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十篇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十篇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4:40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1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有效衔接

在中职教育中,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校内人向社会人转变。因此,如何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真正让学生愿意参与并从中获得一技之长至关重要。在中职各专业中,物理是一门理实结合的课程,既要普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物理常识,又要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分析可见,物理实验教学与技能训练有着相似的目的,都将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的提高。探讨将二者有效衔接、联合教学的可能性。同时,物理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能在师资、资源等方面进一步给予学生帮助,对达到教学目的起到推动作用。

一、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有效衔接的路径

中职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职业型人才,需要通过技能训练完成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技能训练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二是循序渐进,掌握简单的技能,获得局部的实践能力。三是掌握所有的职业技能,能够协调作业。四是通过校内外基地以实习的方式进行检验,确保所学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因此,将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有效衔接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出发,保障理论和实际结合落地,促进技能训练目标的达成。

(一)重新构建物理教学课程内容,为技能训练打基础

结合中职技能训练要求,将物理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按照三大类进行分类。第一类是物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涵盖各类物理基础知识,强调发挥物理基础课程夯基垒台的作用,通过专业化的理论教学,为后续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开展奠定基础。第二类是综合基础课程。中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理相关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需要就业人员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以此提高胜任岗位的综合素质。因此,物理专业需要重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综合类学科的渗透教学,以此帮助学生具备更高的素质应对与技能训练的衔接。第三类是物理实验课程。重视物理实验课程的规划,可将分层分类教学、打造信息化实验平台和团队课题式实验教育等方式方法融合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以新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衔接技能训练。

(二)重新理顺物理实验教学的程序,为技能训练找方法

传统的物理实验一般来说都是大班化教学。为衔接技能训练,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际情况,重新明确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新生来说,可以在入学之前进行分级考试,根据学生物理实验的初始成绩,分为若干班级,后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分层实验教学。对于老生来说,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问卷的意义在于明确学生学习的需求,例如,一些学生尽管已经通过基础测试,但是自认为需要进一步巩固初级的知识。同时,通过问卷还可以给物理实验教学提出意见,帮助教师完善课程设计。结合成绩和学生意愿,打破传统的班级限制,结合不同学生分层授课,这样让技能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同时,可以建立物理实验和技能训练的教辅平台,打通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资料,完成学习作业的样板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相关的课件、学习资料、衍生阅读资料等帮助学生开展物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平台,不同学生将获得不同深度的教学和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开展学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参与物理实验和技能训练。

(三)重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为技能训练增动力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实践技能比拼的主战场,也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渠道。可以开展竞赛制教学,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对物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需要树立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一个关于开展物理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科竞赛的方案,实行专业负责人带头负责制,保证依托实验教学的学科竞赛的常态化开展,减弱课程的随意性。教学体现学生完全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开展,做出较好成绩的学生将被推荐参与学科竞赛,在其中再次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衔接技能训练。

(四)重新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的形式,为技能训练搭平台

在中职院校中,老师的技能大赛项目可与物理实验教学相互结合,既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设计项目参加技能大赛,又是通过项目培养人才。可以改变传统的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模式,在分层分类教学的基础上,推动“技能项目+团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组建参加技能大赛项目的团队、开展团队实操,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也落实技能训练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中职院校应围绕项目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落实资源倾斜、人员保障、政策配套,实现“资源围着项目投、培训朝着项目转、人才盯着项目干”的良性循环。项目团队应明确建设目标、实现路径、进度分解和成效要求,强化项目团队的尽责担当意识。认真制订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晰任务清单、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并建立常态化清单制督导,加强项目督导。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研究,革新思维,吸收和应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促进个人心智模式转变、强化做事逻辑和担当,并提升自己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中职院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带领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以项目架起物理实验和技能训练之间的桥梁。

二、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有效衔接的方法

按照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有效衔接的路径,以中职物理学教材中“万用表使用”的相关内容教学为例探讨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准备学习资料

教师明确“万用表使用”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熟悉万用表面板各组成部分及功能;掌握万用表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以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的方法;学会万用表测量时的读数方法。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在物理实验和技能训练的教辅平台上,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了解培养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要求。

(二)明确学生分组,实施分类指导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与基础实验组或是提升实验组,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和意愿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在基础实验组中,教师以认识万用表为主,分析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实验,进行读数记录。在提升实验组中,可以增加万用表的组装训练,如元器件焊接、印制电路板检验、元器件插装、万用表调试等内容,将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三)推动自主实验,探索新形式

不管是基础实验组还是提升实验组,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实验,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团队中完成本课实验和技能训练。如教师示范基本操作以后,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技能训练内容和任务目标发给学生,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操作,最终达成目标。在小组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保障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将学与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际掌握学生实验的情况;另一方面以观察记录为依据,抽查若干名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解决,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技能提高

在物理实验和技能训练结束之后,教师可先由每组学生代表对本次实验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交流,再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都要完成实训记录,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此帮助教师改进今后的实验教学,也为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的结合提供经验。

(五)紧密联系生活,增强学生自信

尽管技能训练对中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但这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一些学生因为技能操作能力不足导致学习信心不够。因此,在物理实验与技能训练的衔接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对学生心理的建设,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的信心。如将自己的物理实验成果作品在学校中展出,由学生作为讲解演示人员,通过作品展示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儿童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09-04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时间,各种围绕“核心素养”问题展开的课程与教学研讨、师资培训等活动多了起来。“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它与幼儿园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幼儿园课程该往何处发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引起了学界的重新思考。传统的能力(ability)、技能(skill)、知能(literacy)等概念面临挑战。人们提出了一个同时包涵“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素养”概念,并从“关键”或“核心”的角度加以论证,提出“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是达到自我实现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和世界公民的基础。〔1〕

最早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是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该组织于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theoreticalandConceptualFoundations,简称DeSeCo)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通过研究提出,“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社会心理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该项目将“核心素养”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旨在帮助个体成功生活和构建健全社会。〔2〕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将核心素养归为“五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及学会改变。〔3〕在此基础上,欧盟(eU)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提出了个体想要在知识社会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成功就业需要具备的八项核心素养,即“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基本科学技术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以及“文化意识与表达”。〔4〕

随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提出了基于本国公民所需及教育现状的核心素养。例如,美国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CenturySkills)概念,其中包括两大系统,一是“学生学业成果”,二是“支持系统”。“学生学业成果”在传统核心学科基础之上,加入了“全球意识”“金融的、经济的、商业的和创业的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保素养”等五个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同时,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和职业”三大技能的培养。〔5〕“支持系统”则阐释了有关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学、专业发展与学习环境等问题。〔6〕

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制中国学生各学段核心素养体系,并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7〕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见下图)。

二、《核心素养》与幼儿教育

《核心素养》虽然已,但我国广大一线幼教工作者对此了解的并不多,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课程与教学研讨时陷入了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核心素养》的两难选择;有些幼儿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修核心素养体系,想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开展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亟需明确《核心素养》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核心素养》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方向

《核心素养》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对“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怎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考,是21世纪人才观的体现,是新时期教育目标的核心价值追求。《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8〕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理当接受《核心素养》的引领。

2.《核心素养》不是“万能”的

我们要提防陷入“《核心素养》万能”的陷阱。《核心素养》的研制历时多年,汇集了众多领域翘楚的智慧,其科学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核心素养》不是针对现存教育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也不是对已有教育方针的调整。《核心素养》可被视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但却不能将其视作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要想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还必须将核心素养体系中高度抽象概括的条目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9〕可见,要将《核心素养》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仍需幼教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3.《指南》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

正确认识了《核心素养》对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其与《指南》的关系也就明晰了。一方面,二者的着力点不同。《核心素养》提出的是中国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南》提出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两者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着眼于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共同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核心素养》对幼儿保育和教育有引领作用,《指南》是《核心素养》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三、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课程的设计依据。那么,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省思幼儿园课程的新视角。正确把握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诸多要素的关系,对幼儿园课程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1.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目标

李季湄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发展核心素养即是教育目标。有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的,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10〕由此可见,无论是将核心素养等同于教育目标本身,还是将其视为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核心素养都属于教育目标范畴。

那么,属于教育目标范畴的核心素养与当前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概念外延看,三维目标宽于核心素养,因为除了核心素养外,还有许多非核心素养。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素质作出结构性、整体性阐释。〔11〕因此,核心素养并不能取代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发挥幼儿园课程三维目标的导向作用是贯彻《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有助于弥补幼儿园课程三维目标缺少整体性、内在联系性等的不足。

2.核心素养与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

核心素养和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混淆。事实上,两者是不等同的。

一方面,核心素养与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的内涵和外延不完全相同。领域核心经验是指幼儿需要掌握和理解的某一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和能力。例如,数学学习领域核心经验就是幼儿在3~6岁阶段中应该学习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和空间方位等。又如,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领域核心经验主要包括谈话、辩论、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文学词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12〕对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进行梳理是为了帮助教师确立相关领域的目标和重点,使教师的教学更灵活,对幼儿的学习更敏感,对幼儿的支持更有效。〔13〕不难看出,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是对幼儿领域学习经验的提炼,主要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其本质是对具体课程内容的梳理。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外延来看,核心素养属于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教育目标,而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属于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的平级概念――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涵盖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系,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领域核心经验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出台,对教师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提出了新要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18个基本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打破了领域界限,是无法依靠某一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而达成的。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多领域经验的支持。基于此,我们应对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有更深入的认识,要注重不同领域核心经验的融合和贯通,以帮助幼儿提高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满足自身复杂需求的能力,使幼儿最终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

3.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

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14〕可见,单一的、静止的、远离幼儿生活的教育活动方式是难以培养有核心素养的幼儿的。当前幼儿园提倡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将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创设真实、丰富、开放、基于幼儿生活的游戏与学习环境等教育活动方式,正是有益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因此,《核心素养》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的要求并不是“变革”,而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当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生活皆课程等理念,转变知识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和协作学习,注重情境教学,提供学习鹰架,让幼儿在真实、丰富、开放、自主的实习场中学习与发展。

4.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评价

素养是一个人身上稳定的特质,包括知识和技能、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心理品质,是会在一定的情境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15〕核心素养催生着教育评价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不再以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幼儿,而要关注真实学习情境中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和沟通者在建构意义时的全过程。新西兰学习故事对幼儿园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值得我们借鉴。过程性的、叙事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5.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教

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长期而连贯的,需要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可以说,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所在的人际系统中的他人所具备的素养息息相关,核心素养不只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全体公民提出的要求。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引领者,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本身的素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幼儿。高素养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自身是一个具备核心素养,并且愿意不断自我提升的人;二是具备核心素养意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切实的行动力,能够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契机,对幼儿实施核心素养养成教育。因此,基于《核心素养》,我们在讨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问题时离不开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关注,离不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2〕oeCD.thedefinitionandselectionofkey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eB/oL〕.〔2016-11-25〕.http://.

〔3〕UneSCo.Learningtobe:aholisticandintegratedapproachtovalueseducationforhumandevelopment〔eB/oL〕.〔2016-09-15〕.http://.

〔4〕裴新,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102.

〔5〕翟俊卿,刘伟.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评价之发展〔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9):29-34.

〔6〕partnershipfor21stCenturySkills.Frameworkfor21stcenturylearning〔eB/oL〕.〔2016-05-09〕.http://.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8〕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9〕刘磊.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6,(1).

〔10〕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基础教育论坛,2014,(1):5-11.

〔11〕杨九诠.三对关系中把握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07-14(9).

〔12〕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3〕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3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程价值数学教学策略

当前,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教育界热点,成为教育者们借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基于改革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从以下方面探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注重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核心概念是构成学科骨架的、具有迁移应用价值的概念。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以数学核心概念统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综合思维并实现学习能力迁移。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学重心从注重“讲授记忆”具体事实转移到对核心概念统摄下的学科知识及结构的“深层理解迁移应用”上,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百分数”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百分数”这个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首先可以把核心概念具体化为一般概念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然后,通过一系列驱动性基本问题,如“百分数有何意义?”“怎样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百分数有何应用价值”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关于百分数的意义、特征、性质、应用等具体数学事实基础上促进对一般概念的基本理解,最终建构核心概念。

以核心概念统领,设计“具体数学事实驱动性问题理解一般概念建构核心概念”双向互补教学主线,对核心概念形成的普适性认识具有持久迁移应用价值。学生一旦建构核心概念,就可以通过核心概念迁移应用解决现实性问题,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核心概念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提供学生研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提供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和态度的学习迁移,发展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将教学重心从教师教学生转移到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方法过程上,要求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适当方法解释问题,从而获取知识、领悟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并提升通过数学探究获取知识、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圆的周长”探究中,教师提问通常都有共同之处:先让学生猜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然后根据猜想设计方案测量需要的数量并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数学结论。这个过程看似注重学生有证据地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等探究能力培养,实质上并没有给学生质疑思考探究中可能产生的诸般问题的机会:为什么要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实验数据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不难发现学生所谓的“合作探究”只不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几个人一起操作”的大问题,是在简单重复数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而已。

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独立建构知识思想方法体系的能力,只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不断反思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精确地测量所需的数量?为什么要用周长除以直径?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对现有结论进行反思和质疑:误差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等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研究数学发展历史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若能借助数学发展历史挖掘知识背后的孕育发展、由潜到显的转化历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曲折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伟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则更富启迪。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向学生展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历史过程,帮助学生切实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例如,分数教学中“小数点的由来”,教师可以呈现小数发展演变过程:1700年前我国数学家刘辉开始应用十进分数前人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表示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数大约400年前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现在的小数表示方式。给学生留下数学发展足迹,领略数学家的伟大贡献,体验前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发展数学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学史,给看似枯燥、冷漠的数学注入充满人情味的数学家、数学故事等,带领学生领略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他们数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原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意识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进行自主探究的原始的、未知的、生活的和现实的问题情境,设置待解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独立自主尝试用各种方法开展研究活动,从而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探究乐趣和精神,培养探究能力并养成良好数学素养。

例如,教学“认识圆”后,教师提出: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追问: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和方法查阅资料,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列举验证等,了解车轮构造原理――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车子就会平稳行进,不会上下颠簸,从而有效巩固“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圆的概念知识。

只有把学生置于真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主探究,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和关键能力,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以及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及确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钦.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35.

[2]胡玉华.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及其教学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5(03):35.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4

【关键词】课程基地;核心素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7-05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南京,210014)基础教育处处长。

自国家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技术路径,在“依靠什么”的问题上发力,正是落实核心素养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避免核心素养培育落空的根本所在,这一问题在江苏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找到了答案。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它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2011年来,省市县校投入约十五亿元建设课程基地,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行探索优势,实践成果契合核心素养主旨

一是实践超前。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并指出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成立核心素养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a上,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016年9月,北师大了研究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江苏在2010年起开始调研,提出课程基地的设想,201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课程基地概念,重点明确了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开辟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江苏教育提前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是动因一致。课程基地围绕人的发展,从“钱学森之问”入手,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中小学的教育衔接,推进“学生适合教育”走向“教育适合学生”的转型;从教育兴邦的审思,提出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兴国;从国民性格的超越,挖掘中国人性格特征中最缺少的实践创新;从教育瓶颈的突破,提出学校发展多样化在于课程及其实施方式的多样化等等。核心素养是对课改“三维”目标的深化。自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后,现实实践中三维成了一维,从知识够用走向过度教学,知识满堂灌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纠偏。可见,核心素养与课程基地,动因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是成果映照。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课程基地的实践创新成果印证了核心素养的主旨要求,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创生了新的教学环境,学科情境、学科文化、学科形态成为学校内涵建设、文化校园的新亮点;专业开发锤炼了教师发展的新高度,围绕基地建设开展知识建模和施工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开发能力和水平;实践体验构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架起了学生在专业化教学场所中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和素质浸润的重要桥梁;内心需求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动力,通过学科美感在基地唤醒内心需求,互动自主在基地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探究在基地激活创造欲望,社团活动在基地挖掘潜能特长,学生学习质量大为改变。

课程基地突破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推进困难的现实瓶颈。在课程资源上,国家基础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专题学习课程的丰富性,成为高中多样之源、特色之根;在教学方式上,出现学生班级教室集体上课与课程基地个性学习并存的格局;在社会合作上,各方社会资源开始流向学校,提升了学科品质,谱写出不一样的教育风采。六年多时间,江苏高中以开创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率先在全省整体探索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发展、学科环境、实践体验、综合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前奠定了优势基础。

二、工具杠杆优势,方法路径推动育人模式转型

新课标与现有课标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提出核心素养,同时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平台。那么,学科素养的平台在哪里,怎么通过学科教学培育学生学科素养?oeCD界定的核心素养将学生与工具互动作为三大核心素质之一。由此,我们从教育工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教育工学探求教育理论―教育思维―教育操作思路―教育实践的过程,尤为强调实践操作。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基地的三者逻辑关系比较可知:素质教育是目标、追求,是教育的方向,提出做什么;核心素养是要求、体现,是育人的蓝图,明确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课程基地是平台、是载体,强调依靠什么做,是成事方法、技术路径。可见,三者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方法为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上,课程基地有着独特的工具杠杆优势:

一是工具撬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也即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人之所以主宰地球、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智慧之脑的工具思维,世之万物对人而言皆为工具,人离开物废人一个,物离开人废物一堆,“人+物”才能成为“人物”。

课程基地建设从“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的学科物态建设入手,开创了教学的物型、物化、物态的空间,发挥这样的工具平台作用,就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科承载。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以具体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课程基地建设直接表现为学科的承载,是呈现学科文化、学科装备、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场域,这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建设的学科素养专业化的集中表达和物化载体。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课程基地就包括数学博览室、趣味数学体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学制作室和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网络平台资源库、数学探究资源库等。可见,专业化学科场所为学科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专业化的情境空间和载体平台。

三是空间调节。新课标实施对学校影响明显,变革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选修课比例增大,科目增多,选修制、走班制、导师制的实施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据专家预测,若实施走班制教学,普通高中现有教室数量要增加三分之一。显然,通过简单增加教室数量在江苏是行不通的,而通过新建课程基地,则有效增加了教学场所。“十二五”期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新建专用教室(场、馆)约1000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部分学校逐步实现了学生班级教室与课程基地并存的学习格局。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五幢新楼建成,分别为数学与科学、工程与技术、文学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传媒五大课程基地,课堂教学与基地学习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调节学生学习空间,不仅适应了新课程、新改革、新高中的要求,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发展空间。

四是模式建构。在课程基地转变教学方式方面,各地各校都在积极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项目导学方式;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于问题的pBL方式;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生物课程基地的“翻转课堂”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整合优势,综合素养依托跨科融合提升

核心素养要求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替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新课改强调基于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的单元设计统整和内容重构,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从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内容看,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都体现了综合性。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建设233个高中课程基地,可分为三类:

一是多学科的国家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全省共有125个课程基地,这类基地有一种是申报项目时就确定文科或理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基地,还有一种是在建设过程中由单科走向综合,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基地,在分为三期的建设中不断地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等内容,原来的语文课程基地最终转型为文科课程基地。即便是单科的课程基地,如下文提到的历史课程基地中二战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和内容也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二是超学科的专题学习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是超越学科限制、各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基地,它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控制与传感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于一体。

三是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课程。如环境教育课程基地,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从各学科中选取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概念和内容,组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基地学习都体现了一种活动性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更强调课程整合。可见,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而课程基地以综合性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跨科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水到渠成。

四、在场学习优势,实践能力凭借情境体验增强

学习方式具有情境特征,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为适合。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oeCD2005)。核心素养突出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凸显学科的实践和使用。教学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更多表现为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两种方式。课程基地本身就强调情境实践特点,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调场域学习。科学的本质就是实验,体验才产生情感、价值观。课程基地指导思想就是将教学实践转化成实践体验教学。课程基地注重“做”中学,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建构学习情境,不仅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而且全部建设内容也都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二是指向现实场景。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就嵌入了许多核心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包袱”、结点,形成综合学习。“在场”的具身学习,使课程基地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落脚点、接入点。学生通过看得见的学科现实场景和看不见的学科历史场景建构认知,进而形成主见。

以历史课程基地学习为例,学生是在跨学科的场景和内容架构上研读“事件”和“现象”。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从历史、地理和数学的视角检视二战主题:1.先问起因,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2.再问二战中有哪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3.追问从哪些角度可以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4.联系现实看结果,用数据分析当今欧洲各国的人口比例、经济实力及二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等。二战中的许多历史“包袱”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一一展开,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军事,还有史实研究、地缘政治、人物传记、地理变迁、国情、统计学、经济学、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科场景+综合知识”式的学习成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

三是凸显“纵”“横”结合。实践证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于知识体系的把握与纵横能力的有机结合。芬兰教学改革之所以引发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实际场景和主题教学。同时,芬兰的教师包班制也将学科体系与教师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基地探索建构了知识体系与横贯能力结合的一种新的方式,即纵向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横向的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实际场景主题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横贯能力的养成,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自主发展优势,天赋潜能通过因材施教生长

教育的l生对象、实施主体、考量结果都是学生,所以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而学习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发个体活力,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主。实践证明,课程基地促进了学生内驱动力的主动生长。

一是更加适切。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主动学习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基地因材施教的不同层次的建设上。如,在对象选择上,呈现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创新性;在学习内容上,呈现知识类、制作类、验证类、实践类;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全校的,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通过各个班级分工合作排演话剧《雷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功能特点上,如课标教材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课题探究实验室、前沿体验实验室,江苏省镇江中学物理课程基地这四个实验室的内容层次、适用对象、学习要求都不同,前一类实验是后一类实验的基础,整体呈台阶式跃进。

二是多元链接。课程设计只有跟生活连接,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平常累积丰富的生活感触,把学科与生活融通,促进了学校生活的社会化。美国最近将核心素养重新分类为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和职业与生活技能素养。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做了很好的尝试:将食堂建设成生活技术中心,每天安排学生检测并提供蔬菜农药残留报告,既加强了食堂卫生安全的管理,又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学习活动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程基地建设促使各类课程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合作化。学生教学生有时候强过教师教学生。课程基地的知识主题性体现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帮、学习团队的形成,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进步。

三是学科滋养。课程基地通过建设学科文化,以学科历史、学科特色、学科体系,呈现学科情境、学科情趣,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精神、学科伦理、学科志向,以及学科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能。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在学科文化的世界中,发现、喜欢、追求学习的乐趣,将天赋潜能转化为成长优势和发展优势。

六、内涵集聚优势,学科文化借助社会资源丰厚

核心素养连着两端,一端是健全人格,一端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教育用之不竭的资源。课程基地建设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洼地效应”将社会广泛的资源集聚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项目建设的初衷,是让学校成为地方课程文化资源的洼地,从而打破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不求人”“怕求人”的心理定势。

首先,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经典文化。课程基地成了聚合各方力量的纽带。江苏省昆山中学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现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当初的想象,基地建设得到昆山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被列为2015年昆山教育的实事工程,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财政局、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名人馆等单位也鼎力相助。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不但建设速度快,而且教学效果好、文化影响大,已成为昆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次,发挥校友资源完善现代文化。学校所需要的学科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借助校友的人脉优势广泛收集,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建立专题场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依靠校友沈鹏、顾明远分别建起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江苏省阜宁中学依靠校友朱训建立了朱训地质科普馆。这些都是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第三,借助项目资源建设共享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从结构布局就体现了外发性,结合学校的区位特点,形成由校内向校外辐射的特点,如环境生态类课程基地就可呈现以校内课程基地为原点、环保校园辐射、周边湿地相连的同心圆。江苏省常熟中学与常熟翁同纪念馆等13家单位签约,这些单位成为学校“虞山文化课程基地”资源共享协作单位。课程基地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更推动了高校高中“双高合作”的教学改革。如江苏省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因航空航天课程基地的建设结缘,由此推动了两校的深度合作与共建。

第四,汇聚乡土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围绕课程需求和学校特色,将本地收藏家的藏品汇聚到学校,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以此丰富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总之,课程基地建设,在功能定位上,以课程全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程学科的专业化建设规范学生的学养,以具身化的学习体验读取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基地开放共享培养学生的社会智能,以生活教育浸润学生的幸福人生,以生活情趣增强教育魅力,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未来人生奠基。

在技术路径上,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实际实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充分体现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学科文化;充分体现集聚资源、合作共享。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5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2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大家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含有以下方面: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手段,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必修《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以这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反思中获得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教材并没有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逐条呈现,而是通过两个“活动与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结构不同所致,并能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

(2)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鉴别,教学难点设计为对照实验方案的设计。

4.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资料1中,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什么物质?

[生]是纯碱,化学成分是碳酸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碳酸钠。

[师]实物展示。请根据资料2和初中所学知识,推测碳酸钠化学性质,并运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进行验证(药品:水、0.1mol/L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在四支试管里各加入0.1mol/Lna2Co3溶液2毫升左右,然后依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氯化钙溶液、石灰水、稀盐酸,观察现象。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3、与某些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u析:通过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实业救国的事迹引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引发学生对“碱”的好奇心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

后面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大胆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环节2分析比较,深入探究

[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碳酸氢钠样品,产生了以下疑问:为什么在资料中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中的膨松剂,而碳酸钠不能?两者性质差异有哪些?

[师]顺势引导。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两者的性质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验对比才更有科学性?

[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比较!如相同反应物的浓度、状态等。同时,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1]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试管里加入0.1mol/LnaHCo3溶液2毫升,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与前面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观察现象。填写表1。

[探究实验2]与盐、碱反应

向盛有2mL0.1mo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mL0.01mol/LC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与前面实验比较,填写表2。

[板书]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探究实验3]与酸的反应

向盛有体积均为2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naH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足量)。观察现象。填写表3。

[板书]naHCo3+HCl■naCl+H2o+Co2

[生]通过实验对照,得出结论:na2Co3、naHCo3性质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反应上又有差别。如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但naHCo3溶液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家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师]对!那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完成表4。

[生]清楚地发现: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就在HCo3-、Co32-方面。

[师]资料3中说,碳酸氢钠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请你猜想碳酸钠、碳酸氢钠哪一种受热更易分解?

[生]肯定是碳酸氢钠受热更易分解,而且分解时会有气体产生。

[师]让实验来说话。

[探究实验4]热稳定性

[师]采用(图1)装置,应该如何放置两种固体,才能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较碳酸氢钠更好?

[生]大试管中盛的是na2Co3固体,小试管中盛的是naHCo3固体。大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B试管中,小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a试管中。如果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则可证明。

[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表5。

[板书]2naHCo3■na2Co3+H2o+Co2

[师]根据资料4,推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探究实验5]饱和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演示]向一瓶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10毫升左右的饱和na2Co3溶液,旋?o盖子,快速振荡一会儿。

[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澄清的碳酸钠溶液变浑浊。

[板书]na2Co3+Co2+H2o■2naHCo3

[师生共同分析]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这是析出沉淀的主要原因,而从方程式来看,106g碳酸钠反应将生成碳酸氢钠168g,生成的碳酸氢钠多了且反应消耗了水,也会导致碳酸氢钠析出。

评析:根据实验现象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结构的异同,进而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课堂上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学环节3总结提升,巩固观念

[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本堂课内容说说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生]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途径(略),形成物质间有条件的转化观念。

[投影]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4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投影]问题解决:

[生]交流讨论(略)

[课后作业]

查询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分析涉及的原理。

评析:通过几个有“生活味”的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观。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几点反思

1.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想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还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应用[2]。高中化学课程中之所以安排“碳酸钠性质与应用”教学内容,就是因为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本节课以侯德榜的爱国事迹为引课,以“为什么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na2Co3、naHCo3均可与胃酸反应,为何不选用na2Co3作抗酸药?”等应用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价值,明白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化学学科素养。

2.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将知识融入推测、验证、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科素养。

3.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6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单元;内容整合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3C0008C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技能传授的单向灌输,转向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和导向。要从学科素养培养的视角分析、把握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转型。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上,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把教学内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的教学单元;要密切联系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要把学习活动开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构化的教学单元,是课堂转型的核心,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活动开展是有效地实施单元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保证。

1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看待和分析学科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内容,一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学科学习和研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习得。这部分内容学科的逻辑结构清晰,系统性强,具有学科特质,是显性的教学内容,在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表中可以非常明白地读到、学到。二是在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和研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中蕴含着的学科思维方式、学科观念、科学探究、科学精神、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教育内容。这部分学习内容既有学科特质,又包含跨学科教育功能。这部分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明晰的逻辑结构,大多分散、渗透在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和研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之中。许多内容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读不到,是隐性的(但不是外加、虚幻的)。学科教学的这两部分内容,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后者是前者的灵魂,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形成都是不可或缺的。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中,化学科学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包括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性知识,化学研究方法、手段工具和技术等策略性、方法性知识,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合理利用物质、创造新物质等方面应用的价值性知识,是显性的学习内容,也是传统学科教学的重点。从基础教育所承担的人的培养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看,基础教育的化学课程,不仅需要上述化学科学的核心知识,还应该包括所蕴含的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和科学伦理道德,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准则等隐性的内容。这些隐性的学习内容,不仅是有效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化学科学的核心知识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优化思想感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价值观所不可缺少的。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中,提出了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五个语句概括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看,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显性与隐性的教学内容如下:

(1)科学认知维度:运用化学实验方法,基于证据做分析推理,借助想象、模型方法和符号表达,从化学现象的宏观辨识入手,深入到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物质及其变化做微观探析,理解、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基a知识、基本技能与相关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2)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维度:在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现象(包括化学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提高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科学与人文教育维度: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价值,培养社会责任,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观念。

例如,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教材)[1]中以电解质溶液原理为主题的学习内容,从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可以清晰地剖析和梳理其中蕴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素。

(1)科学认知:借助实验现象观察,从宏观性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不同的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电解质在不同条件下导电性的差异)的辨识入手,运用想象和微观粒子运动模型做微观探析,理解、掌握有关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从微观视角,运用化学符号系统描述、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离子反应;应用电解质原理知识解释说明生产、生活中有关离子互换反应、盐类水解反应、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电解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和沉淀的转移等实际问题。

(2)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能从有关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状态、变化与相互作用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化学实验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探究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及其存在状态、电解质溶液中的各类离子反应,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的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和沉淀的转化的原理。

(3)科学与人文教育:在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有关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的规律意识与理性思维习惯,树立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在分析研究与电解质溶液原理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识电解质溶液原理知识在促进化学科学发展上,在研究和解决生活、生产、环境中相关问题上的价值,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

2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建构学科课程的教学单元

单元教学,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策略。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主题出发,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单元建构方式。例如,基于知识理解和习得的知识单元设计;基于生活经验的活动单元设计;基于“目标-达成-评价”方式设计的课程单元;基于“主题-探究-表达”方式设计的活动课程单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等。

传统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基于学科知识理解和学科技能习得的知识单元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标,以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来设计组织教学。在平时教学阶段的教学设计,依章节顺序孤立地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考虑的是如何做好每一节课显性教学内容的教学,研究教学重点讲授、难点突破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在单元课时教学完成后以单元复习课形式,安排专题或单元知识网络的讲解、灌输,做知识的归纳、梳理,把平时传授的知识点连接成网络,希望借此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体现的单元结构是基于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着眼于教材章、节中知识点的联系、相关技能项目的整体训练,虽然能较好地达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但是难以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即使从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学科知识的要求看,实际效果也颇成问题。教师本身在平时教学设计中,往往没有对整个单元(专题)的教学内容做整体分析、研究,没有理出各节课、各知识技能点间的内在关联,没有从专题整体来分析把握各节各知识技能点的教学,不能基于整个专题的整体来剖析各节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教育功能来设计教学,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得到的必然只是“点”状、碎片式的知识。想靠单元复习的“知识系统”灌输,让学生记忆“知识网络”,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复习课中“接受”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外加的,不是自己通过平时学习逐渐建构起来的。学生大多难以真正理解单元中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单元知识的逻辑体系,不仅难以构建结构化的知识系统,也无助于学科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不是单纯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叙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优质的教学”。“这种教学单元设计以一定主题的教学内容单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来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单元”[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单元设计,要求变革以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技能习得的知识单元设计模式。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全面、整体地解读单元(专题)教材,把课程(教材)中一定主题下(可能涉及教材中的一个章、节或若干个章、节)的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内容融合起来,相互渗透,从科学认知、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科学与人文教育三个维度把握、处理教学内容。二要在教学设计上改变只从化学科学知识本位出发,只为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承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达成,忽视知识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三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旨出发,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学习的序,以相关主题和任务为主线整合、重组教学内容,组成若干个相互衔接的教学阶段,由这些教学阶段,有机组合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构单元。四要在平时的课时教学中,注意从单元整体出发来看待、分析和处理,把各阶段、各节的课时教学置于整个单元系统中,注意揭示并帮助学生体会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使各课时的教学具有强的关联性、结构性,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把握学习内容,自主建构知识系统。

例如,对于电解质溶液的教学,要在剖析和梳理其中蕴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素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出发,依据电解质溶液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序,可以建形成结构化的四阶段教学单元,通过各个阶段、各个课时教学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一阶段:从宏观现象入手,运用想象并借助微粒运动模型和化学语言描述,建立强(弱)电解质(酸、碱、盐)及其电离的概念,为学习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和相关反应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是电解质的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的规律性认识发展,从理解接受进而达到能应用分析。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序包括:(1)从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宏观现象入手辨识电解质、非电解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2)从电解质的构成微粒(分子或离子)的运动和变化,深入到微观视角认识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强弱电解质在电离程度上的差异、影响电解质电离与电离程度的内外因素,形成关于电解质及其电离的理性认识;(3)帮助学生从动态平衡的观念看待电解质的电离,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表征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4)运用上述的基本观点,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一般规律;(5)运用上述基本观点分析水的电离特点,认识水是极弱电解质,分析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理解水的离子积Kw;(6)学习正确分析、定量描述常见酸碱盐等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判断水或水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pH和酸、碱性。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学习习惯;能力培养

2014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确立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学生核心素养。根据这一要求,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一线化学老师,笔者认为,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化学课堂教学为立足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化学学科特有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包括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化学学习兴趣的养成,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点的覆盖

理论知识体系是学科的根本,没有对学科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谈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样,对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初中化学整个理论知识点的构建与掌握。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初中阶段化学所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浅显,这就更需要学生对初中化学中重点的知识点能熟记于心,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基本的化学概念,常见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化学反应方式的记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等,这些知识点不仅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而且还要能举一反三,熟练运用。但从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都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重要知识点不能牢固掌握。因此,化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层次就是对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点的完全掌握,当然,这当中涉及到教师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率和因材施教等诸多要素环节,这也是新时期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课题之一。

二、以化学实验为向导,注重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学生心理学角度来看,使学生有新鲜感,知识“形象具体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而化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其特有的“魔性”―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就好像魔术师变魔术一般,使用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物质,再利用一些奇妙的“道具”―实验仪器,通过“魔术师”―化学老师之手,就能变化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化学变化。化学元素、化学反应方程式都是通过符号来表达的,形式上很抽象,但通过化学实验,这些抽象的符号就可以具体化、生动化、有趣化。化学实验是一座桥梁,它能带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独立而积极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对化学学科积极主动的探究,从而带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让学生体验有趣的化学学习过程。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化学知识的建构,不断提升化学综合能力。

三、以实际运用为补充,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应用

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学科,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很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事物日常发生的现象,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在学习完“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用食醋去除水垢的化学实验;在学习完“石墨有除锈的作用”的相关知R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以铅笔芯的粉末打开锈锁的实验;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分析引起“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原因。充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使他们深刻体会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实用性。当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存在的化学现象时,他们往往会引以为豪,感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充分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这种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问题的解决来明确探究目的,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激发。牛顿通过“落地的苹果”引发自己主动思考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开水蒸汽顶出壶盖”引发自己主动思考从而发明蒸汽机车,这些都表明注重日常生活中现象,从而主动思考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以学习习惯为根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8

一、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明确培养方向

核心素养延伸到学科领域,是指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该学科留给学生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内容,是具体化、学科化、情境化的核心素养。再具体一些,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与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相比较,在个人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是通过学科的教与学,学生获得的不只是学科具体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个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明显超越传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对学科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传承与突破。当然,人只有核心素养还是不够的,核心素养只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不能忽视基础素养的基础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可以重点凸显核心素养,又不能与基础素养的培养割裂开来,否则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挖掘学科价值,依托策略推进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具体到学科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学段、学科的实际情况和规律,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内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就初中a段而言,语文学习以多元形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激励学生参与各种读书活动,博览群书,实施“大阅读,小认识,在感受中积累”,突出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数学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实行“大感受,小认识,在研究中提升,突出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凸显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英语学习要实行“大表现,小认识,在实践中成长”,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而理化生学习可以拓展学习空间,让学习与生活对接,通过实验活动开展实验设计、动手体验和思维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整体而言,在学习形式上,既要为学生创设相对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又要创设足够合适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内容上还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方法、思维等内容的交叉与交融,实现相关学科学习的整合。在学校层面,要重视各学科均衡发展以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采取多学科联动,开发和实施相关的校本课程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9

内容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包含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来落实;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中小学生特点,设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关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道德情感,丰富学生成长经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是借助学校这个教育平台来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指教育的本真——育人。因此,我校在立足核心素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应对社会当前的改变与未来变化的需要。  

罗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乡镇学校,在校学生由本地户籍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其中有不少的单亲、留守学生未曾出过湾里,去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在2017年共组织了四次社会实践活动:初中七八年级体验农耕文化——军事研学拓展活动、小学部体验赣鄱文化——素质拓展活动、初中部七八年级送温暖、献爱心——孝老爱亲活动、小学部四五年级研学参观科技公司。

初中七八年级体验农耕文化——军事研学拓展活动,活动地点

选择在西湖李家,就因为它按照“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的宗旨,围绕“古村神韵,田园稻香,塘中莲藕,山间鹭翔,农家饭菜,湖边泳场”的建设思路,突出了“马头墙,红石路,碧绿水,满村树”的特色,按照先村庄,后田庄,先村容,后文化的做法,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参观农博管、体验农博馆,了解农业科学知识,认识农具、了解农业器材、体验农耕的场所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的志向。有些农具连我们一同前往的教师也是头一回见识,连声赞叹古人的智慧。

整个沙场点兵活动由通过四大游戏环节构成:结盟大会中全部学员分为几个小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选队长、起队名、定队训、唱队歌;自我介绍并展示才华,相互重新认识;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团队展示,最终锻炼学生快速了解活动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快速形成团队归属感,启发好奇心和注意力,创造活跃的活动氛围。偷天陷阱通过一个人提供信息,一个人单独决策,在暂时不能视物的情况下穿越纵横交错、障碍重重的偷天陷阱达到使学生体验有效的指挥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沟通技巧,通过细致的关怀体现我们对队友的责任。支援前线模拟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前线战事激烈,而物资紧缺,需要后方的运输队伍运送补给,运送队伍需要根据前线主持人的指令,运送相应物资,以此提高学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团队之间的默契合作。破译密码中学员成纵队站立,在距离列首5-10米处设置起点线,将一套卡片随机打乱按照3*4的形式背面向上摆放整齐,最终打造团队的执行力,培养团队及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团队高效的领导力与组织能力,塑造团队成员应变能力,感受在管理工作中的计划力及控制力的重要作用。

小学部体验赣鄱文化——素质拓展活动旨在接受江西省情和丝绸之路历史教育,挑战运动科技极限,激发学生挑战潜能。南昌万达主题乐园融入江西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学生在游玩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了解家乡特色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到“竹林秘境”主题区,感受江西竹文化,通过体验“竹林绿莽”“大青虫”等项目,将物理知识结合,了解木质结构的力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意识。走进“云霄仙阁”主题区,在极富文化底蕴的唐宋古风建筑环境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体验明星项目“直冲云霄”,体验物理学中“自由落体”“超重”和“失重”的奇妙感觉,惊险又刺激。“鄱阳渔家”主题区,重现鄱阳湖商贸的繁盛,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我省历史情况,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体验“峡谷漂流”等水上项目,经历瞬息万变的精彩场面,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来到“五彩瓷都”,这里是陶瓷工艺品的世界,学生游历在青花瓷风格建筑周围,体验青花瓷装饰的游乐设施,在游玩过程中更加了解我省青花瓷文化,记忆深刻。体验亚洲加速度最大的大摆锤——“神龙摆尾”,领略凌空加速感、感受向上的地心引力,和物理知识有机结合,更快速理解课本知识。观看国际演艺秀《水上灯光秀》《瓷都历险记》《竹林童话》,在震撼的艺术视觉效果中,感受江西传统文化与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再现历史上惊艳神秘的旷古神奇、陶瓷之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赞同认可,使得传统特色文化得以传承。

初中部七八年级送温暖、献爱心——孝老爱亲活动,学生前往罗亭镇卫生院去慰问孤寡老人,美化周围的环境,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分享美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长辈对子女宠爱有加,娇惯过度,造成孩子只知接受别人的关爱,不懂得去关心别人,而大部分家长却又忽视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这样,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爱心。那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感受被爱,去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爱的意识,让他们在被爱中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懂得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

核心素养下化学实验教学篇10

核心素养,就是以关键性、奠基性和通用性为显著特征,跨越不同学习领域,与不同情境互动,令个体受益终身的统摄一系列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系。要想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也要广泛了解国际教育中遴选核心素养的经验。

一、核心素养的五个本质特征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其一,核心素养是那些具有共同底线要求和最大公约数特征的,承载在个体身上的个人安身立命和国家富强民主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其二,核心素养“超越了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1]强调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统整。其三,核心素养兼具“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文化功能,不仅要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优质生活的需求,为个体获得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更应有助于达成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2]。其四,核心素养依托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群所规定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尽相同的。其五,核心素养是可教的、可学的、可塑造的、可提高的,设计合理、组织科学的学校教育可以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大有作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之所以跃升为各大国际组织、主要发达国家共同关注的热点教育议题,在于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已经明显不足以帮助个体和社会有效应对来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二、国际教育实践遴选核心素养的

经验检视

经过对近年来世界各国或地区与国际组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窥见核心素养遴选的两个基本原则。

1.立足于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目标

遴选核心素养,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把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视为育人目标,并将之作为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出发点和根据。在欧盟、法国、芬兰、新加坡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甚至明确提出“公民”“公民意识”“公民素养”等语词。那么,现时代合格公民的标准是什么呢?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又纷纷从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来规定和诠释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特征。就个性而言,现代公民应当是有积极的生活旨趣并且在21世纪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就其社会性发展而言,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履行国家政治制度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认同民族文化、心系祖国,而且还要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尽管在不同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框架中,个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核心素养所占权重有所不同;尽管个性与社会性两大领域所包含核心素养的具体条目各不相同;但是,国际教育实践所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都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个性和社会性两大基本类别。比如,在经合组织“素养界定”项目中,“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主要是现代公民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而“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则是偏重于个体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中,“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业精神”“艺术素养”等都指向现代公民的个性发展,“公民与社会素养”则专门指涉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中的“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都与现代公民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生活与职业技能”则涵盖现代公民个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新加坡学生“21世纪”素养框架中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主要关涉现代公民在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而“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则是体现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素养。总体而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下,国际教育实践中侧重于现代公民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突显“创新”“批判”“自主自律”和“信息技能”等方面,并且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容易进行本土化移植。而关涉公民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则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国家精神和民族认同作为学生社会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和地区间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全球意识、人类精神等也跃升为个体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

2.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有效保障个体终身发展的关键素质的集合。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与时空压缩的语境下,构建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需要关照和回应当今时展的新要求、新挑战,充分彰显时代性和前瞻性。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和对待先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曾经提炼出来的基本技能和关键品质?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去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一切推倒重来、大破大立,还是在肯定和继承传统的基本技能、关键品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重构?对此,国际教育界的普遍经验是,“肯定传统的基本技能,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3]。比如,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中,“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等明显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的继承与重申。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的视域下探索出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汤因比则在人类文明史的大叙事中深刻地洞见到: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跃迁都需要积极、成功地应对来自文明生态的各种挑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祖先经历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复筛选,逐渐保留和沉淀下来一些有助于生存适应、文明传承和种族繁衍的优良品质。在千百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从未忽视和疏离对个体生存发展基本技能和关键品质的探究与研判,并以此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由此,当前学校教育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应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增加一些能够充分体现时代变迁要求的新技能和新品质(如媒介技术、创业精神、国际视野等);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参照,对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如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深度解析并加以适度保留。必要时,还需要对相关技能和品质的内涵进行语义重构。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兼顾时代性、前瞻性与继承性,不仅有助于确保学校教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进而使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而且还有助于各民族优良品质的传承和发扬。

三、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与方法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把握全球化与民族化、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诸方面的辩证统一中凝练出的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生存样态和独特的精神气质。”[4]基于国际教育经验,建构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恰恰澄明了新时期我国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素质。这一内在关联充分显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

2.从个性、社会性两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应当涵盖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以个体的独立健全人格、自主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二是以个体的法律政治素养、伦理道德素养和公共行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对于我国学生个性方面核心素养的遴选,我们可以在充分把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架构我国学生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则必须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在彰显独特的中国文化视野的基础上,适度融入跨文化交往的关键要素。

3.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须兼顾继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末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系列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进行了澄明和规定。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曾反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上述两种能力无疑也构成了我国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关键素质。鉴于此,在构建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不同时期育人目标中反复强调的基本技能与关键品质进行梳理和反思,对于其中符合核心素养基本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予以保留。当然,我们需要结合时展的新要求,对这些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原初意义进行细致考究,如果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我们还需要对其内涵的增加、减少和创生等做出深度分析和具体说明。

4.将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条目细化为阶段性发展要求

要想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引领和辐射功能,就必须将核心素养体系中高度抽象、概括的条目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同一条目在不同学段学生中的发展要求应当彼此衔接、上下贯通,富有螺旋上升的意蕴。涉及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通常表征为必备品格。由于品格的形成通常以习惯的固化为标志,因此,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有关社会性方面的条目可以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通常以关键能力为表现方式。就此,我们需要对列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每一个关键能力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探索它们的要素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阶段学生在每一个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层面上的发展要求。

比如,笔者曾对“实践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行过大量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实践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实践兴趣、匹配分析力、策划力和执行力等四个方面。我们要从“实践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入手,对不同阶段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发展要求。以实践兴趣为例,小学生要对周边的事物保持广泛的好奇心,善于提问;初中生、高中生应当把好奇心固化为解决某一个或几个领域中现实问题的兴趣;大学生应当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激发、强化和保持自己的实践兴趣;研究生则应当能够将实践兴趣凝练、提升为具体的创业项目或科研创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5-9.

[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