步进行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程序加载电路和中央控制电路设计。中央控制电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本文采用新一代高性能p低功耗16位定点tmS320VC5509a芯片进行作为最优节点选择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设计,采用时钟频率108mHz的单端存取SaRa,构建i2C总线进行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的控制终端输出设计,在网络入侵后的最优通信节点组网中,结合通用串行总线USB进行抗混叠滤波和看门狗电路的定时复位,经过处理的数字信号经DaC转换实现对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选择控制,基于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得到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通信组网的选择控制中央控制单元芯片接口电路如图6所示。

在中央控制模块设计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节点通信组网的自动编程和控制指令的擦除操作,需要进行接口电路设计,接口电路包括了FLaSH存储器,对FLaSH存储器采用DSp烧写,满足FLaSH的数据烧写格式,设计FLaSH编程命令周期表,见表1。

2.2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上述进行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控制技术,进行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开发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核心,在软件开发中,可采用高级语言如matlab,C语言进行控制算法和入侵检测算法的设计实现,在前期的算法设计的基础上,采用titmS320C2000开发平台进行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在软件设计中,主要包括了节点通信组网的中断设计和串口寄存器等,使用Can的接收中断,通过构建SpoRt0_tFSDiV寄存器、SpoRt0_tCR2寄存器配置串口0发送入侵数据信息的时延脉冲,通过串口发送时钟后,通过两位地址译码+16位数据进行串口参数重组和初始化处理,使用Can功能对帧同步信号进行配置,首先配置Dma0_StaRt_aDDR寄存器,设定Dma0_X_moDiFY为2,每个缓冲区满后都产生中断,通过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实现了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综上分析,系统进行软件开发的配置流程如图8所示。

3系统调试和仿真测试

为了测试本文设计的系统在实现网络入侵后的通信组网节点选择和路由配置中的性能,进行系统调试仿真实验。实验中,系统软件的开发平台采用开放源码的Linux操作系统,系统主程序的编写采用嵌入式Linux内置tCp/ip协议设计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网络入侵数据库采用KDDp2014网络病毒数据进行循环攻击入侵,通过internet/intranet对网络通信组网节点的实时传输数据进行采样和误码分析评估,通信节点的最大辐射距离[Rmax]为100m,通信组网传递信息的采样频带为2~14kHz、时宽为1ms。根据上述仿真环境,进行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组网选择,得到采用本文系统进行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前后的节点输出星座图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采用本文设计的系统,进行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能提高对网络入侵后节点传输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对入侵信息的免疫性增强,实现最优节点选择部署,为了测试本文设计系统的性能,采用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以节点通信组网的误码率为测试指标,得到对比结果如图10所示,从图10可知,采用本文设计方法进行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降低了通信误码率,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4结语

当网络在遭到病毒等外界入侵时,节点的路由转发协议受到入侵信息的干扰,导致网络堵塞和丢包延迟,需要通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节点组网优化部署,进行网络传输安全控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meBus总线轮换调度控制的网络入侵后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技术,结合嵌入式控制技术,进行网络入侵后的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得出,采用本文设计的方法进行网络入侵后的最优节点通信组网选择,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保障了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震华,许肖梅,陈友淦,等.浅海水声信道中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38(1):153?159.

[2]何信旺,芮S,王宗杰,等.滤波器组UmtS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9):57?60.

[3]陆兴华,谢辉迪,许剑锐.基于近场通讯和物联网的饭堂自动计价系统[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5,5(6):94?97.

[4]邸珩烨.基于多径码间干扰滤波的短波通信优化[J].物联网技术,2015,5(10):47?48.

[5]刘艳峰,魏兵,任新成.近场通信天线场分布特性仿真[J].电子测量技术,2015,38(8):132?134.

[6]SonmeZo,moHameDH,epemaD.onthebenefitofprocessorcoallocationinmulticlustergrid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parallelanddistributedsystems,2010,21(6):778?789.

[7]黄朝,许鑫,刘敦歌,等.基于多传感器的微弱磁异常信号提取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5,38(10):91?95.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通信

1前言

目前使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其原理是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交换技术。在该技术应用下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环境中,用户可以对通信网络中的数据、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以及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就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及交换技术,根据这几种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加以分析和介绍,同时对目前新型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2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不同的站点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数据交换实现信息的传递,是在对应节点之间在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传统数据交换基本技术有三种,即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及分组交换,在此基础上另外还有两种较为常见数据交换模式:帧中继技术和atm异步传输模式。

2.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过程一般包括连接建立、线路占用和连接拆除三个阶段。在通信之前需要先将线路连接起来:从起源站点向其中某个目标站点发送响应请求,目的是将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独占的通道,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在请求发出之后,会通过其间多个中间节点一直传递到目标站点,在传递的过程中,优先分配相较于空闲的物理线路,某一主叫节点呼叫另一被叫节点发出连接请求,接着再传递到下一个节点,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以此类推持续进行。其次线路占用:即数据传输交换阶段,基于已经建立好的物理线路的基础上,进行站点与站点之间数据传输交换任务。再次连接拆除:在起源站点和目标站点实现成功连接,并完成两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之后,需要将建立的这条线路进行拆除,即将线路进行释放,让线路资源回归到新的响应中。电路交换具有很多优点,比如线路专用、数据直达,在两个站点之间线路建立之后和线路释放的这段时间内,整条线路不会再进行任何数据的传输交换,也不会与其它站点进行资源的共享,专线专用。实时性也很强,线路一旦建立之后,通信双方所有资源,包括线路资源在内,均用于本次数据传输通信,此时除了偶尔会出现传输时延情况之外,不会出现其他形式的时延故障,完成线路交换的交换设备及控制十分简单,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但电路交换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费时长。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将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每个报文中包含有控制信息和目的地址,网络中的各交换节点以存储和转发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报文交换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没有限制并且可变。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报文时,应附加一个目的地址到该报文上,网络节点会按照报文上目的地址,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地址,把报文发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交换优点是信道的利用率较高、承载量大;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其缺点主要是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报文传输延迟较长;节点收到过多的数据而无法存储时,造成报文丢失;设备费用高。

2.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原理:分组的封装是分组终端把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分割成若干个用户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在送往下一个交换节点时,附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用户数据段编号、差错控制信息。分组的传输是交换节点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由,把分组经一个或几个交换节点,送到收端。收端从分组中提取用户数据段,再把它们按照顺序恢复成原有的数据信息。

分组交换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传输质量和效率高、可靠性高、转发时延短、经济性好、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终端的之间的相互通信、分组交换网能和其他通信网互联。主要不足是实现技术难度大。

2.4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简化的X.25广域网协议,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统计复用的协议,它在单一物理传输线路上能够提供多条虚电路。每条虚电路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来标识,DLCi只在本地接口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对端接口有效,不具有全局有效性,即在帧中继网络中,不同的物理接口上相同的DLCi并不表示是同一个虚电路。帧中继技术主要优点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网络吞吐量大,网络资源利用率高。主要缺点是帧中继不适合传输实时信息,对传输线路质量和终端智能化程度要求都高。

2.5atm异步传输模式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用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复用、传输和交换模式。atm综合了分组交换的高效率和电路交换的高速度的优点,采用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atm信元的长度是固定的,即53个字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信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主要是信元的目的地址,维护信息,优先级,信头的纠错码。信息段包含用户数据。atm交换特点:基于统计时分复用;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信元长度固定;信头简化,以减少处理开销。

3新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信道传输容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基于此交换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以将通信网络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电传输和交换阶段、光传输和电交换阶段、光传输和交换阶段。

3.1电传输和交换阶段

传统通信网络都是处在电传输和交换阶段,其交换技术涵盖了以上介绍的任何一种技术。

3.2光传输和电交换阶段

以光纤为传输介质,数据是以光信号在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而中继节点只能针对电信号进行处理,这样就要求在传输线路和中继节点接口位置安装光电和电光转换装置。

3.3光传输和交换阶段

数据传输和交换都以光信号在信道上进行,只有在终端处表现为电信号,以便信息处理。由于技术限制导致出现了光信道空闲而交换节点饱和现象。原来传输信道网络瓶颈转移到了交换节点处,为了克服分组交换节点网络瓶颈,开始陆续提出了一些新交换技术,并逐步走向了商业上使用中,如光路交换和光包交换等。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6

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线网络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无线网络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无线网络设施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达到无线网络能力优化的相关要求。下面为了方便人们对无线网络能力优化和数据通信的研究,我们就以一种异构的无线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相关的分析。

1.1无线网络能力优化

由一个BSn和一个wiFi网络构成,称之为两跳的BSn-wiFi网络。通常,BSn是由一系列较小的低能耗的传感器和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聚合器设备构成。可佩戴的传感器可以采样、处理和传递重要的信号,聚合器能够接收节点上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由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Sn已经吸引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地关注。这些应用包括辅助生活、应急响应、运动员体能评测和交互控制等。wiFi网络通常由BSn中的聚合器和一个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构成。这个BSn-wiFi网络系统有很多应用场景。从传感器节点至ap的数据传递包括两跳:在BSn里,传感器节点将传感器产生的数据组合成BSn数据包并将其传递至聚合器;然后,在wiFi网络里,聚合器重新组合数据包为wiFi数据包并将其发送至ap。但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通常以低容量的电池来支持,然而电池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能量效率已经变成无线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者已经分别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wiFi网络的能量消耗,但是唯独没有研究二者共存时的能量消耗问题。下面,我们将这些研究分为三类:wSn的能量消耗、wiFi网络的能量消耗和无线网络共存的问题。在wSn中,一些研究通过设计maC协议来节约能量:其中部分学者提出传感器节点maC协议,其是由周期性地监听和休息、碰撞和避免监听、信息传递来构成,其目的是减少所有可能造成能量浪费。另外提出预期开始协议,其通过使得传感器节点预测接收者开始时间最小化了其能量消耗,预期是通过请求预测和错误纠正算法来实现。为了实现无线网络能量优化,我们首先将BSn-wiFi网络系统抽象为三个阶段的管道数据流来详细分析。特别地,我们考虑了两种类型的BSn:基于tDma的BSn和基于CSma的BSn。然后,我们分别分析了BSn和wiFi网络中的通信能量消耗。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了一个通信能量优化模型,其约束条件为吞吐量和时延。进一步,我们将该模型转化为一个几何规划问题,并使用软件工具cvx来求解。然后将求得的解制成最优数据包尺寸查找表并将其安装到聚合器上。

1.2无线网络的数据通信

数据生成阶段、数据传递阶段i和数据传递阶段ii。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三个阶段的数据流:

1.2.1数据生成阶段。在该阶段中,所有传感器节点生成数据。我们用特殊的符号表示节点的数据生成率,单位为比特每秒。在管道流中,由于所有的节点同时生成数据,我们将它们看成一个具有同样数据生成率的整体。

1.2.2数据传递阶段Ⅰ。在该阶段中,BSn中的节点将生成的数据传递到聚合器。特别地,我们考虑了两种类型的BSn:基于tDma的BSn和基于CSma的BSn。对于基于tDma的BSn来说,聚合器首先将需要的数据尺寸要求传递给指定的传感器节点,然后该节点返回一个相应尺寸的数据包。对于基于CSma的BSn来说,聚合器首先将需要的数据尺寸要求广播给所有的传感器节点,然后所有的节点根据CSma竞争协议争抢信道,抢到信道的传感器节点将相应尺寸的数据包返回给聚合器。

1.2.3数据传递阶段ii。在该阶段中,在已经收到一个BSn数据包的前提下,聚合器将等待一些连续的BSn数据包的传递,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wiFi数据包,之后迅速地将它传递到ap。数据组合首先去掉一些BSn数据包的控制信息,然后将它们的载荷信息组合起来,之后添加wiFi控制信息,最终组合为一个wiFi数据包。

2结束语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7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结构及通信协议分析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目前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通常计算机通信技术会将整个通信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层面,并且依托统一的通信协议,保证进行数据传输的两个计算机终端能够互相识别,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在计算通信技术的发展中,通信结构和通信协议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技术指标,在对二者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结构划分方面与通信协议设置进行了结合,二者相互影响。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目前实际广泛使用的网络结构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这是一个七层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会话层协议、表示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物理层协议实现物理上互连系统间位流信息的透明传输,即实现了一位(组)数据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的可靠传送通信它描述了经通信介质在数据链路实体之间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是对高层屏蔽传输介质的特性,为网络通信实体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连接的功能和手段,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以帧为单位的可靠传送。网络层协议主要是为通信子网与高层结构之间提供界面连接,其主要任务是对通信子网实现路径选择实现通信实体之间端--端的透明的数据传送对高层屏蔽了数据传送经过的路径,传输层协议也称主机——主机层协议,它为会话层的通信实体之间提供透明的数据传送,其主要任务是接收会话实体送来的数据,根据需要把他们分成若干比较小的单元,保证所有数据单元经下面三层正确地到达另一个会话实体。会话层协议也称进程——进程层协议,它通过协议提供的一组命令为网上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建立会话连接和释放会话连接,并管理它们在该连接上的对话。表示层协议以对应用实体有意义的形式提供有关信息表示的服务。这些服务有文本压缩、代码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文件格式变换、信息格式变换终端属性的转换等。应用层协议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层,直接为正在通信的端点用户的应用进程服务。

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必要性

考虑到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并且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所以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我们积极采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考虑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可以在标准协议的指导下完成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所以,出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的目的,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

2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丰富,主要为管理过程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和决策参考,为此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是衡量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有效性的要求,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手段。从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3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从目前来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为了保证这些功能的实现,只有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才能达到目的。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本身的优点,在数据处理、预测、计划和控制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成为了必然选择。

4信息管理系统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效率达到要求,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就要积极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之所以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是因为计算机通信技术解决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缩短了数据通信时间,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进而有效缩短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间。所以,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来看,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必要手段。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正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传输产生了现实的需要,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基于这一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并成为支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实现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而基础数据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以数据传输为特点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功能,主要是基于各个管理层的基础数据而构成的,因此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应用一种可靠的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其独有的数据通信优势满足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的主要技术。

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功能与其他功能一样,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作为基础的。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所以,从控制功能的实现角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功能中的重点,为了保证该功能的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提高处理和传输效率,提高辅助决策功能的实效性。基于这一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分析

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诸多优势,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其应用效果并扩大应用范围,我们应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通信物理层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中的物理层是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通道,为了把纵横物理层能够可靠工作,我们应注意物理层的频谱效率、误码率和蜂窝环境的适应性。为了提高物理层的通信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采用窄带数字调制方式,2)采用扩展频谱调制方式,3)采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的方式,4)采用跳频扩频调制系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保证了物理层的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

2计算机通信maC子层技术。maC子层主要是媒体访问控制层,这一层的任务主要对信道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信道能够充分利用,满足数据传输需要。maC子层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多地址的访问,能够实现一对多的通信。这一子层技术的要点主要集中在maC子层协议的设定上,目前来看典型的随机访问协议是aLoHa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3计算机通信数据链路层技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在相邻两个结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相邻两个结点之间用一条电路连接,中间没有分组交换机!经过物理层的作用,这条电路已经数字化,故称作链路,加上数据链路层协议后,链路上能较可靠地传输数据帧,形成所谓的数据链路,协议在数据链路层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大多使用选择重传aRQ协议,因为连续aRQ浪费了有效带宽

4计算机通信网络层技术。计算机移动后,其地址也变化,由传统域名服务器给出的只是计算机的归属地址,不能反映计算机的当前地址,这样,移动计算机如何动态寻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通信中的计算机在不同子网间漫游时,如何保证数据通信对移动的透明性,使应用进程感觉不到移动的影响,是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网络层中得到解决!网络层中的移动管理部分实现移动用户的动态跟踪,移动切换部分可保证用户在不同子网切换时通信的可靠性。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8

【关键词】4G数据挖掘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在3G技术普及发展的过程中,4G时代已经逐渐的发展起来,这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各个运营商之间竞争升级,各个运营商为了提升自我的竞争力,不断的对各自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优化。网络优化是一项任务量及其庞大的工程,这是由于在通信网络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历史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应用,给优化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是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快速的找到需要的信息,为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1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快速的发展起来。其实数据挖掘就是从庞大的数据系统中收集潜在价值的规则以及模型的过程。运用不同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以及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获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进行相关的预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是通过描述、关联等发挥其功能的,对于制定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数据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根据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联分析法,这种数据分析方法就是基于给定的一个数据组或集合,对这个数据集合与组进行分析,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将两者间数据潜藏的关系挖掘出来。(2)分类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先对数据集合与组赋予不同的标记,然后记录下来,通过数据挖掘得到一定的数据,检测其中的标记,这样就能实现对网络中的异常情况检测的功效;(3)序列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与第一种分析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度,都是利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入侵行为的研究。与关联分析法相比,序列分析较为侧重对数据之间前后关系的挖掘分析。

2数据挖掘对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

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通信网络的智能性原则,利用分布式处理原则以及智能性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原则等。

在网络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分析,给出相应的结论,为进行网络优化的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其实现对网络的调整与优化。

移动通信网路优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数据,所以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不能将优化系统都集中在同一个服务器上,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优化系统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对其的优化必须分层次、分区域的进行,坚持分布式处理的原则进行数据的采集、储存及处理。

由于通信网络中数据的庞大,进行全盘分析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无效的分析。这就必须坚持同一层次的优化系统对本层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各个层次数据结论的关联分析。但是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智能性,使得独立分析的任务自动的分散到各个层次的服务器中。

3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对数据挖掘的运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移动站点的选择、干扰分析、掉话分析、话务分析、切换分析、覆盖分析等方面。

对于移动站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用到了数据挖掘技术算法中的几种算法,包括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等,实现了对移动站点的科学合理化选择。这样就能有有效的降低移动运营商的投资费用,并且能够减少对移动设备的维护成本。

在对干扰分析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相关搜索算法,可以快速的找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发生干扰的部位以及干扰源,及时的进行干扰处理就实现了对移动网络的优化。

掉话分析过程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有关数据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分析,能第一时间找出发生掉话问题的原因,这种技术提高了分析技术的效率,实现了对移动网络掉话问题的全局统筹分析。其中移动GSm网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利用这一分析原理对测量样品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可以供下图中的公式计算:

其中。

话务分析,主要是利用时间序列方式实现对移动通信网络中话务变动过程以及变动规律的分析预测,快速的分析出话务变化的特征。

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分析,主要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统计特征分析方式,对网络切换配制参数优化范围进行分析,并合理的调整配置,这样能避免客户在使用移动设备时,手机终端不能实现基站的自由切换问题发生。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分析,利用相关性数据挖掘技术,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关性测试,这样可以分析出设备与移动网络覆盖面积的相关性大小关系,便于设备的调试人员快速找到关键问题所在。

4总结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已进入了4G时代,但是4G网络还处于大规模建设状态。各个运营商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断的对网络进行优化。而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结合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大大减少了人工优化的任务量,提高了优化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勇.数据挖掘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网络通信.2012,24(1):147-148.

[2]闫峰,左贵安.浅谈数据挖掘在移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3,31(7):306-307.

[3]刘秀彬.浅谈数据挖掘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技术应用,2013,33(1):101-102.

作者简介

张小军(1980-),男,籍贯河南。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数据挖掘、通信技术。

作者单位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9

【关键词】4G通信网络数据挖掘优化

近些年,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发展和进步,其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4G移动网络的应用使得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运营商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不断优化通信网络,以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网络优化工作由于网络中均在大量的数据,因此其工作量巨大,工作内容复杂。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优化的内容简单化,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快速提取数据库中的有用信息,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

一、4G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

1、移动性特征。4G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为移动性。所谓移动性,就是在通信过程中,物体不再受到静止状态的局限,可以在移动下进行通信活动,4G移动通信网络属于无线通信,或者是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用户的使用范围扩大,灵活性较强。2、结构比较复杂。4G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较多,用户与用户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在通信网络中也有可能相互影响。因此4G移动通信网络一定要确保用户与用户之间在使用时相互不能发生干扰,并且移动通信整个系统和卫星、市话通信网、数据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整个4G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比较复杂。3、传播途径比较复杂。在通信过程中,移动体往往会处在运动的状态下,因此电磁波的传播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反射或折射,甚至会出现多普勒效应,严重影响电磁波的传播质量。在特殊的环境下,电磁波甚至会扰,出现传播延迟等情况,用户获取的信息准确性和效果将被严重影响,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容易受到的干扰也相对较多。

二、4G环境下数据挖掘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应用策略

1、选择合理的站点。4G移动通信网络在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禁忌搜索算法有效选择合理的站点,其能够以一个初始的可行解开始,选择多个搜索方向进行试验,最终选择能够使目标函数值出现最多变化的方向,进而选择合理的移动站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高站点选择的合理性,降低运营商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移动运营商的经济效益。2、对干扰进行科学分析。4G移动通信网络在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相关的搜索法进行干扰分析,进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准确的发现影响4G移动通信网络稳定性的干扰源,以提高干扰处理的效率。在发现干扰部位后,能够对干扰进行甄别,进而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为网络优化提供合理化的技术保障,提高网络的运行稳定性。3、进行科学的掉话分析。4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GSm掉话进行分析,对其检测所需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针对性的识别,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GSm掉话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利用实践序列,预测4G移动通信网络中整个话务过程的变动,分析其变化规律,寻求话务变化的特征,提高通信数据的分析质量。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通信过程中的掉话问题,实现GSm掉话的整体统筹。4、进行科学的切换分析。4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统计特征分析法来合理分析网络优化所需的配置参数范围,并对此参数进行科学的处理,调整配置信息的不合理地方,从而解决用户在移动设备使用时,终端设备基站无法自由切换的问题,提高基站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通信信号。5、进行完整的网络覆盖分析。4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有效的解决网络覆盖问题,同时使其能够准确的测试目标数据,计算出移动网络覆盖的面积和移动设备的相关性,提高网络覆盖的完整性,避免网络覆盖面积不完善,影响用户的信息接收。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网络调试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三、总结

随着4G网络的不断发展,各个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各个运营商必须对4G移动网路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进行提高整体通信质量。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找出4G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的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技术将不断发展,优化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保证用户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基于4G移动网络下外采图书系统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2).

数据通信的优点篇10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通信;4G网络;优化措施

1tD-Lte网络优化思路

近年来,移动通信4G网络快速发展,4G网络以tD-Lte为核心,这种tD-Lte网络的各项业务主要是基于分组形式,以这种形式实现通信数据传输,所以有些tD-Lte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不适合2G或者3G网络。tD-Lte网络和3G网络不同,其基于扁平化网络结构体系,并且采用端到端架构,所以根据tD-Lte网络运行要求,结合4G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优化构建tD-Lte网络体系,并且基于这种移动网络指标体系,不仅保留3G,2G指标,还可以加入tD-Lte网络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合理整合和有效分析各项关键性能指标,研究影响tD-Lte网络运行关键性能指标参数,科学判断和分析tD-Lte网络平台,提供有利支持[1]。

2基于云计算的移动通信4G网络优化软件的实现

2.1数据存储层

众所周知,数据库主要功能在于对各种数据的有效存储,不过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则需存储于不同数据库之中。诸如地理图层信息则需要在GiS地理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平台用户数据、权限数据、业务模型以及业务参数等则需要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中予以存储;海量的性能统计数据、业务分析数据等则需要在分布式数据库HBase中进行存储。

2.2数据处理层

科学合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同时积极将地理图层信息、各项工业参数数据、业务模型等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基于Hadoop分布式集群,从而实现在线分析计算和离线分析处理等功能。

2.3网优业务逻辑层

针对各种类型的分析优化维度,进而生成分析预测报告,以便于最终提出相应的配置优化意见和性能优化方案。

2.4人机交互层

网优人员仅需借助人机交互层的软件界面就可以对平台仅需相应的操作使用。系统的云计算平台则是在openStack的企业私有云的基础之上,运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中的adoop系统以及分布式数据存储中的HBase系统等来实现对海量的庞大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时,仅需要对云平台中的openStack所管理的api进行适当的调用,便可以实现可伸缩性的对集群中的相关应用程序节点以及Hadoop节点等进行弹性管理。当系统负荷整体较重,仅需要适当的将对应的节点予以动态增加即可,反之则适当予以减少。该操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系统整体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能够对系统的运行成本进行适当的降低。

3tD-Lte网络优化的关键技术

3.1tD-Lte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体系及统计分析

开展网络优化工作时,离不开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体系的支撑,其即提供了方向和指南,还有助于对优化问题进行及早识别。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网络4G网络优化系统,则是汲取了2G/3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精华,同时对于一些过时的关键性能指标予以及时的摒弃,同时还结合4G网络时代的特点,添加了一些新型的、更能精准反映tD-Lte网络真实性能的各项指标。通过综合整理、分析这些性能指标,并查明影响这些关键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以便于提供给网络优化更为切实可靠的一手数据资料,确保网络得以最佳优化[2]。

3.2基于路测数据的网络覆盖和干扰预测分析

综合运用实际测试和算法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将路测数据中所能够展现出的各种有用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同时对路测数据的拓展性应用予以重点考虑。具体而言,合理运用tD-Lte路测仪表将典型区域的路测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将路测所收集整理到的有限的线数据和点数据进行重点研究,并补充预测网络所能够覆盖到的面数据。同时,还需要对路测数据所能够覆盖的区域和实际造成的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最终综合分析目标区域内的覆盖情况和干扰情况,并科学评估网络以及业务的实际质量水平。此外还需要对异常路测所测试出的覆盖区域和干扰现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3网络自组织技术

对于不同时间、地理场景而言,可以综合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来对网络所能够覆盖的区域内的用户的业务行为、业务流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网络的性能指标以及用户对于服务质量的具体要求,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技术。来对业务类型、网络配置等相关性予以综合分析。合理运用时间、地理场景相似性匹配技术,优化配置网络结构和资源,同时实现网络无线资源参数的自动优化。

4结语

总之,基于云计算的移动通信4G网络优化,综合运用penStack云计算技术和Hadoop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能够对网络运行中的各种数据特征进行有效挖掘,同时综合运用tD-Lte网络的优化技术,能够切实提升网络优化效率和效果。

作者:贾丽华单位:沈阳电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