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14

物流信息特点篇1

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生产与消费过程迅速产生了电子信息化特点。在这种形势下,交易双方的空间距离变得不再紧要,有利地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全面结合,由此也给各个物流作业环节产生关键性影响。

(一)采购环节

因为有了电子商务的参与,企业采购顺利得多,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可以在专用网络里面借助eDi减少采购时出现的劳务、印刷等成本费用,为成本管理提供保障。实践证明,越是规模以上企业,越容易在互联网中获取更多成本收益,借助互联网采购,能够实现供应厂商的密集化与多选性,从而借助激烈竞争带动成本节约。下图所表现的是成本控制辐射效果,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环状辐射范围要小得多,也就是各项成本K得到极大节约。

(二)配送环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支持对于配送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缺少配送环节,电商企业物流管理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同配送业务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另外,电子商务让库存同配送中心发生交集,配送中心很可能变为各企业的综合仓库,由此增强配送业地位。

(三)运输环节

传统运输原理虽然并没有因为电子商务企业的融入、电子商务环境的改变而出现本质变化,然而运输组织形式的变化却是人所共见的。总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运输被细分成一次运输、二次运输两个类别,一次运输强调铁路等运输模式的低成本,而二次运输强调了配送任务的最终完成。其二是产生了多式联运的可能性。

(四)信息环节

物流管理模式更加强调信息环节的功能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以往的物流运输、包装、装卸等功能强调物资流管理,同外部较少信息交换,而在电商企业环境中,物流企业则更加关注供应链管理,因此会自然将企业间合作、产品一体化视为新的信息操作环节,以便实现信息的流动化与共享化。同时,在信息环节的优化方面,各家企业也都积极进取,以下为德邦物流信息化改进实例,改进密度之大,很能说明企业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电商企业物流管理特点

电商企业对物流管理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物流管理的一些新型特点,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于下述几个方面。

(一)网络化特点

现代电商企业物流网络化特点一方面表现于物流信息输送的网络化,另一方面也表现于生产、订货、运输等各项工作的流通网络化。因为网络化特点的存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同行业相关企业的互联网共同构建形成了物流信息网,从而让企业同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实现紧密联系,达到了物流信息化与过程网络化的实际特点。

(二)多功能特点

因为电子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加,现代物流更加倾向于集约化,这就给物流企业提出了针对多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即一方面要求可以提供运输与仓储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备配送等增加附加值的流通服务项目,同时,还要按照客户的现实需求,给出其他周边服务。正因如此,现代物流才不断对自身功能加以完善,并主动朝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以期达到系统化与全面化的整体效果,其最终目标是做到物流服务的行业最佳。

(三)人性化特点

物流管理模式里面提到的人性化特点意为,出于适应电子商务企业与电子商务环境的考虑,物流会按照客户不同需求,同时考虑到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尤其是消费环节所具备的特点,针对性地实施物流工作。因为以网络购物、网络交易平台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让需求从大批量向小批量转换,个性化成为商务交流的大趋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以客户个性化需求为依托,在生产时间上同样表现出快速化与个性化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模式肯定会走人性化之路,时时处处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四)技术化特点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现代物流对于商品实时信息的需求量巨大,所以物流企业在进行各项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活动时,有必要依靠高新技术达到技术交换效果。比如利用可移动便携数据终端、信号接收机等实现物流商品的数据采集,接下来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纳入至物流服务器之中;另外,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功能可以起到传输货物以及传输信息的作用,而借助射频技术及条码技术等则能够实现货物信息采集的优质化等。

三、现代电商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

电子商务给物流体系带来的强大推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必须将企业自身与电子商务环境变化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时机,得到长足发展。对此企业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做好现代电商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完善网络规划

首先应当做好的是网络规划工作,以期建立形成更加完善的网络配送系统。在电子商务环境之中,交易双方所进行的交易活动能够不受空间限制,但是交易后的点到点运送则依然会受到运输环境比如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物流企业有必要在设点与布网时考虑到客户点尽可能全面的覆盖,特别是要将跨国企业、大型制造商等客户点进行无遗漏覆盖。在物流网络建设的其他环境也应注意网络规划的相应问题,像仓储环节、配送环节、运输设施建设环节等均应有机地融入到网络规划设计范围之内,以便达到网络环境下物流对客户需求的满足效果,尽可能实现运输成本节约与运输环节快速流动。

物流信息特点篇2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1引言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也逐渐壮大。对于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而言,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解决很多传统物流管理存在的隐患,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在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使企业物流管理达到相对理想化的状态。这是每个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革新方向,也是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2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2.1信息化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物流管理也逐渐信息化,推动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同时,随着国内各个企业之间竞争力不断增强,也给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为能实现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需要紧跟信息时展的脚步,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储存、分析等功能,使用更为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网络数据库等,为客户提供更为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信息,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2.2智能化的特点

信息化物流管理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智能化,也是物流企业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最为明显的特点。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企业物流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且具备系统性的特征,信息处理的正确性和速度是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向。而信息产物智能化的特点正好能够满足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能够实现对物流工作高效的管理。

2.3自动化的特点

自动化也是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对强化物流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动化的管理模式比较适用于系统化、单一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工物流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同时也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更为轻松和快捷。其次,自动化管理的特点也能发挥辅助性的作用,帮助企业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对于物流状态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全面优化企业物流管理工作。

3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化管理工作意识不足

在信息化时展的背景下,实现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展的趋势和标志。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企业物流管理工作高效的运作,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从目前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来看,很多企业缺乏革新、发展的意识。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有一部分企业虽然运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物流管理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在产品生产、包装、销售、运输以及售后等很多环节中并没有运用到信息管理模式。因为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识,导致物流管理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竞争力难以有所提升。

3.2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由于目前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正在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内部对于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所以对于信息化人才培养意识不足。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创新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没有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的力度不足等,很容易出现企业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滞后性严重等问题,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利于物流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3内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企业自身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其一,企业使用的物流设备较为落后,使得物流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部分存在问题。其二,企业内部没有加强仓库的管理以及物流后期追踪等,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影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其次,针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监管体系,未能明确人员职责,使得企业物流管理工作难以达到理想化的状态。这些都是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应当意识到物流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从而全面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水平。

4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策略

4.1革新物流管理理念,开展信息化管理技术

首先,针对于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信息化问题的革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应当革新物理管理理念,并加大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信息化物流管理的发展理念和原则,为企业信息化的改革提供有利的保障。在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中,需要创新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形式,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其次,企业应合理的运用信息化产物,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机等技术,推动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管理,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另外,企业也应购进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全面加强信息化改革进程。最后,构建企业物流管理网络平台,整合多元化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共享的优势,做好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完善工作。另外,企业也可以定期的审核企业物流管理数据,及时的发展并调整在信息化技术革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改革,让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提升群众使用的幸福感。

4.2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企业在物流信息化革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组建强大的信息化人员管理团队,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企业针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投入足够的资本,积极的招聘信息化管理人才,让其参与到企业物流的运营和发展当中,发挥出人才的价值。同时,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训,提升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应用能力,结合企业内部发展情况,以解决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为基本方向,从而帮助企业完成从传统化模式到信息化模式的革新,实现物流管理工作全面的发展。其次,除了专业的技能,企业也需要加强人才信息素养、信息识别等工作,使信息管理人员能够运用信息工具,做好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审核、识别等工作,并发现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地调整改革方案。最后,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明确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个人职责。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好管理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企业内部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信息化人才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改革提供更多有利的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肩负起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

4.3构建内部管理体系,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

物流企业在革新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搜集各个区域的信息数据,进而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交互,同时也能让企业掌握市场经济的情况,提升企业物流管理的运作效率和水平。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优化各个信息模块,达到一体化建设。比如,针对于物流的库存、订单、加工、运输、售后等步骤,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储存,达到人机交互的模式。并通过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存在的风险,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及时的了解商品变现价值以及售后情况,掌握后期的销售情况,及时地进行分析和评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物流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企业稳定的发展。

5结语

物流信息特点篇3

[关键词]民营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2-0045-02

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鼓励物流业发展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物流需求逐年增大,为民营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极大空间。但是,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国外各大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有强势物流企业加大了对民营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家相关的制度、政策、法规尚未完善,除个别精英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因此,探讨民营物流

企业发展之路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之一。

一、问题分析

1.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高。物流业务的范围一般来说是全国性的,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拥有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收取、存储、运输、配送等业务,而这只有资金、设备、人员都比较充足的大型物流企业才能负担得起。我国物流业整体实力较弱,民营物流企业更是“散、小、弱、差”,不论是在体制、资金,还是在技术、管理方面都很弱,服务能力有限。民营物流企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原材料到产成品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相关信息咨询、进出口货代和一体化、多功能物流服务,除少数企业初步具备专业化物流技能和柔性化的综合物流能力以外,大部分企业服务能力和品质都不高。[1]

2.融资难。民营物流企业一般靠自有资金起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成为最主要的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但其融资仍存在瓶颈。一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一般情况下,银行倾向于向那些能够提供足够抵押担保,或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企业发放贷款,我国民营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等抵押物不足,为民营物流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机构又少,贷款机会较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缺少一个多层次的、多形式为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这两种方式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仍无法使用[2]。这样,民营物流企业融资主要来自民间筹集和内部职工集资等方式,这就使绝大部分民营物流企业的投资主要依靠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这种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物流企业资金相对回收慢。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大,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投入,而客户应收账款期限长,客户越多流动资金占用越多。为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部分货主企业需要物流企业缴纳保证金和押金,这也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3.民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落后。我国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经营模式,管理手段滞后于企业发展,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在物流运作中缺乏专业人才,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3]。尚未真正从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化内部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来着眼。缺乏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机械化仓储系统低,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多样化等方面都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不能结成伙伴关系,严重制约了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4]

4.人才短缺。民营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大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缺乏专业人才,而一个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在短期内又很难培养。许多有经验的物流人才又大多数集中在国有企业,国有物流企业效益福利比较好,他们不愿冒风险到民营物流企业去创业。同时,国外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后,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为了推行本土化建设,不惜重金利用各种手段从国内物流企业“挖”走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给民营物流企业造成巨大压力[5]。

二、对策分析

1.建立多种形式的物流模式。一是建立或融入能实现多赢的物流联盟。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就是竞争与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面对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及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民营物流企业应在做强做专本企业擅长的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加强物流业务的合作,以合资、联营、连锁等多种方式建立或融入物流联盟,形成一种战略联盟,以弥补功能单一与不完善的缺陷,构成物流竞争优势。[6]物流联盟就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取得的更好效果,物流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众所周知,网络和信息是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手段,通过整合企业的核心能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对各自承接的物流业务进行信息共享,相互分包、相互配载。其形式有与客户企业的纵向联盟、与其他物流企业的横向联盟、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的联盟等。有条件的大型民营物流企业还可以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强强联合,组建能走向国际物流市场的企业集团。二是追求专、强、大的规模效益模式。一些仓储民营物流企业可以只做少数几个品种的物流业务,不要追求货物品种数量,而是追求每种货物的绝对数量,通过规模化的物流服务产生效益。品种少并不意味着物流业务简单,相反,这种情况是因为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很高而造成的。物流企业对存放货物要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要有对物流特性、堆放、搬运、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透彻了解,如汽车、运动器材等产品的货物物流额都相当大,就可以采取这种模式。[7]

2.政府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制定财税政策。国家对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给予财政贴息,允许经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企业税前还贷,提高其融资能力[8]。针对目前相关税收政策盲点的存在,民营物流企业有漏洞可钻,但也有重复纳税的情况,涉税风险较大,税收政策的制定更应发挥鼓励物流业务的“集零为整”、提升物流企业供给能力的导向作用,实行物流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物流业务环节实行从低统一税率、物流环节费用抵扣增值税进项等,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大型物流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本土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改善交通环境[9]。妥善解决配送车辆进城和停靠装卸问题,制定符合城市物流特点的相关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降低公路收费标准,减少收费站点,全面提升公路道路运输效率。制定物流车辆标准体系,坚持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确保车辆吨位标定的科学、合理。三是加强行业自律。针对目前民营物流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问题,要在民营物流企业中加紧推行《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建立物流企业统计制度、社会诚信体系及企业信用制度,特别建立适合民营物流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及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民营物流企业的行业指导与服务。

3.拓宽融资渠道。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有其自身经营特点和盈利模式,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比如,“重资产型”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轻资产型”物流企业不动产规模不大,但掌握着大量的流动资产。这些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需要特定的金融服务。一是建立针对中国物流产业的担保体系。政府部门和物流行业协会可凭借公信力和中立性,建立行业性的政策担保机构和行业互保、联保机制,统一对民营物流企业银行信贷提供第三方担保,也可以促使民营物流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二是完善行业信用评级制度。行业信用建设可以委托具有公信力的行业协会参与并统一组织,实现金融机构内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优质民营物流企业获得信用贷款的能力。三是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物流行业特点,开发符合物流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如针对物流行业客户代收货款服务等现金流量大的特点,开展物流一卡通结算业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这种特殊金融产品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金融工具,它融合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民营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率比较高,有人甚至称之为“民营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学校,来一批走一批”,为了充分尊重员工个人知识拓展及成长的需要,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要通过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举办讲座等途径,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专业培训更是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办法[10]。如,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初期阶段,重视员工的实际运输仓储等操作技能培训;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管理层的沟通与团队能力成为培训的重点;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的时候,管理层的战略决策能力与员工的理念态度等问题成为培训的重点。

5.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使信息流动加快、及时、准确,信息迅速流动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工作流程的平衡。一是树立为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理念。目前欧美物流企业都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应该把信息化提到一个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应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物流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二是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共同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因为物流的特点是行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必须同时并举,这样便于信息网络间的连接,以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颖.当前福建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马会军.困扰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财税问题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8.(1).

[3]陈泉忠.当前民营物流企业运作现状及发展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7,(1).

[4]秦京莉.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J].物流科技,2007,(7).

[5]孙勤.从Swot矩阵论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21).

[6]孙晓明,施国洪,尹成元.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6,(5).

[7]钱巍.比利时、德国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J].环球视野,2006,(8).

[8]姚永龙.民营物流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J].江苏商论,2007,9.

物流信息特点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物流

abstract:thispaperproceedswiththeconceptsofe-commerceandinternationallogistics,discussestheapplicationofe-commerceininternationallogisticssubsystemssuchastransportation,storage,commodityinspectionandinformation,etc.

Keywords:e-commerce,internationallogistics

一引言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特点,以及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环境不断的改善,使得这项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运输子系统

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它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运输子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

2.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这主要涉及到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措施。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专门的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

3.商品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而今,无纸化贸易已经在海关贸易许可管理、通关、商品检验等领域广泛运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应该在国际物流中加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高速公路。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的发展战略

1.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

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我们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具体说来,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该包括国际物流信息、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国际物流加工信息、国际物流仓储信息、国际物流金融体系、国际物流配送信息和国际物流服务反馈信息等内容。

2.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它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离开了信息技术集成物流服务只能成为空谈,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灵魂,并且能够提供网络化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3.大力推广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以及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改进他们的物流与供应链功效上是否会有所突破缺乏信心,不得不转而求助于咨询公司、集成技术提供商等,由他们评估、设计、制定及运作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方案。这种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新组织一经出现,就有人十分形象地把它称之为“第四方物流”。最早由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

4.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国际物流要具有上述服务能力,就必须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还特别要重视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等四类人才,因为上述四类人才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物流信息特点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物流

abstract:thispaperproceedswiththeconceptsofe-commerceandinternationallogistics,discussestheapplicationofe-commerceininternationallogisticssubsystemssuchastransportation,storage,commodityinspectionandinformation,etc.

Keywords:e-commerce,internationallogistics

一引言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特点,以及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环境不断的改善,使得这项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运输子系统

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它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运输子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

2.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这主要涉及到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措施。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专门的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

3.商品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而今,无纸化贸易已经在海关贸易许可管理、通关、商品检验等领域广泛运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应该在国际物流中加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高速公路。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的发展战略

1.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

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我们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具体说来,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该包括国际物流信息、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国际物流加工信息、国际物流仓储信息、国际物流金融体系、国际物流配送信息和国际物流服务反馈信息等内容。

2.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它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离开了信息技术集成物流服务只能成为空谈,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灵魂,并且能够提供网络化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3.大力推广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以及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改进他们的物流与供应链功效上是否会有所突破缺乏信心,不得不转而求助于咨询公司、集成技术提供商等,由他们评估、设计、制定及运作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方案。这种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新组织一经出现,就有人十分形象地把它称之为“第四方物流”。最早由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

4.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国际物流要具有上述服务能力,就必须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还特别要重视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等四类人才,因为上述四类人才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物流信息特点篇6

生物制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Charles和Brennan[1]研究表明,改善生物制药供应链运行模式可以大规模降低其成本,并指出全球的生物制药产业处于一个分散、复杂的经营环境之中,大大影响了生物制药产业的经营绩效,使得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体系变得非常重要。Grabowski[2]和Lerwent[3]主要围绕医药流通领域对生物制药流通渠道的开发管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大型分销中心、二级配送节点的设计、选址,生物制药物流规划和运行等。pamela和pietro[4]集中研究了协同计划、预测、补货(CpFR)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方法在药品、汽车、机械三个行业的应用。Gatica等[5]对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生产计划和排程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区域内品种需求分布状态来确定药品生产企业的物理位置布局。Shah等[6]利用各种数学建模方法对实际运行的生物制药供应链进行动态模拟。Denis[7]的研究表明:通过内部整合能降低15%的生物制药供应链成本,并且实现基本业绩4%的提升。Selcuk等[8]研究表明:构建一个完善的、各个节点企业共享的医药供应链信息平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很重要的。杨舒杰[9]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医药行业的可行性,对我国医药行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只是对生物制药供应链作了初步的探讨,还没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国外关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改善能多大程度降低成本及其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问题。但目前国内外完整分析和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物流平台的文献几乎尚无。本文将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

2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现状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是为了满足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药品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配送中心选址、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药品回收处理等一系列需求为目的的内在系统。为了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必须在分析我国生物制药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消费者对生物医药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作为医药市场重要部分的生物制药物流市场也相当巨大。然而我国生物制药物流现状却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生物制药物流作为专业化和特殊化的供应链环节,其对生物制药企业的软硬件要求极高。而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造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从而推高物流成本,降低整个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绩效。其次,我国生物制药现代物流起步较晚,主要是仓储、配送等传统职能。近年来,各地自筹资金兴建的物流中心也在快速增加,如成都有五大医药物流中心,重庆有三大医药物流中心。但是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却相当滞后,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据研究显示,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而在美国该项指标仅为2.6%。第三,为了保证药品安全,国家对药品流通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规定。生物制药公司的物流运作必须符合GSp的规定。然而,我国部分生物制药企业物流条件达不到GSp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存在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生物制药企业不注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采用专业化的第三方生物制药物流模式,这将大大增加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流通成本。(2)药品在流通环节出现药品安全责任问题,消费者将会对其施加安全压力(表现为抵制购买),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绩效。因此,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提高生物制药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生物制药物流成本,确保药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性能,是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运营模式生物制药物流和其他行业的物流相比,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生物制药物流品类划分、药品运输管理、药品配送、药品仓储及药品包装等方面具有较大特殊性[10]。针对生物制药物流的特殊性,要降低物流成本和确保药品安全性能,可主要从药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采用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模式和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药品安全责任防控协调体系入手,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

3.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由于生物制药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药品物流的高效、准确安全地运作离不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基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信息系统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药品生产商拥有自己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通过一个接口与internet连接,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同步作业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高效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提供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物流信息、生物制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生物制药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生物制药物流监管、生物制药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生物制药信息服务、生物制药管理服务、生物制药技术服务和药品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目的是改进生物制药组织间协调机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而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造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为了使得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物流信息快速流通、彼此共享,达到保障药品物流安全和减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本文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备数据交换、信息、在线交易、货物跟踪、决策支持、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系统管理等功能。由图2可知,该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的加入,使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传递将会更快捷、信息共享更高效、物流管理过程将更“智能”。(2)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使得物流企业的货源信息、车源信息将最大化地保持真实性和有效性。(3)政府参与使得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信息更具备公信力,确保了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的信息具有权威性。(4)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集成生物制药物流企业管理系统,便于生物制药物流企业更好地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5)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更快的共享速度、科学的资源整合将使生物制药物流企业更具备效率。(6)“云计算”技术融入到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中,具有虚拟化、超大规模、可靠等特征。

3.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体系,其模式是为生物制药流通领域中供需双方提供物流外包服务。这种物流外包模式有利于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降低成本、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从而增强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大量的中小生物制药企业自身不具备承担药品物流的能力。同时在生物制药产品安全责任方面,众多的生物制药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既不能满足国家新出台的法规,又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造成既不能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又难以提升企业绩效的困局。尽管生物制药物流市场被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如邦达物流、中邮物流等)看好,但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更缺乏大型的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完整的生物制药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使用”是一个整体。但目前我国生物制药物流并没有实现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此外,各生物制药企业之间几乎没有物流合作,从而达不到整合资源、增效降本的目的。因此,要建立高效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有必要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物流外包模式采用双向(正、逆)物流和双向(供、需)信息流,且可供选择的是基于政府部门监管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可以有效地整合生物制药供应链的资源,以及实现信息共享,达到降低生物制药企业物流成本和确保药品安全性能的双重目标。应该指出,为确保生物制药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和药品物流的安全性,生物制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生产商)可以协调各节点企业选择同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减少运输坏损率、方便信息流通。

3.3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物流平台药品安全责任防控与协调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药品安全责任进行防控与协调,对于生物制药行业保证生物制药产品安全、提升生物制药企业的绩效,加强对生物制药产品安全的监管、提升政府监管部门的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生物制药供应链高效运营决策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物流信息特点篇7

一、物流信息的涵义及特征

信息是由客观事物产生的能被接受者接收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被接收的过程中,经过了接受者的过滤与分析,达到了对事物了解认识的目的。物流和信息的关系十分密切,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信息的作用,如果没有信息,物流则是一个单向的活动,只有靠信息的反馈作用,物流才能建立现代系统。物流领域的信息有其特定的涵义,同时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征。

(一)物流信息的涵义

物流信息是指在物流活动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映。这里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现代物流活动包括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内容,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物流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缩短“物”的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和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这就要求在物的流动过程中,必须保持信息的畅通。物流信息是伴随着物流活动而产生的,并成为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正常运转、管理、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提供了依据。物流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与信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与信息的关系表现为:物流活动产生大量的信息,为提高物流的效率,要求保持信息通畅,并且能准确反馈物流各环节运作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和物流管理手段的改进,促进物流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信息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支撑要素,因此信息处理功能就成了物流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与物流的其他功能有很大的差异,是物流其他功能实现最大价值所必须依赖的基础,具体表现在:物流的每一个基本功能都与信息功能有联系,它们的顺利实现都需要信息功能的支持;整个物流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靠物流信息来保障;物流系统通过信息与外界相联系,通过信息与外界互动;物流的信息功能是提升整个物流活动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物流信息的特征

1.物流信息具有经济增值价值

物流是一个集中和产生大量信息的领域,并且与之相应的物流信息伴随着“物”流的终,构成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随着物流活动以及商品交易活动的展开而大量发生并快速更新。物流信息的及时、准确和适用性也是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目标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提炼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使物流信息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质变,实现物流信息的经济增值价值。

2.物流信息是生产要素之一

物流信息可以作为一项生产要素投入到物流生产中,以代替成本日益升高的劳动力。通过实现自动化控制、优化物流流程或减少工作岗位使生产函数曲线向内平移。[2]物流是一个规模产业、范围产业和速度产业,其收益水平取决于物流量的大小和整体水平,取决于物流业务功能和服务区域的覆盖率,也取决于物流作业周转运行的速度和质量,而这三者都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机制得到大大的改善,提高对物流的整合力、控制力和推动力。

3.物流信息具有管理控制功能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移动通信、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对货物和运输车辆的实时跟踪、库存自动补货等,可以对物流运行全过程、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进行管理控制。

4.物流信息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物流信息是制定决策方案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依据,物流管理决策过程本身就是对物流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是对物流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性认识的过程。物流信息可以协助物流管理者鉴别、评估物流战略或可选方案,如车辆调度、库存管理、流程设计及收益分析等都是在物流信息的帮助下才能做出的科学决策。作为对决策分析的延伸,通过对物流信息进一步的提炼和挖掘,还可以为物流活动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进行规划和安排。

二、物流信息化的理论意义

(一)物流信息化的涵义

物流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Di、inteRnet、GpS等)、信息平台、信息装备等,围绕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储存、保管、分发、服务等物流全过程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实现物资的供应方、需求方、储存方等的有效协调和无缝连接,构造出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从而达到全面满足经济发展的目的。

物流业正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大幅度提升物流产业的优势。所以,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系统战略重组,构建现代物流支撑系统,构筑物流信息平台,构筑现代化全程电子物流网络,成为当今物流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二)物流信息化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物流信息化的战略作用

(1)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观念及物流产业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物流活动从原有的生产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新的分工领域。这是现代物流出现的一个前提条件。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新的分工领域出现以后,物流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而是成为了一个产业或者说是物流的现代观念。

(2)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手段。物流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它的实施涉及物流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经营管理观念等的变革和创新。通过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可以加快对市场动态的响应速度,提高物流质量,提高物流产业的平均收益水平。目前我国物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物流业应遵循

人力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发展方向。

2.物流信息化可以提升竞争力

(1)物流信息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信息化的实现能够快速、准确、实时地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确保物流运作的信息质量,能够更科学地调配利用各种资源,优化操作方案,从而有效减少资本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等,挖掘物流更大的利润空间。

(2)物流信息化可以增强快速反映能力并提升服务质量。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对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成为物流业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的重要标志。物流信息化通过对从订货到发货全程信息的跟踪和处理,再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优化的供货质量和服务品质。

三、我国物流基地的背景分析

物流基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我国的物流基地概念首先由王之泰提出,定义如下:“物流基地是一种非常大的物流节点,它的集约功能非常强,它的综合功能非常强,它是一些小的物流节点集约集成的产物;也是不同的物流线路共同的交汇点。物流基地是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一)对物流基地概念的理解

物流基地是一个把各种物流资源综合起来发挥系统、规模效益的物流设施。物流基地的建设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物流基地不仅能够整合物流资源,缓解城市运输和环境压力,带动运输业的发展,还可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

(二)物流基地发展的必然性

1.物流基地是物流社会化的必然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物流方式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各企业出于自己的利益与方便,都建有属于自己的仓库、货站场、车队,以至于形成了布置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分割严重的现状。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资金分散、管理落后、设备陈旧、利用率低,物流规模效应难以形成。要打破这种局面,真正实现“第三利润源泉”,发展城市物流基地,加速物流的专业化运作、社会化经营成为必然选择。目前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充分发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包括物流基地)在物流方面的优势,达到整个链条中的各个环节的强强联合。

2.物流基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物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尤其市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的发展较快,新建了大量的铁路、公路、港口、码头、仓库、机场等,不仅增加了物流设施,而且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同时开展了散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开始建设立体自动仓库。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必然要求物流规模化、现代化与之相适应。专家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和服务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我国物流基地的建设情况

我国各级政府对物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据了解,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都在规划物流基地。以深圳平湖物流基地为例,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与平湖镇的地方规划了一个物流基地,这里距特区仅12公里,具有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铁路方面:物流基地与深圳东西两个港群有铁路专线相连,大京九铁路处理能力达80000车次的编组站,业已投入使用。公路方面:东西向有作为全国环海高速公路系统的机荷高速公路与机场快速相连,南北向有拟建中的清平快速干道贯通,区位优势明显,承担着全市区域性综合物流的重要功能。首期开发按照国内与国际物流并举的方式在2.6平方公里范围内将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产品配送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多式联运为手段、以商品交易为依托五位一体的模式发展国内区域物流,在另外1.8平方公里范围则以海铁联运为主发展国际物流,这是深圳市扩大经济辐射半经的战略需要,也是国家大京九、大西北发展战略的宏观要求。国家将平湖物流基地确定为全国首个物流实验基地。

 四、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目标及功能需求分析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机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现代物流”要由物流信息系统搭建平台,而“传统物流”却没有。所以说,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信息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

现代物流活动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而在运输方面又涉及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和多式联运等多中模式,在服务方面设计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众多行业,现代物流活动需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像纽带一样把各个主体、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的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公用,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物流发展越来越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迅速和准确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人们制订新的和独特的物流解决方案,能使物流业以全方位的服务、方便快捷的办法、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目标

任何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都必须符合服务对象的特征,现代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也不例外。它必须切合物流基地的内涵及特征,服务于物流基地的管理与发展,其战略目标应是物流基地发展目标在信息技术上的直接体现,具体如下:

1.实现基地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协同优势,进一步凸显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

2.为基地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提供有利的物流信息技术支持,促进物流作业流程的合理化,全面提升其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如服务速度、服务质量等。

3.支持基地与各供应链成员之间物流信息的高度共享,实现物流信息与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

4.支持以基地为协调中心,基地内外众多物流企业为成员的物流供应链或动态联盟的动态重组,实现对客户动态物流需求的快速反应。

(三)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必须服务于系统目标。现代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决定了该系统必须实现以下功能:

1.基地内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如:仓库、配送中心等。

2.物流供需信息的强大查询、功能,能够满足客户、物流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需求。

3.对基地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业务需求的强大支持功能,尤其是具有普通需求而又投资较大的功能,如基于GiS/GpS/GSm的车辆、货物跟踪功等。

4.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基地物流信息平台的构筑,能够支持以其为核心的基地物流供应链的动态重组与管理。

5.物流决策优化支持功能,包括基地物流营运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基地物流配送网络的规划功能、基地物流资源调度优化功能等。

五、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目标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提出现代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的一种框架模型,即在系统战略目标与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定义的一个系统总体架构,以反映构成系统的各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要素之间的以下关系:

(1)系统的构成要素;(2)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层次关系;(3)构成要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

(一)设计思想和总体架构

现代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思路:即架构在internet/intranet/、企业Vpn网、3G通信网络等应用支撑层基础上,以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为核心,由基地基础设施管理子系统、物流企业LimS接口子系统、政府miS接口子系统、客户eRp接口子系统等组成的一个集成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分步式的对象技术,将分步在平台决策层、平台业务层、企业业务层上的各类信息资源封装成各个可公共存取的对象集合,进而利用多aGent技术来处理不同供应链功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工作,实现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各类构建调用。

整个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物流基地的内涵与特征,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其中,根据信息处理层次和类型的不同,管理信息系统在体系架构上可以划分为平台决策层、平台业务层、企业业务层和应用支撑层四大层次,根据物流基地供应链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和平台的外挂子系统两大类。

平台决策层和平台业务层构成了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承担以物流基为核心的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组织、管理、协调与决策支持功能,体现了物流基地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的角色,其中平台业务层是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业务功能部分,它通过提供标准的构造方式向上层提供了统一的调用机制,主要承担着基地物流业务的管理功能;平台决策层则在平台业务层的信息支持下,调用系统模型库、方法库、规则库中的有关决策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供应链及业务的优化管理。

企业业务层包括物流企业LimS系统、政府miS系统、客户eRp系统和基地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四大类外挂系统及接口设计。通过相应的接口子系统,使分步在物流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信息系统能够以功能体的形式嵌入基地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并在基地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组织与协调下,完成具体的物理作业功能。其中,基地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体现了基地基础设施服务商的角色,而基地自身第三方物流服务角色则可通过该部分功能系统视同物流企业LmiS进行处理来得到体现。

应用支撑层包括软件、硬件、internet/intranet/Vpn/3G网络三层支撑平台,其中,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Vpn)和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技术的采用能够实现公共网络上各物流供应链之间信息资料传输的安全和保密要求;GiS/GSm/GpS等3G技术的应用则为物流业务的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分解

按系统具体功能将系统体系结构划分为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和平台的外挂子系统。平台的外挂子系统涵盖企业业务层和应用支撑层,其功能设计在整体系统结构中已有说明,其中企业LimS系统、政府miS系统、客户eRp系统根据各自特点及需求进行开发设计,这里就不再详细探讨。本文进一步对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详细阐述。

物流基地公用信息平台跨越了平台决策层和平台业务层两个功能层次,承担以物流基地为核心的整个供应链的决策优化与业务管理功能,强调对基地内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

1.物流网络规划子系统

根据基地战略发展目标和相关信息,完成物流网络结点规划决策(包括选位、定位、建设模型等),并运用各类投资分析方法对新增物流结点的规划决策进行评判;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交通运输网络,根据优化目标,优化基地物流配送网络(线路),为有关物流调运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物流网络结点规划、网络结点投资评价和物流配送网络优化三个功能模块。

2.调度优化管理子系统

根据客户服务要求,在大量业务信息的支持下,依托现有物流配送网络,调用各类物流决策分析模型,完成包括货运调度管理、返程调度管理、待命计划管理等在内各类调度优化管理功能,实现对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准确响应,同时,在满足配送要求的前提下使成本最小化。

3、营运分析与控制子系统

对整个物流营运过程中各环节的车辆信息、仓库信息、集装箱信息、货物信息、运输调度与管理信息等相关物流信息进行各种口径的统计与分析,生成相应统计分析报表,以解决并控制物流各环节作业执行的准确性、时效性,并在调度优化管理子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时的处理功能。该子系统包括营运统计与分析、营运控制管理两个功能模块。

六、结束语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时代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到来,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发展的。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支撑平台,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我国要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使物流信息化走向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网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使物流产业向着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物流信息特点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电子商务物流由于是近几年才新兴的词汇,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现代物流。市面上一些主流的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物流管理的电子化,即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的改造,是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

(2)电子商务物流就是与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务模式相配套的物流:

(3)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在现电子商务特定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所需位移的商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设施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把电子商务物流理解为物流管理的电子化,电子商务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商务的特性,即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有效地将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完美的结合。电子商务物流过程包括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物流信息处理,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物流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1)综合性。电子商务物流不仅涉及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还涉及到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兼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通过网络进行的过程管理和虚拟管理,因此具有较全面的综合性特点。

(2)智能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实物进行位移的整个过程,其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度高,且在供应链过程处理上进行实时监控,因此,电子商务物流的重点是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创造过程。

(3)信息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的信息化也必须跟紧步伐,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无法在物流领域得以应用,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4)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在信息化基础下,自动化才能得以实现。其具体表现在整个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的无人化、省力化,甚至还可以扩大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5)网络化。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网络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配送中心与顾客联系的计算机网络:二是企业内部网络。电子商务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特征之一。

(6)柔性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柔性化是指适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其实质是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7)新颖性。电子商务物流体现了新经济的特征,是以物流信息为其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信息高度发达后的产物,而我国目前对于信息活动的管理尚未成熟,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也尚未成熟,因此电子商务物流还属于新兴事物,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电子商务物流业已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可以从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看出。

3.1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社会物流总额正在逐年递增

我国2006年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不断增长(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社会物流总额绝对值在逐年提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稳步上升。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是十年前的4倍多,物流业己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不过近几年物流业一直保持平稳运行,市场规模增速回落将成为物流运行的新常态。

3.2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呈现稳中有升的特点

近2005-2014年十年来物流业增加值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升(见表2)。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逐年增长,且近几年增速放缓。由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物流业增加值随着GDp同步增长,可以得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的需求越大的结论。虽然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依然在10%以上,说明物流业对第三产业依然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其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

3.3电子商务物流正在逐步优化、完善

物流信息特点篇9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港口;信息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1.4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正在迈向全球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三化”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对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大力发展,港口逐渐成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中心,在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港口也不断的进行转变,从简单的运输交汇点到综合化的运输信息核心平台,现代化的港口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和全面化。在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还有物联网技术,该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通讯事业的又一次改革。物联网技术改变了“人管理物”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物物相连”,让整个管理体系变得更加智慧和智能。因此,物联网技术被广泛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如交通管理、军事管理、环保监测。在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也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其进行综合阐述。

1国内外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1.1当前我国的港口应用研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国内的专家对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时间较早,因此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可以说国内对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发展,其研究主要有:

(1)国内的港口信息平台功能综合强大,很好的实现了物流运输和国际贸易的集成以及在线贸易、在线数据传输、货物追踪等功能。这种新型的交易平台大大减少了物流服务的操作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升了港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智能化港口的物联网建设方案应以提高作业效率,加强集成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为目标。要立足于国内各大港口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平台。

(3)港口的信息平台要借助全球网络环境实现全程实时在线监控,还要整合物流和服务功能,提高其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也将是整个国际港口事业发展的趋势。

1.2当前国际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物联网技术现状

国外的专家主要的研究内容时信息系统,更加注重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1)东京大学的坂村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随时随地对任何物品实现计算,让物品自己开口说话,实现“物与人”的无障碍交流。

(2)在《欧盟第7计划》中曾指出:对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要注重国际化标准和程序,要注重相关标准的监管问题,要注重标准的全球化,特别是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等。

(3)新加坡的tRaDent和poRtnet平台,功能发展较为成熟,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满足客户对物流信息的需求。而是满足用户对项目管理的需要。三是协助港口实现物流管理,完善港口的物流服务。

2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理论概述

2.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物联网通过数据获取的开发和通信功能将物体的实际和虚拟载体联系起来,是一个全球化的基础网络。这一基础网络可以实现具体物体识别、RFiD和通信功能,使所有平台中的信息可以实现实时共享、自主获取、网络连通等功能,是一个覆盖全球涵盖所有物体的超级网络。

物联网港口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作为信息行业为人类提供的另一全新技术,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全面感知。物联网港口平台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及其他感知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可靠传送。对于采集的信息,物联网港口利用以太网、无线网等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送;智能处理。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智能交流,实现了对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控制。

2.2港口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

港口的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收集物流信息和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信息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说,建立信息平台需要以现代软件为基础,通过软件和系统的开发和重用来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基础和公用平台。目前,由于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技术的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也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

(1)访问方式单一。当前的物流信息平台多采用B2C模式,也就是客户端的应用模式,用户通过对外主页访问所需要的信息,是单一的访问入口。并且所有的维护工作都在后台服务器上进行,有利于主页面的升级工作,同时也方面了用户使用,降低了维护费用。

(2)集成供应链系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系统实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集成,将整个信息平台构建为一个整体,节约了人力、物力、材力,有效的改善了信息共享滞后的问题。

(3)安全可靠的保障。进行页面访问时要进行身份、权限验证,对所有的定义对象都要进行安全验证,所有这些安全机制都保证了数据共享的存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协作与共享。凡是通过安全验证的用户都可以在物流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得到业务的协作,运用网络资源取得企业需要的资料,节省了时间成本。

3物联网技术下的港口信息平台设计

在分析了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功能设计,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建立港口信息平台网站

基于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的主要网络表现形式之一是港口信息平台门户网站,也是最主要的功能终端。网站是连接各个用户的平台,如政府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等。通过港口信息平台,用户可以实时的查阅所需要的资料,使用系统的各项应用功能。港口信息平台门户网站主要包括以下进行政务新闻公告和公示的政务服务频道,进行港口信息公告和查血的物流服务频道,进行天气和路况信息服务的公共信息频道。

3.2做好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作为信息品平台门户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管理系统由功能强大的内容管理子系统和会员管理子系统组成。内容管理子系统支持多栏目、多用户的管理,用于相关的信息平台门户网站的信息。会员管理子系统由会员基本信息、会员服务信息、会员信息管理等部分组成。系统可以根据会员对平台的租用情况核算会费等。

3.3完善船务服务管理系统

船舶服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船舶的进出口申报、货物的装卸、船舶的相关调配及各种和船舶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具体流程可以概括为:船舶人委托管理系统进行船舶相关信息的管理,在委托关系确认后,管理系统可以对船舶做出调度,并制作申报单和船舶报表,船舶接受管理系统的管理等。水路运输服务管理主要是对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和内河运输四种形式下的水路运输进行服务和管理。主要的工作流程为:审核信用证中的装运条款、备货报检、托运、保险、货物集区、保管工作、装船工作、装货完毕。除了上述主要的服务管理系统外,物联网港口信息平台还包括货运服务管理系统、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报检报关辅助系统、港航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等。

4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也称为物联网港口,又称为第五代港口。在港口的功能实现中,经历了传统阶段、配送阶段、综合阶段、港口供应链阶段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能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的第五大港口。物联网港口是指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港口的规划建设中来,并以此为基础,搭建高信息化、智能化的港口信息平台。物联网港口以实现物体智能互联为发展方向,以搭建智慧港口为建设目标,以各种传感器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无处不在的以太网、无线网等实现仓储管理、生产操作、海关监管等各方面的高度智能化管理。

4.1物联网港口的特点

因此物联网港口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信息化。物联网港口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点;网络化。网络化提高了港口的生产力、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能力,在物联网港口的另一重要特点;智能化。实现高度智能化是物联网港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当前的物联网港口通过各种传感技术来手机资料,并将其进行后台处理和传输,同时还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无障碍”交流;现代化。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港口各种功能实现中所依赖的应用技术,如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等。

4.2物联网技术下港口物流信息的类别区分

物联网港口要想高校的运转,需要将接受的大量物流信息进行分类,如此这样,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在地以时间内将信息传送到相关的“门口”,使其安全进入并高效处理。港口物流信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流综合管理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信息、网站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物流业务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是各个企业用户所包含的信息,主要包括:运输业务信息、仓储业务信息、流通传输业务信息等;物流作业信息。物流作业信息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基本信息、道路及水路运输信息、集装箱场地信息等。其中水路运输作业信息是主要的作业信息,主要包括:运输调度技术信息、船舶调配方案信息、港口作业信息、其他水路运输作业信息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所谓物流设施设备信息,主要是指在港口功能实现中所涉及到的设施设备等,主要包括道路运输设备设施、水路运输设施设备、集装设备信息等。物流技术信息物流技术信息主要包括:运输基本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基本信息、监控技术信息等;物流安全信息。安全性是对物联网港口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物流安全基本信息、作业基本安全信息、设施设备安全信息、应急预案信息等。

5结束语

总之,依托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信息平台,为港口信息的管理带来的便捷,使得港口信息管理日渐智能化、全球化。我们只有更加深刻的研究物联网技术与港口信息管理的融合,才能设计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才能更好的为港口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向文.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及我国港口物联网发展前瞻[J].集装箱化,2013(02):11-23.

[2]马仁洪,陈有文.以物联网技术促进港口智能化发展[J].水运工程,2012(05):19-40.

[3]徐小凤.物联网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水运,2011(01):15-30.

作者简介:葛高丰(1979-),男,浙江平湖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自动控制。

物流信息特点篇10

〔关键词〕物联网;情境感知;本体;信息推送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25

〔中图分类号〕C9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112-04

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在空间集聚的结果,是物流产业协同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物流园区近1000家左右,物流园区建成以后,园区企业所能享有的政策倾斜和区位优势已基本固定,升值空间已很有限,但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是园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为园区供应链节点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以提高物流园区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效率,推动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是普适计算[1]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最早由Schilit于1994年提出,通过wi-Fi、RFiD、信息传感及网络业务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获取和处理目标用户所处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用户的行为选择动机,其提供了用于改善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主动服务设计”,特别是在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响应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主动式推送服务。

现代物流园区是多个物流实体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物流服务与管理设施的集结点,其中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融合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的作用日益突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园区的供应、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合理分配和调度相关物流资源成为了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

目前国内物流园区在信息化水平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移动工作任务频繁、专业分工高度化等问题[2],使得在物流资源的调度与整合方面仍处于被动的境地。本文基于情境感知的视角研究物流园区供应链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机制,针对园区供应链节点的任务环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将物流园区信息协同管理的行为抽象提炼成“角色、事件、流程、结果”等要素,构建成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协同机制,以解决物流服务信息推送精度低和时效性弱的问题。

1情境感知计算

情境感知(Contextawareness)技术源于所谓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的研究,最早由Schilit于1994年提出。情境感知简单说就是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感知”到当前的情境。目前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个难点在于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和环境。现在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实地研究去了解用户情境,这种做法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成本过高,且样本量一般不大,如果要获取大样本的数据会耗费大量资源。情境感知计算的应用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关于用户所处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用户的行为动机等,于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主动服务设计”的研究方向成为情境感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集成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情境感知,自适应地改变,为用户提供主动的推送式服务。

1情境的表示和建模

情境感知计算环境中,情境形式丰富,处理复杂,建立统一的上下文情境表示模型至关重要,目前较常见的可分为形式上的建模和语义上的建模[3],前者对不同的情境信息用相同的结构表示,如键值对模型、标记语言模型、图形化建模等;后者支持情境语义的统一,如本体模型、扩展的UmL语言等。

12情境的过滤、推理和融合

由于原始情境信息主要通过底层设备,如传感器、移动设备等采集,存在着不精确和冗余的特点,因此必须进行底层信息的过滤,抽取准确、一致的情境信息,同时底层情境必须通过推理演化出更高一级的情境为应用层服务,情境的过滤、推理和融合构成了情境演化的主体,目前主要采用贝叶斯网络、模糊推理、证据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4]方法解决。

13情境的存储、查询和应用

情境信息具有瞬时性、关联性特征,Gaia提出了一种情境感知文件系统,利用目录的形式表示情境上下文,并采用一阶谓词方式处理查询请求[5]。SharatKhungar利用关系数据库支持情境的分布式存储和查询[5],情境的具体应用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物流园区供应链智能信息服务框架

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是指在用户需要时利用情境信息向用户提供适合于当前情形(如任务、地点、时间和人物等)的信息或服务,通过感知用户情境自动地获取和发现用户需求,实现信息服务与用户的自适应,并提高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协助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支持手段和方法[6-7]。因此,为更好地实现物流园区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本文基于情境感知的方法,对其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展开系统研究,见图1。

在该框架中,首先从与任务相关的工作流引擎、传感设备等内外部信息源搜集用户当前任务情境信息。其次,为实现来自异构情境信息源的交互处理,利用本体建模工具图1情境感知的物流园区智能信息服务框架

构建任务单元本体元模型,建立供应链节点用户间交互业务情境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本体相似匹配与推送。可以提供基于时间、地点、用户、查询及任务情境的多维信息推送服务,同时维护情境信息自动更新,实现自适应化。

实现情境感知的物流园区供应链智能信息推送服务,主要包括情境信息的感知和处理、园区供应链节点企业情境本体模型构建、交互业务情境模型、情境元模型、基于情境感知的园区智能信息匹配和推送等几个方面。本文重点探讨物流园区供应链情境建模和智能信息推送服务设计。

3物流园区供应链情境建模

本体定义为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8],利用本体可解决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异构信息系统的互操作问题。本文依托园区的基本业务如仓储保管、运输、货代等,围绕园区管委会、物流需求方、物流供给方、政府部门、物流中介和辅助服务方等5大主体的用户需求构建园区情境本体元模型,见图2。同时针对园区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交互业务,建立节点企业之间交互业务情境模型,见图3。图2园区供应链节点企业通用本体元模型

图3园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交互业务情境模型

在园区供应链智能信息推送服务中,情境是用来刻画用户特征信息的集合,包括“角色、环境、事件”,角色包括园区物流服务链的节点企业及其岗位角色,环境信息包括园区资源分布、资源状况、资源用途等,事件包括交互业务、其他事件、历史交易及客户档案等。园区多维分层用户情境元模型见图4。

4智能信息推送服务设计

本文采用情境感知建模研究中的Contexttoolkit模型,它采用了分层和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其包括了传感器、部件、翻译、汇聚中心等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采用情境部件图4园区多维分层用户情境元模型