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市场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5:39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1

【关键词】海绵城市村镇广场雨水景观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以低影响开发模式为建设内涵的“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话题,我国在借鉴国际雨洪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与环境时具备良好的“弹性”特征,海绵城市建设倡导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雨涝调蓄能力,传统的雨水就地排放思路开始向雨水自然调蓄方向转变①。近年来,车伍②、王思思③、王建龙④等人在介绍国外雨洪管理模式及方法、国内雨洪应用案例及雨洪与景观设计结合方面有深入探讨。俞孔坚及其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生态海绵城市并实践了用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和绿色城市的构建⑤。台湾水利署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⑥。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将城市中大量的不透水区向透水区或部分透水区转变,恢复原有的水文循环过程。村镇广场在村镇聚落中具备社交场所、组织交通、城市名片与美化环境等功能,是村镇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村镇广场的硬质铺装比例大,下垫面结构与排水方式对村镇可持续发展建设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设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

“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辨析

“低影响开发”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的雨洪管理理念,并于2000年发展成为全美的雨洪管理范本。“海绵城市”是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与低影响土地开发理念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建设与雨洪治理理念。因此,有必要将“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进行释义辨析。

概念辨析。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技术是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的环境资源部的首创,是一种新型土地开发方法,与自然管理雨水方式接近,以恢复与维持一个地区的水文生态功能为目标。海绵城市是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管理、保护等方法。第九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大会提出了海绵城市以改变我国传统的城市粗放型建设理念为依托,满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通过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恢复水文环境,“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改变就地排放的排水防涝思路,倡导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维持不变。

由此可见,“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在本质上都以改善水生态为出发点的。“低影响开发”在具体的水文技术方法、法定规范与土地开发手段上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海绵城市”在吸收“低影响开发”(以下简称LiD)理念基础上,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在城市规划顶层设计中层层落实、明确要求,相比LiD,内涵更宽、任务更重、更加迫切实施。

适用范围。美国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适用于大于5000平方英尺的所有联邦项目,主要在中小尺度的街区、广场、居住社区应用较多。近年来,LiD理论与方法逐步向全美与欧洲扩展,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与城市设计、规划相结合,形成了水敏感城市设计(wSUn)、低影响城市设计与方法(LiUDD)、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理论与方法,目前在流域尺度的雨洪模拟管理和保护开发也开始研发与应用。

海绵城市相比LiD适用范围更加广阔,从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到城市规划区的海绵城市设计及旧区改造均有涉及。借鉴国际上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成功经验,并吸纳了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工程实践经验,适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各层级规划编制过程中低影响开发内容的落实;二是指导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配套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管理;三是指导城市规划、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海绵城市建设有关工作⑦。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村镇广场景观空间环境的问题

课题组在2013~2014年间对河北周边村镇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对城镇级综合型广场、乡级主题型广场和村级休闲型广场进行专项研究,从促进或阻碍海绵因子、功能因子、文化因子层面定量统计,分析满意度。调研发现,城镇级、乡级综合型广场景观的整体满意度最高,文化代表性强,能够凸显城镇地域特色。然而,在城镇及乡村的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海绵文化的传播还尚未全面展开,还存在以下不足:

广场下垫面结构及排水方式引起的积水与水污染问题。广场是城镇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城市管网排水系统在广场下垫面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大量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广场建设量也不断增加,使得村镇的不透水下垫面激增、径流量加大、城郊村镇内涝及污染不断加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扩大排水管径,增加泵站数量及排水能力来避免内涝,然而,建设经验表明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水及水污染问题。调研发现,由于建设规格及排水系统较为完善,城镇、乡级的主要广场内部较少发生内涝及水污染,然而途径广场内部的污水及雨水更多地汇集到广场周围的道路及低洼地段。村级广场问题较多,由于排水管道陈旧,施工工艺较差,部分村级广场成为雨季内涝高发地段,有些地面铺装工艺差,出现缺口、内陷、剥落等问题,加剧了径流污染及内涝问题。

绿化植被(透水下垫面)面积不足或单一,夏季缺少遮荫场所。目前国内并没有对村镇广场的绿化率划定统一标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4)中规定城市绿化覆盖率为不少于35%。非园林城市的广场建设也主要以此作为标准进行开发建设。传统的城市广场绿化设计是以满足广场的各类功能需求为目的的,适当运用园林小品和硬质铺装等园林手段,最终形成美观、实用的广场环境。然而作为透水下垫面的广场绿化植被对雨水的滞留有重要作用,将靠近广场硬质区的绿化做下沉式处理可以有效地吸收、过滤与滞留雨水。调研发现,大部分的村镇广场没有考虑这一问题,许多绿化区周围用不透水石材围合起来作为座椅供人使用,导致雨季大量雨水无法排入绿化池内,加大径流量。此外,绿化面积不足也是广场的主要问题。

广场设施功能单一或缺乏维护。村镇广场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承载空间。公共设施不仅能够为市民创造出愉悦感、快乐感以及对村镇生活的思考,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一方面展现了村镇的文化和历史,一方面也能激发人们参与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调研发现,村镇广场设施普遍存在一体化设计、功能单一或缺乏维护的问题,设施满意度最低,人们普遍认为不方便,可休息的地方太少。

海绵生态文化的普世性不足,应加大宣传力度。“海绵城市”的生态文化理念在我国行业内部刚刚兴起,社会大众对海绵生态文化认知度不高,对其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作用并不了解。调研发现,大众对城市内涝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途径尚以传统的排水设施不足或缺乏为主,而对新兴的雨水滞留、雨水回用、雨水景观等设计理念不了解。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加大海绵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使雨水文化口口相传,提高社会各界的生态文化意识。

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空间优化设计思路

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空间优化设计构架。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优化不应仅限于雨水景观的优化设计,还应同时考虑植被、场地、材料、文化及教育等整体景观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根据美国可持续景观评价标准、我国生态景观建设标准等,提出建设可持续的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空间优化设计构架:第一步,优化设计前评估,对场地内部水文、植被、群落生境、材料与文化进行系统评估,确定场地需要保留与改造的区域,同时增设公众参与设计环节,对场地中功能设施及景观环境进行综合评估。第二步,用地适宜性分析,根据场地自然、人文与现状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确定场地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及不适宜建设区。第三步,优化设计目标,以建设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为总体目标定位,侧重生态与人文两方面解决现存问题,以达到可持续的广场景观目标。第四步,优化目标分解,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五个方面:水生态系统改善,可从雨水景观设计方法解决;植被、土壤及群落生境改善,可从植被生境修复设计解决;场地设计侧重功能优化与完善;材料生态化可应用新能源、可再生及本土化材料来完善;文化及环境教育需重视生态意识及文化保护在场地优化中的要义。第五步,施工及运营维护机制,需要考虑场地优化建设中应加强控制污染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问题。

海绵型村镇广场雨水景观设计途径。以维持与恢复水文生态本底为目标定位的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在设计构架上应加强雨水设施与景观要素之间的衔接与完善,将海绵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广场文化理念中,使人们在广场景观环境中更加舒适、愉悦地体验自然魅力与人类智慧的交融。海绵型村镇广场雨水景观设计途径:第一步,用地适宜性分析。第二步,按照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中对我国各地区年径流量控制率的规定,制定海绵型村镇广场雨水景观优化目标。第三步,雨水系统设计。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水文与气象,测定雨水的体积来管理现场。第四步,典型现存设计选项。根据测定雨水的体积与现状条件选择雨水设施来进行现场设计,从场地源头开始对雨水进行管理,可将雨水渗透/滞留设施、雨水径流传输设施、雨水调蓄设施通过任意组合来达到设计目标。第五步,雨水设施景观化设计。雨水设施景观化是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优化设计的关键,可通过雨水设施功能多元化、雨水植被设计景园化以及海绵生态文化地域化的设计策略来实现。

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雨水设施功能多元化。村镇广场中的雨水渗透/滞留设施在满足雨水径流就地渗透/滞留的功能以外,还可结合城市广场的游憩空间、场地边界绿化带、停车场绿化带、情景化铺装来实现丰富的广场景观品质。村镇广场中的雨水径流传输主要通过明渠流与漫地流的方式来实现,设施主要由植草沟、雨水管渠等构成。广场中的雨水传输设施可具备分割空间场地、景观雕塑、游憩设施等多种功能来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村镇广场的雨水调蓄设施位于雨水径流汇集的末端,为多功能调蓄设施。当村镇发生强降雨或防洪排涝有较高需求时,可作为雨水径流调蓄池,有效减低雨水径流,减轻村镇防洪压力。雨水调蓄设施平时可作为下沉广场提供多种游憩功能供人适用。

雨水植被设计景园化。在我国,现代村镇广场的植被设计主要以学习西方广场的现代造景手法为主,以几何形式的排列组合来配合场地道路与活动场地,或以群落式的布置方式作为场地集中绿地的体现,此外,每逢国家节日村镇大型花坛蜂拥而至,展出结束,花已凋零。这些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因借自然的园林植被设计手法有很大差异。与传统广场旱地植被不同的是,雨水植被可有效净化与降低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削减雨水总径流及峰值流量,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雨水植被类型、组合方式、地域特性以及净化效果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在雨水植被的景观环境营造中涉及尚少。笔者认为海绵型村镇广场的植被设计应采用低维护、低成本的本土植被,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使场地中雨水植被与旱地植被巧妙融合,创造优雅怡人的景园效果。

海绵生态文化地域化。海绵生态文化是城市回归自然本真的一种体现,是当前环境治理、城镇开发与改造的精神动力。海绵生态文化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核心文化理念,在学术界与业界已得到广泛关注,调研发现人们对新兴的海绵城市、雨水景观等设计文化理念知之甚少,对村镇水污染与内涝治理尚停留在依赖城市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因此在村镇建设中宣扬海绵生态文化理念,提高大众的生态意识尤为迫切。海绵生态文化的传播应体现地域性的特点,在我国不同地域的村镇广场具备风格各异的水文与地形特征,根据不同地域类型的村镇广场来划分不同的海绵生态文化分区,可以加深大众对海绵生态文化的认知度与理解力,对村镇广场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结语

我国的“海绵城市”理论是在吸收借鉴国外雨洪理念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提出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建设实施提高到国家战略规划高度,对我国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城市永续目标有里程碑式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村镇广场进行专题调研,梳理现存问题,提出建设海绵型村镇广场景观设计思路与构架,对村镇广场雨水景观化途径与策略展开详细讨论。目前,我国的雨洪景观理念与实践尚属起步阶段,还存在水文数据不透明、雨洪径流模拟与计算技术滞后、项目落地阻力大等问题,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本土雨洪景观理论与技术能力,加大海绵生态文化传播力度,早日实现我国海绵城市开发建设的良性发展目标。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本文系2014年底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社区生态规划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40707)

【注释】

①⑦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

②车伍,张{,赵杨:“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建设科技》,2015年第1期。

③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南方建筑》,2014年第3期,第39~43页。

④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第9期,第50~54页。

⑤莫琳,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5期,第4~8页。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各种城市问题纷至沓来,特别是暴雨积涝问题也已在各大城市普遍发生,并且愈演愈烈。非正常城市内涝积水直接导致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造成市民生活诸多不便,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经济财产及人身安全。根据《2011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其中受淹城市136个,北京、武汉、成都、南京、杭州等大城市都相继遭遇了严重内涝。(如图1)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降水致使城市产生的积水灾害,高效的雨洪管理方案将是缓解暴雨积涝的有效途径,不仅是雨洪的顺利排泄,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调蓄短时间内的大量积水。

图1城市内涝

鉴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市政工程、给排水等领域的研究人员(车伍等,2005)提出了多功能雨洪调蓄的思路。囿于其学科背景,李俊奇等研究人员着力于技术层面的指标计算[2],未能与城市形态及城市空间设计很好结合。另一方面,在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领域,对城市物质空间和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雨洪的生态管理理念,以绿地、水系为研究主体,构建雨洪调蓄生态系统,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与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3]。李倞等人以基础设施与景观的结合为着眼点,归纳分析国外相关景观案例的设计手法,针对现代城市基础设施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城市危机[4]。虽然在局部单片的城市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实践中引入了雨洪管理,但在较大区域内,如何建立起一个具有水文调节和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并发展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依然有待深入探索。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

在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开放空间合理设置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区。暴雨时,该系统可以存贮雨水,缓解城市内涝;正常状态下,调蓄区恢复为城市公共活动或市民游憩的场所。(如图2)形成一系列在功能上灵活多变,解决城市内涝、回补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综合性城市空间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对象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它是以调蓄空间为纽带,涉及了市政工程、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旨在建构一系列连续的彼此关联的多功能调蓄开放空间组团,补充和辅助市政管网系统,调节较大区域的水文状态。

(1)正常状态(2)雨洪调蓄状态

图2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上公园(waterparkinZaragoza,Spain)

一般情况下,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主要由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空间等组成。而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则利用城市绿地系统和广场空间来“蓄水”,借助城市道路系统来“引流”。换言之,就是要将暴雨时城市内涝点的积水通过城市路网的引导,暂时存蓄于公园、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以待进一步处理。因此,可以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元素归纳为存蓄空间(公园、广场)与引导水流分配的网络(城市路网)。

图3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作者自绘)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评价方法

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空间可达性理论非常契合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空间可达性理论不仅可以验证暴雨积水能否到达存蓄空间,如何通过城市道路网络到达存蓄空间,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存蓄空间所调蓄的雨洪容量。因此,可以借助空间可达性理论对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进行评价。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则是借助网络分析的操作方法,建立对该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模拟暴雨时各段路面的积水在道路网络上根据重力势能向着雨洪存蓄空间流动的情况,然后以积水到达存蓄空间所流经的各段路面的坡面汇流历时为阻力属性,计算各存蓄空间在一定时长内对该阻力值的覆盖范围,最后收集城市降雨积水数据,将积水根据阻力值的覆盖范围的分布情况调配到各存蓄空间中,再计算出其中调蓄水量即可。如果存蓄空间可以通过道路网络调配获得积水,即可证明该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是可以被到达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其调蓄水量,以此指存蓄空间的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的设计改造。总而言之,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不是以计算可达性指标为目的的,而是以验证暴雨时路面积水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到达性,并且计算该系统的调蓄水量。

研究意义

对于城市开放空间雨洪调蓄功能的研究,在今后的学科发展和未来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善城市防洪排涝,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建立具有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可以有效补充城市排水管网的不足,减轻暴雨内涝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有利于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景观,促进城市公共生活,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

(二)拓展建筑学、城市设计与景观学理论

在资料的收集和研读过程中可以发现,涉及城市内涝排水问题的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大多是市政工程、给排水、水文地理等学科,他们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基于如何改善城市排水管网的直接排水,很少见到将雨水转移到某个区域范围加以利用的研究案例。在城市空间、景观设计领域,目前对于雨洪管理利用的研究也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可以拓展城市空间和景观设计理论,并且为今后的城市设计、景观学提供科学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三)多专业协调配合,建构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需要搜集给排水、水文、景观设计等专业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加以整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完成各项数据的收集分析。这样能够加强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互,拓展研究视野。此外,还可以吸收其他专业成熟的研究方法。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内涝问题,提出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利用城市现存的开放空间,建立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系统,以此辅助市政排水设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根据空间可达性理论,发展出可对该系统进行效能评价的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模型,以此来确定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其调蓄能力。目前,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建立该系统的初步设想。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完善该系统理论,还要继续深化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并以实际的城市案例为样本检验其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切实地为城市的正常运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车伍,张燕,刘红,何建平,孟光辉,汪宏玲,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抵御洪涝灾害[J]

[2]李俊奇,孟光辉,车伍,城市雨水利用调蓄方式及调蓄容积实用算法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7,33(2):42-46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催生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复合需求,景观设施这一城市微观要素在塑造城市形象与品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景观设施规划设置与设计,有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感与空间尺度的塑造,促进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从而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城市活动。对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准确评价与判断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规划建设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前提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设置与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评价需兼顾景观的客观性和景观认知的主观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呈现出多目标、多属性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来定量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优劣。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评价因素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在评价因素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建立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并以杨浦区苏家屯路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对杨浦区苏家屯路的具体城市空间景观设施进行了综合模糊评价,识别出城市空间景观设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一)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中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外部空间,是市民进行各种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空间场所。它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城市广场与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两大类型[1]。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会客厅”或“橱窗”。

(二)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一词最早起源于英国,一般指的是设置在城市街道或者广场等户外公共空间的各种设施,如:环卫、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等。

国外的相关文献如希若・波米耶所著的《成功的市中心设计》,日本画报社编辑部编著的《日本景观设计系列5――街道家具》,英国m・盖奇和m・凡登堡所著的《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也有其它的表达方式,比如UrbanFurniture,Urbanelement,environmentalFacilities等。其中最早的为“Street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中的各种地景设施,通俗地讲就是城市中的环境景观小品,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经过城市景观设施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演变,“StreetFurniture”在所处空间范围和其种类上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现代“StreetFurniture”便被扩大运用成“environmentalFacilities”。本文以分布在城市广场与街道中的景观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问卷调查法用来收集人们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的原始数据,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确定各分项指标的对上一层次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景观设施进行综合评价。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用一定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3],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4]。其基本步骤为:“(1)对构成评价问题的目标(准则)及因素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评价因素体系);(2)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后,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3)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5]。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个因素对被评判事物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是:

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综合评价因素体系的构建

根据层次分析法,选择目标-因素层次结构[5],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因素体系,首先要遵循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其次要依据城市公共空景观设施的特性,借鉴城市规划相关因素。

技术标准参考已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吸取他们成功的部分。经过反复研究、思考后可以形成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价因素体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地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因素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不尽一致。但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景观设施与城市空间环境协调性;景观设施的使用功能性;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景观设施的生态环保性;景观设施的视觉协调性;景观设施的社会文化性;景观设施的管理与维护。这七个要素构成了评价体系的第二层次――标准层。而上述七个方面又有其各自的影响因素构成的评价因子,形成评价体系的第三层次――由25个因素组成的因素层。见表2。

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由于其性质及所处的环境的差异,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应视实际情况加以选用。

(二)评价因素权重的确立

1.判断矩阵的建立。采用表1所列的递阶层次结构后,对于递阶层次结构中各层上的评价因素可以依次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评价因素表述的性质,采用专家咨询法,请专业人士(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和规划系的相关教师)就各项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分层次对评价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判断矩阵。全部评价因素经过两两判定后,就可形成一个比较判断矩阵:

2.计算单一层次下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设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为λmax,其相应的特征向量为w,解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aw=λmaxw,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λmax和w的根法计算步骤为

四、案例研究

现选取上海市杨浦区苏家屯路进行案例研究。苏家屯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中西部,该路属于城市支路,路西北面接阜新路,东南面抵锦西路,在靠近阜新路附近和抚顺路垂直相接,横贯鞍山四村。苏家屯路修建于1954年,全长395m,道路宽11.2m~12.2m,车道宽6.2m,沥青混凝土路面。2003年杨浦区区政府重新整治该路,补种行道树、增设庭院灯、行道灯、休闲座椅等。现车道宽约6m,两侧各设2.5m步行道和4~5m的休憩绿化带。街道两旁法国梧桐树株距6m~6.5m,在休憩绿化区域设置了坐具、灯具和健身器材等景观设施。打造了一条集休闲、健身与集会于一体的景观路。

本研究采用共时性评价研究,现场发放问卷146份,回收1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5%。被调查者情况统计见表7。

计算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评定,评语集V=(V1,V2,…,Vm)=(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的对应分数值为(95,85,75,65,50)那么这一级的评价因素的评价值为:

(0.090.320.370.200.02)×9585756550=77.5

(三)分析讨论

苏家屯路景观设施在“景观设施与城市空间环境协调性(a)”、“景观设施的视觉协调性(e)”、“景观设施的社会文化(F)”和“景观设施的管理与维护(G)”四项得分比较高。苏家屯路景观设施综合评价值为77.5分属于中等偏上,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杨浦区区政府对于苏家屯路的重视程度很好,加强了管理力度,使得景观设施的清洁维护及正常的使用维护与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其二,苏家屯由以前的双行线改成了单行线,减少了机动车对此路段的影响,拓宽了步行空间的尺度。其三,此路段的行道树与街道的空间尺度合理,并且与景观设施的空间分布有机结合,得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其规划设置理念和管理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中,要保持和进一步地完善。

在“景观设施的使用功能性(B)”、“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C)”和“景观设施的生态环保性(D)”三项得分比较低,特别是在“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方面得分是最低的。现实情况是苏家屯路的街具设施没有专门设计,而是统一购买厂家的批量化产品,没有自己独特的特征,风格、色彩与造型都非常普通,没有创新性。在景观设施系统与完备性方面也非常欠缺。景观设施的功能不系统,如自行车架没有设置,儿童游玩设施没设置,坐椅的设置数量不够且位置不合理。可见,在今后的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中,这几项需要加强。苏家屯路景观设施各项评价得分情况见表7。

通过以上案例检验可以说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对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综合评价,能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五、结语

本文初步建立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评价因素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层次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为科学地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打下了基础。目前,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无系统统一的评价因素体系与方法,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没有任何一套评价因素体系完全适用所有地区及其所有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在进行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时,需要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考虑,对部分评价因素进行适量的取舍和补充,以获得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科学合理的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综合评价可以为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建设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运用模糊综合运算,不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综合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问题。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景观设施品质评价的精确度,且可操作性较强,是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可以实现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1.

[2]波米耶.成功的市中心设计[m].马铨,译.台北:创兴出版社,1988.

[3]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9.

[4]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30.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量河流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面积大量消失,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另一方面,雨洪雨涝频繁发生,绿化用水、工业用水等与城市用水竞争频繁上演。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应运而生。近两年,国家连续颁布了多项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从理论形成向实践应用的过渡。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海绵城市内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海绵城市的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转变排水防涝思路、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

二、国内发展现状及案例

国内发展状况及案例:我国的海绵城市起步相对较晚,随着国内雨水问题的日益加重,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逐渐多起来:北京、大连、宁波、长沙、杭州、昆明等先后于2010年左右开始研究雨水收集、利用方案,涉及道路、绿地、湿地等多方面城市建设,内容涉猎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槽、雨水湿地、打孔立缘石、透水铺装等等。

2012年北京大学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同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至此,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总结探讨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1、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道路作为城市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廊道,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主要对道路中的硬质景观(铺装样式及铺装材料)和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绿化设计:在道路隔离带或路测绿化带设计中,设置植草沟、植物缓冲带和下沉式绿地,对雨水进行截留,当设施内雨水饱和时,可通过溢流口经过滤处理后排入雨水集水池中,干旱时可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

硬质铺装:指通过改变地面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性或扩大材料之间相互衔接的缝隙面积,使雨水下渗到场地内部。即一方面增加透水混凝土和透水面砖的使用面积,促进水体渗入地下,另一方面,增加汀步、石材拼接间的绿化面积等,以至当有降水时,雨水可顺着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下渗留存;当没有降水时,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又可作为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减少城市干岛效应的发生。

2、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广场是城市中面积广阔的场地,是市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空间。这里指的是不含自然水体的平面型广场。

纪念性广场由于其政治思想性更强一些,可以采用大面积透水瓷砖或者透水混凝土铺装,通过不同色彩和样式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图案,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商业和游憩类的广场,基于其休息、娱乐、观赏等功能,结合运动、休闲设施和场地规划,合理设置下沉式广场、下沉式生物滞留带。

3、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

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是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的重要场地,可以调节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保育,甚至是局部微气候调节等等。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即构建“水质净化(水景营造)-蓄滞水湿地(水景)-地下水回补”多级水景景观。

由于景观设计者所处的设计阶段往往处在规划阶段的后期,因此这里不去研究宏观层面水生态安全格局及中观层面的“城镇海绵系统“,只研究微观层面的海绵体。设计要点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生态系统如河流、湿地、湖泊、坑塘,在其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景观设计;二是对遭到破坏的海绵体,采用生态方法进行景观的修复和恢复;三是在缺乏海绵体的场地内新建新的海绵体。

雨水花园就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景(湿地)景观设计最小的海绵体之一。即在浅洼区域种植花草、灌木,甚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性措施它可以减少径流量、净化雨水、美化环境。

结语

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这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海绵城市构建的框架下,通过对海绵城市的解读和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要点。希望为景观工作者在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5

一、景观设计教学是不是走入了死胡同?

景观设计课始终是景观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而设计课最核心的环节是对学生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如何提高综合设计的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学的研究重点。从各高校景观设计课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推理式的思维方法来进行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这包括了让学生从场地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并结合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以及对场地独特理解形成的空间概念和形式。不可否认,这种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科学逻辑的分析、判断、评估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手操作小尺度的设计项目。对于教师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这样的问题:在设计课的前期,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到实地调研并作静态观察和记录,然后写出调研报告,表明对场地日照、风向、景观朝向、植物配置以及使用者活动需求与场地功能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如例行公事一般到场地上拍照、速写或以文字记录大量资料。结果我们发现,只要收集到相同的信息,几乎可以产生同样的场地评估和汇报结果,逐渐地学生对这种调研方式也失去了热情。场地调研使学生的调查和收集信息几乎成为一种仪式化的行为,缺乏想象力的预测甚至使调研陷入收集资料本身。而问题是,许多设计决策看上去与这些庞大的信息并无关系。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设计过程是推导式的思维模式,致使大部分学生在针对同一场地设计时所做出的功能分析和判断趋于一致,直至最后得出“合理”但却雷同的设计结果。那么做景观设计是否就和做数学题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一样,最终形成“标准”的统一答案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又该如何表达呢?当这些被“生产”出来的学生带着统一的思维模式进入到景观设计岗位上,又将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些质疑的提出直接指向了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确实存在训练思维单一、学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保持实践教学这一重点的基础上,针对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定位,从而使景观设计人才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在2009年-2010年笔者有幸到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访问学习,期间参与金特•沃格特教授(professorGüntherVogt)的景观设计课程,通过对其课程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行走感知与理性图形并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新方法的训练,希望能培养学生基于个人感受和经验为依据的空间构想,同时借助推理式的理性分析,共同形成综合的设计概念,进而实现概念向三维空间的转译过程,以期最终提高景观教学的质量。

二、从行走感知到理性图形的方法是什么?

1.基于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教学途径

“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过程是一种以行走为起点,以直觉和印象占主导的特殊感性认知,经过分析评估后对场地所做出的空间转译的全过程,这种方法是源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创立的田野工作法(Fieldwork),借助人类学的工作方法,景观设计师可以与场地建立一种深刻的对话、理解和沟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并拓宽景观设计的途径。

(1)行走

与场地调研方法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场地相比,以行走为特点对场地的感知可以使学生从“外部的”设计者转换为场地的参与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自己在场地上或行走或停留时的真情实感和场地氛围。它与单一的信息收集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对于场地的感受与观察并非停留在场地现有静态的表象上,而是有更多机会“自由”地去了解场地背后更多的“故事”,有些可能是关于场地中物的痕迹比如一段废弃铁轨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些可能是重要事件的发生或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不同的“行走”都会带来令人兴奋的异样发现。这时,学生对调研的积极性会被重新激发,因为这种行走所带来的发现因循着每个学生对场地不同感受与直觉。当学生步行穿越整个场地时,实际上逐渐将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相对位置映射到内心深处,将自身身体与空间环境建立了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和即将设计的场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场地行走可以把距离和个人经验添加在学生对这个场地的理解之上。同时,步行者的视野也可以支撑起在景观设计中的各种抉择,成为概念构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穿越一座老煤气厂,或是绕着它徘徊;或目标明确地向前行进,也或只是漫无目的地溜达闲逛。什么样的散步节奏将决定学生在未来设计中有什么样的抉择。因此,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途径,让学生不再是以“坐直升飞机”的角度俯瞰大地所构成的美丽图画,而是以每个学生个人具体感受和体验为依据的空间构想。

(2)解读

在场地行走之后,教师仍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印象”去研究场地不同时期的使用状况或功能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不同时期的照片、图片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经过挑选的图片被用来与不同的功能分析图一起讲述一系列关于场地的故事。与场地行走相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重复勘察和认真研究来理解场地,它需要面对的是场地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并从中找到记忆的痕迹,当然,此时学生的解读不仅局限于有形物体的研究,还包括那些隐藏在场地背后不可见的方面如一段年代表,因为这些都将可能成为未来设计的创造性的飞跃。

(3)转译

转译是基于学生对场地行走感知与认真分析研究后概念设计结果的转化,也是整个“行走感知”设计过程的难点,在这个阶段,学生个人的观点会越来越影响设计项目的方向,然而无论转译时采取什么样的建立方式,它一定是对场地已有事物或事件做出的反应。以笔者所参与的金特•沃格特教授的“米兰帕克塔里络(praco)城市公园设计”课题为例。在进行场地设计之前,课题组老师便带领学生一起在设计的基地上进行了一次“散步”,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到现场第一时间的感性认知记录下来,用以“绘制”出与拓扑和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相关的“散步节奏”。其中有的设计小组对场地中河道、灌溉与排水系统印象深刻,在随后的设计中这些感知对设计构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于是该小组在对米兰城市供水系统以及对场地农田灌溉给水与排水的历史研究后,选择了水净化系统为主的景观来转译他对场地最初的感性认知。同时,借助nolli-plan分析场地空间使用的质量,对道路与农田的功能划分重新做了优化。不难看出,让学生将感知体现在设计中是富有创造性设计结果的重要环节。

2.从行走感知到理性图形的景观设计教学途径

“理性图形”的景观设计过程在强调对场地现状及使用者行为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由推理式的判断引导思维走向预定的目标来完成设计的过程。这种“调查-分析-设计”的模式,是由19世纪英国规划师盖得斯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这种模式对现代景观设计和景观教学途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作用于之后一百多年间的几代景观设计大师,其中包括佐佐木英夫的“研究-分析-综合”的模式和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景观专业教学仍延续这种理性式的功能分析模式。行走感知和理性图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让学生去理解场地,由于角度和价值观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教学中学生发现或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以行走感知建构的设计途径是“自下而上”的,强调的是对具体场地体验的把握和再现,它的重点是以学生行走作为场地研究的工具。但是,仅凭学生个人感性的直觉,缺乏对场地科学分析的态度,对现状各种限制条件以及对使用者需求和行为的理性分析评判,最终将有可能使学生在设计中失去正确的方向而变得难以把握。理性图形的研究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它的重点在于研究对象,即景观环境中物质形态和空间结构,它要求学生在研究中是客观中立的,通过理性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分类、归纳、提炼,获得诸如场地的比例、尺度、界面的围合度等可量化的数据资料。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关注景观环境的物质空间结构,并将这种结构视为永恒不变的原型,忽略了导致这种物质空间中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和活动随时间的变迁而产生的变化。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需求增长与发展较快,加上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造成设计环节推敲不够;施工队伍也不一定有与工程项目对等的施工经验等等;同时设计与施工脱节,没有优秀的、有经验的,了解设计意图的景观工程师在现场把握调整设计及控制施工效果,虽然问题正在逐渐改善,但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景观园林建造效果的粗糙和偏离。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环境;风景园林;绿地指标;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施工脱节;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大地上进行整体环境创作,是与周边环境、建筑、与自然生长节奏相关的复杂动态的过程。山石地形、植物绿化、景观建筑及构件是构成园林景观三大要素,细部设计和施工质量是成就传世之作的关键。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建起了令世人赞叹的精致园林艺术作品,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当时的设计者技艺高超,与施工者协作紧密,他们有共同的追求,并为自己精雕细刻而成的作品感到骄傲。

景观设计是一种意念和愿景,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而且真实的景观实景已远远超过了图纸二维或三维的表达范围。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周边环境,景观施工实际是一项设计再创作的过程。同时,景观项目涉及的地域范围大、涉及工种多,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各类因素未能在现场中妥善协调,施工单位的按图施工效果并没有得到设计师和甲方的确认与修正,其结果会偏离设计师和甲方的设想,结果是产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建成项目。

1当前园林工程质量主要问题

1.1风格

1.2植物

1.3工艺

2制约园林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

2.1行业缺乏规范

2.1.1名称

在园林设计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architecture),后来又赶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2.1.2市场管理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因此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2.1.3高付出低回报

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3%—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

2.2植物方面的原因

2.2.1外国(外地)设计公司不了解乡土树种

外来和尚好念经,这句话用在园林设计方面也同样好始。很多的开发商都不喜欢用本土或本地的园林设计公司,这一现象在郑州等内陆地区尤其突出。一方面中国的优秀景观设计公司大多集中在上海、广州等南方沿海地区。二是国人根深蒂固的“崇洋”心里作祟,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殊不知,最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植物的恰恰是本地园林设计公司。

目前,郑州市场南方植物无序引入,过分强调奇花异草,往往因气候突变而遭灭顶之灾。盲目照搬异地和他国绿化模式,往往是生态和景观都得不到保证,另外由于养护和移栽管理不善,致使大量香樟树生长势不良,苗木死亡现象严重,损失惨重。

2.2.2市场上植物资源稀缺

有时候并不是设计人员不做市场调查,而是你一旦作了市场调查以后,你的设计(植物配置)就没有办法搞下去了,也因此给设计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我所调查的结果:

1、三角枫蓬经3米,高度一般4米左右,胸径15cm的只有野生苗,市场苗圃中缺货,苗源存在风险

2、合欢蓬径一般较大,但郑州市建设工程材料基准价格信息上蓬径规格小,无法找到合适的价格比照

3、毛竹,一般规格讲竿径,鞭长分来鞭长与去鞭长,园林专业应知晓

4、雪松苗木市场从来不讲胸径

5、银杏未标嫁接还是实生,施工无依据,胸径22-25cm,22的价格与25的价格是两种价格,预算无依据(其他入梅花、麻栎、乌桕也是)

6、垂丝海棠、西府海棠12cm在苗木市场上极其稀少,很多年轻设计师不做调查就盲目应用,使得设计根本不合实际,无法施工。

八九十年代初江苏出现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松干线虫病,使得松科植物(除雪松)大量死亡,清单中许多松科植物就是目前市场上较少的,如果设计中用到此类植物,应该降低其规格和减少其数量。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当地的苗木资源,苗木规格也不能为了尽早出效果而过分放大,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或不能正常施工,有些植物的规格也应该明确界定,使得预算和核算的差距尽量减小。做到设计切合实际,利于施工,同时不忘景观效果。

2.3从事园林设计人员的原因

2.3.1教育情况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没有规范严谨的教学,自然也很难出现出色的设计人才和精美的作品。

2.3.2急功近利

一个做设计的,可能他是博士研究生,也可能他是注册设计师,但是,他在凭什么做他的设计?凭书本?凭想象?还是凭经验?

我们有没有人像老外一样,为了做设计,自己动手兴造一个园子,花数十年去研究呢?或许有,但是大都带着赢利目的,不是研究。或者是学校里做教学的,但那是大众化的示范,不是个人研究。俞孔坚做过吗?或许指导过,或许在他自己的庭院里种了5、6种植物,但自己做个植物园,还没听过。

以上是设计人员的原因,我们同样不应该忽略“中国特色”。即使设计者想好好把一个设计做好,多调查。但他的上级不允许啊!甲方催,院长催……所以按时交差就不错了。大不了再变更啊。中国现在什么都是“中国特色”。

2.3.3缺少经验、缺少与施工人员交流

我们现在的设计人员通常都是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到园林施工工地现场去亲身体验或学习。现在的设计院年老的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年就倚老卖老,也拿不出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年青的有创意但作品不够成熟。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7

关键词:景观家具;地域性;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45-0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匀质化建设越来越严重,城市景观家具设计也呈现出单一化和国际标准化的状态,城市的本土文化,地域性格、民族特色的差异性逐渐减弱,文化趋同现象严重。人们开始反思千遍一律的设计现状,开始寻找逐渐消失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景观家具能有效地向市民传达场地信息。城市景观家具的地域性设计研究,是以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为基础,探索具有文化表征的景观家具的创作手法。此研究对提高我国城市风貌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脉的延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城市景观家具的含义与文化属性

1.1城市景观家具的含义

城市景观家具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室外生活所应用的器具,它是使户外建筑物空间产生具体实用价值的必要设施;从广义的角度上,它是人们进行户外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时不可缺少的用具,是一种以方便人们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同时追求其视觉表现与理想的产物。城市景观家具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文化性和使用性的双重价值,它在使用功能上具备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特征。

1.2城市景观家具的文化属性

城市景观家具以环境整体化、功能综合化、细部精致化为基本特征和设计基础,它的构成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大到候车亭,小到标识牌、垃圾筒等。无论是最小的单个元素,还是较大场地中大量群化的集合,景观家具都具备地域性文化属性。城市家具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体现着城市的个性、气质,反映着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地区当地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鲜明的民族习俗,迥异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体现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不同的生活使用方式。城市家具在设计过程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将地域性文化、民族习俗融入到作品之中,引起人们的价值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

2地域性设计与城市景观家具

2.1地域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给城市带来的“千城一面”的威胁,人们从开始反思,寻找失落的城市特色。其中“本土性”成为国际建筑舆论的主流,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强烈的地方感情对抗单一的“国际风格”,这就是地域主义。地域主义是在建筑创作中为对抗现代主义建筑而对地方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而形成的流派,它主张在现代建筑中吸收当地民族民俗的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特征,体现出当地特有的风格。

2.2城市景观家具需要反映城市性格

城市性格是指一座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形成的特点,明确地反映了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具有强烈的地域主义色彩。城市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是城市的印记,其内在结构是城市发展的依据。城市正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才形成了性格迥异的精神特征。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城市的人文精神,反映着城市的性格。反之,城市性格对景观家具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决定了景观家具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家具设计时,应从城市性格和精神出发,运用地域性设计语言,体现城市性格与魅力,唤起人们对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延伸城市的精神与性格。

2.3城市景观家具地域性设计影响因素

城市景观家具地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由于地域性设计表现因素众多,因而城市家具的地域性设计也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地域性差异的表现因素。设计者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城市景观家具的地域性设计。

3城市景观家具的地域性设计原则及方法

3.1地域性整体化设计

地域性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整体化的过程。景观家具的整体性设计需要以城市规划的总体思想为指导,从宏观城市结构出发,与景观设计项目紧密结合,在设计开始阶段就对道路、景观节点、水体、植物绿化、人、照明等景观设计元素进行整体编排,注重与城市的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环境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展开设计还需要考虑景观家具的功能、造型、数量与放置场地,它们是景观空间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必须做整体化设计,一定要避免以孤立的视角、各异的形态、杂乱的状态参与到人们的户外生活之中。其次,景观家具在选用材料时,应积极利用本土材料、低碳环保,真正体现可持续设计;在作品形式上采用地域传统建筑符号,融合城市文化,突显地域风貌和城市精神。总之,景观家具是功能性、文化性与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体,能从微观视角呈现整体城市的风貌与个性。

把握好城市家具的整体性创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具体因素:

(1)单体景观家具自身的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协调。景观家具作品每个零部件构造各具特点和个性,设计手法不同,设计要素不同,所采用的材料也有区别。但在设计时,必须加以综合权衡考虑,在满足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时,更要与家具整体外形和功能需求相协调,视觉整体感是衡量成功的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

(2)群化景观家具的关系协调。一组城市家具的设计需要精心考虑,统一编排,如设置位置、秩序组织、占地面积、单体尺度,色彩质感、造型曲直等都需仔细推敲。每件家具功能的不同,对尺度的要求不一,但整体体量变化不易过于剧烈。家具作品在表现手法、材料选取、加工方法等方面也要兼顾好变化与统一,局部细节精致化产生对比,整体处理协调化力求统一,从多方面维护地区整体文化特征的完整。

(3)景观家具与周围场地的关系协调。首先,与道路路网结构相协调。从视觉要求出发,使城市家具的位置、尺度、造型、材料、色彩与场地道路尺度相协调,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景观小品,烘托城市独特风貌。其次,与周边建筑物相协调。景观家具的尺度、造型应以周边建筑物的形体为基础展开设计,尺度不宜过大,避免与建筑物的立面产生冲突;色彩与肌理也需和建筑物的色调协调,采用同类色或近似色;形态的复杂与简约,仍需从建筑物立面的繁简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小面积点缀或大面积夸张丰富建筑立面。最后,与绿化植物相协调。景观家具的设计需要与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互相协调,在多种形式的植物种植坛的边缘可以巧妙的设置景观座具,为景观家具的使用创造最佳的生态氛围。

3.2地域性文化设计

不同城市的景观家具应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体现不同地区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面貌,具有显著的历史年代形制特征。同时,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演化,景观家具也必须不断创新,积极地采用当代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创作,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优秀作品。景观家具不论是精神文化内涵还是物质技术表达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做出合理的权衡,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历史感的作品,使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和谐共存。

(1)保护性设计手法。

城市景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公园、遗址等场地,给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城市独特的个性风貌。城市家具的设计需要尊重地域性文化、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的发展史,历史演变、自然地理地貌、文化传统、民俗民风、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做出详细的调研记录并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功能新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景观家具设计的新理念。

(2)创造性设计手法。

设计者是引领时尚者,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造景观家具时需注重设计思想的创新,新材料、新技术的尝试。创造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从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出发,考虑人与环境的交融性,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上,传统与非传统的结合点上,现代与未来的关联点上,大胆的、缜密的思考,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将想法变成现实。

3.3地域性环境设计

一切事物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各个地区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资源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生活方式、居住习惯以及社会制度。它们对城市地域特征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城市景观家具的地域性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

(1)人性化的地域性设计。由于地域的不同,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色彩喜好以及建筑风格。这要求在设计景观家具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性,深入到不同地区体验生活,挖掘本土文化,尊重当地风俗。从质朴的地域“原型”中提炼设计元素,有针对性地解析有用的文化因素,挖掘恰当的设计结合点,创作出真正引起当地人们共鸣的设计作品,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2)生态化的地域性设计。景观家具的设计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尊重自然环境,力求放置方式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最小化,并需要与乡土植物品种做合理的搭配。家具的原材料选择适宜以城市特有的有代表性材料为主,乡土材料首选,即可节约物流成本、减少建设资金投入,又可取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的肌理质感。

4结语

城市公共环境中“景观家具”设计要与城市的风貌一脉相承,要与地域文化相吻合,要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共鸣。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需在地域性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从整体性环境出发,因地制宜,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具有历史感的景观家具作品,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延伸城市文脉和场所感,营造富有生气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周方.户外家具设计探微[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2):183-185.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沈瑜.城市家具人性化设计浅析[J].浙江建筑,2005,(8):9-11.

[4]林海,文剑钢.论城市景观的公共家具设计原则[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18(4):77-80.

[5]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牟跃.家具与环境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贾海洪.现代地域性建筑的材料设计表现[D].郑州:郑州大学,2005.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8

p键词:景观生态学;绿地景观格局;生态规划设计

1.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

城市绿地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系统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保障了城市能够有新鲜的空气,使城市可以“吐故纳新”。这个系统主要有2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障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动植物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更具有观赏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地促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还一直沿用着前苏联留下的的绿地概念,这个绿地概念里,将绿地划分为以下几类,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属绿地、特殊用途绿地;我国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以绿化为主的各级公园、庭园、小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本文主要要研究和分析的是绿地城市绿地的其中一种,即城市中心区绿地,这其中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小游园、滨河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非滨水防护绿地等类型。城市在自然之后诞生,自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城市和工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忘却了城市中自然属性的重要性,以致于现在雾霾频发,才有了现在的“穹顶之下”。然而,绿地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人类利用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体系。

2.城市中心区绿地与城市绿地对城市的作用

2.1具有组成城市空间的功能

现如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发重视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世界各国的大城市都依据各自的地理特点,规划设计了适合自己的绿地空间格局。

2.2生态功能

作为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自净能力,提升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并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2.3游憩休闲功能

城市绿地的可以为区域内的人们提供游玩休闲和健康、舒适的休闲环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

2.4文化功能

城市景观要能体现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绿地要具备教育功能。城市景观要具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致力于保护环境自觉行动的作用。

2.5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社会功能是指可以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性或社区性活动和家庭或社团活动的能力。

2.6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城市绿地在削减自然灾害危害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抵御能力,还要为灾后的人们提供避难场所。

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最先提出,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其中不只是环境问题,还有其它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开辟出一个新方法解决城市问题,而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带入到城市研究中,则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新道路。从此,以城市生态学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学概念应运而生,而城市景观生态学则是景观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可是在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领域狭小,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对于其分支学科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少之又少。虽然城市景观生态学在我国发展较晚,但不同学者都积极地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了自己对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不同见解。主要研究怎样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对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等多方面的研究,解决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于城市中的目标。在任何一项研究中,现状分析和评价是为规划设计和景观建设服务,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最终目的则是景观规划设计和按比规划设计所进行的建设管理。

4.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中心区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是以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现状分析为基础,对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将城市中心区景观绿地廊道、绿地斑块等绿地景观要素,在以城市建筑等非生命空间围主的基质环境中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优化设计,使绿地景观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健康的休憩场所,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4.1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

(1)收集和调查研究区域的基础资料,包括自然状况、社会和经济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等。(2)收集和调查研究区域内绿地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包括绿地景观面积、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3)对研究区域内的绿地景观进行分析、评估。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绿地景观组成、结构、功能、空间格局,作出分析评估,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定量的依据。(4)综合城市中心区环境要求、居民游憩需求和城市中心区功能需要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4.2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遵循的原则

4.2.1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在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占首要地位,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系统,可以促进城市整体的生态平衡,保持城市卫生清洁,降低城市各种污染。由于我国城市发展中各种历史问题,致使城市绿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为欠缺,在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必须研究城市发展特点,使绿地的投入表现出较好的经济生态性。

4.2.2景观连续性原则。城市中心区绿地多数被城市建筑重重包围,绿地景观分散,在城市中更像是海上的孤岛,要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困难。因此,在规划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使绿地景观更为连贯。

4.2.3格局优化原则。景观生态学非常强调景观格局地分析和合理布局,如何利用有限的绿地空间,通过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线、带、块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达到以少代多、功能高效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4.2.4可持续性原则。城市中心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4.2.5因地制宜原则。在各城市绿地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绿地指标和空间形态的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避免发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的现象,致使工程事倍功半,甚至会事与愿违。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9

关键词:景观原型;滨水区;原型设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35

1引言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城市环境、满足人们亲水性的平台,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是城市滨水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中高质量的绿色风景线[1]。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滨水景观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需求量日益增加。建造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不仅需要视觉上有特别的效果,还需要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怎样调和设计与情感间的关系,怎样让美感和情感共存,如何靠借助原型来激发大众内心的集体记忆,激发观者潜意识下的体验和回应,创造特色滨水景观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问题[2]。

2景观原型

原型就是指从人与自然界当中抽象出来的若干元素的组合形态,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自然界有着崇拜,而设计师们也对自然界的原型情有独钟,合理地利用自然原型,可以激发设计师们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从概念上说,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是集体潜意识的重要内容,保存和埋藏着人类以往所有典型的经验和体验[3]。每一个原型都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典型的体验和经历,它们构成一个原型系统。

景观原型发生于自然、历史和地域中[4]。自然原型、历史原型和地域原型是设计灵感的子集,在情感空间的塑造过程中,景观原型可以是基于自然,深入自然事物的内部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景观原型就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参照物,是设计灵感的集合,塑造情感空间的景观设计是针对性对自我内在情感形态或本质进行发现、认识,最后使它以完整形式呈现出来的活动。借助景观原型,景观设计师可以将自然原型还原到特定的环境中,从而使景观体现与之相应的特征,景观原型也可以是基于历史,通过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某种相似点,将历史原型的信息推移到现实中,再现地域空间通过引用文化符号对地域原型进行转译。

3基于原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

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意象的理解,本研究认为基于原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从滨水景观意象的原型呈现、原型再现、原型深化和原型转换4个方面进行研究。

3.1原型呈现

原型呈现方法是设计中最为直接应用的一种方法。原型在心理层面而言,是一种潜意识应用。作为滨水景观原型的直接应用形式,是直接对现有形态和场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仅以对景观原型的记忆复制为手段,因此,常用于对场地原有记忆和功能恢复的景观设计中。

3.2原型再现

该方法与原型呈现有所区别,是在意识中根据对景观原型抽闲简化,从而对原型进行选择性的改良或修正,以此为依据进行景观意象创作。该方法的关键点在于设计师可凭设计经验,对现有的原型进行解构和组合。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原有景观原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景观表象,得到的景观形象或形式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生动异常。

3.3原型深化

当场地现状与景观心理表象吻合,现实环境将对景观原型意象的创作起到一定的激发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拟将经过原发、继发和创发过程得到景观意象的方法称为原型深化方法。该方法具有依赖思维转换而得到景观意象,具有抽象和具象思维的共同特质和转换过程。

3.4原型转换

原型转换是在认识原型的基础上,设计师对信息的分解、组合、信息过滤、增加之后,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后产生不同的设计意象。原型转换将对景观原型进行不同景观实践行为,即不同“编码”和“解码”方式,而取得不同景观意象的方法,称为原型转换方法。

4景观原型的实际应用

滨水区作为城市的更新地区,要想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除了普通的规划设计原则外,必须找到本地区的“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5]。

因此我们收集原场地的文化集体记忆,梳理景观,用设计语言还原和转译景观原型,以此唤起居民共鸣,同时相应地增加新的记忆,丰富原有记忆。原型可以由民俗、传说、诗词歌赋、神话故事、构筑物等承载,景观受其影响将呈现出以下两种表现方式和特色。

4.1以物体抽象形态来表现景观场地的设计风格

物体抽象形态特征关注本土的自然文化环境和场地的内在气质。设计者可以从中寻找集体经验与体验来构成原型的载体,此时景观与原型产生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场地文化特性和风格,形成对地方的认同感,使景观烙上了特色标记[6]。

芜湖县罗福湖公园规划面积493700平方米,以环城南路西南段为界,东面至芜湖路,南面至湾石路。罗福湖公园规划位于老城区的西南部分,衔接着老城区和新城区,在总体规划中是城市公共绿地,它位于东湖公园和南湖公园之间,毗邻青弋江景观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对原有环境进行疏理和整合,充分利用罗福湖水面,结合现状环境、分析其功能需求,将芜湖县罗福湖公园定位为服务于城市青少年儿童,展示芜湖县现代城市文化,凸现芜湖县城市形象和品味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芜湖县罗福湖公园规划设计在分析了基地现状及周边情况后,发现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元素较为复杂,提出“整合.互动”的理念,整合各景观元素使有效利用,将各种景观元素相互穿插、渗透,使人与自然互动起来,提供各种亲近自然的活动场地,开展各项水上活动,为罗福湖增添灵气。罗福湖公园的主要服务群体是青少年,我们把罗福湖比作一株生机昂然的绿芽,设计提出了以“绿芽”为景观原型的设计思路,绿芽的引用体现了罗福湖公园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希望。它的绽放和成长蕴涵了无限的活力与强大生命力。绿芽的绽开、伸长,给大地增添了无数绚丽的光彩,绿芽通过它的叶脉向周边输送营养,向四周无限的延展,无穷的生命力充斥着整个罗福湖公园,更预示着公园的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调节与改善作用。公园总体上呈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清新优雅的风格,“绿芽”是中国老百姓常见的,但是又是容易忽略的,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年轻向上的一种心理暗示,因此当把这一理念结合到景观设计作品中时候,特别是滨水区的公园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老百姓的接受。

4.2用场景元素来表现景观场地的文化特征

场景元素包括反映人类朴素自然观的景观,景观是一种过程的体现,这种过程强调景观与场地自然状态的融人,与周围城市的呼应,用场地本身的发展沿革来凸显特色。场地朴素的历史演替过程也能呈现出集体潜意识的特质[7]。

松雅湖生态公园位于长沙县北部,总占地面积489.62公顷,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的,集休闲、旅游、娱乐、健身、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松雅湖生态公园将规划建设“一心、五轴、八区”,即以松雅湖为中心,由湖心散发出五个生态景观轴,形成“左岸香堤”企业会所区,“游乐港口”购物休闲区,“友谊林”都市滨湖区,“绿绕洲滩”湿地文化区,“家庭探索冒险”文化游乐区、健康体验区、“偃月湾、幸福林”历史文化区和“香岛”禅悟休闲区等8个城市功能组团。

长沙松雅湖生态公园作为一个现代都市的新滨水公园,着力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基底,它不但为公园本身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老百姓,更作为有文化特征的,有强烈自身符号的地方。本案在规划阶段,从场地的特征出发,找到了与滨水公园契合的“水滴的漾”作为景观原型,展开规划,很好的结合了周边环境,成为具有深刻特征的优美的公园。

5结语

景观原型的设计手法,除了单纯的提出一个景观原型的概念,还需要对宏观的框架进行规划设计,要通盘考虑滨水区在整个城市中的地理位置[8],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放在整个城市的大的规划中通盘考虑,并且必须注意与周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协调[9]。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把滨水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10],要考虑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均衡性,个别的特别突出,将不利于整个环境的平衡,不利于整体达到一个最佳状态,需要设计师在工作中继续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金云峰,项淑平.基于原型的设计[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64-268.

[2]金云峰,俞为研.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以浮山“第一情山”为例的情感空间塑造[J].华中建筑,2012(10):93-95.

[3]周晓霞,金云峰等.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集体潜意识影响下的海宁市新塘河景观设计[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论文集[下册],2013:266.

[4]包良婷.园林展主题演绎的探索[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5]杨贵庆.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与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63(06):36-43.

[6]沈建鹰,李发兵,许伯明.从北京园博会看园林展的规划与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8):156-157.

[7]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

[8]王帅.城市公共景观资源的公平利用规划控制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2.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篇10

摘要: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衡量风景园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当前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尺度范围在增大、领域在扩展、内容在增多,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本文介绍了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旨在促进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前言

园林植物与园林中的地形、建筑等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它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属性形成的植物景观,有力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灵。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衡量风景园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在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旨在促进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

一、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当前现代园林分为两类:以人的需求为主,以植物材料为辅[1]。以现代建筑为主的设计大多属于这类,都是以建筑造型的特征、需要来进行植物景观塑造。这类通常用于住宅、广场、小型绿地等;以顺应自然为主,人工模拟自然,从而营造出近自然的人居环境。这类通常用于城市大型绿地、郊野公园等。在这里我们所论述的是第二类园林即风景园林。

随着风景园林规模的扩大,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它的原生植物生态系统几乎不可逆。对原生景观的保护要从生态环境、风景环境等大环境出发进行综合保护,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良性循环作为宗旨,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此外,还应该有效调节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使之重点突出,进行分级保护,促使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

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现状分析

首先要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例如地方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当地的气象、土壤、地质情况等。其次要对场地信息如现有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进行调研。现有植物对园林景观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要对现有植物的种类、体量、生长情况、病虫害敏感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等进行调研,并尽可能在新的规划设计中运用到。植物的种类、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所以需要了解与植物景观有关的地形状况,如坡度、有无明显陡坡等。制定种植计划也会受到土壤的影响,所以必须根据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土壤的eC值、pH值、磷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选择植物种类会受到水文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具体了解场地内水源的位置、容量,年度洪水循环周期等。除了了解场地内的情况,还应该对场地周边的绿化用地状况进行一定的考察。

(二)概念规划

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导,把规划用地的绿地类型弄清楚,然后再依据规划设计的定位、主题,结合风景园林现状,提炼出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的立意。在进行概念规划时,必须把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基调弄清楚,并把宏观整体把握植物景观的结构、内容作为建设植物景观的核心。具体来说需要进行植物景观的空间、特色、时序、色彩、渲帧⑷郝浣峁沟墓婊。

(三)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主要是对概念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深化,这就需要从宏观规划深入到细小的设计中。方案设计要在充分理解规划内容之后,把植物特色分区作为基础对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进行深化设计,其中有群落的空间、平面、立体设计以及植物材料的选择。

(四)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它对方案设计的内容进行了细化、调整。初步设计可以参考传统园林植物规划的原则、方法。植物的种类、位置等需要在初步设计中明确下来,此外,植物的数量、行距需要规划好,现有植物也需要标明。通常初步设计要与方案设计结合起来。

(五)施工图设计

进行植物种植、工程预算、验收等工作都需要按照植物施工图设计来进行,所以植物施工图设计应该能够确切地展现出种植设计的内容、意图[2]。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施工图设计可以根据初步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把植物种类、栽植位置、植物规格等标清楚。同时在绘制的过程中要与放线网格、尺寸相结合。对于关键植物要把它与建筑物、道路等的距离尺寸标注清楚。那些种植设计复杂的地段,可以将其分为乔木、灌木种植物两种。那些有必要进行特殊说明的设计可以与植物立面图相配合。此外,也要以项目为依据编写专门的植物工程说明书、植物材料表。其中植物材料的选用情况、苗木栽植方法等要在植物工程说明书中体现。项目所用苗木的序号、拉丁学名、数量、中文名称等要在植物材料表中体现。

(六)设计的现场调整

在实际种植施工时总会遇到设计时没有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预设的设计理念、景观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必须对设计的现场进行有效调整,这样问题既能得到有效解决,预期效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设计的现场调整在植物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其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养护管理也会对植物的成活、长势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它不属于规划设计的范畴,但施工单位有必要提出一定的指导思想、方法,这将会对植物景观的营造产生良好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所涉及的范围在增大、领域在扩展、内容在增多,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可持续性设计等思潮的影响下,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握好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程序、方法等,保证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32(01):93-99.

[2]段文文.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16(3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