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1:41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1

一、新疆兵团数字农业的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1.数字农业项目有效推动兵团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兵团农业信息技术在国家和兵团数字农业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在农业生产上的研发与推广取得显著成果。其中,以石河子大学为主要研发单位,联合中国农机院、中科院遥感所等单位,构建了集播种质量在线监测、水分养分精准管理、农情监测与精准收获于一体的“种、管、收”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同时,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项目在兵团部分团场开展重点攻关与试点性应用,八师149团2015年获批全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单位,建设了一批节水灌溉、农机制造装配、农产品追溯等物联网示范基地;第八师石河子总场获批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兵团国家优质棉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开展优质棉全程数字技术研发及应用工作;四师获批了“设施农业和大田香料种植数字农业项目”和“可克达拉市创锦牧业有限公司畜禽养殖数字农业示范区项目”。2.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在国家部委和兵团的积极带动下,各师市加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八师石河子总场作为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单位,建设优质棉数字农业核心基地1000余亩,相关技术推广应用1.2万亩,2019年棉花亩单产增加15公斤,总产量增加21.3%,增产效果显著;一师建设230亩红枣种植基地物联网示范基地,通过安装的气象环境监控一体机,实时监测红枣种植基地的气象环境参数,同时在红枣种植生产过程中,通过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农作物红枣的长势情况;四师70团占地1000余亩的250个蔬菜大棚建立物联网系统,同时建设了畜禽养殖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从育种研发、种牛生产、牛群饲养、牛奶收集、牛肉深加工到牛肉销售实现了全过程的物联互通,形成了从养殖到销售各环节的数据监测流程,实现育种优良化、养殖精确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及时化。3.数字农业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各师市充分发挥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田精准作业智能装备、设施农业智能装备及无人机技术在部分团场的重点应用。大部分师团引入无人机农业服务团队,极大提升了农业植保、农业勘测、农业保险查勘定损等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二)亮点工程1.数字农业促进棉花提质增效。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兵团国家优质棉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是2017年农业农村部首批确立的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之一。项目采用农用导航基站和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结合物联网和遥感应用技术,建立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区,从播种到收获对棉花进行精准监测,包括棉花播种前的犁地及土壤深松质量监测系统,种植期间的施肥(对行分层精准施肥机)、滴灌(大田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施药(无人机定点植保),收获时期的棉花产量在线监测设备和残膜回收机具等技术体系,实现了棉花生产全程精准管理,兵团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极大地提升了棉花生产规模化管理水平,实现了节本增效,进一步推进了棉花提质增量。2.数字技术提升畜禽养殖现代化水平。八师利用数字农业技术,在奶牛饲喂、发情鉴定和精准配方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运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和局域网技术,建立了tmR信息管理网络、饲喂技术数据分析的平台,让畜禽饲喂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便捷及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基于4G网络,通过手机短信、app、网页等方式,实现了奶牛智能化发情监测。同时利用近红外技术niR,对牛场的原料建立数据库FoRaGeoVS,定期化验160余种指标,通过嘉吉奥伯特技术,对不同牛场不同生理周期,营养指标进行分析,最终设计好合理科学节约成本的配方。通过三项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著地提升了相关师市及兵团畜禽养殖数字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数字农业基础薄弱,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兵团数字农业在局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依然呈现数据资源分散,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等问题,重要农产品种植加工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均处在赛道的起点。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是兵团农业较其他省区的优势所在,“五统一”的生产取消后,虽然大大激发了兵团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组织缺乏与开放型市场对接的能力。金融、科技、服务、销售等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均不足,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一系列的一二三产业信息流通缓慢,存在滞后问题。同时,产业协同不足,缺乏高效的数字化平台对接产业生态,直接导致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受阻。产业数字化能力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产业大数据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然而,兵团目前数字化农业的不足在于基础设施薄弱、不完善,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

(二)数字农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不够完善数字农业的重点工作是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环节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必要的支撑,其建设不可能像数字工业那样大规模复制,因此实施成本高、市场利润低,迫切地需要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类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和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减免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费用和农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等费用。目前看来,各师市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关于数字农业政策法规和相关优惠政策不够健全,数字农业建设与数据收集、利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仍需规范,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急需建立,数字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各师市发展数字农业的动力不足。

(三)数字农业体系建设工作有待提高目前,兵团已基本形成了兵、师、团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兵团和师一级暂未规划建设统一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没有实现涉农数据的统一汇总、加工和分析,无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提升农业产业效率,局部的农业数字化技术革新没有让基层真正体会到数字化技术为产业带来的价值,导致基层执行效果和配套措施到位程度不够,间接导致了现有数字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效果较差,政策性、建议性信息多,种植前预测、收获后销售情况数据少,阻碍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四)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数字农业工程是包括“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机械化技术等各领域的系统工程,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普遍偏高,拥有扎实的综合业务能力是首要条件。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引进不足,缺乏人力和物力的有效投入等问题长期存在。目前各师市数字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远远不能达到工作的要求,数字农业资金支持力度仍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师团农业部门资金相对缺乏,因此数字农业工程建设难以取得很好效果。另外,基于三农领域的现状,如农民普遍知识水平和信用水平不高、涉农主体可抵押物较少、农业发展周期长等因素,社会资本和金融服务通常不愿意介入农业生产等领域,也间接影响了数字农业工程建设的步伐。

(五)师市、团场对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目前,兵团各相关部门组织对农业信息建设的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依旧存在“上面热、下面冷”的问题,在师市、团场和广大职工层面,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部分团场领导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一些团场缺少支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硬件,也没有完善的信息采集、处理和体系等软环境。并且团场信息化的建设多集中在个别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普及推广,客观上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三、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加快数字农业项目工程建设的进程,需要认真落实责任、领导、措施三到位。既要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放共享现有信息和开发分析现有数据,又要结合兵团农业发展特点,加快建立健全兵团农业信息化相关优惠政策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和农业数据收集、整理、利用等过程的规范管理,建立一套高效的监督及管理机制。在引导、鼓励、扶持个人或团体兴办涉农业信息企业方面,创造良好的投资及发展环境,推动数字农业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二)兵团特色农业信息化模式急需确定寻找适合兵团自身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数字农业道路,将数字农业建设与兵团自身的地理环境、生产管理模式等特点相结合,切实推进数字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迫切需要确定属于兵团自身发展所需的数字农业模式,一方面依托联盟、协会等团体和组织,快速建立包括数据标准、产品标准、准入标准等团体标准,充分利用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和优势,认真谋划和推进兵团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兼顾兵团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实现带有兵团特色的农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数字农业的统筹规划数字农业要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品类、生产经营全过程做统筹规划,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整合气象、遥感、农业投入品、生产加工过程、流通追溯等数据资源,全面有效汇集产业链相关基础数据,建设覆盖地上、地表、地下的兵团农业数据资源池,打通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兵团“农业资源一网平台”,通过“一张图”明确兵团农业相关数据资产,将大幅度提高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管理、分析、建模上的应用水平和效果,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全产业链动态监管,解决农业资源散、乱、差等问题。以数据流带动并吸引创新人才、物质资源、关键技术、资金投入等汇集,形成上下游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以及实现跨行跨业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提高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相互关联、开放共享的力度,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全面实现智能化、网络化、高效化、便捷化奠定基础,让数字化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驱动引擎和有力保障。

(四)增加数字农业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应重点支持云计算设施、农业大数据平台、产业互联网等数字农业工程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农业的技术研发、数字农业的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同时对农业资金投入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升级,加大对数字农业相关项目建设的投入经费。要对投入机制进行改善,激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对数字农业工程建设的投资,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合理调动现有的龙头企业、农业资源、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发展,打造一种以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各种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模式。

(五)强化数字农业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提高数字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培育。要注重选拔和培养数字农业行业里的技术专干,从科研教学、农业企业的专家、教授和管理部门中筛选人才组建数字农业的专家团队,而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筛选培养后,均可成为数字农业技术员的“仓库”。再结合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工程等工作,通过举办相关专题研讨会及培训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培训,成立一支有责任心、高素质、知识扎实的团队,为数字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数字农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六)强化数字农业宣传发动力度广泛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媒体、报刊、标语等形式加大对数字农业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深化社会各行各业对发展数字农业、现代农业重要性的新认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大对数字农业工程建设的投入,为数字农业的宣传、理解、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推动作用。此外,要加强和引导广大农民去关注、利用农业相关信息的意识和学习能力,拥有使用外界有利信息来解决作物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结实收获到销售市场等难题的本领,让广大农民在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比以往得到更多的实惠和经济收入,以此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2

[关键词]“数字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0)02-0070-04

“数字农业”作为“数字地球”技术体系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主导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保障食物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计。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非常短缺的国家,耕地、水等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优质产出,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农业”的含义

1997年,美国正式提出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它是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1998年,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再次把“数字农业”定义为:数字地球与智能农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

我国比较统一的认识为,“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是“数字化农业”简称,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管理高新技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数字农业”要求对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全面实现数字化,即各种农业过程都要应用二进制的数字以及数字模型加以表达。

2、“数字农业”数据库中存储的数字具有多源、多维、时态性和海量的特点。

3、对于涉农的多维、海量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对时态数据的组织与管理,需要研究新一代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而形成时态空间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存储空间数据,同时能够形象地显示多维数据和时空分析后的结果。

4、“数字农业”要在大量的时空数据基础上,对农业某一自然现象或生产、经济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如农作物生长、农业自然灾害的虚拟现实。

二、“数字农业”的主要内容

1、农业要素的数字信息化任何农业系统都会有四大要素,即生物、环境、技术和社会经济要素。每个要素中又包含多个因素,如生物要素中,在作物方面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要素;而同一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又含有光合、呼吸、蒸腾、营养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按照“数字农业”的数字信息化的要求,都需用二进制数字表达。

2、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各种农业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外部联系,可以利用农业数学模型予以揭示、表达。农业模型将农业过程数字化,使农业科学从经验的认知提高到理论的概括,是20世纪农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数字农业”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

3、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管理大致包括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管理及农业企业管理。按照数字信息化的要求,目前已经形成由农业信息技术支撑的各类农业管理系统。如农业数据库系统,对各级各类农业数据进行科学、集中的管理,包括农业生物数据库、农业环境数据库及农业经济数据库;农业规划系统,应用各种数学规划方法对农业问题进行辅助决策;农业专家系统,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对某些农业决策提供支持;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将农业过程的模拟与农业的优化原理相结合,提供农业决策的支持。

4、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现代农业已经由过去的手工操作走向现代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操作,数字农业要求农业的生产和管理实现自动化,即从播种、育苗、灌溉、施肥、撒药、收割等过程全部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数字农业”的技术体系

1、农田信息快速采集技术

(1)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

遥感是由卫星上的传感器、传输系统和地面上的接收系统组成的一种不通过直接接触目标物而获取其信息的一种技术。RS是未来“数字农业”技术体系中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RS技术是“数字农业”技术体系中获得农业动态信息的重要来源。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及时摸清农业资源的现状,了解农作物田间生产状况,监测其变化并预测其发展。遥感技术具有速度快、信息真、现势性强、多时相、更新快、效益高等特点,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农业资源分布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农业生产也在广阔的地域上展开,遥感技术在解决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大面积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灾害遥感监测和损失评估等方面。

(2)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技术

GpS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GpS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卫星组成卫星星座,每天24小时为全球陆、海、空用户全天候提供三维位置、速度和时站。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检测站,地面卫星数据注入站,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讯网络等部分组成。

GpS在“数字农业”中的关键作用即是提供相关要素的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一方面使农业的管理具有更强的空间针对性、实用性,发挥更大效益;另一方面,通过GpS实时地对土壤水分、肥力、杂草和病虫害、作物苗情及产量等进行描述,对各要素进行跟踪,从而实现田间的精准化操作。因此,GpS技术的精确定位功能为“数字农业”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2、农业信息贮存、管理技术

(1)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

农业数据库是一种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管理、重复利用、分析预测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农业方面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信息存储、管理、传递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数字农业”最基础的工作。农业数据库包括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生产资源数据库、农业技术数据库、农产品市场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机构数据库等。

(2)数字化图书馆(DigitalLibrary)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馆藏数字化、信息传输数字化与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信息服务终端化等,其优势在于不受时空、地理位置的限制。

(3)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是存储和处理分析空间数据的最佳工具。农业及其各相关要素空间位置数据是农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信息,也是“数字农业”中各类空间数据库建立的重要基础之一。GiS是一种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处理和挖掘海量地量数据的通用技术。主要包括空间数据输入子系统、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输出子系统。

(4)农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和加工系统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为管理决策过程提供帮助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3、农业信息应用技术

(1)农业自动控制技术(autoControl)

农业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是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农业的核心技术。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对农业的增产增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2)农业专家系统(expertSystem)

eS是以知识为基础,在一定领域内模拟人类专家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系统。是一种智能的农业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保存、传播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而且能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信息处理,针对不同的条件,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强的各类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服务。农业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涉及农作物生产管理、畜禽养殖、市场管理、农业经济分析等多种领域。

(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

DSS是利用系统知识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或模拟,协助解决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以进行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是一种人机对话式的计算机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对话生成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农业生产中采用决策支持系统后可以感受到更高的决策质量、沟通的改进、成本削减、生产率的提高及节约时间等方面的改善。

4、农业信息传播技术

(1)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

“数字农业”的建立是以海量的数字化的农业信息为基础,因此信息的交换和传播将是“数字农业”的重要环节。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为“数字农业”信息的顺畅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发挥信息的最大作用。主要包括农业信息互联网络、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等技术。

(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计算机把图、文、声、像综合集成技术,是新时期农业知识、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手段。

(3)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

VR技术是指创建一个能让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感,具有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的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是二十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从而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此延伸而得到现在的虚拟农业的概念。

四、“数字农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理解和接受,并且正在逐步深入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传统农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承受着自然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而且市场风险给农民的影响又远远大于自然的风险: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呈逐年下降趋势,持续增长的人口对农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水资源短缺与农业用水浪费并存,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及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导致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比重低,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这一切都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农业是突破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1、数字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农业生产经营的重复性、盲目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且更新速度慢。而数字农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促进农业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实行信息服务手段多样化,重点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以农业信息网络为依托,互联网与电信、电视等其他现代媒体相结合的应用模式,把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与电视、电话、手机普及率高的优势结合起来,拓宽信息覆盖范围。农业领域的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管理信息的广泛交换和共享,可以大大增加农业的开放度,降低农业活动的交易成本,加强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限制,日益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数字农业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30余年的努力,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大为改善,其合理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业比较效益差等。而过去的调整多在数量上做适应性的调整,不能适应当前日益国际化、市场化的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入wto为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迫切需要“数字农业”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数字农业”具有指导农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农民增收、更好的服务“三农”功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决策服务,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的农产品网上推介展示系统,实现全国各级现有的龙头企业、名优特新农产品全部上网,集中展示,实现网上交易。“数字农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能够实现在数字水平上应用前沿技术对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管理、储运、流通、市场配送、乡镇加工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整个农业产业链、产业群进行改造和重构,通过信息链改造产业链,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数字农业提高农业产品竞争力农产品要取得竞争优势,必然要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数字农业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质量的飞跃。发展数字农业,可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精确化、环保型和可持续方面发展,不仅可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在关键领域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才能迅速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4、数字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数字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强调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和最佳的环境效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实现精准农业生产,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农业不仅为大规模有效监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框架,可对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生产状况、气象和生物性灾害等进行有效测报,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减灾、防灾、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测报与防治,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确控制,根据各种变异情况实时实地采取相应的农事操作,可实现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的可控程度,从根本上减少了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有利于节约各种农业物质资源,同时也能够减少消耗和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

五、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农业优先行动领域

在发展“数字农业”方面,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首先集中力量解决数字农业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在现阶段主要是完成必要的技术储备和相关软硬件的开发,保证“数字农业”持续稳步发展。

1、进行精准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发展精准农业是数字农业的核心部分。精准农业作为一种数字、信息和知识管理农业生产系统的新理念,它的实践运用将对于推动应用现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倡导科学管理与经营农业生产过程的新思路,实现农业的跨越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精准农业主要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并将其三者科学地相结合,致力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产出,节约投入,降本增效,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适应当今建立农产品品质保障与食物链安全生产跟踪与产品安全认证技术体系的新要求,实现粮食的安全生产。主要进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农业应用、农田空间分布信息快速采集先进传感技术与高效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农田土壤与作物生产精细化管理决策支撑技术、智能化变量作业与农业装备技术和系统集成与分析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集成创新。精准农业不仅包括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出田块内要素(如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病虫草的数量及严重度等)的分布状况,农业机械根据图中要素值的大小调整操作;而且农业机械在田间操作时,应用传感器直接测定要素值,同时自动地通过农业模型确定施肥量和用药量等,再由农业机械自动化地调整操作。这样施肥、灌溉、用药等操作用量更为准确,可同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并将对环境的污染减到最低程度。精准农业需要一系列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我国尚处于探索“精准农业”实践的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建立试验基地,搞好精准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

2、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重点解决元数据规范化

数字共享是“数字农业”科学工程的关键,也是当前“数字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信息共享要首先解决数据标准化,同时要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数据共享政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优先实现数据共享。而要实现数据共享就必须首先解决元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进行总体统一设计。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集的数据,是数据集的说明或描述。元数据是一种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它可以起到提高系统的查询检索速度、提高系统分析效率的作用。在“数字农业”科学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元数据可以清晰有序地组织异地数据,元数据的建设、管理成功与否关系着“数字农业”科学工程建设的效率问题,甚至决定着“数字农业”科学工程成败。

3、建设农业数据仓库

农业数据仓库是实施数字农业科学工程的核心和基础。计算机农业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是数字农业最基础的工作。农业数据仓库中包括基础数据库、数字农业专业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库、专题图件数据库、Dem数据库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库等,多可以在数字地球框架下,以共享方式从国家公用数据库中获取。数字农业专业数据库包括标准法规数据库、农业生物数据库、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库、农业经济数据库和收费数据库等。其它数据库包括代码数据库、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以及模型数据库、元数据库等。

4、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网络项目

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省-市-县信息骨干高速宽带网络系统。即以省级农业信息中心为核心,上可与全国农业信息网对接,以各地(市)为枢纽,县(市)为网点,具有统一的数据规范和共享标准,无缝连接,可任意漫游和放大,通过因特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异、可拓展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它网络互联,形成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开辟数字化农业市场为全国农业服务的大平台。

支持、引导、鼓励企业或协会,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目标,进行销售网络建设,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以产养网”的道路,使数字农业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3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1)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2)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

(3)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2、农业强镇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

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目前2018年和2019年各认定一批,2020年第三批产业强镇项目,正在申报。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4、初加工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

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

5、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产业园发展报告。

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6、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7、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8、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9、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落实好环评、用地、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范围划定的限养禁养区,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

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加快优化猪肉供应链,引导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10、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4

关键词涉农期刊数字化传播新农民发行模式

科技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视听体验、阅读方式。数字化交互方式的运用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颠覆了传统的期刊发行模式。而这种数字化发行模式的出现,对出版者、读者及其相关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一、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迅速崛起

数字化发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方式,是借助二进制数字的方式把期刊所要传达的信息包括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存放在特定的服务器中,通过网页、通讯运营商、手机类app运用、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传播的出版发行形式。

涉农期刊数字化以易得性、及时性、全面性、低成本等优点,填补了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技术资源之间的交流空白,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加速了信息传播的进程,给农业期刊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我国目前尚处于期刊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传统期刊纷纷组建以现有品牌为中心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传统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的相互推进、相互补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540.4亿元,而其中,期刊数字化销售与数字报纸收入增长仅为7%,远低于数字出版整体增速,这说明期刊出版物的数字化平台尚需进一步加强,①同时也表明当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抗衡、甚至是取代传统出版依旧有巨大的困难。

纵观国内市场,传统期刊数字化的崛起只是迫于市场和科技的压力,将传统期刊文本数字化成网络信息,用管理期刊编辑发行的方法来打造数字化平台;而少有期刊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互联网思维建设期刊的数字化平台,从崛起的“百度”、“新浪”、“网易”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二、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的必然性

1、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方案》指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比例达到95%。②

2、农村信息化对涉农期刊的冲击

宽带农村是宽带中国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以宽带为载体的数字化信息进入农村后,传统涉农期刊的功能逐渐式微,期刊已不是农村农业生产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昔日,期刊、电台、电视“三足鼎立”的农村信息的大众传媒时代以被集三者于一身的互联网所打破。互联网以自身的独特性造就了其他大众传媒不可匹及的影响力。

同时,涉农期刊读者群发生了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网民的数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急剧增长。尤其是随着全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现今农村的20—40岁的主力人群,都能很好的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便捷性也使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接受这种无纸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3、涉农期刊的传统发行模式面临的问题

邮政发行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邮政系统独揽天下,邮递成本也不断提高,涉农期刊的发行成本已经高达40%。我国农村有6亿多人口,有阅读杂志能力的人群至少有3.6亿。但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真正有阅读期刊习惯的连2%都不到。此外,进城务工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村常住人口减少,涉农期刊面向的受众群不断缩小。2013年,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万人。况且,进城务工人口中95%以上初中以上学历。③农村常住人口要么是儿童、要么是老人,均不是涉农期刊可拓展的受众群体。近年来,城市最低保障工资不断上涨,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按照2014年深圳市最低保障工资计算,个人年内最低收入在20000元,而现今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农村收入的相对减少,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放弃了涉农期刊的阅读。

涉农期刊的内外困境,将其数字化、信息化改革推上了日程。如何借助数字化,使期刊重新赢回受众,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成为所有涉农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着力点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看,未来农村信息化将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化,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村,用于传递文本、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二是专业化,专业化服务将进一步突出“,小而精”将成为农业活动中的重要表征,将农业活动分解为无数的细节、过程和阶段,每个单元都要形成专业化服务。三是傻瓜化,即农村用户使用信息简单方便,实用性、模仿性强。④根据未来农村社会的特点及其要求,涉农期刊应与时俱进,平步于甚至是超前于农村的发展,为健康农业的建设保驾护航。

1、涉农期刊内容的转变,由综合性向专业化或情感化方向分散

传统期刊大都是综合性期刊,既有专业性的科普知识,也有怀乡念故的诗歌散文。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速度,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性也日益增强。

首先,增强专业性的科普知识,打造专业的数字化期刊。《农村百事通》从创刊以来,坚持以“为农民生产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的办刊宗旨,以“服务大农业”为己任,以“传科技,授知识、教方法”为内容特色。开门见山地引导农村群众“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贴近“新农民”,挖掘乡土特色,拓展潜在读者。2006年1月,《读者·乡村版》作了重大调整,更名为《读者·乡土人文版》。该期刊,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内容的定位,主要传播情感类要素,获得了城乡读者的欢迎。

2、涉农期刊宣传方式应主动、积极,由之前单靠邮政代为推广的方式转变为全方位推广方式

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推广方式,一是涉农期刊数字化应依托互联网,要想期刊进入人们视野、走进农村并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互联网自身的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二是手机平台的运用,运营商短信、wap网页及app客户端运用。相对于互联网的普及来讲,手机的便利性、易学性使其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开通农村服务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利用杂志自身的准确定位和参考价值,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科技下乡活动”等政府服务项目,有选择性地免费向农民赠送期刊杂志,并推广数字化杂志。参加各类农业展览会,改变“靠天吃饭”的观念,宣扬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由单纯的技术支持拓展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支持,延伸服务广度与深度,打造生产预测、疾病控制及产品市场的拓展等一体化信息提供服务,赢得受众的信赖。《农村百事通》自1992年成立读者服务部以来,每年都为读者邮购农产品,培训实用技术,这也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从而实现杂志的口碑效应,打造了自身的品牌。

3、涉农期刊数字化合作对象的多样化选择

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政府农业部门,独立在各自领域为农民服务,服务虽然专业化但并没有为农民带来全面效益。各类农业机构单位一直经由涉农期刊,向农村提供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涉农期刊应借助自身在农村的优势和地位,打造信息的数据库体系,减少搜索和应用的难度。

不能把期刊的销售作为期刊寿命的终结,而应以期刊的销售为开端,带动农业市场、农业科研机构的一体化;经由期刊提供更多的咨询渠道,读者可与技术人员、产品厂家咨询与反馈,建立农业虚拟产业链。而借助于互联网数字化的优势,虚拟产业链的建设也更为简单和迫切。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期刊的数字化发行可借助网络自己检索功能,形成不同的板块和体系,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期刊的关注点,而应更多的关注“生态农业”、“幸福农村”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三农”服务的力度不断增大,农村生产资料的集中,高层次农业从业群体的出现,为农业期刊及其数字化的发行模式提供了更为专业和广阔的市场。农业逐渐摒弃以往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像工业和第三产业一样,需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指导;而且,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庞大,决定着农村杂志市场的广阔,也决定着农业信息的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城乡一体化传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B140】

参考文献

①《2013年新闻产业分析报告》,2014-09-17

②《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2013-08-17

③《2013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4-01-20

④张向红,《顺应信息化趋势发展农村科技期刊》[]]《.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8):9-11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5

关键词:基于web;面向农村;可视化、智能化及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774-04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对于中国西部如贵州省农村地区面临的信息化程度低、科技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仅以贵州省为例,经过相关部门几年的努力,建设的农家书屋已经达到7 161个,约占全省1.96万个行政村的36.5%,政府投入几亿元为每个点配置1 000册图书,此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但问题是图书资料种类少,难以补充新的书刊,且建成后资料信息难以动态更新,不能为农村提供可持续的涉农科技文化信息服务,难以满足广大新一代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要求[1,2]。

基于这些问题,为了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用户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结合农村的网络化现实状况设计了依托全省实体农家书屋、面向农村的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项目,构建方便用户使用的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多媒体、多维信息资源服务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化系统,并将在贵州省近2万个农家书屋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

1系统设计

基于web的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在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及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能以较少的成本充分体现数字化图书阅读所具有的占地少、硬件和软件投入小、信息量大、更新迅速、借阅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在系统研发中考虑依托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海量数字化资源、农村信息化工程村村通网络的基础设施,通过开发贵州省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适合农村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农村特色资源多用户实时访问[3]。

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重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变革、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拓展等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以及基于资源的数据集建构,此外还必须考虑基于网络的远程资源推送和维护问题。

1.1门户网站

数字农家书屋门户网站是农家书屋信息资源的展示窗口,门户网站整体框架是根据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来进行设计的,也就是围绕数字资源的创建、描述、组织、检索、服务和保存来规划和设计。门户展现层整合系统内的所有信息,同时还提供对外的统一访问接口,设计成适合农村用户使用的Ui界面,与其他服务系统或者数字图书馆系统协同服务,确保农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图形可视化界面方便、快捷、简单地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化信息资源[4,5]。

针对农村用户在使用农家书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构建智能化问题库,信息咨询服务采用基于agent的FaQ服务形式,用户提出咨询问题,智能agent自动从问题库中抽取匹配的资料目录推送给提问用户。咨询服务采用实时模式,用户在浏览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时,可以直接通过im客户端与agent进行对话,完成咨询过程。

1.2资源建设

针对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资源建设中采用在线资源和离线资源两种构建模式,其中在线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对于广大农村用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数据信息源离散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因此本项目在在线数字资源构建中采用了基于web 2.0的数字信息资源构建模式,其核心技术在于网络协同和共享,充分实现重要农业生产信息的自主构建、和订阅。最终与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资源整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平台。

离线资源部分主要包括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通过构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有效地保证农村用户在网络不便的情况下也能在数字化平台上阅读图书和期刊,该部分离线资源的更新以6个月为周期,通过网络远程推送的方式进行数据库更新[6]。

2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

研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构建网站平台及平台的可视化特色实现。

2.1平台架构的设计与开发

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本项目的基础,所有的应用模块和资源库都将整合在该平台上,因此首先设计了架构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开发。

数据访问层是整个三层模型中的最底层,它主要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即完成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或修改数据。通过对数据库访问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界面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调用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组件负责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应用逻辑部署。因此该层是三层架构的关键和应用的核心,成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模块开发整合的主要基础。

用户界面层用来实现客户机的浏览器中显示的用户界面,是由aSp.net web Forms来实现的。它负责生成用户接口,将应用程序代码和用户接口内容分离的更加结构化,使aSp.net网页能动态地编译到受控类中以提高性能。

2.2可视化操作模块的开发

农家书屋数字服务平台的操作主要包括信息浏览、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3个部分,主要针对这3个部分进行可视化开发[7,8]。

1)信息浏览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交互地改变和增强可视化结构,通过建立图形属性来建立容易被用户感知、理解的可视化结构的视图。目前国际上对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Focus+context和Zooming-panning两种模式,在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上,利用上述技术,通过对图书、期刊、视频等农家书屋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优化,用户在浏览过程中直接点击相应的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即可进入相应的资源获取界面,开发了包括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对应的图片信息库的建构和展示模块。

2)信息检索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检索是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一种,其核心是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类信息检索模型以及用检索模型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展示在一个低维的可视化空间中,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借鉴成功的可视化检索等系统,在该部分主要开发的模块包括:基于tag的检索用关键词近似关联标签云展示模块和相近检索结果内容关联展示模块,前者利用可视化标签云使得用户在检索过程中检索相近内容的操作步骤更加简洁方便,后者根据用户检索的内容自动匹配相似内容与用户检索结果关联,并在独立的模块中展示,提升用户信息检索的易用性。

3)信息获取的可视化。在信息获取阶段主要体现为人机交互的信息可视化实现。人机交互在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以二维图形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媒体用户界面。就人机界面中的信息维的处理过程来看,以文本流为主的一维信息已过渡到了以偏重于图形颜色、形状、纹理的维度信息为主的二维信息和显示技术仍以二维平面方式为主的三维信息;信息获取可视化主要是开发集成嵌入式的可直接阅读和播放的图书、期刊和视频,实现阅读利用过程中人机交互信息的可视化,开发集成基于流媒体播放技术的信息呈现模块,即嵌入式阅读器和播放器的集成整合模块,在用户信息资源利用上极大地提升了其易用性。

3基于资源的数据集的建构

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广泛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的同时,着重于农家书屋相关的原生数字特藏资源的发现、挖掘、积累,注意不同特色数据库的数据收集范围,针对农家书屋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构建了专题特色数据库;并严格遵循一般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数据兼容性,研究载体界面友好的形式、保护模式和整合模式,以保证资源具有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3.1书刊分类信息的提取目录

选择与农业有关的类目,提取现有资源库中具有农业特征的关键数据并自动获取对应的资源条目信息,用于二次资源库的建构使用。

3.2专家咨询系统

数字农家书屋数据体系建设涉及一体化数据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集成管理、多级数据更新管理、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服务等内容;需要有多源、多尺度数据集成管理,海量数字资源数据快速检索调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更新、数据交换、历史数据管理等一些相关技术的支撑。

3.3特色资源库的建设

开发建设“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数据库”、“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索引数据库”和包括“家庭医疗保健”、“古代名人评述”等特色资源。

4数字资源的远程更新

基于网络的本地资源库可以采用3种技术模式进行数据更新,即远程镜像更新、增量更新和远程访问更新。更新内容有数字资源相关目录和咨询服务数据集[9]。

远程镜像更新技术实现全库更新,可以保证数据中心a与B在某一时刻的数据库保持一致。适用于更新周期较长、数据量大的数据库,这种模式对网络要求较高;远程访问方式是指数据中心可在任何时间监测更新数据并更新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双方采用同样的数字资源数据引擎、数据库结构等限制条件。双方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接口,技术难度高;而增量交换数据更新指数据中心a将某一时段内更新的数据作为增量进行存储,主动发送或者根据数据中心B的请求提交。这种更新模式数据量相对较小,对网络压力也较小,主要采用文件的方式进行(图4)。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交换标准是关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都要实现标准的数据交换的功能,即拥有转换器和解析器。

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为了保证本地农家书屋系统在网络断掉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采取服务器端数字资源库和用户终端数字资源库同步更新的方法,其要点是:①扫描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内数字资源的同步比较表,取得数字资源标识符和相应的添加/修改时间;②将所取得的添加/修改时间与本地数据库中数字资源更新时间相比较;③当两者不相同时,检测本地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应的用户标识符;④当本地数据库中存在相应的用户标识符时,用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覆盖本地数据库中相应用户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⑤当本地数据库中不存在相应的资源标识符时,将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及相应的资源内容复制到本地资源库中;⑥将同步比较表中的本地数据库更新时间刷新为所述添加/修改时间,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远程推送和更新。

5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目前贵州省农家书屋建设相对集中在行政村,离中小学校较近以便于使用;书目的选择贴近农民的需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列为省出版发展专项资金,为农家书屋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设备有能拨号上网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为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系统核心的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和重要的网络平台支撑,由贵州省图书馆提供,系统采用2台CiSCo核心交换机作冗余交换,以iBm专用服务器为硬件支撑,配置有www服务器、服务器、书目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图书及全文数字资源加工与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总容量达6 tB,以100 m带宽光纤接入图书馆,通过绑定ip地址方式,为每个点提供基于web的数字化书刊和咨询服务。

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将在培养农村信息用户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计划在每个站点均要培养至少一名管理人员,使他们具备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能力,能借助数字农家书屋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问题。在贵州全省近2万个数字农家书屋站点的推广应用之后,将能培养2万多名具备网络化信息素养的农村信息人才。目前以贵州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体为基础,首先选择网络条件较好的贵阳和遵义地区的200个农家书屋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已扩大推广到贵州省4个地区的700个数字农家书屋,在扩展已经建立起来的“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读”的农村公共阅读网络和阅读体系下,打下未来数字农家书屋推广应用的基础。

6结束语

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以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快速提升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上作用巨大,依托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巨大影响力,开发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在全国属于创新性领先的项目,特别是在资源整合、特色服务方面的地方特色和针对性明显,能为全国特别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丹.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40-42.

[2] 陈建中.农村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6):95-100.

[3] 宋喆,张伟.基于multi-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0(9):72-75.

[4] 孙宇,应峻,徐一新.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整合研究与实现[J].图书馆杂志,2010(8):22-25.

[5] 陈永娴.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6(6):29-31.

[6] 刘梅.贵州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0(8):64-66.

[7] 石明芳.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J].情报杂志,2006(7):32-35.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6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民增收;数字化

1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发展农村电商的题中之义

农村电商的重点在于解决小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难题,如何更好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农村收入增加是其中的关键。在陕西省商洛县考察调研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电商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随着一系列适应电商市场的农产品持续热销,农村电商不仅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而且将有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31元,比1949年实际增长超过40倍,比2012年翻了两番[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农村电商应该起到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2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深层挑战

2.1农业品牌建设的挑战。品牌强则农业强[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打造农业品牌已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品牌农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作出重要部署,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另一方面,社会消费进入“品牌时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绿色有机等要求越来越突出,农业品牌的整合重塑迎来了新的机遇。另外,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被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流通等农业生态链的全过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相比工业品品牌,农业品牌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初期,发展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大多数品牌都是各自为政,行业内部缺乏相互合作,也不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发展。现有的农业品牌,由于品牌保护力较弱,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影响农业品牌的口碑,进而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简言之,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2.2农村场景条件的挑战。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各地区地理地貌差别较大。从贫困地区的区位因素来看,更是呈现出“山大沟深”的特点。从农村电商发展进程看,农村电商发展状况好的地区有着以下两方面特征:其一是本地已经有着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传统产业和区域产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新的飞跃。例如,吉林省通榆县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通过统一品牌授权面向全国销售的原产地直供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通榆县对于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粮食产业带”,是有名的“杂粮杂豆之乡”“绿豆之乡”“葵花之乡”。通榆县利用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对本地优势农副产品的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不仅实现农产品利益最大化,而且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当地农产品运输、配送方便快捷。例如,被誉为“买西北卖全国”的陕西省武功县是有名的“西北电商第一县”。武功县虽然是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县,但凭借距离西安市80公里的优秀地理位置,经短短五年发展,形成了专属的农村电商销售模式,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贫困地区既没有特色农产品,也没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地区农产品的销量和销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2.3培育农民网商的挑战。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地方政府虽然将培训农民技能摆在人才培养体系的突出位置,但农村电商发展是长期工程,当农民短期看不到收益回报,就会立刻选择放弃,回归到原来的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或者继续交由第三方交易平台代为销售,导致虽然地方政府开办的网商培训项目不少,但是农民网商转化率低、培育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常住人口55 162万人,相比2015年,减少了8.6%。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数字化发展[3],农村电商则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不仅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相比起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基础网络的维护、农产品网店的运营、农村电商园区的建设等都离不开数字技能人才的参与,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数字技能人才短缺和农民网商培育难度大仍然是当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

3数字化建设下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路径

3.1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着力打造品牌农业。推动农产品从原产地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仓储、物流、配送全程信息化、数据化,提升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水平。根据生鲜农产品分布的区域化、产品种类的差异化以及消费者群体分布广、产品需求的个性化等特点,建立区域性生鲜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打造农产品物流监控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基础。加强在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推广市场信息、产品售后服务、产品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等数字软件的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以及“从餐桌到田间”的全程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确保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质量安全。打造品牌农业是农村电商发展中,尤其是推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一环,不仅提升农产品价值,而且能够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首先,打造品牌农业有赖于生产与经营的规模化。摒弃原有的小农意识,集合各方力量,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促进农业品牌化。其次,打造品牌农业需要摆脱农业的局限性。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产业链,为农产品上行打造完善可靠的供应链。最后,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农业的支撑。以农业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抓手,通过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设计系统的种植标准、行业标准、流通标准等,为优质、合格的农产品设立准入门槛与流通规范,形成打造品牌农业的有力支撑。3.2打破场景条件的桎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渠道。对于既没有本地特色农产品,也没有便捷的交通条件的贫困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农村电商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农产品角度出发,农村电商带给贫困地区对接广阔市场的机会,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可以通力合作,深度挖掘本地优质产品,做好产品设计,讲好产品故事,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农产品网货化。例如,2019年,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八科村有一种叫“黄豆荚”的豆类植物在盒马鲜生上市后,仅仅三周时间,便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一跃成为盒马生鲜的明星蔬菜。据调查,八科村种植黄金荚的农户,已经达到了53户,每亩地农户普遍增收7 000至8 000元,八科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盒马村”。从物流成本出发,贫困地区建立物流服务中心成本太高,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县域物流服务中心,以及“自建+共建”构建村级物流服务站,与其他服务场所共建共享办公场地、公用办公设备,办公人员也可身兼多职,例如,依靠农村的小卖部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不仅方便村民寄递快递,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3培养本地化农民网商,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农村电商发展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解决短期内的人才问题,但是,“走出去”成本高,覆盖面不广,“请进来”难以形成常态化,最终人才还是流失。因此,只有本地化培养才是最终解决之道。农村电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各类人才支撑体系,所以农民网商的本地化培养需要体系化推进。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农村电商发展各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制定系统化、长效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重视农村电商实战性要求,注重农民网商的“转化率”和“实效性”;最后,农民数字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电商发展的水平,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是数字技术普及、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各种有效的网商培育模式,不光要教农民怎么开办网店、直播卖货,更要提升农民网商数字技能,学习互联网基础知识,以及包括从网店设计、营销推广和运营策划等网络销售全过程,通过提高农民数字技能,促进农民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天成,王大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路径研究[J].新视野,2019(6):41-46.

[2]林广毅,王昕天,李敏,等.农村电商100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7

1.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开发是适应“海西”建设的形势需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是中央赋予福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是发挥福建与台湾的“五缘六求”优势,加强对台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方向。1979年以来,福建省农科院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对台农业研究,已主持承担了近20项国家、部、省级台湾农业相关问题研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领导采纳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在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及台湾农业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档案资料和人员交流档案,其台湾农业和闽台农业合作研究已形成大陆知名特色学科,成为福建农业科技发展的“名牌产品”。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的管理、开发适合当前形势的需求。

2.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开发是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自身要求

台湾农业和闽台农业合作研究过程中除自身产生科研档案,还积累了大量的台湾农业原始资料及已加工处理的农业科技资讯,包括科技人才资源、科研成果、还有承担国家及省、部等各级各类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形成的大量科研论文、科学数据等。闽台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及其他科技资源信息的载体形式,许多科技资源相关信息是以档案的形式保存在科技档案室里。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的管理、开发,可在我省及祖国大陆开展对台农业技术引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开发是构建闽台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科研档案体系的客观要求

闽台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开发,不仅有助于我院台湾农业研究特色学科的发展,为我院构建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信息支持,更重要的是闽台农业科技档案作为福建农业科研档案中的特色档案开发,有助于形成闽台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科研档案体系,进而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档案信息服务。

二、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受科技手段的限制,我院闽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纸质档案信息为主要载体,档案信息利用以为内部研究服务为主,许多宝贵的科技档案资源长期尘封在库房里,档案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影响了台湾农业科技档案的效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台湾农业特色科技档案的有效服务。目前主要问题有:

1.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信息管理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数量庞大,管理方法和手段的落后,检索工具单一,给档案的保管、利用带来困难。

2.专题特色收集的内容比较丰富,但种类不多

现有闽台农业合作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科研档案、已加工处理的农业科技资源,还有数万册台湾农业原版图书、期刊资料,但照片、音像资料及电子档案的收集不够完整,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

3.专题特色档案编研工作开展不够

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高级形式,编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专题特色档案的开发利用。目前,我院自主开发建立了“台湾农业数据库”,已录入台湾农业科技题录数据,制作发行了1979~2005年度的《台湾农业文献数据库》光盘,但主要是科技文献的题录,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档案还未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编研。

4.闽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知识产权有待协商解决

闽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信息调整、传输和存储的基础,是档案室实现网络化的必然选择。但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数字化以及信息资源传播,都涉及到知识科技档案管理研究

三、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1.注重区域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收集

在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开发中,注重收集区域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是关键。内容包括闽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主持的各级政府部门委托的闽台现代农业合作园区规划、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各类海峡两岸农业及经贸合作论坛材料、1950年以来的台湾农业原版图书、期刊资料等档案信息资源。收集工作必须做到数量丰富、质量优化、成分充实、结构合理,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我院对台农业研究的历史全貌,并通过此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优化,体现其现实利用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此,在档案的种类和载体上,除注重接收纸质档案资料,还要加大收集声像资料、电子档案及多媒体材料收集,力求各档案、同一事由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以保证其法律效力;文件材料归档、进馆宜早不宜迟,验收合格即可接收;在收集方式上,除按常规接收外,对个人所有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可结合代管、代存、征购等手段进行收集。同时,要加强与台湾有关科研教学机构及相关专家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台湾农业科技信息获得渠道,定期更新台湾农业科技信息。包括传统信息资源(图书、期刊、报纸、学术论文、资料、政府出版物等)、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光盘、多媒体、音频、视频、电子文档)、网上信息资源、台湾农业相关部门的原始信息,以及两岸农业合作的科研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资源信息、产品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成果信息、管理信息等。

2.加快闽台农业特色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

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有技术和设备,加快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建成闽台农业特色档案信息库,既方便档案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又可保护档案信息资源。(1)要加快科技档案、专题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已建立的《台湾农业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扩大相关软件的应用范畴,促进科技档案、专题档案开发应用;(2)要做好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对已接收的纸质档案资料、已收集的电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3)要做好照片和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利用扫描仪将照片按照有关标准扫描保存到微机里。同时要做好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档案数字化加工;(4)要做好馆藏珍贵档案及特色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对一些馆藏珍贵的纸质统计资料档案进行扫描保存或应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成像后输入计算机,再进行数字化处理。既抢救了这些档案,又使其可以作为电子档案进行保管,方便利用;(5)加快接收我院闽台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单位、课题组的科技合作文书、档案及有关资料和档案编研成果,并进行数字化转换。

3.积极开展特色科技档案编研工作

在网络环境开发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意义更为突出,作用更为明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突出对闽台农业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宣传。(1)根据我院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本身形成的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科技档案,如利用1979年至今我院收藏的台湾农业原版图书、期刊题录,收录的台湾主要农业科研院(所)校及管理机构名录、台湾有关农业科技成果及台湾主要农业科技专业期刊的文献题录、台湾农业科技动态信息等方面的档案信息,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档案信息加工产品,并通过网络途径向社会开放,在提高科技档案部门自身综合水平的同时,有效服务社会需求。(2)通过全面查阅收集历年有关同一问题的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分析归纳、整理成综合报告或评述,避免利用者耗费大量精力去收集、整理散见于各卷档案材料中的信息。

4.构建有序、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依靠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网的技术支持,对整合与收集的我院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实现特色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共享技术、共享协议和共享组织管理,构建一种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并贯穿在共享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对相关资源的保存、检索查询和管理,增强与院外农业科研单位科技资源的协调与共享能力,使闽台农业特色档案开发能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开展对台农业合作提供科学参考,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如利用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网提供共享服务,通过浏览器软件、注册用户、用户检验,实现对档案数据的查询与利用。

5.制定档案管理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客观上也涉及一定的保密要求,档案利用不当,有可能影响闽台科技项目的深化、影响有关人员的利益。为防止网上档案信息失泄密、数据丢失、黑客侵入,必须使用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如防火墙、网络防毒、数据加密技术,建立数据备份,制作只读光盘等。同时,要加强对上网档案信息的保密审查,控制使用权限,系统自动与存储在系统的有关用户资料进行验证。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必须建立安全责任制,对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确保设备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整体安全。

6.构筑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理念

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闽台农业科技知识产权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具有知识产权的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档案,与一般档案归档范围要求不同,保管和保护条件也要区分开来。在提供利用时,注意保护其知识产权,并按照规定要求对核心技术加以保护,以防外泄。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防火墙技术,加密解密技术,限定使用次数技术,防复制技术等都可以用来发挥作用。在闽台农业科技合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正确处理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利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档案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制度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关系,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超越权限。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8

   一、农业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极有意义。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任何地方的农民学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推动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农业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农村基础薄弱,大多数基层农广校缺乏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资源,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没有教学节目播出时段,但从长远看,这都不会影响远程教育优势和效益的发挥[1]。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一个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考虑到中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家庭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应该采用数字技术与非数字技术恰当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综合利用VCD光盘、有线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教育发送和传输的模式[2]:

   1.主流模式

   卫星传输数字化教育发送技术,适用于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采用主流模式的地区可以采取的扩展数字化教育应用的技术方案为:CD-Rom光盘刻录和发送方案;各类局域网应用方案;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方案和电话拨号接入或其他公众电信网回传方案。

   2.替代模式

   计算机宽带网的地面接入技术,适用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

   二、农业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卫星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但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电脑,另外,受农村人口教育水平限制,很多人也不懂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知识。中国广大农村地理条件复杂,通信网络线路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低,短时期内,在中国农村推广互联网教学还很难实现。卫星教育网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由政府投资建设,具备提供话音、视频、通信服务的综合能力,性价比高、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是提供农村远程教育简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卫星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能为农村学员提供与发达地区质量相同的远程教育服务,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目前,农广校在以色列政府的援助支持下,已经建设了拥有1个中心主站和360个双向远端站点,以中央农广校为演播和资源服务中心,各省、地、县级农广校以及乡镇教学班为卫星网络远端接收和教学服务点,能实现数据通信、远程教育培训和视频广播会议的远程卫星教育系统。通过卫星教育系统,中央农广校将农业教育培训、实用技术等音视频节目、多媒体课件、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实时发送到网络各远端接收站,面向全国开展实时交互式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对各级农广校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和管理,实现信息互动交流,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农广校卫星教育系统利用“SkyBlaster”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rainnet远程教学/培训系统”作为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卫星系统网络结构是星型网,主站可联接大量的VSat远端小站,支持所有基于ip的数字信息技术,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实时教学、数据文件多点分发等业务。卫星网主站提供DVB-S标准的出向信道,信息速率从2mbps到52.5mbps,远端小站的入向信道采用FtDma接入机制,系统采用不对称的数据流通信方式[3]。在卫星平台上,运行应用软件的各类功能服务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联接到卫星主站数字基带设备,通过卫星发射到全国各地的卫星小站。基层教学点的学员通过远端小站接收主站发送的教学内容,与主站老师进行双向视频、单向音频的互动交流,获取各类教学支持服务。

   三、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农广校综合采用各类教学手段,整合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独特的媒体资源优势,紧跟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进、吸收、应用各类远程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以农广校体系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媒体资源库系统建设开发为硬件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渠道为主要途径,对涉农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高效管理,对涉农科教需求迅速反映,对基层办学机构提供便捷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信息采集、存储、编辑加工、传输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运行机制公益性、媒体应用大众性、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服务对象定向性的特点[4]。

   中央农广校作为部级的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教学中枢和媒体制作传播中心,具有广播电视和网络教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传送等多种功能,将具备自办1套广播和电视节目的能力,可以录制各种文艺节目、语言节目,对录制的文艺节目和语言节目素材可进行编辑、复制、加工、审听,可对外交换录制好的素材和成品节目。每年能制作电台节目、区域节目、少数民族节目和综合类等农业专题广播节目1500集,电视节目1270小时,网络教学节目2000小时,发送音频资料100万张,节目原始磁带数字化存储1910小时。农广校将逐步实现媒体资源制作、存储、管理、应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成农业媒体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整理、存储和传播利用的数据中心、工作平台和传播共享网络,并具备以下功能:

   1.资源数字化加工存储整合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教材、光盘等多种媒体资源,统一集中存储管理数据,建立数字化媒体资源库,实现数字化存储。

   2.资源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的编目、查询和调用,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媒体资源的利用能力。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9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研究

步入新世纪,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也已起步。作为农业远程教育主阵地的农广校正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学逐步发展到“三网”(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人网-从中央校到乡镇教学班的办学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农业教育向数字化农业远程教育转变。在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对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现状

第一,以VCD光盘为载体的实用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是VCD光盘,它价格低、效果好,在广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山东省农广校系统向农民发放VCD光盘200余万张,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方式。

第二,网络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信息网早已开通,政府投资建立了300多个卫星小站,使农广校能使用虚拟教室(一种同步的计算机会议系统,单向视频,双向音频,双向数据传递),并且能高速访问因特网,初步建成网上直播课堂。全国各省级农村远程教育网已经联网开通,多数市、地分校配备计算机并实现了联网,部分市地分校还建立了网站。一个由卫星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公众电子通讯网共同组成的,用数字式传播方式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已显现规模。

第三,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高素质的课件制作队伍,是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各级农广校高度重视课件制作人员的培训。自2003年以来,中央农广校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农业和乡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tCp项目)多次开展数字化教学培训,提高农广校系统管理人员、课件开发人员和教学辅导员在数字式环境下管理远程学校、生产课件、开展教学辅导的能力。山东省农广校多次举办powerpoint中文演示文稿、authorware6.0、Dreamweaver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培训。

第四,课件开发制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担负的重要职责,中央校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开发了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电子操作员、家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专用培训课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奠定了基础。在山东省第五-八届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所有参评的教师都制作了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上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辅导课。历届参评教师的课件经过进一步加工制作成专题课件,作为共享资源挂在山东省农业远程教育网和山东省泰山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供办学人员借鉴交流和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习使用。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

第一,适合农广校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适合农广校的辅导教学特点和“三堂课”(现场教学课、专题讲座课、考前辅导课)教学法的要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光盘的单用户多媒体课件,即每位学员拥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独立使用一张多媒体教学光盘,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发挥现场教学课的作用,适用于农村分散的农户学习实用技术的需要。第二种是多媒体辅导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利用课件,将教授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晰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课件只适用于考前辅导课。第三种是远程网络或卫星传输教学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个别作业可以直接传送给教师批改,该种课件适用于专题讲座课。

第二,利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旨在加强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教育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农民、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农村社区干部和农技推广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农业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另外,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性,低成本等特点,更适合于离不开田间劳动的广大农民群众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掌握新的实用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农业远程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4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解决广大农民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应对就业致富的问题,逐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与学能够实现规模、传输和效率的最大化。多媒体课件把印刷、音频、视频三种传统学习模式集中在一起,传统教学资源的图片、图表、幻灯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能被有效的综合利用。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和复制资料,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计算机进行交流,可以把多种感官都加进来,能更有效地学习。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自由式学习更有趣味性。通过采用教学、训练、实践、模仿、游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手段,发展学员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超级链接技术等培养学生跳跃式思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缺少活力的状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趣盎然,轻松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再次,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的农业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交互,极大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网上课堂、留言板,农广论坛等形式为学员所喜闻乐见。最后,实验实习课件化。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实验仿真,不必到大棚和田间就能进行相关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课题实验。

第四,利于增加社会资源,提高办学竞争力。著名的metcalf(梅特卡夫)定律指出,“因特网”一个节点接连到任何其他节点的网络,其总价值随节点数增长呈指数增长。DavidReed将metcalf定律应用于社会网络,并得到相似结论;通过网络连接,社会资本呈指数增长。农广校实现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后,中央校、省校、各市(地)分校、县校、乡镇教学班通过网络联接起来,所有农广校学员通过网络联成一体,各级分校制作的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农广校社会资源获得了巨大增长,社会竞争力也空前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网络设施不足。目前,中央校、省校和部分市(地)农广校开通了网站,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基层农广校特别是县(市、区)分校和乡镇教学班,基本上还没有配备齐全电脑等新一代数字化教学设备,亟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实现上网和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学员文化素质低,交互能力差。农广校学员一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操作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较少,需要经过辅导教师耐心指导和点拨,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在远程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件开发不足。农业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依托高水平的多媒体自动化课件,佐以一流教师的精湛讲解辅导,实行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需要拥有门类齐全、专业对口的大量制作精良、内容新颖的教学课件。我们农广校专业人才较多,但制作较高水平课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现有的课件,还不能满足全面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需要。另外,农广校办学机构容易受到冲击。在事业改革过程中,有的县(市、区)农广校在编制、人员配备、活动经费等方面受到影响,制约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和运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四,多媒体课件不易受知识产权保护,滞后于农业发展。我们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进行农业远程教育过程中,不易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大量课件的流出将会影响我们的办学效益。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一个过程,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周期又比较短,多媒体课件容易滞后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更新,这无形中给课件制作和农业远程教育增加了难度。

四、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和培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一项投资大、需要人才多的教育工程,农广校广大办学人员要提高认识,积极向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尽快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把网络连接到乡镇教学班(专业村),实现农广校体系的多媒体教学。同时,重视国际技术支持和援助,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tCp项目,加强培训,提高办学人员开发、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充当好对农民、乡村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实施培训的媒介,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理解把握政策,稳定农广校系统课件开发队伍。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发展农民科技教育的政策,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农广校队伍建设的关心支持,从人员编制、办学经费、网络建设等方面,保障农广校的多媒体教学进程。

第三,加快课件开发进程。在当前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我们要认清形势,充分做好社会调查,积极投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工作。要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扶持,做好教学、培训课件的开发,可以通过电子学习环境邀请学员参与教学设计,缩短课件的制作周期,制作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际、实用、实效”的精品课件,扩大农广校的影响和声誉。

第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更新较快的现实情况,为了及时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农业信息送到农民学员手中,我们要做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标准开展农业远程教育。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在党和国家扶持农业,重视农业科技教育的形势下,开拓多媒体教学这个农业远程教育阵地,是进一步促进农业远教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关键环节。我们广大农广校办学人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投身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为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倩.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J].科技资讯,2011(13).

2.何泰伯,贾健.多媒体课件作品使用现状及应用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3.袁可.多媒体课件的分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数字农业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数字中国;农业保险;现代化

1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在沿着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策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通过保险公司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补贴农民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种植业和养殖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图1所显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2010年至2019年赔款给付和保费缴交都呈现递增的态势,这为农业经营与生产伫立起越来越坚强的防护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于2004年起开始实施。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推动保监会降低对保险公司的管费收费标准以缓解保险公司的资金紧张,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到了2007年,中央财政为了鼓励农民自愿投保,了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减少农民投保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2012年了《农业保险条例》,规范了农业保险活动,提升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抵抗风险的能力。2015年,中央政府开创了农险发展新模式——“保险+期货”,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与期货市场捆绑,促进了农产品保值。2017年,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鼓励地方政府及保险公司多途径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价格指数试点,从而建立起农业保险的收入制度。到了2019年,以加快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和林草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尽管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但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说明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2“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强调“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数字中国”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数字中国”包括了“宽带中国”、大数据、“互联网+”、数字乡村等,在“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在手机不离身的时代,网民大规模增加,7.72亿的网民中高达7.20亿的即时通讯用户,人均上网时间也达到每周27h的高峰,这表明“数字化”已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有关数据显示,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化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白皮书(2019)》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正在实现跨界融合和全面创新,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全球企业发展主旋律。

3农业保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就出现私人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产品的现象,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学者对农业保险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如Just(1999)、o’Donoghue(2014)都研究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农业保险的相关性,指出政策性补贴能明显提升农民的购买欲,但在保费相对较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只有少数生产高风险农产品的农民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同时,o’Donoghue(2009)等人在进行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研究发现农业补贴包括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能增强农业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Yamauchi(1986)通过研究日本的强制性农业保险政策得出,农业保险有平滑收入的作用。该政策的实施能使大部分农户享受农业保险,能使农户在灾害严重的年份提高收入的稳定性。直到20世纪末(1982年)中国才开始出现一些由保险公司和民政农业部门主导开办的农业保险业务。此后,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起点低、速度缓慢,保险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到2013年,农业保险渐入人心,试点范围也不断扩大,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才正式形成。但国内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中国”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通过知网进行检索,输入“互联网+农业保险”,按主题搜寻,与“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的学术文献仅14篇,输入“智慧农业保险”,按主题检索,相关学术文献仅5篇。而“单纯依靠政府补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难以支撑农业保险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为国家的农业产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改善农民预期产业收入,走向双赢才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所以必须正视如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度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行业缺乏专业性人员、农民投保意识不高、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农业保险亟需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应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在现有农业保险产品基础上创新和丰富农业险种,针对不同的农业产品因地制宜地推出带有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类似于淘宝店的网络销售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供应要跟得上需求才能更好地拓宽市场。基于购买农业保险的大多都是农户,应将农业保险条款设置得更通俗易懂,满足此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利于消费者了解农业保险产品,防止部分农户面对冗长的保险条款产生误解或增大不信任度。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严重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些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充分利用大数据掌握大量的保险信息,钻合作条款的空子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谋取农业保险收益,导致保险公司经营的持续亏损而退出农险市场,造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萎缩。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数字化”

4.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农业保险“数字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保险形式,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更快更好地推行到农村地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因素,也是一直制约着农业保险“数字化”的首要障碍。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络支持,农业保险就难以顺畅地实现获取市场信息、保费保额测算和勘测定损等功能。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农村在2016年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7%,但直到2018年,全国的网络普及率才达到59.5%,而农村网络普及率只会更低,这对“数字化”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巨大障碍。4.2农民投保的消极性制约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推广。农民参保的意愿不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与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有关。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分布,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基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无法做到土地集中管理,导致许多农民人均耕地不足,收入水平无法提高,故不愿意花费金钱进行投保。二是与农民心理活动有关。他们中的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多花心思和精力在农作物的种植上,就能避免遭受损失。并且不少农民认为天灾人祸发生的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为其花费一笔费用。三是与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有关。虽然国家实施了许多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只靠农业收入,大部分农民在支付日常开销、看病吃药、子女升学和赡养老人等费用后并不充裕,因此他们常常抱着能省则省的思想,不愿意支付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市场运营需要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一款这样的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又会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发展。4.3农业数据获取难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正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农村推进进度缓慢,这也间接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难于推进,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在农村无法做到信息实时、实地共享。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第五代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但是现在还无法做到彻底融合,这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设备可操作性并不强且价格高。二是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义务教育普及范围不断拓展使农村人口平均文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但是老一辈农民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而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制约了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农业数据的收集。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的研发离不开科学数据共享。“数字化”要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自动理赔,而当前,气候数据不够精密、监测站数量也不够,无法满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字化”发展。

5“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